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精选6篇)

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 篇1

一、单选题 1、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召开过几次全国人大会议?(A)A、一次 B、十次 C、三次 D、四次

2、民主集中制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政权组织原则是哪一部宪法?(A)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写入宪法?(A)A、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4、年满多少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C)A、18周岁 B、30周岁 C、45周岁 D、50周岁

5、乡镇政权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是哪年宪法修正时规定的?(C)A、1993年 B、1999年 C、2004年 D、1980年

6、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多少比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A)

A、三分之二以上 B、二分之一以上 C、全体 D、五分之一

7、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多少比例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B)A、三分之一以上 B、五分之一以上 C、半数以上

D、三分之二以上

8、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多少比例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A)A、五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半数以上

D、十分之一以上

9、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多少比例的多数通过。(B)A、三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二以上 C、半数以上

D、五分之一以上

10、下面所列全国人大的职权哪项是错误的?(D)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C、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D、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副院长。

11、县人大代表受谁的监督?(B)

A、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B、受选民监督 C、受县人大常委会监督 D、受乡镇人大监督

1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是在哪次全国人大会议?(A)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3、从哪年开始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B)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1年

14、县级以上地方人大罢免本级检察院检察长,必须:(D)A、报经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批准

B、报经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通过

C、报经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D、报经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15、地方人大多少代表以上提议可以临时召集人代会:(D)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16、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的预备会议由:(A)

A、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B、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主持 C、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 D、本次大会主席团主持

17、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由:(C)A、上一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B、本届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C、上一届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D、上一届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主持

18、乡镇人代会由:(D)

A、乡镇人大主席召集 B、乡镇人大主席主持

C、乡镇党委召集

D、乡镇人大主席团召集并主持

19、下列哪项不是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职责:(D)A、联系代表 B、组织代表活动

C、反映代表和群众意见 D、接受本级代表辞职 20、乡镇人大与县级政府派出机构之间是:(C)A、没有关系 B、代管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1、地方各级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大代表选举完成后多长时间内召开:(A、当月内 B、一个月内 C、两个月内 D、时间不定

22、下列谁直接列席本级人代会:(A)

A、副县长 B、工会主席 C、政协副主席D、副厅长

23、下列不可以在本级人代会上提出议案的是:(C)A、主席团 B、人大常委会

C、常委会主任会议 D、法定数量代表

24、地方各级人代会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A)

A、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B、以到会代表过半数通过

C、以到会代表三分之二数通过 D、以表决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5、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换届选举时,提名酝酿候选人时间不得:(D)A、少于半天 B、少于一天 C、少于一天半 D、少于两天

26、根据地方组织法,乡级人大换届选举提名酝酿候选人时间:(D)A、不得少于半天

B、不得少于一天 C、不得少于两天

D、没有具体规定

27、地方人大选举时,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A)A、以得票多的当选 B、进行另行选举 C、进行再次投票

D、进行重新投票

28、地方人大选举时,如遇两人票数相等不能确定谁当选,应当:(A)A、对两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B、对两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且过半数的当选

C)

C、再确定一名差额进行选举

D、按姓氏笔划为序,谁在前谁当选

29、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对代表联名提出罢免案人数规定是:(D)A、二分之一以上代表

B、三分之一以上代表 C、五分之一以上代表

D、十分之一以上代表

30、乡级人大举行会议时,对代表联名提出罢免案人数规定是:(C)A、二分之一以上代表 B、三分之一以上代表 C、五分之一以上代表 D、十分之一以上代表

31、地方检察长辞职须报:(C)

A、上一级检察长批准 B、上一级检察院批准 C、上一级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上一级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32、乡镇长、副乡镇长辞职应当向哪个主体提出:(D)A、乡镇人大主席 B、乡镇人大主席团 C、乡镇全体选民 D、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33、下列不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的是:(D)A、直辖市人大 B、省人大 C、设区的市人大 D、县级人大

34、每届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由谁确定:(B)A、省人民代表大会 B、省人大常委会

C、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 D、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

35、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经确定后:(D)A、因行政区划变动等造成人口较大变动的需重新确定 B、不再变动 C、根据情况可以变动 D、在本届人大任期内不再变动

36、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到:(D)A、选出下届本级新一届人大代表时为止 B、下届本级人大召开第一次大会时为止 C、下届本级人大第一次大会结束时为止 D、下届本级人大选出新的常委会为止

37、地方决定代理检察长须:(B)A、报上一级检察院和人大常委会批准 B、报上一级检察院和人大常委会备案

C、报上一级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报上一级检察长批准

38、新一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领导人员产生后,应当在何时提请任命政府其他组成人员:(C)A、半个月内 B、一个月内 C、两个月内 D、没有规定

39、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A)

A、国家权力 B、政府权力 C、行政权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0、代表法中的代表活动是指:(B)

A、人代会期间组织的代表活动 B、闭会期间开展的代表活动 C、代表之间的联谊活动 D、代表工作单位组织的代表活动

41、代表法规定多少提质询案代表不满意就可以要求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C)

A、三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二以上 C、半数以上

D、超过半数

42、乡镇人代会期间,五名乡镇代表联名提出的是:(C)A、质询案 B、乡镇长人选 C、议案 D、罢免案

43、议案截止时间后提出的代表议案如何处理:(D)A、不再接受 B、作为建议处理

C、交人大常委会处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4、人大代表议案向谁提出:(A)

