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共11篇)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1

一、正确处理“冷”“热”专业、学校与专业、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的关系

1. 辩证看待“冷”“热”专业

所谓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 在录取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录取分数和报考人数多少的区别上, 并不表示某个冷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低或者未来的社会重要性低。专业的“冷与热”“好与差”因人而异。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 不要盲目跟风, 现在是“热门专业”, 几年后毕业时有可能变成“冷门专业”, 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不仅是相对的, 而且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 原来热门的专业现在不热了, 有的甚至变成了就业难的冷门专业。如原来的“黄金专业”IT专业, 现在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现象;而以前一些颇受冷落的专业, 如今却在不少地方成了热门专业。因此, 衡量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是不是“热门”, 最主要的是看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 看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欢不欢迎。我们在选择专业时, 要有长远的眼光, 开阔的胸襟, 如果一门心思追“热门”, 而不考虑自己的潜能所在, 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盲目追求热门, 很可能揪住的只是热门的尾巴, 等四五年毕业后, 昔日的宠儿, 已变成明日黄花。我们要考虑到从进校到毕业有四五年的时间差, 风物常宜放眼望, 选择专业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考虑将来的发展。

假如我们想选择某一专业, 而这一专业恰巧是“热门”专业的时候, 我们应该作下列思考: (1) 这种“热”是人才需求而形成的正常的“热”, 还是大家盲目哄抬而造成的“虚热”? (2) 四五年或更多年以后, 此专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如何? (3) 我是否真的热爱这个专业并且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我会喜欢与此相关的职业吗?我的潜能优势到底是什么?

2. 正确处理学校与专业的关系

按照学科 (专业) 优势原则选择专业。在保证有学可上的前提下, 在分数有竞争力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优势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 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在一个学科下, 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2007年12月, 教育部公布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 为考生挑选其相关专业提供了可靠依据。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 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中, 有12个学科门类, 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每个学科门类下分设若干一级学科, 每个一级学科下又分设若干二级学科 (学科专业) 。如工商管理是专业名称, 它归属于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类。大多数大学在招生时, 专业和二级学科是并用的, 所列专业可能也是二级学科。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时, 实际上也是按二级学科大类招生。国家批准开办的重点学科, 一般来说, 师资力量比较强, 硬件配备也较好。选择这类学科下所属专业, 能够学到扎实的知识。

从大学的发展趋势选择学校。上世纪90年代后, 政府和高等教育界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认识到单科性大学的不足, 乃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 初步建立了一批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我国高等教育界现在采用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分类。研究型大学是最顶尖的大学, 科研水平尤其突出, 学生报考自然应该选择研究型大学。我国有一批研究型大学, 要在其中挑选就要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是否能与时俱进, 是否在中国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重大的影响。还要看大学的学科是否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 是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的发展机会。填报志愿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面向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3. 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

专业是职业的起点, 但并不意味现在学什么专业, 将来就从事什么职业, 本科专业只是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 那些具有宽厚扎实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 才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近年来文理基础学科受到考生的高度关注, 而成为热门专业。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 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包括对科学知识的吸收和对工作能力的锻炼, 要为以后的研究生教育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科专业不是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的充分条件, 一个毕业生应该能适应多种职业的要求才能算比较合格的毕业生, 要开拓思路, 不拘泥于自己非做什么职业不可。当然, 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是最好的结果。

选择专业与选择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但也不是必然一致的关系。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许多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更加关注应聘者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同时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许多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也不断在更新, 因此从长远来看, 在就业市场上, 综合素质突出、学习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这方面来讲, 选择专业与选择职业不存在必然一致的关系。但是, 从现实情况来看, 还有一部分人终身都在从事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在攻读研究生时也在本专业或者本学科内深造, 从这些方面来讲, 选择专业与选择职业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在选报志愿时, 两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二、根据个人性格特征与职业特点进行专业选择

个人性格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 是确定专业选择的重要前提。选专业, 不仅要看专业本身的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 更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为此,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学什么专业会建立和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特性的专业才更容易学好, 也就拥有了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转换的选择优势。一个人对某一学科或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 不代表具有这方面的潜在动机和能力, 即便具备了潜在的动机和能力优势, 其性格特点是否适合专业发展也应该予以充分考虑。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 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都可能会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在选择大学最佳专业时, 至少应该综合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所对应的专业:

1. 兴趣中心所对应的大学专业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学习、工作等活动的内在心理需要。因此, 考生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专业, 对自己以后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也是未来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通常, 考生的专业兴趣包括文科和理科兴趣两个大的方面, 每个方面的兴趣按照学科划分为理科16大学科兴趣, 文科8大学科兴趣。兴趣优势是专业选择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2. 生涯动机所对应的大学专业

生涯动机是个体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并成为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机, 激发个人努力工作和学习, 在专业和职业方面有所建树, 因此生涯动机也是考生专业选择中需要侧重考虑的方面之一。生涯动机包括文学动机、艺术动机、社会动机、管理动机、研究动机、操作动机、常规动机等七个方面的动机, 不同的动机表现适合于选择的大学专业也是有所区别的。

(1) 文学动机强的人会被与文字、观念和沟通有关的生涯所强烈吸引, 非常喜欢以写作表达自己, 或者非常希望能直接与人沟通。最好选择文学类专业, 如汉语言文学、导演、戏剧影视文学、编辑、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

(2) 艺术动机强的人会被能有机会自我表达的生涯所强烈吸引, 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或艺术表演来表现事物, 表现自我, 喜欢具有许多自我表现机会的艺术环境。一般不喜欢从事笨重的体力活动, 对高度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任务不感兴趣, 总之创造性的活动能令他激情倍增。如果在某个艺术领域已经有了良好的早期训练基础, 就可以选择艺术类专业, 如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动画、广告学等等专业。

(3) 社会动机的人非常喜欢能够与他人接触的生涯, 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或者喜欢能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工作, 可以选择社会类、管理学类等能有更多机会与人接触的专业, 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村区域发展、法学、外交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4) 管理动机强的人被能塑造自我形象, 想做“人上人”, 并具有高的物质回报的生涯所强烈吸引。这种人希望将精力放在具有决定性的、积极的工作上, 可以自己做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工作, 最好选择管理类等专业, 如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导演等专业。或可以先学某种技术, 再学管理类专业。

(5) 研究动机强的人喜欢研究生涯, 喜欢运用分析和逻辑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挑战性的难题, 即使让他远离人群独立工作, 也不觉得寂寞, 因为知识本身在强烈地吸引着他。最好选择理学类、航空航天类等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

(6) 操作动机的人喜欢根据具体事实和资料而工作, 希望从事技术性职业, 可以运用自己的手做生产性工作。最好选择工学类等应用性技术专业, 如核工程与核技术、飞行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等专业。

(7) 常规动机强的人可能非常喜欢办公室工作, 即与组织机构、文件档案和活动安排表之类的东西打交道的工作。最好选择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3. 能力优势所对应的大学专业

一个人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不等于就能够学好选择的专业, 因为兴趣和生涯动机不代表个人具有某方面潜在的能力。因此, 专业方面是否有发展, 还必须考虑考生是否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才有可能学好自己选择的专业, 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有所成就。因此, 考生的能力优势也是报考志愿应重点考虑的指标之一。不同能力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1) 现实型的人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但交际能力较差, 比较适合工科类、农林类。 (2) 调查研究型的人一般具有数学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和研究能力, 但通常缺乏领导能力, 比较适合学习理科类、医学类、宏观经济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工科中偏重研究开发的专业。 (3) 艺术型的人一般具有写作、音乐或艺术方面的能力, 但常常缺乏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比较适合在文学、美术、装潢艺术、服装设计、表演、音乐等专业上发展。 (4) 社会型的人的长处是具有社会交往能力, 但缺乏机械或科学方面的技能, 比较适合师范类、历史学类、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 (5) 进取型的人一般具有领导和口头表达能力, 但缺乏科学研究能力, 比较适合学习外贸、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法学、新闻学以及管理类专业。 (6) 常规型的人一般具有计算机能力和文职人员办事能力, 比较喜欢从事按规定安排好的日常工作, 适合学习会计学、审计学、文秘等。

4. 个性特点所对应的大学专业

选择专业除了考虑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外, 还应该考虑到考生的个性特点。因为不同的大学专业和职业, 对个人的个性特点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如学习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和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在乐群性、世故性、恃强性等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表现, 而从事机械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人在这几方面的表现就要低一些。各职业领域对人员的个性特点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 一个人具备了学习某一专业的兴趣、动机和能力, 还要看他的性格特点是否适合于学习这方面的专业。

