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方案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确权方案(共8篇)

土地确权方案 篇1

二0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朔州市201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激发农业农村内在的发展活力,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1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4〕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任务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试点范围

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每个县区选择一个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市共涉及6个乡85个村。其中朔城区沙塄河乡21个村、平鲁区阻虎乡5个村、山阴县后所乡16个村、怀仁县何家堡乡10个村、应县南泉乡24个村、右玉县杀虎口旅游区9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范围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对于农村土地权属不清的,要依法确定所有权后再开展确权登记。经依法确认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村承包地,不纳入登记范围。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2014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等农业行业标准,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二)坚持确保稳定的原则。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在坚持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农户实际承包地块不变的基础上,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依据,通过调查测量,进一步明确农户承包地面积和空间位置,并制作相邻关系平面图。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规范和完善,而不是重新调整原承包关系,也不是重新组织发包农村土地。

(三)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要原则上维护农户现有的承包面积,测量后与原承包合同面积不一致的,“多不收,少不补”,不改变根据原承包面积确定的惠农政策数量和相关责任义务。对于在二轮土地延包时,因土地等级差别抵顶面积等折合承包面积造成实际耕 1 种面积与承包面积不符的,取得承包户的认可后,要按照实际耕种面积登记,并注明实际折算面积。

(四)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清查、确权、登记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实行民主协商,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发包方暗箱操作,强行推动。对于在试点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必须要有群众共同参与,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理解支持,努力实现群众满意,对于大多数群众坚决反对的事情不硬性操作。

(五)坚持县为主体的原则。各县区为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全面组织清理土地承包档案,认真解决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种类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定,坚持分级管理、集中保管、科学分类,建立健全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安全保管、公开查阅等制度。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要移交到具备条件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

(二)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试点县要组织专门力量,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集中时间以试点村为单位查清农户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鼓励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组织开展农户之间互换并地,解决承包地的细碎化问题。对与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记载的土地承包状况有较大误差且农民群众要求实测的,要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科学简便的方式测量查实。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首要的是群众认可,并尽可能准确。实测结果经乡(镇)、村公示确认后,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依法予以纠正。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登记。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把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具体化为登记管理的各项活动。已建立登记簿的,要结合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充实完善承包地块的实际面积、四至、地类和空间位置;未建立的,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结合经依法确认的承包地块、面积、共有人、用途和空间位置等登记信息,抓紧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有关信息,具体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资料共享。

(四)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变更、解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工作,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完善,变更或者补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内,因下列情形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或者灭失,根据当事人申请,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 2 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记载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一是因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的;二是因承包地被征收、整治导致承包地块或者面积发生变化的;三是因承包农户分户等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四是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五是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六是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七是承包地灭失或者承包农户消亡的;八是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者收回的;九是承包农户户主变更其他需要依法变更、注销的情形。试点期间,凡申请登记,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对涉及的每宗承包地块实测确认,并向申请方提供书面证明。

(五)对其他承包方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的,当事人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登记,经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审核,符合登记有关规定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

(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要在档案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过程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关负责集中保管,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档案实体安全。依法按期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可提前移交。

(七)探索研究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路线、工作机制、信息化管理模式、确权成本和相关问题的政策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探索影像遥感测绘、实测和无人机航飞等不同测绘方式的技术路线、工作机制、信息化管理模式和确权工作成本,研究确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为2015年全市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做好基础工作。

五、工作步骤

201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分准备、调查摸底、清查、登记、总结验收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下旬—2014年4月底)。

1.成立工作机构。成立朔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国土、政研、法制、档案、司法、信访、民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市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级要成立由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试点乡镇、村要成立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小组,分别由试点乡镇和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

2.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并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备案。

3.宣传动员。各县区要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动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试点乡、村、组要分别召开乡村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宣传此次确权登记工作的意义、目的和原则。采取推荐的方式推选各户代表,代表家庭全体成员参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4.开展培训。市级要对市、县区业务技术骨干开展培训,试点县区要加强对县区、乡镇、3 村干部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5.确定测绘公司、监理人员。县级按照有关规定,从省级公布的已经取得合格证的单位中择优选择、确定测绘公司,并签订相关合同。鼓励各县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监理试点工作。

(二)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5月—2014年5月底)。

各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组织乡村工作人员、测绘公司对试点村二轮土地承包台账、三十年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相关原始资料档案进行整理。要摸清土地现状,查清每块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性质、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要逐村摸清发包方情况,逐户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意见。

(三)第三阶段:清查阶段(2014年6月-2014年8月底)。

1.实施清查。根据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面积情况,结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档案资料,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组织熟悉情况的村民和专业测绘人员,对农户承包关系、地块、面积、空间位置进行清查测量。清查工作按村组开展每户、每块地的边界与权属的图面勾绘工作。在图面上进行地块的标绘,标注地块编号等信息。对地块边界不清或其他需要实地调查的,进行实地调查标绘,形成农户认可的成果。最终形成的地块调查图与地块调查表信息应一致。

2.梳理和解决矛盾。对村组土地承包实际情况表进行公示,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收集农民的意见,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解决,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目前尚未做出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实际妥善处理。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地反映和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渠道妥善化解。

(四)第四阶段:登记阶段(2014年9月—10月底)。

对清查的情况进一步审核,由专业测绘人员根据相邻关系制作承包地块位置平面图,经公示无异议后,编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和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做到权属清楚、合同规范、权证齐全、账薄完善、责任明确。

(五)第五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2月底)。

各县区要对试点村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于2014年12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市将对试点工作进行抽检和抽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到位,才能及时化解当前各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矛盾,才能有效抵制各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非法行为,才能进一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各级党委 4 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要求全面完成。

(二)明确工作责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各级要明确责任,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好职责。市级负责市信息化平台建设、政策宣传咨询、督促查检抽验、县乡业务人员的培训等。县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县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影像图的采购、组织宣传发动、测绘队伍的选定、具体操作人员的组织培训、制订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调查公示表格、土地承包合同、登记簿的印制,承包经营权证的打印等。乡镇负责原始资料的搜集、公示、确认、纠纷调解、权证的发放等工作。村级负责原始资料的搜集审查、配合地块的调查测量、纠纷调解、组织确认公示、承包合同的签订等。

