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5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调研报告(推荐9篇)
调研报告
(2015年9月)
————河南煤炭人
一、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河南是全国重要产煤省份和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发展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了以省骨干煤炭企业(河南能源化工、平煤神马、郑煤、神火、省煤层气)为主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共有矿井470处,年生产能力2.1亿吨。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所属矿井394处、年生产能力1.85亿吨,地方矿井76处、年生产能力0.25亿吨。
去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滑,我省受西部低成本煤炭冲击影响,煤炭形势比全国其它区域更加严峻,煤炭行业出现了“三降三升”现象,即产量降、销量降、价格降,库存升、应收煤炭货款升、亏损额升。2014年,全省煤炭产量1.35亿吨,同比下降11.6%;煤炭销量1.41亿吨,同比下降12.8%;商品煤平均售价(不含税)362.2元/吨,同比下降16.7%;年底煤炭库存305.4万吨,同比增加85.4万吨;应收煤炭货款67.2亿元,同比增加53%;亏损15.1亿元,2013年盈利19.2亿元。今年1—6月份,煤炭产量6171万吨,同比下降13.4%;煤炭销量 6295万吨,同比下降9.8%;商品煤平均售价(不含税)300元/吨,同比下降22.4%;煤炭库存384.8万吨,同比增加32.9万吨;应收煤炭货款112.5亿元,同比增加31.6%;累计亏损35.63亿元,去年同期仅亏损168.84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价格下滑,成本与售价倒挂。我省煤矿开采时间长、条件差,成本高,与山西、陕西、内蒙相比,原煤成本每吨高出150—200元。省外煤炭进入我省市场,在价格上有50元/吨左右的竞争优势,严重冲击了我省煤炭市场,导致煤价一路下滑。2014年我省商品煤平均售价(不含税)362.2元/吨,商品煤完全销售成本382.6元/吨,倒挂近20元/吨,今年上半年煤价持续下降,倒挂幅度增至每吨50元左右,企业亏损严重。
(二)停产限产矿井增多,职工稳定压力大。受资源枯竭、煤质差、经营亏损等因素影响,省骨干煤炭企业直管矿井已停产18处(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7处、平煤神马集团6处、郑煤集团5处),减少产能1000万吨,涉及职工2.5万人。省骨干煤炭企业减发欠发工资日趋严重,上半年累计欠发工资5.2亿元。郑煤集团上半年职工人均收入2.1万元,月均3580元,同比下降23%,部分单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欠发工资现象,矿区安全稳定压力巨大。
(三)资金压力持续增大。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营 2 运资金缺口较大。截至6月底,三大煤业集团银行贷款余额1870亿元(其中,河南能源1225亿元、平煤神马527亿元、郑煤集团118亿元),同比增加178亿元(去年同期1692亿元,其中,河南能源1175亿元、平煤神马397亿元、郑煤集团120亿元),企业严重依赖外部融资,还款及续贷压力巨大,如若金融机构抽贷压贷不续贷,企业资金链断裂,将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区社会稳定。
(四)兼并重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资金投入大。自2010年兼并重组以来,省骨干煤炭企业已累计投入资金220亿(其中,银行贷款约162亿,累计支付利息近30亿),预计还需技改投入55.6亿元。二是我省兼并重组煤矿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维护费用高,关闭退出难度大。三是涉法涉诉案件增多。截止目前,兼并重组涉法涉诉案件已达305件,涉案标的额6.2亿元。从已经生效的判决看,大多是将本应由原矿主承担的责任判由省骨干煤炭企业承担责任或连带责任,赔偿金额已近1亿元。
三、措施和建议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直相关部门和省骨干煤炭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行业脱困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一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炭企业支持力度,保持现有信用等级,做到不抽贷、不限贷、不压贷、不断贷、不上浮贷款利率,帮助企业缓解财务压力,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二是对符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自主创新、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各类科技计划、建设和改造计划,给予财政性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优惠。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关于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以及独立工矿区搬迁等优惠政策。
(二)继续做好煤电互保工作。一是坚持省内电煤采购与发电基础电量挂钩制度,实施电煤点对点保供,确保兑现2015年电煤购销合同。二是电煤货款结算周期不得超过上网电费结算周期,银行承兑汇票比例控制在30%以内。三是新上燃煤电厂项目必须有省骨干煤炭企业作为重要股东参股作为核准条件。四是对已经核准但尚未竣工的燃煤电厂项目,把与省骨干煤炭企业签订长期煤炭供应协议或增加省骨干煤炭企业为重要股东作为竣工验收条件;推动省内现役燃煤电厂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臵换等方式,与省骨干煤炭企业资产重组,实现一体化发展。
(三)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一是尽快出台涉煤收费负面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二是煤炭企业缴纳的资源价款,可专项用于支持煤炭企业解决兼并重组小煤矿的政策性补贴、贷款贴息和安全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或允许转增为煤炭企业国家资本金。三是尽快修订完善《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暂停提取煤炭开采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已提取的保证金应集中存储。
(四)妥善解决兼并重组遗留问题。一是对于安全条件差、无投资价值的煤矿,由地方政府协调,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尽快予以关闭退出。二是对于安全生产有保障、恢复生产有效益、资源禀赋条件好的煤矿,经地方政府验收合格后,尽快恢复生产。三是对于各类涉法涉诉煤矿,各级法院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确保兼并重组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妥善处臵涉法涉诉问题,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2009年一季度, 受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影响, 煤炭生产、运输和需求低位运行, 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略为宽松, 市场价格稳中趋降, 经济效益开始下滑。
1. 总体生产情况
进入3月份, 受经济危机导致煤炭需求继续疲软影响, 煤炭主产区继续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力度, 继续执行以销定产的方针, 地方煤矿产量或许仍将同比下降。“2·22”兰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一步使原煤生产受到影响, 国有重点煤矿纷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各主产区均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小煤矿复产审查力度, 在煤炭供求关系没有出现明显转变, 小煤矿复产之路艰难的情况下, 3月份煤炭产量总体继续保持较低水平。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115.6亿元, 同比增长20.7%,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5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仍处于调整之中。1~3月累计, 国家铁路发运煤炭3.07亿吨, 同比下降8.5%,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4.7%。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07亿吨, 同比下降17.5%,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3%。
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一季度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如扣除神华和中煤两户中央企业, 下滑幅度在40%左右, 目前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随着煤炭市场需求回升、价格下滑, 各项政策性增支相继出台, 加上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固定成本增加, 效益还将进一步回升。2009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共完成利润总额206亿元, 同比增长15%。
由于煤炭政策性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 再加上安全成本压力较大,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较快。2009年1~2月累计, 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9.1亿元, 同比增长146.4%。
二、行业内主要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1. 各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 我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总量出现下滑。进入今年后继续承接这一趋势, 一季度煤炭产量、运量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又持续下降。2009年一季度我国原煤总产量达60159.9万吨, 2008年同期为56591.8万吨, 同比增长6.3%;其中3月份产量为23342.7万吨, 2008年同期为21163.8万吨, 同比增长10.3%。
一季度我国无烟煤总产量达10014.5万吨, 2008年同期为9661.1万吨, 同比增长3.7%;其中3月份产量为4259.9万吨, 2008年同期为3793万吨, 同比增长12.3%。
一季度我国烟煤总产量达42857.5万吨, 2008年同期为40905.6万吨, 同比增长4.8%;其中3月份产量为16546.7万吨, 2008年同期为15373.9万吨, 同比增长7.6%。
一季度我国褐煤总产量达7287.8万吨, 2008年同期为6025.2万吨, 同比增长21%;其中3月份产量为2536.1万吨, 2008年同期为1996.9万吨, 同比增长27%。