考生选择报考的专业如果能够同时符合上述四方面的心理特点, 这样的专业才更有可能成为考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最佳专业, 更有利于考生潜能优势的发展, 使考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要分清应用型专业与基础型专业

(1) 家长和学生选择专业时, 应该先把大学里的专业分成应用型和基础型, 然后再看学生偏向于哪一领域。如果是想搞纯理论研究, 就可以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不但可以继续攻读该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而且还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如果是为就业着想, 则可以选择一些应用型专业;而如果家长和学生目前还没有明确将来的奋斗方向, 则可以选择一些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科, 如信息、计算机等专业, 以后既可以进一步深造, 也可以顺利就业。

(2) 了解欲报考专业的内涵。例如, 它的研究领域、开设课程、培养目标, 等等, 切忌简单地从专业名称的字面上望文生义。现在有些大学为了在招生时能吸引考生, 将一些不易吸引考生的传统专业的名称改成了很“前卫”“动听”的名称, 如在专业名称中加上“国际”“工程”“技术”等诱人的字眼, 吸引大批考生报考。如某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想象中这个专业应当是研究航天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的, 实际上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

综上所述,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职业发展设想等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规划, 在建立规划的前提下选择专业。

摘要:高考是人生命运的重要一步, 志愿填报非常重要。本文拟从正确处理“冷”“热”专业、学校与专业、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的关系以及根据个人性格特征与职业特点进行专业选择等方面就专业选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考志愿,专业选择,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王中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兴趣进行生涯设计[J].职业技术, 2003 (7) .[1]王中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兴趣进行生涯设计[J].职业技术, 2003 (7) .

[2]于桂兰.大学本科生职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2) .[2]于桂兰.大学本科生职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2) .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2

曾经的“大热门”专业为何被预警?

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6年本科就业前景堪忧的“红牌”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绿牌”专业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广告学、车辆工程。

所谓“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与之相反,各项综合满意度较高,需求增长,则为“绿牌”专业。

高考前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发布“专业预警”“专业负面清单”,严格控制高校招生计划。上海市教委6月发布消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上海市高校本科专业因重复设置相对较多、连续多年招生录取率和毕业生签约情况不太理想等因素,被列入2016年度预警专业。

辽宁省则于5月下发通知,建议高校2016年度暂缓申请增设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6种本科专业。这已是该省连续第四年公布专业设置“负面清单”。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给专业“亮红灯”,旨在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预警与服务机制,将监管、服务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有机结合,为高校做好专业“加、减法”提供参考,防止高校盲目“争”设“热门”专业现象的出现。

这些曾经的热门专业为何被预警?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这与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迅速扩张、就业率却持续下行有关。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记者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查询到,全国目前共有58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而该专业的就业率却未能保持“高能”状态,全国就业率区间2013年为85%-90%,2015年则为75%-80%。

2012年,辽宁省首次开展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当时布点最多的5个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44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布点35个,英语专业布点41个,市场营销专业布点39个,会计学专业布点36个。经过预警和综合调整,几年来,已有一些高校的这些专业停止了招生。

热门专业因何变“冷”?

吉林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表示,我国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是从国家和社会长远需求出发,所谓的冷或热专业都是相对的,一些专业过热可能存在盲目性,而冷的专业也并不完全意味着专业本身出现了问题。

热门专业因何变“冷”?专家认为,这与社会需求变化、高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等有关系。

--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专家指出,虽然专业冷热的相对性较强,但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仍是专业设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每年都是艺考的大热门专业,“百里挑一”的现象很常见。全国目前共有201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毕业生规模达14000-16000人。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增多,同时登上荧屏的主持人日益多元,并不局限于专业院校科班出身,各级电视台、广播台需求持续下降。

--热门专业盲目扩张。记者梳理发现,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频频登上预警榜单,与这些专业近年来的迅速扩张不无关系。比如,目前全国共有623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毕业生规模达75000-80000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开设院校多达604家,毕业生规模达34000-36000人。

