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名词解释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企业名词解释(精选8篇)

现代企业名词解释 篇1

流水生产: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生产

目视管理是一种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企业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管理工作

制造资源计划(MRP):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MRP2:在闭环的基础上加入了财务及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作业监控等功能模块,形成了一个能覆盖企业全部生产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是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因此称为企业资源计划

精细生产又称精益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的组织与配置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以“人”为本,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目标,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是指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和服的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

质量认证含义:由国家认可或国际认可的机构对企业产品及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试验、检查和评定,以及获证后的定期检查和监督,以保证产品持续的符合技术要求的活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 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

价值工程:从产品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最佳组合出发,研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门科学。

风险: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现代企业名词解释 篇2

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本论文聚焦合指量和非合指量这一目标, 以标量手段的扩展和深化研究为主线, 在对以往标量手段分析整理的基础上, 探寻新的标量手段的形式类型、语义范畴、表达制约条件和语用规则。此项研究可以在名词短语研究的薄弱环节上取得较大进展, 对于进一步完善汉语语法学体系有重要意义;对于改进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环节有实用价值, 可为立足于汉语的语言工程研究中的名词短语语义语法属性标注以及名词短语与谓词的组配规则研究提供参考性成果。

论文以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 从静态分布、动态分布、语篇功能等层面全方位地考察汉语含标量成分名词短语的各种语法语用属性;以结构功能、表达功能为主线构建层级分类系统, 对各功能大类、小类进行描写和解释;在分布特征和功能分析中, 把标量名词短语和相关词语进行系统的比较, 尝试对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全文构架为:1.绪论;2.名词短语标量手段分析;3.表示合指量和非合指量的标量名词短语研究;4.结论。

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

第一, 界定了标量名词短语的研究范围。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 标量手段复杂多样, 类似于语义框架中的触发词, 我们将其分为名词短语内部的标量手段和外部的约束手段两类。

第二, 系统考察了“方位词‖数量︱ (+X) ”的标量手段。我们把“方位词‖数量︱ (+X) ”作为整体所表示的规定范围的数量意义称作“范围量”。从形式上, 方位词和数量词语是组构关系, 内容上, “范围量”是方所意义和数量意义经过重新分析组构后产生的新的意义, 属于量范畴的一个次范畴, 是复杂短语形式表示的范畴。“范围量”包括总量和部分量两种, 不同的方位词在标量内容和组构方式上各具特色。论文通过对“上类方位词+数量 (+X) ”的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 得出了两个系列。一是标示“范围量”意义的典型形式到非典型形式的序列:“上/下+数量 (+X) ”﹥“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二是标量短语的独立性由强到弱的系列:“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上/下+数量 (+X) ”。

第三, 比较分析了一组表示部分量意义且具有相近标量形式的词语:有时—有时候—有的时候。三者分属于词—类词短语—短语这三个层面, 在单用、多项并举使用时, 意义和功能有差异。另外, “有时候、有的时候”具有篇章管界的功能, 在恒常句中, “有的时候”已经发展出降低概率, 表达可能语气以及缓和语气的作用, 类似于插入语。

“胎毒”的现代医学解释 篇3

何为“胎毒”

宝宝在出生后脸上、腋下等处容易起红疙瘩,民间俗称此为“胎毒”。“胎毒”是指孩子出现的反复起湿疹问题,这和孩子的体质有关,多为湿热内蕴所致,是孩子的皮肤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时的一种免疫过程。

古人认为胎毒的发病与胎妊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表现为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胎毒”一词首见于《幼幼集成》:“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其病因是由于孕妇恣食辛热,甘肥厚味或生活调摄失宜。遗毒于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影响到胎儿而致病。在南方地区,人们认为胎儿在母体中染了毒邪,出生之后若不除去,将来会引发许多疾病,如黄疸、湿疹、鹅口疮等。

盲目排毒不可取

婴幼儿在出生后出现过敏、皮疹等皮肤问题,这一般是因为胎儿的营养摄入都直接来自母体,在母体的子宫内所处的环境比较干净、安全,出生后婴儿接触到自然界的各种病菌、过敏原后,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低下而出现皮肤问题。

