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8篇)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1

演练目标:通过情景设计和模拟演练的表演形式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步骤,强化护士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并有效的清除或减少患者因外出而造成的不良隐患,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加人员:护士2人(甲、乙),患者1人 场景设计:

夜班护士甲22点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12床王艳未在病房,向同病房病友10床李晓红了解:“请问王艳是几点离开病房的?” 10床李晓红回答:“大概21:30离开的”。护士甲看手表,记录具体离院时间。

护士乙查找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电话,打电话无人接听。

护士甲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12床王艳,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于21:30未请假已离开病房。打电话无人接听。”

护士乙通知护士长:“护士长你好,我于22:00点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12床王艳未在病房,打电话无人接听,已通知值班医生。”

护士甲再通知院内总值班82689:“总值班您好!我是妇产科值班护士王琼,我于22点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12床王艳未在病房,现在向您报告情况,打电话无人接听。”

护士乙通知保卫科89110:“我是妇产科值班护士韩文纳,我们22点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12床王艳未在病房,现在向您报告,打电话无人接听,联系不上患者,请协助寻找。”

确定患者外出,护士甲、乙两人共同清点患者用品,贵重物品,钱款应登记并上交领导妥善保存。经过努力,联系上患者。病人电话接通,看时间。

护士乙:“12床王艳您好!我们这里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我于22:00巡视病房时发现您不在病房,您离开病房时未告知我们,请问您现在在哪里?”

病人:“在长青四队家里。”

护士乙:“您现在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病人:“没有。”

护士乙:“好的,因为您已确诊为宫外孕,需要随时观察病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为了您的安全请您现在就返回病房。”

患者安返病房后,护士甲通知护士长:“护士长您好!12床王艳已于23:50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请放心。”

护士乙通知总值班:“总值班您好!12床王艳已于23:50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请放心。”

患者返回病房后,值班医生和护士到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并当面归还患者清点物品。做好患者外出过程记录,记录返回病房时间。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2

会议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进一步落实做出了新的部署, 总结了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以下简称《办法》) 的经验做法。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贺黎光在讲话中指出,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安监部门不断规范应急预案管理,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推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不断深化,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措并举促发展

近几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5·12”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经受了考验, 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相互不衔接等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实际作用和应有的效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并印发了《办法》。《办法》的颁布实施, 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极大地推动了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使《办法》落到实处, 在《办法》推出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又先后出台了有关预案评审、备案等配套制度、措施, 不少地方的安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纷纷制定出台了应急预案的管理办法或《办法》的实施细则, 大大推动了《办法》的落实。

除此之外,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还开展了重点督导工作。2009年3月、5月、8月, 分别在天津、上海、黑龙江等3省 (市) 召开重点督导省市座谈会, 交流7省市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经验, 研究《办法》贯彻实施中的问题。

对于一些地方对应急预案了解不多的具体情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对各地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以预案的编制、管理、评审、备案、演练、修订等各个环节为重点, 为各地开展工作培训师资和业务骨干。各地安监部门又组织了逐级培训, 使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工作有重点地开展起来。

由于应急预案涉及的点多面广, 仅靠一个部门很难做好工作, 一些地方发挥省政府优势, 组织相关委办局及企业共同参与预案的制定, 大大提升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工作。不仅如此, 一些地方还开展应急演练, 以检查预案的可行性, 并从中发现问题, 不断加以完善。

在众多举措的共同作用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总结经验谋发展

虽然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在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贺黎光坦言, 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顺畅、人员紧缺等困难, 也是摆在各地安监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为贯彻落实《办法》, 各地克服了种种困难, 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短短几年间,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 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实现了100%工作目标, 其他行业企业基本上都编写了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预案管理在进步,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中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是最好的。

据了解, 北京市安全监管局把《办法》贯彻落实工作与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工作紧密结合, 把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分解到庆祝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海市安全监管局结合“安全办世博”, 通过联席会议和日常检查等形式推动应急预案管理深化;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列为建设安全保障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这些做法促进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效果显著。

