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全文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木兰辞全文(共7篇)

木兰辞全文 篇1

《木兰诗》中第4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的情操?

《木兰诗》中第4段原文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木兰诗》中第4段意思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木兰辞全文 篇2

《木兰辞》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爱国的精神内涵。从唐朝《木兰辞》被韦元甫从民间搜集得来而录入乐府诗集, 经过历代文人、艺术家的加工创造, 以木兰为题材的小说、戏曲、曲艺、电影、歌剧、艺术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版本不断产生, 佳作辈出。以花木兰为题材的诸多艺术样式中, 我们不难发现《木兰辞》对木兰形象的成功塑造, 歆动历代文人雅士, 他们运用各自熟悉的表现形式来歌颂这位巾帼英雄, 从而使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木兰精神”具有了永恒的凝聚力, 这恰恰是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创作思想的源泉。它以弘扬“木兰精神”为核心, 运用交响合唱这一大型音乐体裁, 吸收豫剧音乐风格, 对古诗《木兰辞》进行了成功的再创造, 使“花木兰”这一古老题材, 经过了漫长历史岁月的磨砺后, 在新世纪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旺盛生命力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它不会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消退, 它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块厚重基石。

在中国合唱艺术民族化的过程中, 老一辈的作曲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创作出大量民族风格浓郁的合唱佳作。作为中国作曲家杰出的代表, 石夫先生倾尽一生、笔耕不辍,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 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 将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无限的爱融入到该作品的创作中, 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石夫先生的创作刻意求新, 其民族化的创作手法使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使之兼具了清唱剧的叙事性和康塔塔的史诗性的双重特点, 其风格在中国当代大型合唱作品中独树一帜, 体现出恢宏的中国气派。

作品的创作思维与文学作品《木兰辞》一脉相承, 通过交响合唱丰富的表现力, 多纬度、多层次、多角度的刻画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决心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还乡。它的创作

现出来的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 不同版本的娜仁高娃各具特色, 而了解不同演绎者的演唱风格, 对于自身的风格的定位及技术把握是相当有益的, 歌唱者要想将娜仁高娃这个人物塑造成功, 就要对自身演唱进行调整。从感情到心理状态, 到精神状态都要进行改造。要检验自己所理解的是否与人物相符合。符合的要发扬, 不够的要充实, 没有的要祢补。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人物接近时, 就要尽可能对自己的演唱进行挖掘, 并加以发展, 使自身的演唱达到最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郭克俭著.《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

[2]钱苑, 林华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3]刘庆苏著.《音乐戏剧艺术-歌剧》.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4]居其宏著.《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一版[5]郑茂坪著.《声乐语音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成功源于陈家海教授的创作构思:河南省在该作品之前还没有一部以本土音调创作出来的大型合唱作品, 最初设想将豫剧《花木兰》改编为清唱剧, 后来他认为以豫剧音乐元素为基调, 重新设计构思一部交响合唱富有创新意义, 才能真正体现长诗《木兰辞》的史诗性, 并多次与石夫先生反复研究作品的结构与主旋律的格调构建。

艺术的原创并非一种偶然, 曲作者从诸多得戏曲艺术中选择以河南豫剧的音乐语言做为整个作品创作的核心, 源于他们对豫剧大师常香玉出演的豫剧《花木兰》的钟爱。为了创作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 年逾古稀的石夫先生亲自到河南省商丘虞城县考察花木兰故里, 为更好的把握河南豫剧音乐的风格, 先生反复推敲经典豫剧《花木兰从军》的唱腔, 从而成功地运用交响合唱的形式完美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

合唱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作曲家独具匠心, 汲取音乐元素于河南豫剧, 努力找寻戏剧唱腔中音乐语言与地域性的表现特点, 深入领会吐字行腔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旋律呈述的逻辑关系, 把自己的体会和音乐构思融入在《木兰辞》中。通过合唱丰富的音色, 结合多样的织体类型, 以独具豫剧风格的音乐语言, 将这部史诗性的长诗向人们娓娓道来。

作品合唱部分的创作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采用与长诗《木兰辞》叙事情节相得益彰的自由曲式结构。

2.构思精妙的主题发展手法。双重性格的主题结合豫剧慢板、二八板、流水板等基本板式的风格特点, 其发展类型分为:具有豫西调“下五音”特点的主题、具有豫东调“上五音”特点的主题、融合豫东调和豫西调旋法特点的主题。

3.多样化的和声语言。为表现音乐风格, 采用模拟豫剧打击乐音响的和声手法;将调性范围内的和声进行扩展, 加强双重调性的和声表现;淡化和弦的功能性, 将三度体系和声冲破, 更多地注重和弦的色彩效果。

