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作业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俗学作业(通用4篇)

民俗学作业 篇1

摘要: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人杰地灵的襄阳,古往今来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关键词:

一、老龙堤的传说

从前,襄阳市襄河南岸是一条小土埂子,这就是古襄阳有名的老龙堤。老龙堤西起万山,东接襄阳城,全长约4.5公里,号称十里大堤。至今,襄樊的老人们大都知道一些关于老龙堤的传说。

传说在几千年以前,襄河水经常泛滥成灾。为了拦住河水,古襄阳老百姓日夜挑土筑堤,可却屡筑屡垮,屡垮屡筑,就是修筑不起来。一天,一个道人经过襄阳时看到襄阳人修堤情况,十分同情。于是,这个道人脱下草鞋,拆开绳子,一头拴在万山腰上,一头钉在城墙上,人们沿草绳填土筑堤,从此拦住了洪水。

原来这个道人是个镇河神,他拆的草绳是一条老龙,后来人们就称老龙堤。

据《襄阳县志》记载:“相传修堤时,有老人取草曲折之形以授之,云‘如是则固’。语讫不见,人疑为老龙,堤成故以为名”。清末襄阳名士、翰要院编修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中也说到老龙堤的来历:“堤以老龙名,不知自何时。询问士人云:堤累筑累圮。后遇一老人,折草为形,投之曰:‘堤如是筑,则固矣。’语讫,忽不见,人异之,则依草之曲折以筑,而堤乃告成。曰,此固我老龙所授也,因以名堤。”这段文字是说,告诉人们筑堤方法的老人,是一条老龙,因此就以老龙给堤命名了。

在襄阳民间还流传关于新堤和旧堤的故事,也与堤名来历有关。

相传大堤修好后,从南山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身穿白衣裳,拄着白龙头拐棍儿。老头儿走到一个年轻人面前,问道:“小哥哥,你说是新堤好还是老堤好?”年轻人想,老堤是个小埂子,又窄又矮,新堤又宽又高,就说:“当然是新堤好。”刚说罢,老头儿不见了。

年轻人一句话坏了事。原来白胡子老头儿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镇河神。仙界不知道凡间的事,镇河神听年轻人说新堤好,第二年就发大水冲跨了这条堤,人们只好又修。七月大堤又被冲垮。这样垮了修,修了垮,年年筑新堤,年年被冲垮。

有一年,襄河又涨大水,襄阳城房倒屋塌。水退了,人们哭喊着从山上冲下来,玉皇大帝在天宫听到襄阳百姓在哭喊,派镇河神来襄阳察看大堤,他问城门口一个老头儿:“老哥,襄阳人到底是喜欢老堤还是喜欢新堤?”“新堤是泡的,不结实;我们巴不得有个老堤哟!”老头说。“怪不得襄阳人说,劈柴劈大头儿,问话问老头儿。请老哥叫城里百姓都来,我帮你们做一条堤,能万年不垮。”

镇河神把手中的龙头拐棍往地下一横,那拐棍成了一条大白龙,拿起一根铁桩,往龙头上一钉,他又扯一把稻谷草,揪住龙尾巴就往上续,拧起草绳子来。稻谷草往龙身上一续,都变成龙身了,只见镇河神将龙尾拴在万山脚下,然后让全城的老百姓往龙身上填土、修堤。

堤修好了,人们怕堤下的白龙复活,就在龙头上盖了座老龙庙,龙尾巴上修了座保堤寺,堤中间盖了个太子庙。从此以后,河堤再没有垮过。多年后,新堤成了老堤,本地人就叫它“老龙堤”。

二、伙牌来历的传说

从襄阳市区往北行15公里许,有一个乡镇叫伙牌镇,属于襄阳区管辖。过去,伙牌镇管辖面积非常大。伙牌因此一度成为襄阳地区的重镇,是进出襄阳的北大门。然而,关于伙牌镇的来历,却鲜有人知道。

记者曾参与伙牌镇镇志的修撰,搜集到有关伙牌来历的说法。据说过去伙牌因水源丰富,物产富饶,而经常受到附近一些盗贼的侵扰。有一年,外地的一伙强盗决定在晚上洗劫伙牌村。村民得到这个消息后,都惶恐不安。这时,村里的族长召集大家想办法,怎样才能赶走盗贼,但却一筹莫展。

就在大家都准备收拾东西出逃时,一名刚搬来的外乡人出了个主意。当天晚上,村里人在村子四周点燃柴草,将村子照得灯光通明,村民都高举着火把在村子里走动,一些人还把锅碗瓢盆敲得惊天动地。结果,蜂拥而来的盗贼还没走到村子边,就被这种气势吓得落荒而逃。后来,族人为了感谢这个外乡人,便在村子边竖立了一块石牌坊,专门记载该村用火退敌之事。后来,石牌坊日久残破,但牌子上的“火”字却清晰可见,便被人们呼之为火牌,后来以讹传讹为伙牌。

三、襄阳鹿门山的传说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阳市东南15公里处的襄阳区东津镇境内,与岘山隔江相望。鹿门山林木昌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情趣,定会亲身感受到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境。孟浩然长期把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并留下了“渐至鹿门山,山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等千古绝唱。

历史上凡来襄阳的文人墨客大都慕名前往游览。被誉为“唐宋诗词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进士曾巩巡游苏岭山时,曾写下“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著名诗句。据《清·襄阳府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带领侍中郎习郁,巡游苏岭山一带。夜间,君臣二人梦见苏岭山神前来护驾,刘秀遂封习郁为襄阳侯。习郁到任后,诏令督工,建修寺庙于苏岭山,以示崇极。竣工之日,又令工匠雕石鹿一对,卧置寺门左右,寺祠故称“鹿门寺”,老百姓称它叫“鹿门庙”。随着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到西晋时,“鹿门寺”更名为“万寿宫”。从唐代开始又恢复为“鹿门寺”至今。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中国境内规模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代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1117年)最为兴盛,“闻风受教者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等房屋537间,和尚100多人,现在还留有和尚开垦的稻田100多块。鹿门山文脉连绵,气贯古今,被专家学者誉为“一座诗化了的古诗山”、“一座神化了的生态佛山”、“一座人格化了的傲帝隐山”、“一座史化了的三国奇山”。

四、襄阳仁义街的传说

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襄阳有两个大户,一个是单家,主人单懋谦是当朝宰相;一个是杨家,主人杨君盘是安襄荆郧总绅士,两家住一条街,门对门。这两家的家族亲戚倚仗权势,在城里启梁造屋,抢占屋场,把城里的一条路挤得只剩几尺宽。谁要打这儿过,骑马调不过头,挑担换不过肩,人们称这儿叫“巷道子”。就这,两家还不罢休。有一年,杨家又要扩建大院,墙根脚下到巷道子中间。单家见杨家占了便宜,就不依不饶,说占了这边的屋场。杨家却偏不认帐,说巷道子是杨家屋场。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县衙、府上都不敢管这个闲事。单家见杨家死不服输,就写了一封家书,叫单大少亲自送到京城给单懋谦,想用当朝宰相的行势来压杨家。

单懋谦看了信后,他二话没说,提笔就在纸上写道:“千里送信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教训家人,眼皮子莫太浅了,要给后人留下好名声!不光那一墙不争,还要让两墙!

单大少碰了一鼻子灰,气儿都没缓过来,又打马赶回襄阳,赶紧差工派役,准备挪墙。这挪墙比不得挪桌子板凳,伸手就动,单家硬是把临街的房子拆了,重新摆治椽木檩条,重新下墙脚,比盖新房子费的功夫还大!

大门大户的墙,都是三、四尺宽,两墙一让,巷道子就宽了丈把子。城里百姓们见单家腾宽了巷道子,说单懋谦肚量大,积了功德。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杨家本想多占点儿屋场,没想到单家来这一手。杨绅士想,单家如此大的权势,却有这般肚量,我杨君盘要是还死脑筋,岂不遭众人耻笑? 想到这儿,他也差工派役,把自家的墙也往里缩了几尺。

这一来,巷道子不光骑马能调头、挑担子能换肩了,三张牛车并着走还大宽大展呢!打这以后,人们称巷道子叫“仁义街”。

五、“襄阳”地名正说

明末顾炎武纵论天下大事说:“以天下而言,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而言,则重在武昌。”襄阳,处于全国中心腹地,历史悠久,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襄阳城是一座古城,而“襄阳”地名正是这座古老城市的珍贵遗产。

1、“襄阳”的三种理解。

据《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沔水》记载:襄阳城位于襄水之阳。“襄水”是襄阳城南一条独立的水系,只不过旧时的襄水要比现在要大得多。古人称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故而得名襄阳。襄阳城位于“襄水”之北,并且北临汉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

从地名学的特性分析,“襄阳”可以有三种理解:以地理位置取名,“襄阳”是一座城池,“襄阳”地名最早是指襄阳城;“襄阳”是一个主地名,随“襄阳”地名应运而生的一个或多个行政区域名称,以及更多的其他名称;“襄阳”地名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历史悠久,位置独特,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襄阳”是形成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

