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计划(推荐9篇)
四会周开泉中学
本备课组目前即将完成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马上结束整个初中阶段的新知授课,接下来即将转入全面总复习,这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关键。由于本学期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完成复习教学任务,高目标地定位中考,我们初三数学任课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早作准备,按照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要求,特制订本复习计划。
一.明确指导思想.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校领导明确要求:2013年我校中考必须考出好成绩,保合格率为80%。为此,我们的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解读考试标准和研究数学中考指导丛书.首先全体组员必须先认真解读2013年省中考考试标准,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丛书,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各个章节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另外,我们还将对照12年的中考指导丛书,熟知那些内容在发生变化.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一).第一轮复习,重在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本期3月27日——本期5月10日)
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或作为作业),重视补缺工作。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从指导丛书分析),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8)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5月11日——5月30日).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深入中考试题研究,让学生自己感受中考的魅力。(6月份)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历届中考真题》、《中考模拟试题》。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四).第四轮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6月份完成)
该阶段复习主要是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基本上不做难题.,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奋斗历程,体验自己的丰收战果。此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占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中考的练兵还是不要放松继续保持,只是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模拟出来的不同成绩时要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让每个考生都感受到自己前几个阶段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力气,让每一个考生都做到胸有成竹,相信自己永远是最好。
当然,中考前总复习的时候,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复习的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顾两头,促中间”,市教研室张主任说要注重尖子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后进生,而中间力量是最有潜力的一部分,更要深入。总而言之,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中考前总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四会市周开泉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
教师:林万松,叶国勇
一、注重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到,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想实现上述要求, 教师除了在平常就应该对学生加强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外, 更要在总复习阶段注意强化学生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新的学习方式。如在复习数学概念时, 切忌采用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 而应该要求学生站在总体的高度, 理清概念的形成过程, 把握住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 对于那些公式、定理、法则, 要让学生理解清楚之间的推导过程、逻辑关系, 最终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体系。
对于习题课的讲授, 要抛弃过去大量机械的“题海战术”, 引导学生通过一道习题的解答, 然后变换已知条件或者结果对之进行深入挖掘, 最终能够演绎出与该题有知识联系的所有题型的解答思路或推算过程,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既节省了复习的时间, 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 教师对于习题的讲授, 还应鼓励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出来, 能够接受其他学生甚至老师的质疑并作出解答, 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二、渗透数学思想, 引导学生数学思考
在数学复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使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进行思考是有效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1、渗透符号表述思想。
新课标明确表示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初中数学符号很多, 每个符号都要特定的含义, 如果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符号表达出深奥的数学道理来, 经常会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如在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时, 教师可以事先绘出涉及到本内容的所有三角形符号, 然后让学生说明这些符号的具体涵义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最后指导学生用这些符号串联出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内容来。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将代数中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 借助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从而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难题的方法。例如统计知识中借助直方图表达数量关系, 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生活中函数问题等。借助数形结合, 有些需要长时间演算的题目可能一下子就可以明确看出答案来, 因而有助于做题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三、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根据要求, 这些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作图和画图的技能、运算的技能以及推理的技能。为此, 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摒弃过去完全漠视学生主体发挥的“满堂灌”模式, 教师要主动走入到台下,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具体的做法是:
1、为了锻炼学生的作图和画图的技能, 力争每个学生都至少一次在黑板上利用教具按要求作图和画图的机会, 以方便教师对他们技能掌握情况的了解和指导。
2、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在每节复习课中都要安排不少于5道题的运算内容, 并且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质量。也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运算兴趣, 加强小组内部的探究合作。
3、为了提高学生的推理技能, 应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几何证明题或者代数运算题,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引入一些包含数学推理知识的趣味题或和实际生活结合的题型来。如奥运会的汉字人数方阵之类的题。
四、注意学生的知识层次, 考虑不同学生水平的接受能力差异
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教师往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复习的知识都是学过的, 学生对这些知识都是熟悉的, 所以不存在难以接受的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 虽然复习的知识都学过, 但一方面这些知识学习的时间都过去了很久, 有些已经被遗忘了,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有些学生在当时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都是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因而糊里糊涂的情况, 所以, 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工作。重新深入了解一下新课程标准在7~9三个年级段所确定的不同目标, 然后对照目标要求, 考核下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层级, 再根据考核结果将学生分别予以分层归类。只有这样, 才能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复习, 达到使每个学生提高的目的。
总之,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效果的要求更加具化了, 对学生的技能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更加关注了, 所以, 对于我们广大任课教师, 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师来说, 在总复习的过程中, 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素质, 提高学习效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007年修订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7。
关键词:数学;复习;函数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我在复习概念时,基本采用复习与练习相结合原则,每复习一个知识点就做相应的练习,这样学生既不会觉得空洞,又不会乏味。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
为了使学生轻负担地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教师一定要优化复习过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何爱兵.初三數学总复习教学研究.新课程研究,2013(11).
