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经验 + 反思 = 成长,教师要想成长,要想优秀必须不断在实践、反思、总结。教师要想成长应不断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学而思,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好的方法不断的记录、反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次我们还应俯下身子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样你的课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促进你的课堂更科学、更具实效性。
反思不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教学中某些环节记录下来,这样你的反思会很肤浅,自己应将问题整理加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详细的写一堂课的教学实录,通过你的写和思会发现很多问题,使教学的过程及对象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逐渐使自己对问题思考趋于全面。勤思可以促进自己经验的不断提升,使自己更好的成长。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反思
1.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反思的几个方面
一方面,反思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 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2.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是物理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向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 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在老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反思有利于形成新课程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无疑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对教育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教学反思的过程是质疑、学习、创新的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要把观念的学习反思放在首位,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自觉研究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学生个性健康的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2.教学反思是“学会教学”、全面成长的过程
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结果进行“追问”,对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由果索因,进行深思,促进教学经验的总结,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反思中,教师就能不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实施反思性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必将促进教师全面成长。值得提及的是,课程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生成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教学思想,它意味着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关心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独特性,关注人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健全。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应对“生成”,鼓励和促进开放与“正向”的生成,纠偏“反向”“无意义”的生成,唯有教师不断反思以找到应对策略。
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 在此前提下,不断拓展教学反思的领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观点。通过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反思,逐渐使自己不但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探索者,还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教学反思是产生集体智慧的过程
反思的过程也是专业引领、同行互助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专家报告、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示范课等。换一个角度可以更加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自己。相互学习讨论,也才有思维碰撞的火花产生,进而产生集体智慧。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之间相互切磋、互相交流,能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在最短时间掌握实践性知识,并融会贯通于教学中。
一、明确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躯体化、抑郁、偏执、人际敏感、敌意、强迫症状、紧张、神经过敏等等,而表现在职业上的行为是无心备课,失去爱心、耐心,挫折时拒绝帮助,对孩子、家长的期望值低,对教学失去热情,职业倦怠。
二、指导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的危机期,会表现出恐怖、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偏激、狭隘、嫉妒等人格的不良倾向;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问题;交往问题等。
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的偏差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要完成这个重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张仁芳老师的讲座让我醍醐灌顶,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重新的认识。
三、用适当的方式关爱学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很多学生缺乏自律,对空乏的说教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有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全面地了解学生,客观地分析学生,辩证地看待学生,热情地接纳学生。
四、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体现了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正确的作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可能很多人耳熟能详,然而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冯恩洪先生每天阅读一小时,用行动诠释了“学而不厌”的内涵。经过不断的学习,提升理论业务能力,很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2.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浅显的道理,但是很难天天做到,事事做到。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则想做不到都难。
3.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科学性,是教师教育教学必须秉持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身心健康,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基础,热忱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是培植心理健康的肥沃土壤。冯恩洪先生说,教师要珍惜讲台、享受讲台。只有身心健康,找到职业归属感,才能享受讲台,发挥育人智慧,倾注育人激情,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把学生教好是我的天职。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这就需要我们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才行,下面是我自己对自己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反思。