一位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表示,为了多吸引生源报考,只好多开设热门专业,让学校越来越“高大全”,虽然招生规模上去了,但这些原来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却一直上不去,部分专业低位徘徊,乃至走下坡路,因此而调整招生计划。

此外,专业人士介绍,近年来一些高校在原专业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和细分,分流了社会需求,也部分地导致原有的热门专业热度有所减退,如近年来热门的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专业等,分流了不少艺术类、新闻学专业人才。

辽宁大学副教授姜海峰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有所变化。“一般而言,新兴行业更有前景,传统产业相对有比较稳定的新陈代谢,对人才需求量要小一些。”

“冷”“热”专业转换,选择不应“跟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大一学生当初填报志愿时,对自己、对高校、对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一窝蜂”地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听起来热门的专业排在前面。

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每年有数百名大二、大三学生通过申请、考试转换专业。其中,一类是认为自己“入错行”,进入大学后重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另一类是瞄准几年之后好就业与否,二次选择一个“热门”的专业。

面对专业“冷”“热”变换,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

专家建议,理性分析冷热,不要过分跟风;专业、院校有侧重,职业规划要长远。同时,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生选择专业一定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不要跟风。”一些高校教师和就业辅导员建议。

同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徐迅表示,教育不能因为暂时的冷暖而限制了基础学科的发展,例如基础化学是所有生命科学、医学的基础,不能因为就业不好,就把本科专业取消。

专家认为,专业的冷暖会随着社会变迁而改变。考生还是要随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不能因为专业冷热而与自己的兴趣、特长背道而驰。对于高校来说,则应根据专业冷暖而调控区域的招生比。

姜海峰建议,考生选专业时应考虑到长远的职业规划,如果希望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可以首选应用性专业;如果考生有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意愿,不妨首选基础性专业。

武汉市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星说,据统计有近六成的大学生就业并未和专业对口。“除了专业机构,如建筑设计院这样的单位,其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并不看重,他们更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如工作态度、责任心、道德品质、诚信程度等,还有一些企业看中院校的名气。”

一些用人单位则表示,相比于专业,同样看重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小华说,除了专业以外,企业还看重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比如说接人待物、就业的稳定性,对自己的定位。

“许多优秀的学生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是企业欢迎的人才。”李小华说。

推荐高考填志愿怎么选择专业 篇3

1、大学专业选择一兴趣和理想为导向

专业的选择,不只是考虑热门专业,还需个人兴趣和理想为导向,建议高三生在填高考志愿时做一下职业倾向测试,以便明确专业的方向。通常都是以专业定位测试,通过选择题系统统分析出兴趣及性格偏向。同时根据性格特征和工作性质推荐适合的专业,对考生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孩子在父母面前很多时间表现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更是有叛逆的心理。而且由于高中时期接触的专业和职业信息较少,很难通过比较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考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也很难判断。所以父母不要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就给其包办专业。

2、大学专业选择二:不要跟风热门专业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家长和考生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其实可以根据对专业的理解,地域的选择,家庭情况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等多维度的考虑所要选择的专业。试问如果你认为是热门的专业,大家都会一窝蜂的选择,等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有多么的严峻,所要家长和考生大学专业选择时需慎重考虑,需要有远见。

3、大学专业选择三:职业特质为前提

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特质,因为一时兴趣选择的专业。但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因此要考虑自身优势、兴趣、性格、擅长、天赋等因素选择专业。

专业选择会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同时也决定个人命运与成就。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专业就是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而大学不仅仅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有职业规划的意识。 最后希望考生能够明白,大学期间更重要的是自我能力培养,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4

合理选择专业很关键:

2014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和家长也都在考虑志愿填报问题,一定要和家长、老师讨论合理选择专业方向。

为什么不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

在填报高考志愿中,往往出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考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专业。尽管在志愿填报中他们下了很大功夫,仔细搜集资料,甄别挑剔,从各个角度、对各种因素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鉴别,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最后选择了某个专业,但是入学后发现所选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以后的职业期待反差很大,因而心情沮丧甚至影响了学业。

小张是某高校历史系的学生,当年她在接到入学通知书时很失望,因为她原本希望自己能够被英语专业录取。

入学后,她找到学校职业辅导中心,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方向等问题,咨询了职业辅导员。经过交流,职业辅导员发现,小张喜欢英语的原因只是因为高中阶段英语成绩好,英语老师很喜欢她,经常表扬她,她也因此更喜欢英语学科,她希望能够像自己的英语老师那样将来教英语。

