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背景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术背景(精选8篇)

学术背景 篇1

山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省属师范类类高等学校,这里风景优美,学术研究氛围浓厚。201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前三年中,我们的课程设置是这样的:除了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等之外,在大一时主要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学概论、现代汉语等专业课程,它们提高了我的人文素养,培养了我良好的思辨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大二主要学习专业课,学习了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影视学理论、美学、影视编导等课程,同时主动阅读一些跟专业相关的书籍,如希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等等,大二时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一、二年级时我一直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和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我一直督促自己要勤学敏思,努力拼搏,良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使我大学期间积淀许多知识,也定能让我的研究生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历程受益良多。大三时我努力学习电影类相关知识,使自己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深入了解本专业的相关领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三时我的成绩在年级第一名,专业课成绩达到85分以上,一项项用汗水换来的成果验证了我的努力,小组一起拍摄的微电影也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大三下学期学院为我们安排了实习。经过努力,我在大学前三年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两次获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两次获优秀学生的称号。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对电影学领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非常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

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写剧本,拍微电影进行创作。分析电影作品,分析当前电影市场和电影现象,以艺术传播的角度和哲学、美学的角度学习电影。

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

我为自己做出以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1.端正态度、静下心来,刻苦努力学好研究生期间的专业课程,广泛地阅读艺术学理论、影视方面的相关论著,积极和导师、同学探讨学习,夯实知识基础;

2.花费更多精力在研究上,在研究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多跟导师和师兄师姐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课余时间多跟导师探讨学习,配合导师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争取能有较有影响力的成果。

3.重点关注影视艺术发展规律和现象,熟悉我国文艺政策,提高自身文学艺术修养

4.同时我将利用一切机会选修或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余认真及培养各种综合技能,我还会充分利用社会实习机会,使理论紧贴实际,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认识和研究水平。在这样一个宏观的专业理论体系下,继续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断促进在这一方向的进步。

学术背景 篇2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大数据时代已经掀起了各行各业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热潮。微信的出现, 不仅严重冲击了传统电话、短信的经营业务, 更让各类信息的交流模式和企业的运作模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 “数”管理模式的开启和“大社会”模式的业已形成, 尤其是各类通过微信平台运作的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成长, 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三分技术, 七分数据, 得数据者得天下。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传媒中的一种, 在信息流的不断变革中, 也经历了数次变革。作者与编者之间的交流经历了由传统的手稿邮寄、磁盘传递、电邮沟通发展到现在的在线投稿模式。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发行、纸质先发行与期刊数据库后展示并存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在线优先出版。在大数据背景下, 数据在未来必将成为各类竞争中最大的交易商品。这并不仅仅因为大数据时代存在庞大的数据量, 更是因为这些海量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共享和交叉复用后形成的不断升级的“有效数据”后存在不可估量的价值。有专家曾断言:未来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 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 数据的交叉复用将把大数据变成一大产业。在大数据背景下, 学术期刊经营者如何掌握各类核心数据, 履行好数据的提供方、管理者和监管者职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微学术期刊平台搭建的必要性

在传统传播年代, 优秀的作者和编辑确实是期刊赖以生存、发展和取胜的关键。但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因为从信息收集到正式出版发行跨越的时间段较长, 数据统计难于做到全面、及时, 可用的反馈信息也非常少, 导致决策者的决策与行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建立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之上。目前的在线投稿系统、期刊数据库和优先出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沟通效率, 文本数据统计相对也更快捷有效, 但学术期刊依旧摆脱不了被动等待受众前来“掀盖头”的尴尬局面。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长, 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有了极大改变, 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阅读兴趣正在步步减弱, 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和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阅读习惯。尽管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很强, 需要受众的深度阅读, 但“深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本身并无冲突, 所以笔者觉得:传统纸质学术期刊若不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发生改变, 敏感受众群则无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尽可能快速的扩大, 文本也会缺乏主动靠近受众的经由途径。这样必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普读文本无法与广大读者见面而被湮没在信息流中,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本生产的巨大浪费和社会开放式普遍教育效果的缺失。

如何才能在数据不断膨胀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是当今各类媒体努力追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学术期刊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 影响学术期刊核心业务范围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核心作者群的建设, 敏感受众群的形成和扩大, 编读往来实时数据的接收、分析与反馈, 编校过程数据的有效利用, 版面设计与策划的数据基础等。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称:“数据, 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 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诚然, 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 所有业务部门仅有的无法被竞争对手完全复制的独门绝技则是其手头所拥有的各类数据和人员。而大数据本身具有的4V特点 (数据体量大, 已达PB级;数据源种类和格式丰富;数据处理实时快速, 1秒钟定律;数据来源完整真实, 最终分析结果及决定准确度很高) 只要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学术期刊目前存在的大部分困难则能够顺利得到解决, 文本的受众群体逐步扩大和文本的有效阅读状况也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

二、大数据背景下微学术期刊平台搭建的实施途径

(一) 认清形势, 变革理念, 为微学术期刊平台的搭建把握前进方向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了大数据时代背景存在的真实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的思想观念才会在真正意义上起到督促行动的作用, 微学术期刊平台的搭建才会有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可能。事实上, 大数据时代背景带给传统产业的冲击已经在各行各业凸显, 无论是在宏观的军事、金融、通讯领域还是在专业性极强的物理学、生物学和生态环境学领域, 大数据都已经被广泛深入研究和运用。IBM公司近几年在大数据方面提出了“3A5步”的动态路线图, 沃尔玛公司充分挖掘大数据以帮助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方案实施。大数据作为IT产业新一轮的技术变革, 必将影响到各行各业的管理运作理念、组织业务流程、市场营销决策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未来的科学分析与决策取胜的砝码一定会来源于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 而不是经验或直觉。只有领悟到了这一时代背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转变观念, 理性改革, 成为这一改革浪潮中的先知先觉者和勇敢实践者, 才有可能成为这一场竞争角逐的胜利者。

(二) 抓住机遇, 变革技术, 为微学术期刊平台的搭建提供前进动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微学术期刊提供了有利的成长环境, 同时数字化形式和精致的内容也将成为未来传播的主流, 所以传统的学术期刊需及时改变运营模式, 及早搭建微型传播平台, 以适应这场新型的媒介革命。为满足受众“碎片化”、“深度阅读”并存的需求, 学术期刊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加速技术改革, 为搭建微学术平台提供前进的动力。