市农业部门做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协调登记试点工作经费;市国土部门负责协调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免费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涉及地块所需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形成的相关资料;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参与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相关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市档案局负责指导试点中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市信访部门要全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接待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妥善处理上访案件。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三)落实工作经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省级财政仅对试点地区予以适当补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主要以市、县区为主。各级要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对于财力薄弱的县区保障试点经费存在缺口的,可由地方政府通过上级财政安排的转移支付统筹解决。试点工作经费要设立专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试点工作结束后要进行专项审计,为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成本费用依据。

(四)加强保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下发的《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相关资料,特别是地籍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对基础资料都应及时登记,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存放有关基础资料的条件与设施应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贮存土地调查和测绘数据的电脑实行专机专用,严禁与互联网连接,防止网上泄密。

土地确权方案 篇2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 查清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以及承包地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等情况, 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承包经营权证,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 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全省凡采取农户家庭承包方式经营的耕地, 都要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对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耕地, 经当事人申请,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予以确权登记颁证。村组集体建设用地、农户宅基地、集体机动地、林地和草原等土地, 不纳入此次确权登记颁证范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结合我省实际, 都要确权到户到地。如确需确权确股不确地的, 必须报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

从2015年起,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全面推开, 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其中, 在2014年完成金川区、临夏县、金塔县3个县土地确权的基础上, 2015年完成40%的县市区 (名单附后) ;2016年基本完成;2017年总结验收。

二、基本原则

(一) 把握政策、确保稳定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不能借机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要以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台账为依据, 确认承包地权益归属。对个别村组群众要求调地的, 要按照法律政策规定, 慎重把握, 妥善处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可采取先互换、再确权的方式, 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 依法予以纠正。

(二) 依法确权、规范登记

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 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 采取民主协商、村民议决方式解决;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 先依法解决争议纠纷, 再予以确权登记颁证。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标准开展确权登记, 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保密管理, 保护土地承包权利人的隐私。要实行程序、内容、方法和结果“四公开”, 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 县级为主、分级负责

土地确权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层层落实责任。省级承担组织领导责任, 市州承担组织协调责任, 县乡两级承担组织实施责任。

(四) 把握进度, 注重质量

坚持质量优先, 科学把握进度。充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切合本地实际、农民群众认可的技术方法, 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 提高工作效率。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注重关键环节, 把好质量关口。

三、方法步骤

(一) 准备工作阶段

1. 制定工作方案。

市州要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县市区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并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于2015年4月15日前报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 宣传动员部署。

各地要及时进行宣传动员、部署安排, 广泛宣传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目的、作用和程序等, 使之家喻户晓,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 集中开展培训。

要制定业务培训计划, 分层、分期开展培训。省级培训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 市级培训县级业务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 县级培训乡村干部和工作人员, 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 清理核查土地承包档案。

全面收集整理村集体组织土地所有权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农户家庭户籍及土地测绘成果等档案资料, 以村、组为单位, 核实确认承包权属关系信息。

5. 开展技术招投标。

以县为单位, 组织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招投标工作, 由中标单位负责编制本地区调查专业技术设计书。农村土地确权所需的调查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由省级统一采购配置, 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统一性。

6. 建立健全基层工作机构。

各村要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组, 组织协调本村范围内各村民小组的土地确权工作。村民小组要推举公道正派、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等, 组成监督小组, 负责本组农户承包地权属调查、地块指认和审核公示等环节的监督。

(二) 权属调查阶段

1. 调查确认发包方。

组织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称、村组集体所有土地界址、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界址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状况调查确认工作。

2. 调查确认承包方。

组织完成农户家庭土地承包代表人和共有人等土地承包方身份、权属等信息调查确认工作。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户, 要采取多种方式及时通知到人, 充分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 可暂缓登记, 但不得收回其承包地。

3. 调查核准农户承包地法定权属关系。

组织村组发包方代表、承包地农户及毗邻地块承包经营农户, 完成农户承包地指界确认工作, 核实农户承包地四至界限、空间位置等法定权属关系。

4. 测量核定承包地面积。

根据本地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测绘成果, 合理选择符合当地特点的测绘技术方式, 组织完成耕地测绘工作, 测量核准农户承包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等情况, 形成反映农户承包权属关系、信息编码等情况的地籍图件。航测或购买卫星测绘图片, 由市州或县市区统一组织;采取实地测量方式的, 可充分利用甘肃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测绘技术设备,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5. 规范填制权属调查表格。

规范填制各类土地承包权属关系调查表, 形成合法、规范、完整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属关系调查核实文件。

(三) 审核公示阶段

1. 编制公示表。

根据权属调查结果, 以发包方为单位, 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2. 审核公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经村组工作组和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 在村组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 公示期不少于7天。

3. 勘误修正。

在公示过程中, 发包方和承包方对权属调查结果提出异议的, 应对相关问题重新进行核实、修正, 并对核实、修正后的结果再次进行公示。

4. 结果确认。

公示无异议的, 以村组为单位, 根据调查和公示结果, 填制公示结果归户表, 由发包方签章、法人代表签字和承包方签字、摁手印确认。

(四) 完善数据信息管理阶段

1. 建立数据库。

以县为单位,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数据库, 完成农户承包地地理信息和承包经营权权属数据入库工作。

2.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以县级土地确权登记结果和现有资源为基础, 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联网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数据管理、承包合同管理、确权登记颁证管理、土地流转管理、承包纠纷仲裁管理等信息化动态管理功能。

(五) 完善承包法律关系阶段

1. 完善土地承包合同。

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查实核准后的农户家庭土地承包信息, 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 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原有土地承包合同按照分级管理原则, 由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存档, 长久保留备案。土地承包合同记载期限应以当地统一组织二轮延包的时点起算, 承包期为30年。

2. 建立健全登记簿。

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按照一户一簿原则建立健全登记簿, 明确承包地的块范围、面积及权利归属。登记簿应当记载发包方、承包方的姓名、地址, 承包共有人, 承包方式, 承包地块的面积、坐落、界址、编码、用途、权属、地类及是否属于基本农田, 承包合同编号、成立时间、期限, 权利的内容及变化等内容。

3. 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根据完善后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责任权利明确的基础上, 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农户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原已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收回销毁。承包经营权证书载明的户主或共有人, 要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 把妇女土地承包权益落到实处。

