母爱的俗语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母爱的俗语(精选8篇)

母爱的俗语 篇1

2、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欢乐的地方。

5、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

6、母亲是最伟大的人。

7、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8、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

9、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忙,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10、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11、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仅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12、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13、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完美的呼唤,就是“妈妈”。

14、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5、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

16、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17、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丰富,仿佛农民看见自我的庄稼日渐成熟,母亲的心里是充满幸福喜悦的。

18、母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

1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2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21、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22、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23、母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24、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

25、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26、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27、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

28、母亲的酒杯里永远盛满了啊。

母爱的俗语 篇2

一、霍恩比的综合法

综合法最初是由当代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1987年在其著作《翻译研究-综合法》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中提出的。霍恩比的主要观点是:翻译研究不是任何学科或理论的分支, 而是语言、文化和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用原型论 (prototypology) 取代类型论 (typology) , 承认模糊边界, 主张用连续体 (spectrum) 代替翻译的二分法 (dichotomy) 。综合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霍恩比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来研究翻译。人们把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感知, 即一个格式塔体系, 整体不仅仅是各个部分单纯的加和, 对孤立的部分的分析并不能正确地理解整体。翻译是个动态过程, 是译者作为读者把对原文的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完整地创造出来。语言是从系统 (system) 到规范 (norm) 到具体文本 (text) 的一个连续体, 翻译研究必须是个综合的跨文化学科。

二、《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

大多数人认为, 杨宪益的译文比较贴近原文, 重在直译, 而霍克斯则表现出更多的语言和文学技巧, 重在意译。霍克斯是英国人, 所以他必然受到英语文化中翻译规范的制约。英语文化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文化, 这种背景之下, 通顺和透明就成了重要的翻译规范。然而, 中国文化从清末开始处于弱势, 翻译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充分性, 杨宪益、戴乃迭当然受到中国翻译规范的影响。两译本的译者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文中大量俗语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

1. 与物质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1)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第十六回)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杨译)

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霍译)

(2)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第二十四回)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杨译)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霍译)

例 (1) 和例 (2) 都涉及中国的饮食文化, 由于杨宪益和霍克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 对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名词作了不同的翻译。大部分中国人用“碗”吃饭, 杨宪益为了保留中国的饮食习惯, 将这句译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更忠实于原文;而英国人则用“dish”吃饭, 霍克斯按照英国的饮食习惯将其译成“吃着碟里的还看着长柄锅里的饭”。

中国大部分地区以“米”为主食, 因此“米”是有中国饮食文化的词汇, 杨宪益采取直译, 将“米”译成“rice”, “粥”译成“meal”;英国人和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同, 主食多是面包、牛奶和肉类, 霍克斯将这句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有面的面包来”, 则更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

2. 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3) 阎王叫你三更死, 谁敢留人到五更。 (第十六回)

If the King summons you at the third watch, who dares keep you till the fifth? (杨译)

If Yama calls at midnight hour.No man can put off death till four-? (霍译)

Yama是印度教中掌管阴间的王, 霍克斯将其拿来用于中国名著的翻译, 是为了让说英语国家的读者看懂, 应为“king”这个词, 在英语里一般是指国王、君主, 而不是掌管阴间的神;再有, “更”是特指中国古代时间的衡量单位, 杨译成“watch”, 但是英国人和我们计量时间的单位不同, 所以霍把“更”换算成以“小时”为单位, 更容易被读者读懂。

霍克斯在翻译俗语的过程中多处采用意译, 把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换成了符合英语文化的表达, 译文流畅、传神, 是地道的英语, 但由于他过多地注意了读者的感受, 因此原文俗语中的文化色彩在译文中显得有些浅淡。而杨宪益在翻译过程中, 大量保留了原语中的语言与文化特征, 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但可能会给读者理解带来难度。如果把两个译本放在文化的大语境下看, 我们会发现, 两个译本是在不同的文化里受不同的规范支配, 无从比较高下。

文化与人的行为及所参与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并依赖于社会行为准则和语言使用准则。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综合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换”。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杨宪益译.红楼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2]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司显柱.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 2002 (5) .

被误传的俗语 篇3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了。

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盡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与母爱有关的俗语 篇4

孩子和母亲之间溢着深深的、真切的、不尽的爱。这种爱才是孩子和母亲永恒的精神支柱和我们民族生存的真正价值。——灏冰

做媒和做母亲是女人的两个基本欲望——钱中书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丰富,仿佛农民看见自己的庄稼日渐成熟,母亲的心里是充满幸福、喜悦的。——杨沫

军人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又是孩子的爸爸;军人的妻子,是女人又是男人。——刘玉森

婴儿在母亲怀抱中哺育成长,从母亲获得最初的感情和思想……可以说精心培养儿童心灵的是妇女,是伟大的母亲。——康克清

母爱俗语精选 篇5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句子大全Www.1juzI.coM/,但母亲是坚强的。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纯真的赤子之心。