4.豫剧声腔创作手法结合西方主复调创作技法在合唱织体中的融会贯通。合唱织体创作特色是:以字行腔的创腔特色;将豫剧增加唱字的创腔技巧应用于复调的创作。

2007年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作为河南大学重点文艺精品建设项目, 在河南省新年音乐会上首演, 获得极大的成功。它的问世在我国当代的合唱创作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是中国合唱界在探索合唱艺术民族化道路上的可喜尝试。

[6]薛良著.《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7年第二版作者简介

张汝瑶, 硕士;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助教;从事声乐教学。

摘要:民族交响合唱《木兰辞》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陈家海教授共同创作, 作品运用交响合唱的形式、采用独特的艺术视角对中国古代长诗《木兰辞》进行全新的阐释, 本文对该作品的创作思想、创作构思、创作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木兰辞》中折射的北朝妇女形象 篇3

摘要:《木兰辞》是我国北朝时期产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描绘了一位代父从军,英勇机智,不慕容华,个性鲜明,精神饱满的北方妇女形象,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对《木兰辞》的研究已经不少,但透过《木兰辞》观察北朝形象却不多,本文试图通过《木兰辞》还原北朝妇女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木兰辞》;木兰;北朝;妇女形象

在中国历史上,普遍认为唐代的妇女最为光彩照人,她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自由、开放,这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都有体现。但是,唐代的妇女地位和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在中国传统的封建时代出现这么一个特殊的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一切可以追溯到北朝甚至东晋十六国时期。本文主要考察北朝妇女的状况,分别从北朝妇女形象形成的社会背景,北朝妇女社会地位的考察,以及北朝妇女形象特征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北朝妇女形象形成的社会背景

《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作为文学艺术的诗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木兰辞》反映的木兰形象是同时代妇女形象的缩影。对于以木兰为代表的北朝妇女形象的分析,首先要从当时的社会结构特征进行考察。

对北朝的社会考察,首先要从“五胡”内迁谈起。自东汉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采取政策招引或强制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同时,东汉后,我国气候转寒,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逐渐南下。这样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

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据《晋书·文帝纪》载,当时的内迁总数有870万。当时有所谓“西北诸郡,皆为戎居”(《晋书》卷九七《匈奴传》。),“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卷五六《江统传》)。当时的北方,由于常年战乱,汉族主要居住的中原地区人口损耗巨大,这样,北方地区民族结构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代表性族群汉族,这一时期在北方地区相对处于弱势,而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得到张扬,这一点从北方主要政权大多数有少数民族创建可见一斑。

民族结构的变化,社会文化氛围随之变化。北方汉族地区长期形成的诸多封建文化,特别是加在妇女身上的束缚,这一时期有所放松。由于当时内迁的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落后,部落、氏族等社会组织形态广泛存在,原始社会存在的朴素的男女平等,甚至妇女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这样,在北方地区,尊重妇女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北朝妇女社会地位的考察

《木兰辞》中,从“替爷征”选择,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再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我们始终看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独立自主的形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没有父母的反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没有受到任何的劝勉和嘲讽;“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也没有逆龙鳞,违圣言而受到惩戒。

木兰的所作所为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切与妇女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关。试想想,没有地位的人做像木兰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没人反对,没人嘲讽,没人干预呢。自古多少才华横溢的女子辱没于闺阁之中,多少敢于展现自我冲破藩篱的女子受到了不恭,甚至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一切归根于没有社会地位,始终是男权社会的从属。木兰所在的北朝时期,妇女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妇女可“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倚罗盈府寺”(《颜氏家训·治家篇第五》)。可以“持門户”足以说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与男子平等,而不是“三纲五常”约束下的妇女,也不受封建家族奴役没有经济地位的妇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在家庭地位的确立,进而在盛会上会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地位。可以“争讼曲直”,说明妇女的权利得到国家的承认和肯定,妇女的个人利益受法律保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妇女有着与男子相同的自由平等的权利,这为北朝妇女地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至于“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倚罗盈府寺”,则是北朝妇女较高社会地位的表现形式。

通过以上考察,北朝妇女由于在家庭中有较高的地位,可以“持门户”,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经济权利和社会地位;由于妇女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可以“争讼曲直”,因而,某种程度上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北朝的妇女地位直接影响到隋唐,这也是唐代妇女自由、光彩照人的形象形成的历史因素。

三、北朝妇女形象特征分析

《木兰辞》中,我们看到的木兰,既是一位传统中国普通女子的形象,同时看到一位一字飒爽、足智多谋的军人形象;既看一位孝女的形象,还看到一位烈女的形象,自信豪迈与女性美形象的统一,多种形象将相辉映,跨越时空。以至于木兰的形象不断被后世的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影视等演绎,花木兰的形象影响着无数的人。

作为北朝妇女形象的木兰,集中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传统妇女形象与尚武女性的统一

《木兰辞》中,木兰以织女的形象出现,完全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这根源于民族融合的大背景。研究发现,木兰属于鲜卑族,鲜卑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由于内迁逐渐汉化,因而,木兰的“织女”形象正是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由于北方的战乱,社会存在广泛的尚武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女性,同时,游牧民族具有尚武精神的传统,也会影响妇女尚武精神的形成,木兰正是北方妇女尚武精神的体现。