(六) 成果整理阶段

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以县为单位,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档案管理主体。档案管理工作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步部署、实施、检查和验收, 做到组织有序、种类齐全、责任明确和保管安全。

2. 分类整理档案资料。

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 以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存储介质资料。

3. 形成标准成果资料。

由村组和乡镇将土地确权登记成果资料逐级汇交至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部门, 经检查汇总后, 形成标准成果资料, 分级归档管理, 用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使用。

(七) 检查验收阶段

1. 开展阶段性检查。

建立阶段性检查制度, 由各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采取县级自查、市级全面检查、省级抽查等方式开展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 确保工作质量。

2. 开展确权成果验收。

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后, 由各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统一标准, 采取县市区自检、市州核查和省上验收的方式组织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省上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 省农牧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省林业厅、省政府法制办、省档案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牧厅, 承担日常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市州要成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县、乡两级是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关键主体, 要成立以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 选配业务骨干, 充实工作队伍, 精心组织, 切实抓好落实。

(二) 加强协调配合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形成密切配合、协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农业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免费提供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提供本区域已有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做好测绘工作监督管理及测绘技术指导工作;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土地承包方身份、户籍等调查工作;档案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指导工作;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研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及指导依法开展工作;妇联指导做好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保障工作。

(三) 落实工作经费

土地确权工作经费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 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不得向农户收取任何费用。在中央财政每亩补助10元的基础上, 省级财政每亩补助6元, 其中:甘南、临夏、陇南、天水、定西等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5个市州每亩补助7元, 其他地区每亩补助5元, 从2015年起分3个年度安排, 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予以解决。各地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法律法规及财政资金管理规定, 严格支出标准, 严禁挤占挪用,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 加强工作指导

建立健全土地确权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按照确权颁证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月报、季报和年报报表, 掌握工作进程, 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情况, 认真梳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的办法。要注重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 通报交流, 相互学习借鉴。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 对农业设施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与这次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一并考虑, 统筹安排部署。

2015年完成确权登记颁证的区域名单

嘉峪关市;金昌市永昌县;酒泉市肃北县、玉门市;张掖市临泽县、山丹县;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白银市景泰县、平川区;临夏州临夏市、和政县;兰州市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兰州新区;甘南州合作市、碌曲县、迭部县;定西市渭源县、安定区、临洮县;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崇信县、平凉工业园区;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县、正宁县;天水市武山县、清水县、秦安县;陇南市西和县、成县、徽县。

土地确权方案 篇3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一.前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关系到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贯彻落实的大事,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完善土地承包资料档案、承包合同和登记簿,将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是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对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行的一次集中完善;是加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重大行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

一、作业流程

二、工作准备

1.成果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收集已知控制点资料,了解项目区自然和人文等背景情况;

(2)收集各级政府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要求等,用于了解、掌握中央总体政策要求和地方的具体政策要求;

(3)收集二调数据库有关正射影像、界线、耕地等成果资料,用于了解项目区耕地分布特点,掌握作业范围;

(4)收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资料,用于确定承包地块是否为基本农田;

(5)收集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用于确定承包地块的地力等级;

(6)收集二轮土地承包资料及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村、组为单位,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台账、登记簿、调整变更情况、土地流转情况以及其他方式承包情况等相关信息和资料,以便掌握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情况;

(7)收集户籍信息资料,以便掌握户主和共有权人姓名、性别、年龄及相互关系等基本情况;

(8)收集其他方面资料,如各类行政范围界线图、申请书、委托书等,用于确定项目区工作范围及此次承包地确权所需的相关资料。

全面分析各种资料。包括控制点精度,各种图件、表格的制作成图方法,各种数据成果的精度标准等,对于本项目可利用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保存;对于不可利用的资料按照保密规定进行处理。

按照上级要求,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和资料分析结果形成试点工作方案。

2.人员培训

针对中央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人员培训。

(1)根据要求对参加试点工作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学习;熟练掌握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了解承包地块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的填写要求;了解调查工作流程等。

(2)根据要求对参加试点工作的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技术依据学习;熟练掌握承包地块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填写方法;熟悉调查工作流程;对调查工作使用的各种软件、设备等进行统一培训。

通過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认识本次试点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协调各方人员,分工不分家,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

3.工作底图与调查表的制作

(1)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采用1:2000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在DOM上套合最新确定的行政界线等有关的二调数据,并将村组名称等标注到DOM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根据村民小组面积大小情况,按1:2000比例尺分幅打印出图,形成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2)制作权属调查表

根据收集的承包合同、土地台帐、登记簿、农户信息等资料,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制作如下表格。

a.发包方调查表;

b.承包方调查表;

c.承包地块调查表;

d.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e.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

其中,a、b由工作组中非技术服务人员制作填写;c、d、e由工作组中非技术服务人员协助,由技术服务人员制作填写完成。

三、入户调查

1.发包方调查

发包方调查以收集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其它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内容包括发包方的名称和负责人姓名等信息。发包方按以下情形确定;

(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

(2)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发包方为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

(3)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发包方为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承包合同生效后,集体经济组织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分立或者合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同时注明分立或者合并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发生变更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变更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同时注明变更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负责人发生变更的,负责人姓名为变更后的发包方负责人姓名,同时注明变更前的负责人姓名。

发包方调查以发包方为单位填写《发包方调查表》。

2.承包方调查

承包方的调查以收集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其他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

承包方调查应以承包方为单位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归户表》,表中发包方和承包地块信息应直接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表》记载的结果。

承包方信息有争议且无法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归户表》中予以注明。

承包方调查分家庭承包和其它方式承包两种类型进行。

(1)家庭承包

承包方调查包括承包方代表(户主或农户代表人)的姓名、住所和农户家庭成员的姓名、与户主关系和身份证号码等。承包方代表按以下情形确定;

a.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上记载的人;

b.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

c.前两项规定的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确认的,为农户成员推选的人。

承包方代表的住所以承包方代表的宅基地地址或长期稳定住所地址为依据。

农户家庭成员信息以户口簿登记信息为基本依据。承包合同生效后,农户家庭内,家庭成员分家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

