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篇1

[思路提示]

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

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名言]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

[经典素材]

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陈玉书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蒙森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柏格森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本田宗一郎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汉清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黄汉清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高尔基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米丘林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阿西莫夫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爱因斯坦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廷德尔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费尔马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

——爱因斯坦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爱因斯坦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爱因斯坦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鲁迅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列宁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

——李四光

●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李四光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四光

●……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培根

●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达尔文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巴甫洛夫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歌德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赫胥黎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斯迈尔斯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朱清时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王业宁

●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吴有训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萨特

●自以为是乃是我们天生而原始的弊病。

——蒙田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列斯科夫

●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谈镐生 ●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

——王世真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宋叔和

●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陈国达

●任何研究创新都会碰到冲破传统阻力的问题。

——王鸿祯

●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王鸿祯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武者小路实笃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穆勒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李四光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李可染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杜鹏程

●独创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新颖,一是个人人格的化入。

——金克木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陶行知

●与众不同,这也是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

——陈祖芬

●独特实际上是对平常的突破,意味着一种求新的生命力。

——素素

●标新立异的目标无非是为了开拓。

——王蒙

●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康有为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

●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王蒙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

——李大钊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周颖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篇2

一般作文材料基本有三类:一是语言材料, 二是生活材料, 三是知识材料。

那么, 小学生如何积累以上三类材料呢?

一、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学好教科书范文更为重要。教科书每篇范文都是典范,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和教师讲解分析促使学生产生对文字的敏感, 感悟文字, 热爱文字。

培养阅读的习惯和浓厚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兴趣也要作为先导, 如果学生连对文字最起码的兴趣都没有, 那么即使强制他背再多的诗词也无济于事, 因此, 语文老师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知道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带领他们徜徉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 从唐诗宋词到通俗小说再到影视作品, 让学生尽情领略文字的魅力所在。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文字的深厚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进而逐渐爱上文学爱上文字, 最后才能因为喜欢而积累文字、运用文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为何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一个“破”字, 也就是把书读透了, 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历代出现了很多文人骚客, 涌现了诸如“唐宋八大家”以及像李白、杜甫等众多的大诗人, 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以事实告诉学生:读书人多的时代, 是书籍繁荣的时代, 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 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 是激情炽热, 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 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 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

二、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广泛涉猎, 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个丰富源泉。像《故事会》, 科技科幻类、历史类、童话类、天文地理类、优秀作文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读时注意仔细品味、吸取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从各类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读的同时要记下精四川攀枝花●龙刚

彩的段落和句子, 记下名言名句, 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 养成坚持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三、从观察中积累材料

大作家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农村学生有着更广泛的原始素材的积累基地。比如写《一件难忘的事》, 农村学生勤劳朴实, 会做很多家务事, 感触很深, 素材来源真实感人。如写动物《水牛》, 学生家里就养着牛, 平时课外总是在放牛, 骑牛, 有着深厚的感情, 只要老师正确引导, 学生在家仔细观察, 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感人的文章。如写《家乡的春天》, 孩子都爱自己的家乡,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到处是花的海洋, 景物就在身边, 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都是天赐的最好素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如万花筒一般, 只要不迷失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 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用心去体会生活带来的一点一滴的惊喜, 那么, 生活将会馈赠给学生一笔丰厚的财富———那种源于自然、源于社会的最好的最真实的素材。同时鼓励学生多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多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各种竞赛活动。看电视、新闻, 及时捕捉其中的动情点、闪光点。观察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 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 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总之, 做个生活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生活中, 那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 如果留心观察, 精心选择, 深入挖掘, 同样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大主题来。“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只有掌握了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并能持之以恒地去做, 才能从课内外、生活中积累到十分丰富的素材, 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选取典型素材, 作文就做到有内容可写了。

四、从写作中积累材料, 把知识转化成写作能力

鲁迅说, “文章应当怎样做, 我说不出”, “是由于多写和练习”, 这里的“多写和练习”是第一要素。光读书不动笔, 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所以, 长期坚持练笔, 对写好文章至关重要。刚开始可以练习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继而写一个精彩片段, 最后围绕中心可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句子通顺很重要, 通则懂, 不通则不懂。比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看新闻, 每天写一条新闻也是练笔的好方法。也可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日积月累, 文笔自然会鲜活灵动, 下笔如有神了。

如果我们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 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经验, 相信学生笔下一定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来。

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篇3

[课堂缘起]

这天,又是一节阅读课,我给学生发了一些往年高考的优秀作文,希望他们能够通过阅读,从中取得一些“真经”。看完之后,学生发表的意见竟出乎我意料的一致:“这些作文中运用的材料我都知道,但是让我自己写的时候,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就算想到了也不知怎么用。”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干脆就挑了几篇进行讨论研究。在阅读了《赤兔之死》、《刺秦》、《宝钗的哭诉》等高考优秀作文之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如下:这些优秀作文中的素材并非凭空臆造,它们大多来源于我们的课文,来源于一些经典名著,或来源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史实,只是它们早已散落在记忆的角角落落,被我们暂时地遗忘或尘封,所以,我们需要一点火星,让记忆之火重燃,让尘封的历史片断重现眼前。

[课堂设计]

为了寻找点燃灵感的火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以话题为触发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联想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每个人都在头脑中搜索与话题有关的素材,每人至少讲一句。

2以上一个步骤为基础,在所搜索到的素材中进行纵深与理性的分析判断,然后对材料进行归纳与挑选。

3进行片断再训练并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要求在运用素材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扬长避短,融入自己的个性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课堂训练一] 搜索经典中的“思念”——

