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类开题报告参考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美文学类开题报告参考(精选8篇)

英美文学类开题报告参考 篇1

一、课题的意义:

《胎记》收录于美国 19 世纪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 霍桑成熟期所出版的小说集《古屋青苔》 , 与作者的《年轻人布朗》 、《教长的黑面纱》 、《拉帕西尼 之女》等并称 , 是美国短篇小说的瑰宝之一。 当时,男性思想在社会上体现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等领域中, 所有权威的位置都留给男性。 男权思想为主导的社会强调男性统治的自然基础, 认为男女的差别是自然的, 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 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 在男权机制下,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男性对她们享有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男性对其任意摆布,女性的反抗权几乎被剥夺但这并不是说女性没有反抗的权利。之所以乔治亚娜会成为杀死自己的帮凶就是因为她主动放弃了反抗的权利,放弃了作为一个人作为妻子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平等的夫妻关系变成了主客体关系。 本文试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及女性自我屈服的角度来探讨女主人公乔治亚娜是如何被迫害致死的,并得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结论——独立对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所属领域发展状况:

在霍桑生活的 19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 美国的历史发展还不到 100 年, 从社会经济到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欧洲大陆的影响, 当时欧洲大陆基督教的宗教主导地位已经建立并传入到美洲新大陆, 尤其是在欧洲由于宗教改革而受迫害逃离到新大陆的移民, 目的就是要坚持宗教改革的思想, 追求宗教自由。 但是无论是传统宗教还是改革后的新教绝大多数都秉承基督教的圣书 《圣经》, 而《圣经》 中对两性关系的定位是用 “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 来体现的, 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 是男人附属物的观点得以顺理成章。《圣经》 开篇宣扬女人是“祸水”, 正是夏娃没能抵制住诱惑才导致亚当一起堕落,最终被赶出伊甸园。 《圣经》 中的这种女性应该服从于男性或者必须被男性控制的思想对世俗世界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局面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宗教思想中男性对女性的控制也体现在了法律和世俗做法上。 从古至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文到世俗做法很 多也体现了对妇女权利的轻视和对男权的`凸显。 世界文明古国埃及的 《汉谟拉比法典》 中就有法律条文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的妻子被发现与人通奸, 此二人应被绑后投入水中溺死; 如果该妇女的丈夫希望赦免自己的妻子, 国王则赦免该妇女”, 可见女人的命运是掌握在男人手中的, 不管女人对错误的出现是否负有责任。“女人不仅在社会事务中而且在婚姻生活中必须从属于男人。”男人以美德和权力统治着世界和女人。 法国女权主义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西蒙娜波娜波伏娃也曾论证道:“女人是造成的, 而不是生成的”,“妇女们总是依附于男人, 虽然不是他的奴隶。 两种性别从未平等的分享这个世界”。甚至今天, 妇女的处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们仍被严重地束缚着。 在法律上、政治上女人的地位和男人相差很远, 即使她的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了抽象地承认之后, 长期持续的习俗也阻碍了这些权利得到实现。 女人的软弱和社会政治权力对妇女的排斥, 不断加剧了男人的男权思想, 不管多么懦弱的男人骨子里都有着对女人强烈地控制和支配欲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饱受熏陶的阿尔黙自然而然接受了这种思想, 并借助于由男权优势掌握的科学知识努力将对女人控制于股掌之间的欲望付诸于实践。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先阐释“胎记”的内涵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宗教及社会思想发展状况。紧接着简单介绍作家生平和著作。透过该代表作研究当时的社会现状,阐释了女性没有独立意识,只能依附于男性甚至被男性当作私有财产,以及肆意侵犯迫害的悲哀。最后从小说中得出结论。在男权社会里,乔治安娜的悲剧在不断上演,她们被各种不合理的机制所压制,精神和肉体都受到了残害。 面对这样的悲剧女性应该拿出自己的武器——独立。独立并不是说要成为女权主义者,和男性针锋相对。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代,女性应该保持经济和精神的独立,既不能强求自己一切与男性看齐也不能一味的崇尚男性听其摆布。在继续承载“贤妻良母”的美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人格上的“独立性”与“主体性” ,这样乔治亚娜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四、研究方法:

一,采用分析的方法。从语言表层结构和作品深层意义出发,对胎记中的人物进行阐述。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

三,运用主观能动性,结合当时的客观现状进行剖析,得到思想的升华。

五、研究手段:

作者主要通过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和外国语学院资料室查阅相关资料,比如文献、著作、杂志等, 以及通过“中国期刊网", 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并通过在结合导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来分析和解决该问题,最终完成本课题。

六、研究步骤:

首先,通过书籍的阅读,领略胎记的内涵和意义,对小说有初步的认识。 其次,认真对所选题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从多个层面总结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 最后,综合以上的分析和得出的论点,引出作者深沉的思想认识。

七、参考文献:

[1] 陈榕.驯顺的灵魂和叛逆的身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7).