一是抓住机遇, 紧随时代步伐, 做好硬件与软件的必要准备。硬件方面, 学术期刊应在运营过程中注意及时了解国内外IT信息产业的相关信息, 及时更新提升已有的数据在线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新功能的开发利用。软件方面,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储备。除了应注意在学术期刊编辑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下大力气外, 对现有的学术期刊编辑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也是一个努力追赶时代进步的解决方案。在世界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的今天, 要实现依靠信息产业的新成就来带动我国各行各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术期刊文本是否能得到受众的广泛有效阅读是关键。

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背景所提供的各种平台, 扭转被动等待受众阅读的状态。除传统的发行方式外, 积极寻求与各类新媒体如APP、微信等平台的紧密合作, 逐步实现主动推送阅读材料, 增加学术期刊文本与受众见面的机会, 并充分挖掘这些合作项目中的各种可能的契机逐步扩大受众面, 如通过微信平台中的“朋友圈”和“扫一扫”功能, 学术期刊便可以通过受众本身的同行业人际交流分享实现受众的广泛扩展, 完成学术期刊部分文本的付费阅读。

三是充分挖掘大数据概念中的各类真实有效数据所带来的价值, 注重数据的分析与复用, 改善学术期刊目前上涨势头不足、参与面极度受限的现状。通过对与学术期刊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科学有效地找到更好的编者、作者、读者三位一体的互动方式, 实时收集反馈信息, 利用大数据的各种分析系统帮助学术期刊敏锐地发现最新的科技研究板块和热点、优秀的学术期刊文本创作者, 能得到受众热烈反响的学术领域研究问题, 更利于受众理解与参与的大众学术研究方式等, 从而拓宽学术期刊的研究面, 为学术期刊本身的发展提供动力, 更为学术期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履行好数据的提供方、管理者和监管者职责提供保障。

(三) 继承与创新, 在稳步发展中抓住增长突破点

因为微型学术期刊平台的搭建在目前仍只是在起步阶段, 就如微杂志、微课堂等新兴事物一样, 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所以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下, 在继承传统模式中的优秀之处中寻求新型传播模式的合理切入点, 在稳步发展中谋求创新与突破, 争取在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增长点和突破点, 实现学术期刊发展的大跨越。

三、结语

大数据的出现已将人类社会带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浪潮, 在这一时代潮流中, 只有勇敢的探索者才有可能成为幸运的弄潮儿。只有抓住机遇, 勇敢面对挑战, 我们才有可能有所发现。探索本身就是机遇与风险的结合体, 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是自然的, 但若不能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面对时代的变迁, 失败则是迟早的事情。我们只有在大胆探索的过程中, 注意及时有效地灵活应对, 稳妥推进, 才有可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多一份信心, 少一分挫折。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媒介中的一支专业队伍, 更有必要及早地厘清改革的方向, 赶上改革的大潮, 通过搭建微学术期刊平台, 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 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长足发展抓住机遇。

关键词:大数据,微学术期刊,平台

参考文献

[1]彭远红, 孙怡铭.简论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J].科技与出版, 2014 (3) .

[2]刘俊, 张昕.大数据视域下的科技期刊数据库建设[J].编辑学报, 2014 (2) .

[3]姚戈, 王淑华, 王亨君.大数据时代DOI的应用意义与中国科技期刊应用现状[J].编辑学报, 2014 (2) .

[4]钟瑛, 张恒山.大数据的缘起、冲击及其应对[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 (7) .

[5]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4) .

[6]马兰兰.浅谈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J].传播与版权, 2014 (4) .

[7]蒋学东.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策略[J].传播与版权, 2013 (11) .

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德国背景 篇3

晚清时局巨变,中西文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美国中国学家任达(Douglas R.Reynolds)所说:“在一八九八年百日维新前夕,中国的思想和体制都刻板地遵从了中国人特有的源于中国古代的原理。仅仅十二年后,到了一九一○年,中国人的思想和政府体制,由于外国的影响,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革命性的。在思想方面,中国的新旧名流(从高官到旧绅士、新工商业者与学生界),改变了语言和思想的内涵,一些机构以至主要传媒也借此表达思想。在体制方面,他们按照外国模式,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建立的政府组织,改变了形成国家和社会的法律制度。”这种重大的变化在学术上就是“援西入中”,以“六艺”、“四部”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被解体了,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和学科建构开始逐步形成。

如果我们想解释清楚今天中国的学术体制和学科思想的根源,那我们必须回到晚清的“西学东渐”时代,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为此已经有了许多重要的进步,使我们开始逐步摸清我们今天所表达的学术思想、语言以及我们今天所生存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的来源。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著作(《主体的迁变——从德国传教士到留德人群》)就是沿着这样一个学术路向展开的,如果将其放在近年来的学术发展脉络中,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想以下两点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在学术界首次如此清晰地勾画出了德国思想对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对晚清传来的“西学”有了一个更为具体、深入的认识。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两个特点:一是讲“西学东渐”的“西学”时不太细分的,当时传来的思想是美国的思想还是法国的思想,这种学科体制是德国还是英国的,研究者关注不多,大都一概说成“西学”。其实,西方是分为不同的国家的,每一个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区别。只有具体地研究当时“西学”的来源国,这种研究才会具体化,也才有深度。二是在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的形成时,研究者的重点大都放在中国本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这样的重点没有一个前期对西方思潮和体制的了解,不了解当时西人所介绍的西学来源和所在国的关系,对“西学”本身的特点和“西学”本身的形成和变化注意不够,我们就很难从中国文献本身揭示中国近代制度变迁的特点。作者在书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将晚清所接受的“西学”放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变迁之中加以考察,使我们对晚清所接受的“西学”有了一个更为深入地认识。

这本书的看点之一在于此。正如作者所说:“理解德国的意义,必须放置在现代世界形成的整体框架中,才更易看得清楚。在我看来,虽然可将现代性的开端追溯到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但真正之潮流涌动、山雨欲来,仍当属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其标志有三:一曰传统秩序的终结,以美国独立与法国革命为标志;二曰科学话语的确立,以柏林大学的建立与费希特的《知识学》为标志;三曰思考方式的呈现,以歌德的《麦斯特》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标志。”这样十八至十九世纪初西方思想的中心是德国,像哈耶克所说的一八七○年之后“六十年中德国成为一个中心,从那里,注定要支配二十世纪的那些思想向东和向西传播。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李斯特还是施莫勒,桑巴特还是曼海姆,无论是比较激进形式的社会主义还是不那么激进的‘组织’或‘计划’,德国的思想到处畅通,德国的制度也到处被模仿”。作者甚至认为,“应该说,自十九世纪以来,在长达二百年的时间里,现代世界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德国思想的笼罩之下”。