我是“心有天高,命比纸薄”的教师。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直扎根农村。对省外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城市的教育工作不够了解。但对本区域农村教育了如指掌。自从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教案中要求设计的常规教学反思,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看来,不受欢迎,教师认为反思是多余的教学环节。因此,在教学调研过程中,发现三种情况:一是不重视反思,不了解反思的功能作用。经过抽样调查,多数老师的教案没有反思,极少数教师坚持写反思也只是几句简单的陈述。如,课堂纪律好,课堂活跃,已经完成教学任务等。二是应付工作检查,课还没有上,教案中已经写好了(复制或抄袭)课后教学反思。三是多数教师不知道教学反思写什么,怎样进行反思。说句实话,我工作三十年,先后在五个学校,无论是各校校长,或者是不同形式的培训,只是一味地强调教师必须在教案中要写教学反思,但是从未举行“教学反思”专题讲座或培训。换句话说,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反思比较缺乏专业技术引领,缺乏教学反思的实践技术和理论支撑,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致使教师总处于“经验型”位置“原地踏步”,最终成为“教书匠”。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 概括地讲,教学反思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完善知识结构。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的知识结构=原理规则知识+教育案例知识+实践智慧知识。其中教学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中来看,0—5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多数是以学科原理知识和教学理论两部分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经验。6—10年初有经验教师,虽然初步积累一些教育教学案例和情景化知识,但是缺乏对案例诊断分析的教育理论知识。11—20年的经验型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的理论实践知识。因此,经历教学反思,既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完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经验不断总结、知识不断更新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完善自我,转向研究型教师。
二、教学目标反思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反思,必须注意区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语言描述。目标是预期可以实现和检测的。教学目标反思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如“电磁铁”教学目标反思:课前,反思需要把学生引导到哪里去(认识电磁铁概念、特点、制作、运用),课中,反思需要什么方法(通过动手实验生成概念)把学生诱导到那里去才能实现目标,反思学生是否已经到达那里(实现三维目标);教学过程是否与目标发生认知冲突。课后,反思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难点、重点是否突破或突出;自身教学行为是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存在哪些不足,课堂训练效果如何。目标要求达到均衡与全面,具有适合不同对象的指向明确,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确保可测性。注重“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层次。
三、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反思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内容首先是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如设计“电磁铁”实验,是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实验效果是否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动机;电磁铁吸引铁钉的能见度是否可观。其次,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新课导入是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是否体现了课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作用。再次,教学方法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学生是否对电磁铁概念、特点、磁性强弱决定因素等,是否达到“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层次。最后是教学效果,通过“电磁铁”教学,当堂训练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统计错误率是多少,合格率、优秀率是否达到要求。
由此可见,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身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堂反思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地提升教学技能,从而对自己存在的不良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反省、思考和改进,养成自觉反思,完善行为品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经历适应期、磨合期、成熟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的成长过程。因此,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核心品质,更是经验型教师转向研究型教师需要的品质。正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显然,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其反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自我反思的教学品质,才能实现自我成长。即反思是教师专业持续成长必备的素质。
------***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党的世界观、政治理想和人生理念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只有切实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思想修养、科学修养和文化修养,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战胜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用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去战胜非无产阶级的言行,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宗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纪律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的过程。加
自觉遵守,严格执行,不越雷池半步,自觉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坚决杜绝只讲个性、不要党性,只讲自由、不要纪律的不良现象。把党员行为规范在纪律约束范围内。
3、强化全局观念。树立全局意识,就是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业务专长、学识才华、志向追求等统一融入党的事业的大局之中,善于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善于从个人利益中跳出来,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去衡量,做到个人服从全局、个人服务全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逐步由个性的发展递升到人格的完善。
二、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不进行党性修养,不加强党性锻炼,就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加强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党员的高度阶级觉悟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是自发而成的,而是要通过掌握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牢固树立起来的。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基础和前提。
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需要。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党规党纪,更多地要靠党员的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6、加强作风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期我党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等,自觉加强作风修养,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党性锻炼是中青年干部在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加强党性锻炼是遵循中青年干部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中青年干部要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党性修养的范围内,时刻自重、自醒、自警、自律,按照党的要求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
1、加强党性锻炼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理论修养。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战略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我们的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就更加需要不断地加强全体党员的理论和思想建设,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加强党性锻炼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党的作风修养。党的作
个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个性是不行的。抹煞各种差别,结果就会取消统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没有统一性。”在工作上,党允许党员有个性,有创新,有创造,但在对党的态度上,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上,个性必须服从党性。党性以个性为基础,个性以党性为边界。成千上万党员的不同个性铸就了鲜明的党性,成千上万党员自觉坚持的党性赋予个性明确的方向。离开党性的个性,像无桅之帆、无舵之船。个性的优劣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小处讲,会影响到一个班子、一个团体,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兴衰;从大处讲,会影响到党的事业,甚至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用党性管住个性,做到个性服从党性,以个性展现党性,以党性升华个性,以党性塑造个性,以党性管住个性。所以,加强党性修养是改善党员队伍现状的重要保证。
