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烂根处理措施
为了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最大可能的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现针对本工程局部墙柱底部缺陷(烂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通病产生原因:
1、模板下口缝隙封闭不严,导致混凝土跑浆。
2、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的水泥砂浆。
3、墙柱模板底部木枋挤缝过多,造成混凝土吃模现象。
4、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
二、处理措施:
1、在墙柱根部凿去薄弱松散部分混凝土及松动石子,凿出一条U行凹槽。
2、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槽内杂物,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多次洗刷直至干净,湿润槽壁。
3、在墙体根部斜支模板。模板支设要牢固,防止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之前受到扰动。
4、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进行浇注,仔细填塞、捣实。
5、加强养护。
6、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将凸出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剔除。
三、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1、在缺陷修补施工前,施工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陷进行详细检查,认真做好缺陷记录。
2、严格按照“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修补处理每道工序应有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于重要部位的缺陷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预防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模板工程及混凝土工程,我项目部将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支设模板前将剪力墙部位的杂物等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2、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3、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均匀浇筑一层50-100mm厚的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减少石子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石子落在下面,造成石子过多砂浆偏少的现象。
4、用木枋封堵模板底部缝隙时,控制混凝土“吃模”现象。
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处理方案
一、专项小组设立
由于本次浇筑的A~J轴二层梁板柱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烂角、漏筋及部分漏振等缺陷。针对此情况,我项目部成立缺陷专项整改小组,负责对缺陷事件的处理。具体如下:
专项整改小组全权负责质量缺陷的方案编制及方案落实。
二、施工准备
1、待拆模后对砼进行全数检查,拟修补墙、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然后请监理业主进行确认。
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
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
三、检查方法
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我们采用目测检查和细铁丝探检,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别,使现有混凝土的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干净,然后清理干净,用清水冲净浮尘及碎屑,外露的钢筋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水泥浆清除干净,以利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现场代表进行复核检验。
对本次私自修补的且不符合要求的全数剔打返工,待检查确认后方能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修补。
四、劳动力准备
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
五、修补方案:
(一)、缺陷处清理:
1、待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二)、补救措施及方法:
针对现场现浇砼表面缺陷的处理补救措施如下: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
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修补的混凝土上口应做成斜形簸箕口,簸箕口的上口模板应高出孔洞顶部150mm以上,使孔顶的新筑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压力,确保密实和紧顶。
4、露筋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补救措施: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5、裂缝及裂纹问题。楼板表面产生裂纹
1)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并用水泥浆抹平。
2)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附近的砼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100~200 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度,然后用1:2水泥砂浆涂抹2~3层,总厚控制在10~20左右,并压实抹光。
6、对胀模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7、4.45标高位置3轴交H--J轴挑梁残余砼的处理:待该处砼强度达到85%以上时,拆除模板,采用风镐将其该处及邻近板上的砼全部清除干净,对于钢筋及模板再次检查恢复,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和程序采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砼进行浇筑。
六、安全防护工作及操作要点
修凿混凝土时必须注意加强以下几项安全防护工作:
1、操作人员的眼、耳、鼻等器官要重点防护,可考虑采用防风镜、防风帽、口罩等防护措施,以防混凝土碎渣飞溅伤人。
2、部位较高的地方,修凿前必须搭设好牢固的操作平台,平台的四周应加设高度1米左右的栏杆防护,严禁设置挑头板敷衍了事。
3、同一操作点或相邻很近的操作点,不宜多人同时修凿,以防飞溅的混凝土渣相互伤人。
