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精选7篇)
秭归县屈原镇中心学校 谭复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
《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我找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提出了哪些历史问题)。
2、思考:动脑筋(第70页: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活动与探究(第73页)
六、班内小组交流
1、小组抢答: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九一八事变”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不抵抗)。我们可以从他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可以看出:(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并分析)
2、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蒋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张。)危害:只有四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师:东北沦陷后,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同时日本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组照片。(出示日军杀害中国东北人民的照片)。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根据P70-71页的内容回答)过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满足于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接着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下面先看一段视频,请结合教材的内容分析:
3、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的时间、地点?你如何看待?
学生看视频后回答、分析。
师:蒋介石被捉到了,究竟怎样处置蒋介石呢?请同学们分析。
4、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有什么反应?
教师出示提示:从日本、美英、何应钦、宋美龄、中共等角度去考虑。师: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和平解决。请同学们讨论:(活动与探究题)(出示题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历史知识?“两大事件——两个时间——两种政策—五个人物——一个开始——一个形成”这些你知道吗?
八、课堂作业:高效课堂作业的当堂演练。
附: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二、西安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背景:
经过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结果
发动者:张学良
杨虎城
局部抗战开始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
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活动建议
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典型例题]
例1在中国近代史上,踏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謇
D.严复
解析:张謇是清末状元,他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参考答案:C
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实业救国”得到发展,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黄金时代”。
参考答案:A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范旭东
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到日本人在中国创办的纱厂参观学习
B.用轮船运送货物
C.业务员给张謇发电报
D.组织职工观看电影《定军山》
3.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主要是因为他创办了()
A.大生纱厂
B.南通博物苑
C.南通师范
D.福新面粉厂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高呼:“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今”指的是()
A.洋务运动后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抗战胜利后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D.海外华侨支持民族工业
6.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在创办之初,适逢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创立了庞大的家族企业。根据本单元知识,你认为荣氏企业创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内战④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8.1895年,一个法国记者来到中国,他在北京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所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
B.见到许多举人联名上书要求变法
C.用电报向国内的报社发送新闻消息
D.买一本商务印书馆印制的《康熙字典》
9.1902年,实业家张謇在企业经营中不可能做到的是()
A.给在上海的商户打电话商讨业务
B.乘轮船旅行
C参观北洋舰队
D.订阅《申报》,了解世界大事
10.我们使用的许多工具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印制的,下面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创办于洋务运动中
B.它的总部在北京
C.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是由陈独秀创办的
11.1910年,一位河南人到上海出差,在他的日记里不可能记述的事情是()
A.见到许多外国商人
B.乘坐轮船游览黄浦江
C.到照相馆照相留念
D.见到许多中国人都剪掉了大辫子也赶时髦把辫子剪了
12.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影响政治、经济,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下列现象中哪些不是由辛亥革命引起的()
A.人们业余生活中看电影娱乐
B.男子觉得留辫子不再是时尚
C.中山装成为时装和革命的代名词
D.女子缠足被看作是保守的象征
二、非选择题
13.认真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分别是谁?