一、复习范围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及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
二、复习步骤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得出初三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分为:初二知识要用四周的时间,初三知识用二周时间。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是从第九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教师需要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沙塘中学杨小雷
进入初三阶段的教学工作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进行英语备考总复习?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复习的最后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如何让学生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分数?这些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考前得当有序地复习是取得好的教学成绩的条件之一。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下面是我对接下来的复习工作的一些计划和打算。
我所教的是初三(5)班和(6)班。这两个班整体英语学习水平都不高,几乎没有尖子生,而且过差生就有十几个。有一些女生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但学习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因此,她们很难得到优秀成绩。而男生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上课爱发言,但回去后不背不记,所以很难学好英语。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先抓学风,找学生的家长谈话,课后与这些学生谈心,先在班里形成比较良好的学风,决不能让不学习的学生影响全班。接下来我准备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复习工作。
一、扣”纲”依”本”,有的放矢。
《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老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定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今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明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有的放矢。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专项训练,突出重点。
学生大都在下列知识点上有障碍:听力、动词时态、词类、句型、拼写、词义、阅读理解、作文等。鉴于此种情况,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比如”动词时态”,《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需掌握运用五种
时态:即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而学生对于这五种时态所包含的时间的理解不很清楚,因而导致将表示时间的词、短语或有关副词混淆使用,错误百出。针对此种症结,应将其立为专项,找出五种时态各自的特点、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点,然后搜集编写专项训练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诸如以上所列各知识点存在的障碍,都应采取这种专项训练的方法来解决。我们认为在复习后期采用专项训练、重点突破的复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1.科代表渠道。将科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 2.“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 3.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 4.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 5.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
6.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从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以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
大家知道,一份标准的试题都是由三大块组成的:即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鉴于此,在组织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制定不同要求来指导学生复习。首先,狠抓基础知识,要求各层学生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达到人人过关;其次,规定下层学生以保基础知识为首要任务,然后是掌握教材里的中档题的解题规则,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这些规则来解教材以外的中档题,同时要求他们掌握教材里难解题的规则;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顺利通过基础、中档题的前提下,不仅要掌握教材里的难题的解题规则,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这些解题规则来解决教材以外的难题,以争取得高分。对此,应编一些有代表性、具有相当难度的训练题供他们练习。我们就是这样通过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以确保少失分来提高成绩的。
一、夯实基础,让学生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让学生掌握做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让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学习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要掌握如下几方面: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四、做好初三中考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并穿插进行小专题复习
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可提高学生的做题速率,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锻炼学生的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水平。然而,初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区别的,在第三轮进行综合训练与模拟测试同时,穿插进行小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总复习得以升华,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拓展思路和联想,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块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能力,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提高应试素质。
(一)、小专题的特性
1、专一性:“专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否则就无所谓“专”。如今中考化学命题的一个趋势不在于题目包含的知识点多,而在于对所考查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当然,化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小专题应以一个知识点为重点,赋予相关内容浓缩而成,但重心不能变。
2、针对性:开设小专题,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见效,提高复习效率。在选择专题时,应针对学生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缺漏、能力差异、知识点的地位、中专命题的热点来选择专题,否则,专题就有可能失去其应有的功效。
(二)、小专题的来源
1、从中专的热点找专题: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题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题型几乎年年都考。对近几年新出现的“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等试题类型,进行专题复习,认真分析此类题目的特点,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同时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可加大对化学信息材料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从题目所给材料中提取解题所需的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猜想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结论”的探究型试题解题方式