贺黎光在发言中强调, 尽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安全生产预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和单位对预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二是预案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在推动应急预案管理方面行动迟缓, 用文件贯彻文件, 简单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贯彻实施通知》, 缺少具体推进工作方案。三是预案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普遍存在。2009年1至10月份发生27起10人以上工矿商贸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在事故调查中发现, 所有事故应急预案都是一般文档性文件, 脱离企业实际, 根本不能发挥应急预案应有的作用。四是部分从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特别是从事预案管理的同志存在这样那样的畏难情绪。

努力开创新局面

2010年是国务院提出的安全生产实现明显好转的一年, 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而又艰巨。有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整体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正在加以研究, 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贺黎光代表应急指挥中心提出了几项工作建议。

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者既要看到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成绩, 又要看到目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机构不健全, 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 工作难度确实不小。但贺黎光强调, 通过前几年的工作, 我们既然能够解决各级各单位预案有无的问题, 同样, 我们也可以经过几年的努力, 提高预案的质量, 解决预案有用管用的问题。加强指导与服务

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的各项要求, 在解决了有预案的基础上, 通过加强预案管理, 提高预案质量, 真正实现预案有用管用的目的。要按照“巩固现有、全面推进”的思路, 紧密结合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 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的问题。

加强沟通和协调

这既是方法问题, 也是中国国情。同时也是2009年各地贯彻《办法》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涉及多行业、多部门, 仅靠安监部门单打独斗不可能完成好这项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充分利用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和指导的工作职责, 充分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和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要主动与其他负有安监职责的部门进行沟通, 共同研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明确合理可行的工作职责分工、实施程序、工作要求,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只有这样, 安监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才可以同步进行, 为完成同一目标, 共同努力,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

宣传培训是推动预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2010年, 在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中, 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 尽可能扩大培训范围, 为地方提供培训师资、业务骨干和教材。另外, 预案演练是磨合机制、教育公众、锻炼队伍、检验预案的有效途径。目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在一些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得比较普遍, 大大提高了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安全生产预案的修订

预案的修订是预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预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是明年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 目前印发的部门应急预案都应该进行修订。2009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已经开展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总局10项部门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不久将征求大家的意见。2010年年初, 应急指挥中心将对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一次评审, 目的是全面了解地方部门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指导各省 (区、市) 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

加快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3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 篇4

当发生建筑物倒塌或特大火灾等安全事故或突发停电等需要紧急疏散教学楼内的幼儿、老师时,启动本预案。

二、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在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小组,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伤员救护组、外围控制组,通信联络组。

(二)现场指挥组: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三)紧急疏散组:班主任。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按班级有序地撤离现。

(四)伤员救护组:配班老师、保育员。基本职责:拨打120,与就近医院联系,并配合医生进行护理。

(五)外围控制组:门卫、后勤人员。基本职责:维持秩序,与家长沟通。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5

【应急预案】

(一)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术后如果第一次便血超过20ml,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安慰患者不要害怕、惊慌。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检测血压,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如肛门镜、肠镜、负压吸引器、冷光源、器械包等,并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出血原因,进行止血。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止血后6h内每15-30min检测生命体征一次,6h后改为1~2h一次。12h后改为4~8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四)止血后继续严密观察有无腹胀,以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警惕二次出血。

(五)24h内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舒适卧位,稳定后可以下床活动。排便时勿用力、勿久蹲,以免再次引发出血。

(六)嘱患者24小时停止进食,如无再次出血,可进无刺激、少渣的流质饮食,大便颜色由黑色转为正常后,改为普通饮食,以营养丰富、粗纤维多的食物为主,多饮水每日(6-8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七)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听取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使其有安全感。

(八)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6h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6

为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发生在检查过程中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特制定应急措施如下:

1.医技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指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虽已经处理,病情已得到稳定,但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变化者;在接受各种造影所需的对比剂过程中所发生的过敏反应者;或者非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病情变化者。

2.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一律进行先检查,后补记费用的诊疗制度。

3、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必须检查者应通知其所在科室派医师到场。

4、接受离子型碘对比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接受碘对比造影的患者,检查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被检查者或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5、检查室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受检者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投入抢救。

6、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吼道。必要时使用气官插管。

7、医技科室医生应具有初步的抢救技能,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病区医生协助抢救,同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立即到场,一方面组织协调抢救,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或院长汇报。

