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品人力资源(精选7篇)
目录
1、党课:年轻干部要提升五种能力 2、精品党课:做新时代不忘初心的合格党员 3、专题党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努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4、主题党日党课:坚守初心使命 弘扬老区精神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党课:年轻干部要提升五种能力
同志们:
大家辛苦了!刚才听了六位学员代表的发言,正如 XX 副校长点评的,“真是后生可畏啊!” 你们都是“三好学生”,学得好、讲得好、特别是脱稿发言的——更好,青春无敌、年轻无价,向你们学习!
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工作,始终把全市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当作干部人才来培养、当成自家孩子来关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对这次培训班进行了专题研究、审定了培训方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 XX 部长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培训班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办成示范。”三天的时间不长亦不短,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班课程设置“活”、服务保障“细”、纪律管理“严”,理论得到了深化、党性得到了锤炼、能力得到了提升、精气神也随之而提振,感触多多、收获满满……有学员说,这是一次缘分之约、追梦之旅、励志之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2018 年,又是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次培训班正巧是 3 月 12 日植树节开班的,非洲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致命援助》一书结尾写下,“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一定意义上讲,你们就是组织种下的一百多株小树苗。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下昆仑山之时,元始天尊赠了他“三样法宝”,“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在开班式上,我分享了“年轻干部要做好五道加法题”,在踏上新征程之际,再分享“年轻干部
要有五种力”,即长学力、练笔力、提能力、抗压力、持定力,多是个人的体会与感悟,以此共勉。
第一种力,长学力 每次发言都离不开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学习。一定要读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梁家河”,每一个岗位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梁家河”。《窑洞里的读书人》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十年寒窗,读书知识的基础是在农村打下了!”无时不学、无事不学、无处不学,鲜活、生动的基层正是积累知识、积蓄能量的大好时机。
杨绛先生曾给一个年轻人回过一封信,“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换成今天的话说,是走心少了、走神多了。读书,能让你与多样而有趣的灵魂直接交流、对话。人这一生,本就是一个修学、修身、修为、修心、修行的过程,修学为先。“两学一做”的“学”与“做”,就是共产党人一辈子的修行。
开班时推荐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书”,结业时也推荐“三本书”。首先是哲学。哲学被称为“万学之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总开关、总钥匙,哲学一通,一通百通。当你内心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哲学原理,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就像“昭通要通、交通先通”一样。
其次是逻辑学。举一个直观的例子,你们中的一个男孩子同一千个女孩子各约会一次,与这个男孩子同一个女孩子约会一千次,是一回事吗?前者可能被认为是变着法子耍流氓,后者就是正大光明谈恋爱。看似 1×1000 等于 1000×1,因为概念被偷换了,结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如果不学逻辑学,你只能看到昨天和今天的太阳,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可见逻辑学可以让人区分事物的本质和因果变化之理,也就是找到事物、区分事物和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
再次是心理学。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基层存在的“只见事不见人”“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制度不见人”“只见场所不见人”等问题,最终得靠人去解决。也就是说基层工作的主体是人,要深入分析研判“人在想什么”“人在干什么”“人往哪儿去了”,这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行为习惯等等。群众的安危冷暖掌握了,方向就明了;同事的做事准则了解了,氛围就好了;领导的思想风格知悉了,就能跟上节奏、踩到点上了。当然,学习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对于练功习武之人而言,“二八定律”同样适用,80%以上是练习内功,真正练习套路、招数的充其量只花了不到 20%的功夫。
第二种力,练笔力
对年轻干部而言,文字综合能力是“敲门砖”,也是核心竞争力,一如经常备考的“高考作文”。
有人说武侠大家金庸与古龙之区别在于,金庸写人间、太阳、剑,古龙写天涯、明月、刀。年轻干部执笔天涯、信马由缰的“武功秘笈”除了学、思、践、悟,还有写,就是行走江湖必佩的“刀”和“剑”。
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正因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他才写出了如此多的鸿篇巨著,这不仅是幽默风趣,更是谆谆教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听了看了之后很过瘾、很解渴、很兴奋,常常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之感。这也是总结的结果,而总结提炼归结起来就一个字:“写!”怕写是当前机关干部身上的一个通病。有的同志,你叫他加班加点做一些手上活路、见子打子的事没问题,但一叫写个材料,立马懵了,“别提写材料好不好,谁给我提写我给谁急”。
确实,写文章“四大苦”,辛苦、清苦、孤苦、心苦。若自己给自己设限,怕写就不去写,短板只会更短、弱项就会更弱,一定要下决心加以补齐和攻克。其实,“写”也有规律可循、也有经验可借。王国维先生说,“为文如造屋”,就像修房造屋,选址、设计、备料、施工和装饰,一样都不能少。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更是“抄”出来的、“改”出来的。网络上报道过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有两个部门负责人在同一个会议上汇报工作,前一个汇报后雷鸣般的掌声,后一个的汇报与前者如出一辙,却是雷鸣般的笑声。原因何在?原来
两人从网上抄袭了同一篇稿子,简单的复制粘贴来把单位名称和相关数据改了一下,就匆匆上会去汇报了。后一个人太不厚道,是吧?!发现了前一个人跟你一样抄袭了同一篇稿子,就不能让人难堪嘛。这也说明了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学习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没了稿子连话都不会说了。
抄袭有风险,定要多警惕!“抄”也要“抄”得有水平,网上说小偷也有精确的“路线图”,这就叫“抄”亦有道。改也很重要,就要不厌其烦、精雕细琢,贾岛“推”与“敲”、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换作今天来看,应该就是工匠精神了吧。“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张潮在《幽梦影》中的这句话说得妙。有心、有恒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离不开系统化学习、深层次思考、发散性思维,就像工笔画,一笔一笔、上心尽心来完成。
