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段目标分析:
1、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用写观察记录、撰写报告的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通过表达与交流、总结与交流、总结与反思来发展的科学判断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学习科学课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活动中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确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3、科学知识:获取大树、叶子的一些知识。对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有所认识、构建起有关动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基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纸的性质与用途、对一些纸质材料进行简单的研究;认识几种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检测方法。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 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米饭喝淀粉”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植物”8--9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8--9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8--9课时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已的发现和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2、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教材配套录相资料、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
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跟大家谈了神奇的水,我们了解了水的几种神奇之处。现在请各位同学回忆一下,我们共学了水的哪些神奇之处?
生: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会溶解的水。(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完全照这几个顺序说的,但基本上的意思说出来了)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对于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今天我们就实际一点,谈谈现实生活中的水,也就是地球上的水(板书标题)。
二、地球上的水很多。师:谈到地球上的水,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地球上的水很多。请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了解一下各个地方的水。(让学生看书)
师:有些地方的水大家比较熟悉,如海、河、湖。但也有的地方大家可能陌生一些,如冰川,冰川这个东西一般是在南极洲和北冰洋,由于那两个地方的温度特别低,所以冰雪长年不化,才会有大量的冰川。地下暗河,就是在地下的一些河流,如山洞里的河流。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宜兴,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山洞以及地下暗河。
师:我们看书上的一幅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中,海洋面积很大,请大家用蓝色笔将海洋涂出来。(生在海洋部分涂上蓝色)
师:你们觉得地球上海洋多不多? 生:多。
师:以前曾有人说,古人给地球起名,实际上叫错了,他们说地球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生:水球。
师:不错,地球上看去,到处是明晃晃的水。看来,地球上的水特别多了。可事实上,我们在水的方面真的是高枕无忧了吗?其实不然,请大家看书上的一段描写水的文字。(生读书上相关的内容)
师:地球上哪些地方的水可供人类饮用? 生回答: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师:是的,请大家看看。假如我们地球上一共有一万桶水,那么海洋和咸水湖里的水就占了97%,这样一来,我们只有多少淡水?
生:只有三百桶水。师:是的,在这三百桶水中,又有76%的是冰川,我们上面说过,冰川是位于南极洲和北冰洋,我们想喝但又喝不着,大家说说,剩下的又有多少水。
生答:只剩下七十二桶水。
师:七十二桶水中,又有12%的是深层地下水,我们暂时也喝不着,再算一下,还有多少桶水?
生:还剩下36桶水。
师:最后还有0.98%的水蒸汽,最后我们能喝多少水? 生答:还剩下34桶。
(到了这里,学生发出一阵惊叹声)
师:我们还是看书上的一个比方。(让学生看书)
师:如果地球上的水是一杯水的话,那么我们能喝的只有多少水? 生:只有一滴水。
师:这一滴水是不是能够到嘴里呢? 生:不能,因为它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算是污染?请大家看课本上的相关文字,了解一下什么情况下算是污染?(学生看书)
问:水什么情况下算是受到污染?
生:在水里溶解了有毒的东西后,这就是受到污染。
师:是啊,看来污染还是因为溶解的原因,水溶解了好东西,如盐、糖等,那对人有好处,如果溶解了有毒的东西,那就是污染了。请大家看书,思考一下水被污染的几个原因。
生:一是农业污染;二是工业污染;三是生活污染。师:是的,农民在施肥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污染了水源。其实以前的田间是青蛙来吃害虫的,但后来人们贪嘴,将好多青蛙捕去吃了,后来只有靠农药来杀虫了,而最后又造成了水的污染。在工业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图中所画的场景。生活方面,人们也有好多废水流入河中。如以前的洗衣粉中含的磷特别多,洗过衣服的水流入河中后,河里的水草长得特别快,结果使得河里的鱼被闷死好多,水都发臭了。现在政府部门搞的碧水工程其实就是为这个而起的。
生:我家是开饭店的,也常将一些吃不掉的菜倒入废水沟里,也污染了水面。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污染有时候就是在不知不觉进行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意要污染环境。面对水资源的不足,人类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书。
师:这里有几个方法?
