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学案设计(精选11篇)
【学习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看图谈话,引出所学生字
问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1、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你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2、看图说话。自主观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3、全班交流分享。
活动二: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问题: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1、借助拼音拼读儿歌、认读生字,并观察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2、同桌认读生字,如果同桌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教一教。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乐。
4、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5、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活动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问题:从这些生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试着把生字分成两类。
2、小组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小动物有关。)
3、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全班交流。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活动四: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互评。
3、表演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
4、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大家评议。
5、老师引读,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活动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书写要领)
3、谁当小老师上来给同学们作示范?
4、自由书写、展示、评议。[练习设计]
1、读一读《识字4 》想一想,填一填。(不会写的用拼音)天空飞的:蜻蜓_______________ 地上爬的:___________________ 土里钻的:___________________ 水里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 飞 蝴蝶 捉 蚯蚓 造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两条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写三点水, 认识“河”、“湖”、“海”这些含有三点水的字。
2.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 你们去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大海的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并未生活在海滨城市, 大海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 无形之间拉大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这样的说话设计, 潜移默化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能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韵文所创设的情境。
这节课, 老师就再带你们去海边走一走。看一看, 玩一玩!
二、精读感悟
(一) 学习第一组词语
1. 学习第一组词串。
(1) 出示沙滩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相机呈现:沙滩, 贝壳, 脚丫) ?
(2) 你能读好这组词语吗?自己练练。 (指名读) (3) 重点指导读好“贝壳”一词。
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2页, 仔细观察书上的这片沙滩上的贝壳, 练习说话:
沙滩上的贝壳真漂亮啊, 有 () 的, 有 () 的, 有的像 () , 有的像 () ……
(4) 练习读好第一组词, 带着高兴的心情,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女声读, 男生读, 齐读) 。
(二) 学习第二组词语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 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海边, 多舒服呀!听, 阵阵海风吹来, 瞧, 海鸥自由飞翔, 大海妈妈托起了无数的浪花宝宝, 正在追逐, 游戏呢 (播放海浪声、海鸥声) !
你有信心读好这组词语吗?呈现“海风、海鸥、浪花”, 同桌互读, 指名读, 齐读。
(三) 学习第三组词语
过渡: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大海妈妈可神奇啦, 她的肚子里珍藏着数不尽的宝贝, 想看看吗?
1. 出示图片:
这是珍珠, 你看到了 () 的珍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这是鱼虾, 这是海带, 小朋友在生活中吃过海带吗?
2. 整体呈现词语:珍珠、鱼虾、海带 (开火车读:单列, 双列, 齐读) 。
3. 你还知道大海妈妈的肚子里藏着些什么?那就让我们随着镜头做一次海底旅行吧!
4. 学生欣赏海底奇景。
5. 拓展词语:珊瑚紫菜夜光藻
带鱼鳕鱼金枪鱼乌贼蓝鲸大白鲨
(1) 指导读好生字:珊瑚, 紫菜, 夜光藻, 带, 鳕, 枪, 贼, 鲸, 鲨。
(2) 领读, 小老师领读, 齐读。
设计意图:海底生物种类繁多, 千姿百态。第三组词语为学生探寻海底世界的奥秘打开了一扇窗。利用文本的空白,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设计这样的词串, 且在形式上较课文有了一定变化 (两字词、两字词、三字词) , 增加了词汇, 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使识字教学悄然无痕, 趣味盎然。
(四) 学习第四组词语
过渡:时间不早了, 太阳要落山了, 渔民伯伯驾着渔船回家了。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渔船的家是哪儿吗?多么温暖的家呀, 谁能读好它。
三、整体整合, 诵读课文
1.多美的大海呀, 海滩上……海面上……海底下……海港里…… (引读)
2.能不能把这篇韵文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配乐朗读, 捧起书来读)
3.去掉注音, 朗读全文, 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四、指导生字
出示“沙”、“浪”、“渔”, 找找规律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含有三点水的偏旁) 。
2.补充含有三点水的字“河”、“江”、“湖”。拍节奏记住这些含三点水的字。
水—加工—成江
水—加可—成河
水—加胡—成湖
水—加每—成海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口令配上节拍进行游戏。给同一偏旁三点水加“零件”组成一个新字, 再组一个三字词语, 按照一定的节奏吟诵, 学生对这类字的音、形、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游戏中识字, 初试行口令记生字, 让学生也来“附庸风雅”。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的起点极力拉近, 定位在学生真实的学情上, 把教学的终点无限推远, 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上, 那我们的教学就能达到有效乃至高效。
3.你还认识哪些含有三点水的字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
4.根据板书引读:“水加×成×”。