2、“襄阳”地名的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尚无“襄阳”之名,但襄阳已经是一重要的城镇;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襄阳为南郡;西汉时期,“襄阳”地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出现;公元9年,新汉王莽改“襄阳”为“相阳”;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恢复襄阳名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始设襄阳郡。由此,襄阳历为州、郡、道、府、县治所,是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襄阳”地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设置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暑,下辖8县;1950年5月,以襄阳县的襄阳、樊城两镇为基础设置襄樊市,直属襄阳行政区专员公暑,襄阳县政府驻地由襄阳城迁址樊城大庆西路;1979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9月撤销襄阳地区行政区公暑,地、市实行合并;1994年襄阳县政府驻地由樊城迁址襄樊市东部的张湾镇;2001年撤销襄阳县,设立襄阳区。“襄阳”地名同时作为城镇地名和行政区域名称并用。

3、“襄阳”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于历史的原因,“襄阳”地名存在着一名多用的现象,出现了主地名不明确,派生和延伸地名突出的问题,使“襄阳”这一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历史地名,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在能够证实“襄阳”地名的记录,莫过于“襄阳古城”的图文资料,以及襄阳城墙上镶嵌的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城墙”标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意识中的“襄阳”,似乎离我们今天很遥远,只有谈古才话及“襄阳”;人们看到的“襄阳城墙”标牌,似乎只是相当于一个建筑物标志,并不是真正的“襄阳”地名。只有保护好“襄阳”地名文化的遗产,才能更好地建设襄阳历史文化名城,才能更好地拓展襄樊现代城市的风情,才能使这座兼具古典风情和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具魅力。

六、襄阳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襄阳一带是隆重的节日,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要佩戴五色线和五香布袋,门前插艾,吃蒜头,鸡蛋,用竹叶包粽子,喝雄黄酒,并举行龙舟赛。此外还要上演有关纪念屈原的戏。至于“白蛇传”,过去每到端午节,戏院里是少不了这个节目的。

端午节在襄阳还有神话传说,早在宋以前就做了记载。如《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页中写道:“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云:原通梦告妻:所祭之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狡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风俗迁流,遂有竞渡之戏。”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2

第一章绪论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2、我国农谚有什么特征?农谚可分哪几类?

3、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有哪些?

4、什么叫商帮?我国十大商帮分别是哪些?

第三章饮食文化与民间习俗

1、我国汉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2、我国唐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6、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些?

第四章服饰文化与民间习俗

1、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主要变化?

2、简述唐朝服饰的三个特点?

3、简述明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4、简述清代男女服装各有那些式样?

5、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

第五章建筑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2、简述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分类的?

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5、我国传统民居有何特征?

第六章节庆文化与民间习俗

1、什么叫节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怎样?

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假日经济?试谈谈你对假日经济的理解?

5、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6、清明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7、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第七章婚恋文化与民间习俗

1、关于婚姻的意义,现代的观念与古代的认识有何不同?

2、中国古代婚姻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政府对婚姻作出过哪些最基本的条文规定?

4、封建聘娶婚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是什么?

5、何谓“七出”与“三不去”?

6、花瑶婚俗有何特征?

第八章生育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析中国传统生育观?

2、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

3、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生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产翁制度?

5、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丧葬文化与民间习俗

1、中国古人的生死观念有什么内容?

2、试析民间丧葬风俗?

3、《仪礼·丧服》规定的五服之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信仰民俗

1、什么叫信仰民俗?我国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图腾崇拜?图腾有何特征?

3、我国传统信仰习俗的基本特征?

4、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禁忌。结合本章的学习,思考哪些是原始民间禁忌的传承,哪些是在民间禁忌基础上的发展,从中理出民间禁忌的发展脉络。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2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要求按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周,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

二、课程小论文格式要求

按学位论文的形式撰写,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证充分。

标题(三号居中)

姓名(五号,专业、学号)

空一行

[内容提要]

[关键词](3—5外)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2]

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湖南春节习俗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春节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为东南内陆的一个省份,也呈现出一些地域性特征,具体而言有:鲜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强烈的祈丰年目的,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以及多民族的春节习俗相互辉映,相互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湖南;春节;门俗特点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重要年节之一,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 作为新年的春节,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元旦 新正 元日 正旦 三元日等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 太初历 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的共识,决定将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 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参考文献:

宗教民俗学 篇3

按照禁忌规定很深的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可以把禁忌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 饮食禁忌

按照禁忌规定本身的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可以把禁忌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或作业禁忌和饮食禁忌 对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食用作为图腾的动物 对

奥特纳在《关键的象征》一文中,把象征分为两类:概括性象征和()象征 阐发性

B 伴随着宗教传播,各地区的民俗往往会发生一些变迁 对

本质上来讲,宗教禁忌是人们信仰和崇拜一种()的行为 异己力量 比较研究法分为共时性研究和()研究 历时性 表达性象征是用来表达一种制度和()的象征 观念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对死亡及其相关事情等问题有相同的理解 错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俗对死亡的看法,尤其是对()死亡的看法差异很大 非正常 不同类型的象征彼此独立,没有关系 错 不同民族的民俗传统都是一样的 错

C 采用动物、植物等象征符号来达到维系氏族团结和统一的制度是 图腾制度

除了汉族有少数民族之间的岁时节日相互影响外,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岁时节日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对 除了中国以外,韩国民众也认为狐狸是有灵的动物 错 传教的对象一般是 非信徒

传说中尧舜禹为他们祖先修建的庙宇被称作 宗庙 床神的习俗在()地区至今仍有保留 台湾

从将图腾命名为自己氏族的名字的角度,可以将图腾崇拜视为一种()制度 氏族

从世界诸多宗教传统来看,女性在宗教活动中一般处于从属地位,但()的宗教传统是例外的 日本冲绳 从唐初到清末明初,汉族的民间供奉狐仙之风不绝 对

从先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巫术咒语发展的早期阶段,该时期的咒语特点是 简单质朴

从宗教领域讲,禁忌是指宗教于某种观念相联系的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禁止某些()的规定 特定行为

D 大部分关于仪式的人类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仪式的 功能 大的、人为的、高级的宗教是概括民俗宗教特点的参照点 对 达斡尔族氏族共同体的单位称作坤莫 错 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迎财神 错 稻荷神社是()国家的 日本

到了()时期咒语开始变得复杂,进入了咒语发展的晚期阶段 东汉 道教的盂兰盆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鬼节 错 迪尔凯姆认为图腾崇拜实质是 社会体系的象征系统

迪尔凯姆认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教会 第一次提出万物有灵论的人是 泰勒 东巴文字是一种()文字 象形字

动物崇拜主要基于两个原理:一是为了防止有害的凶猛动物的侵犯;二是 基于死者或死去的祖先变成某种动物

对当代来讲,原始宗教已没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错 对民俗宗教进行空间性整理时主要以()国别和其它特定场所为范围 地区

对岁时节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要素有:()、上层统治阶级的参与、民众的历史情感与文化认同感、宗教因素的渗透、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神话传说

对于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是很大的禁忌 破坏草场 多神信仰、自然崇拜和()是原始宗教区别于其他人文宗教的主要特色 灵魂不灭

E 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开始系统的研究宗教禁忌 冯特 恩丹布人的宗教仪式可以分为()和成年仪式 生命困扰仪式

二十四节气根据()的变化,结合农耕活动总结出的有规律的节气 天象气候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宗教和教派,叫做新兴宗教 对

F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更重视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去探讨图腾制度的实质,他认为图腾制度实质上是 一种社会体系的象征系统

发生论是对宗教产生的条件、环境和()加以科学概括的理论 背景 《发须爪》是一种对宗教时间上的归纳研究 错 凡有文化必有宗教是()的观点 马林诺夫斯基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属于()范畴 创生宗教 佛教三界分别是欲界、色界和 无色界 佛教是一种创立式宗教 对

弗雷泽把禁忌看做原始无理性的表现,是原始人想象的对()的防范 超自然 《扶箕迷信的研究》主要介绍了人们对()的崇拜 动物 弗雷泽把禁忌看成原始理性的表现 错

弗雷泽认为人类发展现有宗教后有巫术,然后才有了科学发展 错 符号有意义的前提是 存在于象征与被象征的关联中

G 格尔茨把象征分为两类:作为模式之模式的象征和作为思想和行为模式的象征 对 格尔茨认为,()是指作为观念载体的物、行为、性质或关系 象征符号 根据传播地域范围,宗教可划分为世界宗教、民族宗教和 土著宗教

根据发生的历史阶段,将宗教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近现代宗教 世界宗教 根据发生的历史阶段,宗教可划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世界宗教和近现代宗教 根据巫术的实行手段,巫术可分为 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

根据原始社会各个阶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家庭、婚姻以及不同社会组织的特点,可以把原始社会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血缘家族社会和 氏族社会 供奉祖先和神灵的行为在宗教民俗学中通称为 祭祀 宫家准认为宗教是一种 救助行为

功能主义者认为禁忌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错 古代男的巫师被称为“巫” 错

古代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

古代宗教民俗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糅合了神道与人道为一体的宗法礼俗成为()的民俗 主导性 古老的原始宗教往往是适应氏族部落制的一种社会存在 对

广义的仪式不但指任何特殊的事件,而且指人类活动的()表现方面 各个 广义的信仰包括各种各样的政治信仰,狭义的信仰主要是指宗教信仰 对

H 韩国和日本对巫术采取了控制和消灭的措施 错 韩国将民间的巫师称作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对