第三种力,提能力 “能力”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广,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转化运用,这里主要讲的是做好实际工作的素质和水平。不是因为到了某个岗位才去学才去做,而是因为达到一定能力后就会有无数种选择的可能。就像 U 盘一样,不管插到哪台主机上都会运转、闪亮。年轻干部观念新、知识多、思维宽、信心足,但也是“未经一番寒彻骨”的小树苗,长得太快材质就会疏松,是做不了扁担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生逢其时,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粹火成钢,脱贫攻坚一线正是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绝佳“熔炉”。前久在省上参加过一个培训,听了参与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教授的讲授,简洁明了、务实管用,整理归纳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户六条”“村十条”达标的“四个三”:开好三个会,即村“两委”班子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会议、村民小组群众大会、“三讲三评”讲评会议;画好三张图,即重点群体“盯防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短板图”、产业发展“规划图”;做好三件事,即四类重点对象教育“控辍保学”、住房“全部安全”、医疗“落实到位”;守好三条线,卡户动态调整线、低保对象动态调整线、扶贫领域纪律作风线。
有人说,做粮食买卖是一本十利、做皮毛买卖是一本百利,做技术买卖一本千利,而做人才的买卖是一本万利。是不是人才,还得看你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趁青春正好,不必慌张。都说我们昭通穷,不能让“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昭通的发展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创新的反面就是一味强调自身条件差、资源少,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不敢想不去做。了然于胸才会触类旁通,“各有各的刀法。”要在农村广袤天地里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身入”更要“心至”,吃得苦、受得累、“墩墩苗”,在摸爬滚打中建立起与群众的深情厚谊,与大地贴得更近的时候,看天空才会更远。在座的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是幸运的,要知道全市仍有 2016 年之前的近300 名大学生村官需要分流,他们正站在人生的“拐点”或“十字路口”,对未来充满着未知与忧虑。所以,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基层“庙小”了、岗位“屈才”了。“人心如茶、空杯以对”,适度的怀有“归零”“空杯”心态,放低姿态、清空自己,人生才会进入一个新境界。
第四种力,抗压力 有一名小有成就的年轻同志曾问我,琐碎而繁杂的工作让人失去激情,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好几次都快崩溃了似的,是不是患上抑郁症了?我回答她,“你不是抑郁,也许是忧郁,忧郁是紫罗兰的颜色,高雅且漂亮,就像晚礼服,时而伤怀、时而美丽,但总不能一直穿着吧?因为难得出场,所以弥足珍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 抗压能力弱,一遇事就崩溃,也是不能把工作干好的。”就像 20 多年前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邓榕女士在写《我的父亲邓小平》时问过小平同志,长征时您是怎么过来的?小平同志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朴素的言辞表达了信念的力量。
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气候就是一条河,当流向对头你可“随波逐流”,但流向偏离你要“逆流而上”。这正是当前需要保持和发
扬的斗争精神!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命运》中回忆,登上珠峰的1500 多人中,有 200 人左右在征服高峰后下山的第一段行程中遇难,可见,那些登上顶峰的人不一定能胜任下山的挑战。不过,还是作家刘墉说的,“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又到了一年一度推荐电影的时候了。不被看好的《绿皮书》斩获了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其中有一句台词,“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我的理解是“唯勇气可改变人心”。去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击败了之前大热的《三块广告牌》,也有一句台词,“只要是你,一切都是完美的。”是啊,这个“你”是你,或是你的那个“你”。两年的最佳本质上都在讲“孤独”。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自己作答。
第五种力,持定力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功利而浮躁,纷纷又扰扰,稍有不慎就会让人迷茫与迷失,走入迷宫与迷途。年轻干部要踢正步,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习近平总书记语);要踱方步,像京剧中的慢板唱腔,踱着方步行云流水,看似简单却极深刻;要跑快步,最难爬的是上坡路,容易走的是下坡路,但也不一定,就像刚才我举例的“戈尔巴乔夫”的那一种下山。也没有考证过是不是
杨绛先生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唯愿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守正减负、行稳致远。永远保持对时间的警醒。中国汉字有趣,比如“晃”字拆开,一“日”用光了,一天就“晃”过去了;一辈子用光了,生命也就晃过去了。网络中有一个“A4 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戳中了不少网友的泪点:以 75 岁的平均年龄来算,人生不过短短的 900 个月,用一个 30×30 的表格来呈现,一张 A4 纸就足够了。如果人生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光飞逝、人生苦短”,也就难怪让人产生感慨。筷子兄弟在《老男孩》中也唱,“岁月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不过“荷花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千万别在第 29 天的时候说放弃,拼到最后,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毅力。
永远保持对善良的坚守。前几年,风靡了整个朋友圈的千字散文《山果》,看了几遍还是难以忘怀,那个卖核桃的小女孩山果“善良得让人落泪无言”。把北岛诗中的“高尚”改为“善良”,“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许可能会受到很多误解、排挤、甚至伤害,希望你们容人容事容万物,包容万物也是接纳自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就好。永远保持对生命的珍贵。中央电视台有档节目《见字如面》,癌症男孩李真写给妈妈的信,“对不起,妈!我生病了”让人震撼又心痛。“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哪怕生命已到尽头,为了你的期望我仍不会放弃的坚持。深以为然,愿你明白生命的意义。终于参透了金洁科长送给你们两本书的寓意,《红星照耀中国》其实也在回答毛泽东同志 1928 年提出并解答的一个问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追风筝的人》是“愿你们的风筝飞得又远又高!”像全市大学生村官管理营的营歌《勋章》中唱的,“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我再次启航,带着我的勋章。”在启航之际,也有两句话送给大家:
自此江湖聚散,你要敢做敢当;即使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话短情长,再祈珍重!谢谢!