8、如临床医师尚未到场,此前放射科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摩,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急救药品。

9、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10、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

察治疗。

11、科室人员定期检查,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

用。

心搏骤停急救原则:

1、疏通气道。

2、人工呼吸、吸氧或呼吸机。

3、拳击复率+心脏按压。

4、药物:

1)肾上腺素的使用:肾上腺素首次1mg静推,3-5分钟1次,3-5次后无效者

加大剂量至0.1mg/kg。

2)升压药物:低血压者可用盐水500ml+多巴胺80mg+间羟胺40mg静滴,效差

者加用肾上腺素1mg或去甲肾上腺素1mg,心衰者加用多巴酚丁胺120mg。

3)利多卡因:首剂50-100mg静推,可重复,每次50mg,见效后2-4mg/分钟静

滴维持。仍有室速和室颤者用胺碘酮。

4)阿托品:1mg静推,无效时隔3-5分钟1次至总剂量0.04mg/kg。

5)碳酸氢钠:首剂5% 碳酸氢钠60-100ml。

6)异丙肾上腺素:1mg+糖250ml静滴1-2ml/分钟。

临床急症抢救用药

一、代谢性酸中毒:

1.吸氧:10L/min

2.补液:N.S 500-1000ml

3.碳酸氢钠:每公斤体重给5%碳酸氢钠0.5ml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

二、升压:

1.多巴胺:2-10微克/公斤.分(或0.25-1毫克/分)静点

2.多巴酚丁胺:2.5-10微克/公斤.分静点

3.肾上腺素:0.5-1毫克皮下或肌注

三、呼吸衰竭:

1.痰液引流

2.解除痉挛:氨茶碱0.25克+50%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

3.吸氧

4.呼吸兴奋:尼可刹米1.5-3克+5%葡萄糖500毫升静点,总量小于5克/天

四、强心:

西地兰0.2-0.4毫克+50%葡萄糖静推(慢推)

影像科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

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

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

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

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

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

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

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

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

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

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

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

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

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根据病人情况,适时配合急救人员护送患者到急诊科或病房继续诊疗。

(八)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记录抢救用药,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瓶及药瓶。

(九)与急救人员及收治科室做好病人的交接工作。

三、【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 → 做过敏试验 → 阳性患者禁用此药 → 该药标记、告知家属 →

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 → 现用现配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首次注射后观

20~30 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 →平卧 →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改善缺氧症状→ 补充血容量

→ 解除支气管痊孪 →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家属→护送患者到急诊科或病房继续诊疗→做好病人交接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7

为了绷紧生产安全这根弦, 近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背景

2009年3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以下简称原《办法》) , 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高双喜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应急预案工作的背景和重心发生变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 应急预案的定位从补充应急管理制度向完善应急准备、规范应急处置转变, 工作重心从解决预案有无向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转变。同时, 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对简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动应急预案工作与时俱进, 适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 有必要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应急预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应急预案主体责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文)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1号, 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等文件对应急预案功能定位、编制程序、管理责任、预案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 进一步明确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的特点, 强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和资源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 强化政企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突出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和动态管理。而原《办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 主要问题是重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内容, 轻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预案内容的全面性, 轻应急预案内容的实用性;重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应急预案衔接, 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重规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轻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动态管理。因此, 需要通过修订原《办法》补充和细化相关具体要求。

三是一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办法》汲取和改进。根据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导致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 就是瑞海公司应急预案流于形式, 应急处置力量、装备严重缺乏, 不具备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为提高企业先期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企业采取了编制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等措施, 指引从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对事故的应急处置。这些措施有利于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有必要通过修订《办法》加以推广和实施。

企业必须找准预案定位

在新出台的《办法》中, 对企业必须履行的预案编制、备案和日常管理责任作出了要求, 企业如何才能将这些要求落实到位,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高双喜提出了以下三点内容:

一是必须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落实主体责任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做好应急预案工作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法》和《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应急预案工作责任。企业要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来做好应急预案工作, 尤其要从资金、人员和管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层层、一级级地抓落实。否则造成严重后果就会依法受到惩处, 追究责任。