在讨论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时,面对一脸迷茫的小张,职业辅导员建议她在一年级的时间里先学好历史专业安排的课程,不要浪费大学一年级的美好时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多考查一些职业,继续探索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和专业方向。一年下来,她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在办理转专业的过程中,她希望转到国际贸易专业,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但由于转入时所需资料不齐,她没能如愿。

她再次来到职业辅导中心,与辅导老师讨论后,决定选择辅修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位,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做准备。在讨论国际贸易对自己的吸引力时,小张看(微博)到的是“待遇好”、“可以出差”、“有带薪假期”、“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经过申请、考试,她如愿以偿辅修了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位。

到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时,学校开始保送研究生。小张又去咨询辅导员,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她不但可以顺利通过两个专业的考试,拿到两个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还可以保送历史专业研究生。但这时,她却产生另外一个想法,放弃保送机会,报考金融专业研究生。将来到上海金融机构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满足自己对于职业的“爱好”、“高薪酬”、“带薪假”、“施展才华”等方面的期待,也可以满足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的愿望。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5

学习形式和上课时间,各校在招生简章中均已注明,考生一定要事先咨询清楚再选择,避免录取了又不能来上学,给校方造成损失,自己也添麻烦。

院校按什么比例投档,每年录取比例多少,学校对于投档考生按照什么原则录取到何专业,如何对待照顾性加分,是否招收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等等,这 些都是影响录取的关键因素,考生要询问清楚。考生还应尽量了解各院校及专业以往的录取分数线,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能上一所学校的重点专业或热门专业是考生最佳选择。其实,院校专业设置一般有专业倾向,这也是考生填志愿、择校时要考虑的。

避免误报浪费志愿

考生要仔细阅读宣传材料中的每一项,理解各类符号代表的内容含义,避免因错填而浪费志愿。《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后面注明的内容,尤其要仔细查看,对限招、系统内委培的专业不能填报,避免浪费志愿。

填报院校与专业要有梯度,拉开层次,第一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不轻视、调剂志愿不忽视。报考时,每批录取院校考生可选报两个志愿,每个录取院校可填两个专业,另外,还有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和同意调剂的条件栏。

填报第一志愿,切忌只重学校名气。有些大学虽然名气大,但其某个专业却有可能输给名气稍逊的大学。

第二志愿在录取中的作用远不能与第一志愿相比。但是,绝不应由此而轻视填报第二志愿的意义。第二志愿要与第一志愿拉开距离。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 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满额,需要调阅第二志愿甚至调阅调剂志愿考生的档案。万一考试考生发挥有失水准,第二志愿就起作用了。因此, 考生可将第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要仔细斟酌、慎重落笔。

注意兼报先后顺序

文史类、理工类、西医类、中医药类以及高职不得兼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必须填在艺术、体育类志愿栏艺术类可兼报文史类,但要先填报艺术 类;体育类可兼报理工类,但要先填报体育类;专升本专业只能在统考科目和专业课加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而且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段到第一志愿学校参加专 业课考试,专业课成绩对第二志愿学校同样有效;高中起点本科可兼报专科,但要先填报本科,因为本科需要加考史地综合科目。

除了一、二志愿,如果考生希望有学上就行,就一定要填同意调剂,避免死档。没有特殊要求的考生,可在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栏内选择同意,同意调剂的条件内不作任何选择。

实力是报志愿的根本。报考前,考生应客观认识自我,切忌脱离实际。长期来,成人考生报名选专业时,一直存在重点院校或热门专业过于集中的现象。 有的考生过于保守、不自信,也会丧失进理想学校的机会。实力较弱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那些历年来生源不足的院校和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学习形式介绍

成人高考的授课方式大体分为脱产、业余及函授三种形式,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

业余:业余授课方式一般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脱产:年龄较小或者想进入大学校门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脱产学习就是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方式,其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函授:该种学习形式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 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 间一般为寒暑假。

