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共10篇)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1

目前,关于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机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在促进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能源生产、输送、消费、交易等环节梳理坚强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构建坚强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框架,以期对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支撑并促进低碳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制高点。低碳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智能电网在促进低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前提下,兼顾社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将高级测量体系、传感技术、通讯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和储能控制等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传统的物理电网;引入了新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在电力系统的电力输送过程中,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电力输送功能,并且还能有效保证其安全与稳定。智能电网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低碳经济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分析

4.1促进能源替代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

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和目标是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为电能的清洁生产奠定了基础。为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智能电网调度技术也使得调度系统对大电网的驾驭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风险防御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能够实现灵活高效地调控和良好的市场调配。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同时,充分发挥大电网的联网效益,减少发电装机容量,降低火电机组启停的能耗,促进低碳发展。

4.2 提高能源利用和输送效率,促进能源输送环节的低碳化

智能调度系统和灵活输电技术(FACTS)的推广应用以及与用户的实时双向交互,可以改善电力负荷曲线、优化系统的潮流分布、减少输配环节损耗,提高能源的输送和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助于推进我国能源输送从输煤为主向输煤输电并举转变,从传统化石能源输送向以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为内涵的二次能源输送转变。

4.3 控制终端节电,促进能源消费环节的低碳化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2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网智能化,支撑作用

1 电力通信在电网智能化中的作用背景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之而来的是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在这样一种现实的背景之下,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就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和目的。我们国家的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的时候首先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规划, 从此开始在全国范围掀起了电网建设的新高潮, 在建设过程当中, 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电力通信在电网运行过程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感知、交互和传输, 以此来为整个电力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往往将其称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我们在进行智能电网的设计与建设过程当中, 无疑会大量涉及到高压电网的建设、电力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等, 这就意味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具备了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和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更新等新特点, 这样一些改变和新的特点都使得智能电网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接入方式更加多样化、接入环境更加复杂, 当然, 这样一种改变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良好发展与进一步开发, 总而言之, 将电力通信运用到电网智能化进程当中去,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在本文当中, 也正是结合了智能电网本身的特征以及对于电力通信的实际要求, 来对电力通信在智能化中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2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的提出

早在2007年的时候, 华东电网公司最先启动智能化电网的可行性研究, 次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推广使用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 这样一种工作的进行实际上就真正踏出了探索电网技术的第一步, 一年以后, 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计划, 开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相对良好, 且已经在整个国家内形成良好的总体发展趋势, 到了近些年更是成为了电力通讯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所在。通过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观察与总结就不难看到, 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都较多的涉及到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等问题, 这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言都是非常基本的保障, 需要切实的通过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和完成。

3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支撑作用

在电网建设与运行的各个环节当中都离不开高效电力通信服务, 必须通过这样一种途径来实现发电、变电与送电等关键步骤, 基于此就可以看到,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实际上担负着自动化控制、商业运作以及现代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责任, 其重要性和关键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电力通信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须通过电力通信质量的保证来尽可能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智能电网当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起双向、实时且高速的通信系统来, 这样一种要求和目的的实现就有必要通过通信系统来为智能电网的保护与控制提供详尽、精确而大量的数据来。尤其是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 光纤通信等都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 电力线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等也同样在此过程当中受益匪浅。在工程实践当中, 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电力通信技术在电网智能化当中的支撑作用, 一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资金的投入, 通过相关配套设备的完善来建立起完整的综合性配套网络,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实现电力通信通道建设、环境管理以及性能升级。当然, 在此过程当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这同样能够为电力通信技术在电网智能化当中起作用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4 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电力通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尚处于初期, 在我们国家的电网当中应用最多的通信方式就是电力线载波和微波通信, 这样两种通信方式的显著特点就是规模小且技术明确简单, 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很好的发挥过作用, 但是在现当代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大前提背景下, 这样一种规模和技术层次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要求, 这既包括电力系统规模本身的不断增加, 也包括用户对于电力系统传输质量与容量要求的一再提高,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到的就是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复杂程度也是有所提高的。总而言之, 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的形势和背景下, 光纤通信切实成为了电力通信的基础网络设施。

我们国家在多年的建设过程当中, 主要是在国网公司的骨干通信网当中来建设各级电网网架, 并切实满足电网安全保障当中的三纵四横, 可以看到的是, 在此建设过程当中, 应用光缆的实际长度较长, 几乎达到了40万公里, 在覆盖范围上也是全面覆盖了各级变电站, 在应用方式上也是综合利用了电力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不同的方式。针对于此所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对一些覆盖率较低且通信规模小的地段, 可以在用户侧通信方面进行采集通信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于城市而言, 可以大力开展宽带接入试点工作, 这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服务模式。

通过上文当中的阐述就可以看到, 随着智能电网的兴起和大力发展, 电力通信技术要相应的经历从明线、同轴电缆发展到光纤传输、从横交换发展到程控交换以及从模拟网发展到数字通信的发展阶段, 这样一些发展阶段的转变与进步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电力通信逐渐成为了智能电网的神经中枢, 不仅是成为了智能电网进行一切业务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也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有效地支撑起了整个智能电网的发展与进步。

5 电力通信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

我们在对电力通信的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说明和分析时, 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体系来进行探讨:第一个体系就是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的是网架和装备等基础设施, 第二个体系就是技术支撑体系, 这样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国外传入的已经成熟的工艺技术和信息通信行业当中的新发展状况, 第三个体系就是应用体系, 在智能电网当中, 应用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就更为广泛, 涉及到整个系统运转过程的全阶段, 具体来说, 依次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 下文当中将就这样一些具体的方面, 从智能电网自身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体系出发来进行分析, 最终得到智能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5.1 发电领域

