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精选8篇)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篇1

中学党支部‚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

题学习教育月活动方案

来源

课件 w.5 Y  K J.O M 4 中学党支部‚加强党内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方案

为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扎实开展‚机关党旗红 ‘五个xx’在行动‛——‚亮旗帜亮身份亮作为,‘五个xx’建设走前头‛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根据党的工作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加强党内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

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作用,是我们党针对当前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切实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任务,对于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内民主、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加强党内监督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要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作用‛这一重点,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教育和专题座谈讨论,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掌握党规党纪的基本内容,增强党内监督意识,提高执行党规党纪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二、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从4月20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按照‚学习教育、专题讨论、总结提高‛三个环节分步实施:     1.学习教育(4月20日至5月20日)重点抓好以下文件、会议和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章程》、《*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问责条例〉的实施办法》等党内党纪党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福建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xx市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xx县第十三次党代会、xx县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等会议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讲话精神。

根据实际,适当增加教育教学法规、规章等学习教育内容。通过通读、精读、讲座、交流、网络答题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有关文件和讲话精神,掌握基本精神和实质内涵。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同时做好记录。

2.专题讨论(5月21日至6月20日)

专题讨论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针对当前党内监督中存在的不自觉接受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等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作用‛这一主题,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专题讨论:一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推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二是如何以制度确保监督的可操作性和规范化,堵塞当前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三是如何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鼓励和支持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如何发动党员共同履行监督职能,解决当前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适当增加讨论内容。讨论中,以集体讨论为基础,广泛开展‚分组讨论‛、‚科室讨论‛、‚点评交流‛等活动,丰富讨论形式。要重点谈不足、谈措施,多讲问题、讲实际,少讲空话,少提成绩,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谈、深入谈,真正让广大党员学有所思、论有所获。

专题讨论阶段每周至少安排1个专题讨论会,安排适当人员进行主题发言。每一位党员都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学习体会,进行不少于1次的交流发言。

3.总结提高(6月21日至6月30日)学习、讨论结束后,注重总结提高,及时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结本单位、本部门活动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反思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意见,制订好整改落实措施,建立健全和细化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党员发挥监督作用的主体意识,认真履行党员民主监督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拓宽党员知情途径,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党员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党员民主监督的权利,切实保护行使监督权的党员;加强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结合实际创新监督方法,推动监督工作全面开展,努力营造党员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

认真做好有关学习教育月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整理归档,留存备查。

三、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次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的目的意义,把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抓手。坚持领导带头,带头自我剖析,带头查摆问题,带头交流心得,带头探索措施,并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推动整个学习讨论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

2.注重结合,科学部署安排。迅速启动,科学统筹,详细制定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安排表,并做好学习、讨论活动记录,内容应体现在支部‚三会一课‛记录中。同时,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活动期间应及时报送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注意克服工学矛盾,把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与推进年度机关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机关党旗红 ‘五个xx’在行动‛——‚亮旗帜亮身份亮作为,‘五个xx’建设走前头‛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3.强化督查,确保取得实效。加强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党组织抓好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把主题学习教育月活动情况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未按要求开展活动、组织不力或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等情况,要及时责令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中共xxxx中学党支部

2017年4月19日       来源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 在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 在新形势下, 党内监督仍然是党的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内监督的意识淡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思想基础。就目前而言, 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内监督没有明确的认识, 既不关心又缺乏信心, 在党内政治生活中, 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淡薄的状况。表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 个别地方和单位党内监督工作弱化, 特别是一些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更是躲避监督、反对监督, 致使一些党内监督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 党员的监督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党内监督的制度、机制存在薄弱环节。党内监督方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方式应有机结合、全方位进行,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监督效果。目前, 党内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 就是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不够有力, 往往是事后出了问题才进行监察处理。这主要表现在:对党内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的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 事前很少提出有力的防范措施;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 不能及时察觉和纠正;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情况, 缺乏经常性的检查、督促, 经常是等到问题严重时才查办。这就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及时纠正的问题发展蔓延,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问题发生之前的预防和控制。三是对党政主要负责人难以监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在领导班子中起着带领、主导和协调的作用, 同其他党政领导干部相比, 他们的责任更大, 而且权力更大。现实工作中, 在研究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时, 虽然是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但往往由“一把手”最后拍板。由于“一把手”在党内所处的特殊地位, 使“虚监”、“弱监”、“漏监”、“难监”等问题相当突出。