我想这样的结论,这样一种对十九世纪西方思想的解释是过去许多做晚清史的学者很难听到的。德国在十九世纪对西方如此重要,德国拿什么东西献给西方现代社会呢?这就是建立在德国哲学思想之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术体制。这样我们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时,就必须重视德国,就必须了解德国在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和历史。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到一九○○年为止,横渡大西洋到欧洲伟大的学术研究中心,主要是德国的大学留学的差不多一万名美国学者,坚定地服膺于学术研究和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和学习的思想回到美国”。这就是说,美国当时在思想和学术上是跟着德国跑的。

正是如此清晰、明确地指出德国在西方现代思想和学术体制上的地位与作用,我们才能更为深入具体地理解晚清以来我们所接受的西学的特点,特别是在学术体制确立上的西学来源,没有这样对“西学”的具体研究,对近代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深入的研究。

第二,这本书对在中国传播德国思想的主体的转换做了深入的研究。以往在对来华传教士的研究中,对其在中国的活动比较关注,对他们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和作用与其本国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他们在华活动的影响研究不够。作者在书中再次展现了他熟悉德国近代文化和制度的特点,在谈到德国来华传教士的这种主体作用变化时他讲了三条原因:“其一,传教士思路从‘功利利益’到‘文化立场’的变迁,反映出帝国消解是大势所趋。这不仅表现在传教士作为政治力量的‘逐渐黯淡’,同样也表现在帝国政治精英层面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其二,某种意义上具有传统延续性的‘现代性’命题正为新一代传教士自觉所认知,现代的兴起乃是不可抵挡的大势所趋。”“其三,由‘帝国话语’到‘现代转型’的转折,为日后的‘双边学术场域互动’铺垫下很好的基础。”德国来华的传教士,他们在向中国介绍西学时是直接和德国思想,和德国本身在欧洲地位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他的研究我们看到来华的德国传教士是如何和德国的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相通、互动,并深刻地受到本国思想的影响。德国在欧洲地位的下降和变化直接影响到在华的德国传教士的传教路线的变化。这点在英美来华传教士中也有同样的特点,他们在华的传教特点和路线直接源于其教派在国内的地位和宗教理解,不同的教派,宗教思想的不同,他们在华的传教路线就不同。以往的来华传教士研究中,这点是个薄弱环节,学者们往往只根据传教士在中国的材料来讨论他们的思想。殊不知,西方才是其思想的大本营,所在国才是其传教动力之源。传教士是跨越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梁,我们必须对这座桥梁的两端的文化都十分熟悉,才能做好来华传教士的研究。

在书中,作者对卫礼贤从传教士转换为汉学家的分析十分精彩,对西方汉学的发展来说,卫礼贤的转型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从“传教士汉学”到“专业汉学”是一个历史性的趋势,但像卫礼贤这样将两种身份聚于一身,并成功地完成这种转变,具有很大的戏剧性,个人命运和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分离,在这里显示出历史的吊诡。同时,在卫礼贤的经历中我们也看到近代中国学术的转型,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的形成与来华的汉学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门类的建立,许多学科的形成不少都和来华的汉学家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四部”到“七科”,从经学到现代人文学科,近代来华的汉学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对卫礼贤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作者通过对卫礼贤和蔡元培、杨丙辰的合作完成了在中国介绍德国西学思想主体的转移的研究,说明了中国近代学科体制的建立是如何从传教士、讲学者、汉学家转换到中国本土学者手中的。同时,他以中研院和德语专业的建立与发展,说明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中国近代学科形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本书的研究中我体会到,我们在讨论现代中国学术的形成和现代学科的建立时必须考察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近代学术和文化的产生都是在中外文化的激荡中形成的,而以往的形成研究要么只从中国文化本身考虑,要么只从外部力量考虑,都有道理,但显然不全面。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指出中国近代学术和学科体制是在中外文化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一种“学术互动”。而且更深入地分析作为西学内容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传入的具体内在过程,是如何催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德语的产生。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看到对西学的介绍从传教士到留学生主体的转变。这样作者就真实而细致地通过德国传教士和德国留学生这样两个群体展现了德国思想和文化、德国的现代学术体制和制度在中国近代学术形成的实际过程。

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多重、多方面、多种力量的复杂过程,实际上中国近代学术体制和学科的形成是多种力量集合的结果,是西学在中国长期传播的结果。从卫礼贤到蔡元培,在传播德国西学思想上主体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说传教士从此退出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建立的历史舞台,或者不再发生作用。从同文馆的建立开始,现代学科体制就开始启动,但就是在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以后,民国初年的教会大学在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的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即便从德国来说,民国期间的辅仁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立,在中国大学历史上和学术体制与学科制度的建立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说在中国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的建立、完善的过程中,“传教士—汉学家—留学生”这种主体的转换并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是一个混合而不断渐进的过程。这点作者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出,中国近代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建立的丰富历史画面。

近代以来,在“‘援西入中’的大潮中,中国社会有关现实世界及社会理念合法性论证的思想资源,渐次脱离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转而采纳西方现代性的知识样式”(《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复旦大学历史系编,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七年版)。从历史说,“如果把一九一○年和一九八九年年初相比,人们发现,在思想和体制两大领域都明显地彼此脱离,而且越离越远”。自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学术体制之间有了巨大的间隙,随着中国自己的学问“国学”转换为各门具体学科,学科化的中国学问开始一一纳入了西方现代学科体系,尽管民初关于“国学”的理解曾引起重大的争论,但西方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已成历史大潮,无法阻挡。

百年西潮最终导致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变化,并由此而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当下,被压抑的现代性在这个千年文化古国中以人类史前所未有的形式喷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其现代化进程之猛烈,社会变迁之巨大,在整个人类的现代化史上都未曾见。

