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精选8篇)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摘 要】:通过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教育,加快建立安全机制,不断更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建设好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确实形成全体成员、全部过程、各个角度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对于万物生灵来说,是一种存续的保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对于各类企业来说,是一种实力的反映。它体现着人文思想,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一个永恒的、不懈探究的命题。建筑施工企业更是要求尽善尽美。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施工安全的片面认识 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建筑产品的最低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以上,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的,而施工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1.2 几种轻视施工安全的错误认识 认为抓安全工作主要是企业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提高了安全标准,必然要加大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名誉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等错误认识。
1.3 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管理 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
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了,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了。
1.4 重视前线工地,轻视后方保障 错误的认为后方科室人员,是占编制不创造财富的,他们到下面检查、监督总是在挑毛病。安全隐患的整改是被动的应付,错误的认为整改会延误工期,耽误进度。
1.5 重视资历经验,轻视计算数据 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现场应用与操作的载重机械、计量设备、带电导线等,都应以资历高、经验足为导向,而计算数据只是复杂繁琐的数字,不能作为实做的依据。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
二是坚持1天1条,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
三是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
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四是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进行。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4.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2 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
工生产中的安全。具体要求:
(1)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2)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4)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5)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4.3 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4.4 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以往的安全教训,找出“通病”、“顽疾”,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日常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即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
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
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概况
宁夏秦汉渠管理处成立于1964年,是自治区水利厅所属的正处级收支两条线事业单位。现有在职干部职工326人,下设10个渠道管理所、3个管理段、1个工程公司,7个职能科室、2个群众组织。担负着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秦渠、汉渠、东干渠、马莲渠4大干渠和农场渠、波浪渠2大支干渠共223公里长的渠道、922座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管理以及为青铜峡、灵武、利通区和6个大型国营农场共101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防汛任务,同时承担着盐环定扬水工程、太阳山工业园区、金积工业园区和吴忠城市水系的供水任务。
2 基层水管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现状
(1)渠道及水工建筑物老化严重。渠道及部分水工建筑物建设年代久,老化现象严重,调控能力不足,安全系数不高。加之近年来盐环定扬水增容扩灌、生态供水等用水需求不断加大,渠道尤其是东干渠运行负荷逐年加大,为渠道安全运行增加了一定压力。
(2)基层水管单位安全管理滞后。一直以来,在水利基层单位中,大多数没有安全专职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为一个“烫手的山药”,没有实权却又责任重大,总是被各个部门踢来踢去,既没有专管部门,也没有机构编制。就宁夏水利基层单位而言,除个别单位(固海管理处、秦汉渠管理处)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外,其他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均由不同的科室兼管,有的由灌溉管理科兼管、有的由防汛工程科兼管、有的由水政科兼管等等,五花八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安全管理水平亦是相对滞后。
(3)基层水利职工安全素质不高。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各水管单位所招职工大多为职工子女(多为退顶),新招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贯彻落实。
3 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按照宁夏水利厅安委会要求,秦汉渠管理处作为宁夏水利系统第一批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试点单位,自2013年6月启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经过2年来的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以及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为全面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积极发挥试点作用,秦汉渠管理处先行一步,积极稳步推进。首先,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按照有关要求成立了秦汉渠管理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并配备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及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13个一级项目、44个二级项目和122个三级项目,逐项逐条完善安全生产达标资料,查漏补缺,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第三,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水利厅安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观摩及交流座谈等各项活动,及时向水利厅安委会请教学习,同时也向兄弟单位学习,取长补短,确保达标工作稳妥开展。第四,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稳步开展,管理处2014年建立秦一所分水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段,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各兄弟单位的好评,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凸显了示范带动作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后,2015年管理处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根据渠道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先后完善了秦一所、东二所、汉三所九公里段以及全处16个中小型水闸安全设施设备,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作安装渠道安全警示标识、为危险部位制作安装安全护栏、配备各类安全设施、防护用品等。下一步将根据资金情况逐年加大投入,规范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逐步改善水利基层职工生产作业环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4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之具备与水利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安全保障系数。一方面争取水利立项,砌护改造渠道,提高渠道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基层所段改造力度,为基层水利职工提供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3)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水利职工安全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建立多种平台,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水利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4)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确保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
摘要:以宁夏秦汉渠管理处为例,简述基层工程管理单位概况,基层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现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概况,安全生产现状,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摘要:在铁路建设工程中,针对建设项目多、工期要求严、作业条件困难、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大力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不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在实践当中积累了好经验、好做法。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职能、规范基础建设、完善培训办法、健全考核机制等手段,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稳定。
关键词:管理模式 探索 铁路建设 安全
0 引言
北京铁路局管内的新线建设、既有线扩能、大型站场改造等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开通、运营,是构建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是全局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点,深刻理解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做好铁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遵章守纪的标准和依据;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源头性管理。
