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计算机的认识(共12篇)
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适当的学习节奏、合理的运动消耗、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食品结构。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乐观、豁达、平和地对待生活,维护一种心理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
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自觉身体有种种不适,到医院检查却又未能发现有某种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治疗。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是介于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人。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的人更容易呈现亚健康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容易产生疲劳感。亚健康状态具有浮动的双向性:调整好它可能向健康转化,调整不当可能向疾病方面转化。一般性的亚健康状态会影响生活质量,但采用外出旅游、适当运动、参与娱乐等变换生活方式可以解除症状;处于中度或者重度的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较明显或严重的身体不适,如上面所说的“疲劳感”,会大大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会逐渐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损害。
简而言之,健康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哪些呢?
首先,能清楚地意识到、看得清自己的优劣状况。(反之,不健康情况:表现为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经常出现紧张、脸红、口吃等;长期对自我压抑,错误地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苛刻求全,存在完美主义式的心理冲突。)
二、对自己有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能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审视自己。反之,不健康情况:过分孤僻,很难恰当评价自己;自卑,追求优越感;严重时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固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便归咎于人,表现偏执;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支柱,靠别人的赞赏才能支撑;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谈、举止和表情误认为褒贬自己。
三、具有自我的情感。能够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每个人真实的自己和理想中的形象总是有差距,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抱怨,健康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想看待眼前并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不论生活带来什麽,能够加以接受。
四、身份意识的统一性。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或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改变,身份意识始终保持它的统一性。身份意识即一个人真实的、客观的在社会中的认同。它决定于一个人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职业环境、交友方式、性格特征等等,简单说,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自己始终要清楚。反之,有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会破坏不大牢固的身份意识,出现人格解体或发作性身份障碍,也就是一时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了。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就会破坏身份意识。
面对复杂的生活,相对简单的生命越发要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正视自己。有时坚强得如岩石缝中的松柏,有时脆弱的如累卵游丝,但重要的是维持生命的健康,生理的和心理的。
虽然如此,但是人确实天天有人生病,人们对于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不生病、少生病,如何正确地治疗各种疾病仍然是显得十分脆弱。因为人体确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这个系统是一个“活的”,就是它永远处于和周围环境的适应运动中。局部器官的运行状况虽然和整体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整个身体的运行状况,健康状况并不完全决定于某个器官的工作状况。我们常常看见某个器官(甚至可能是重要器官)工作不好的人,甚至缺失某个器官的人,身体整体情况仍然是健康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生病”。所以人体系统的正常运行,人的健康状况,人是不是生病,应该是整个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某个器官的工作情况。相反,如果身体整体工作情况比较好,如果某个器官出了毛病,人体会自动启动强壮的修复功能自己治好器官的毛病,甚至可以进行器官的生长和修复。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在学校的保健锻炼计划: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在学校外边的路上先散步10分钟,再跑步20分钟.然后去吃饭,上课。晚上7点到7点30在校园里散步半个小时。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一、数学课堂要生活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课程回归生活, 生活回归课程, 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连.
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 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各种对称现象: 建筑物、水面倒映、剪纸艺术、汉字、英文字母等轴对称. 如, 学习平面镶嵌时, 可以选择正多边形为地面铺设设计.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化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 教学目标分为: 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大领域. 新课标把学生看成一个生命体, 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目标要定位在学生的学上.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课标、教材、学生的学习实际, 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层次性.
如, “等腰三角形”一节的教学目标: 1. 体会轴对称性在研究图形性质中的应用. 2.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3.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丰富学习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2].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 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
三、学习方法要多指导
1. 教会预习方法. 预习, 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 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 如, 学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时不懂, 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记号, 以便上课时, 认真听教师分析运用, 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 教会听课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 1) 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 2) 抓重点, 做笔记. 在上课时, 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 ( 或多次提到的问题) 即为本节重点, 学生在听时, 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 因此, 要将知识点记下来, 以便于复习巩固. ( 3) 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 应“认真听, 多提问”, 保证做到听懂做记号的知识点. ( 4) 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后回答, 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 ( 5)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 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 多想多问.