有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就开始服用中草药来“排毒”,有的家长还给新生儿服用了一些中草药以排除“胎毒”。常用的中药有甘草、黄连、朱砂、牛黄、轻粉等。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上述疾病各有病因,不能简单地用“胎毒”来解释。相反,这些中药对婴儿的健康不利。例如,黄连昧苦,性寒,易损伤婴幼儿的胃肠功能,影响消化、吸收;朱砂含有汞和硫磺,对婴儿有一定的毒性;牛黄是食草动物的胆石,味苦,性凉,不宜单味服用;轻粉即汞粉(水银),有剧毒。因此,无论是给孕妇还是小宝宝排“胎毒”,都没有科学依据,对于孩子出生后可能出现的这些皮肤问题,目前尚没有科学研究发现是可以在怀孕期间预防的。而且乱服药还可以对胎儿、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饮食,自然排毒

对孕妇来说,最重要的是营养搭配合理。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尽量少吃辛辣和煎炸食物,建议准妈妈在怀孕后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和牛奶、多喝水、多吃五谷杂粮,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宝宝出生后出现的皮肤问题并不严重,给婴幼儿补充一些维生素C就可以了。另外,在孩子出生后坚持4到6个月的母乳喂养,母乳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抵抗自然界的这些侵扰。

宝宝伴健食疗方

(1)芝麻糊:将30g芝麻磨粉,加水煎煮成糊状,分次让宝宝服之。

(2)茉莉花煲鸡蛋:将茉莉花洗干净,两碗水,鸡蛋,一起放在锅里煮。待鸡蛋熟了,放入少量的冰糖,融化后即可服用。

宝宝皮肤外用方

(1)童子尿,趁婴儿刚小解完,将沾有童子尿的尿布直接搽拭在皮肤患处。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一日3~4次。

(2)菊花、金银花各5克,煎药10—15分钟,取药液放置微温时外洗皮肤患处。一日1~2次。

母婴温馨提示: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篇4

1.黄埔军校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校。1927年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为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它既为蒋介石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也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广州农讲所

3.五卅运动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领袖顾正红。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在英租界举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暴行。在南京路上,英国巡捕悍然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制造了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党中央决定组织以无产阶级为中心的各阶层人民的反帝统一战线,实行罢工、罢课、罢市。5月3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次日实现了全市“三罢”斗争;6月7日工商学联合会成立提出了“惩凶、赔偿、撤军上海、取消领事裁判权”等要求,形成了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随后各大中城市纷纷游行示威和“三罢”。革命浪潮迅速推向全国,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反帝运动。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4.西山会议派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加剧分化,其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集会,自称为“国民党第一届四中全会”。这次会议公开反动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破坏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国共合作。随后在伤害成立所谓“国民党中央党部”,还在各地建立地方党部,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从事反共活动。因其集会地而得名“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在中共和国民党左派支持下中国国民党决议弹劾“西山会议派”,开除了最主要分子邹鲁等。

5.戴季陶主义1925年6、7月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三民主义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国民党新右派形成,为其反共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国民党老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国民党的新老右派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共产党人的猛烈抨击。

6.中山舰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以“共产党阴谋暴动”的谣言为借口,扣押中山舰,逮捕了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并拘捕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对这次阴谋事变,共产党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主张依靠工农、联合国民党左派坚决反击,打击蒋介石反动气焰以巩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但陈独秀却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使蒋介石篡夺了第一军的军权,这是他篡夺国民党军权的开始。这次反革命政变史称“中山舰事件”。

7.汉浔惨案

8.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推翻军阀统治,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在总结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因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的前两次起义的教训基础上,经过周密准备和严格训练,英勇的上海工人血战30小时解放了上海,起义取得了成功。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武装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9.四一二政变蒋介石背叛新三民主义和北伐大革命的政治事变。1927年3月蒋到上海后与帝国主义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及青洪帮头目等直接勾结,密谋用暴力手段清除共产党。但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者却未作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4月12日蒋借口工人“内讧”派军队解散工人武装纠察队。后又下令禁止罢工和游行,并解散了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时又指使党徒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进行反革命大屠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反动的国民政府。至此,大革命遭到局部失败。

10.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日趋反动。7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分共”,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汪精卫集团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不可是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这就是“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国共第一次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1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受中共领导和影响的北伐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经过英勇斗争,占领了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瞿秋白同志主持下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在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右”倾时没有注意到“左”倾情绪的滋生,以至后来瞿秋白发展了“左”倾盲动主义。

13.九一八事变日本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军关东部队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日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突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袭击沈阳.进军入东三省。中国守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并开始向热河省进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14.一二八事变日军武装侵占上海的事件。“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又加紧准备侵占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地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突袭驻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下奋起抵抗,十九路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由于蒋介石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破坏凇沪抗战,最后弹尽粮绝,被迫撤退。蒋介石同日本签订卖国的《凇沪停战协定》允许日军驻留上海,中国军队撤出。