当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当中国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国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时,文化自觉之心、之求,油然而生,此刻,中国学术界开始反思百年西潮在推动中国思想变化与发展的同时,由此所造成的对中国思想资源的冷漠、忽略,开始反思百年西学思潮所引起的学术制度化、学科规范化在推动近代中国学科发展的同时,这种规制对中国精神把握的隔离与漏缺。争论由此而产生。

问题的实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关注国别中心的创造性发展的同时,也应思考具有‘普遍主义’的问题。作为人类整体的世界,是否具有普遍主义的真理可能?或者这只是一种虚构的大同理想?如果每个民族(这里主要指以国家为载体的国家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历史和传统,并且仍将在很长时期内按这样的基本轨迹发展的话,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建构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与共识?它与民族—国家本身的发展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尝试去回答的问题。”民族文化理解和世界认知,西学学科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这些百年前曾经困惑我们前辈的问题,今天又以另一种形式开始困惑我们。

今天的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很像陈子昂在诗中所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过去已经失去,未来尚在探索。 学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活跃、混乱,思想从未像今天这样分歧、多元,书写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而无力,观念从未像今天这样纷杂而各奔东西。但这正是伟大时代的特征, 这正是一个新思想、新学术诞生的前夜,探索中预示着光明,争论中渴望着新生。

学术自由与学术评价 篇4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找到了与自然科学学者一样的感觉.但这种幸福中蕴含着痛苦,这种痛苦的内在根源是宪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学术自由未能完全实现.外在表现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本文所说的“学术评价”特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

作 者:程乃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30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篇5

缘起 2005年11月23日,方舟子在其建立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发表了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教授如此伪造论文发表记录》,该文认为刘辉利用其姓名缩写“Liu H”同一位名为“刘宏(Liu H)”两者姓名缩写一致的巧合,将刘宏的论文记入自己名下,通过诈骗的手段获得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的职位。

该文发表之后,又相继有网友对其简历进行了追查,亦发现了不少的伪造情况。

其采用的主要手段有:伪造相关论文发表纪录:其获得庆应义塾大学医科博士的论文无法被查询到;编造所获奖项:刘辉在简历中宣称于于1991年获得日本外科学会青年外科医师成就奖,经查证日本外科医学会并无该奖项;变相提高自己与别人合作发表论文的贡献:将名字位于刘辉后面的论文作者统统去除,从而造成自己是通讯作者的假象;杜撰莫须有的个人经历:如其号称曾于波士顿总医院任外科访问教授,经查证,该医院并不存在。其在美国获得的一系列称号和头衔(教授、中心主任、外科医师)也被严重质疑。刘辉回应:在新语丝上发表的质疑文章发表之后,《北京青年报》首先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刘辉也通过《北青》对新语丝进行了回应,称:出现此种情况是由于在整理个人相关资料的时,帮助其整理个人资料的图书管理员误操作所致,并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清华大学的反应:清华大学在刘辉的网上简历被曝光之后,其官方网站([1])下的医学院首先进行了关闭,就此事,学校官方对外界并无交待,而是在内部进行了相关的整风运动,于1月6日下发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学术思想道德的教育。

结局:该事件经过将近两个多月的沉寂之后,3月23日,清华大学对外界公布了对该事件的最终的处理决定:鉴于刘辉通过在简历中弄虚作假而谋取职位的情况,清华大学决定撤销刘辉的职务,解除合同。以下是该决定全文:

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关于对刘辉的处理决定: 刘辉,男,1959年5月31日生,自2004年6月起在我校医学院任教。经查证,刘辉在申请清华大学职位、职务以及在个人网页中提供的个人履历、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属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清华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清华大学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经2005~2006学第12次校务会议(2006年3月10日)讨论通过,决定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职务,解除与刘辉的聘任合同。

事后反响[编辑]

在对外界公布了对刘辉的处理决定之后,海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新民晚报》、《北京晨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明报》、海外《自然》《科学》等都进行了报道。清华大学对于刘辉的处理决定也得到了方舟子等学术打假者的称赞。关于该事件一个有趣的花絮是,刘辉所冒用的论文的作者刘宏,正是方舟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时的同班同学。

学术造假已成中国“学术之癌”,国家每年花大量的科学研究投入,结果制造了大量的“垃圾论文”,真正的科技创新却是严重不足。

如今的造假者不再满足于用假成果骗得科研经费,或者名誉了,像刘辉之流还用它登堂入室,爬到领导的高位。

刘辉被处以“极刑”可谓“罪有应得”,清华大学“清理门户”行动可谓果断。可是,如果细细品咂刘辉的造假被揭露的过程,我们仍会对一些细节感到不解。

据相关报道,刘辉东窗事发,是一位网友向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举报,并经方舟子检索、查实而再向清华大学举报的。这就让人顿生疑窦:为什么清华大学就没有发现刘辉的学术造假行为? 方舟子并非是三头六臂的人物,他的学术打假也没有用什么高科技手段,就是在相关的网站检索,并对信息加以验证、判断而已。比如说对刘辉,他发现收入刘辉名下的一篇署名“LiuH”论文,其研究领域与刘辉不符,因此再深入查证,发现原来LiuH另有其人,刘辉是鱼目混珠,将人家的科研成果窃为已有。可见,方舟子的工作并没有花多少心血,刘辉的造假也并不高明。刘辉的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方舟子查证的过程也不复杂,清华大学在重用刘辉之前,或者在重用过程中,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要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对刘辉来个“验明正身”呢?清大医学院事后还对媒体说“学院曾再三强调,要求每个教师要对个人网页进行认真校核、确

保准确无误。”看来,学院还是太相信教师的学术自律的能力,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

国内学术界学术造假泛滥成灾,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用人单位对待造假的暧昧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丑陋现象的发生。有不少用人单位,出于种种原因——或怕担失察责任,或投鼠忌器怕丢面子,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等等,对学术造假现象总是太过宽容,宽容到给人以包庇的感觉。有些造假行为即使被证实,用人单位也只是给一个什么小小的处分了事。像3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的石河子大学,对待一位被揭发的假教授事件就“一直对此保持低调”。

打击学术造假,固然需要多管齐下,但在中国现行的科研体制下,用人单位的能量不可低估。但如果国内的用人单位能够像韩国首尔大学一样对待黄禹锡造假一样,法不容情,将“偷吃禁果者”永远逐出“伊甸园”,相信国内学术造假的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的扼制。希望科研单位都多花点时间做“门户清理”工作,别把工作交给方舟子一个人。

