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共8篇)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篇1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篇2

(1) 识“人” (知人论世) 。也即“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在南渡前 (年轻时) 的李清照, 出生豪门, 衣食无忧, 生活甜美。她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这表达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快乐欢愉的情趣和无忧无虑的心境。南渡后 (晚年时) 的李清照, 面临江山沦陷、家破人亡的厄运, 愁情万种!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作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浓重感伤情调, 表达了她对故国旧园的深情眷恋。所以, 知人, 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如:陶渊明——淡泊名利, 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 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 诗风潇洒。论世, 有助于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 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诗题材丰富多彩, 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 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 文人悯之, 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北宋诗重义理, 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 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 面对异族入主中原, 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节, 因此诗歌之中有多重忠义。

(2) 看“注”。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 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 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 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 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 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序中的“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悲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再比如下面这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们思考一下诗的主旨是什么?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 临考试前写下此诗, 征求张籍的意见。朱诗以新妇自比, 以新郎比喻张籍, 以公婆比喻主考官, 表达了作者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篇3

当前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是自己学完古代文学史后,不知道诗词究竟是什么,它们本身具有什么特点,面对一篇作品该从哪些角度去进行鉴赏。有些教师对作品的解读仅仅是分析一下内容,然后把艺术方面的特点简单提几句就草草了事,对于教师提到的锻字炼句、句式、篇章结构、意境、意象、风格、表现手法等,学生们认为非常凌乱,无法系统地把握和体会,因此,当真正面对一篇作品并进行鉴赏时,无从入手。

这个问题的出现当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一是因为一些高校文学史课程压缩较为严重,比如唐代文学由过去的72课时压缩为当前的54课时,近300年的文学史要在短短的54课时上完,既要勾勒文学发展的历史,又要讲解作家、作品,即使有所侧重,课时也极为紧张。因此,教师很难再对每篇作品进行详细的鉴赏。二是因为教师没有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诗歌鉴赏的角度和方法需要教师在讲解完绪论后安排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较为系统性的介绍,比如就唐诗鉴赏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把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系统性的介绍,让学生首先明白诗歌的本质是什么,其构成要素有哪些,然后再把鉴赏时应遵循的线索和思路理顺,这种高屋建瓴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为以后的教学节省了时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艺术鉴赏。

诗歌的鉴赏应该从艺术特点入手,由形式到内容,循序渐进。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系统性地讲解诗歌艺术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诗歌鉴赏的三个最基本的出发点:言、象、意。诗歌就是由言、象、意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系统性的综合艺术。

首先,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鉴赏者面对一篇作品,首先看到的是语言文字,是由字、词、句组成的一个整体。教师应该从词类的活用、锻字炼句,语序以及篇章结构方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的第一个层次。

1.揭示作品的主题不仅要从文字入手了解其艺术特点,更要从文字入手。鉴赏诗歌要从每一个字入手。此时教师就应该提示学生要注意古代诗人注重词类活用、锻字炼句的特点,因为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可以影响整体思想的表达,或可以影响到作品风格的雅与俗。每个字、词的使用都与作家的创作个性有关。

2.由每一个字或词组成的句子在语序的安排上都会有所不同。在古典诗歌中,一个句子内部最重要、最特别的一个语序就是倒装,比如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而两个句子之间也会有语序上的不同,大致有顺承、转折、因果、倒装等关系,比如《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两个句子之间就属于倒装。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总结诗人使用倒装的目的和效果,这样学生在鉴赏其他诗歌时自然就能把握这个特点,进而明白“诗家语”的真正内涵,弄清诗歌与其他问题之间的区别。

3.篇章结构。诗歌的篇章结构涉及的主要是联与联之间的关系。就近体诗而言,绝句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起承转合;二是一气贯注。前者以王昌龄的《出塞》、《长信秋词》等为代表,后者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为代表。而律诗的结构模式也主要有两种:一是首尾两联叙事、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比如王绩的《野望》,当然还有其他变通方式;二是起承转合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

这样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学生就知道最初的鉴赏该从何处入手了。

其次,继表面的语言文字之后,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诗歌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意象与意象串联的文学,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现象。因此,诗歌鉴赏的第二步就应当由意象入手。

