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共11篇)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篇1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

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在全面实施素质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出发,既要在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设计探索性作业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1。观察性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2。调查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

3。操作性作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生活性作业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

这样,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又从生活中发现了数学无处不在。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在教学中,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3个层次。基础性、发展性和开放性作业。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发展和开放性作业,中等生可选择基础和发展性作业,差生可选择基础性作业。

设计开放性作业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为此,作业设计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篇2

一、利用特色教具, 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都是好奇的, 枯燥的数字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设计使用特色教具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 容易被绚烂的颜色所打动, 在我们设计特色教具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颜色的选择, 要达到教具一拿出来就能吸引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的效果。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很好地掌握分数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将“猪八戒”请进了数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 让其他的老师扮演“猪八戒”抱着西瓜进行分数学习。在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 我们让学生亲眼看到一半西瓜、1/4个西瓜、1/8个西瓜的大小, 从而非常直观地让他们理解了分数的大小应该如何比较。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抽象的问题化为直观, 再配上声音和影像, 可以很好地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学习统计知识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时,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路口行驶的车辆进行了拍摄, 做了动画编排, 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统计摩托车、轿车、客车的数量并进行图表的绘制。学生在电脑动画演示过程中自己对车辆进行数据统计, 注意力集中, 学习兴趣很浓, 充分体会到了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证明,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合理运用多媒体, 注意准确地把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契机, 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突出教学重点, 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开放式教学, 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开放式的教学会增加师生的互动, 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合理地利用有争议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内进行讨论, 教师在一边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同样会增加小学数学的趣味性。

曾经有家长问过我一张考卷上的一个问题, 题目是这样的:三层楼房, 大象住在一层, 老虎住在二层, 猴子住在三层, 将这些动物填进画好的图框中。结果很多孩子都出现了这个问题, 也是让家长很困惑的问题:老虎都没填错, 但是大象和猴子很多孩子甚至家长都填错了。很多家长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 看到题目没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就对孩子讲最上面放大象, 那是第一层, 然而恰恰相反, 因为前提是楼房一层应该是最下面那层。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带到了课堂中, 专门让孩子们自己进行了讨论, 孩子们在讨论过程中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 增加了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也通过这样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了数学的趣味性。

四、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很容易被游戏吸引, 合理地选择游戏, 将游戏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 对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联系生活;感悟思维;创设情境;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42-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有很大的益处。

一、密切联系生活,增强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

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很多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深奥难懂,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学生学到的理论性过强的抽象的数学。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并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周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的意识。如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记下了与妈妈逛商场时的发现。

《逛商场》

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我们发现同样一件标价一百元的

衣服,甲商场采取八折销售,乙商场则以满一百元送二十元礼金券的方式促销,我和妈妈为买哪家的更便宜进行了讨论分析:甲商场商品打八折销售,意味着买100元的商品只要80元就可以了;乙商场的促销手段说明了花100元钱可以买到120元的商品,按打折计算就是买120元的商品要花100元,实际就是打了八三折(100÷120×100%≈83.3%=八三折)。因而是甲商场的促销手段对消费者更有利。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还能省钱呢!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真重要啊!

二、感悟数学思维,增强趣味性

数学有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估计》这一内容时,首先安排学生估一估音乐课

本的宽大约是多少。有的学生根据道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指一指地去比;有的学生则根据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用铅笔盒和音乐课本的宽去比,在这一环节中,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估计得比较准确。紧接着吴剑老师又设计了“估计音乐课本的长是多少”这一环节,在第二环节中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人数大增。有的学生已经总结出:估计时可以找一个参照物,但是要知道这个参照物的长度。最后教师又让学生估计教师绿色墙围子的高度,学生在估计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常活跃的思维。

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探究中享受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

最大动力。上课伊始,让学生听一段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笑了,老师笑着问:“谁愿意接着往下讲?”在学生接着往下讲的过程中有人指出:“这个故事永远讲不完,不要浪费时间了。”“这个故事为什么永远讲不完?”“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说得很好。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为概念的形成埋下伏笔。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师问:“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还有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用绳子绕圆一周,量出绳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这时,师演示:把系着小球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运动的轨迹形成的圆。问:“你能用绳测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不难认识到:用滚动法、绳测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局限性的。“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呢?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观察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学生欣喜地发现: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学生的探索不再是被动的,教师的提问层层设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趣味无穷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就能吸引

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数学课堂就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3].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 篇4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何让小学生从讨厌学习数学到喜欢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实践 游戏 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从讨厌学习数学到喜欢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那么如何使小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数学呢?

