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1

戎晓若

在语文学习中,高中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逻辑科学可分为三支:

1、形式逻辑,2、数理逻辑,3、辩证逻辑;本文只限于讨论形式逻辑,这里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掌握和运用形式逻辑的能力)的欠缺,已影响到阅读与表达的质量,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逻辑思维的强弱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的好差呈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取消语法、逻辑学习与对学生进行语法、逻辑知识的概念性考试同样是不足取的,都是走极端的做法。也许有人可以说高中生不必学逻辑知识,但能说高中学生可以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吗?倘要使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应有所作为?其道理不言而喻。

目前上海正使用的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的三种语文教材中,只有一期课改的S版教材编排了十九项逻辑知识要点,虽略嫌简单,但为能在高中语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提供了方便。我们在使用的一期课改H版语文教材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意将分散在S版语文教材各册中的十九项逻辑知识要点汇集起来,作为逻辑思维训练的教材印发给学生,通过专门安排课时教授和日常授课时的补充,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第一、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汉代扬雄,因著文章垂世,而不善说话;唐朝李善,以讲《文选》留名,却不擅作文。他们或许已掌握有关知识,但肯定缺乏相应的训练,以至说写不能两全,造成缺憾。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似乎是两码事,实际都是将语言组织起来表达思想感情。语言是按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要能说会写,就操作层面而言,除了语言学方面的技能外,就要掌握一定的逻辑学方面的能力,主要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知识在语言的表达中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着重记叙人物的命运、事情的过程,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要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议论性和说明性文章重在剖析事理、说明情况,主要运用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有说服力。无论是记叙文或论说文,都应有明确的主旨,并围绕主旨组织材料由词生句,积句成篇,做到脉络分明,语意清晰,令人看得明白。审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环节。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是概念性的,那么概念要确定,不能违反同一律。如题目是《学会》,全文却着重写了如何“会学”,语言形式上“学”与“会”互换了位,从逻辑上说,就是偷换了概念。审题一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就会造成偏题、跑题和离题的后果。但命题作文的题目有的大而抽象,有的小而具体,都在写作时遇到障碍怎么办?学生可以利用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审题。如作文题《理想》,题大且空,可采用扩大内涵,缩小外延的办法:可以写成“仁人志士的理想”,“弱小者的理想”,“青年学生的理想”甚至“我的理想”等或将其中的两个组合起来写;也可以写成“理想的重要性”,“理想就是动力”写前者包括了后者,写后者只是写了前者的一个方面,都可以。这叫做大题小做。再如《父辈》题小且实,可采用缩小内涵,扩大外延的办法:可以写成“父亲和叔伯们”,也可以写成“父亲和叔伯一样辈分的人们”,还可以写成“现在和过去的有着父亲和叔伯那样辈分的人们”等或将其中的两个组合起来写。这是小题大做。题目有时相当于判断,这在下面会讲到。一般来说命题或自己拟题的作文,审题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与逻辑问题有关。我们从逻辑角度专门对审题进行了探讨。

立意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立意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读者便是主旨,虽然这两者不尽然一致,这里且不作探讨。立意(有的题目就体现了立意)往往是判断,不完整的推理不多。记叙性文章即使是主题先行,有时也会看不出所立之“意”是否违反逻辑,因为这类文章意在写个别的人、偶然的事,只要作者不出来说理或说理概括得正确即可。但学生常在升华主题的习惯驱使下,学《伊索寓言》做法,为自己的记叙内容说理,弄不好会出逻辑问题。议论性文章任务就是说理的,出逻辑问题的情况要多。如将 “勤奋出天才”作为文章的“意”。根据逻辑判断原理,“勤奋”是“天才”的必要条件,但一些学生常会误将“勤奋”当作“天才”的充分条件,甚至当作充要条件。那么,许多“勤奋”者而不能成为“天才”,便无法作解释了。在这样的虚假的违反逻辑的说理中,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勤奋”的真正涵义,一方面会滋长了说假话的习惯,一方面会形成放弃“勤奋”的意念。在立意上有这样的问题,在文章的行文时也有这样问题。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大量类似问题,S版语文教材的逻辑知识没有涉及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在数学中作为数理逻辑学生曾学到过,却无法移用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在作文讲评中数次作了这方面的讲解和分析。

