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精选10篇)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篇1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播放电影《上甘岭》片段)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被刚才的画面所吸引了,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场战争,去看看它背后的动人故事。

师:上课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这段影视资料描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苹果》就是发生在这次战役中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一个苹果

师:非常响亮,干脆一点再来一次。

生:一个苹果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师:谁来说说通过课前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战士们都非常渴了。

师:你读书很认真。

生:我知道了战士们都舍不得吃这个苹果,他们心里都想着别人。

师:你很会概括。

生:通过一个苹果我知道了战士们相互关心,互相爱护。

师:你领会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就是同学们的读书收获。

2、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昏的防炮洞,看看当时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投句子: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

师:说说吧!

生:我知道了战士们已经几天没喝一口水了。

师:这是战士们遇到的关键问题。

生:我知道了战士们已经渴得受不了了。

生:我知道了战士们此时非常干渴。(板书:渴)

师:你是通过哪个词具体感受到战士们的甘渴的?

生:我是通过烟熏火燎这个词感受到的。

师:烟熏火燎是说渴得怎么样了?

生:烟熏火燎是说嗓子干渴得快冒烟了。

生:烟熏火燎是形容嗓子好象用烟在熏,用火在烧一样。

生:烟熏火燎是说嗓子干得很疼,很难受的样子。

师:多么形象的干渴,请你读读这句话吧!

生: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

师:是啊,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也快受不住了,也就是说战士们再不喝水就会?

生:就会渴死。

师:就会------?

生:就会支撑不下去。

师:就会------?

生:就会死亡。

师:多么严重的渴啊!谁来读?

生: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

师:这还是威胁到生命的渴啊!让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

3、师:通过读书,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战士们的干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好吗?

生: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这句话说明特别特别的干渴了。

师:不同寻常的渴。

生:这时,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从沙哑和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可以看出小李很渴。

师:从这能看出。

生:小蓝是伤病员,------从他的嘴唇干得发紫中,我感觉到小蓝因缺水快受不住了。

师:从这我们也能感觉到。

4、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上甘岭》片段)

三、再读课文

师:就在这种干渴的情况下,突然间有了一个可以缓解干渴的苹果,这时,战士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多读读,开始吧。

生:读课文

四、品读感悟

师:当这个苹果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时,他们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

生:我觉得小李的做法让我感动,小李出神地

师:他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因为他自己很渴,他还要不停地说话,在这种情况下他却把苹果给了别人。

1、(投句子:小李出神地)

师:我们也来读一读,看哪儿最让你感动?

生:读句子。

师:哪儿最让你感动?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生:我觉得看字最让我感动,因为在自己这么渴的情况下,他还在看战友们是不是也有苹果。

师:还有哪儿最让你感动?

生:我觉得出神最让我感动,因为他在想别人是不是也有了。

师:你读懂了这么多,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好吗?

生:小李出神地------

师:在自己都渴得受不住了的情况下,小李接过苹果,却转手给了小兰。这一给,(板书:给)给出的仅仅是一个苹果吗?给出的还有什么?

生:他给出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他还给出了战友间的关怀。

师:一个给字,给出了战友间那浓浓的深情!谁来读?

生:小李出神地------

师:给出的还有什么?

生:还给出了他对战友的关心,他的心里想着的是别人。

师:一个给字,情深意浓,谁再来读?

生:小李出神地------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情一起走进小李的内心。小李开始。

生:齐读。

2、师:还有谁的做法让你感动?

生:小蓝的做发也让我感动,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因为小蓝是伤病员,这时他最需要这个苹果来解渴,可他为了让其他人吃,自己闭上了嘴巴,这时他放弃了这个苹果,可能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投句子: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

师:大家也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他拿起苹果张开嘴就要吃说明?

生:说明他非常的渴,非常想吃这个苹果。

生:说明他太渴了,都迫不及待了。

师:从这细微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小蓝的干渴,你很会读书。

师:既然这么渴,这么想吃这个苹果,他为什么立刻把嘴闭住了呢?

生:因为他发现只有一个苹果。

师:是啊,原来只有一个苹果。谁来读?

生: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

师:多么迅速的举动,一个闭字,(板书:闭)让你感受到小蓝?

生:让我感受到了小蓝的放弃。

生:让我感受到了小蓝在自己的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时候,心里依然想着别人。

生:让我感受到了小蓝的伟大。

生:我感受到了小蓝的无私。

师:你读懂了这个闭字所包含的情感,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一读?

