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推荐8篇)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篇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普遍价值观,可以与西方文化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的普遍价值观相提并论。中国的经典书籍《礼记》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妙与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理念最早的文字表述,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从此中国人民对和谐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不断延续,直至今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就此简单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思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以期合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从而加快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构成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两翼的文化思想体系。

在孔子、孟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来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中国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读“四书”,即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读物——《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和佛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的补充,儒、道、佛三家水乳交融、和谐共存,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说把握住这三家文化的内涵,就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贡献。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是伪君子,骂他“假仁假义”,就是说仁义观。其实儒家仁义观是一种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观,他要求人们做事情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如果是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是“不义”的行为,用一个为孔子和后来儒家学者所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义”与“利”之间的辩论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热门话题。

其次,儒家理论强调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被儒家经典理论提倡的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次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社会的平安、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依靠道德的规范作用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提炼、宣扬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调适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及和谐繁荣的道德世界。

三、道家文化的自然和谐观——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简单地说是一种对立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儒道两家文化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道家文化认为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万物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物极必反”,这种思想来自道家的祖师——老子。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使它转向自身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掌握“度”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那么,怎样衡量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事实上,没有人能划出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的绝对界限,必须依据客观不断变化。例如过去人们认为海南不能发展工业,而现在,我们提倡“生态立省”和“一省两地”战略,就是考虑到海南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发展工业的优势等现实情况,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佛家文化的平等和谐观——内心自我的和谐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传入中国以后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禅宗,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深远。

佛家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是关于心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佛教的平等和谐观教人摆脱苦难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种新的认识体系,从自我的心理上寻求突破。在这种新的认识体系的指导下,既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又认识到世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圆融与和谐,从而在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圆融和谐的基础上,完成精神的终极超越。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文化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包含了不少思想的智慧和精华。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代炎黄子孙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倍加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和谐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文献: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篇2

一、概念阐释

礼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以其本质与文化密切相连而逐渐传承发展。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产物, 中华礼文化有着跨时代, 越国度的永恒价值。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不断积淀, 使其有着历久弥新的意义以及经久不衰的影响。在中华儿女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发展壮大, 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为人处世, 影响并制约着国家、民族乃至社会的文明文化。礼文化的发展演变始终与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 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时代意义。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中国古代社会传承至今, 不断地发展更新。不仅体现在国内教育的国学课程中, 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中学习中国礼文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就其内容而言, “礼”的内涵丰富, 范围广阔, 是构成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主体,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 意在维护宗法关系, 等级制度和尊卑位序的精神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礼”的本意并非是有着特殊规章制度的某种外在形式, 其意在使人们通过适当规范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以求人们的思想行为上的表里如一。由其发展的历史来看, “礼”有着良好的继承性与必要的传承性。由其践行的范围来看, “礼”有着不同的针对性与细微的差异性。由其深远的影响来看, “礼”有着民族的共同性与时代的共时性。“礼”是人们完善自我的基础, 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保证, 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安定团结的必要保障。

二、文化起源

礼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的三部礼典之一的《礼记》当中, 就有“人有礼则安, 无礼则危。”意在警醒世人要以“礼”服人。此处的“安, 危”程度要远远超过现在人们所认识以及理解的程度。因为在等级制度森严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社会, 人们必须要以“尊卑位序, 男尊女卑”的思想来规范自身举止言行。在社会各阶层中做到亲疏、长幼、贵贱、尊卑有序, 男女有别。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无“礼”而带来的杀身之祸, 或是严重的株连九族的危险。史实是不胜枚举的, 其中堪称传奇的要数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才子周兴嗣之事。由于其口无遮拦的高谈阔论当面冲撞了圣上, 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虽后来凭其旷世之才, 免于一死, 但终落得一夜白发的结果。无论是因为文人墨客的变节之习, 还是面对死亡的大彻大悟, 他在狱中一气呵成的《千字文》中所论述的“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的礼仪之道, 便成为当时社会的礼文化最精炼的概述。

在春秋战国的人事混沌状态下, 极其重“礼”的孔圣人便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思想, 意在拯救“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 从而维护社会文明、安定、祥和, 所以便有了诸多的“礼”来要求世人。孔子以“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行”来规范人们的品行。言、行、视、听四字高度涵盖了中华道德文化的精髓, 句中所囊括的约束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等丰富的伦理思想。对于个人而言, 孔圣人要求人们在做到知书达理的基础上, 以“礼”的标准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等外在表现。

与孔圣人齐名的孟子, 对于“礼”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尊敬之心, 礼也。”是其简短而精炼的表述, 同时可以说是将“礼”的意义的实际化。细细说来, 孟子的思想是要指导人们能够在处处做到“敬”的同时, 对“礼”实现最好实践。尊敬上级、长辈是人的天职, 尊敬下级、晚辈是人的美德, 而尊敬众人则是个人修养的最佳体现。现代社会中的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也与孟子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荀子作为孔孟思想的传承与发扬者将“礼”的思想道德准则归纳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是享誉中外的“礼仪之邦”, 所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下, 中国得以和谐而安定的发展。《官场现形记》中告诉人们成事的秘籍“礼多人不怪”, 所以有了“礼轻情意重”的交友办事之道。而作为个人“礼尚往来”“待人以礼”都是作为良好社会人的基本素养以及必备品质。由此可见, “礼”所涵盖的政治思想、社会制度、道德准则、伦理规范以及风俗习惯, 在荀子的精炼话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传承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增大。国人需要在物质丰裕、生活安顺的同时, 认识到自身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 若是不能良好的秉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则很容易在众多的诱惑面前迷失自我。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盲目西化与不断放任自身发展的思想在国民的精神世界中蔓延开来。礼文化的缺失与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偏解与怠慢, 在对待礼文化的认识上表现出缺失或不足, 未能将“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表”的言行举止规范化、标准化, 从而导致了新时期的道德标准低下与个人素养的缺失。