一季度我国洗煤总产量达15460.8万吨, 2008年同期为15354.1万吨, 同比增长0.7%;其中3月份产量为5808.8万吨, 2008年同期为5843.6万吨, 同比下降0.6%。
一季度内蒙古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 同比增长了28.37%, 居省市首位。山西省受矿难整顿等因素影响, 一季度原煤产量降低到1.1亿吨, 同比下降低了13.08%, 屈居第二。陕西省产量为5, 082.9万吨, 同比增长11.42%。河南省产量为4, 238.6万吨, 同比下降11.1%。这四个省产量合计近3.4亿吨, 占全国产量的五成多。山东省产量为3, 466.8万吨、安徽省产量为3, 222.5万吨、贵州省产量为2, 299.8万吨、四川省产量为2, 215.0万吨、河北省产量为2, 157.8万吨、黑龙江省产量为1, 924.1万吨, 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2. 各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经过前期一系列张性经济政策的刺激, 我国经济在3月份已经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由2月份的49.0回升至3月份的52.4。但是,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 在欧美主要经济体继续衰退而导致我国出口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单单依靠国内张性的经济政策很难促进经济迅速回升。受此影响, 电力、钢材等基础产品需求难以迅速恢复快速增长势头, 从而使煤炭需求继续疲软。从工业销售值看, 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煤炭行业共完成工业销售值3050亿元, 同比增长20.5%, 市场销售连续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据测算, 一季度煤炭消费量6.74亿吨, 同比下降4%,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5.4%。其中, 电力行业耗煤量3.78亿吨, 同比下降8%,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8.7%;钢铁行业耗煤量1.09亿吨, 同比增长2%,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5.7%;建材行业耗煤量0.7亿吨, 同比增长7.6%,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7%;化工行业耗煤量0.34亿吨, 同比增长2.3%, 比去年四季度增长9.7%。
截至3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06亿吨, 同比增长20.7%, 比年初下降12.7%。其中, 煤矿存煤4800万吨, 同比增长27.8%, 比年初下降5.7%;主要港口存煤1316万吨, 同比下降10%, 比年初下降33.4% (秦皇岛港存煤530万吨, 同比增长23.8%, 比年初下降7.8%) ;直供电厂存煤2794万吨, 同比增长23.3%, 比年初下降35.5%。
3. 各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9年1~3月累计, 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14.91亿元, 同比下降48.39%。
一季度我国出口煤炭738万吨, 同比下降27.6%, 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1%。尽管一季度我国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 但出口金额却由去年同期的7.6亿美元增至9.4亿美元, 增长24%;这主要由于煤炭出口均价由去年同期的74.6美元/吨提高到127.8美元/吨。
海关最新统计显示, 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煤炭1359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1126万吨增长20.1%, 一季度实现煤炭净进口621万吨。其中, 3月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 3月煤炭进口量增长37.4%至572万吨。越南、澳大利亚、印尼是一季度进口煤的主要来源地, 1~3月, 中国从三地进口煤合计约1100万吨, 占同期总进口量的80%以上。
三、各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一季度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以及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加剧, 国际能源市场需求持续下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随着原油、天然气、电力价格的下滑而大幅下跌。
4月上旬,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为63.24美元/吨, 较去年7月的历史高点已下跌130美元/吨, 每吨比年初又下降了10美元左右;同期, 国内秦皇岛港口发热量为58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价格在590元/吨左右, 如果不考虑运费等因素, 已比同期国际市场价格高出150元/吨左右。
2015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招聘公告
推荐:河南银行招聘考试网
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是经河南保监局审查同意,并在河南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现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呼叫中心话务人员。
一、招聘岗位及工作地点
(一)招聘岗位
话务人员3-5人;
(二)工作性质
全职;
(三)工作地点
郑州。
二、招聘条件
1.女性(本地户口优先),年龄:21周岁(含)-25周岁(含);
2.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有保险或话务从业经验者优先;
3.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心理素质好;
4.普通话标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强;
5.能够较好使用office办公操作系统,打字速度快;
6.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
有志于从事保险协会自律、调解与综合等工作的人员也可以通过以下报名方式应聘。应聘基本条件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40周岁以下(有保险从业经验者优先)。
三、报名时间
2015年4月9日-2015年4月22日
四、报名方式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ha.huatu.com
应聘人员应将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应聘登记表、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相关工作学习证明材料以及本人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影印件或扫描件,在报名截止日前发送至hnbxxh@163.com。
五、其他
应聘人员一经正式录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以及退休制度,参照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水平执行。
联系人:马卡 葛美廷
联系方式:0371-65803696 65803699
附件:应聘人员登记表
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
2015年4月9日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省公务员|
关于如何操作反弹行情,本博以前发布过不少文章专门谈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本博以前关于操作反弹的文章。具体如何选择板块和个股?技术选股的关键是要选超跌 品种,操作顺序
1、利用软件的“阶段排序”功能,对近期超跌板块进行排序;
2、再利用软件的“阶段 排序”功能,对近期超跌板块中的具体个股进行排序;
3、结合大盘和个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进而选择出具体的个股,我 一般在一个超跌板块中,只选3只具体的个股。当然超跌的板块不只是煤炭板块,还有其他超跌板块,例如金融和地产板块。
下图是4月15日到6月30日的板块涨跌幅度排行榜,要特别重视排行在前列的板块。
这个超跌板块排行榜反映主导近期股市连续3个月大跌的主要板块。
如果上述是主要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下面是就是侧重于政策面和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分析和判断。为什么选择煤炭行业,并且不能说是煤炭整体板块。主要集中在和电力相关的煤炭行业上市公
司。我基于以下几个对行业判断。
1、政策支持,煤业重组是大众化市场信息。但是我要意识到的是,小,乱,差的煤矿整合。势必会引起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产量方面的变 化,这样的整合对煤炭的产量来说是整体减少的,因为整合的煤矿在短时间选择整顿和改造是最好选择,为生产的确定和安全因素带来一定保障。从量的角度来说有 一定的减少。其次,整合的最大赢家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能最先得到优质的煤矿。为未来的储备打下一定基础,这也增强了提升上市公司储备的预 期估值。
2、价格,我想没有第二个行业比煤炭行业有比较明确的价格判断了,全国5大煤企对发改委的合同煤价承诺,对于相关品种煤炭的盈利预判就比较明 确了,这样在对相关煤炭品种的上市公司来说确定性增强,这就为寻找在本轮行情被错杀的煤炭公司提供了基石。
3、预增中报集中披露,在已经出来的预增中报中我可以看到整个煤炭板块的预增比例较大的,也是较明确的,那么这个也是支撑了我对煤炭行业部分 标的看好的判断。
4、整体需求,有人说房地产,钢铁需求下滑,整体制造也下滑是不是对煤炭行业有致命打击。我觉得这样的判断太过于感性。我看看以下数据。
来自中信证券和煤炭网
火电发电量增速14%,及时悲观预期下也能达到12%,乐观可以到16%------中信证券可以看出钢铁,水泥的需求是有一定下滑趋势的,但是要看到的是电力需求依然强劲,那么回过头来看到 的是我对这个行业必须细分来看什么煤炭在这样提出经济转型,又是经济逐渐恢复的2010的接下来的时间中能成为投资标的呢?钢铁需求最旺为焦煤,那我排除 焦煤,在山西焦煤连续亏损和新闻媒体对焦煤行业整体亏损的信息引导下整体在次看好焦煤行业的机会不大。水泥行业,建材下乡,基建持续投入,即使在房地产投 资有下降趋势下整体水泥行业仍然有增长,水泥行业的需求主要是动力煤,电力行业,动力煤。
三大耗煤行业中只有动力煤需求是明确的,那么没有异议我选择的标的主要分布在有优质动力煤资源和产能的公司。请看下表可以持续支持我的判断:
基于以上的逻辑判断,重点投资的一个方向就明确了。更为让我感到欣慰的目前的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在煤价出现一定上涨预期的情况下,这 样的估值我想不会保持很长时间,重新的价值评判趋势必会发生这是大概率事件。对于公司的研判当然在行业品种判断定调后就显得尤为重要。
1.--------------------------神火股份
国阳新能
西山煤电
动力煤==受益电煤涨价(关联电)中国神华(601088)、兖州煤业(600188.SS)、大同煤业(601001)、中煤能源(601898)、动力煤 受益电煤涨价 :