3. 教会思维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善于思维, 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没有扎实的双基, 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 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也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数学方法: 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4. 教会学生归纳、总结. 如, 几何中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练习积累, 总结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 ①证三角形全等; ②证是等腰三角形; ③利用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 ④利用比例线段; ⑤利用圆中弦、弧、圆周角等关系来证等.
此外, 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 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 提高辨识思维能力等.
四、小组学习要有合作.
合作, 就是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学记》早就指出: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3]”. 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 增进学生协作意识,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如, 在学习“梯形”的习题课上,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题: “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度, 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 49厘米, 求它的腰长. ”教师在巡回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时发现, 部分学生只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求解, 于是要求学生分组交流各人的解题方法. 通过交流, 学生在学习上做了自我调整. 然后再做这题时: “求作一等腰梯形使它的锐角等于60度, 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 49厘米. ”学生都能自觉地多角度研究, 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4]. 通过合作使学生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 要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课堂能否高效, 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 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 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走近教育大师:中外教育家言论辑评, 2006 (9) :147.
[2]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30例.100.
[3]教育情报参考, 2007 (11) :45.
真正的爱是无为。它没有要求,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他。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你的爱甚至和他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物的态度一样,给予你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检验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真爱。你期待他学习好,你期待他做个好儿子或好女儿,但你知道你的期待曾经暗地里带给他多少压力吗?你越期望他好,越形成他的压力。这对小孩的成长有好处吗?我们对我们的孩子没有期待,他怎样我们都爱他;我们尽己所能,但不要求他。这才是真正觉悟的父母之爱。
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不是真正的爱?
爱,就是自省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省,是一种人类的自省,一种你的自省。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孩子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一个孩子可以教育,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两岸共同点
对于推进两岸关系的责任,两岸有许多共同点,这是和平发展的动力和内涵。
大陆强调,两岸要增强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因此,大陆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推进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迈进;坚持增进两岸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继续反对“台独”,为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
台湾方面的表述主要集中在,用“一个中国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不会推进“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两岸关系间的易与难、政与经难以划分,但是民间已经在谈,政治议题协商要稳健可行;要强化两岸经济关系和经济整合,为两岸创造更多的实质利益;深化社会交流,加强文化交流等。
以上可以看出,两岸双方在推进和平发展问题上有许多共同点,在推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问题上有许多共同点。
两岸发展的原则与认识:
尽管两岸关系复杂、困难,有识之士仍然不断努力,希望营造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大家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关系要能够稳步发展,就要从高处、大处、远处着眼。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势而言,下列原则与认识似乎是不可少的:
第一,面对现实,做到平等对待与相互尊重。
第二,认识到两岸纠纷的复杂性与历史深度,所以两岸问题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目前要改善、要改良,不是要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要放弃对抗斗争的思维,迈向与人为善、追求最大共识的思维。换句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累积善意,多累积成就。
第四,双方考虑彼此关系时,少做无谓的政治符号的坚持,多做以人民的价值,人民的福祉未核心考量的事。民众希望两岸安定、繁荣,希望加强交流、增进利益,两岸政府的政策不应违背此一人心与走向。两岸应尽量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
第五,双方应当尽量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大陆最担心的是,台湾从中国永久分离及因此而带来的不利后果;台湾最担心的是被大陆并吞,并丧失自主性。双方在言行上如能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则两岸关系自有其开展的空间。个人始终认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自由与民主蔚为风潮的时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度的文明,也发展出很高的政治智慧。尽管两岸情势复杂,只要双方能够掌握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国家和政权的关系摆上正确的位阶,也就是把人民的福祉的考量放在政治权力、政治符号,甚至领土管辖权之上,努力去做,我们相信两岸关系必定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爱国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
(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 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
(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以现代教育媒体、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我认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德育方面 现代教育媒体能用生动形象地具体事物将抽象的知识表现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用现代教育媒体表现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有利于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在教学方面,它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知识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媒体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的知识,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质量。列出你所了解的教育技术方面的网站,并简单介绍其特点.1.http://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最新信息、资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内容。2.http:///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
这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是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内容板块有新课程、硬件看台、软件交流、网络技术、网上教研、伢儿乐园、友谊链接等。网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你认为教育技术教师应该为学科教学做哪些工作?