二是必须正确理解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各类企业必须要找准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 解决“预案是什么、干什么”问题。这是预案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 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强调一下, 预案不是现场救援方案、不是作业规程、更不是应急制度汇编, 预案是事前准备的工作方案, 其主要功能是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救援, 可以说是应急机制的载体、应急培训的大纲、应急演练的脚本和应急行动的指南。因此, 企业要紧扣完善应急准备、提高应急能力开展应急预案制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 推动应急预案实战化应用。只有这样, 应急预案才能落地, 才能发挥作用。

三是必须广泛宣教培训。一方面, 企业负责人和应急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办法》培训, 认真学习, 吃准、吃透《办法》的精神, 牢固树立预案工作不到位就是隐患的理念, 掌握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的程序、方法, 做到会编、会管、会用。另一方面, 要按照《办法》的要求, 采取制作宣传展板、岗前教育等形式, 面向车间、班组开展应急预案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一线员工知风险、知流程、知措施, 真正提升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应急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保证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副主任孔亮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应急预案主要用于明确事前、事中、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做。因此, 一个好的应急预案必须要满足三个有效性。第一, 权责分配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结合本企业的组织体系, 确立最优化的运行机构, 即明确需要什么样的应急机构, 有哪些人参与, 职责又是什么, 等等。第二, 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就是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确定最优化的应急流程和措施, 即明确什么时候最该干什么、怎么干, 等等。第三, 资源调配的有效性。就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确定最优化的应急资源调配程序和方法, 即明确如何保障资源、如何调集资源等内容。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不仅关乎预案的质量, 也起到完善应急准备的作用, 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比应急预案本身更为重要。因此, 要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就必须做到:

一是基于风险、立足现有。风险评估是预案是否实用的关键, 否则预案就是无根之萍。要分析风险可能引发什么样的事故、影响范围有多大、有什么样的处置措施, 当前的应急能力是否与事故处置相匹配、需要哪些应急资源、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等等。只有把这些都分析透了, 才能保证预案与生产实际的符合性、与应急机制的符合性, 预案才能有针对性。

二是规范程序、全员参与。应急预案对应急事故处置,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牵涉到方方面面。《办法》在总结相关典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 归纳了成立编制小组、确定体系、编制预案、征求意见、评审和公布等编制程序。企业要认真学习、把握实质, 真正抓好预案编制的过程管理。要坚持“谁用谁编、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原则, 既要保证职责不漏、流程不漏、资源不漏, 又要促进各个层级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为预案的最优化提供支撑。这里强调一下, 从近年来的执法检查来看, 应急预案的编制多为应急管理人员负责, 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参与相对比较少, 需要企业加以重视和改进这方面工作。

三是做实评审、严格把关。企业应急预案的评审是应急预案是否好用管用的保障。《办法》对应急预案评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我们也在研究评审方面的标准。企业必须重视评审工作, 可以采取桌面推演、研讨、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 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包括所规定的职责分工是否有效, 响应分级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应急响应程序是否科学, 应急保障措施是否满足事故应对工作需要, 基本要素是否齐全, 与外部预案是否相互衔接, 等等。

四是演练评估、动态修订。《办法》明确规定了演练评估、定期评估和事故评估等三种应急预案评估方式。企业要按照《办法》要求, 重点围绕上面所讲到的权责、应急程序和措施、应急资源调配的有效性开展评估, 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真正做到常用常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三大亮点

“此次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顽疾, 有针对性地作了回应。”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解读了《办法》的三大亮点。

亮点一重在事前准备

国家安监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1月至5月, 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854起、死亡9977人, 按照可比口径 (下同) 同比分别下降11.4%和14.1%。其中, 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虽然前5个月安全生产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形势, 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数据显示, 5月重大事故同比上升, 渔业船舶事故集中多发。5月发生3起重大事故, 环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增加7人, 上升17.9%。

从事故致因理论来看, 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的时空里交叉所致。

海因法则又告诉我们,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处事故隐患。

这些都说明,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征兆、有苗头的, 可以通过发现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达到预防和避免事故的目的。亦可以说, 一切事故是可以预防, 一切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 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 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出手及时有力, 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