议论文的归纳和演绎两种论证方法就是两种逻辑推理形式。在实践中,完全归纳法很少用,在议论文的论证时更少用,而经常用的是简单枚举推理。但运用枚举归纳如果选用材料不妥,极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蛮横之理。因此,在材料准备上要选择各类有代表性的尽可能多的材料,然后再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几个材料进入文章。演绎推理在使用时,最多的是三段论。学生在学过三段论知识后,深有感触地认为,原来我们经常在使用三段论。事实上,无论是学过还是没学过逻辑的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三段论说理,只是更多用的是省略形式。懂得三段论概念、公理、规则和规则可以更自觉地掌握说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第二、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读《孟子》会被其雄辩所折服,孟轲生活在战国时代,逻辑学还没成为一种系统的学问,但用形式逻辑知识分析,正是其逻辑思维的语言体现了强大的论辩力。无论是议论性、说明性还是记叙性文章,要真正读懂,不仅需要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逻辑知识。

我们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就是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逻辑思路。凡是好文章其思路必然体现逻辑性。我们告诉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整体阅读的方法有所不同。说明性文章以说明为主。从逻辑角度看,说明一个事物,总离不开揭示反映该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各种说明方法都是在说明该事物的性状、功能、种类和关系等,说明顺序也必须符合逻辑性。如《眼睛与仿生学》主要说明眼睛的功能及如何利用仿造功能。其说明顺序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先单眼后复眼,先眼睛后仿生。在最后介绍仿生学时涉及到许多具有属种关系的科学概念。记叙性文章以记叙为主。其逻辑比通常所说的推理以及复合命题更为宽泛的意义上来处理命题间的关系的。记叙的逻辑主要反映为记叙线索、记叙顺序、语境推理和从题材到主旨的推理。如巴金的散文《灯》从五个材料:

1、眼前见到的灯,2、给我指路的灯,3、爱尔克的孤灯

4、为恋人点燃的火炬,5、拯救友人的温暖的灯;运用归纳推理得出:“在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这样的结论。议论性文章以议论为主。议论的主要表达手段为论证。论证是由断定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性,进而断定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和表达的过程。整个论证过程,至少有一个推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般授课只讲运用类比推理,其实运用了两种推理:邹忌以“妻私我”、“妾畏我”和“客有求于我”运用归纳推理,得出自己受蒙蔽的结论;再以此为基础通过类比联想,得出“宫妇私齐王”、“朝臣畏齐王”和“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因此,齐王也受到蒙蔽的结论。前者是用妻、妾、客没说实话,我受蒙蔽的归纳推理,后者是用由家庭蒙蔽而到朝廷蒙蔽的类比推理,这是两种推理的套用。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2

一、厚积薄发, 研究性与专题性阅读结合

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材, 其中涉及到多种思想情感和故事情境, 不同的时代、作者、写作背景, 涉及到的文章写作背景也不同 (爱国情感、亲情表达、感慨历史史事) , 而高中生自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积累往往不足, 这就难免会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过程中产生困惑, 甚至会产生误解,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专题研究空间, 对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阅读《安妮日记》时, 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够了解, 也就不能设身处地体会安妮写这些日记时的心情。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类似的文章或影片资料, 例如向学生介绍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组织学生观看《美丽心灵》, 这些描述同时代相似故事的影视资料, 能够为学生提供最直观的历史感受和影响, 学生在对历史有了足够的认识, 才能对安妮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有更透彻的了解, 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能够更深地把握。

二、百家争鸣,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辩论平台

课文的内容和题材是确定的, 但时代是变化的, 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不断发生改变的, 社会整体观念的变化, 带来了学生对阅读文本思想的变化, 同一个阅读题材,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学生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维, 由此产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如在阅读《红楼梦》时, 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宝黛之间纯洁的爱情, 或看到的是大观园里各种各样的风景, 有的学生认为是描写当时腐败不堪的上层社会。相同的作品, 不同的读者就看出了不同的主题,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 为其提供最开放的阅读平台和空间。