(2)其它方式承包。

a.承包方调查包括承包方(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住所,承包方为单位时,调查单位名称和单位住所。

b.承包方为个人时,调查个人姓名和个人住所。

承包方调查以农户为单位填写《承包方调查表》,需严格按相应的填表说明要求进行。

3.发包方调查表和承包方调查表完成入户调查工作后,由项目组成员录入电脑,形成电子表格。

四、控制测量

1.地籍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1)地籍控制网分为地籍首级控制网、地籍图根控制网,各等级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

(2)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a.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

b.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3)控制点的选点、埋石、标石类型、点名和点号按照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等标准执行。

2.地籍首级控制测量方法

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点的等级分为三、四等或D、E级和一、二级。主要采用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建立,一、二级地籍平面控制网也可以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根据已知控制点分布情况,以GPS网或GPS附合导线的形式,按照D、E级GPS点的要求布设首级控制点。

3.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

可采用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静态和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点。图根點以首级控制点为基础,根据作业范围和图幅分布情况布设,每幅1:500图均匀布设一个图根点,图根点用木桩或铁钉做标志,采用GPS快速导线或GPS-RTK方法完成。

(1)当采用静态和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方法时,观测、计算及其技术指标的选择按照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级GPS点测量的要求执行。

(2)可采用RTK方法布设图根点。保证每一个图根点至少与一个相邻图根点通视。为保证图根点测量精度,要求每个图根点应有两次独立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测量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界址点根据需要设立标志,界址点和界线采用GPS-RTK结合全站仪进行测量。

五、承包地块调查

承包地块的调查内容包括地块名称、合同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用途、地力等级、是否基本农田、承包方(代表)以及地块坐落等信息。承包地块调查过程中应现场填写《承包地块调查表》。

承包地块由指界人现场指界,测绘单位作业人员逐地块调查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状况和界址,绘制图斑并在图斑内填写图斑编号等信息形成草图,并现场填写调查表;每完成一个地块后,将调查底图、调查表等外业调查成果,交指界人签字(摁手印),每完成一个村民小组后加盖村委会公章;此成果作为外业调查的基础资料。

1.承包地块调查的指界人按以下原则确定:

(1)指界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家庭承包的指界人为承包方代表或委托代理人;

(3)其他方式承包的指界人为单位法人代表、承包方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a.单位法人代表进行指界时,须出示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和法人代表个人身份证明书;

b.委托代理人进行指界时,应出示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书以及调查确认委托书。

2.指界前应通知调查地块及其毗邻地块的指界人如期到现场指界。

3.测量员会同相关指界人共同指界,同时对指定的界址点和界线进行测量,对界址点进行编号,并将相关情况填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上,由指界人签章或捺手印确认。

4.测量员要充分利用工作底图,标注地块的空间分布情况,重点反映对地块方位坐落(四至)、距离和对空间方位描述起关键作用地物点、特征点等信息。

5.对于权属调查前地块边界已经灭失、由多个承包方共同承包经营的,应根据承包合同由各承包方相互协商处理,尽可能恢复原地块边界,得到各方认可后分承包方进行调查。恢复边界确有困难的,由测量员会同相关指界人根据原承包合同的记载,按比例划分工作边界,并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中予以注明。

6.对于存在承包经营权权属争议的地块,不进行四至确认,应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中对权属争议情况予以注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用途与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描述不符的,应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中予以注明。

7.调查指界完成后,测量员须按相关编码规则的要求对承包地块进行编码,并在工作底图上进行标注形成调查草图。调查草图的绘制内容包括:

(1)地块编码、承包方(代表)姓名等地块信息;

(2)具有明显方位意义、对地块四至描述起关键作用的地物名称,如河流、道路、独立地物等;

(3)标明地块分布草图绘制情况的信息,包括所绘制的发包方名称、制图员和制图日期等。

8.调查成果确认

将调查底图、承包地块调查表整理后形成外业调查成果,并交给指界人确认。指界人需要确认的内容包括:农户地块数量是否正确,是否有地块遗漏,地块名称是否准确,台账上的地块是否都已调查等信息。指界人确认无误后在调查底图和承包地块调查表上签字并摁手印确认。

9.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有争议的界线,应依法予以调处,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难以调处的,划定工作界线,签订《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待争议解决后再行登记入库。

10.调查成果移交

土地确权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依法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09〕11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0年12月底前完成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2011年3月底前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一)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对全县215个村的集体土地依法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国土资源所要严格认真核对辖区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址和面积等情况,填写相关表册,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报批。

(二)对辖区内未登记发证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使用权的位置、权属界线、用途、地面附着物、等状况进行调查,经权属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发证。对已发证的农村宅基地登记资料进行整理、土地证书查验和现场核实,对原登记内容未发生变化且资料齐全的,原登记发证结果继续有效;原登记内容部分发生变化且资料齐全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资料不齐全的,完善资料后换发土地证书。原登记内容全部发生变化或登记客体遗失的,将原登记结果公告注销。

(三)做好农村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工作。对土地权属存在争议的,要依法及时调处,调处不了的暂不进行登记,待争议解决后再确权登记。

(四)调查登记成果资料整理归档。

二、工作原则

此次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范围包括全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严把登记关口。

(一)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依法继承外,对农村村民一户多宅的,只登记发证一宅,其余的只调查统计,不发证。

(二)严格执行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的规定。对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的,只调查统计,不发证。

(三)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乡村建设规划,且占用基本农田的不发证。

(四)土地违法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不发证。

(五)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依据《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有关政策的通知》以及《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等规定执行。

(六)农村宅基地权属来源和面积按以下规定办理:

1、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应确认其宅基地使用权,并可暂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

2、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应按当时的政策规定确认宅基地使用权,超过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

3、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应依法确认宅基地使用权,超过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按照法定的土地面积标准重新确权登记;

4、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只要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以确定其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宅基地使用权由农民集体收回;

5、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依法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认宅基地使用权;因继承房屋而取得的宅基地,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6、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认宅基地使用权。已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并颁发证书的,报经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宅基地由农民集体收回;

7、新申请的宅基地,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登记发证。

(七)其他有关规定:

1、夫妻一方为城镇户口,且已办理了宅基地登记或批准使用手续的,符合一户一宅规定的,可以由农村户口(须在本村民组)的一方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一户多宅的,符合分户条件的,可以由分出户者申请办理宅基地登记或补办批准用地手续。