保持党员先进性需要共产党员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去实践,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群众信赖的共产党人,一个永葆先进性特色的党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从把握三个参照对象入手。一是与先进人物相比。如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等先进人物,是共产党员的榜样。与他们相比,我们就一定会感觉到,自己为党所做的事太少太少,而需要做的事又太多太多。经常地与他们比一比,我们就能看到差距有多大,努力方向在哪里,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二是与身边的党员相比。在我们身边,我们工作的环境中,如果自己有意识地留意一下,我们每一个党员
党的细胞,是党的性质的直接体现者。党要坚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然要求每一名党员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这种先进性。我们党能否始终保持“两个先锋队”性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党员是否具有党性。
2、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对党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党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素质是党员先进性的保证,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党员的先进性修养。党员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才能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党性修养,是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我们党要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自己的庄严使命,必须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员干部队伍,始终保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前提和保证。
1、课堂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节课下来,反思一下自己这节课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以及有没有达到自己课前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都要想到,这样就能促进教师不断完善不足,在完善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课堂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以前我们总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旧教材在脑子中有很清晰的印象,上课基本上不用看教材。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视野的开阔,我们以前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不断探索、求知的愿望,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在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发展,也才能推进知识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自主教研,教育实践,活跃思维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教研活动。每个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式各有不同, 据了解, 大多数教师对园本教研都是抱着被动的态度参与, 原因诸多, 如园本教研形式呆板、内容针对性不强、不同类型的教师对专业成长所需求的内容不同等, 那么如何让教师体验到园本教研的快乐, 发挥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积极性呢?在园本教研的推进过程中, 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教研热情, 增强教研活力
在教研活动中, 教研组长或园长总是裁决者, 教师大多缺少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状态或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如何促使教师在大胆尝试实践中, 不断增强教研管理的实效性, 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组的意识与兴趣, 在开展活动时, 我们利用人人参与、合理组合、自下而上的园本教研模式, 激发教师研究的热情, 提高教师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1. 自主教研, 激发兴趣
放开对教师的束缚, 给教师自主的空间。鼓励教师提出困惑问题, 自主确立研究问题, 在学期初, 教研组的形式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现状提出困惑, 如:这学期我们调查后经统计, 问题最多的是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活动。
2. 多样形式, 点燃热情
俗话说, “有教无研则浅。”要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就要选择好教研活动研究的内容, 创设好教师参与活动的条件, 落实好教研活动的每一环节。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 使教师的教研意识、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在教研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第一, “轻松一刻”, 活跃气氛。教研活动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严肃的, 如何让教师快乐学习, 让老师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在每次集中性的教研活动中, 我们都在活动开始部分安排“轻松一刻”的环节, 其内容丰富多彩, 有幽默故事、特长展示、心理测试题、互动性小游戏等, 以帮助教师达到活动热身的作用。有了快乐的开始, 学习也不会有压力,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刻钟, 但许多教师都曾在这里经历从无到有、从后台到前台的突破, 同时, 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涵养、丰富了教师的知识面以及表演能力, 使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 尝试体验, 唤起动机。体验是通过实践来感知事物和现象, 所以体验具有实践和感悟的特质。实践是体验的过程, 时间是实践的要素;感悟是体验的结果。从体验的定义分析, 体验式的教研可以让教师有所感悟, 有助于唤起教师参与教研的内在动机。
第三, 提高表达, 活跃思维。在教研活动中, 我们采取的形式多样化, 目的在于提高教研活动的趣味性, 让教师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以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在教研活动中, 我们以脱口秀、头脑风暴等形式, 活跃教师的思维, 在宽松的氛围中表达想法, 提高教师的表达水平。
3. 顿感管理, 增强自信
以鼓励表扬为主,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教学策略, 其实在教研活动中, 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学生, 因为每个人都想在教研活动中促成长, 那么放大教师身上的“小亮点”, 及时捕捉教师好的想法和做法, 引导教师分析他们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很多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因幼儿过于兴奋, 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但在这个活动中, 有位教师利用乐曲的休止符来控制幼儿的情绪, 做得恰到好处, 所以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较好, 加深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很多教师都为之赞叹, 同时也加深了其他教师对此活动的认识, 给教师更大的思考和尝试的空间, 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园本教研自下而上, 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在评课活动中, 很多组织者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抛给教师, 但是忽略了园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只有教师得到发展, 我们的教研活动才可以说是有效的, 所以组织者要放平心态, 给教师调整的时间, 尽量避免对教师的高要求和急态度, 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教师的成长过程, 给教师自我诊断和自我调整的时间, 使教师从害怕表达到简单表达再到有效表达。如:在音乐研讨过程中, 教研组确立主题:欣赏《森林畅想曲》, 请各段教师进行研讨, 同课异构, 然后各段邀请一位教师执教, 从执教的过程中, 看到三段教师对教材分析的能力与解决的策略, 虽然会出现问题, 但是作为教研组, 不能马上去否定教师, 应该作为引导者, 走在教师的身后, 让教师各抒己见, 给他们一个成长的平台, 使教师们慢慢地喜欢上表达, 甚至到最后教师们都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谓是“百家争鸣”, 教研氛围油然而起, 也就是说我们起到了疏通阻碍的作用, 解决教师困惑的问题。
二个性发展, 快乐学习