(2)这些企业都属于_______。
A.重工业
B.军事工业
C.轻工业
D.民族工业
(3)从这些企业的特征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具备什么样的行业特征?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为了实现“救贫”、“塞漏”的抱负,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1899年他创办了大生纱厂。(1)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2)针对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提出了什么口号?他的目标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15.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他一生创办了许多实业,因此他一生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请你收集资料,围绕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这一中心,为他撰写一段传记。要求:内容详实,符合史实,语言精练,不超过200字。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4)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2.教学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著名科技文化代表人物的纪念馆或故居。
(2)举行小型读书报告会,谈谈阅读鲁迅等著名文学家作品的体会。
[典型例题]
例1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阅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解析:京师大学堂建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海国图志》在
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写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出现在戊戌变法前,所以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阅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都有可能。但是在1905年清政府就已经废除科举制了,因此,参加科举考试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B
例2抗日战争期间,借助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A.《愚公移山》、徐悲鸿
B.《奔马图》、徐悲鸿
C.《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D.《开路先锋》、聂耳
解析: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华民族会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抗击日本的侵略。
参考答案:A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905年,在《申报》上可能登载的新闻有()
①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②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③废除科举制度④皇帝下诏退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中国人可以乘火车从北京直达张家口最早是在()
A.1876年
B.1881年
C.1905年D.1909年
3.郭强为《开心辞典》栏目提供了一个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题目: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它于1909年完工,它令外国人折服。它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4.右图人物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致使我们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包括()
①他设计和主持施工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②探索出制碱新工艺③撰写《制碱》一书④向世界公布制碱奥秘,打破帝国主义制碱垄断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与这一成就有关的科学家是()
A.茅以异
B.李四光
C.詹天佑
D.侯德榜
6.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终止,许多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清醒,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为之著书立说的著名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之洞
D.孙中山
7.魏源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整理成书,此书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你认为这里评价的著作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海国图志》
D.《制碱》
8.它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被翻译,1898年完成,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书,但它不是简单地转述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吸取精华,打击封建势力,宣传变法维新。这本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制碱》
C.《天演论》
D.《变法通义》
9.决定创办右图所示大学堂的是()
A.李鸿章
B.光绪帝
C.慈禧太后
D.张之洞
10.科举制度是我国对世界选拔人才方式倒出的重大贡献,它经历了一个盛衰演变的过程。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揭开了科举的先河
B.唐太宗、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做出了贡献
C.宋代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
D.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11.在新文化运动中,它借“狂人”之口,大胆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它是周树人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它是()
A.《孔乙己》
B.《狂人日记》
C.《阿O正传》
D.《祝福》
12.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由无产阶级领导
B.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都把反封建作为自己的使命
D.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13.下列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在民族危难之际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B.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C.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D.它创作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激励许多青年走上抗日战场
14.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灾难,中华民族没有屈服,而是团结御辱,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下列文艺作品中,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是()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屈原》
15.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所著的批判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屈原》
16.下列作品中,歌颂主题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小二黑结婚》
B.《黄河大合唱》
C.《李有才板话》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非选择题
17.梳理线索是我们学习和巩固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请阅读下面材料,给材料命一个恰当的标题,并梳理出材料线索。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第一批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03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
18.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让你比较魏源与严复这两位近代思想家,你会采用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19.本单元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你最敬佩哪一位,请说说你敬佩他的理由。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1.C 2.D 3.A 4.B 5.B 6.D 7.C 8.D 9.C
10.C
11.D12.A
13.(1)分别是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范旭东。(2)C D(3)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14.(1)《马关条约》。(2)“实业救国”。不能实现。因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严重阻挠下不能独立发展,这决定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行不通。
15.略。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
1.A 2.D 3.D 4.D 5.D 6.B 7.C 8.C 9.B 10.C 11.B 12.C 13.D 14.A 15.D 16.B
17.标题提示:围绕近代教育改革命题即可。线索:(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2)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建立,教育改革迈出重要一步。(3)1903年,新式教育体制诞生。(4)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18.用表格法从两人的生活时代、主要著作、思想主张等方面进行比较。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是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三,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价值有了一定提高,对新事物感兴趣、对社会热点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四,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背景、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
探究
一、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答案: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用课件展示杨虎城和张学良照片及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二的问题。最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 探究二: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杨虎城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了感召作用。 B:直接原因:蒋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可推知这次历史事变是:[C]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这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或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感想是:和则两利,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3、探究作业: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培养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综合思维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张骞这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的形成和作用。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准备:
张骞通西域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西域形势和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书·西域传》;《汉书·郑吉传》;PPT课件。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梦驼铃》并配以一些大漠风光和新疆风情的PPT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一地区的风土人情吗?