15.伪满洲国日帝侵占中国东北后,于1932年制造的傀儡政权。3月在长春成立,扶清朝废帝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改为满洲帝国,立溥仪为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满洲国也被消灭。

16.遵义会议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地批判了中央领导人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举张闻天为总书记,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军事。会议结束了第三次(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华北事变日帝为实现其吞并全中国的野心,1935年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侵略。5月日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华北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威胁;6至7月强迫签订《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接着策动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和察哈尔5省脱离中国而“自治”。国民党政府为了满足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指派宋哲元为委员长,汉奸王揖唐等为副委员。这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事件,统称“华北事变”。

18.七君子事件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响应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11月22日,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七位救国会领导人在上海被捕。随后被押解于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时称“七君子事件”。后来江苏高等法院欲判刑七君子激起全国人民抗议,宋庆龄发动“救国入狱行动”陪坐牢,在全国人民压力下七君子获释。

19.两广事变1936年6月1日,广东军阀陈济棠与新桂东联合举兵反对蒋介石。2日,两广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进兵湖南。蒋一面调集军队入湖南防御,一方面收买陈济棠的部属,令到陈济棠不战自败。随后,蒋介石摆出决斗架势。后来在调停下,双方妥协,南京答应白崇禧、李宗仁提出的“确定抗日计划”等条件,言归于好。广西问题遂和平解决,从而结束了两广与南京蒋氏政权对峙的状态,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一二九运动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1.南京惨案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向长江中下游前进时,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英、美、法等国增兵上海,准备直接干涉中国革命,并调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进行威胁。3月24日,共产党员李富春、林伯渠领导的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军打败了直鲁联军,占领了南京。直鲁联军和一些流氓在逃跑时抢掠了外国领事馆、外人机关和住宅,打死打伤外国人6人。英美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命令停靠在南京江面上的英美军舰向进驻南京的北伐军和居民进行炮轰,打死打伤军民二千多人,毁坏房屋无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惨案”。这是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严重步骤。“南京惨案”发生以后,蒋介石赶到下关,首先派人与日本领事馆联系,一面表示道歉,一面诬称南京抢掠是“共产党蓄意制造”的。

22.洛川会议为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1937年8月22—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基本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指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而争取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指出必须坚持抗战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任务和基本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对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建设一个新中国,具有重大的意义。

23.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24.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25《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是:①打倒日本;②实施全国军事总动员;③实施全国人民的总动员;④改革政治机构;⑤执行抗日的外交政策;⑥执行战时财政经济政策;⑦改良人民生活;⑧执行抗日的教育政策;⑨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⑩促成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的基本精神就是发动群众,实行全国抗战,争取抗战的胜利。这个纲领是代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纲领,是党领导人民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强大思想武器。

26.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是在抗战时期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1938年3~4月间,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国民参政会共历四届,举行大会十三次。初期,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27.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28.“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即“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即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中间派占1/3。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29.囚笼政策为了达到消灭抗日根据地的目的,日本华北方面军提出了“囚笼政策”,即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以封锁沟、封锁墙,从敌占区向根据地构成网状的“囚笼”,进行压缩包围,企图束缚抗日武装的机动性,便于消灭之。但由于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使日军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抗日武装和根据地还在不断壮大。

30.百团大战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旨在破袭日军交通线、粉碎其“囚笼政策”的著名战役,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一次进攻性战役,由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历史背景,①1940年春夏之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妥协的危机。②瓦解日军的“囚笼政策”是百团大战最直接的原因。历史意义,第一、在军事上,百团大战在华北给予日军重大打击。第二、在政治上,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也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1.民主政团同盟 32治安强化运动

33.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各解放区遇到了严重的物质困难。解放区军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展开了生产运动。克服了经济困难,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从物质上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准备。

现代简约风格的名词解释 篇5

★ 现代家居形态的八大装修风格

★ 设计公司章程注意事项

★ 卧室背景墙的风格应该怎么设计?