生: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

师:越在关键时刻越能体现出人间真情。

3、师:苹果在小李小蓝的手中是这样传递的,在战士们手中又是怎么传递的呢?

生:我把苹果递给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看哪儿让你感动了?:(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生:齐读

师:哪儿让你感动了?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战士们你递给我,我递给你的做法让我感动了,因为他们谁都舍不得吃这个苹果。

师:就这样一个可以缓解干渴的苹果,却在战士们的中间不停地传递,你递给我,我递给你,到了最后,苹果又完好的回到连长的手里。从不停地传递中,(板书:递)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了了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他们之间的关心。

师:情在瞬间中传递!谁来读?

生: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生:我感受到了这一个苹果带着战士们之间的情谊。他们宁愿舍弃自己的机会,也要让别人能多一点机会。

师:情在传递中升腾!谁再来?

生: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播放音乐,背景渲染)

师:多么珍贵的一个苹果啊,尽管战士们都渴得受不住了,但他们的心中都想着别人,所以苹果转了一圈,又完好地回到连长手里,哪怕连长下达了命令,先带头咬了一口,战士们也只是轻轻地咬了一小口,所以,到了最后,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如果你是这些战士,你咬一小口是因为?

生:我想让其他人多吃一点。

师:多么高尚的战士。你咬一小口是因为?

生:我想让战友们多补充一点水分。

师:多么无私的情。你咬一小口是因为?

生:我想我要是咬一小口,其他人就能咬一大口了,剩给他们的就多了。

师:无私中透着伟大。你咬一小口是因为?

生:我觉得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个苹果。

师:这一小口中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战士?

生:我看到了一群舍己为人的战士。

师:你还看到了一群怎样的战士?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高尚的战士。

师:战友情深,深情动人。(板书:关爱)

4、师:在这么干渴的条件下,战士们却都舍不得吃这个苹果,即使面对着连长的命令,也只是轻轻地咬了一小口,这样的举动,我们听了都这么感动,连长看到发生的这一切,内心的感受又如何呢?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段。

生:我刚想命令大家------

师:说说看,连长此时的感受如何?

生:连长此时的内心波涛起伏,感受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师:文中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这种感受?

生:一瞬间------

师:大家来读读这段话,想想:他的眼中为什么会迸出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生:自读

师:连长为什么幸福?

生:他被战士们这种行为感动了。

师:多么动人的一幕。

生:他被战士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还都想着自己的战友而感到幸福。

师:又怎能不幸福。连长为什么而骄傲?

生:因为他看到战士们都能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让他人有多一点的机会生存下去,他感到能拥有这样一群战士而骄傲。

师:心为所动。

生:在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都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看到有着这样一群战士骄傲无比。

师:是啊,又怎能不流泪!

师:千言万语化作了这样一种情!(板书:情)此时心中的这份情又应该怎么去读呢?自己试一试吧!

生:自读

师:连长是多么的幸福啊!谁来读?

生:一瞬间------

师:连长又是多么的骄傲啊!谁来读?

生:一瞬间------

师:当这种幸福和骄傲一起涌上心头时,这又是怎样的感动啊?谁再来?

生:一瞬间------

师:这份情让我们感动,这份情让我们流泪,这份情让我们永远铭记!让我们一起来!

生:一瞬间------

四、拓展延伸

师:其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让我们感动的何止这些啊!

(播放课件)

师:还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有用身体档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还有跳进冰窟窿里救人的罗盛教,是许许多多舍生忘死的英雄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

祖国大地的安宁。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感动再来读!

生:一瞬间------

师:这是我们从《一个苹果》中读出的情,希望同学们课下走进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出示字幕:书名)相信这本书会让你领会到更加丰富的人间真情!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水》单元的一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都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文章虽然内容浅显,但感情真挚。对于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这些可爱的战士,怎样通过文本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这些可爱的战士的内心活动。让他们去体味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是教学这篇课文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一个苹果》时,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几乎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是激励其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一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说各的,不求同一。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既善于从各个侧面去思考问题而又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效,言之有理。其中,师生间的、不断的评价和点拨,又使思维活动中不断地螺旋形上升。

由于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在开始理解战士们的干渴时应在充分谈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感情朗读,这样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而我在教学时,学生还没充分展开谈的时候,就让学生读,显得有些走形式,不厚实。