1. 教研交流本, 促进反思学习
制订教研活动交流本是激励教师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我们每次开展业务学习, 需要教师记录下在业务学习中所交流的语言, 每次学习后上交教研组, 教研组进行考核, 并与教师的积分制度 (教育教学考核) 挂钩, 给予教师奖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 展开教师的教研交流本, 从交流的语言中折射出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表达能力, 教师们会建立在从幼儿的心理、生理、《纲要》精神的角度来阐述活动开展的可行性, 从一句到多句, 从简单的表述到专业的表达中看到教师们成长的轨迹, 更加坚定教研趋向的科学性。在教研活动中, 重视为每位教师创造说的机会、尊重说的权利、培植说的勇气、锻炼说的智慧, 倡导教师各抒己见、观点交锋、讨论争鸣, 促进教师反思学习。
2. 经验分享, 共享成长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与弱势领域, 教师的各项技能也是各有所长, 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标准, 引入了“青年型教师”的概念, 并提出了“挖掘青年型教师发展潜力”的理念。除继续运用“选修制教研模式”以外, 我们也为青年型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等, 更重要的是利用他们的优势领域, 为大家进行培训, 做到资源共享等, 通过采用这些方式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型教师的发展。在开学之前, 教研组会发一张教研调查表, 请教师填写自己的优势领域, 并在学期中与教师共享, 如:我园教师李×、水××, 虽然很年轻, 但是她们很有冲劲, 李老师美术字写得很漂亮, 有个性, 可以说字如其人, 水老师会利用纸质的不同, 制作出各种纸张艺术品。像张老师、吴老师等教师有着丰富的带班经验, 她就给教师们讲一日活动环节, 如“午睡三部曲”、“重晨谈, 促成长”, 帮助青年教师丰富带班经验。教研组极力提供这样的平台, 使教师快乐学习, 经常会从教师们的谈话中听到, 某某教师这方面很好, 下次与我们共享一下, 使教研活动让教师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3. 自主教学, 轮班上课
很多教师因为自身素质的原因, 出现偏科, 有的擅长音乐, 有的擅长语言教学, 但是幼儿园开展的是主题教学, 每个领域面面俱到。根据这种现状, 我园在开学初, 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领域进行授课, 不仅在自己的班级, 并扩散到同一个年级, 而且教师一次次的开展同一个活动时, 她们会及时的反思, 并在下一个活动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受益、幼儿学的也很开心, 孩子认识的老师很多, 教研组要求教师每月记录自己的教学痕迹, 这样对教师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茶余饭后, 教师们会时不时谈起自己在别班上课的情境,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通过阅读带来的启发,能解决孩子视野和品格的问题。世界各地,家长不约而同地把阅读作为对孩子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而少儿阅读也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在林林总总的童书中,有真正的儿童教育理念,能真正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实用价值的精神食粮才是最受欢迎的。而强制性的、一味说教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受欢迎,这就使得故事引导应运而生。这几年,故事引导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童书里,其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我们不妨以《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为例分析一下故事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引导能使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故事引导能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孩子辨明了是非后进行自我更正,这就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就是以故事来顺势引导孩子,使孩子主动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不任性》一书中把任性的小鳄鱼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演绎了一段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故事。小鳄鱼很任性,去公园玩儿的时候碰到了更加任性的小猪,小鳄鱼和小猪闹腾起来,各种窘事环生……这就不动声色地教孩子认识了任性的坏处,孩子会主动改变任性的坏习惯。时隔几天,孩子嘴里的“我偏要……”就变成了“妈妈,我们再来讲小鳄鱼不再任性的故事吧”。这个功效是说教类的图书无法企及的。因此,这套书的主旨也是让孩子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想改变人生就应该从改变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也是一种自我教育。
其次,看故事、听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很不容易,但是故事有这种魅力:一开始讲故事,再淘气的孩子也会很快静下来。因为故事,尤其是充满趣味的故事,会创造一种童心的空间,让孩子享受这种空间带来的温馨和美好。所以,孩子至少有一段时间坐下来,集中注意力看故事、听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例如,《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的《我不害羞》这本书,孩子听故事开头就很想知道,害羞的鸭子和不害羞的鸭子会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孩子就会急切地想知道害羞的鸭子和不害羞的鸭子换了角色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再后来,孩子会很关心害羞的鸭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这个故事就使孩子能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最后,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听故事,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能让孩子正确地发音,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会组词或造句,或者让孩子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叙述故事的能力。《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语言活泼、简练、流畅、通俗易懂,除了语言描写,还融入了心理、环境等的描写,语言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适合语言初萌阶段的孩子。例如,这套书的《我爱清洁》一书中,讲述了小狐狸不爱清洁,房间里的东西到处乱扔,给朋友准备的几件礼物翻来翻去找不到,一次次着急,后来,有一件礼物实在找不到了,小狐狸哭了起来。其他的动物朋友帮他把屋子收拾干净,然后找到了礼物,小狐狸心中暗想,还是整洁的屋子看上去舒心,他开心地去给朋友过生日了。这个故事集语言、心理描写于一体,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不二选择。
“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老师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多地与培智生生活在一起,培智生也就更多地接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例如:如果班主任老师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还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的低年级学生便随看随学,一样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你怎样地劳神费力去管理学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俗话说:“己不正怎样正人”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绿灯作用。
美国心理缺陷学会在谈智力低下儿童所下的定义中指出:智力低下儿童除了智力机能明显低于平均以外,还必须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即社会责任能力和独立性与年龄以及文化教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此感受颇深。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所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低下儿童缺乏的正是这一方面的能力。如果为了暂时的安全,而把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校园里、单元楼里,这种做法治标而不泽本。因为他们终究要走上社会,面对闪烁的红绿灯、繁华的大街小巷、拥挤的快餐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能靠自己去逐一应付吗?而由于各种原因,极大多数智力低下儿童的家长又没有时间,精力或者不愿意带他们走进社区,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于是,开展智力低下儿童社区实践活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学校教育这一头。我们认为有必要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为以后顺利适应社区生活奠定基础。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总之,我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领敬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时刻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呵护自己的残缺花蕾,相信,特殊孩子们定会奏出动人心弦的特殊乐章!
