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共8篇)
2008年7月10日,是玉柴技师协会全体会员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玉柴技师协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在晏平主席的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从此玉柴技师团队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有了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2009以来,玉柴技师协会贯彻晏平主席的指示,本着“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创造性劳动群体”的协会宗旨,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广大技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升技能,全心投入大生产中去,不断刷新业绩记录的新局面。如今一支拥有770多名会员、凝聚力、战斗力很强的团队——技师团队,显现在一线生产大军中。为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更好地部署今后的工作,现对2008年技师协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协会近年工作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一、创建技师协会,全面开展协会自身建设
在晏平主席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7月10日,玉柴技师协会成立大会在动力大厦会议室成功召开,晏平主席和公司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及160多名技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晏平主席为名誉会长,李天生总经理、梁萍书记、沈捷总工程师、工会主席饶英贤为名誉副会长;零智勇、曹思域、庞甲永、林永贤、杨第强、邓凯、梁忠瑜、曾显林为顾问;陈金源为会长的技师协会机构。制订完善了《玉柴技师协会章程》,落实协会理事成员职责,号召广大技师积极加入技师协会,随即入会人数与日俱增,形成了内燃机板块,铸造板块,电工、焊工、设备维修板块和机加工综合板块等4大板共有400多会员的新格局,各技术块板还设立了组长和成员,做到分工不分家,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分布成了协会的工作网络,加强了协会的自身建设。
玉柴技师协会的成立,充分体现了晏平主席和公司对玉柴广大的技师和全体技术工人的关爱和重视,是践行“建设创造性劳动群体”团队建设理念的一项管理创新。
二、加强技师协会机构建设,增强协会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完善技师协会组织机构。针对技师协会理事成员责任分工不够明确的弱点,在2009年初,协会增加了理事会成员,建立完善分工负责制度,并邀请了部分工程师和管理干部参加技师协会,聘请李勤博士为技师协会的高级技术理论导师;增补了谭柏新、陈财坤、赖礼南、曾亚富等公司多名专家为技师协会顾问,充实了协会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策划能力。同时,技师协会发动更多技师入会,技师入会率达90%以上,形成了内燃机技术、铸
造技术、维修与模具技术、冷加工综合技术等4大板块700多名会员的强大阵容。在2009年9月份挂牌成立了技师协会活动室,使技师有了自己的家。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和自身建设,逐步呈现了具有玉柴特色的技师协会格局。
2、成立协会活动联络小组,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进行。为更好地开展技师协会各项活动,技师协会成立了宣传、技术质量、文体共3个活动专项小组,分别策划、联络、组织、实施各种活动。
三、计划周密,协会活动推进有序、有力、有效
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是技师协会的一贯要求,为做好协会工作计划,在2008年底就策划09年技师协会工作计划,为使协会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技师协会向各单位下发2009年工作思路统计表,多次召开协会工作动员会,制订了切实可行的《2009年技师协会工作计划》,专门召开了技师协会工作布置会,以“明确使命,牢记宗旨,精心策划,履行职责,创新特色,成效递增”为工作方针,对2009年技师协会各项工作计划进行高效实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定期召开协会工作推进会,落实月度工作任务,确保协会活动推进有序、有力、有效果。全年共完成工作计划31项。其中一装准、一判准、一浇准、精修作业、模具成果展示、设备技改成果展示等五大典型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掀起学习许振超高潮,为公司大生产打先锋
在晏主席的倡导下,在2009年初玉柴迎来了全国人大常委、全国著名劳模许振超同志,许振超同志的报告会犹如一声春雷震撼了我们,向振超同志学习成了技师们的自觉行动,振超同志“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的绝技正是我们玉柴技师所要追求的境界。青岛港能行,玉柴也能行,成了技师们的共同心声。
为了在09年大生产中创造新的辉煌,3月3日技师协会率先组织开展玉柴技师的大生产表决心仪式,向广大技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全身心投入大生产”、“干就要干一流,争就要争第一”的倡议,在协会的号召下,集团700多名技师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大生产中去。技师团队的凝聚力、创造力、工作效率、连续作战的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突显出玉柴特色的技师团队精神。
为了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大生产氛围掀起生产高潮,技师协会急生产所急,大范围推
出“送技能到工序”活动,发动广大技师主动承担责任,竭尽全力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组织广大技师送技能到工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传方法、教绝招,提高产出效率,降低了成本,各技术板块不断创出最新生产纪录,为公司2009年完成柴油机48万台,起到了一线生产大军的先锋队领头作用。
五、破解问题难点,提供技术支撑
“解决问题难点,提供技术服务”一直是玉柴技师协会肩上的重责。2008年以来,协会以解决难点和带徒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了16次以师徒形式共400多人参加的开展故障难题会诊活动,成功解决了发动机冷机起动困难等故障,同时也练就了一大批年轻技师的故障处理能力;2009年9月份,为了配合公司6K重大新品项目开发的技术攻关,技师协会及时成立YC6K技术服务小组,开展5次技术攻关活动,组织内燃机技师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可靠性故障分析,向公司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做好技术服务,协助推进YC6K项目攻关工作。
六、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开展技能交流与切磋 2008、2009年技师协会坚持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展技能交流与切蹉活动,形式有PPT演示讲解、日常故障分析会诊、经验互动交流,让广大技师在交流中拓宽思维,互相促进。为了把各类技术经验更好传承,技师协会开展了技术经验征文活动,汇编印制了08版技术经验征文书籍500多本,技师论文书籍的发布是承载着玉柴技师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记录了技师技术的昨天和今天,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指导青工们快速解决各类技术难点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这些经验、决窍、技术成果快速运用到生产中去并固化,实现价值最大化。技师论文书籍的出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晏主席亲自为该书写了序言文,很大程度上激发广大技工们更加积极学习技术的热情,为干功立业而大显身手。
七、树典型持续开展特色活动,献绝技创成果效益倍增
以干一流,争第一为主线。结合玉柴的实际开展绝活演示/成果展示活动,为技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极佳平台。各类绝活演示/成果展示活动成为了2009年技师协会的一大闪亮点。协会先后成功地组织开展五次大型现场活动,即一装准、一判准、一浇准绝活演示、技师模具成果展示、技师设备技术改造成果展示。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最使广大技师振奋的是,我们的晏平主席每次都出席技师绝活演示/成果展示活动,而且对技师们的业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技师团队的工作激情空前高涨,在全公司迅速掀起了学习技能、练就绝活绝技的浓厚氛围。
2009年5月6日,玉柴技师协会率先在铸造厂开展了铸造技师“一浇准”绝活现场演示活动,目的是鼓励广大技师练就更多的绝招绝活。“一浇准”是将熔化的高温铁水一次浇入铸型的浇口杯中,不许洒出铸型表面,需要高超的技术,倒包、收包浇注技巧,还更需要浇注工、浇注吊车工和点火工三人的配合。技师“一浇准”的练就,节约铁水、减少彼锋、节约能源,同时更好地保护砂箱的结合面,延长砂箱的使用周期,成效很大。如浇注B3200缸盖,浇注最好与浇注最差的相比,可节约712万元。
柴油机 “一装准”,是技师们用自创的工装将工装上的指针位置调整为油泵第一缸冒油时油泵键所对应的位置,然后将工装安放在发动机油泵上,转动曲轴,曲轴带动多轮轴转动,惰轮轴带动提前器转动,观察提前器上刻度的位置,直到刻度线与工装上指针位置重合,说明此时油泵为第一缸正好冒油位置,而后工作与试机相同,松动提前器四颗连接螺栓,调整皮带轮角度到提前角位置,上紧提前器四颗螺栓,再将工装安放到油泵上检查。这系列的程序,看似简单,但这需要过硬的本领,才能很快精确做到。内燃机技师的“一装准”绝活,可以使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13.3%;降低能耗1.67元/台;提高整机质量:试机不用拆齿轮室小盖板,不用拆提前器,避免小盖板渗油、提前器紧固螺钉松脱等故障的出现;降低劳动强度:试机工不用再蹲下及弯腰调提前角,减少工人患腰椎损伤的几率。为了使广大内燃机技师掌握这高超技能,6月26日协会在一发厂开展内燃机技师“一装准、一判准”绝活技能现场演示活动。在这次演示活动中,拔尖技师庞甲永与徒弟潘元荣一起作为演示者,展示了他们练就的绝活,使技师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协会于2009年8月21日开展的 “精修作业”绝活现场演示活动,由曾显林、苏伟等两位高级技师带领技师进行演示。这标志着,技师演示活动从产品制造型绝招提升到高知识含量的绝技上,这次演示一提出,立即在设备维修技师中热烈反响。在曾显林、苏伟两位高级技师的努力钻研下,分别创出了主轴轴承精密装配和伺服电机相位精调的专项技术,并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控制、自主开发软件的高新技术应用,是长期的经验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典型,结束了国内外设备商的垄断,在演示中使大家开了眼界,技师团队的信心、决心无异将得到一次有力的提振。