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 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党内监督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工作, 以永葆党的先进性。

用教育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党内监督意识。一是教育党员干部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内监督条例, 使其深刻认识党员必须接受党内监督、在党内没有不接受监督的党员, 从而增强接受党内监督的自觉性。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警示教育。三是教育广大党员树立敢于监督的意识。

用制度来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制度作保证, 监督就难以落到实处。当前, 应着重通过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来落实党内监督。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于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全局性的问题以及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 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各级领导班子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 保证决策科学、民主。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如实地向组织报告个人婚姻和家庭变化、亲属子女从业、个人因私出国 (境) 等情况;如实向组织报告有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收受请托人财物、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收受请托人的房屋汽车等物品以及通过赌博等方式收受请托人钱财等情况, 接受组织监督。三是严格贯彻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应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 会前充分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并如实向领导班子及本人反馈。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党员群众的意见, 要负责任地作出检查、说明和整改。

用巡视来深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 重点是要把各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成员监督好。近年来, 各级党组织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索, 收到了较好效果, 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 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 而了解情况的同级组织和班子成员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乏力。开展巡视工作, 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通过深入巡视, 掌握被监督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部署的情况, 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的情况, 等等。二是通过深入巡视, 推动被监督的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三是通过深入巡视, 发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典型。同时, 也发现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大问题线索, 揭露腐败问题。可以说, 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并抓好落实, 以深化党内监督。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7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能否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于领导我们的执政党。而党内监督对一个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是党自我完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党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

一、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实施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党内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就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罢免权等,并不断地完善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制度。

(一)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就要做到党内情况及时报告、党的重大决策及时征求党员意见,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从而确保党员对党务的知情权。此外,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以及形式等,并始终坚持做到事前充分公开、事中积极讨论、事后及时反馈的运作机制,真正把党务公开落到实处。最后,积极利用网络、数字报纸等当代新兴媒体进行党务信息沟通,增强党务公开的互动性,真正实现党务公开由被动向积极征求广大党员的意见、接受党员们的监督方向转变,进一步提升党务公开的实效性。

(二)提高党员民主意识,确保党员参与权

列宁曾指出,党章应该“保证全体党员甚至最落后的党员都积极地参加党的生活,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1]。让所有党员参与到党内事务,就要提高全体党员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民主素养。首先,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章要明确规定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每个党员享有平等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享有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权。其次,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教育和武装所有党员的头脑,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在党员中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行使民主权利的水平。

(三)确保和完善党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

选举权是党员最基本的权利,是党员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体现。党内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举人的意见,切实保障选举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确保和完善党员的选举权,要不断地完善党员的选举制度,扩大党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改革候选人提名渠道等。实现党员对党内权力的制约,还要确保党员的监督权。确保党员对党内违法乱纪行为质询和监督的权力,确保他们对不称职的干部有权建议罢免或者调换。党的上层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党的下级组织的批评,规定党员干部应主动接受来自下级党员的监督。

(四)逐步完善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制度

确保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应不断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扩大普通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首先,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体系,并以党章、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条例以及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规党纪为保障。其次,落实党代会常任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在闭会期间的监督作用。最后,健全民主举报制度,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民主举报制度建设,保证普通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并真实地反映到党组织中来。同时,健全检举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促进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实施。

二、加强党员对党的干部的监督

党内监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道“防火墙”。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执行党的宗旨,代表党和人民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党的领导干部都不能随心所欲、逃避监督。党内只有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坚持公开民主的干部选任制度