1.1 以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为核心,完善建设工程规章体系。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健全涵盖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综合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等各项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规范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反馈、持续改进等环节,保证规章在修订上程序合规、内容规范、及时有效,所有条款和内容科学严密、具体可行,规范建设工程质量行为,安全风险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1.2 以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为目标,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基本台账、基础资料,随时根据国家铁路局、总公司、路局新要求、新变化,修订各项考核制度,研判安全风险,提高管控能力。细化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铁路建设项目验工计价、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等管理制度,利用明查与暗访、重点抽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日常督查、重点督查、专题督查、问题督查、评议督查等多种手段,加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的漏洞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安全管理过程控制、持续稳定。
1.3 以专业技术管理为主线,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履行专业管理职责,提高管生产、管安全、管服务、管质量的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生产组织、设备质量、基础工作的指导、督查,逐步建立健全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结合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及时对既有技术规章、作业标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动态修订,形成制度化、格式化、标准化,实现技术标准准确、规范严谨。
1.4 以安全规章制度电子化为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利用路局安管系统、站段安全管理信息网,建立 “政务工作、政治工作、安全生产、企业经营、综合服务”等模块,由安全、技术、信息等专业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及时录入国家、总公司、路局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并明确新旧制度的变化之处;设定专职的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规章制度快速查询、真实有效。
2 优化安全管理职能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从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整治常态化入手,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的执行力,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2.1 细化干部履职说明书,规范干部行为。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制定直观、实用、流程化的干部履职说明书,做到定岗定责、职责完善、科学规范、全面覆盖,确保干部履责有据可依。准确界定结合部的分工,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标准,使各项职责清晰,使每个干部都明白干什么工作,程序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解决工作界限不清、工作标准低的问题。
2.2 量化干部检查指标,实现干部管理规范化。根据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点,细化干部量化指标,明确参加安全监督检查的人员范围、每月下现场检查作业项目、检查次数、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明确夜间、节假日、交接班、不良天氣变化等关键时段的检查频次,围绕路局安全关键项目、安全关键点,按照“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原则,确定不同时期的安全检查项目及重点,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合理安排现场检查,加大全过程盯控、全方位均衡力度,提高各级干部安全盯控的责任意识。
2.3 细化作业指导书,实现职工作业标准化。针对每个岗位逐岗位制定作业指导书,作为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的行为准则。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程序、质量标准、安全重点,从作业负责人到普通职工,每一项作业清楚注明作业标准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安全重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使每一名到现场作业职工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好工作,有效解决职工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
3 规范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强化施工作业全过程控制
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促进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实现对安全生产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
3.1 健全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实现安全管理超前化。根据施工地点更替、季节变化等作业环境变化和施工生产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判安全风险,完善控制措施,实现安全风险识别研判动态管理。针对当日施工作业项目、现场环境、天气情况等,将已经识别研判的安全风险,分别在点名会、施工前准备会向职工进行预警提示,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研判的实际运用效果。
3.2 依托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显现化。一是通过安管系统数据分析、管理督办、量化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及时发现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查找出当前薄弱环节、隐患部位,为开展专项整治对策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安管系统写实,分析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情况,判定干部安全履职的情况、质量,从而督促干部尽职尽责、发挥管理作用,确保现场作业的持续可控。
3.3 找准安全关键点,实现安全管理动态化。一是对照作业工序查找安全关键点。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从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中,确定安全关键点,作为各级干部盯控检查的重点。二是分等级控制安全关键点。根据安全关键点失控后可能导致后果的程度,针对每一个关键点制定卡控措施,明确从领导到职工每一级人员的控制标准。三是建立安全关键点包保制度。每一个安全关键点都指定专业干部盯控,确保关键点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关键点追责考核。对发现不了关键点问题和关键点发生问题的干部,从严追究责任。
4 完善职工培训教育机制,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以职工岗位应知应会、基本作业技能、故障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抓好全员培训。
4.1 强化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关键岗位人员业务素质。分工种制定培训大纲,分步骤进行业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多媒体教学、定期研讨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一线技术骨干、操作能手、比武状元进行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完善考试题库,将气候、地质、作业环境因素导致的工艺、质量、安全的变化纳入到考试内容,为施工作业提供知识保障。
4.2 深入开展全员技术比武活动,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广泛开展全员技术比武,开展“每日一背、每周一学、每月一赛”活动,把学规背规与工作岗位有效结合起来。每年在春季、秋季开展两次技术比武,选拔一批技术业务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一线关键岗位和管理岗位。引导激励学技练功的自觉性,增強职工的工作成就感,使越来越多的职工养成自觉背规、自觉学业务的良好习惯。
4.3 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应对安全风险和突发情况的能力,经常性的做好应对安全风险和突发情况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由安质部门建立事故处理、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由技术部门制定设备故障、质量故障、消防工作应急预案,加强职工对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和掌握。通过组织定期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理技术难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完善建设工程评价机制,提高工程质量
按照“铁路建设要坚持质量第一,铁路运营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突出过程控制,完善考核机制,不断规范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5.1 严格干部履职督查及问责。按照“严干部、严标准、严两纪、严考核、严追责”要求,以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制度落实、标准落实、奖惩落实,促进作风转变为目的,重点解决干部中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状态不佳、工作漂浮的问题。紧紧围绕路局中心工作,以干部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为标准,及时跟踪督查干部在重点任务、重大事项和重要时期的履职情况。
5.2 严格质量安全问题举报受理制度。监督部门在监督范围内公布举报地址和电话,及时受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举报,建立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举报台账。指定专人负责举报调查处理,查明举报反映问题,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对于举报反映问题属实的,应责成相关单位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构成质量安全事故的,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和处理。
5.3 严格质量安全不良行为记录。对从事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违反有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进行记录并对社会公布。
5.4 严格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事故与招标投标挂钩。建设单位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铁路交通事故与招投标挂钩等事项分别纳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和检测等合同。对造成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以及铁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单位,根据情节,建设单位在1-2个月内不接受责任单位投标。对于偷工减料、内业资料弄虚作假等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质量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加重处理。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的特点,着力于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个参建单位,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管理品质,提升管理效能,确保铁路建设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胡皓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风险管理[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05).
