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国富论》有感
国富之道
作者: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书目名称: 《国富论》 成绩: 日期:
中国人民大学
书目简介 《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书中,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这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
摘 要 《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著作之一,通过阅读本书,笔者感受到古典经济学中经典理论的瑰丽,也见识到古典经济学家洞察经济社会的敏锐。笔者重点学习了亚当·斯密提出的经典分工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并在学习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对于书中一些观点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旨在阅读学习的同时,加强自我审思能力。
关 键 词 劳动 分工 资本积累
在现在的大学里,哪怕不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只要上过高中政治课本第一册的同学,就不会不知道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而在高中较为简单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以及其对世界的重大意义。寒假阅读了《国富论》,则是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以及他较为系统的经济学思想。
纵观本书,亚当·斯密从“何谓财富”出发,解释了他对财富的理解和定义,阐述了他的财富观和货币观,由此推翻了当时“重商主义”的错误前提,为自己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石。《国富论》开篇第一句即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而在亚当·斯密以前,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重农主义则认为金银不是财富,土地生产物才是财富。可以说,亚当·斯密第一个正确地认识到,人类生产性劳动创造的生产物,包括金银在内,都是财富,人类劳动则是财富的源泉。以这个概念作为开始,亚当·斯密衍生出了“如何创造财富”的研究,他提出生产力是由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所组成的,并进而细化分析。最后,他回答了“如何维护财富”的问题,提出了市场机制的重要价值,并最后衍生出对正确政府职能的探讨。这个写作过程以“财富”为源头而顺序衍生的,讨论了财富从产生、扩大、流通、实现社会价值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提出了对财富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从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到国家的致富之路,无一不是为了国家的富裕而作,可谓一部真真正正的探寻“国富”之书。
而通过反复阅读,我发现,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与资本积累的论述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也引领着我去重新理解分工和资本的概念,并在新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中国人民大学
一、劳动分工
(一)分工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分工?斯密认为,这是由于人们有交换物品的需求,因为一个人无法制造出所有自己所需的物品。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以自己较为擅长制作的物品去交换所需的东西,对自己而言更为有利,因此人们开始专心制作自己擅长的物品去与他人交换,也就形成了分工。然而,交换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社会的行为,因此这样的分工也不是在现代才出现的。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在原始社会,最初是有两群野人,偶然的有一次,一群野人打到的鹿多一点,一群野人打到的狼多一点,鹿多的那群野人想吃点狼肉,而狼多的野人想吃点鹿肉。于是在两个头领叽里咕噜的一通讨价还价之后,一个头领付出了三头鹿,得到了四头狼,而另一个头领付出了四头狼,带回了三头鹿。大家吃的很满意,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几千、几万,甚至可能几十万年之后的我们在研究他们当初的行为的时候,竟然会高呼:原来最初的交换就在两个头领边叽里咕噜边比划的时候完成了。
两群野人后来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群野人专门打鹿,一群野人专门抓狼。大家都对捕鹿或者捉狼的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总结、实践,并且在族内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传授技艺。这样的结果是:两个部族每天捕获的猎物的总量不断增加,以至于这两群野人无论如何努力,还是吃不完这些猎物。慢慢的,兽皮被他们发现可以御寒,这样逐渐有野人加入了兽皮加工,并使之成为一个行业,而相关的用兽骨制针的行业也得到了发展。
所以交换和分工应该都是早已存在的,如果说交换是一切经济行为的起源,那么分工可以说是不同社会形态变化的助推力之一。
另外,斯密认为,人拥有不同方面的技能,不是劳动分工的原因,而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试想,当初两群野人如果打到的猎物的数量种类正好颠倒,那么他们的专门技能就会不同。
但是这个观点,斯密在论述的时候其实也有矛盾之处。斯密在写分工的原因是交换时说道,“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畜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盎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另有一个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畜兽肉为酬,于是他终于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1这里的逻辑是善于某物因而专于某物以实现更大利益的交换,所以在这里,善于某物(即人不同方面的技能)是劳动分工的原因。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5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3
中国人民大学
(二)什么是分工
斯密在阐述分工的特性和优点时,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如果一个工人以其一己之力,一天可能最多做几枚扣针,甚至一枚也完成不了;但假如将工人分配到扣针制造的不同环节,使每个工人只针对一项环节展开工作,比如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那么即使该工厂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要工人按照要求勤勉工作,那小工厂也能制造出四万多枚扣针,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人制造了四千多枚,这与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果来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分工对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显著的。
而在解释为什么分工可以极大提高劳动生产力时,斯密是这么说的:“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2
在这三个解释中,第一个是最容易认可的,一个人专于一物一技能,那么他在这件事上就具有比不专于此的人更专业的水准和效率;第二个解释,斯密在具体展开时,认为分工减少了一个人做多项工作时转移的时间浪费,但斯密认为这种时间浪费是由于在开始新工作之初,势难立即精神贯注地积极工作,总不免心不在焉,这一点有些出乎我意料。因为当提到人们在转换工作时造成的时间浪费,我们会下意识的想到应该是由于一个人无法精于多项工作,因此在转换工作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适应新的工作,而可能没有考虑到由于人类的惰性和懒散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即有些员工在转换工作职位之后会出现一定的懈怠消极期;第三个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机械的发明,这个观点非常有意思,因为人们往往会说,科技的进步,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但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了,科技就能进步?我想斯密的这个解释很有说服性:分工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将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而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会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也正印证了这一观点。
(三)疑惑与思考
然而,在阅读劳动分工的时候,我不免会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反思斯密所提出的种种观点,其中与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相符合的部分,也引起了我的极大思考。1.农业的完全分工是否能够实现?