干部选任要走民主的渠道,实行推荐责任制和党委讨论票决制,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干部选任的民主程序和方式,坚持公开和公示的原则。建立和健全优秀人才破格选拔和不合格人员淘汰退出机制,以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领导干部队伍。坚持让广大党员群众有序、有效地参加干部的选拔任用,提前和及时公开干部的空缺职位、任用条件、任用方式和程序以及任用的结果。干部选拔应实行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党员无记名推荐以及干部个人自我推荐相结合,着力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程度。对于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条件、方法、程序以及纪律等信息,应及时通过新兴媒体及时向全体党员公开,以最大程度实现干部选任的公开和民主。

(二)加强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

陈云曾指出:“每个党员、每个组织,都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他党员和上下周围组织的监督。”[2]加强基层党员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就要做到两点。一是任期监督与任前、离任监督相结合。提拔领导干部前,要对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向党员群众公示告知,防止“带病上岗”;在领导干部任期期间,坚持和加强对其考察和监督,并结合社会群众和组织的监督,考察其是否称职;在领导干部离任时要对其进行离任监督,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严防“带病离岗”。二是工作监督与生活监督相结合。对领导干部要实行全面的监督,不仅监督和考察他们的工作,而且监督他们的生活作风,通过对干部的全面监督和了解,来判断其是否称职。

(三)完善监督党员干部的相关制度

积极建立和完善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的任免、奖惩和晋升挂钩的制度。积极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官员直系亲属财产公示制,通过公示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财产,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员对党的干部的监督。对党内违法乱纪的干部严格处分,决不允许搞干部特殊化,决不让个人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谈话制度,对思想、作风出现错误苗头的干部及时纠正,避免更大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对其进行诫勉。健全党内民主举报制度,不断完善党内举报的渠道,保证普通党员的意见和提议能够及时并且真实地反映到党组织中来。建立和完善检举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员充分发挥合法监督权却不受任何被监督者的打击和报复。

三、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一)加强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如今党的纪检体制已经形成这样的格局:建成垂直的纪检机构,实行巡视制度,加强纪检机构自上而下的监督;建成平行的纪检机构,实行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省级纪委书记的提名权由中央来掌握,加大其对地方纪委的监督权限。从长远上看,应加强纪检机关独立地行使监督权,首先,纪检部门的领导体制必须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并明确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权力的范围并使之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纪检部门就能自上而下地成为紧密的系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能排除外来的干扰和制约的因素,公正地履行监督的职责。其次,应继续适当地扩大纪检机关的权限以加强纪检机关的权威性。扩大纪检机关的立案权、处分权,在党章上明确规定纪检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条件、权限等,使党纪检机关既有责任和权力对违纪的领导干部进行调查,又有相当大的权力根据党的纪律和规定直接进行处分。最后,保障纪检机关工作人员的合法监督的权力。确保纪检机关工作人员的调动、任免、奖励以及福利、报酬等不受被监督者的影响,彻底地改变监督者受被监督者制约的现象,从而解除监督者的后顾之忧,充分地调动监督者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监督者对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对同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

(二)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对纪检机关进行改革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只有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对纪检机关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始终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党要不断加大纪检机关处理和处分其同级党委干部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权限,赋予纪检机关立案决定权和处分决定权,实行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增强纪检机关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此外,进一步提高纪检机关的政治地位,提升纪委书记与同级党委领导干部的话语权,将地方纪委级别升为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地位相同。授予纪检机关与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的权力,实现监督这一权力博弈天平上的平衡。这样,监督机关的权威性才能更高,威慑力才会更强,从而对被监督方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

四、结语

加强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只有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实施,加强基层党员对党的高层的监督,确保纪检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时代性,才能保证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克服和消除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来自各方的执政考验,从而促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6.