2、在让学生感受战士们的哪些做法让自己感动时也犯了类似的毛病:学生读完找的句子,没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感动,就领着同学们一起来谈,有些流于形式。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篇2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 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七天滴水未进, 尽管干渴得很厉害, 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 生动地体现了战友之间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

根据教材内容与单元目标, 本人认为本课的教学在落实读书、识字等常规目标的同时, 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及当时的背景, 深入理解、感受志愿军战士相互关怀的深厚感情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情感主线, 通过反复激发, 让学生的情感升华, 从而深入文本, 贴近作者,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然而, 从体裁上看, 本篇课文属于小小说, 因而内容结构比较复杂:小小的一个苹果在八个人之间转了两圈, 每一圈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八个人物的出场几乎贯穿全文, 而多数人物的出场又各自牵动着相应的插叙, 使得故事的情节显得错综复杂, 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 学生对志愿军当年所处的恶劣环境很难感同身受。虽然我提前让学生对朝鲜战争时期的有关知识, 尤其对“上甘岭战役”作深入了解, 但要让他们做到入情入境、感同身受还是比较困难。因而如何引导他们贴近时代、走近人物, 深刻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 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将是对我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巨大考验。这需要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 提供一个方向, 设置一种梯度, 引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进入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广博的境界。

故而, 我先以电影《上甘岭》和战地记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引入课文。从学生们看电影短片时所表露出的紧张、敬佩、痛恨、同情的神态, 以及他们在朗读魏巍写给志愿军战士赞歌时铿锵有力的声音中, 可以看出他们的情绪都有所波动, 这就为后面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比较真实的情感基础。

接着, 我以两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细节进行品味。第一组是:一个苹果在八个人手中转了整整两圈还剩下大半个, 难道是他们不渴吗?这样传来传去, 没人肯吃, 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从而把学生引到了描写战士干渴程度的细节上来。学生通过找描写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等八位战士的形象、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 体会到了此刻水对战士们生存极限的考验;体会到了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下, 在这极其干渴的状态下, 一个苹果就意味着生命。

第二组是:既然战士们如此干渴, 为什么他们不肯吃掉这个苹果?他们心里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我用特殊的句式: (谁) 认为 (谁) 比自己更需要吃苹果, 是因为, 于是他把苹果传给了, 从中我体会到了他是一个的人。以开放的结果, 让学生多角度说出对战士们的价值评价。结果是我预设之外的, 学生们高涨的情绪、激动的话语和积极的参与, 让我更加坚信他们在不自觉中受到了感染。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且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

最后, 我以“说一说”收尾:同学们, 这些志愿军战士可爱吗?可敬吗?用你们最真挚的情、最敬佩的话说出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肺腑之言。以情传情, 唤起了学生对志愿军战士友爱之情的强烈共鸣, 使他们内心的情感从理解发展到敬佩, 从敬佩升华为感动, 将他们内心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收尾, 却在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中使本课情感目标的落实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把一个苹果变成几个“金苹果” 篇3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构建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成功呢?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建构小组

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每次我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同学侃侃而谈,有的同学沉默不语;有的小组讨论激烈,有的小组不知怎么讨论。因此我认为教师不应拘泥于座位前后的四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而应该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来分组,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避免“个人演唱会”带来的尴尬局面。

如我在教学《网页制作》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探讨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然后每组根据自己共同探讨的内容设计一个网页。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在班里寻找“知音”,组成小组。有五六位同学喜欢的都是首都北京,组成小组后,他们从天安门说到故宫,又交流了自己对北京历史的了解,气氛非常热烈。再看其他小组,有共同向往云南的,当然也有共同向往内蒙的,等等。因为“志趣”相同,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乐趣。在接下来的小组框架网页制作中,各组成员都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喜爱的城市通过网页表现出来,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二、巧妙创设情境

课堂上,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来参与学习,给学生充分时间、空间积极参与,创设一种学生互助合作的情境,避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的一开始起,就应确定“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将问题设计得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努力创设一些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课前我先花时间精心制作好配有音乐、图片的学生人人能诵的唐诗宋词。学生看后,都念了起来,并说到“真漂亮!”、“怎么做出来的”……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我做的更好。”学生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动手操作。我趁机说:“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方法。”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善于鼓励合作

鼓励是教学上常用的方法,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上常常采用一些小组讨论、小竞赛等活动,它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为了激励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给予鼓励,并且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常常停留在对个别交流学生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对这些学生所在小组的集体评价。老师很少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常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又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 篇4