1.意象的人文内涵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意象来自于外在的物象,作家选取外在物象时都要依据自己感情和性格的特点进行选取,物象一旦进入作品,就成了承载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每一个意象都有人文内涵,而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意象内涵不断丰富、不断膨胀的过程,比如菊、梅、兰花等都有不止一个内涵,鉴赏者在看到每个意象时都需要明白:作者使用这个意象时用了哪个人文内涵。

2.意象不仅有自己的人文内涵,而且意象与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现象。每个意象都具有时空二维性特点,因此,在意象与意象的跳跃性中间就会形成巨大的时空空白,比如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和太行两个意象中间就有一个巨大的时空断裂带,这个跳跃中间究竟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内容,就需要鉴赏者去想象、补充,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性、凝练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意象的跳跃性是教师必须要强调的内容,因为这是古典诗歌普遍性的特点,了解了这个特点,学生们在以后的鉴赏中自然就会加以注意了。

3.学生们明白了意象的特点后,教师下一步就要讲到意境的问题,由此进入了对诗歌整体的“意”鉴赏的层次,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三个层面。意境就是由诗中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而成的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中国诗歌鉴赏分为三个层次:言—→象—→意。意境就是这个序列的最高阶段,诗人所有的思想情感几乎都融汇在作品的意境中,所以教师应该重点把意境的特点和意境模式给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

4.诗歌风格是继言、象、意后,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诗歌的风格构成要素很复杂,但我们可以从诗人字、词等的选择以及意象的选取来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比如具有豪放风格特点的诗歌,除了作者本身的豪放性格外,往往还与其喜欢选择刚劲有力的语言和大气磅礴的意象有关,正如《二十四诗品》“豪放”品所言:“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因此,学生从语言和意象入手即能大致判断出作品的风格特点。

再次,诗歌的鉴赏除了言、象、意,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音”。每一个汉字都有三个构成要素:音、形、义。自从齐梁时期“永明体”开始区分平、上、去、入四声后,中国古典诗歌就由自然的艺术转变为人工的艺术。唐诗的“平仄”格律就是由语言文字的“音”总结出来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诗歌格律方面的知识,诗歌的格律无外乎以下几个内容:对仗、用韵、平仄律、节奏。

诗歌是一个大的系统,诗歌的鉴赏需要从对艺术特点的鉴赏开始,逐步深入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从诗歌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各个要素的特点入手,才能做到有迹可寻,有据可依。泛泛地讲解无益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当然,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以引导,而且还要结合大量的作品进行反复的训练。掌握了诗歌艺术方面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赏析诗歌的能力。

古代诗歌的写景角度 篇4

江西省乐平中学

饶春平

景物描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几乎翻遍每一首古代诗歌,我们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所以在高中生的诗歌考试题目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如此一类的题目:

① 诗歌的××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② 诗歌的第×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③ 这首诗歌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④ 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这首诗如何写×种景。⑤ 本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手法上加以分析。⑥ 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⑦ 请简要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在解答上述诗歌题目的时候,问到诗歌写了些什么景物,不少同学大多能答出来,只是有时概括的不完整,表述语言欠美丽;但一问到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或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诗歌是如何写景的,是如何写×种景的),以及要求答出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不少同学就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或一答就错。

应对方法:要做此类题目,关键在于掌握写作时表现手法有哪些,常见的运用于如何写景方面的表现手法又有哪些?

归纳如下:

① 从空间(上下远近)角度写景。

如袁枚的《春日郊行》首联“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从远景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清明”远景,远处的“青山带雨”好像是一幅有意要画出的清明美景;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诗歌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机盎然的春日图画,也于诗歌的结尾“劳劳官走江城北,争怪长条日相迎”中将对宦游奔走的厌倦很好的表达了出来。作者于诗歌中流露了两种主要情感,一是对田园生活的爱,一是对宦游生活的倦。② 着眼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如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第二联“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上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从听觉角度,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这一联从视和听的角度将“西溪无相院”环境的清和静极佳的写了出来。

③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

如范仲淹的《御街行》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

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诗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动的是“坠叶”,静的是“明月”。其实就全词来看,该词就在这动静的结合写景里于秋夜的寒冷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④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方法去写景。