此次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的指示, 以预防为导向, 重在事前的准备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教授赵来军长期跟踪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 他认为, 事前的信息共享对事故应急处置作用较大。

“从已经发生的重大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来看, 由于缺乏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系统, 在应急处理时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导致事故扩大情况。进一步讲, 消防人员对仓库内具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及分布情况一无所知, 只能在对仓库和堆场里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种类等信息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 最终导致人员伤亡。”赵来军认为, 如果信息事前被安监、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共享, 那么事故应急处置阶段的损失就不会这么严重。

针对此, 新修订的“办法”要求, 编制应急预案前, 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所谓事故风险评估, 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 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 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所谓应急资源调查, 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靖江危化品仓储爆炸事件, 就是调动了上海等周边区域的消防力量。可以说应急处理比较到位。”唐钧说。

亮点二扭转形式主义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 被认定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5年8月12日,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

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 瑞海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达10项之多, 其中之一, 是未按规定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事实上, 从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来看, 不少生产经营单位都极其不重视应急预案。

新修订的《办法》对于长期以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顽疾, 有针对性地作了回应, 可以说是“求真务实”。

“首先是扭转应急预案的形式主义, 转变为真实性和实用性的处置方案。”唐钧告诉记者, 自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以来, 有一部分单位的应急预案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编制时“向上看齐”, 直接摘抄上级的预案;平时“束之高阁”, 出事后找出来当作“挡箭牌”推卸失职之责。

针对这种情况, 《办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此次《办法》“求真务实”的第二个体现是:改变预案的静态管理, 转变为镶嵌进入日常管理工作的动态管理。

从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 第十七条及安全生产法 (2014年) 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可以看出, 由于对预案的管理未明确规定详尽的办法, 导致有一部分单位把预案静态管理, , 即把预案当作额外的附加任务。

新修订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力争扭转此局面。

此外, “办法”以法律责任的形式, 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约束, 并且强化预案与日常管理的紧密契合。如《办法》第六章还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负有的法律责任。

只有把预案工作镶嵌进入日常管理, 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预案的应有功能。

亮点三强调真实实用

如果缺乏可操作性, 那么应急预案如同纸上谈兵。因此, 预案编制要强调实际操作为导向。

新修订的《办法》明确要求, 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编制真实、实用的预案。

“预案编制后还要定期演练, 让相应岗位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唐钧说。

如《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 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 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 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此外, 还要告知周边, 提醒周边的利益相关群体和部门, 都要提前做足准备。

如《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 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8

如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使得大量的档案资料因为掩埋而遭受重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011年3月,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遭受持续的强暴雨袭击,致使一部分公共机构及商业机构的档案文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不过这些机构都能够科学有序地对于已经受损的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修复。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就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抢救应急预案。所以,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必须不断地提高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于档案的危害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和降低档案人员与各类档案信息可能遭受的损失。

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是档案部门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保证

档案的应急管理是指档案部门通过对于自然界与社会所产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与后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效整合档案领域当中有关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整套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反应和事后处理的管理程序和手段。档案应急管理通常具有突发性和非程序性的特点,但同时又必须满足预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所以应急预案也是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

1.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属于档案安全的最迫切要求。在过去,世界很多国家的珍贵档案资料,都曾经遭受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产生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如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让位于世贸中心的很多金融机构的计算机数据档案瞬间被毁。而各类频发的突发事件,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也为档案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展开积极的行动,不断加大应急预案的管理力度,以便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1.2 应急预案管理能够提升档案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实践证明,应急预案是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通过制定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从而规范档案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有利于使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且有利于及时鉴别和处理各类档案的安全隐患,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在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做到未雨绸缪,并提高应急决策的主动性、时效性与科学性要求。

1.3 应急预案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保障力。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兼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并根据《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与《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规定,明确要求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应急预案在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明确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和要求。这也表明,强化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并为提升档案管理安全增强保障力。

2 国外应对档案管理突发事件的有效设计

2.1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分工。在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国外非常重视档案人员的分工和合作,档案馆(室)的工作人员队伍通常非常精简,因此,要求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档案管理突发事件中,各项预防工作和应急处理都非常明确。如加拿大温莎大学所制订的档案防灾减灾计划把档案工作人员分成三类,分别是灾害预防小组和灾害行动小组以及灾后恢复小组,分别负责在档案灾害发生前的预警预防、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以及灾害后期的档案修复工作,并且均依据不同的职责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培训工作。