曾记得著名特级教师袁蓉在一次评课会上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

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质疑不再仅仅局限于文章字词的表面,比如这个字怎么读,这个词是何意等等,而是能够将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问:“运输员闪进防炮洞里时,全身尘土,裤子撕破了,脚脖子上也血迹斑斑。可是他拿出来的苹果为什么擦得干干净净?”我当即表扬她提得好,并出示操练,鼓励大家共同思考,解决疑问。值得一提的是,操练是备课时就设计的,而学生的这个疑问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觉得问题和操练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就自然地用上了,将教学延伸下去。

2.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让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阅读时一笔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开始时的讨论中心:“你认为谁最需要、也最想吃这个苹果?”教学过程中的“干得发紫”、小李的“三看”、比较句子等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既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又应该创设些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环节,使思维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语文课中培养其最根本的创新能力。

1. 训练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此教时,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几乎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2. 训练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是激励其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一开始,就抛出中心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说各的,不求同一。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既善于从各个侧面去思考问题而又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效,言之有理。其中,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不断的评价和点拨,又使思维活动中不断地螺旋形上升。

3. 训练聚合思维。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篇5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

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苹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回答)

3、战士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吃这个苹果的?一共进行了几次传递,结果怎样?(生回答,师板书)

4、背景资料

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故事,1952年秋,敌人为了攻占上甘岭的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这时,大家需要这个苹果吗?为什么又没有吃完?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解决的问题。

【师简要叙述本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同时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2、体会文章如何又详又略的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3、感情朗读课文。

(三)引导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的4---15自然段,想一想:大家需要这个苹果吗?从哪可以看出来,用“——”画出有关语句。为什么又没有吃完?用“~~”画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在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2)两次传递,哪次详写,哪次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8分钟之后检查)

2、生自学

(四)交流释疑

1、小组合作交流,2、班内交流展示

(1)洞内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这个时刻,大家需要这只苹果吗?从那可以看出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领悟详写的方法、技巧。】

例如: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小结: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

(2)为什么没有吃完?他们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

①(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②此时,你有什么想说吗?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拓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与参与,也调动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对比阅读,谈看法

“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在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解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孩子在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板书: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革命情谊)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

(3)两次传递,哪次详写,哪次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齐读最后一段。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强烈的感情”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2)拓展延伸

正是这深厚的革命情谊,战士们拿到苹果后,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打开你的思绪,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3)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当堂检测

1.感情的朗读课文

2.填空

这篇课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刻画,把________次传递

果的过

写的淋

致。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必做题)

2、小练笔:写一件小事。要体现详略得当。(选做题)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

传递谁也没有吃

(详)

第二次

传递还剩大半个

(略)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篇6

电话:*** 教学内容:《一个苹果》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一个苹果》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尽管战友们每一个人都对这个苹果非常的需要,但是每一个人都在退让这一个苹果。这小小的苹果凝聚着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影片走进情景。

(2)、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战友间团结友爱、关心体贴的情感。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体会战友间团结友爱、关心体贴的情感。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以读促悟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走进情景

1、《上甘岭》电影片段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看的是哪次战役的画面吗?(这是抗美援朝1952年上甘岭战役。)

2、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录音)

1952年冬,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把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一个苹果》就是发生在那时候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二、以读促悟,感悟真情

敌人疯狂地发动进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一口水,水对他们来说是生的希望。此时,火线运输员带来了一个苹果。

1、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八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青里透红、诱人的香味”说明了什么?

2、这个苹果是怎样得来的?

火线运输员——“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苹果来之不易)。

B、指导读、指名读,齐读(抓住“满身尘土”“撕了好几道口子”“划破了好几处”)

(一)感悟对苹果的需要

1、自由读文,思考:是啊,面对这诱人的苹果,你认为谁最需要,为什么?

2、汇报:

(1)连长——“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A、“烟熏火燎”怎么理解?