精品党课:做新时代不忘初心的合格党员
2020 年的上半年,因为疫情,经济增速骤然下行,大到世界、中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我们很多平常人而言,生活变得有些不同寻常。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一部纪录片、一本书,谈谈自己对党新的认识,说说对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新的所思所想,与大家一同学习交流。
一、疫情下的中国共产党 5 月上旬,自己观看了一部只有 28 分钟的纪录片《生死金银潭》,这部纪录片没有花里胡哨的拍摄手法,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线,只有晃动的摄像头,细微且真实的记录画面。武汉是全国的中心疫区,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疫区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也是武汉的“中心疫区”。医院里有善于给予鼓励和温暖的医护人员,有痛苦到轻生、担心没钱救治、精神崩溃的各类病人。整部片子都讲述了专属于他们的琐碎日常、生死瞬间,他们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抵抗,构成了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感慨的那句“英雄城市”。
从观看的第一秒,我就知道——我正在观看的,是曾经离我那么近却幸好没有到来的日常。春节开始,我也曾因被迫待家而感到焦虑,因抢不到防护物资感到紧张和失落,因前线医护人员不幸离世感到沮丧,看着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心里持续恐惧和压抑。我变得小心翼翼,自觉隔离疏远亲朋好友。
庆幸的是,后来随着四万多医务人员空降武汉,顶配医疗资源巨量投入,分级诊疗体系及时重构,小半个国务院入鄂高压督战……重症武汉渐渐重新呼吸。4 月 8 日,“封闭”76 天的武汉“解封”了;4 月 15 日,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正式休舱,曾誓言不获“全胜”
不离汉的最后一支国家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乘专机也在同日返回北京;自 5 月 14 日起,武汉开始进行市民集中检测,6 月 3日,武汉顺利完成近990 万人的检测任务,并通报了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结果,做到了让全国“放心”。
疫情是面照妖镜,就在我们的党中央取得用 1 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 2 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时,反观部分所谓民主制度下的西方国家,沉浸在指手画脚的指责谩骂和无底线抹黑中国的状态中,面临突发公众事件难作为、不作为,尤其是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并且如今新冠已经不是美国关注的重点,因为从 5 月 25 日开始,抗议**已经席卷了美国全境。
放眼国内国际,纵观古往今来,中国抗疫彰显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我结合自身参与抗击疫情工作情况,谈谈自己对党的四点感悟:
一是党的领导,必胜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一体行动,各地区各部门立即响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界迅速集中力量、资源和技术,统一部署、统一安排,与疫情争分夺
秒;各级政府组织、各行各业、各地群众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来,服从安排、统一行动,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地党员干部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是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体现,也是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的关键之匙,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重大体现。
二是为民而生,因民而兴。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疫情防控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但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成为了新时代的战士。许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去救治危重的病人,他们既是党员,同时也是子女、是父母,更是普通的血肉之驱;许多一线的防控人员不分日夜地工作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保卫着人民生命的安全;还有无数的普通党员,义务参与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为这场防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始终践行着自己当时的初心和誓言,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三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贯穿于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99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9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如凤凰涅槃般的变化,99 年风风雨雨历历在目,而随着时间推移没有改变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那份初心与使命。在抗击疫情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四是领导智慧、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该理念的首倡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在这次疫情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保证国内疫情防控顺利推进的同时高度关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治理情况,为化解全球性疫情危机贡献中国的责任力量与经验智慧。经过此次疫情,我们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必然成功。
二、新时代中的共产党员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我为在每个不同时代的人的勇敢探索,为每个时代的巨大变革,为那些为中国的不断向前而努力奋斗的人热血澎湃。
这本书主要介绍的就是 1978-1992 这十几年间,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主要做的五件事,统一党内思想;实事求是,妥善解决党内意识形态问题;以高超的外交能力同美日苏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换来长达四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极其精准的战略构想和战略眼光进行改革开放并大智慧收回香港;平定“6.4”**并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客观来看,他的一生也犯过错,不是完人,但他的功劳远大于他的失误。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近几代中国人的命运。
在时空坐标中,个体局限性总是影响对历史大转折的感知,即使是亲历者,也往往在事后才突然醒悟。我们在坐的很多同志,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们 60 后、70 后都经历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日子,见证过生活中的新鲜事儿:高考、自行车、喇叭裤、电视机、霹雳舞、可口可乐、蛤蟆镜、录像厅,目睹着父辈们和同龄人们筚路蓝缕,用一代人的时间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让百年中国告别积弱积贫,实现了空前繁荣。我们 80、90 后虽未曾投身浩荡改革潮流,但至今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红利,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我们的年轻人看待这个世界拥有了国家化的视野、更多元化的价值、更包容的态度。
我认为:
一是 2020 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节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两个“五年规划”在这里交接。历史的接力棒,由“新时期的新一辈”已然交给了“新时代的这几辈”,我们每一个人可谓生逢其时,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都将汇成大时代的洪流,我们面对考验的抉择,我们在自己位置上的奋发,我们挺身而出的担当,我们的用力和坚守,我们的鲜血和热泪,都可以打造出这片土地的今天和明天。
二是俗话说:“船到中流浪更勇,人到半山路更陡。”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从国际看,我们还需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三是我们要懂得珍惜感恩当下站立的中国,“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追溯我们曾从哪里出发、这一路经历了什么,才能走出文化之“丧”、庸常之“宅”;铭记前人爬过的沟坎、涉过的险滩,才能突破自我小天地、走向更新更远的未来。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相信。站上新起点,步入新时代,我们所有的同志都应心怀感恩之心,树立历史亲历者与参与
者的自觉,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做一名合格党员,发挥出党员先锋作用,扛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
三、做一名新时代不忘初心的合格党员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必修课、常修课。
(一)必须要保持党员的自觉自律。每一个党员都是经过层层考验才加入了党组织,当我们向党组织递交我们的入党申请书时,我们的内心是忐忑的,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党组织是否会接受我们的申请;当党组织对我们进行考察时,我们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是否能够通过考察;当我们举起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激情澎湃的,因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我们终于可以光荣地加入到这个组织之中。但加入党组织还只是一个开始,只要是党员一天,我们就要始终保持一个党员该有的自觉,自觉地敢为人先,自觉地遵守纪律,自觉地保持对党的忠诚,始终保持初心不改。