[2][美]霍桑.霍桑小说全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3] 史永红,张丽娟.论《胎记》与《拉巴契尼的女儿》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03).

[4][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 霍桑.霍桑小说全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

[6]Elliott, Emory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7]Matthiessen, F1O.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54. [8]Van Leer , David M. Aylmer Library: Transcendental Alchemy in Hawthorne The Birthmark [J ].ESQ 22 (1976) : 211 - 20.

指导教师签名:

建筑开题报告参考 篇2

一、设计依据及研究意义:

依据:

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等;

图集:建筑制图标准,中南地区标准图集等;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何在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规范,建筑工程标准荷载学;

其他:多高层框架结构,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等。

意义: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全)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构思:在体系选择方面

1、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2、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其次,在建筑设计方面: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按照“三统一”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预期目标:

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完成综合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方案力求新颖,适用,美观,结构设计力求概念清楚,计算方法和结果准确合理,最终形成设计计算书和建筑,结构施工图等设计成果。

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1———3周:完成开题报告,建筑设计,并绘制出建筑施工图;

4———8周;完成结构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以及结构计算过程;

9———10周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整理设计资料,打印计算书和图纸,准备答辩。

三、设计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设计重点为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框架梁,柱构件设计。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为: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D值法。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分析。

设计难点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剪力墙,柱的设计计算等。选择符合建筑设计原则(功能、美观、经济)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置,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四、设计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毕业实习调查

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

建筑方案设计

结构选型

结构平面布置,绘制草图

荷载统计

手工框架设计

电算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整理设计计算书,打印图纸和计算书,指导老师审批签字。

五、进行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所学课程的熟练掌握。

2、查阅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与文献。

3、个人勤奋努力、不懂就问、敢于挑战的精神。

4、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

5、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6、舒适安静的设计环境。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建筑开题报告(二)

课题名称:启东林洋大酒店方案设计

院(系):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学专业

姓名:陈**

学号:P1601060330

起讫日期:****

财务报表开题报告参考 篇3

一、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本选题旨在对柏杉林木业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出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间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因此通过各种方法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不足,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并且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陈晓红(2019)在《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企业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张新民、钱爱民在(2019)《财务报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财务状况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荆新、王化成(2019)在《财务管理学》中写道:财务报表的分析经历了由资产负债表到利润表再到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经历了一个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的过程。

戴维。F.霍金斯教授结合实际的企业情况写出了《公司财务报表与分析一书》(2019)一文,文中对财务报表在公司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日本著名会计学专家森疼一男(2019)针对日本企业活动对财务的影响写出了《企业经济活动与财务分析》,其中指出现金流量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使财务报表充实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1、介绍柏杉林木也业有限公司概况。

2、对柏杉林木业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主要进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析,以及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3、通过以上分析找出公司存在的问题。

4、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拟采取的方法有:

1、趋势分析法:根据企业近几年的会计报表,比较各个有关项目的金额、增减方向及幅度,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2、比率分析法:在同一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或在不同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对比,以计算出的比率反映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因素分析法:确定影响综合性指标的各个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用是技术替换影响因素的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主要难点:

1、由于理论知识不足,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有些问题分析不透彻。

2、资料收集困难,大量重要信息可能获取不全面。

解决办法:

1、系统学习财务报表,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书籍,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分析方法,针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就相关问题与同学讨论分析或咨询指导教师。

2、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参阅相关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以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料,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向指导老师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第六周至第七周 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 撰写论文提纲

第九周至第十周 论文初稿,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 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论文定稿、输出、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 毕业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

[1]曹阳。 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J]. 会计之友。 2019(07)

[2]高敏,唐洪广。合并财务报表处理规定的主要变化[J]. 财会月刊。 2019(19)

[3]张新民。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剖析[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9(06)

[4]李刚。 谈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的特点[J]. 商业会计,2019(07)

[5 ]刘文辉。 实体理论: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J]. 商业会计, 2019(03)

[6]王治安。 合并报表问题研究[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9(01)

[7]张俊龙。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J]. 财会月刊。 20198(18)

文学开题报告 篇4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解析《保姆》中体现的后现代小说特征学院:外国语系:英语专业:英语(师范)学生姓名:钟小珊 __学号:0509224 ____指导教师:罗晶_

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的背景:

罗伯特·罗威尔·库弗是福克纳文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60年代中期崛起的最富创造力的后现代派小说家。《保姆》是其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前人多研究小说虚构成分,及其情节的荒诞性以展现后现代小说的内涵和其虚幻与现实之美。孙银娣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上进行分析,揭示了《保姆》碎片艺术的特征。王娟从小说的形式、构成、效果上进行分析,揭示了《保姆》碎片艺术的内涵和效果。孔占芳阐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被游戏化,使审美主体产生不确定性,以解释后现代小说具有的颠覆和重构的意义。刘爱平从小说的创作模式,来分析从情节、语言、现实等纬度来阐述后现代小说的不确定性。

