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三年发展规划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中三年发展规划(共8篇)

一中三年发展规划 篇1

(2012年3月—2017年3月)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一)学校发展背景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始建于195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校现已发展成42个教学班(初中24个班、高中18个班)、2300余名师生的较大规模的完全中学。学校拥有一支无私奉献、敬业乐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50人,中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三分之一强。近几年来,我们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局党委、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中学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范+特色”的思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我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2011年,一中学分别被评为局先进单位、森工总局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中课改先进集体;初中部2007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黑龙江省名校培训基地;高中、初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得到了林区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为林区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基础

(1)坚强有力、开拓进取的领导核心,学校领导班子年轻有活力,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清晰的办学思路,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执政力,班子领导在教师中具有较高威望,民主测评满意度高。

(2)“精诚合作,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学校积极倡导“团结合作、荣辱与共、敢于拼搏”的团队精神,“敬业爱生、爱校如家、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形成了“精诚合作、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在一中精神的感召与引领下,校行政人员身先士卒、团结一心、务实争先,不断追寻着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广大教职工甘守寂寞,善于学习,迎难而上,不懈追求着卓越的教学业绩与服务质量。

(3)扎实规范、亮点突出的德育教育。我校尊崇“厚德至善、博学至精”的校训,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育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敢于创新”的一代一中学子。在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和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儒教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教育为主导的德育工作亮点。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至善、博学至精”的校训,逐步形成了“仁爱、勤奋、合作、创新”的校风, “严谨、求实、爱生、奉献”的教风, “乐学、苦练、善思、笃行”的学风,促进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高。

学校历经了六年的艰苦创业,学校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在本地区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2、问题反思

学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社会各界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学校在蓬勃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诸多崭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懈努力。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培养一批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任重而道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教师专业化的步伐加快了,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年轻教师的大量增加,拥有中高级职称、总局级以上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比例仍然偏低,还不能适应学校做优做强的需要。如何让一大批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脱颖而出,仍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课题。

(2)素质教育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还要更加精细化。近年来,学校虽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总局范围内赢得了较好的声誉,但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在精致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等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特别是初中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

(3)课程建设和教科研工作任务艰巨。学校教科研的整体状况还不容乐观。今后,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开阔教研新思路,探索教研新形式,使校本教研制度不仅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而且能获得经久不衰、持续不断的生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任务相当艰巨。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一)办学理念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学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使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必须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基本的心理品质和基本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办学思路

坚持“师生为本、依法治校、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的办学思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多元发展,走出一条富有一中特色的学生发展之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力求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德育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力求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结构合理化、教学质量优良化、校园环境优美化、艺体办学特色化。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平台,积极争创黑龙江省标准化初中和黑龙江省达标普通高中,为下一个五年创建省示范高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的近期目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学校软实力。“弘扬高尚师德促规范,构建和谐校园;强化过程管理求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是新一轮学校主动发展五年规划的主旋律。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完全中学。

(三)学校发展子目标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五年中积极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着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名师的培植。总局学科带头人和总局骨干教师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并有一批系统内知名、社会赞誉的青年优秀教师。

学校管理创新:学校的管理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特别是结合“减负增效”的形势和教师绩效工资的推行,仔细疏理、修订、完善学校原有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制度,形成系列化、有实效的学校

管理制度。

办学水平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在系统内或地域内产生一定影响。初中教学质量取得明显进步,初高中教学质量协同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教育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和研修,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办学特色打造:通过不断的探索,彰显一中特色:以“成人”教育为核心,继续挖掘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打造学校德育特色,争创省德育先进学校。

办学条件改善: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网、实验室、图书馆、以及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标准,积极筹备建设学校体育馆,条件成熟完成体育馆建设。

(四)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另见附件)。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具体措施

(一)实施优质管理策略,推进精细化管理

经过上一轮发展,学校处在了由跨越式发展向螺旋式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进入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关键阶段。跨越式发展是粗放型的,而螺旋式发展则要求更加精细化。因此,学校从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必须确立“精细管理”的思想,在管理上要进一步降低重心,注重规范,落实常规,缜密思考,做到严、细、实、效兼备,加强考核与评价,使得管理出效益。