1.对一线学科教师进行有关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如:flash.frontpage 等的使用与简单制作。
2.帮助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设计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国际经济与贸易,觉得这个名字有种磅礴大气,于是便把国贸放在了南邮的第一个志愿。以前对国贸专业的认识有些许偏差,现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国贸导论学习后,我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国贸专业的开设与中国国家发展有着紧密联系。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搞活的需要,一些高校陆续设置了国际经济、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等专业,这些专业很快成为热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的人才。1998年,原国家教委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原来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等4个专业调整而来。这使得专业方向更为明确,专业适应性更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01年中国入世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且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保持着高校招生与就业的高热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几千所高校中,共计591所学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但亦有许多略微一般的学校也开设此专业。南京邮电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不仅能较熟练的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国贸实务操作,更能融入学校特色、较娴熟运用java、C语言、C++等计算机语言,再加之南邮长期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南京邮电大学的国贸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银行从事外贸结算工作,或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关键词:立体化,智能,原则
有些学生一旦在现实面前遇到挫折失败时, 就轻易地下结论, 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 “没有能力”“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其表现就是脆弱了。要做好这类学生的工作, 我认为可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一、立体化原则
尽管学生的思维是简单的、平面的, 但影响和促成其思想的是一个立体空间,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多维空间。因此, 一种思想意识的出现, 常常要涉及诸多因素, 不同时间的、不同方面的。面对某一问题的出现, 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 而要想到现象后面的本质, 眼光要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其本质所在。
二、动态原则
学生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 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所以不同的工作阶段运用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要有利于适应和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三、多褒少贬的原则
学生对自尊心和人格是特别敏感的, 保护和爱惜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必然任务。学生犯错误是可能的, 即使是常犯错误的学生也有他的优点和闪光处, 教师应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心理特征, 在绝对保护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 褒扬其优点, 利用其闪光处, 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他们在发掘其长处的过程中, 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觉地认识到不足, 并弥补不足。
四、德育智能开发原则
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 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他们意识中存在着追求进步的客观性。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 高效率快节奏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大量的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搞好直接教育的同时, 又要搞好德育智能的基础开发工作, 要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省、自教、自我适应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以上四项原则虽各有特点, 但在教育工作中又常常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只要我们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相信我们会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师(Instructional Designer)就是负责组织教学内容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人,也称为信息设计师(information designer)、教育设计师(educational designer)。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和范围,制定教学策略,采用合适的传输媒体,测试最终产品的可用性,评估修正产品。分为高级设计师和低级设计师。
(2)做为一个教学设计师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
1、艺术技能,能够把握非线性交互产品的实质,了解图形设计原理。
2、专业技能,即掌握学习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图示和流程图分析和具有分析可用性的实践经验,精通数据库和程序设计。
3、组织技能,具备优秀的组织技能,能够和团队成员协同工作以及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设计师教学设计师就业领域很广,涉及行业包括教育、IT、新闻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例如,教学设计师在企业的角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项目管理、设计开发、顾问。
(4)之前,我从没听说过教学设计师这种职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教学设计师是老师的老师,要比老师具有更全面的知识,不仅要熟识教学内容,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以及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有深入地研究和独特的见解,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方针和教学目的,还要符合老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取得预期中的教学效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学设计师,我觉得应该要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如flash、authorware、dreamwaver等多媒体软件,掌握各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和心理学理论等,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时刻关注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把最新的技术与教育结合起来。另外,教学设计师还要具备很强的教学系统设计能力,从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和评价五方面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制定策略和方法。设计师除了要拥有设计开发的能力,还要具备管理和评价的能力,能在团队中表现出领导能力,对一个项目进行高效的管理,能进行需求评估、效果评估等。无论是高级的还是初级的教学设计师都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教学设计思想。