[2]汪亚平.西安铁路局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06).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条目。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
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单位与建设工
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国家鼓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推进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第二章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急事提供。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第九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备和器具。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即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以下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毗邻建筑的说明。
(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一、前言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查找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追求产品零库存、质量零缺陷、材料零浪费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使各种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发挥效能最大化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通过精确定位、精益求精、合理分工、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的方式方法把煤炭产品做精,并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将服务和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即是实现“精、严、细、实”的工作理念。
二、实施步骤及完成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1月~6月)
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动员大会为契机,大力宣传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全面预算管理推进运行阶段(2013年2月~)
制定下发矿2013年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月度、旬预算编制、审批、调控、考评运行机制,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全过程管理。
突出材料成本管理,对材料配件实行按旬编报预算,业务部门按定额审批,供销公司按旬预算发放材料,合理降低材料成本。
(三)考察调研,培训学习阶段(2013年3月~6月)
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我矿试点单位的做法,明确目标,理清思路。
举办培训班,多层次、分重点开展全员精细化管理内涵、基本方法和步骤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加深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信心。
(四)规章制度修订完善阶段(2013年4月~9月)
各单位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订,把制度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做。进一步细化制度建设,从制度的可操作、易执行、易监督、易考核等方面细化修订完善,健全制度体系。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考核到位,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五)活动实施阶段(2013年4月~)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找准切入点,分阶段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把它贯穿到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中去。
推行员工行为规范建设(2013年4月~)制定下发矿推行6S员工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成立推行6S员工行为规范领导小组,建立地面、井下检查考核体系。各二级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6S员工行为规范考核管理办法》,实行自我检查、自我管理,不断纠偏,着力规范。各单位按统一要求绘制地面办公室、会议室定置管理示意图和井下材料码放、牌板悬挂定置管理示意图,严格按照定置标准执行,初步实现井上下工作环境定置管理,并不断优化改进,促进工作环境更加舒适美观。
内部模拟市场创建试运行(2013年6月1日~11月30日)制定下发矿内部模拟市场创建运行实施细则,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工作方法和步骤,创建劳务、物资、电力、供水和轨道运输市场,三季度末全面实现三级市场班清班结班公布,年底前实现二级劳务、物资、电力、轨道运输市场日清日结日公布和供水市场月清月结月兑现,建立覆盖二级、三级市场的价格体系、考核体系和结算体系。
流程创建运行(2013年7月~)制定下发矿流程创建运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划目标、时间、步骤,严格落实。开展流程创建培训和操作流程、工作流程的创建运行工作,抓主要工作和薄弱环节,逐月创建完善,要求每个管理岗位有员工绩效考核细则,每项操作有操作流程,每项工作有工作流程。九月末,完成每个管理岗位员工绩效考核细则的修订完善,每个队厂至少创建两项操作流程;年底前,实现操作流程全覆盖,管理人员每人至少创建两项主导工作流程。
总结评比考核阶段(2013年12月1日~12月31日)对一年来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主要对存在的不足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下一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安排。精细化及绩效考核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中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精细化管理考核排名最后的单位及其负责人按照考核细则进行处罚。
(六)流程创建运行与员工行为规范建设(2014年1月1日~6月30日)
根据2014年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考核体系,将井下6S员工行为规范与文明生产结合起来,纳入质量标准化体系检查考核。地面员工行为规范和绩效考核,由政工部、人力资源部制定考核办法,每月检查考核。各二级单位内部按本单位《6S员工行为规范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现场监督考核,促进员工行为进一步规范。
精细办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对全矿流程规划重新审定,制定流程创建运行实施办法,明确流程管理目标规划,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制定考核细则,按月考核。选点试行流程创建运行与优化,在创建运行操作流程、工作流程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使每项操作(工作)有步骤、有标准、有考核细则、有监督、有考核、有落实,将流程管理与6S员工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共同推进。
(七)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行(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
建立劳务、物资、供水、供电一、二、三级内部模拟市场部。
一、二级劳务市场部建立在人力资源部,一级物资市场部建立在精细办,二级物资市场部建立在供销公司,由供销公司向生产部、机运部、通防部分解下达材料费用指标,并对专业部室材料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专业部室根据管辖范围,向基层单位下达指标,并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一级供水、供电市场部建立在精细办,二级供水、供电市场部建立在机运部,在生活公司建立地面用水二级市场分部。三级市场部建立在各基层单位。