桦甸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忠芝
朱文娟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各种能力、个性、情感等成熟、提升的过程,是走向未来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反思,明确反思的内容,增强其反思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反思能力;搭建反思平台,采取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反思积极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备条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反思研究中不断成长,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反思能力专业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重复。”考尔徳希徳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从认识、实践等多方面入手,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
一、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反思,明确反思的内容,增强其反思意识。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由“教师型”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
教学理念的反思。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 :“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了什么”。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了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教学效果的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本身是个性化行为,是一名老师对教育现象和问题作出反映的标志,也是从一般的教师型向学者型发展的第一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才能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才能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掌握反思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其反思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潜心教育科研。对行为的反思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教师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增强,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灌注情感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上升到一个高度,就会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形成一种正确的方法论的同时,也有利于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未来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学观、师生观。无疑这些先进的理念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理念的养成往往就是学习与反思的结晶。
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学过程中的丝毫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含着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听课观摩,相互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观摩他人成功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让我们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即使观摩不很如意的实验课,也可使我们借鉴教训,少走弯路。通过反思、感悟和行动,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可以增进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提升反思能力。
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借助他人的反思,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较强烈,钻研较深刻,反思更迫切;备课时,往往教研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讨,在综合反思基础上形成较优化教学设计。这也是今后教学前反思的参照与蓝本。上完课后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又一次各种反思的碰撞与交流,使反思达到了更高境界。
合作共进,勇于否定。反思不仅是个体的,而且也应该有团体的反思。因为一方面,反思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其中他人的反馈是个人反思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共享、外化、组合才能得以内化、转化和传播。个体行为不仅受个体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群体环境的制约。群体动力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小组合作反思的最好佐证,正是群体与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才构成了群体行为的动力场。在这个动力场中,个体的角色和群体的角色相互发生作用,产生巨大的智慧。因此,反思离不开同伴的参与和合作,合作可以使反思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多人智慧开启创造性解决问题之门是合作小组的价值所在。“成功的合作小组可以给教师带来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并使他们发现一个真理:不是著有教学论著的教学权威而是自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真正专家。”
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它既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一种自我超越。阿尔多诺曾说:“如果否定的辩证法要求思维进行自我反思,那么这明显意味着,如果思维想成为真实的„„它就必须也是一种反对自身的思维。”否定自我并非易事,这意味着对我们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传统习惯进行挑战,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甚至敌对的空间去洗心革面。因此,教师需要有敢于否定自我、正视反思结果的勇气,需要怀着做一个新型教师的坚定意愿,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反思德行。要使反思有成效,教师必须跳出通常习惯的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的立足点,站在自己之外,以陌生的眼光审视根深蒂固的、支配、影响、限制自己行为方式的思想和观念,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勇于否定自我,敢于向自身的缺点、不足和失败挑战。
三、搭建反思平台,采取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反思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活动,它既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内部情境的影响,更依存于一定的组织机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通力合作。反思不是单个教师自己的事,而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正如惠特克指出的那样,个人进行反思实践并从中受益的能力也取决于他在哪种组织文化下工作。反思实践往往容易在鼓励人们公开地交流思想和感情的组织文化环境中培养起来。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合作的学校教师反思文化,鼓励教师个人或教师之间合作收集自身实践的资料,并经分析、判断和重建逐步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的提升,并促成教师反思的日常化,使之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使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评判和合作中逐渐培养反思能力,获得知识,发展个性,提升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反思,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反思成为习惯,成为其职业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一种有感染力的管理环境是促进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必要之举。管理环境是指能够对个体内部动因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管理手段的总和,以及由此形成的群体心理氛围。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大部分教师都不愿自觉进行反思,个别有反思意识的教师,其反思也往往浮于表面。霍顿认为:“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观念,你不应该试图从理智上说服他们。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引入一定的情境,使其必须依赖新观念行动,而不要争辩这些观念。”
建立有效的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机制是教师有效开展反思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保障。它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改善教师与学校的关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与有效性。教师经过不断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学校
管理者应该尽量创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并与教师一起分析和探讨,对教师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尽量形成一致的认识,注重引导教师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反思和主动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激励之所以重要并长期受到有关领导的青睐,是由它所具有的能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一属性所决定的。无数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激励方法应用得当,就能发挥很大的激励效应。然而,激励又不总是必然地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方法应用不当,可能会引发教师心理上的不满和怨恨情绪及行为上的消极对抗。因此,在注重运用激励机制,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反思积极性的时候,更要注意激励的时效性,处理好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学校应该在教师的反思活动中,注重调动教师的反思热情,激发他们反思的兴趣,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引发其强烈的需求动机,以进一步唤起、激活和弘扬教师对人生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反思,善于反思,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才会有利于提高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教师只有发挥反思意识,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须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最终,才能使教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1):33—35.2、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教育研究 2001(12)17-213、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版
4、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园长 教师 专业化 成长