2009年10月27日开展的模具技术成果展示活动,展示了模具技师们在高精尖技术上做出了显著的业绩,其中陈金源的气道研发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打破了洋人垄断四气门气道核心技术的局面,玉柴欧Ⅲ、欧Ⅳ四气门气道和模具都是自主开发的,节约了大量的开发费用,带出了一批新人;模具采用CAD/CAM和逆向工程等现代数字技术制造,自制模具价格比国际价低80%,比国内市场价低30~40%,其中,铸造中心M1000机体模在09.8首次自制成功,为公司节约模具外协费用700万元。在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方面,陈金源共有8项专利(其中2项是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广西先进工艺工装成果奖共8项,并获得了08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殊荣;赖礼南在大型的210机体模上一次开发成功,得到资阳机车公司高度评价;如今在陈金源、赖礼南、池昭就等高级技师的引领下,模具板块在RP快速成型技术、无模快速铸造技术,模具高速CNC技术、国内最大的气道吹风台架建成和应用等诸多新项目在不断问世,这些新成果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25日,协会在二发厂开展设备技术改造成果展示活动,展示了设备技改大师林永贤、刀具创新能人“杨一刀”杨贻计等技师们勇于创新的风采。OP315镗模机构改造项目,经改造后轴承的寿命从原来的15天延长至540天,停机时间从原来的200小时/年下降到16小时/年,每年减少零件更换费用20万元,减少停机损失368万元/年,减少废品损失5.6万元/年,节约重复投资380万元,项目获得省设备改造一等奖; 440V/60Hz电源成功改造后,每年创效169万元以上,机组转让收益约100万元;固定资产(厂房)费用约150万元,项目获得省设备改造一等奖;刀具技术创新改进,打通瓶颈工序,使机加工生产节拍提升近2倍,从刀具改进中抠成本,使4F机体线和缸盖新线刀具费用降幅达30%,还解决了卸荷槽免送外加工的难题,减少4G机体挺柱孔加工设备投入300万元;专利硕果累累,累计申报专利59项,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技术改造中;福特二手线设备在技师团队的改造后,焕发青春活力,从单一的可生产6112产品变为可加工4110、4112、6112三种产品的混线柔性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4.5万台提高到8万台,提高近一倍,年产值增长167%,福特线的成功应用和改造,为公司设备技术、产品制造技术、质量升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快了玉柴产品制造技术更新换代的进程。
在以上五大典型活动中,晏主席都在百忙中出席活动,他深入车间与技师们零距离
接触,细心地与技师们谈工作、唠家常,倾听员工的心声,看到技师们在现场展示汇报的成果时,连声赞好!那种与员工心连心的场景产生出很强的亲和力,充分体现了新一代玉柴掌门人的胸怀和风范。大家都深有共同的体会:晏主席是我们的贴心人。在每次活动中晏主席都作出了建设好和激励技师团队的新指示,公司连续出台了优秀技师、拔尖技师、技能大师的政策,晏主席还作出了每年拔专款奖励作出突出贡献技师的最新指示。这一系列的好政策是玉柴与时俱进在创新管理上的里程碑,其效力在于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一线工人的积极性,象春风一样暖遍人心,深得民意,全体技师们表示:晏主席最关心我们,我们要竭尽全力作好工作,用新的业绩报答公司。
八、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技术工人技能快速提升
为了让一大批年轻技师快速成长起来,除了名师带徒培训,技师协会还开展了外请老师讲座、内设专家讲坛、现场授课和以赛促培、座谈互动等模式,2008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培训10期,技能比武培训3次和高级技师带技师师带徒培训80多对。同时组织各版块技师350名技师分别到华东区、武汉、厦门、柳州、南宁、北海等地知名企业考察学习,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通过多管齐下,加快技能团队的成长速。
协会的培训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新-代技师,不断练就象陈金源、零智勇、庞甲永、林永贤、曾显林、苏伟等过硬本领的高级技师,经过实践探讨,带徒加现场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是一条让技师快速成才有效途径。协会相继开展《大型铸件制芯及造型技能》、《内燃机油压低故障处理》、《精密轴承装配》等系列现场培训和带徒技术交流分析活动,受到广大技师的欢迎。技师们接受培训后,再进行技术交流、分析,大家在学习中交到本工种的新朋友,在互动活跃气氛下的快乐地跟师学习到新知识和技能。
十、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会员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技术技能交流活动,协会的文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2008年开展了篮球赛、户外团队等多项活动,让广大技师都参与其中,体验团队的其乐融融,体验团队的相互协作,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
十一、加大宣传力度,协会知名度得到提高
两年多来,是玉柴技师协会宣传工作不懈努力,紧紧围绕“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培养
高素质人才,建设创造性劳动群体”的协会宗旨的宣传工作要求,成立了以黄玲为宣传小组长的宣传小组,组织宣传员勤于动笔,深入挖掘工作亮点,通过有效的宣传途径,成功塑造了玉柴技师的形象,开创了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全年围绕协会工作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宣传工作,共完成通讯宣传稿70多篇,通过深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高协会的知名度,营造学技术、传经验、服务于生产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技术工人向协会看齐。
十二、发挥激励制度效应,营造争创氛围,树立典型模范
为打造一支道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艺精湛的高绩效技师团队,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公司出台了《玉柴集团拔尖技师奖励制度》、《技能大师评定及管理办法》,从行为规范、生产安全、质量成效、创新创效、获奖和技术成果、技术能力和传帮带等方面严格进行评比,营造了学、赶、比、超的浓厚氛围,并根据各位候选人的绩效评比,为评选拔尖技师、技能大师提供了有力依据,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2009年评选出技师协会成员杨万叶、刘先黎、刘英佳、赖礼南、何有能、梁忠瑜等6名拔尖技师;评选出首席技能大师陈金源、庞甲永、零智勇、曾显林、邓凯;工种技能大师苏伟、林永贤、池昭就、机加李柳华、杨第强、曹思域。为技师队伍树立了标杆。
十三、存在的不足
玉柴技师协会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玉柴技师协会是一种群众性组织,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具体工作中,难免出现不听从指挥,工作落实不到位、开会缺席等现象。为此协会工作既不能求成心切,发号施令,也不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要在认真领会服务宗旨前提下,本着维护技师协会利益和保护会员积极性的原则,民主协商,谋求共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遵守章程规定,履行章程程序,以此来体现民主办会的精神。为此,我们求真务实,深入实际,多做倾听、沟通、交流、磋商的工作,以此来体现服务为本的办会宗旨。只有这样,技师协会才能和谐团结,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第二部份:今后协会工作思路
1、开展大型活动:把09年五大典型活动成果材料整理汇总编写成完整的电子版材料,广泛地在集团内宣传学习,推广各类绝技、绝活、技术成果,普及成大众化的新技能、新
方法,固化到生产中去应用。达到从“几人会”变成“人人会”,从“几个点”变成“很多点”的以点带面全面覆盖、全员创造质量更优、效率更高、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配合公司建立玉柴集团高技能人才技术成果奖励制度,激发技能人才主动创新创效,推进技术进步,在岗位成才、成名、成家。协助公司在2010年3月召开玉柴工人大会,隆重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
3、开展大师项目活动:以首席大师、工种大师、拔尖技师为带头人,每人每年定向作技术项目,以创新创效、专利技术、技术工艺成果等项目为裁体,在项目活动中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带出新人,为公司创造新效益。
4、开展大生产“工序技能标兵”活动:举行2010年大生产誓师表决心仪式,发出号召书,召书全体技师发挥一线先锋作用,主动积极带头投入大生产,多解决各种问题、突破生产瓶颈保产出,营造人人争创工序技能标兵氛围。
5、开展具有特色的技能培训:构筑以现场技能培训提升操作水平的攀登平台;搭建以专家讲坛方式充实理论水平向高端升级的递进阶梯。
6、开展团队拓展训练活动:分板块开展团队拓展训练,提高协作能力、凝聚力、增进团队精神,抓好思想和纪律建设,形成团队最大合力。
7、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作好对拔尖技师、技能大师、好人好事的报导,在玉柴建设者报、电视台出专版,树立标杆,营造氛围。
8、开展技师协会内创先争优活动,协助公司做好评选拔尖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引导技师向拔尖、大师级高端目标发展。
9、组织对口技术工种外出学习,认真策划好的各批次对应工种外出学习考察,达到“带着问题去学习、取得新招回来用”的目的。
10、开展技术质量攻关:各技术板块以生产中出现的典型重大技术质量问题为切入点,拟出近1-3项重点项目,制订计划开展攻关活动,按季度列报成果到协会办,整理汇总后进行评审上报公司申请奖励。
11、继续开展“技师会诊疑难杂症”活动——各技术板块对应工种技术,对现场的“疑难杂症”开展会诊活动,内燃机板块要发挥试验室技师参与试验的优势,为新品开发中先期消灭故障起先导作用,为公司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共同提高
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带出一批高水平的徒弟。
12、继续开展技术经验编写——主动投稿和征文比赛相结合,挖掘出经验名篇传承下来。
技师协会经过2008、2009年、2010年上半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是技师们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荡漾在技师们脸上笑容和自豪是从来没有过的!广大技师一致认为:晏主席对技师团队高度重视和非常关爱,连年出台激励技师团队的好政策,极大地鼓舞了玉柴技师的斗志。
玉柴技师协会
围绕德阳供电公司的创新目标, 绵竹供电公司积极响应, 高度重视, 全力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探索和实践:
1 正确把握”四个推动, 四个促进”的内在涵义, 全力推进基层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四个推动, 四个促进”即推动创新活动, 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创新经验交流, 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促进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基于对“四个推动, 四个促进”的正确认识和内涵的把握, 我们深深的认识到, 没有创新活动的开展, 就不能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不大力倡导员工参与创新实践, 积极推动创新经验交流, 就难以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有了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 如果不能促进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创新就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就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使创新失去本来的意义;正因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有如此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培养创新人才, 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创新素质, 从而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
充分认识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正确把握“四个推动, 四个促进”的内涵后, 我们就能高度重视, 积极行动, 广泛参与, 全力推进企业和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动。
2 技术创新工作应把握好几个重点