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思考与对策 篇4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作用和发展党内监督,就是指党对自身组织与党员的监督,其实质就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在惩防体系中,加强监督制约,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的分配格局呈现多样化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经济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再加上国际西化分化敌对势力的思想侵蚀,使我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各种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告诉我们,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任务还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内监督,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就曾经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目前,党的外部监督如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等,虽然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总体来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法律监督是惩腐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我国有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还存在漏洞,再加上在执行中往往还夹杂着浓厚的人治色彩,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舆论监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怕会上通报,只怕公开见报”,但因新闻媒体往往受制于行政权力,当地的新闻媒体很难有效揭露当地有腐败行为的领导。群众监督的作用是明显的,许多违纪违法案件都是通过群众举报揭露的,但由于群众对党政部门的权力运作很少知情,其监督往往难以有效实施。所以,唯有党内监督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其基础、核心作用是其它监督不可替代和不可比拟的。从党内监督的发展来看,现阶段我国党内监督总体呈现出“制度越来越完善,氛围越来越浓厚,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特点。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总是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开展党内监督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确立了通过制度建设而不是依靠政治运动来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走向成熟。一是以党内监督为特征的党纪党规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党纪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员权力保障条例》等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二是党内监督的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全国上下学习热潮不断,对党内监督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监督,在全党营造出了浓厚的党内监督氛围。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责任制体系在各个阶层已基本得到建立,作用越来越明显。四是党内廉政教育不断加强。积极开展了“三讲”、“双思”、“三个代表学教”、“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廉政电教制度不断规范,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不断增强。

二、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督意识不浓。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接收监督的意识比较淡薄,认为监督就是与领导过不去,将群众的监督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把同事的监督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把机制的监督视为履行领导职权的“羁绊”;有的思想过虑多,监督上级怕穿“小鞋”,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下级怕丢“选票”,致使好人主义、庸俗作风盛行;有的认为监督是纪委的事,不愿监督;也有的监督主体对党内监督的外部环境缺乏信心、缺乏研究,造成忽视监督、不善于监督,甚至是不敢监督。

(二)是监督刚性不强。在监督制度上,往往存在着不具体、不系统、不严格的“三不现象”:即习惯于照抄上级原则性规定,未能结合本地的实际开展工作,操作性不强;制度间的衔接性不够,界限不清,对违反之后如何追究不明确,规定难以落实;有些还存在着有始无终,有规定不遵守,有布置不检查的现象,制度缺乏刚性,直接影响制度的严肃性。

(三)是监督对象不明。长期以来,监督的主体和对象存在泛化现象,即所谓“党内人人都是监督者,又都是被监督者”,在监督对象上存在盲区。对重点对象的监督一直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监督的整体效果。

浅议用创新精神加强机关党内监督 篇5

我们党历来重视实施党内监督。近几年来党中央就加强党内监督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从上到下都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是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其党组织关系都在机关党组织中,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

干部能否真正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权为民,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加强党内监督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面对新形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新任务中争取主动,发挥作用,迫切需要机关各级党组织增强监督意识,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内监督。

一、机关党内监督问题探究

从目前情况看,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探索。

第一、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在组织架构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机关党组织的委员会基本上是中层干部。一个单位以中层干部为主形成党的委员会,对机关领导层的事情可以说知之不多,要对它的领导和分管领导形成监督,即使可能,难度也很大。机关单位领导可以对中层干部进行监督,而单位领导只有上级部门对他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一般也是一个反映后的监督,是滞后监督,显然是一种乏力的监督。

第二、机关党组在机关内运行,也很难具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按照党章规定,各级党委机关不设党组。在非党组织经选举产生的领导机关中如人大、政协、政府部门设立党组。党组对干部有管理权,党组一层领导干部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管理,因其毕竟不是一个单位,不具备朝夕相处、耳闻目睹的条件,管理监督只能是听反映。虽然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在机关党组织的一个支部过组织生活等。但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组指导下,组织党员完成本单位任务,它的运作职责就是保证作用,基本发挥不了监督作用。同时,机关党组织因自身的人权、财权等受制于监督客体,而极易出现“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监督不好、不好监督”等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

第三、党内多年来形成了上级对下级监督体制,却没有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约束的机制。党内上级对下级监督:有上级组织纪检部门对管理权限内干部监督;有本系统上级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而经常见到的情况是,一些上级部门的领导同志因为“山高”,不了解基层情况,以偏概全,偏听偏信,只听所属单位领导干部一面之词,以我划线,以自我感觉为尺度,对所属单位的领导干部放弃监督、宽容袒护。在许多情况下,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出于各种心理,即使有意见,也很少有人敢批评、敢监督,出现了“远了骂,近了怕,当面还得说好话”的不正常现象。加上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间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在许多问题上附和、迁就,互相监督往往有名无实。实际存在的监督和约束,主要还是靠领导干部的党性党纪观念和自觉性。因此从制度、机制、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对领导干部缺少有效监督,出现了“上级监督晚、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远”的局面。