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新《纲要》教育理念的惯彻实施,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专业成长对教育改革至关重要,尤其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和专业成长更是方兴未艾。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愉快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园之本,只有当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促进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幼儿园园长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园长和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园长不仅要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增强素质,成为教师
中的“领先人物”,还要具备务实的工作作风,担负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任。
一、发挥领先作用,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园长是幼儿园文化的灵魂,幼儿园的形象取决于园长、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学习基础的薄弱、工作负担的过重、待遇的不高以及未能在当前岗位上挖掘创新的源泉等因素,使教师产生的职业倦怠和缺乏专家引领的实际,教师表现为对幼教工作的迷茫与无望,缺失了自信与工作激情。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从“心”开始。园长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参与者、促进者和践行者,从实际出发,把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和深度,构建“和谐”发展体系,形成由园长引领、教师团体发展模式,上下同心,一起“腾飞”并针对园长和骨干教师提出了“一新两先”的工作方针:
一是观念新,把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园长需要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做到“超前和领先”,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信息资源,协助教师解放思想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如今幼教界引进和创新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什么“蒙氏教育”、“瑞吉欧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奥尔音乐”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大量的资料,帮助教师明确怎样理智地将“瑞吉欧理论”科学地应用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和家园共育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达到科学育儿的目的。
二是先学习,创建学习型团队,是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打破农村幼儿教师停滞不前的惯例,鼓励教师只要用心学,一定有成效,注重新老教师的均衡发展,帮助教师在幼儿园发展和个人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教师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会给教师带来不同的困惑和茫然,如果依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解决实质问题,这就需要园长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园长不仅要自学还要同教师一起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潜心研究、带头实践,才能将自己的所学及时转化给教师,与教师共同分享,同时把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一是立足实际,分层实施。针对幼儿园中老年教师居多的现状,选择立足实际,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扬优避劣,小步递进的方式,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主要通过实行三个分层:分层培训、分层教研、分层评价,达到共同提高。分层培训——将教师分为三类,对骨干教师、老教师、中青年教师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骨干教师不断外出取经,负责二级培训,同时将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教,合作开展研究活动;分层教研——骨干教师主要负责开展研究项目的总结提炼,年轻教师负责拓展、创新研究主题的方法,老教师负责各类所需资料的搜集、整理。设立了指导教师奖励制度,如被指导的教师公开课或论文获奖,指导教师也得到相应的奖励,鼓励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分层评价——对培训的评价标准不搞一刀切,使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搭建平台,互动学习。目前,教师年轻化特征明显,职业认同感强,培训愿望强烈、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基础,师幼关系整体较好。但也存有以下不足:学历达标率高但专业化程度不够;对教育目标理解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有偏差;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死板单一;不能正确审视自己,反思教学偏差;职后培训不系统。一板一眼的讲课、生硬无趣的语言、我说学生听,我念学生写的方法,无法与幼儿达成共识,一个活动下来,要用多次调控和奖励才能勉强结束。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怎样面对此情景?首先作为管理者不但要改进陈旧的教学模式,还要加强教师培训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适应幼儿教法,并使老教师研究新教法,不能维持现状,但培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充分利用与外县园、市直园换岗培训和北京、上海私利园加盟的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实地了解本园教育中薄弱环节和其他园的优势,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潜在教育资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是注重自培,内化提高。立足实际,利用身边资源培训提高,注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培养,使她们承担起研究和引领教师队伍发展的重任。分层实施,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互动交流,提高了教师教育活动的质量,通过自培,提高了教师研究的能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产生了较强的上进心,他们乐于钻研、爱园敬业、团结向上,教师们迅速成长,年轻教师成为镇、市教学骨干,老教师的工作激情被重新点燃,提升了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了教师良好的比、学、赶、超的进取意识,教师们在学习中普遍树立起合作的意识,平等互助、真诚相待的意识,形成浓郁的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习氛围。如开展“主题墙饰与区角活动的融合”的培训,使教师明确了主题环境在区角中的作用,融会贯通地将主题与区角加以结合,保证了主题活动的灵活性延伸和实效性。
五是先实践,甘心当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园长始终要做新技能、新模式的先行者。并能够随时为教师亲身示范和指导点评,帮助教师实践理论知识与操作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教师活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首先、以氛围来感染。良好的园所整体氛围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气氛。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积极为教师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发展的空间,如举办自制玩具展览、预约课展示,提出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评价标准,鼓励每个教师参与到团队学习中来,使每个教师愿意学,主动学,积极主动地干她们想干、爱干、能干的事情,激发了她们的工作自信和工作热情。其次、以典型来激励:兼顾到新老教师的差异,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发展。结合教师的优势,树典型,树骨干,激发教师的进取意识;结合培训项目发掘每个教师的闪光点,设置了多种奖项来激励教师,如“制作能手奖”、“教育资料优胜奖”“环境创设奖”“普通话奖”等,照顾到教师个性的发展,满足教师的自我体现、体验成功的需要,提升教师自我价值感;第三、以培训来引导开展“我所热爱的幼教”、“我做幼儿的良师益友”以及关于幸福的讨论、说句心里话、夸夸我的好搭档系列活动等大讨论,邀请市专家、优秀教师举办爱岗敬业系列培训。倡导教师在关注物质报酬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报偿,坚持教书育人,让教师找寻幼教工作的乐趣。培训的引导,氛围的感染,典型的激励,提升了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教师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构成了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她们把幼儿园当成了一个“大家”,每个人在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验了教育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工作着,美丽着,快乐着!如在设计主题墙饰的过程中,园长首先要提前了解大、中、小班的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掌握每个幼儿班主题活动的进度,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能够亲自为教师出示范课、研究课,共同开展研究,达到共同提高。
二、发挥主导作用,做教师专业成长的亲密伙伴。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园长要时刻关注教师想要学什么、有什么特长,关注教师的感受和需要,重视学习过程,针对实际情况创新活动模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多动幼儿、自闭症幼儿的习惯培养等,做教师的智慧伙伴,实现园长、教师互动双赢。园本教研是与教师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随时与教师交流,把做研究、做学问,放在一个平等,和谐没有顾虑的轻松环境中进行,做到与教师共同体验“以小见大”的教育内涵,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垂直教学管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关注教学实际,走进教师心中。教学无小事,园长要把幼儿园的研究工作管理好,除了要有一种“功夫在诗外”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时时与教师进行思想的沟通,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照亮教师成长的道路。作为一园之长,不可能事事亲为,但必须参与教学研究并跟踪指导,通过一次次见缝插针式的活动点评,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领略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突出教学研讨与发展的价值。引导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从小事做起,关注孩子发展的细节、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细节,对教师起到很好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将教师紧紧吸引在周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是发挥主导作用,落实教师行为。学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达成的共识落实到教学行动之中。园长实施有效的垂直教研管理,利用“定了做,做了查,查不足”,的有效教研管理措施,通过提升教研组长的综合能力,对教学管理进行有效指导,将“行为指导”最终落实到教师身上,改进了教师“做”的行为,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是发挥服务作用,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后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园长必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保障工作。结合本特点,提出“服务先于需要,支持与需要同步”来保证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以制度来保障,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先决条件。根据省、市、县级培训目标,结合教师的实际状况,逐步完善幼儿园各岗位人员职责、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规程、工作规范,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园长和骨干教师引领制度、新教师培训制度、师徒结队制度、教育成果奖励制度。各种制度的建立,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的运行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其次、以资源来支持,落实好教师专业成长的物资保证。改变原有面貌,人是核心力量。在当今走质量内涵发展的幼儿园建设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发掘是必须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更好地“教”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一种文化的反映,深入挖掘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使一支注重研究、崇尚学习的教师队伍成为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力量,让“务实、求真”的优良学习之风,逐步成为幼儿园良好的校园文化,确立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工作理念:起跑线可以不同,但人人都要往前跑。