斯密认为,农业上种种劳动,随季节推移而巡回,要指定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事实上绝不可能,因此农业不能实现完全的分工,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永远比不上制造业的速度。但我认为,之所以以前的农业无法实现完全的分工,是由于劳动工具的落后。从 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2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4
中国人民大学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来看,假如劳动工具能够实现机械化,那么对于农业这样的劳动对象来说,即使劳动者同时从事多项劳动(北美农场的农民在农忙时进行农作、农闲时从事其他工作),也是能够实现农业的完全分工的,比如有专门播种、专门杀虫、专门采收的人员,但他们同时也有其他工作。2.生产资料的富余=社会富裕?
斯密在论分工时说道,“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所需数的以外,还有大量产物可以出卖;同时,因为一切其他劳动者的处境相同,各个人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着生产的大量产物,换言之,都能换得其他劳动者大量产物的价格。别人所需的物品,他能与以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与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3
但其实我们看到,不论是在斯密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由于分工而形成的生产资料的富余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的富裕。因为并不是每个劳动者生产的产物都归自身所有,事实上归为资本家所有,因此也谈不上以这些劳动产物来换得他人的劳动产物。在这里,我认为斯密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选择性地忽略了资产阶级剥夺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因素,而试图去粉饰当时社会已经呈现出来的阶级矛盾。3.个人才能是分工的原因还是结果?
斯密认为,个人才能的不同,是分工的结果。但就斯密自己论述观点时也提到,一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畜兽肉为酬,于是他终于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其实这又是才能造成分工的表述。所以个人才能与分工孰先孰后,亚当·斯密本人也存在着判定的迟疑和不定,因此不能简单的划定因果关系。
二、资本积累
怎么样才能实现财富的增长?这是经济学最为古老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在书中,可以说亚当一直围绕着资本积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这一中心话题。相比交换和分工而言,资本积累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因此想要真正理解亚当·斯密的有关资本积累的思想,还得从最基础的开始。
(一)什么是资本?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中说道:“他所有的资财,如足够维持他数月或数年的生活,他自然希望这笔资财中有一大部分可以提供收入;他将仅保留一适当部分,作为未曾取得收入以前的消费,以维持他的生活。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以取得 3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3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5
中国人民大学
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4这里,我们可以大致抽象出亚当关于资本的基本定义:即人们资财中可用于获取利益的部分。
紧接着,书中又说明的资本的类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物品,然后卖出去以取得利润。这样使用的资本,在留在所有者手中或保持原状时,对于投资者不能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润。商人的资本不断以一个形态用出,以另一个形态收进;而且也只有依靠这种流通,依靠这种继续的交换,才有利润可图。这样的资本可称为流动资本。
资本又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有用的机器和工具,或用来置备无须易主或无须进一步流通即可提供利润的东西。这样的资本可称为固定资本。
当然,这是亚当·斯密从个人角度出发而说明的资本的含义。那么对于国家或社会而言呢?“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总资财,即是其全体居民的资财,所以,亦自然分作这三个部分,各有各的特殊作用。”5这里说到的三个部分分别是留供目前消费的、不提供收入或利润资财、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因此,从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等式:
国家财富=留供目前消费资财+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而在这个等式之中,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需要通过资本来加以补充,因此,增加国家财富,无法依靠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而是需要通过资本的积累。自然而然地,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何增加资本?
(二)资本积累的途径
1.分工促进资本积累
从根本上而言,资本积累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在前面一节业已提及,即劳动分工以及分工引起的机械的使用。这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具有伟大意义的观点。这一观点,“不仅合乎逻辑,而且符合厉史发展状况。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吸收了这一正确观点。”6
分工简化了劳动的动作,劳动者技艺大大增进,并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利于机械的创造和使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分工日趋细密时,就会有更多人从事发明适合于各人各行劳动生产的机械,而这些机械也就更利于被发明和使用。当然,不论是劳动者劳动,还是机械生产,都需要一定的资本作为前提以用于支付劳动者的薪资和机械发明的费用。因此需要有预先的资本积累。亚当·斯密在书中也写道:“按照事物的本性,资财的蓄积,必须在分工以前。预蓄的资财愈丰裕,分工就能按比例地愈细密,而分工越细密,同一数量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7所以,分工和资本积累并非是单向的作用关系,而是双向的促进。分工的细化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机械,4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3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4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6 李荣昌.亚当·斯密的资本积累理论评价[J].上海经济研究,1986,04:18-22.7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2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6
中国人民大学
因此需要更多的资本;而反过来,分工细化后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推动资本的积累。
既然劳动分工是资本积累的深层次的途径,那么必然也有较为明显或直接的资本积累的方式。
2.财富分配促进资本积累
亚当·斯密认为,“无论在哪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都是用来供给国内居民消费,给国内居民提供收入,但无论出自土地或出自生产性劳动者之手,它们都是一出来就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往往是最大的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或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8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亚当·斯密将国家生产的财富去向分为两部分,一是补偿资本,二是作为利润和地租。
就土地生产物而言,在过去的欧洲,由于封建地主占有绝多数土地,因此几乎所有的土地生产物最后都归于地主所有,而在过去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土地生产物中仅有极小部分用以补偿耕地所用的资本,绝大多数作为地主的利润或地租。而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已与过去发生巨大变化,在全部土地生产物中,地租所占的比例很少超过三分之一,有时还不到四分之一。但以数量计,改良的土地的地租,却大都已三倍或四倍于往日;但是在年生产物中取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和往日年产物的全部比较,似乎就有三倍或四倍之多了。因此,在农业日益进步的时代,就数量说,地租虽是日增,但对土地生产物的比例,却是日减,也就是说,资本对于土地生产物的比例,大大增加。
就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而言,古代欧洲贸易很少(相对于17、18世纪而言),制造业简陋,所需资本极少。可是它们所提供利润却相当大。“古时利息率很少在百分之十以下。这可证明他们的利润必定足够提供这么大的利息。现在,欧洲各进步国家的利息率,很少在百分之六以上;最进步国家的利息率,且有时低至百分之