电力通信在发电领域内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水情预报、水库调度和电力市场交易等三个具体的方面, 除此之外还包括系统整体的运行监控与新能源的接入等, 智能电网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能够很好的接受和消纳新能源, 然后再就新能源的安全接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说明和研究, 最终从技术的高度上将存在的问题解决。其中新能源的接入主要包括通信接口标准的制定、接入以后电能质量、功率以及电压等各个方面参数的调节, 而新能源的发电控制则包括启动、停机和低压穿越能力等。

5.2 输电领域

电力通信在输电领域当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继电保护、安稳装置、调度控制和实时数据传输之上, 除此之外也包括可视化检测、输电检测和安全预警等方面, 在电力通信应用于上述过程当中时,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首先一点就是要建立起特高压的骨干网架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来对容量大、距离远且要求低损耗的电能进行输送, 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良好的方式促进了我们国家电力工业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事实上,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 最为关键的要求就体现在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和监控状态上。总而言之, 在将电力通信完善而良好的应用到电网智能化当中去时, 就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通信方式来实现不同机构、装置的灵活接入, 这也是智能电力通信对输电网的要求。

5.3 变电领域

通信技术在变电领域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和可视化运行上,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 由于智能变电站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流行, 使得其也成为了智能低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是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较为严谨和丰富的数据与控制对象, 另一方面是能够通过多种通信和控制保护技术将其应用到智能变电站当中去。

5.4 配电领域

配电领域的建设在整个电网智能化当中都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环节, 这主要是因为智能化配电网自身就具备比较好的系统集成互动、自愈以及兼容性, 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集成了现代计算机、高级传感和测控等多种技术, 灵活程度和应用效率都比较高, 而且也建立在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的通信网络基础之上, 因此具有更佳的电能质量。

5.5 用电领域

用电领域内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电信息的采集、高级计量的管理和互动营销管理之上, 针对于此, 对于电力通信的应用实际上最为强调的就是对通信方式的合理选择, 希望通过一种合理的选择来构建起用电通信网络, 最终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电网与用户之间的良好高效互动。

6 结语

可以看到的是, 我们国家的电网规模始终都在不断扩大, 相应的容量也在大幅提升, 尤其是以光纤为代表的电力通信技术更是明显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在不久的将来, 电力通信技术还将在骨干通信方式、网络传输以及传输技术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发生变革, 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 保证智能电网发展与应用良好的势态和前景。

参考文献

[1]焦晓波, 周雅.电力通信系统下一代广网络的分析与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7)

[2]王勇, 利韶聪.电力通信业务应用及发展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 2010 (11)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062-02

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机械和信息技术逐渐取代人们来完成重复性作业,这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种必然趋势,在未来的生活之中,电力系统同样会完成这类改变,也就是通过电脑和机械进行相应的调控,在现代之中,逐渐诞生了将调控进行一体化作业的概念,在这里进行相关的分析,希望可以有效带来提升。

1 电力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也就是将电力监控系统和调控系统进行统一作业,监控系统负责将系统的状态信息进行描述,进而通过控制中心对于系统状态进行评定,发布调控指令,进而完成整个系统调控的自动化。这种工作模式减少了人工的投入,将传统的变电站值班变成了历史。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电力调控一体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调控部分,负责具体的调控行为等,另外一部分是运维部分,由专门的运维人员来负责相应的设备巡视等工作。

在现代智能电网的组成之中,需要承认的是,智能电网仍处于初步阶段,所以说很多工作尚且不完善,电力调控一体化便是如此,作为智能电网之中的试点项目,其负责的便是电力调控和监控。在这个阶段,进行相关建设,便是提升智能电网的普及程度,进而将电力调控进行智能化的提升,充分保证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进入现代化模式。传统模式之中,电网调控负责相应的电网调度,进而导致了自身工作较为复杂,在复杂的工作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而且在实际工作之中很容易出现分工不清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说传统模式应得到改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电网容量等方面也进行了提升,相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导致现代电网的调控工作难度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电网进行有效的自我改进。想要提升电网企业的服务质量,需要将调控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有效推广,在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调控中心和以前的工作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区别,只不过通过这种模式将工作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将调度中心的工作进行智能化改善,进而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相应劳动强度,保证在市场模式下,电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提升。

在实际使用过程之中,现阶段的调控一体化具有如下特征:首先便是为未来的电网模式提供了相应的样本。本身其自身便是试点性项目,所以说其标准相对更高一点,各项指标相应的负荷国家标准,而且为后期的发展预留了空间,这就是说调控一体化的实验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模式。其次调控一体化具有更强的安全性,通过信息技术的成功利用,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充分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了现代电网的相应工作效率。

2 现阶段电力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较为局限

城市进步使得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电力系统之中的高空架线并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所以在现代电网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缆来进行电力输送任务,这同样是新时代电力系统的一项转变。在电网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涉及了较多的管理内容,也就是涉及到架空线等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纷杂的内容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仅是因为管理事物较多的原因,更是因为相应的管理模式较为局限。所以说在新时代的管理之中,应该将管理模式进行增强。而且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之中,相应的电网存储数据较为混乱,很多时候便会导致这些存储数据出现相应的问题,出现丢失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困难。

2.2 调控工作人员管理方式不当

在现阶段智能电网的系统之中,人员操作仍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电力设备的基础数量越来越多,现有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很多时候在忙乱的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忙中出错,进而导致了电网工作之中的漏洞,而且这些任务量较重的工作十分打击相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以说在现阶段针对于电网调控人员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不能将人员进行最大程度利用,导致很多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之中,会产生相应的不间断问题,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是如同跗骨之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2.3 调控工作开展盲目

