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回顾到展望(通用8篇)
湛江是个年轻的城市,自1900年开始大规模开埠建设至今仅108年。湛江是我国最早输入西方现代经济及经历过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初湛江就已成为与香港、澳门齐名的国际市场。在抗战期间我国沿海城市相继沦陷后,湛江曾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沿海最活跃、最繁忙的对外贸易口岸。当时湛江的对外经济发展盛极一时。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路线。湛江人久违了的对外开放意识又被重新唤醒。1984年,湛江被确定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一决定大大激发了湛江人改革开放的热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湛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已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92.56亿元,比1984年增长898.8%,年均增速 10.5%。近3年每年连续净增1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13217元,比1984年增长547%,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4年的49.3 :27.9:22.8 变为2007年的19.8∶47.3∶32.9。被确立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湛江工业已建成石油、电力、制糖、纸浆、家电、饲料、水产品加工、纺织八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比1984年增长2141.3%,年均增长14.7%。农业开展了以发展水果、水产、畜牧为主的商品化规模生产,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化时代。目前,湛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糖蔗、对虾、珍珠、红橙、菠箩、剑麻、富贵竹等特色产业基地。外经贸发展很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25.8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64.42倍,年均增长20.1%。198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共20.1亿美元,去年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1%。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185亿元,比1984年的2.09亿元增长80.77倍,年均增长21.1%。目前,湛江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国百强城市第82位。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仅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77亿元,比1984年增长3807.7%,年均增长16.5%。近年来,已建成湛江港3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重大港口工程,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150万吨,比1984年增长581.4%。建成了粤海铁路、黎湛铁路复线,粤湛、渝湛高速公路,扩建了湛江机场。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85年的33.7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3.4平方公里.市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1.5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6%,绿化覆盖率45.7%,居全国重点城市第4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连续四年居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大休闲城市等称号。
(三)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7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0元,是1984年767.7元的14.8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是1984年368元的13.5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人民实际收入仍有很大增长。
二、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原因
我市作为全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己同自己比,取得许多成绩与进步。但同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同首批开放的13个沿海城市相比,则存在不少差距。自1984年至2007年,全省经济的年均增速达13.6%,而我市仅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分别排第11位和第14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进出口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排在第13位。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0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886元,分别排第14位、第12位和第13位。我市几乎所有经济指标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排位中都相当靠后。湛江经济发展不够快有下面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一是与我省经济发展中心广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香港距离较远,接受到的经济辐射较弱。湛江虽然也有港口,但国际集装箱航线和班轮都很少,外向型企业的出口交货远不如珠三角便捷和省钱。在湛江办外向型企业的地缘优势比珠三角要差得多。
二是对国家给予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没有很好地学习、研究和运用,错过了利用优惠政策发展湛江经济的大好机遇。90年代后期个别主要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卷入了全国特大走私案,给湛江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是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重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工业发展的滞后减慢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四是没有很好地发挥港口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影响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效果和进程。
五是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滞后,致使90年代初曾闻名全国的“三星”、“半球”等大型国有、集体企业及一批规模较大的国企因体制上的缺陷而最终垮掉。
六是县域特别是乡镇财力严重不足,缺乏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七是在县域,由于办公经费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各部门利用职权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务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仍有待改善。
三、几点经验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与省内、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虽然仍有较大的差距,但与自己过去相比,则已有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下面一些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今后无论是把握机遇还是应对挑战,都要靠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工业立市”。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港口兴市”。要通过港口的发展推动临港大工业、对外经济、港口物流业的大发展。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生态建市”。要通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要通过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去加速经济发展,并顺利解决三农问题。
(六)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关注民生,设法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并注意搞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要充分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在利用沿海开放城市优势,加快湛江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注意确立下面一些发展思路:
(一)实施钢铁带动战略,构建重化工业产业链。国家发改委已在今年3月发文确定宝钢将在湛江建设大型钢铁厂。湛江将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要以建设东海岛现代化钢铁新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抓好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目前我市已派出160多人的强大工作组,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并保证在项目立项后三个月内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我市已计划在上海和珠三角召开钢铁配套项目大型招商会,重点引进与钢铁基地形成循环发展产业链的项目和为钢铁生产服务的港口物流等配套产业。要大力发展与钢铁业关联度大的机械制造、船舶制造、金属制品等下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建设沿海石化产业带。推进大唐国际雷州火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加快推进70万吨木浆项目,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尽快把湛江建设成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造船基地、石化基地、能源基地和林浆纸基地,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二)大力加强港口建设,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围绕构建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湛江湾港口为核心的环雷州半岛港口群建设。加快推进宝满集装箱码头、东海岛等大型港区建设,继续引进宝钢等战略投资者加盟港口建设经营,大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港口建设经营。加快构建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全力打造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油品、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到2011年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2020年达3亿吨、200万标箱。
(三)全力推进“双转移”,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广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抓好这个促进湛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要大力抓好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目前我市经省认定的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已投入运行,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园正在抓紧建设。我市将力争在2年内,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有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要充分利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多的优势,结合宝钢湛江钢铁厂上马的用工需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力争到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万人,转移劳动力12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目前我市已制定了《湛江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双转移”的优惠政策,完善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设。我市应通过加强领导,运用政策、落实制度去做好“双转移”工作。尽快缩小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致力壮大城市实力,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也是资本投入最容易增值和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对于象湛江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着力点是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特别注重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才有可能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将重点推进海东新区的建设,近期将设法筹集资金购买海湾大桥的股权,降低城市东、西两岸的通行费用,提升海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投资价值。要超前预测钢铁项目上马后的住房需求,加快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建设。要着力构建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一批高档的酒店、写字楼和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把湛江建成繁荣的粤西中心城市。