4、修凿完毕的部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业主现场代表等检查认可、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混凝土修补工作。
5、立模板时,考虑到插入式振捣棒的振动范围,将以500mm高度为界限,超过500mm时分层立模板,待下层混凝土浇筑振实后再立上层模板,再浇捣上层混凝土,以确保振捣效果。模板支撑拟采用钢管做抱箍及斜撑,可靠地支护模板,确保模板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以利于混凝土能振捣密实,紧密地和混凝土连结成整件。
6、修补时,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充分密实。对于较大的孔洞,可采用Φ30小振动棒仔细地进行机械插入振捣。对大多数深度较浅较小的孔洞,只能以人工振捣为主,采用小铁棒、新毛竹片认真仔细的插入振捣,并辅以木锤在模板外部适度敲击,既起辅助振捣作用,又可从声音沉闷程度来判别内部混凝土是否已密实,必使修补的混凝土质量一次合格,避免二次返工情况发生。
7、上述各项工作应组织技术经验较丰富、工作责任性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门修补小组进行,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业主现场代表的认可和检查,确保100%达到修补要求,不得再发生一次较明显的质量缺陷,保证本次修补质量。
七、养护
1、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
2、混凝土修补浇筑后,表面充分浇水养护一周以上,使混凝土在潮湿的良好环境下充分养护和膨胀,确保新浇混凝土整件连结共同受力。
3、模板和簸箕口的混凝土在浇筑养护一周左右,再进行拆模和仔细凿除,以确保新浇混凝土的牢固和棱角方正。
1 裂缝形成原因
1.1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配料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水泥的产地不知名, 交货验收不严格, 工地贮藏受潮。砂石质量不符合要求, 石、砂表面含泥量超标, 粗细砂使用不合理, 石料大小没有严格把关, 砂粒径控制不严, 集料级配不良, 结构不合理, 都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因水泥存放受潮或过久后, 质地不佳, 都将降低混凝土强度, 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砂的粒径越细, 用水量用灰量增多, 收缩增大, 水灰比不稳定。砂石表面含泥量过多, 粘结力下降, 尤其是包裹型的泥土更为严重, 泥遇水成浆, 胶结在砂石表面, 不易分离, 容易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
1.2 混凝土搅拌和温度控制不严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养护和运输不规范引起的裂缝运料过程中, 如混凝土出现离析性。养护时若覆盖麻袋或草帘不及时、不到位、不规范。人工洒水如果不及时、不均匀, 养护期间时干时湿, 干湿不均, 外干过早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约束, 外表面干缩变形, 从而产生混凝土施工裂缝。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结构因温度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其特征是结构要求变形, 当受到约束和限制时产生内应力, 应力超过一定数值后产生裂缝, 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 内应力松弛。这种裂缝宽度大、内应力小, 对荷载的影响小, 但对耐久性损害大。
1.3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
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表面水分损失过快, 变形较大, 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 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 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 水泥浆体干缩越大, 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 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 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 解决裂缝的措施
2.1 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 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 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 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再有, 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 以减少水泥用量。根据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10公斤, 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因此, 为更好的控制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度升高、减少温度应力, 可以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承受荷载的情况, 对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复核与验算。其次, 水泥用量混凝土干燥收缩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但是增加量不显著。第三,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 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为直线关系;当水泥用量较高的条件下,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综合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来说, 水灰比越大, 干燥收缩越大。沉陷裂缝、干缩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过大、混凝土过稀、坍落度过大, 而且水分蒸发过快、过多造成的。因此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是减少裂缝的根本措施。
2.2 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分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
