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篇1

《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关于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厚度的纸上放硬币,比较不同宽度、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纸的宽度更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由此推理出横梁立着安放的道理。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会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我认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因此,在学生做不同宽度的纸上放硬币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本书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有学生补充说:“纸的厚度、长度不变,垫起的高度不变。”还有的说:“硬币要放在不同宽度纸的中间,纸横梁以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标准。”通过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接着,我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实验。随后学生用四张不同宽度的纸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并交流。然后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教学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同样先让学生考虑要控制哪些变量,然后预测,最后再实测。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越强。接着让学生比较纸的宽度、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强这两种效果哪个更好一些。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增加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更好一些。为了证明自己的理由,学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采用了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有的.想到了用弯一弯格尺的方法来验证,通过比较和验证学生确实明白了横梁立着放的道理。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从中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能基本按照“猜测——预测——实验——分析数据——总结”这一过程进行教学,目标基本明确;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掌握得较好,这是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深度不够:其一是对每组报告的实验数据差别大的原因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其二虽然横梁的厚度比宽度抗弯曲能力强,但桥的厚度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

2、与生活联系少:学完课后,没有让学生联系生活,想哪些地方横梁是立着放的,哪些地方横梁是平着放的。

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篇2

在小学高年级科学实验中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善长的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等多种手段 , 直观、深入浅出地表现自己高阶思维的过程。希望能够在小学高年级科学实验教育教学中 ,既作理论探讨 , 又作实践研究 , 还有对实践操作的引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阶思维的内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所谓高阶思维 , 其实也就是高级思维 , 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1]。高阶思维(high order thinking)超越了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 , 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 , 关注学生系列能力的发展 , 如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自主学习(自我调节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及协作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结果则表现为问题解决、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2]。

(二)小学科学高阶思维可视化的内涵

就小学科学而言 , 高阶思维可视化就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媒介物体)如 : 个人探究、科学探究小组活动等 ,让学生运用善长的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等多种手段 , 界面直观、深入浅出地呈现自己决策(思考)、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的过程。而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是指 :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通过独自探究、科学探究小组活动等载体让学生善于运用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等多种手段 , 界面直观、深入浅出地反映自己问题解决、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的过程 , 让生生间、师生间更好地交流、发展的过程[3]。

三、实践探索—以《抵抗弯曲》为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科学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 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活动。根据科学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中,通过教学活动 , 培养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 让他们初步形成以抽象、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比较、分类、判断、推理等为特征的高阶思维能力[4]。那么 , 在具体实验教学实践中 , 教师怎样促进高年级学生的高阶思维可视化呢 ?

课题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课堂教学[5]。在小学高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中 , 笔者尝试构建以独自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让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预设猜想中形象化 -- 自行设计中个性化 -- 交流讨论中完善化 -- 探究记录中具体化 -- 汇报整理中轨迹化 -- 动手制作中实物化”[6]。下面以《抵抗弯曲》为例加以详细阐述。

(一)预设猜想中形象化

首先 , 出示一张纸 , 以高年级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 , 进行任务驱动 :“猜想一下 , 在上面能放多少个1元硬币而不弯曲 ?”请学生示范实验 , 就实验结果再次进行任务驱动:“怎样做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引导鼓励学生从实验目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探究主题(问题)。在明确自己的探究主题(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或主观认识经验和逻辑推理 ,对自己要探究的主题(问题)进行推测、判断 , 以形象化的手段展现出来 , 以到达高阶思维可视化的目的。

(二)自行设计中个性化

接着 ,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猜想讨论 , 利用平板电脑设计活动方案。以科学探究小组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 ,是学生确定建构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 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与创新 , 让他们通过自行设计途径来自己解决问题 ; 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自行设计活动方案 , 目的在于让他们能更好地探究自己想要解决的主题(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视频、声频等)将他们的高阶思维可视化。