例如在文言文《陈情表》的阅读过程中, 肯定会有学生认为李密的做法“有失偏颇”, 认为为国家效力、尽忠于国家才是真正的“大孝”, 如果有了治国的才干, 却在家里侍奉至亲, 没有将自己的才干奉献给国家, 那与至亲养育自己的目的也就背道而驰, 也有的学生认为李密的做法是正确的, 认为不能为至亲尽孝的人, 如何能够为国家尽忠?教师应当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种分歧, 组织开展辩论会或者班级性质的讨论会, 让学生尽情交流、争辩, 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体会到思想交流时的愉悦, 思想和思维也会因此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别开生面,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语文阅读题材是多样的, 古今诗词、散文小说, 甚至是戏曲、话剧, 这些形式各异的阅读题材仅仅通过书本和文字形式的阅读是不可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为理解不够的原因而大大降低,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也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阅读当中来,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

例如在话剧《雷雨》阅读中, 学生仅仅通过台词是不可能领悟到文中的人物矛盾和事件冲突的, 对情节的发展和转折也缺乏应有的反应, 教师截取《雷雨》片段, 组织学生对这一片断进行表演, 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也会发挥出最大的动力去了解《雷雨》, 学生在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态度中也会渐渐对文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逐层递进,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型阅读

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固然重要, 文学知识的掌握也是不能忽略的, 例如对文言文表达方法和手段的理解、对通假字的掌握、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认知等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这种教学目的可以开展以知识为基础的形式各异的阅读。

例如在学习《太史公自序》时, 可以组织以司马迁为话题的知识竞赛, 教师对竞赛题目进行设计, 可以是司马迁的个人生平、事迹讲述, 也可以是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地点的知识抢答, 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探讨, 例如“论司马迁的个人影响”, 并要求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书面陈述, 例如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等, 也可以上交电子档文件资料等,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PPT、WPS、WORD等格式来进行论述, 学生也由此掌握了多形式的表达手段, 学生的思维也会由此得到拓展, 自我表达能力因此得到训练。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科书;创造性思维训练;教材编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言

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题的编纂水平直接影响教科书的质量,且在2011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1]因此,本文尝试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题量以及提问策略,探讨现行的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必修5册的课后练习题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编制的现状,以便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希望能给教科书的编制者提供参考,有利于以后教科书的作业系统的修订。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必修5册(除去“表达与交流”板块)课后练习题

(二)分析方法

整理每篇课文后面的课后练习题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数量和类型。数量统计的标准是:一道大题计为一题,也就是说一道大题是围绕一个训练点来设计,则按一道题来计;如果一道大题内包含了多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就按照不同的训练点分类计算。从质的方面分析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提问策略的编制现状。

三、研究结果

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5册的每篇课文课后练习题进行统计,其中关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练习题统计结果见表1、表2。

(一)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数量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

通过提问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陈龙安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中提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10种提问策略即6W、列举、替代、可能、组合、假如、比较、除了、想象、类推。[2]本文根据此标准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5册的课后练习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讨论及建议

(一)讨论

1.就数量而言,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数量充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的作业系统创造性思维训练数量一共是89个,共占训练总量的23.36%。根据统计,该套教科书共有65篇课文,平均每篇课文约有1.4个创造性思维训练。据何胜文对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中的统计显示每篇课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0.3题,[3]而且王清芳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能力训练统计显示每篇课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0.43题。因此,根据一篇课文至少有一道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练习题的标准来说,相对之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充足的。

2.就质量而言,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质量有待提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主要以“6w”为主,创造性思维训练总的32.58%,更有甚者在必修3中“6w”的训练策略达到了41.18%。“6w”的训练策略的提问方式大多如下:“阅读某某课文的过程中,哪些场面或人物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怎样理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种策略在把握词汇、段落大意以及理解文章主旨中使用。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中“列举”和“比较”占21.35%和14.61%,在所有的训练策略中居于第二、第三位。其中“列举”的提问方式主要的呈现方式是:“举例说明……”“……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而“比较”策略的主要呈现方式为:“试把某两个词相比较”,“试着把某些作品相比较,说说在某些方面的异同”等。这两种训练策略在该套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训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想象”(鼓励学生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策略使用较少,但常常出现在口语交际和作文训练中。更值得注意的是“组合”“替代”“除了”和“类推”训练策略不到4%。