一、与生活实际联系,引起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受到成长限制,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特别重要,尤其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例:“为什么很多建筑物建成三角形?”学生会被熟悉的生活现象吸引,进而动手进行实验,自觉学习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找到理论依据,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这时,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再次把三角形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还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再比如在讲《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如圆形的车轮、圆形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有几个学生就说:“老师,我们都见过这些图形,你怎么都是给圆图形让我们看?”我及时抓住这一思维亮点,引出课题,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很快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加强学习,突破难点,寻求生活的例子,培养学习兴趣

无论教科书里描述得如何清晰,说得如何透彻,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最终还是依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学好。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寻找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一部分知识时,我要求学生互相调查和了解同学喜欢吃的零食、喜欢用的物品,然后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画出统计图,把抽象的问题变成直观简单的问题。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让两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示范“同时”“两地”“相遇”等概念,然后再结合课本上的例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相遇问题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就记得越牢固,越长久。

三、开展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既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小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这种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开展接力赛、夺红旗等游戏活动,把教科书中一些练习变为游戏形式,学生学起来信心百倍。一节生动的游戏课,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小学生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始终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小学生才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巧设疑问,激发小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是这样激趣设疑的:“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阿凡提》吗?知道谁最聪明吗?”这样就引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出要学的知识:“一天,财主巴依遇到阿凡提,想考一考聪明的阿凡提,说:‘有两块地,一块是平行四边形形状,一边长30米,另一边长20米;另一块是长方形形状,长30米,宽20米。有两个孩子都说长方形的面积大,你来帮我算一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阿凡提一下就算出来了。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阿凡提如何算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我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目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生硬灌输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篇5

师生竞赛,同学们选出一名做题最快同学的与老师进行口算比赛。口算题由同学出,都出“81—18、93—39”这种类型的。题目出好了,黑板两侧各写 6道题。一声令下,比赛开始。老师迅速将题做完,而那位学生仅做了一道。大家不服输,另换同学又进行一次比赛,情况与第一次相同。无论怎么给那位同学加油,也无济于事。我对同学们说:“照这样,再做多少次,你们也赛不过老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您数学学得好,得数都背下来了。”“您是教数学的,是数学脑瓜。”大家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同学说:“老师有诀窍。”“说得对。”我立刻肯定了他的回答,“你们仔细看题,谁能发现老师的窍门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题中数字与得数的特点,终于找出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的差与9相乘的积,就是这类题的结果。如 92—29,即(9—2)×9=63;83—38,即(8—3)×9=45。接着我又出了一些同类型的题,同学们掌握了诀窍,迅速算出了结果。当黑板上出现“96—68”一题时,同学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齐答“27”,但立刻又发现上当了。“不对,不对!应该得 28”。一位同学说,先算 96—69,得数是27;27+1=28。另一位同学说,先算86—68,得18;18+10=28。他们的想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天放学回家,不少同学与家长进行比赛。第二天到校,纷纷自豪地对我说:“爸爸妈妈输得好惨啊!”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篇6

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拼组方法;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中的一些奥秘;

6、通过拼拼摆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四、课程框架

第一章 数学故事会

第二章 速算技巧

第三章 图形的拼合

第四章 等量代换

第五章 数字谜

第六章 拼拼摆摆

第七章 有趣的规律

五、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学生对趣味数学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比较有热情,建议每一节由老师简单引导,结合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有趣的问题、曲折感人的事情、人物等背景,与学生一起探讨。采用集体辅导、独自练习、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生活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学中一些有名的问题、定理、悖论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学生收获

通过活动,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并且通过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七、学习评价

对于四、五、六年级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握来评价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首要的。当然,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的评价也十分必要的,总之是不能单纯以一张试题来评价学生。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篇7