(5)在国外,教学设计师是个很热门的行业,而且工资待遇高,毕竟别人的国家很重视教育,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是巨大的。可是在我国的话,教学设计师算是一门新兴的行业,目前社会需求也是存在的,但是就业前景不是很乐观。假如国家能够加大教育的投资,落后贫穷的地区也能配备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和师资力量,那么教学设计师的前景会更大一点。能够把教学设计师的设计成果广泛运用在全国各个地区,对缩短学生水平差距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并没有注意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培训也仅是HR的工作范围,没有聘请教学设计师,往往是有经验有能力的HR就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了。所以,想要在企业从事工作相比于教育行业来说更加难一点,毕竟现在企业的对教学设计师的需求不是很多。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教学设计师的推广,培养更多的教学设计师,但是也要注意设计师的水平要往高水平发展。
企业实现信息化可有效地利用信息可改变企业的目标、经营,产品,服务或相关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利用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服务和内部运作方式的同时改变着企业本身,促使企业形成新的模式。
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5代。早期的应用是80年代末期基于Dos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主要是工资核算,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90年代出现了局域网,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由单项的财务核算发展到整个财务核算,包括帐务、工资、成本、材料、报表等,我们称之为第二代;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统计、查询,产生了包括全面核算财务的管理型财务软件,我们称之为第三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仅仅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必须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管理,因此90年代末期全面管理企业资源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在国外面世并被引入我国,我们称之为第四代;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对供需链上合作伙伴的管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继ERP之后基于供需链管理的供需链管理软件SCM产生了;为了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又产生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软件。企业信息管理已经发展到了在企业内部通过ERP进行全面资源管理,企业外部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通过建立供需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第五代到来了。
在信息技术遍布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社会经济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应当说,不掌握当今信息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手段,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也就不是合格的企业管理者。管理者今天面临的压力已经不可能用传统的、手工的管理方式和封闭的管理模式来应对。企业在生产过程式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优化产前业务、生产过程、客户服务这一现代企业流程,形成适应市场环境、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模式。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莫测的一种反映,简单的理解信息是有用的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信息通运数据表示。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等因素, 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的这些设计谈谈自己的认识。
认识一, “知”和“识”的误区
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 但哪一种也离不开“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这两个目的。可以说我们以往的物理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但我们的教学却总是面临着“知识怎样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这个死结。
我们经常讲“知识”, 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实际上“知识”的词性固然有名词性的一面, 但也有动词性的一面。那就是“知 (了解) ”和“识 (认识) ”, 而“知”与“识”之间存在着层次差别。“知”的对象大多是客观存在的文本和现象, “识”更多的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主观活动。正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区别, 我们以往的物理教学只重视了具有可知性的内容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训练。
如果解决了“识”的问题, 是不是就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呢?我说还不行。因为这中间还缺少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学以致用”中的“用”。也就是说只有把学到的东西最终放到实际应用中, 才能促进能力的生成。
认识二, 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常采用“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这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而是把学生当成一种接受教师灌注知识的容器。这样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所具有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而现代学生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自己特殊内心世界和独特创造价值的能动体”, 所以在新课程中, 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 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一节好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课堂的民主特征, 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并举的要求, 因此被广泛采用。通过平时学习, 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抓实课前预习, 保证讨论顺利进行
展示课, 大多数课堂讨论能热烈进行, 除了学生素质好和教师的有效调动外, 还在于课前的预习效果, 否则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不知所云或无从下手的局面, 学生根本无法参与, 这样会出现个别好的学生一言堂或鸦雀无声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写好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2.加强激励机制,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 使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信心。平时教学发现, 凡是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师, 学生讨论就热烈, 如果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 则课堂就显得沉闷, 且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的发言无论是否有挑战性, 是否真实准确, 只要学生发言就一味表扬, 这应该怎样对待呢?我觉得要辩证对待, 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 养成自己独立思考, 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提出看法和见解的习惯,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 新的课程就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 有创新阅读的评价”。所以当学生的见解未必尽然, 甚至谬误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 同时引导或教师自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说明他们见解不够合理的理由。
认识三.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有自主探究和引导探究, 其中, 自主探究更适合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而引导探究则更适合于课堂教学。
1. 创设情境的策略
“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但情境创设必须考虑其有效性, 否则就会导致情境创设流于形式。那么, 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情景呢?