现代学校管理,是通过制度管理来经营学校。学校通过首轮五年发展,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学校规章制度,体制顺畅、职责分明、规范有序。学校要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门的力量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筛选、修改和健全,用两到五年时间进一步完善,以形成一套具有一中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门类齐全,分工职责明确,管理手段开放,评价标准多元”。

优质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刚性管理和心灵关怀、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学校要进一步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等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通过学校愿景和个人愿景的激励产生一种认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自为。

(二)优化队伍建设策略,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努力创设“成功在一中”的事业软环境。对思想、业务上积极进取并有突出表现的青年教师,学校为其创设更好的发展平台,增强成才、成功的事业心。在提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发挥其示范作用,结合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试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特殊津贴制度。

以高尚师德引领教师发展。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教一中“师德模范”先进事迹,让教师成为有追求、有品位、有思想的人。同时在学校开设师德模范演讲,给老师上课,促进教师提升素质。

以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发展。要重点抓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建设,建立“层次化推进、个性化培养”的校本培训机制,为青年教师培养和名师培植提供制度支持,为优秀教师晋升职称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师徒结对、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促进教师快速健康成长,争取有更多的教师登上专业发展的各级阶梯。

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学校要坚持“以学论教”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向,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积极引入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主体性、发展性评价形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要保障学校科研工作制度化,确保教科研工作“制度到位、队伍到位、经费到位”,以总局级以上研究课题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大力培植“小规模、小课题”研究型学术团体,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和“专家型”方向转变。

(三)提升德育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在做好常规工作之外,要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外出考察和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好青年班主任,结合教师绩效考核,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力争五年内培养一批在学校、总局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

2、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形成系列德育校本教材。抓住重点,创出特色,做好德育科研工作,争创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特色。

3、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学生会在政教处的统一领导之下,成立新一届学生文明监督岗,参与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促使学生逐步变“他律”为“自律”。力争到2013年末形成一套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模

式。

4、加大力度,常抓不懈,组织好各项教育活动。通过班会课、升旗仪式、板报、宣传橱窗、校园艺术节、社会实践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办好学生记者团、文学社、书法社、美术社等各类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五年内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确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一中德育工作走在系统内前列,力争在总局基础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

(四)扎实推进课改策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到组、到人,认真落实。建立质量监督和跟踪监控机制,重视过程管理。建立研究探索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新的课型结构,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积极鼓励对外交流,不断接收新的教育信息,加强校内交流,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进行有效地集体备课,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2、向课堂要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改变教学行为。认真抓好备课、上课、布臵与批改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环节。

3、开展教学常规调研。教务处定期开展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和跟踪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实行“走动式”管理,经常与校长室、教科室和教研组一起深入课堂,通过随堂听课、教师座谈、学生座谈、常规抽查等方式进行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学习、集体会诊、全员参与、召开学科研讨会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真正做到加强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4、改革教学评价:学校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校、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监督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不断充实、调整、完善教学评估方案,不断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5、课程建设:由教科室负责,组建由校领导、骨干教师及外聘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工作。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试验取得经验,选取其中师资和教学设施已经具备条件的课程,使之成为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教科研工作将牢固确立以“校本教研”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过程观,满足社会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网络,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提高校本培训效率,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1、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将教科研工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之中,教科研工作要做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彰显亮点。加快开发校本课程,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培训内容,建立校本培训的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台校本培训方案,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研究,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2、深化课题研究,完善课题申报、检查和评价制度,完善教科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促使教科研的参与面与研究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抓好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开发一批总结性的、探索性的科研实验项目,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3、鼓励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激励、督促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实验调查、个案分析、论文写作、经验交流等活动,争取每个学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数逐渐增加,出版《亚林一中学教师论文集》。