(二)建议

保证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数量,丰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策略。根据陈龙安先生的研究成果,每篇课文最好编排有一道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配套练习,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刺激、强化的作用,能力训练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题量首先要保证。还要考虑提高“类推”“组合”“假如”“想象”等训练策略的比重。最后,要加强发散性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过于单一,丰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5]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3]何胜文.香港初中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作者简介:彭露,女,1990年生,四川简阳人,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材编制与语文课程论研究。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思维训练 篇4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有口无心地读;浮光掠影地看;不得要领地说;词不达意地写。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敲击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走出迷惘。

1、激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生疑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三看就是看课文、看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看本单元的读写例话;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与有关资料(工具书);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中不精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学生预习前,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拟一个予习提纲加以引导。

2、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发思考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予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比较时要注意两点:

①是注意调动学生“仓库”里的知识。

②灵活运用比较方法,培养思维习惯,发展思维能力。

从思维的类型看,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的过程看,可能分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等。要发展这些能力在教学语言文字时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于同一篇课文我们可先用横向比较;对一类课文,我们可以用纵向比较。此外我们还可能经常去掉文章句子中几个关键字词,然后再与原句比较,从中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湛技巧。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故而,在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中,把比较的方法用在节骨眼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提倡创造性思维

学生辨疑、析疑时,教师无论如何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思考问题通常有一种习惯性的思路,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的束缚,闪发出创造的火花。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法训练 篇5

教师分析人物时,要抓住这三个矛盾冲突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教师可首先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矛盾冲突――“抢夺梳妆匣”,它表现了葛朗台的极端贪婪的性格特点。分析至此,教师启发:“葛朗台贪婪到如此地步,连侄子留给女儿的梳妆匣也要抢夺,他还会做出哪些逆情背理的事?请大家阅读下面的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设疑提问,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葛朗台为了聚财又狡猾地诱骗了女儿的财产继承权。“手抓法器”的离奇举动,活现了葛朗台疯狂占有金钱的心理特征。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6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教育机构更希望通过课堂的教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对思维训练的培养和方法品质的学习要通过日常学习中的积累和开发,并且通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一系列的语感巩固,因此对于直觉思维的训练和语文的教学密切相关,学生在中学语文上的学习同时也是对于语感灵敏度的训练和直觉思维的培养。文章从中学语文教学对于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上进行分析,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角度探讨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训练重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训练初探 篇7

一、立足实验思维, 在实践中构建生物知识网络

作为一门立足于实验的科目, 生物学的大多知识的获得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 生物实验课给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 对提升他们探索与动手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帮助。随着新教材的实施, 不难发现近几年的教学方向多注重从实验出发, 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然而, 随着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 关于实验的课时却没有增加。课时的不足和实验条件的匮乏, 导致很多实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叙述及书本结论上, 而不能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实验的探究过程, 无法循着科学家的思维路径进行探究实验活动。教师在授课时, 如果仅仅告诉学生结论, 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说, 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追随科学家的思维探索步伐, 更多地给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思维训练。

例如, 在学习光合作用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重点介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下面就以恩吉尔曼水绵光合作用的实验为例, 进行简单的介绍:1.阅读实验过程与提出疑问。教师先简单介绍有关水绵的生理特性, 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过程,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何在?2.让学生在阅读时带着疑问思考并寻找答案。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实验材料选取的独特性,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水绵的特性 (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 叶绿体在细胞中又呈螺旋状分布) , 强调实验材料选取的重要性。3.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该实验中,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为什么要放在真空及黑暗的环境里?为什么要做黑暗、局部、曝光的对比实验?”4.合作讨论,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获得答案, 并结合答案最终得出“氧是叶绿体释放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结论。

二、随机通达教学, 从多方面对生物学习进行思考

随机通达教学策略是美国学者斯皮罗等人在了解灵活性理论指导的基础上, 提出的针对高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核心主张是就同一内容, 在不同的时间、情景和目的下多角度、多层次地进入学习, 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的。

由于高中的生物知识比较复杂, 所以可通过多角度、多层次进入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获得与整合, 以达到更全面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 可以让学生随机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式, 自主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学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时, 学生可以自主得出“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等结论, 使学生的高级学习产生类推性、反加性与连贯性, 以及让学生对“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这方面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 实现认知的飞跃和有效的认知建构。