3、土地证遗失的,由权利人书面申请声明土地证遗失,由村民委员会在村内公告,县国土部门在县政府网站公告,公告期满15日无异议的,补发宅基地使用证。

三、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实行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发证同步进行,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试点阶段(2009年10月8日—12月31日)

试点工作在临涣镇四里、大高两个行政村开展,目前已结束,为全面开展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准备阶段(2010年7月11日—8月10日)

1、收集资料。主要包括:

(1)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标准分幅图;

(2)以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已登记发证的成果资料;

(3)分幅权属界线图;

(4)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及界线走向文字说明;

(5)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

(6)土地统计台帐、面积汇总表、外业调查记录手簿;

(7)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8)相关村(组)、单位及个人土地权属等历史资料;

(9)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已登记发证的成果资料。

2、确定作业队伍。由于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工作进度,采取两种方式开展工作。一是招标确定工作队伍。将双堆集、刘桥两个乡镇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进行招投标,每个乡镇作为1个标段,由县政府按照每宗土地登记的总费用,打捆向社会公开招标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整体承包,按中标标段开展工作。二是以乡镇为主体组织作业。除双堆集、刘桥两个乡镇外,其他乡镇作为该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作业队伍、制定工作方案;乡镇国土所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把发证政策关、质量关;村委会负责聘用技术人员具体实施。

3、业务培训。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全县参与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技术规程、地籍调查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地籍调查、勘丈的方法应用等实际操作能力。

4、印制表格。印制土地登记各种表格。

(三)实施阶段(2010年8月11日—2011年3月31日)

1、登记申请。

(1)发布通告:由县人民政府发布土地登记通告。

(2)提交证件:集体土地所有者、建设用地使用者、宅基地使用者在公告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所提交土地登记有关文件、材料,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

①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②法人资格证明、法人身份证明;

③个人申请登记应持的户口簿或户主身份证明;委托代理申请登记的,持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④其他应提交的资料。

(3)查验证书:国土资源所负责本辖区内的宅基地使用权相关证件的查验及土地登记资料的审查工作。

2、权属调查。依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以及《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省有关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1)鉴于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中权属界线以村为单位调绘,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明确村民小组所有权主体地位,采取“组有村管”形式,以村为调查单元,书面通知该宗地界线涉及的相邻各方,按照指界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共同到现场指界。指界人必须持有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指界授权委托书”(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已指界并形成协议书,成果无变化的,可以直接运用)。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以村或组为单位确定调查路线;以宗地为调查单元,通知宗地相邻各方现场指界并签字(盖章或按手印),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应书面通知相邻各方到场指界。

3、地籍勘丈。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用图,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按照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以村为单位,绘制宗地图;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由调查人员现场测量并绘制宗地图。

4、权属审核。土地登记人员应当对各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人申报的资料和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审核,依照相关规定对土地权属、土地面积、用途(地类)等逐宗进行全面核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由国土资源部门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签署初审和审核意见后,报县政府审批。

5、登记发证。依据《土地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批准后,由土地登记人员填写土地登记簿和归户卡,并根据土地登记簿填写《集体土地所有证》、《集

体土地使用证》。同时,建立土地登记信息系统,把所有符合登记条件的宗地属性信息录入电脑,使每一宗土地的信息能够查询统计。

(四)检查验收、资料归档阶段(2011年4月1日-5月31日)

各乡镇土地登记发证结束后,由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对“三权”发证工作进行初验,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上报市国土资源部门验收,同时做好登记发证资料归档工作,确保“三权”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

四、保障措施

(一)组建机构,落实经费。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关系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的领导,县政府调整了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日常工作。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成立相应组织,落实专门班子,集中力量,克服困难,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正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以乡镇为主体组织作业的,待验收合格后,政府将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经费;招投标确定专业队伍登记发证的,按合同约定拨付,确保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效落实。

(二)制定方案,稳步实施。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集体后个人的顺序,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乡镇要设立专门的登记办公室,负责登记材料的受理,要从村(居)委会、村民组抽调专人配合做好资料收集和地籍调查等工作。

(三)明确责任,加强配合。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土地确权方案 篇5

国土资发2001359 号文《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底图和坐标系

1、集体所有土地和建设用地的确权和登记发证,应充分利用我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资料,以农村土地调查的 1:10000 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城镇土地调查的 1:1000 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

2、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登记发证,以原市房产局农村房产调查的 1:1000 房产平面图为工作底图。

3、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二、宗地和地籍编号

1、宗地(1)属同一农民集体拥有的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集体土地含该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划分为一宗地。(2)同一所有者的集体土地被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等线状国有 依据,或其他集体土地分割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调查技术规定》将此类集体土地分别划分宗地。对线状地物狭窄、图上难以准确反映其实地状况的,在调查时详细在工作底图上注明线状地物的宽度、长度及权属界线位置。在面积量算时,扣除其面积。(3)对于有争议的土地,暂不划入任何宗地,先在工作底图中将争,待争议调解、处理、确权后,再划入相关议土地注明“权属待定”宗地或单独立宗。(4)企业集体建设用地按现状实测,单独立宗。

2、地籍编号宗地地籍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原则上采用乡镇行政村宗地三级编号。乡镇、行政村的编号在各行政区街道、街坊编号后顺延。(1)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宗地编号①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宗地地籍号以“JS乡(镇)编号宗地编号”标识。②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宗地地籍号以“JS乡(镇)编号行政村编号宗地编号”标识。③村民小组所有的土地,宗地地籍号采用“JS乡(镇)编号行政村编号村民小组编号宗地编号”标识。(2)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宗地编号①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宗地地籍号以“JJ乡(镇)编号宗地编号”标识。②村集体建设用地,宗地地籍号以“JJ乡(镇)编号行政村编号宗地编号”标识。③农民宅基地,宗地地籍号以“JZ乡(镇)编号行政村编号村民小组编号宗地编号”标识。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从西北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三、权属调查

1、指界人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为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并由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法人身份证明书,有委托代理人的出具委托代理书。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指界人为使用该国有土地的法人代表、自然人或委托代理人。

2、指界通知 按调查工作计划,分片通知集体土地所有者或国有土地使用者按时到场指界。

3、界线调查(1)集体建设用地(村庄及其它建设用地)的调查:属于一个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我们直接确权至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且权属界线容易识别的,按现状实测情况确权;对权属界线不明显的,采取“组有村管”的方式确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上注明土地所有权分别由各行政村或村内各。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2)调查中不能证明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我们依