质疑: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西域歌舞,这就是2000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板书)感知理解: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内容,看一下西域的地理位置及汉武帝以前的社会状况。
讲述:西域位于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在两汉时被称为西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课本上的西域指的是狭义上的西域。广义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为36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汉书·西域传>)这些国家大的只有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在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有乌孙、且弥、蒲类等国。这里水革丰美,人们多从事游牧业。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区域,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在塔里木河之北有疏勒、龟兹(新疆库车)、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称为北道诸国。在昆仑山北边大沙漠的南沿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新疆和田)、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称为南道诸国。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西域,设立僮仆都尉,掠夺人口,索取贡税,并以此为据点,向西汉进攻’西域遂成匈奴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
(2)过渡: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原来居住着一个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后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时刻想回来报仇雪恨,只因势单力薄,其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汉朝从匈奴降人的口供中获悉这个情况,立即想到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方法。这就有了汉武帝募人出使匈奴,张骞应募出使一事,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2.张骞通西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1)提问: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引导:现在再请大家思考,汉朝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为什么到汉武帝时要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是因为西汉国力不强,经济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所以要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补充: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西域在匈奴的西南,如果把西域诸国由匈奴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盾变成匈奴的对手,那无疑于截断了匈奴的右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的目的即在于此。
(3)提问:现在我们看第二点,张骞一共几次出使西域?(两次)引导:请复述一下主要过程。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捉住,扣留了10年。他牢记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了大月氏,但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在西域的见闻,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引导:张骞出使匈奴,曾经被匈奴人扣留了10年,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设法逃脱并到达大月氏。其实,他在回来的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才返回长安。请同学们想-想,在张骞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在张骞身上有一股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5)引导:同学们再考虑一个问题,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没有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其主要原因是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那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不是没有一点意义?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答案一:是,因为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大月氏不愿意夹击匈奴,张骞无功而返,所以说没有意义。
答案二:不是,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但他对西域情况的了解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了解到西域各国愿意同汉朝交往。
讲解:张骞的任务虽然没有完成,可是他沿途了解到西域各国的地形、物产和风俗t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因此,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韧等优秀品质为后人所传诵。
(6)引导:谁能讲一讲关于张骞的故事?
匈奴人在向大月氏人发动进攻的时候,杀了大月氏王,还按当时游牧民族的习惯,把大月氏王的头骨做成了一只大酒杯。大月氏人痛恨匈奴人,报仇雪恨一直是他们的梦想。汉武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在全国招募出使匈奴的人,准备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当时张骞在朝廷里担任郎中,他守信义,多勇略,认为打匈奴是为了周家的安全,出使西域对打败匈奴具有重大意义,、即使冒点险,也是值得的,于是就报名应征了。一些勇士也纷纷报名应征,有个叫堂邑父的匈奴人也报了名。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正式任命张骞为使者,堂邑父当翻译,还有其他应征的人,组成了100多人的队伍。在长安人民和文武官员声声“珍重”中,张骞和他的随员们跨上战马,驱赶着满载行李、礼物的驼群,开始了艰苦而伟大的西行。他们一出陇西,就碰上了匈奴兵,并打了起来。因为寡不敌众,大部分随员牺牲了,他和堂邑父等人被俘虏。匈奴单于知道张骞是到大月氏去的,便把张骞他们软禁起来,不过对张骞还算很优待,嫁给他一个匈奴女人,让他在匈奴享乐。可张骞一直心系汉朝,不忘自己的使命,把汉武帝交给他的使节偷偷地保存着,等待机会逃走。过了10年,张骞和堂邑父终于找到机会,弄到两匹好马,偷偷逃出匈奴,继续往西走。一路上尽是沙漠和草原,他们靠打来的飞鸟和野兽充饥,好不容易才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王早就听说东方有个又大又富庶的汉朝,很想同汉朝建立关系,但没办法联系。这次见到张骞非常高兴,不仅用心招待,还派骑兵和翻译送张骞和堂邑父到了康居,再请康居人送他们到大月氏国去。大月氏国王被杀害以后,国王的夫人被拥立为王,西迁到了夏国境内,征服了大夏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周小国又不敢来侵扰,他们的生活十分安乐。生活一安乐,就把报仇的事给忘了。张骞几次向大月氏国王陈述汉朝想和他们联合夹击匈奴的意见,都没有得到正面回答。
张骞在那里住了一年多,达不到目的,只好东返。在回去的路上,又被匈奴人捉去,软禁了一年多才逃出来,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这次出使一共花去了他13年的时间。去的时候,张骞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回来时,下额已经长满了胡须。张骞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他到了西域的大宛、康居、大月氏等许多地方,了解到了那里的风土人隋,为以后第二次出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引导:我们来学习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先看课本上的描述:“公园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来往。”
(8)同学们看过这段描述后,请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而且在路上被匈奴扣留了两次。但第二次出使似乎比第一次顺利,而且课本上也没提及联络西域夹击匈奴的目的。
(9)引导:请同学们继续考虑,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什么比第一次顺利,再没有出现过像第一次那样被匈奴人扣留的事情?请联系上一课所学内容回答。
因为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通往西域道路上的匈奴已经被汉朝打败,因此,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要比第一次顺利得多,当然,也就不会有联络西域夹击匈奴的事。
讲解:确实如此。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河西地区。汉武帝派霍去病打败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并接受了他们投降。然后在河西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这就意味着西汉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地区的通道,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准备了条件。(10)引导:西汉与西域的交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双方派使互访;二是经济文化交流。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访问了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天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包括乐器和歌舞,开始传人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封了西域。