★ 为什么选择 专业范文

★ 专业心理测试题目

★ 成人高考英语试题

★ 成人高考作文题目

★ 大客户硬件测试专业求职简历

高考志愿专业应该如何填报 篇6

性格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性格外向的——爱说、想说、敢说,这种考生适合报政、经、管等所谓的社会学科;

性格内向的——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这种考生适合学文、史、哲这些研究性的;

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种考生擅长学工科;

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建议学理科。

2.排除法选专业

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它们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

首先考生确定是学哪一个大类,然后再把大门类下的学科列出来进行选择选。如果不好选,可以采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同时,家长也需要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给考生,供考生参考,不能不了解而随意选取。各专业相关知识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2.了解课程设置;

3.专业的就业方向;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3.看兴趣爱好等选专业

1.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志向等选专业

可以用职业测评,看看以后适合干什么,要知道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的去向。是考研?是出国?还是要就业?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别盲目跟风,追求热门。

2.还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

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和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3.家庭经济条件

就是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

4.家长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此专业家长可不可以为考生的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

填报志愿专业优先应当注意什么

这种方法就是把专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适合对某一专业有浓厚兴趣和对自己未来职业有明确规划的考生。

这种方法必须把第一志愿(A志愿)作为重点来考虑,如果填报得好的话,第一志愿就会被录取。

在填报第一志愿时,必须采取稳的方法,就是你的位次比要填报的学校的这一类专业近几年的录取的最低位次要高一些,这样被理想专业录取的机会就很大。

在专业选择时也没有必要过于执着,只要是一个学科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相差不是很大,比如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经济类,一个学科类别下有很多专业,但所学内容差别不大,所以在填报时只要是一个学科类别的都可以。

如果上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满意,到考研时再重新确定自己想学的专业方向也是很容易的。

在使用这种填报方法时,要仔细研究学校的招生计划,尤其是外地学校,招生的人数较少,专业也很少,有些学校的招生专业都很相近,这种学校的志愿就比较好填,完全可以采用冲的办法,因为不管被哪个专业录取都可以接受。

采用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一般来说,学校的层次需要适当降低,因为很多学校录取的最低分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差很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对填报志愿的人要求较高,要求掌握学校每个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

如何进行志愿填报

1、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爱好,或者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最好罗列出至少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可以上网时搜索,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

2、然后就是选择喜欢的城市,找该城市的学校,需要选择自己能上的等级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成绩与历年成绩相对比选择院校。

3、查询最近几年该校甚至该专业对应的分数线,比对自己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要填比较稳的专业,选择服从调剂。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7

2021高考生如何报考志愿和选专业

看学校。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心仪的学校的往年录取线,来综合填报,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把目标定得合理,定得切合实际,以免自己在目标未达到时过分失望。

看分数。填报高考志愿时,还要综合考虑自己所考的分数,假如分数比较高,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假如分数不是很理想,就要慎重选择所学专业了,以免因要求太高而落榜。

看爱好。选择高考志愿时,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想学有所成,最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然学起都没有意思,也容易荒废学习。

看前途。很多学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还必须要考虑这个专业的未来前景,是否好就业,是否是热门,未来是否有市场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后,才有可能选出最合适的专业。

看就业。孩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也必须要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哦,毕竟大家都希望在学成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有填报高考志愿时还是要综合考虑未来的就业意愿。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

2.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

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4.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考生填报志愿要考虑的因素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是考虑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是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填报志愿常见问题

1、什么是批次控制线?

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各省招办根据本省考生高考成绩整体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科类、各批次最低成绩标准。院校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

2、什么是院校调档分数线?

答: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如105%),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档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普通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学校的调档分数线。

3、什么是平行志愿?

答: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先从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当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即被投档。

4、什么是顺序志愿?

答: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考生的高考志愿是投档的第一要素。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5、什么是专业级差?

答:所谓“专业级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专业级差”。也就是院校在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和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各专业志愿间级差分数,如3分、2分、1分等。例如,某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级差分为“3、1、0、0”。也就是说,该校第一、二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为3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

6、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答: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明确规定,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7、什么是“双一流”?

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450余个。

8、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答:按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先统一学习基础课,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最终确定所学专业。考生在报考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时,要了解大类中都包含哪些专业(方向)。

9、什么是“三大专项计划”?