绵竹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德阳公司的方针目标, 注重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坚持目标引领, 突出成效, 提高效率, 多出成果的指导思想。把自主创新, 改进管理流程, 改进设备性能, 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劳动效率和供电服务质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积极性。
2.1 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是搞好创新工作的关键
要想搞好技术创新工作, 领导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是关键, 从绵竹公司开展创新工作的实践看, 由于有领导的重视, 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工作目标, 进行了责任分解, 落实到人, 并且实行跟踪和考核。同时, 工作开展中, 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 有领导主动帮助协调和解决, 就更有利于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2.2 建立创新机制, 丰富技术创新活动形式
为切实推进绵竹公司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 专门成立了绵竹供电公司技术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由行政一把手任组长, 工会负责具体牵头实施。同时制定了《绵竹供电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办法》, 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采取自上而下推进, 中间管理实施过程跟踪, 自下而上立题, 群策群力创新攻关的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在活动开展中做到制度化、常态化, 以挂、摘牌的形式促进技术创课题落地生根。
2.3 立足实践找问题, 建言献策定课题
技术创新工作做到“既务实又务虚”。“务实”就是充分发动职工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 提出意见和建议, 技术创新工作小组的成员定期在班组职工中收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 并以技术创新课题征集表的方式报送给主管部门的人员, 征集表中要填明存在的问题, 想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目标、主要思路、具体措施等。“务虚”就是技术创新工作组成员要定期组织开展课题讨论, 针对征集到的技术创新课题走访班组调研, 组织工作小组成员讨论论证, 确定是否立为课题 (即挂牌) , 研究破题思路等。采用此方法, 绵竹公司每年都能收集到不少课题思路, 经过讨论筛选后就能确定创新课题。
2.4 发挥骨干作用, 以个人创新带动团队创新是基础
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 我们充分发挥老员工和业务骨干等经验丰富, 业务技术水平高, 发现问题能力强, 解决问题的思路活, 办法多等特点, 主动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并成为所在班组的创新带头人, 激发他们利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自主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来, 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2.5 建立技术创新成果激励机制, 调动职工参与热情
通过制定《绵竹供电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办法》, 明确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奖励和考核规定。对凡是在上级组织的职工技术创新评审中获奖的给予对等奖励;在平时课题征集中通过讨论并立为课题的或承担课题实施的也给予适当奖励;供电公司每年还要组织一次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 分设一、二、三等奖, 予以奖励。同时, 对未完成课题实施的则给予相应考核。
2.6 重视过程管控, 着力成果转化
在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中, 工会和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小组始终注重过程跟踪, 在年初的课题征集中, 工会负责人和技术创新工作专责参与到了全公司17个班组 (含供电所) 的每一次讨论, 在做好动员的基础上, 启发班组员工提问题、出主意、想办法, 改变了班组员工不懂、不想、不愿的现状。同时, 对已实施的课题尽力推广应用, 实现成果的转化。近年来, 绵竹公司已有13项课题被德阳公司确定并完成了成果实施, 其中一项还被省公司列为了创新推广项目。这些成果的应用, 大大的缩短了职工现场作业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也深受职工的欢迎, 营造了班组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而且, 通过近年来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绵竹公司的专利成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当前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公司技术创新工作起步晚, 一些班组和人员的认识程度不同, 个别人员的参与意识不强, 参与热情不高。2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不足、方法不多, 组织活动的多样性不够。3少数人的业务技能水平不高,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4发展不平衡, 生产型班组创新课题多, 实施能力强, 经营管理班组则相对落后。5没有成果转化基地, 有的技术创新课题成果很难推广运用。
4 提高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成效应着力落实的几项措施
1不断强化教育引导, 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对技术创新工作的认识, 激发广泛参与的热情。2不断完善创新机制, 丰富创新形式和载体。3切实兑现奖励考核, 鼓励创新建功。4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投入, 确保技术创新活动有力推进。5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及员工创新技能的培训, 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探索和建设成果转化基地, 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5 结语
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是把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与职工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 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通过本文的研究, 确定了在绵竹供电公司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应把握的重点内容, 找到了当前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提出了相应措施, 对本公司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为德阳供电公司的创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定支撑。
摘要: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本文基于德阳供电公司的创新目标, 立足绵竹供电公司实际, 分析了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应把握的重点内容, 阐述了当前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并提出了提高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成效应着力落实重要措施, 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
在马钢集团矿山企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产能在南山,科技在姑山。”意思是说:南山矿的产能高,姑山矿的科技项目多。姑山铁矿红矿难采难磨难选、和睦山铁矿矿石的软岩性质、白象山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等,营造了姑山矿广大职工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姑山矿科技人员先后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研项目“露天矿境界外驻留资源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铁矿石高压辊磨高效节能粉碎装备研究”以及“冶金矿山排土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四个专题研究。通过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研究,既解决了矿山的生产、建设中的难题,又锻炼和培养了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提升了矿山技术创新水平,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可以说,这些成果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助推剂”作用。由此可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矿山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矿山开采难度的加大以及安全环保形势的要求,都需要我们不仅在重大技术上不断创新,还要在管理方式和操作方法上不断转变观念。发动广大职工针对矿山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点子,想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因此,依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是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矿山竞争力、促进矿山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广大职工根本利益所在。因此,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职工的素质,不仅仅是指其岗位业务技能水平,还应该包含学习力与创造力、职业道德素质、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客观地讲,矿山可以依靠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在短时间内实现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提档升级,但职工素质的提升却难以一蹴而就,“非一日之寒”。如何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团结进取、作风过硬,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适应矿山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是矿山企业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必须审视和破解的一道难题。开展内容丰富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矿山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员工作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增强矿山核心竞争力。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技术活动纳入到整体职工技术创新规划和工作目标。激发员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创造发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造就和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员工。