行业神又叫行业守护神,一般是从业者供奉的,用来保佑自己和本行业利益,但与行业特征没有任何关联的神灵 错

很多农耕活动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对

“狐仙附体、黄仙附体”观念是()附体观念的非常典型的例子 动物灵 华莱士认为最初的宗教仪式是以()为周期的 年份

婚礼不仅是向社会宣布男女的结合,而且表明男女双方维系家族功能和()功能的合理性 生殖 婚礼过程中,百无禁忌 错

婚姻除了表述男女双方的结合之外,还向人们传达了男女()和生殖功能的合理性 维系家庭

I J 基督教将肉体和理性属性划分给了女性 错

基督教有()大教派,各教派的节日并不完全相同 三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把音乐和舞蹈作为仪式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即使是小型节日,节日流程也要和大型节日一样繁琐和正规 错 祭祀祖先是为了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对 乩童是()巫师的一种 汉族

乩童展现自己法力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文二是法 错

基于万物有灵论基础之上的自然崇拜认为宇宙万物、人事祸福都是由()来主宰的 鬼神 家族制度是亲属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对 教会是构成宗教的第二个要素 对

将历史上某个时期的宗教进行比较的方法是纵向研究法 错

节气活动产生主要和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和()有关 民间禁忌和巫术 借助祖先祭拜,人们可以把有血缘关系的许多家庭组织起来 对 “节”最初的意思是植物的茎衔接的地方 对

禁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程度取决于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对 禁忌是群体内聚和()的一种象征符号 认同

禁忌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在对大自然和人类生产本身认识不多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观念和行为方式,含有()的成分 唯心主义

禁忌之所以传承和发展是因为禁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对 江南的农村地区认为()是释迦摩尼的诞生日,这一天被定为浴佛节 四月八日 将女性生育和地产丰收联系起来的是生殖崇拜的一种方式 对 介绍山东供奉狐仙习俗的著作是 山东民俗

借助祖先祭拜,人们可以把有血缘关系的许多家庭组织起来 对近代宗教民俗是指()以来的宗教民俗 民国

禁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程度取决于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对 禁忌是群体内聚和()的一种象征符号 认同

禁忌之所以传承和发展是因为禁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对

金泽认为宗教仪式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告诫传教、音乐歌舞、生理控制和 祈祷忏悔 据说碧霞元君的家乡是 泰山

K()成员一般并不统一居住,可以分散而不局限于一个居住地,更趋向于一个从事仪式活动的单元 氏族()地区与女性有关的象征主义在宗教中处于核心位置 冲绳()对蒙古族岁时节日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藏传佛教

()和转换仪式都是聚焦于超越世俗社会的神圣王国所建立的秩序 强化仪式()民俗宗教论和民俗宗教史构成民俗宗教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民俗宗教源

()认为禁忌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每个社会成员无意识中都有一种反社会欲望的需要 弗洛伊德()认为巫术是确保各种季节粮食取得丰收的重要手段 弗雷泽()是北方巫师比较流行的一种巫术 炼火术()是人类原始文化和史前文明的活化石 原始宗教

()是人们两种相互矛盾的民俗心态,表现了人们一方面对死者亡灵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希望死者亡灵能重新回到肉体而复活 招魂仪式和送魂仪式

()是向超自然存在的一种诉说,可以是赞美的、感谢的,也可以是恳求的、祈求的 祈祷()是一种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制度,它由婚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等组成 家庭制度()是一种用具体的媒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现象 象征

()是原始社会的一种民俗信仰,也是人类最初的一种宗教信仰之一一般主要发生于氏族时期 图腾崇拜()是原始思维的产物 原始宗教

()是指文化上规定的男女有别行为及意义 社会性别女人禁忌()是指在寺庙圣地等神圣的场地,禁止女性进入、居住或修行()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之一 人情味儿重()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春节

()是宗教学家和人类学家比较感兴趣的宗教仪式 过渡仪式

()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要素之间比较稳定的关系 结构()主要指通过物质的手段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生理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原始社会成为维护氏族或部落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宗教禁忌 科学是万能的 错

科学万能说反应了话语霸权的现象 对

空间性的记录整理是以历史断代、岁时节令或特定日期为采录范围的民俗宗教研究 错 口头文学和口承文艺也属于民俗宗教内容 对

L 雷德菲尔德认为民俗社会是()的小地域社会 独立的

吕大吉在《宗教学理论新编》里对宗教的定义是: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的一种(),以及因此而对峙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社会意识

M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对宗教的定义带有明显的()色彩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将宗教定义为人们头脑中对于日常生活外部力量的()反应 幻想 马林诺夫斯基是()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英国

每个民族的人们在进入文明社会后,都要通过禁忌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灌输符合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行为准则 对

没有灵魂和鬼神信仰,传统民俗学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对 民间将为了祭祀祖先而建的庙宇称作祠堂 对 民间认为()是鬼节 七月十五日

民间俗信的产生同生产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跟原始宗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错 民间俗信也叫 民间杂信

民间巫师的传承方式两种:一种是世袭巫,另一种是 非世袭巫 民间性和文化性是民俗的最大特点 错

民间咒术最主要的前提是 相信语言具有一种魔力 民俗的主体是人 对

民俗节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的特征 集体性 民俗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民俗 语言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 生活的需要

民俗社会和都市社会的不同是民俗社会直接跟个体相联系,而都市社会是和群体相联系 错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广大民众 民俗文化的发生、存在和发展,既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又要靠哲学理论来指挥 错 民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有明显界限 错

民间巫师的传承方式两种:一种是世袭巫,另一种是 民俗宗教的世界观的核心是 神圣之物

民俗宗教的信仰者是要通过回心转意后才成为信徒 错 民俗宗教核心的世界观是 神圣之物

民俗宗教论包括基本理论、发生论、功能论、应用论、比较论和()等 田野作业方法 民俗宗教研究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 文献法 民俗宗教一般以自然神、祖先神和()为核心 灵魂观念

民俗宗教应用论是以民俗宗教为对象,加以保护、改造和利用的一些规律探讨 对

民俗宗教志包括空间性的记录整理、时间性的记录整理、类型与专题的归纳和()等 文献和载体的研究 民俗宗教主要是()家庭、家族、亲属和一些地域社会所举行的各种人生礼仪或仪礼,年终的各种定例活动等等一些惯例性的民俗活动,来维持日常的生活,巩固集团的关系 通过模仿巫术是 以相似的事物为代用品来达到求吉或致灾的一种巫术手段 民族宗教无小事出自哪位领导人之口 江泽民 民族宗教又叫民间宗教 错

明朝中后期科尔沁民族接受了汉族的农耕文化 错

母系社会指女性作为统计阶级的体系,权利和义务通过母系来传递 对

N 尼达姆认为象征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错

尼达姆在《左与右》中举例,在印度,左手协助进食,右手协助排泄 错 牛、羊和()被称为大三牲 猪

O P Q 祈祷的目的一般是得福免灾 对 旗帜和十字架是带有神圣性的象征 对

敲锣戴面具是起源于后期的戏曲而不是原始宗教 错

强化仪式的指向是促进个人和群体变化的适应及帮助个人和群体转危为安 对

强化仪式包含的子目有三个:强化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价值,强化生活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和 强化群体和个人信仰

亲属制度是()的社会组织 生育活动

求子活动经常在河流附近举行,是因为人们信奉河流滋润万物、赋予万物以生命 错

R 人类精神方面的需求()依靠科学解决

不能完全 人类社会中最早的一种共同体形式是 氏族 人类学家拉德克雷夫·布朗认为结构是指在某一个比较大的统一体中各个部分的配置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对 人类学和民俗学将巫师的考核称为 成巫仪式 人死后,请自然界的鸟类来啄食尸体的方式叫 天葬 认为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素材的是 斯特劳斯

日本人认为()有会得到神示,可以和神灵和亡灵进行沟通 盲女

S 上层统治阶级的提倡对岁时节日也起了重要作用 对

社会的结构是指这些()存在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各种方式的组合 实际 社会性别是整个人类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进行()划分的结果 社会文化 社会性别是排除了政治性的客观分析的概念 错

社会性别中的男和女并不是由生理属性决定的,而是为适应各自的文化社会而形成的社会文化概念 对 圣诞节最初是中国的节日 错 生育崇拜主要是在印度得到了发展 错

生育信仰存在的两个必然性是生存和()是对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繁衍

生育信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族群中,它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其背后的生殖崇拜和生育信仰观念也是不同的 错

《生长神灵的山水》一书主要介绍了()地区的自然崇拜 西藏

生殖崇拜具有普遍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维持自身的生存,其二是 繁衍后代 世界性的大神教往往是一神教 对

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婚俗往往和当地的宗教信仰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对 世系不具有统一的居住模式 错

氏族社会阶段可分成母系氏族社会和 父系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中男性享有较高地位的制度是 父权制度

首次挖掘出的红陶女塑像是在()地区被发现的 辽宁喀左 采用动物、植物等象征符号来达到维系氏族团结和统一的制度是 对 斯特劳斯认为产生婚姻交换的前提是 乱伦禁忌

宋代以后的()主要是指开创基业、对本家族有特殊贡献的祖先,如周文王,刘邦等 始祖 送子娘娘除了有送子功能还可以 保护儿童 “苏尼”是()的巫师 彝族

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表现了()在传统婚姻中的重要性 媒人 所有的动植物信仰都是图腾崇拜 错 孙尚扬认为宗教是一种人类制度 对

T 泰勒认为,()是一种关于灵魂的信仰,是所有宗教的根基 万物有灵论 泰勒认为宗教是一种 超自然体的信仰

田野调查法是民俗学了解()和民俗生活的最基本的方法 人类行为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长期居住在研究对象所在地,参与并观察当地生活,研究其物质与精神文化诸方面,以获得对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的了解 对

