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美术风景写生(共9篇)
(1)作画必须先“立意”,“意”就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景,所谓“立意”即是构思的意思。因此,构图之前首先要确定画什么?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意境?这就是风景写生程序的第一步,叫做“取景”。取景的过程,就是确定主题,构思意境的过程。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
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多走走,多看看,熟悉写生环境,感受景物气氛,力求“遍而赏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比较,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的视点感觉,最能表现景物“情趣中心”的角度进行构图。
(2)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到法国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一直是以一种写实叙事性的表达方式在发展自己的绘画语言,他们都用写实的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照相术和物理光学分离理论出现后,影响了西方绘画的传统技术语言,为西方现代派绘画语言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19世纪末的法国出现了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的一批有共同艺术追求的画家,他们用一种新的视觉理念,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由此拉开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序幕。
我曾醉心于莫奈先生写意的睡莲,定格在不同时间段阳光下的麦草堆;塞尚先生对形体的解构重组,追求物体永恒的呈现;梵高先生绘画中卷动的笔触,激情的作画状态;马蒂斯先生那优雅的线色结合的东方韵味。我曾漫游在郁特里罗的街景中,体会那种凝重抑郁的美。同时代的中国绘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有这样一批前辈,他们面对西方绘画时,没有放弃传统绘画的审美法则和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艺术家独立的艺术品质与精神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话,融合让“美”散发出无界限的“芬芳”。
一、引导学生自主选景写生
大自然是美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实际场景绘画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观察方法及取景构图,促进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对于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绘画热情具有积极意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工具和空间的限制,只能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来供学生进行临摹,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而在学生的户外写生中,通过速写的形式或者色彩方面的练习等,都有助于学生积累创作素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视野更加开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1]。在大自然中,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物像的实体和情感,然后通过风景写生,并结合课堂中教师所展示的优秀绘画作品来获得顿悟和突破。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自主选景,从而促进自身绘画表现能力的提高。
二、风景写生的物像选择和处理要具有创新性
课外风景写生中的创作性写生,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用心去感受景象,并理性地进行写生。一般来说,学生在对某一景象进行反复描绘和推敲之后,再加上自主的想像和联想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更具有意境、更加完美。在风景写生中,由于画布空间有限,不可能把看到的一切全部搬到画布上去,需要对观看对象进行取舍,因此画面上的形象往往是能够触动学生产生情感或者心绪波动的景象,并且其创作也需要经历思考、理解以及提炼等过程,才能够真正地使艺术既体现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写生创作中,学生必须要对周围的景象进行认真的观察、感受、体会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取舍和归纳,才能够在画面中将需要表现的景象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来,并通过创造意识和想象力升华景物,使画面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富有生气[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画面创作的整体和局部的和谐统一,正确、合理地利用点、光、线、面以及色等视觉语言,通过主体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来表现客观物像。
三、风景写生的教学理念要具有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多层次、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再加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加强,我国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正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新的艺术思潮、新的艺术理念的影响,进而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写生教学要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结合社会的新形势、新潮流以及新的发展方向来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活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认知、兴趣以及目标等主观因素之间的不同,而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更加注重“有感而发”这一思想,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各自的优势,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艺术表现空间,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手法去进行实验性的绘画尝试[3]。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客观、理性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更加注重将新的创作理念完美地融合在写生当中,这样学生的风景写生作品才能够真正具有时代精神[4]。