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 用蓄水、洒水或喷水养护;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 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遇到温度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混凝土时, 注意覆盖保温, 加强养生, 侧面可采用碘钨灯照身保温。保温覆盖材料以草袋效果最佳, 依次为油布、木模板、帆布。在夏季, 混凝土表面应做到潮湿养护, 一方面, 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另一方面, 降低混凝土预缩应力, 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 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并洒水, 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 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 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人工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后期, 对早期因热原因, 引起的裂缝没有作用。 (下转第131页) (上接第203页) 例如表面保温材料保护虽然可以减少内外温差, 但会导致混凝土体内温度升高, 从受约束而导致贯穿裂缝的角度看, 是一个潜在恶化裂缝的条件, 因为体内热量最终要散发掉。另外人工控制混凝土温度还需注意的问题是防止过速冷却和超冷, 过速冷却不仅会使混凝土温度梯度过大, 而且早期的过速超冷会影响水泥。胶体体系的水化程度和早期强度, 容易产生早期热裂缝。超冷会使混凝土温差过大, 引起温差裂缝, 浇筑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夜间, 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 或用湿麻袋覆盖, 必要时应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 在水平、垂直泵管上, 加盖草袋, 并喷冷水。
2.3 混凝土振捣与养护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泡沫胶;质量通病
0.引言
在使用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现象,并且这种质量通病多年来没有很好的办法彻底解决,钢筋混凝土柱子成型后一般都需要进行返工或人工修补,费时、费力,对参建单位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消除质量通病,特别是诸如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的问题,是建筑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争创优质工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所以我们在组织多氟多科技大厦工程施工时,需要研究一套新的方法,确保消除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的质量通病,实现工程创优目标。
1.工程概况及质量目标
我公司承建的多氟多科技大厦工程,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高度45.10m,总建筑面積21420m2,各层层高为:一层4.60m,二、三层6.00m,四至十层3.90m,十一层5.10m,顶层4.80m,室内外高差0.45m。
该工程1至11层混凝土框架柱子共585根,其中最大截面尺寸为1000X1000mm,最小截面尺寸为500X500mm。
该工程是公司年度重点工程,质量目标的争创中州杯奖,对钢筋混凝土柱子的质量要求有:钢筋混凝土柱子外观质量好,杜绝漏筋现象的发生;一根柱子成型后蜂窝面积控制在10cm2以内;无需人工修补即可满足外观质量要求;降低混凝土柱子烂根率至1﹪。
2.防止烂根的施工方案对比选择
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各个施工队班组长、监理、业主组织召开了关于“消除质量通病”研讨会,将“混凝土柱子烂根的质量问题”作为重点讨论、研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认为产生混凝土柱子烂根的主要原因是模板底部封堵不严密漏浆所致。针对这一因素,提出了以下三个解决方案并逐一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2.1方案一:采用水泥砂浆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
施工方法:柱子模板根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用M7.5水泥砂浆堵塞,其砂浆与模板、楼面板形成直角三角形。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浇筑柱子混凝土。
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实施。
缺点:水泥砂浆达到一定的强度,需要时间2~3天。实际施工中,工期要求紧,很容易发生因抢工期而盲目浇筑混凝土,以致忽视了砂浆的强度,这就导致了浇筑混凝土时其压力将缺乏强度的砂浆冲刷,达不到用砂浆堵塞空隙的效果。
2.2方案二:采用废旧编织袋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
施工方法:废旧编织袋清理干净后人工卷成圆柱体塞进柱模根部空隙,以达到堵塞空隙的效果。
优点:操作简单,材料二次利用且经济适用。
缺点:废旧麻袋堵塞时,其材料的不规则性,易出现堵塞不到位,即漏浆现象很容易发生。
2.3方案三:采用胶枪喷出的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
施工方法:通过胶枪将其泡沫胶喷出,填充于柱子根部空隙以防止混凝土漏浆现象的发生。
优点:泡沫胶在没有凝固之前是可流动、可膨胀的化学品,且有很强的伸缩性能,能够填充大小不一且不规则的空隙;泡沫胶凝固时间只需20-50分钟,适用于现场的施工速度快、工期紧的环境,且不容易脱落主体。
经过讨论、研究认为:受条件限制过大,方案二防止混凝土柱子烂根效果不明显,方案三采用“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在经济合理性、操作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我们就把该方案作为“防止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的施工新方法”进行探索实践。
3.以防止混凝土柱子烂根的施工控制措施
通过业内人士交流、咨询、论证,认为“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以防止出现混凝土柱子的烂根现象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以下三项内容:即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的工艺流程;保证泡沫胶粘贴性能;工人的操作技能。
3.1工艺流程
以上工艺流程图是项目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讨论得出,并作为技术交底的内容下发给木工班组、混凝土班组。同时,将此工艺流程图制作成600X800mm的喷绘张贴于项目部会议室、办公室等。从而真正做到上至领导下至工人对“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的工艺流程的基本内容熟悉、掌握,为现场施工作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2泡沫胶的粘贴性能
有效保证泡沫胶的粘贴性能主要在于基层是否清扫干净、是否达到泡沫胶的工作强度。采取措施如下:
3.2.1在模板安装之前安排专职质检员要求木工班组对模板、混凝土面层先用水冲洗,再用扫帚清扫。在达到模板、混凝土面层清扫干净且无积水后,再进行模板安装及泡沫胶填充柱子根部空隙。
3.2.2柱子根部在填充泡沫胶半个小时之内不得浇筑混凝土,项目部作为书面的技术交底下发给泥工班组。
3.3工人的操作技能