B、指导读、指名读,齐读(朗读时强调“烟熏火燎、几天没喝过一口水”等词语。)

(2)小李------“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A、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工作的需要使他迫切需要水分的滋润)

B、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沙哑”“裂了好几道口子”等词语速缓慢,语气沉重。)

(3)小蓝-----“小蓝是通讯员„„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四周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A、从“黑黄黑黄、嘴唇干得发紫”你体会到什么? 从“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四周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这几个动作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C、指导读(5)师引读:

“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 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课件出示)连长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李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蓝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6)防炮洞里有 8个人呢,你认为还有谁也需要吃?(板书;需要)

(二)感悟对苹果的推让

1、是啊,防炮洞谁都非常需要吃这个苹果,也都想吃这个苹果啊。可是战士们在拿到苹果时又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战士们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都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板书:推让)

2、在这种情况下,连长采取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了大家能吃苹果,连长不得不作动员,并带头咬了一口,接着一个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八个人吃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从这 2

里就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少吃一点,希望战友多吃一点。体现了战友们团结友爱的情谊。)

三、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引读:他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读------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夜晚,放炮洞里格外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但是战士们心里真的很沉静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怎么理解“迸出”?为什么用“迸出”而不用“流出”?

(3)为什么说迸出的是幸福的泪花?(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战友情意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

又为什么说迸出的是骄傲的泪花?(为有这样关心体贴,一心想着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4)此时,“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堵住了。”“强烈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指名读、配乐齐读(带着我们深深的敬意,读出他们的这份情。读-----)

引读:连长被感动了,流出了泪。读-------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体贴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我还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团结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五、品读课题,升华情感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题。(指名读)你为什么会这样读?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板书;关怀体贴、团结友爱)再读课题。

3、我们可爱的战士──只要生命存在,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毅然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也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斗志以及战友间关怀体贴、团结友爱的伟大精神,他们在上甘岭坚守了二十四天,歼敌两万五千人,终于迎来了战斗的胜利,迎来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少年,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你会对这些可爱的战士们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插图下面。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

和妈妈同吃一个苹果 篇7

女儿问我:“妈妈, 我长大了, 你还和我这样吃苹果吗?”我点头。记得小时候, 我每次吃苹果也是这样, 和妈妈一人一口地吃, 只有这样吃, 苹果才更加甜。

女儿说:“妈妈, 外婆告诉我, 你小时候, 也是这样和她一起吃苹果。那时, 苹果好贵的, 外婆舍不得吃, 就装模作样地咬一口空气。她说, 如果不这样, 你就不肯吃苹果, 她还说, 那时咬的空气比现在的苹果还甜。可是你真笨, 一直没发现她咬的是空气!”

听完女儿这样讲, 热泪久久在我眼中打转, 我的妈妈, 咬一口空气也是甜的, 可是, 有多久, 我没有和妈妈同吃一个苹果了?

一个苹果的启示 篇8

第一节课,学生们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敲桌子,制造噪音;有的扮鬼脸,逗同学发笑;有的吹口哨,向老师挑衅;还有一个女孩儿干脆往桌上一趴,呼呼地睡起了大觉。

早有准备的黄老师没有被这阵势吓倒,也没有生气,她微笑着拿出一个漂亮的黄色纸盒,一脸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吗?告诉你们,这是老师准备好的一份神秘礼物。”学生七嘴八舌:“什么礼物啊?快让我们瞧瞧!”“快打开盒子让我们看看!”这个纸盒子,吸引住了所有学生的目光,敲桌子的不敲了,扮鬼脸的不扮了,吹口哨的不吹了,睡大觉的女孩儿也慢慢睁开了眼睛……

教室里安静了许多,黄老师笑着说:“这份礼物啊,我不能让你们看。我准备把它送给这一节课表现最好的学生!谁想得到这份礼物呢?”随着黄老师目光的扫视,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一个个把专注的目光投向了她,黄老师微笑着开始讲课。就这样,黄老师轻松地上完了自己当班主任后的第一节课。下课后,在学生们羡慕而好奇的目光中,黄老师把纸盒送给了那个开始在睡大觉,后来却认真听讲且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女孩儿。

女孩儿抱着纸盒,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打开,原来里面放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后来女孩儿在作文里写道:“黄老师,您把这份神秘的礼物送给我,我真是太开心了!以前我号称‘睡觉大王,上课总爱呼呼大睡,老师成天批评我,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奖品、受到过一次表扬。爸爸妈妈打我,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们也笑话我,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可能学习好,就算是认真听也不一定能听懂课,干脆还是睡觉算了。可今天我发现您讲的课很有意思,我能听懂,我也能成为表现最好的学生。当同学们羡慕地看着我时,我好得意,好开心!但是,我并不想自己独享这个大苹果,因为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我要把这珍贵的礼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老师,今天您奖给我一个苹果,明天我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到时候我送老师一火车苹果……”