露天 煤业(002128)、平庄能源(000780)
煤炭(焦煤 炼焦煤(炼钢,和钢铁关联):西山煤电、神火股份、金牛能源、上海能源、潞安环能 煤炭 焦煤)==炼焦煤: 焦煤 炼焦煤:
◆2010 年煤炭供需总体偏紧: 我们分析,由于明年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我们认为 2010 年不会出现供给过剩,2010 年煤 炭供需总体偏紧。电煤现货价格在明年 3、4 月份可能会出现季节性调整,幅度可能在 5-8%;炼焦煤现货价格明年全年 将保持上涨趋势。长期来看,到 2012 年,中国电煤供给会逐渐宽松;碳排放压力、碳关税,以及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将导致未来 对电煤的边际需求下降。◆交易性投资者可等待买、卖时机:目前来看,煤炭市场供需最紧张的时刻即将来临,交易性投资者可等待买、卖时机。推荐业绩弹性大的公司,以及河南、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金牛能源、平煤股份、神火股份、国 推荐业绩弹性大的公司,以及河南、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金牛能源平煤股份、神火股份、
投新集。投新集。
◆从供给侧看,炼焦煤的供给更为确定,西山煤电 西山煤电(000983)
和盘江股份(600395)成长性更好。从对冲资源 和盘江股份
税的风险来看,推荐整个山西煤炭板块,排序: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潞安环能、大同煤业、兰花科创。山西煤炭板块,排序: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潞安环能、从资源整合角度,推荐地处河南、目前产能较小的 神火股份。◆风险方面,明年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是一个高点,未来的 GDP 增速环比可能下降,且中国可能面临宏观 调控的风险。煤炭行业将面临系统性风险,届时需要考虑是否减持。2.--------------------推荐冶金煤:我们认为结合产能束缚、涨价空间、相对估值等因素,炼焦煤依然是值得超配的板块,我们依次推 荐金牛能源、神火股份、潞安环能,金牛能源、神火股份、动力煤中仅推荐兖州煤业。
3.--------------------“产业整合、兼并重组”公司为:山煤国际 山煤国际(600546)、芜湖港(关注重组第一步进展)、鲁润股份(关注资产注入 和定向增发第一步进展)。4--------------------行业建议维持“
增持”,看好 2010 年上半年煤炭股投资机会。当前,煤炭价格的上涨全面反映了煤炭基本面超越市 场预期:基本面保持强劲势头。基于强劲的行业基本面、通胀预期:我们看好 2010 年上半年煤炭股的投资机会。
推荐公司:上海能源、金牛能源、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潞安环能、恒源煤电、开滦股份。推荐公司:上海能源、金牛能源、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潞安环能、恒源煤电、开滦股份。
5--------------------6 公司或受益电煤涨价
大以合同煤生产为主的上市公司或将受益。随着电煤合同逐步签订,在涨价预期普遍确定的情况下,6 大以合同煤生产为主的上市公司或将受益。分 别是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露天煤业、平庄能源、别是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大同煤业、露天煤业、平庄能源、国投新集。目前估值最低的是中国神华、目前估值最低的是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两家企业,市场人士认为,这两家公司不仅煤炭销量巨大,价格也 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是受益合同煤涨价的龙头煤企。同时,大同煤业、国投新集都是当地最大的动力煤上市公司,也
是本次涨价预期的重点受益公司。6--------------------------.-------------------------煤炭行业 2010 年投资策略报告 我们重点推荐拥有优质煤炭资源(价格弹性高)和产能大规模增长空间的企业,
第一类:价格弹性较大的冶金煤公司,西山煤电、潞安环能、平煤股份 第一类:价格弹性较大的冶金煤公司,如西山煤电、潞安环能、平煤股份;第二类:持续受益于动力煤价格并轨的企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第二类:持续受益于动力煤价格并轨的企业,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 第三类:具有强烈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国阳新能、开滦股份。第三类:具有强烈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如 国阳新能、大同煤业、开滦股份。
--------------------------.------------.-----------------------------.------------.-----------------------------.------------.----
吕英理事长就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了重要讲话;张绍强副理事长针对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思路及重点任务做了重要讲话。节能环保部副主任谭杰向代表们汇报了节能环保工作。
座谈会上,各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节能环保工作经验、取得的成绩以及企业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对《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对如何发挥协会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更加明显。但是经济增长对于钢材消费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钢材消费强度下降明显。全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加上资金紧张,钢铁企业经营异常困难。
一、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是1992年以来历史新低。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第三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5.84%,是1992年以来新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47%,创历史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变化明显。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乏力。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土地购臵面积同比下降31.7%,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684万平方米。
传统用钢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传统用钢行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落。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金属制品业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汽车制造业增长6.7%,增速比2014年分别回落1.8、4.2、6.2、3.5和5.1个百分点。
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2015年,对钢材消耗量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1%,大宗原材料行业、传统制造行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困难重重,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造成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4%,如果再考虑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变化,粗钢实际消费量降幅更大。
二、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特点
一是粗钢产量自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5年,全国生产生铁69141.51万吨,同比下降3.45%,生产粗钢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生产钢材(含重复材)112349.52万吨,同比增长0.56%;平均日产粗钢220.23万吨。会员企业生产生铁62477.26万吨,同比下降1.31%,生产粗钢63358.13万吨,同比下降1.92%,生产钢材60947.41万吨,同比下降1.71%。
二是钢材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下跌。12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72点,降幅32.16%。从全年看,各月指数均低于上年同期,2015年各月CSPI平均值为66.43点,同比下降24.89点,降幅为27.26%。2015年,长材价格下跌超过800元/吨,板带材及管材价格下跌超过1000元/吨。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是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
三是钢材出口增长,贸易摩擦增多。2015年,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进口钢材1278万吨,同比下降11.4%。全年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10338万吨。我钢材出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拉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钢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增多,2015年发生37起,是前两年案件数量的总和。随着出口环境不断变化,出口难度不断增大。
四是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企业库存仍处高位。12月份22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792万吨,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并且低于前4年社会库存水平。与社会库存不同,企业库存高于前4年同期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底会员钢铁企业库存为141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9万吨。
五是经济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税金632.31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上年为盈利225.89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
六是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5年,钢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23.89亿元,同比减少726.23亿元,下降13.83%;其中炼铁投资同比增长5.97%,炼钢投资同比下降1.26%,矿山投资同比下降19.2%,钢加工投资下降16.09%。