(五)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全市经济实力。目前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是县域经济的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是县域财力十分薄弱,难以筹集发展经济的启动资金。建议采取省、市财政组织担保,县域财政负责偿还的方式,成立融资公司,引导银行资金投资于县(市、区)的工业园、城镇地产等收益有保证的建设项目,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六)做好外经贸工作,促进对外经济加快发展。要树立服务好现有客商就是最好的招商措施的理念,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政策,建立现代化招商网络,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建立熟悉政策、熟悉自身条件和客商情况的专业招商队伍,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大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应对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扩大出口。要注重做好促进进口的工作,尽量简化手续,便捷通关。要通过促进进口去促进我市工业特别是炼油、制油工业的发展,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七)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加快制定湛江市项目落户准入标准,合理设置环境准入条件,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加强鹤地水库、湖光岩、九州江、鉴江、南渡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源保护,确保水质达到二类水质以上。继续加强城市的公园和绿地建设,力争市区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绿地。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控制工业和汽车废气排放,确保城市环境质量长期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五名。今后几年,我市将着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在实行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永保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的城乡环境,让老百姓过上能保持身体健康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市永远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收益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提出的, 它是指运用信息系统和价格策略,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将适当的座位 (产品) 销售给适当的顾客, 以实现固定能力和各细分市场潜在需求之间的匹配, 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1]。收益管理在航空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各航空公司每年因此增加2~8%的收益, 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均有大幅度提高[2]。目前, 收益管理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酒店、汽车出租、电视广告、公路运输、电信和能源供应等服务行业, 并向金融服务、零售业、制造业和互连网服务等领域发展。《华尔街日报》曾把在多行业应用的收益管理系统誉为21世纪最重要且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边缘产业之一。
酒店行业与航空业具有类似的特征:产品具有时效性、提供产品的能力相对有限、客户的需求可清楚地分类、产品可提前预售、产品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产品需求波动性较大[3], 使得收益管理技术在酒店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加强以收益管理为核心的酒店运作管理的研究, 可有效避免酒店之间的低价竞争, 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推进酒店业经营结构调整, 提高酒店资源利用的效率, 也是收益管理研究和应用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4]。
通过国外的实践证明:传统的收益管理技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酒店在实施收益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酒店在实施收益管理中的超售技术时常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 酒店产品具有时效性, 虚耗的客房当天卖不出去, 其价值将永远消失。超售给酒店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提高酒店客房入住率, 从而增加酒店收益。另一方面, 超售导致部分顾客手持订单却因酒店客满而无法入住的现象愈演愈烈, 会使酒店的信誉受到损失, 引发法律纠纷, 造成人、财、物力的浪费[4], 这也是很多酒店不愿超售的原因。因此更好地把握顾客选择酒店的行为特征和偏好, 从酒店顾客选择行为角度研究收益管理而不是仅仅考虑酒店的利益, 对于酒店获得更精确的顾客需求预测, 实施超售, 恰当地控制酒店客房分配及定价, 并最终优化酒店的收益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酒店收益管理研究进展
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按内容可划分为四个方面。
1、需求预测。
顾客需求预测是收益管理的基础部分, 预测方法一般采用定量预测方法。陈旭 (2003) 将需求预测分为两类:统计方法和随机过程方法[4]。酒店顾客需求预测方法多为航空旅客需求预测方法在酒店业中的应用。
2、超售。
超售的目的是减少客房虚耗, 各类超售模型就是研究合理控制超售量增加酒店收益。
3、客房分配。
客房分配是根据顾客需求的动态特征对每类细分顾客的客房预订限制的动态设定, 酒店客房分配研究成果多为一些算法。
4、定价。
定价是在了解不同顾客不同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的顾客执行不同的房费标准。20世纪90年代之后, 客房定价集中到定价模型的研究。
国内有关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起步较迟, 始于本世纪初, 多为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简单应用, 研究内容也比较零散, 但这一领域参与的研究者已越来越多。蓝伯雄 (2002) 较早地分析了收益管理在酒店管理中应用前景[5]。陈旭 (2003) 在总结国外大量关于收益管理文献基础上, 提出了未来酒店收益管理的六个研究方向[4]。另外, 国内已出现了几篇酒店收益管理方面的硕博论文。
三、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收益管理研究进展
鉴于传统的收益管理的研究多从企业角度探讨其收益最大化, 没有很好地考虑顾客利益,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因此, 随着收益管理研究的深入,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开始从顾客选择行为角度来研究收益管理, 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航空领域。
航空旅客选择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散选择模型和旅客选择行为对舱位控制的影响等方面。在旅客航空选择行为的研究中, Logit模型是最早、最广泛应用的离散选择模型 (Discrete Choice Model, DCM) , 航空旅客标准Logit模型是基于Ben-Akion (1985) 的模型[2]。Littlewoods (1972) 最早提出了期望边际座位收益 (Expected Marginal Seat Revenue, EMSR) 概念和基本规则[6]。Belobaba (1987) 发展了Littlewoods的方法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过程, 称为 (EMSRa) [7]。EMSR在航空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影响巨大, 此后多年, 虽然多有变化, 但基于EMSR的舱位控制策略几乎成了一种工业标准[8]。
国内, 王春兰 (2006) [9]、梅虎 (2006, 2007) [10]、[11]从旅客选择行为角度, 针对航空舱位控制、旅客选择模型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总体而言, 国外在收益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已较成熟。展望未来, 对收益管理的研究仍将继续, 并逐步转向顾客选择行为;而对收益管理与顾客选择行为二者内在机制的研究则将成为重点[8]。顾客选择行为及其在收益管理中的应用有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研究的领域也很广泛, 国外已取得一些成果,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酒店收益管理方面的成果国内外都非常少, 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真正意义的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外只走过了十多年, 是酒店经营中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营销技术和竞争手段, 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在继续快速拓展。近十年来, 从顾客视角探讨收益管理成为该研究的发展趋势, 对收益管理与顾客选择行为二者内在机制的研究则将成为重点[12], 并逐步拓展到酒店收益管理领域。基于顾客视角的酒店收益管理有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研究的领域也很广泛, 国外已取得一些成果,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
1、根据酒店顾客的行为特征和偏好细分市场
传统研究中, 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变量 (如年龄、性别、收入、教育背景和职业等) 或者顾客购买目的变量 (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等) 细分酒店顾客市场, 但是这些划分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酒店收益管理。如区分不同的顾客类型以确认其对价格的敏感性是酒店收益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传统观念中认为商务顾客为公费消费者, 假设其对价格不敏感而只在意服务, 但实践中并非如此;另外, 自费顾客也并非都对酒店价格敏感而不在意服务。所以, 应根据酒店顾客行为特征和偏好重新界定其类型, 把酒店顾客整体市场划分为具有类似性的若干不同的适宜实施收益管理的细分市场,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收益管理策略。
2、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酒店收益管理建模, 模型中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传统收益管理模型的一个假设是顾客对某种产品等级的需求完全独立于供方的销售策略, 这与现实不符合。如酒店卖一间全价房的可能性依赖于在同一时刻是否可能有一间折扣房会卖出去, 并且, 顾客购买的可能性依赖于是否有最低客房等级。显然, 顾客行为对卖方的决策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应该在建立模型时考虑进去, 这类模型称为选择模型 (Choice Model) 。离散选择模型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消费者选择模型, 能更好地从顾客视角解决酒店收益管理问题。针对酒店收益管理的离散选择模型以及模型中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是酒店收益管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酒店收益管理算法设计
酒店收益管理是典型的优化问题, 随着数据存储成本的降低,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 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导致了酒店数据量的极度增长, 对顾客购买酒店各个等级价格产品的预测和超售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 并且预测和超售数据需要实时更新。因此, 要针对酒店顾客的行为特征和偏好, 设计更为快速和有效的智能算法, 如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 保证预测、超售和客房分配等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酒店顾客的动态选择行为分析
静态选择行为在建立酒店顾客效用模型时, 只考虑顾客的当期效用, 不考虑当期决策对未来的影响;而动态选择行为将酒店顾客看成是动态决策者, 在决策时, 不但考虑当期效用, 而且考虑当期决策给未来带来的影响。因此, 酒店与顾客在决策时不但考虑当期的利益, 还考虑当期决策对未来的影响, 反映酒店与顾客“向前看的”的动态特性, 其结果也更接近真实情况。
5、酒店实施收益管理与对顾客服务的公平性
收益管理技术固然为酒店提高收益做出很大贡献, 但类似超售等问题, 却严重影响了顾客的利益,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今后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顾客遭到酒店不公平的对待, 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不满的顾客不仅可能会改购其他酒店的产品或服务, 而且可能会向其他顾客作不利的口头宣传, 使酒店失去大批潜在顾客。如何在收益管理研究中引入风险管理, 提高对酒店顾客服务的公平性, 是今后酒店收益管理中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6、顾客关系管理与酒店收益管理的整合
顾客关系管理是通过努力培养顾客忠诚, 争取最大化长期收益;收益管理以短期收益最大化为基本思想, 追求酒店产品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目标市场为“眼前顾客”, 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 顾客关系管理怎样影响酒店收益管理, 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如何整合顾客关系管理与酒店收益管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摘要:鉴于传统的酒店收益管理研究仅考虑酒店自身收益最大化而忽视顾客利益, 本文提出从顾客选择行为角度研究酒店收益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按照由远及近、从国外到国内的组织方式, 对酒店收益管理、收益管理中的顾客选择行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 以便把握酒店收益管理与顾客选择行为有关理论观点、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进而提出今后从顾客视角研究酒店收益管理的六个方向和领域。
关键词:顾客,选择行为,酒店,收益管理
参考文献
[1]Shery E.Kimes, Richard B.Chase, Sunmee Choi, etc.Restaurant revenue management:applying yield management tothe restaurant industry[J].Th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8, 39 (3) :32-39
[2]Kalyan Talluri, Garrett van Ryzin.Revenue management under a general discrete choice model of consumer behavior[J].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 (1) :15-33.