四、百分之三甚或百分之二。”9而作者生活的时代,制造业迅速发展,涵盖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制造所需要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同一商品相对与过去所能提供的巨大收益在减少,制造业所能提供的利润也就相对减少。从利息率来看,也证明利润对于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的比例,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资本对于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的比例在上升。
既然作为用以支付地租和利润的资财的比例下降了,那么上升的即是用以补充资本的部分的比例,也就达到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所以,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国家财富分配方式的变化是促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传统的以土地生产物为财富来源,已越来越失去其号召力。而地主所占财富比例的下降,新兴资产阶级所占资本比例的上升,也反映出不同阶级实力的变化,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必有一场阶级利益斗争的较量。这也利于我 8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4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6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7
中国人民大学
们更好地去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节俭的美德促进资本积累
虽然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分工及机械的使用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但对于资本积累的直接方式,亚当·斯密有着他独特的观点:“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个人的资本,既然只能由节省每年收入或每年利得而增加,由个人构成的社会的资本,亦只能由这个方法增加。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10
斯密认为,节俭可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从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他们的劳动既然可以增加工作对象的价值,所以节俭又有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的趋势。所以节俭可以推动更大的劳动量,更大的劳动量则可增加年产物的价值。
而在现在看来,亚当·斯密的这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无论怎样节俭,节省的作用是有限的。光靠节省不能省出足够用来雇佣他人劳动的资本,况且他们会用于其它消费或者交税。那么,大量的资本到底是怎么来的?允许这“工资-利润-地租”三位一体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怎么来的?对此,忽略下层社会历史的斯密没有办法、或不愿意给出解释,毕竟,在资本起源的说法上一个小小的矛盾,并不会妨碍他对于产生了经济大发展的商业社会的礼赞。这也足以显示出,作为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难以突破其阶级瓶颈和时代局限而真正认识资本的本质。
三、结语
对于经典著作,我们应是心怀敬畏,虔诚地学习其中伟大精妙之处;也应心怀大气,宽容地看待作者的局限之处。虽然《国富论》在一些基本观点上已被证实是错误的,比如分工应是早于交换出现,而非亚当·斯密认为的交换早于分工,比如资本积累依靠节俭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他提出的经济理论对后人的无限启发。
国富之日,吾等求之;国富之路,吾等觅之。《国富论》对我们中国,仍有启迪意义。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认了市场在经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这无疑是向亚当·斯密的致敬;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日,中国改革该向何处去,如何调控流通中的货币,如何处理人口压力与资源问题,这些问题,虽不能从《国富论》中直接寻求答案,但我们可以寻求像亚当·斯密那样的思考
作者签名: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6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很多教师不读书,课不是教得好好的吗?不读书照样把学生成绩搞上去,何必读那些课外书籍?”持这种观点的教师我想应该不在少数,有些教师在课后宁愿搓麻将,也不肯拿起那些“闲书”。
中小学教师很辛苦,很累,课余时间的确需要一定的心理调节,我想这就是一些教师不愿意读“闲书”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和热情,没有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高峰体验。正如吴法源讲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被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他就很难拿起书来,拿起来也会很快放下去,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教师不想成为名师,不想走向成功,他也很难拿起书本来。”这也是主观原因。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这句名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
毛泽东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天不吃,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能一天不读。青年时期的他曾整天呆在图书馆,书籍使他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而让他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谋求解放的道路。12岁的周恩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要为民族的腾飞而读书。
朱永新教授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与希望。
有人统计,从1901年到2001年一百年中,共颁发诺贝尔奖680多项,其中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的奖项达138项 (其中经济学14项,物理学37项,化学21项,医学及生物学49项,文学9项,和平奖8项) , 获奖比例高达20%,要知道,现在全世界犹太人口才1500多万,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3%。这样令人惊异的成就是和犹太民族酷爱读书学习的习惯是分不开的。犹太人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选民,与上帝订有契约,负有向其他民族传播上帝律法的使命。要深刻地理解上帝的旨意,就必须学习上帝的神谕。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直接途径就是读书识字。因此,为了完成传播上帝律法这一神圣的使命,每一个犹太人都必须能读会写,这样才能学习上帝的律法,这是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学习提高到宗教信仰的高度来认识,这在古代民族中是绝无仅有的。犹太民族被称为“书的民族”,他们把勤奋学习视为仅次于敬奉上帝的一种美德。因此,犹太民族人均每年读书64本。
我们国家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的四次调查表明,从1999年首次调查的60.4%,到2001年的54.2%,2003年的51.7%,再到2005年的48.7%,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次调查还表明,我国国民人均读书4.5本。我国人均读书最多的城市是上海,人均读书8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人生忠告。试想,很多教师开始工作时,应当说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落后教师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更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是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的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有人说,教师身上的书香就是最具“杀伤力”的教育的“软力量”。唯有教师爱读书,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应该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推动教改,要从推动教师读书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的有心人,做了30多年的教师、校长,从小学到高中,他几乎教过所有的年级和科目。他之所以能够品味到为师者的最大幸福,让生活散发着优雅的气质,一切都源于他把读书当成了一中信仰。因为他知道,读书能开启生命的灵思,欣赏生命的律动。因此,他每天不断地读书,坚持记日记,并为他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做成长档案。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成就了一代教育大家。
作家毕淑敏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体现出来了。”
一.亚当·斯密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其经典著作。其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的思想集百家之所长。他的继承者中不乏像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中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也是基于斯密的经典经济学之上的,甚至可以说连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受到了斯密的影响。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也受益于斯密的理论。森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斯密的贡献。在经济学界,斯密成为著作被引用最广泛的学者之一。