另外,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分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 得出更加全面和完整的结论。同时, 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发挥优势互补与思维碰撞的作用, 让学生对在不同情景下获得的知识进行讨论与评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先接受来自组内各成员的评价与质疑, 再通过组内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当然, 结论的正确与否在于其次, 重要的是合作学习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在整个学习中, 学生不仅要更加完善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在原有的认识上通过思维整合让自己的结论更加完善, 而且要用科学敏锐的思维去评价组内其他同学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而且可以发展思维的多样性与敏锐性。

随机通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要学生学会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由于不够成熟, 所以在自学或小组学习时必定存在一些不足, 此时教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教师可以在课末, 引导学生总结并介绍自己的思维途径, 帮助学生在更加成熟的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尽量详尽的展示思维过程, 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历史宏观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篇8

[关键词]整体目标宏观思维深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9

江苏省2014年历史高考试卷第22题要求学生根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以及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从学生考完的反应、试卷评析以及平时的课堂训练来看,学生对这种综合论文形式的题型往往一筹莫展,不能把握其要点,得分较低。这是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历史宏观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欠缺所导致的。

现阶段高中历史学科的整体目标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并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视为现在以及将来历史学科建设的关键,而历史宏观思维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倡以整合、发展的眼光学习历史课程的新研究范式及思维方式,新课程下的高考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近几年高考必考的小论文,就是考查学生历史整合思维、宏观思维的一个体现。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宏观思维就成了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这种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必然又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具备这种思维能力呢?

一、未雨绸缪,夯实基础

历史宏观思维是把历史知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使我们达到对历史发展具有科学认识的过程。虽然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其基础知识的丰富程度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怎样才能让知识对思维有所帮助呢?这要求我们将知识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体系严谨的系统,这种知识系统具有更加宏观的概况性质,更科学的表达方式,因而能够使人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运用,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有鉴于此,教师要想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达到比较高的阶段,就必须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时引导学生进行更细致全面的学习,对历史事物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以后,才能在以后的综合考试和高考中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达到对知识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识记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后,学生不一定具备合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的能力,还必须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提高宏观思维能力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合理组织教学、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步步地得到提高。

历史的宏观整合,相对于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一个更高的历史学习阶段,逻辑规律相对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耐心,注意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起初,学生可以聆听教师对某段历史的整合和讲解,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某种方法或思想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当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思维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情境和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接着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和问题并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地思考历史,解答历史,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当然,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主张重视宏观思维和宏观能力培养的意识和方法,而不主张宏观思维和能力的成果统一性,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所重视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只要学生在训练中能够获得学习的本领和意识方法,并且没有史实性的错误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产生统一性的结果。

三、依托教材,万本归源

在今天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参考书满天飞但良莠不齐,而参考书的内容又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同性质的参考资料为各种类型思维的发展创造了不同的可能性。那么我们选参考书应以什么为标准呢?在高考的大环境下,笔者建议合理使用国家统发的教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和学习的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高考考点最后的归宿和依托还是教材,这样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达到为高考服务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润物细无声”。比如:在学习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宏观梳理,形成总体的知识体系和单元宏观思维体系。如果在教学中真的可以进行很好的总结梳理,那么学生在做201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卷第4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下图)时就不会太匆忙紧张了。平时看似无用的训练,其实达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四、定向高远,深度培养

要想使学生的宏观整合性成果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全面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指能够透过一些表面现象探究问题的实质。思维深刻的学生可以深入探究问题,寻找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思维的广阔性指能够整体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各种关联中去认识事物,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也善于把握事物的重要细节和特殊的因素。思维的独立性指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一般不依赖别人的帮助,不满足得到现成的答案。他们喜欢独立地探究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些思维的品质是历史学习向更高阶段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些较高的思维品质后,就能独立、深刻、新颖地以某个知识为切入点将历史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宏观整合,在高三的综合训练和高考中就能游刃有余。

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李宏图曾说过:“中学教学应走在高考的前面,平时的历史教学应体现历史观和多维思考的能力。”所以学生在高考中要想脱颖而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重视对学生历史宏观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让教学既符合高考的考查要求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澜.重建教学过程观[J].教学研究,2002(10).

[3]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王映学,赵兴奎.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7]王爱.历史教学中补充史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中学历史教学,2009(10).

[8]苟德仪.多岐为贵,不取苟同:“人造史料”系列争鸣文章读后——兼论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J].中学历史教学,2009(12).