三、钢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减量市场,发生了由增到减的逆转,而钢铁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的变化,虽然出现了一些企业减产、停产,由于企业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阻碍了关停企业彻底退出,产量的下降不能弥补需求下降的影响,产能过剩矛盾异常突出。同时,市场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钢铁行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较突出。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GDP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会进一步下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消费量将结束持续上升的趋势,总体进入下降通道,产能、产量、需求严重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我国钢材市场北材南运的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会员企业钢材产量中华北和东北地区产量占比48.4%,而当地消费量不足26.4%,而华东和中南地区是钢材净流入地区。同时,品种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去年12月末板材价格指数降至56.79点,同比下降33.27%,长材价格指数56.92点,同比下降31.18%,板材价格降幅大于长材,说明板材产能、产量过剩也较突出。
三是企业退出机制尚未建立,企业退出难。近两年出现了亏损严重的企业一度停产,有的企业想退出,但是企业退出通道没有打通,退出机制没有建立,退出政策仍然缺失,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考虑,仍要求企业维持生产;有的企业资金链已断裂,成为了“僵尸企业”,仍然退不出去。
四是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加重了恶性竞争。除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以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采购、销售不开发票,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有些地区在环保、安全、质量、财税、土地、用工等方面的执法尺度不
一、行政监管不严,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不够;有的地区明确要求使用本地钢材,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2016年面临的形势及重点工作
2016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钢铁行业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走势偏弱,国内经济持续降速,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对钢铁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降速以及结构优化对钢材的需求强度下降,对钢材消费拉动作用减弱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另一方面我国近期7亿吨左右的粗钢表观消费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并且随着“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有效实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钢材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带来了机遇,还将创造广阔的新市场和新需求。钢铁行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过去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钢铁行业要坚持年初理事大会上提出的“创新、减量、协同、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2016年全行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积极主动打好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攻坚战。
中央已经把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在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明确了“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臵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臵,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的基本思路。钢铁行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化解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脱困、调整、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攻坚之战,做好相关工作对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之中,协会将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做好相关工作。企业作为这项工作的主体要坚决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工作,确保化解产能过剩政策落实到位。
第二,要积极促进“降成本”政策的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明确了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六大措施。这六大措施对钢铁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为行业扭亏脱困创造了条件。有些政策已经出台,有些政策将会陆续公布,协会将把有关政策在钢铁行业的落地作为重要工作,全心全意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有效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控产量、防风险、增效益”目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是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途径,会员企业对此呼声已十分强烈。因此,今年要着重在有效上下功夫。在国内市场,协会将定期组织企业研讨协商,合理控制产量,规范销售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深化南北方板材生产企业协调组的工作,在重点品种的招标中,引导协调企业依法依规参与投标。在国际市场,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敏感产品进口对我市场影响,提出应对建议。对外努力维护目标市场稳定,加强与出口地政府、协会、企业沟通交流。继续扩展参与出口市场协调的企业范围,加强对敏感、重点品种协调和信息沟通,避免出现贸易摩擦。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调查工作,运用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会员企业权益。
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
大力宣传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继续研发、应用和升级环保节能新技术,进一步促进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大力宣传企业建设绿色钢铁,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建设美丽钢厂所取得的成绩,在社会公众中逐步树立“绿色、和谐、共享”的钢铁行业新形象。积极推进钢铁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应用,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促进钢结构的扩大应用和消费结构调整。同时,要加快推进钢铁产品使用标准升级,推进下游用钢行业提高设计规范和使用标准。
第五,密切关注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产业、微观、改革、社会等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积极研究政策对接和落地措施,高度关注去产能过程中企业债务风险防范、职工安臵等问题。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把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融合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关注“互联网+钢铁”运行模式及对产业运行模式的影响,探讨主动适应“互联网+钢铁”模式下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关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推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深入进行。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
[1][2]
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3]蓄能 23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2%;火电1005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煤电90009万千瓦、增长7.02%,燃气6603万千瓦、增长15.91%;核电27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31%;并网风电130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40%;并网太阳能发电42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66%。截至2015年底,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1千瓦,比上年增加0.11千瓦。
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10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82万千瓦。