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以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矿山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提高职工技术创新意识
首先,是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宣传,引导和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针对部分员工中存在的不愿意创新、不敢创新等问题,可以通过科技讲座、专家辅导等形式,引导职工认识和了解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内容,通过身边的实例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树立“创新事事可做,创效人人可为”的理念。其次,要激发员工创新热情,通过选树一线职工创新成果的事迹,以宣传报道、电视专题等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创新事迹,分享他们的创新体会,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还可以开展赠送专业知识书刊到班组,送技术到岗位等活动,邀请身边的“土专家”和骨干举办创新成果汇报,传授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职工的创新、创效意识。
强化培训,提升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职工是实施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发挥职工的创新积极性,首当其冲就是要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让他们知道如何创新,知道怎么创新,掌握创新的本领。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在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技能、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制订职工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不断探索员工教育培训的新模式,着力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分工种培训和集中轮训相结合的形式,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电化教育、讲座等,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技能专家授课,以此开阔职工视野,提高技术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在时间上,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及晚间时间等,满足不同岗位各种员工的需要。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的同时,编印了相关专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题库,发放到同岗位员工手中,既可以作为竞赛集训的教材,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课本。新增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渠道,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开展竞赛,积极为职工技术创新提供平台
以技术比武为契机,提供员工展示才华的平台。工会在现有开展的各类劳动竞赛的基础上,本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定期举办各类员工技术比武,为员工提高素质搭建平台。技术比武工种项目的确定,应考虑矿山企业特殊工种和一般通用工种,并与职工的技能评定挂钩。坚持以全员参与、科学培训、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调动员工参赛热情,以此推动员工学技术、学本领的新高潮。为使职工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和推广,每年还可以进行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评审、评定、发布工作,对提出来的创新项目除参加每年正常的评审奖励外,对取得突出成效和良好经济效益的优秀创新成果要给予重奖。与此同时,还应该十分注重把员工的荣誉融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如员工创造发明的先进操作法,就可以让创造者以个人姓名命名,并予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以及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员工的荣誉感,激发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也在无形中强力推动了学习型班组的建设步伐。
典型带路,加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
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优势,在广大职工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思路,培养、选树、推荐使用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技术工人,使全体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平台,掀起职工学技术、练技能、搞创新的热潮,为技术工人成才、成长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室要围绕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主题开展工作和科技创新。这些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不仅是对职工最生动的技术创新宣传和教育,更是对创新工作的一种肯定。对于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和创建,要结合工作实际,从典型培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大抓好成果转化和关心服务等多个方面,尤其要以现有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示范,广泛动员职工为矿山发展创新、创效。更要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实训基地,大力提升职工队伍技术技能水平和素质。
发动群众,继续深入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
一线职工离生产岗位最近,也最了解生产过程的难点问题。要把日常性的管理问题作为创新创效的重点,通过向一线职工开展难题征集,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技术进步、降本增效为主要内容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仅是推动矿山不断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深入做好开展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工作,让员工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让员工清楚什么样的建议才是合理化建议,从而增强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针对性。为了保证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久开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强化激励机制,对能够为矿山创造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职工在动脑筋、想办法的过程中,既为矿山创造了效益,也让职工得到素质上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广泛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组织融入中心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矿山职工素质,提高矿山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才能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才能让职工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升。
(作者单位:马钢集团姑山矿业公司政治处)
特 等 奖(1项)
横孔、多孔连锁保温及承重混凝土砌块的研发应用
——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刘俊 刘广建 李恒森 王育彬 马立英
一 等 奖(5项)
合成绝缘子运行特性及使用寿命研究
——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主完成人:王健 行舟 曹少军 段朝阳 徐向军 纪青春 橡胶沥青碎石表面处治关键技术
——甘肃省武威公路总段
主完成人:赵立 祁长有 张富奎 孙致远 赵学会 任旭东 采取降粘措施恢复稠油井自喷生产
——玉门油田分公司酒东油田作业区
主完成人:马建军 王小军 李慧承 段春莉 张作鹏 白玮 自动启闭式吊具的研制与应用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厂
主完成人:宋宗斌 李志刚 张俊涛 魏志萍 杜建喜 李怀印 不锈钢除尘灰综合利用技术
——嘉峪关大友企业公司
主完成人:王兆禄 张军山 夏峰山 何振生 严宝年 李仁生
二 等 奖(19项)
二套甲乙酮原料进料泵电机轴电流的消除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设备维修公司
主完成人:文天财 刘奇 张杰 脱立忠 白小军 罗晓军 高浊度地表水净化装置在舟曲抢险及建设中的应用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牛元泓 白东江 郝立栋 张宏
109m白银新型焙烧炉节能高效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技术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
主完成人:张鸿烈 杨斌 郑丽 李涛 陶明 金忠 ZBT—160/1140矿用隔爆型交流变频调速装置
——甘肃容和矿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何继刚 雷飚 白贵 鱼永平王之旭 石生成 回收球团竖炉冷却水余热进行采暖
——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刘宏雄 李虎元 陈德国 高永宏 难选铁矿石降硫技术研究与应用
——瓜州县安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李新胜 张文翰 李志春 王建军 胡奇珍 蒸汽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
——张掖市擎天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孙守希 鄂政权 戴维成 郑孝 刘世英 刘学光 啤酒生产CO2回收及利用
——青岛啤酒武威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杨全成 高峡 张小全 杨明生 王洪 吕忠生 高强度高韧性特种工业管材空心铸锭先进生产操作方法
——中国铝业西北铝加工分公司挤压厂
主完成人:宫玉洪 曹建明 刘金霞 吴云涛 李宝元 RX-7101型充气微波开关管 2 ——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张振勋 周小刚 孙毅 李晓琴 刘睿 瓜籽剥壳分离机研发项目
——庆阳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宋振伟 刘畅 闫发旭 李佰堂 唐军伟 石油销售公司CNG加气站管理应用成果