田野调查需要长时间深入到调查地点,并掌握当地语言,但对于文字记录没有严格要求 错 田野作业论是有关民俗宗教实地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对 天主教、印度教和()的象征系统非常复杂 佛教 通过参加宗教节日活动可以强化信徒对宗教的 认同感 通过仪式在学术界又称为()仪式 过渡仪式

通过语言的手段控制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宗教仪式中的生理控制 错 统合性象征又可分为两大类:社会组织的象征和 宗教象征 涂尔干又名迪尔凯姆,是英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错 图腾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原始时代的人 没有把人和动物界限划分清楚 图腾崇拜的起源往往和()联系在一起 氏族的起源和来源 图腾崇拜和动物崇拜有一定的关系,二者等同 错 图腾崇拜是起源于奴隶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 错

图腾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它是北美印第安一个部族所用的一个词,意思是 他是我的亲属 图腾一般跟氏族事物联系在一起 对

U V W 万物有灵论是相信某种神灵能够使物品具有生命的现象 对 万物有灵论学派是从观念的角度解释的图腾崇拜 对 文化构成了民俗的主体 错 文明是文化更高层次上的体现 对

闻一多认为,在原始人类的观念中,婚姻是人生中第一个大事,传宗是婚姻的唯一目的 对 沃尔夫曾对中国的()现象进行过详细研究 童养媳

我们要肯定宗教禁忌的正面积极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忽略其在实际社会生活当中的消极方面 错 武的巫技表演包括不流血的巫术表演和流血的巫术表演 对 巫技是巫师行为方面的技能而咒术是巫师语言方面的技能 对 巫师向神灵祈祷时候的咒语被称作 巫歌

巫术是指通过从事超自然的活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和仪式 对 巫术是一种已成体系的宗教 错 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现象 对

巫术在行为方面包括各种巫技的表演 对 巫术在语言层面的表演不包括 巫技的表演 五月初五是(),其传统活动是赛龙舟 端午节

X 西方宗教分类中主要从()角度对宗教进行了分类 结构 下列不属于创生宗教的是 道教 下列属于行业守护神的是 鲁班

狭义的仪式指发生在宗教崇拜过程中的一些()活动 真实的 先秦时期将诅咒行为称为 祝

相对固定的节气和()是岁时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 该节气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小传统和大传统之间有一定的()和渗透性 连续性

象征可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有一个具体的媒介物,二是 该媒介物所表达的特殊意义 新巫师要跟着老萨满学习()年后才可以自己独立举行仪式 3 信仰的形成的最基本的基础是人们的()观念 自然精灵 修行首先要有 戒律

学术界认为民间的咒术也是一种 诅咒巫术

Y 一般的民间俗信里的动物信仰和图腾崇拜里的动物信仰是 有所不同 一般的民间习俗中,参加完丧事之后为了祛除秽气,埋葬之后必须要 洗手 一般的宗教祭祀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是送神 对

一般来说祭奠组织和家族组织中,()和血缘认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地缘认同 一般来说,祖先崇拜以其()来论高低 功德

一般认为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习惯传播的一种行为模式体系和 生活模式体系 一个外来宗教到一个新的地区进行宗教传播,要与当地的民俗宗教 融合 《伊利亚特》和()中对灵魂进行了描述 奥德赛 仪式相对于神学就如同理论相对于实践 错 伊斯兰教是 世界宗教 以下不是诅咒别称的是 诅言 以下哪项不是春节的习俗 吃粽子 以下哪项不是祭祀的种类 年中祭

一些旅游城市践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对 一些学者认为图腾制度本身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命名制度 对 一些学者认为巫术是一种象征符号 对 音乐歌舞在()中的作用非常大 转换仪式

英国人类学家利奇将象征分为内容象征和结构象征两个部分 错 用毒虫施法的巫术被称作 巫蛊 瑜伽可以被视为()的一种 生理控制

盂兰节是融合了道教、佛教和()三教文化的一种节日 儒家 犹太人最初的节日内容是和()要素结合的 自然崇拜

有日本学者在《宗教民俗学》中指出,民间信仰并不被明确的意识为宗教,只是作为一种生活习俗而存在,被称为 看不见的宗教

有学者认为婚姻是交换女人的理论 对

有学者认为,任何文化都可以纳入仪式来研究 对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右手优于左手,左耳优于右耳 对 浴佛节放生的一般是鸟雀和鱼虾 对 盂兰盆节和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 错

与节气不同,节日是一年()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庆典活动 一次 与节气不同,宗教节日是 一年多次

与近代学者不同的是,现代学者认为民俗主要是由()创造并使用的 中下层人民 与宗教民俗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 宗教人类学 与宗教象征相比,社会组织的象征更具有神圣性 错 语言禁忌出于人们相信语言有一种特殊的“召唤”力量 对

远古时代的人们认为人的思维和感觉是人的生理活动,但是可以离开人的肉体 错 《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爱德华泰勒 原始宗教包含有环保意识 对

原始宗教大多起源于()的时代 氏族原始部落

原始宗教对巩固我国少数民俗氏族制度、社会结构以及维护氏族社会的传统起很大作用 对 原始宗教将自然事物和人类起源等归结为 神灵的力量 原始宗教民俗阶段是指秦代以前的阶段 错

原始宗教是把唯心论和唯物论融为一体的混沌的信仰体系 对 原始宗教是史前文化和史前文明的重要的舞台 对 原始宗教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万物有灵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宗教和性别的关系 非常密切 云南傣族喜欢用()作为祭品 鸡

Z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民俗宗教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错 在初期农业经济中人们对于男性神和女性神的认识是 共同创世

在国外学术界,比较避讳“原始宗教”这个术语,因为“原始”这个词语带有()的色彩 贬义和落后 在很多祭祀仪式上,尤其是大型的仪式上,所供的祭品()单纯的肉食或素食 不只是 在基督教的观念中,女性的价值普遍被提高 错 在祭祀仪式上,只能使用某一种特定的乐器 错 在老北京的习俗中,有本命年不成婚的说法 对

在民间较为常见的祭祀活动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水火,祭 雷电等 对 在民间,巫师的面具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对

在民俗学当中,把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在人生中的关键阶段举行的大型重要的活动叫 人生仪礼 在启蒙思想、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对巫术采取了()的措施 控制和消灭 在实际生活中,民俗社会和都市社会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错 在氏族社会很多宗教活动往往以()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 氏族 在特定的仪式和宴会中,()食用图腾动物 允许

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人非正常死亡后,会请萨满对尸体进行净化处理 对 在学术领域中,原始宗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对 在以前中国的丧葬传统中并没有寿终正寝一说 错 在浴佛节人们通常会吃黑米饭 错

在原始宗教中,驱鬼等仪式的内容很单一 错 在中国婚俗中,结婚的时候新娘子可以踩门槛 错 在中国,没有学者系统的研究过宗教仪式 错 在中国民间()是主管婚姻的神灵 和合二仙

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观念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狐狸尾巴越多越狡猾 在宗教民俗学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形态的融合称作 复合 在宗教信仰中为了达到某种境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 修行

藏族的丧葬方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 塔葬

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日本宗教、民俗学家崛一郎开始用()这个概念代替民间信仰 民俗宗教 整体上而言民俗宗教是一种()宗教 未被制度化的 正统宗教派认为供奉“狐仙”“黄仙”的行为是属于 邪信 中国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的特色 农耕

中国古代婚姻从父系家长制开始,一直到()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当完备的宗族宗法制度 周 中国婚俗,尤其是汉族的传统婚俗中,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内容是 燃放爆竹 中国古代咒语、咒术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阶段 错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哲把宗教仪式分为意在保持原有状态的强化仪式和将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的 转换仪式

《中国图腾文化》的作者是 何星亮

中国宗教民俗具有源远流长、多教多神()多民族差异性与交融性 人神杂糅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分类是从功能的角度将象征分为统和性象征、指示性象征、表达性象征、规范性象征和()象征 强化性

中西方对象征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 错 祝愿和诅咒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对 抓周是人生仪礼的一种形式 对 转换仪式的结构非常简单 错

转化仪式和强化仪式的边界很清晰,没有交叉点 错 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被神灵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 自然物 自然崇拜跟万物有灵论没有任何关系 错 自然崇拜只存在于少数以狩猎为生的民族 错 自然宗教中存在特定的教族和教团 错

宗教成为民俗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为民俗活动提供场所 对 宗教传播既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双向 宗教传播既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双向影响的过程 对 宗教构成四要素分别为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 体制 宗教禁忌是随着宗教的逐步发展才发展起来的 错

宗教禁忌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能有一定生存空间是由于它的 适应性 宗教禁忌中最常见的是行为禁忌 错 宗教建筑是宗教学科中的工具学科 错

宗教民俗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方法、比较研究法和 文献学方法 宗教民俗学和宗教人类学同样都强调()方法 田野调查

宗教民俗学家根据宗教的相似性,认为宗教具有()的本性 向外扩散 宗教民俗学是宗教学和民俗学相互交叉而产生的基础学科。错 宗教设定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人类的世界和 神圣的世界 宗教设定了人类世界和 神圣的世界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层面 对 宗教为民俗提供了信仰的寄托 对 宗教学和应用学科没有交叉点 错