A、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向本级人大常委会 C、向本级政府等机关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5、全国人大多少代表团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案:(D)A、一个 B、两个 C、两个以上 D、三个以上

46、宪法和法律规定多少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代会:(D)A、二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四分之一以上 D、五分之一以上

47、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C)A、不得触犯国家法律 B、不得代表个人意见 C、不受法律追究 D、不受任何限制

48、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不受:(A)A、逮捕或刑事审判 B、行政处罚 C、纪律处分 D、起诉

49、对乡镇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报告:(C)A、乡镇人大主席 B、乡镇人大主席团 C、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D、县级人大常委会

50、代表参加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C)A、按事假对待 B、按借调对待 C、按正常出勤对待 D、按缺勤对待

51、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由谁补贴:(D)A、本级人大常委会 B、本级人大 C、选民D、本级财政

52、对什么代表履职要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照顾:(C)A、华侨 B、香港 C、少数民族 D、文化较低的

53、下列不属于暂时停止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是:(D)A、因刑事案被羁押正受侦查的 B、因刑事案被羁押正受起诉的

C、因刑事案被羁押正受审判的 D、因病正住院治疗的

54、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由谁公告:(A)

A、本级人大常委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C、本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D、本级人代会

55、中国公民年满多少周岁有选举权利:(B)A、16 B、18 C、20 D、23

56、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由谁主持:(D)

A、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C、县级人大常委会 D、县级选举委员会

57、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由谁主持:(D)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乡级人大主席团 D、乡级选举委员会

58、乡级选举委员会受谁领导:(D)A、乡级党委 B、乡级人大主席团 C、县级选举委员会 D、县级人大常委会

59、乡级选举委员会成员由谁任命:(B)A、县级党委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乡级党委 D、乡级人大主席团

60、选区大小按每选区选几名代表划分:(B)

A、一至二名B、一至三名 C.一至五名 D、二至三名 61、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多少人:(B)A、2500 B、3000 C.3500 D、4000 62、选民名单在选举日的多少日前公布:(B)A、10日 B、20日 C、25 D、30 63、对选民名单申诉意见何时提出:(C)

A、名单公布日起3日内 B、名单公布日起4日内 C、名单公布日起5日内 D、名单公布日起10日内

64、选举委员会对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处理决定应在:(C)A、当天作出 B、2日内作出 C、3日内作出 D、5日内作出 65、直接选举中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单何时公布:(C)A、选举日的5日以前 B、选举日的10日以前 C、选举日的15日以前 D、选举日的20日以前

66、直接选举中的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何时公布:(C)A、选举日的3日以前 B、选举日的5日以前 C、选举日的7日以前 D、选举日的10日以前

67、投票选出的代表数少于应选代表名额时应进行:(A)A、另行选举 B、再次投票 C、重新选举 D、补选

68、选举代表时如因票数相等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进行:(B)A、另行选举 B、再次投票 C、重新选举 D、补选

69、多少选民联名可以提出对县级代表的罢免案:(D)A、十人以上 B、二十人以上 C、三十人以上D、五十人以上

70、多少选民联名可以提出对乡级代表的罢免案:(C)A、十人以上 B、二十人以上 C、三十人以上D、五十人以上

71、对乡级代表的罢免案向谁提出:(D)A、乡级人大主席 B、乡级人大主席团 C、乡级选举委员会

D、县级人大常委会

72、县级人大代表辞职向谁提出:(D)A、向原选区 B、向原选区选民

C、向原选区所在乡镇人大 D、向本级人大常委会

73、专项工作报告应当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多少日之前送交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A)

A、二十日 B、十五日 C、十日 D、三十日

74、专项工作报告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多少日前送交常委会。(C)A、二十日 B、十五日 C、十日 D、三十日

7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的什么时候,将上一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B)

A、五月至六月 B、六月至九月 C、六月至十二月 D、三月至六月

76、在五年规划实施的哪个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报告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B)

A、开始时 B、中期 C、末期 D、未规定

77、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将研究处理审议意见的情况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还需做什么?(A)A、向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B、向常委会口头报告 C、处理即告结束

D、未规定

78、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需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多少比例赞成才能通过。(A)

A、过半数 B、三分之二 C、全部 D、三分之一

79、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在出现什么问题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A)

A、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 B、组成人员意见有重大分歧 C、社会舆论不一致 D、领导要求的

80、多少比例以上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B)

A、三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十分之一

三、多选题

1、从宪法的效力上讲,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ABC)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B、其他法律的内容和精神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相抵触。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按照不同于制定和修改一般法律的特别程序来进行。

2、宪法对国家机关的普遍要求是什么?(ABCD)A、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

B、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C、反对官僚主义

D、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主要有:(ABC)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高度的行政管理权 D外交权

4、我国宪法规定哪些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AB)A、劳动 B、受教育 C、依照法律纳税 D、实行计划生育

5、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哪些人员组成?(ABCD)A、委员长 B、副委员长 C、秘书长 D、委员。

6、下列哪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ABCD)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C、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D、解释法律。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谁负责?(ABC)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D、上级党委

8、现行宪法做过哪几次修正?(ABCD)A、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B、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C、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D、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9、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要内容有哪些?(ABCDE)A、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B、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D、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E、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0、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BCDE)A、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具体作用 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实施 E、宪法的一系列规定,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监督体系