生:两个方法,一是将咸水变成淡水;二是对污水进行净化。
师:说得对,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大家看书上的图。(生看书上的图)
师:我们要节约用水,如果不节约用水,那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为什么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
生:因为人们感到后悔,那是后悔的眼泪。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可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多而杂,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四个活动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活动:
一、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和吃食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水生动物,有自己的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形成生命体基本特征的概念。
二、观察金鱼呼吸的活动。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知道采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三、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从而指向动物的共同特征,指向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金鱼的熟悉程度与家庭是否饲养金鱼有关,可是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对于本课的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究,但是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学科一月有余,也只掌握了简单的观察方法,而本课较多的教学内容和观察金鱼呼吸部分,也给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
教学目标: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4、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5、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6、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每组:1-2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谜语:水里生来水里长、一双大眼鼓囊囊、甩起漂亮大尾巴、嘴里吐出一串泡。
●联系生活谈对金鱼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和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本课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
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和吃食
●课件出示观察问题:
1、观察金鱼身上长有什么?有什么作用?
2、观察后,简单的画出金鱼的样子,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3、给金鱼喂食,观察它怎样吃食?
●学生分组观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提问:鱼缸里除了沉下来的鱼食,发现其他物体了吗?
●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排泄
●学生观察、汇报。
●小结:金鱼有进食,有排泄,说明它很健康,只要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有这样正常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板书画金鱼身体,了解金鱼各个器官的作用,是学生整体感知金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观察金鱼呼吸
●提问:小金鱼的嘴为什么总是不停的张合?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猜测
●看书P38页实验要求
●介绍实验仪器:滴管、对金鱼伤害小的食用色素
●注意:滴管放入要轻,不然小金鱼会受惊吓乱游。
在金鱼嘴前轻轻挤出红色的水。
滴管轻轻的从水中拿出。
●学生实验,汇报。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课件出示金鱼呼吸,教师适时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比较金鱼、蚂蚁的相同与不同
●讨论:小组内讨论金鱼和蚂蚁的相同与不同,填在P38页维恩图内。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生命体特征的认识。
三、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设计意图〕通过长时间的饲养金鱼,让学生不断去认识、了解金鱼,养成平时观察思考的习惯,课程不因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结束。
板书设计:
金 鱼
身体名称 作用
鳍 运动
鳃 呼吸
鳞 保护
尾 运动、方向、平衡
嘴 吃食物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2、学生能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3、学生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二、观察蚂蚁
室外观察蚂蚁
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室内观察蚂蚁
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
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参加考试学生33人,优秀率为66.7%,及格率100%。总的来看,答题情况良好,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本次试题侧重双基、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本次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10分;
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题1分,共7分; 第三题,连线题,分值为8分;
第四题,阅读短文,简要回答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回答相应的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共6分; 第五题,科学实践探究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9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失分率不高,但是出现了 写错字的现象。
第二题,选择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出现失误较多的是第1小题,其次是第3小题。
第三题,连线题,本题难度不大,但错误却也不少,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做题中的不细心。
第四题,简要回答问题,关于动物的特征的理解,回答情况良好。第五题,实验题,本题学生的得分率不是很高。
四、主要存在问题
1、阅读题语言表述不过关,回答问题拖泥带水。
3、实验教学需要老师积极准备、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偏低。
五、今后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加大平时的检查、指导力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
2、培养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 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 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 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 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 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时, 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 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 我们必须铭记: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即专业课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显然, 高校教师过去那种只重视传授专业课知识的教育理念, 远远不能达到科学发展观对学生培育的要求。因此, 为了学生的发展, 高校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行为、变革教师文化, 改变专业课教育教学观念和策略, 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知识传授角色的转变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在这当中, 教师看到的不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 更是注重学生的潜力开发, 从而达到“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的目的。
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如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 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 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融洽, 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 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综合信息交流等。教学行为忌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 教师不能墨守陈规, 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 教师应该“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把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运用探究的手段, 体现合作的意识, 才能真正地给学生以聪明的启迪。
首先, 对专业课教材处理要有创新。要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学校条件、学生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不拘于专业教材, 有效的利用专业教材, 让其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适时让专业课走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更能让学生感知、积累和理解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 专业课教学手段的创新。传统教学手段不能生动而形象的展示复杂的专业知识。但是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音像、计算机等应用于专业课教学就能集图、形、声于一体, 增加了教学的直观和动感, 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次, 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创新。专业课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弊端,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 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专业课的学习, 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活动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二、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科学发展观要求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 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一) 采用发现式教学。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采用发现式来进行教学, 发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以个体自主学习为前提,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 以适度探究学习为目标, 以对话或对话式情境不断产生心理需求为基本途径, 不拘泥书本, 不墨守成规, 敢于超越自我, 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亲自操作, 乐于实践, 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 新观点, 新思路, 新问题, 新设计, 新途径, 新方法, 达到不是习得方法, 而是创造方法的目的这一动态学习过程。