第四,党内生活质量不高,使机关党内监督更显乏力。一方面,机关党务干部多数是兼职,自身业务工作任务重,难以有更多的精力来抓党务工作。加之本职工作是硬任务,完成不好,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相反,党务工作做得好坏,不影响增资晋级,实际上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另一方面,机关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往往被动应付的多,主动研究、积极开展的少,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效果如何则少有问津。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常常借口工作忙、出差多,很少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表率作用差,从而使机关党内监督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二、努力创新机关党内监督工作机制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篇6

—2020年)》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局系统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遵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准则》为标尺,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贯穿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结合市委未巡先查与巡察整改落实工作,全面加强和规范局系统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全面彻底肃清*******影响,争取通过三年时间,到2020年,全局系统基本形成理论武装更加有效,党的纪律更加严明,用人导向更加明确,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制度建设更加健全,表率作用更加突出的党内政治生活良好局面,营造更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为努力推动****####事业全面上水平走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理论武装更加有效。推动全局系统党员干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意识进一步牢固,“四个自信”明显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体系构建完成。

——党的纪律更加严明。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化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用人导向更加明确。好干部标准进一步确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充分褒奖和重用,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为干事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巩固。

——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党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落实,批评和自我批评氛围更加浓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制度建设更加健全。系统梳理、修订、补充、完善与落实《准则》要求相关的制度规范,积极推进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初步形成与《准则》精神内在统一的配套制度体系。

——表率作用更加突出。局属各单位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弘扬优良作风、带头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带头守住纪律底线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示范作用充分发挥。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根本政治任务,按照市委要求,完成新一轮大规模处级干部培训。健全党内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制度,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究和宣传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完善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动态分析和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各单位党委、党总(支)部决策咨询听证制度,探索邀请干部、职工代表列席单位党委、党总(支)部会制度。健全民意调查制度,每年梳理一批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等工作纪实和报备机制,引导全局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每年组织抽查核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落实情况,及时通报检查、整改结果。

3.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仪式感。通过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设立主题党日、亮明党员身份、每月亲自缴纳党费等形式,推动全局各级党组织以固定的时间、规范的流程、明确的主题开展组织生活,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党性观念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4.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各单位党组织每年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谈心谈话等方式,调研分析党员干部思想状态,分类建立分析档案,同时围绕重点、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开展专项调研,找准问题,释疑解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三、严明党的纪律

5.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利用“党员随身微教育”、廉洁****网等新媒体平台和省、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打造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纪律教育体系。继续办好纪律教育学习月、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新提任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考试、谈话等活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纪律自觉。

6.强化纪律执行。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和党章党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到位。建立纪律执行情况常态化监督机制,开展重要节点暗访检查、重点部门专题督查、群众举报信访核查、集中考查。加大谈话提醒、约谈函询工作力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行情况挺在前面。

7.锲而不舍正风反腐。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构建治理工作机制,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深化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治理,研究建立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8.落实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责任。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严格执行问责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建立联动机制,规范和细化纪律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把党员领导干部执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情况纳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对政治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9.坚决全面彻底************。全面深刻认识****、******流毒对全党政治生态的极端危害性,坚决拥护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全面彻底************。在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进行警示教育,局党组、局属单位党组织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案件所涉干部处理情况“回头看”,成立督导组对局属各部门、各单位全面彻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坚决全面彻底********、*******和恶劣影响。坚持肃建并举、标本兼治,深入正风肃纪反腐工作的落实,推动局系统进一步优化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

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10.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组织程序,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单位党组织、分管领导、人事部门的建议权重和考察识别责任。每年由局人事、纪检部门对相关单位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干部政策法规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在“一报告两评议”中满意度较低、选人用人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由局人事部门实施跟踪指导,督促整改、规范工作。