(二)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历史。我们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 99 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全党同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紧密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虽然期间也遇到过很多坎坷,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
了伟大的胜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全国人民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因此,我们全体党员都应当永远不忘党的历史,时刻铭记党的恩情,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三)我们必须坚定政治信念。对党忠诚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加强党性锻炼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对党性和信仰是牢记还是淡忘、是持守还是迷茫,已成为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合格与否的“试金石”。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也就不能真正融入到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伟大的集体中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只有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遵守党章、践行誓言、纯洁党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追求,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会走岔路、走歪路、走邪路。
(四)我们必须具有敬畏心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我们每名党员都要明白,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律是“紧箍咒”、“高压线”,也是“防护衣”、“护身符”,必须从内心敬法畏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是要自觉强化政治纪律。我们的一言一行绝对不能任性,一定要符合一个党员干部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给党抹黑,应该在为人
民服好务的同时,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头维护好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带头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守好、维护好党纪国法和公序良俗。
二是要自觉强化组织纪律。党的组织纪律的核心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四个服从”。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无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在思想上都要有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在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强化组织纪律性上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自觉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转型跨越发展始终,绝不能独来独往,天马行空,游离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外。
三是要自觉强化廉。
政纪律。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党员干部,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特别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虽然位低权小,但因处在各项政策利益冲突的中心地带,会面临各种诱惑。正人必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不为“圈子”所累、不为奢靡所腐、不为小利所诱、不为权力所俘,牢记“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以实际行动树立国家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五)我们必须勇于担当负责。在新时代铸就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使命的关键时期,每位党员干部任务繁重,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
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难题不等不靠、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一往无前、舍
我其谁的豪气,逆势而进、后发赶超的志气,在工作中干出新成绩、体现新作为。
二是要做激情创业的标杆和表率。能否积极主动,是衡量我们能否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出色与平庸的分水岭。发展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当前区域间的发展竞争异常激烈,当你畏手畏脚如裹足老太婆时,机遇就留给了别人。因此,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如果要实现后发赶超,我们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清闲和偷懒、迟疑和观望。特别是我们党员干部更应有不完成目标寝食难安的冲动,更应有“倒计时”的心态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用我们的干事创业激情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点燃集体激情,凝成合力干事、谋事、成事的巨大力量。
三是要做雷厉风行的标杆和表率。庸懒散浮是严重的“精神懈怠病”,与作风建设新常态不相适应,就像“木桶效应”,这块短板将直接影响整体水平。我们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分局决策部署能否落到实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今天能解决的不拖到明天,一周内能解决的不拖到第八天,自己能解决的不把问题上交”的责任意识,不能只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带头抓推进和抓落实,雷厉风行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一项一项地抓,一环一环地抓,一抓到底,使工作办一件成一件,以抓铁有痕、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工作、狠抓落实。
(六)我们必须进取奉献作为。一是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评价一名党员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不强的最直接
标准,也是党员发挥表率作用的最直接体现。只有每个人都爱岗敬业、尽心尽责,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出色,一个单位的工作才会更好,整个事业才会不断进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要树立争一流的工作目标。敢跟强的比,敢跟先进比,自己给自己定标准、压担子,不达目标不罢休。要敢于攻坚,敢干难事。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难事不少,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就要有一股义无反顾、干就干成的拼劲,一种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下决心干出成效。要树立求实务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能力是基础、作风是保证。求实务实,就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绝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求实务实,就要不务虚名,不尚浮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关键在于俯下身子,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上级安排的任务,年初制定的目标,自己定准了的事情,就要一项一项地抓紧抓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半途而废。
二是要具备出色能力和过硬的本领。提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成为行家里手。从事一个岗位,履行一项职责,首要的是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这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高人一筹的业务技能和知识水平,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提高创新能力,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临当前繁多、问题频出的现状,我们要提高创新能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必须把超前思维、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宏观思维、微观思维等综合交替使用,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思考问题,把别人没有想、不敢想的想到,把别人只想到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问题作系统周密的考虑、策划,从别人认为是无路可走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把小问题放到大背景中去考虑,把大问题分解开来做分析,不拘泥于各种旧观念和模式的束缚,利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三。