前文曾经提到过,现阶段调控工作很多仍然是依靠人工来进行开展的,在这种基本调控模式之中,仍然存在漏洞,很多时候人工调控模式便会存在着盲目的现象,这也是人工相应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很多时候,现代电网之中采取相应的分散式管理,这便导致了针对于调控工作的管理仍然力度不够,进而会导致相应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在电网进行自我发展的同时,仍然以老眼光来看待电网系统是不行的,这也势必会导致调控工作出现问题,降低了相应的工作效率,并且充分降低了电网智能化的速率。同样调控工作的盲目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良好的进行监控信息工作,进而会导致相应的监控工作存在各项问题,很多时候便会导致调控盲目,想要进行调控工作效果的提升,不仅仅是现代进行的有效提升,更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提升措施。

3 推广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管理模式

在现代智能电网的管理工作之中,如果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那么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具体之中,便会出现处处尽是问题的情况。所以说想要进行现代电网的管理工作效果提升,需要对于现代电网管理模式进行充分提升。在现代之中,已经研发出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相关工作体系,通过GIS技术来进行地貌的检测,进而可以有效的帮助监控中心得到电网运行中的状况分析,提升调控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将这套体系利用好,需要相关工作单位进行工作方式的提升,也就是在现代之中电网调控作业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管理模式,将管理进行有效更新,保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的具体工作效果,进而才能真正的保证调控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3.2 加强人员管理

人员在现阶段仍然电网调控工作之中的主力,所以说针对于现代对于人员管理的方式应该得到加强。将电网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方式,来进行人员调整。通常情况下,电网调控工作之中存在工作量不同的部门,对于工作量较大的部门,便应该增添人手。加强对于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保证整个人员工作系统的自身工作能力,充分保证在实际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可以有效的进行自我工作,来保证相关调控工作的有效性。

3.3 加强调控合理化

电力调控之中存在盲目调控的现象,在现代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SCADA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该系统通过智能化管理很好的帮助了管理模式进行提升。不仅是引入新系统负责调控工作,同时应该增强设备维护工作,保证在电网正常运行之中,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保证信息传递流畅,进而有效的在信息之间形成有效沟通。

4 结 语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电网调控逐渐走入了一体化时代,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帮助现代电网系统进行了有效的自我提升。在本文之中,进行了电力调控一体化的概念叙述,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问题,也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帮助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帮助现代电网进行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邬新艳.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应用探讨[J].投资与合作:学

术版,2015,(11).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4

(一) 智能电网的出现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生产, 就大量消耗着有限的自然资源。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利益。为了保持经济稳定、长期、快速发展, 延长能源使用时间, 既要积极探索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 又要努力开发多种形式的新型能源并将之与传统能源进行整合, 统一配置使用, 摒弃高消耗低利用的能源使用模式,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 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是将当前最先进的电网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结合, 建立高度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供用双方互动的、智能控制和决策支持的先进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将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 它把各种不同发电资源进行智能配置, 电网根据负荷实时变化自动进行经济调度, 协助用户合理科学用电, 最大限度平抑高峰负荷,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极大地减少了发电资源的消耗。

二、智能电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促进作用

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直接或间接引导用户改变用电方式和用电习惯, 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效率。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缺乏可控的硬件设施, 对于用户的节能意识主要进行宣传教育等虚幻手段, 分时电价未全面实行, 并不能真正达到用户自觉节电的目的, 智能电表的出现将革命性地改变这个现状。

(一) 智能电表更新了需求侧管理设备

我国现存的主要电能计量方式主要还是普通的感应式电度表, 受制于其结构特点, 功能单一, 基本上只能计量所用总电量, 不能提供更多的用电信息, 无法满足目前不断变化的计量需要, 用户对需求侧管理被动而盲目, 无法体现电能使用者的自主作用。智能电表的普及是推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重要手段, 可以解决传统需求侧管理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智能电表配合智能电器和智能电气设备则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用电信息, 协助用户合理避峰用电, 提高用户侧的用电效率, 与用户建立的双向实时通信系统也使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方便, 用户节约用电、避峰用电的积极性将极大提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能电表将由简单智能朝着复杂智能方向发展, 这些不同智能水平的智能电表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对智能电表的需要。智能电表的使用将使电力系统在需求侧的管理和控制智能化变得可能。

智能电表的使用不仅使用户自觉加入到需求侧管理中来, 促进了智能电器的生产和使用, 也直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用电更加自动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 智能电表提高了用电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用电管理不仅要与设备打交道, 还要与人打交道。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着重于大电力客户的管理, 由于小客户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居民用户, 需求侧管理基本没有可以实施的具体办法, 供电公司与小用户几乎没有接触的可能, 更谈不上有什么管理了。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 居民用电量在逐年递增, 其在总用电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对于这部分用户的管理必须要纳入到需求侧管理的范畴中来。目前, 许多城市正在开展智能电表的更换工作, 这给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提高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

(三) 智能电表提高了需求侧管理实施的效果

常规需求侧管理实施手段有引导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 智能电网建设下的需求侧管理实施手段中的行政手段将弱化。

除积极宣传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外, 智能电表在需求侧管理中带来的使人们减少电费支出, 间接实现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低能耗、减排和高效利用的巨大优势, 将引导用户主观上对低能耗生产和生活的重新认识, 引导用户主动参与, 改善以往主要由政府或供电公司推动的需求侧管理, 有利于形成全民参与的需求侧管理工作。

智能电表的出现将帮助用户直观了解其用电的合理性, 广泛实施的多级分时电价政策促使用户自觉减少电能浪费, 提高利用率。智能电表在技术上加快了高效节能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研制、选用新型节能电器积极性提高, 主动淘汰高能耗设备的生产和使用, 积极进行设备改造, 提高设备效率。智能电表弱化了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手段, 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作用, 按照市场自身规律运行。

智能电网下的需求侧管理充分体现了自愿和主动原则, 在宏观调控的大框架下, 需求侧管理活力不断增强, 使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由过去的政府主导自然过渡到市场机制下。