一、使用教学游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为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有限,直接对其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针对这一问题,老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数学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老师要改变以往对学生进行理论型与逻辑性培养的教学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爱好为主,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地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不长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地基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节《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得数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全班所有的小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抽签决定自己代表的是哪一个数字, 而有一张字条是空白的,抽到这一纸条的人负责通过水瓶敲打桌子的方式来决定“传花”的节奏,所有有字者要将这个数字写在张A4纸上,贴在每个人的身上,第一轮,老师站在圆圈的中间,“击鼓者”在敲打节奏时学生们迅速传递另一个水瓶,等到“鼓声停止”,落到哪位同学的身上,哪位同学就要立即算出自己与老师数字的相加、相减的结果。算对则换到中间位置继续,算错就要接受喷水等其他方式的小惩罚,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能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动脑能力,同时还能让小学生掌握10或十几内的加减法,真正实现了快乐教学的数学学习模式,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意愿,为他们今后长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二、通过知识竞赛进行数学教学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研究中发现,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不仅对于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认知欲望,同时还拥有较强的好胜心,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肯定。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时设计一些知识竞赛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像“心算竞赛”,由老师统一出题, 让学生进行独立答题,哪位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对所有题,就是获胜者,比赛不要设置名次,举办此类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名次并不重要,只要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部算对,就可以对其颁发“心算小天才奖”,而只要参与的同学,并给与他们适当的奖励,为了不影响没有得奖同学的积极性,老师要为他们颁发“进步奖”,并逐一在他们的答题卡上写上鼓励的话语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他们养成不畏失败、积极进取的良好品格。

三、运用数学口诀帮助学生学习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比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朗朗上口的数学口诀更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记忆,而且学生的印象也更加牢固,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具有诸多益处。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点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寻找其他优秀教师所编写的数学口诀。例如在讲解《年、月、日》一课时,笔者就通过网络的渠道借助了其他优秀老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这一口诀进行了本课的知识点教学,使用这一口诀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一年十二月的变化规律,如果出现月份天数记忆模糊使,学生就可以通过背诵口诀的方式迅速想起对应月份的天数,这样生动、有趣的记忆方式十分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要求,真正将教学与娱乐完美融合在一起。

四、精心设计课后练习,提升教学效果

课后练习是对学生本课知识学习的巩固,属于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老师要重视对于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并要注意练习题的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对学生进行逐步的训练,从简到难,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训练时,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更是为了他们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知识点,帮助他们切实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因此老师要注意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要精不要量,避免习题数量过多造成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除此之外,在设计课后习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次习题设计,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要在教学时打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数学教学环境,实现寓教于乐, 设计出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分趣味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振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J].中国市场,2015,19:239+241.

[2]杨菊红.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310.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性;策略

数学是文化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程作为小学、中学、大学的主要必修科目之一,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务分析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作为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数学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建造、软件开发等等其他理性思维专业学科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学习生涯的开端,它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一、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无论对谁而言,只要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便有了动力去主动的思考、学习、质疑、探索。相反,没有兴趣就會很难认真、专注的研究、学习。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小学生们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提高小学课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小学数学中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们爱上学习数学、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就此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法。

1.认真有效备课,灵活的对应知识内容找出适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是十分重要的。备课中掌握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清晰,层次分明,与此同时,灵活的找出适合本节课、本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上讲课的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富含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是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前提。在课堂上,亲切和蔼,面带笑容的讲课,同时,需要多多利用课间时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观察学生的状态: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烦恼和问题;常常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产生疑惑时,教师要有耐心的为学生纠正错误,细致的为学生解决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健康,爱护他们,这样才可以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多多赞扬学生,学生们收到鼓励便会提高动力,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3.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材,培养学习习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孩子喜欢玩、喜欢动、喜欢说,坐不住板凳。因此,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养成认真听课、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是一样。教材是在对一门知识的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教材,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有足够重视。例如,可以选择有图有字的、彩色的、适合孩子并且能够吸引他们的教材,让学生们能够喜欢看书、喜欢理解其中的内容,从而学习知识。这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有趣的游戏方式,对孩子进行定期的数学思维训练,这对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4.建立多样化教学课堂。课堂上授课有激情,声音洪亮、满腔热血,营造生动有活力的课堂。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中,建立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课堂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活动,通过剪纸来认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等,通过比较、组合、拼接三角形来体会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与其他多边形之间的关系。用这样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知识记得牢。同时,讲课时可以巧妙适当的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好奇心。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这些方法远远胜过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理的、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主角往往是教师们,在教师们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教课的时候,学生只作为“听众”,课堂严重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讲解的内容很枯燥、无趣,讲课的方式也很单一、生硬,教师仅仅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不与学生互动,也就不会清楚、准确的知道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求。造成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所缺乏的内容不一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大大下降。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教师都需要切身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所缺乏的知识。