★ 经典简约的语句

★ 朋友圈简约说说

★ 简约吊灯评语

★ 高中有关简约议论文

★ 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

★ 风格,我让谁满意?交互设计

现代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 篇6

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然而,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的,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调。此外,康德不可知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的文艺思潮

单纯从欧洲文学史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转变、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均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随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而蜕变的产物,其继承了浪漫主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却丧失了浪漫主义的批判与重建精神,遁入象牙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尤以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为最。

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则是19世纪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的产物。它强调对外界现实的模仿,侧重描绘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病态事物和繁琐细节。可以说,自然主义文学作为桥梁连接了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企业名词解释 篇7

一“不+名词”的种类

1. 俗语

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 但不能单用, “不人”“不山”不能单说, 只有在“人不人, 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按照此种句式, 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 (1) 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 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 什么厂长不厂长。

2. 名词具有描述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 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 如 (1) 他一点儿不男人。 (2) 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 近年来, 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 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 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表示否定。如 (1) “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 我太不男人了?” (2) 同时, 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 我的舞蹈也是这样, 从不担心它不中国, 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 (1) 中的“男人”做谓语; (2) 中的“现代”做定语; (3) 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有学者认为, 副词修饰名词, 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 (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所以, 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中的名词仍是名词性的。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研究成果表明:“很+NP”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当“不+NP”做状语时, NP属于下面所讲的一类, 即具有动作属性的一类。在这个结构中名词意义体现出形容词的特点, 但名词仍然是名词。当“不+NP”的结构中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质的时候, 其功能与“很+NP”的功能相似, 并且NP仍是名词性的, 其形式上常会出现否定词前出现程度副词的现象。

3. 名词具有动作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不+NP”结构在整体上具有谓词性质, 并且否定副词“不”后面多有出现名词性短语的情况。这一点, 区别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如 (1) 我说, 你爸你妈才耍流氓, 他们不流氓能有你? (2) 余新江默默地按着龙光华的手, 他的脉搏是这样微弱而又不规律地跳动着。 (3) 一个不宣传、不公关、不上电视作秀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了? (4) 十日半月不营养思想, 人还不一定能感觉到。 (5) 这样的个人, 若非道士, 而是小说家, 即使本心并不忧患什么, 也让瞧着的人, 能硬瞧出点儿忧患着什么的意思的。

在句法上, (1) 中的“不流氓”做谓语, 是“不耍流氓”的省略; (2) 中的“不规律”做状语, 是“不按照规律”的省略; (3) 中的“不公关”做定语, 是“不做公关”的省略。 (4) 中的“营养思想”和 (5) 中的“忧患什么”都是名词性短语, 其中的“营养”和“忧患”都是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 后面又加了名词性成分做宾语。

二“不+NP”中NP的选用条件

从语义看, “不+NP”结构的中心意思体现在“NP”上, 其中名词性成分对表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不+NP”中, NP仍然是名词性的, 但并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被否定副词“不”来修饰。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表意明确性

“不+NP”中的名词性成分应有明确的区别意义和典型特征的语义指向。我们说“不淑女”“不中国”, 因为其中的“淑女”指非常典型的一类女性, 美好而文静, 区别于“女汉子”的形象;“中国”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形象, 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区别于其他国家。

同样, “桌子”“水杯”“房子”等名词却不可用于“不+NP”句式。因为它们不具有表意明确性, 世上有很多种类似于“桌子”的方方正正的事物, 如茶几、写字台等, 而且桌子种类很多, 如果说“不桌子”, 说话人到底要表达哪个语义指向呢?这是不好解释的。

2. 形象性

当说话人使用“不+NP”句型时, 所选用的名词性成分应使听者在脑海中形成概念, 并清楚准确地明白说话者所描述的事物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如钱钟书的《围城》中说:丈人丈母重男轻女, 并不宝贝你, 可是你也够难服侍。这个句子中, 名词“宝贝”表达出像对待宝贝似的那样珍爱之意, 从具体名词出发, 使读者通过联想, 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人们对于珍宝的态度。

3. 简短性

“不+NP”句型中的名词不会很长, 双音节名词占了较大的比重。如当名词具有描述属性时的“不淑女”“不爷们”“不中国”“不洋气”等;当名词具有动作属性时的“不流氓”“不公关”等, 如果名词性成分是短语, 此时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也是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如“不宝贝你”“不忧患什么”等。

三“不+NP”的表达功效

从语用看, 说话人在使用“不+NP”结构时, 常常能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表达效果具有以下两点功效。

1. 言简义丰

“不+NP”的语表形式简单, 语里表达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因为名词所包含的性质意义是复杂、深刻的, 外延很大, 所以有的时候, 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将其确切表达出来, 如果使用形容词描述还会显得啰唆而意蕴不足。如果用“不淑女”形容一个女子, 很容易让人想到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不像一个女人一样贤淑、文静、美好、温婉。