有趣的成语俗语 篇6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哈巴狗)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地头蛇)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千里马)

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井底蛙)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孺子牛)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

2、成语之最: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一言九鼎)最重的话(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3、成语对对子: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固若金汤(危如累卵)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落井下石)伶牙利齿(笨嘴拙舌)满腔热忱-无动于衷 据理力争-理屈词穷 持之以恒-有始无终 突飞猛进-固步自封 语重心长-冷嘲热讽 古道热肠-冷酷无情 神采奕奕-无精打采 救死扶伤-落井下石 优柔寡断-当机立断

不甘示弱-自暴自弃 不劳而获-自食其力 不求甚解-寻根究底

4、分类成语

【人物品质】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人物神态】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心理活动】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慌意乱

【描写骄傲】 目中无人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天高云淡 金桂飘香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滴水成冰 【含比喻的成语】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守口如瓶 高手如林

【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黔驴技穷 自相矛盾 杞人忧天 【有关“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成语不离“舌”】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5、数字俗语:(理解这些俗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表示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6、数字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 二龙戏珠 二虎相斗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拿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疮百孔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7、特殊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例:(1)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成事不足,败事有余。(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9)吃一堑,长一智。(1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2)雷声大,雨点小。(13)挂羊头,卖狗肉。(14)前怕狼,后怕虎。(15)既来之,则安之。(16)言必信,行必果。

8、歇后语:

(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3)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4)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7)灯蛾扑火——惹火烧身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9)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0)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1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2)江山易改——本性难易(13)鸡蛋再硬——碰不过石头(1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5)草船借箭——坐享其成(满载而归)(16)老虎的尾巴 —— 摸不得(比喻不能触犯)

(17)老和尚撞钟 —— 过一日是一日(比喻胸无大志,得过且过(18)张果老骑驴 —— 倒着走(19)纸老虎 —— 一戳就穿(20)过街的老鼠 —— 人人喊打(21)(牛)角抹油——又尖又滑(22)老(虎)嘴里拔牙——冒险(23)(兔)子尾巴——长不了(24)(龙)王跳海——回老家(25)打(蛇)七寸——找要害(26)(马)尾搓绳——不合股

(27)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28)(猴)子照镜——得意忘形)(2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30)(狗)捉耗子——多管闲事(3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3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33)打破砂锅——问到底

(34)和尚打伞——无法无天(35)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6)箭在弦上——不得不发(37)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38)大海捞针——没处寻

(39)竹篮打水——一场空

(40)船到桥头——自会直(4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4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3)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44)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

母爱的俗语 篇7

一、选择适合学生学习了解的俗语

在运用俗语丰富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 要帮助学生对英语俗语进行分类处理, 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可以学习的, 哪些是不应该接触的。英语俗语是一种比较通俗化的英语语言表达模式, 它多来自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广泛流传于民间, 这其中有的是充满生活智慧、十分诙谐有趣的, 但也有一些比较粗俗甚至带有人身攻击的。而高中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引导学生对俗语进行正确的筛选。

例如,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影视作品中的英语俗语有些是好的运用典范, 如“no pain, no gain (不劳而获) ”、“A man become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 (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等等。但同时也有一些是需要避免的, 如“fuck”、“son of a bitch”、“shit”等, 这些俗语多带有强烈侮辱他人人格的特性, 是属于英语俗语中带有攻击性的词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这些比较粗俗的表达形式, 此时教师就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表达习惯, 不要被这种不好的语言习惯所影响。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俗语, 将此应用于学生的日常交际或者书面表达中, 为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注重对英语俗语的日常积累

在学生能够对英语俗语形成一个基本正确的态度后, 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英语俗语能力的引导, 注重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积极的且可以为英语学习所用的俗语。教师要让学生熟悉这些俗语的表达情境以及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含义, 因为英语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表达环境使得有一些英语俗语的表达是与汉语大相径庭, 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表面理解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平时共同的努力。

教师可以采取“每日一句”的形式, 每堂课开始前在黑板上先为学生写上一句优秀的英语俗语, 如:“Nap at the moment, you will dream, while studying at the moment, you will realize your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 此课努力你将圆梦) ”、“A young idler, an older beggar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Eat to live, but not live to eat (吃饭可以让人活着, 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等等, 这种教学方法既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 又可以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俗语词汇量。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所掌握的俗语进行及时地复习引导, 不然学生很容易就会忘记, 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这些俗语的环境条件, 在实际的运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俗语的深层含义, 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英语口语交际以及书面表达中来。

三、在课堂讲解中贯穿英语俗语

高中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战场, 学习运用英语俗语也应该抓住利用好英语课堂这一教学活动载体。教师不要认为英语俗语只能是生活中的语言培养习惯, 不能登英语课堂的大雅之堂, 其实很多英语俗语都是最为地道的英语表达模式, 是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技巧, 这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的一种英语思维习惯。因此,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贯穿一些英语俗语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同时也能丰富学生俗语的词汇积累。