(三)交流讨论中完善化

在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后 , 为了判断他们的思维过程是否有误 , 是否合理 , 是否科学 , 笔者以交流讨论的形式 , 让学生将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说出来 ,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探究问题和活动方案进行追问 , 和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 , 深度了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怎样做?实验变量是什么?不变量又是什么?如:(1)怎样比较它的抗弯曲能力?(2)硬币应该放什么位置?怎样放 ?(3)怎样计算硬币个数(以怎样的弯曲程度为准)?”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探究学习 , 对自身的观点或看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 并根据冲突的观点(或看法)和思考 , 修正有关科学概念。这样 , 以出声思维把各个探究小组的深层想法外显出来 , 使得学生间、小组间、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碰撞 , 也使活动方案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 将他们拟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可视化。

(四)探究记录中具体化

观察和记录是科学实验探究的中心环节。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 目的要明确 , 记录要准确 , 尽可能详尽。要准确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细致地记录下来。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 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协作探究学习 , 引导他们科学处理各种信息和实验数据 , 运用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等多种手段完成探究记录 , 将他们问题解决、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的形式可视化。

例如 , 在《抵抗弯曲》时 , 笔者让学生边做 , 边利用平板电脑把具体的做法拍录下来 , 边观察 , 边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 如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等多种手段进行探究数据记录。

1. 简笔画、示意图

第一小组的关于改变A4纸形状的示意图如图1。

2. 文字、数字图表(如表 1)

3. 视频、声频、照片等(如图 2、3、4 所示)

4. 图文并茂(如表2、3)

注 : 预测是预测硬币的个数 , 实测是测量硬币的实际个数

注 : 预测是预测硬币的个数 , 实测是测量硬币的实际个数

在这图文并茂的实验记录中 , 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凸显出来了。

(五)汇报整理中轨迹化

科学探究活动后的汇报整理中 , 教师常常引导学生采用录制的具体做法进行展示 , 或实验展示 , 或用简单图文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汇报 : 通过小组实验和得出的数据 , 有什么新发现 ? 这些作品(视频、图示、表格、数据、实物、声频)展示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 以图示、表格、数据、实物、声频等形式让他们的高阶思维更好地实现可视化。

(六)动手制作中实物化

延伸到课外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 让学生高阶思维进一步可视化。学习了本课后 , 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思维目标——发散性思维目标“你能利用3张A4纸或一张报纸为主要材料制作一座跨度为15CM、高为5CM,能承受至少一支重550ML矿泉水而不塌的桥吗 ?”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制作 , 将自己的想法用模型的形式(实物)表现出来 , 鼓励他们多想、敢想、会想 ,先将头脑中闪现的灵感用画、写的形式及时记录 , 再多次修改方案 , 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用模型的形式(实物)表现出来 , 也就进一步让他们的高阶思维可视化了。

四、效果与结论

(一)技术运用利于学生科学探究学习 , 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 , 借助了技术支持科学课堂教学 , 并对实验班五年 (4) 班学生就技术运用帮助其科学探究学习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就《抵抗弯曲》学习的调查结果如图5、6:

从图5、6的柱状图可以看出 , 学生普遍认为不同形式(如视频、ipad、iclass等)的技术运用在科学课堂上对他们在“抵抗弯曲”的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有帮助。关于学生对技术运用的看法的调查结果如图7:

从图7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 ,92.9% 的学生认为“在科学课堂上 , 我喜欢自己上网搜集资料 , 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脑、i Pad)并进行阅读。”57.1% 的学生认为“在科学课堂上 , 我喜欢运用概念图等技术梳理所学的知识。”67.9% 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动态化将原来平面的知识动起来 , 形象、直观 , 我很喜欢。”82.1%的学生认为“概念图的使用 , 思维导图的使用 , 梳理了单元知识 , 让所有的知识点更加清晰、系统化。”从这些调查数据 , 也可以看到孩子们运用技术跟科学探究学习联系密切 , 利于他们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初步构建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实践基本框架