如李商隐的《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问:这首诗是如何去写雨的?答:四句诗没一句写雨,却处处写雨。诗歌没有从正面去写雨,而是从侧面,运用了侧面描写去写雨。写了刚开始下雨的时候,雨是随着林霭一起飘落的;后来,到了晚上,雨又随着夜色侵入人家里,将它的凉意同夜的凉意一起带给了万千家;灯虽然离窗户很远,但因为天下了雨,人坐在灯边也感觉到了雨水带来的冷意;空荡的庭院中雨水掉落下来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近,那么清晰。⑤ 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如张养浩的《【中吕】朝天曲》“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看鸥鹭闲游戏。农夫渔翁,贪营活计”,运用的即是白描的手法写景,以简洁的景物刻画和堆叠,以及人物形象的简笔勾画,给读者描写了一幅闲适、悠远的乡村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⑥ 运用虚实相生(结合)的手法写景。

如李商隐的《细雨》“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诗歌运用虚写,从想象的角度,将雨想象成了白玉堂前飘浮下的帷幕,天空这张碧牙床上卷下的簟席,更把雨想象成了楚女(神女)沐浴后飘散下的长发。整首诗歌想象奇特而切合雨的特点,把一场普通的雨写得浪漫而美丽。这是一首运用虚写手法写景的好作品。当然在有些诗歌中的写景,有时是既有虚写,也有实写的,往往虚实结合运用,这一点要同学自己去判断,并能指出诗歌中哪些句子是虚写,哪些句子是实写,以及它们带来的好处。

⑦ 色彩烘托、对比、渲染的手法写景。

如杨万里的《过杨村》中间两联“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诗歌从绘色的角度,运用色彩的对比,描写了田园风光中的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优美、静谧、绚丽的田园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⑧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如左纬的《送别》“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中写杨花飘飞的景色,就用了拟人、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自己的送别情极好地融入到了对杨花的描写中,说自己的别情就像那无赖的杨花一样充满了整个的天际。

古代诗歌的描写离不了景色,景色描写也往往在古代诗歌中很容易碰见,读懂了古代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在某种程度上同学们也就读懂了古代诗歌中的情感,因为古人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很多的情感古人也在诗歌中借用对景物的描写或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出来。希望同学们能对古代诗歌多读多归纳,于学习中不断感悟我国的古代诗歌。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也见到这样一类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

(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6)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无论开放还是限制都是要求对古典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

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古诗名句鉴赏-写景篇 篇5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7、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0、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3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说鉴赏角度 篇6

一、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具体考查角度: 1.分析故事情节 2.鉴赏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

4.鉴赏写作技巧 5.探究题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总结: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3、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二、表述格式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四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塑造形象?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对比、衬托、抑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象征等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3.小说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

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 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阅读;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或暗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

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主人公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1.出人意料的结局。(《项链》)①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药》《杜十娘》)

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②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小说的常用结局及效果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越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4.戛然而止结局。

留下了“小说标题赏析题解题思路空白”(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想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1.题型:为什么以此为题?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试分析题目的作用。给文章加(换)题目。2.解题思路:

⑴通过联系、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来理解标题含义。3.答题模式:

①标题表层的具体意思(文中具体的XX); ②与主题表达、形象特征相关的深层意思。

答题技巧

1、先看标题的本义:

内容(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与„„相呼应)

2、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线索 贯穿全文 / 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3)主旨 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4)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最后分析其效果

(题目本身特点)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五探究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者背景看

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

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情节特点

1、开头特点:倒叙,设置悬念。作用: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结尾特点:(1)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浪漫主义的想象(3)戛然而止,引发读者思考 3、伏笔暗示

4、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张一弛,张驰有度

5、情节偶然巧合。作用:使故事情节具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突出文章的主旨。6、人物出场:先声夺人;层层渲染铺垫。7、表现手法:烘托,对比,抑扬,侧面描写。小说标题赏析题解题思路

1.题型: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2.解题思路:

⑴通过联系、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来理解标题含义。

⑵常见作用:①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②总括全文;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④暗示或点明小说主题,如象征某种精神品质;⑤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3.答题模式:

①标题表层的具体意思(文中具体的XX); ②与主题表达、形象特征相关的深层意思。

1、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内容(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与„„相呼应)

2、再看标题形式作用:

(1)结构(线索 贯穿全文 / 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3)主旨 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4)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最后分析其效果

(题目本身特点)

高考写景诗鉴赏攻略 篇7

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诗人利用这些物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思意趣。“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说,诗词当中的那些意象都是经过诗人感情过滤的具体物象。

一个诗人,面对大自然或社会场景,所看见的东西不一而足,但不一定都得把它们写进诗中。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选用了四个物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人来到塞上,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些”,而不是其他的景物?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大漠”一词能够突出沙漠的空旷,给人造成心理的失重感。“孤烟”不仅仅给人孤独的感觉,还能反过来衬托沙漠的空阔;其次,“长河”一词,让人看到的是黄河水的滔滔不尽,想到的是时间的永恒。而“落日”又让人感觉到时光易逝的紧迫。此时的作者,真该慨叹自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时在同一首诗中的意象是经过移植组合起来的,甚至是想象出来的、虚幻的景物。如杜甫的《月圆》(2015年高考安徽卷)中“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六句,都是眼前实景:孤月当空,请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而结尾“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却不是实景,作者在这里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故园桂花开放,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可见,优秀诗词中的意象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挑选的,因为这些物象能够寄托诗人复杂的感情。

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是意象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整体感觉。意象在诗句中是明确的,意境却隐含在众多的意象之下,必须由读者把意象逐个筛选出来之后,经整体感知,再综合概括才能得出。

表达意境的词语一般为形容词。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阔,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或幽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空明澄澈,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或沉郁寂寥,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或荒凉破败,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但表达意境的形容词和诗句之间绝非一一对应关系,有时不同的词语可以被用来概括同一诗句的意境。如“幽雅明静”和“和谐静谧”区别就不是很大,能把意境大致概括出来即可。

鉴赏意象和意境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象”,更要把握其中蕴含的“意”。诗中说“大漠”“落日”“明月”,而不说“沙漠”“太阳”“月亮”,都是被赋予了诗人之“意”的。捕捉意象、概括意境的能力在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准确地推知诗人在诗中的感情。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在寓情于景的诗词中,写景而不只是为了写景,抒情而不明说感情,情在景中,含而不露,因此诗歌显得蕴藉悠远,耐人回味。

如赵执信的一首《秋暮吟望》(2014年高考四川卷):“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后面的问题是“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分析诗中作者的感情,首先要看到“不为秋悲”的字眼,说明作者有“悲情”。再联系诗中的意象也可以看出来: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无姿的菊、短烛、低横的北斗等,全是冷色调的词语,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叠加在一起能组合出凄清冷静的意境。这种意境之下,作者的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就可以被推知出来。

欣赏借景抒情类诗歌的一般步骤分为三步:首先筛选诗歌中的全部意象,然后根据意象中的“意”来概括出诗歌的意境,如“寒山”的“寒”、“斜阳”的“斜”、“落叶”中的“落”等,它们既表明了物象的状态,也是诗人在特定心情之下的视觉再现。概括出意境之后,即可判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样的意境,就会有与之接近的感情。一般情况下,春机盎然的意境就会有恬静愉悦的心情,而凄清冷静的意境就会有孤独寂寞的心情。总之,意境好心情就好,意境不好心情就不好。

三、借景说理

并不是所有的写景诗都抒发诗人的感情,有些诗歌是作者在看到特定的景物之后,突然悟出相关的生活道理,并用诗歌的形式一吐为快。人们常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虽说有些绝对(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诗里面也有说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以后说理的诗歌多了起来。在写景的基础上说理的诗歌,著名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的《观书有感》、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对借景说理的诗歌,不能再用分析抒情诗的方法,即不用再去关注意象和意境。阅读时应该先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并由此联想到它和道理之间的逻辑关系。诗中所包含的哲理更需要读者依据特定的诗句去领悟和概括。