四、结语
风景画的写生方法和静物写生方法大体一样,可先从画面最重的颜色开始画起,也可先从大面积的颜色开始,只要动笔前对整个画面有一种设想,就可大胆落笔开始作画。
1.—起稿:一般用群青色起稿,首先在画面上确定地平线的位置,然后根据地平线的透视安排好景物的前后关系,将主要物体的轮廓线确定下来,并将景物的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位置都大体画出来,这时可用单色画出景物的大体明暗关系,用色要稀薄,用笔要大胆。
2.涂大色调:首先要把整个画面的色调确定下来,先从面积最大的色块开始画起,也可从最深的色块画起,按从大色块到小色块的顺序依次将画面的颜色铺满.色彩的概括和简化是画好这一步的关键。铺大色调的同时注意画面黑、白、灰色块的安排。
3.深入刻画:可以从画面的趣味中心开始,即从中景画起.逐渐扩展至画圃的四周。这一步要使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增加有趣的细节,但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主次虚实关系。在画细节的色彩时一定不要忘了整体的色彩关系。
4.调整完成:刻画完局部后审视一下整个画面,先看画面的整体色调是否已表现出来。趣味中心是否精彩。画面的近、中、远三个层次是否明确。色彩感、空间感表现得如何,如果这一切都表现得较好,这幅画就算完成了。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重难点解决方法:教师画出房子的结构,接触复杂形体让学生带来的疑惑。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2)”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3)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4)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2)认识外光的景物规律,感受并表现出景的意境和情调。
(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
(5)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低视高:作者的视点,接近地面或低于地面观察对象时,称低视高。在写生中,坐在地面作画,必属低视高,地平线不能定在画幅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应是接近画幅底线。也有一些仰视的画幅视点,可以在画幅底线以下。这种仰视的风景构图,表现的景物能产生巍然屹立、气势非凡的效果
高视高:作者的视点,在人们头部以上,即从高处俯视地面景物。如到高山坡上去写生地面景色,视平线必在画幅上部或幅外,可表现宽阔的地面和深远空间(景物与景物前后遮挡程度减少)。高视高的透视构图,可以加强宽广的境界。
3、学生作业:进行风景构图速写,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每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速写应以线为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明暗。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教学目标:
1、了解各当地的古镇特点,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开拓艺术视野。
2、通过欣赏和观察,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老的民居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古镇体现了民族风情,分析它们的不同点,用线在对其写生上面的正确运用。
2、找出线描淡彩写生与古镇建筑在艺术效果上的契合点,巧妙的结合并运用到绘画当中来。
教学难点:
1、领略古镇的风情,了解其文化背景与艺术特点,走进古镇,活现艺术魅力。
2、如何调动学生对古镇艺术欣赏的动力,根据对象快速的表现主题。
3、欣赏讨论作品;艺术表现手段、特征。
教具: 古填照片数张,名画家线描速写若干幅,学生优秀范画,名画家作品资料若干幅。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在没有现代高楼和繁华街道的情况下,那些古老的居民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2、讲授新课:选择在校外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外具有美感特征的现代建筑,比较一下古镇和它们之间的差异,老师进行必要的观察提示。
3、回到教室中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翻开课本,根据教材先对这些古镇作简单的分析。例如①:丽江古城(云南)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②:乌镇(浙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为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4、教师出示课前写生线描,色彩范画;出示照片及其线描写生、色彩写生教师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是怎样表现景物的,哪些地方与真实面貌不同。
5、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资料片及优秀学生美术作品,指导学生加以比较分析、讨论。
6、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1)你对作品中的线条表现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2)说明作品中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
7、研究与讨论:(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
高等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发展, 是知识广度上的拓展, 也是知识深度上的挖掘。所有美术学科的基础是形体与色彩, 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油画、国画、设计、动画等专业方向。因此风景写生是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色彩训练课程,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 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户外写生的多种表现形式, 使其具备形成自我风格的能力和基本艺术素质。
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的培养理念