11.严把“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落实廉政意见双签字制度,坚持“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的实施办法。定期梳理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和后备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廉洁纪律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建立及时受理和快速办理反映拟提拔考察党员干部违反党规党纪问题的处置机制,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廉洁上有硬伤的坚决排除。

12.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健全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干部培训、谈心谈话、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突出政治标准多途径考察识别干部。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察、督导、专项整治、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方面信息,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健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分析研判机制,探索实行实名推荐干部制度。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建立在基层一线和扶贫困难艰苦地区储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机制。

13.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常性监督检查。推进干部“带病提拔”倒查工作常态化,原则上每年由局人事部门开展1次集中倒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市《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宽容失误的意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五、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

14.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开展基层单位设置党支部情况专项检查,研究提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制定单位党组织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工作。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联系服务工作机制。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15.鼓励传统组织生活方式推陈出新。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三会一课”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规范组织生活记录,分类建立党员干部组织生活档案。把落实组织生活情况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范畴,将整改情况作为下一述职评议内容。试点推行“组织生活定制计划”,结合党员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创新互联网组织生活平台,总结推广“微课堂、微党课、微课本”学习方法。

16.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利器作用。健全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定期、随机参加指导局属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促进局属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生活规范化。研究建立民主生活会问题台账,把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落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接受局党组函询情况通报制度,在民主生活会上公开说明情况。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17.建立谈心谈话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细化谈话时机、内容、效果等具体要求。推动领导干部接受党员、干部约谈常态化,构建经常性双向约谈工作机制。建立单位纪委书记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谈话提醒制度。建立谈心谈话落实反馈、评估机制,提升谈心谈话实效。

18.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强化评议过程规范和结果运用,评议前对党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摸底,评议中督促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人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评议后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视情分类妥善处置。

19.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防止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注重研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组织开展多样多元的家风主题活动,带动全局系统形成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六、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

20.加强重点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修订、补充、完善。健全各单位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探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同步录音、全程纪实工作机制。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在全局系统各个层级探索党务公开新形式。

21.提升制度执行力。把《准则》

确定的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执行情况纳入纪律审查、市委巡察和派驻监督重点,坚决纠正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等问题。建立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对各单位落实《准则》情况进行检查并抓好整改。建立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行为查处机制,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22.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各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头执行《准则》及相关规定,把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中去。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十项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增强一把手接受监督的示范效应。同时,深化述责述廉述德工作。

七、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局党组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局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局属各单位党组织要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周密部署,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加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带头贯彻落实《准则》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按照本方案要求抓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在局系统实现全覆盖。

(二)加强统筹推进。

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与****####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与坚决全面彻底************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抓好市委未巡先查、巡察整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同步研究部署推进,通过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提升局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篇7

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增强做好党建研究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一, 加强党建研究是保证高校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受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部分党员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对如何增强党的凝聚力提出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 各种思想观念也一同涌入,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增强, 对如何有效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 对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传播优势、帮助广大党员甄别信息、加强正面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形势,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高校党建研究工作, 以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系统的全局观念、更长远的战略思维, 认真分析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深刻变化, 研究、破解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难题, 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始终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始终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二, 加强党建研究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教育作为民生问题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进一步凸显, 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必须有党建工作作为保证, 这是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是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为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大力弘扬“以研究推动创新, 以创新加强党建工作”这一优良传统, 切实加强党建研究工作, 推动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和制度创新, 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使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始终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第三, 加强党建研究是破解高校党建工作难题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高校党的建设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虽然近些年高校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 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 但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党建研究紧密围绕工作实际, 着眼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性地完成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抓住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研究工作。同时, 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 着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的制度措施, 将理论创新与推动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党建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党建要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 在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 以扩大覆盖、增强活力为重点, 在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 在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 在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普及。

(2)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落实高校党建工作各项任务,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着力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角度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动高校党建理论创新、提高高校党建研究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党建研究要切实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紧紧围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重要任务, 认真总结高校党建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深入分析限制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为确保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做出更大的贡献。

(3) 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宝贵经验,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规律研究。改革开放30年, 是国家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30年, 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30年。30年来, 全国高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 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 在改革中发展, 高校党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有效巩固和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 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为高校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高校党建工作30年的发展历程, 认真总结高校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 对于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认真总结高校党建工作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完善高校领导体制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积极探索高校党的建设基本规律, 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优秀理论成果。