4、为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切实与教改、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总结、交流、推广教科研成果,每年出一期《亚林一中教科研》。开设教师学术沙龙,引导、鼓励教师交流教学中的困惑、感悟、思索,以此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准,形成广泛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六)实施文化发展战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我们将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提升师生素质为目的,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亚林一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在学校“三风”上。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努力营造健康主流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

1、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形成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

成果与文化观念。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信任感,创造出社会公众对学校的信赖感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同时也能使学校师生员工深切地感受到由于学校的不断进步而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向心力。

2、构建学校制度文化。所谓无规矩,则无以成方圆,学校制度是学校进行正常教学实践活动所必须的,也是学校求得教育最佳效果的有力保证。如学校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

3、营造学校行为文化。学校只有通过不断的变革,抛弃不利于学校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与制度,才能形成真正的学校文化。

4、改善学校物质文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能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层文化。

第五部分 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

1、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以创“好班子”为动力,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建立领导干部轮训制度,提高自身素质。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保证规划实施。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将规划实施的过程看作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以整个班子的踏实工作和开拓创新来保证规划的实施。提高行政能力,强化行政执行力,建立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将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分解为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工作目标。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定期检查目标达成度,并作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2、教师队伍建设是根本。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强基固本工程”,建设一支业务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深化改革,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校本教研,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行动研究,搭建更多校内外的交流平台,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建设进度。在五年中,保证教师培训数量和质量,保证学校培训经费投入年年有增长。

3、推进民主集中制。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保证教代会对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等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

权、审议权和决定权。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完善学校的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强化学校层面民主管理机制:即校长负责制、党工监督制、民主管理制。新一轮学校五年主动发展规划提交教代会充分讨论,在讨论中统一认识,在讨论中逐步完善,在讨论中奠定基础,使新五年主动发展规划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愿景。

4、实行目标管理制。为确保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学校要建立健全落实规划的常规管理制度,实现“定人、定岗、定目标”的规划落实要求,充分体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学校将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并制定学校管理细化目标,形成并实施学校的岗位目标管理方案,并且把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具体分解到学校的整体工作方案和各科室、各位教职工的工作计划或发展计划中,形成“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方案体系。

5、构建评价激励机制。(1)成立学校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促进规划健康实施。同时建立并完善三个评价系统:一是自我评价;二是学生及家长评价;三是校外专家评价。(2)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将目标按分解给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落实,将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挂钩。每年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规划实施进展情况。(3)定期听取上级领导、督导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指导。

(二)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最关键的三个因素是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构建学校的文化和健全的考核考评机制。

第一、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有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决定。因此,在干部队伍管理能力提高上我校主要抓好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岗位锻炼、工作作风建设、岗位立功建设。

第二、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五年中我校主要在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力争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一中全面的学校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第三、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考核能力

教师的每日出勤考核、每月常规考核至每考核,分别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对教师考核常规化、数字化,以数据服人。对考核小组分别进 9

行指导和培训,并建立校内督导机制,提高考核能力,促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真正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发展服务。

(三)物质资源保障

1、外争支持,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增加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依靠政府支持,拓展学校与社会交流渠道,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工作。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广泛理解、认同和支持。关注成本,开辟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学校要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2、完善设施,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的现代化设备,不断提高办学条件的品位,使之成为区域内办学条件一流的学校。五年中,学校要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学校争取上级行政部门和林业局的支持,筹建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网、实验室、图书馆、以及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标准。使学校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让师生享用一流的教学条件和设施,促使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

2012-9-1

附件: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发展目标 2012年9月—2013年7月

1、制订新一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认同规划,推进规划,全体师生在认同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共同发展愿景。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原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展开调研,结合“减负增效”的形势和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实施,修订、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编撰适应新一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应用修订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

3、规划德育课程体系,力争在德育科研和德育课程建设上有突破。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3年高考成绩要在2012年高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初中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初高中教学质量协同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5、学校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学分认定等组织机构及实施方案,边实践边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6、逐步完善教师培养的“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机制,选择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提高培养效率。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争取增加4名以上,区域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争取增加5名以上。