一个苹果就是这么神奇,它改变了一个女孩儿,感动了全班同学。女孩儿被任命为班长,在黄老师的努力下,在班长的榜样带动下,这个班级开始有了喜人的变化:课堂变得安静了,课间教室里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就这样,一个苹果挽救了一个即将崩溃的班集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改变后进生,尤其是改变较差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要具有黄老师那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对自己的班集体要充满信心。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波及校园。部分孩子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出现了厌学、逃学、吸烟、赌博等不良现象,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应试教育还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对这些所谓的双差生冷若冰霜,生活上不关心,学习上不重视,导致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失去信心,丧失了动力。而在家里,家长看到孩子如此“不争气”,有的干脆放任自流,有的又打又骂。面对这些孩子,该怎么办呢?班主任老师必须坚信: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有着惊人的潜能。只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一定会打动他们敏感的心,爱的付出,必然会换来他们爱的回报。老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相信学生内心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和所谓的问题班级,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一个苹果,普通的孩子并不稀罕,也算不上什么珍贵的礼物,但对于那些长期被漠视、心灵受伤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灵丹妙药。一个苹果就是一句无声的鼓励,给孩子以信心!一个苹果就是一只温暖的大手,抚去孩子心头的沮丧!一个苹果就是一盏明灯,为孩子迷惘的心灵指明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一定完全套用黄老师的方法,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2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一个苹果”?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回答: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检查本课生字掌握情况。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4.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都想着战友,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

5.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2.全班交流,明确分段。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战士们让一个苹果的故事。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起因,写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弹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上捡到的苹果。

第二部分:(第7—15自然段)经过,写这个苹果在防炮洞里的八个十分渴的战士的手中转了一大圈还是剩下了大半个。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结果,同时也是事情的高潮,主要写“我”看见小李面颊上的泪珠,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我”也流下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这个苹果传递了几次?每次传递的顺序如何?结果怎样?列出简单的提纲。

2.小组交流,理清文章思路。这个苹果共传递了两次。

第一次的顺序是: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

—司号员—卫生员—连长。结果是谁也没有吃,苹果又回到了连长的手里。

第二次的顺序是: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结果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3.重点句子理解。

(1)指名读描写火线运输员的外貌、神态的句子,想象他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爬着把苹果带到防炮洞里来的,体会到这个苹果来之不易。

“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2)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指名读描写苹果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3)指名读描写八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

连长:“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里早就干得烟熏火燎”。小李:“沙哑的声音”、“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了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蓝:“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4)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都十分需要这个苹果来解渴,但是这个苹果在战士们的手中转了一圈,却谁也没吃一口,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都找到

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

(5)“这样一个挨一个传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这句话与第一部分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相对比,你感受到了什么?

两句话相对比,写出了在防炮洞里的八位志愿军战士,尽管每个人都很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志愿军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时时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这种纯真的阶级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防炮洞里格外沉静,但是战士们的心里却极不平静,他们流着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幸福的泪,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而幸福;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之时有关心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二、全班交流,升华思想

1.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位志愿军战士,你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一个苹果教学实录 篇10

2、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放飞想象,积极创新。

教学设想:本文属于“关注科学”单元,这一单元就是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师:大家先来看一段小品,不过出题的不是我,而是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答题的是他的老搭档范伟。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品《卖车》片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 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师(微笑):你们说,范伟答错了吗?

生(齐声):没答错。

师: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

生1: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生2:因为他们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生3: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想法也太老套了。

师: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师:快速浏览课文,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档cctv10 “人物”节目。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出示“知识链接”的活动要求:浏览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档cctv10

“人物”节目。(提示:1、请各小组选派代表充当以下角色:罗迦o费o因格、主持人。 2、主持人:串联整台节目,既能与作者交流,又能与班级同学互动;串联词既与课文内容有关,又能引人思考。 罗迦·费·因格:反应灵活,语言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3、各组同学要帮助本组推选的代表准备发言提纲,把握人物观点,设计人物语言,整个活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生:(讨论,填写《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卡》)

师:哪一组先来表演?

师:好,让我们掌声有请赵航一组!其余同学准备好两样东西:第一是你们的眼球,齐刷刷地射过来;第二是你们的点评,我们将评出最佳主持人和最佳的罗迦·费·因格的扮演者。

【多媒体课件打出cctv10“人物”节目的主题背景;在教室前方放置两张椅子】

主持人甲:《人物》栏目,天天新面孔,期期都精彩!大家跟我一起喊:“ 《人物》栏目,Number One !”