是要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作为每一位党员干部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也不论有多高的学历,只要从事一定的工作,干一番事业,就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学习才有持久的动力。其次要舍得下功夫。增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下苦功夫学习。要挤时间,多读书,学习专业理论,了解相关法规政策,把书本上的知识,经过消化吸收、扬弃创新,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还要注意学习方法。要走出去,读活书。不仅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问题学。要把现实需要作为学习的强大动力,把实践效果作为学习的验证标准,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才智,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专题党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努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2018 年 7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2020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做了重要讲话,为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组织部作为党的重要政治部门,组工干部是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执行者,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骨干力量,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在座的每位组工干部所要深思的。今天我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努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17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历经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丰富的体系化内涵。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使全党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党的历史上,党的六大明确提出,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农民的意识”对“党的组织路线”的影响,另一种是“国民党式的组织路线”。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原因时认为,党内之所以出现这些错误,就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没有“掌握住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党除了要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外,更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虽然党的历史上一直都在讲组织路
线问题,但党的六大提出的组织路线只是一个概念,之后的数度论述中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表达,直到 2018 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才首次作出概括。这次概括辩证而深入地揭示出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本真价值。
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傅玄有“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之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典,深刻阐明了党的组织路线就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组织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纲”和“本”。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同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相协调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首次对党的组织路线作出明确概括,对事关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和时代表达。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意义在于,一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对党成立近百年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二是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找准了新时代组织工作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着力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是揭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党建原则,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原则要求、努力方向和方法途径,揭示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本真价值,体现了科学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指导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本质规定。
四是为做好新时代党 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提出,明确了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和方法途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做好组织工作的“纲”和“本”。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呼唤新实践,新实践孕育新理论。2018 年 7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
就是: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秉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科学总结和体现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丰硕成果,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和贡献。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6 句话、109 个字,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规定了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工作布局、目标任务、价值取向。
根本指导思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新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真正掌握贯穿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根本任务。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实现全面领导和开展全部工作的基础。因此,组织体系建设理所当然地成为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事业关键在人。组织工作的要义就是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团结凝聚跟党走的力量。因此,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战略安排。
根本原则。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是干部路线。党的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一个领导伟大社会革命、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党,如果没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可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经过几十年发展完善,我们党确立了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根本原则。这一根本原则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导向,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必须长期坚持。
根本目标。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牢牢把握“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个根本目标。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落脚点,也是组织体系建设和干部人才工作须臾不可偏离的定盘星。我们要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切工作都要朝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目标来推进。
三、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2020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做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论述了组织路线之于政治路线、组织建设之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方法路径,全面落实“五个抓好”基本要求,以党的创新理论立根铸魂,以组织体系建设强基固本,以完善“五个体系”选贤任能,以深化改革创新引才育才,努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思想铸魂,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精准聚力。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凝“魂”才能聚“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党最为彻底、最具说服力、最能够掌握群众的“批判的武器”,是党的组织建设之“魂”。这就需要我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融于思想,付诸于实践。