二.《国富论》内容概论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世界,认为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在经济生过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人性的一面,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国富论》全书分为五篇,其主要内容如下: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行为的机动主要是在于利己,求的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他还认为,利己之心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他相信,个人的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列举出制造针的例子来说明分工的好处。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十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雇佣技术熟练的好手……我曾看到一家很小的工厂里,一共只雇佣了十几个工人,但每天可以生产48000根针”。分工的发展以及劳动划分为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作业,这是正在出现的工厂制度的主要结果。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3.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负担得起和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以及种种娱乐消费品。但是,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个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少部分依靠自己的劳动,而大部分却需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其物品,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意以它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物品的价值等于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4.反对殖民地政策。《国富论》中有一篇专谈殖民地问题,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所以对于殖民地国家在殖民地实行经济垄断表示反对。殖民地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他看来,对殖民地及其统治国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
5.主张“自由放任”。《国富论》最重要的部分是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中讨论两种制度:一种是商业制度;另一种是农业制度。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他强调,只有对外对内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也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另外,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像个人与个人之间一样实行分工,并极力倡导自由贸易。
6.政府的主要职责。亚当·斯密对于政府的职责规定得相当具体。他认为,政府的主要的任务在于对外抵御敌国,对内执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创建并经营某些公共工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共事业”的各种设施。
7.教育的重要。亚当·斯密认为教育社会底层民众,国家虽得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但总比让民众无知识,不受教育好得多。他指出,在自由国家,政府安定主要依靠有力的舆论,因此,公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者越多,越有公正判断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对于教育的推动,实不可稍有疏忽或闪失。
三.《国富论》分工理论的理解
《国富论》第一篇主要论述了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斯密在第一章专讲分工,开篇就提出:劳动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以及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性、熟练性和判断力的逐步完善,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而后他以制针业为例,归纳出分工导致劳动效率提高的三大原因,其一,专业化提高了工人技能;其二,分工精细化降低了工人转换工种的成本;其三,机械发明节省了劳动力。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分工实施的结果,各劳动者的业务,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操作,当然能够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平时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人不可能很快地从一种工作转到使用完全不相同工具而且在不同地方进行的另一种工作。但即使如此,损失还是很大。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会儿。在开始新工作之初,势难立即精神贯注地积极工作,总不免心不在焉。而且在相当时间内,与其说是在工作,倒不如说是在开玩笑。闲荡、偷懒、随便这种种习惯,使工人常流于迟缓懒惰,即在非常吃紧的时候,也不会精神勃勃地干。所以,纵使没有技巧方面的缺陷,仅仅这些习惯也一定会大大减少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三,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什么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那些机械的发明,看来也是起因于分工。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唯其如此,用在今日分工最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上的机械,有很大部分,原是普通工人的发明。
四.《国富论》分工理论的局限性 其分工理论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受当时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的限制,其思想存在其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此,我们应对其分工理论进行批判的吸收,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同时去掉其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其分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分工的原因的论述。
亚当斯密认为交换引起分工。他看到了交换和分工之间的关系,交换和分工的这种关系有利于职业的产生。但他没有明确指出只有商品交换才能引起社会分工。但是关于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根本上应当是“ 如果没有分工, 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成果, 也就没有交换”。在这个前提下, 才是“交换和分工相互发生影响。”亚当 斯密的不妥, 是把最初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这一点上,马克思在吸取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原因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指出,分工是人们这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产物,是分工引起交换,即人类劳动的物化形式的交换,这一点马克思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而亚当斯密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上恰恰倒果为因。
(二)关于分工的作用的论述。
在斯密看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生产力的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斯密同时还看到,分工造成人们能力的差异,认为人们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所以人们能力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分工造成的。此外,斯密也看到了人们长期从事单调的局部工作损害了他的进取精神,所以为了防止由于分工造成人民群众的完全萎缩,斯密建议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但是亚当斯密没有看到分工的消极作用,正如马克思指出,分工是劳动异化和劳动产品不平等分配的真实原因,也是所有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分工造成了人的畸形化、片面化发展。
(三)分工的形式