生(齐声):《人物》栏目,Number One !

主持人甲:欢迎大家来到《人物》栏目现场。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象什么?(用两支笔交叉成十字)

观众1:象数学中的加号和乘号。

观众2:象红十字。

观众3:象十字路口。

主持人甲:显而易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请来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罗迦·费·因格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本期嘉宾罗迦·费·因格先生!

生(热烈鼓掌)

罗迦甲(挥手微笑着上台,并幽默地向大家作揖。)

主持人甲(两人互相拥抱):Nice to meet you.Sit down please.

罗迦甲(就坐):Nice to meet you too.Thank you very much.

主持人甲:罗迦·费·因格先生,您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怎么样?与美国的区别在于何处?

罗迦甲:中国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截了当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不给学生留一点想象、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我们美国的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而且有不同意见可以随时提出,不论对错都予以嘉奖,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其实中国的孩子很聪明,很富有创造力,只是还没有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打个比方,就象每个人都有一个金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金子变成Money.

主持人甲:非常幽默。您刚才所提到的教育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我们之所以施行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这种教育理念融入教与学。罗迦·费·因格先生,近期您有什么既定目标呢?

罗迦甲:目前我有两个目标:第一,我想在中国投资办实业。把我在美国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创意带到中国来,培养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企业管理人才;第二, 我想和中国教育界合作,架起中美教育之间友谊的桥梁,让两国的孩子可以互通有无,互相交流。我想对中国所有的孩子说:“我们每个人的潜能就象是地下的岩浆,如果不释放出来,谁也不会知道它的能量有多大。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创造力,关键是你是否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闪之念“,善于捕捉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概念,我建议大家为自己准备一本奇思妙想记录本,把它们定期整理。持之以恒的话,你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主持人甲:您所说的对我们太有启发了,我想大家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现场的观众都等不及了吧。那就把提问的机会留给他们吧。

观众1:我周围有很多同学害怕写作文,罗迦·费·因格先生,您认为怎样才能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罗迦甲:许多同学的作文千篇 一律,缺乏新意,无法引起阅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多元思维,写出题材新,构思新,角度新,立意新,写法新的好作文。这样的写作创造的是思想,收获的是快乐。这样的作文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的。

师:感谢他们精彩的表演。还有哪一组愿意上台表演?

师:杜晓冬一组。掌声欢迎他们!

主持人乙: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人物“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先生做我们的嘉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

生(热烈鼓掌)

罗迦乙(健步走上讲台,挥手向所有观众致意)

主持人乙(与嘉宾亲切握手,用笔记本卷成话筒):请坐。您是第几次来中国?您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怎样?

罗迦乙:(翘起拇指):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文明、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国家。另外,我觉得中国的朋友们真是太热情了,美味的食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乙:罗迦·费·因格先生,您认为创造力和知识哪个更重要?

罗迦乙:那当然是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过他之所以能取得那么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在我看来,这个巨人就是伟大创造力的化身。当然,创造力也要由牢固的知识打下基础的,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的灵感,一点点的奇思妙想,这样把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伟大的创造力。

主持人乙:那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呢?

罗迦乙:Sure。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我们不可以把创造力仅仅视为发明大王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那些名人的专利,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去发现,我们去探索,我们去思考,我们去体验,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的。

主持人乙:您讲得太精彩了!罗迦·费·因格先生,我们把热心观众提的问题放在了三个气球中,请您选中一个气球,并当众踩破它,Ok?请工作人员上场!

【三个工作人员各持一个气球上台,罗迦·费·因格先生略加思索后选中一个气球,当众踩破了它,取出一张写有问题的纸条,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乙(接过纸条,当众展开):您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中提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要素之一是精通各种知识,“而我们中国古代有个叫黄道婆的农村妇女,她发明了纺织术,显然她不可能精通各种知识,您是不是把话说得太绝对了呢?

罗迦乙:这个问题真是Very good!我们不禁要问,知识从何而来?知识就是从实践中来。我们只有精通各种知识才能把事物融会贯通在一起。当然,中国的黄道婆发明的纺织术是中国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我们不能排除这个特殊的例子。

主持人乙:Thank you very much.下面一个板块是观众自由提问。谁先来跟我们的嘉宾零距离交流一下?

观众1:您是美国知名的实业家,怎么会想起来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呢?