例如, 在进行高中英语关于否定句的句型特征时,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否定特征的俗语来丰富课堂教学, 如:“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发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在给学生讲解“as...as”这一句型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举出“Enough is as good as feast (知足者常乐) ”;在进行英语的比较级这一重要的语法讲解时, 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俗语, 如:“Better later than never (晚做总比不做好) ”, 等等。

这种将具体英语语法知识与俗语相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那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了解这些俗语的语言构成规则, 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另外, 高中英语课本教材的设置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本的主题选择适合教学情境的俗语来配合教学过程。

秋季俗语的健康学问 篇8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

这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是说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凉,但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加厚衣,捂得严严实实的,要适当地冻一冻,以虽有凉意但不觉寒冷为度,这样就会逐渐增强御寒能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生病。

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下丘脑通过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来增强体温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而长期的恒温环境会使我们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这种恒温环境。另外,对寒冷的适应,医学上称为“低温习服”,也叫“冷习服”,指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使人体对低温产生适应性。“冷习服”可以使体内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得到加强,还可以使血管弹性增强,从而减少疾病。

除了年老体弱以及慢性病和体温调节功能差的人,对多数人来说,秋冻之说还是符合健身养生的科学道理的,特别对于孩子的体格锻炼尤为必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性锻炼,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调节能力的。秋冻,就是从秋天开始的耐寒锻炼。(耐寒锻炼的具体方法请参看第9期的本月健康主题《耐寒锻炼,现在开始》)

当然,不能把秋冻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天气骤然变冷时,给孩子适当增加衣物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防病,反而会惹病。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早起空腹喝淡盐水,每天晚上睡前喝蜂蜜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医学理论依据:经过一夜,人们由于呼吸、出汗带走了许多水分,早上喝淡盐水可以更好地补充体液,稀释黏稠的血液,而且有少许消炎、抑菌作用,在干燥的秋季其作用更为明显。而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且蜂蜜有润燥的作用,所以也很适宜秋季食用。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天天早晨去喝盐水,通过饮食搭配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如平常人家早晨喝米汤、米粥,吃点咸菜,也同样能达到效果。

蜂蜜水1岁以上的宝宝才可以适量服用,服用后要喝些白水,以防止宝宝出现龋齿。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秋不食辛辣〗

秋与五脏中的肺相对应,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果蔬。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人体阴津,如果调养不当,就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秋天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类,避免耗液伤阴。要以滋阴润燥的食物为主,可适当吃些芝麻、糯米、粳米、枇杷、梨、菠萝、乳品、鸭肉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瓜坏肚〗

俗话说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不宜继续生吃大量的瓜果,否则容易引发呕吐、腹泻、腹痛、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秋季瓜果类易被滋生的细菌所污染,造成肠胃感染。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在寒气渐重的时节,过多食用凉性的瓜果,如西瓜、香瓜等,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脾胃虚寒的人秋季更要慎吃瓜类。

〖秋天萝卜赛人参〗

〖秋食白食,滋阴润肺〗

在中医理论中,肺应于秋,与白色对应,所以秋天吃白色的食物有助于补肺,比如白萝卜、莲藕、梨、百合等,正如古语讲:“秋食白食,滋阴润肺”。白萝卜性味甘、辛、平、微寒,含有较多的水分,且具有消积化滞、化痰清热、生津除燥、解毒、调理脾胃的作用,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因此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冰糖萝卜就是特别适合秋天的理想润燥养肺的美味小食。冰糖、蜂蜜都有润肺、养肺的功能,和萝卜搭配在一起,减少了生萝卜的辛辣之气,多了冰糖和蜂蜜的甜味,非常适合宝宝食用。具体做法如下:

白萝卜一根,冰糖15克,蜂蜜适量。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约5厘米厚的块,不用削皮,用水果刀在萝卜上面挖一个约2厘米的洞,将冰糖放在萝卜小洞里,上蒸锅蒸30分钟至冰糖化,待萝卜凉至温热,浇上适量蜂蜜即可。(因为里面有蜂蜜,所以宝宝1岁以上才可食用。)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这些都是古人通过长期以来的体会总结出的一些秋天的生活规律,这些规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秋天是阴气见长、阳气逐渐收敛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要时刻注意固护自身的阳气。所以,在天气渐凉的秋季,虽然有时还会出现气温比较高的天气,但也尽量不要长时间吹电扇、用空调。

水性属寒,进入秋季,即使天气仍然较热,也不要长时间待在水中,以免受凉。而且随着气候的进一步转凉,要适时增加衣服,固护阳气,减少寒凉之气的侵袭。

上一篇:制作微电影过程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游戏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