在使用泡沫胶时,若泡沫胶过多,则留在模板内将占用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影响结构安全;若泡沫胶过少,将难以全部填充柱子根部空隙达不到防止混凝土柱子烂根的作用。因此,工人打泡沫胶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柱子根部成型效果。故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3.3.1由项目部领头,邀请使用泡沫胶的熟练技工及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给本工程的作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其重点内容为:①胶枪的使用技能;②泡沫胶成形的直径大小(≯15mm);③泡沫胶的喷出速度(以100mm/s为宜)。
3.3.2工人使用要胶枪正确、熟练,有效保证泡沫胶填充的质量。
3.3.3为减少材料的浪费及提供工作效率,将“除了经过培训后且熟练的工人使用泡沫胶外,其他工人严禁操作胶枪进行泡沫胶的填充”的内容作为技术交底下发给各个相关班组。
4.方案实施效果
采用“泡沫胶填充柱子模板根部空隙”的方案实施后,我们对一至六层钢筋混凝土柱子的浇筑质量进行了现场外观检查,共检查225根柱子,只有1根柱子成型后根部蜂窝面积超过了10cm2,其余224根柱子根部不存在蜂窝、漏筋等现象,柱子根部的烂根率仅为0.44%,观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本工程质量目标的要求,得到了业主、监理及同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可,树立了我公司学习性、创新性企业的良好形象。
5.结语
造成钢筋混凝土柱子烂根的原因很多,除了本文中的模板底部封堵不严密漏浆外,还有混凝土的配合比有误、混凝土离析、底面垃圾未清除净、振动棒长度不到位、振捣不均匀等因素,只要针对产生烂根现象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落实相关的控制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钢筋砼烂根的质量通病,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向嵘.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6,(10).
2、对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对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三、孔洞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 3.1 调配颜色
多数修补工作的失败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的。既使是使用了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也很难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常修补所用的混合料有以下几种配比(具体最优的配比只有通过现场调试得出):①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水;②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沙+ 水;③白色波特兰水泥+ 普通水泥+ 沙+ 水;④白色波特兰水泥+ 沙+ 水;⑤普通水泥+ 沙+ 水。以上五种配合比为保证修补材料和原混凝土的结合都可以考虑加胶。3.2 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进行修补时,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这是因为干面会吸取用于修补的沙浆中的水份,从而将降低新材料与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也会降低修补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湿,最好的做法是充分湿润表面,在表面还有点潮湿的时候进行修补效果较佳。3.3 打 磨
对于漏浆造成的挂帘和模板安装不稳造成的失准(混凝土表面凸起),可以直接使用角模机(金刚磨盘)在混凝土表面打磨。3.4 气孔的修饰
(1)把需要修补的部分用水湿润;
(2)用镘刀将调好的沙浆压入气孔,同时刮掉多余的沙浆;
(3)注意养护,待修补的沙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沙纸进行打磨。3.6 蜂窝麻面的修饰
(1)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混凝土;(2)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凿除的深度大致一样;(3)把需要修补的部分洒水使其充分湿润;
(4)根据凿除的深度决定使用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压入;(5)洒水养护。治理措施:将来表面要做粉刷的,可以不做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混凝土原浆抹平、压光。治理措施:轻度蜂窝可以先用水冲刷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情况较严重的蜂窝现象,应先凿除混凝土有酥松层,露出坚实的混凝土,用水冲刷干净后,支膜用高于设计级配一级的混凝土仔细浇灌密实;若蜂窝深度很大,凿除酥松混凝土可能会影响结构安全,可以用进管压浆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柱子烂根在工程上还是出现的较多,处理方法还是砼缺陷的常规处理方法:
1、凿除烂根部分砼,清除干净,套浆,采用高一级别的砼进行修补。对付烂根的办法:
1、柱子根部支模必须仔细,尽量避免模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2、对于空隙采用木条或者砂浆进行封补,避免砼漏浆。
3、柱子砼浇筑前要先行套浆,加强砼之间接合度。
论文摘要:文章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阐述。引言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期中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作一探讨。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其处理措施
2.1 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拉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可超过其他处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2.1 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2.2 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在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2.2.3 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2.2.3.1 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2.2.3.2 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2.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2.3.1 控制温度措施。2.3.1.1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于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3.1.2 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2.3.1.3 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2.3.1.4 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2.3.1.5 在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时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2.3.1.6 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2.3.2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2.3.2.1 合理地分缝分块