罗迦乙:众所周知,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读者,任何人都

不能没有创造力,任何行业都不能没有创造力,当然也包括我们搞实业的,任何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观众2:在您成功的时候,您最想感谢谁?

罗迦乙:我您最想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思想,给了我创造的智慧。

主持人乙(起身):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节目已经接近尾声了,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罗迦·费·因格先生表示感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人物资讯,那就下周同一时间锁定我们cctv10 ”人物“节目。不见不散!(挥手告别)

师:欣赏了两组同学的表演,你手中的遥控器会锁定哪一组呢?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谁是最佳主持人,谁是最佳的罗迦·费·因格的扮演者。

生1:我们小组认为赵航是最佳主持人。他语言流畅幽默,举手投足很有风度,很得体,而且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能引人思考。

生2: 我们觉得杜晓冬是最佳主持人。她的主持风格很活泼,能够调动起场上场下观众的热情,能够很好地控制现场的节奏和气氛。

生3: 我们认为魏子涵是最佳罗迦·费·因格的扮演者。他语言幽默,表情很丰富,思维敏捷,富有感染力。

生4: 我们小组认为鲁威是最佳罗迦·费·因格的扮演者。他自然大方,对答自如,能够和场上的观众打成一片,能够掀起场上的几次高潮,让每个人都很兴奋。

生5: 我觉得赵航、鲁威好。

生6: 杜晓冬比赵航好。另外,我们认为魏子涵应该是最佳罗迦·费·因格的扮演者。

师: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你们都忘了,今天我们学的是哪一课呀?

生(齐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师:对啦。我建议为所有上台表演的同学鼓掌,为他们的勇气,为他们的才华,为他们精彩的表演!

生(热烈鼓掌)

师:好!让我们聪明的大脑动起来;让我们灵巧的双手动起来,一起来做一做”思维体操“,判断一下,你是不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多媒体课件出示”思维体操“中的题目:1、以”生活“为本体,仿照”生活是一 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的句式造几个比喻句。 2、Let me try:24点(用5 6 3 3这四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这个结果,每张牌只能用一次)3、动起你的巧手来:剪纸。(剪出你心中的图案,给它取名,并把你的剪纸作品介绍给大家)】

生:(讨论,填写《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卡》)

师(击掌):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先做仿句练习。谁先来?

生1: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2: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3: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4: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5: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6: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7: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8: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9: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10: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11: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12: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13: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14: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15: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师:你们说,我们同学回答得精彩不精彩?

生(齐声):精彩!

师: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书、一幅画,我们每个人既是读者又是主角,它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填补,去创造,去品味。好,24点,怎么算?

生1: 5×6-(3+3)=24

生2:(5+3)×(6-3)=24

生3: 3×5+6+3=24

生4:(5-3÷3)×6=24

生5:(5-3+6)×3=24

师:大家真聪明。下面让老师看看你们的小手巧不巧,心思细不细?拿出你们的剪纸作品

上台来。

【切换成实物投影仪。学生上台将剪纸作品放置在实物投影仪上】

生1:我们小组剪的是《全世界人民手拉手》。这5个小人代表着五大洲,他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代表世界呼唤和平,人类需要团结。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处处充满爱!

生2:这是我们的作品,一个圆。你们说它象什么?给它取名。【下面的同学给出了多种答案:旭日、月饼、硬币、月球、圆桌、粉笔的横截面、圆形按钮、间隔号……】

生3: 我们小组剪的是《星光灿烂》。我特意选择了蓝色的蜡光纸,代表浩瀚的星空,这幅作品中一共有22个星星,当中的一颗星最大。有一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星光灿烂》,你们知道是谁唱的吗?

生(齐声):罗中旭!唱几句!

生3:那我就唱大家熟悉的几句吧。【全班同学用掌声为他打节拍】

师(鼓掌):刚才我们放飞想象,多元思维,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了创造的火花,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创造成果。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的确……

生(齐声):不止一个。

师:只要我们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执着追求,我们就能把创造之梦变成现实。

师:(展示实物:充电热水袋)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生:充电热水袋。只要插上电源,将冷水加热成热水,就能保温6-10小时。

师:这样的创意你想到过吗?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作业“:1、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一个创造发明。2、根据对”生活“理解,改写《苦乐年华》的歌词。(对课上的仿句练习的延伸与深化)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苦交加的苦乐年华。 播放《苦乐年华》的歌曲】

上一篇:《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教学反思下一篇:红酒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