——中国石油甘肃兰州销售分公司
主完成人:姜志宏 伏保刚 卢连俊 魏晋斌 张军 黄利云 应用熔融技术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区域化探样品中42种元素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主完成人:吴建华 李俊祥 刘辉 远程液压自动挡车门的研究与应用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家沟煤矿
主完成人:齐俊德 王春华 吕广辉 张发成 基于先进生产管理理论下的生产计划管理创新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蒋俊 油管快速堵头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主完成人:景忠峰 魏战胜 长庆低渗透储层绿色高效试油配套技术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主完成人:李尊团 周丰 曹欣 韩文哲 廖乐军 邓小强 魏文全 高强度凝胶研发及堵漏应用技术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主完成人:吴付频 张建卿 王伟良 张迁 王标 景小英 张军 改善高线吐丝机动平衡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王彦勋 李钰平范晋平
三 等 奖(50项)
转弯炉室分步移炉工艺研究及应用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主完成人:李勇刚 魏剑峰 张世娃 焦世杰 鲁继全 李伟 200kN/400kNm全液压有轨锻造操作机
——兰州兰石重工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何琪功 乔健 马学鹏 徐魁 魏端勋 赵晓峰 兰州市涉苯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与对策研究
——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完成人:李盛 王金玉 李普 王宇红 桂风云 段瑞琴 70t硫酸罐车检修工艺技术升级
——白银有色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吴聪 刘学龙 孙凤钢 王坚民 龚连海 程小军 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技术改造
——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干法水泥二厂 主完成人:朱建华 王熙奎 李国胜 杨义明 刘军 改良的组织蜡块封存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完成人:刘军兰 王艳惠 王宗定 殷玉芳 董新锋 岳鹏磊 嘉峪关市育龄期妇女生殖道疾病的筛查研究
——嘉峪关市妇幼保健院
主完成人:李萍 王丽华 李琴 杨艳霞 唐菁梅 崔艳荣 辣椒自动剪把摘柄成套机组产业化 ——金塔县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魏建新 张志鸿 李红星 高铁用低碱水泥
——张掖市山丹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李广晶 周圣文 陈多文 李秀玲 任燕 张红钰 新型防滑脱舒适型脚扣
——张掖供电公司
主完成人:金波 孟文祖 马勤 喻见 玉米新品种吉祥1号选育
——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完成人:万廷文 冯宜梅 常宏 黄文龙 何雁龄 石承金 中国人心肌致密化不全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武威市凉州医院
主完成人:张兆奎 冯金山 郭会年 马菊兰 张涌 姚兴荣 冷凉半干旱区云杉梢斑螟试验研究与综合防治
——通渭县林业局林木病虫害防治站
主完成人:叶晓东 张 牛彩琴 白时晟 吴永红 常自强 240KA大型预焙电解槽V型集气罩改造
——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陇西分公司 主完成人:罗映兴 张雄 毛永清 李永宏 赵洁 高温高压倒吊桶先导超大排量蒸汽疏水阀研制
——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雷娟 李树勋 王结勤 王晓峰 李向旭 崔晓红 天然气井下节流器技术
——甘肃丰收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郭云荣 张赟华 韩国俊 汤宁 朱璇 150道2/8皮影艺术壁毯的研发与应用 ——环县新艺地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慕占东 王昌位 王小红 牛瑞琴 许粉丽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突治疗的应用研究
——西和县人民医院
主完成人:尹宝平马常荣 邓调红 奶牛性控技术引进及引用
——临夏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主完成人:祁文海 郭正山 李永智 刘炀 李慧贤 一种新型田间喷雾车
——兰州工业学院
主完成人:林小军 赵怀坤 刘哲 朱琪 吴晓红 徐创文 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
——西北民族大学
主完成人:魏锁成 巩转娣 冯若飞 何丽 宋昌军 330KV变电站接地网阴极保护防腐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主完成人:杨德志 刘生琳 刘罡 姚军 苏军虎 陶勇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除冰机器人的研发
——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完成人:秦睿 冯书安 肖骏 郝晓弘 岳和平吴延明 铁路运输运用系统实施动态控制综合项目
——兰州铁路局工会
主完成人:郭小明 张建柏 张占军 姜红令 王兴礼 陈富 客运服务信息系统
——兰州铁路局兰州车站 主完成人:黄磊 王建 孟燕 樊豪 三维扫描技术在文物古建测绘领域的应用研究 ——甘肃省地矿局测绘勘查院
主完成人:种绍龙 周学林 魏文涛 张吉奎 魏晓 赵晶 摩擦焊接钻杆技术
——甘肃探矿机械研究开发中心
主完成人:曾永刚 刘进才 郝秦明 王仁才 巩亚平牟元利昌马水库溢洪道闸前自动防结冰装置开发应用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
主完成人:张鹏举 刘玉平王巧玲 赵志红 刘金辉 来耀宽 大容量垂直煤仓贴壁式缓冲装置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张建华 田靖安
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工作面复合顶板过空巷技术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会第四煤矿
主完成人:文建东 赵兴和 赵立龙 徐涛 周奋明 郭登先 500KA槽壳制作安装项目科技成果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分公司
主完成人:李积明 施文学 仲乃亨 李冠军 卯红霞 把余燕谢生瑞铲运机操作及配矿技术提高矿石质量操作法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镜铁山矿 主完成人:谢生瑞
锚喷混凝土法加固双曲拱桥的实践应用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徐东丰 张得文 王宁 王苍和 杨应信 宝天高速公路弃渣综合利用技术与弃渣场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王龙飞 黄永军 王迎兵 会议云 ——甘肃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齐炜 祝佳云 孙嘉林 王吉 车捷 任健凯 兰州电信分公司局站电费报帐系统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IT支撑中心 主完成人:祁军 李耀华 王瑞霞 MQ9-19№14D煤气风机新产品 ——甘肃省白银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张宽德 柳丰德 李金龙 陈建军 王申前 崔文久 15号航空液压油铜片腐蚀技术攻关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
主完成人:刘强 王云波 周莉娟 王平徐自伟 吴超 套管气井口增压装置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何茂林 何宗平杨世海 王文武 郭亚红 李永生 数字化泵-泵供水站研究及应用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张帆 夏政 郭增民 薛建强 郭志强 郑刚 双滚筒通井车的设计分析及应用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主完成人:白明伟 赵维斌 贾凯雄 高红平王建武 张远斌 章占江钻井设备预防性维护法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30693钻井队 主完成人:章占江 张军 牛卫东 曹萍 ISA法铜电解用槽间实芯异型导电铜排
——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魏宽坤 曹向阳 宋国录 罗文模 浅池式萃取箱进液方式技术改进 ——金川镍盐厂
主完成人:齐少伟 明键伟 冉兴明 崔芸 叶剑鸣 白喜川 风机叶轮拆卸安装工具的改进与创新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
主完成人:陶思德 杜国华 周松中 沙永涛 李晓鹏 辛俊华 高效集成多功能出装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
主完成人:芦红军 赵重 胡继刚 金岩 张鹏 张凌鹏 王尚兵电铲回转辊盘与环形轨快速更换法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沟矿 主完成人:王尚兵
宏晟电热公司生产三作业区制粉系统钩齿式除杂物装置应用
——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
主完成人:宋清理 赵勇 赵喜民 牛宝林 赵小兵 Apllo远程控制智能模块
——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主完成人:张德水 武天强 郑强 丁择鑫 张健 邵鹏 优化UF6冷凝接收系统工艺管线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2-05-09 作者:本站
武汉市总工会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文件
武工[2012]17号
关于开展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总工会、科学技术局,委、局(总公司)、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议精神,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市总工会和市科学技术局决定开展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的范围: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线职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的非职务性技术创新成果。即:非专门从事科研开发的职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参加工会组织的经济技术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成果;职工个人在工作岗位之外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
二、评选条件
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的条件: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并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取得优异成果的;
(二)创新工艺、提出新的操作法取得显著成效的;
(三)研发新工具、改造老设备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
(四)开发新产品、新软件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的;
