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精选4篇)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 篇1

公共基础知识中法律的考察一直是广大考生的痛点,因为法律包含的范围广泛,涉及法理学、刑法、行政法、宪法等,内容多且相对专业,2018年正值我国现行宪法第5次修改,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尤其重视,中公教育老师就此次宪法修改给出复习备考建议。

首先,考生必须知道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一共修改了5次。

其次,2018年修改的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指导思想方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外,增加了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二、在领导力量方面,延续党章修改的精神,更加突出党的领导。在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三、在战略布局和目标举措方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新的奋斗目标以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例如:“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包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在对外关系方面,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

五、在国家机构设置和党的领导体制方面,修宪建议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和

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为监察委员会建立组织体系、履行职能职责、运用相关权限、构建配合制约机制、强化自我监督等提供了根本依据。这部分在考试中也以识记的方式来考察,考生只要能够在考试中以选择的方式选出来即可。

最后,考生应牢记事业单位考试难度整体不大,但出题方式十分灵活,涵盖广泛,在复习备考时多留意社会热点和法律案例。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 篇2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公基必备部分,它贯穿半部近代史,知识点多而杂,记忆起来总是容易混淆。所以条理性很重要。下面,中公教育将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对其以数字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一、毛概之“一”

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个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个依据: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依据是国情。

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或者中心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一个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一个首要问题: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一条根本政治路线:群众路线。

二、毛概之“第一”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王稼祥。

第一个在全党范围内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人:刘少奇(七大)。

第一个提出“群众路线”的人:周恩来(1929年9月,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亦名《九月来信》)。

第一个提出“一纲四目”的人:周恩来。第一个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人:周恩来。第一个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人:周恩来。

第一个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界定的人:周恩来

第一个提出“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讲话稿中,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人:蔡和森。第一个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人:邓子恢。

第一个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件:《反对本本主义》

第一个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件:《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

第一个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文件:《论十大关系》。第一个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件:《论十大关系》。第一个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人物:毛泽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三、毛概之“二”

毛泽东思想的两方面内容:革命和建设。

两条生命线:1.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以上即为数字毛概之“一”、“第一”和“二”。对比记忆更加有利于记忆效果。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 篇3

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随后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出台,详细规定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职能等内容,因此在今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当中,监察机关将会是宪法当中重要的考点。现就监察机关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知识点分析:

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1)监察委员会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2)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

2、监察委员会的职能

(1)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2)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3)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注意,监察机关行使的是调查权,不同于侦查权。监督调查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而不是普通的刑事犯罪嫌疑人;调查的内容是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而不是一般刑事犯罪行为。

3、监察委员会机构设置

(1)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央一级的监察机关,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在我国监察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地方设省级监察委员会、市(地)级监察委员会、县级监察委员会,乡镇不设监察委员会。

4、监察委员会产生和组成人员

(1)国家监察委员的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组成人员: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人员任免: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注意,《监察法》没有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也未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连续任职期限作出规定,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监察机关职权行使的连续性。

(2)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组成人员: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人员任免: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注意,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任期本级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主任在内,《监察法》并未做连续任职的限制性规定。

5、监察委员会系统内部的关系

监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注意,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二、练习题:

下列有关监察委员会的规定不正确的是_____。A.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B.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 C.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D.上级监察委员会监督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条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据此,监察机关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不是监督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宪法备考建议 篇4

公文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和提示,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其中,“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名称,“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公文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1.构成要素: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具体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

(1)事由:标题的关键部分,表述行文意图,一般用动宾短语表述

(2)文种:公文标题中最重要的要素,每一个文种都体现着一种严格的权限,不可混淆使用

(3)“文种”是不可省略的要素

2.书写格式: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上下等长;上短下长(正梯形);上长下短(倒梯形);正梯式(宝塔);上下短中间长(梭子)3.常见问题:

(1)种混用:请示、报告和函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答复审批事项 注意:请示与报告,请示与请求批准的函文种不可混用(2)题不达意

事由不清、题意不准、表意不明等问题要避免。(3)用词重叠

一个是原件中有“的通知”三字,转发不必再加“的通知”三个字;再一个是原件标题有“关于”,原则上不在“转发(批转)”前再出现“关于”。

错误示例:关于转发×××《关于转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正确:转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作的意见》 的通知(4)滥用符号

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但是特殊情况中,为了更好的揭示公文的中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出现标点符号:

①法律、法规、规章,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可以使用书名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人民日报>杂志征订工作的通知》 ②公文标题中出现的简称或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应使用引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贯彻落实“约法三章”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批复》

③当公文标题或者标题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释或说明时要用括号。

一种是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个公文标题的注释或说明,它与标题同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此时,不能将括号里的内容写在书名号之外。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 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标题中某一部分的注释或说明。《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④有些符号如连接号、间隔号等不能随意删除。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第八届齐鲁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的通知》 4.真题示例

(1)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要素。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时间 答案应选C。

(2)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是()。A.决定 B.通知

C.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人事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D.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增加大学生伙食补贴的请示报告 答案应为C。

上一篇: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下一篇: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