[9]黎璎.中学史料教学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2012(6).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9

内容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 直觉思维 语感培养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不强,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这些中职教师这样形容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叫他们去学什么,他们才知道去学什么;不叫他们去学习,他们拿着文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使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必须在教学时开展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的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意义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迅速的理解一篇文章的章架结构,理解这篇文章蕴含的思想,这些学生理解语文文本就如同不假思索一般的迅速;而另一些学生阅读了语文文本以后,不能理解这篇语文文本的意思及表现手法,必须教师加以引导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是语文直觉的差异性,那些语文直觉性强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套语文语感,他们凭直观的感受就能体会到语文文本要描述的意思。那么,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语文的直觉思维能力强,语文语感好的学生能够迅速的吸收语文知识,那么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文语感是先天具备的,还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呢?”笔者认为,语文的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与学生的天赋有关,然而却也能够通过训练和培养形成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只要通过训练和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一定的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范围

1.语言的直觉性

谈到语言的直觉性,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什么叫语言的直觉性呢?以一名学生写的一句语病为例:“听了老师的报告,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部分学生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话没问题啊?它哪儿有问题了?语言直觉性比较好的学生阅读完这个句子,立刻会觉得这句话读得不通顺,细思之下,他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存在缺少主语的问题。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不是平空产生的,这是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以后形成的一种能力。

2.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性,是指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把文本的内容归纳得条理清新,描述事物的时候能够表达得主次分明。比如有些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以后,能够很快的叙述出这篇文章的要点及要表达的思想;而另一些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要思考很久才能明白这篇文章要表达哪些内容,或者学生的领悟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是语言逻辑性的差异。

3.语言的整体性

语言的整体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说法。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些学生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的人会愿意聚精会神的听他说什么,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强、说服力强的特点,人们会觉得这些学生非常“能说会道”;而另一些学生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显得词汇贫乏、词不达义,这就说明这些学生的语言表的整体性不强。学生的语言整体性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4.语言的艺术性

学生的语言艺术性越强,其鉴赏能力越强;反之,其鉴赏力越弱。比如部分中职的学生不愿意看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目前的网络小说思想性不强、章架结构随意、语言语病多,常看这类网络小说只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这类学生会挑选艺术性较强的经典名著阅读;另一些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强,他们不觉得网络小说与经典名著之间有哪些差异,这些学生常年看网络小说以后,语文应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还学会了一些错误的语言应用方法。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方法

1.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知识

部分中直语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拥有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又该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重要途径。

以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窦娥冤》为例,过去曾有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写到形容发愁时,只会写“皱着眉头”、“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由于学生的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因此学生的表达不具有感染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关汉卿是如何描写发愁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关汉卿用催人泪的是……断人肠的是……长则是……闷沉沉……这一系列排比句全方位的说明一个人发愁时的心情。关汉卿还应用“锦烂漫花枝横绣送”、“剔团?K月色挂妆楼”等来对比心中发愁的心情、应用“情怀冗冗”、“心缅悠悠”来形容心中焦急的心情。学生积累了这些词汇以后,以后遇到形容发愁的心情时,可以借用这些现有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学生亦可借用这些表达手法,即时应景创作出新的词汇,形容发愁的心情。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引导学生阅读大文的语言文本,引导学生逐渐的积累语文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语言问题

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那么学生在思考语文知识的时候,有时会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展现这种语言功底,这就是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表现。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提出,他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语言知识非常重要,可是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语言知识非常枯燥。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消极。这些教师要意识到,如果教师以抽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很无趣,从而不愿意学习;然而语文教师把语文游戏、语言文化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

中职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吸收语言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感受文本内容

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用过于理性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丰富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应用这种方法无法使学生与语文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便不愿意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更不愿意自主的鉴赏语言文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本,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本,与语文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呢?笔者现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方法。有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舞台剧的形式表演《雷雨》这一出戏,这些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比如有一名学生饰演周朴园的时候,说到他认为朴园这个角色最重要的特质为虚伪。周朴园貌似在回忆的时候,好像很喜欢鲁侍萍的样子,但是他的感情仅仅只给虚拟的那个人,幻想中的鲁侍萍;如果鲁侍萍站在他眼前,构成他事业障碍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非常冷酷的对待鲁侍萍。从这名学生的描述可以看到,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用引导学生实践的方法、写读后感的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当学生学会用情感共鸣的方式来阅读语文文本的时候,学生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