(五)通过技术创新,在劳动保护、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等重要方面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4月15日—5月15日)。下发《关于开展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各区总工会、科学技术局,委、局(总公司)、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利用宣传阵地、工具和媒体,广泛宣传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和科技成果,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技术创新上来,并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申报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践中的技术创新成果。
(二)申报阶段(5月16日—7月15日)。单位和职工个人均可书面申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7月15日为申报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截止时间,逾期不予受理,(三)评审阶段(7月16日—8月30日)。市第七届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领导小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逐一进行评审,并将拟出授奖项目在武汉市总工会网上公示20天,以全面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武汉市第七届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工作,市总工会和市科学技术局决定成立武汉市第七届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职工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
领导小组:
组 长:雷腾芳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副组长:孙明安 市科学技术局巡视员
吴鸣凤 市总工会副主席
成 员:曹惠明 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
李松辉 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成果及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武汉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主 任:吴鸣凤(兼)副主任:曹惠明(兼)
李松辉(兼)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由有关部门、大学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负责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
五、奖励办法
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中具有市、省、国内先进水平,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显著,并取得重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将由市总工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评选要求
(一)凡具有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取得的职务技术创新成果不属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已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励等奖项的项目,不再申报;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不接受申报。
(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工作,积极推荐和申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各区、委、局(总公司)应按照推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不少于3项、大型企事业单位推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不少于2项的要求申报。
(三)各区、委、局(总公司)、大型企事业单位按照要求将已填写的《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登记表》(武汉市总工会网站下载)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书面材料(A4纸一式2份打印成册),与书面材料相同的电子版及照片(视频)等,于7月15日前一并报送到武汉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
联系人:许静红。电子信箱:415601410@QQ.COM)。电话:85724851(传真)85761862。
(四)市总工会和市科学技术局决定,在全市评选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挑选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专利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参加湖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
附件:
1、《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登记表》
2、《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荐汇总表》
3、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申报材料目录 附近下载.doc
武汉市总工会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2012年4月15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431号 邮编:430016 电话:027-85731898 传真:027-85795027
投稿E-mail:xjb@wh.gov.cn 鄂ICP备05009117号 武汉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
关于开展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首届十佳创新创优“双星”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4-19 作者:本站
科研各成员单位工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树立富有武汉国防科研产业职工特色的技术技能创新、工作业绩激发本系统广大生产(工作)一线工人、科研技术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国防掀起争先创优和积极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热潮,促进我市国防科研产业求快发展,充分发挥国防科研产业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中的排头兵作用,经研究开展首届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十佳创优创新“双星”评选表彰活动。现就组织开展这一活动的如下:、指导思想 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国防科研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通过开优“双星”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国防科研系统创新创优先进典型,力求使系统职工学有榜样,赶增强创新创优信心,激发本系统广大生产(工作)一线工人、科研技术人员创新创造热情;通过创优“双星”评选活动,力求使全系统上下形成崇尚创新创优、尊重创新创优、投身创新创优的旗是夺、争创一流行为蔚然成风;通过开展十佳创新创优“双星”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敢为城市精神,力求使立足本职工作,将精神追求转化成工作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干事创业,努力做为国防科研产业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职工立足本职创新创优争一流业绩,着优做一流贡献,形成职工人人创新创优争先、个个竞相践行城市精神的生动局面,努力让城市精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涵养和生长。、奖项设置
据申报具体情况评选出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首届 “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各5名奖若干。、评选表彰对象和条件
一)评选对象
在本职工作岗位、本行业及本技术领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取得骄人贡献的本系统成员单位职工、新型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新技术发明者、新科技推广工作者。
二)评选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努力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执行党的路线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弘扬科学精神,勇于开拓,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深化企业改革,推动技术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不断解放思想,革故鼎新,在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在国家、省、市或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等方面走在同行前列;
努力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技能突出,甘于奉献,工作造先进水平; 带头克难求进,争创一流,善于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将新技术、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出显著成绩;
近二年获得过本企业“之星”、“企业标兵”称号或其它荣誉称号的。、评选办法
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贡献和发展业绩论优长;坚持突面;坚持立足基层,面向一线,层层推选,各成员单位应在已有的“每月之星”、“之星基础上优中选优。各单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参加评选。
一)评选机构
选活动由武汉市国防科研工会主办,并负责评选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评选表彰时间
汉市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原则上以后每两年举办表彰时间安排在年底进行。
三)推荐上报
各成员单位为推报单位,每单位可推荐1名候选人参加评选,推荐材料需经所在单位工会和行政四)人选确定
国防科研工会将组织评选小组对所有推荐上报候选人的事迹材料进行审核、测评,在充分考虑工队伍和各推荐单位的意见基础上,确定“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人选。
五)表彰奖励
1)获得“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荣誉称号的职工,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2)获得“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荣誉称号的职工,在推荐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动中将予以优先考虑。、工作要求
一)推荐上报工作于12月上旬结束,请各成员单位在此之前完成推评上报工作;