2.3.2.2 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2.3.2.3 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结语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心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虽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的关键。针对双永高速公路A18标段的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管理
1、明确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关键工序质量落实到人,实行质量责任奖罚措施。对一线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职业素质。
2、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规范试验室管理制度。一是要组织好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试验检测技术交流,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二是保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
二、施工工艺
(一)、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挡板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防治措施:
认真做好混凝土配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处理方法:
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末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末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 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其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末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折;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 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 和突出颗粒,先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阶段总结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病害。混凝土早期表面裂缝在以后气温骤降形成的温度应力和外力作用下, 表面裂缝可发展成具有破坏性的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改变混凝土的受力条件, 从而有使局部甚至整体结构发生破坏的可能, 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性。
2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 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 如干燥过快, 则产生收缩裂缝, 通常发生在表面上, 裂缝不规则, 宽度小。2) 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3) 温变裂缝。4) 设计欠周全。5) 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6) 在使用过程中, 改变原来使用功能, 将办公室改为仓库、屋面加层、使用不当、增大梁上荷载等均会出现裂缝。
3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根据裂缝的成因情况, 可将裂缝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材料、气候等造成的一般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等。这类裂缝一般对承载力影响较小, 可作一般处理或不处理;另一类裂缝明显影响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随着裂缝的扩展和延伸, 钢筋达到屈服强度, 受压区混凝土应变量增大, 结构刚度大大降低, 构件趋向破坏。此类裂缝必须及早采取加固补强, 以满足结构安全需要。
4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4.1 严格控制原材料, 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
1) 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 175-92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344-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应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 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发生裂缝。2) 细骨料。细骨料宜选用中砂, 细度模数控制在2.4~3.0。3) 粗骨料。粗骨料级配应合理, 减小粗骨料空隙率, 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 粗骨料最大粒径尽量增大, 以节约水泥, 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控制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 减少混凝土的薄弱层面。4) 配合比。科学设计配合比, 确定适宜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