四.总结:

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语感越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就会越强,其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就会越强,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参考文献:

[1]林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6)

[2] 姚湘仁,杨步安,朱正标.布点教学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方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熊成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4]李宇明.语感简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06)

[5]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

高中语文思维训练 篇10

1.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

主体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

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④]。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

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⑤]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对语文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主体在处理当

前问题时所需要的已经内化的经验、知识,美国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称之为“

内在模式”。他说:“人的思想上有这样的一些理论和模式,它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我们有什么知觉;甚至决定我们有多少知觉……知觉是我们把假设加在收到的信息上

的结果,而产生这种假设的内在模式是一种省劳力的手段,使我们避免逐项处理感性信

息这样的繁杂工作。”[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要使主体已经内化的经验、知识(或

“内在模式”)在直觉思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离不开调动记忆这种手段。无论直觉

的形式多么变化多端,也无论直觉的内容如何丰富多样,而其心理素材都无一例外地来

自主体原先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的并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在直觉产生的心理机制中,

记忆的检索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得(learnin

g)。语言习得,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

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

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

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

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

听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

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⑦]听的作用仅次于看,

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听话时,主体必须在一瞬间利用强化

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义并

评判话语。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会听普通话。在对普通话语音材料的反复听的

实践中,学生会逐步将抽绎出来的母语的口语规律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

内在模式”。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

声朗读两个方面。有的人将阅读仅仅理解为无声默读,造成语文课堂只能见到学生埋头

看书的身影,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重阅轻读乃至只阅不读的片面做法应该摒弃,提倡

阅览与诵读并重。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

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

、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

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

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

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

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

,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

,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

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

,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

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

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⑧]另

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

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我们未对这种民族

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弃置一

旁。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2.强化语言训练,突出语言学得。

语言学得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言以形成言语能力的,母语的书面语学习大都

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

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⑨]。因此,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

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

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

,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

向关系。

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

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律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

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著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为讲而讲。“串讲”以层层剥笋

的形式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为孤立零碎的文字符号与失去意义联系的单个词语,“讲析”

用所谓的条分缕析的方法将浑然一体的作品割裂为抽象干瘪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与写

作特点。“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同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

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

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

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

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有的人将训视为所谓“启发式的问”。无思维训练深度的“是

非问”和在提问之前“保证”学生答不上来的“刁难问”,是无益于学生的语言练习的

。提问不应存在什么固定模式,只有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这才是启发性

提问教学原则的精髓所在。而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时时问、事事问、字字问、句句问

、段段问、篇篇问,为问而问,并形成了由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什么?”“为什么?”

拼凑起来的问的操作模式,问得学生晕头转向、坐卧不安,完全步入了问的误区。

上述偏离训示规律的“讲”、“启发式的问”,是未认清我们母语的特性所致。汉

语不同于西洋的“法治”的语言,是一种“人治”的语言(王力语),“偏重心理,略

于形式”(黎锦熙语),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

态语言。因而,母语学得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

。语言训练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

养生主》),“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

,引梅尧臣语)。所谓“神遇”、“意会”,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

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

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

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3.鼓励想象联想,诱发审美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

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

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

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

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

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

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

、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

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

的一段话: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

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

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

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

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

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

想与奇特的想象。

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的不可或缺的契机,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所以,

直觉思维往往是受主体的情感所支配、所制约。英国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认为,有相当一

部分的思维并无足够可靠的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依据,而须借助审美情感来进行感知、

作出判断。在语感直觉中,情感往往表现为对言语内容美和言语形式美两方面进行审美

鉴赏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情感愉悦。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

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

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

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注:

①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71页,科学出版社,1980。

②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57页,商务印书馆,1980。

③ 参阅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

(1)。

④ 转引自任樟辉、郭安善《数学直觉思维新探》,《中学教学数学》,199

0(1)。

⑤ 转引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1

)。

⑥ 转引自杨春鼎《直觉、表象与思维》,7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⑦ 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21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⑧ (清)唐彪:《家塾教学法》,92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⑨ 李宇明:《语感简论》,《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2)。*

上一篇:知识产权第二次在线作业下一篇:立秋节气三候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