宗教仪式实现其功能的过程就是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过程 对 宗教因素的渗透跟岁时节日的发展没有关系 错 宗教与伦理道德属于宗教学中的 应用学科 宗教只有信仰就可以,不必有宗教行为 错

民俗学复习资料 篇4

(一)民俗的含义:

1.我国传统意义上的 “民俗”“风俗”概念:我国古言之“ 民俗 ”“ 民风 ”,几乎都是

治国之需要,其眼光所注意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信实、仁让等方面。

与现代民俗学研究关注的对象、范围,研究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2、当代中国学术界: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

包括: 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2.社会民俗

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

例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习俗: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节食俗

吃青团子(江南一带)

袍哥组织:四川以及周边地区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以会党为组织形式,以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为主体的民间秘密团体。它具有封建性、秘密性和特殊性。亦官亦民的文化.即人人皆称兄道弟,只讲义气二字的袍哥文化.3.精神民俗

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艺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4.语言民俗 包括:(1)民俗语言:

广义的民俗语言:民族语言、方言。

狭义的民俗语言: 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2)民间文学:

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5.游艺的民俗

包括:(1)游戏:智能游戏:谜语、七巧板

„„ 体能游戏:捉迷藏、跳房

„„

(2)竞技:摔跤、踢毽、赛马、简易棋类 „„(3)杂艺:杂技、戏法、动物斗戏

„„

(三)民俗学

即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社会科学。

(四)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 ——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表现在三个方面:

A民俗是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 B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

C在流传中体现集体性

传承性与扩布性: 传承性:时间上的连续性(纵向)

扩布性:空间上的蔓延性(横向)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PS:

1、民俗的传承性

传承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

体现在三个方面(P14)(1)教化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2)民俗传承积极、主动,有目的的进行;

(3)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某项民俗事象的核心和母题依然保留。

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始终是春节习俗的主题(以年画为例:)

2、民俗的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受功能的制约,有条件的向周边地域和民族渗透; 2)对异地、异民族民俗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加工; 3)扩布方式的不同。

两种扩布方式:1.自然进行的正常的扩布方式

2.非正常的扩布 战争灾荒瘟疫造成大规模迁徙。如:三峡大移民、湖广填四川 稳定性与变异性

(一)民俗的稳定性

经济基础不变,民俗文化就稳定。不少的民俗传承至今,说明民俗文化的稳定。

例: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划龙舟、饮雄黄酒、驱瘟逐疫。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

(二)民俗的变异性

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

1.语言和行为,口耳相传的传承手段;田野考察例证:民间故事都有异文。

2.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变异。例:端午节习俗。(核心习俗驱瘟逐疫未变)

江南:划龙舟、吃粽子、喝搽雄黄酒、带香包。西北:插杨柳、喝搽雄黄酒、拴五色丝线、带香包。

3.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民俗产生变异

例:婚礼、丧葬

4.受民族心理的影响使民俗发生变异 例: 中秋节:蒙古族不过中秋。原因:一不是本民族的节日。第二,汉族的中秋节后来附会上“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内容。

类型性:又称民俗的模式性,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集体创造、流传,形成的民俗特点。

例1:民间故事的类型性。例2:民居的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民俗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例:家族:家规、家教、家法;村落:村规、村约;婚姻、丧葬、祭祀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饮食结构和进餐方式有大体的规范。服务性: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服务于民众的心理需要 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五)学习民俗的意义(民俗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1)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2)发扬优秀民俗传统,吸收其他民族良好习俗,抵制各种陋俗;

(3)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如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开发民间工艺、烹饪、服饰、医药、民间文学等方面的产品等等。

物质生产民俗

1、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包括: 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物质生产民俗反映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2、特征:

A、地域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B、季节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受时令节气的制约。

C、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D、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一、农业民俗

1、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民俗的特点: ①农业生产民俗居于中心地位; ②具有东方农业文化特色;

③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④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2、分类:

A、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了解:农历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B、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C、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D、农业祭祀、禁忌习俗

(1)岁时祭祀: 农业丰收主要靠大自然,把丰收的希望寄托于神灵 例:元旦:祭天、祭神农,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禁忌普遍

a.不科学的禁忌

例:逢五不耕田: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忌下田耕作。逢五耕作,俗谓之破五,破则不吉。

b.符合科学的禁忌

例: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避虫蛇

E、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祭神龙求雨 F、农业生产过程习俗(1)农具制作的习俗

不同的地形土质,农具不同;锄口的宽窄,锄把的长短就不一样(2)操作耕作的习俗

耕作的方式:畜耕(畜类、畜量),人畜并耕。播种方式:耧播、撒播、点播、掩播等。锄草方式:深锄、浅锄、横锄、间锄等。G、农业娱乐风习

例如:天全“祈谷灯”——越亮就代表心意越诚心

二、狩猎、畜牧和渔业民俗 例:妈祖、东海龙王

三、工匠民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社会分工产生了各行各业的工匠,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行业习俗。1.工匠的技艺传承

(1)例如:特殊生产工具,如百工五法:矩、规、绳、悬、水。最有代表性的:飞檐和斗拱

(2)工匠们技艺传承与绝技

如:家具上漆工艺、硬木雕刻工艺

中国的“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店(视频)(3)工匠中流传的艺诀、艺谚。

2工匠的行业习俗(表现在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和祖师崇拜方面)(1)师承制度

从选徒、拜师、传艺到出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师傅对徒弟采取的是家长式管制。

(2)职业行话 即 “行业语”,为本行业的技术保密、信息交流等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含义。(3)行业禁忌

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例如:木匠上梁要避女人

(4)祖师崇拜

祖师崇拜是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逢祖师生日、重要节日或重要工程开工之日,要举行隆重的祭典。3.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①师徒关系的亲缘化:艺徒多是自己的子弟或亲戚,是系谱性的典型表现。②工匠来源的地域性:系谱性的表现之一,如西安的厨师,扬州的三刀匠(厨刀、剃头刀、修脚刀)。

(2)技术传授的封锁性

①技术绝对保密(如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等。)②弊端(保住了名牌,也导致绝技失传。)(3)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普遍迷信;寻求神灵的保佑

祈祷祖师;语言行为禁忌,用行话隐语。

四、商业与交通民俗 1.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1)集市

①原始的交换方式

云南苦聪人——充分信赖的一种无言交易 ②集市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 ③集市特点

(a)定时:每月九集者最普遍,相邻的集镇集贸时间错开。

(b)定点: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去集市称 “跟集”、“赶场”„„ ④集市中特殊的民俗现象

(a)招徕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b)特有的交易方式:“袖语”(“摸手”,别称“袖里吞金”)“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2.)行商

①特点:流动性的交易方式。

②类别:A.资金雄厚:驼商队、马帮商队等;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

B.小本经营:货郎小贩。

③民俗传承——市声

A.叫卖声。B.敲击声。C.常见的敲击物: 拨浪鼓、小锣、梆子、铃铛、竹板和串铁等。D.共同特点:宣传性、诱惑性、节奏性、一定的音乐性、极强的地方性。

(3).坐商

①特点: 固定摊位、店铺,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

②特有的民俗传承

A.幌子: 旗帘、实物等夸张性模型物件。B.字号牌匾:

a.名家书写、精雕细刻、吉祥字组成店名

b.常用吉祥字取店名:

隆 例如:北京“同仁堂”“荣宝斋书画店” C.商标及商品的包装:

常用吉祥图案(龙、虎、鹿、鹤、蝙蝠、梅、菊、牡丹等)文字图案(福、禄、寿、喜、万之类吉祥字衍化的。)店主姓氏 D.现代商俗:

注意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CI)挖掘历史内涵:如酒、食品 „„ 抢注商标潮

2.交通运输及民俗特点

(1)我国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

①古代最著名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西蜀栈道、四川广元明月峡古栈道)②最具民俗传承特点的桥梁

浮桥、索桥、溜索、石拱桥、独木桥、木板桥、石板桥„„ ③陆上传统交通工具

人力: 独轮车、架子车、人抬轿子、黄包车等。畜力:马帮、驼队、牛车、马车、驴车等。

④水上传统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大木排、牛皮船、木船、竹筏等 ⑤歇脚的交通设施:凉亭、车马店、货栈、码头等。现代交通民间规则: 行人靠右

行车靠右 交通的特权现象 迷信与禁忌 迷信车牌号

迷信出行吉利日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第一节

饮食民俗

一、日常食俗

鲁、川、苏、粤、闽、浙、湘、徽菜,称为八大菜系。农业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一)日常食俗 1.主副食

日常的主食:水稻、麦子、玉米、高粱等。副食:蔬菜、肉类、奶类、饮料等。制作方法因地而异。2.日常食俗的食制

早、午、晚三餐制。两餐制、多餐制。根据季节、劳作而变化。3.饮食方式

进食时,尊老爱幼。用餐时的禁忌;男女不同席、小孩不上席„„

(二)饮食文化 1.丰富的菜肴(1)菜系众多:

京菜、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湘菜、淮扬菜、潮汕菜„„ 八大菜系:鲁、川、苏、粤、闽、浙、湘、徽菜 鲁菜: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九转大肠、油爆双脆、葱烧海参

鲁菜被奉为宫廷菜,原料上,多选用畜禽、海产、蔬菜、善用爆、熘、扒、烤、锅、拔丝、蜜汁等烹调方法,口味咸鲜。列为八大菜系之首。

川菜: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龙抄手、韩包子、老城隍传统锅盔、毛血旺、钟水饺、担担面等 徽菜—无为熏鸭(先熏后卤)闽菜—佛跳墙