色彩风景是美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目的, 把风景写生课和平时的画室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对接,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对画室教学中所学的东西进行重新领悟, 深化对色彩语言的认识, 提高透视学的运用能力, 使学生对色彩、色调、画面的分割构成、画面节奏、韵味与意境等有所了解与掌握, 为学生向绘画及设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在中国油画学会工作会议上说:“20世纪中国油画的课题是向西方绘画学习。”这句话涵盖了20世纪中国学院派油画教学的状况。汪明强先生认为2l世纪中国油画家的任务不仅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油画的精华, 而且还肩负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油画语言的任务。在风景写生教学中, 需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勇于创新, 敢于进行不同艺术表现样式的尝试, 从而形成积极、互动的教学状态。因此, 风景写生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以适应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1专业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 调整知识结构。以往有的教师往往偏重于技巧的研究, 忽略文化素养的积累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这种长期以来传统的重技巧轻理论的错误观念需要转变。教师应注重自我文化学养的提升,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调整知识结构,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应该系统阐释语言因素与风格的关系。现当代艺术样式不断变化, 绘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在这种状况下, 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要么一味跟随老师的绘画样式走, 要么盲目追求所谓的自我个性与风格, 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因此, 教师应对绘画语言与风格的关系多进行系统阐释。
在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 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画面结构与构图在外光写生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构图是具体的形式, 也是一件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在写生过程中要大胆进行尝试, 寻找全新的构图样式, 使其既符合视觉审美要求又具有独特性;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笔触和肌理来表现客观物象。不同的笔触与肌理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 绘画的过程是一个用肌理和笔触来具体表现的过程。在写生中要研究笔触与肌理的运用, 在遵守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三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色彩, 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 运用色彩规律来更好地表现客观世界。虽然不同的学生对色彩有不同的偏爱, 使色彩表现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但所有不同的偏爱离不开色彩的基本规律。因此, 在教学中老师既要传授色彩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要擅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生对色彩独有的感觉特性。
2借鉴康定斯基的色彩分析法, 提炼线和色的组合。从康定斯基到包豪斯之后, 开创了自己的基础课程: (1) 自然的分析与研究; (2) 分析性绘画。包豪斯的学生马克思·比尔 (Max Bill) 回忆了教学的情景:“整个班里的学生不是在单纯地‘构图’, 而是在‘分析’事物, 不是讲授艺术, 而是训练看待事物的角度。”[2]这就是体现一种“内在需要原则”, 表达艺术家所要传达的精神, 康定斯基对图画的分析性教学, 使学生把握了隐藏在物体之间的构成关系。此外, 在高年级的色彩课上, 他还指导学生研究色彩与形体的关系。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 康定斯基在1911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了他的创作灵感的三个来源, 同时也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的三个时期。 (1) 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 这称之为“印象”; (2) 对内在特性、非物质世界的表现, 很大程度是无意识的、自发的, 称之为“即兴”; (3) 对逐渐形成的内在感情的表现, 它经过反复的甚至吹毛求疵的检验、加工, 称之为“构成”。理智、意识和目的在这里起主导作用。[3]
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中, 第一个便是确立课程目标, 并具有先行意义, 目标确立的基本依据———学生、知识和社会因素是相对稳定的方面 (当然其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转型变化) , 目标的确立与表述是可变性很大与更需讨论的方面。[4]
l观察和体验———对象视觉化的确立。优秀画家所作的写生画不是自然的翻版, 而是来自对自然的思考和体验。一幅好的风景画, 是作者对繁冗杂乱的自然景物进行选择, 找出典型形象, 通过取舍、移景、概括来重新组织画面, 它渗透着作者主观的审美情趣。构图的基本法则概括起来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风景画中包括了近、中、远三个层次, 远景虚朦, 近景可细微深入也可简略。为了能使中心突出、主体明确, 必须有宾主之分。画面只能有一个中心, 但它不是以占据画面地位的大小而定, 而是以选择什么题材、表达什么内容而定。
2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经过必要的临摹获得了一定的绘画技艺之后, 再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写生, 初学风景写生, 不宜选过于复杂的景物, 应该先选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平远风景进行写生, 这可以更快地明确地平线在画面中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色彩由于空间距离关系所产生的变化等等规律。课程论专家指出:“在课程目标上, 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5]因此, 应更关注对学生情感、审美等的训练。
三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教学的创新
在风景写生课程中, 如何让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生选择的专业相协调, 或能对以后的设计专业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过渡的作用, 针对于此, 笔者对教学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想象力在风景写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油画风景中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星月夜》《奥韦尔教堂》, 高更的《热带植物》《有猪和马的风景画》等杰出的风景作品, 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物象的仿造, 想象在这些作品中起着一种“充满智慧的领导作用”。在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 我们常看到的总有那么一些成分说不清楚来自何处, 但是又总让人觉得它们是来自生活。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 实际上就是想象的产物。