(四) 智能电表推进了需求侧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需求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乘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东风, 制订符合智能电网要求的需求侧管理法律法规将变得现实而急迫, 智能电表则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智能电网把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 与之相关的需求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需同步进行, 智能电网的出现导致需求侧管理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智能电网建设的初衷是否得以实现, 一定程度上需求侧管理实施的好坏起到很大作用。

三、智能电表应用中要面对的问题

大范围普及安装使用智能电表, 投入资金较大, 智能电表本身功耗高, 复杂的结构给排除故障带来了困难, 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另外, 与智能电表配套的通信设备、控制设备也需要较大投入。应该相信, 这些问题将会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被逐步解决, 不会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阻碍。

四、结语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5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系统规划;应用

在当今时代,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所以在电力技术方面,现代社会对电力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力高效、洁净、零排量。新的电力技术极具市场前景,而智能电网正能够适应当今市场发展的需求,因为智能电网是“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智能电网逐渐成为现代电网的主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智能电网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关键技术以及其智能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来分析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1.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的应用意义

由于现在我国电网规划工作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等原因,甚至有些新电网建设投运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超负荷、长期负荷等,还有些施工难度大。总之,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无法保证电网建设工程质量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等。考虑到电力系统规划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在研究时不得不在综合方面谨慎考虑,从而涉及到电网监控系统的全部内容。在此方面,关于优化电力技术、自动规划与信息反馈等较为少见,这就间接体现了煤矿生产在智能监控系统控制上存在的不足。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给煤矿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时代挑战意义,而电网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无疑决定着电力技术工作的优劣性,它一方面对电力工作管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决定着电力事业在未来时间中的运营与发展。根据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的现场量测数据与资料,建立一套系统、方便实用的反演方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势必有利于电力工作的技术经济效益,对煤矿企业的运营与安全将会有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再最短时间内寻得故障处理办法,节省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有效地提升了电网规划系统的工作效率,最优化配置煤矿生产资源。

2.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2.1智能电网信息模型的建立

在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中,不但要对电力系统固有的生产属性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整理清楚。所以说,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既包含了生产属性信息,同时也包括了空间图形信息。空间图形信息可以准确描述电力系统的各个空间位置,这一系列工作在GIS技术通过坐标(X,Y)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示;而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属性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它采集了大量的地物特征,以及各种各类的电力设备,不仅能够对生产设备实施信息化操控,还能对电力系统中固定设施进行全程监控,反映在几何数据模型中,这些生产工作都是由几何图形表示,他们都是点、线、面的对象集合,而且通过这些地物可以组合成为电力系统环境下的所有地物,并分别具有各自的属性特征与几何特征。因为在网络处理中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生产条件与过程数据的状态分不开关系,所以对于过程数据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来建模;用托肯建模的方式可以对过程实例状态进行建模;在确保遵循模型演进规则后,智能信息工作流网模型的完整性才能得以保障。

2.2数据库的分成自动化连续更新

基于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环境下,所有的电网数据库的信息系统都应该实行统一模式管理,其数据库内容可以下述方法进行分层自动化连续更新:首先,不断地通过电网元件处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对本地数据库的实时记录进行自动更新。该数据更新模式,通常可以同时运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煤矿等单位控制中心的数据库,并且直接对上一个控制中心的数据库进行相关的修改更新。这样就能有效的克服了系统操作显示速度太慢的弊端。及时建立缓冲区于服务器端,大量存储常用数据,提升服务器操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流网络的性能。如此一来,随着底下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改变,“级联式”自动化连续更新工作也就展开了,区域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的数据库自然而然地就自动地实现了更新的目的。

2.3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规划和管理

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优化调度,进行有效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符合期望的功能,其中智能电网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新型的、洁净的、可再生的资源进行间歇性发电,实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对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发展低碳经济、生活”是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实现智能电网与电信、电视等的统一,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上述内容可知,在统一模式下的信息系统中,智能电网对电力子系统的控制管理内容,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得以实现,即自动检查、自动寻的、自动求解和自动执行。这当中的“被控制管理的电网子系统”既能够是一个系统层子系统,也可以是电网元件或厂/站层子系统。对于一个系统层子系统而言,其功能就是通过利用各级调度控制中心的管理权限,对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并对系统的所有目的状态实施检查和监视,实现对智能电网子系统所有状态的智能化监控。

2.4系统交互组件

所谓业务交互组件具备维护与信息更新查询功能,该组件可以根据煤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机器设备和管理设施的起止运行时间、种类等属性及时发布预警消息,电力设备信息变化时它可以及时更新维护数据。业务交互组件还拥有设置煤矿管理系统的相关参数、维护系统数据库、权限管理等维护功能。用来查询系统属性、显示系统的组件是由子系统渲染、交互及属性查询组件三方面构成的。渲染组件包含两个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即为矢量和栅格,这是它运用了矢栅混合技术产生的结果。交互组件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漫游、缩小、放大等众多功能,且能够以用户初始位置为依据制定捷径。操作人员还可以应用属性查询组件点选查询各种设施属性信息或者利用SQL语言实现更为复杂的查询功能。缓存管理组件还能组合电力系统显示组件,对用户操作人员提出的请求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在对端口缓存的几何、属性数据进行筛选之后,把筛选后有效的数据提供到煤矿规划人员面前。除此之外,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自愈”的特点,该功能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智能电网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来,不但可以大幅降低电力企业管理难度,还能很好地控制技术成本,最终求得电力规划管理的最优化解。为此,我们务须不断探索新型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策略,做到事前规划,提前排除,预先处理,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全面加强煤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水平,使电力系统的规划作业更加安全稳定地进行,确保实现电力系统规划零故障目标,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科]

【参考文献】

[1]刘骥,黄围方,徐石明.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发展[J].电力建设;2009,30(7):1-3.