斯密认为,分工主要有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并且较多的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未能较多的分析社会分工,他也不清楚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甚至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只是主观的,即只对观察者才存在的。
五.《国富论》分工理论的影响
斯密分工理论对于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后来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理论,都是在斯密的这一学说基础上提出来的。特别是20 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勒,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劳动效率为核心,提出了“科学管理四原则”。他在对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职责进行研究划分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化、科学化的分工方法和操作规则,代替了以往的经验和方法,曾被各类工厂广泛采用。斯密分工理论的应用,对工厂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巨大作用。1913 年,美国人享利·福特在汽车制造上改传统的汽车生产车间模式为流水线生产,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 倍,劳动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一举击败了竞争对手。劳动分工因此成为工厂管理的主要模式。
《国富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此前,人类虽有经济思想,却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思维范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迄今为止,人类的主流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国富论》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及分配
【概述】亚当斯密发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于财富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对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个概念。劳动分工首先使得生产力得以成倍的提高,同时,分工的深化使得人们对于劳动产品的交换变得迫切,而交换则需要通用的媒介—货币,就产生了。而产品的最终分配结果分为三项: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
第一节至第三节:分工。
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最主要的原因。例:制针业
·但是,农业上所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可能像制造业一样完全的分工,所以,农业生产力总是跟不上制造业生产力的步伐。对于一些最富裕的国家而言,必然在农业和制造业上都优于别国,但是制造业的优越程度一定大于农业。
·分工之所以提高效率的三大原因:
1. 每一个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得以提高
2. 节约了由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的转换时间。其中包括:工具场地的转换,注意力的转换。
3. 分工使得工人们懂得如何完成一项工作是最有效的,并且创造了大量的机器,从而提高了生产
力。
·分工的起源:人性中物品交换的倾向
而这种倾向只有人才有,并且受到自利心的驱使。
插播:我们期望的晚餐并不是屠夫,酿酒师,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关切,我们并不是向他们乞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心,我们从来不想他们谈论自己的需要,而只是谈论他们的好处。
·分工,使得才能的差异比天赋的差异更加重要。这种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且分工,使得这种差异变得有用。
·市场范围对于分工的限制: 分工,受到交换能力范围-市场范围的限制。
在大城市,专才会比较普遍,而在小乡村,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掌握多项
技能.水运,拓宽了市场,因此,最初的改进,是在海岸或者通航流域产生。
第四节:货币
分工一旦明确以后,一个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只能满足自身很小一部分的需要,这时人们就依靠交换来生活,但是,物物交换的困难导致选用了某种商品作为货币,并且最后总运用了金属—耐久和可分。然而,一开始采用的粗条金属还是具有两大困难,称量,化验。
以后,便在金属上加印,来表示质量和纯度。
补充: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水和钻石.第五节至第七节: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真实价格:劳动—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但是,一切商品均不是由劳动来衡量,因为劳动难以衡量.商品的名义价格:货币—自身价值不断变动的商品,绝不能作为衡量其他商品的精确尺度 ·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工资,利润,地租。
论商品的价格组成部分:
在还没有出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的时代,劳动数量是唯一的价格尺度,并且劳动所得归劳动者所有.划线部分的意思:获得某种商品所花的时间,难易程度,特殊技能决定了这种商品的价格.但是,当资本积累出现以后,这些拥有资本的人—企业家,会向劳动者提供原材料,生活资料,利用他们的劳动来为原材料进行增值,这种时候,商品的价格就需要包含两部分:1.劳动者的工资 2.企业家提前预付的原材料费用和企业家的资本利润.换言之,劳动者为原材料的增值分为:1.劳动者的工资
2.企业家的资本利润.所以,除非企业家对雇佣工人的销售所得比投入的资本多很多,否则他不会有兴趣做这笔投入.关于资本利润:它是监督和指挥某种劳动所支付工资的别名.但是,资本利润和工资完全受不同的原则进行支配.对于工资而言,它可能和工人劳动时间,数量,技能成一定的比例
但是对于资本而言,比如它占有全部利润的10%,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可能赚得相差悬殊的利润,进而企业家获得利润不同,但是,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可能基本相同.当任何国家的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劳动者在对于土地的使用之前,必须向地主支付地租,这也就构成了价格的第三部分—地租.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构成(至少一种)
换言之,一个社会在一年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收入也来自于这三种构成要素中的一种或者全部.·商品的自然价格:商品的价格不多也不少恰好等于工资,利润,地租之和。
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出售的价格
当: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大于自然价格
供等于求--市场价格等于自然价格
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小于自然价格
任何商品价格的偶然波动或者暂时波动,对于地租的影响不是太大,对于其他而这影响更大些----------------------------分割线
第八节至第十一节探讨:工资,利润,地租
关于劳动工资:
·首先,劳动者和雇主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雇主们比劳动者们更加容易团结
因为:人数,法律,坚持时间
·其次,即使出于对立的关系,雇主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也要超过维持生活的基本要求,因为 他们还要赡养家室,传宗接代。
·那只“看不见的手”也在调节着劳务市场。需求增加 –》工资增加
·国民财富的增加=国家收入和资本的增加=对劳动者需求的增加=劳动工资的增加
只看了第一章的论分工,深受震撼!200多年前就对社会协作的规律及其意义有着深刻的洞悉,使我对西方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17世纪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社会,步入了现代社会。其之前普遍是靠人的双手及简单的工具劳作,生产力非常极其低下,整个社会发展及生活节奏非常缓慢,而人的思想相对也是呆滞不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不少先进工具。如火车,轮船,蒸汽抽水机等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大批的工厂开始出现。至此世界的发展节奏明显加快,而人的思想也大踏步的进步,那个年代也出现了诸如牛顿这样的很多伟大人物。亚当—斯密提出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就在这大背景下产生了,他的观点深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谓生逢其时。
首先讲到的是分工,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可能不擅长某一方面,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擅长的某一方面来换取别人擅长的那一方面的服务。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分工可以极大地增进劳动生产力,正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擅长,而又有错综复杂的各样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换。交换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和社会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产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说,最有力的解释就是“制作扣针”的例子: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打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人员在操作。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做出来的数量远远高于每个人单独做完全部工序的数量。最后的精炼总结:分工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浪潮下,这种思想是否还能适应如今的个性化需求尚待观察。