苏菜——清炖狮子头、盐水鸭、醉虾 湘菜——东安子鸡 浙菜——西湖醋鱼

粤菜------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斩鸡等(2)选料广泛 :例: 四川火锅(3)烹调方式讲究:

烤、爆、炸、溜、煎、炒、煸、烩、熏、卤、腌、烧、炖 „„(4)味型丰富:

仅典型川菜味型就27种:家常、鱼香、怪味、红油、麻辣、酸辣、煳辣、陈皮、椒麻、椒盐、酱香、五香、甜香、香糟、烟香、咸鲜、蒜泥、麻酱、芥末、咸甜、荔枝、糖醋、姜汁、豉汁、椒豉、茄汁、果汁。2.菜肴文化含量高

(1)菜肴讲究工艺:刀法精细 造型唯美 讲究创意„„ 例:熊掌豆腐、豆花鱼饺、火龙跃乾坤(烧蛇段)

(2)菜肴讲究名号和文化内涵: 麻婆豆腐、东坡肘子、张飞牛肉、宫保肉丁、一品海参、麻酱凤尾、银芽海蜇、霸王别姬、金沙扣肉、三阳开泰、金钱豆腐 „„

中华传统吉祥文化内涵丰富:

(1)吉祥数字:二(双)三(多)六(顺)四(喻四季平安)八(稳、又谐音“发”)九(大、阳数、极数)十(圆满,十全十美)(2)菜品承载的吉祥信息 原料:鸡 鸭 鱼 兔

鸡鱼:小三牲,自古为中华吉祥物。兔:吉祥物

鸭:常作御用食品。(3)吉祥名称:

菜名穿金戴银裹玉:金钱豆腐 金沙扣肉 银针玉面(4)菜名另类包装:《轰炸大使馆》:(红烧肥肠)《母子相会》:黄豆炒豆芽!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然后边上镶点香菜!

《波黑战争》:菠菜炒黑木耳 3.营造饮食环境:巴国布衣酒楼 总结:饮食文化的特点:

1、丰富的菜肴;

2、选料广泛

3、烹调方法讲究

4、味型丰富

二、节日食俗

(一)食俗多彩,菜肴多具吉祥象征意义 例:春节食俗:吃“团圆饭”。

菜肴:鱼(节庆有余)、留下鱼头(有余头)、芹菜(勤快)、葱(聪明)、蒜(有算计等。

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节:吃月饼。

(二)少数民族的年节,食俗丰富

例: 布依族、壮族的花糯米饭; 藏族雪顿节的奶饼,酸奶子;彝族的砣砣肉,杆杆酒

(三)吉庆日子的食俗:

婚娶、建房、寿诞、九斗碗、坝坝宴

九斗碗: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

三、祭祀食俗

祭祀食俗源于灵魂观念,祭品成为神人相通的中介,食用祭品可得神灵祖先的福佑。

祭祀对象:天、地、祖宗、山川、社稷 „„ 供品:五谷、蔬果、动物„„

四、待客食俗 例: 哈萨克族:“宰羊待客”(宰羊、客吃羊头两腮肉、遍尝各部位及心、肝,结束献碎肉);

彝族:砣砣肉、杆杆酒;

五、特殊食俗

(一)原始的平均分配传统

被称为见者有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有此习俗: 西南少数民族多有上山打猎,参加者可以分配猎物,路过见到猎物的也可以分到一份,甚至全寨每家都能分到。

(三)生产条件自然环境形成的食俗

鄂伦春族喝熊油御寒; 傣族食昆虫,如蚂蚁酱;苗族饮虫茶 „„

(三)饮茶的习俗

1.茶品: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通常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即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1)绿茶 :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代表: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蒙顶茶等

(2)红茶 :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滇红、英红。(3)

青茶(乌龙茶):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4)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喝工夫茶。(5)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

(6)白茶: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名茶: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几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蒙顶甘露、君山银针。

2.讲究饮茶环境

饮茶的理想环境:凉台、静室、明窗、曲江、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3.讲究茶具

功用:壶、杯、碗、盘 „„

质地:瓷器、陶器、玻璃、铜器、铁器 „„ 4.讲究饮茶的方式

功夫茶、盖碗茶、大碗茶 „„ 5.茶与文化

茶与文人、茶与禅、道、茶与文艺(戏曲

曲艺)、茶与民俗(谈生意

民间纠纷

民间帮会)

填空: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等一系列内容 茶艺分为:表演性茶艺、实用性茶艺、宣传性茶艺 名解:“三茶”: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四)饮酒的习俗

从酿酒、酒具到饮酒的环境、方式都有丰富的民俗习惯。1.酒的种类:

·白酒—贵州茅台酒(酱香型)白酒—山西汾酒(清香型)白酒—四川五粮液(浓香型)广西桂林花酒(米香型)·黄酒—浙江绍兴黄酒 ·葡萄酒—山东烟台葡萄酒 葡萄酒—吉林长白山葡萄酒 ·啤酒—山东青岛啤酒

·露酒和药酒—山西杏花村竹叶青

2.酒具:各式青铜酒具、宝塔瓶、编钟瓶、3.饮酒环境

吴彬《酒政六则》载理想饮酒环境:

饮人: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饮地: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平畴、荷亭。饮候:春郊、花时、清秋、雨霁、积雪、新月、晚凉。饮趣:清谈、妙令、联吟、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连宵、苦劝、争执、恶谑、喷哕、佯醉。饮阑: 散步、欹枕、踞石、垂钓、煮泉、投壶、分韵。名解:绍兴“女儿酒”: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陪嫁之用。

服饰民俗专题

一、服饰的产生和发展

(一)服饰的构成要素

质: 服装原料的性质。

形: 服装的样式。

色: 服装的色彩。

饰: 佩带的饰物。

画: 服饰的花纹图案。

(包括人体图画:文面文身)

(二)服饰分类

四大类:

1.衣着:衣、袍、裤、裙、帽、袜、鞋。2.装饰物

发的饰物:夹、簪、钗、梳 „„ 耳的饰物:耳环、耳坠 „„ 颈的饰物:项圈、项链 „„ 胸腰饰物:胸针、腰佩 „„

手臂饰物:臂钏、手镯、戒指 „„ 脚的饰物:脚铃、脚环„„ 发的饰物: 笄(jī):用途:固定发髻,固定冠帽。

簪:用途:安发

固冠。古代,男女通用;皇帝节日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钗

3.人体自身的装饰: 文身、文面、发式、画眉、描唇、镶牙、染牙、束胸、缠足、染指甲 „„ 独龙族文面女 名解:“天菩萨”:即彝族男子前额至头顶处留一撮头发,认为它是灵魂藏身之地,可以主宰祸福吉凶,也是男子的尊严所在,不准人随便触摸。

银饰:银饰,一方面显示富有和美丽,另一方面则具有更深的社会含义:作为民族的标志,它起到维系群体的作用。

在同一民族同一支系中,人们都必须佩带同样的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与日常用品: 佩刀、腰刀、弯弓、背篼、荷包、挎包、手提袋、香囊袋、扇、伞 „„(三)服饰的变化 三个阶段:

1.遮身蔽体,防寒御暑

特点: 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无地区间的差异。2.适应生产需要

特点:生产条件的不同产生明显差异。

狩猎民族:兽皮衣。游牧民族:宽大长袍。山地民族:长刀为饰物。水乡渔民:短衣短裤。3.社会角色的标志

长幼、行业、职务、等级身份。锦衣与布衣; 丝绸与葛麻;

长袍马褂与短衣麻褐;(以清代官员的补服为例:

补服的形制特点 : 圆领、对襟、平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门襟五颗纽子,石青色宽松外衣。清朝的官员的补子内容源于明朝服制。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 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补子图示(文官一到九品):文官补子图案为鸟;武官补子图为兽 ;取禽文兽猛之意)

二、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服装和装饰物的样式、图案、花纹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

(一)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人生礼仪四次换装体现了这个观念:

1.诞生礼:挂银圈、玉锁等佩饰,保命护魂。2.成年礼:加冠(男)。加笄(女)。一些少数民族行穿裤子、裙子之礼。3.婚礼 凤冠霞披

4:丧礼丧服(披麻戴孝。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亲疏制定的,充分体现礼仪伦常)。二)求吉心理:虎头帽、猪头帽、五毒衣、福寿图案。

五毒肚兜:五毒:蝎子、蜈蚣、蜘蛛、蟾蜍、蛇或蜥。五毒能以毒攻毒使善恶转化、祸福互倚。

(三)社会、政治观念

列宁装、中山装、毛式服装、黄军装。

(四)民族自我意识

同一服饰传递的信息:同一民族,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与认同心理。

三、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

(一)服饰的演变趋势 1.民间惯用服饰简便、大方

2.官服等级身份界限消失(军警例外)3.行业界限削弱 4.各民族服饰趋同

许多民族只在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装。

(二)服饰的变化的因素 1.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

民居习俗

一、中国民居的共同民俗特点(一)聚族而居

(二)房屋式样大体相同

(三)民房低于官府

(四)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

寺庙和居住民居建筑的中梁、门头和庙堂顶部,多画有“太极”和“八卦”。古代建筑坐北朝南,与阴阳学说有直接关系。

(五)中国建筑民俗讲究风水 当今国内学者对风水的评价:

中国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中国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中国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例如:陵墓中的风水

