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ppt课件教案(精选4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方法和材料做出角;会用折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做角、用尺比画角
教学准备:情形图,剪刀、吸管、折扇、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
激趣导入通过课件出示“国旗”,引出“五角星”,再由“五角星”引出“角”。
二、尝试探究
①认识角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察看这幅图,你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1、课件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图片出示:学生在实物上找角、摸角、比划角。看图,交流信息。
2、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练习:判断角(实物展示台“球场图”)反馈交流信息。
2、老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认真察看,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3、学生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全班汇报
1看物品寻觅角、做角:课件出示做角的各种材料——老师播放乐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看一看、动动手。——小组在展示台上汇报成果。
③比角——课件演示:拉开的纸扇和合拢的剪刀,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4个钟面,并演示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四、尝试运用,拓展提高
时教案
第二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学具、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
、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3)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4)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完成教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7、8题。
(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堂小结。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
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 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39页做一做。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 2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形的美。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在认识角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袋子里的东西,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尖尖的角。然后,每人用一张圆形的纸折出一个角来,借此认识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角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即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角。
接下来,用活动角和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板,小组一起合作找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也找到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再引申到实际生活中,从大屏幕的几幅图片中,辨别哪些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找得也很好。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角来,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有的用胳膊,有的用手,有的用脚,有的用腿,各种各样的角都出来了,一节课就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ppt课件教案】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04-01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29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3-01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01-1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0-21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6-02
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01-21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