再接下来就是对货币和商品价格的探讨。经济学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边际效用,因为正是这个边际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不少有关经济的著作都会提到“馒头是最后一个才吃饱的”,在馒头并不缺乏的情况下,就是这最后一个馒头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价值中包含的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它体现的就是商品的真实价格,产品一经生产,其真实价格就会一定,变化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货币衡量。
《国富论》探讨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国家财富和社会福利。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要走一条路,那就是增加实际的就业量和生产用机器设备,就是增加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这就需要资产投入,资产的投入和运营就是资产的积累和使用的过程。这对指导现在的国民经济任然有效。
我有幸在大二暑假期间接触到《国富论》,对其中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在阅读《国富论》时对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仅作大致浏览。下面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纯属我个人的意见,希望老师和学者能够点出其中理解偏颇和谬误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这本经济学的典范巨著。
《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虽然它体系庞大,内容广泛,但首尾一贯,结构严密,浑然一体。全书始终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的源泉是什么?斯密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劳动是财富之父”,那么,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是增加劳动数量。
《国富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剖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经典,在这本书中,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书,作者亚当-密获得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立者”的称号,并被公认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此书被称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它不仅流传于学术界和政界,而且一度成为不少国家社交场合的热门话题,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书籍。作者在《国富论》中,从“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共五个部分来分析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一个国家怎样从崩溃、衰败中走向繁荣昌盛,通过一些什么奖惩制度来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等。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劳动力和货币;
2、财富的发展;
3、商业主义;
4、君主的收入。这本书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经济发展思想,作者的这种经济思想可追溯到其另一篇名著《道德情操论》。
当今的中国,已经逐渐迈入为世界强国之列,这里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富论》中关于财富增长的阐述对我国经济的继续稳步增长依然具有参考意义,下面我着重就此部分进行总结。斯密认为,按照事物的本性,生产资料必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所以,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也必先于生产便利品和奢侈品的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农村土地的耕作和改良,必先于只提供奢侈品和便利品的都市的增加。乡村居民须先维持自己,才有剩余产物维持都市的居民。所以,要先增加农村产物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都市。但因都市生产资料不一定要依靠于附近的农村,甚至不一定要依靠于国内的农村,而可以从远方运来,所以,这虽然不是一般原则,但却使各时代各国家进步繁荣的程度有所差异。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这种顺序是极自然的。斯密相信,在所有国家中,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这种顺序投用:;总得先利用资本开垦一些土地,然后才能成立很多城市;总得在城市里先有些粗糙的制造业,然后才会有人愿意从事国外贸易。
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发展,对农村土地的改良与开发有所贡献。其贡献的途径有三:一是为农业的原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鼓励农业的开发与进一步的改进。二是都市居民需要用所获的财富购买待售的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往往是面向未开垦的土地。商人们都渴望变成乡绅,而.且,往往也只有在他们变成了乡绅的时候,他们才最能改良土地。三是缓解了农村居民一向与其邻里的争斗和对其政府部门的依附状态。因为工商业的发达,逐渐使他们变得有秩序,有个人的安全和白由,也使政府部门的工作变得有效率。
可以看出书中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不仅在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在今天看来,依然可以作为指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甚至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原则。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国富论》最后论述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其中支出分为①国防开支。国家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社会不受其它独立的社会侵犯,这一职责只有靠军队才能完成。②司法开支。即为保护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与压迫而设立的严正的司法机构。③公共工程与公共机构的开支。斯密认为,建立和维护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是政府的义务,也只有政府可以建立和维护。亚当·斯密举例说,车辆通过公路或桥梁,船舶通过运河或港口,如果按照吨位比例交纳通行税,似乎这种方法很公平。况且,这通行税虽然由承运人支付,他只不过是暂时的垫付,最终会转嫁到货物价格上,由消费者承担,同时,有了这类公共工程,由于交通的便利,会使货物的运输费大大减少。消费者虽然支付了通行税使货物价格提高,但终究比不上运费低廉而降低的程度。斯密的意思是,由于交通便利,使运输效率的提高,虽然要交运输税,并且运输费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但不会使货物价格高过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的时候,并且同时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亚当·斯密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认为,在文明商业社会,对普通人民的教育,比对有身份有财产的人更需要国家关注。所以,国家应该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教育事业。有钱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时间、金钱来学习。此外,有身份与财产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用脑时候多,用手时候少,不至于是脑力变得迟钝;而普通人由于生活压力,即缺少财产与时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脑会很少。所以穷人更需要国家教育资助(这方面现在很多学校都做的很好),并且,在普通人的孩子中,对学业优良者,国家应给予奖学金。人民受了教育,国家也会受益匪浅。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失败,已经回归了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充分,在诸多领域内还存在这垄断、不平等、欺骗、霸权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社会的诸多不和谐。但这并不是市场经济的错,而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当中还存在着过多的政府行为。斯密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府所应做的是①保护国家不受其它国家侵犯②维护司法的正义③建立和维护特定的公共制度与公共工程。即使政府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也要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在目前社会转轨期间,老百姓切不要对市场经济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抛弃市场经济,将会回到更坏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管理的少,管理的恰当管理的好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亚当的思想是深邃的,作风却是平实的,不象某些国人那样高高在上,故弄玄虚,亚当的精神实在可敬可佩。看看亚当把分工讲的这么细,这么透,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师辅导学生那样,读起来不由阵阵感动。