明十三陵-气象宏阔的肃穆陵群

二、居住习俗的产生和发展

居住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住空间。

(一)自然条件决定了居住方式 1.土木结构、木石结构

北方干燥寒冷,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或地下。2.干栏式结构

南方炎热潮湿,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

(二)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

利用天然空间阶段:巢居、穴居。(2)考古发掘材料:

云南沧源崖画——巢居图(原始巢居重要佐证)。(3)田野考察的材料:

清人夏瑚《怒俅边隘详情》描写独龙族“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三)我国民居的主要类型:

1.利用自然条件加工修造的固定空间:窑洞

2.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帐幕、居家船。

帐篷型:蒙古包型、鄂伦春族撮罗子

3.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

(1)上栋下宇式:在夯实的地基上,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茅草或屋瓦。有平顶房,一面坡、两面坡的房顶。

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2)干栏式: 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上,一般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吊脚楼、侗族木楼

三、我国传统观念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一)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民居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1.封闭观念的符号 院落四面均有墙,墙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

2.是家长制的符号,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正房三间高于侧房,中为堂屋,家长左,长子右,兄弟子侄住厢房。3.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堂屋,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祭祖宗,喻家训,婚丧寿诞礼,待客等传统礼教皆行于此。

4.是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院内檐下回廊和天井是交流感情的场所。

(二)少数民族观念信仰得到充分体现 各民族重视中柱、重视火塘十分相似。

中柱视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徽徵、被看着列祖列宗的灵位,人与神联结的地方。

火塘是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火神、祖神栖身之地。例:泸沽湖的纳西族

四、造型和装潢方面的民俗事象

(一)审美理念

1.从头到脚的装饰

(1)屋顶的装饰:屋 脊、脊兽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独特装饰。形状: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 分类:石雕、砖砌、木构

(2)檐的装饰:檐下斗拱装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某窟藻井(北魏)——石雕(3)柱的装饰:石雕(4)窗、裙板的装饰:(5)门的装饰:

铺首:俗称门叩

门环门钹

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目的: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富贵吉祥的寄托(装饰图案)

(二)装饰的基本手段:石雕、砖雕、木雕、陶制、彩绘、泥塑。

补充一——石窟寺: 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 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

龙门石窟: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河岸边。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东南。补充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

1、围院的平面空间

国外: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

中国: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

最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2、轴线的空间艺术

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

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

3、墙倒屋不倒

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

4、“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5、“以人为本”的建筑 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 中国: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

节庆民俗

1、岁时节日的含义:岁时节日: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p131)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以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形成的两要素:

(1)相对固定的节期,以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2)不同的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活动。(一)节期的最初选择以天文、历法为基础

上古,天象、气象、物象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即“观象授时”。1.天象的观测及记录,对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时,就要准备御寒的衣物了。2.日月运行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日月年的概念 日出日落——一天 月圆月缺——一月

日远日进,寒暑往来,谷物由播种到成熟——一年

3.我国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十四节气口诀: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节俗形成的原发性动因

祈望人寿年丰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2.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1)自然崇拜:

导源于土地崇拜观念的农事庆典。秋分祭月、祭土地盼望丰收 原始的土地崇拜——祭社稷——社日 春社——向土地祈求保佑丰收

秋社——收获后向土地神献祭作为回报

(2)灵魂崇拜:导源于祖先崇拜的节日祭祖习俗。

①家中的尊长死后成为家族的保护神

②万物有灵的观念

例如:端午插菖蒲、饮雄黄酒 3.迷信、禁忌、巫术是传统节俗产生的温床

传统节俗中的迷信、禁忌、巫术内容源于古人迷信、禁忌、巫术观念。(1)看前兆俗信形成的节俗:岁时节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年岁丰歉。(2)禁忌观念形成的节俗:为消灾远祸,年节忌打碎器物、忌倒垃圾、忌烛火熄灭、忌说不吉利语;寒食禁火;清明忌不戴柳 „„(3)禳灾、祛邪、逐傩等巫术手段形成的求吉免祸节俗: 挂桃符、门神、扫尘„„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漫长

1.先秦,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

2.汉代,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史载: 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形成定制,此后沿袭至今。

(二)节俗发展演变的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

主要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七夕节——P139 中秋节——P140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元宵节(各朝帝王均重视此节)

3.民众历史观左右节俗的流变P141端午节 4.宗教节日(因素)渗透:佛诞节、中元节

宗教节日,插进岁时序列,佛、道世俗化,利用民间俗信扩大影响;民间俗众情寄宗教信仰,节日活动实现圣、俗间交往。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民族大迁徙,多族杂居、南北统一,使节日风俗大融合。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交往与混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民族的杂居; 元蒙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17世纪中叶: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政权。第二节 节日的类型

一、岁时节日的类型

从节日的主要内容考察,可把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礼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同时岁时节日的形成及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产生的渊源可能是单一性的,但是现存形态是综合性的。所以很难以单一性质归类,以清明节为例: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农事节日 扫墓、祭祖活动

祭礼节日

踏青郊游

社交游乐节日

二、主要传统节日活动内容

(一)春节

节期:正月初一。称谓:俗称“年节”,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古 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

起源: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节俗主题:辞旧迎新。

节俗活动:祭天祈年、合家团圆、祀祖、娱乐。节令食品:年饭、饺子。

(二)元宵节

节期:正月十五,新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谓:古称“上元”,夜称“元夜”,古称夜为宵,故为“元宵”,称“灯节”。起源: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东汉明帝信佛,倡正月十五“燃灯表佛”。遂在流传。

节俗主题:娱乐。

节俗活动:放烟火、灯彩;“走百病”、“插杨柳”,意在祛除疾病;“祀蚕神”、“迎紫姑”,祈望蚕业丰收。

节令食品:汤圆,寓新一年圆满顺心。

(三)清明节

节期:清明(农历三月上半月内)。

起源:属二十四节气,为岁时节日,与业生产关系密切,标志春耕时节到来。节俗主题:祭扫陵墓、踏青。

节俗活动:如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节令食品:春卷、野菜芭。

(四)端午节

节期:农历五月初五,夏季最重要传统节日。称谓:“端五”或“重午”。古代,“五”与“午”相通,“端”与“初”同义。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重午”。

起源:与祛邪、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节俗主题:祛邪避瘟、纪念屈原。

节俗活动:赛龙舟、兰汤沐浴、采制草药。节令食品:粽子、雄黄酒。

(五)中秋节

节期:农历八月十五。称谓:中秋、秋节、月节等。

起源:与古代秋祀、祭月、拜月习俗有关,嫦娥神话附会、渲染,推动了节俗的形成发展。

节俗主题: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节俗活动:祭月、赏月(著名习俗如:钱塘江望月观潮,泛舟夜游;吴地妇女出游“走月亮”,不育妇夜入瓜、豆地摸取瓜豆以求子。)节令食品:月饼、西瓜、石榴等时鲜水果。

(六)重阳节

节期:农历九月初九日。

称谓:重阳节,日、月逢“九”,“九”为 “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起源:初始之义,与驱避的观念有关。

五行说解释:重九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避不正之气,登高以避之。演变为登高、赏菊、宴饮、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节俗主题:消灾、游乐。

节俗活动:登高郊游、佩茱萸、赏菊。节令食品:菊花酒、菊花糕。

第三节 庙会

一、庙会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的庙会:隆重的祭祀活动——宗庙社郊制度

(二)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

(三)唐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庙会在唐代后期不但扩大了庙寺道观的规模,而且与许多固有的民间节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庙会成为地方性的节日。

(四)明清时期,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祭祀功能逐渐薄弱,而商贸和娱乐功能逐渐凸显,庙会在此时期得以定型和完善。

(五)现在,逛庙会又成为百姓节日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许多地方的庙会,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改为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

二、庙会主要活动

(一)祭神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

(二)祈子

比较典型的有河南淮阳人祖庙会、北京妙峰山香会

(三)贸易

庙会通常被称为庙市,都设在寺庙的附近,而且离村落、集镇比较近,交通也极为方便。由于祭奠的需要,商业活动便在这入口集中活动的地方繁荣昌盛起来,并逐渐成为贸易、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和主要方式。(例如,河北安国庙市)

(四)游乐

三、庙会的基本性质

季节性;集体性;神秘性;地域性;娱乐性

四、庙会主要功能

(一)文化的功能

庙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方面,它既是某个地区的经济形态的集中表现,又是文化的表现。

(二)经济的功能

庙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特殊的市场形式,产生特殊的效果和作用。同时,庙会也是要地区经济观念和经济规模、经济形式的集中反映。

第四节 节日经济

一、产生的原因

潜在的节日消费心理

利用节日发展经济 政府倡导

二、特点

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美食节、茶花节、桃花节 „„ 借民俗活动搭台

发展地方旅游及各类经贸活动

人生礼俗

一、人生礼俗

1.人生仪礼: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是人生的通过仪式。(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2.性质: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3.中国人生礼俗的特点:历史悠久,具有世俗的性质,丰富多彩

二、诞生礼

1.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诞生仪礼包括婴儿出生前后,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仪式礼俗活动:

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为中心)

2.求子礼俗:①向神灵祈子(民间俗信主管生育的神灵:送子观音、送子娘娘、张仙)②由旁人送子(中秋节偷瓜送子; 送带有多子多孙意义的吉祥物

如:送孩儿灯、麒麟送子图)③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接触巫术例:云南永宁摩梭人求子仪式:祭山;投石于石洞的求子习俗)