内部举报造假行为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向方舟子举报刘辉的是他的一位同事,当时举报者在信中是匿名举报,因此方舟子就去自己查证。由于清华在211工程之后国家拨款相对比较多。因此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定了很多优惠条件。海外博士进入清华,待遇相当优厚。“所以在学校内部也会经常收到一些举报信件,说某人又学术剽窃了,或者谁的某章又抄谁的了,或者学历有什么问题了,但一般关注的对象都是从海外归来、花大价钱引进的人员。”该人士透露。

清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5年前,由生物系一部分师资分流过去。一般来说,系里老师多为留洋回来的,因此“美国帮”、“英国帮”也分得比较清楚,相互之间学术上的争论亦较为激烈。人才引进中的“泡沫”据记者了解,当时刘辉是作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顶级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而被引进的“器官移植外科专家”。

2001年10月清华医学院刚建不久,虽求贤若渴,但是当时的招聘标准还是和国际接轨的,即教授申请人须有理学博士和5年经验或医学博士以及10年临床经验。刘辉的简历很吻合清华的要求:日本医学博士,还有就是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10年的外科医师、副教授、研究中心主任经历。主要科研领域是消化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血管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免疫。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将条件定得太高,那是不切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求职者有意无意造假。清华大学引进人才的审核机制是存在的,至于审核机制是不是被严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审查制度为何虚设据记者了解,一般大学在引进人才时,都会有一个审核委员会。

“比如我进入清华时,就经过了严格的审核,第一道审核首先是向院里人事部门提交简历和论文,他们先审查一遍;在这个基础之上,院务会议进行第二轮审核,审核完之后,最后要在清华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上再次审定才能通过。”该人士告诉记者,“这还是对进入清华的普通教师的审核过程。对于刘辉来说,他是一个教授,所以对他的审核应该是更加严格的。”

该人士介绍,“清华对于一个教授的进入,要专门召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而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应该是该学科的权威人士。他们在进行审核之后,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还要把关,最后交到人事部门形成完整的审核过程。这一系列手续下来之后,如果还没有审查出像刘辉这样的教授学术道德上有问题,那就有特殊性了。”

教育部严治学术腐败 2005 年12 月15 日,在刘辉论文事件之后,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副书记张再兴召开院系主管人事和科研的系副主任会议,要求年底前落实3件事:“检查所有教师上网的信息是否正确;要求各位教师将上网信息的内容制作一份文字稿件,由其本人签字确认无误后上交各院系备案;各院系指定专人负责教师网上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除了刘辉事件,我们以前也披露过很多起类似的事件。所以弊端不在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时候„求全、求大、求名气‟,而在于没有去核实那些„全、大、名气‟是不是真实可信的。”方舟子直言。

学术背景 篇6

一、学术的内涵、本质特征与基本属性

1.学术的内涵

学术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学是指学问,治学;术是指艺术、方法。简单释义,学术可以理解为治学、做学问的艺术或方法。梁启超在《论学会》中推崇“学无不成,术无不精”的治学精神。[2]《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学术是指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即带有理论分析的或理论归纳的实践经验总结。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一些定义已经难以确切地表述出学术的内涵和特征。因为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学术是人类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以及通过交流衍生出来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广义上讲,学术包括了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以及所有研究思考的结果。它概括了学术与探索过程的统一性,强调了学术既可以是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各种交流衍生出来的。学术的主体是各类探索者,学术的体现形式是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

2.学术的本质特征

学术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从本质上讲,学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相互交流进而达成共识的结果。如生命的起源、天体的形成、人类文明史的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我们无法实录重现远古的变迁,只能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一些学说观点,为多数人认同,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得到修正和发展。由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学术研究将永无止境。

学术也体现为一种学习环境。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探索自然奥秘是学习,研究社会规律是学习,而相互交流也是学习,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是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能和谐交流的环境和条件。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人们可以集聚智慧、启迪思路、激发灵感、陶冶情操,有益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学术又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而人类创造的所有不同形态的特质复合体都渗透着学术研究的成果,从而形成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学术的一大特征。健康的学术文化一般均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和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些共有的特性之中。

3.学术的基本属性

学术的基本属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性 人们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必然要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产生认识事物的种种思考、观点、假说,即通常所说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人类的任何探索活动都会在认识上产生这类思想和观点。这就是学术的思想性。思想性是学术的固有属性,是学术的核心和灵魂。

(2)理论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初始阶段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归纳、概括,这就是学术理论。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各种理论性假说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理论,如电磁波理论;错误的将被抛弃,如以太假说。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形成、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3)互换性 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理论、方法,都是可以相互交换的。学术的可交换性决定了人们可以进行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当然,学术的交流,也包括质疑和争论。学术交流能够使交流者互相启迪,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多位思想者在一起交流将极大地激发创造灵感,形成种种新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创意和理念,这正是学术交流重要价值的体现。国内外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是在学术交流中受到启迪,再进而深入研究后成功的。

(4)综合性 在当今知识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与技术、艺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形成众多的学术课题,学术研究的范围可无限宽广,内容也无所不包,综合归纳通常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往往通过综合归纳,可寻求、发现前人学术成就的结合点和学科间的共同点,实现学术或学科的创新发展,这就是学术的综合性。学术的综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促进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诞生。

(5)预见性 学术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比较超前、比较复杂的。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往往可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化学家门捷列夫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量增大的顺序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揭示了元素周期律,并据此准确地预言了一些当前尚未发现的元素及其性质,这些预言为后来的科学实验所证实。这是学术预见性的典型事例。学术的预见性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6)否定性(批判性) 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性难免会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错误和假象,学术研究就是要打破这种假象,达到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学术发展的主流形成了科学,同时也可能产生反科学和伪科学,可通过学术活动,对反科学、伪科学予以否定和批判。以上二者均形成了学术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此外,学术还具有公众可广泛参与的社会性。

二、学术的地位与作用

要客观地评价学术的地位与作用,就需要把学术、科学、技术和工程联系起来思考和观察,从大科学的广阔视角加以分析。人类的探索认知在初期只能形成一些感性认识,经过思考分析概括,才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这个过程是以学术为主体的,学术也是科学体系的基础。理性认识系统化,形成了学科,若干学科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科学体系。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学科的分化,同时也出现了各学科间的融合,这种分化与融合都离不开学术的作用。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学科的分化与融合空前加快,从而实现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学术与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容易混淆。所以有必要弄清楚以下几层关系。