[2]蔡丹君,胡婧.智能电网的三个关键词[J].国家电网,2009,(9):42-43.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6

【关键词】游戏教学;教师;参与者

游戏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如何让幼儿通过游戏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表现,进一步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让其在游戏的世界里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是学前教育过程中亟待研究与不但挖掘的一门重要学科。

正因为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游戏才被看成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是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所以,不仅幼儿需要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更需要理解幼儿的游戏,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知识的了解,更离不开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在以往的游戏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控制着游戏的整个过程,幼儿在老师的严密监控,指导下进行着游戏活动。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时间玩等事项均由老师决定,这样一来幼儿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再快乐、自愿的氛围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上述内容笔者认为作为学前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的新需要,在幼儿游戏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老师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教师不能代替,不能为了某种需要强迫幼儿服从自己的权威,要求孩子跟老师一样做,使幼儿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严重压抑了幼儿身心积极地、充分地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尽情玩耍。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依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

二、教师角色的定位

幼儿游戏过程是一个犹如“打乒乓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双主体”作用。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即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活动目标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主人,活动环境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扶持者、提供者、咨询者、指导者。

三、心平气和、耐心等待

在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四、把握时机、适时介入

我们知道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与现实世界的“交往”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是他们经历自己的渴望而被满足的感觉,是一种征服感、成就感,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经验。所以当孩子碰到困难,遇到疑惑时我们的介入不应该是直接帮孩子去解决问题,直接教会孩子答案。而我们能做的可以是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一会儿,给学习让出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幼儿的所作所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在幼儿需要时适时介入,做到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尽情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从而引导幼儿发展个人的长处和特质。

介入时,我们要判断活动行为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在自然而然中去引导孩子的思维,让其在自然而然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当我们介入幼儿活动时,我们应该一边细心观察幼儿的神情,行为表现、讨论的问题等,注意幼儿有哪些困难和认知冲突,以便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并根据幼儿需要调整自己的介入倾向。幼儿需要成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作为“发展中的人”也有权利得到成人的帮助,从而真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和理解等。教师的适时有效的介入,体现了教师教育智慧。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在积累了大量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适时介入的机智。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惊慌失措,而是依然能创造出精彩。使我们教师和儿童的心智在共同兴趣问题上汇合,这样我们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传递就不是由上而下的“倾泻”,而是阳光雨露般地温暖和滋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游戏中更多的是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适时加以引导,为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浦雪华.品“家具小制作”之趣,悦“游戏”之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2]林丽娟.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观察与指导[J].学周刊.2016(35)

[3]和平.让游戏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助力器[J].现代教育科学.2016(10)

[4]沙马尔古.浅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书文摘.2016(20)

[5]潘莉.幼儿玩沙游戏的教育作用及其指导[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9)

[6]万丽伟.多措并举,切实提升游戏研究效能[J].山东教育.2016(Z5)

[7]齐晶晶.让大班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体验快乐[J].幼儿教育研究.2016(05)

[8]吴贝英.从“不可以”到“我们一起来”——中班“打仗游戏区”的支持与推进[J].幼儿教育研究.2016(05)

[9]王英.引导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9)

[10]曹婷,刘敏,姚振东.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6(26)

[11]方琛.幼儿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不良倾向及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 篇7

从城郭到城市, 从集市到城市, 人类从原始步入了文明。城市的演进展现了人类从草莽未辟状态繁衍扩张到全世界的历程。伴随城市的演进, 时间的沉淀, 物质的积累, 技术的进步, 城市内生发展产生的张力成为城市智慧产生的动力, 智慧的结果就是让我们能持续不断的享受到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智慧城市正处于春天, 怒放的智慧城市生命体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1、城市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城市的发展是世界文明进程的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之一。随着城市系统的日趋复杂, 现代城市运行及其管理日益表现出相互交错渗透、非匀质、非线形、非定常性复杂巨系统特性。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 城市承载力面临困境, 交通拥堵愈发严重, 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方面的设施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能源问题突出, 能源消耗方式粗放、能源供应短缺、能源利用效率低;民生幸福亟待改善, 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等。当城市面临这些实质性的挑战时, 当前的发展模式不再是可持续的。城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和获得新的能力来使城市的管理和运行变得更加智慧。

智慧城市是面向未来的解决之道。从根本上说,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直接反映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正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新课题, 城市已向我们发出呼唤, 城市需要智慧, 需要智慧的方式来解决, 才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体验到更美好的明天, 因此城市向人类发出了需要智慧的请柬。

2、智慧城市内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内容。“十二五规划”中也表示这一发展阶段需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此为契机和蓝本, 智慧城市建设依据于此。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城市的“神经”网络, 使信息流通更加高效便捷, 体现了全面覆盖、充分感知的智能性;智慧城市推进城镇化的步伐, 提高医疗、交通、教育等服务质量, 将城市资源与城镇共享, 体现了普惠性;智慧城市要求在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 更加的宜居, 适合人类的生存, 提高环境、生活质量, 需提高清洁能源使用, 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节能减排、在不同区域间形成“能源流”, 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体现了高效性;智慧城市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 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支撑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决策, 体现了精细性;同时智慧城市也支撑着新兴产业的孵化和管理的创新, 体现了现代性。

3、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特征

为充分体现智慧城市的内涵, 在建设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使智慧城市的优越性得以体现。具体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有如下特点:

(1) 基础设施智能化

构建智慧城市, 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把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实现交通、能源、建筑、安全等领域的新一代智慧化基础设施, 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 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核心系统。

(2) 公共服务普惠化

构建智慧城市, 将实现社会事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实现精细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在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 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3) 能源利用高效化

构建智慧城市, 可以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运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实现能源的调度、优化、传输、使用、流转的信息化展现和统一管理, 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

(4) 城市管理精细化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智慧城市的建设, 将实现关键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显著增强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建设水平, 构建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网络, 对城市的整个发展环境进行全面监控, 并实时进行综合分析, 主动剔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有效提升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转变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5) 产业发展现代化