答:根据教育部政策,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计划统称为“专项计划”,包括三个: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简称为“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10、什么是体检结果

答:凡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体检,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当考生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透、检验等系统的体格检查,每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最后,主检医生根据《指导意见》,综合各科结论,出示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

11、色弱、色盲考生适宜选报哪些专业?

答: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规定限制报考的专业外,色弱、色盲者都可以报考,如哲学、法律、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数学、历史、教育学、英语、新闻、汉语言等。具体选报专业可咨询有意报考的高校。

12、不能录取与不宜就读有什么区别?

高考后英国留学 如何选择专业? 篇8

一定要选热门专业吗?

面对英国众多专业中,商科是很多人的首选的热门专业。很多原来是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也纷纷转向金融、商务硕士课程。其实英国很多大学的理工类课程远远要强于他们的商业类课程。同时,这些学生还可以选择工程管理等相关课程,使他们不完全放弃自己辛苦攻读4年的专业。

从就业方面来考虑,目前过多集中在商科的学生们也会感觉压力较大,专家提醒,在英国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对于毕业就业也是有好处的。现在选专业不仅是学术上的提高,更要提前为就业做准备,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就业市场的走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建议国内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来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不一定要看向热门专业,还是要以自身职业的规划和兴趣,及能力来选择。

英国院校排名

英国留学申请首先要选一个适合你的专业,其次看它的.专业排名,最后才看总体排名。一般来说,总体排名取决于这个大学的研究量,而且绝大多数学生申请的都是Taught Course,不是研究性质的。更何况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专业。其实在英国本土学生中,很多被中国学生忽略的大学都是他们的选择,因为他们将学校的地理位置也作为重要的考虑之一。

具体看课程设置

英国留学申请并不是很多学生想象的那么容易。而国内和国外的课程在名称上会有些不同,但具体的是要看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对口。

不能忽视入学标准

在英国大学的课程中,有些课程的名称完全一样,但实际招收的对象,对于学术背景却完全不同。这点,大家在申请时需要仔细问清楚。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9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行业技术学院

针对近年来的就业压力,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所谓的找不到工作,说白了就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找不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归根结底的就是当时所学的专业没有选择好。为了必选这种趋势的愈演愈烈,许多专家都建议,要选一个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一个当今社会热门并且在未来具有发展空间的专业。那么到底什么专业才是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呢?下面小编问您推荐几个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

一、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是当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会计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公司企业的财务,会计,会计师事务所,虽无是事务所等金融类服务机构。

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于物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科研和教育等闭门从事技术或者管理工作。

三、旅游专业。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日益丰富。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好多地方的支柱产业,而专业的高学历旅游管理人员确实非常的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旅游企业,各级政府率哟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投资开发,营销策划等业务和管理工作。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很大,目前我国的企业中有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空缺,原

因是没有能够胜任的高学历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因此人力资源专业是非常热门并且未来很有发展空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业实际操作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如人事专员,人事经理,人事总监,职业规划师等等。

2024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 篇10

我国有多所大学,好像2000多个青年才俊站在面前,风景无限、令你眼花缭乱,把握以下原则,让你坐怀不乱、气定神闲地选出心中的那个TA。

1、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候选人多少,你只能选其一,头脑清醒很重要。先选地域,喜欢哪个地方或城市,就在这几个地方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这样可以大大地缩小范围,再根据高考成绩(或预测的成绩)圈点几个大学进行重点考察,反复比较、权衡、筛选,最后确定候选。

2、明确自己的需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未来的职业方向大体确定专业,对专业方向越明确越好,这样可以有的放矢,直奔心仪大学的心仪专业,既省心又省力。因此,在报考志愿前就要把想学的专业考察好。

3、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记住女婿(女朋友)是你自己的,是你要去和Ta生活,也就是说,大学是你去上,不是别人,因此,尊重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别人意见要倾听,可以参考一下,但主意要自己拿,上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要有自己的想法。

4、不慕虚荣,找适合自己的:如果你能HOLD住得话,你可以冲一冲,冲一个名校,如果能冲的上,可能没有你想要的专业。我的建议是不慕名校、不慕虚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硬道理,毕竟专业和职业是一辈子的事情,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高考报志愿 解读专业 篇11