对于新时期文明强国的发展, 在全社会提倡以“礼”为基本道德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是对礼文化做出的最为合理恰当与全面务实的阐释。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礼文化的精髓, 不仅对每一个社会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坚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四、文化全球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提升, 中华文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发展。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便将《论语》的拉丁文译版带到了欧洲, 传承至今遍布五大洲。大到100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 小到每一个国家的华人, 都会是中华文化最佳的传播者。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没有理由不成为全球文化的领军者。

“礼”文化源于中国, “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国的发展趋势, 也必将成为中华文化的必要传播途径。

众所周知, 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可逆性。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 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绝对优势的话语权。“美国文化霸权”已通过各种形式在全球蔓延开来。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人对于学习英语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高于在其他学科的付出。所以, 我们需要学好英语, 对中华文化做出最完美的传播。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的同时, 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在改革创新中传播推广中华文化, 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用世界性语言, 传播世界性文化是我们的目标。拥有国际意识的中国人一定会以流利的英语, 让中华文化遍布全世界。

五、结语

随着中国作为战略性强国所带来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礼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在世界人民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中华儿女更应该大力弘扬礼文化的精神。在新兴事物不断出现的新时期, 在不同的文化冲击下, 秉承优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 做好中华文化的合格传播者。

摘要: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古国, 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无论是以圣贤之表率而闻名的“孔孟之道”, 或是后世为其增益的“荀子之理”, 都是中华儿女品德言行的重要指导。“礼”作为圣贤之士的思想精髓、中华民族的为人之本, 则更为精准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及本质意义, 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礼”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节人们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定祥和。从“礼”的文化起源, 传承发展, 后人践行以及社会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以展现中国礼文化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关键词:礼,礼文化,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平生, 陈美兰.中华经典藏书·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周兴嗣, 李小龙.千字文全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3]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5]王先谦, 沈啸寰, 王星贤.中华国学文库·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法制建设 篇3

摘要:文章从“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出发,在分析“和谐社会”与法制之关系、传统文化与法制之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应当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法制建设之间的三种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制;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63-02

1“和谐社会”与法制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社会目标以来,全国各个行业中的各项工作无不以“社会的和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和谐社会”?

在我看来,“和谐”一词意指一种非冲突状态;那么“和谐社会”便是指非冲突的社会状态。如果将这种“非冲突的社会状态”看作是一种应然之理想的话,那么它的标准在哪里?换句话说,达到它有什么样的要求?在我看来,一个社会能够称得上“和谐”,必须具备如下要件:第一,该社会是一个包容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第二,该社会整体上运转有序而安定。第三,该社会中人人得以正当的手段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要满足第一个要求,即“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必须注重自由和平等;要满足第二个标准则必须注重安全和秩序;要满足第三个标准则必须注重人权和正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和正义——这一切恰恰是法制的内在基本理念!我们完全可以说,良好的法制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如果说,法律是由“规则——政策——原则”构成的话,那么“和谐社会”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就对法制提出了一种更新的、同时也是更高的要求:

其一,它要求法制坚持和完善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正义等基本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法制必须沿着既有的道路深化和发展,并尽快的修正在以往的实践中的那些忽视上述理念的做法。其二,它要求法制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运转——也即司法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重视“法律和谐”,也必须将“社会和谐”作为法制行动的目标。也就是说,法律不能再仅仅只以自身的逻辑行动,而必须以社会效果作为目标来行动。其三,它要求法制必须利用自己“正义的看门狗”的身份,去化解社会的冲突,把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社会的安定。

简而言之,“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在根本上是对法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就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法制建设既要提高法制自身的水平——改善既往那些不合理的法条和配套制度;也对法制的运转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法制在社会生活中更广泛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面对这种种的、更高的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注重更多的因素,必须仔细审视自己所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便与社会生活相协调,而传统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传统文化与法制

美国学者萨皮尔在《文化:真与假》一文中科学的指出,文化一词有三种用法,进而也就有三种意思:

其一,指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其二,指一种确定的、衡量的性价值标准;其三,指有关生活的各种普通态度和观念。

在我看来,前两种意思属于对文化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对于法律学理探究来说,更重要的是第三种意思上的“文化”。因为法律是以调整人的行为为手段来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社会关系的,而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关于生活的普通态度和观念来实施的。因此,对于普通生活态度和观念进行探讨,便在是法制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这种探讨是处理“法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法制(法律及其配套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其内含的对于生活的普通态度与观点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生活的态度和观念并不完全相容——二者之间有交集但并不是全面重合。仔细思考,便会发现二者之间有三种关系:

其一,相同。也就是东西方社会所共有的那些普世性价值观念。例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便是一种人道原则。这一点,和西方法制理念中的人道主义是相同的。

而这种相同的状态,无疑会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因为相对于法律是一种“应然意志”而言,文化总是一种“实然存在”。当实然存在的的某种理念、价值观和意蕴与我们欲求的法律关系之间有某种共同之处的时候,这些实然存在的文化总会在事实上起作用去促进法制。