这些研究有的局限于对库弗多篇后现代小说概括性的分析后现代小说所具

有的某个特征,有的仅从库弗小说的写作手法,来分析后现代小说的艺术和内涵美。很少有人同时运用多个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对库弗《保姆》的进行细致的分析。本论文通过系统阐释后现代主义定义及后现代小说的特征,来深入的探讨《保姆》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选题的意义:

《保姆》是罗伯特·罗威尔·库弗的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一系列碎片式的段落结构,打破常规的时空观,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形态和结构。本论文试根据后现代小说一般所具有的“互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从小说的语言、内容及故事发展所处空间和时间上来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同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的个人背景来分析作者创作初衷。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系统地解析了《保姆》中后现代小说特征。首先给出了后现代主义定义,以及后现代小说一般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研究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在《保姆》中的具体体现;本论文主要从形式上分析其体现后现代小说的互文性的特征,从时间,地点,语言,内容上体现其后现代小说的不确定性的特征;最后从作者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追溯作者创作的缘由。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和特征;如何从形式上分析其体现后现代小说的互文性特征,从时间,地点,语言,内容上体现其后现代小说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如何系统地分析《保姆》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3、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论文提纲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小说

2.1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2.2后现代小说的定义

2.3后现代小说的特征

2.3.1互文性

2.3.2不确定性

第三章:互文性在小说中的体现

3.1互文性在《保姆》中的体现之一 —颠覆性

3.2互文性在《保姆》中的体现之一 —开放性

第四张:不确定性在小说中的体现

4.1在《保姆》中时间的不确定性

4.2在《保姆》中地点的不确定性

4.3在《保姆》中语言的不确定性

4.4在《保姆》中内容的不确定性

第五章:《保姆》中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根源

5.1作者所处时代背景

5.2作者的家庭和个人背景

第六章:结论

4、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9月13日-9月26日学生认真思考,定出论文写作方向

2010年9月27日-2010年10月3日英语系毕业论文动员,确定指导学生名单 2010年9月28日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会

2010年10月1日—12月1日学生收集、阅读资料,认真思考论文写作向,确定论文题目,并完成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初《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领取 2010年12月10日学生上交指导老师已签字的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15日第一次毕业论文选题审议会

2010年12月30日第二次毕业论文选题的学生上交指导老师已

签字的开题报告

2011年1月5日第二次毕业论文选题审议会

2011年1月16日—本学期末对于已通过审题的学生指导老师完成任务

书的填写与下达

2011年3月7日下学期初学生继续完善论文写作思路及开题报告,完成文献综述

5、课题研究准备情况(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和参考书、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等)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和参考书

Hu Quansheng.Selected Readings in 20th centur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Postmodernism.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It provides copious short fictions on postmodernism.Hassan, Ihab.Pluralism in Postmodern Perspective.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0.It introduces postmodernism from many perspectives.Mchale, Brian.Postmodern fiction.London and New Yolk: Routledge, 2001.It provides copious postmodern fiction and relative comments.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本书主要介绍了后现代小说的叙述手法。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本论文主要介绍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的概念和特征。

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本书主

要介绍了20世纪美国文学各个流派及其代表人,代表作品

杨仁毅,《美国后现代派说论》,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本书介绍了美国后现

代派小说的形成及主要人物。

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

1.本学期学习《美国文学史与选读》,通过文学课上潘老师认真的讲解,对文学类论文的框架和基本的理论有了掌握。

2.学校图书馆有关的书目

3.中国期刊网有相应的文献资料

4.学院资料时也有相关资料

6、指导教师意见与建议(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有无创新内容、选题的合理性、开题条件是否具备、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英美文学类开题报告参考 篇5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毕业调查报告开题报告经典(二)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xxxxxxxxxx

论文题目

gis指挥城市应急

1、 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城市是以人为主题,有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等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系统。随着我过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构造人口急剧膨胀,因认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叠加造成的灾害事故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9.11事件和XX年春天流行的“非典”引发了全球思考。除此之外“每年发生在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等的安全事故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像这样的突发性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让人们难以应付,因此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对于保障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灾害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其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应对城市突发事故的决策主要依赖于各自独立的管理部门, 其效果主要取决于领导者掌握的信息量以及个人知识、经验水平, 但由于人为因素过多, 难免产生一些错误的决策。一旦发生灾害, 错误的决策不仅容易导致在组织群众疏散和防止灾害扩大方面贻误时机, 而且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 无论是各种主要的自然灾害, 还是人为的工业灾害, 对其监测、预报、评估以及防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的每一过程和环节都与空间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如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 灾害发生地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及抗灾能力、人员分布、灾害应急救助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等。因而综合运用灾害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集基础信息管理、灾害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应急决策模式于一体的应急决策系统, 将在城市公共安全中发挥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作用, 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迫在眉睫。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中心)的职责就是按照有关程序准确、及时、高效地指挥调度社会社会各方力量对紧急时间进行救援或帮助。有效的指挥调度必须以正确的决策为前提,而科学、周密的决策则需要以大量的实时信息为依据。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社会各种信息充分共享、综合加工处理、形象直观地给出辅助决策,就成为提高现代化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与传统区域性、封闭性、部门单一性、人工经验性应急指挥的区别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则成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技术手段,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2、 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1、通过阅读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采用评价法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合性评价,借鉴其经验,实施自己的创新研究。