2肯定学生的个性审美倾向。冈布里奇在《艺术与幻觉》的开篇中就对美术学院人体写生课和埃及人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进行比较研究, 暗示学院写生教学方式的弊端, 埃及人并非采用这种方式, 而是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自然, 却创造了伟大的艺术。怎样才能在保证学生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同时, 通过写生课教学的多种方式, 再结合学生个性审美倾向的差异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呢?充分认识写生课教学方式和学生个性审美倾向的内在联系, 对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个性, 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当代大学生所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比如生存方式、审美习惯、审美能力等, 他们认识、选择、把握的审美对象也不尽相同。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 怀着习惯、求同、探究心理或求异心理, 选择他感兴趣的某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些方面, 在大脑中形成各异的兴奋中心, 激发创造性灵感。
课程理论研究者认为,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 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 选择课程要素, 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6]因此, 针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风景写生课程的目标, 以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目的, 将几种方法相结合, 实现表现技巧与空间意识训练的结合, 实现对知识进行先行体验与提高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试行) [J].中国美术教育, 2005 (3) .
[2]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M].陈江峰译.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2003:194.
[3]尹定邦.现代构成艺术100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61.
[4]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1:35.
[5]顾明远.课程改革的事迹回顾与瞻望[J].教育研究, 2000 (7) :23.
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授课人:黄美菊
教学时间:2013年10月14号星期一 第五节 45分钟
教学年段 级年:七年级<10>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多角度、多手法表现风景的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4、学习构图方法,提高学生对构图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透视的表现规律和画建筑的技巧
教学方法:学导式、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校园风景照片及相应的风景写生挂图:铅笔素描若干、风景图片
二、课堂引入:
上课之前,带领同学参观一下校园的风景。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你们认为校园中的风景哪一处最有特色?哪一处给你们的印象最深?哪一处最美?哪一处最入画,你想把校园美丽风景也绘画下来吗?那下面就让老师给你们介绍如何准确的表现校园景物。
三、课堂发展:对比欣赏与讨论: 展示几张校园的建筑实物图片
请同学们比较校园风景的图片找出相同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视觉效果?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生:近大远小,都会交织在一个点。四幅图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前面物体都比较大,远处的物体的比较小。
分析:把其中的的一张华大走廊图进行画线分析。师:问学生,这条走廊的柱子发现了什么变化?,生:前面的柱子比较大,后面的越来越小,消失成了一个点,前面的比较清楚,比较粗,后面比较模糊,比较细。
师:Ⅰ首先让同学们拿起笔简单画出走廊近大远小的透视线
Ⅱ对同学们的作业收集起来,比较好的和有出现问题的拿出来评析
Ⅲ把图进行讲解,在电脑里面画出透视线,依次从大到小的变化,消失到一个点
Ⅳ从而得出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
引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实际的建筑物与我们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视觉现象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透视现象。
㈠、风景素描中的空间透视关系:
展示透视比较强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吗?当我们站在宽阔的马路上,放眼往远处望的时候,马路两边的景物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学:马路越来越窄;
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小,越来越密; 行人、车辆越来越小,越来越密。
师总:我们看到物体时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现象就叫透视现象,它是绘画的表现方法。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用什么方法表现景物的空间感呢?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透视方法 ㈡ 风景素描的取景构图:
⑴什么叫做构图:构图是作画者在一定的面画空间内,安排好景物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把想要画的景物放置在一张简单的白纸上 ⑵构图步骤:①确定视平线的位置,使画面中景物的透视关系有一定的依据分析:Ⅰ视平线居中,天地对比均匀,天空和地面的景物可以充分表现,并且给人以稳定与庄重感。Ⅱ视平线偏下,画面呈现大面
积的天空,突出空旷辽远。Ⅲ视平线偏上,呈现地面广博 视野深远,可以展现地平线的景物。②物体在画面中如何安排位置
分析 通过一个建筑物,放置在画面中三个不用的位置,会场生什么的效果,那张图安排的位置最合理呢?左上方的那张图太大,顶到画面上面了,太过饱满,右上方的偏小,浪费了空间正下方的那张图刚好适中,整体构图看起来比较完整。③起稿构图
构图总结:①物体在画面的安排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左右适中。②要把画面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太大,太饱和。