7、争取申报成为省级立项课题。

8、各职能部门整理归档各类台帐资料,为2013年秋季接受义务教育标准化和高中达标学校评估督导打下扎实的基础。

9、参照验收标准积极向林业局争取政策,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9月—2015年7月

1、精心组织,细致管理,在2013年秋季,按照省三星级高中督导评估标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省三星级高中督导评估中获得优秀。

2、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认真实施学校新修订的管理制度,行政管理注重精细化管理,教育管理重在班主任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重在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继续拓展学校德育特色,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争窗系统内德育先进学校。

4、结合学校实际,修改本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真正进入开发学校特色、地方特色课程阶段。

5、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争取增加3名以上,新增在职硕士研究生3名以上.6、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4年高考成绩要在2013年高考基础上再有新突破;初中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能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

7、对照省标准化实验室,添臵设备,完善设施,争创省标准化实验室。2015年9月—2017年9月

1、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课堂教学精致高效。努力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积极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为争创省四星级高中打下扎实基础。

2、深化德育科研和德育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习上具有高度的主动性,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3、高中教学质量要在总局内位列前两名,学生人数发展到3000人。初中教学质量五年内力争取得显著进步,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优良化。

4、全面评估校本课程体系,优化校本课程结构,具有学校特色、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上升到理论教材的高度,在系统内产生一定影响。

5、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争取增加3名以上,系统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争取增加6名以上,力争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比例达30%以上,努力实现师资结构合理化。

6、学校特色更加鲜明,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一中特色,争创省德育先进学校。提升艺术、体育工作水平,总局篮球基点校要有初步成绩,艺术教育成为学校为学生成才开辟的又一通道,努力实现艺体办学特色化。

7、继续在校园美化绿化方面投入一定资金,使校园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争取上级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争取建好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通过五年努力,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系统内和区域内一流。

亚布力林业局第一中学

一中三年发展规划 篇2

一百年来, 镇雄一中已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创精品学校、办优质教育”的奋斗目标, “廉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公正、公平、公开、有章、有序、有法”的管理原则, “爱国重德、全面发展、管理严密、教学严谨”的办学传统得到重新阐释, 教师“重德行、重基础、重导学、重思维”, 学生“自觉、自制、自学、自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秉承多年来的管理传统, 镇雄一中的管理与时俱进, 近年来,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校管理, 安全至上

镇雄一中是一个很注重学校安全的学校, 学校多年来一直是安全零事故单位, 安全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彰, 学校除了常规的安全管理之外,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安全管理上, 如2000年以来, 学校施行学生证制度, 同时还配合领导值周制度, 学生进出校门必须佩带学生证, 上学放学期间学校领导在校门监护学生。此外学校还结合一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全, 如学校组织的地震预演, 禁毒宣传等。

二、素质教育与升学并举

在当代, 升学质量是学校第一生命线, 普通人看来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表现, 这其实是对学校质量的最朴素的理解。这方面, 镇雄一中做得很好。2000年以来, 由于教学转轨, 镇雄一中面临大量优质初中毕业生外流的困境, 但从2007年起, 镇雄一中连续三年获得昭通市22所二级完中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升学率由2007年的81%升到2009年的88%。学生多次在中学生物理及化学奥赛、全国中学数学联合竞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英语口语赛中获奖。

镇雄一中的成功经验即是“素质教育与升学并举”, 学校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一年一度的书法、课文朗诵、学科知识竞赛, 高一新生军训, 秋季篮球运动会、夏季毕业班学生心理调剂报告会。同时, 学校还探索性地实施奖励性策略, 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 凡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所任该班课和辅导课的教师, 学校派到北京等地旅游, 并奖励教师1万5千元。为此还辅助性地确立高三辅优计划, 对高三前10名左右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另外还制定了相应的资助办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优秀贫困学生资助办法:在镇雄一中就读的县中考成绩前30名, 每月补助生活费200元。每年年级理科前3名, 文科第1名, 每月发生活费200元。年级理科前20名, 文科第1名, 减免学费。高考考入北大、清华, 学生奖励1万5千元。