5.区分“鱼”和“渔”的不同用法。鱼:上为头, “田”为鱼身体, “一”可想象为水面, 鱼头鱼身正跃出水面。渔:捕鱼。小字谜:水中捕鱼, 打渔为生。
6.选字填空:
我会填:金 () , () 船, () 夫, () 群。
7.拓展“渔”组成的词语。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渔”的好朋友可多啦。捕鱼的船叫———“渔船”, 捕鱼的人叫———“渔夫”、“渔民”、“渔翁”, 靠捕鱼为生的村子叫———“渔村”, 捕鱼用的网叫———“渔网”, 捕鱼时唱的歌叫———“渔歌”, 捕鱼船上点的火叫———“渔火” (呈现词语, 引读) 。
五、小结
1.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3个只读不写。指导书写““虫、蚂 蚁”3个字。
2.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了解词语。
3.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感受探索大自然的乐趣,懂得要保护动物。
4.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逐渐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书写“虫、蚂、蚁”这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准备
1.学生已初步认识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已能采用部分拼凑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记住字形。
2.对蚂蚁、蝴蝶、蜻蜓等昆虫学生都比较熟悉。
3.课文插图。
4.课件
预习设计:
1.请将韵文大声流利读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哦!)
2不要看拼音,我能读出这些字:集 昆
野 虫 田
蚂
蚁
天 牛
3.看着生字记下笔顺(P106),你记住了吗?让爸妈考你一下!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些词吗?越多越好哦!
5.你了解哪些昆虫?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境导入
1。
映示组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些小动物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昆虫,读词语昆虫。
学习生字:虫。简介虫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给虫组词,并指导书写。
2.今天我们就走进识字4,去和这些可爱的小昆虫交朋友!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韵文。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本到第100页,捧起书,略向外倾斜,自己读韵文。
我会读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韵文。
(2)、读给同桌听。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田
天
牛
虫
蚂
蚁
集
昆
野
A、指名拼读。读音提醒:
翘舌音 三拼音 整体认读音节《我提醒大家。。》
B、去掉拼音再读生字,开火车读,分小组读。
(2)出示韵文(加拼音)
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A、分行拼读,提醒字音。
B、去拼音后小组汇报读,(评价过后给小组加星)《我们小组这样汇报。。》
3、了解虫字旁的字一般都和昆虫有关。
第三板块:引导发现,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投影《 我会写》
蚂、蚁
1.读生字。
2、记字形。你们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个“虫”,左窄右宽)
引导生观察“虫”成为部首后的字形变化和在田字格中位置的变化。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蚂:笔画“—”的穿插。蚁:“义”的笔顺。
老师边范写,边提醒注意点或者说相关顺口溜。生背帖。
5、做写字操。
6.学生在习字册描红、临写、仿影,师来回巡视。提醒坐姿、写字姿势“三个一 ”;描红要求:一笔描成 笔笔到位。
7、反馈矫正。
勐海县打洛镇第二小学一年级
杨鹏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的偏旁也大多以虫字旁为主。教学时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识字,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名称为主线设计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带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最后在诵读中识字,力求体现巩固生字读音的层次性。识记字形环节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并对“展”“网”“运”三个字进行适度拓展,通过看图、做动作、联系实物,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写字教学,做到规范指导,有效练习。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学生仿造课文练习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等14个生字,会写“前”、“网”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了解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增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培养学生观察合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引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了解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增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培养学生观察合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引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播放春夏交替动画)同学们,美丽的夏天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许多小动物都出来了,你们瞧,谁来了?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那么也看到过它们呀?
二、读儿歌,认识生字
1、初读儿歌识字
有位诗人写了一首关于夏天里小动物们有趣活动的诗,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本自己读读儿歌,边读边划出生字宝宝,自己先学习生字,遇到不会读的,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1)学生边读边划,自由练习朗读儿歌。
(2)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检查,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相机指导和了解学情)(3)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检查。
哪位同学学习完毕,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认识得多?(课件出示:展、运、网)展
展翅
蜻蜓半空展翅飞
(个别读,其他学生跟读)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网
结网
蜘蛛房前结网忙
(个别读,其他学生跟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我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上台来给我画一张蜘蛛网?(一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学生画的蜘蛛网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网”字外面的框就像蜘蛛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小蜘蛛)
运
运食粮
蚂蚁地上运食粮
(个别读,其他学生跟读)谁能学学小蚂蚁运食粮?