[3]McGill J.L., van Ryzin G.J.Revenue management:research overview and perspects.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9, 33 (2) :233-256.
[4]陈旭.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 (6) :72-78.
[5]蓝伯雄, 周晓鸥.收入管理略说及其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2, 17 (4) .
[6]Kimes S E.Yield management:a tool for capacity constrained service firms[J].Journal of OperationsManagement, 1989, (8) .
[7]Belobaba, P.P.Air travel demand and airline seat inventory management[Ph.D].Cambridge M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87.
[8]梅虎.航空旅客选择行为及其在收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9]王春兰.航空公司收益管理中旅客舱位选择行为研究[D].江苏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10]梅虎, 朱金福, 汪侠.旅客航班选择模型研究:变粗度粗集方法[J].管理评论, 2007, 19 (3) .
[11]梅虎, 朱金福, 汪侠.基于旅客舱位选择的航空收益管理研究[J].系统工程, 2006, 24 (9) .
关键词:改革开放;法治建设;市场经济;权力制约
1978年是当代中国法律历史一个明显的分界,在此之前中国的法治基本上是人治,在此之后才进入了法治的进程之中。作为中国法治进程的起点,总结建国之后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中国法治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的原因,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政治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的最初认识有:1.权利高于一切。2.要夺取权利就要有强大的军队。3.要取得胜利要有强有力的群众基础,要为最广大的工人农民服务。
二、对现代法治的作用认识不够。夺取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的领导人对于现在法治的作用和认识比较低,新的政治传统文化还没有形成。
三、角色转变没有完成。当时中国的领导人人员对自己的地位是革命政党,对执政党角色的认识不够深入。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切正义的、具有革命意义的事物最初的表现都是违法的。
四、党内力量结果方面存在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内内部结构失衡,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人员微乎其微。
这一切都导致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78年以前的几十年中国法治建设的状况是轻视法律,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在立法方面。立法方面基本上只有两类的立法,一是出于革命与改造社会之需要制定的特别法,二是证明权利合法化的组织法。
二、在司法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建立起了基本的司法制度,但是之后由于阶级斗争的开始与扩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被批判,在文革时期,司法机关大多处于瘫痪、半瘫痪和被取消的状态,到文革后期,无司法机关,实行群众专政。
三、在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民国时期中国的法学随着西方现在法学思想的传入,曾一度兴盛,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兴盛势头开始逆转。反右运动以后,随着法律虚无主义的盛行,法学教育和研究受到的冲击更重。法学教育规模严重压缩,只剩下了“四院四系”,且每年的招生人数也被严格控制。到了文革时期,政法院校被解散,法学教育最终被完全取消。
总结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全无法律体系可言,处于一种残缺不全,漏洞百出的状况,整个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一直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但是改革开始以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总结下来,有一下几个阶段:
一、1978年至90年代初,拨乱反正阶段。打出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口号,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回复1957年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来进行。这个阶段的理念强调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两者不割裂谈,已经接近了现代法治的核心。
二、80年代末至二十世纪初,促进经济发展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阶段中国法治建设的重点是恢复,那么这一个阶段中,中国法治开始有了自主创新的涵义。法治开始转型,强调经济生活法治化,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在89动乱以后,政府认识到同时大规模搞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风险太大,于是重点变为经济建设,进入了经济法治时代。之前的法律泛政治化、泛道德化,这个阶段法律开始从政治、道德中脱敏,变成调节人民日常生活的准则。
二十世纪开始,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由于社会越来越不公平,公权力越来越腐败,社会出现失衡。如果说第二个阶段法治建设的重点是效率,这个阶段则开始注重公平。
而纵观改革开放之后法治建设的三十年,我们历经磨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总结为两点。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以往我们只提依法办事,现在是依法治国。二.法治进程的基础更加深厚。1.专业法律人士、知识界的深度参与,使法律越来越成熟。2.民众开始懂得合法维权。普法活动之后,人民懂法之后自然的开始护法。3.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让民众的政治参与和意志表达成为一种可能。
我们现在的法治存在司法不独立的问题,现在法治改革的弱点是:如何处理既得利益。怎样处理法治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法治和政党的关系。我们的政府怎样领导,如何树立法律的权威。怎样处理改革开放的法治假设的关系。法律要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法治建设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而不是跟随着改革开放的逻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N].光明日报.细8—02—29.