学术与科学 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是在观察、分析、检验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一般是一种已被人们确认的知识形态。学术则是尚未得到人们确认,需要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经过实践检验,确认是正确的,就进入科学的体系;确认是错误的,就是非科学的。还有许多是尚无法确认的,则仍然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科学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形态,学术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基础。

学术与技术 技术是人们运用科学理论,在生产、生活领域中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开辟新用途和新生产领域钻研开发出的方法、技巧和手段。概括地讲,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用技能。而学术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归纳、推理的过程。学术上的新创意可能引发技术的变革,而技术上的新发明所需要的科学原理、基础,却需得从学术研究开始。

学术与工程 工程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经验所形成的流程、装备、质量控制等,它表现为一种与技术紧密相连的生产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常是技术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则往往又需要通过

学术研讨来寻求最优方案。另一方面,学术上的新学说的确立,最终也需要工程上的验证或支持。

学术与理论 理论是系统化的见解和主张,从理论的角度考察,理论可分为科学理论、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反科学)理论和学术理论。学术理论仅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它是尚未得到验证或确认的,如各种假说、猜想等。而从学术的角度考察,学术既包含了学术成果的形态,又包含了学术交流的过程。学术成果的体现形态包括学术思想、理论、假说及相应的观点、方法等。所以,学术和理论是既有联系又不同的两个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学术贯穿于、相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在大科学体系中,学术是先导,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是基础,技术是延伸和发展。科学和技术形成了大科学的主体;工程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成果和验证过程,是大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具体体现。从形态上看,学术是探求真理,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科学是发现规律,它回答的是“是什么”;技术是发明方法,它回答的是“怎么做”;工程是创造事物,它回答的是“做什么”。

在大科学时代,学术的地位将日益凸现,学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萧伯纳有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当代知识和信息爆炸,呈现出了指数增长的趋势,学术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更多的是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依靠知识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剑桥人称他们在喝下午茶的学术沙龙中产生了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硅谷人新创意、新点子也多是在交流中产生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带之所以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发动机,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其宽松、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一旦离开了蓬勃活跃的学术发展的支撑,就必然失去基础,失去创新的思想源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主要问题

学风不正 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急于成名,潜心做学问的少了,专注走捷径的多了;有的人文章著作一大堆,有影响的却寥寥无几,有的根本就提不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过多地强调和追求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水平,导致学术成果缺乏开拓性、原创性研究,低水平重复性的论文著作处处泛滥,形成“学术垃圾”。在一些单位,论文数量上去了,研究质量却下来了。

学术浮躁 突出表现在学术氛围淡,学术会议召开难。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必然侵袭到学术界,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在浮躁风气中更加严重。有的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不愿与他人交流合作;有的人学历职称上去了,能力水平却上不去,工作上夸夸其谈,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

学术造假 学术上造假表现为,制造假实验、假数字;论文上搞抄袭、剽窃、挂名、剪贴加工,甚至拉关系、托熟人,使学术评价随人情、裙带关系而庸俗化。凡此种种不仅自欺欺人,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而且误导他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本在于求真务实,而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假象将形成伪证和误导,贻害无穷。

近亲繁殖 如同自然界的进化一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交流的学科越多、地域越广、空间越大,就越有利于学术的发展;而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高校、科研机构在本单位的圈子里招收研究生,留自己培养的`博士任教。这种近亲繁殖的做法严重背离了学术的本性,危及学术的发展。

2.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学者自身原因,又有外在客观因素。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外来文化的侵袭、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冲突和变化。少数学人不珍惜自身的人品、德行,不知自重自爱,随波逐流,有的甚至混水摸鱼推波助澜,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后果。客观上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文革造成的精神文化创伤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的种种问题,都会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术界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的初期,科技政策从倡导“短、平、快”促进成果转化,到后来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对于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解决好稳住一头,加强基础研究,却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解决。在长期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情况下,固然急需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研究的问题。不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原始创新就失去基础和支撑,这种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具战略性的,其后果长时期才能表现出来。

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官本位”思想严重,体现到组织人事工作中,就是学历、年龄、论文著作、职务职称搞“一刀切”,影响了人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多委以“官位”来作为奖励。提拔他们担任行政职务,往往造成学术研究荒废、领导工作又做不好的现象。有学者指出,“一刀切”做法是造成当前学术界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分强调职称学历与待遇挂钩,忽视能力、贡献与待遇的关系,已造成很大的误导。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多年来形成了职称与待遇挂钩,进而导致职称只升不降以及职称评定中长期推行与论文著作数量挂钩的僵化方法。在论文质量难以考评的情况下,却一再引导人们走进想方设法拼凑文章著作数量的死胡同,以致出现了替人考试、代人写作、代人发表的“枪手”、“枪手公司”。学术泡沫急剧膨胀,在论文著作大量面世的后面却是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国际科技竞争力排名止步不前甚至下降(继下降12位后,又降3位,列第28位)。

目前,社会上对学术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学术就是坐而论道,认为学术只是空谈清议,看不到学术的潜在价值。二是认为学术只存在于大学校园或科研机构,不知学术具有社会属性。三是认为学术是少数做学问人的事,与一般人没啥关系。对学术的这些偏见挤压了学术文化的空间,导致许多潜心做学问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了学术发展。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的支撑,科学技术事业就会失去集大成智慧于一体的思想源泉,许多基础科研工作只能停留在单兵做战的圈子内,形不成有效的科研团队。在这种格局下,人们期待我国早日获取诺贝尔奖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四、繁荣学术的思考

当代学术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学科分支已从20世纪前期的600多门发展到当今的6000多门。而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繁荣学术,既要正确认识学术的内涵、属性,又要客观分析学术界出现的问题,从认识、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明确学术定位,重视学术价值

如前所述,学术是探索自然、社会等客观实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分化,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动力,是基础研究和创新的思想源头。实际上,学术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看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学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助推器。学术与经济建设不是割裂的,学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虽是隐性、间接、潜在的,但它对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具有战略性的。不认识这一点,忽视学术,急于求成,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德国马普学会的著名科学家施瓦茨说:“发现科研新大陆,需要不同学科间的思想碰撞。”此语道出了学术的价值所在。科学研究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视野,需要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否则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学术的基础地位和学术价值。