二、丝绸之路
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那么,这条“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它沿途都经过哪些地方?它的形成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
1.丝绸之路
(1)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和《丝绸之路线路图》,把“丝绸之路”的路线表述出来。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线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人中国内地。这条路上因有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西方,受到了西方欢迎,所以把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它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补充:我们现在看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它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穿过河砥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再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至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向西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西域都护的设置,就是要有效管理西域地区和保护商旅往来,这是“丝绸之路”开通后的一大变化。
(2)引导: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新疆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说明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汉代文物,则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相当发达了。
(3)过渡:新疆发现了汉代的丝织品说明了汉朝时存在丝绸之路,那么,在马来西亚出土了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又说明了什么?难道还存在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说确实是这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1)讲述: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路线,二是“海上丝绸之路::出现韵原因和条件。关于路线,我们看课本上的描述: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和在印度尼西亚出土汉代钱币和陶器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①需要较高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②需要有在海上指方向的设备; ③有与海外国家通商的要求; ④有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决心。
总结: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有与海外国家通商的要求。光有要求还不行,还得具备条件。汉朝时造船技术的提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准备了交通工具。航海技术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关于海上指向的设备,在战国时期已有关于“司南”的记载,一般来说,指南针用于海上航行是在宋代。但我们刚才看到了当时海上航行有一个特点就是沿着海岸线,那就是说,只要沿着海岸线走,方向是不会迷失的:至于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决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丝绸之路”地貌。
(2)投影显示荒无人烟的戈壁和沙漠地带、茫茫无际的大海和滚滚波涛…… 思考: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科技不发达的汉朝,在这两条道上经商,没有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决心能行吗?其实,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一下西北和东南的气候特征,也会明白这一点的。
讲解: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呢?“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路运往地中海东部的西亚和欧洲,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人西亚再传至欧洲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人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3)过渡:上面我们提到了西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而西域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归中央政府管辖,则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1)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职权范围、意义。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执教人:孙秀洁
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歌曲《梦西湖》。观毕。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杭州的西湖美景,令天下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啊?
宋代诗人苏轼曾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西湖的美丽。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只言山色秋萧瑟,绣出西湖三四峰。”
可是西湖当地人却说:“晴天的西湖不如雨天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又不如雪天的西湖。”银妆素裹的西湖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随明末清初文人张岱一起到湖心亭去看雪。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介绍湖心亭(一生朗读)
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二、学习目标(齐读)
1、积累实词和虚词;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3、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朗读、品析。朗读美文,品西湖雪景,析作者情,熟读成诵。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沸沸扬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恰当停顿。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借助课下注释自行解决。
交流:
在朗读中,你注意到这些字词的读音了吗? 停顿。
全班齐读课文。
2、第二次朗读,要求读懂字意,读通语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义。
标出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交流疑惑的内容。全班交流三个重点句子。
四、品析雪景
齐读,画出作者张岱在湖心亭看到的雪景。
同学们,现代散文家黄裳评价说:“描写西湖风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谁又曾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地勾画出山水的精英?”细读这句,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最传神?请静静的品味写景的精妙,感受作者的情怀。
和同桌交流一下。预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造就了天地苍茫磅礴浩渺的大场景。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
两个“一”字意思相同吗?有什么妙处?“一”是最小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这两句一整体一局部,对照鲜明。
量词置换成“”例如:一眉新月一钩残月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缕花香 “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而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苍茫的夜景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滴水之于浩瀚的大海,一粒星之于深邃的天空,你会体悟到:宇宙何其阔大,人生何其短暂!“天人合一”
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请看我们的课文插图,即是白描。运用到文章描写上,就是抓事物特征,用寥寥数笔传神再现,"有真意,去粉饰,”相当于“淡妆”。对照这幅插图,再一起背诵这宁静清绝寄托作者感慨的景观。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我们来做几个练习。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③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④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五、赏读雅趣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我们感受到了白描手法寥寥数笔表现神韵的神奇魅力,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由景转向人,默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概括张岱形象。
解答:“痴”
教师追问:这是谁对张岱的评价啊?痴一共有四个意识,大家觉得舟子理解的痴是什么意思?