首先, 教师必须明确创设情境的原则, 即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其次, 教师必须考虑所创设的情境能否起到下列作用: (1) 能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2) 能否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 能否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例如, 在讲“动量定理的应用”时, 创设探索情境:如图1实验装置所示, 向学生提问, 实验结果是蛋碎瓦全, 还是瓦碎蛋全?然后指导学生演示实验, 实验结果是瓦碎了, 而鸡蛋完好无损。实验结果与学生的想象完全相反?这时, 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此时教师再进行新课教学, 效果相当好。
2. 引导探究的策略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或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以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基本环节, 而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往往不能完整地进行每一个环节。可以设置疑问、猜想和实验为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增进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理解、体验和应用。
(1) 用猜想引导探究
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是猜想不断被证实的过程, 猜想和假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实验事实和物理知识, 对未知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做出合理的判断。当然猜想和假设不能漫无目的, 脱离物理学科的本质内容。如偏离太大,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适时点拨, 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明确因果联系, 强调逻辑推理, 同时容许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联想与猜测。通过猜想, 引导学生探究, 训练学生的联想、类比、发散思维。
(2) 用实验引导探究
新课程改革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 倡导“从实验中学习物理”。因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景, 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 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知识的对照, 来加深理解, 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如在学习“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时, 为加深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印象, 可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新课程倡导教师采用愉快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但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步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相对教师指导学习而言的。从人的本质特征来看, 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稳定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因而, 适当的教师指导, 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增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应是旁观者, 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必须深入每个小组, 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 适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启发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 引起争论, 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 教师引导启发, 打开学生的思路, 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过分强调探究性学习, 忽视接受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学习物理, 如果只是学习科学结论, 而忽视了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体验, 那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当然, 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唯一方法, 也并不是学生在学习所有物理知识时, 都要参与探究的全过程, 学生也可以只参与其中某一部分的探究活动。再加上大多数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高, 放任自由探究必然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 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
3. 滥用多媒体教学, 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人一个个崭新的教学环境, 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内容。因此,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高效等优点, 任何事物如果一过头, 就会走向其反面。不少教师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更改原先的优秀教学设计, 其出发点变成“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如一些教师安排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作品汇报等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汇报的内容没有经过认真的信息加工处理, 汇报过程只有大段文字粘贴、拷贝或照读。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假象, 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教学手段。
总之,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景, 以问题探究为主线, 以互动探究为平台, 以思路和方法的形成归宿;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物理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思维, 推进创新, 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夏中利, 单青, 刘金元.探究式物理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J].2009, 03.
[2]王冰洁.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6, 12, 01.
[3]翁丽萍, 张效禹.合作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J].2008, 08.
[4]席文涛.浅谈初中物理中的探究式学习.学知报.2011, 08.
一、对学生的问题要有效回应。
在学生有问题时,多数教师都能感觉出来,但是,对教师而言,仅仅看出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是不够的,还需进一步解决问题。教师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效回应。其中教师之所以做出对学生而言的无效回应是由于不恰当的语言和站错沟通立场所造成的。由于这些不恰当的语言和沟通立场导致了冲突和误会。
二、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一)、幽默。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
(二)、委婉。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
(三)、含蓄。
如一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刚来报到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还可以采用“反语”,“模糊”,“沉默”等说话艺术。
三、积极聆听
正好我也要写这篇作业,楼主我们共享
在自己懂事以来,民生问题就在不断以不同的形式来向大众表达它的威力。起初,自己也是懵懂的去尝试了解。可是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够,实在是没有能力去理解深藏在其中的奥妙。也许,到现在我还是不好是很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我会去努力让自己去凭自己的力量去吸取其中的精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去关注我的梦。让自己在这复杂的世界找到自我的位置!