三、依法治校与人性管理相结合

镇雄一中一贯重视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 即:《镇雄一中管理制度》, 它包含40多个专项制度, 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与教学成绩考评及奖惩直接相关的就有《镇雄一中中高考奖惩办法》、《镇雄一中年终考核制度》及《镇雄一中考核奖励制度》、《镇雄一中职称考核细则》等四项制度, 从而做到凡事有法可依。同时, 学校秉承百年传统, 学校管理努力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多地考察, 注重学习

规划出台 三年振兴电子信息产业 篇3

按照《规划》要求, 未来3年, 电子信息产业促增长、保稳定要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3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另外, 电子信息产业调结构、谋转型要取得明显进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

《规划》指出,今后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9大重点领域,确保完成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的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认为,通过部署三大任务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规划》的亮点之一。现在电子信息产业有很多布局都在产业的低端,我们的核心的竞争力就比较弱。所以最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技术含量,要提高产业定位,通过这个《规划》来拉动产业的提升。

据介绍,《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另一个亮点,是从国家的高度来部署整个产业。 它把这个产业的内容从软件和集成电路逐渐扩大到了液晶显示、下一代互联网、软件外包等等,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个链条进行布局。这个对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乡宁一中近三年工会工作总结详解 篇4

(刘俊科)

我校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中心,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维护学校的稳定,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活跃教师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做教师的贴心人,为教师排忧解难。三年来,在全体工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一些成绩.现将近三年的工作从德、能、勤、绩、廉、学方面予以总结汇报。

一、思想政治

注重培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始终坚守“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的道理,逐步养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格局。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拥护党的现行政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时刻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用国家的法律法令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出格事,办事客观公正廉洁,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为人正直,言行端正,能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二、认真履行职责,贴近实际办实事

以对工会工作高度负责的勤政敬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工会工作放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来把握,积极探索和总结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认真履行职责,做职工权益的代理人。工作中教育职工学法用法,不违法,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争做合格公民,三年来我校教工,无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和现象发生,更没有受到处分的人事;引导教工学习政策理论,钻研教学业务,倡导教工,敬岗爱业,努力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争做合格的人民教师;按照新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工会专用账户,专人管理,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支解、使用,无账外账,无违纪支解经费;积极开展有益活动,增强职工的凝力;大力开创送温暖工程,提高职工的向心力;并积极参政议政,落实校务公开等。总之,努力通过工会组织这个纽带作用,增强了教工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大家紧紧地团结在校委会的周围,开拓进取,努力拼搏。

三、工作作风,廉洁自律

加强作风建设,胸襟坦荡、以诚相见,充分尊重和吸纳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尊重客观实际,尊重教职工意见。在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和谋划学校发展思路时,求真务实、注重效果、把握规律、循序渐进,不盲目折腾、不随波逐流、不主观臆断,不搞得不偿失、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大于现实效果的短期行为,多做有利于打基础、促长远的实际工作。在工作中,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普通教工,我都以“诚”相待,不管做什么事,不愿和别人兜圈子,一是一,二是二,说到哪,做到哪,不做口头一套,行动上又一 套。在工作上,只要对工作有利的,我有能力做到的,我都 尽量去做,决不推诿。在廉洁自律上,从严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作风建设,坚持按原则和规章制度办事,不争功,不争名,不贪、不沾,不搞以权谋私,不搞拉拉扯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管住自己、约束家人、严守底线,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工作实绩

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适应学校发展的结合点,把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一直是我追求的工作目标。

(1)制度建设:全面贯彻上级工会关于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工作。为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做到校务公开规范化,校工会三年来继续借助校园宣传窗和校务公开专栏,让学校工作的重要事项,如招生计划、优秀教职工评选结果、教师职称晋升等信息及时公布;学校管理的廉洁自律方面、人事及干部管理、财务管理、教学教研成果、学生管理等方面也借此公开专栏公布。校务公开栏的设置,使学校建设更加透明化,真正做到“一中,是大家的一中”。