2. 形象生动

“不+NP”的表达效果非常生动。当名词充当形容词用时, 它就像一个形容词一样, 在人们的脑海中描述出一幅具有该名词性质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人和事物, 如“不青春”中的“青春”具有“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等特点;“不宝贝你”中的“宝贝”就会让人感受到把人捧在手心里, 像是对宝贝一样疼爱的那样的动作和神情。这些句子的使用都会使听者产生“如见其人”或“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论

本文以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出“不+NP”结构的种类、NP的选用条件以及此句式的表达效果, 认为其中除了俗语外, NP有形容性的, 也有动作性的, 但NP仍是名词。还有, 并不是所有名词都适用此结构, 只有表意明确、形象而简短的名词才有资格。最后, 分析了这一语法现象具有言简义丰和形象生动的表达功效。

摘要:本文以“不+NP”为例, 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不+NP”的种类、“不+NP”的名词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不+NP”,种类,选用条件,表达功效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徐洁.“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J].陕西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2)

[4]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4)

[5]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 1997 (2)

现代阅读解释学的本体论 篇8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有讲逻辑与解释的《范畴篇 解释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系统训释《春秋》等著作的经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训诂学和解释学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以后,语文学科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来形成自己的理论,因而在文本解读方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几乎没有规范可循,出现了很多混乱。当前,亟需构建一套我国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杨邦俊老师关于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研究的系列文章,运用阅读解释学和训诂学研究的成果,从哲学本体论、学科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维度,对现代汉语文学科阅读理解的本原与发生、阅读解释的本质与方法、阅读解文的视角与边界,进行一些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引发大家对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现代阅读解释学的发展。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代语文学科产生以后,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形成自己的解释学理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几乎没有规范可循。语文学界亟需构建一套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在借鉴现代西方阅读解释学研究成果和吸收我国古代训诂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概念,并从阅读解释的本原入手,系统探讨现代语文阅读解文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方法。本文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对现代汉语文的阅读解释学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本体论是对事物的本原性认识。从本原上看,现代人的阅读解释活动是从对文本的认知开始的,阅读解文是关于文本存在的认识、反思和觉解,阅读的过程是以文本为中介、经由主体参与的间性互动。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要超越文本,文本内容对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解释则是在上述读解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诠释和说明这些认识。阅读活动的发生有三个深层的根源:一是文本的存在,二是主体的存在,三是超文本的存在。解释和说明也离不开这些存在。下面,我们对这“三种存在”作一些本原性探索。

一、文本、文本间性及其存在

经验主义哲学认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广袤构成了我们称之为‘世界的那种物质实体的本真存在。”①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不是孤立的文字、文章,文字和文章记载着人类历史发展中某一时段真实发生的事情,包含着丰富鲜活的生活内容。文本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一种由时间、空间和语用三维构成的历时性存在。因而,文本所承载的全部内容,同样具有存在主义哲学所指称的那种世界性,并且唯有“世界性”才能准确反映阅读对象的真正属性。

(一)文本、对象化存在及其世界性

从表面上看,阅读的对象是文章,或者说是文章所反映的文本世界。但如果深究起来,文章和文本都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无论是文章所反映的语言的世界,还是文本所反映的言语的世界,其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对象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上某一时间、空间中各种存在的总和,具有历时性、生态性、多样性。单纯记载这个存在的语言系统——文章的存在,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还必须转换成反映这段生活内容的文本;文本也还不是真正的认知对象,还必须对象化,必须重回它原来那个世界的生态,回到历史上发生的那个时刻,还原它全部的生活内容,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存在,才能成为阅读的对象。我们把阅读对象的这一特点称为文本的对象化,把文本能够以对象化的方式存在的特性称为阅读对象的世界性。要弄清其中的奥秘,需要从语言—言语、文章—文本两个维度来观照。

1.语言、言语及其“世界”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或者是西班牙语等都是这样的系统”,“在语言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分,即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成的”②。语言符号及其声音和意义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后来的运用中,不断得到强化、丰富和发展,形成某种约定。音、形、义的构成不但可以记载、描写、复制,还可以写进《字典》和《词典》,为大众运用提供规范。与此相对,言语则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话,它不单指语言层面的意义,更包含说话时的语音、语气和语调,以及语用环境中生成的情态、情状和情趣。语言层面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是静止的、确定的、易把握的文章系统。言语层面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态的、生成的、难于把握的文本系统。阅读解文的关键是需要从语言的世界,走进言语的世界,从情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恒与变等维度全面把握文本的内涵、情状和神韵,以及由此生成的精神世界。现代阅读学需要探索言语阅读的途径。