[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一、司法的涵义和当代司法制度的主要特征
所谓司法,是指国家适用 法律 解决社会纠纷的活动。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司法是国家“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不用武力解决争端的 方法 ”。(参见张文显《西方法 哲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6页。)司法方式解决纠纷,相对于人类早期社会中采用“自力救济”方式解决纠纷,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它属于“公力救济”的范畴。所谓公力救济,即凭借国家和社会的力量,而不是凭借纠纷当事人自己的力量,对受到侵害的权利进行救济。司法活动是一种国家活动,它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公正性、终局性等显著特点。国家规范司法活动的制度,便是司法制度。司法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国家存在,就必然有司法制度。同时,司法制度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它必将随着经济基础的 发展 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完善。
所谓当代司法制度,是指“二战”以后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符合司法活动的特点和 规律,体现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司法制度。一般认为,当代司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司法的统一性。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国家的司法权统一由法律规定的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行使司法权;二是指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必须适用统一的国家法律,不能各行其是;三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同样的事实适用同样的法律,不同的事实适用不同的法律。
2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独立作为当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已为联合国核准认可的《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所规定。在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仅早已载入1982年的宪法,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同时也被执政党的正式文件所确认。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按照西方国家的理解,司法独立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审判,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受其他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涉;二是指每个法院的独立审判,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受上级法院和其他法院的干涉;三是指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受其他因素左右。马克思早就说过,“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在我国,司法独立是否包括法官独立,过去意见不一致,现在大多数人对此开始持肯定态度,但同时提出需要一套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和制约。
3司法的公正性。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具有公正性是不言而喻的。司法的公正性是对司法活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同时它也是司法权威的基础,不公正的司法不但无任何权威可言,而且会导致司法腐败,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念。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的公正性,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指过程公正,也称看得见的公正;后者指结果公正,也称看不见的公正。实体公正是相对的,程序公正是绝对的。两者都是司法公正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自具有独立价值。原先我们只看重实体公正,而忽视程序公正,近年来这一倾向得到了明显克服。
4司法的权威性。司法的权威性是司法方式解决纠纷不同于其他方式解决纠纷最显著和最本质的特征。司法的权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一切社会纠纷均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最终获得解决,也即我们所说的“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二是指法院的生效裁判具有必须执行的强制力,任何人不得违反。按照联合国《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的规定,司法的权威性体现在:“法官负有对公民的生命、自由、权利、义务和财产作出最后判决的责任;司法机关对所有司法性质的 问题 享有管辖权,并拥有绝对的权威就某一提交其裁决的问题按照法律是否属于其权力范围作出决定;法院作出的司法裁决不应加以修改。”
5司法的中立性。司法的中立性是由司法活动所追求的公正价值目标所决定的。没有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中的中立态度和立场,就不会产生公正的结果,即使在某些情况下结果并未受到影响,但由于法官没有做到在立场和态度上“不偏不倚”,也难以使人信服。司法的中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司法程序启动的被动性,即法院不得主动去寻找案源,在无人起诉的情况下自行开始审理程序,而应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二是审理案件的法官应当对双方当事人不偏不倚,实行“无差别对待”,只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判。
6司法的民主性。司法的民主性是 现代 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司法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陪审制度,让民众参与司法活动。二是实行公开审判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所谓公开审判,应当包括三项内容:第一,开庭前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第二,开庭时允许群众旁听和允许新闻媒体采访报导;第三,公开宣告判决,包括公布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判决结果和所依据的理由。即使是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必须公开宣告判决的结果。公开审判是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的良方。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特别看重公开审判的监督意义,他说:“当审判程序完全秘密时,法官将是既懒惰又专横。没有公开性,其他一切制约都无能为力,和公开性相比,其他各种制约都是小巫见大巫。”英国大法官休厄特强调公开审判是实现公平的必要手段,他说:“公平的实现其本身是不够的,公平必须公开地、在毫无疑问地被人们所能看得见的情况下实现。”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强调公开审判的群众参与性,他说:“司法的公开性不应仅仅为了监督,民众对法律生活的积极参与会产生对法律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任同时又是他们主动参与这类活动的前提。”三是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并通过诉讼程序制度的设计来保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能够充分行使各种诉讼权利,如辩论权、辩护权、上诉权、申诉权等。关于司法民主性的上述要求,我国宪法和法律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贯彻执行,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尚有待改进。
7司法的慎重性。司法涉及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等重要权利,法官掌握着案件当事人生杀予夺的大权,因此司法权的行使必须慎之又慎。司法的慎重性,一是体现在通过设立司法的民主机制来防止错案的发生。如设立合议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和辩护制度、死刑复核制度等。二是体现在通过设立纠错机制对错误的裁判进行补救。如设立上诉制度、申诉再审制度、执行异议制度、执行回转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三是体现在当“惩罚”与“保护”的价值目标发生矛盾,难以决断时,在价值取舍上通常偏重于保护而放弃惩罚。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项对“有利被告”、“疑罪从无”原则的吸收,即体现了这一精神。
8司法的职业性。司法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官按照一定的规则向案件当事人分配正义的工作,也即法官要根据自己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法律的理解,表明反对什么,支持什么;惩罚什么,保护什么。因此,法官实际上是通过对案件的审理,将立法所规定的普遍的、抽象的正义转化为具体的、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正义,正确无误地分配给案件当事人各方。随着经济和 科技 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法律关系的复杂化,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司法工作不但具有了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必须职业化,即法官只能由受过系统法学专业 教育 并通过严格的国家统一司法 考试 取得资格的人担任,同时一旦担任法官,则必须终身以此为业,恪尽职守,以维护社会正义为已任,从而形成法官职业共同体。法官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法官职业资格制度、法官职业培训制度、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法官职业责任制度以及法官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法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司法所要求的法官的同质化和精英化。所谓法官同质化,是指不同个体的法官,不论在何地和何种级别的法院任职,应当具有大体相当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有利于保证适用法律的统一和案件处理的正确。法官的精英化则是指,法官群体适应现代法治的要求,以专业化、职业化为背景,在法律素养、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人格品质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卓越性,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与尊重,具有法律保障下的优厚地位。通俗地讲,法官的精英化既包括对法官质量的要求,又包括对法官数量的控制。法官的精英化有利于促进法官的同质化,而法官的同质化则是法官精英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我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为法官专业化、职业化并进而实现法官同质化和精英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当然,要造就专业化、职业化、同质化、精英化的现代法官群体,除了必须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外,还有赖于职前大学本科法学专业教育、法律职业培训以及职后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等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共同发挥作用。(参见谭兵、王志胜“论法官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兼谈 中国 法官队伍的现代化问题”,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二、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一)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基本模式
虽然司法是指国家适用法律解决社会纠纷的活动,但各国基于其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司法的理解和对司法制度的设计并不完全相同。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司法是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一种国家活动。在这些国家,所谓司法就是指审判,所谓司法权就是指审判权,所谓司法机关就是指法院。至于检察权,一般归入行政权的范畴,或由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直接行使(如美国),或由附设于法院但隶属于政府司法行政机关的检察机关行使(如英国)。在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不仅包括审判机关,也包括检察机关,即司法权由审判权和检察权共同构成。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虽然司法权仍由审判权和检察权构成,但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审判权的范围比过去有所扩展,成立了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法院,并且把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权集中在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检察权的范围则比过去有所缩小,不再包括广泛的法律监督权。我国古代,司法权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审判权、法律监督权和司法行政权三部分。清末搞“维新变法”,效仿西方国家的作法,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因而此时的司法权就是指审判权。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借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模式,结合中国的 历史 传统,实行“五权分立”的政体,即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种,由五个机关分别行使,其中的司法权主要由司法院行使。检察机关附设于法院内部,但隶属于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作法相似。
我国现行的政权体制,借鉴了前苏联的作法,摒弃了“三权分立”的模式,而是实行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监督机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一府两院”,政府行使行政权,法院和检察院行使司法权,同时,一府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受其监督。这种政体有利于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与合理分工,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职能的充分发挥。