又如: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各种物质、开放性试题、学科间的综合题等。如果将一个或几个热点串联成专题加以训练,必然能会增加学生应试的针对性,提高每类题的得分率。
2、从教材的重点、难点找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而导致解答推断题的能力不令人意。因此,可以专门开设物质推断题专题,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中例举一些经典试题,加以训练。
3、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在总复习的测试中,常会出现一类部分学生答对率差,某类能力题学生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实验设计、实验评价、新信息题等,可以加以总结、对症下药,给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题,并且对相应的专题进行归纳分析、思考总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三)、专题开设的注意点
1、专题的开设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师对所选专题的讲解要做到“知识、方法、能力”的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
2、专题要注重“精、透、准、难”四字。“精”指内容要精选;“透”指教师要讲透,学生要吃透;“准”指重点、热点方向要准确;“难”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开设方式要多样化,增强学生新鲜感。小专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先开讲座,并配以一定数量的练习,也可以边讲边练;还可以让学生先做,教师批改后评讲、归纳。这样做,在临近中考的气氛中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一些“凉”意,增强复习效果、忌讲法单调。
总之,小专题复习可对四大知识块的复习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五、加强练习,认真改错。
关键词:英语,考试说明,复习计划
每年一次的高中入学考试, 是对初中教学效果最全面综合的评价。初三上学期各校初三毕业班英语科已陆续结束课文的教学,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初三下学期要对初中三年来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真是时间紧,任务重。把握好初三英语总复习,使学生的英语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中考的成功,是每位毕业班老师的责任。下面我谈谈几年来进行中考总复习的体会和做法。
一、认真研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2000年3月新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中入学考试应以本大纲规定的二级教学要求为基本标准。”在二级目标与要求中,大纲对听、说、读、写、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看,试题内容都没有超纲,均以JEFC(1-3册)教材内容为考试范围, 着重考查学生对初中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日常交际用语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说明》阐述中考性质,确立目标及考试内容,规定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明确考试的基本题型, 是我们师生在复习过程中最具体的指南,其中的例卷可帮助我们明确各题的立意、考查的目的、设置的语境及设问的方式等。
由此可见,《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了我们复习的内容范围和方向,是我们制订复习计划的根据。老师在指导复习时切不可对各知识点任意展开,借题发挥;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考纲中不要求的知识点要大胆舍弃。这样,复习时才会心中有数,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才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总复习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二、制订科学 的复习计 划 , 安排好复 习时间和 复习内容,进行三轮复习。按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600个单词,认读400个三会单词及200个常用短语、词组、句型和习惯用语,近80个语言、语法项目。如此繁多的内容要在有限时间里复习好,就要求科学安排时间,制订出总体计划和明确的各阶 段复习目 标 ,按部就班 ,不慌不乱 ,有条不紊 地进行复习。
1.全面系统 , 依纲扣本 , 在第一轮复习 中夯实基础 知识。教材是进行教与学的基础和依据。不管试题题型怎样,难易度如何,试题反映的知识离不开课本,总要体现以教材为基础、依纲靠本的原则。复习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复习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语法点,按照教材要求,牢牢地把握需要识记、理解、掌握的内容,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掌握运用英语的技能技巧。同时,因为试题覆盖面广,复习时要全面系统,尽量做到知识点不遗漏。在复习过程中切忌炒冷饭、走过场,而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学生平时不易掌握、易错的知识和技能。针对单元所复习的知识,对照《考试说明》中的中考题型,设计一些题目,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巩固。在这一复习阶段,要坚持学生听力的训练。听力技能一向是农村中学学生的薄弱环节,害怕听力题是考试中造成学生心理紧张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在四项能力中,最难培养和迅速提高的就是听能。所以复习时要抓早抓好,根据中考听力测试的题型———听字母、听单词,听句子、听对话、听短文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每堂课抽出一定时间听些易混的单词、句子、对话及短文,使学生对听力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方法熟记在心,还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听力测试。另外还要强化阅读,注重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无论哪套试题阅读理解类的题型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比如2000年中考试卷中,有6篇阅读短 文 ,从不同的 角度测试学生的 听力、理解 和翻译能力。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人从多练多思到顿悟的过程,所以从一开始复习就要着力培养老师一方面可强调学生背诵课文中为数并不太多的短文,另一方面多选些课外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短文,套用适当的题型,进行每日一练,适当点评。如此持之以恒,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上联下串 , 归纳对比 , 专题训练 , 在第二轮复习 中形成知识系统化,提高答题技能。通过第一轮依纲据本的复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零散知识,但缺乏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归纳、对比、联系、综合等纵横并用的方法进行疏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对各知识点,尤其是重要内容的牢固掌握及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比如在帮助学生复习词汇时进行对比、归纳,有利于记忆及应用。如表示身体 各部位的 词有 :head,hair,face,eye,ear,nose,mouthneck,arm,hand,leg,foot; 表示人的动作的词 有 :sit,stand,liewalk,run,jump,fly,say,speak,talk,tell; 表示颜色 的词有 :redyellow,blue,green,white,black,orange,brown。还可以 根据它的搭配,前联后串来记忆,如学“take”反义词是“bring”,它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分别为took,taken,所搭配的词语:
take back sthtake sth.with sb
take one’s timetake one’s temperature
take sb./ sth.out oftake part in
take downtake turns to do sth.