2.文章、文本及其“世界”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连缀的有意义的篇章,文本指凝结着真实、深刻、鲜活生活内容的历时性存在。文章的世界指由字词句段篇及标点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有限的、直观的存在。可供人们反复阅读、观看、研究、咀嚼和探讨。文本的世界则指历史上文本生成时承载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一个无限的、精神的、想象中的世界,可供人们自由的预想、猜测,审度、批判和讨论。文章和文本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文章是文本的外在形式,人们对文本世界的想象、觉知,要借助文章这个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来进行。另一方面文本又是文章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它是文章所反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内容的总和。阅读文章的终极目标是要全面地、立体地、生态地认知对象世界,即文本的世界。所以对文本世界的全面、深入、个性化的认知和解读是整个阅读活动的关键。阅读解文需要经历文本对象化的过程。

(二)文本间、间性存在及其互涉性

阅读需要借助文本进行,文本又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文化生成现象。意义的生成、意趣的产生、生活世界的文本化不是凭空而来的,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摄取,又有对固有文化的继承,还有作者个人因素的发挥,进入阅读环节后,还会有读者的加盟。因此,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是一个包含有本文、互文、作者、读者复杂结构的间性存在,其间有多种互涉。

1.本文、本文性及其互涉 “本文” 又叫元文本,指阅读的第一文本。它是现实的、具体的,读者可以拿在手头的文本。它的文字、意义可以直接解读,它的意涵、韵味可以直接品评,它的学说、思想可以直接观照。它又是元的,初始的,没有掺入自身以外任何元素,不带有读者因素的文本,它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排他的、前设的。我们把元文本的这种“本文的存在”称为文本的本文性。如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所有的阅读解文,都是基于对本文性的认识而作出的结论,因而任何阅读活动都必须忠实于本文,任何文本解读都必须有其本文性的依据。但是,阅读解文又不能仅仅依靠元文本,不能拘泥于本文。这是因为,进入阅读状态以后的文本不再是它原来的那个“本文”, 由于读者的加入,此时文本中既有“本文的存在”,还有读者“带来的存在”,融入了生活、作者和读者的世界,是一种复合的间性存在。“本文”受到众多与意义有关的方面的影响,这些方面相互牵连,相互干涉,相互守正,相互革新,形成复杂的互涉关系。文本的意涵由此变得异常复杂,意义关系不再简单明了、一成不变,相反,变得隐晦、模糊而可再生。阅读解文受到文本互涉的强力作用,也由此产生了广泛的互文性。

2.互文、互文性及其互涉 阅读是一种文化交流,文本的世界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才能显现,文本的对象化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实现。“文本的存在”是在互涉、互照、互证中被认知的。任何一个孤立的文本都无法完成自证,因而都是不自足的。由此观之,文本与文本的广泛互涉构成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两个相互关涉的文本甲和乙,如果我们把甲文本称为乙文本的“互文”,那么乙文本也应视为甲文本的“互文”,所谓互文性就是指文本之间因这种互文关系而发生影响的特性。现在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异常广泛,文本间的互文关系也更加突出,互文性几乎无所不在。诚如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所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③在阅读的互动中,一方面通过“本文”的“存在”向“互文”发出要求交流的信号,输入认同、否定、修正和创新的信息,促进文本间的碰撞、交流和修正发展。另一方面,“互文”的“存在”又逆势地向“本文”发出同样的信号和信息,产生同样的影响。阅读发生和交流的空间变得异常广阔,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必须放弃以往只从作者与作品自身的维度来认识读解文本,忽视跨文本的互通、互证和互解的传统做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的文化解读,大力提倡互文性阅读。

二、主体、主体间性及其存在

阅读解释学,从本质上说属于精神现象学研究的范畴。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人类的精神现象曾有细致的研究,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引入实体和主体的概念,深入论证了人类精神活动由实体到主体的生成、发展的运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和认知领域的奥秘,为现代解释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西方解释学兴起,对主体的研究更加深入,作为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的主体间性,受到解释学家的高度重视。狄尔泰等一批现代西方解释学的先驱,以此为基础来“构想理解活动,阐释其生命解释学的思想”④,创建了现代解释学理论。我们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经验,深入考察汉语文阅读发生的过程,获得以下一些重要的认识。