(二)“孝悌”品质与自由精神的统一

《木兰辞》中的木兰,在叹息中和自己的行动中,都为我们诠释了“孝悌”的观念,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但是,在面对“天子”的赏赐时,却断然拒绝,没有给君王面子,显得不符合常规。这一切源自于文化融合,进入中原的包括少数民族,接受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同时,保留着这身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这样孝悌观念与自由奔放的成为北方妇女的重要文化特征,这在木兰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三)自信豪迈与女性美形象的统一

《木兰辞》中,购买军品、行军打仗、拒绝赏赐,特别是文末的“安能辨我是雄雌”,描绘出一个自信豪迈的形象,这也有用较高社会地位后,北方妇女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然而,木兰毕竟是木兰,不是悍妇,文中“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这完全是女性特征的自然体现,这也是在没太多封建束缚的北方女性美的体现。

木兰辞 篇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 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木兰辞》改编800字作文 篇5

公元424年,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侵犯我国边境,疆域与尊严受到极大威胁,北魏政权要求每家出一名力壮男子出征战斗,且不得违令。

木兰家中,父亲年事已高、两鬓如霜,且体弱多病,而弟弟也仍尚年幼,都无法参军。木兰跪在父亲病榻前,握着父亲苍老的手,喃喃细语道:“父亲,您已无法征战沙场,木兰自做主张,愿替父从军,欲血沙场!”明明很小声,但父亲竟听到了木兰的话,他虚弱地伏起身体,长叹道:“木兰啊,你可知战场之危险?自古以来征战凶便险无比,都是些年轻力壮的男子上场,又岂是一个女子可胜任也?”父亲的话中透着怜爱,严厉的`面容中带着不舍。木兰的眼睛充盈着泪水,道:“可不去从军可是要杀头的啊!”木兰说完,房中一片死寂。

良久,木兰肯定地说道:“父亲,我想好了,我一定要参军!”从她那斩钉截铁的语气与坚决的神情中,父亲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轻声道:“好,你去吧!路途遥远,你带上些许盘缠,记得好生照顾自己!”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着不舍……

临走前,父亲望着木兰远去的背影,说道:“木兰,千万记住,征战,远永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木兰回首,向父亲行礼,随后向远方走去,渐行渐远……

于是,木兰就此踏上征程,替父从军十余年载。战场上兵荒马乱,能活下来本就并非易事,多年来,她隐姓埋名,女扮男装,在战场中殊死拼搏,歼敌无数,奋战斗场,可畏战功赫赫,一代女武神的故事成了一支悲壮的史诗,就此名垂青史,被后人传为美谈。

多年的战斗终于结束了,木兰独自坐在营帐中,凝望着远方的一弯月牙,柔和的清光洒在床头,木兰的思绪飘回了远方的家乡,曾经那心存大志的丫头,如今已长大成人了。木兰端起身旁的酒杯,对月饮酒相叹道:“父亲,你…还好吗?……”清晨,木兰终于凯旋回乡,妇老乡亲们心中大喜,为她摆酒设宴,敲锣打鼓庆祝三天。

魏王得知木兰女扮男装,隐瞒了大家,但征战有大功,免去了其欺君之罪,并派人召她回宫接受封赏。但在木兰心中,一直萦绕着父亲当年的那句话:“征战,永远是为了国家的安危!”于是不愿受赏,而魏王非让她接受,木兰宁死不从,当即拔剑自刎。魏王心中大惊,追赠木兰“将军”称号。

木兰虽死,但人们心中永远流传着这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

木兰诗全文 篇6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全文 篇7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个人类。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饥饿的所有含意。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从来没有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以及坚强、不屈不挠的母亲们那样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这一苦痛的证据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吃人肉的风俗。在莫言的笔下,吃人肉象征着毫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够跨越种种禁忌界限试图加以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都伪装成神话和寓言,将所有的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中。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莫言描写的人物都充满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规的步骤和方法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运和政治所规划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

在他最杰出的小说《丰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占据主导位置。莫言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代的大饥荒。他嘲笑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的伪科学革命派,他们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这部小说的结局是90年代的新资本主义,所有的骗子因为兜售美容产品而致富,仍在试图通过异体受精孵化出凤凰。

在莫言的作品中,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崛起、生机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气体也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冷酷无情却充满了

快乐的无私。他的笔下从来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知道所有的一切,并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种手工艺、铁匠活、建筑、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他的笔尖附着 了所有的人类生活。

他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写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挂毯的故事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也没有跳绳的少女。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

莫言的家乡是一个无数美德与最卑鄙冷酷交战的地方。那些敢于去的人,等待你们的将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发出的巨吼淹没了很多同代人的声音。

上一篇:江苏省政务信息化下一篇: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