一是要加强组工干部自身自学。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是管干部的干部,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执行者,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武器,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点,持之以恒读原著,沉下心来学原文,久久为功悟原理,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铸魂造形,进而把“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凝聚成变革发展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坚决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要在抓好每周二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每个组工干部的个人自学,及时制定自学计划,并严格执行。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自觉对标对表,思考、谋划、推进组织工作,首先看习近平总书记有哪些重要指示、党中央有哪些部署要求,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研究、一件一件落实。要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结合新的工作实际,在党的科学理论中明方向、找方法、寻答案,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全体组工干部要带头学习党的各项理论政策、制度,坚决维护各项制度制度权威,努力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坚持按政策、制度、规矩办事,当好党的组织原则的“守门员”。
1998年7月, 15岁的黄法祥读完初一, 就因家庭贫困而辍学。1999年春节过后, 他开始在家乡尝试和摸索着种植菜椒, 当年菜椒丰收了, 他赚了1万多元。
2000年春节过后, 黄法祥在一位同学的介绍下, 前往东方市天安乡同学哥哥的一处花木基地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 17岁的黄法祥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至2003年, 黄法祥学会了有关花木栽植、培育等技术和手艺, 但他对兰花情有独钟。
黄法祥平时爱读书。2001年4月的一天晚上, 他对借来的书中几篇关于介绍兰花的文章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整夜的阅读, 黄法祥了解到, 海南是兰花资源大省, 有很多珍稀品种, 它们生长在海南各地的深山老林里, 等待有心人去发现和发掘。随后, 黄法祥到海口的新华书店, 用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300元钱, 买回了10多本有关兰花识别、栽植培育的书籍。回来后他把那些书认真地读了多遍。从那时起, 他决定到海南各地的深山老林寻找兰花。
有了基本的理论储备, 接下来就是实践。打工期间, 黄法祥利用到当地深山老林采草药的机会, 开始尝试寻找、辨识海南本地兰花。有一次, 他在天安乡一座海拔100多米的山上, 发现了海南本土兰花品种“金不换”。他小心翼翼地将“金不换”兰花采摘出来, 带回花木基地。对兰花有一定了解的马老板仔细辨认后欣喜地对他说, “小黄你发财了, 这是‘金不换’兰花, 海南珍稀品种。”第二天一大早, 黄法祥又带着采摘回来的兰花, 赶到东方市农业局, 一位老专家经过详细辨认, 确定就是海南本土珍稀物种“金不换”。
抢救、保护海南珍稀兰花
2003年6月, 20岁的黄法祥, 带着几年来搜集的20多个海南兰花品种, 到海口打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他就摆地摊卖草药, 20多盆兰花摆放在地摊旁边。一天, 一位60多岁的老人看到这些兰花后不禁惊叹起来, “小伙子, 你这些漂亮的‘宝贝’是从哪里买的?”黄法祥说:“这些兰花是从深山老林里采摘的, 因为太喜欢, 所以就带在身边。”
这位老人, 就是海口市兰协副会长———陈清莲先生。老人看到黄法祥特别喜爱兰花, 就借给他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黄法祥租了一间120平方米的店铺, 从海南各地的兰花种植基地进货, 回来销售, 因此结识了各行各业的“兰友”, 并且全面了解了海南兰花资源的分布情况:海南本土兰花共有数百种, 每年都会发现新品种。黄法祥利用业余时间到野外寻找兰花。从2004年底起, 黄法祥带领中国热带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的几名专家, 利用4年多的时间跑遍了海南的深山老林, 如五指山、尖峰岭、黎母山、吊罗山、东山岭等, 整理出版了《海南岛野生兰花图鉴》一书, 该书被誉为“海南兰花全书”。
十来年, 黄法祥发现和发掘海南本土兰花品种200多种, 其中珍稀品种10多种, 像海南安诺兰、大尖囊兰、海南蝴蝶兰、海南五唇兰、卷萼兜兰、象牙白兰、美花兰、钩状石斛兰、聚石斛兰、重唇石斛兰、美花石斛兰、多花脆兰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珍稀兰花品种, 他以此为基础培育出80多个兰花新品种。种植兰花需要通风、透气性好、干湿适宜的环境, 所以兰花要用树皮、椰子壳, 或者木炭和树皮混合物来种植。黄法祥说, 因为兰花对气候的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不适合在北方种植。若在北方种植, 需引进温室, 成本就会增加。
2006年6月, 黄法祥到乐东九所镇进行兰花野外考察, 在该镇附近一座高海拔的山上, 发现了隐藏在一片灌木丛中长势喜人的“群落性”海南五唇兰, 多达200多亩, 一年过后他再次前往该山考察, 发现灌木林已被开垦, 种上了小叶桉, 200多亩五唇兰群落已经消失, 草丛中留有火烧过后的痕迹。他感叹之余又有一些庆幸, 幸亏自己当初带了一些五唇兰回去培育, 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
野外考察很辛苦, 辛苦中有喜有惊
2007年7月, 黄法祥带着海南大学农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到东方市板桥镇中沙岭进行野外考察, 当时刚下过大雨, 途经悬崖边一处瀑布旁时, 黄法祥被石头绊了一下, 随后摔倒在地上, 没想到的是, 他手所按的一块石头旁, 竟然长着寻找了多年的海南五唇兰。这件事让黄法祥高兴了好几天。
难以预测的危险也常常出现。2008年7月, 黄法祥到东方市大广坝野外考察, 住在野外, 期间刮起台风, 天降暴雨, 一行4人被困在山底下, 帐篷都快要被大雨泡散架了。他们在大雨中坚持了两个多小时才获救。
兰花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如今, 黄法祥成立了东方市迦南兰花种植合作社, 注册资金104万;兰花的种植面积, 从2007年的3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5亩;有兰花原种300余种;黄法祥正在积极地为注册商标做准备;他还打算开办兰花种植培训班, 邀请兰花方面的专家给农民讲课、培训。
兰花主要分为热带兰花和中国兰花。黄法祥主要经营热带兰花, 其中有200多种是从泰国引进的杂交兰花, 不仅花美、容易养, 价格还特别便宜。以梦系列-索尼娅的石斛为例, 当地的批发价在10-15元左右, 终端售价也就在20元左右。兰花种植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居多, 其中泰国的种植面积最大。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兰花主要是从泰国引进的。目前海南的兰花种植面积不到2000亩, 只占中国兰花销售市场的5%。之所以这么少, 有两方面原因:1.起步晚, 兰花种植是近几年才在海南兴起的;2.投资大, 种植一亩兰花需投入5-6万元, 对于农民来说, 这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海南每天销售的兰花切花, 都供应不了上海地区一天的消费, 更何况广州、北京这样的兰花需求市场。从长远讲, 兰花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兰花近几年被炒作的厉害, 贵的时候一棵兰花上千万, 但几个月的时间就可能跌到几百元。”所以他不建议大家投资中国兰花。
黄法祥的兰花在北京、广州等地都有经销商, 他不限进货额与进货量, 经销商需先付款再发货。
【关键词】果树生产技术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57-02
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006年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2012年根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建设,笔者作为课题主讲教师之一,参加了课程建设与实施全过程。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成效等五个方面,对该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课程转型升级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创建优秀的专业课教学队伍,并从行业企业中聘请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保证正常运行,能有效共享;建设优质拓展资源,使之成为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为教师、学生及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二、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核心。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的区域性、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或更新。