如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是“离离原上草”先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这些草的特点是“一岁一枯荣”,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年年如此。作者最后总结出一个规律:即使野火把它从地面上烧掉,但是它的生命并不会结束,东风浩荡,那些小草又勃勃地冒出地面。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展开相关的联想,这里的“草”只是一个代表,那些像草一样看似卑微的生命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错误地把哲理诗当作抒情诗来分析,就会误入歧途。用筛选意象的手法看,《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原上草”“野火”“春风”三个意象,但这三个意象比较分散,不能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意境,所以也就不能推定作者的感情。

四、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我们知道了在古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中万物皆着“我”色彩。景色清新明丽,感情就会轻松愉悦;景色荒凉衰败,感情就会凄然颓伤。但似乎也有特殊情况,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排列出很多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都能寄托“断肠人”漂泊异乡的痛苦,唯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整首曲子的格调好似不太协调,令人费解。

一般来讲,在古诗中景与情之间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哀景衬哀情。但要注意有时所写景物,是从对立面的角度来反衬诗人心理的,即利用良辰美景来反衬忧思愁苦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黄庭坚在《清明》(2011年高考江西卷)一诗中开篇写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从下面注释可以看到,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因此诗人心情一定很不好。又从首联的后一句中的“自生愁”也可以得到印证。但第一句却写“佳节清明桃李笑”,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清明佳节,春光明媚,桃李争艳,我在荒芜的田垅却自生一种哀愁。

至此,可以说“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天净沙·秋思》的作用也不难理解。“小桥流水”固然是一番温馨的景象,“我”多么渴望它即刻就属于“我”。但那毕竟是“人家”,“我”远在天涯漂泊,乡关何处?

有时候,诗中描写动静结合,别有情趣。如江湜的《山寺夜起》(2013年高考山东卷)“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如白云”是对烟的静态描写,写出了烟像云一样的烟色,而“流来”描写了烟的动态。此处动静结合,突出山寺美丽的夜景,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都属于反衬手法。理解了融情于景,还要看到乐景与哀情的关系,不能硬把两种感情色彩不同的意象概括在一起,揣摩不出作者的真正意图;还要看到动静变化,体会写景之妙。

五、固定意象涵义的方法不可取

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坚贞”的代名词,“蝉”是“清高孤傲”“珍惜时光”等语义的同义语。因此就有人主张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去把握,好像对待数学公式一样,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只要把这些“成见”代入进去,就可以理解作品了。殊不知,只有在整体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才能看到诗中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果固定了意象的涵义,并依靠只爪片鳞的意象去反推诗人感情,往往越想越乱。

大多数学生都是小学时候就接触到了李白的《静夜思》,里面有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被告知“月亮”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着思乡之意。在后来阅读古诗的过程中也偶尔遇到这种情况,于是这种理解就根深蒂固,不再改变。

“月亮”大概是古诗当中最受诗人青睐的意象,它当然也就被赋予千变万化的感情。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明月成为了诗人的朋友,李白邀请明月喝酒,可以让人看到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但是自己、影子、明月三“人”一起喝酒,实际上还只是一个人在喝酒,邀请明月更让人看出李白的孤独寂寞,此处并无思乡之意。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也写到了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明月”透过松林,照在流动的溪水之上,让人看到一阵空山新雨之后那种澄清透明的意境,诗人的目的是要表现自己“山居”的悠然闲适之情,也无思乡之意。

而张孝祥在《水调歌头·金山观月》中写道:“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词中所描写的月亮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这里用万里皓月营造了一个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也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和旷达的胸襟。

所以,理解一首诗歌,应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从诗歌的标题、诗句和注释中的背景介绍,去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然后通过分析该诗中意象的情感色彩来强化这种认识,切不可用固定的意象涵义去死搬硬套。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篇8

一、能力要求

1、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撷取信息,要对人物的年龄等外貌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以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作出阐释。

2、正确理解词句

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3、鉴赏表现手法 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准确把握形象

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2)赏析:梅具四德五福,又因风姿清峭孤高绝伦乃花中君子,文人骚客多清高自命与梅之品性暗合,故二者常相结缘。历来咏梅诗句,何止万千,自林和靖《山园小梅》后,吟咏基调已成,此后所作,多循定例,似难翻新。明初大家高青丘横跨两朝,文笔逸群才华横溢,一洗元诗纤柔侬丽之习气。此作以赋体咏梅铺陈出新独具一格,下笔飘逸绝纶,清雅超拔,实见梅之高韵,乃不可多得之佳作,实可传诵千古也。