估计我们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老马从亚当那里受益很多,但我们的教材却把伟大的亚当排除在外,以至于众学生们对亚当-斯密这个名字闻所未闻,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
虽然这本书厚了点,读起来估计要费点时间,但我计划把她看完,因为当年亚当写这本书时,费的时间和心血更多。
——读《构筑理想课堂》有感之一
最近,利用寒假的时间,学习了《构筑理想课堂》一书,书中介绍的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主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读;
2、教学目标的确定;
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4、严谨的教学版块;
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
6、教学反思。
由于近期也在进行新学期的教材解读工作,看了本书,我想就教材解读的意义结合自己实际谈谈看法:
教材解读到底应该解读什么?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认为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学科的教学,不能轻易地置教材于不顾,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
但是不是作为教师,我们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了呢?非也。
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更不能等同于师生实际的教学实践。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应当将教材看做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是展开课程的一个载体,而不能是唯一资源。
就语文学科而言,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对文本进行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单元思想、主题、内容、形式的重构,甚至是对整册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长远的教学目标在本册、本单元、本课中要渗透的内容的思考。这样纵横交错地比较,从微观走向宏观再回到微观的思考方式,才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内容。老师站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当我们将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学生在学习文本的时候,也才能拓展思维,语文课堂才真正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原创: 庄镇凤
每一个人类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一步一步地踏在岁月的长河上,一点一点地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灵魂的不断升华,直至死亡。没错,我们人类的终点站就是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常常逃避这个问题,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未来,谈论国家美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始终会忽略,从某种意义上讲,根本没有所谓的“未来”,我们迈向的,一直是死亡。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受挫的时候,在我们心灵平静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仰望浩瀚的星空的时候,我们都深思过:活着是为了什么?死亡之后是什么?有人说,活着是为了梦想,梦想是为了什么?梦想是一种渴望。而渴望是人的一种欲望,是一种灵魂需求。那么再进一步,灵魂为什么要有需求?我想,是为了填补寻求为什么活着而不得的空虚吧!人,总是得要有一种信仰,支撑着他过活。因此,有人说活着为了家人、责任、奉献……
《生死无尽》中讲述的就是余德慧教授对生与死的理解,是他迈入中年心境的散文集。他说,年轻时迷信【科学】,对看不见的【精神】置若寡闻,当时研究的是“没有心的心理学”,那是一种没有血肉的知识游戏,拯救不了生命的烦忧。后来他慢慢转向,开始安静地看人,而这几年他更走近安宁病房去,看尽生死之间的各种故事,对生命、对死亡、对人的心灵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在书中,他探寻活着的滋味,也思索善终的真意。他谈童年记忆中的雨声、谈安宁病房中的原住民老人家、谈虚无洪流中的心灵之光、谈潜意识和梦境,他引用卡缪的小说、惠特曼的诗歌、托尔斯泰的 散文、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佛学及禅学经典……借此告诉我们:生死之间没有边界,过去和未来也在此刻的瞬间。生命是以“我们”作为起点,而不是“我”.人活着是跟其他人紧紧相依,人的死去,也是朝向更广阔世界的一种皈依与返回。生命宛若似水年华:所有的快乐、悲伤、圆满、缺憾,以及瞬间与永恒。不需要可以拥有什么,重要的是去品尝一切。
读《生死无尽》,与其说像是在与智者说话,不如说是思想汇入了奇妙的海洋,深有感触。就像书中谈及活着的问题:我们不愿意对生命说谎,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本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活着。最本真的态度是把“活着”当做问题,而不是理所当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后半生还很长,不用着急,每天都虚度着岁月,消磨着时光,似乎对于我们来说,这一辈子依旧是缓慢的时序。这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把死亡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仅仅是知道活着。我认为,我们偶尔也需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对活着提出“濒临”的对策,也就是将生死的界限抹掉,在任何时候的瞬间都能够准确的捕捉到死亡和存活的同时存在。若喜,则生死同喜;若悲,则生死同悲。活着,意味着瞬间生命出现与死亡。此生,真的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一秒我们还存活在所谓的世界上,可能下一秒,我们就是面临死亡,死亡和存活是并存于我们身边的。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在活着里的死亡,太过热切于活着,最后总会被证明是一件蠢事。就像是古代帝王总想寻求永生,千秋万代,最后不过是从云端摔落,跌得遍体鳞伤,虚梦一场,化作一抔黄土罢了。
我们一生中会面临很多次死亡。就如书中讲到,现世的活着,是基因不断组合中,一刹那之间形成的一个暂时现身的东西。我们刚好存在同一个时代,不过是意味着我们彼此曾在此世的相同时间共处,我们有了同一时间的游戏。我们彼此因为机缘而联系在一起,我们恰好在同一时间而存活,因为血缘,即基因的亲近,我们依赖着父母和亲人,因为某种情感的共鸣,我们和其他人有了解不开的丝丝缕缕,因为灵魂的触动,我们会爱上一个人。似乎,我们接受了这个世界规则,不知道是谁灌输进来的,是谁规定了法则,我们得不到答案。我们只是一昧地接受,我们的一生:诞生在世界上,学语言,学走路,学会自理生活,上学,恋爱,工作,结婚,等待死亡。我们似乎绕进了一个怪圈,以至于我们走走停停,看不清终点,看不清世界的本质,把生命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沉溺或哀怨,等待一个神明的救赎。
细思,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看了一半的书,有多少买了又不穿的衣服,有多少丢弃在回忆里的悔恨,又多少次曾在寂寥的夜晚忍不住埋进自己的臂弯,止不住心疼地抱住自己……心中仿佛追求着什么,却又空荡荡的;想抓住什么,滑过指缝的却是挽留不住的似流水的无奈。于是,尽管我们常常被一堆物质包围和亲朋好友关心,但依旧感受到了灵魂深处的孤寂。每每到这,我们总会分外想珍惜大雨中为我们撑伞的人,帮我们挡住外来物的人,在黑暗中默默抱住自己的人,都自己笑的人,陪自己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自己的人,陪自己哭过的人,在医院陪自己的人,总是以自己为重的人,带自己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自己的人。我们像是渴望触碰太阳的人,想紧紧地拽住最后一根稻草,企盼着如冬阳般的温暖可以救赎自己整个灵魂的寂寥。不至于彷徨,不至于无措,不至于迷失在人流中。
当某天,我们第一次遇见死亡,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时,不再是影片中寥寥几个片段时,那会是我们第一次看见揭开死亡的面纱。如若,死去的是与我们有着深刻共鸣的亲友,我们会被悲伤和无助淹没,会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隔绝灵魂的墙,是如斯可怕的事情,让人可恨又无可奈何。如若,死去的是与我们交际不多的人物,我们会对死亡视而不见,认为不过是世界又减轻了一个人口压力罢了,在葬礼上,我们依旧笑看岁月,谈论下次放假去哪里玩,晚饭吃什么。两种情况相同的是,逝去的人,终将会被我们遗忘。是否真是忘川河的神秘威力,抑或是孟婆的巧思造就?于是给予了我们一个可笑的理由——我们要看向未来,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悲伤里。什么是未来?我们从未拥有过未来,我们拥有的一直只有现在!