本课程共设置“果树生产基础知识”“果树生产基本技术”“南方果树生产技术”“优质安全果品生产”四大教学模块20个教学项目52个教学任务(见表1),教学内容涵盖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做到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践应用,既保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又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另外,教学内容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学主体之一,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支柱,因此,把培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学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创新素质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作为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基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例如,参加学术研讨会、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实践、外出考察学习、承担科研项目、参加进修和短期培训等。另外,与企业合作,聘请行业企业的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如生产实习课等)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表1 果树生产技术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课程教学团队由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教育背景的16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教师11名,兼职教师5人,团队整体结构合理,比例恰当。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热爱教学工作,有建设精品课程的动力与热情,教学水平得到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包括基本资源建设和拓展资源建设,是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资源建设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做好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
基本资源涉及多个方面,例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演示文稿、媒体素材、学习手册、任务工单、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目录等。基本资源是一门课程长期积累、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并经实践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是资源共享课的核心之一,它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按照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有序地组织各种基本资源,将所有教学内容视频上网,并配套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指南、考核评价方法、电子教材、任务描述、教学课件、实训实习指导、试题库等基本教学资源。果树生产技术基本资源由建设项目主持人和课程团队各教师按要求独立完成。
拓展资源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是比较成熟的各类辅助资源。简单地说,扩展资源是为课程教与学服务,具备形式多样性、交互性好的特点,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果树生产技术拓展资源主要由学院网络技术中心教师和课题组部分老师完成。
五、课程建设成效
(一)教学资源有针对性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构建上,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的区域性、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选取教学内容,要能满足不同老师的教学、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资源丰富
在教学内容中,我们融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例如,葡萄一年两熟生产技术优质安全果品生产技术、人工花果期调节技术等,并且对相应的资源作了更新和重组,完善果树生产技术教学的知识体系(即教学模块)。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整体的教学内容得到“升级”。
(三)网络资源共享
通过两年建设,现在网站内容较为丰富,课程所有的教学资源都上网,课程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作业、参考文献、教学录像等一应俱全,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点击,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院信息网络中心负责网站建设与维护,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网络的畅通,并能及时更新网上资源。
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原教师团队为核心成员,通过对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来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建设。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做到有计划、分步骤,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进行,需要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优势,开发创造性思维,不懈努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徐经长.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胡子有(1960- ),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研究与示范推广。
。。
第二阶段工作汇报
按照市教卫党委的统一部署,市教委教研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从4月22日开始,具体工作如下:
一、抓学习活动
领导班子4月30日下午1:30,2611会议室进行专题学习,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组委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等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学习中央和市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抓谈心活动
在4月22日—5月6日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相互谈心活动。一把手找班子每位成员谈心,班子成员相互谈心。
在4月27日—29日期间,由专人(党总委员茅维蓝同志、第一党支部书记徐燕平同志和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联心同志)个别访谈,听取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在党性党纪党风方面的意见,每个同志谈话对象不少于5人,在4月30日把群众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原汁原味反馈给班子成员。
三、抓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蘭恩圖書室12月讀後心得徵文〉
吳承恩/著桂冠/出版
西遊記讀後感
筆名:時牽
西遊記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ㄧ,精采情節延伸至小說、電影、漫畫,甚至電玩裡也可尋得孫大聖的蹤跡,取經路途鮮明簡單的意象敘述卻蘊含著許多智慧道理,彷彿可嗅出作者對於時勢的不滿,藉由幻想世界的一樁樁事件來寄託他的無能為力,建構一個理想世界的藍圖,提供世人思考。
小說人物取材自然,十二生肖活耀於西遊世界中,例如偷吃佛祖燈油的老鼠精、個性衝動卻怕老婆的牛魔王、車遲國一手遮天的虎力、鹿力、羊力大以等等…,非生命有機體的腳色如金角、銀角大王、黃風怪、骷髏精,其中神以更是融入我國三大源流:玉皇大帝象徵儒,泱泱風範,君賢臣忠;太上老君象徵道,無為而治,長生不老;如來佛祖象徵佛,慈悲為懷,渡眾引善,可謂大塊假我以文章,文采思緒俯拾即是,各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湊有趣,由衷佩服吳承恩的想像力與恰到好處的聯想力。小說中君王似乎都特別無能,為奸人矇蔽、昏庸無能、政事荒盪不經,頗令人玩味,若是當時的人民有罷免權,皇帝老早就回家吃自己了,不過現實就是如此,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煩惱,雖然現在是民主時代,但是人之間的親密感卻不像從前那般緊密。
打我小時候第一眼瞧見色彩鮮明的西遊記故事童書時,便已深深為之着迷,我喜歡幻想成孫悟空,騰雲駕霧一瞬十萬八千里、七十二變、拔一根毫毛便可造出千千萬萬個我,調皮搗蛋、四處遊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種感覺好無拘無束,且有俠義之風。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齊天大聖還是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使我學會謙遜;或許人生旅途上的磨鍊就像取經之路吧,不經層層險阻,怎能得到智慧的寶藏呢?人不經磨練怎能獲得世人稱羨的成就呢?我又漸漸體會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真意。話說師徒一行人修得正果後,位列以班,從此之後清閒度日,無所事事,好無聊啊!人也許在忙碌時才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努力專注事物才是快樂的原動力,才會是意義的活動,唐僧一行人經過如此艱辛的歷程,必定是永生難忘的,彌足珍貴的回憶;人生有意義的事要勇於嘗試,縱使有失敗的可能,也要全心全力去做,將來才不後悔,勿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後悔也無濟於事了。中國古典名著流傳幾百年,而不為新文學潮流淘汰,可見其豐富的文化價值,讀他千萬回也不厭倦,而且奇妙的是隨著人生閱歷的不同,所獲得的感受截然不同,期待下一次在重拾西遊記能有新啟發的智慧
裘錦秋中學(屯門)
第十七屆中學生好書龍榜(05-06年度)
讀後感寫作範例
F2
書名: 思考在命運之上
作者: 陶傑
出版社: 皇冠出版社
讀後感:
只有偉大的人物才有智慧嗎?有誰人能斷定我們是優或劣?這些有意義的問題,你是否有思考過?這本書寫下了六十條我們在命運上不同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而在這本書中,最令我啟發到的是:人生總有遺憾,總有迷茫,總有悲傷,像一首歌曲般有高有低,有起伏,有開始,也有終結。在命運之下,沒有人能倖免。書中說,人生總是冥冥中有一隻無形的巨手在決定,與死神擦身而過,無人知道。我覺得無論我們的命運如何,每一個人都能令自己的生命活得精彩,不論是平凡的人或是平庸的生靈,只要不被命運中的夜霧遮擋,能看得通透,為自己的生命掛一盞彩燈,便能為自己的生命添上色彩,令自己活得不平凡!