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应努力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教师释放心理压力,做教师的精神支柱,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物质支持。设立奖励机制,聘请幼教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和指导,拿出专项经费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到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学习,让教师接触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教育模式,同时为教师提供大量的专业书籍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脑等,让教师获得更为全面、立体的信息。园长的引领,激发了教师内在的潜力,资源的保障,增强了教师学习的信心,教育细节的关注,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幼儿园得以扎根,一种研究教学、研究孩子的良好风气悄然蔓延,一支敢于超前、不断追求卓越的师资群体成长起来。“打造有文化的灵魂”是我们园的教育精髓,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进一步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打造出有思想、有文化、能创新的师资群体,营造更加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形成以师幼发展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学红。教师专业化成长之必然[J].中国成人教育,2001
[2] 高慎英。“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 而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与成败, 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模式, 很难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的内涵
(一) 反思
反思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品质。它使人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 从而更理性、更有目的地开展行动, 使实践行为趋于合理。同时自我在反思过程中得到发展, 逐渐形成一种反思的能力。
(二) 英语教学反思
一般说来, 英语教学反思以探索和解决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 以追求合理型的英语教学实践为最终目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通常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对教学实践中的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是否合理性, 及其与教学目的之间是否一致。其次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假说进行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自我教学行为所反映出来的英语教育观念。
三、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原因
英语教师这个职业的应用性和创造性很强。一方面, 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时代所需, 这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英语教学活动情境性的特点, 教师要面对各种随机、偶然变化并做出某种判断和选择。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 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英语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熟过程, 是有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
(一) 反思可以增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长久以来, 教师的角色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由于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原则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大多英语教师照本宣科, 机械灌输;学生呆读死记,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水平低, 教学效果差, 久而久之造成教师职业倦怠。而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反思, 教师能够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动态变化, 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教学活动后反思, 教师可以发现教学目标重难点设置是否得当, 教学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教学行为是否得体等。教师逐渐在反思的过程中成为专业发展的自主者。
(二) 反思可以激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脑力劳动, 因其面对的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多种差异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不能仅仅依靠经验, 要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教师反思创造性加工改造和发展教学内容, 创造性选择和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手段, 创造性设计和引导学生发展。这样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个性, 最终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 反思可以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性
教师身处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 反思则是通向上研究之路的可行途径。如果英语教师在工作中能经常运用反思, 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 整个教学活动日趋优化的同时, 教师逐渐掌握了娴熟自如的教学技巧, 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 突破经验的束缚, 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五、英语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格式比较单一, 有模式化的倾向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实践中究竟该如何操作, 怎样写教学反思, 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这种情况下, 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 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导致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形式基本上如出一辙, 对教学改进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 全面而不深刻, 零散而不系统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 不难发现, 大多教学反思内容涉及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方法等各方面, 只是蜻蜓点水, 缺乏深刻性;教学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 零碎, 缺乏系统性。这样导致反思的效果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微乎其微, 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怀疑, 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
六、培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一) 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反思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实践中教育事件的批判、怀疑精神。反思需要一定的理论为基础, 但教师不能简单的接受和信奉既有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教师提高问题意识, 反思已有理念, 才能更好地发现教育问题, 解决教育问题, 提高教育有效性。
(二) 创设有利的反思环境
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教师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反思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 学校校长、管理人员以及大学教授等, 都应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与合作。同时要创设符合反思精神的管理机制,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教师在成功的反思过程中实现对教育的理解, 对自身的理解。
(三) 反思听取学生同事的意见
教学反思不仅仅意味着教师自我剖析, 也包括积极听取同事学生的意见。同事是业务上的知音。由于长期相处, 最了解彼此的长处和不足。作为同行, 他们的评价往往一针见血, 客观实在, 其建议也往往是最有用的。英语老师也可从征询学生的意见中反思。通过与学生交流反思自己的教学,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 写好反思日记
写日志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 教学日记既可以写教学的不足之处, 也可以写教学的成功之处, 写教学中的灵感与闪光点。它可以涉及教师、学生或有关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学反思日记这种最自然和熟悉的方式把教师带入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良性教师发展与成长的过程。
总结
新课程下关于英语教师的反思研究, 目前还是一个新课题, 许多反思的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英语教学反思是英语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教学反思英语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提升教学质量,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促使英语教师有新手型发展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刘秀江, 韩杰.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4) .