继续巩固三级市场班清班结,规范二级市场日清日结核算机制,实现一级市场月清月结。一级、二级市场部共同制定相应内部模拟市场运行管理办法,成立组织机构,明确管理流程和管理责任,针对一、二、三级市场主体分别制定考核细则,按月实施考核。
资产财务部、精细办共同修订完善《大水头矿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用全面预算管理对工作业务和成本费用进行事前预测,确定阶段性奋斗目标,用内部模拟市场考核结算机制,对工作业务和成本费用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进一步提高全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八)内部模拟市场规范运行(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一级、二级市场部抓紧修订2015年劳务、物资、供水、供电内部市场运行管理办法。按照内部市场运行管理办法,继续对一级、二级市场部相应指标完成情况按月考核,月清月结。
各二级市场部及时修订劳动工资、支护材料、自耗材料、水、电消耗定额,并更新信息平台定额信息,每天统计各三级市场部前一日材料、水、电实际消耗数据,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实现二级市场日清日结日公布,月末对日清日结数据进行汇总,并根据安全生产实际调整兑现。
各三级市场部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和二级市场部下达的控制指标,及时更新价格手册,准确测算各班组劳动工资、支护材料、自耗材料、水、电消耗定额,制定辅助、检修单位工序劳务价格,将自耗材料分解落实到班组。尽可能缩小核算单元,按照当班小组或个人完成的工作量和工程质量,以及所消耗的材料、水、电,将当班劳动工资、材料、水、电按相应责任分配落实到小组直至个人,实行班清班结、班公布日上传。
(九)培训学习、理念宣贯工作(2016年1月1日~)
继续强化培训工作,各二级单位利用21+1培训日、学习会向职工宣贯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讲解精细化管理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深理解,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时,每月及时下发精细化考核会议纪要,在区队楼、办公楼电子屏上公布全矿考核排名,在文化走廊报道月度精细化考核结果,播放《大水头煤矿月度经营动态》,让每一位职工意识到本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差距和存在差距的原因,从此自觉规范行为、按章操作、从自身做起,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最终把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中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十)不断加强员工行为规范建设(2016年1月1日~)
为进一步提高6S员工行为规范考核标准,要求十二队一厂再次完善各岗位6S员工行为规范及考核细则,形成覆盖所有岗位的行为规范考核标准体系,每月开展一次6S员工行为规范培训学习,按照“专业自查、区队自治、班组自主、员工自律”的原则,严格执行小班员工行为规范由跟班队长监督纠正和考核制度,实行班清班结。
安检室对井下员工行为规范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监督考核,跟班矿领导、部室长进行抽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发现员工行为不规范时,及时督促纠正,并按《大水头煤矿安全隐患及“三违”处罚规定》进行考核。
继续推行“看板管理、标识管理、编码管理、定置管理”。对井下物料、配件、缆线要按照标准定置管理,归类集中码放,达到“码见角、堆见形、立要直、放要正”,牌板与实物数量相符。继续在安全设备设施、交通要道、危险地点、要害场所推行反光安全标识管理,通过定置、编码、标识看板的现场运用,有效改善作业现场的工作环境,达到文明生产干净整洁无隐患,处处体现“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理念。认真开展文明生产评优评差活动,对每旬检查结果进行排名,月底进行总评,每月月底在采、掘、开队中评两名当月最优、最差单位,在井下辅助队及地面厂队中各评一名当月最优、最差单位,实行“奖优罚劣”,以促进现场作业环境安全、舒畅。
纪委督办室从环境卫生、班前会召开、工作着装、劳动纪律、行为规范、目送职工列队入井等方面对地面员工行为规范进行全覆盖督查,值班矿领导、部室长进行抽查,发现员工行为不规范时,及时督促纠正,并按《大水头煤矿安全隐患及“三违”处罚规定》进行考核,逐步规范全矿干部职工行为,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使职工树立“你的行为代表着你的素质,你的形象代表着大矿的形象”的行为意识。
继续推行人脸识别考勤、公出审批单等制度,强化劳动纪律和劳动组织管理,使我矿的纪律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使全矿能够步调一致,协调统一,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形成我们管理人员工作作风的新常态。
(十一)完善内部模拟市场(2016年1月1日~)
正常启动并正规运行轨道运输市场。调度室制定下发《轨道运输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加强监督考核,规范车辆使用,分别按运输路段和车辆类型重新核定轨道运输劳务价格,实行票据支付,运输队每天统计本队车辆运输所得票据和工资,经调度室审核后以报表形式上传到自动办公平台,月末由人力资源部向运输队结算轨道运输工资。并根据当月各队生产任务计划核定车辆运输数量和费用,并以通知形式下发,月末根据实际完成工作任务对各队已发生轨道运输费用进行考核,超出预算的运输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特殊情况除外),调度室在月底将考核兑现。运输队根据二级市场轨道运输劳务价格,制定本单位轨道运输劳务价格,每小班分段统计运输量,根据不同路段、不同车型和运输量核算小班运输人员劳动工资,实行班清班结;机修厂制定车辆装卸劳务价格,实行班清班结。
加强材料物资的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工作。供销公司修订完善修旧利废工作绩效考核细则,重点做好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综放、综掘工作面回撤时等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材料的回收、交接、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在综放工作面正式回采和综放、综掘工作面回撤前对回收物资进行清点、建账,按时下达回收、复用、交接、修旧利废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做好材料配件交旧领新工作。加强回收物资的清点、交接、保管和修复、改制工作,提高材料物资回收复用率和修旧利废产值。
(2016年4月1日~)加强劳务、物资、用水、用电二级市场运行管理。各二级市场部要指定专人负责相应二级市场工作业务,及时修订劳动工资、支护材料、自耗材料、水、电消耗定额,做到“一工程一定额”,为内部市场核算提供依据和支撑,更新信息平台定额信息,每天统计各三级市场部前一日材料、水、电实际消耗数据,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实现二级市场日清日结日公布,月末对日清日结数据进行汇总,并根据安全生产实际调整兑现。精细办做好对一、二级物资、供水、供电市场部考核,实行月清月结。
探索单项工程市场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工序模式。按照“四定“原则,即定任务(工程数量、质量)、定工期、定工资、定材料,实行承包制管理。对单项工程谁下发施工通知谁负责监督、验收和考核,主管部室在下达施工通知单时要准确核定工程数量,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合理安排工期。施工通知下达后人力资源部及时核定下达劳动工资定额,材料管理部门核定下达材料消耗定额。实行“一工程、一结算”,根据主管部室当月验收合格的工程量,主管部室按此对施工单位生产任务完成比例进行考核,人力资源部和材料管理部门分别按此结算劳动工资和材料费用。
(2016年7月1日~)全面优化升级三级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各三级市场部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和二级市场部下达的费用指标,自行制定方案,对有量可计能够计件的,全部按工序价格执行,以计价为主,计分为辅,做到“工序价格化,价格合理化”,确保主导产品的劳务价格与主导工序劳务价格相吻合,主导工序劳务价格与分项工序价格相吻合,每项工程或每道工序付出的劳动量与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相匹配。准确测算各班组单位产品材料、水、电消耗定额,合理分配成本费用。逐步缩小核算单元,在班组内部分个人或小组进行核算,按照个人或小组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分别以价计资,小组成员之间以分计资进行分配,使员工收入与其工作绩效直接挂联,将当班劳动工资、材料、水、电按相应责任分配落实到小组直至个人,实行班清班结、班公布日上传。人力资源部按精细办提供的三级市场班清班结月度汇总数据,监督各队工资中一次分配执行情况,并按各队二次分配方案对二次分配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三级市场班清班结核算数据的落实兑现,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人力资源部建立全矿资金市场和调控结算管理中心,开展资金模拟存贷业务,合理调控结算资金,做到“以丰补欠”。