其二,相异。例如在西方法制观念中,将婚姻看作是仅仅关于个人的事务;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却将婚姻看作是一种家族事务,并对婚姻的双方附加了许多家族本位的责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从家族延续的本位出发对于夫妻双方附加的一种生育上的责任。

人们在这些传统文化的主导下有可能实施一些与法制理念不合的行为,但所造成的结果并不一定就与法律的欲求相违背。例如将婚姻看作是家族事务的观念,就有可能从责任、义务的角度出发去要求婚姻双方善良、忠诚行事,这可以使得婚姻更加稳定——这也是《婚姻法》的诸多欲求之一。

其三,相反。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说法,这在事实上表现的是一种厌讼的情绪;而主张、甚至鼓励人民用法律的手段和途径来解决纠纷却是西方法制的基础理念之一。

正是上述这个“其三”,即传统文化中与法制内核理念相冲突的这一部分,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它可能是法制建设进程中的绊脚石,也很可能阻碍“和谐社会”的达成和实现。

人是历史性的社会存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去继受该社会既往的文化观念(事实上,当我们在阅读所谓的“经典”著作的同时,就是在接受一些既往的文化)。这些文化观念进入人的大脑,和个人的现实生活与际遇相结合,相“发酵”来生成个人的主观精神。换句话说,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的普通态度和观念——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渊源之一。又由于人的行为,是其个体的在主观精神支配下的所为;而我们法律是以调整人的行为作为自己作用的机理的;因此,法律便不得不考虑和重视传统文化这种人的主观精神的构成性要素。

一个社会传统文化具有坚实的地理基础、生物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当这种坚实的、牢固的传统文化发生作用,指引人们实施某些与法制理念不相符合的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法制应该如何去做才会、才能达成当下的和谐?才会、才能不制造新的矛盾?

3解 题

我个人认为,用现实消解传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原因只在于: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客观的存在,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根本无力对其进行任何作为。因为——正如上一段所指出的——文化的产生是在一定的地理基础、生物基础、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之上产生的,而传统文化是基于其产生当时的地理情况、生物情况、社会情况和心理情况的条件而产生的,面对既往已经客观存在的地理、生物、心理和社会情况,我们根本无力也没有任何可能去对其进行改变。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对传统文化本身有任何作为。

其次,我们能作为的,可能改变的只是我们当下的现实。我们可以大骂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导致了文明的断裂……。但是“焚书坑儒”这一事实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它已经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去改变的事实,我们唯一能作的只能是:①继续承受“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实给我们带来的后果;②在已经明白“焚书坑儒”的破坏性后果的情况下,在今天不这么做。

在面对既往已经客观存在的历史的时候我们惟一能作的只能是去承受它带给我们的后果,然后吸取它所带来“教训”。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去改变的是“当下的现实”,我们也只能用当下的作为去改变过去的那些“消极因素”。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转变(尽管仅仅是在路上而未达目标),这种转变给当下的中国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回头。那些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如果和我们今天相冲突,那么就去消解它,改变它!

并且,在我看来,很多学者是过于夸大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的冲突关系。事实上,就像上面第二小节分析的那样,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存在相同、相异、相反等三种关系。“相反”这种导致冲突的关系只是三种情况中的一种——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的冲突事实上是有限的,是在某些极个别的领域中和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冲突——此其一。

其二,一切社会中文化从根本上看都有一种“劝人向善”的内核。很多不同的民谚、学理学说从根本上看都具有这种指向。所不同的是,可能表达的角度相异,针对现实情景相异,表达的手法相异而已。这种“劝人向善”的基本内核,在我看来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只要当前的现实是良好的。这和法制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

其三,正如上面第二小节所说的:文化观念进入人的大脑,和个人的现实生活与际遇相结合,相“发酵”来生成个人的主观精神。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的自己便成为人的主观精神的一部分,它总是和人的现实际遇相结合的。人都是“趋利性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人会主动的去适应现实,进而也主动的去适应现实观念,并且人也认为这是一种好的趋向——一个例子是“食古不化”一词是一个贬意词。当我们的现实为人提供一种能够使其生活得更好,对其更有利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会被他/她主动接受。惟一的问题只是——我们当下厉行的法制是否够好,是否能保障他/她能够得到一种好的生活。

因此,我认为,落脚到法制建设上的解题思路就是:第一,对理念相同的传统文化,法律予以承认甚至强化;第二,对于理念相异和相反的传统文化绝不妥协和退让。只要我们的法制是“良法”,只要我们的法制足够好——能够为老百姓今日提供一种更好的幸福生活,那么法制应该站出来大声对那些传统文化说“不”——我们法制应该有这种勇气,也有这种责任!

4结 语

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

第一,老百姓在生活中不寻求法律。当前出现的大量“私了”现象便充分说明我们的法律,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只是一些诉诸纸面的“死法”,而并不是社会行动的“活法”。

第二,判决得不到遵守。即便是纠纷的双方诉诸法院,获得了判决,那么由于有“法律并不是值得信赖的纠纷解决机制”这样一种认知存在,败诉的一方也没有一种道德上的压力去自觉自愿的遵守法律的意志——这也就是执行难的问题所在。

一个可以对上述事实予以证明的事实是,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的一句民谚“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今天重新流行起来。如果仔细审视这句话,就可以看到在这句话的背后,事实上包含着这样一种由思考和逻辑交织而成的对法律的认知——法律不过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庸品,不过是为金钱和权势的拥有者服务的;法律自身并不是正义和公理的代表。这句民谚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它反映了老百姓对于当时的公权力的失望和对正义的绝望。但是,它在今天被老百姓屡屡提及而成为一句流行语,这种“流行”不也正反应了老百姓对于今天的法律及其配套制度的某种认知吗?