(2)教代会深化民主管理。建立了教代会专门工作小组,会议期间,由大会主席团负责,闭会期间,由工会委员会处理教代会日常事务。三年来先后召开了“乡宁一中第九届教代会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班主任评估方案》,《教师职务评审推荐评估细则》和《教职工 请假制度》等十多项方案。还解决了打井修建师生澡堂,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处理墙面脱落和房屋漏水等问题,使教职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送爱心、暖人心工作

凡有教职工生病住院或者婚丧嫁娶,都会与学校领导一齐前去探望或者慰问,而且都是利用下班时间。做好送温暖工作,建立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并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困难职工补助及大病医疗救助,学校还对丁凤、闫夏、王玉平、杨红斌、闫仁梅、谢素梅等多名困难和生病教工经济上给予救助。

(4)大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一是按校委会的统一部署,引导大家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为教学、为教师、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减轻广大教工的工作压力,丰富教工业余文化生活,积极组织教工进行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师德标兵评选、师生书画展、趣味游戏等有意义的活动,且每学期至少两次以上大型活动。

(5)组织女教工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工作。

(6)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如:教师办公室的取暖问题,教师直系亲属子女的上学问题,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问题等。使教职工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存在问题

由于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工作中还有很多地方不能尽如人意,一是“平”,工作平常,没有多大突出的事迹;二是校工会的自身管理还不够严、不够紧;三是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四是主动 请示汇报不够。这些问题,我将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帮助 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厦门一中发展团员入团程序 篇5

一、申请人向团组织递交入团申请书(应提前三个月)

应使用方格纸书写。范文

敬爱的厦门一中团委:

我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或团组织)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是中国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大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四有”青年的革命熔炉,是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她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为争取民主自由,向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但都失败了。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武装斗争,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组织和发动中国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无数革命青年用自己的鲜血和卓著的功勋,为共青团的历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同样留下了共青团员和中国青年无私奉献的足迹,留下了可以告慰先人和彪炳千秋的伟业。我为我们的共青团感到自豪和骄傲!

纵观历史,注目今朝,我们的共青团无愧于中国青年先进组织的光荣称号,无愧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无愧于我们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人民,乃是忠于党、忠于人民,为我国青年所拥护和爱戴的革命组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生力军。鉴于此,我对团组织充满崇敬和向往,渴望着能够早日入团。我要求加入团组织,是为了能更直接地接受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以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团组织批准我的入团申请,使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将按照团的章程,认真履行团员义务,按时交纳团费,坚决执行团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果团组织暂时没有批准我的申请,我也不恢心丧气,将继续努力,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向好的同学看齐,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 X月 X日

二、校团委同年段、各班确定每批吸收新团员的人数,由各支部通过民意测验

推荐入团积极分子,初步确定名单。(由年段团总支书记汇总交团委组织部)

三、入团积极分子填写“厦门一中入团征求意见表”

1、入团积极分子填写个人自然情况

2、班主任签意见

3、年段长签意见

4、校团委签署意见

四、团支书将“入团征求意见表”交给年段团总支,最终由年段团总支送交校

团委组织部进行审批

校团委组织部根据需要组织部分申请人进行面试或团章知识测试。

五、审批通过的入团积极分子填写正式表格——入团志愿书(钢笔填写)

1、入团志愿书:主要填写对团的认识、入团动机等,在申请书后应有申请

时间和申请人签名。

2、申请人的自然情况:(参照以下内容填写)

本人成分:学生现有文化程度:初中/高中

现在职业:学生家庭成员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政历清白

何时何地参加何种团体?任何职务?现在关系如何?:----年--月—日,在-----(学校)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曾任----,现已超龄退队。

本人简历:证明人:只需填上证明人的姓名,无需证明人亲自签名

3、入团介绍人填写意见:每名申请人必须由两位正式团员作入团介绍。介

绍人应与申请人谈话(至少两次),了解申请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团组织的认识,并做好谈话记录。并实事求是地填写“入团介绍人意见”。

六、团支部召开“吸收新团员审查会”