将精细化检查考核小组作为内部模拟市场管理办公室,每月定期对精细化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对存在问题由精细办督促落实,并在当月精细化考核会上通报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按期落实。
(十二)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遵照“管理精细化、考核绩效化”的总体思路,认真修订完善2016年工作目标责任书相关指标考核细则,严格按责任书进行考核,按时召开精细化考核会,认真总结,深刻分析,不断优化考核会召开模式,按期落实精细化考核会安排工作,形成闭环管理,促进全矿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2016年4月1日~)推行岗位绩效考核管理,建立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绩效考核体系。我矿基层连队实行内部模拟市场考核分配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扩大员工绩效和行为规范考核管理范围,从二季度开始,各职能部门和地面辅助单位针对不同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月度绩效评价标准,机关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在自动化办公平台填写当天工作日志,部门负责人按照相应岗位职责和绩效考评标准对部门副职当天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副职对下属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全部批注在工作日志后面。地面辅助单位同样由单位负责人考评副职,副职考评班组长,班组长考评班组成员,考评结果填写在员工绩效日考评表上。月末汇总整理,综合评价每个员工当月的工作绩效,员工当月绩效工资用个人绩效分值比例结算,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管与不管”不一样,实现矿井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寡人型向全员型转变、由模糊型向数字型转变”,不断提升矿井管理水平。
(2016年4月1日~)开展非标准件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非标准件的标准化管理创新机制,优化图纸设计、加工、质检、入库、领用、监管等流程,进一步规范非标准件的管理工作,提高非标准件的复用,降耗增效。
(十三)进一步完善内部模拟市场化建设(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
建立运行原煤、掘进、瓦斯抽采市场化运行机制,规范运行劳务、材料、用水、用电、轨道运输二级市场。在精细办建立原煤、掘进、瓦斯抽采三个一级市场部,负责对二级原煤、掘进、瓦斯抽采市场部进行监督考核。
(2017年1月1日~)二级劳务、材料、用水、用电市场部要指定专人负责相应二级市场工作业务,及时修订劳动工资、支护材料、自耗材料、水、电消耗定额,做到“一工程一定额”,为内部市场核算提供依据和支撑,更新信息平台定额信息,实现二级市场日清日结日公布,月末汇总兑现。精细办做好对二级物资、供水、供电市场部考核,实行月清月结。
(2017年1月1日~)精细办修订2017年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加强材料物资的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工作,并严格区分材料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和设备检修,努力降低材料成本。重点做好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综放、综掘工作面回撤时等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材料的回收、交接、复用、修旧利废工作。机运部、精细办、责任单位在综放工作面正式回采和综放、综掘工作面回撤前对回收物资进行清点、建账,按时下达回收、复用、交接、修旧利废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回收物资的清点、交接、保管和修复、改制工作,提高材料物资回收复用率和修旧利废产值。机修厂对回收的废旧物资和小型设备、非标准件进行加工、修理、改制,修复并验收合格后纳入修旧超市实行编码管理,重新定价发放。牢固树立“节约下来的就是工资”,让每一位职工树立节约意识。
(2017年1月1日~)机修厂认真开展非标准件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非标准件的标准化管理创新机制,优化图纸设计、加工、质检、入库、领用、监管等流程,进一步规范非标准件的管理工作,提高非标准件的复用,降耗增效。
(2017年1月1日~)完善用水市场管理,加大废水利用。2017年继续做好全矿地面废水管网优化完善、维护管理、配水浇灌、计量统计和井下废水利用协调管理工作,对全矿废水利用进行装表计量,月末分别统计地面、井下废水利用量,并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争取每月废水利用量达到10000立方米,其中地面、井下各5000立方米。
(2017年5月1日~)在通防部建立二级瓦斯抽采市场部,负责对通防队每日瓦斯发电量进行确认,并及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精细办、通防部配合制订通防队工资结算制度,将每天的瓦斯发电量与通防队从事瓦斯抽采工作人员的工资按一定比例挂联,并逐步提高这一比例,促使我矿瓦斯治理工作取得突破。
(2017年8月1日~)在调度室建立二级原煤市场部,负责对两个综放队每日净产量进行计量确认。调度室确认每天各综放队毛产量,并及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煤质部按煤质化验结果和选运队拣选矸石量确定每天生产原煤含矸率和发热量结算系数,并及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二级市场信息平台自动计算各综放队每天的净产量。在生产部建立二级掘进市场部,负责对各综掘、开拓队每日掘进进尺进行确认,并及时录入二级市场信息平台,每月5日、15日、25日对各综掘、开拓队掘进进尺进行核实,并修正二级市场信息平台掘进进尺数据。
(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探索零星工程市场化管理模式。零星工程管理必须做到“三个明确”、“三个同时”,即明确管理单位、明确监督单位、明确主管领导,同时下发材料定额、同时下发用车定额、同时下发劳动定额。对单项工程谁下发施工通知谁负责监督、验收和考核,主管部室在下达施工通知单时要准确核定工程数量,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合理安排工期。在下达施工通知的同时,人力资源部下达劳动工资定额,材料管理部门核定下达材料消耗定额,实行“一工程、一结算”,根据主管部室当月验收合格的工程量,主管部室对施工单位生产任务完成比例进行考核,人力资源部和材料管理部门分别按此结算劳动工资和材料费用。零星工程市场化管理工作1至3月份为试运行阶段,4至6月份为正式运行阶段。
(2017年6月1日~12月31日)对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开展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回头看。在开展2017年工作的同时要对2016年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回头看,检查督促各项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一定要“做精,做足,做透,完全做到位”,让其转变为每一个队、每一个单位的具体行动,最后形成一种文化,做到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做到“小步慢走”。
(十四)煤质、销售管理工作(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
2017年我们在煤质和销售管理方面要做好三个工作,一是紧盯原煤生产源头的煤炭质量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加大考核力度;二是严格执行优劣煤分堆分放,根据客户对煤炭质量的需求,进行配煤装车;三是积极与运销公司协调,联系客户,增大发运量,努力提高煤炭综合售价。
(十五)精细化考核工作(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
1、安全检查制度
1)安全领导小组每周对项目总体安全生产情况检查一次,安全员每天对项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各专业施工工程师对自己主管的工程每天巡视,各作业班组每天进行自检。
2)安全检查要有具体的检查内容和对象,检查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有检查记录及结果。