11、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ABC)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依法对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时给予补偿 D、只要是公民名下的财产均受法律保护

12、宪法规定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ABCD)A、平等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担任国家公职权

13、哪些项是全国人大的职权?(ABCDE)A、修改宪法

B、监督宪法的实施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D、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14、一府两院由本级人大产生:(ABC)

A、向本级人大负责 B、向本级人大报告工作

C、受本级人大监督 D、其领导人都由本级人大选举

15、上级人大与下级人大的关系是:(BCD)

A、上下级领导关系 B、法律上监督关系 C、业务上指导关系 D、工作上联系关系

16、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ABCD)

A、省人大 B、省人大常委会

C、较大市人大 D、较大市人大常委会

17、可以制定并颁布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AB)

A、省人大 B、省人大常委会

C、较大市人大 D、较大市人大常委会

18、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可以撤销:(AC)

A、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议 B、下一级人大或常委会不适当的决议 C、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D、下一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19、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可以撤销:(ABC)

A、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议 B、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C、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命令 D、由其选举产生的人员职务

20、地方人大可以罢免的人员有:(ABC)

A、本级政府领导人员 B、本级政府组成部门正职 C、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 D、本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

21、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预备会议将:(ABD)

A、选举本次会议主席团 B、选举本次会议秘书长 C、通过本次会议副秘书长 D、通过本次会议议程

22、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ABCD)

A、为乡镇人大主席团当然成员 B、不得同时担任国家行政机关职务 C、必须从乡镇人大代表中选出 D、任期为五年

23、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人大闭会期间职责有:(ABCD)

A、联系本级代表 B、组织代表开展活动 C、反映代表和群众意见 D、承担换届选举有关工作

24、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有:(ABC)

A、联系代表 B、组织代表开展活动 C、反映代表意见 D、接受代表辞职

25、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人大举行会议时,可以提出议案的主体有:(ABCDE)

A、主席团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本级人大专门委员会 D、本级人民政府 E、法定数量代表 F、代表团

26、地方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必须:(ABC)

A、依法联名提出

B、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 C、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议程 D、在人代会期间提出

27、县级以上地方人大选举产生的人员有:(ABCD)

A、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B、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

C、本级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 D、上一级人大代表

28、地方人代会可以提出领导人选的主体是:(AD)

A、主席团 B、政党、团体联合或者单独 C、人大常委会 D、代表联名

29、地方人大选举正职领导人员时:(CD)

A、必须进行差额选举 B、必须进行等额选举 C、可以进行差额选举 D、可以进行等额选举

30、地方人大选举时,代表对于任何候选人都可以:(ABC)

A、投赞成票

B、投反对票 C、投弃权票 D、另选其他任何选民

31、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提出罢免领导人员的主体有:(ABC)

A、主席团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代表依法联名 D、专门委员会

32、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ABC)

A、下一级人大或常委会不适当的决议 B、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C、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命令

D、下一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3、人大代表代表谁的利益:(BCDE)

A、个人利益 B、原选区选民利益

C、原选举单位利益 D、所在行政区域人民利益

E、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

34、人大代表接受:(AB)

A、原选区选民监督 B、原选举单位监督 C、本级人大监督 D、本级人大常委会监督

35、代表接受监督的形式有:(ABCD)

A、回答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的询问 B、县乡代表向选民述职 C、被提出罢免

D、群众旁听有关人大会议

36、代表接受监督的内容有:(ABD)

A、参加人代会情况

B、参加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情况

C、本职工作情况

D、履行代表法规定的代表义务情况

37、人大代表应当与谁保持密切联系:(BCD)

A、本级人大常委会 B、原选区选民 C、原选举单位 D、人民群众

38、基层代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的形式有:(ABCD)

A、分工联系选民 B、定期走访选民 C、建立接待选民日制度 D、向选民述职

39、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包括:(AB)

A、参加人代会期间工作 B、参加闭会期间代表活动 C、做好本职工作 D、坚持勤政廉政 40、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工作有:(ABC)

A、审议议案和报告 B、提出议案、建议

C、参加表决和选举 D、加强与有关单位沟通联系

41、乡镇人代会期间,十名乡镇代表联名提出的一般可能是:(ABC)

A、质询案B、乡镇长人选 C、议案 D、罢免案

42、代表提出议案必须要有:(ABD)

A、案由B、案据C、案例D、方案

43、要撤回已经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必须:(BCD)

A、在议案交付大会通过后 B、在议案交付大会表决前

C、提出议案的代表要提出要求 D、经大会主席团同意

44、代表提出质询案:(ACD)

A、必须书面提出 B、也可以口头提出

C、应当写明质询对象 D、应当写明质询问题和内容

45、受质询机关负责人在哪些会议上口头答复质询案:(ABC)

A、主席团会议 B、大会全体会议 C、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 D、代表团会议

46、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ABCD)

A、代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权

B、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形式 C、集中反映群众意见要求 D、协助国家机关推行工作

47、代表小组的组成必须:(ABCD)

A、便于组织代表 B、便于开展代表活动

C、有3名以上代表参加 D、确定代表小组召集人

48、代表视察可以:(ABCD)

A、会前集中视察 B、代表小组组织视察 C、组织相同行业代表视察 D、个人视察

49、对于代表提出的约见要求:(ACD)