智慧城市建设能加速新型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 推动产业发展更加现代化。智慧城市将推动城市信息资源价值潜能的有效发挥, 形成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新业态, 提高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及集群竞争能力, 引导产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4、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

信息与能源是智慧城市两大关键要素。能源与信息两大要素支撑智慧城市在经济、政务、环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以能源为保障,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智慧城市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以信息为核心, 依托智能化手段, 实现智慧城市的运营管理,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 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智能电网通过能源与信息的综合配置, 能够实现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支撑, 这与智慧城市满足能源和信息需求的发展要素高度契合。

二、智能电网改变城市

电力能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撑着城市智能化演变,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主要的能源载体, 智能电网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确保城市用电安全可靠、构建城市神经系统、拉动城市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在丰富城市服务内涵等方面, 对城市智能化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智能电网与城市能源

我国城市能源面临诸多问题。多地出现的“电荒”现象反映我国城市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同时, 我国电力客户用电效率较低, 电能浪费现象大量存在;用电峰谷差不断拉大, 发电和供电设备利用效率较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偏低。

电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 智能电网是城市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这些城市能源问题, 是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动力。特高压作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可将远离城市的清洁能源不断的输送到城市, 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 使远距离的清洁能源利用成为现实。用户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清洁能源, 作为家庭用电的补充形式, 有助于增加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同时发挥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削峰填谷作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智能电网的创新服务模式, 实现城市电网与电力用户的双向互动, 引导用户的主动参与, 实现有效的“需求侧响应”。智能用电交互终端可以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及时向用户反馈不同时段的电价、用电量、电费以及用电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 用户可以灵活选择用能策略, 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 减少电能消耗及运行维护费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智能电网与城市绿色

智能电网建设可以让远距离的清洁能源利用成为现实, 使分布式清洁能源利用更加便捷。同时, 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让城市节能减排走向精益化, 让城市绿色交通走进你我生活。集中式绿色数据中心, 可以降低城市能源负荷, 减少碳排放, 同时有助于消除行业信息壁垒, 优化资源配置。智能电网建设对确保城市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预计未来十年, 智能电网建设可推动实现CO2累计减排约105亿吨。

智能电网将以能源和清洁技术应用等智能化手段, 实现城市智慧能源管理, 形成覆盖城市生活、生产、运行的智能能源服务网络, 接纳新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压力、助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3、智能电网与城市通信

智能电网在为城市输送电能的同时, 还能实现各类信息的高速传输。如果把输电线路比作人体的动脉, 那么信息传输网络就是协助这条动脉工作、服务于城市信息化的神经网络。

智能电网全国通信资源覆盖国家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26个省、市、自治区。以光纤通信为主, 微波、载波、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并存。城市通信资源主要依托电力隧道敷设光缆, 在少部分地区采用沟道、杆塔补充敷设方式, 目前可覆盖城市配电网范围内绝大部分区域。

电力通信网的建设, 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通信网络。通过强大的电力通信网, 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实现高速可靠的传输, 让城市生产及管理变得更高效和便捷。

将光纤嵌入到电力电缆中, 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还能有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随着电力光纤延伸到千家万户, 成为城市神经网络发达的神经末梢, 通信将变得无处不在, 实现“有电的地方就有通信”。

4、智能电网与城市数据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 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随着大数据应用的爆发性增长, 它已经衍生出了自己独特的架构, 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存储、网络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

智慧城市发展中, 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是城市智慧的关键之一。各行业系统的信息壁垒, 导致庞杂的城市数据缺乏整合, 数据资源利用率偏低。作为天然联系千家万户及厂矿企业的中国电力工业, 其所产生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尤为宝贵。电力数据以其同用电客户的紧密耦合可以实现对用户360度的精确定位, 电力数据以其同国民经济的紧密耦合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走势的准确还原, 电力数据以其同电力生产的紧密耦合可以实现对电力设施设计、生产阶段的反馈指导。总之, 电力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可以面向行业内外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内容增值服务。

5、智能电网与城市服务

智能电网通过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 将促使城市的服务内容更加广泛, 极大丰富智慧城市服务内涵;同时, 依托智能的信息化手段, 对居民的服务提供更加及时, 使得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力提升。

智慧城市的服务, 必将朝着更环保、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而智能电网承载的增值服务能力具有辐射效应, 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市民服务等多方面为城市服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清洁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互动化营业厅、智能家居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优质、更科学的用电服务。

6、智能电网与城市产业

发展智能电网将会带动关联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型, 同时智能电网的投资将直接或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智能电网建设涵盖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小区/楼宇、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 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 250亿元的电网智能化投资将创造就业岗位约37万个。

三、智能电网建设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在试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技术攻关与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2009年以来, 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安排智能电网试点项目32类303项。截至2012年底, 已建成试点项目29类287项。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了13个省调、28个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在24个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试点基础上, 组织完成10个重点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组织推广1.2亿只智能电能表;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53座、充电桩14703个;安排部署22个智能电网综合建设项目, 组织完成25.7万户电力光纤到户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战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大量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到城市各个领域, 成为智慧城市的强大支撑。

天津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是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综合推广应用项目, 是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其建设子项涵盖智能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通信等全部环节。

该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建设, 遵循“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规划思路, 从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统一融合的角度, 共包含12个子项:电源侧有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网及储能系统;电网侧有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设备综合状态监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可视化平台;用电侧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小区/楼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营业厅。在生态城的22项控制性指标中, 绿色建筑达100%。

四、小结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8

1 智能电网的解析

智能电网其实就是智力化电网。它主要是通过在集成系统和高速通行基础上来处理双向的信息, 将特高压的电网作为主干网架, 运用现代电子传感技术通过快捷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灵活的控制方式进行电网信息的统一搜集、处理, 从而实现电网的高速、安全运行。当电网出现故障或者发生事故时, 应用智能电网可以使电网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 保证电力供电的稳定性。继电保护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故障的影响程度, 而且还降低了电力企业自身的损失,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力用户对用电质量的需求。