4.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 拌和。拌制混凝土时, 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进行配料, 水、水泥、砂、石子均应以重量计, 不得以车、锨数计量。称量偏差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拌合程序和拌合时间应通过试验决定, 并严格控制。2)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采取的主要措施为:预冷骨料、遮阳防晒、洒水降温和加冰拌和。运输时对运输车进行遮阳防晒和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仓面要遮阳, 减少混凝土冷量损失。3) 浇筑仓面控制。浇筑时应严格控制以下几方面:a.不合格料严禁入仓, 入仓的不合格料要清除, 严禁在仓内加水;b.每一浇筑层收仓要平整, 不要出现台阶, 否则相对应的面层混凝土部位在气温骤降情况下, 应力集中易出现裂缝;c.振捣混凝土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 不出现气泡, 并开始泛浆为准, 防止漏振、过振, 以防混凝土离析或不密实产生裂缝;d.因事故停仓, 间歇时间不宜超过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 否则按施工缝处理, 防止出现薄弱层;e.同一仓面严禁使用不同强度和不同水泥的混凝土。4) 二次抹压。混凝土浇筑完毕, 抹压成型。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消除因混凝土干缩产生的裂缝。塑性收缩产生表面裂缝, 以增加表面混凝土密实度。二次抹压对消除以上原因产生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效果显著。5) 高温季节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浇筑时间应尽量避开大风、高温天气, 赶在夜间或气温较低时进行。否则应在仓面上遮阳防晒, 防止阳光直射仓面。
4.3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和表面保护工作
1) 浇筑完毕12 h后即可开始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d (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 。高温季节和重要部位应适当加长养护时间, 并用保水材料覆盖。严禁阳光直射新浇混凝土表面, 充分养护是防止混凝土干缩裂缝的重要措施。2) 冬季浇筑混凝土拆模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在5 d左右。拆模后应立即对混凝土面进行保温。冬季混凝土严禁洒水养护, 应采取喷涂养护剂、覆盖保水材料等措施。3) 当日平均气温在2 d~4 d内连续下降6 ℃~9 ℃时, 未满28 d龄期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保温, 防止气温骤降出现裂缝。4) 应避免混凝土结构早龄期过水, 过水会造成混凝土环境温度骤降, 极易出现温度裂缝。
4.4 优化设计
建筑平面应规则, 尽量避免平面形状特变;混凝土中配筋率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5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5.1 不降低承载力的裂缝的处理方法
1) 表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缝较窄, 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 常用的是沿混凝土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 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施工时先将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打毛, 清水洗净干燥, 将混凝土表面气孔由油灰状树脂填平, 然后在其上铺设薄膜, 如果单纯以防水为目的, 也可采用涂刷沥青的方法。
2) 充填法。
当裂缝较宽时, 可沿裂缝混凝土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 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 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施工时, 先将槽内碎片清除, 必要时涂底层结合料, 填充后待填充料充分硬化, 再用砂轮或抛光机将表面磨光。
3) 注入法。
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 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的修补方法, 首先裂缝处安设注入用管, 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 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 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此法在裂缝宽大于0.2 mm时, 效果较好。
5.2 降低承载力的裂缝的处理方法
1) 钢箍加固法。
此法适合于补强构件内特长箍筋及弯起筋不足, 抗剪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具体方法是:用扁钢或圆钢制成垂直或斜形的钢箍, 两端留有螺纹, 套入钢板后用螺母拧紧。
2) 粘贴加固法。
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粘结到构件混凝土裂缝部位表面, 使钢板 (或型钢) 与混凝土连接成整体共同工作。粘结前, 钢材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混凝土表面刷净干燥, 粘结层厚度为3 mm左右。
3) 构件的三面或四面加做围套法。
在构件的刚度、强度或剪力不足且相差较大的情况下, 采用构件的三面或四面加大, 做钢筋混凝土围套加固较为适宜。
4) 梁的单面加大截面法。
单面加大截面法分两种, 即上面加高或下面加厚。梁的上面加高适用于梁的支座抗弯强度不足的加固, 所加混凝土靠焊在原梁上部箍筋上的附加箍筋与原混凝土连接成整体, 上部荷载靠附加纵筋承受。梁的下部加厚, 适用于梁跨中抗弯不足加固, 当梁截面强度与要求相差不大时, 可将梁下加厚80 mm~100 mm, 配置新的纵筋与原钢筋焊接, 做法同三面围套。当梁的截面下部增加100 mm以上时, 按计算配置纵筋和箍筋。
6 结语
钢筋混凝土裂缝应针对成因, 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 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旦产生裂缝, 应全面调查分析, 查明原因, 在选择处理方法上, 应比较论证, 综合考虑, 以求施工方便, 经济高效。
摘要: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分类, 详细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以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危害,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3]JGJ 116-98,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
[4]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5]DGJ 32/J 16-20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
关键词:大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措施;静态爆破
1 概述
某水电站由混凝土坝、土石坝、升船机等水工建筑物构成,初期工程于十九世纪70年代建成,坝顶高程162m,正常蓄水位157m,挡水建筑物总长2494m,其中混凝土坝长1141m。