A、被约见机关负责人应当接受约见 B、被约见机关负责人可以拒绝约见

C、被约见机关负责人可以委托他人接受约见 D、被约见机关要认真研究,给予答复

50、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可以列席:(ABCD)

A、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

B、本级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会议 C、原选举单位人代会

D、原选举单位人大常委会会议

51、为代表履职提供的保障有:(ABCDE)

A、言论保障B、人身保障

C、时间保障D、物质保障E、组织保障

52、县级以上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不受:(AB)。

A、逮捕 B、刑事审判 C、民事审判 D、行政处罚

53、下列哪些情形地方人大代表资格终止:(ABD)

A、迁出或调离本行政区域的 B、辞职被接受的

C、两次不出席本级人代会的 D、被罢免的

E、病重不能履职的

54、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ABCD)

A、基层代表

B、工人农民代表 C、知识分子代表 D、妇女代表

55、选举委员会履行的职责有:(ABCE)

A、划分选区 B、审查选民资格 C、确定选举日 D、考察代表候选人 E、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

56、确定地方人大代表名额的原则有:(ABC)

A、便于召开会议 B、便于讨论问题

C、考虑代表广泛性 D、考虑经济发展水平

57、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的单位有:(AB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B、人民解放军

C、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D、电力化工等各大行业系统

58、直接选举的选区可以:(ABCD)

A、按居住状况划分 B、按生产单位划分 C、按事业单位划分 D、按工作单位划分

59、下列哪些人员仍有选举权利:(ABCD)

A、正在被监视居住的 B、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C、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D、正在取保候审的 60、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有:(ABDE)

A、各政党 B、各人民团体 C、人大主席团 D、选民10人以上联名 E、代表10人以上联名 61、哪些主体可以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ABCD)

A、选举委员会 B、人大主席团

C、推荐人的政党、人民团体 D、推荐人的选民、代表 62、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ABCD)

A、要根据选民的要求 B、要由选举委员会组织 C、要介绍本人情况 D、要回答选民提问 63、直接选举选民投票场所有:(ABCD)

A、固定投票站 B、选举大会 C、流动票箱

D、流动投票站

64、选民委托投票的规定有:(ABCDE)

A、须经选举委员会同意 B、必须以书面方式

C、受托人必须是选民 D、接受委托不得超过3人 E、受托选民要按照委托人意愿投票

65、直接选举代表,表示选举有效的情形有:(ABD)

A、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 B、发出选票与收回的相符 C、发出选票少于收回的 D、发出选票多于收回的

66、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循哪些原则?(ABC)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依法行使职权 C、坚持民主集中制

67、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经常性工作有哪些?(ABCDE)A、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 B、审查和批准决算

C、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 D、组织执法检查

E、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68、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从哪些途径确定议题?(ABCDEF)A、本级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B、本级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 C、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

D、本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E、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 F、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

69、人大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内容?(ABCDEF)

A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B、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C、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D、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E、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F、本级人大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

70、哪些情况下,常委会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或者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作出决议?(ABCD)A、需要对报告的专项工作继续加大监督力度

B、报告机关对审议意见不重视,未进行相应的研究处理 C、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不满意 D、报告的事项特别重要

四、判断题

1、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三届。

答:错

2、审计机关受国务院总理、副总理领导。

答:错

3、中央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答:对

4、我国的自然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答:对

5、我国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答:对

6、城市郊区的土地,一般属于集体所有。

答:对

7、特别行政区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答:对

8、公民非经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法院决定,不受逮捕。

答:对

9、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和住宅。

答:对

10、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公民的通信自由。

答:错

11、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权提出申诉。

答:对

12、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全国人大代表。

答:对

13、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必须有少数民族代表。

答:对

14、全国或者个别省进入紧急状态由国务院决定。

答:错

15、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检察机关的职务。

答:错

16、有关国家机关有义务向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供材料。

答:对

17、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

答:错

18、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仅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答:错

19、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委会。

答:错

20、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答:错

21、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答:对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答:错

23、国务院规定省、设区的市的行政机关职权划分。

答:错

24、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方。

答:错

25、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

答:对

26、只有县级以上人大才设立常委会。

答:对

27、地方各级人大是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

答:对

28、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只能罢免由它选举产生的人员。

答:错(还可以罢免由常委会任命的政府组成部门正职)

29、地方各级人代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答:对

30、乡镇人大设主席,并可以设一至两名副主席。

答:对

31、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从本乡镇人大代表或选民中选出。

答:错(从本乡镇人大代表中选出)

32、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上一届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

答:对

33、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审议。

答:错(由主席团决定是否提交大会审议)

34、地方人大选举时,不同选区或选举单位选出的代表可以酝酿、联合提出候选人。答:对

35、地方人大选举时,提名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应选名额。

答:对

36、地方人大选举时,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人数可以超过应选名额。

答:错(提名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

37、地方人大进行的每项选举都必须进行差额选举。

答:错(正职人员如果提名只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

38、地方人大选举时,人大常委会委员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答:对

39、地方人大选举时,政府副职候选人数比应选人数多一倍,进行差额选举。

答:错(多一至三人)

40、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换届选举时,提名酝酿候选人时间不得少于两天。

答:对

41、乡镇选举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时间均不得少于两天。

答:错(乡镇选举无此项要求)