新增电网规模同比下降。2015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7110千米,比上年下降4.50%,其中,110千伏、220千伏、1000千伏新增线路长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0.66%、0.20%和99.59%,而330千伏、500千伏和750千伏分别比上年增长79.87%、1.61%和24.78%。全国交流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9432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4.61%,其中,新增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容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1.36%、24.06%和13.36%,而500千伏和750千伏等级分别比上年增长17.54%和440.91%。全国直流工程输电线路长度没有新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容量新增250万千瓦。
电网跨省区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0.91万千米,比上年增长5.46%;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66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8.86%。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500千伏工程投运,使东北电网向华北电网的跨区送电能力达到了500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跨区输电能力合计超过6900万千瓦;糯扎渡水电站送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电东送”形成“八交八直”输电大通道,送电规模达到3650万千瓦。随着我国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列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入了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
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5年12月,随着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得到落实,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二、电源结构继续优化
受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投产规模创新高的拉动作用影响,电源结构继续优化。截至2015年底,全国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8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5.92%,比上年降低1.69个百分点;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01%,比上年降低1.73个百分点。2015年,中电联对全国97033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2.8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4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百万千瓦容量等级机组已达8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2.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发电量负增长。2015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73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水电111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6%;火电4230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8%,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核电17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64%;并网风电1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7%;并网太阳能发电3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92%。2015年,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合计比上年增长10.24%,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27.2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88小时,比上年降低360小时。其中,水电3590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火电4364小时,比上年降低414小时,为1969年以来的最低值;核电7403小时,比上年降低384小时;风电1724小时,比上年降低176小时,是“十二五”期间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四、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
2015年,在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地震、台风、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电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入,电力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电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保持较高水平。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直流输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情况平稳。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57%,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05%,比上年降低0.55个百分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设施的可用系数分别为99.600%、99.887%、99.953%,比上年分别提高0.108、0.030和0.027个百分点。全国10(6、20)千伏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80%,比上年降低0.060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0.50小时,比上年增加5.28小时。
五、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
用电量低速增长,用电结构持续改善。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933亿千瓦时,比上年仅增长0.96%,增速比上年降低3.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上年;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自本世纪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5%;第二产业用电量4144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9%,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7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0.7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1.89%,增速同比回落6.70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快速回落导致第二产业乃至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四大高耗能对电力消费增速放缓产生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波动的影响,这也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经济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用电量71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1.64%,第三产业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4.8%,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反映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1%,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家庭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居民生活用电量稳步增长的态势。2015年,全国人均电力消费4142千瓦时。
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富余。2015年,受电煤供应持续宽松、主要水电生产地区来水情况总体偏好、冬夏季各地气温总体平和没有出现极端天气、重工业用电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部分地区电力富余较多,仅局部地区在部分时段有少量错峰。分区域看,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略显宽松,其中,山东电网夏季出现错峰;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其中海南8月前电力供应偏紧;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
六、电力装备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电力科技创新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火电机组、高效洁净燃煤发电、第三代核电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高压直流断路器关键技术、大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重大专项研究等多项技术取得新的进展。高压大容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有了新的进展,世界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320kv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在厦门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和具备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