F.1
書名: 好說好說
作者: 阿濃
出版社: 和平圖書
讀後感:
我選擇了這本書有二原因。第一,阿濃是我敬佩作者之一。第二,這本書的封面頗為突出,綠綠的封面配上橙色的四個大字可算是絕配。我想是本故事書罷了,但我看了這一本書一會兒,我發覺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故事那麼簡單,這根本是本哲學書,一本令人發人深省,教人道理,人生哲學的一本好書。這本書教曉我如何孝順父母,忠於自己,愛於承擔責任,樂於助人,做個有禮貌,有教養的人。令我感受到父母偉大,人生無常,在無限大的世界裏,從一個渺小的人,怎樣做到一個不平凡,不怕恐懼,樂於接受挑戰的人。所以我明白到只要有一顆心,一對手,一對腳就能闖天下,做個有用的人。
F.2
書名: 愛生事三人組
作者: 麥曉帆
出版社: 山邊社
讀後感:
《愛生事三人組》這本書大約說一個女孩擁有偵探的頭腦,我欣賞這本書是因為內容吸引,引起
P.1
了讀者閱讀的興趣,加上這本書的作者能生動地描寫人物的動態,不過這本書就欠缺了一些精美的圖畫。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人物當然是主角,因為她能運用偵探的頭腦為警方破案,當她遇上困難時,不會放棄,反而盡全力對抗問題,反映了時下年青人遇上困難,就放棄或濫用藥物,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教導我們勇於對抗困難。
總結來說作者的文筆優美。
F.5
書名: 生日快樂-生命閃耀的瞬間
作者:青木和雄
出版社: 臺北稻田
讀後感:
快樂並不是必然的,因為有一天它會悄悄地從你的身邊溜走。書中的主角明日香,因為媽媽和哥哥的一句悔氣的話,瞬間從天堂跌下地獄。明日香瞬眼間失去了聲音,沒有人能與之分享其喜怒哀樂,幸好在老師和外祖父母的悉心照顧下再次重新振作起來,想知道她能再次擁有聲音,重新獲得媽媽的疼愛,就要自行閱讀這本書吧!
這本書令我得到很大的啟發,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所說的話是無心之失,但有時惡毒的語言甚至比利箭還要鋒利,刺得人心欲死,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欲收難回。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嘴巴吧!
F.4
書名: 剛因無欲
作者: 阿虫
出版社: 傳達出版社
讀後感:
人生很多看來難以舒解的煩惱,在阿虫看來,只不過是一幅簡單的水墨畫及幾句言簡意賅的言語可解決的事。阿虫其實一點也不渺小,他的胸懷、他的思想比宇宙更寬大。
一句「若是貪高站不穩,不如平步踏實行。」便讓大家知道「站得高跌得重」這個道理不是人人都覺悟的;一句「以為隻手可遮天,其實自己看不見。」便讓大家知道權利是會令人頭昏腦脹,盲目迷惘的;一句「風高浪急不足懼,咬緊牙關抗逆流。」便讓大家知道身處逆境,更要堅強面對,積極跨越,勇敢嘗試 …… 還有很多寶貴的人生哲理,都能在《剛因無欲》裏找到。
剛,因無欲。不會隨波逐流,只因無欲無求,這是剛強。對人生有所要求的朋友們,請看看阿虫的《剛因無欲》吧。他的至理名言一定使你有求必應。至少他的畫會使人心曠神怡。
F.5
書名: 好說好說
作者: 阿濃
出版社: 和平圖書
讀後感:
「好說,好說」在這裏並不是代表一句客氣的話,而是作者阿濃對青少年說的一些好聽的話,有益的話。在本書中,作者說了些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形象、好的體驗、好的意見、好的思考、好的舉例和好的詩情。作者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簡短易明的故事說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例如: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服务型的课程,根据这些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共享资源以及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的课程,它以高效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并且面向社会学习者,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包括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技能,还涵盖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同时,为了满足网上公开使用,实现有效共享,课程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二)课程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应该从服务课程教与学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系统完整、开放性及共享性强、适用性广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方面,像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案、演示文稿等这些体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都属于基本资源,而拓展资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所用到的辅助性资源。
(三)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共享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创建起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平台,这些共享平台要求具备教、学、多方互动等功能。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探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重视度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进行该课程建设的同时,往往都还肩负着其他课程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如果教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就有可能在各种压力下放弃对精品共享资源课建设精力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进精品资源课建设,学校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课程建设的重视度。比如,各高校可以通过召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动员课,在会上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来认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真正内涵,明确该课程建设的要领,从而在课程建设推进工作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地把录播、录像等推进课程建设的工作常态化,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使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培训,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能力
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视度只是推进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有别于其他的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团队也有更高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因此,加强组织对该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组织相关培训,共同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和建设技术要求等,不仅能够进一步突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共同讨论和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建设计划,更好地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三)做好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各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充分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是精品资源共享课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已有的精品课程,通过对各门课程进行详细的检查挑选出那些资源相对完整的课程进行优先和重点建设,对于那些课程资源较完整,但课程录像不完全的课程,就可以通过和课程负责人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安排课程录像,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对于课程资源相对欠缺的精品课程,学校应做出全年规划,分层次地进行建设。总之,对于学校的精品课程,学校应该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分重点、分批次地对课程进行申报工作,以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有效序的开展。
(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按建设要求进行
根据前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课程内容上,精品资源共享课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包含基本的概念及原理,涵盖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典型的案例分析,还特别强调实践方面的内容,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内容上既要做到简单易学,通用性强,同时还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充分的体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充分重视对课程内容完整性、整治导向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改和调整,使课程内容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按要求进行。
(五)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们在该课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该项工作。而对于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表现和成绩比较突出的建设团队、个人,学校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加分,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以充分调动和保持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三、结语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点,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更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为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全面认识和理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要求、标准,提高该课程建设的重视度,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并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从而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整理精品人力资源】推荐阅读:
整理精品第二阶段工作汇报04-09
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04-16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01-25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整理0012-16
文化资源整理与评估04-23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09-24
自查自纠报告(网络资源整理)02-13
精品教案07-05
【精品】温暖作文09-25
【精品】开学周记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