3.拴童子:来庙里求子的妇女进香后,就会跪在“送子娘娘”面前,述说自己的求子的心愿,之后就用一根红线拴住自己最满意的童子,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一些“乖宝宝,跟妈妈回家”之类的话。据说这样求子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民间称为“拴童子”。4.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饮食禁忌、视听禁忌、行为禁忌

(2)孕期馈送

催生礼(如催生担、杭州催生礼中的“吹笙”、上海郊区送“分床铺”)

催生习俗:一般女儿嫁到婆家之后,娘家人就开始要为女儿忙活准备了。首先要准备的是小儿的衣物和女儿坐月子期间的食物。女儿临产时,小孩未来的外婆必须去看望女儿,这就是民间说的“催生”,据说这样女儿才能顺利生产。(3)接生方式

接生婆接生:不准在床上生(怕血污冲了床神)、坐在盆上生(临盆)、婴儿生在床前草上(落草)5.庆贺生子

(1)生命降生仪式:洗三(三朝):出生第三天的庆贺仪式

(2)进入人群仪式

满月: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

百岁:又称百碎、百禄,一百天时举行

(3)预卜前程的仪式

周岁:行抓周仪式,检验天赋和卜测前途

爬门坎:周岁之后,每年过一次生日

(4)保护幼儿的习俗:百家锁、百纳衣

……(5)男不“打三朝”: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家里人就要为他洗澡,称为“洗三”。“洗三”这天,外婆和远近的亲友都要来道喜。主人们要请客人吃红蛋或醪糟蛋,寓意同喜。当亲戚朋友们走的时候,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红蛋带走。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打三朝”,又叫吃“三朝酒”。

(6)“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顾名思义,“拉保保”就是“认干爹”,就是给小孩认一个属相相匹配的长辈,让小孩多有一个保护人,以求消灾免祸,顺利成长。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四川城乡极为盛行。广汉还要举行盛大的“保保节”。

三、成年仪礼

1.成年礼:为承认年轻人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式 2.汉族成人礼:男加冠来,女加笄 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在许嫁之后进行笄礼、取表字(十五岁)3.少数民族成人礼:男换裤来,女换裙(结合P84理解)

四、婚姻仪礼

婚姻包括婚姻形态、婚姻仪礼两个方面。

1.婚姻形态:

(1)一般的婚姻形态

①“ 同姓不婚 ”作为婚姻规则:

防止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婚配,与母亲一方血缘关系的禁制则显得灵活

②“ 门当户对 ”是择偶的理想标准,反映出社会等级地位观念

③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社会中必须通过的第一个婚姻程式。男女双方几乎没有自由恋爱而决定婚姻的权利。④重视婚礼程序的完整: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夫居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

(2)特殊的婚姻形态: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民间存在一些特殊的婚姻形态,曾被认为合乎婚姻规范。主要有:抢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①抢婚(掠夺婚)

古老的婚姻习俗;近现代社会,“抢亲”曾是某些僻远或贫穷地区的婚姻形态之一;我国一些民族,至今摹拟“抢婚”仪式,成为必不可少的婚俗节目,为抢婚遗俗。

②童养婚、指腹婚

中国封建社会中极端的包办婚姻形态。

童养婚:抱养别家幼女为童养媳,待到一定年龄,与自家儿子“圆房”。指腹婚:两家主妇同时有孕,家长为未出世的孩子订婚(同性即结为兄弟或姊妹)。源于六朝门阀观念。

襁褓婚:两人家的儿、女还在幼儿阶段,就为他们订婚。③入赘婚:民间习惯称为“招女婿”。男方入女家结为夫妻。

原因:女方家庭无男性继承人;入赘女婿多因家贫或单身在外。

方式:入赘女婿可为女方父母养老送终,所生孩子姓女方的姓,继承女方家业。有些地方要求女婿改姓女方的姓氏。

④转房婚:兄(弟)亡故,叔、嫂(弟媳)结为夫妇,相似的,还有姨妹与亡姐之夫(俗称填房),儿子与亡父之妾或后母婚配等。⑤表亲婚

原始血缘婚配的遗风。长期存在于民间。是有姑表或姨表关系的兄妹(或姐弟)之间结为夫妻的婚姻,分为:姑表(舅表)婚、姨表婚 2.传统结婚仪礼程式(1)中国古代的“六礼”

①纳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②问名:男家请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以卜吉凶。③纳吉:卜得吉兆备礼到女家,缔结婚约。

④纳征:也称纳币,缔结婚约后,男家另备聘礼送女家。⑤请期: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⑥亲迎:新婿亲至女家迎娶。

(2)民间约定俗成的婚姻习俗 ①相亲、订婚阶段程式简化 ②亲迎后的仪礼程式被重视(3)婚俗中的媒、帖、聘(4)迎娶的礼仪

繁冗,充溢着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①女家备嫁妆,亲友送“添箱”礼

②迎亲:哭嫁、上头、撒帐、坐花轿 „„

③拜堂:拜天地、祖先、父母,喝和合汤、交杯酒,揭盖头、闹新房 „„ 3.婚礼后的礼俗:拜见公、婆—庙见的习俗—回门

五、丧葬仪礼 葬——灵魂不灭的幻想

A让死者回归大自然:土葬、水葬、天葬、树葬(风葬)B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墓葬、塔葬(高僧)、悬棺葬 C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再生:火葬、瓮葬 2.土葬是中国汉族最为常见的一种葬式。

3.水葬:在藏区,有水葬的习俗。人死之后,一旦要举行水葬,就要请喇嘛先在家中念经超度,然后再把死人装入木箱;或者不装木箱,直接把人捆成胎儿状放在经堂中。请喇嘛念经,之后背到水葬的河边进行水葬。4.天葬是藏族地区的主要葬俗,又称“鸟葬”。据考证,原始天葬是弃尸荒野。随着佛教传入,天葬才终被仪式化。

5.悬棺葬:悬棺葬在我国东南浙江一带到西南四川、贵州等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昭通等县。其中宜宾珙县、兴文县一带是我国现存悬棺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一、民间信仰

1.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2.民俗信仰包括三个方面:信仰对象、信仰媒介和信仰方式。3.民俗信仰的对象种类

①灵魂(万物有灵观念是产生泛神崇拜的基础)②自然神:

A.天体:日神、月神、星神;B.自然现象:风神、雨神、雷神、电神;C.无生物:山神、土地神、石神,其中的土地神,又称社神;D.生物神:动物、植物 ③图腾

A.图腾的意义:原始信仰之一,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一个部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特殊的血缘关系。这动物、植物被称为图腾,成了该部族的保护神、徽号和象征。B.图腾信仰与动植物崇拜的区别:图腾有血缘关系 ④祖先神: A.祖先神的种类

a.类型: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

b.女始祖:最早的祖先,如汉族的女娲、侗族的沙麻、苗族的央母,满族的佛托妈妈

c.男始祖:晚出,如伏羲、盘古等。

d.家庭祖先:是个体家庭产生以后出现的。

B.祭祖活动:祭祖之地、祭祖之时(清明、上元、中元、下元)⑤生育神

A.婚育神的种类

a.婚姻神:媒神女蜗、月下老;和合神。

b.汉族民间的生育女神:碧霞元君、胎神、催生娘娘、妈祖、送子娘娘等。c.汉族民间生育男神:伏羲、张仙、保生大帝等。

生殖崇拜遗风: 性器崇拜:女阴信仰,如母山、民间的“打儿窝”等。男根信仰,如公山(石祖)、陶祖、木祖。

⑥行业神:又简称行神,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供奉的用来保佑自己和本行业吉利、兴旺的神灵。

⑦后起的人造众神:居家神、保护神、出行神、文化神、吉祥神、儒释道诸神民间化

二、信仰媒介

1.信仰空间:鬼、神、人居住环境演变的三个过程:

(1)同界说:人与鬼神杂处(2)两界说:人与鬼神分开(3)三界说:人间、阴间,天堂

2.信仰媒介——巫

3.信仰表现方式基本分三大类:预知、祭祀、巫术。(1)预知

A.预兆:征兆、征象、前兆。依据异常自然现象,预知结果。包括天体兆、动物兆、植物兆、无生物兆、人体兆、梦兆 B.预言

C.占卜

(2)祭祀:祭祀是民间向神祗乞求福佑、驱避灾祸的行为惯制。民间祭祀对象:天、地、日月星辰、鬼神、祖先……

(3)巫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式)

A.巫术的分类:

a.按施行的方法分类:1.模仿或相似巫术2.接触或感染巫术(结合书P100理解)

b.从巫术的目的划分:

1.白巫术:以“行善”为目的,是巫术中的主流

2.黑巫术:即邪恶的巫术,多用于对复仇认或报复他人 c.按巫术方式分:1.口头巫术2.行为巫术

d.依巫术对象分:生产巫术、生育巫术、饮食巫术、出行巫术、战争巫术。

三、中国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突出的功利性、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较强的包容性、较大的渗透性(结合PPT理解记忆)

1.正确看待我国的民间信仰,它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怎样积极的作用

四、吉祥文化

1.吉祥崇尚是与信仰和禁忌相关的一种传统观念,是白巫术的一种表现。

2.中国吉祥文化从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物体吉祥、语言吉祥、数字吉祥、行为吉祥

(1)物体吉祥分为:灵物吉祥和动植物吉祥(P104~106)

上一篇:混龄活动教案下一篇:[人文]焰火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