在这种政权体制之下,我国的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当然人民检察院还履行法律赋予的刑事侦察和公诉职能)。这种司法体制不但为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所规定,也为执政党的正式文件所确认(参见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但人们在习惯上,常常对司法权作较宽泛的理解,认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均担负一定的职能,分别负责案件的侦查和刑罚的执行,因此司法机关不仅包括法院和检察院,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其实,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与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法院和检察院的性质不同,尽管人们在习惯上将公、检、法、司、安统称为政法机关,并归口统一管理。
此外,对于有的机关或组织,法律或者习惯并未确定其司法属性,但由于它们发挥的作用及其活动产生的效果,与司法机关相似或者密切相关,因而也被人们划入司法机关或者司法组织的体系,如公证机关、律师组织、仲裁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等,并在教科书中一并论述,认为我国的司法机关和司法组织是多样化的,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司法制度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具体包括侦察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司法行政制度、监狱制度、劳教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仲裁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参见钟玉瑜主编《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3—4页。)
(二)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功能
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惩罚功能。即通过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这是司法制度的首要功能。
2保护功能。即通过对刑事犯罪的惩罚和对民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害,维护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它与司法制度的惩罚功能相对应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调整功能。即通过司法机关对权利义务的确认,对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起到调整作用,使之处于正常和稳定状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服务功能。即司法机关和司法组织通过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满足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并引导各种市场主体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司法制度的服务功能是由司法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5教育功能。即司法机关通过对案件的正确处理,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起到法制宣传教育作用,增强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建立良好的法治秩序。(参见钟玉瑜主编《中国特色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29—32页。)
三、我国司法改革的动因、主要内容和效果
(一)我国司法改革的动因
司法改革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司法机关的办案活动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全社会对司法改革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寄予厚望,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谈司法改革,司法实务部门和众多的学者谈司法改革,而且普通老百姓也谈司法改革。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司法改革呼声的推动下,司法改革的研讨会此起彼伏,司法改革的措施一个接着一个出台,监督司法机关的各种措施和办法层出不穷,从而形成了一个时期中我国司法改革的独特景观。尽管我国司法改革的活动起始较早,但全面的、声势浩大的司法改革,却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并明确提出“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之后才正式启动的。
我国的司法改革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因司法不公引发的,但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司法改革的原因远不止于此,还有着更为广泛和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认为,引发我国司法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现行司法制度不完全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逐渐显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
我国现行司法制度是在政治上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们习惯地将司法机关的职能定位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镇压敌人和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刀把子”。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很显然,原有的司法制度设计及其职能定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司法机关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诸如在机构设置、职权划分、人财物管理体制、法官的地位和待遇,以及工作机制、诉讼程序、管理制度等方面均显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特别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司法机关的经费由各级财政拨付、司法机关的干部由当地管理的作法,难以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和抗衡地方保护主义,从而有必要通过司法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30年强化监管和执法
30年来,**工商人围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这一核心职能,以为谋位,在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心中树立起“执法尖兵”的良好形象。
——坚持不懈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执法理念。从“管制”到“监管”,进而确立以“服务”作为监管执法指导思想,在监管中做到立足于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活;在执法中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处罚和教育并重,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理念。
——完善监管执法体制,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推行“小机关,大基层”,充实一线力量,建立起依托经济户口的属地管理机制,编织政府领导、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群众监督的监管网络;参与制定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综合整治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市工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市工商系统市场食品准入制度》等10余项制度,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
——执法与维权双注重,权威与效益双提升。不断提升综合执法维权能力,办理案件包括无照经营、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类型,涵盖经济活动各领域,着力查处取缔饮食、娱乐等行业违法行为,办好民心案、交叉案、规范案、维权案,仅2008年,查处案件1080宗,受理消费申诉举报107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
30年热忱服务发展
30年来,**工商人紧跟改革步伐,积极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为发展护航,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中谱写出了时代强音。
——依法把好市场准入关口,促进市场主体迅猛发展。严格遵循各项登记管理制度,做好市场准入的守门员;同时,多次简政放权,全面提升行政审批速度,推出上门服务等五项服务措施,营造非禁即入的市场经营环境,形成国有、外资、个体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9852户。
——搞活市场发展贸易,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管办一体”阶段,从1982年在沙坪镇新建农贸市场开始,19个集贸市场为保障民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办管脱钩”后,监管领域从普通商品市场延伸到以生产要素市场、文化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大市场,监管方式从“运动员+裁判员”变为“管理员+服务员”,通过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指导帮助行业协会发展,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等方式,培育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擦亮“**制造”金字招牌。坚持以创建驰著名商标为重点的商标发展战略,不仅叫响了“东古”、“必登高”等商标,形成了“**男鞋”、“宅梧农产品”良好口碑,还不断维权打假,维护“鹤城腐竹”、“真明丽灯饰”等**品牌声誉。目前,**拥有注册商标1200多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0件。
30年从严锤炼队伍
30年来,**工商人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始终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以党建为龙头,抓好各级班子。选准配强各级班子,向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集中制度、党内生活制度要活力,要凝聚力,要战斗力,局党组和各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以能力为导向,抓好队伍管理。开展在职培训、在岗学习,专题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队伍履岗能力不断提升,全系统148名干部职工,本科以上学历占60%,大专以上学历占90%;建立内部监督、政务公开、述职述廉等制度,确保廉洁从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存在着两种改革思路的争论:一种是从宏观体制改革入手,即所谓先按照一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体制,然后再“开闸放水”;另一种则是从改革微观机制的企业改革入手,即“企业本位论”的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开启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航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都清晰地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历次党中央的决议,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有企业改革也因此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使国有小企业转换机制,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脱困目标,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使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真正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开始担负起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取得与最初的改革思路设计密不可分。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一)扩权让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而统收统支的分配关系又限制了对企业和职工的激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活力不足、甚至停滞不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最初的改革思路是要通过“放权让利”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试点。随后,国务院于1979年7月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肯定了四川省放权让利的改革经验,并对扩权的主要内容、让利(利润留成)的方式等作出了规定,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式踏上了漫漫征途。以扩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虽然从微观层面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只负盈不负亏的“利润留成”在宏观层面上却给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在总结山东等地试行利润(亏损)包干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经验基础上,1981年10月国务院转发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在国家给予企业自主权同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善。由于实行经济责任制产生的部门、行业各方利益的冲突难以协调,以及政府与企业讨价还价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等原因,经济责任制又逐步被利改税政策所取代。1983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与此同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继续进行,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给予企业10项经营自主权。两步利改税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积极性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的“利改税”并不能保证企业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仍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依赖和软预算约束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仍然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两权分离”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加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加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就要确定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确关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通过政企职责分开,使政府正确发挥管理经济的职能。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自此,“两权分离”成为了改革的主要原则。在此原则之下,出现了对承包经营制、租赁制、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各种形式的探索。