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我们便会发现:①法律被束之高阁,而这必然导致法律的意志被“空化”——已如前述,法制的内在理念(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那么这种法制理念的被“空化”就必然导致我们不可能达成和谐社会的目标;②法律制度不能去化解社会纠纷——这是因为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则纠纷在事实上依然隐性存在,这种隐性的纠纷随时可能爆发来破坏社会的和谐;③法律本身成为社会冲突的助推器——当事人在寻求其他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涉及钱、权的“灰色交易”,而这种“灰色交易”又是新冲突的制造根源。那么在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便一直坐在“火山堆”上,随时有可能有新的冲突出现,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达成“社会和谐”的。

上述因素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要真正的迈向“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搬开这块“绊脚石”。但是难题在于:这块“绊脚石”的内部因素之间形成了一个死结——各个因素之间互为因果。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得我们无法破题——解哪一个环节都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的。但正因为这样,导致我们无从下手。

这是法制的困局,是法制建设的困局,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困局。如果说我们法制应该有这种勇气,也有这种责任站出来回应传统文化的挑战的话,那么今天的法制是否有这种资格?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4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山道教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独树一帜,在明代达到顶峰。当今武当山虽然不再是“皇室家庙”,却是 “全国文明风景区”、“5a级旅游区”等多种桂冠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和挖掘武当道教、道家仙乐、武当武术、武当建筑、武当道教医药与养生中的正能量,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旅游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一、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与和谐社会建设

道教所主张的仙道贵生、清静寡欲、柔弱不争、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及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我们所说的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内涵存在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联系。发掘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一)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以追求身心健康为己任。《度人经》曾把这一宗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二祖天师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这一教义与佛教、基督教注重来世、末日审判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激励人们通过现世的修炼而享受美好生活。这种入世观能使人们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使人们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助于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二)清静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解释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意思是学道修道应做到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精神。现实社会中,倘若人人回到“怀素抱朴”的状态,谨记老子的“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忠告。人人清静寡欲,不为争名夺利去伤天害理,而是求得内心安静,多做好事,多做实事。这些都有利于整个社会安定有序。

(三)柔弱不争

《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教诲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不老。《道德经》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倘若世人皆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矜,诚信友爱,社会公平正义便得以彰显。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基本思想主张之一。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就是要人们遵行自然规律,追求绿色的慢生活。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为对当今社会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多方面的借鉴作用。儒家虽然也讲天人合一,但它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强调人高于一切事物的特殊价值,认为人贵物贱,这实质上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与道教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的思想是不相同的。

二、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特色

(一)独特的道家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武当道教音乐虽属民间音乐,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因其既沿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楚国民俗祭神音乐,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以道教音乐为主,同时兼有佛教音乐和儒家音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其特色是悦耳动听,它是宝贵的武当山道教文化遗产。

很多旅游者都慕名前往武当山聆听仙乐神韵,寻找音乐之美,以仙乐洗涤心灵,或感悟人生真谛。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重视音乐的美学教育,让人们在仙乐飘飘中更好的体会武当道教的文化内涵。

(二)武当武术特色

武当武术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武当武术以静制动、虚静无为、贵柔尚意为特色

当今社会重养生尉然成风,武当武术注重养生功用,它以养生为宗旨,符合当今人们的追求。人们常说,健康最重要,没有了身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将武当武术养生的理论、方法挖掘出来,并与武当道士切磋研发出适合人们简单易学的武术招式,以此来造福旅游者。

2、武当武术主张克己复礼、讲规矩

开山祖师张三丰究竟制定了哪些规矩不得而知,但从道教的戒律和民间武当内家拳派传承的规矩来看,内容虽各有千秋,但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即作为一个武当武术的传人,必须“克己复礼”,遵守公共道德。而当武当武术流入民间后,一些规矩明显加进了传统礼教内容,并且根据时代和社会公德的需要随时增删不同内容。我们应将武当武术的规矩进行整理,让游人知道这些规矩,从而也让游客在游乐中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文明旅游人。

(三)武当建筑文化特色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体现了民间、宗教和皇家建筑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中国古建筑艺术成就。因此,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皇家建筑规格,规模宏大

武当宫观始建于唐代,宋元时又陆续有建置,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后者便是为了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经过后来不断扩展,武当山现有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4、打造精品影视片

精品影视片对于景区的宣传作用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尤其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发展的阶段。节假日,人们走近电影院看场电影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提起旅游景区的经典影视片,人们会想起少林寺的《少林寺》、庐山的《庐山恋》等精品影视制作。据调查,在当今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媒体在武当道教文化的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70年代后的族群对武当山的意向与电影有着深刻关联。虽然以武当山为主题的影视片也不少,如《武当》、《武当仙袍》等,但这些都不能真正反映武当道教文化的精髓,没有《少林寺》、《少林足球》这些影片影响力大、持久性长。所以武当山应集全民之智慧,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打造出真正代表武当文化与精神的经典影视片。通过经典影视片向人们展示武当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再现东方武当神韵和武当美景,吸引更多游客来武当山实地考察与见证。