2、再读儿歌识字(1)指名朗读儿歌
请每一组的一位同学读一读儿歌,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字音了没有,并用横线划出小动物的名字。(2)同桌合作朗读儿歌
同桌互读,把自己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同桌听听。
(3)指名学生,检查划了哪些词
(4)巩固识字
小动物从儿歌中走出来了同学们去叫叫它们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及名称)
一名学生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男女生赛读;
去掉拼音,学生自由读词; 学生齐读;
识字游戏:用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及名字,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带它们找朋友。
3、感悟方法,自主识字(1)发现识字规律
在黑板上展示小动物的名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都有虫字旁)
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什么关系)
引导发现声旁(“蚂”的读音,遮住虫字旁又读什么,“马”在“蚂”中表示什么)根据学生了解情况,相机分析“蜘”、“蝴”、“蜻”等字。
小结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在一个字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利用识字规律进行拓展识字,做猜字游戏,认识“蚊”、“螳”、“ 螂”等字。
三、指导写字
1、板书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跟老师书空,教师边写边讲解要求。
2、教师提出写字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3、学生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描红、摹写。
四、拓展延伸,仿编儿歌
1、请学生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可以读给你的同桌或者其他人听。
2、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朗读表演。
3、分别请每一组的一名学生朗读儿歌,其他同学动作配合。
4、创编儿歌 :同学们,除了我们今天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呢?能不能学习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些小动物的活动?(教师适当引导,小猫房前喵喵叫,小兔地上蹦蹦跳,大象河边洗洗澡„„)
五、拓展延伸
课后,我们可以把自己想出来的句子写出来,给老师、同学朋友看看,也给爸爸妈妈看看;还可以继续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你所感兴趣的小动物的资料,丰富我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蜻蜓
展翅飞
蝴蝶
捉迷藏
蚯蚓
造宫殿
蚂蚁
运食粮 蝌蚪
游得欢
蜘蛛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 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第一学时新设计
四、活动过程:
1、人手一只铅笔。
2、每人一张报告纸。
3、红色粉笔两只。
4、“日、月、水、火”的片卡。
(一)复习、巩固已经认识过的汉字宝宝。
1、游戏方法:老师转身背对学生学猫叫三声后再转身举起一张字卡,学生必须立刻说出字卡的名字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做错者即会被猫捉住。
例如:“大”――学生两脚分开,两手侧平举。
“高”――学生踮脚两手高举。
“笑”――学生摆出各种表示笑的样子。
“哭”――学生小声地哭泣,如果声音过大,被猫听到也会捉住。
(二)、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变化和发展。
1、师:原来我们已学了很多汉字宝宝。今天,有许多别的字宝宝也想来跟我们一起玩,大家拍手欢迎它们出来。
2、师:这些字宝宝呀,它们还很害羞呢,躲在一幅幅图画里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幅图画。
3、(展示实物投影仪上的学生用书)师:看,这是什么图画?(太阳)咦!太阳里面会藏着一个什么字宝宝呢?(学生自由猜想)
4、揭开太阳图下面的一张“象形字”:大家看好了,太阳开始慢慢地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太阳又要慢慢地变了,看好,现在它变成什么样子了?