2、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测试。在研究的过程中,多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进一步确认数据的真实性。

研究内容: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集成rs、gps、三者的优势,发挥gis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的特有功能,建立起以gis为核心的应急系统模型框架以及相关子系统。对事故现场和救助机构实时动态监控。对人力、设备和车辆进行实时调度和配置。对于城市中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救助提供辅助决策。

3、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条件: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调查、图书馆查阅、走访等几种方式来收集信息,根据过去的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预期的结果。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了解得还不够全面。

2、 由于系统的庞大,起数据也许不容易在有限的时间里收集齐全,由于城市的某些机密性。对于一些应急配置为能了解。缺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存在性。

3、 在二次开发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a) 恰当进行数据建设规划

b)平台选型要权衡多种需求

c) gis要留有足够的接口

d) 多种服务提供支持信息

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分析国内外的现状,找出gis在城市应急中应用的具体办法,利用它来保证城市的安全。

5、指导教师意见。

毕业调查报告开题报告推荐(三)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 关 键 词】空巢老人 对策研究

引 言

21世纪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高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伴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同时出现的“空巢化”具有快速发展之势。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老年人的平均空巢率已达56.1%。有关专家称,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空巢老人”将达到80%。因此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

(一)患病就医难

“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

“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据了解,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保险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二)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三)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四)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虽然有养老院,老人们都生活在一起,可是没有亲人的陪伴,

(五)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二、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

(一)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规模小型化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增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同时“空巢”时间在不断延长,这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家庭结构、代际关系和居住环境的一种变化的反映。在现代化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小型化的现象,这主要是跟生育的下降密切相关。同时,也跟住房条件的改善和追求有质量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国家由于人口的转变,家庭规模变小,“空巢”家庭增多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由于子女的减少,而普遍受教育,所以子女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时间较早。当子女离开父母的时候,父母就呈现出“空巢”状态。所以“空巢”老人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子女早在老年期之前就离开了父母,空巢的时间延续到老年期,还有一种是在老年期以后出现空巢。空巢家庭的出现首先是一个选择的结果。大多数的空巢家庭表现出来在经济上和健康状态上要相对好于非“空巢”家庭,尤其是在老年阶段。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空巢”家庭中的单个老人生活的状况,特别是丧偶而处于独立生活的“空巢”老人。同时,“空巢”老人并不见得都是弱势群体,但是“空巢”老人中有弱势人群,我们要特别关注其中由于健康状况下降,“空巢”老人的照料情况,在不能够及时得到子女或家庭其他成员支持的情况下,要有较好的社区服务跟进,以避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改善“空巢老人”状况的一些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及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家中只有老人或只剩下老人和未成年小孩的家庭户(即空巢老人户)逐年增多。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

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社会保障体系。一要把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低保边缘的困难“空巢老人”给予及时的救助,保障他们的晚年基本生活。二要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困难“空巢老人”家庭参保免交个人缴费部分,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将贫困“空巢老人”列入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三要建立困难“空巢老人”养老补助。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可尝试建立老龄事业专项基金或养老基金,用于困难老人的临时救助和生活补贴。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1、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

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2、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

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

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

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排球、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

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四)在经济供养方面

空巢家庭的经济供养主要是指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老人年迈,退出工作岗位,经济来源成为困扰老人的重要因素。有些老人人有退休金保障,有些则不那么幸运。

1、以退休金为主

目前社会上一些老人的经济来源以离退休金为主。在60周岁及以上的受调查者中,以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来源者高达97.4%。

2、辅之以其他经济来源

毕业调查报告开题报告热门(四)

1.关于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1)空巢老人的界定及分类

4“空巢”(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是指雏鸟逐渐长大展翅飞翔,并开始独立筑建自己的幼巢,母巢里只剩下年迈老鸟的现象。随着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理论的提出,空巢这一概念便逐渐在社会人口学领域活跃起来,它代表着人类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完成了学业开始步入社会,而父母却已离退休,独自留在家里“空巢” (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原意指雏鸟飞走,老鸟独守空巢。人口学上指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 段时,家庭中子女均已长大成人另立门户或离家独立生活,只剩老年夫妻生活的一种家庭现象[1]。“空巢老人”[2]指在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群体中,子女与其分开居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年人