在趣味性教学中,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里所想,迎合学生的真正需求,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避免教师主观臆断,巧妙的使得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 篇9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逻辑推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其与生俱来的童真却对有趣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寓教于乐,趣味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无疑最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趣味教学,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与新奇?一方面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一方面是将教学课堂游戏化。让心智不成熟的低年级学生在玩乐中达到“不知不觉”的学习并掌握课堂知识。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 趣味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兴趣与乐趣基础上,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除了对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其能力与性格,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数学课程的教育中,必须将趣味放在重要位置,以乐趣吸引其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所以,实施趣味化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思路和必要举措。

(一)将数学知识趣味化 1用口诀归纳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对顺口溜式的口诀具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将枯燥且复杂的数学知识用口诀的方式归纳,必然是有效的方法。具体在操作中可以是对某一知识点的归纳与加强甚至延伸,也可以是对某一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对比。比如小学课本中和数学课堂中关于加法运算就有一个加法表,具有顺口溜的特点,所以很多学生都容易掌握,但涉及减法时,学生往往反应比较慢,即使到了考试的时候,也不得不借助“数玉米粒”等低效率方法,而且很刻板,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个符合低年级学生口味并容易掌握的浅显口诀,以达到让学生轻松学习和记忆的目的,比如讲解数学运算法则时,就可以将刻板的法则口诀化,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来教授:

一二三四五六七,两步计算要记清,发现括号要先算,没有括号要看清,混合运算先乘除,同级运算顺序清。

除了上面这种简单明了的顺口溜,还可以将口诀生活化与情景化。比如我在讲授减法运算时我是这样总结的口诀是这样开头的:

两个果,你拿一个,还剩一个,我又拿一个,还剩下零个,你吃果,我吃果,吃完了,都挨饿„„

口诀可以给据实际总结不同的版本,但最好是能融入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情境,用他们的生活话题来总结表述。2用儿歌来生动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对儿歌很敢兴趣,特别是融入了他们那个年龄层生活情境的儿歌,更是容易记住,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儿歌这一有效的载体,使其在儿歌的传唱中掌握并记忆知识,应该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记住课堂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等的兴趣、以音乐为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情操。

用儿歌来传递知识,这可能对一些老师来说,比较难,那么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用儿歌来传递知识的一些方法。首先教师要对需总结的知识进行分析与对比,找出区别与联系,找出共性与特性,然后将其归纳成顺口溜,在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编成活泼的适合低年级学生胃口的调子,教学生唱。

比如在讲减法的时候,我就将减法的递进法则编成了一首儿歌,其中一段是:

七个小孩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一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五个笑嘻嘻,两个小孩被抓去,剩下四个汗淋漓,三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三个忙躲避,四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两个怕兮兮,五个小孩被抓去,剩下一个惨兮兮,六个小孩都抓去,轮到老鹰笑嘻嘻。

通过实践表明,越是趣味化、生活化、情景化的朗朗上口的儿歌,越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和记住知识。

(二)教学课堂趣味化

教学课堂趣味化有多种方法,具体可概括为:将课堂教学互动化;将课堂教学游戏化;将传授方法多元化。1将课堂教学互动化

教学互动化,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与自信心等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比如,在生活中,数学能力运用最多的,其实不是计算器,而是心算和口算,在训练学生口算或心算的教学上,就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境,甚至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以采取互动。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设置好一个需要用运算来解谜的情景问题,让学生抢答,因为是抢答,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笔算,只能采取心算或口算,这样老师就不用去监督学生怕学生作弊了。抢答在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中应该广为应用,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活跃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参与态度和竞争意识。

除了抢答,老师还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群体互动与协作,比如分成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数学运算接龙,各组产生的优胜者又重新组合互动等方式,方法有万千,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为他们参与其中,所以会主动思考,探寻谜底。2课堂教学游戏化

小学生都比较贪玩,不太喜欢沉闷,所以将课堂知识游戏化正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寓教于乐的根本所在。比如在讲解数学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课堂的刻板限制,将学生分成组,一组一组做捉迷藏的游戏,一共多少人,找到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找到等,很容易将数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并让学生接受,我相信,这远比传统教学中“数玉米”效果好。3传授方法多元化