人性,或许,本来就是冷漠的代名词。只有在面临自身危险的那一刻,才会真正去碰触,人,不得不死亡的事实吧!我们总是兴味地注视着某些事物:子女、事情、工作或者休闲。每个人总是在某些频道里生活着,一个他愿意驻留的地方,一件他心甘情愿做的事,以及他愿意与之相与的人群。
但是,我们逃避不了自己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在某年某天某刻,也许是嗅到一种熟悉的气味,也许是听见同样的台词,也许是经过某个地方,我们仿若脱离了世界的喧嚣,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脚尖延伸至心脏,充斥着自己的感官,唤醒了自己沉寂许久的灵魂,回顾自己走过的时光,恍然如梦。有人曾经比喻过,人生不过是梦一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恍恍惚惚间,有时我们会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夜梦里,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堂吉诃德。剥掉堂吉诃德,我们什么都不是。昨晚夜里,梦见我听人们说话。有人说很悲愤,有人说很诚挚。我问,为什么这样说、那样说?人们回答我,如果我不这样说,我就没有我‘这边’的感觉,我‘这边’的世界;如果你不那样说,我就没有‘那边’的感觉、‘那边’的世界。我说话是我的世界。你可以赞美我的话、我的世界;你可以诋毁我的话、我的世界;如果你连诋毁 都不愿意,你根本连我存在的世界都不肯承认。你完全没有资格这么做,做人就是活在世界,就是说话”,也就是说,余德慧教授认为,人所生存的文化层正是人作为“堂吉诃德”的所在之处。梦境是粗糙、原初的心,只有从梦境这里,我们才脱离文化层的制约,反身看到文化层在我们的存在之中。
时间就是活着。我们在时间里头,而不是在时间之外。
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来自哪里?怎样做一名教师才能收获幸福?暑假期间,带着这些困惑我细细品读了冯建军撰写的《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
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呢?作者在第一章“认识幸福和幸福感”中提出,幸福不等同于需要的满足与快乐。对于需要的满足,必须考虑我们的能力,“一个人的需要、欲望与一个人的能力之间的比值,才是决定幸福与否的根本”,想要获得幸福,在于使需要和能力、成就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幸福与快乐也有区别,作者提出“幸福是一种满足了人生重大需要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持久的快乐,它关涉一个人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正基于此,教师的幸福在于在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现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之后所获得的成就感,教师的幸福是由教育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快乐汇合而成,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无论是学生一份满意的作业,或者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是一份份入学通知书和获奖证书等等都是教师的幸福。
那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书中二、三、四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一个教师”、“做一个教师的幸福”,通过三个极其相似的主题系统论述了教师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的教师对学生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爱是基调,教育是一种大爱,教师关爱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用心关爱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体会学生的点滴进步带来的幸福感。幸福的教师往往是将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有着高度认同,对待工作充满了激情。如文中所举例子中的王立华老师带领“激情七班”,与学生激情互动,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保持教学激情,教师与学生这不同的两种生命就会互相撞击,互相给对方的生命以滋润,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成长,教师在学生的影响下永葆青春。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博览群书,可以阅读高于自己已有水平的书,这无异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可以结合教学工作去读书,备课时可以多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样上课时旁征博引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幸福的教师还要善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教然后知困”,只有聆听了学生的意见之后,才会发现在身的不足,进而完善自我。教师还应该蹲下身来,用心倾听,用平等的话语与学生真心交谈,学生才会接受你,而教师也会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幸福。教师要善用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句夸赞的话有时比十句批评更有教育意义,教师赞美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习变得快乐。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关键是要提升获取幸福的能力。
首先,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必须使自己具有平和的心境,当你心乱如麻、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静下心全面规划一下自己的工作,在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制定一个具体计划,大到十年之后,小到每一周,有了计划一步步实现,每天的生活就会充实而有成就感,自然心境越来越平和。当任务繁重,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时,要学会悦纳自己、相信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便是一剂良方,如情绪低落时可以面对镜子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我很喜欢我自己,我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我热爱教育工作,我爱自己的学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保持积极的心态,办公室杨老师常常说:“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一味逃避、自责、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要着手分析原因,想对策,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难题总会迎刃而解。保持积极的心态还需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愤怒的教师往往失去宽恕能力,变得不计后果,失去理智,我们需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等待学生成长。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一颗进取心。如同书中所引故事中的那颗努力向上生长,最终结出硕果的种子,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因为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学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物,学生是朝气蓬勃,充满了时代的个性特征,知识与日俱进,不断更新。活到老,学到老,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向书本学,向同仁学,要一直保持一颗进取之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内心和谐。对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能换位思考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心灵间的默契—教师欣赏自己的学生,眼中永远闪耀着欣赏的目光;学生爱戴尊重自己的老师,眼神之中流露出敬佩的神情。对自己的生活,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一些生活情趣,或品茗,或诗画,或弹唱,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寻找生活中的情趣,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不同与以往的教育著作,本书中每章每节都有大量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这
【读书笔记——读《国富论》有感】推荐阅读:
读书笔记-读屈原有感07-24
《国富论》作品读书笔记09-11
《国富论》读书笔记个人书评06-12
读名人传读书笔记09-30
读书笔记:我读童年10-10
读丑小鸭读书笔记10-05
读雷锋的故事读书笔记12-10
读大林和小林的心得读书笔记12-02
读海底两万里初中的读书笔记11-14
读《名人传》读后感读书笔记600字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