3 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积极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创新, 使党的基层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

党的先进性建设在高校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实际的, 体现在党的各项工作之中, 体现为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在新形势下, 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紧密结合高校事业发展, 强化和完善以下6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引领思想的职能。思想政治的引领是党组织的首要职能。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头脑、巩固发展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推进事业的职能。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保证。三是协调利益的职能。基层党组织、党员要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 建立健全师生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四是服务群众的职能。基层党组织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营造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五是建设队伍的职能。要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 把更多的优秀青年师生吸引和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六是发展民主的职能。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 保证决策过程及结果充分体现民意, 以党内民主带动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也日益受到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重视。近几年, 高校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探索进行了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工作、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并接受监督、党委定期向党代表报告、党务公开等工作。

为增强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威望, 实现党对高等学校的有效领导, 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人格魅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担任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和表彰活动,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业绩;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组织活动, 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4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 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 使得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比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者首先要为人师表, 在政治思想上过硬;高校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和高知识群体, 高校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开展好工作, 就要有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

当前,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首先要以抓好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发展先进生产力, 教育是基础;发展先进文化, 教育是重要的阵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校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牢固树立为“两个率先”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刻认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发展的新趋势,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把高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 要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努力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也是搞好高校领导工作的根本保障, 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 必须首先学习理解好民主集中制。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民主集中制的理论, 不断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坚持管方向, 管大事, 积极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之间, 要自觉做到注重事业、淡泊名利, 心胸开阔、平等待人, 彼此尊重、加强沟通, 遵章守纪、接受监督。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 坚持走群众路线, 集思广益, 进一步提高党委的科学决策水平。

第三,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 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享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高校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切实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扩大教学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善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努力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 尤其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高校工作, 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第四, 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不断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 使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体现先进性、增强适应性、坚持创新性、注重实效性、提高科学性, 不断迈上新台阶。蒉

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方案 篇8

摘 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党内民主的具体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对推动我省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十分重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结合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顶层设计,以明晰的思路和规划指导和推动建设;要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为推动党内民主提供重要保障;要加强党内民主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整体意识;要重点强化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党内民主的实效性;要创新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激发党内民主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黑龙江;农村;党内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43-02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现有农村基层党组织近9000个。十六大以来,我省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党员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党内民主的制度更加健全,党内民主的范围逐步扩大,党内民主的程度普遍提高。但也必须看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一是在农村党员中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还有待加强。二是一些基层干部对党内民主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三是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不完善。四是在党内民主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重安排、轻执行”的问题比较突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党内民主的具体要求,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示范和带动农村人民民主发展,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实践;有利于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推动我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一、加强顶层设计,以明晰的思路和规划指导和推动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力,不断创新和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增强党内民主的实效性。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农村各地的实践经验,积极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已经取得的好经验和好作法,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强化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顶层设计,从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高度,将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我省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规划,保证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为推动党内民主提供重要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机制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整体素质。要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要在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壮大集体经济,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供经济上和机制上的保证。

三、加强党内民主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整体意识

要在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中广泛开展好党内民主宣传和教育工作,在教育的内容上,要分清层次,抓住重点。一是在基层的普通党员中,要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和《党章》学习,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对一般党员干部则要重点开展党性修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开展党内民主的方法,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三是对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要抓好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增强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提高民主意识修养。教育方法和载体上要不断创新,要采取生动和灵活的教育宣传方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四、重点强化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党内民主的实效性

(一)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扩大基层直选范围。应在继续巩固好“公推直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内选举制度。应着重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及相关负责人都能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应在一些条件成熟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无候选人一票直选”工作试点,所有基层委员会及其书记、副书记等都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

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应探索多种形式的候选人提名方式,特别是实行“上下结合”的提名方式,切实将大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作为推荐候选人的基础。应在更大范围内赋予更多党员和群众的提名权,试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个人自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在一些选举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县、乡镇进行党员、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或推荐的试点。