“空巢老人”是个偏正关系的词组,“老人”是中心语,其含义很明确。按国际惯例,“老人”通常指60或65岁以上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2条则明确指出“老人”是60周岁以上的公民。而学界对“空巢”家庭的定义尚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n 0|,赵芳、许芸即持这种观点;熊汉富认为“空巢家庭,一般指子女离开后,留下老年夫妇独立居住的家庭。。(但如果)子女与父母住在同一社区或住在同一城市,两代人的来往可以比较频繁,子女也可以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这种家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巢家庭。”【11】这种观点强调子女因空间上远离而无法照顾父母。梁艳则把“空巢”家庭界定为子女长大离开家庭独立居住谋生之后,由留下的中年或老年夫妇所组成的家庭【12】。此种观点没有把丁克家庭归人“空巢”家庭的范围。关于“空巢”家庭的分类,穆光宗认为可以按两种标准来分类。标准1: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标准2:一种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是年轻的空巢家庭--譬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从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13】。而王武林、安和平则将空巢家庭分为原发性空巢,即终身无子女的老年人(包括单身和有配偶的),和次生性空巢(包括子女外出不在老人身边和子女在本地居住却不与老人同吃同住)【14】。

(2)关于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研究

赵芳、李爱芹、陈建兰分别选择南京、徐州、苏州为调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城市“空巢老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赵芳指出,现阶段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还是以子女、配偶、亲友为主的非正式照顾体系,而以社区、养老机构等为主的正式照顾体系却显得力量微弱,发展也相对不完善[15】。李爱芹则认为在经济方面,多数城市空巢老人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但对大笔医疗支出费用担心;在生活照料方面,看病就医和生病照料问题是空巢老人生活的困扰;在精神慰藉方面,多数空巢老人有孤单、无助的感觉【16】。陈建兰则希望通过加快建设社区照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17】。此外,一些学者专门研究了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中国人民大学穆光宗教授《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将精神赡养分为三个维度,即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分别对应于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is】。梁艳则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精神赡养就是指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她通过深入访谈得到三个结论:第一,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血缘距离)越远子女越孝顺;第二,

儿女是否更孝顺与其是否对父母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密切相关;第三,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实际上仍“躲”在子女精神赡养的背后。同时,她还认为经济支持与生活照料也不过是父母希望得到的精神慰藉的体现方式【l 9】。张秀萍、柳中权、赵维良在《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20】。

(3)关于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

在对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中,大多学者从微观层面来分析。肖汉仕分别从老人和子女的角度来探讨:从老人的角度来说,有人追求独立自愿空巢,也有人因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而被迫选择空巢,还有人因子女的嫌弃而不得不独守空巢;从子女的角度来看,为谋生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因婚嫁而离开家乡异地成家是子女离巢的两个主要原因【21】。李克将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总结为六点: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对自由空间和平静时间的向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模式的小型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文化思想的变化【22】。 当然,也有学者从宏观局面来研究空巢老人的成因。例如:徐宪在《空巢家庭成因及其调适》中指出“目前城市核心家庭比重逐步增大之势非常明显,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情势下,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核心家庭趋势不仅表明已婚子女的分离,而且在老年夫妻方面也由此面临了空巢局面,这基本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并进点,在少子女家庭中尤其如此。实际上可以说空巢己不是临时性现象,而是已经构成核心家庭发展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23】。郭志刚也在《当代中国人口发展与家庭户的变迁》中指出,“空巢阶段是核心家庭生命周期中特有的阶段,在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它是核心家庭的代表性特征”[241。很显然,他们是从社会变迁,尤其是核心家庭 的角度来研究空巢老人的成因的。

(4)关于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

赵芳、许芸认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社区的老年人服务体系应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第一,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应是一种混合经济的模式,让老人有一个真正选择的权利,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和护老者的需要。第二,将老年人服务与其他不同年龄和类型的服务分别开来,独立发展。第三,加强家庭支持网络,成立家居照顾支持中心。第四,社区照顾服务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完成的。第五,政府应在社区照顾中起主导作用。第六,家庭照顾与社区照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㈤陈建兰则总结为:“第一,加强养老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第二,积极发展机构养老。第三,切实发展社区照顾体系,支持居家养老。第四,鼓励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和老有所成。第五,加快完善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制度”。【26】肖结红提出应该促进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变,建立由家庭、亲属、邻里、居委会和单位四大资源构成的社会系统。实现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融为一体,构建一条社区养老的最佳途径【27】。__

在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由于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空巢家庭现象普遍存在,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通过对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养老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奠定了基础。赵芳认为空巢家庭的形成主要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直接导致的空巢老人现象发生。她还指出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

化的过程中,家庭依然是老年人最理想的养老场所,居家养老模式为这一想法提供了可能,将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为全面的为老服务系统,有利于适应发展过程中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⑧陈晓敏将空巢现象归因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思想、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并认为空巢家庭的出现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⑨王静