首句破空,不同凡响。琼姿一词状极梅态。后一句反衬,疑中寓答,瑶台仙姿何以谪落江南,用意并非询疑解惑,而在于突出梅之仙灵气骨。拟梅喻仙并非高之独创,前人早有“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之句,但正犯直叙未免显呆,青丘之妙,妙在手法灵活,故而引人入胜。律诗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效用,首联破题手法如何往往奠定了全篇的基调。首联高调若此,若是寻常作手文气不继,往往难以为承,有全篇一泻千里之虞,且看大家巨匠如何承接。山中雪林下月造境得力诗笔如画且蕴意深远,山中雪喻梅之风骨,林下月喻梅之品格,雪之晶魂月之皎华与山中隐士林下玉人相得益彰,境界融洽,类比精当,风雅兼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而称其名句,试想如易境相处,何以显梅超拔之姿绝尘之气,效果一能如前否?后世曹公雪芹与冰心女士深爱此联,各自于行文中分别借鉴。

颔联两句另暗藏袁安卧雪与罗浮梦仙两典,知者一粲更得其厚处之妙,不知者也不碍欣赏其造境出尘高雅句法灵秀工巧之妙。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深谷难显峰高,窃以为律诗全篇足气雕饰,四联箭拔弩张反而只见小气刻意,以上两联之强势,颈联不妨稍收,故而“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笔调从容若闲,行有余地,正是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颈联视角转小,以小见大,进一步在细节上衬托梅的清峻形态与高洁品格。竹与梅同列岁寒三友及四君子,白石有句:“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故而诗人将竹梅并于一句中相互烘托,物虽各异,情亦无别。残香句见于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绝世风姿不见容于浊世,漫赢得残香漠漠。诗人借放翁酒杯浇个人胸中块垒,暗有怀才不遇书非所用之伤。想豺狗当道群氓毕集,宵小蠢碌辈即成时用,而门有弃妇野有遗贤,古今同概也,何日得见《礼运大同》所托之太平盛世哉。咏物诗要求“不即不离”此亦为例也。

中两联虚实交陈,全出于诗人想像铺称,但笔法开合吞吐,匠心独运,足以师之。

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尾联回笔收束,因诗家公推南朝何逊为咏梅肇始,而诗人尾联自诩除何逊外不作第二人想,青丘才大如海,傲物之情溢于言表。“数去原无君傲世,算来唯有我知音。”文人若无傲骨,何以为天地立心?何以为生民立命?何以为往圣继绝学?何以为万世开太平?独立东风,自开自落,安处闾巷恪求其道不移大志,正是读书人本色。君不见时下文人多无傲骨,但余谄颜,如此敢笑高青丘乎?

3、《白梅》赏析《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注释〕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

[赏析]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解说]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点评]描写的景物的特点:①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②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③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公而无私的精神,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道一体的思想体系以及出世和入世的生活艺术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句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4、《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赏析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②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③(1)作者介绍: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绿华吟榭诗草》。龚自珍为晚近文学的疏凿开山手,其词亦光怪陆离,不为前贤藩篱所限。

(2)注释:①“鹊踏枝”即“蝶恋花”。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②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春不住:春去了。③折取: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赏析: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时以“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戒教之。然而时代却无情地偏偏要陷其于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龚自珍是慨然而愤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来自人才选拔的科举制给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龚定庵,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峻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的龚自珍省悟到时世与人才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不合时序,只能枉有痴情;“阳春”已暮,必然名花无主。词人将“明如许”的“孤花”置于“藤刺牵衣”,春草丛芜,飞絮漫舞的背景前,那种反差是如此鲜明。龚自珍二十二岁时作的《金缕曲》中曾强烈表示不愿做雕虫小技的匠工:“纵使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他何尝早早愿意“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甚而去草野伴青灯?他的使命感,责任心是被现实剥蚀掉的。“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后来他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中抒述的这番心声,正印合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这个痛苦的判断。“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和“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写出了“废”。

上一篇:如何编写教学大纲下一篇:落红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