法确权至村农民集体所有。(3)调查中能够证明土地已属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依法确认给乡(镇)农民集体。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应遵循以下解决方法:(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形成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中核定的权属界线,要进行复查,对复核无误的,不再重新调查、指界和签字。对于手续不完善的,及时补办相关手续。(2)调查时调查员应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指界。经双方认定的界线,由双方指界人在《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上签字盖章。(3)当调查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时,由该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并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予以确认。(4)当调查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明确土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时,由该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和国有土地使用者共同指界、签字。确定土地权属界线时,相关国有土地使用者应由法人代表或自然人亲自出席指界,若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必须由其指定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提交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书及指界委托书。(5)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经确认双方有边界协议或正式文件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已办结土地登记手续的,直接引用协议、法定界线、界址,不再调查、指界。(6)因依法征用、调整土地等引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核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直接引用征用、调整土地的法定文件、图件,不再办理指界、签字手续。对图上界线不明确或实地不一致的,应进行补充调查,补办必要手续后,会同双方指

界人共同指界、签字。(7)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宗地图内有国有土地的,要将国有土地权属调查清楚,并将其国有土地宗地面积扣除。(8)遇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及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土地权属性质范围时,应依法进行纠正。确定权属界线后,办理相关手续。(9)对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的,依照《争议原由书》进行调解处理后确定权属界线;对于没有《争议原由书》或《争议原由书》不完备的,进行必要的举证和补充调查;进行调解和处理后,根据《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确定其权属界线。

(10)当一方指界人未在规定时间出席指界时,其宗地界线按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将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之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应在 15 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由申请人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视同对确定的界线无异议。(11)当指界人无正当理由不在土地权属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视同缺席,参照(9)条的规定处理。(12)对调查中出现的飞地,由调查员会同双方指界人现场指界,确定后,由指界人在权属调查表上签字、盖章。(13)在界址调查过程中,对不易判读、容易产生错误的界址点应进行点位注记。

(14)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用地,应及时处理后再行办理登记手续。对短时间内难以处理的,可先行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手续,并在备注栏内注明违法用地的内容。待违法用地处理后,再办理有关更正或变更登记手续。

4、农村企业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权属调查,并填写城镇地籍调查表。

四、地籍图绘制

1、根据外业权属调查和权属界址测量结果,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

状图为基础,参照工作底图编绘农村地籍图。

2、地类号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二级分类规定执行。

3、农村地籍图的比例尺为 1∶5000。

4、农村地籍图(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及行政区域名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各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地类界线及符号、线状地物、地类号、图廓线、图名、比例尺、指北针等)的绘制,应做到清楚无误、干净整洁。

五、面积量算属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变更调查中同一行政村范围内的土地分成若干宗地的,各宗地分类面积及宗地面积之和应与原调查成果相互检核、防止错漏。

六、宗地图绘制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将外业农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分别绘制于宗地图中。

1、乡、镇、村(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宗地图比例尺为 1:2000、1:5000 或 1:10000。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宗地图比例尺为 1:500、1:1000、1:2000。

2、农民宅基地、生产性建设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宗地图比例尺为 1:200、1:300、1:500。

3、宗地图的基本内容:

(1)本宗地的权属界线、宗地编号、界址点位置、编号及界址线边长;(2)宗地权利人名称;(3)宗地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宗地图比例尺以 1:5000 地形图为底图,集体建设用地宗地图主要建筑物要反映;(4)宗地总面积;(5)相邻宗地的权利人名称、宗地编号与本宗地相接的权属界线位置等;(6)比例尺、指北方向、绘图者、绘图时间等。

七、成果资料1.基本成果(1)权属调查的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等资料;(2)界址点坐标册及宗地面积计算成果;(3)行政界线与土地权属界线调查资料;(4)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与土

地权属争议原由书;(5)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

(6)以辖区为单位的行政村面积汇总表;(7)1:5000 分幅地籍图及分幅接合图表(8)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行政村地籍图(即街坊图,; 1:2000—1:5000)(9)宗地图;(10)技术设计书、工作报告和技术总结;(11)常规检查记录及质检报告;(12)其他要求提交的资料。

2、数据成果(1)行政村地籍图和行政村分层地籍图数据文件(规定的 AutoCAD)格式、;(2)分幅地籍图和分幅分层地籍图数据文件(规定的 AutoCAD 格式); ;(3)1:5000 地籍图分幅接合表数据文件(规定的 AutoCAD 格式)(4)宗地图数据文件(规定的 AutoCAD 格式);(5)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数据文件(Excel 格式); ;(6)以行政村为单位宗地面积数据文件(Excel 格式)

(7)以辖区为单位行政村权属界线数据文件(规定的 AutoCAD 格式); ;(8)技术设计书、质检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总结(Word)

土地确权方案 篇6

关于印发长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长府办发[2009]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长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长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吉林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9〕85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必要性 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核心是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是深入落实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一种有效形式和方法,是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管理的需要。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可以明确参与土地流转主体,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式向依法登记管理转变,有利于维护土地流转市场秩序,有利于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质押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确保稳定的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是在二轮土地延包土地台帐、三十年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相关原始资料基础上开展清查,通过清查进一步明确承包地坐落、现有的实际面积、等级等,并制作相邻关系平面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规范和完善,不是重新调整原有承包关系,不是重新组织发包农村土地。要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坚决不允许违法收回和调整农户的承包地。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对现有土地进行实际测量,并把实际测量的面积连同原有承包面积如实记录在登记簿和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上。对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农户之间承包地互换、转让的,要在确权时以现承包人确权,及时变更承包关系。要实现“四统一”和“五到户”,即:承包地面积坐落、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登记簿、经营权证书相统一;承包地分配到户、承包地边界四至登记到户、承包合同签订到户、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基本农田标注到户。

(三)尊重历史的原则

要原则上维护农户现有的承包面积,测量后与原承包合同面积不一致的,“多不收,少不补”,对原有的承包关系和面积不做调整,也不改变根据原承包面积确定的惠农政策数量和相关责任义务。对于在二轮土地延包时,因土地等级差别抵顶面积、磨牛地、林遮地等折合承包面积造成实际耕种面积与承包面积不符的,要按照实际耕种面积登记,并注明实际折算面积,取得承包户的认可。对于农民侵占蚕食用于耕种的林地,不能作为耕地进行登记,保证国土地类不改,林地权属不变。对农村土地与国有林地、草原及水库、河道泄洪区存在土地面积或权属争议的,清查中暂不予以确认和登记,待争议解决后,再确认登记。