在实际电网运行过程中, 使用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资源生产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为电力供电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证, 从而减少了电力资源在传输中能源的损耗, 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污染垃圾的排放量, 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智能电网的运行中, 创建了一个智能化的运行体系, 满足了电力用户对电能的多样化需求, 提高电力用户用电的质量。

虽然现阶段的智能电网建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完全, 但是随着各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 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不断的增强, 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该电网建设的质量。同时,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上, 从而推动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提高了电网整体的安全运行。

2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在高性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中,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 加大了掌握继电保护应用技术的难度, 其应用技术主要包含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技术优势, 通过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创新和相互融合, 有效地促进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完善更新。

当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时,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综合了解极端保护的灵活运行方法和潮流趋向, 在实现电流保护的原理和距离保护基础上, 进行实时调节, 保证最终的定值具备适应功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功能以及定值要依据运行方法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调整, 综合考虑电网中所有的信息, 从而对保护定值进行实时地修整。智能电网主要是通过电网中散布的传感器来及时地获取用于信息监控的输电线路的容量和温度, 从而合理调节电力功率, 使功率带到运营的极限。该过程中就必须对输电线路负荷的保护定值进行调整, 其适应量和温度的变化的影响。实际工作中,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体系可以合理地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非线性的问题, 来完善继电保护技术。积极运用新型的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 提高了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性, 完善该系统的保护功能, 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盈利。

3 在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分析

伴随智能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继电保护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电力系统中, 继电保护设备需要实时地预警电力系统发展的状况, 加强输电断面的安全性能, 全面地控制和减少电力系统故障的频率, 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3.1 预保护作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 要想充分地发挥继电保护技术的预保护作用, 提高其预防事故的效率, 增强事故预警和保护功能, 来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 就必须加强对智能电力系统不平衡功率的重视, 建立失步解列的控制系统, 降低事故引起的不必要损失。智能电网运行实践中继电保护技术在重要配电设备和变电设备上的应用, 能够通过其预保护作用, 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继电保护的保护作用, 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设备技术, 实现电网的安全运行。

3.2 加强输电断面安全性能

在智能电网中, 为了有效地增强输电断面的安全性能, 就需要对输电线路中的过负荷现象提出全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实现自动化地防止连锁过载跳闸引起的全面停电事故, 进而达到保护整体电网的目的。电网运行实践中,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输电断面区域实现即时安全保护, 其不仅确保断电区域不再向外扩散, 而且为断电维修工作提供了区域定位参考, 故而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加强输电断面的安全性能。

3.3 实现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转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 它主要是通过对继电保护设计、运行、维修以及系统故障研究等技术的使用和完善, 从而实现智能电网中各种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转。合理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和技术, 可以很大程度上完成对智能电网线路的保护工作, 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生产和传输电力资源的安全性, 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3.4 完善继电保护技术

在电力领域,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特点, 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智能电网信息通信网络中, 通过运用智能的传感器对收集相关的电力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 使继电保护装置不但具有基础性的继电保护作用, 还具备了对故障诊断、自我修复以及快速隔离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对智能电网建设和规划的进步完善, 使继电保护技术更加信息化、数字化, 进而形成了新型的继电保护设备。在新型继电保护设备的支持下, 电气资源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很大程度上了满足的电力用户的需求, 从而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有序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伴随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 其继电保护技术也得到了更新发展, 为建设智能电网提供了重要的设备技术保障。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电网发生故障或者事故时, 及时地发挥保护电网线路的作用, 将其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也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在电网智能化的不断推动下, 继电保护技术越来越具备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等技术优势,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积极展示了自身的保护功能, 从而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

摘要: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加大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的难度。因此, 就需要加强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工作。文章主要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结合智能电网的解析, 提出了继电保护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作用, 为相关的电力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进一步完善了继电保护技术, 从而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智能电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基于智能电网特性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2) :87-88.

[2]宋燕伶.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0) :109-110.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9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那如何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呢?

下面我就一学期来我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粗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以“家”为教育主题

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家是每个人心中的阳光,奉献着七色光芒。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和温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和着落。“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找不到家的凄凉和沦落。“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找不到家的迷惘和伤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是失去家的伤心和怜惜。家是一轮照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家是一柄撑在雨夜的小雨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了亲情的荫庇。

认识到家的重要作用,在平时处处以家为重要的教育主题。例如:我们的值日表上写的是“初一2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在此引导下无论哪个同学值日的时候都会很认真。

在家的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开学初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集体当作自己的家去建设,有从家里拿花瓶的、图画的,有搞设计的等。

二、要想使这个家具有很强凝聚力,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得正,行得直,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尊重你、支持你

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所以班主任不只是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比如,不少学生都有随手乱扔废纸的不良习惯,开始我没有一味的去批评,去指责,而是说“咱们家怎么这么脏啊”然后就弯腰捡起废纸,送到纸篓,同学们听到和看到老师的行为顿时很惭愧。以后很少有人再这样做了,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三、要想使这个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班主任必须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

通过班主任的工作,使我感触到,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大家庭。

四、要使这个家充满朝气,奋发向上,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班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那如何使班级具有共同的目标呢?我通过主题班会,通过班干部和一些积极分子演讲,建立了三年总目标:到高一级别学校深造。学年目标:学习方面,在年级六个班中要位居前列,争创“校先进班级”;常规、卫生方面,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取“班级德育量化考核”每周优秀永驻班级,争创“校文明班级”。口号是:让我们做得更好,我们班是最优秀的班集体。这些目标的制定让学生们一颗颗心聚在一起,大家想集体所想,急集体所急。班级违纪现象减少,班风正、学生们学风严谨。由此可见,目标确立是引导激励学生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动力,并转化成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动力。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起到的支撑作用 篇10