2.改革学术体制,重建学术规范

学术性团体对规范学术、推动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学会的改革,推动学术与行政分离,拓展群众性学术团体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要破除官本位思想,避免用行政级别的方式对待学者专家,还学者、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地位,坚持“学而优更学”,不要“学而优则仕”。在学术、科研成果的宣传方面应突出主要贡献者即研究者个人而不是突出科研单位,更不是突出单位领导。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一样,需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中国科学院于底公布了《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受到普遍肯定和好评。要引导年轻一代讲究职业道德,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提倡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要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坚持科学求实,不沽名钓誉。应在法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学术运行机制和学术打假机制,对于学术造假者予以曝光、声讨,实行一票否决,彻底杜绝学术上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行为。

3.兴办学术团体,营造学术文化

“今欲振中国,在广育人才。欲广育人才,在兴学会。”[2]学术团体是繁荣学术、培养和发现人才的主要社会组织。欲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首先要兴办一批学术性社团组织。学术看似坐而论道,其实它蕴藏着巨大的智慧潜力。这种潜力的发挥离不开学术团体的作用。中国科协在系统强化学术交流主渠道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科协由学会组成,学会因学术而存在。离开了学术,也就没有了科协和学会。学术交流是科协及学会的生命线。要通过学术交流,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引导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善于学习、善于理性思考、主动扩大交流、勇于创新开拓。繁荣学术需要一大批为之奋斗的学人,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文化环境。林群院士提出,希望给科研人员一个“喝咖啡”的幽雅环境,意在形成一个轻松讨论与交流的文化氛围。营造学术文化既要注重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团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交流、合作与竞争,鼓励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灵感。坚持不惟上、不惟书、不人云亦云、不做御用文人,只求实,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土壤。

4.创新学术环境,科学评价人才

为推动学术的发展,既要加强学术场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创新和改善。当前,特别要加快职称评定和人才评价方法的改革。职称是学术水平的反映,要还职称以本来面目,将职称评定完全交给社会团体,使学术水平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和认同。人才犹如一棵学术苗子,需要沃土、阳光和适宜的学术环境。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是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基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德、能、勤、绩综合评价人才,促进人才流动起来、思想活跃起来、讨论开展起来,促进学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交流与传播。学术论文是学术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但是,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论文的质量上。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不能仅仅以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更应注重评价他的思想观点有无独到之处,能否反映客观规律,对实践有无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学术成就,引导人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懈地求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学风不正的背后.中国改革,(1)

学术背景 篇7

链接一:天津市青年校长学术论坛简介

天津市青年校长学术论坛是天津市教育学会举办的群众性教育科研系列活动之一,是天津市基础教育领域一项受到广泛关注、有很大影响的群众性学术品牌活动。论坛活动为广大青年校长(园长)搭建了一个展示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树立和推广在基础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校长(园长)从不同侧面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先进典型。

天津市青年校长学术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论坛于2006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论坛活动分为区县级论坛和市级论坛两个阶段。在区县级论坛的基础上,每个区县推选两名校长(园长)参加市级论坛。参加论坛的是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青年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校长助理,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园长助理,年龄都在45岁以下。他们对“现代学校建设”有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大胆创新的探索。他们紧紧围绕论坛主题,清晰地阐述自己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总结出比较系统、便于操作、可以推广的学校管理经验。他们在本区县都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本校(园)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同。

论坛活动分为论文宣讲、答辩互动、素质考核三部分。参评论文由参评选手现场宣讲,围绕论坛主题,阐述本人对教育背景、办学理念和理论支撑的思考和梳理,对创新管理模式、策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答辩互动为评委和现场观众围绕论文宣讲中涉及的问题向校长(园长)提问,校长(园长)要简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素质考核为笔试,主要内容是关于教育的政策、 法律、法规和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及有关教育新理念方面的内容。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修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天津市人民政府转发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的意见》等为参加论坛活动的主要自学资料。

青年校长学术论坛的特色之一是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每届青年校长论坛都确定一个主题。第一届的主题是“校长与学校的科学发展”,第二届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与学校管理”,第三届的主题是“创新管理与科学发展”,第四届的主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近年来,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全市中小学陆续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达标评估验收,这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条件。但是,高质量的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关键是由一批德高业精、观念先进、勇于创新、善于管理的校长去引领。所以,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坛确立的主题,就是力图引导青年校长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摆脱偏离学校科学发展的各种思潮的干扰,坚持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把学校的科学发展作为校长思考的首要问题。事实上,参加学术论坛的青年校长,都在如何使学校科学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发表了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观点。这给了青年校长们一个正确的导向。

青年校长学术论坛的特色之二是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参加学术论坛的青年校长,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己学习、实践的成果,对学校科学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提出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观点的论题。这些论题不是简单地重复阐释主题,也没有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而是注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既体现了个人的学术水平,也增强了论坛的学术性。校长论坛设置的素质考核从四个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一是政策法规方面,二是先进的教育观念,三是优秀的中华教育传统,四是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提示青年校长在自身素质的提升过程中,要注重政策法规的学习,注重古今中外经典教育理论的学习,还要随时关注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深入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青年校长学术论坛的特色之三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每届青年校长学术论坛从年初布置启动到区县级论坛、市级论坛,再到年底总结颁奖大会,历时整整一年。全市各区县教育学会倾力投入论坛活动,参与率为100%。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得益于各区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许多区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组干科科长和教育中心主任等亲自出马,指导论坛活动;还在于全市广大青年校长(园长)队伍的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各区县普遍把组织论坛活动作为促进广大青年校长(园长)学习提高的过程,作为推动群众性学术活动的过程,积极组织青年校长(园长)踊跃参加论坛活动。一些区县借此东风,把活动范围从青年校长(园长)扩大到全体校长(园长),有的还与本区县的“名校长” 评选活动结合起来,使论坛活动呈现蓬勃开展的局面。每届学术论坛都涌现出一大批组织论坛活动的先进单位。

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校长(园长)的科研积极性, 普及了教育理论,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新。学术论坛活动规模大,参与青年校长多,涉及问题深,研究内容实,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对推动全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一直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受到各区县和各学校青年干部的欢迎。通过这个平台,一批又一批青年校长(园长)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基础教育中勇于探索实验、锐意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链接二:天津市第四届青年校长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一、获奖选手