42、地方人大选举有时也可以采用举手表决方式。

答:错(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43、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是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常设机构。

答:错

44、闭会期间专门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答:错(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不可以)

45、专门委员会成员必须由本级人大代表担任。

答:对

46、地方人大组织的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临时性机构。

答:对

47、地方人大常委会名额确定后不再变动。

答:错(只是在本届内不再变动)

48、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大每届任期相同。

答:对

49、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到下一届本级人大选出新的常委会为止。

答:对 50、设区的市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答:错(较大的市)

51、人大代表实行兼职制。

答:对

52、人大代表是一种国家职务。

答:对

53、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答:对

54、代表出席本级人大会议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答:对

55、我省普遍开展的县乡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是代表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答:对

56、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议案必须列入大会议程。

答:错(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

57、代表提出议案要有案由、案据和方案。

答:对

58、代表只能在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

答:错(也可以在闭会期间提出)

59、代表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提出询问。

答:对

60、有关机关可以派一般工作人员回答代表询问。

答:错(必须派负责人或负责人员)61、质询案必须书面提出。

答:对

62、质询案要写明质询对象、问题和内容。

答:对

63、质询案必须书面答复。

答:错(也可以口头

答复)

64、代表视察采取集中视察、分散小型视察和代表持证视察等形式。

答:对

65、代表持证视察就是代表自己决定视察。

答:错(要在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或有关工作机构协助下)

66、代表在视察中可以直接处理问题。

答:错(不能直接处理问题)

67、代表提议临时召开的人代会由提议代表召集。

答:错(仍需由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召集)

68、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向政府等部门提出的。

答:错(大会期间向大会,闭会期间向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

69、代表在任何场合的发言都不受法律追究。

答:错(只有在人大的各种会议上)70、人大代表人身保障不受地域限制。

答:对

7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答:对 72、代表两次不出席本级人代会其代表资格终止。

答:错(未经批准不出席才会终止)7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

答:对

74、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答:对 75、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对

76、各级人大都应当有适当数量基层代表。

答:对 77、各级人大都应当有适当数量妇女代表。

答:对 78、要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答:对

79、省人大常委会指导全省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答:对

80、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全市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答:错(是指导)

81、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答:错(由县级选举委员会主持)82、县级人大常委会指导乡级选举委员会工作。

答:错(是领导)83、县乡选举委员会成员可以是本级代表候选人。

答:错(不可以)

84、县级代表具体名额由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确定。

答:错(由省级人大常委会确定)85、地方各级代表名额经确定后不再变动。

答:对

86、代表名额分配要坚持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答:对 87、代表名额分配要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

答:对 88、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按选区进行。

答:对

89、本行政区域内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人口数应当大体相等。

答:对 90、选区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1至3名代表划分。

答:对 91、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

答:对

92、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

答:对

93、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都没有选举权利。

答:错(有的有)

94、被判刑的人都没有选举权利。

答:错(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95、凡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单都必须公布。

答:对

96、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在选举日15日前公布。

答:对

97、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在选举日5日前公布。

答:错(选举日7日前)98、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答:对 99、选民委托投票须经选举委员会同意。

答:对

100、选民委托投票可以口头方式。

答:错(必须书面)101、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投票不得超过3人。

答:对

102、选民都可以担任选举监、计票人员。

答:错(候选人近亲属不得担任)103、对两位代表候选人的再次投票以谁得票多谁当选。

答:对 104、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对

105、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进行的监督,是国家最高层次的监督。

答:对 106、人大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答:对

107、常委会审查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审计报告。

答:对 108、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可以提出质询案。

答:对 109、质询案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

答:错

110、质询案必须明确所要质询的对象、问题和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 篇2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96 号) , 在国家层面上对政府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作出顶层设计。当前人民银行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界定不足、购买范围不明确、购买合同不规范、监督评估程序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从法律规制的角度研究人民银行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 对于提高人民银行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强化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

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把政府等部门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 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 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 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参照《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库〔2014〕37 号) 中按服务受益对象的分类方式, 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公共服务可以分为保障自身正常运转需要而向社会购买的服务, 为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需要而向社会购买的服务, 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三大类, 具体来看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的三类服务都已经不同程度的进入了实践发展阶段。

(一) 第一类向社会购买的服务起步较早且逐步规范

人民银行为维持自身正常运转而向社会力量购买的物业管理、信息技术维护、会议服务、车辆保养维修务、重要空白凭证印刷、工程基建等服务已经实践了多年, 部分服务项目已纳入到了集中采购目录进行标准化采购, 在提高人民银行运转效率、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 第二类向社会购买的服务逐步得到推广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承担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等三大职能, 人民银行在履职过程中, 通过有选择性的向社会购买服务可以促进相关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人民银行购买的该类服务项目证逐步得到推广。比如:向科技公司购买先关业务系统服务, 向高校、专业数据采集机构购买数据统计服务, 向劳务派遣公司购买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等。

(三) 第三类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人民银行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基于人民银行职责而衍生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 包括征信查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知识宣传、人民币清分等, 目前仍由人民银行主要向社会公众提供该类公共服务。如果将这类公共服务从人民银行现有的职责范围内剥夺出来, 以向社会力量合作或者购买公众服务形式向社会提供, 不仅能够节约人民银行人力资源, 而且还能够实现人民银行、社会公众和第三方的共赢, 比如:引入社会资本开展人民币社会化清分工作、聘用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信用报告查询等。