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在进一步完善选人酝酿办法的基础上,要将差额原则贯穿于推荐、考察、选举等工作的全过程,要逐步扩大农村基层“两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突出解决好部分地方存在的差额比例过小、竞争性不强和“陪选”等问题。在县、镇一级进行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选举中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差额比例。

(二)规范和完善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度

建立健全党代表直选产生制度。应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党员代表提名制度,党代表的产生要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遵循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在党内逐步形成竞选机制。

健全和完善党代表职责规范。通过规章制度来明确,党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的职责。特别是要重点规范和保证在闭会期间,党代表能够通过有效途径参与同级党委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定;对同级党委、纪委及其成员的工作实行监督;对同级党委所辖区域的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健全和完善保障党代表履职的制度。

(三)规范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规范党务公开范围。对于涉及农村全局的重大决策、重点建设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不仅要在党内公开,还要同步向社会公开。对于一些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内容及事项,应先在党内公开,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向社会公开。

完善党务公开内容和形式。对于上下关注的重大决策和党员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应全面如实公开。对于连续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内容应实行重点公开。对于需要党内和社会监督的问题应选择时机,严格按照政策界限公开。应逐步增加和扩大党务公开内容,并将公开的内容与公开形式紧密结合,不断改进党务公开形式。

(四)健全和完善党内决策制度

健全完善征求意见和咨询论证制度。应建立党内决策的信息收集和调研制度,多方听取意见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党代会、常委会、全委会要决策的重大问题,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应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开展有针对性地系统咨询和论证,特别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决策风险评估。

健全完善会议讨论和决策制度。对于党代会、常委会、全委会需要确定的事项,应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进行讨论和决策。对决策事项意见比较一致时可进行投票表决;对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应暂缓表决,经修改完善和沟通协商后,提交下次会议讨论表决。在决策的表决方式上,对于“三重一大”的事项的决策应实行票决制;对干部人事任免问题应实行无记名表决;对关系农村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应采取记名表决,并与责任追究制相衔接。

健全完善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决策做出后和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事后监督和检查,及时完善和修改各项工作,确保决策符合实际和收到实效。应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明确决策责任主体和相关责任内容,细化责任认定和处罚标准。

五、创新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激发党内民主的内生动力

(一)将党内民主建设寓于创建“三型”基层党组织之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基层党组织作为新时期一项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来抓。基层党组织应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寓于“三型”基层党组织创建过程中。将党内民主制度、规范、程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将党内民主建设成果不断转化为增强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应在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机制创新。应将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创建“三型”基层党组织考核中。

(二)探索和试行全委会的集体领导机制

应选择条件成熟和有代表性的县(区),探索开展全委会的集体领导的工作方式。通过县党代会选举产生县委会(全委会),“全委会”作为党代会的常设机构,领导县委的日常工作。通过制度来规范和界定党代会全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使全委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成为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执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党代会闭会期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的任免。

(三)结合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来推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支部+协会(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党员+农民股份公司”、“支部+科技示范工程”、“党群共建致富联合体”等党组织设置已经在农村党组织建设中普遍推广,这使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工作有了更加有效的载体,专业性的党支部使民主决策贴近实际。在创新党组织设置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大力推动党内民主活动在新设置组织中的开展,将组织建设与党内民主建设有机的结合。专业的组织设置,能够使广大党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充分表达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新的思想,营造一个不同意见平等讨论和坦诚交流的宽松环境与良好氛围,使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

(四)开展听证和恳谈等多种形式的党内民主协商

应借鉴其他省份在创新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方式的好做法,以民主恳谈会、上下级协商等温和民主形式入手,淡化和消除党员对发展党内民主的观望等待心态和戒备心理,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素养。应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内听证会和恳谈会制度》,对基层党组织在方向性、事关党员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可采取党员听证会、辩论会、恳谈会的形式进行党内民主协商。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员提案(建议)制度》,鼓励党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规定的方式,积极向党组织献计献策,落实好党员的建议权。

(五)“设岗定责”为党员民主权利实现提供岗位平台

上一篇:风控部门规章制度下一篇:登岳阳楼杜甫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