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获重大突破。随着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江西安源电厂1号机组和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泰州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相继投运,标志着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 世界首台最大容量等级的四川白马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体现了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技术,并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大型化、高参数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随着2015年世界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山西国金电力公司1号机组投运,全国共有5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第四个具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也将成为我国正式迈入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国家阵营的里程碑。
七、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能耗指标继续下降。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4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全国线路损失率为6.64%,与上年持平。
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据中电联初步分析,2015年,全国电力烟尘排放量约为40万吨,比上年下降59.2%,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0.09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14克/千瓦时。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约20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67.7%,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0.47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克/千瓦时。电力氮氧化物排放约18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71.0%,单位火电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约0.43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04克/千瓦时。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2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1.2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4.53%。全国火电厂单位发电量耗水量1.4千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2千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废水排放量0.07千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01千克/千瓦时。
电力需求侧节能有成效。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协调发展的大前提下,政府、行业、企业贯彻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共同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需求侧响应体系,加大移峰填谷能力建设,引导用户优化用电负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涉及15个省份、20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了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超额完成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任务,共节约电量142.7亿千瓦时,节约电力327.3万千瓦,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新一轮电力改革拉开序幕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2015年11月底,为配合9号文件落实、有序推进电力改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市场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分别从电价、电力交易体制、电力交易机构、发用电计划、售电侧、电网公平接入等电力市场化建设相关领域以及相应的电力监管角度明确和细化电力改革的政策措施。各省市积极行动,启动了电力改革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批复在云南、贵州省进行电力改革综合试点,在深圳输配电改革试点基础上,扩大到内蒙古西部、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重庆、广东进行省级售电侧改革试点。电力行业企业也积极投入电力改革与市场交易试点,发电企业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与大用户直接交易、跨省区交易、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多种市场交易模式的探索,一些央企、地方电力企业和民营企业陆续投资成立了售电公司,积极参与直接交易试点活动,为进一步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累了经验。
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24个省份相继开展了大用户直接交易(仅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海南、青海、西藏等7个省份尚未开展),直接交易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比2014年的1540亿千瓦时增长近2倍。其中11个省区交易规模超过100亿千瓦时。
九、积极发挥电价调控作用
发挥电价调控政策在推进电力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以中国电煤价格指数作为煤电联动的价格基础,进行电价调整;全年煤炭供应充足,价格走低,导致燃煤发电全国平均上网电价分两次下调,分别降低2分/千瓦时和3分钱/千瓦时,并相应分别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1.8分/千瓦时和3分钱/千瓦时,助力我国经济供应侧改革;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实行电价支持政策,对2016年1月1日前、后并网运行并符合超低排放超低限值要求的燃煤发电企业,分别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1分/每千瓦时(含税)、0.5分钱/每千瓦时(含税);为合理引导新能源投资,促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调整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 实行上网标杆电价随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鼓励各地通过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业主和上网电价;明确将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其他用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之前的1.5分/每千瓦时提高到1.9分/每千瓦时;明确了跨省、跨区域送电价格调整标准,遵循市场定价原则,参考送、受电地区电价调整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点对网”送电的上网电价调价标准,可参考受电省燃煤发电标杆电价调整标准协商确定,“网对网”送电价格,可参考送电省燃煤机组标杆电价调整幅度协商确定。
十、行业管理与服务不断创新
行业管理逐步规范高效。2015年,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21项、34子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审批事项。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印发《煤电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中央发电企业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目标任务书》,全年共安排节能改造容量1.8亿千瓦、超低排放改造容量7847万千瓦。合理布局清洁能源发展,全年核准开工核电机组8台合计880万千瓦,自主三代“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AP1000主泵通过评审出厂,核电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启动核准前评估。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下达光伏发电建设规模2410万千瓦,启动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力标准化管理工作,立项合计318项,加强标委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建立健全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完善的“总站-中心站-项目站”管理体系,开发完成全国在建电力工程项目统计系统,开展在建项目专项督查。统筹谋划推动能源领域“一带一路”合作,与重点国家、地区合作建设能源项目,能源装备和核电“走出去”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我国与国际能源署(IEA)建立了联盟关系,加强了与能源宪章组织的合作,并由该组织的受邀观察员国变为签约观察员国。
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中电联认真把握“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定位,健全行业服务网络,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紧密围绕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开展行业重大问题研究,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积极有效反映行业诉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适应经济新常态,做好电力行业统计和供需分析预测工作;开展首届中国电力创新奖评奖工作,推进行业科技和管理创新;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行业宣传和信息服务,大力推进行业国际化服务,加强重点领域的行业标准管理及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推进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电力行业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指导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体系,加强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为社会及电力行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稳步提升各项专业服务质量,深入开拓专业服务领域及品牌业务。