③构图是一种艺术,如果要将构图讲透或限定于一个公式,那只能束缚写生时的手脚是一种机械唯物观,但如果不依据一些基本规律从事写生,那也会感到无所适从
四 绘画建筑的技巧
(1)画前先观察、分析、感悟空间(2)从画面视觉中心开始起笔(3)行笔时要有线的粗细变化
(4)在快速表现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建筑结构的刻画(5)把握整体比例结构
五 课堂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以及作画技巧,画一张校园建筑物。(实践中去感受透视关系)要求:①记住透视关系,近大远小。②简单的勾画出建筑物的透视线。③建筑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应当适中。
五、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透视和构图的表现手法,了解了成交透视与平行透视的不同,也知道了构图的重要性,校园是我们美丽的家,愿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你心中的“家”。课后我们将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六、课后作业:
第一节 建筑风景写生的分类及其表现形式
一、建筑风景写生的分类
建筑风景写生一般分为建筑风景素描和建筑风景速写两大类。建筑风景素描又包括建筑局部写生和风景单体写生。建筑风景速写主要以线条的形式表现风景的轮廓和结构特征,是钢笔速写的前置性练习课。
二、建筑风景写生表现形式 1.明暗调子的表现方法
根据景物的结构特点,运用明暗层次和色调体现建筑及其环境的形态、体积、空间关系的表现手法(此种技法运用较为普遍,本书着重采用这种表现形式进行阐述。
建筑风景写生是在室外进行,由于光源变化、景物复杂等因素影响,表现手法与在室内绘画有所不同,不能单一运用画石膏、静物等排线成面的方法。风景写生多数采用铅芯较粗的铅笔来塑造形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宽笔画法。一般将粗铅笔削成扁方形,画较宽的面时,将铅芯宽面与纸面接触,画细线时可用铅芯尖棱,这样粗细运用自由。同时还可用不同的力度变化,画成丰富的,深浅不同的灰面。建筑物的灰面、暗面及树木的暗部面积相对较大一些,所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画面,用较宽的笔触描绘最为适合。
2.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
建筑的形态特点更加概括,明暗层次更加简练,以达到快速准确地体现建筑极其环境的形态特点和空间层次的表现手法
3.线描的表现方法
根据建筑极其环境的特点,用提线的手法对建筑物的轮廓、结构概括地组织其形态特征,运用疏密、浓淡、粗细、虚实、顿挫等方法体现建筑极其环境的空间形态。
4.速写的表现方法
根据建筑极其环境特点的感受,概括地运用线条变化,表现景观的整体关系和特有的空间及精神面貌。此法强调发挥敏锐的观察力,大胆取舍,高度概括,运用熟练的线条体现对景观的感受。
第二节 建筑局部写生
建筑局部写生是在室内环境写生的基础上,对建筑局部进行的素描表现。通过局部写生进一步认识建筑的透视关系、结构特点、材料质地等。
一、门
门有木质、铁质等不同材质。一般描绘门的透视、厚度与质感,重点对阴影进行刻画。
二、窗
窗也有木质、铁质等不同材质。一般描绘窗的透视、窗框的厚度与质感,玻璃窗应画出玻璃的反光及透过玻璃看到的物体的深浅变化。
三、柱
建筑中的柱以圆柱为最普遍。画时要注意建筑物在柱子上的投影也要表现出来,如果是方形砖柱还要刻画砖的形象,比如破损部分的质感。
四、台阶
台阶有木质、水泥、石质等不同材质。画时应着重表现每级台阶的顶面和立面的明暗关系,台阶整体的透视关系。把台阶当作不规则的立方体来处理,一般台阶的顶面比较亮,主要描绘立面。如果是石质的台阶还应描绘其班驳残缺的感觉,这样才富有情趣和真实感。
五、墙面
墙面有水泥墙、砖墙、石墙等不同材质。表现墙面要注意整体透视关系及屋檐在墙上的投影。不要太过于刻画细节,老旧的墙面要有缝隙的深色与墙面的相对灰色变化。总之,要整体处理。
六、瓦
瓦可分为蝴蝶瓦、筒瓦、机平瓦,不管是那种瓦都不必全画出,而是根据整体的明暗关系,以点带面地交代一下,着重画屋檐的部分,强调其结构特点。
第三节 建筑及其环境写生
一、树木写生
建筑风景写生离不开树木,树木的表现是风景写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环节。对树木生长规律及各种树木特点的认识与研究,是描写树木的前提。培养学生对树的自然美的感受,提高审美意识是描绘好树木的必备条件,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归树木作出最大限度的取舍与概括的能力,以及较熟练地掌握各种树木的基本表现技法。
树木由主干、枝干、树枝、树叶组成。一般的树象一把撑开的伞,又具有球状特征。枝干和树枝围绕着主干生长,即呈现出前后、左右之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树体的前后、左右的空间概念,把它作为一个有透视状态的、有空间感的体块来认识,就能较准确地体现树的形态。
树的特征取决于树干的结构、形态和树冠的外部轮廓,不同种类树的形态特征差异极大,认识树木的自然形态的变化及不同种类树的特征、树干的质地及生长规律,是表现树木的前提。因此要深入观察和认识树木繁杂交错的发枝与疏密有致、富于变化的树叶,必须给予高度概括,发发掘所描绘对象的最本质的基本形态的造型要素。繁密的枝叶不可能全部画下来,必须果断取舍,突出树叶的形态特征。
远的树丛要着重描写树丛的外部轮廓,起伏变化要错落有致,不作过多的明暗层次的描写,特别要防止平板、单调。中景的树是本节要讲述的内容。下面就几种树的不同特征及表现方法表叙述如下:
1.槐树 槐树属高大落叶乔木,树干高大挺拔,树主干较直,树枝扭曲顿挫、刚劲多姿,色调较深,树皮质地粗糙,且有较多的疤节,为一般落叶乔木特征的代表。画时,先用笔轻轻地画出树形的体块部位及生长趋势,注意描绘树干及分枝向四周伸展的透视与形态。特别要注意描绘树干及枝的朝光、背光及顺光所形成的明暗变化。根据树形、树干的质地及明暗特点,由暗部画到亮部,同时注意树干的圆度及树皮的质感,并且画出树枝疏密,前后俯仰的形态。
槐树叶的特点较细小,叶片在小枝上成对称形生成,抓住这一特点,就能较明显地和其他树叶区分开来。画时,应先用笔画出大体形象及体块部位,由深画到浅,主要注重树的外部轮廓上的槐树叶子的特征,因为一般树的外部轮廓的树形及叶子往往和较亮的天空形成对比,能极明显地反映出叶子的形态,所以外部轮廓上的叶子形态也最适宜于体现出树的种类,从而树立所描绘的树的特征。2.棕榈树
树干笔直,呈圆柱形,上部略细,在发枝叶的部位较粗且生长棕毛。叶大如扇,叶子有条状感。适宜用宽笔画,画时先打好轮廓,然后根据叶子的前后,疏密,透视关系由浅到深地刻画,暗部要概括。3.芭蕉树
芭蕉是以叶为主的树,叶子肥大,向上伸展然后下崔。新叶有主干顶端的中心向上抽发生长。叶子构成树的主要形态,适宜用宽笔画。观察后先画树形,然后根据树叶的前后关系由浅到深,以树叶的阴面和阳面相互衬托,依次画出。4.雪松
树形呈三角形,主干垂直,树枝由主干向四周伸展,有下垂状态,树叶细小如针。先打轮廓,确定树枝发枝部位及整体明暗关系,由浅到深地画。同样要注意虚实关系和整体感。5.柳树
枝条呈下垂状,叶子细长。画时着重描绘树形的体块关系,一组组地画出向下垂落的细枝及前后明暗关系。在树轮廓边缘和前面可部分强调叶子的特点,同时要注意柳树婀娜的姿态。
二、天空、地面、水面写生 1.天空
一般天空是为了衬托主体才画的,多用云来表现天空。通过云的布局与透视关系增强天空的广度和深度。较近的云画在画面的上部,略大,但不要画在中间。中景与远景云块要呼应。较远的天边的云一般画成横条状,云块之间似连非连。2.地面 地面有道路、草坪、田野等。主要注重透视的描绘。总的地面色调应统一,近出的石块、植物、水洼等可稍加刻画以丰富画面。3.水面
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平静的水面要强调景物在水中的倒影,一般用垂直的笔触根据景物的形态、浓淡画倒影,局部用橡皮擦出横条状的波纹。倒影相对实物要淡一些、虚一些。如果水面有船和浮萍还要强调他们的透视关系。动荡的水面要根据景物倒影的明暗关系,横向用笔画出倒影的动荡变化。同时要注意水流状态,用笔流畅。
三、建筑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