(二) 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要细心研究学生, 最大可能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突出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如兴趣、情感、动机等, 很大程度上它们将决定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认真细致考虑导的因素, 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教学问题的化解等。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 要有灵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调整改进, 不断提醒自己, 以避免再次出现“满堂灌”的现象。
(三)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专业课的教师, 课堂上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 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师生情感, 并进而培养起其学科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不仅指已经接受的系统的理论知识, 还应关注专业研究的新成就,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以更新和发展, 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传授给学生,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体现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同时, 还要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崇拜你、亲近你, 自然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 很显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 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 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 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 不断地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 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的发展, 学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都关注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而忽视了学校对老师发展的影响。而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哲学观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学实践。学校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实践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一定的学校场域中, 在一定的教育教学场域中, 教师实践性智慧和教育哲学观的不断建构、发展过程。所以要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必须积极支持, 努力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首先, 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学习专业课很有必要而且也很重要, 并有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专业课的教学才能走上一个新的起点。教师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其次, 学校要努力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加强专业教研组建设;组织专题讲座、组织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优质教学科研论文大赛和优质课比赛;建构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等等。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教师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 就像拥有永恒光和热的太阳, 为学生的发展播下光和热, 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 自强自立, 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教师生活的每一天, 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 也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命,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在科学发展观下, 转变了角色的教师必将成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 教师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喜悦。
参考文献
[1].徐红, 邓银城, 丁远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评教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2:92~94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根据下面句子中的拼音,填写出正确的词语。(5分)
1.妹妹活泼可爱,无论见了谁,她都不jūshù()。
2.远在外地piāobó()的游子,每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自己的亲人。
3.她那一口流利的英语,真让人xiànmù()。
4.下课了,同学们zhēngxiānkǒnghòu()地奔向操场。
二、你能根据下面的分类,把有关“笑”的词语补充完整吗?(6分)
强烈的笑:哄()大笑()腹大笑
愉快的笑:笑()颜开笑()可掬
哭后的笑:()涕为笑
虚假的笑:皮笑()不笑
三、积累驿站。(14分)
1. 写出奥运会上的三种运动项目: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汽车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的星星名字有: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四种乐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所给词填空。(8分)
远客说客游客顾客贵客政客稀客生客
地位高贵的客人叫()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游山玩水的人叫()购买东西的人叫()
搞政治投机的人叫()到处去游说的人叫()
五、生活语文。(20分)
1.把塑料袋染黑,里面装满水,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里面的水就热了。你可以用这水洗脸洗脚。你知道黑塑料袋中的水为什么会热吗?快告诉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中国小吃名扬四海,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好吃。其中你最喜欢吃的是_________,它的制作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你经常浏览哪些网站?你最喜欢的网站是什么?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肖雷同学在读《动物大百科》这本书时,看到这样一句话:“鱼在水中游动,主要靠的是它体内的一个充满气体的调节器——鳔。”他不知道“鳔”字该怎么读。请你告
诉他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地通过查字典解决这个难题。(5分)
六、请把下列版面与相应的文章连起来。(5分)
新闻版《小学生犯罪现象剖析》
娱乐版《“罗莎”逼近 福建发布中北部沿海超强台风警报》
体育版《世界杯张怡宁全胜出线》
法律版《央行决定再次加息》
财经版《生子“消失”一年多央视主持沈冰将重返荧屏》
七、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7分)
山 村 小 路 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chí yí(),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mǎn()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默默地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走吧。”他zhāohu()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树梢,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又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 duàn()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2.用“√”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方便(biàn pián) 弹回(tándàn) 着地(zhuózháo)
3.理解短文并填空。(6分)
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直接,只有最后一个人;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最后一个人。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个人,其他人。
4.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谁的行为值得学习?为什么?(4分)
八、快乐写一写。(25分)
学校准备在三年级举办主题为“我心爱的物品”的展览活动,你一定愿意把你喜爱的东西展示出来让全体同学分享吧!拿起笔,先把你的物品(玩具、文具、手工制作、装饰物或小动物等)向大家作一下介绍,重点说清楚它的样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矿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教学活动建议
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本课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归纳认识事物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及其属类——液体的特征,并采用竞赛活动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液体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引入课题 板书:观察水。
二、用感官观察水
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现在,请两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学生实验,师巡视。
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相关的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五、拓展
实验探究水滴大小与流动快慢的关系。
分别将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盘的同一“起跑线”上,慢慢倾斜塑料盘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种水滴跑得快? 观察实验并思考:
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动塑料盘?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线”上?