十一、电力企业经营状况较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受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全国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利润总额4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7%。其中,电力供应企业利润总额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发电企业利润总额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在发电企业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业和太阳能发电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2266亿元、735亿元、183亿元、182亿元和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2%、10.44%、21.62%、11.14%和69.69%。但是受上网电价连续多次下调、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扩大及其交易电价大幅度下降、以及发电设备利用率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未来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经营形势将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走出去”。2015年,电力企业分别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罗马尼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秘鲁、厄瓜多尔、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津巴布韦、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蒙古国、老挝等20多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共同开展战略合作。其中,国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和肯尼亚输电公司签署合同,承建东非地区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埃塞—肯尼亚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其中巴拉德维尔B核电项目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这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式项目,也标志着该技术得到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俄罗斯水电公司签署《关于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俄罗斯下布列亚水电项目的合作意向协议》。根据中电联对11家主要电力企业的统计调查,11家主要电力企业实际完成投资总额28.9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75.3%;对外承包工程在建项目合同额累计1547.7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3%;新签合同额合计472.0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8%;电力设备和技术出口总额为136.59亿美元,同比增加约153%。
展望“十三五”,电力行业改革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诸多挑战。一是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电力供应能力过剩势头逐步显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电力需求特别是重化工业用电增速放缓,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将显现过剩格局,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特别是煤电机组设备利用小时快速下降,煤电企业效益将大幅度下降,面临的挑战加剧。二是可再
中煤协会政研【2010】240号
各会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制定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附: 《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大力发展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吨煤能耗大幅度下降,矿区环境总体恶化局面开始得到遏制。但从总体上看,煤矿资源开采效率低、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需要攻关;以市场为导向,有利于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考核体系和财政税收、投资融资等政策措施需要完善。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煤炭产能迅速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行业在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增加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损害。
煤炭行业是资源开发型产业,位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高度重视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构建有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煤炭科学开发、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煤炭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
全行业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高度重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工作目标
(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煤炭产业合理布局、集群发展、集约利用、产业延伸、清洁生产和无废排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三)工作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煤炭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着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煤相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资源节约开发利用,有效控制环境损害,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煤炭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推动煤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培育新兴产业,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将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发展相关产业,形成高效开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运行的产业价值链,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到2015年,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运行的标准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大型煤炭企业基本做到全部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矿区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60%;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瓦斯抽采利用率到达6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到达80%,土地复垦率提高到50%。
三、重点工作任务
(五)努力实现总量基本平衡。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开展行业预警研究,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企业综合考虑区域市场需求、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容量、灾害防治能力、转运条件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推动煤炭转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转运效率,提升煤炭有效供应能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开发强度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保护特殊和稀缺煤种。推动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和煤焦化工产业延伸发展,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合理布局和有效衔接,促进煤炭就地高效转化。
(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地球物理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等现代高精度综合煤炭地质勘探技术装备研究,为煤矿提高开采效率、安全保障程度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提供地质技术保障。
推动煤矿高效综采设备搬迁技术装备和辅助运输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以及复杂地质条件、薄煤层和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和开采效率。推动低品位、难采煤层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鼓励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回收率高的煤炭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组织开展自动集中控制高效干法选煤、节水型选煤和脱硫、回收硫矿资源和水煤浆等技术与装备研发,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八)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济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循环经济产业,推动多元产业协调发展。