5、做好网络宣传平台

(二)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主体作用

1、做好发展规划

要做好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应着眼长远,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1)以实现道教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科学编制符合武当实际、具有武当特色、覆盖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景观的发展总体规划。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确保已有的规划尽快实施。

(3)要把旅游发展规划做成项目,并进行包装,以项目招商,解决旅游发展资金的缺口问题。要制定投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道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科学发展一定要注重环保,秉承道教核心“天人合一”的原则。

2、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道教文化旅游研究

目前研究道教文化的高尖端人才严重缺乏,道学研究成果不多,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道家学者凤毛麟角,缺少高道大师。武当道教文化研究机构可加强与省内外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开展高领域、高层次的道教文化研究,使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坚实的学术支撑。二是与高校加强合作,做好道教文化的学术交流。与道教文化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道教文化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办法,使得武当道教文化符合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要求,健康、有序的发展。

3、举办道教文化旅游峰会

举办道教文化旅游峰会,必将进一步搭建起武当道教与游客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的桥梁,弘扬道教传统文化精粹,传承道教文化现实社会价值,进一步深化武当道教文化与全国各地旅游界、文化界、道教界、新闻界的交流与联系。

4、设立与规范道教学院,加强对道士的教育与培训

目前,在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良好氛围下,道教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社会和文化需求相比,道教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亟待加强。道教院校是培养爱国道教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正确阐释道教教义的重要阵地,是培训现有道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平台。武当山虽有自己的道教院校,但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有特色有作为的武当道教学院。道教学院一要适应宗教院校办学规律的体制机制;二要加强师资力量,可请高道讲座,也可请其他对道教颇有研究的专家来教学;三要硬件设施也要跟上,与时俱进,如电脑与互联网,道教学习也应与先进科学技术相接合。

5、设立武当武术学院

虽然武当武术学院有很多,但比较杂、乱,应当规范武当武术学院,使得武当武术得到有序科学的传承。目前比较好的学院有武当与武汉体育学院联系办学创立了武当国际武术学院,同时十堰市中小学都开设了武术课程,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对宏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整合现有武术学院资源,创立一所独具特色的武当武术学院。

6、创办道教医院、养生馆

道教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自老子创始起,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养生之道成为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道教养生功法既能使人转弱为强,又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强身健体,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道教医术对护脑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尤其是对目前患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另外,按照道医的指导,有目的、有选择地持久练习太极养生功,对于神经衰弱、大脑晕眩、长夜失眠等症有独特的疗效。武当创办道教医院、养生馆,可以将道教的医学思想、医术传播出去,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尽一份力。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

道教文化是一种高深文化,道教文化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旅游,这从客观上要求导游人员应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道教专业知识。导游是旅游的灵魂,道教文化旅游需要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而大多导游所掌握的道教知识不专业,对道教文化一知半解,解说不丰富、不规范。人是万事之本,首先利用当地的高校旅游专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培养武当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最后是对导游加强道教文化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武当道教特有的文化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导游在为游客服务过程中才能提供正确的讲解,引领游客汲取武当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

四、结束语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篇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这两个字,成为了近些年各种媒体和人们日常交往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这说明,中央提出“和谐”的问题,是深得民心的。

我觉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也就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完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一个“孝”字。我认为,“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围绕着“孝”,我讲三个问题。一,“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并且照顾我,长大又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生动感人。在这里我节录了一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七岁八岁送学馆,教儿发奋读圣贤。衣袜鞋帽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庄奁。为儿为女把账欠,力出尽来汗流干。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同学们,你看山东曲阜孔庙这个《劝孝良言》,写得多么好啊!

在这里,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母亲是钟》。是一个成年人为纪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文章。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钟表,上学时不知道时间,所以要经常跑到隔壁的店铺里面看时间。看来看去,店老板烦了,说要看表就自己买一个去,老跑到我这里看什么!他听见了,很委屈地回去和妈妈说。妈妈说:“孩子,我们人穷志不穷,人家不让看就算了,以后上学妈妈给你当钟表,告诉你时间。”到他上中学时,有早自习,妈妈为了不耽误他上早自习,夜里怎么也不敢睡踏实,要看看星星走到什么地方了,鸡叫了几遍,然后让自己的孩子起来上早自习。总的来说,母亲的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但是有一个冬天,天阴云密布,看不到星星,也没有听见鸡叫,母亲沉不住气了,就把孩子叫起来吃点东西去上学了。可到了学校一看,大门紧闭,传达室里的钟显示,刚刚凌晨两点。回家吧,山路崎岖不好走,可在这里吧,穷人的孩子穿得单薄。所以,他在校门口一直跑步,跑到五点多校门开了才进了学校。回家后,他给妈妈讲这个事情,妈妈非常难受,抱着他流了泪。第二天他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小闹钟,母亲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小妹妹说:“母亲卖了血,买了这个小钟。”

什么叫母爱?这就是母爱。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正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赖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这个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把“老”字的下部省略了,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儿子的“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这就是现在的“孝”。《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那么,我对“孝”也有自己的解释:在孩子小时候,“父”在上面呵护着他;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孝”字的构成,体现了父慈子孝,充满了深深的爱,也体现了和谐。

把人们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理论即孝道的高度,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圣孔子和孟子的功劳。孔夫子论孝,一个是讲“孝”的意义,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他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者,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第一,是“养”;第二,是“敬”;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生活无忧;“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重父母。在《孝经》第十五章,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己于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怎么能说是孝呢?