水利枢纽因作为调水工程的水源,需要对其进行加高,加大库容,抬高水位。大坝加高完成后,蓄水水位将提高到170m,大坝高程达到176.6m。该枢纽大坝的老坝体混凝土龄期已经超过了30年,大坝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老混凝土表面的碳化表层和风化层必须全部凿除干净,才能使新浇混凝土更好的与原坝体结合,避免产生危害性的裂缝。
由于建成时间很长,老混凝土温度已经相对稳定。在老混凝土上大面积浇筑新混凝土,为避免因温度应力影响新老混凝土的结合,产生温度裂缝,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减小老混凝土对新浇混凝土约束力,做好后浇筑的新混凝土的温控防裂工作。另外,下游坝面除受侧面老混凝土的约束外,同时受底部混凝土或基岩的约束,其对新老混凝土结合的影响更复杂,施工中必须避免或减少混凝土裂缝。因此,为使新浇混凝土能更好地与原坝体结合在一起,新老混凝土粘结问题是该大坝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2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措施
为改善新老混凝土坝体联合受力状态,确保大坝加高后安全运行,改善加高后运行期坝体及坝基应力状况,现阶段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采取了以下施工措施:
2.1 碳化层凿除 老坝体凿毛面积总共约6.9万m2。坝顶凿毛结合坝顶拆除,全部采用机械凿毛。下游面及侧面采用机械凿毛结合人工凿除:机械凿毛主要选用了喜利得的TE905型混凝土凿毛机,成本较高;人工凿毛主要为人工手持风镐凿除。最后采用高压水冲毛方式。凿毛深度:凿除后的混凝土表面要求显露出石子,老混凝土水平面及斜坡面凿毛深度2cm到3cm,垂直面的凿毛深度3cm到5cm,对于混凝土有损伤的局部部位,凿除深度要相应加大,保证碳化层被完全凿除。
2.2 切割新增键槽 为了改善新老混凝土结合,在坝体表面切割出断面为不等边三角形的抗剪V型键槽,其短边与结合面呈水平或一定角度布置,考虑到该切除工程不能损伤大坝主体结构,采用锯割静裂法施工与钻孔静力膨胀两道工序交替作业的办法来分段切割施工键槽。键槽长边采用喜利得公司的液压盘锯系统切割,短边钻孔采用Y-24或Y-18型手风钻施工,灌注静态爆破剂进行静态爆破,分块吊装。
2.2.1 盘剧固定导轨安装。轨道安装要求稳定,牢固。由于坝体表面切割的是V型键槽,锯片与坝体表面呈一定的角度,需要使用HILTI专用轨道倾角垫块来完成轨道倾角的安装控制,采用喜利得高强度锚栓完成导轨固定;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延长轨道的直线性,使用激光定位仪测定来保证轨道的连接。
2.2.2 盘锯静力切割与静态爆破。V型槽长边采用液压盘锯切割,由于键槽的设计尺寸不同,盘踞锯片的直径采用几种直径的组合。施工必须按小锯盘在前,大锯盘在后的原则,本工程锯盘直径分别采用的是800mm、1200mm、1600mm,在混凝土中的对应切割深度分别是300mm、500mm、700mm,切割由浅到深,直至设计深度,保证了键槽的质量。
短边钻孔采用Y-24或Y-18型手风钻施工,与切割作业交替进行。钻孔和切割完成后,人工灌注静态爆破剂实施静态爆破。
2.2.3 取芯。施工中将切下的长条混凝土芯块分解成段,分解过程中要注意不破坏基础混凝土,同时保证芯块与基础分离,采用HILTI重型的化学锚栓并配置U形吊环现场起吊运输芯块,每段芯体起吊需要两个吊环,注意保持平衡。
切割完成的键槽,对其表面进行人工凿毛处理,冲洗等。
2.3 施工锚杆 坝体周边距横缝30~50cm布置锁口锚杆,锚杆插入原坝体2m、3m长短相间,锚杆总长4.5m,间距为1m。其余采用普通砂浆锚杆,梅花型布置,间排距2m×2m为宜,周边锚筋加密,锚杆材料采用Φ25mm的II级螺纹钢筋,砂浆强度等级为C20。
2.4 缝面处理 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先对老混凝土面进行冲洗并充分润湿,然后铺设一层砂浆作为垫层,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结合。
2.5 综合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加强混凝土温控防裂,是新老混凝土结合处理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的温控标准,针对大坝加高工程的特点,结合坝址气象条件,制定了详细的温控措施:
贴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贴坡浇混凝土的温控防裂工作,减小新混凝土降温收缩对老坝体的应力影响,不能产生危害性裂缝。因此,严格按技术条款的要求施工,通过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贴坡混凝土最高温度,将贴坡混凝土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降到要求的温度,保证施工质量。
溢流面、闸墩等重要结构部位:混凝土质量要求高,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温升较高,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并做好养护及保温措施。
溢流面和闸墩之间的浅槽回填:在较低气温时进行浅槽的回填,回填前将两侧混凝土冷却至稳定温度,建议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保证浅槽回填质量。
加高混凝土:加高混凝土下部受到坝顶老混凝土约束,易产生裂缝,上游面为迎水面,防裂要求高,采用有效措施避免产生裂缝。
在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季节里施工。施工中,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按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控制分层厚度及浇筑间歇期,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强浇筑后的养护,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综合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增加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3 结束语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施工是工程的技术难点之一,本文介绍的处理措施,是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后而制定的措施。由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的复杂性,在今后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06年.
[2]王光明.浅谈丹江口水库新老混凝土结合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9.
【混凝土烂根处理措施】推荐阅读:
大体积混凝土处理措施06-1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11-1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案07-16
混凝土外观质量处理方案07-21
铁塔混凝土整改措施11-03
浅谈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与处理07-16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处治措施10-24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析05-31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