支持煤矿配套建设选煤厂,推广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加工装备和技术工艺,提高原煤入洗(选)比例。鼓励煤矿按市场需要、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研究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建设区域性配煤中心,发展煤炭物流产业。
推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生产、集约发展,促进园区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实现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集中治污,提高煤炭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
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支持大型企业瞄准现代煤化工发展前沿,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再创新,发展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工艺,建设科技含
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煤化工和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推进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
鼓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油母页岩、煤系高岭土等与煤共伴生资源,支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矿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支持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支持企业发展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矸石砖、矸石水泥),及其他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以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为重点,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九)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节能监测和能源审计,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自愿节能协议、节能设备融资租赁。加强节能监测和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推广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节能产品。鼓励企业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要求,做好新建、改扩建煤矿设计、施工和设备选型工作。
鼓励企业开展煤矿生产技术、安全保证能力、能耗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决关闭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矿和多种经营项目。
鼓励煤矿井下采用高等级供电、直联传动、变频和电力电子调速、电源污染治理等先进技术,简化矿井提升传动系统,降低煤炭生产系统电耗。
引导企业加强工序能耗管理,推广矿井中央泵房排水集中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主排水设施及相关系统“避峰填谷”、分时用电。制定新建(改扩建)选煤厂能耗标准,强化选煤能耗管理。
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开发推广余热利用、分布式供暖等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推广供热计量、调节、自控、管网和锅炉自动控制,优化矿区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研究开发煤矿热能利用技术与装备,努力实现产煤不烧煤。
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矿井地热利用、以矸换煤绿色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绿色照明等煤炭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十)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法和工艺,实现煤炭资源控制开采;支持企业优化矿井开拓布置,减少井巷工程量,合理确定掘进断面,研究先进的煤矿井下排矸或初选系统,发展以矸石换煤和矸石充填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矸石排放量,推行煤矿绿色开采。
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规定,大力推行煤层气(瓦斯)综合利用,减少矿井瓦斯排空量。
鼓励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电厂采用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和装备,降低发、供电标煤耗和厂用电率,有效控制废弃物排放。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矿井水,保护水资源,实现矿井水达标排放。指导企业加强工业用水管理,实施节水技术改造。
组织开展大江、大河流域和重要水体下保水采煤技术研究,支持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具有减洪、除涝、灌溉、饮水、生态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合理保护和利用矿区水资源。
鼓励企业编制复垦规划,开展复垦技术攻关、开展复垦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采煤沉陷区和露天矿坑开展复垦造地,利用工业广场、职工居住区、废弃土地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
支持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生态保护、节能、节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链接。
(十一)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专职管理、节能计量、环境能源检测机构,配齐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努力增加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四、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十二)加强行业指导与协调。总结推广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组织企业能效对标,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节能管理。
协助政府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评价,指导企业开展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和行业评先树优的基本条件。
抓住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遇,研究碳交易,推动行业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
(十三)组织编制行业规划。组织开展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相关规划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十四)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研究提出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规范,推动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组织编制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行业能效对标指南和行业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推荐目录,协助政府制定《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完善《煤炭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指导企业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建设,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研究提出加强节水工作意见,完善煤矿复垦技术标准,推动矿区环境保护。
(十五)加强行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推广煤炭行业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提高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
(十六)加强政策研究。进一步提出完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财税、价格、信贷等政策建议,推动煤炭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
(十七)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充实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人员,建立专家库,开展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组织推广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十八)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低碳运行培训。总结先进经验,普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知识,提高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河南2015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煤炭行业报告09-16
煤炭行业税收筹划07-26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10-07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10-08
关于煤炭行业形势及发展心得体会07-08
上半年煤炭经济形势分析汇报06-06
全省煤炭工作报告内容05-30
我省煤炭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6-25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保研09-08
县煤炭经营市场的调查报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