1、会前,由宣传委员(或其他同学)在黑板上写上标题——“吸收新团员

审查会”

2、支部全体正式团员均应出席审查会,有特殊情况者应事先向团支书请假

3、会议由团支书主持

4、组织委员作会议记录:应记录审查会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举手表决情况

5、审查会的主要内容:1)主持人宣布被入团积极分子名单

2)申请人宣读“入团志愿书”

3)介绍人介绍入团积极分子情况

4)到会团员对申请人发表意见

5)到会全体正式团员进行举手表决

6)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票数过半即为通过)

7)申请人谈个人感想

8)其他老师发表看法

七、团支书在“入团志愿书”上填写“支部大会决议”一栏,应注明表决结果

八、团支书将入团志愿书、介绍信、会议记录以及谈话记录收齐交给年段团总

支,最终由年段团总支送交校团委组织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者为新团员。新团员入团时间为支部审查会通过时间。

九、1、新团员宣誓、领团徽

2、每位新团员团员证工本费及半年团费。由团支书收齐交给年段团总支,最终由年段团总支送交团委生活部。

3、每位新团员交一张一寸黑白免冠照片,由组织部统一协调时间团支书办

理团员证

十、新团员材料入档,团支书填写“团员花名册”(入团后一周之内)

注:以上规定最终解释权归校团委组织部,请各支部在发展团员时根据以上要求执行,确保发展团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共青团厦门一中委员会(2009.4)

感谢您,我的Miss王

时间是不等人,一点一点地悄悄溜走。一转眼,已经离开小学一年多的时间了。当回想起童稚时的记忆,总是会破涕而笑,或流下眷恋的眼泪,特别是当想起那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鼻梁上顶着一副红框眼镜,一手拿小竹根,一手抱着教学书,是她的必备。拥有甜美的嗓音与看似瘦弱的身体,其实有着强大的爆发力,她就是我小学的英语老师——Miss王。Miss王从我刚进小学就一直伴随我成长到小学毕业,她是唯一一个与我相处六年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她的身影无处不在。

Miss王脾气算好,但再好的脾气在我们班呆上几次也会变坏。由于我们班总爱动动,说说话,有一次Miss王发怒了。拿起竹根往一个正在说笑的的同学挥了过去.“啪”一声响“给我站起来,说说说,你有什么好说的,不读自己一边待去,不要吵到其他同学影响我上课。还有你们也一样,不要上课也滚一边去,这儿不欢迎你们。”老虎不发威,当她是小猫。从没见过这样的Miss王的我们立即静得鸦雀无声。Miss王蹬着高跟鞋走上了讲台继续讲课。

我是班上曾经英语最好的学生。无论是小测还是单元考都是满分。有段时间我渐渐地上课都不听,与不爱学习的同学讲话,有几次还被老师点名。终于报应也来了,在几次的小测中,我的成绩逐渐下降,甚至有同学超过了我。Miss王找上我,与我聊聊天,谈谈心。“你最近在怎了,上课不听就算了,怎么连最有把握的小测次次考这么低,说说你要做什么?”Miss王愤愤的说。我听了不禁低头,微微地发声“我…我也不知怎么,明明会的题目,可还是马虎错了。”“马虎是你活该,注意力越来越差,怎么能专心小测呢,不爱听课就给写些提高题,小心骄傲让你摔到难爬起来。”Miss王无奈地说。“哦,知道了。”我羞羞地回答。自从那天起,一道英语课我就拿起一些Miss王给我的提高题做。不久,我的成绩又升到前头。

“挂包帮”活动三年三年规划 篇6

为全面落实《罗江县“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罗委办发〔2010〕6号)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做好对联系村、社区的帮扶工作,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一次规划、集中投入、三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帮扶工作重点: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产业帮扶;三是有针对性的帮助特困家庭。针对以上帮扶内容,现制定如下帮扶工作计划。

一、2010-2012年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方向,坚持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保障,实行挂点联系帮扶与发扬自力更生相结合,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集中支持优势产业,共建和谐幸福新家园。