研究初步回答了构建高阶思维可视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实践研究 , 初步总结归纳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实践模式 : 以独自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预设猜想中形象化 -- 自行设计中个性化 -- 交流讨论中完善化 -- 探究记录中具体化 -- 汇报整理中轨迹化 -- 动手制作中实物化”让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小学科学实验 , 深入课程改革 , 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促进高年级小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精细性、巧妙性、实用性 , 重点是动手操作的设计能力。在学习《抵抗弯曲》中 ,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探究记录时 , 对数据处理表现形式的比较(两个班都有8个探究小组)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对照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表现手法较为单一 , 而实验班则能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处理探究数据如 : 简笔画、示意图、文字、数字符号、动作、视频、声频等都用上了 , 富于创意、形象 , 使他们分析、综合、判断、推测等高阶思维 , 轨迹清晰 , 外显可见。两个班在后续的科学探究学习中 , 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 如表5所示 , 实验班的创造性思维的外显也在“完成承重能力强的纸桥制作”和“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等学习探究环节中比对照班突出 , 明显优于对照班。

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 决不是被动地接受过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 创造性人格的优化与培养 , 必然会促进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7]。

可见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 高年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探究过程“预设猜想、自行设计、交流讨论、探究记录、汇报整理、活动延伸(动手制作)”会留下清晰的痕迹[8]。怎样使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更好可视化 ? 尤其是技术支持下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怎样更好的可视化 ? 有待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技术为学科课程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深入到科学教学领域中。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对技术支持下小学科学实验中高年级学生高阶思维可视化的具体做法进行了研究。

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 篇3

而学习完以上内容,并且做完相关实验之后,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精神,并且鼓励他们设计实验计划,用实验来探究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然,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对于全班同学来说并非易如反掌的事情。因此,我和往常一样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这个实验计划分几步进行?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所需要的材料?等。当然关键是设置改变的条件与不改变的条件。纸梁的宽度统一定为3CM,厚度为一长A4打印纸。在设置改变的条件时,大多数同学说,要分别定为4CM(即一倍宽)、8CM(即二倍宽)、12 CM(即三倍宽)的三张纸。我问他们,假如把它们分别放在跨度分别为4CM、8CM、12CM的两个桥墩之间,可行吗?这个时候有个同学说可能不行,桥面搭不住的。我接着问: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经过一番思索与讨论之后达成共识:桥面应该比两个桥墩的跨度大些才可以搭得住的。最后决定用A4打印纸分别裁剪成3CM×6CM的纸一张、3CM×10CM的纸一张、3CM×14CM的纸一张,再在每张纸的两边画出1CM的线,这样就做出了跨度分别为4CM、8CM、12CM的桥面。

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写出了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计划,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写出的实验计划如下:

1.研究的问题: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

3.实验器材:3CM×6CM纸一张、3CM×10CM纸一张、3CM×14CM纸一张(都是用A4纸剪切的,并且每张纸两边都留有1CM的余地),精确的跨度分别为4CM、8CM、12 CM的桥墩,直径为1.4CM的垫圈若干,跨度分别是4 CM、8CM、12 CM的泡沫塑料板桥墩。(如果是同学自己剪裁所需要的三种规格的纸张,还需要一把壁纸刀、一把直尺、一支铅笔、一个三角尺。)

4.不改变的条件:纸梁的宽度、纸梁的厚度,纸张的质地(统一使用A4打印纸)。

5.改变的条件:纸梁的长度(桥梁的跨度)。

6.实验过程:在跨度分别为4CM、8CM、12CM的桥墩上分别用3CM×6CM纸一张、3CM×10CM纸一张、3CM×14CM纸一张,分别搭建跨度分别为4CM、8CM、12CM的桥梁,,然后在桥面上分别放上垫圈(应注意,放垫圈要轻轻地放,以免冲击力的不同而影响实验结果),一直把纸梁压塌为止,认真作好记录,并且每个不同跨度的实验都要反复做三次以上,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

7.观察到的现象:跨度为4CM的纸梁能承受大约16个垫圈的重量、跨度为8CM的纸梁能承受大约4个垫圈的重量、跨度为12CM的纸梁只能承受大约2个垫圈的重量。

8.我们的结论:纸梁的长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的。在纸梁的宽度与厚度不变的情况下,纸梁越长,抗弯曲能力越弱。反之,越强。

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用泡沫塑料板做了跨度分别是4CM、8CM、12CM的桥墩,以免用书本做桥墩带来的数据的不准确性。