2.2 加强档案部门可能遭受的灾害研究力量。在国外,档案部门比较关注可能面临的灾害和突发事件研究,并热衷于突发事件对档案建筑和馆藏档案造成的危害,并高度重视各项预防策略。如美国档案机构就非常重视自档案馆(室)建筑和应急设备以及应急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以便于更好地降低对档案机构的各种危害。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档案大会上,日本某档案学界专家曾指出,对于文件管理机构来说,预防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是保护档案文件资料安全的重要措施。全部文件保管设备都应当在紧急状况时,确保档案实体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坏。

3 目前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档案应急预案的严重缺失,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很多档案部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重视不够,很多还是缺乏高度的防范意识,即使制定有应急预案,在体系上还很不健全,甚至有很多的档案管理部门,根本就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另外,大部分的档案部门也大都将重点放在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制定上,往往忽视了事故灾难、社会不稳定事件和网络冲击等应急预案的制定,比如对于网络侵入和篡改等方面的威胁甚至没有丝毫防范意识,这就出现了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的状况。

3.2 应急预案内容空洞,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合理。 现阶段的各级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的内容方面,大多是因为仅仅注重形式而脱离实际,并且存在着相互抄袭的现象,结果造成在操作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从总体范围看,由于很多档案部门尚没有完善的档案风险等级评估体系,还没有进行档案的安全分级管理,这就造成在各类档案的实际存放过程中,往往忽略将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集中存放,这样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乱成一团,反而使珍贵的档案得不到及时抢救,造成巨大损失。

3.3 没有明确的奖罚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公布的应急预案中,很多缺乏档案应急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样就会对于考核标准的界定不够明确,缺乏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奖励机制,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就会明显下降。而应急预案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惩罚机制,主管部门对于失职人员的惩罚没有依据,无法实现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平,使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3.4 应急预案的演练流于形式,其联动能力缺乏协调和统一。目前,许多档案部门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不能够实现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应急联动能力的密切联系。而事实上,应急预案的演练不足,则应急联动的能力就必然较弱,结果造成档案应急处置中出现“不联不动,联而乱动”的混乱现状。在电子档案信息应急处理方面,往往在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局域网中断,以及档案馆业务管理系统出现了严重漏洞,而造成业务数据错误和操作失误时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在实践中也必然会降低应急效率与水平。

4 档案部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与构建

4.1 加快档案应急预案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建设。要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队伍,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明确预案编制小组的具体职能,不仅要确定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和职责,而且对于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类别、范围和适用等还要做出明确阐述。至于编制小组的组成,最好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参加,通过广泛参与和相互协作,真正实现明确分工,高效运行。

4.2 提高档案管理内在风险的监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大部分可以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和预测。在特殊时期,档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加强对网站、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密切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持续的监测。同时,还要从档案部门的自身出发,及时排除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因素产生的可能。

4.3 重视档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努力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科学严密的应急预案,能够让档案部门的各项应急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和有章可循。档案部门在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时,应当对内容框架进行科学设置,并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及实施的范围,力争所制定出的应急预案,可以应付所有的突发事件发生。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尽可能细化,比如,在档案馆官方网站或者微博中,出现非法言论和黑客攻击事件以及网络病毒感染等,都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应急预案拥有完善运行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出积极功能和作用。

4.4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档案应急预案的效果。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是考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在档案安全应急演练开始以前,应当预先熟悉已经编制的预案,充分了解该演练所主要考核的各项技能,尽可能地掌握该演练的组织策划和进度控制等演练模拟方案的要点。应急演练结束后,还应当迅速针对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应急演练,才能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同时有效提高档案部门的应急救援水平。

4.5 要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保证档案应急预案的及时有效。要重点把握好在进行应急演练模拟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工作,并及时对预案的版本进行升级。同时,档案部门还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一步地修订和完善,同时做到明确分工和明确职责,从而使应急预案能够更加适合最新的档案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下一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