以“扶贫解困明显推进、灾后重建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为奋斗目标。

(二)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掌握帮扶地区基本情况。根据县委安排,我中心联系新盛镇苏桥村、东岳村(发展和改革局牵头),万安镇富乐社区(政府办牵头)。中心科级干部深入村、社区开展帮扶工作调研,通过征求意见,与干部群众座谈,摸清当地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基本情况,了解当地贫困户的数量、现状和致贫原因,明晰帮扶工作基本思路,确定帮扶工作初步举措。

2.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困难的原因,确定帮扶对象。按照县委的安排,我中心3名科级干部联系10户贫困农户,中心不仅要从生活上予以捐助,还将从思想上鼓励、技术上予以帮扶,促进其自觉自愿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3.协助联系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扶贫解困,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针对联系村经济发展需要,引导其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使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优势更加突出,带动其从根本上走上致富之路。

4.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全力加大帮扶区建设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帮助村、社区实现办公网络化、信息化。

(三)帮扶要求

1.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理念,寻找合适切入点,努力使中心帮扶工作在构建和谐

社会、推进文明中做出应有贡献。

2.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研究工作措施及帮扶办法,对不同贫困户提供不同的帮扶措施,特别是要积极帮助有就业能力的帮扶对象解决就业难题,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从根本上使他们脱贫解困。

3.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沟通和联系,各项帮扶工作要在牵头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实行,与牵头部门建立定期对话关系,把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最急需解决的事情作为工作的重点。

4.搞好帮扶活动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扶贫济困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县政务服务中心决定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县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2010年“挂包帮”工作安排

2010年,为推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顺利开展,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安居、劳务开发“四项帮扶”上出谋划策。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抓扶贫。协助联系村制定完善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引导农村群众搞好农村沼气能源、安全饮水的“三建”活动和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圈的“五改”工作,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文明素质。

二是促重建。指导实施好灾后重建规划,加快推进村委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建。

三是转作风。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村组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开展结对帮扶,切实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四是强组织。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五是建新村。指导督促联系村齐心协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具体工作打算

1.每周至少到联系村一次。科级干部及具体工作人员每周到联系村与村干部或被帮扶户见面,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发展状况不低于一次。

2.定期走访贫困户、专业户。鼓励专业户发展优势产业,发挥好带动作用,引导周边群众勤劳致富。深入了解部分特困户贫困原因,帮助其从根本上脱贫。

3.每月至少为帮扶地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做一件实事。认真对待矛盾纠纷,做到能协调处理及时协调处理,尽量杜绝产生遗留问题;不能处理即联合牵头部门协调处理或上报县委群工部共同协商解决。

4.协助联系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经济与灾后重建上狠下工夫,结合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的“党员先锋号”创建活动,在联系村工作中发挥好突出作用,协助联系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该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拟实施三年 篇7

据国家发改委表示, 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拟用三年 (2009年-2011年) 时间实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根据国务院部署,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

针对计划中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问题, 国家发改委表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要特别注意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的抬头。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短期内有一些效果, 但肯定是短视行为。目前中国的十大产业已经受到了一些国家贸易保护的影响。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措施里没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 在人、物的方面都没有。中国更希望通过当前市场的"倒逼"机制, 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 促使这些产业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新跨越。

一中三年发展规划 篇8

入选理由 明确进一步提升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全国大赛的办赛机制、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的规划目标,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原则,指出未来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大赛体系、完善赛事制度、提升赛项水平、健全赛事组织的主要任务,为地方和职业院校组织比赛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对“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 充分发挥全国大赛的品牌优势和宏观指导作用,完善全国大赛体系。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举办好全国大赛;联合(委托)相关部门或行业组织举办好全国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技能比赛;支持举办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和全国大赛选拔赛;鼓励职业院校举办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和省赛选拔赛。界定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察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逐步承担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的部分具体工作。建设专业化的赛事管理团队。加强大赛核心专家队伍建设。

上一篇:预算管理问题下一篇:论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