实验过后,同学们异常兴奋,因为他们用是自己设计的实验解决了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再此之后,我又对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以上的实验,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再联系实际,谈谈你想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或者解释现实当中有关抵抗弯曲方面的问题?比如桥梁。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就说:通过今天的实验我明白了为什么我见到的我们市里的很多桥梁有那么多桥墩。因为桥墩少了,桥面的跨度相对长了,桥面和桥梁的抵抗弯曲的能力就相对低了很多。所以,我见到的很多桥梁有那么多的桥墩。还有的同学说:当需要建一些跨度很长的桥梁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他指着书上的钢索桥说),比如用钢索来拉住桥面的方法来解决长度(跨度)太长而带来的抵抗弯曲能力低的问题。还有的同学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建一些拱桥来增强桥面的抵抗弯曲的能力。

这样,不仅把本节课的问题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抵抗弯曲》教学反思 篇4

本课,教师将教材稍作了调整,第一部分由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出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设计并研究宽度和厚度对桥面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三部分是个挑战游戏,用一张纸做一个桥。

课堂初始,直接以图片导入新课,揭题。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出主题:桥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图片讨论影响桥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小结指向对桥墩的宽度、厚度开展研究。然后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拉压两用测力计的使用、读数等方法。接着再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意让学生汇总各组得到的数据。在汇报阶段,教师先展示了学生的实验数据汇总表,再利用excel表格,出示相关的柱状统计图,让学生对宽度和厚度对材料抗弯曲能力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与比较。最后,在本课探研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出的造纸桥的任务。让学生学习致用。

对本课的实验材料,我也做了改革。教材上研究纸梁厚度,2倍厚和3倍厚的纸梁比较难找,平时都是用胶水黏黏的,胶水对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数据感觉缺少科学性。为此,我为学生准备的是1厘米厚、2厘米厚、3厘米厚的泡沫板。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出示了5份材料(①1倍宽与厚、②2倍宽、③3倍宽、④2倍厚、⑤3倍厚)

和实验记录单。此外,对测量的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教材中是采用了放垫片的方法来测量,本课则是利用拉压两用测力计来压,更便于学生测量,也符合材料受压的真实情境。在实验环节,我让学生小组根据实验记录单,自行研讨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并且对两个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学生做一个长时探究。

对实验数据采取全班汇总,并且每组数据生成柱状图。学生先在自己小组中讨论分析数据,然后交流发现。再观察全班数据,达成共识。不足的是,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足,数据图太小,给学生观察造成一定的影响,数据交流不够深入。

最后一个小挑战环节,通过一张纸做一个抗弯曲能力足够大的桥加深学生对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的理解。《抵抗弯曲》教学反思2

《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关于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厚度的纸上放硬币,比较不同宽度、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纸的宽度更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由此推理出横梁立着安放的道理。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会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抵抗弯曲》教学反思

我认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因此,在学生做不同宽度的纸上放硬币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本书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有学生补充说:“纸的厚度、长度不变,垫起的高度不变。”还有的说:“硬币要放在不同宽度纸的中间,纸横梁以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标准。”通过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接着,我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实验。随后学生用四张不同宽度的纸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并交流。然后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教学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同样先让学生考虑要控制哪些变量,然后预测,最后再实测。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越强。接着让学生比较纸的`宽度、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强这两种效果哪个更好一些。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增加纸的厚度,抗弯曲能力更好一些。为了证明自己的理由,学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采用了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有的想到了用弯一弯格尺的方法来验证,通过比较和验证学生确实明白了横梁立着放的道理。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从中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能基本按照“猜测——预测——实验——分析数据——总结”这一过程进行教学,目标基本明确;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掌握得较好,这是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深度不够:其一是对每组报告的实验数据差别大的原因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

其二虽然横梁的厚度比宽度抗弯曲能力强,但桥的厚度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

2、与生活联系少:学完课后,没有让学生联系生活,想哪些地方横梁是立着放的,哪些地方横梁是平着放的。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总结经验,研究教法,使科学课上得有声不色,让学生真正地喜欢科学课,热爱科学课。《抵抗弯曲》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弯曲运动 篇5

【教材分析】

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

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

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上一篇:6.5世界环境日国旗下的讲话稿下一篇:财务部门年终工作自我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