选择专业时,考生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呢?除了个人兴趣喜好外,在很多考生及家长的心目中,毕业后是不是好找工作,签约起薪多少,也是衡量一个专业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12届毕业生签约月收入最高的十个专业类中,工科类专业占绝大多数。其中,本科签约月薪最高的专业为地矿类,起薪薪酬为3401元;高职高专签约月薪最高的专业为自动化类,起薪薪酬为2481元。而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专业性强,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另外地矿、测绘、土建施工等专业的工作也是较为艰苦的,因此相关补助也会相对较高。

在近年来,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审计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很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率很低。

但专家表示,并不是说选择了这些专业就读,未来找工作时收入和福利就一定会又高又好。“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另外除了这些理工科专业外,目前看来,我国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很大,如果成为高级企业的经营管理人,那么收入也可能会很高。”

盘点全国本科专业就业率最高前十名

全国

2011年本科专业就业率前10名

专业名称 就业率

税务99.4

勘查技术与工程99.0

工程造价98.8

医学检验98.2

学前教育97.8

车辆工程97.6

机械电子工程97.5

汽车服务工程97.3

建筑学97.3

会展经济与管理96.9

解读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并不等于就业热门

“学校要上名牌,专业要挑热门”,这是不少高中生考大学的坚定“信条”。不过,就是因为这一信条,却让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吃足了苦头。调查发现,一些昔日的热门

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却成了少人问津的“大冷门”。

以法学为例,从2007年-2009年,法学专业连续三年成为大学本科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包括重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本科基本难找工作。

不光是法学专业,不少其他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都遇到了麻烦。目前签约率比较低的“热门”专业还有以下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在最没前途的专业,并不是说计算机没有前途,而是这个由中国高校大面积催生的专业泛滥成灾,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只能改行。或者忍气吞声的做个单位网管。

英语专业: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没有特色,千篇一律;且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泛滥成灾。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趋于饱和了,绝对是供大于求。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一个顶着国际两个字的模糊概念来混淆同学们的思想,这个专业实则理论性太虚,实践性又不强,试问工作怎么会好找?

:对口的专业很难找到,就算找到也是个很空虚的工作,事业单位往往不设置这样一种岗位。

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学的课程比较多,比较杂,比较散,不集中。课程内容包括管理的、财务会计的、国际贸易的、市场营销的、广告的、经济金融的等多方面的综合学科。课程多,但都不深,所以学完以后就是一种“半斤八两”的状态。

电子商务专业:这个专业蒙蔽了很多人,以为这个新兴的专业一定能吃香,其实大部分高校自己都没搞明白电子商务是什么,就开设的专业。结果一毕业要么转行,要么失业。

:以毕业生小盛为例,小盛在北京一所不太著名的大学学习市场营销,快毕业了但是工作的事情却丝毫没有着落。小盛从小喜欢画画,初中毕业的时候就想报个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高中,怎奈家人不同意。小盛的妈妈身体不好早就办理了病退,爸爸也已经下岗,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小盛的父母却很好强,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为一家人扬眉吐气。本着这样的想法,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家人希望小盛能学一门将来“好找工作,挣钱多”的专业。看着身边不少年轻人都在做销售,小盛一家就选择了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但是,小盛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现在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多如牛毛,虽然各个行业都需要市场销售人员,但是,“真正紧缺的是高端人才,我们这样的人太多了”。她很无奈的表示。

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并不好学,数学太难了,另外这个专业将来可以做研究或者考研。但是相较于别的工科专业来说就真的不太好找工作了。

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大一都不分专业,还是学美术的基本功,到大二(各学校而异)才分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很多高校学的都不是很,只给学生打了个大体的专业框架。

从就业总体情况来看,工科要好于理科,理科要好于文科。一些热门专业之所以出现毕业生工作难找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毕业生人数庞大;二是毕业生的期望值较高,条件差一些的单位他们可能主动放弃了。

与这些所谓“热门”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报考时的冷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抢手。比如海南大学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而在当初录取时这个专业第一志愿的人数都招不够。此外,港口航道与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错。

据了解,很多高校的小语种、轻化工程、机械、自动化专业就业形势不错。像韩语、日语专业的学生,都不够用人单位抢的。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机械类专业、化工、材料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也大都有了“主儿”。

不少专业是考生盲目挤“热”

上一篇:防止高空坠落专项方案-n下一篇:心理学在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