1.观察分析
观察对象的形态特点和透视关系、空间关系,选择表现的角度及绘画的范围。2.构图
根据构图原则,对选择的景物进行取舍以及前后、主次的安排。3.色调处理
对景物进行色调明暗的整体处理。4.深入刻画 对主体物进行刻画。5.整体调整
教学单位名称: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课程名称:油画风景写生 英文名称:Landscape Painting 课程号:06226101 课程学时:4 周 课程学分:4
课程开设学期:第6学期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是绘画专业油画方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油画风景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和画面色彩的表达能力。为了有利于最初写生时学生观察和把握色彩的整体关系,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颜色变化不太复杂、易于表达的风景来画。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使我们了解到:画面中的空间效果,可以是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作直接的类似模仿,也可以是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一个精神家园。本科课程教学目标为:
1、通过外出进行油画风景写生,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往往寄托着人类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空间的依恋和对于真、善、美的无限情思。
2、训练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和画面色彩的表达能力。为了有利于最初写生时学生观察和把握色彩的整体关系,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颜色变化不太复杂、易于表达的风景来画。
3、通过写生,学会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的内涵,并且在写生中寻找归纳个人绘画语言,从而提高对景创作的能力。
2.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进入山区、农村、有特色的城市和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风俗地区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训练,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搜集创作的素材,丰富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情感,为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做好眼界与经验上的准备。
3.本课程为理论讲授(包括讲评和辅导)和技法演示两部分组成。采用写生、创作两段式课程结构进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个别辅导法,并注重启发式教学。
二、教学基本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油画风景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使我们了解到:画面中的空间效果,可以是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作直接的类似模仿,也可以是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一个精神家园。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往往寄托着人类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空间的依恋和对于真、善、美的无限情思。大自然的景色是变幻无穷的,崇山峻岭、长河浩海无不使人激动。为了描绘它,需要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要想在艺术的天地中纵横驰骋,除了前人的经验外,还需要成熟的技巧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第一章 风景写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油画风景写生构图地位及重要性
教学目的:在构图中,实际操作时应黑与白同步考虑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美感,缺一不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提高这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初学者应该首先以构图为主要手段在画面上进行不同形色面的组合练习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重点:
1、油画风景写生构图的历史发展沿革。
2、讲解油画风景写生构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解读研究经典油画风景写生构图的特点。教学内容:
在进行构图时,对画面的组织,往往精力集中于所描绘的物象形体本身。实际上,在画面上物象以外的空白之处,也是以面的形态呈现在画面上的。工艺设计如此,绘画也如此。在传统的色彩画中,以突出的色块来填补这空白之处,实际上是处理相邻空间的色彩关系。在图案画中往往是被当作装饰物体本身的底色。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白色的纸。因此,计白当黑之说方能成立。黑白分明、轮廓清晰,使学习者增强画面构图中面的概念,是保证全幅作品整体感强的要素。翻阅我们不少初学者的起步之作,基本上都以单一色彩来作面的归纳。画小色稿如此画小色稿如此,限色的设计也是如此。画黑白画就成了我们练习的首要方法。也有不少的卷面先从上色着手,五花八门,用了很大的力气,耗尽了有限的时间,也无法摆脱琐碎混乱状况。究其原因,就是在作品初创时对物象面的认识太差,不善于从不同面的边缘影像、制定出不同形色的轮廓来。
风景写生的构图与其它绘画对构图的要求别无二致,不外乎均衡、韵律、透视等这些基本内容。但风景写生中的取景是与其它绘画有一定差别的。
切取风景中的某个局部进行绘画,是对学生洞察力、对景物特征认识的考验。一般来说,一幅风景画中应当有一个表现的主体,这一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件你所感兴趣的东西;风景中自然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结构线,这些结构线应当构成一幅风景画的主要结构;风景应有一定的纵深感,空间是风景画引人入胜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一切物体在一幅画中都应符合一个统一的透视规律。
第二节 风景画的大关系 教学目的:
(1)对画面的主次安排上加以肯定,主体方面加以强调,次要方面适当减弱。一股情况下,主:明暗对比强;次:阴暗对比弱,远景一层层灰、淡、冷。
(2)这是一般情况,针对对象光线角度不同和其他情况的变化,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它的形体、色彩、明暗来确定其在整体关系上的变化。
(3)要找出它们的色彩对比和明度对比,有时天地明度很难辨别,天地物三个形体冷暖不同,出现冷、暖、中间三个层次,这个问题是个核心。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重点:
1、我们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整体问题,只有解决了整体问题以后,才能进人到深人阶段。