三、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法律困境

(一) 国家层面上的立法欠缺导致难于拓展

2003 年《政府采购法》是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法律依据, 但该法设定的采购范围仅局限于政府自身消费有关的服务, 未明确将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纳入其中。2013 年《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4 条, 也将政府购买的“服务”概念限定在政府自身的消费项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会导致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动力不足和社会力量承接积极性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银行合理有序地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工作, 达不到节约成本和提高履职效率的目的。

(二) 人民银行关于购买公共服务的配套制度规定不到位

目前人民银行并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制度明确规定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也未将购买公共服务纳入财政预算进行统筹管理, 对购买公共服务的流程、方式等也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导致实践中购买服务的可操作性不强。如:人民银行总行每年会下发关于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但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采购方式都未作出明确规定。

(三) 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程序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

具体表现在:一是购买合同的签订存在不规范。不同于购买货物合同, 购买服务合同的标的为各类服务, 由于人民银行缺乏统一规范的格式化文本, 在合同签订上容易形式化, 特别是在衡量服务质量标准时往往规定比较模糊, 不够规范细化, 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二是购买公共服务流程存在缺失。由于能够承接人民银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足, 且缺乏购买公共服务流程的相关制度规定, 容易产生购买信息公开不到位, 购买行为不透明等。

(四) 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程序还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过程监督方面存在不足。人民银行履购买公共服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 由于缺乏掌握相关技术知识, 人民银行在对合同进行审查时往往难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二是服务效果方面评级存在不足。目前, 人民银行服务绩效评估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规范的工作流程, 评估标准比较主观随意, 主要以人民银行内设部门评估为主, 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不足, 评估缺乏中立性和专业性。

四、完善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建议

(一) 修订完善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依据

尽快修订《政府采购法》, 明确界定公共服务的法律含义, 把为履行宏观调控等职能需要而购买的“公共服务”及面向公众的提供的“公共服务”纳入法律规范之中, 为人民银行等行政部门购买公共服务提供高层次和高效力法律支撑。

(二) 人民银行尽快制定购买公共服务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根据人民银行职能作用对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进行划分, 建立健全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财务管理制度, 将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设立专户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 完善公共服务集中采购目录及购买公共服务方式、程序, 积极尝试引导社会资金流入人民银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三) 规范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程序性规则

严格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合同, 推行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合同文本, 在严格履行合同平等原则的基础上, 人民银行代表公共利益时还应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 包括在公共利益发生变化导致购买服务合同不符合要求时, 人民银行有权单方面变更、解除合同的权利。

(四) 完善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监管制度

建立人民银行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制度, 重点关注购买服务的质量和使用的满意度, 对一些金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较强的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估。同时, 完善对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的法律监督, 加强对购买服务的全过程的动态监督。

参考文献

[1]王力达、方宁, 我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9) .

[2]刘艳, 人民银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研究[J].华北金融, 2015, (1) .

县党代表大会代表席位制暂行规定 篇3

为加强党代表与选举单位党员群众的联系,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始终保证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建平县党代会常任制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代表席位制的内容

党代表大会代表席位制,是指县委根据市委批复的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行政区域、工作性质及代表结构要求,对所有选举单位都确定固定的代表名额,在届期内,始终保证选区党代表人数的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

二、选区划分和席位确定

选区一般由县委按所属基层党组织来划分,必要时,可以将几个基层党组织划分为一个选举单位。代表席位由县委根据该选区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对代表的数量、构成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县委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不占本选区代表席位。选区和代表席位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席位如需调整,应由县委全委会确定。县委在确定代表席位时,要充分体现广泛性、代表性。

三、代表资格的暂停和取消

(一)党代表因经济、政治及其他涉嫌违法、违纪等行为,在被立案侦察期间,经县委批准,暂停代表资格。

(二)党代表被给予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及劝退等党内处置的,其代表资格自行取消。

(三)党代表因触犯刑律,判刑后,其代表资格自行取消。

(四)党代表因不履行职责或已丧失代表条件的,经所在选区1/4以上党员联名提出,或县委、县纪委提出罢免其代表职务的,经所在选区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表决时,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二分之一,会议有效,到会半数以上党员同意,始得通过。经报县委批准,取消其代表资格。

(五)党代表因工作需要调出该选区,其代表资格自行取消。

(六)党代表死亡,其代表资格自行取消。

(七)党代表自行脱党或自愿辞去代表职务,取消其代表资格。

四、代表的补选

(一)选区的代表席位出现空缺时,经县委同意后,选举单位党组织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在本选区内进行补选。

(二)如在本届任期最后一年内代表席位出现空缺,原则上不再补选。

(三)届中增选的县委委员为当然党代表。

(四)因工作需要,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补选县党代表。

五、其它

(一)本规定由县党代会常任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铜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职责 篇4

一、主要职责

(一)编制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订计划,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实施。编辑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汇编,承办报市人民政府的法规汇编选题计划的备案审查。

(二)审查修改部门报送市人民政府审议的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

(三)组织起草本市重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承办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

(五)审查办理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上报备案,承办报送市人民政府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

(六)拟订和督促检查全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关制度;承办推进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