[3]、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
[4]、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6-60.
[5]、伍红.反思教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 4.
一、关于备课
一直以为我都是备详案,不管是初出茅庐还是现在,备课备详细教案是我的习惯,原因有三:①高中化学三年一轮回,我觉得经过了三年,有些知识层次、知识点已有些模糊,所以我需要认真备课。②如果教材不变,课本中的知识点就不太改变,但是在教法上、知识点的落实上应有所变化,如新课的引入、例题的选编、课内练习的选择及排序、实验的改进等,均要“与时俱进”,最近几年发生的化学事件、高考常考的题型等,都应该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果你保留好上一轮的教案,再备新教案时进行参考,既可以去粗存精,又可以加以改进,你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就如爬梯子,一级一级往上,套用人家的一句话,就是“想不进步都难啊”。③每一轮面对的学生基础是不太一样的,教学的对象改变了,我们的教案就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选题和举例上,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二、关于听课
有些教师总觉得听课无聊,也听不出什么新意,所以认为听课对自已帮助不大,只有名师的课才有听的意义,我却不如此看,我觉得听课很有意思,有时候我听课比讲课的教师还忙乱,一边要记笔记,一边还要写即时感想,一边还要想是他对教材处理得好还是我自已处理得好,所以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听课到底应该怎么听呢?一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二听教师的教法与自已有何不同,三听教师知识点的落实是否恰当和全面,四听教师的选题与自已有何不同。一个新教师如果常听课,那么用不了几年,你就会成为一个熟练的教师。
三、关于研讨课和赛课
我们学校正常的要求是每个教师一年均要上一次以上的研讨课,年青教师有机遇的话还要参加赛课,部份教师总觉得上研讨课很累,让人评来评去的,怕上不好脸上挂不住,我倒不这样认为,因为研讨课也好,赛课也好,每一次你都会去苦思苦想,认真应对,这样一来,每完成一次这种课,自已就会又向前走了一大步,所以每年的研讨课我都会按要求去上,并且还常常要接待课、小组内研讨课等,毕业二十年来,我参加过各种赛课共7次,由三等奖至二等奖、一等奖均获得过,研讨课和接待课、示范课更是数不胜数了。上研讨课或赛课,不论成功与否,其实自已都收获很多,所以上这样的课是让自已走向成熟的捷径。
四、关于资料的编写与收集
收集资料和编写资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我虽然兴趣也不少,也很想去玩,但毕竟呆在家里的时间是最多的,而我如果是在家里,当家务活做完以后,我就喜欢呆在电脑前,收集资料或编写课件、练习、测试题,直到晚上十一点半,这已经是我的一个习惯了。我收集的资料比较全面的,93年以来我自已写的教案、XX年以来各年的高考题、广西竞赛题、我自已编写过的测试题和课件等,我全都保存着,三年前我家的电脑中过一次很严重的毒,电脑中所有的资料全都没了,我难过伤心了一场,但我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又把这些重要的资料全找齐了。也许有人要问,收集这些资料有什么用?嘿,用处可大了,高考备考,作为教师,你必须要熟悉高考题;辅导学生竞赛,你必须要熟悉竞赛题,编写各期的段期考题,你也必须参考它们,它们是我的宝,是我在教学中最需要的东西,有了这些素材,就方便了我的知识积累和教学,也树立起了我的学生中的威信。
五、与名师的交流
我的导师是一位很负责任的特级教师,对我们这些学员也很友善,一有机会我就去听他的课,从他的课里捕捉他的思想,我想学他的在课堂上的收放自如、学他的豪迈、学他的睿智、他的风趣、他的机智……所以我很乐意去听他的课,甚至还在他的课堂上上过几次课,我也很虚心接受他的教诲,同时通过他,也认识了另几位名师,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收益非浅。在我对教材的处理有疑问的时候,我也常常与他们交流看法,这也是我进步的一股强大的推力。
六、关于教研和科研
教学与科研其实并不矛盾,研从教中来,研能促教长,所以我从不停止对教学感悟的写作,我对自已的最低要求是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并参加优秀论文评比,力争获得区级三等奖以上,最近五年我都做到了并且超额完成了我自已定下的任务;至于科研课题,目前是我比较簿弱的地方,但我也尝试着去做了,目前参与了一个区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并且自已作为主要负责人,正在进行着一个校级课题的研究,我相信几年以后,在科研这个领域上,我会有所进步。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推荐阅读:
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10-23
教师的反思12-27
教师的自我反思07-18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10-29
教师思维的变化教学反思07-10
高三教师教学的工作反思07-25
小学科学的教师教学反思01-09
教师如何对待差生的教学反思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