经营承包责任制曾经是探索“两权分离”的主要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承包制具有本质性缺陷,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等问题,没有也不可能使企业获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也不可能实现政企分开和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同时它还带来了经营者(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体制,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利润留成、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到承包责任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要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层面进行,更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运营机制进行改革。
1992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提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就是落实企业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跳出过去改革总是围绕“利润分配”的传统思维,准确地把握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然而,在我国原有体制下实行转换经营机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进行许多方面深入而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进行到关键的时刻,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尽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精神,同时1993年《公司法》也已颁布,但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才基本完成。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改革的步履异常艰难。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开始按照《公司法》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特别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公司”,要求“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提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概念,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在《决定》精神指引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开始着力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和主业整体上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
(四)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始至今,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家所有、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改革思想,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中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法律保证。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经验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和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财产组织形式,并初步构建了比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了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改革、部分垄断行业改革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战略重组,使国有经济从某些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向一些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大企业集中。再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确立了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从制度上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问题。新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有效保护和管理国有资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体现在国有企业数量显著减少的同时,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着提高,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首先,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又不断地推进各项专业经济体制,如计划体制、财政体制等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制度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局部修正和改良,而不可能取得制度上的创新。
其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方面,三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证明,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微观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为基础,推动宏观环境改善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道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延续了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先实践试点、后政策推广,先地方试点、后全面铺开,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改革分配关系和提供激励、后进行制度创新,先在竞争性领域、后垄断行业等等。这种渐进式路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指2020年以前,下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的重要部署继续推向前进,改革重点将是在实行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最终实现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分类改革
党的“十五大”以后的改革实践证明,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有中小型企业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也是未来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都能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存在而且未来也将保留一定数量的国有独资公司,而国有独资公司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它存在着固有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很难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未来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进行分类改革。
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关键是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准确而合理的确定国有独资企业的范围。《公司法》中所指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一般应该包括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军工企业、战略物资储备企业以及某些自然垄断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公共企业等。除此以外的企业,一般都应在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合理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的总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将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特别是减少竞争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分散化;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机构的产生机制和权责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母子公司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主业整体上市,加快集团存续企业公司制改革,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关于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对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即通过贯彻落实《反垄断法》打破经济垄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某些产业链或生产环节,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网络垄断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和改革的手段,逐步解决我国的垄断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与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近期《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通过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未来国资委可以按照有效履行出资人的要求设立若干个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并使这些经营管理公司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国有资产出资机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投资企业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按资本管理原则逐级行使所有权管理,按投资领域和基本功能分类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资委在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时,应采取直接任免公司领导人,决定其薪酬;对公司领导人有业绩要求,进行业绩考评;审批公司的重大经营和财务计划及投资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
此外,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时,还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可以由国资委直接进行所有权管理;第二,实行政资分开,对分布在竞争领域里的国有资产,其资本回报目标或财务目标是衡量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否有效的关键;第三,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对有可能变为战略控制型的经营管理公司,支持其通过1~3年的资产重组完成公司转型,对中长期看也只宜作为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公司,明确其只作为股权资本进行运作。
(五)关于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与前期改革的局限
在传统体制下,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全民所有制的产权是一种公共产权,但实际上已转变为国有产权。由于国家是一个抽象的经济行为主体,因此在实践中就需要有具体的经济行为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国有产权,于是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传统体制下,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行政代理,即国家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依次授予各级行政机关,由各级行政机关指派经营者代理经营,如图1所示。