我想应该先再理解一下什么是“民生”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1)我们了解到现在作为老百姓的我们,如今有五大民生问题:
(一)、就业问题;
(二)、教育问题;
(三)、分配问题;
(四)社保问题;
(五)、稳定问题。而从高中到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和谐”字眼不管是在大的社会概念“十七大”还是在学校的小活动,什么辩论赛、什么演讲比赛、什么班会课都在围绕“十七大”“和谐”等等一系列。其实民生问题又何止这些呢?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在民生这个由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说的是“就业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虽然我还仅仅是大一新生,说出来的也许在你们的眼中只是一家之言,更加没有专家的精辟。但是我绝对是我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所谓就业,它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就业”都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不能每一个人都这样想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生存,都要承受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来自朋友,来自我们所存在的社会圈子的压力。就算忽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要生存,不工作何来生存的资本,难道在这样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你要去暴露人性中最可怕的一面吗?去抢?去偷?你自己好意思吗?在这样的世界里,那样的话,不是别人鄙视你而是连你自己都会鄙视你!到时候你所有的东西都会在你没有预期的时刻,离你而去!平常一提到“就业”,我们经常提到“得到职业”“参加工作”“劳动就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等等一系列信息。
要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必须在现在努力。就象老师讲得那样,要早早做好人生规划。下面是我对人生规划的一点认识。职业规划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可以在大学阶段最好最充分为日后的职业发展而准备,那就可以相应的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找到了适
合自己的职业就可以较好的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有利发展也会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职业上的作为来推动人生其他的理想的实现。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是人的最大的生涯,职业生涯对人的生涯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我们所熟知的所判断别人的一个很普遍的标志就是这个做什么工作的,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就是人生最大的课题。所以说,在大学阶段规划职业也是为人生负责的一种表现。我们都知道人生有三不朽:修道立德,建功立业,著书立说。那建功立业就是职业规划的最大追求,建功立业并不是单单就找到一个工作而已,建功立业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人对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建功立业而准备而打造的。而人的自我实现也不过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那这个位置就是你适合的职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职业规划是站在自我实现,人生不朽的高度上来探索职业,规划职业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准备,也不是功利的位了一时的高就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
而所谓职业定位,我认为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作为行政管理的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去了解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至少我现在是这样认为的。
管理型职业: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现在作为大一学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人们经常称为试探期。而大二的定向期;大三的冲刺期;大四的分化期。我们暂时先不谈,我此时要知道的是作为大一学生需要做的。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管理方向去稍微改变一下自己。
应该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2)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3)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4)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5)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6)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7)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其实自己比较中意的是外企管理层,所以必须要做好英语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比较现实的就是考英语四六级!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去努力实现的。当然现在需要在自己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问一些问题,第一,What are you? 要求一个人对自己做一个深刻反思与认识,对自身的优势与弱点都要加以深入细致的剖析。第二,What do you want? 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前景,做出一种愿望定位、心理预期和取向审视。第三,What can you do? 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素质、尤其是自身的潜能和实力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把握。第四,What can you support you? 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和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状况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第五,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 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所提出的职业目标以及实现方案做出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明。只有不断剖析自我,才能作好一切事情。
作好人生规划,比较好的了解自我。再去谈自己的就业问题,我觉得就比较合适了!其实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工作好难找啊!”其实工作并不难找,难找的是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符合我们理想的工作。对于就业,我们一定要改变一个观念,大学生需要从基层做起!没有基础做为资本,你那有同别人的竞争力。那么你的最终结果就是被你踢出竞争的队伍。不要认为只要高的起点,你才有出头之日。
所以归结一点,就业问题其实就是人的一自我改变,特别重要的是观念的自我更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让我们的思维也同样活跃起来!在民生年的五大问题中,我们仔细想想,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只要我们真正的改变观念,就象就业,我们在采取人员的按需分配,使资源开始优化配置,就象教育,将农村与城市的学生的相连接,不要分开管理!不要产生歧视感!就象分配,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按需分配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不允许我们搞这样形式的分配形式,我想那是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让我们仔细去想
想,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观念有所改变,不要把自己的私心放在第一位,而把社会的需要看做自己的第一要素,那么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为什么现在民生问题总是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呢?为什么又要提倡“和谐”呢?在我的观念里,不就是为了在一个比较宁静的环境中,去完成应该要完成的任务呢!
【谈谈你对计算机的认识】推荐阅读:
谈谈你对基督教的认识06-28
谈谈你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10-24
谈谈对反腐倡廉的认识06-30
谈谈我对保险的认识10-25
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05-30
谈谈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06-09
谈谈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09-06
谈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和认识11-03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认识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