珊将城市空巢家庭成因归结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居住条件的改善、个人及家庭观念的变迁、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等。⑩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袁继红提出了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在老年人服务中的一些应用,如提升老年人的认识、促进老年人的自助及互助能力、培养义工等。李红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从社区照顾、社区活动、社会医疗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服务,并尽量满足老年人群的需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区照顾模式。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从老年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了怎样为普通老年人及特殊老年人(如受虐老人、临终老人)提供服务的内容与方法,并形成了一定体系。吴丽月则在社会工作视角的基础上强调以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为指向,提供具体的服务资源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梳理等专业社区照顾策略。杨明月、李洪君在《社会工作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一文中也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对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提出了呼吁政策支持、增大宣传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制度设计层面探析如何有效地提供老年服务,从社会支持体系角度提出家庭成员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因此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形成空巢老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1O】赵芳,许云.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3).

互济养老模式是在农村社区组织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以居家养老为基本方式,利用社区力量组织、协调、监管养老过程并进行部分社区养老资源的配置,在60岁及以上空巢老人中按照实际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安排老人进行一对一互帮互助的一种用以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慰籍两大难题的养老模式。

据预计,202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与比例将首次超过0-14岁少儿人口。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时空巢化也将日益严重,预计到本世纪30-40年代城市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70%左右,同时也将有70%的家庭为独生子女组建的家 庭o[21在未来的百年中,老龄化和空巢家庭是我国人I:1年龄结构及家庭组合模式的主要特征。

[1]陈卫.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12转变[J].人口研究,(11):28.

[2]谢玲丽.长三角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8):208.

赵纹纹 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危机及其化解[期刊论文]-科技信息(12)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除了具有一般“空巢”家庭的特点外,与城市“空巢”家庭相比,农村的“空巢”家庭更具有以下独特的特点:1.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质量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劳动力“空洞化”问题突出,老人劳动强度普遍较大。(#Jl生JI妹,;李明顺,)2.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生活照料“真空化”。(陈玉光,2009;袁金霞,2009)3.农村“空巢”家庭抗风险能力差。农村“空巢”老人对经济支持、大病照料等需求的优先程度明显高于精神慰藉需求。(张大勇等,2007)4.精神生活孤寂。在心理、精神慰籍方面,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普遍处于缺乏爱和关心的状态,很可能陷入“空巢”心理危机

。 农村“空巢”家庭的新特征“空巢”现象由来已久,然而它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农村更是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农村“空巢”家庭不仅不再是个别现象,而且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①农村“分居”之风日盛,“空巢”老人逐增。②“空巢”家庭的主体年轻化,“空巢”期相应延长。③低龄、高龄两代老人同守“空巢

研究初期,空巢老人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西方国家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也成为空巢老 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徐宪认为“空巢期一般是指婚姻家庭生活中继所谓的蜜月期、抚育期之后的

子女成婚离家而家庭只剩下一对老年夫妇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老人就叫空巢老人。众多 学者包括肖汉仕(1995)、熊汉富、穆光宗()、陈晓敏()、张大勇(2007)、黄佳豪 (2011)、聂志平()等都采用这种命名方式。家庭结构理论则从家庭人员组成结构上分析。赵 芳(zoo3)等认为西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在中国家庭,经历了第一(新生 期)、二(核心期)阶段后,到第三阶段(空巢期)有部分家庭会走向主干家庭或联合家庭”,再进 一

入解体期。徐晓军(2003)、张大勇(2007)等也赞同这种观点,并认为,由于农村特殊的村落结构, 子女与父母在同一村落也属于广义上的“同居一屋”。部分研究者认为空巢家庭是指有子女的家 庭,其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或者无子女家庭,只剩下老人独守空巢的家庭,而这种家庭的老人就是空巢老人。其实,两种理论背景所反映的都是同一事物。家庭进入了“空巢阶段”, 是空巢老人产生的客观前提;而家庭结构变化继而导致中国农村空巢老人产生是现实结果,两种 理论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和背离的关系。郭永芳(2009)、周祝平(2009)、 叶敬忠(2009)等则采用留守老人来命名农村空巢老人。这种命名方式类似于留守儿童的命名方 式,主要由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所致。虽然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但是两种命名所指 对象相似或一致。笔者认为,“农村空巢老人”的提法更加的恰当。大量劳动力外出只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呈现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及城乡二元化等。研究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主要争论焦点在于父母与子女居住距离的界定、农村空巢老人的年龄界定、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因素的界定等。黄羿友(2009)认为,农村空巢老人不能包括无子女的已经进入敬老院养老的老人,且年龄界定为65岁以上的老人。申秋红()认为农村空巢老人需满足:有子女且子女1年之内只能回来1~2次的,至少有大半年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且这种状况具有持续性。邵德兴(2011)则认为应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无子女

毕业调查报告开题报告最新(五)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篇6

2、立题依据

3、科研目的

4、科研设计方案

5、步骤和进度

6、条件

7、预期结果

8、经费预算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 篇7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选题理由:

主观方面: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自身对文学学识的热爱,在阅读了一系列相关的书籍后,我对张爱玲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广泛的收集了这一方面的探究资料,想对其经典小说之一《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进行形象分析研究。

客观方面: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同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 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和女性文学的新天地。《倾城之恋》中对主人公白流苏女性的塑造,揭露女性在男权社会下被禁锢的悲惨命运,对于女性自身社会地位的发展及女性婚恋情感思想变化历程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所以,我决定就这一探究话题来表述对这一经典作品的个人之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倾城之恋》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什么样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柔弱背后的坚强,她的命运是如何被扭曲的。研究意义是:对于解读作家对于生命、社会及存在的思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和完善前人相关研究。同时论文的写作对于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有很大帮助,也能够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年,杨泽编写出版了《阅读张爱玲》一书,引起了文坛的广泛重视。本书集结了台湾。大陆及海外学者(康来新,池上贞子,周芬伶,罗久蓉,王德威,张小虹,平路,胡锦媛,梅家玲,蔡源煌...等)对张爱玲的讨论。而这篇论文所引用的历史材料及理论构架,尤其可以见得张爱玲的启发之深,影响之远。本书是张学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

作家钱亚玲在一书关于《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中,叙述道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表现形式,作于1943年10月的《金锁记》被公认为是张爱玲中篇小说之精髓。1944年出版的《传奇》小说集中,作者选《金锁记》作为开篇,足见张爱玲本人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偏爱。为此人门较易忽略于集中位居第二的《倾城之恋》。对于《倾城之恋》的评论,不论是力度还是文字的长度都远不及《金锁记》。对于《倾城之恋》这部经典文学之作,期探究价值更为明显。

《倾城之恋》具有外向的唯美主义色彩,结局是范柳原于白流苏共同走进婚姻殿堂,表面上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却隐匿着沧桑,透露着卡破红尘的彻骨悲凉。白流苏的圆梦让读者觉得是一传奇故事。正如作家张爱玲的人生一样。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形象分析研究比较零散、狭隘。本选题对《倾城之恋》白流苏形象分析的系统归纳,无论是对《倾城之恋》文本思想内涵的探究还是对张爱玲小说文笔的透析,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介绍作家张爱玲及其生平;二是分析张爱玲小说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研究价值;三是探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四是叙述《倾城之恋》的故事梗概;五是对主人公白流苏的形象分析;六是研究《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女性形象的典型性柔弱背后的.坚强。

研究路线:

反复阅读相关书籍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并研究所得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写作提纲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

本课题拟采用分析,比较法和综合叙述,并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白流苏形象的有关知识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通过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来论述白流苏形象分析的价值.

五、研究基础:

(1)可参考的书籍有江肇钦的《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形象》,戴玉《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扭曲,胡梅《倾城之恋》中主人公白流苏形象分析,等等。

(2)自身具备的条件:

A已具备的条件:对张爱玲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已多次阅读《倾城之恋》经典之作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已收集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理论资料和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

B未具备的条件及解决办法:对于作品中白流苏这一女性形象了解得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通过相关理论资料的阅读来分析得更加透彻,对相关材料和见解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归纳出自己的观点,现在正在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研究相关材料。

六、预期达到目标及进度安排:

预期目标:按时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研究论文。该文结合他人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阐释,力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有理有据。

进度安排: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选题。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收集资料,确定选题方向,阅读相关参考文献。

20xx年12月20xx年1月:在教师指导下确定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1月20xx年4月:撰写论文初稿。

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15日:撰写论文二稿,请指导老师审阅。

20xx年4月16日20xx年4月30日:三稿。

20xx年 5月初:完成论文定稿、交稿。

20xx年5月中旬:参加论文答辩。

七、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卢云峰.《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探析》[J]理论界.20第3期

(2)刘涛.张爱玲的观念写作《倾城之恋》细读[J]青春第9期

(3)姜群资.个体的流放《倾城之恋》中的个人意识[J]青年文学家.20第12期

(4)周玉英.《论张爱玲的女性立场》[J]华夏星火.2005年Z1期

(5)胡梅.《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形象分析.文学教育(上)第6期

(6)刘焱.张爱玲《倾城之恋》浅析.文学界(理论版)20第6期

(7)白春香.对《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社科纵横.年第5期

(8)楼秋燕.论张爱玲小说的爱情观基于《倾城之恋》的个案分析.中外企业家.年第24期

(9)戴玉.《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扭曲》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10)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1月

XX英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篇8

题 目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portia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被马克思称之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透过似真似幻的舞台和匠心独具的故事,莎翁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典型。尤其是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出场的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人,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是各不相同。而《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更是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众多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大都非常贴近生活,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在这一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自信、富有才华和胆识,正体现了莎士比亚从男性的视觉自发塑造的理想中的新女性。作为新女性的鲍西亚,具有一定的判逆性格,不甘于被命运摆弄做逆来顺受的“家庭天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追求。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鲍西亚绝非真正具有女性的自我意识,而是甘于向父权社会妥协的不完美的新女性。本课题通过对《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的分析,让读者了解鲍西亚思想上、性格上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对现代女性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意义