五、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六.安全教育
一、填空
1、铁、塑料、玻璃等属于:()。
2、一种记录或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3、科学问题的来源之一:()。
4、动物、植物和人都是:()。
5、空气是一种()、()、()的气体。
6、蜗牛的背上有一个(),身体软软的,头上有()对触角,用()
爬行。
7、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会()的物体叫液体。[来源:Zxxk.Com]
8、蚂蚁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有()条腿,都长在()上。
9、()在比萨斜截上做实验,推翻了 亚里士多德 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10、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
()
闻,还可以用工具仪器来测量。
二、选择
1、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科学家是()。
A.爱德华·琴纳 B.罗杰特
C.伽利略 D.珍·古德
2、下列不是人工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 B.羊毛
C.丙纶 D.涤纶
3、下列哪些是金属的性质()。
A.不会断 B.有光泽
C.有延长性 D.可导电传热
4、如图所示,透过露珠可以看到一个别样的世界,其中露珠的形成是由于()。
A、水的表面张力
B、水的压力
C、水的毛细现象
5.下列几种纸按其吸水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报纸→卫生纸→牛皮纸
B.旧书纸→新书纸
6、下列可以用来判断棉的方法的是()。
A.燃烧时散出焦肉气味 B.燃烧时散出烧纸张气味
C.吸水性弱 D.十分结实,透气性弱
7.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
A.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B.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C.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8、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颜色鲜艳
B、不易加工
C、不易分解
D、轻便
9、如果一棵大树的形状是“伞形的”,那么这棵大树可能是()
A、柳树
B、松树
C、杨树
10、下列行为不会污染环境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 B.燃烧塑料
C.工厂往河里排放废水 D.回收塑料
三、判断
1、棉花、麻、油漆、陶土都是天然材料。()
2、强强认为保持健康不仅是要求身体的健康,还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3、机器人能运动,能工作,所以也是有生命的。()
4、地球上,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可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水是无限的。()
5、转基因的西红柿比我们常见的普通西红柿容易腐烂。()
6、肉类食品中含维生素比较多。()
7、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8、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使用木材。()
9、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10、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重的65%。
()
四、简答
1、你知道的纺织材料有哪些?并设想一下你想发明一种怎样的新型纺织材料?
2、白色污染”是当今严重的污染源之一,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3、如果你是一棵树的话,你喜欢小朋友为你做些什么?不喜欢小朋友做什么?
4、动物和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五、实验
1、实验名称:研究水有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来源:Z_xx_k.Com]
我的发现:
结论。
2、研究金属有延展性、可变性
实验材料:5厘米长的粗铝丝,钢板、铁锤。
实验方法: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看看有什么变化。
我的发现:。
结
论:。
附答案
一、填空[来源:Z。
xx。k.Com]1、人造材料。
2、自制信息卡。
3、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质疑。
4、有生命的物体。
5、无色
无味
透明
6、壳
两对
腹足
7、形状
流动
8、头
胸
腹
胸部
9、伽利略
10、眼
手
耳
鼻
二、1、A2、B3、B
C
D4、A5、B6、B7、C8、C9、B10、D
三、1、棉花、麻、油漆、陶土都是天然材料。
(×)[来源:Zxxk.Com]2、强强认为保持健康不仅是要求身体的健康,还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3、机器人能运动,能工作,所以也是有生命的。(×)
4、地球上,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可供人类直接食用的水是无限的。(√√)
5、转基因的西红柿比我们常见的普通西红柿容易腐烂。(×)
6、肉类食品中含维生素比较多。(×)
7、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8、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使用木材。(√)
9、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10、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重的65%。
(√)
[来源:Zxxk.Com]
四、1、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麻)、(丝)、(毛)和(人造纤维)等。
2、(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4)购物尽量用布袋或纸袋。
3、喜欢小朋友爱护我,喜欢他给我浇水,不喜欢他上树、用来荡秋千、用到砍我。
4、动物和人的相同点:都是动物、呼吸、水分、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动物和人的不同点:人能够直立行走、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等。
五、实验
1、实验名称:研究水有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若干回形针、玻璃杯、水
实验方法:把回形针一个一个从杯子边缘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试一试在水溢出来之前能放多少回形针。
我的发现:杯子里可以放入很多回形针,而且水面鼓起来,像个小馒头,但水没溢出来。
结
论:水有表面张力。
2、研究金属有延展性、可变性
实验材料:5厘米长的粗铝丝,钢板、铁锤。
实验方法: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看看有什么变化。
我的发现:粗铝丝变长,变宽了。
结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1-05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06-27
三年级科学上试卷分析.doc12-16
五年级科学上教学总结09-23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10-02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11-16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总结11-2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09-19
三年级科学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09-10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