一等奖:田玮(天津市第四中学)、杨立军(天津市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朱广英(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褚新红(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孔维薇(天津市红桥区佳园里小学)、常欣(天津市西青道中学)、王君红(天津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杨晓春(天津市北辰区瑞景小学)、王雪洁(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

二等奖:崔慧梅(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李晶(天津市河东区靶村小学)、刘欣玉(天津市津南区高庄子小学)、刘瑛(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实验学校)、李福秀(天津市静海县第一幼儿园)、李祖华(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卢凤臣(天津市静海县第七中学)、刘福颖(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中学)、张稳艳(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幼儿园)、陈志霞(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仁合小学)、刘炳辉(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张志欣(天津市东丽区实验小学)、刘丽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三等奖:焦建东(天津市南开区第一幼儿园)、张亚民(天津市北辰区前丁庄小学)、王瑞庆(天津市宝坻区景苑小学)、姬琳(天津市南开区川府里小学)、张学军(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后沽中学)、宋志伟(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中学)、李忠奎(天津市宝坻区黄庄初级中学)、高月涵(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花园里小学)、王久远(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运河湾小学)、张允娟(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大田中学)、高洁(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十小学)、张晖(天津市东丽区徐庄小学)、顾金艳(天津市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王彦祺(天津市木斋中学)、马德平(天津市蓟县邦均镇第五中心小学)、董爱军(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王东兴(天津市蓟县白塔子中学)

二、获奖单位

优秀组织奖:和平区教育学会、河东区教育学会、河西区教育学会、河北区教育学会、南开区教育学会、红桥区教育学会、滨海新区塘沽教育学会、滨海新区汉沽教育学会、滨海新区大港教育学会、东丽区教育学会、西青区教育学会、津南区教育学会、北辰区教育学会、武清区教育学会、宝坻区教育学会、蓟县教育学会、静海县教育学会、宁河县教育学会、海滨(油田)教育学会、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

学术背景 篇8

[关键词] 移动互联 学术期刊 微信 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77-03

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已由缓慢逐步转入迅猛阶段,与互联网处处依存的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被信息技术流推上变革的极速通道。随着IT产业的一次次颠覆性变革,移动互联时代应运而生。这个数据成几何次幂不断增长膨胀的时代大背景,对国家、组织、个人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裹挟着各类信息数据奔涌而来,模糊网民与消费者的界限,更打破原有的疆域概念,逼迫所有组织机构与个人为适应并顺应其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甚至完全重构[1]。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传媒中的一种,在信息流的不断变革中,也经历了数次变革。作者与编者之间的交流经历了由传统的手稿邮寄、磁盘传递、电邮沟通发展到现在的在线投稿模式。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发行、纸质先发行与期刊数据库后展示并存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在线优先出版。

1 移动互联背景下专业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搭建的前提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掀起各行各业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热潮。微信的出现,不仅严重冲击传统电话、短信的经营业务,更让各类信息的交流模式和企业的运作模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数据掌握的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也是各类传播手段共有的前提。“数据”管理模式的开启和“社会大互动”模式的形成,尤其是各类通过微信平台运作的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成长,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在未来必将成为各类竞争中最大的交易商品。这不仅仅因为移动互联时代存在庞大的数据量,更是因为这些海量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共享和交叉复用后形成的不断升级的“有效数据”存在不可估量的价值。有专家曾断言:未来移动互联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把移动互联变成一大产业[3]。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经营者如何掌握各类核心数据,履行好数据的提供方、管理者和监管者职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专业学术期刊因受传统传播手段的制约,传播速度慢、周期长的劣势凸显,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已很难适应受众需求。要想迅速改变被动局面,扩大影响力,非常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创建微信传播平台。微信传播作为新兴的传播手段,因它与传统的学术期刊有很多可以契合的地方,从而为两者之间的互补发展创造可能。

2 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搭建的基本模式

2.1 核心:微信传播平台内容的加工

由于学术期刊是由若干篇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论文或报道组成,每篇论文都可以单独阅读,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而且论文中的摘要,也可以抽离出来,实现单独阅读,能基本展现论文的概况,所以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的内容必须做到精准加工,以适应多元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作为强社交模式的微信传播平台,它集资讯、通讯、社交等多功能为一体,从2011年1月开始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其用户便突破3亿[4]。目前,有很多学术期刊已经或正在利用微信传播平台的新功能和新用途进行推送。以笔者所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以高铁建造技术为核心群,覆盖审稿专家、核心作者和相关读者组建的微信传播平台, 推出两个月来,粉丝已达2000 余人,留言互动上千条。微信传播平台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期刊宣传模式,而且反过来给学术期刊编辑加工提供新的变革思路,与此同时,读者、编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效果也得到强化。当然,对专业学术期刊而言,微信传播平台只是一种传播环境,受众以“内容为王”的追求始终不会变,内容优劣决定期刊的成败。不管用哪种形式呈现,无论用哪种媒体进行传播,选择的关键不在工具而在于内容的优劣,所以,提高微信传播平台运用效果的核心依然是数据的攫取和内容的加工。

2.2 手段:微信传播平台的利用

如何才能在数据不断膨胀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是当今各类媒体努力追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学术期刊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影响学术期刊核心业务范围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核心作者群的建设、敏感受众群的形成和扩大、编读往来实时数据的接收、分析与反馈、编校过程数据的有效利用、版面设计与策划的数据基础等。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因为从信息收集到正式出版发行跨越的时间段较长,数据统计难以做到全面、及时,可用的反馈信息也非常少,导致决策者的决策与行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建立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之上。目前在线投稿系统、期刊数据库和优先出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沟通效率,文本数据统计相对也更快捷有效,但学术期刊依旧摆脱不了被动等待受众前来“掀盖头”的尴尬局面。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有了极大改变,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阅读兴趣正在逐步减弱,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和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阅读习惯。尽管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受众的深度阅读,但“深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本身并无冲突,所以笔者认为:传统纸质学术期刊若不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发生改变,敏感受众群则无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尽可能快速的扩大,文本也会缺乏主动靠近受众的经由途径[5]。这样必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普读文本无法与广大读者见面而被湮没在信息流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本生产的巨大浪费和社会开放式普遍教育效果的缺失。

上一篇:废旧物品存放管理规定下一篇:兵马俑导游词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