从最终所有者即全民到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中间要经过不同性质的委托—代理关系。从全民到国家权力机构(人代会)是政治关系;国家权力机构(人代会)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行政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之间,在传统体制下也是行政关系,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推进,要求将二者之间的行政关系逐渐转变为一种契约性质的经济关系。于是,提出实行经济代理,即国家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授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这一改革使多个政府机关同时行使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形成了多头干预企业的局面。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前期改革的重点放在解决政府机关多头干预企业、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上。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放权让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阶段。前者主要试图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后者主要试图解决责任不对等问题。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放权让利改革的实质在于改善对经理人员和企业职工的激励机制。这些改革使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有了一部分经济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如果说改革之前剥夺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是传统体制下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那么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方面放权让利,不仅不会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反而有可能使问题恶化。在放权让利的一系列改革之后,尽管激励机制的改进刺激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给企业经理人员侵蚀应属国家的利润和税收创造了条件。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并不能分享到由微观改进带来利益的应有份额。面对放权让利无法使激励相容的局面,改革又转而针对责任不对等问题而展开,以强化企业方面承担的责任,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种企业制度强调,在企业内部实现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相互制衡;在企业外部实现各种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股票市场等)对企业经理层的监督,用来解决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尤其是责任不对等问题。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除了外部环境和条件不具备外,改革过程也值得反思与检讨。具体问题是:首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虽然经营管理者的地位大幅提升及激励约束制度有较大进步,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改革却鲜有进展。其次,改革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国有企业管理层之间关系的调整上,基本上没有触及全民和国家之间的代理关系问题,公众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十分薄弱。(1)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仅仅实现政企分开不能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改革的目标逐渐转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首先启动了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与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的进程。(2)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期,在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与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分开的模式。这两个分开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区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但是由于不同观念的冲突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滞后影响,对这一改革探索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实践差异,呈现出复杂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上海等地几乎同时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而具体做法有所不同。
深圳、上海等地的改革实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立了一些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等,其实质是试图在国家行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之间设立一种“隔离带”,对上(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关系,对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经济关系。这一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隔离带”的输入—输出功能是否有效,即能否成功地将对上(国家政府机关)的行政关系过滤为对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经济关系,如图2所示。
然而,除了深圳、上海等少数地方外,包括中央到地方大部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都没有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同,试图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而是与当时的企业主管部门和经贸委等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政府部门争夺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对企业来说,是增加了“婆婆”。这种将管企业和管资产结合的局面,在实现政府两种职能分开之后,迟滞甚至妨碍了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的分开,包括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内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不赞同深圳、上海的做法,从而使这些地方的做法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基于上述情况,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消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将其职能司改组并入相关部委。具体来说就是:财政部(地方厅局)负责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财产评估管理、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经贸委负责国有企业监管;人事部、大工委负责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任免考核;稽查特派员负责国有企业财务检查监督。各级地方政府除深圳、上海等少数例外,也都按照这一架构调整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定位。试图“五龙”变“一龙”不成功,又搞了新的“五龙”,从而又退回到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合一的老路。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发现,此前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这一链条的最后环节上。而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中,不仅每一级代理人都有可能违背委托人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初始委托人(全民)对国家权力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政治关系,而现行政治体制很难保证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级政府机关能很好地体现国有资产所有者(全民)对国有企业的权利要求。初始委托人(全民)的所有者意愿缺乏独立的表达和实现形式。由于制度的缺陷,一些政府官员往往一手遮天,“诸城卖光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说,在整个委托—代理链条的最初环节就可能是扭曲的。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初始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上必须实现“三个分开”,即:(1)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只涉及国有经济,目标是国有权益最大化,而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两种职能合而为一很难保证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政策平等和公平竞争。(2)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分开。监管是行政职能,而运营是经济职能。由于政府行政机关运作具有非经济性的特点,二者合为一体容易使国有资产经营行为非经济化,或者使政府行政行为经济化,成为腐败的温床。(3)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分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依托的权力基础不同:资本经营是通过产权交易获利的经济活动,与出资者所有权相联系;而生产经营则是通过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获利的经济活动,与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相联系。
深刻反思深圳、上海模式可以发现,二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在建立“隔离带”的同时,都设立了一个专司国有资产监管的机构。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一方面将被不同部门分割的所有权职能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与其他行政机关相分离。将这一思路应用于中央政府,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接受全民监督而又独立于政府、没有行政特权的所有者代表机构,行使完整的所有者权能。为摆脱政府行政干预,减少委托—代理环节,这种机构原则上应隶属于人大常委会,地位类似于中央银行,职能类似于社会基金。由这样一个机构对中央直属企业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进行监管,行使出资者所有权。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负责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它们对国资委负责,受国资委监管或受国资委和全国人大双重监管。这一机构设置能够真正实现“三个分开”(如图3)。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英文简称SASAC)。该委员会是根据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决定,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的,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国务院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政企分开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和奖惩,并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
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使原来分散于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得到有效整合,变“五龙治水”为“一龙治水”,解决了政府多头干预企业的体制问题,为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组织保障。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创造了条件。在国务院国资委这一明确的监管主体的努力下,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责任不对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法规而逐步得到解决。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国资委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显示其影响力:不论是进行宏观调控,还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不论是国有企业成立董事会,还是在全球招聘央企高管;不论是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还是禁止大型国企的MBO;不论是管理中央企业,还是指导地方国企改革,都能切实感受到国资委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扩大,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正在强化。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一方面针对所监管企业提出措施和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业绩考核层层落实,具有更强的约束性。国资委成立以来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都在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中央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省国资委成立后,也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对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转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采取了更为直接、更为有力的措施。各地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在改制过程中严把审计评估、资产出让、产权交易、债务处理、运行监督、民主参与关,群众举报案件得到及时核实查处,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相信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将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国资委的建立为解决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创造了条件,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最终完成。进一步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正确认识和调整国务院国资委的定位
目前已经设立的国务院国资委位阶还不够高,其监管范围主要是经营性国有资产。(4)中央一级只管一百多家国有大型企业,省一级一般管十几家到二十几家国有大型企业。而大量存在的行政事业性资产、金融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均未划入国资委的监管范围。其中,天然资源(重点是矿产资源)是国家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加之掠夺性开发,损失不可计量。即使是某些经营性国有资产(非金融性资产),比如烟草、铁道、邮政等特殊垄断行业的国有资产,事实上也不归国资委监管。(5)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这部法律仅适用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即企业国有资产。因此,在未来条件成熟以后,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国资委的地位,扩大其监管范围,直至覆盖全部国有资产;需要制定一部全面的国有资产法,为国有企业创造有利的生产经营条件和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有效提高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二)正确处理国务院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的关系