5、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的三种变化,教师简单介绍“象形字”的由来与“现代汉字”的产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会写字,如果要告诉别人一些事情,就会用画画的形式,时间长了,他们就发明了像“日”这样的象形字。而现在的人呢,越来越聪明,把字写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现在的汉字宝宝。
6、学生依次观察“月、水、火”的象形字由来与变化,进一步感知、了解文字的起源。
(三)、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图书,根据图画和象形字的提示,认读现代汉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及对文字的敏感性。
师: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都有一本书,上面还有许多这样从图画变来的字宝宝呢,请你们仔细地来看一看、说一说。
(四)、尝试认读汉字。
1、教师逐一出示字卡,请学生认读,然后带领全体学生一起读两遍,并把字宝宝放在黑板上。
2、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读:(1)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字。(2)学生扮演小老师。(3)教师举字,学生读字音。(4)打乱次序进行阅读。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地发音。
3、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日”就是太阳、“口”就是嘴巴。
(五)、操作活动“寻找报纸上的字宝宝”。
学生每人一张小报纸,一支铅笔,鼓励学生在报纸上寻找今天认识的象形字,并用铅笔把字圈出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六)、学生操作活动:描画汉字。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铅笔在田字格里进行描画汉字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注:如果活动过程太长,可以把最后一个活动安排在区域活动中去完成,教师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小结。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识字六》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 地方? 板:(海边、农村、公园)
三、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少先队员们先来到哪里?(看,孩子们,海面上飞翔的是什么),出示“鸥”,谁来讲一讲这个字?(左右结构,鸟字旁)从部首可以知道“鸥”是一种鸟。组词(海鸥),指导书写“海”。(“海”字的三点水起笔偏左一些,成一条弧形,撇从竖中线上的上二线起笔,横稍短,竖折从竖中线上的上一线起笔,上点落在右半格上一线位置,横要压在横中线上,下点落在下一线位置。)谁来画一只在蔚蓝的大海上飞翔的海鸥。(生板画)
出示“滩”,谁来读一读这个字?你能来讲一讲这个字吗?“氵”与水有关,组词“”沙滩”。谁来画一片沙滩? 出示“舰”,看,海面上驶来的是什么?一起读,你能来讲一讲“舰”这个字吗”?“舟”字旁,与船有关,指导书写,组词“”军舰”,谁来画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军舰。(生板画)
出示“帆”,这个字谁来读一读?谁能给帆组个词?(帆船)你能来画一艘帆船吗?(板画)
孩子们,在你们灵巧的小手下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的图画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看着这么美的图,想不想读一读第一小节。(读)
2、告别了海边,少先队员来到了哪里?(农村)他们在农村看到了哪些景物,谁能来读一读?(课件)这么美的景色,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3、少先队员们继续前进,又来到哪里?(公园)公园的景色可真美呀,谁来美美的读一读(课件词语)
4、少先队员们来到了海边、农村、公园,他们打着队旗,吹着铜号,多么高兴呀!来,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讲“领”字。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节吧!
5、我们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吧。(多种形式读)
三、朗读。
把词语送回的课文中,同桌合作读文。(男女生合作、排排合作)
四、练习
()教室
()老师
()小朋友
()语文课
1.观察教材上的彩图,学生先说说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图上有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出示“蜻蜓、蝴蝶、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生字“展、运”。
2.看蚯蚓、蝌蚪、蜘蛛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看看蜘蛛在干什么?出示“网”。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用肢体语言演示字词的意思:展(翅)、运、网。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生字。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前、空”时,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掌握要点自己写。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字旁的生字。
2.我会写。
能听写本课六个生字。
3.我会编。
学生自己结合生字或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3)兴趣延伸
【 概
述 】
《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今天所教的是第一课时,其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是一篇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比较容易,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特点和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受到教育。生字教学采取文中识字,借助卡片识字等方式。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增强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
PPT 生字卡片、《三字经》片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小组比赛正好“投其所好”,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各个环节设计小组竞赛,既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也让他们个个能精神饱满,愉快主动地巩固知识。
【学习任务分析】
《识字2》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紧接着,进行识字教学。然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最后进行语言训练来总结全文。
【 资 源 】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
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改正 愿 洗碗筷 扫庭院 人人夸
2、合作学习生字:
⑴ 自由认读。
⑵ 同桌互相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⑴ 出示三字经:
把生字在课文中圈出。
巩固生字。
⑵ 同桌交流:
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⑶ 教师指导朗读。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洗、扫、认、真、父、母
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
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
“母”是书写难点。
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各书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五、快乐阅读: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阅读材料
1、必读文章: p48页《猜一猜》、p49页《做家务》、p50页《短文2》。
2、选读文章:p51页《人之初》、p52页《养不教》。
六、课堂小练笔
自由写一段话,带上本课我会写的生字 :洗 认 扫 真 父 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问老师)
〖板书设计〗
识字2
懂 貌 教 错
事 改 愿 夸
〖教学后记〗
对于“三字经”的形式,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愿意读,其中“貌、事、改、愿”认读较难
《识字8》教学设计
枝江市实验小学 杨梅
教学目标:
1.认识“眉”、“初”、“斗”、“雁”、“寒”等10个生字,初步练习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教学重点:识记生字、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创设情境:大自然妈妈派她的使者给我们送来了一封信,学生读一读大自然妈妈的来信。
2、导言揭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自读课文,初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目标:借助拼音把课文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将课后的生字宝宝在文中圈出来,每个字再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师巡视辅导。
三、检查认读,引导识记
1、同座之间,你指我认,把划出的生字宝宝指给同座读一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2、看,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我们快点和他们见面吧。(出示带拼音的字,指名读)
3、男同学女同学轮流读。
4、生字宝宝我们已经会读会认了,只有记住他们才能和他们成为永远的朋友。我们平时是用的哪些好办法记住生字的?