(七)组织、协调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组织或参与行政执法检查;组织全市行政机关建立和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负责对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八)协调、解决部门之间有关行政执法争议。

(九)研究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法等涉及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以及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决问题的意见,拟定有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和答复意见。

(十)办理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有关事项,指导、监

督全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工作。

(十一)组织、指导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十二)开展政府法制理论、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交流,指导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的政府法制建设。

(十三)承办市政府和行署法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内设3个职能科:

(一)综合科(政策法规科)

负责本单位机要、文秘、档案、信息、网络、会议、接待、收发、报表、督办、保密、教育培训、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汇编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政府法制宣传、刊物编辑等工作。

负责市人民政府法制、民族宗教、机构编制、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财税、国有资产管理、知识产权、经济贸易、乡镇企业、人民防空、移民开发、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交通、环保、旅游、物价、统计等方面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并就该项工作对口联系上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具体承办联系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报送市政府审议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修改;组织起草重要的规范性文件草案;起草涉及联系工作方面规章的立法解释意见;承办对市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拟制的有关规

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核工作;拟定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计划。

(二)行政执法监督科

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督促检查落实全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关制度,负责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申报;组织、指导全市行政执法主体的清理、确认工作;负责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的审查,并对行政执法人持证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工作;组织和参与行政执法检查,协调解决部门之间行政执法争议;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

(三)行政复议应诉科(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办理依法由市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指导、监督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协调解决行政复议管辖争议;承办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市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决定的备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统计工作;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受市长的委托代理行政诉讼事项;组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方面的调研,起草有关的配套制度。

三、人员编制

铜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编制4名,列入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事业编制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其中1名副主任兼任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正副科长3名(股级);副主任科员按有关规定配备。

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 篇5

2002年工作总结及2003年工作要点

2002年工作总结

2002年,我市的政府法制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嘉兴市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围绕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和法制服务,克服在机构、人员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认真履行职责,推进依法行政,努力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制保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入世,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在做好摸底整理的基础上,对市政府1983年以来出台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措施,分两批下发到相关部门进行清理,涉及部门33个,共清理文件268件,废止235件,以政府令形式进行公布。

二、注重质量,切实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更新知识培训和换证工作。通过调查摸底、资格审定,对全市747名已领证的行政执法人员中符合条件的538人进行了换证,换证工作涉及市级行政执法部门27个,举办更新知识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人数360人,由法制办人员亲自上课。此外还对178名2000年1月1日以后领证的行政执法人员直接进行了换证。

三、严格把关,做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工作。根 1

据市领导的要求,对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统一征地管理办法》、《货物托运服务业管理办法》和《乌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等,均由法制办直接参与调研和起草工作。与此同时,全年共审核各类规范性文件34件,其中以市政府令形式发布的有9件,自1999年以来,我市共发布政府令29件。

四、履行职责,认真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事项。一年来,共审理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件,其中涉及非法用地、工伤鉴定和土地流转各1件;代理行政诉讼2件,均为农村村民对开发区征地政策处理的集体诉讼,经嘉兴市中院一审判决后村民不服,上诉省高院二审维持。2起行政诉讼村民参加人数分别为55人和67人。同时,以市政府名义作出行政处罚1件(濮院毛衫城建设拆迁),并进行了强制执行。

五、加强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抓好市级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深化完善工作,督促各部门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更新执法责任制内容,并指导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部门,如经贸局、药监局、人防局等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二是通过报纸、政府网站每月对市政府、市府办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措施进行公示,扩大人民群众知情权,自觉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三是与市人大法工委、市司法局等部门一道对全市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验收,通过听汇报、看台帐资料、抽查案件

办理质量,对各部门工作中的经验认真加以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六、组织活动,努力提高法制工作队伍水平。一是建立部门法制科长活动制度,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一般每月活动一次;二是下半年组织交通、工商、农经、国土、建设、环保、卫生、计生、烟草、民政、审计、统计、司法等13个部门法制科长赴辽宁省大连市考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七、倾听呼声,积极配合做好人民群众信访接待工作。一是认真参与“12345”市长电话有关投诉事项的处理工作;二是每月15日派人参加市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受群众咨询,解答法律和政策问题,涉及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方面的信访案件,由法制办直接参与处理。

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作出全面部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初始之年。今年政府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抓好行政执法责任

制的巩固、深化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继续夯实基础,巩固和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做好完善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指导工作。鉴于机构改革中政府工作部门有较大调整,且执法职权、执法范围也有较大变化的新情况,以及一批新的法律、法规、规章陆续出台的实际,各行政执法部门原有的执法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此,将重点指导好新组建的部门抓紧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已经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部门则督促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二是做好市人民政府自身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修改和完善工作。目前,新一届政府领导已上任,工作也作了新的分工,市政府原先制定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亟待进行修改和调整。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按照市委关于依法治市第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与市人大法工委、司法局等部门一道,总结前几年评议考核的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县市的经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评议考核办法,通过评议考核,更好地促进我市的依法行政工作。

二、不断强化监督,努力规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重点推动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核、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等制度建立与落实。对于应备案而未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

行备案,经督促仍不备案的,建议市政府给予通报批评,从源头上杜绝行政违法问题的发生。二是继续有重点地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质量检查,总结交流经验,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各部门办案质量的提高。同时,把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与专项执法检查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对社会影响大、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三是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的监督,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维护政令统一、政令畅通上的职能作用。四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方案,积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以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当前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高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切实履行职能,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中的作用,认真、负责地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统一规定制作复议文书,做好复议应诉材料立卷归档工作,并按时报送复议、应诉统计材料、复议决定书等复议文书。