二)认真填写推荐表(一式二份)及推荐材料(表格可在武汉市国防科研工会网文件资料栏目中荐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732541925@qq.com,纸质文字材料报送市国防科研工会;三)各单位需提供候选人近期工作照一张,并提供该照片的电子文件;
联系人:马莉莉 周台咏,电话:85791169。四)具体事宜,请与市国防科研工会联系
:
1、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首届“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推荐表.doc
2、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首届“科技创新之星”、“业绩创优之星”推荐材料doc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调动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单位技术进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职工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成果。
第三条 职工创新成果奖遵循客观、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基层一线职工,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第二章 评选范围及条件
第四条职工创新成果奖评选范围:
(一)设备、工艺改造中的创新成果;
(二)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应用中的创新成果;
(三)研发新工具,改进操作方法中的创新成果;
(四)推进节能、减排中的创新成果;
(五)安全与卫生、环境保护中的创新成果;
第五条职工创新成果奖申报条件:
一等奖:创新成果在省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促进行
业技术进步作用明显,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成果经济增加值达到或超过50万元。
二等奖:创新成果在市内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促进单位技术进步作用明显,并取得较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等奖:创新成果在本单位生产技术领域具有独创性,促进了单位技术进步,并取得一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参评奖: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经济应用价值,被本单位采用推广。
第三章 评审机构及程序
第六条职工创新成果奖评审工作由省局、分局劳动竞赛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七条职工创新成果奖名单提交分局劳动竞赛委员会审核。
第八条申报创新成果奖人员,应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表》,并附相关资料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参加申报:
(一)创新成果有权属争议,且申报时尚未解决的;
(二)创新成果完成人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论的;
(三)创新成果涉及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的。
第十条职工创新成果奖评审工作,由材料申报、材料
审核、专家评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评审方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视申报项目情况决定。
第四章奖励形式及资金来源
第十一条获得职工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由省公路局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单位并根据获奖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十二条职工创新成果奖奖励标准:一等奖奖金20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三等奖奖金500元。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弄虚作假、剽窃他人创新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职工创新成果奖的,经查证属实,撤销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并通报有关部门;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四条职工创新成果奖为荣誉奖励,不作为该成果权属依据。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新绛公路管理段工会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限5年。
新绛公路管理段
2010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 济钢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面对困难和挑战, 济钢工会以“促进企业发展, 维护职工权益”为己任, 紧紧围绕企业“降本增效”中心任务, 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攻坚克难中创先争优。
抓职工思想教育, 打牢创新创效的思想基础
为教育引导会员职工同心同德战胜严峻困难, 实现“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 集团公司工会在广大会员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讲责任, 做主人”主题教育活动, 年初制定下发《关于继续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讲责任, 做主人”主题活动的通知》, 对主题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注重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宣教阵地优势, 通过举办职工座谈会、形势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 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子简报、局域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 广泛宣传集团公司十六届二次职代会精神, 大力宣传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活动中的典型事迹。
重视发挥先模人物在战危机、渡难关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五.一”前夕, 炼铁厂干熄焦车间电工班长姜和信光荣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集团公司党委做出《关于开展向全国劳动模范姜和信同志学习的决定》, 工会先后举行了“姜和信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向姜和信同志学习的劳模座谈会”等, 大力宣传姜和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还组织举办了“郭明义同志事迹报告会”。
开展“强化职工书屋建设、巩固学习教育阵地”活动, 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广大职工搭建了更好的学习交流、增长知识、提高思想、技能水平的良好平台, 济钢职工图书馆荣获“全国职工书屋”称号。
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树立“我与企业共命运”思想, 坚定在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思想上形成共识, 行动上形成合力, 为创新创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抓劳动竞赛活动, 调动创新创效的积极性
紧紧围绕“降本增效”中心任务, 以“讲责任, 做主人”为主题, 以“铁前降成本、钢后增效益”为目标, 抓住影响成本、效益的关键指标和薄弱环节, 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在第一、二炼铁厂开展了“降低吨铁成本”劳动竞赛;在一炼钢—中板产线、三炼钢—中厚板产线开展了“降低产品非计划率”和“全国节能降耗对标挖潜”劳动竞赛;在能源动力厂开展了“提高发电量”劳动竞赛, 在广大女职工中开展了“岗位建功”竞赛等。为把竞赛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成立劳动竞赛领导小组, 制定周密的竞赛实施意见, 会同生产部、财务处一起研究制定竞赛奖励标准, 并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调查研究, 指导活动, 及时评比, 兑现奖励。各参赛单位积极响应, 精心组织, 广大职工群众热情高涨, 积极投身到竞赛之中, 炼铁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度提高, 两板非计划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能源动力厂全年燃气蒸汽总发电量达到25.79亿千瓦时, 比2009年增加1.88亿千瓦时, 上网电量达到16.89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1.46亿千瓦时, 全年非计划停机比2009年减少15次, 停机率降低30%, 集团公司全年余热余能发电31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8.9%, 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炼钢厂1#120吨转炉在全国冶金行业转炉节能降耗、对标挖潜劳动竞赛中夺得“全国优胜炉”称号。
特别是去年第三季度, 面对钢材市场价格降低, 上游铁原材物料价格上涨, 集团公司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形势, 集团公司工会迅速在一炼铁—炼钢—中板产线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深挖内部潜力、争做盈利产线”劳动竞赛, 调动和激发老产线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 各作业大班和炉座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指标的优化和提高。
抓“双评”活动, 激发创新创效的活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源泉。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实现企业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双评”活动就是征集评选职工先进操作法和征集评选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 以此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创新就在身边, 创新人人可为”的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热情, 提高创新能力, 多出创新成果。让职工群众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力军。
去年, 我们将“双评”活动作为创新创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立了组委会, 制定了活动方案, 明确了评选标准和条件,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采取统一征集、统一标准、统一评审、统一现场审核、统一表彰奖励的“五统一”运作模式, 把征集评选、表彰奖励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各单位工会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广泛宣传发动, 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据统计, 全公司有26600余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6500余条, 现已采纳5800余项, 实施2530余项, 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职工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命名表彰大会, 隆重命名表彰了27个职工先进操作法和80项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这些先进操作法和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都是生产一线职工长期生产实践的科学总结, 具有提高效率、改善质量、降低消耗、减少事故、提升管理等显著效果。