(一)实体、主体的存在及其同一性

“实体”和“主体“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实体,指现实世界中那种自在自为而存在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态的存在,既含有某些物质的因素,又必须是能够上升为精神的东西。这种存在具有自我异化的功能,能够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中,褪去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的自我。因此,实体从本质上说是精神的,它是在由物质趋向精神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最终完成的那个自我。在黑格尔看来,“它(指实体)必须是关于精神的东西的知识和作为精神自身的知识。”⑤那些带有物质属性的东西还不能称为实体,只有脱离了物质关系,完全实现自我以后的那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才可以称为实体。主体则是指实体在生成过程中完全上升为精神以后的那个实体。如果说实体在它成为自身的初始阶段,还保留着某些物质的属性,那么随着它一步一步地上升为实体,一次一次地实现对自我的否定,一次一次地排斥作为个体的质的规定性,上升为抽象的类的规定性,最终完全脱离了物质的属性,变成一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这时的实体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实体了,就主体化了,就是主体了。基于这种认识,黑格尔提出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论断:“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⑥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中著名的实体和主体的同一性理论。需要说明的是实体和主体的同一,并不是说二者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也不是说任何实体都可以无原则地上升为主体。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必须是基于事物自身条件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一种完全脱离文本和生活的纯粹自由的行为。实体与主体的统一性原理及其运动规律,既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奥秘,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汉语文阅读解文过程中文本理解的某些奥秘。

(二)主体、间性存在及其互动性

人类的阅读活动是依靠文本实体和阅读主体来支撑的,由于作者、读者的加盟,文本的世界呈现出多个实体与主体相生共存的复杂结构。阅读过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中间地带”。这个地带构成整个阅读活动赖以发生的环境,所有的阅读解文活动都是在这里发生的,所有的读解都在这里生成,是整个阅读的真正“战场”。我们把阅读过程的这一特性,称为阅读发生的间性,把阅读过程中的这些存在,统称为间性存在。阅读发生的间性理论揭开了阅读活动的真正奥秘。

要弄清阅读的本质,还必须了解阅读发生过程中一些真实的情况。诸如,阅读中,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读者是以什么状态参与的?作者、读者之间是以何种方式互动的?互动生成的各种读解和认识与主体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联系的?此前,我们对这些问题曾做过一些现象学层面的考察,初步认识到:“阅读解文的真实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读物负载的文化观念,在一定情境氛围中得以‘接受——再生的过程,从实质上说是阅读主客体互动性发展的过程。”⑦但是,由于忽略了对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关系者的本体论研究,理论基础不甚厚实。直到引入阅读解释学理论来研究,才获得重大突破,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一是多元主体的间性。阅读活动从表面上看是文本作者、现场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实际上是由他们演化而成的主体间的互动。文本对象和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给阅读互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间性”空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因为这个空间而存在,并发生联系,由此引动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成。二是文本对象的主体化。一篇文章从表面上看是由某一作者完成的,是对特定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具有客观唯一性。但是,如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观照就会发现,作者及其反映的生活世界,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以后,由于经历了“实体——主体”的演化,实体的“身影”逐渐消弭在主体的世界里,作者及其文章对原作者、原生活不再是简单地的“一对一”的反映,而是上升为抽象的“类”的反映。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文本对象中的各种关系者都脱掉了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只能以主体的面貌存在并参与互动。三是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在阅读发生的过程中,读者带着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思想“武库”, 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但他们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受到阅读机制的作用,就被主体化了,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而是一个完全主体化的对象,只能以“主体”的存在方式参与文本的阅读互动。四是主体间的互动性。阅读过程中,因为文本的“间性”作用,形成一种主体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否定、相互修正,互动发展”⑧的机制。阅读的真实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间性的作用下,主体间广泛的、深入的、全面的互动过程。作者、读者、文本的主体化及其间性理论,褪去作者、读者和文本的物质外衣,抛开以往对阅读过程的狭隘认识,使我们能够从纯粹的理性层面考察阅读发生的真实过程。

三、超文本、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考察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阅读存在空间,我们发现这里不但有围绕文本而存在的众多主体,而且有远离文本而与文本遥相呼应的生活,我们把前者称为文本的存在,后者称为超文本的存在。那么这些文本和超文本原本隶属于不同的时空范畴,它们又是怎样走在一起的,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下面我们对这一复杂的间性结构进行一些较为周密的解析。