2、在整体的基础上研究细节,画暗部同时画受光部,只有这样才能在画面上看出对比关系。
教学难点:
1、作画的过程中整体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学目的:
风景画的大关系表现在天、地、物,近、中、远的整体关系以及被描绘的主题和陪衬的关系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写生的关键,在选定对象后,从色彩纯度上讲,近纯远灰;冷暖上讲,近暖远冷。整体关系,画面究竟多亮多暗、多冷多暖,是带红、是带蓝,它的细微变化也只有在对比中才能辨别清楚。这里充满矛盾,要把矛盾统一起来只能把画面全面铺开,反复推敲,才能做到正确地处理。天地物同时对照,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先是天地色彩关系,如果它们的关系不正确,那么其他的色彩关系就都不会正确。画每一部分时,同时考虑色彩与素描关系,如果色彩正确,素描关系不对,就应把素描关系调整好,反之,也要加以改正,两者都得到统一,这是绘画上的要求。油画风景写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变的自然。
(一)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绘画是眼睛的艺术,要想把繁杂万变的自然景物看成一幅幅画面,对一位有经验的画家来讲并不算难,而对一个初学者来讲却并非易事,常有学生初次写生时不知从何处下手,画什么好。针对这一点,首先要解决怎样看的问题,我常对学生讲:要学会以在飞机上看地球的眼光来看眼前的一切,同时又要求有从一个物体的局部看到一个大画面的能力,意在使学生在观察时尽可能有较大的主动性,树立整体的作画意识。在教学进程中又常常遇到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学生把一些大师们的绘画风格或几种流行样式装在脑子里,而对客观物象的美视而不见,以一种主观意愿去套用一种或几种既定的样式,其实是他人绘画样式的模仿或拷贝,实质上失去了写生的实际意义。我认为油画风景写生除为了解决一些绘画的基本东西外,最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确立真正用自己的眼睛从客观自然的景物中去发现画面。这就要求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地去面对自然,正如中国古人所谓“澄怀味象”,只有这样才能进人真正的写生状态,方可收到好的效果。
(二)尊重现实
风景画的时间性很强,主要是由光线变化的影响而造成。因受光源影响,光影变化很快。所以在描绘对象时应特别注意时间问题,一般作画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严格地说两小时就使光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选择的场面大、景物多,我们可以分几次画完,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一幅作品。油画风景写生是在自然外光不断变化着的条件下进行的,较画室里作画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较短作业的练习,以进入一个完善的审美状态,并加强表现画面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增强对画面的整体意识和概括能力,以适应多变光线的变化。一幅绘画作品的完成是画家感情投入和劳动的产物,写生要求画家在面对大自然作画时有整体意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比较完善的作品来。
第三节、画面的空间
教学目的:掌握画面的空间的造型规律。绘画技法中的虚实强弱、黑白浓淡以及巧妙运用科学的透视原理能够使观者对画面认知到事物的真实。
教学课时:14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画面的空间造型规律并用到写生过程中。
教学难点:画面的空间的造型规律在写生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
我们在绘画作品里见到的一切形与色,都是作画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通过恰当的技法手段,对画面的再次创造。但是,由于是客观物象形态向画面的转移,所以画面中的形象、色彩、物体之间的联系等都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进行重新组装改造,如:意象性绘画中的各类表现形式。其中,中国传统绘画在重构、表现客观真实空间方面尤其独特,使之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样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绘画中的形象在西欧一度淡化,抽象绘画步入画坛,对画面的空间建设更加强烈地显现了对“虚拟的空间”的变异和改装。使绘画的透视空间建设趋于零度空白的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流派,已远离传统绘画透视空间范畴。但是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相当部分画家仍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手法、艺术制作来表现。
第二章油画风景写生的色彩规律
第一节:油画风景写生的色彩的基本常识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在风景写生中,学生应注意对大块色域的完整把握,天空、远山、地面、池塘,会在画面中形成十分显著的色域分布,应学会把握色块的关系。同时,老师要向学生讲授空气透视的原理,要使学生对大气在色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重点:
1、油画风景写生色彩的的形成与发展史。
2、油画风景写生色彩的的重要性和在画面的作用。
3、油画风景写生色彩的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
1、油画风景写生的色彩的审美标准。
教学内容:
在风景写生中,应表现出此时此刻此地的色彩面貌,是阴天,还是晴天,是多云还是少云,是清晨还是黄昏,一天的各个时刻,都体现着互不相同的色彩面貌。绘画者应认真观察色彩的变化规律,并把色彩作为风景写生的主要内容来加以实践。
老师要在写生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色彩的微妙关系,如树影的色彩,各种绿色有冷暖变化,远山与近山的色彩差别等等。
一切自然物体都处大气的包围之中,空气使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银灰色调,空气使远处物体模糊不清,并赋予远山蓝紫的色调,因此对空气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然色彩整体关系的认识。
1、色彩的冷暖对比
2、色彩的纯度对比
3、色彩的明暗对比
这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对写生是极其重要的。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表现色彩的关键。从冷暖看,每一种色彩都有冷暖的倾向。补色对比为三原色中红绿、黄紫、蓝橙等两个个性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使自己的性格更鲜明。黄色明度强,紫色明度弱,每种色彩明度都不一样,有的强、有的弱就造成了明度对比。色彩的纯度对比是鲜明与灰调色彩的复杂变化造成的,纯度也称饱和度。
1、从色彩的冷暖观察对象。