抓先进岗位创建, 选树创新创效的标杆集体
我们坚持开展以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为核心, 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重点的“工人先锋号”和“巾帼建功标兵岗”的创建活动, 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热爱本职、钻研技术、创新管理、提高效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促进集团公司各项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先后制定下发了《济钢“工人先锋号”考核细则》、《济钢“巾帼建功标兵岗”管理办法》等文件, 明确了以各单位车间以下基层生产区域、机组、炉座、班组、岗位为主的创建范围, 以“四个一流”即一流职业素质、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团队精神、一流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标准。建立了奖励机制, 对公司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工人先锋号”和“巾帼文明岗”分别给予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的奖励。凡推荐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班组) 和推荐全国、省、市级“工人先锋号”、“巾帼建功标兵岗”的, 原则上在济钢“工人先锋号”、“巾帼建功标兵岗”中选拔推荐;推荐评选各级劳动模范及先进个人, 优先在济钢“工人先锋号”和“巾帼建功标兵岗”中产生。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 涌现出了一大批管理好、业绩优的先进班组。炼钢厂2号120吨转炉, 积极参加“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 他们通过加强管理, 不断强化职工精准操作水平, 成立材料检测把关小组和煤气回收攻关小组, 开发智力, 激发智慧。围绕“智能炼钢”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 涌现出大量的操作诀窍和“金点子”, 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早降罩、晚提罩”的操作方法, 进一步优化供氧和造渣制度, 促使冶炼中喷溅次数大幅减少, 煤气回收量和热值进一步提高, 煤气热值由2009年的每立方米1600大卡提高到目前的每立方米1700大卡, 煤气回收指标达到目前的每吨钢101.44标准立方米, 一举跃入了国内煤气回收的领先水平。2号120吨转炉,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目前, 济钢有18个先进集体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有27个先进班组获得济钢“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巾帼建功标兵岗”荣誉称号的有29个, 获得公司级的有30个。创建活动已成为工会系统长期坚持、影响广泛、成效显著的活动品牌。
关键词:教育;培训;素质提升
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而开发人力资源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各级各类人力的培养和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
一、夯实基础,加强建设
第一,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为确保各项教育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适应建成一流员工队伍的要求,培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决定企业教育培训工作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使教育培训工作和实践得到紧密的结合,不能满足停滞于原来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完善、充实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已建成的技能训练基地的建设,不断开拓,高标准地完成了煤气培训基地的建设任务,培训设施的不断加强,使培训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培训功能已完成多层次、多形式、动态化、开放式、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新的形式下,要实现教育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兼职教师管理上,建立专业行家组成的兼职教师档案,挑选和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国内高校教师和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程的讲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通过加强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全体兼职教师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培训教学水平和培训工作能力,努力学习书本知识,虚心学习实践知识,及时学习新知识,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知识、技能互补,一专多能,有力地保证了企业教育培训工作能做得更实、更好,更加卓有成效。
二、规范管理,教育创新
第一,抓好培训体系的创新工作。实现同行领先,员工素质是根本,创新培训体系是关键。始终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大系统中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重视和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逐步形成使用人才重创新素质、重创新能力的良好风气,充分调动广大员工掌握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定期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专题会议,检查教育培训工作完成情况,及时总结交流,指出不足,使职教工作始终掌握在调控之中。主动到基层调研、发放培训需求表等多种形势,充分了解一线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结果调整培训计划,科学地制定出年度计划,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过进一步创新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三级培训网络的作用,确保了职工教育工作层层有领导抓,级级有落实,形成班组培训员讲、师傅带徒弟手把手传帮带、班组成员相互考的良好局面,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第二,抓好培训方式的创新工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培训手段不断更新,运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需要培训方式的创新。作为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培训重点,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促进员工观念更新,管理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等不同层次需要的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内容的差异和培训要求的区别,选择相对的培训方式,从而获得培训效果最大化。如变电站无人职守课程采用研讨培训模式,在煤气等培训中采用多媒体等教学,运用仿真系统强化规范训练、设备故障反事故演练等,在治安人员的培训上,采用个案研讨、角色扮演等培训、先进多样的培训模式、使培训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学员普遍反映一次培训,终身受益。利用各类技能培训基地,采用开放式、双向互动式的培训方式,通过看、问、做、演等多种途径,使学员变被动地接受培训为主动地获取,较快地掌握了培训内容,培训效果明显提高。
三、素质提升,再创新高
第一,培训教材进一步加强。培训教材建设既是培训实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围绕岗位建设,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积极编写实用化的培训讲义和教材,继续完善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快基于能力提升模块化的培训课程研究和开发,创建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编写了适合培训的教材和讲义,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实现教育培训的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第二,培训管理进一步创新。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管理是搞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目前,教育培训工作不仅面广量大,而且要求很高,为进一步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培训工作,重视新技术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提高远程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实用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了煤气、水、热力等工种初、中、高级工技能培训题库和培训管理系统,每个培训班从计划开班到结业,整个过程的文字材料从办班到文件、入学通知、学籍到教学日志、考试试卷、效果测评、结业总结等每个环节的资料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制定严格的标准,实行计算机管理,还重新修订编写了各种相关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教学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培训效益的提高。
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全新的时代,人才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钢铁企业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和终身的教育工程,新形势和新时期赋予了教育培训强大的功能,职工素质提升教育将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邯钢能源中心)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推荐阅读:
职工技术比11-02
职工技术协会总结会11-07
山东省水利职工技术协会章程10-27
经济创新11-10
经济发展国家创新11-09
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交流材料11-03
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06-14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07-09
公司员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实施方案07-02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