新时代下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拘一格,是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理念和业务技能。也就是说,由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在的孩子见识到的东西相对以前明显多得多,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述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比如建筑、比如玩具等,然后让学生指出里面都有哪些几何图形构成;同时也可以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来“画画”,比谁画得多,画好以后,各自指出自己所画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几何图形;当然,还可以找一些卡通味道的图片让学生找几何图形,并说出几何图形的特征等,甚至是这几种方法综合,更或者是本文所提到的所有方法的综合等。总之,多元化的学生结构,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应,才能真正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及能力。

低年级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少年儿童兴趣基础上的教学,让学生乐于主动接受和钻研,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课堂活动愉悦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数学 篇10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将趣味引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的更快,学的更好。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素材,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创设教育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欲望的前提,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兴趣,才会想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立足生活和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活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不应当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标,而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历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多少学习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比只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法设法的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喜悦。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用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所显现的许多情境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故事、游戏或具体的生活情境,可是再生动、再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当学生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要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把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个“看电影”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坐对位置,不然就坐到别人的位置上,然后就被人请走。这个情景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学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平稳性差。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当做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摆一摆、做一做,动动脑子想一想、猜一猜,动动嘴巴说一说、辩一辩。比如:在学习认识几何图像时,老师不要急于讲出物体的名称,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堂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讲、摆、说,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我们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形状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呐?”可以由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的几何图像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地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商店的游戏中,学生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加减法运算。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长度,有用尺子的有用绳子的,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生活经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三、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学生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即使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篇11

一、趣味教学导入,让学习情绪“嗨”起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巧别致的课堂导入是教师谱写教学优美篇章的前奏。在小学中低年级课堂上,每次上新课之前,笔者都会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幽默短文或游戏作为新课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习兴趣“动”起来

导入只为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整堂课充满趣味,保鲜下去,光靠趣味导入是远远不够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枯燥的数学题本身,小学生也许没有多大兴趣,但对于有趣的故事或者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生活事件还是颇有兴趣的。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笔者会将它转换为带有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的问题。例如,在“测量”的新课中,学生对米、分米、厘米等度量单位认知陌生,对物体长度或空间距离估计不准确。笔者就让学生先找到最熟悉的度量工具——身体,如身高、手跨一拃、脚跨一步的长度。让学生用最熟悉的测量工具测量身边的事物,从而快速理解和掌握测量的概念。

三、丰富教学形式,让学习气氛“活”起来

很多人认为数学学起来很枯燥,课堂上死气沉沉,但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并不比语文等其他学科少,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1)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体会寓教于乐。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奇、好动,喜欢玩游戏。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安排与主题相关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玩” 中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倍数”时,笔者让学生玩起了“开火车”—— 数鸭子、数青蛙的游戏,“1只鸭子1张嘴,2只眼睛2条腿;2只鸭子2张嘴,4只眼睛4条腿……”学生玩得十分开心,也轻松地掌握了倍数的概念。

(2)创设竞争环节,让学生体会进取之乐。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心理共性——好胜心强。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安排各种课堂小竞赛。或个人赛,或小组赛,或团体赛,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比如笔者在教学 “乘法”练习巩固时,笔者把课堂设计成口算抢答赛现场,并把全班同学分成7个隊,每队取一个响亮的队名、想一句响亮的挑战口号,最后还为角逐出的前三名颁奖。

(3)创设动手环节,让学生体会从做中学。学过开车的人都知道,相比死硬背理论而言,上车操练将更快更好地学会开车。同样的,在脑中推演抽象难懂的数学题远不及动手操作容易理解。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新课中笔者问1/4和1/2谁大时,几位心直口快的学生立马回答:“1/4大。”笔者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将出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再拿出另一个苹果,平均切成4份,让学生比较1/4和1/2的大小,学生立即明白二者的大小关系。

四、建立教学评价,让学习动力“强”起来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及课堂表现等做出的评价。相对语文而言,数学答案更客观、更准确,因此很多数学教师常认为无法对学生作出精彩丰富的评价。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对作答本身也许无法做出生动评价,但对于学生的努力却可以做出更丰富的主观评价。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仅仅来源于学科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更多的是来源于老师的评价与鼓励。

上一篇:情怀小学记400字作文下一篇: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