1.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
2.精神失常,疯癫:发~。~癫。3.入迷,极度迷恋:~心。~情。
4.谦辞,白白地:~长(zhǎng)(说自己白白地比对方大若干岁)。“痴”,是疯癫。这种疯癫,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一)行“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哪里能看出“痴”,具体分析一下。
不寻常的环境:大
三
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绝
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不寻常的时间:“更定”即晚上八点左右
不寻常的举止:“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间是否矛盾?细读这里,我们发现它与结尾的舟子前后不统一。虽有舟子同行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三)事“痴”
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却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见到张岱,这两个痴人很是激动啊,来,把他们的激动朗读出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辅导学生反复朗读“大喜曰”一句)我听出了欣喜和自豪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有什么言外之意。以这样的句式说“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者用现代汉语说也可以,用“我们都是
人”的句式。
生:湖中居然有此雅兴之人!生:我们都是有高雅情趣的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同学们啊,同学们说的真好,他们就是这样超凡脱俗,有雅情雅致的人。现在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痴”,我们是不是比舟子理解的更深刻呢?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六、思维火花
有人说,他们是志趣相同的知音。有人说他们只是道同志不同的过客。你的观点呢?细读文章,结合词语分析。小组内讨论,等会亮出观点,畅所欲言。
观点:“知音”——“喜”“强饮”“客”
“不是知音”——“拉”“强饮”“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见余,大喜”,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吾道不孤”!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
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很多滋味,同学们可以慢慢体会,让我们深情朗读全文,同学们回忆我们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吗?。
拓展迁移: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大自然中去深呼吸,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和心智的独立。因为凝寒独立是其人格,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都很多啊。你们还能想起吗?
教与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与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引导学生根据“自读要点”展开讨论,教师帮助归纳、总结。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父亲的典型形象
教与学方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需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课时:1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提示: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提示: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提示: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4、学生复述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结合老师给的的阅读提示来概括、复述本文。
段:建造台阶的愿望——建造台阶的准备——建成后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通过复述,再次熟悉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促使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设置问题情景一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1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 提示:因为想有而没有,所以总觉得低,要改变。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2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提示:地位,受人尊重,“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3为什么父亲造的台阶是九级,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提示: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角度看,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4、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
提示: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
5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提示:对于自己劳动得到的果实的热爱,体现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
6九级台阶造好后,父亲为什么却不好意思坐上去?体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提示:父亲觉得站在高处和别人说话“极不自在”,体现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同时也是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的表现。7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小结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 好意思坐上去。
设置问题情景二:
问题: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
提示: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问题: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提示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设置问题情景三:
父亲“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引导: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四)文章语言、写作手法,命题立意,关键句。
(1)语言品味: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例: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2)把握主题:
设问: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3)体会写法:
请同学们整理收获,体验学法。
讨论归纳:个性化的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并突出文章的主题。
要注意详略得当。
要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
把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D.砌缝(qì)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3.解释加粗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阅读下文,完成4~7题。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4.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
A.惨叫 粗暴 烦躁 B.惨叫 粗野 烦恼
C.喊叫 粗暴 烦恼 D.喊叫 粗野 烦恼
5.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3)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4)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6.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发? 7.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与心灵对话——表真情
以“父亲,我想对您说......”向父亲直抒胸臆。
五、教师总结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这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
六、布置作业
1,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2,练笔:(二选一)a.将父亲,我想对您说:……整理成一片情真意切的随笔。b.以<<我与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七、板书设计 台阶的意义:“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
九级台阶 新屋
要求:地位 尊重
父亲形象:要强 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心愿 准备
建造
熬不住 要强
尊重
坚韧
谦卑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6.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周恩来 8.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10.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5、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19、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2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二、非选择题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2.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左下图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4、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DA 6—10.DAAAC 11—15.ABABC 16—20.DBADD
21、(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条,拒绝对德“和约”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其中任意一项即可,)1919年
(2)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1921年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2、(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23、(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4、(1)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军胜利会师等。
(2)长征精神:就是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以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06-14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课09-09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10-2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0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范文09-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考点10-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