take sb./sth.to some placetake away; take medicine
take a rest/ looktake care of
take off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等。
通过这样举一反三,前连后串,词汇就丰富多了,运用起来也方便得多。另外,在此阶段,还要精心设计专题训练,题目材料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抓住基础不放,对中考各题型分块训练,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应认真备课,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3.补缺补漏 , 模拟演练 , 鼓足信心 , 在第三轮复习 中把学生调整到最佳应试状态。临近中考前,应使学生拥有一些自由时间,牢固知识网络,反省自己的复习效果,检查知识点缺漏并及时补上。这一阶段可以跟其他各科配合,进行两次模拟考试。考试内容范围、题型、难易度、题量、时间、临场气氛尽可能跟中考相仿,锻炼学生的答题速度和临场经验。同时,多关心鼓励学生,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快、精神饱满地走进中考考场,在中考中发挥出最好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三数学;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7-01
新课程标准对中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初三数学总复习过程中落实这些要求,是摆在当前广大初三数学教师面前一项值得研究的长期课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就如何做好初三数学总复习,谈几点看法如下。
一、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首先对于差生,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这一层次学生的需要,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知识。其次要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此外应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全过程之中,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更高层次的数学。近几年数学中考试题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类比联想类比归纳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和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参数法、构造法等。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和整理,这是很多同学复习中成绩总是上不来的根本原因之一。老师们在总复习时,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它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三、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所以在第一阶段复习主要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可将代数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的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四、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完成第一阶段的复习之后,第二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选择题型要新颖,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近年的中考题中,应用题量普遍增加,而应用题也不仅限于“列方程解应用题”,除列方程解应用题外,“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成为中考的热点。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其他省市的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因此总复习中教师要把近几处其他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答题策略:
首先,审题时注意力要集中
思维应直接指向试题,力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审题时,应弄清已知条件、所求结论,同时在短时间内汇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或两头凑的方法,探索解题途径。特别注意已知条件所设的陷阱,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是否该分类讨论,以免丢解。
其次,在答题顺序上,应逐题进行解答。
要正确迅速地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效利用时间,为顺利完成中档题和压轴题奠定基础。在逐题进行解答时,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应先放下(别忘了做记号,以免落题),把会解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回来把留下的疑难逐一解决。
第三,遇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不要慌,稳定好情绪。
题目貌似异常,其实都出自原本。要冷静回想它与平时见过的题目、书本中的知识有哪些关联。要相信自己的功底,多方寻找思路,便能豁然得释。切忌对着题发呆不敢下手,有时动笔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就图形进行相应地分析,也就做出来了。尽可能解答一步是一步,不放过多得一分的机会。
第四,解综合题时,应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否则前面错了,后面即使方法对了,也得分甚少。
最后,注意认真检查
如感觉某题答错了,不能盲目去改,要十分冷静地重新审题,仔细研究,确定此时思路正确,再动笔去改,因为此时易把正确的改错了,尽量减少失误。检查在数学考试中尤为重要,它是减少失误的最有效途径。
有关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推荐:
1、迅速摸清“题情”
刚拿到试卷的时候心情一定会比较紧张,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不要匆匆作答。首先要从头到尾、正面反面浏览全卷,尽可能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摸清“题情”的原则是:轻松解答那些一眼就可以看出结论来的简单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以从心里分为比较熟悉和比较陌生两大类。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确保不出现“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局面。
2、答卷顺序“三先三后”
在浏览了试卷并做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之后,我们的情绪就应该稳定了很多,现在对自己也会信心十足。我们要明白一点,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能够拿到绝大部分分数就已经实属不易,所以要允许自己丢掉一些分数。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首先是“先易后难”。这点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要先做简单题,然后再做复杂题。当全部题目做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再回来研究那些难题。当然,在这里也不是说在做题的时候,稍微遇到一点难题就跳过去,这样自己给自己遗留下的问题就太多了。也就违背了我们的原意。其次是“先高后低”。这里主要是指的倘若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守先做分数高的题目再做分数低的题目的顺序。这样能够拿到更多的总得分。并且,高分题目一般是分段得分,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问题一般来说不会特别难,所以要尽可能地把这两问做出来,从总体上说,这样就会比拿出相应时间来做一道分数低的题目 “合算”。最后是“先同后异”。这里说的“先同后异”其实指的是,在大顺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把难题按照题目的大类进行区分,将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考虑,因为这些题目所用到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在思考的时候就容易提高单位时间效益。
3、做题原则“一快一慢”
这里所谓的“一快一慢”指的是审题要慢,做题要快。题目本身实际上是这道题目的全部信息源,所以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地看清题意。有一些条件看起来没有给出,但实际上细致审题你才会发现,这样就可以收集更多的已知信息,为做题正确率寻求保障。当思考出解题方法和思路之后,解答问题的时候就一定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这样不仅给后面的题目赢得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踩到得分点上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解题步骤,可使得阅卷老师更加清晰地看出你的解题步骤。
4、把握技巧“分段得分”
对于中考数学中的难题,并不是说只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拿分而其他学生不得分。实际上,中考数学的大题采取的是“分段给分”的策略。简单说来就是做对一步就给一步的分。这样看来,我们确保会做的题目不丢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5、检查突出重点“确保得分”
【初三数学总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初三数学总复习07-01
运用目标教学指导初三数学总复习11-25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5-23
初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12-19
初三总复习教学计划10-03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备考01-12
浅谈初三数学复习方法12-29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11-13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06-01
初三数学周工作计划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