(四)民主协商的原则

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对土地清查、丈量、确权、登记的每个环节必须实行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对于在试点中涉及的重大

问题,必须要有群众共同参与,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理解支持,努力实现群众满意,对于大多数群众坚决反对的事情不硬性操作。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一)工作目标

试点的工作目标是发现问题,研究方法,总结经验,为更好地开展确权登记工作打好基础。通过试点,实现“两清一证”:即查清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含国有村用)耕地、四荒等土地资源情况,查清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情况,为农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摸清农村土地面积底数

要集中时间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农村土地面积的清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和实际测量,查清农村土地面积底数。要以二轮承包工作为基础,依据既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状况,完善相关手续,拾遗补缺。要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落实到户,标明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

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

以二轮土地延包以来建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为基础,依据清查核实的土地承包状况,对农村土地承包底册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实,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及相关文件档案,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准确、齐全、完整。要在现有的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登记簿要标注承包地的“四至”坐落,标注的内容要与农户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一致。

3.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

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并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承包地被征占、面积发生变化的,因分户、人口变动导致经营权分割、合并,经营权转让、互换以及承包地灭失或全户消亡等情形实施变更登记。为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的真实有效,凡申请变更、注销登记的,受申请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变更、注销的每宗承包地块组织核实。对土地经营权权属难以确定或存在争议的,暂不列入登记范围。

4.开展基本农田到户入证工作

在登记簿和经营权证书上采取插页、在地类项标注等方式,对基本农田进行标注。对照已设立永久保护标志的基本农田区位,做好基本农田到户入证工作。

5.建立和完善确权登记工作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清查、档案管理、经营权登记等各项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确权登记工作制度。

四、试点范围

根据市政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要选一个村或组进行试点。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12月1日-12月20日)1.成立机构。市和县(市)区、开发区要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抽调具体工作人员组成试点工作组,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确定试点单位。参加试点的县(市)、区和开发区要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试点村或组。试点村或组自然经济状况要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

3.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市和县(市)区、开发区要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动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试点乡、村、组要分别召开乡村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让每一位农民都了解此次确权登记工作的意义、目的和原则,采取推荐的方式推选各户代表,代表家庭全体成员参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三是以村、组为单位用横幅、标语、广播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每户发放确权登记颁证宣传提纲,做到家喻户晓。

4.开展培训。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县(市)区、乡、村及相关部门试点工作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确试点任务。

(二)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12月21日-2010年1月10日)

对二轮土地延包台帐、三十年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相关原始资料档案进行整理。一是要摸清土地现状,查清每块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性质、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二是要逐户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意见。

(三)清查核实阶段(2010年1月11日-1月31日)1.实施清查。由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组织勘测核实面积,划定各村组所有土地的边框四至,绘制平面图,明确土地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县(市)区农业部门干部、国土部门专业测绘人员、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土地实测小组,结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台帐等档案资料,对村组土地承包关系、各农户承包的土地面积、地块、空间位置进行实地测量,按地宗逐户核查承包合同与实测结果的区别,制作村组土地承包实际情况表。

2.梳理和解决矛盾。对村组土地承包实际情况表进行公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收集农民的意见,对清查核实阶段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依据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施细则,提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审核登记。对清查的情况和对各种问题的处理意见经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认每一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位置及边框四至,对承包合同记录面积与实际丈量面积不符的,进行换发合同,并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建立新的土地台帐,由农业部门编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簿。对于权属存在争议的地块,暂不进行登记,待争议调处后再进行登记。

(四)颁证阶段(2010年2月1日-3月20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情况再次公示,确无异议后,建立正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进行正式登记,并以登记簿为依据,由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对农户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五)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3月21日-3月31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后,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作法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并将试点工作总结于2010年3月底前上报长春市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

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长春市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崔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李树国、市委副秘书长刘福臣、市政府副秘书长史长友、市农委主任张德祥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对试点工作的统一调度、工作指导、政策咨询、督促检查。各试点县(市)、区和开发区也

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清查确权、总结验收等工作。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的试点实施方案要在准备阶段结束前报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职责分工及经费保障

(一)职责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好职责。农业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明确工作要求,完善操作规程,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管理,做好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提供土地勘测情况和基本农田有关数据资料,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基本农田到户入证工作。信访部门要做好上访群众的接待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妥善处理上访案件。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的作用,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并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其他相关部门要按本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二)落实工作经费

按照省工作方案要求,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不得批准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不宜收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工本费,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解决”的要求,试点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由市和县(市)、区和开发区财政承担,不得向农民收取。

附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崔 杰 市长 副组长:李树国 刘福臣 史长友 张德祥 成 员:朱亚福 胡延生 王 宁 王 南 李 林 于瑞敏 李 旸 孙英利 周凌成 杨泗祖 杨立华 市委副书记 市委副秘书长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农委主任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发改委主任 市监察局局长 市司法局局长 市信访局局长 市民政局局长 市林业局局长 市水利局局长 市畜牧业管理局局长 市农委副主任