莎士比亚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创作出《威尼斯商人》这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女性的感情与理智平分秋色,女性是以与男性平等的形象出现的。这在鲍西亚这一角色身上表现最为突出。鲍西亚美丽温柔、忠贞不渝、善良可爱、机智勇敢、足智多谋。她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不仅在自主选择丈夫方面,而且在与夏洛克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鲍西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带给人们启迪和借鉴。鲍西亚在金钱和爱情的杠杆上,选择了爱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爱情价更高,是金钱、物质所无法取代的。她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和执着,值得现代生活中个别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不应该由于自己的优越条件而歧视别人,更要学会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在法庭上,讲义气、才智非凡的鲍西亚女扮男装以法律博士的身份出场,使剧情有了戏剧性的转折,使夏洛克一步步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她的计策。她成功的妙计足以显示出其学问深厚,机智敏锐,有胆有识的特点,这种女性形象也是我们所认同和赞赏的。《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人物形象具有生动鲜明,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鲍西亚的分析,力图从新的视角去尝试发觉人物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多面性,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启迪和借鉴。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欧洲的14到16世纪,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强大的人文主义运动很快席卷欧洲各国。它从反对封建专制,教会权威和禁欲主义的历史要求出发,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个性自由。这一时期的欧洲戏剧以英国和西班牙为主流,其中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是世界戏剧宝库中珍品。从17世纪开始,莎士比亚戏剧渐次传入了德、法、意、俄、美等国,对各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虽说生活在400多年前,直到今天各国都有许多研究、评论莎士比亚和他作品的学者,评论家。17世纪有德莱登;18世纪有卜普、约翰生和莫尔根;19世纪有兰姆、柯勒律治;20世纪有道登和布雷德莱。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如德国的歌德,法国的伏尔泰、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都对莎士比亚作品有过精彩的评论。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萨缪尔.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谁要是被其他作家们捏造出来的荒唐故事弄得头昏眼花,读一下莎士比亚用凡人的语言所表达的凡人思想感情就会医治好他的颠三倒四的狂想”。《威尼斯商人》的一大成就,就是在轻松的喜剧描写中不忘反映时代,并非只在台词里述说介绍,而是通过情节、人物和人物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显示时代风貌和生活要求。

(二)国内研究现状

莎士比亚的名字是由传教士在1856年介绍过来的。清末,我国思想界代表人物严复、梁启超等都在译著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名字。而他的戏剧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才用白话文和戏剧的形式翻译过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许多新译本,其中就有方平译的《威尼斯商人》,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开始阐释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基督教文化内涵,这不仅是我国莎学研究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更是与国际学术接轨的重大举措,是理性沉思后的再审视。20世纪60年代方平先生在他的莎学研究中仍然突出了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所表现的“积财就是积富”和“守财就是进财”,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开始在历史舞台上露头,构成了它的互为补充的两套道德教条。而自1985年到XX年的20年来我国大陆的莎士比亚喜剧研究像《威尼斯商人》,发现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喜剧本质研究、人物形象的研究和比较研究。对莎翁喜剧本质关注的角度主要在于探讨其喜剧体现出来的喜剧精神、喜剧艺术、喜剧美学。人物研究集中在对夏洛克和女性人物分析,主题定位于爱和友谊。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摘要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威尼斯商人》中的作者背景和历史背景

对《威尼斯商人》中女性人物鲍西亚的分析

鲍西亚的本质

鲍西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鲍西亚的女性自我意识

三、《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局限性的表现

(一)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

(二)以丈夫为中心

(三)社会对女性的忽视

四、威尼斯商人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一)夫妻间的两性关系

(二)爱情独立性和平等性的探求

(三)社会对女性的压力

五、对课题《威尼斯商人》的总结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1.审理清楚课题的意思和研究方向

2.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查找相关的资料

3.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收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整合资料并做好笔记

4.拟写开题报告

5.拟写大纲

6.着手写正文

7.论文修改与定稿

研究的方法: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到图书馆查找纸质及电子资料)

讨论法(与同学讨论相关的研究内容)

实证研究法(通过相关的例子又发思考)

进度安排:.选题

定题

查找资料,初定提纲和开题报告

论文初稿并修改

论文修改并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jameson.shakespeare’s heroines.london: longman, 1961.[2]wilson, john dover.shakespearian comedies.chicago: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1962.[3]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郭元波, 唐爽.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3):94—96.[5]胡健生,朱祖林.the excellent use of “abrupt turn” and the elaborate construction of “behind—the—screen characters”—a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venice merchant[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 XX(2):42-46

上一篇:未签到检讨书下一篇:渠道年度总结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