(一)超文本及其存在

在阅读的间性存在中,有一个由言意构成的文本世界,还有一个由本象构成的超文本的世界。写作通过“言”来传达“意”,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以言尽意,以言达意”,而更多的是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在“言意”中间引入“象”,用作譬喻,通过艺术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以象尽意,以象达意”。因此,在那些比较复杂的阅读过程中,就存在一种“言—象—意”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言”构成直接的文本。“意”和“象”则较为复杂:一种情况是作者在文中把意和象直接表述(或写)出来,自然属于文本的范畴;另一种情况则是作者在通过“言”表述“意”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将“象”的成分一次一次地抽去,读者阅读时已无法从文本中找到象的“身影”,需要在言外去追索,需要掺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因而,由此生成的意义也更为模糊,根本无法从文本中直接获取,需要经过精细的解读和体验才能得到。这一类远离文本的“言外之象”和“言外之意”,则属于超文本的范畴。超文本的存在,使言、意、象的关系出现两种情形:一是言意的模糊性。文通过“言”来传“意”,但很多时候,“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需要“立象以尽意”⑨,这样,“言”所传达出来的“意”就具有了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一方面给我们阅读解文制造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又为阅读解文提供了巨大的创造和发展空间。二是象与意的非对称性。文章通过“立象”来尽意,通过“抽象”来运思。在“言”与“意”之间徘徊着一个“象”,这个“象”与“言”有时相随,有时分离;有时显明,有时潜隐。“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⑩。有时“一对一”,有时“一对多”,有时“多对一”,具有非对称性。举例而言,“白”,当初写作中,作者对它的认识,可能出自“白花”中的那种“白”,也可能出自“白马”“白纸”……任何一种实物中的那种白,但是一旦上升为抽象的“白”,写入文章,就脱离了原来的物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理性的概念;读者在理解“白”这个概念时,只要能找到生活中任何一种关于“白”的实物(象)的感觉,就能获得对“白”的正确理解。只是,在真实的读解中,不同读者找到的象,可能是不同的,有人可能是“白马”,有人可能是“白纸”;数量上的对应,有人可能是一种,有人可能是多种。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中的情境和心理状态不一样,阅读中对“言”“ 意”与“象”的比契也不一样。因而,不同读者,阅读解文的方式和途径是不一样的,是充满个性的。

(二)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既然阅读的过程是在作者、读者、文本、超文本之间发生的。那么在文本的空间、主体的空间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大的复合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包容阅读发生中的文本、主体以及超文本的存在,形成一种文本与文本,主体与主体,文本与主体,文本与超文本之间的多向联系,构成交互的间性结构,从而引发综合的阅读互动活动。我们把上述特性称为阅读的复合间性,把其中包容的对象称为复合的间性存在。关于这种存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例来演示:

复合间存在

复合空间的阅读互动生态示意图

进入阅读时间,读者首先接触的是“本文”,由此进入“本文”的空间(作者潜藏在这个空间),此间经过“实体——主体——对象化”的过程,“本文”的空间分化出读者和作者两个主体存在(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并形成互动(图中短虚线箭头所示);随着阅读的深入,被激活的“主体”,在“本文”的空间互动中,一方面经过想象、回忆等环节进入“超文本”的空间,在这里,经由“主体——实体——生活世界”的逆向还原,追溯到一个庞大的生活世界,形成对“本文”的比对和认证;另一方面,“主体”的存在,经过比较、筛选等环节,找到与“本文”有关联的“互文”,由此进入“互文”的空间。同理,“互文”也会分化成类似“本文”的主体,并形成“主体间”“文本间”的深入互动。此时,一个更大的复合交互运动的空间就会悄然来临,“本文”“互文”,“文本”“超文本”,“主体间”“文本间”,在这里形成广泛的互动(图中长虚线箭头所示),构成阅读发生过程的真实生态。超文本的形成有赖于读者的人生经历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性阅读,大都在这种复合的间性互动中生成。

文本、主体、超文本的间性存在及其互动,隐含了阅读生成的全部奥秘。对其本原性探索,为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06页。

②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文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的互文性理论》,《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④田方林著:《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⑤⑥〔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12页。

⑦⑧杨邦俊撰:《阅读互动论》,《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⑨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63页。

⑩〔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老子德道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2页。

上一篇:非煤矿山行业标准下一篇:初当班主任的尴尬-班主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