张永久 市公安局副局长

土地确权方案 篇7

2014年底,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把稳定承包关系、推进确权登记颁证作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 摆在首要位置。为落实中央要求, 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试点, 经过四个阶段, 发展到今天。去年在试点的基础上, 又选择了山东、安徽、四川3个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选择27县开展相关工作, 到目前为止, 全国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县有1988个, 涉及1.3万个乡镇、19.5万个村, 3.3亿亩承包耕地。应该说这项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从试点的情况看, 各个地方反映是积极的, 工作是深入的, 采取了很好的做法, 也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 化解了大量过去沉淀下来的相关矛盾, 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了很坚实的基础, 得到了基层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广泛欢迎和认同, 为进一步扩大相关试点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为确保试点工作的质量, 农业部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等3项行业标准, 联合国家档案局下发了档案管理办法。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必要的经费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中央财政设立了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专项资金, 并及时拨付了2014年试点经费。同时农业部也举办了多期培训班, 充实人员力量, 强化人才队伍保障, 有序推进了相关工作。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要按照保持稳定、依法规范、民主协商、因地制宜的原则, 采取中央统一部署、地方全面负责的办法, 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在总体部署上, 中央要求在稳定扩大试点的基础上, 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这项工作。在试点安排上, 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 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不求齐步走, 不搞“一刀切”。这项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 既要解决问题,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又要防止引发矛盾, 真正做到群众认可,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 要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坚持依法办事, 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核心是确权, 重点是登记, 关键在权属调查,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好工作。要在扎实做好承包档案资料清查、权属调查的基础之上, 完善承包合同、建立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2015年工作的重点就是抓好《意见》的落实, 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确保抓铁留痕、抓住实效。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督导检查。督促新增的9个省, 也就是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甘肃、宁夏、吉林、河南、贵州。这9个省整省试点和其他非整省试点地区抓紧制订工作方案, 并及时报农业部备案,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完成工作质量, 确保资金安全使用。二是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抓紧修订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尽快出台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加快建设信息应用平台。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因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项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实践中有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政策性也非常强。

所以, 怎么样解决实际问题, 制定和完善好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对确权确股不确地、与长久不变如何衔接等共性问题进行深度的研究, 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 为下一步完善政策和修改相关法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土地确权的新兴样本 篇8

“土地确权,不仅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将有助于实现土地连片开发,促进市场流动,给农村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日,广东省新兴县县长唐谊向《小康》杂志记者介绍,新兴县作为广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之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前期宣传、准备工作开展顺利。

他指出,新兴县将确权登记27万亩土地面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相当于给农民的土地颁发“身份证”,让农民的财产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护,也为现代农业发展集约经营提供最有效、最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用一句平实的话语点出了“三农”问题在我国这一轮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正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和社会长治久安,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看重、关系自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这次,广东继续以“探路者”的身份走在农村改革的前列,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目前,广东省在各地级以上市各选择1个县进行试点,深圳市除外,东莞、中山市、顺德区各选择两个镇,已确定18个试点县市区、6个试点镇街,新兴县正是其中之一。

从“要我确权”,转变为“我要确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指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对家庭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其它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新兴县农业局局长梁思文称,新兴县的确权登记主要是以前者为主,它是由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家庭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由县政府确权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以进一步明确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

新兴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农业占全县GDP的比例为 34%—36%,辖12个镇、196个村(居)委会、1113个自然村,全县总面积1502.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作为“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单位”,新兴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于2014年5月率先推进前期宣传准备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拥护。

“整个确权过程当中的困难,像地界不清等之类的农村土地问题纠纷将会是最多的。但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保障他们的利益就是保证国家基本政权的稳定。”唐谊介绍。

记者了解到,新兴县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加大宣传力度,以《给农民的一封信》的温馨形式,提高其参与确权的积极性。

唐谊称,通过宣传发动,转换了农民的老旧意识,从“要我确权”,转变为“我要确权”。他说,“之前农民对确权登记的认识有误区,农户宁愿把地丢荒,也不愿意进行土地的承包流转,因为担心把地承包出去之后无法再找回属于自己的地,如今发个‘身份证’,他们就不用再担心了。”

据梁思文介绍,目前,第一阶段的宣传工作已全面铺开,效果良好;第二阶段的培训工作也在同步开展中,将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确权登记;下一阶段将动员群众回来指认所属土地。

县农业局在当中承担业务指导工作。目前,农业局已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小组负责6个镇,下一阶段将公开招标,聘请专业测绘公司,拍摄土地的航拍图、形成用于调查和实测的基础工作底图。届时根据农户的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和工作底图,由农户进行土地的现场确认工作,并依法公示,完成土地确权登记,最后建立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将资料归档入数据库。

新兴县为何成为试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为何试点选址新兴县?这背后是以其坚实的农业发展为基础的。

新兴县是农业大县,物产丰富,是西江流域闻名的“鱼米之乡”、“水果之乡”、“荔枝的故乡”,2013年禽畜肉类总产量28万吨,粮食年产量18.7万吨,优质水果年产量10.02万吨,生态水产养殖5万亩,蔬菜21万亩,名优花卉苗木5万亩,农产品年加工量67.2万吨。早在1998年,新兴县被确定为全国7个A类“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单位之一,担负起华南丘陵地区持续高效农业的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新兴县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广东温氏集团、新兴东宝食品有限公司被命名为首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第一批粮食商品粮基地县、广东省最大凉果加工销售基地、广东省最大肉鸡生产销售基地、广东省最大胡子鲶孵化育苗基地。

唐谊指出:“新兴县土地确权登记的开展,为这些现代农业集约经营提供一种保障,以实现土地连片开发,促进市场流动,进一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新兴县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成果更是喜人,形成了“以粮为主,农、林、牧、渔、工全面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诞生了初具规模的商品粮、肉鸡、肉猪、水产、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并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两项殊荣都是目前广东省唯一获得的国家级示范称号。

针对新兴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唐谊说,土地要实现顺利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厘清产权是第一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为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的各项合法权益而提供的强有力的原始依据。

经费预算1350万,预计2016年完成

唐谊认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就相当于给每块地发一个‘身份证’,土地有了保障,农民的心安定了,农业才会有进一步大发展。”

他指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是影响农村稳定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因素。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承包原始数据和资料保护不力,流转过程中合同不规范、面积不准确、信息不对称等。

“征地的土地就不用确权了,农民自己开荒的地也不用确权。没有合法手续,只是签了承包合同的土地,要确权。”梁思文介绍,此次确权针对的是之前征收农业税的土地,在1997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展开。因而在此项工作当中要处理好以下的三大关系,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除其后顾之忧。

一是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公安、信访局等共同处理确权登记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有利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专业测绘公司和各级镇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三是农民与农民之间,确保农户实事求是地指认地界。

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处理好这三大关系,这次确权颁证不改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承包户承包地块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起止年限。同时,此次确权登记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增加农民负担。对土地承包和流转中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登记颁证。

据悉,此次确权登记工作,新兴县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各个镇的镇长作为小组成员专门负责推进工作,县农业、国土、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也配备得力人员协助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将于今年12月全面铺开,经费预算为1350万,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预计2016年基本完成。

上一篇:【校园招聘】薪酬包括哪些下一篇:培训学校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