四、努力提高质量,努力保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严格按照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要求,对项目申报、起草上报、草案审核、征求意见、论证协调、发布实施等各道环节认真把关。坚持立、改、废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结合每年一次的文件清理工作,对与法律、法规不相一致或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提出修改或废止意见并报请市政府审议,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要从本市市情、社情、民情出发,遵循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实体与程序相统一的原则,从程序上、责任上规范和制约行政职权,突出公民权利保护。同时,加强对市级部门起草规范性文件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法制工作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法制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注重学习效果,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内部工作制度,规范办事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部门法制干部业务培训,并认真组织好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牢固树立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当好市政府领导法律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妥善处理好有关法律事务,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法律咨询服务工作。

桐乡市人民政府法制办

人民代表大会制例题 篇6

一、例题呈现

例1:下表的红框中的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3)如果在上表中每次框出4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5个数呢?先试一试,再填写下表。

二、初次尝试

按照例题的设计,我制作了1-10的数表,让学生框一框,思考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和?学生很快得出答案9个,接着每次框出3个数呢?4个?5个?学生一一动手框一框,得出答案填入表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平移的次数,平移的次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所以得出规律: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一直用这个刚得到的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模具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改进教学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入例题,使例题教学自然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材料必须是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本节课,教材对新知的处理是直接进入例题的学习,出示例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研究的学习程序,我认为如果直接进入难免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到达头脑兴奋激动的状态,我决定增加一个置疑的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希望和一起看电影的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是吗?老师这里有18张天文台的入场券,邀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天文台,请你拿三张连号的券,你想拿哪三张?

生:我想拿左边的1、2、3三张!

生:我想拿中间的三张。

师:一共有几种拿法呢?

学生皱着眉头想了会儿,有的学生说15种,有的学生说16种。

师:到底是几种呢?

学生仍然不敢肯定,急切地等着老师的答案。

师:像这样拿连号的券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一类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找规律。

师:我们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都是从比较简单的情况入手,我们先来研究有10张券,取2张连号的券的情况。

说明:这个拿券的题目原本是书上练习十的第1题,教材的本意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进行练习巩固所用,我分析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觉得完全可以用此题激趣置疑,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动手操作—交流总结—解决疑问的完整过程,也是满足学生自我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挖掘例题的生长点,使例题教学深入化。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例题的功能,引导学生以原有例题为生长点,组织积极的迁移,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采取步子大一点,即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细节问题深一点、精一点的方法,积极启发,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得到培养。

在学生进行了操作后,例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把操作的结果填到例题的表格里,以便于进行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我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这个表格与教材没有任何冲突,却比教材上的表格多了两个思维点:

1. 进行完试一试的教学后。

师:这个表格还多了一行呢!你有办法填一填吗?

生:每次拿6张券,平移9次,得到10种不同的拿法。

生:还可以每次拿7张券,平移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

生:多呢!可以填无数种呢!

生:不对!最多拿15张,超过15就不够拿了!

师:你的回答真好!看来并不是有无数种填法的,总张数有多少张就最多可以拿多少张!如果拿15张还能平移吗?

生:不能!只能得到1种拿法!

说明:表格最下方多出来的一行让学生自由填,引发了一次思维的撞击,让学生知道了并不是任意填法都可以的。

2. 继续进行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为什么同样是拿2张券,上面平移了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下面却平移了13次得到14种不同的拿法?

生:因为数字不一样。

师:什么数字不一样?

生:因为上下的总张数不一样。

师:对了。大家看,上面是在总张数为10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而下面是在总张数15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平移的结果就不一样,这个对比提醒了你什么?

生: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总张数是几!

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在学生独立解题时却经常忽略,这个大表格把总张数不一样的例题和试一试结合了起来,挖掘出例题中能让学生更清晰看见两题区别的生长点。

三、充分准备学具探究例题,使例题教学自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第一次试教,我没有准备学具,只有一套简单的教具和PPT课件,每个学生只能看老师的演示,课件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一呈现,学生仅仅记住了这个表格,只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肤浅的结论,印象不深刻。教材的内涵应该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重新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了课件,增强了交互性,也方便了我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同时我把例题需要用到的红方框,用透明胶片打印了50张,也设计了练习纸,让每个孩子都亲自体验了平移的过程,感知了用小红方框平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和这个细节引发的思考。(学生操作好,填好了表格,并讨论了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是从左往右平移的。我发现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先在最左边框住了几个数,没被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师:为什么没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生:比如,我框住最左边两个数,这时后面还有8个数,就意味着还能往后平移8次,所以只要用总个数-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

师:你从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真了不起!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移的次数再加1,就是一共有几种拿法。

师:为什么要加1?1在哪里呢?

生:1就是我们一开始框住的那一种拿法。

师:你们同意吗?你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一种拿法是一开始框住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啊!

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知,很快找到了这一规律,可喜的是还有学生发现了直接框住最后的数,用“打头”的方法找规律,最重要的是,所有规律完全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操作得出的,他们掌握了自主探索规律的方法。

上一篇:客车购买保险方案下一篇:读金蟒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