3)安全检查人员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进行详细记录,对重大问题和隐患应及时上报安全领导小组,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4)对安全检查的评定结果,检查人员和被检查人要签字认可;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检查人要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销案。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有可靠的防患措施方可作业,对于随时会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务必停工整改。
5)坚持逐日检查劳动保护措施和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6)认真检查个人劳动用品发放、使用和保管情况。7)做好季节性与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工作。
8)积极配合当地主管部门的检查,对收到的隐患整改通知书,认真整改及时回执。
9)建立健全安全检查资料台帐。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对工人进行综合性安全技术交底。2)各工序、单项工程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工作由项目各专业工程师进行。
3)安全技术交底除口头讲解外,必须同时有书面文字材料。口述时应表达清楚,书面形式应文字清晰,记录好交底时间、地点,并履行双方签字手续,专业工程师、生产班组、安全工程师各执一份。
4)安全技术交底既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又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完整全面,同时要考虑环境影响。
5)安全技术交底后要随时检查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遇到工程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安全技术要求高的生产项目时,必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会同各专业工程师制定严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安全技术交底要做记录保存,进行存档,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台帐。
3、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1)项目部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法律法规。
2)做好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转换工种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教育。
3)制定日常安全教育计划,做好工人日常安全教育。4)项目部对工人进行危险设备、区域防护、个人防护、消防设施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
5)抓住典型事故案例,做好安全教育。
6)对教育的效果实施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准其上岗,不合格者继续进行教育,直至合格为止。
7)做好教育考核记录,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资料台帐。
4、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每天上班前各班组要针对当天的工作内容,由班组长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环境及气候条件方面的交底。
2)上岗前各班组班组长要对本班组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隐患后方可上岗。
3)各班组每周由班组长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并邀请本班组的主管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参加,小结一周本班组在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情况,表扬先进,纠正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做到警钟长鸣。
4)对上岗前的交底、检查及安全活动的情况要做好记录,并入安全资料。
5)对不认真执行安全制度的班组,项目管理人员有权停止该班组作业,进行学习整顿,直至提高认识后再开工。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单位特殊作业工种包括: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焊工、机械工、机动车驾驶员、起重机司机等工种。
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记录上岗证号码及年限,另附上岗证复印件一份存档。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专项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按照规定参加当地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当上岗证超越规定的有效期限时,应进行复审,否则视为无证上岗。
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有权制止本工种其它作业人员违章作业。7)安全工程师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章作业者及时处理,以防引发安全事故。
6、安全值班制度:
1)项目施工期间,正常上班以外的时间必须安排值班管理人员。
2)安全值班表悬挂于现场办公室明显处,并明确值班人员的安全责任。
3)值班人员对当班期间的大小事务有全权处理权,对于重大事情或者自己处理不了而又必须立即解决的事情,务必及时通知项目部经理及相关管理人员。
4)值班人员要认真、详尽地填写值班记录。交班时对于当班期间未处理完毕的工作,务必及时移交给相关管理人员或接班人员处理。
7、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制度
1)事故、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最先发现事故者应立即上报项目部,并做力所能及的救护。
2)项目部接到上报后,应立即赴现场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组织保护好事发现场。
3)组织调查组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事故、事件的严重性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主管部门汇报。
4)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5)根据事故分析的原因,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同时,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供处理意见。
6)填写事故、事件调查表,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7)任何班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干涉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8)认真填写事故、事件统计表,并把事故调查资料存档处理。
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特殊劳动防护用品由项目部在有生产资质的厂商处购买,并由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2)一般的防护用品,应选择已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3)劳动防护用品将根据实际需要,本着“同工种、同劳动条件、同标准”的原则发放。
4)特殊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检验,不合格或失效的一律淘汰、更换,一般防护用品也按要求定期更换。
5)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管理台帐。做好防护用品的“三证”收集台帐。
6)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防护用品的使用、保管、发放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9、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
2)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3)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4)持证上岗制度。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
5)逐级鉴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公司与指挥部领导及设备主管、项目部与操作司机分别鉴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