1 智能电网的目标

1.1 全局层面的目标

全局层面的目标就是彻底实现智能电网, 使其对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安全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比如, 关于欧洲联盟智能电网的调查结果显示, 欧洲联盟认识到了智能电网的重要作用, 看重其应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非常看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因此要通过对智能电网的全面应用达到“20目标”, 即在2020年底实现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提高20%, 二氧化碳排气量低于20%, 由此可以看出, 智能电网将是未来全球电力事业的核心发展任务。

1.2 地方一级的目标

地方一级的目标是指智能电网对电网自身的运行、控制和管理能够达到适应社会需求的目标,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确保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确保数据信息可操作性和真实性。

(2) 确保集中供电利用率达到最高。

(3) 使用可再生资源能源, 采用分布式供电模式。

(4) 开放市场, 鼓励良性竞争, 支持各方参与,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 同时允许新型服务的出现和推广。

2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2.1 供给和需求的互动

供电部门和用户之间就供给和需求进行双向沟通, 供电部门为用户提供与电力市场有关的数据信息, 并且用户还可以连接到电力系统内部网络的住宅智能电表, 这种沟通方式有利于双方实现需求互动, 同时保证所有用户的供电需求得到满足。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响应社会号召, 实现现代网络化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力, 优化内部管理体系, 争取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不应该一直按照传统理念维持企业运行, 导致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缓慢。

2.2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

为了实现社会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利用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带动插电式电动汽机等项目也快速实施起来,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 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明显提高, 因此, 智能电网的研发和利用应当以节约能源、适应各种分布式发电网络以及实现系统内部检测和管理为目标, 而不应该仅仅是为处理负载问题创建一种新的方式或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2.3 自愈

分布式发电网络、储能需求以及辅助系统, 应当尽量适应资源提供的能量分布。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 灵活的智能电网应当有着一定的自愈功能, 当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 模拟系统的迅速开启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进行隔离, 避免停电或者缩小停电范围, 确保电力设备及时启动自身的补救装置, 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4 协调和自适应控制

在社会经济体系的影响下, 智能电网采用的协调和自适应控制方式, 不管是在正常情况下的集中式发电优化和分布式发电优化进行中, 还在在故障隔离和应急系统的创建和启动过程中, 都一定会涉及到集中控制系统协调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问题, 而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不可能独立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2.5 资产优化管理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资源整合规划、系统体系创建、系统运行和维护整个周期的资产优化管理机制。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协调, 增加能源使用率, 达到提高供电效率和降低资源成本的目的。要解决负荷量过低等问题, 就必须要合理分配设备闲置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企业运营资金, 而不应该不只是关注设备管理问题。

3 智能电网的驱动背景

3.1 需求响应变化的影响

随着节能减排战略方针的有效实施, 现代化的计量基础设备和智能家电都争相出现, 需求响应也将要随之发生变化。比如, 某些智能家电终端设备电量使用情况可以根据分布网络数据信息显示进行动态记录, 也可以根据当地用户的宏观调控进行记录, 系统执行员将能够通过实时监控或者价格信号来满足管理需求, 这就是电网经营策略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3.2 间歇性资源的渗透

不管是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 还是出于对业绩提升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考虑, 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比如, 2008年8月, 美国32个洲和哥伦比亚特区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目标, 同时, 要强调的是这些地区耗电量约占美国耗电总量的一半。到2010年为止, 加州能源供应的20%都是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 而到2020年, 这一比例计划将要达到33%。在可再生能源使用过程中, 风能发电使用所占比例最高, 而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这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在未来将会稳步增长, 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势必会为电网事业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3.3 电动汽车的分销网络上的影响

考虑到运输成本以及排放控制, 外部插件式混合电动汽车将会在未来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还因为在分销网络中, 很多循环设备没有多余的备用容量, 也没有监控和自动化能力, 所以在大量使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 分销网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智能电网预期需要的技术支撑

4.1 集成的大型间歇式发电

就像文章上面所叙述的一样,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但是对于间歇式发电而言, 其对电网的挑战必须要引起人们重视的, 因此, 今后对大型间歇式电网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进行优化时, 一定要设计和选取合适的网格。

4.2 优化电网的基础设施

为了彻底实现智能电网, 使用新的基础设备, 并且优化和完善目前正在使用的设备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主要包括:新资源管理方案和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制定, 通过创新技术, 优化网络基础设施, 强化和改良高压电线, 确保供电质量的提高和电力设备机组的稳定运行。

4.3 信息和通信技术

实现智能电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信息和通信系统的良好运行是维护市场参与者和电网安全性有力保障, 是实现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 信息和通信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数据模型和接口必须标准化, 以保证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公平性和一致性;数据资料管理和各种通信基础设施要简单、安全、可靠和灵活, 以便可以及时监管、控制和调配分销网络和客户需求信息的电压电平。

4.4 网格优化技术的使用

为了使电网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其网络优化技术应当包括:使用广域监视、大范围控制系统和实时补偿技术。将三种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使其形成闭路循环模式, 最大程度的使用可用传输容量, 同时将干扰可能性降到最低。发展和强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可以通过动态模拟设备和非线性机组来完成, 研发流量控制系统和反故障自控系统, 以提高系统和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确保机组设备的稳定运行。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侧重分析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研发、创新、技术等领域存在的问题, 就怎样引进智能系统设备部件、科技传感和检测技术、现代化控制模式、高速模拟事件、先进的接口、自控设施等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需求响应,多智能体

参考文献

[1]王明俊.自愈电网与分布能源[J].电网技术, 2007, 31 (6) :1-7.

上一篇:顾客服务与满意度评价管理办法下一篇:简洁创意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