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的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这些对于“孝”的精彩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我认为,孔孟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不仅两千多年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是正确的!孔孟关于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导于民众的伟大行为,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综上所述,“孝”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亲情回报,是感恩;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代以后,董仲舒把“孝”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要“以孝治天下”。同学们,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文化大革命中,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我认为,把“孝”捧到天上也好,踩入地下也好,都不过是加到纯真的“孝”上的历史的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孝”这一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是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美好的品德。应该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

为什么说“孝”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第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夫子,就把“孝”这种情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第二,我们的法律是双向的,父母必须抚养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西方的法律是单向的,只规定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所以,“孝”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带着一批部长到澳大利亚作访问时,给澳大利亚的华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当时有不少白头发的老年人没有位子,温总理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举手。”然后,温总理要求坐着的部长为这些老人让座。这件事在国际上传为美谈。中国的总理是敬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和周围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对孝道的认识和实践中,是有差距的。

二,当今时代需要“孝”。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1.59亿,占人口总数的12%。中国的老年人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亚洲的二分之一。从总体上讲,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中国的老龄化以每年3.3%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也有改善,但一些人认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是包袱累赘,因而对老年人冷漠歧视。联合国世界老年人大会要求人们公平友善地对待老年人。2004年3月,预防年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根据保守的估计,一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在我国老年人自杀原因中,家庭原因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杀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无奈的抗争。所以说,老年人需要“孝”。我们的青年人和儿童也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里形成“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而且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我认为应当以

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对同学们讲孝道教育,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古代孝老敬老的故事就是好教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这就是教育。在《孝经》里面也能找到根据。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首先是德育,其次才是智育。我认为,青年人进行孝道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同学们,个个都要当孝敬父母的好青年。应该是“爱与知识同在”。学生应该讲“三心”:第一是感恩之心,二是危惧之心,三是要有进取之心。有感恩之心,才有道德良心;有危惧之心,才不敢胡作非为;有进取之心,才能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三心”之中,感恩之心是基础。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工作人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我们的党,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然后,我们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的社会需要“孝”。我们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诚信法则。但目前情况是,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东西仍然猖獗,诚信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对此,一方面要依法惩治,另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我认为,诚信和孝道是相通的。诚信要求在市场交换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孝道讲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是不会作假的。因此,在国民中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法制,还需要德治。德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方面,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关心下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则苍白无力。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孝子不一定都是国之栋梁,但国之栋梁必定都是孝子。

三,弘扬孝道需要广做宣传。

大家知道苏州有个寒山寺,寒山寺建寺三百年,一直无声无息。但到唐朝有个叫张继的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的诗,这首诗把寒山寺的夜晚描述得美妙

绝伦,这样,寒山寺从此才闻名遐迩。所以说,宣传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搞孝亲敬老,也需要宣传。所以,我们总结了十条

第一条,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

第二条,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第三条,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第四条,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第五条,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

到同样的关爱;

第六条,第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无言之

中,做儿女的应该细心体会才是;

第七条,中华传统,尊师如父;

第八条,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第九条,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

第十条,忠和孝都是人爱心的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

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

涵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谈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 篇6

建设一个温馨和睦、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离婚率攀升,失谐的家庭通过其家庭成员将不良的情绪辐射到社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大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延缓社会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因家庭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泛,家庭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如家庭中青少年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不良教育方式引发的少年离家出走,第三者插足造成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增多,家庭暴力,“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有序、良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如何经营才能获得健康与安全,获得和睦与和谐,怎样为家庭成员成长提供支持的源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要素包括:家庭成员、居住的房屋和一定的财富。从相互关系上把握,包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前提的互为关系。从其功能性上来理解:家庭是人成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成就事业、努力拼搏的情感港湾;家庭还是人生旅途中的温馨驿站。孟子说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说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他道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家庭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它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现代社会的家庭主要趋势是核心家庭,从其基本关系来看,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物关系。家庭的和谐实质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要重视协调家庭三大基本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夫妻和谐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离开了这一前提的爱,只能是一种不平等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占有与被占有关系,或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不是现代社会夫妻和谐的含义。夫妻和谐的德性要素包括: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夫妻双方相互关爱、信任、谅解、支持和慰藉,在共筑爱巢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家庭的积极功能,享受家庭的和谐之爱与和谐之美。

血缘关系和谐,即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内容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比如“尊老”,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比如“爱幼”,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家庭是儿童初始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这也是家庭积极功能的重要内容。

人物关系和谐。人与物的关系可以折射出人与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物关系不和谐往往是引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但人们却未能从家庭道德建设的层面加以重视。我们知道,在家庭中,一定的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家庭成员的辛勤劳动获得和积累家庭财富,如何合理地打理家庭财富,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等,都需要运筹和协调。劳动致富、勤俭持家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美德。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篇7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和谐社会,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

1 前言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有很多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民俗体育便是其中一种。民俗体育是古老的体育项目, 是研究体育起源和体育发展各个时期形态的活化石, 也是发现和挖掘新的体育形式的源泉, 无论从历史研究价值还是从体育运动持续发展的观点上看, 它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 单从这个数值上看, 隐匿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就不知多少;据有关数据统计, 仅从少数民族发现的民俗体育运动就超过一千多种, 如:

武艺、射箭、摔跤、刀舞、棍舞、百戏、蹴鞠、击鞠、牵钩、气功、龙舟、秋千、静坐、太极拳、易筋经、棋类等等,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包括汉族在内, 其数值将会更加的庞大。由此看来, 民俗体育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层面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当今如何在民俗体育文化氛围中, 构建和谐型社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如何发掘内涵, 深刻领会民俗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民俗体育面临现状

民俗体育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习惯衍生的民间风俗而流传下来的体育活动, 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态。仅从广东省四年一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看, 项目就包括抢花炮、珍珠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等各个大项十余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各个地区的文化进程以及城镇体育设施等软硬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某些意义上讲, 也推动了民俗体育强有力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由于所依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在某些方面也改变了民俗体育传承的环境因素、传承的方式因素以及传承的心里, 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 给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负面的作用。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俗体育的数量急剧减少, 有很多项目濒临消亡;二是影响力降低, 居民观看民俗运动却不知其历史文化与背景, 丧失了欣赏感和趣味感;三是参与人群减少, 而留存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有些民俗体育运动年轻人几乎没有;四是没有统一的组织, 缺乏指导, 没有固定的场所, 随意性大。五是民俗体育的根本特色正在流失, 各个地方的项目活动方式方法雷同性较大。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制约民俗体育发展的瓶颈。

3 民俗体育文化对社会和谐的意义

民俗体育最大的特点在于特色或者“异域风情”, 大力发展民俗体育, 倡导民俗体育文化能够在诸多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1 发展民俗体育, 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有助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富于特色, 极大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旅游业可以吸引外来人口进行地方消费, 也可以带来外来投资,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促进作用, 能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2 发展民俗体育, 能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促进文化建设

民俗体育与特定的精神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很多民俗体育文化都蕴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讲求安居乐业、相亲相助、和谐发展;如:端午龙舟节, 就展现着以缅怀先贤为主题, 大力弘扬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和谐共进的文化品质。

3.3 发展民俗体育, 能有效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民俗体育是全民健身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着游戏的成分因而得到广泛人群的喜爱;不但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带来新鲜内容, 同时也促进了人民身体的健康事业的发展。

4 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4.1 研究对象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龙砂竖灯杆升彩凤”与“赛龙舟”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为重点研究对象。揭东县的传统民俗活动“竖灯杆升彩凤”是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 是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盛大活动。用以纪念江氏先祖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竖灯杆升彩凤”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赛龙舟活动, 历史悠久。揭阳素称水乡, 溪涧交错环绕, 榕江南北二河、练江、龙江, 水深流长赛龙舟活动, 历代不衰。

4.2 研究方法

4.2.1 问卷调查法

对揭东县的玉湖、地都、新亨、埔田、云路、白塔、龙尾、炮台、锡场、玉滘、登岗、桂岭、曲溪、霖磐15个具有代表性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78份, 有效回收率为92%。对回收的有效问卷通过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统计处理。

4.2.2 资料法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献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 力求从多视野、多方向对揭东县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 探讨有关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

4.2.3 数理统计法与分析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制图做表, 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汇总, 以为研究结论提供完备的数字依据。

4.3 调查与分析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 被调查者92%的人参与了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 表明民俗体育活动对当地群众很有吸引力;其中被调查者大部分是自愿参加, 且娱乐健身人数达到75人, 占比27%;加之“遵从民族习惯”人群, 这个比例达到了66%, 这个数据表明, 民俗体育活动能起到全名娱乐健身的效果,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元素。

分析:被调查者, 有很多是当地的独立经济企业人;借助民俗体育活动, 他们明显感觉到民俗体育活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评价“很好”的人数占据178人, 占比64%;仅有5人, 表示对经济无发展作用, 占比2%。这个数据表明, 民俗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元素。

分析:民俗体育活动对社会文化的丰富程度, 选项“很丰富”和“丰富”的人群数字为223人, 占比80%;这一个统计数字表明, 大多数人喜爱并赞同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元素。

分析:民俗体育活动对收入的影响;这一点, 我们在某些程度很细致的询问了被调查对象, 他们以家庭为单元, 论述了民俗体育活动对他们的收入的影响, 按照增比, 有50%的家庭, 达到了100%或者之上的增幅;在被调查的对象之中, 近几年由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 促成当地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经济的积极向上, 人均收入大幅提升。从这个显著的数字上表明,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元素。

4.4 研究结论

民俗体育的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对构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5 结语

民俗体育需要传承, 民俗体育文化需要发展。我们当前也要深刻意识到民俗体育开展方面存在的缺陷, 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民俗体育的影响、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滞后以及民俗体育组织制度的零乱等等;要提倡政府参与的力度和协助性,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针对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体育项目, 要制定长期的帮扶计划, 落实“抢救”措施, 以免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丢失。要加强对民俗体育舆论的监督导向, 确实落实好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 认真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对构建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关部门应该要着重研究制约了民俗传统体育的全面发展的因素, 彻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践中可采用民俗体育项目与高校挂钩的形式, 将民俗体育搬上课堂、写进书本, 以高校教育为传承介质, 进行系统化的研讨和保留。实时建立和完善民俗体育活动的示范区域以及在城市化社区的推广工作, 使得民俗体育走进寻常百姓家。总之, 民俗体育需要继承、弘扬, 民俗体育文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突出贡献;不仅仅只是使我们当代人能感受到民俗体育的魅力和民俗体育的对社会的贡献价值, 也要使得我们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得以在下一辈、下下一辈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民富则国强”, 这个“富”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 也是文化上的丰富;来自于民间的民俗体育文化, 应该发挥其更好的功用, 使得人民的物质文化更加坚实和巩固、使得和谐的成分更加的浓厚。民俗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促进民间思想交流、促进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角度, 都应该重视民俗体育的研究, 挖掘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旻航, 李储涛, 赵壮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 (6) .