6)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
一、建筑工程主要的安全风险因素
建筑工程中造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一般都是不确定性较强的, 难以用单一的手段进行防范的,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自然风险因素
自然安全风险主要是由于气候及地质灾害导致的。虽然有迹可循, 但是具体的安全风险难以确定。
影响较大的自然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大规模的降雨、降雪融水, 其可能导致洪水或积水对建筑工程基础造成损坏, 过大的雪载如果超出结构承载能力可能产生建筑物垮塌;台风、龙卷风等大风, 超高风载荷或者强大的真空负压会摧毁房屋建筑, 或者吹到树木、广告牌等压垮建筑;恶劣的严寒, 过低的温度会造成建筑物构件间的水分冻结膨胀, 强大的胀裂力会损坏构件, 降雪与低温会使地基土产生冻土层, 一旦强行施工, 冻土融化, 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低温还会使钢材的冷脆;滑坡、泥石流, 一旦发生, 就导致毁灭性的危害;地震、海啸, 海啸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地震导致的, 对地震还没有可靠的预测方法, 这种不可预测的灾难破坏性非常大。
2.人为风险因素
产生安全风险的人为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1) 施工环境安全风险。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在一些情况下是人力难以进行确定性控制的。比如施工地点空中邻近处有高压输电线路的情况。又如施工用临时泥土道路, 一般对这些临时道路只会进行简单的推铲压实, 这样的施工用道路也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的。施工安全标识也是施工环境中必须要具备的, 一旦这些安全标识污损不清, 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此外, 还存在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安全风险, 比如放坠安全网等防护措施的可靠程度等。
(2) 施工人员操作安全风险。施工人员自身对于安全风险要负一定的责任, 起码的个人劳动安保用具, 如安全帽、安全带、劳保手套、护靴等, 如果没有佩戴齐全, 会增加安全风险。再者, 施工设备的操作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技能与安全意识, 人员素质的差距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因素。此外, 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 特别是大型设备如挖掘机等设备, 一旦出现机械故障, 也是安全隐患之一。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
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先的主动预防措施, 如果在风险发生之后再进行应对, 往往时间与人力物力上的损失巨大。风险管理通过研究风险产生的一般规律, 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并预防, 通过制定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并实施, 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管理在项目伊始就开展其流程, 主要包括识别、评价、控制三个阶段。
1.风险识别
是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全面、持续地甄别、归类、分析, 因此风险识别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 而必须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风险识别中, 危险源识别最为重要, 通常将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由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危害, 可能意外释放能量 (能源或能量载体) 或危险物质的称作第一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下面列举危险源的分类, 即可较为直观地理解这两大分类:
进行危险源识别, 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SCL) 。
专家调查法常见的分类有: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 和德尔菲法 (Delphi) 。
其中德尔菲法是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 使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 只能与调查人员联系, 以反复的地填写问卷, 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
其流程中专家组的选择十分重要, 不能只选择技术方面的权威专家, 还应该选择有丰富的项目管理与运营经验的人士。
在定制调查问卷时, 除了必要的技术参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预备方案等, 不应该过多透露项目情况, 避免利益相关导致偏私。
2.风险的评估
分析项目中所有风险因素对项目主要目标的影响程度, 进行排序, 以此来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随机抽样统计试验法等。根据GB/T 28002推荐的风险评估简表, 将风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评估时采用的交叉评估属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一种。
Ⅰ级为可忽略风险, Ⅱ级为可容许风险, Ⅲ级为中等风险, Ⅳ为重大风险, Ⅴ级为不容许风险。重大损害等约同于《建筑安全事故分级》较重大事故, 中度损害约同于一般事故, 经济损失以行业平均利润率6%~15%制定, 轻度损害未造成重大亏损。
3.风险的控制
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得出的结论, 对不同危害程度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主要有三种:风险回避, 当风险威胁性很大, 则可以在项目开展之前考虑放弃, 不过回避的同时也失去利益;风险转移, 通过将权利和利益转移给其他参与者或者企业内部其他部分, 来分散风险;风险控制, 主动采取防控措施, 针对细节采取方法, 来降低风险。
风险管理还有一项就是风险分析, 即对已经实施的项目进行数据统计与事件记录, 同时还应该与行业之间其他友商进行沟通, 互相在安全风险方面进行沟通, 一起统计风险发生项目。这样逐渐才能形成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的统一标准, 在未来的项目投标中, 才能更系统地进行分析。
三、结语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缓解电力系统供应压力,电力企业不断新建电力工程,与此同时,由于外界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和安全生产过程存在许多问题。这样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给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就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管理方面的对策,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按时按质保量完成,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生产。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 施工 安全生产 管理
0 引言
从生产角度来讲,安全就是一种不发生伤害、死亡以及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可以表述为防止灾害,消除最终导致死亡、伤害以及其他损失的发生的条件。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来讲,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化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推广电力工程项目安全设施规范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电力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所要处理的安全事故活动,以及所要解决的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电力工程建设投资较大,施工周期长,建设程序较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安全,引发严重的安全施工。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①加强电力工程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②做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改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项目整体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③通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能大大优化当前的生产条件,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卫生,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④强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既是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迫切任务。