5、同座互相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几个字。
6、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2)教师指导: a、编谜语。b、看图画猜字。c、指导识记“雁”字。
d、相机引导比较“即”和“急”。
7、去掉拼音认生字。
8、游戏巩固,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朗读课文。
1、现在,我们终于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终于可以来读大自然妈妈的信了,自己试一试。指名读。
2、全班拍手齐读。
五、书写生字,练写“回信”
1、指导书写生字。
2、练写“回信”,师巡视指导。
3、展示评价。写得不够好的字,在信下面的空格中再写一遍。
课文解析: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 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图片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2.会写“日、田”等4 个字和捺、点2种笔画。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根据教材象形归类识字的编排特点,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对比生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导入识字
1.出示图片:在老师带来的这八幅图中藏八个生字宝宝,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师板书课题识字4。认真观察的同学才能找到它们,先自己试着找一找,读一读。
2.小老师带读。3.同桌互读互查。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识字,融会贯通 1.学习“日”字。
出示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再演变成汉字“日”。
(1)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学生交流。
师: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生: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期等。2.观察图画和生字,根据图画识字。(1)仔细观察图画和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2)比一比,图画、象形字和图下的汉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生:因为汉字与实物形状相似,所以便于记忆。
3.复习会认字。没有图片,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想一想,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和小伙伴互相之间读一读。
4.这种识字方法你掌握了吗?老师现在来考考你。出示课后题,师生共同连线。
设计意图:从对“日”的字理引导识字,到让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由扶到放,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三、观察例字,学写生字
1.学笔顺,认识“捺、点”两个笔画,记字形。加减笔画记:“日”加一笔可以变成“田”。
对比记:“禾”与“木”的区别,“禾”是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2.学写“日、田、禾、火”。(1)分三步观察生字。
首先,观察生字笔顺。然后,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占格。最后,观察每个字的特点,例如“日、田、禾”中横的长短不一。
(2)师范写易错生字。“日”字居中,不要写得太小,内横写在横中线上。“禾”第一笔为平撇,竖写在竖中线上。
“火”第二笔为短撇,长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特别注意“火”的书写笔顺。(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除了指导,还要针对关键笔画进行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画规范、笔顺规则的理解,从而写好每一个汉字。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2.出示词语: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闪闪、大山高高、石头硬硬、田地大大、禾苗绿绿。
指名学生诵读,互相说说词语中这些事物的样子。
3.回家以后,上网收集课外有趣的象形字,模仿着画下来,带到学校给同学猜一猜、讲一讲。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象形字,巩固掌握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活动背景:
《日月水火》是一篇识字课文。指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进而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习汉字的乐趣,鼓励学生主动识字。
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讲话,了解他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养成认真、专注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3.在老师指导下寻找身边的汉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图画、语言等形式表达出自己活动所得,学习与人合作学习,锻炼与同伴交流、分享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片与象形字的关系。自己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小伙伴。
参考作品:
(2)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小组进行分享、展示、交流。【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前准备图片,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说一说,写一写 【学生活动】
(1)在和父母、好朋友外出活动的时候,仔细寻找哪些汉字和汉字物体本身的样子相像或相似。
(2)在寻找汉字后,把自己记住的汉字,告诉家人或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3)在和老师、同学交流后,试着和家人把这些汉字制成卡片。【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汉字;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来识字。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把自己认识的字,记录下来。
三、画一画,展一展 【学生活动】
(1)用多彩的画笔描绘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件。(2)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活动】
老师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上配上汉字,可在教室展示板展出学生绘画作品;组织学生来参观。
四、活动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学案设计】推荐阅读:
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复习课》教学设计11-27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4》教案02-05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04-06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说课稿06-1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至4教案03-07
《识字4 蜻蜓和蚯蚓》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05-29
一年级下册识字403-13
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案12-03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七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