冷暖不能机械地理解,重要的是要学会比较,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一般有大色块的冷暖对比和两个邻接面的冷暖对比。在我们的实践中,单纯的中间色是没有的。就是在十分微妙的色彩和周围颜色对比之下,它们也都有冷暖倾向。特别应注意,在强烈的对比中灰色块的配合,使画面更加谐调。另外,冷调中有细微的冷暖对比,暖色调中同样也有细微的冷暖对比。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颤动的光感效果。冷暖各色中都有色粒的对比,在调色时调得太匀,就不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2、从色彩的纯度对比观察对象。A、鲜明色调与灰色调对比 B、灰色调相互间的对比
C、鲜明色调之间的对比
平时我们说画面有部分色调脏了,实际就三鲜明色块调灰了。纯度降低会使画面调子低沉,大量的加白也会降低色彩的纯度。画面中应注意:
1)大面积的灰色调中应由小面积的鲜明色块,已使画面更加鲜明。2)大片跳跃的鲜明色调,要有小块灰色调,会使画面更加热烈。3)大片明亮的灰色间加进小片重色块,画面会更加明亮。4)注意画中的含黄量,会增加画面中的透明感。
3、从色彩的明暗对比观察对象(色彩的黑白关系)。
用色彩的阴暗来描绘对象的素描,只注意色彩不注意明暗(素描)就会使我们丧失形体结构。观察对象时应看到由色彩体现的明暗关系。明暗的对比好坏,对色块的布置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重视明暗对比不只是画面效果问题,也会影响到客观事物精神状态的描写。
4、色彩关系构成三个方面: a、支配色;
b、色彩与光的强弱变化有关系;
c物体随着它周围环境色彩变化而起变化。
5、所谓的色彩自觉,实际是对微妙色彩的感觉能力,它不是鲜明的原色,而是某种微妙的色彩在在灰色中带有红、黄或者绿等成分。把这些微妙的色彩综合起来就是绘画上的和音,“由于画面色彩之间的对照,就获得了明亮的,朝气蓬勃的,真实美丽的洋溢在绘画上的音乐气氛。”
第二节:笔触及较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对基本笔法种类和样式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笔触和笔法,并能够在写生中运用较系统的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重点:
1、掌握笔触种类和样式。
2、学会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进行写生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勾、皱、擦、点、染等笔法及浓、淡、干、湿等墨法的种类和样式,着重掌握笔法运用及笔法造型的规律和表现方法,并使之有节奏地运用到画面中。
教学内容: 我们的手通过画笔赋色于画布之上,一幅油画风景写生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笔的历史。如果说绘画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真实情感的表象形式的话,笔触则是传达这份情感的最重要的语言词汇,它构成了一幅作品的神韵,可以说是一幅画的精神。无论我们强调画面的构成完善饱满,还是讲究色彩的丰富细腻,最终都要通过画家运笔所形成的痕迹展示于画面。
从简处人手,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进行写生创作
1、变化简单大块的景物作为研究对象,先从几大块颜色人手,画面的天、地、物的形状构成的几个大的基本色块,我们首先应认真观察找出这几个大色块之间的色相冷暖及明暗关系,使之形成画面的基本色调,在这基础上再找每一大块色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微妙变化关系,可有意识多进行一些画面构成比较简单的练习。
2、在最初阶段学生要对画面色彩进行整体的把握,经过反复达到完善。
3、通过对它们之间色彩对比微妙差别的表现,反复练习。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调色技能,积累色彩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其色彩感觉更加细腻。一幅油画作品的色彩细腻程度往往决定着它的潜力所在。
第三节: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对激发起学生的感受,他们会十分愉悦地感受自然的清新和乐趣。但这种与常人无异的感受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它需要教师动用更多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兴奋和愉悦进入观察和审视自然的更高层境界。
教学课时:14课时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并能够在实景写生中运用。教学内容: 学生进入山区、农村,首先会被从未见过的风景和不熟悉的风俗所吸引,自然能够很迅速地激发起学生的感受,他们会十分愉悦地感受自然的清新和乐趣。但这种与常人无异的感受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它需要教师动用更多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兴奋和愉悦进入观察和审视自然的更高层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普通人所看不到和感受不到的自然之美,并把这种美上升到艺术的层次。
教师必须把自然与绘画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把自然现象与已经在大师绘画中所看到自然结合在一起,并比较出绘画与实际生活中之自然的差别;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包括博大的、细节的等等,并用具体的技法把自然与绘画结合在一起。教师的引导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发现别人没发现的角度,表现与众不同的内容等。
三、教学过程管理
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风景写生练习,启发学生研究自然界外光色彩的变化的规律,探索风景画的构图和情调意境的表现以及表现技法的运用。
2、采用讨论、启发的方式,指导学生整理写生素材,酝酿构思题材和形式风格特征,注重表达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加工作品。
3、学生作业举办观摹展,并制作光盘存档
四、考核要求和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要求及方式:考查
风景写生作业
成绩评定标准:构图、色彩与光的强弱变化有关系、造型准确,有情节,风景有意境。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学校纪律。五级评定考核
五、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美术之路 色彩写生》,宋惠民 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推荐参考资料:
各种油画大师风景画集,如印象派、后印象派、荷兰画派、古典主义画派等资料。
六、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概况
1.大连桃元海写生基地,沿海,景色秀丽,空气宜人。有大海、沙滩,有山丘,有鱼船,渔民捕鱼场景,有良好的食宿条件,独立院落,院中有运动场等。
2.安徽宏村、西递写生基地,是古村落,有画里乡村美誉,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写生基地,毗邻黄山,教学条件较好,食宿条安全可靠,与我院签有合同。
撰写人:王林栋 讲师 审定人:
【六上美术风景写生】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风景画教案10-14
风景油画外出写生心得11-10
野外风景写生的教案反思06-23
素描风景写生心得体会07-24
美术写生心得感悟09-30
600字校园的风景线作文:亮丽的风景线11-13
话说风景作文07-03
垂钓风景作文07-21
西安风景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