2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在现代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薄弱,企业胡乱招聘一些技术和能力不过关的员工,不仅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些员工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把握当前的局势,不按照规定程序施工,无法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
2.2 安全生产管理严重滞后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得工程施工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即使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也没有较好的执行,且管理方式和内容缺乏创新,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大大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滞后,与实际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发展严重脱节。
2.3 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即使电力生产企业制定了相关安全生产与管理制度,企业员工仍然不认真执行,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只是走走形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很难找出具体责任人进行处理和解决。另外部分领导借口于工作忙,没有深入开展实际的调查工作,对电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及时制定相关整改方案。
3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与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工程,对其施工过程和生产进行安全管理,能有效的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对社会稳定和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确保项目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企业切不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应该重视项目施工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因此企业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待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要求其佩戴安全帽等相关安全装备,否则一律不得入内。另外,还应该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实现了解并熟练的掌握相关安全标准和专业技术知识,以获取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素质。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工程按时按质保量的完成。
3.2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工程建设现场,由于部分人员缺乏责任心,疏忽大意,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这样只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完善相关的安全施工和管理制度,尤其要注意薄弱环节的管理。企业也可以将操作性较强的施工工序制成安全手册、安全责任书等材料,使每个员工对其工作内容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当然对实践中多发性和重复性的安全施工事故必须认真总结,为后期工程施工做一定的参考作用。
3.3 全面落实责任制
首先应该健全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使企业员工对其形成统一的认识,以此进行制度规范生产,层层贯彻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安全生产中明确界定的责、权、利,并细分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从而促进企业上下所有人担负施工责任。其次应该明确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从根本上增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解决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原则,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责任意识,为推动工程安全施工、企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有效推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本身的特点,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出现诸多问题。安全性评价在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对电力工程生产安全性进行预测,掌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帮助企业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实现预防和控制事故隐患的目的,最终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4 总结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电力工程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工期带来了较大阻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落实责任制,强化安全性评价工作,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从而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峰.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绩效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李剑峰.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J].煤矿机械,2011,04:22.
【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推荐阅读: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07-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09-23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09-08
消防工程安全管理10-02
路基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0-20
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10-28
工程安全管理年终总结11-19
地铁轨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09-18
工程项目安全目标管理07-03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探讨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