从横向上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初步解决了传统体制下国有资产监管主体多元化的问题,但从纵向看,在国有资产监管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工还不明确。2006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要求各地国资委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文件和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法规和准则。从实践中看,地方国资委遵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文件行事,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中往往“仿效”中央国有企业,强调“做大做强”。事实上,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战略地位、自身情况以及实际功能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按照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理论,各级政府监管的资产范围应以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其受益范围为限。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且受益范围为全国性或跨省级的公共产品,其相应的国有资产应划归中央监管;由省级政府提供且受益范围在省级辖区范围内的,其相应的国有资产由省级监管;市、县级的国有资产监管范围依此原则划分。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还应对地方国资委负责监管的企业保留“必要”的权利,包括决定国有资本的控制范围,制定国有股转让的规则、程序以及收入的用途,平衡横向的地区之间利益关系等。此外,还应对地方国资委给予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指导和监督”。
(三)建立对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
好评,为振兴和发展中国化妆品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是贵刊的热心读者、撰稿人和编委,关心贵刊责无旁贷。值此贵刊创刊10周年之际,重读手中的122期杂志,回顾历史,总结成绩,展望未来,写出本文,作为对贵刊创刊10周年的祝贺。
一、编委会的调整
一种期刊办的好坏关键在领导,领导的管理水平高,决策能力强,身体力行模范带头作用强,雷厉风行作风好,对于刊物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地不间断地调整,改革创新,使之形成了独特风格特点。《中国化妆品》杂志仅10年的时间之所以能越办越好,除了期刊主管部门、顾问编委、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及全体采编人员的通力合作外,关键是期刊主编、副主编等领导管理得好。
《中国化妆品》杂志编委是由原商业部、卫生部、农业部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有关领导及在皮肤科、美容院、化妆品生产与科研、教学等方面具有崇高威望的专家教授组成。10年来《中国化妆品》杂志编委进行了5次调整,(1994、1998、2000、2001、2002年各调整1次),其中最大一次调整是2000年7月,同年7月《中国化妆品》杂志改版为时尚版和行业版。编委的5次调整,新老换届,对刊物改革创新、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0年来,王理中、齐世荃、冯培基、虞瑞尧、闫世翔、丁克祥、张殿义、张晋京、邬曼君、肖子英、徐良等诸位编委都为刊物撰写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邬曼君于2001年5月病世,病世前夕还为刊物撰稿,这种精神非常可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化妆品》杂志的凝聚力。10年来,笔者为《中国化妆品》杂志撰写发表了39篇化妆品学术论文和综述文章。
二、版式版本的调整
1993~2002年10间,《中国化妆品》杂志对版式版本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有版面的调整、刊页的调整、刊纸的调整、刊期的调整、版本的调整等。
版面的调整:10年间,版面由普通16开调整为大16开,版面设计高雅,装帧精美。
刊页的调整:10年间,页数进行了5次调整。页数的调整由少到多,其变化顺序是48页、74页、80页、96页、112页。
刊纸的调整:10年间,刊物用纸进行了2次调整,创刊时使用普通胶版纸,1994年改为优质胶版纸,1999年改为优质进口铜版纸。
刊期调整:10年间刊期进行了2次调整,创刊时为双月刊,1994~1999年调整为月刊,2000年7月改版后调整为半月刊。刊物经过月刊和半月刊2次调整,缩短了出版周期。
版本的调整:1993~2000年7月《中国化妆品》杂志一直以单一版本的面孔对普通读者和行业读者。为顺应市场发展,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更大程度发挥《中国化妆品》杂志在行业内的媒介作用,从2000年第7期开始正式将杂志改版为时尚和行业版,从此《中国化妆品》杂志从单一版本向多版本的方向发展了。自2000年7月以来双版本的《中国化妆品》杂志,深受普通读者和行业读者的热忱欢迎和支持。
三、栏目的调整
众所周知,期刊栏目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刊物内容的多少及信息量。因此,期刊栏目与其内容紧密相关。1993~2002年10年间《中国化妆品》杂志,不仅从版本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从栏目内容上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中国化妆品》创刊号有15个栏目:综述、政策法规、名人专访、医学专家讲座、永芳韵致廊、化妆品原料、市场了望、新品集萃、包装指南、知识之窗、美容院、海外窗口、会讯、报刊文摘、书讯。19993~2000年7月改版,每期刊物中栏目最少者13个,最多者17个,7年来,每年对栏目都进行若干次调整,使栏目内容日臻完善。2000年7月~2002年12月,《中国化妆品》时尚版共出版30期,其中栏目最少者7个,最多者18个。《中国化妆品》行业版共出版30期,其中栏目最少者7个,最多者18个(《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00年第18期总第72期)。例如行业版的18个栏目:热点视点、企业巡礼、市场了望、营销策略、营销实物、人物专访、消费驿站、新品速递、市场销售统计、政策与法规、质量与管理、研究与应用、原料包装市场、化妆品知识、网络新知、会展报道、信息之窗、信息广场。从30期时尚版和30期行业版的栏目可知,《中国化妆品》杂志是以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著称的。比较10年来其栏目可知,《中国化妆品》杂志是在调整中进行,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10年来《中国化妆品》杂志在内容方面也进行了不断调整,内容逐渐丰富,质量逐步提高。目前《中国化妆品》时尚版已办成了完全实用型手册,行业版已办成了化妆品行业最具权威性的读物。在栏目内容方面,每个栏目都刊载发表了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
最后祝贺贵刊在新的一年里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瞄准化妆品领域做足文章
解放军总医院虞瑞尧教授
我毫不夸大地说《中国化妆品》杂志在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中为第一刊,是领头羊的权威性杂志,因为它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由中国百货纺织品公司主办,冠以“中国”字头,理应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权威性杂志。
担任《中国化妆品》杂志编委10年来,亲眼目睹了杂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般化到高水平的变化和进步,眼看着这本杂志从小16开,新闻纸,彩图很少的“黄毛丫头”,发展到大16开,全部铜版纸,更多精美彩图的“靓丽美女”,并已步入国内大型专业高档杂志的行列。现在又发展到行业版和时尚版两个版本,真正做到了引领潮流,与时俱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编委、热心作者及杂志社全体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此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为使杂志今后的发展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迎接入世后对传媒的挑战,作为编委在此想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1.《中国化妆品》杂志应瞄准化妆品,在这一领域做足文章。
中国从事美容化妆品的从业人员有600多万,生产厂数千家,产品数万种,这个领域大有文章可做。
2.抓住化妆品的大事做足文章,机不可失。
围绕国内化妆品企业如何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挥天然植物优势、提高营销技能等途径来迎接国际大品牌挑战的各种话题,《中国化妆品》杂志应起到更多的引导作用。
3.《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应提供国内外化妆品行业权威性的市场行情信息。
如统计数字,卫生部对进口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审批情况,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品牌,国际上著名品牌化妆品的销售情况等。
4.杂志社应多组织一些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为国内外行业人士的交流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5.及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潮流和研发动态,为企业的科研和生产服务。
延缓皮肤老化仍将是未来世界美容及化妆品发展的主流
海军抗衰老研究中心丁克祥教授
收到贵刊的“特别约稿函”,作为一名亲身经历和见证《中国化妆品》杂志十年发展的忠实作者、读者和编委,真是感慨万千、由衷欣喜。在此最热烈地祝贺《中国化妆品》杂志创刊十周年、并发自内心地赞叹《中国化妆品》杂志创刊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考虑到十年来美容化妆品的发展和进步,也考虑到皮肤抗老化化妆品在国内外的流行和畅销,同时也考虑到我从事抗衰老医学生物学研究整整20年的专业特点,我赶写了一篇题为“延缓皮肤老化仍将是未来世界美容化妆品发展的主流”一文,并愿意将它作为薄礼奉献给《中国化妆品》杂志的广大读者。(由于这篇文章涉及了这一领域十年的进展,需要一些丰富内容和科学理论及实验才能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特别是需要对这一热门话题和学科领域进行比较系统的概述,因此,文章的篇幅较长,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分几期在“研究与应用”栏目里连载。)
科技为本再创辉煌
北京日化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徐良
时光飞逝,当我看到《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创刊十周年特刊的特别约稿函的时候,才猛然想到《中国化妆品》这本平常与我们紧密接触的专业杂志已经十岁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前,当《中国化妆品》这本集天时、地利于一身的专业刊物摆在面前的时候,我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因为这毕竟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论述化妆品的专业杂志,作为一名工作在化妆品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对她的诞生,我感到更多的是惊喜。
十年来,通过《中国化妆品》杂志,我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可以说,《中国化妆品》是我发表文章最多的专业刊物之一,从创刊号开始,经常如约写稿,十年来,在此发表的文章有30篇以上。至今仍为其主持着两个栏目。文章发表后,不断有读者来函来电咨询、讨论有关问题,通过交流也使自己在专业方面受益匪浅。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借此机会,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行业科技发展的看法。
我认为,在影响国内化妆品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科技的发展程度显得至关重要。几年来,行业内一些企业沉浮与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竞争性,早晚要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化妆品行业是一个产品更新周期短的行业,所以,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劣的重要指标。诚然,市场营销、运作对一个化妆品品牌的树立是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初次购买的欲望。但是,若要使消费者真正信任你的产品并成为持久的回头客,则要依赖产品的性能与品质了。而后者正是主要由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所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国际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十分重视自身科技发展、逐年加大其科技投入的原因。
遗憾的是,我国一些化妆品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而喜欢做一些表面文章。其产品的市场卖点并非建立在其配方的技术特点之上,有的甚至夸大其辞,做虚假的宣传。有的企业根本不重视科技投入,甚至没有研发部门,没有懂技术的人员进行技术管理,而完全采用原料商提供的免费参考配方进行生产......。
中国香化协会理事长张殿义先生在谈及加入WTO对我国化妆品工业的影响时指出:“一个企业没有研发中心,等于企业的心脏不健全,发育会先天不足,后天无劲,寿命难保。”一语道出了科研发展对化妆品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对《中国化妆品》杂志来说,是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不断发展与进取的十年,她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我国化妆品行业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她的存在,增进了化妆品从研发、生产到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为业内外关心、关注行业发展的人士搭建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信息平台,为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该刊的一名年轻编委,能够在这十年中为她做一点事情,亲身感受她的成长与成熟,自己深感荣幸与自豪。
《中国化妆品》,这个得天独厚的名字赋予了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衷心祝愿《中国化妆品》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进步、新的气象。
【改革开放回顾到展望】推荐阅读:
又到桂花开放时-自然作文600字01-09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11-22
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09-0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10-30
改革开放文献综述06-10
改革开放高考作文07-26
改革开放经验论文09-17
对改革开放认识09-27
评价改革开放论文10-0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