[2]盛昌繁, 潘华.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 .

[3]钱应华, 谢翔.民俗体育与构建和谐村落[J].体育文化导刊.2008, (6) .

[4]王俊奇, 喻慧荣, 饶爱蓉.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三大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1) .

[5]饶远.民俗中的体育与体育中的民俗——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5, (1) .

[6]邵荣, 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6) .

[7]吕利平, 郭成杰.从体育考古看我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4) .

[8]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 (1) .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体育;文化;责任

建设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也为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文化事业事关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

一、全面理解体育文化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

体育文化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主要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逐步建立的体育认识、体育价值、体育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制度、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物质产品的总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人与文化的和谐进步。文化作为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源泉,为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一种持久性的支持,同时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旗帜,对于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表现为:(1)人是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是按照人的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对象化的活动,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内在主观心态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体育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等。(3)体育文化体现着内在价值系统和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体育文化的进步所达到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是相适应的。

(二)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当代体育文化生成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价值观、多元体育价值观并存的趋势。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主要体现为要自觉树立以下四种文明观念:(1)独立个性意识。独立的个性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须充分彰显个体的自我意识,全社会应创造各种机会,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与其他个体和社会的生产进行相对普遍的交换,使个人摆脱地域的、民族的限制和陈旧狭隘的社会关系,尽可能形成丰富、全面的自由人格和个性价值。(2)公平竞争观念。公平是运动竞赛的灵魂和体育实践的准则,公平也是和谐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诉求。(3)法律法制意识。法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本位利益观念、自由自主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秩序的体现。从广义上讲,法制观念还包括契约观念和信誉观念。(4)文化开放视野。兼容并蓄的心态是文化繁荣与进步的前提。

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繁荣,有赖于社会整体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体育价值观决定着体育实践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标准,当代中国体育改革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受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从本质上看则是文化问题,具体表现在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体育思想方法上的经验主义、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和体育管理上的技术主义。当代体育文化建设的责任在于对体育文化理论和实践进行一种文化和价值层面的分析与思考,加速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体育文化环境。

二、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是利国利民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事业。

首先,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体育是一项社会事业,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就是搞社会建设。同时,体育又是一项有着特定功能的社会事业,发展体育事业,必然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是由体育事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其次,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优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人民大众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体魄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享受和谐社会的发展成果。

最后,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今,体育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和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国际社会喻为朝阳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

(一)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社会和谐的前提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包括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最为关键。体育文化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坚强不屈的性格、敢于挑战自我的品质、不怕困难的意志、承担风险的勇气、公平竞争的观念和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法制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诉求必然从技术层面逐步上升到文化层面,从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上升到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从在各类体育活动中追求简单的身体活动发展到文化心理的满足,这些都是由体育文化的属性所决定的。

(二)体育文化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改良社会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融洽人际关系,弥补现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造成的人际疏离,可以调适心理,预防和缓解由社会矛盾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从而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以及公民的平等参与、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现代意识。

(三)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就要逐步扭转区域、城乡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局势,让人们在更好的条件下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使体育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大力建设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都能够公平享受基本公共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体育发展成果。要不断提高体育的文化创新能力,包括创新体育的理论、形式和方法。要尽量提高公共体育资源和社会国有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其他有益于体育的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公共体育设施和公立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文化创新的要求

(一)提高大众健康水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式

1.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首先要抓好群众体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群众体育是大众最关心的,与大众利益最密切、联系最紧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深化体育改革,下大力气抓好人民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体育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要。要不断拓展群众体育工作的新思路,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要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体活动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要举办经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打破部门的界限、行业的壁垒和区域的封锁,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得益彰。

2.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群众体育的核心,在沟通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缓解社会冲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把城市体育文化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和社区,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断健全、完善体育文化基层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建立体育社会工作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更多更好地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不断推进城市基层体育文化组织的实体化和规范化。

3.发展农村体育是体育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实施“体育扶持工程”,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可较大幅度地将“体育彩票公益金”重点投入到中、西部地区,用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以缓解中、西部地区社会体育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备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改变农民的体育文化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体育意识。大力挖掘符合地域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在经济发达和体育传统较好的农村地区,可适当推广普及适合农村开展的竞技体育活动,如河南省焦作的太极拳、登封的少林武术等。通过“龙抬头”“端午节”“重阳节”“农民运动会”等时机,促进农村体育向兴趣化、生活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农村体育骨干。

(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普及全民体育,首先要从青少年体质健康入手,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和重点,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对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有赖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当前,学校体育投入以及设施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师生员工的健康意识不强,缺乏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中肥胖率、近视率在上升,而某些基本的体质指标,如耐力、肺活量则呈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河南省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小学生“曙光”、中学生“晨光”和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自发地组织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专项小组,达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

法规和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加快体育文化发展、繁荣体育文化,必须加强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以实现体育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保障全体人民的体育权利。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必须进行体育功能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服务功能。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以及政府适度的干预,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的社会公平,促进体育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体育文化政策,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文轩等.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党支部的组织机构下一篇:运用故事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