学生:思念是余光中笔下那张破旧的船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学生:思念是地坛中史铁生对母亲无声的叹悔。

学生:思念是女词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沉吟。

学生:思念就在东坡先生幽梦还乡相顾无言的千行泪中。

学生:思念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无奈,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悲哀。

学生:思念带着摩诘先生每逢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

[课堂训练二] 搜索经典中的“感动”——

学生:感动是朱自清眼中父亲爬过月台的身影。

学生:感动是刘兰芝“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坚贞。

学生:感动是虞姬挥剑热血洒的坚毅,是孟姜女恸哭长城倒的震撼。

学生:感动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与信念。

学生:感动是杜子美“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遥想与牵念。

[教师小结]

果然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一个话题打开了记忆大门的重锁,思想驰骋在“经典”广袤的土地上,令同学们浮想联翩,灵机闪现。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围绕以上这两个小话题,我们都联想起了把一些经典著作、诗歌及历史史实作为素材,但这些素材却都缺乏一定的深度,如果将它们组合,也不过是单纯的堆积材料而已。我们可否先勒住思想奔跑的缰绳,好好地驻足留意一番,对我们所搜索出来的经典碎片做一些理性的、纵深的分析呢?同时,我们还应当充分注意到,我们所想的必须是别人没想到的,或别人没想过的。我们不做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我们要做富有个性的自己。

随之,一个新的话题抛了出来——经典中的“火”。

[课堂训练三] 纵深分析经典中的“火”——

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火烧尽了人民几百年的精神财富,目的是为了雄霸中原,专制独断于天下,这是一把自私、愚昧、偏隘之火。

项羽打败秦军后,又以一把火烧毁了阿房宫,以为自己是彻底毁灭了敌人的根基,哪知阿房宫本无罪,它是千万名能工巧匠几十年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所以这把火亦属愚昧、鲁莽、无知之火。

学生:邱少云大火焚身,苦不堪言,惟将嘴唇咬破,惟将十指深扎土中,依旧稳如磐石。你是否可以想像,大火由衣服烧到皮肤,由皮肤烧到原本鲜活跳动的经脉、血肉,直至烧到骨髓,这是怎样一种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体验?这样的苦痛非钢铁般的意志不能坚持,非群山般厚重的信念不能支撑,非海洋般深邃的灵魂不能承载,非天空般高远的品格不能抒写!

学生:林冲风雪中于山神庙中求一线生机,逆来顺受,忍辱偷生,哪知仇家斩草还要连根拔,一把火一直追烧到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但天不遂恶人愿,林冲不但没被烧死,相反的,这把火点燃了他内心潜在的愤怒的火苗、复仇的火苗、反抗的火苗。正是这把火重塑了林冲的性格,也正是这把火将他带到了梁山水泊,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的一个传奇。

[课堂总结]

一、运用联想延展阅读面的宽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发挥我们的联想能力,将存储在我们头脑中的典型、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出来,既为写作文章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素材,又展示了我们宽广的阅读面与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正是考场作文受到青睐的有力保证之一。

二、运用辩证法展示对素材理解的深度

“理性阐发可以使文章染上浓烈的思辩色彩”,适当地运用一些辩证法于文章当中,可以展现作者对素材理解的深度,从而展示出你思想的独特之处。如矛盾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外因与内因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等,都是我们可以用来挖掘文章深度的极好工具。

三、扬长避短,发挥个性,写出特色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或特长,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优势,张扬个性,或反弹琵琶,对古人的说法提出质疑,为经典中的人物翻案辩说,或结合自己的理解,补充完善他人的认识与看法,或联系实际,挖掘出崭新的含义,将自己独特的认识,鲜明的观点与爱憎都融入其中,写出独具特色的创新作文来。

目前,考查考生阅读的宽度与思想的深度,考查文章内容的思辩性与灵动性已成为了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评判一篇考场作文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够丰富,如果我们的素材肤浅而单薄,那么请将目光转向我们的经典著作吧,因为,精彩源于经典!

[教学感悟]

一、注重作文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训练

本节课试图以多样化的话题为引子,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内容,读过的经典名著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回忆与联想、分析与归纳,去开启他们厚重的写作思维的大门。

1建立发散性思维与求同存异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话题的启发下,回忆联想之机开始运作,或沿着时间、跨越空间,回溯历史的天空与大地,或寻求逻辑、探索心理,追求不同素材、不同人物身上的异同点,真可谓

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思维的火花向着四面八方喷洒.照亮了一方夜空。

2建立不懈探索和创新性思维品质。为了完整的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然后经过分析、综合,做出最终的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本节课专门针对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进行了训练,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对有关素材进行客观、理性、纵深的分析,从而使文章充满思辩的色彩。“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是高考作文创新性的一种体现,而另辟蹊径,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作独到的思考则是文章具有个性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本节课要求学生扣紧话题,抓住一个最能体现自己非凡见解的突破口,深入挖掘,“推演”出新的思想闪光点,然后再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反馈,真正做到让学生有理可依,有法可循,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写作习惯

经典著作中的内容或史实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很强的故事性及可读性,从这些经典中搜集素材并加以运用,无疑为平时“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的作文增添了人文色彩与历史的厚重感,并使其文章富有灵性与新意。同时,他们逐渐会对这些经典产生兴趣,会去阅读,去留意,去积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到自己的知识面宽了,写的文章也像样了,如此再去引导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也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要学生明白写作的意义,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情感表述的习惯。一味地注重理论的灌输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训练思维,指出方法,这才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三、发现不足之处,努力探索作文教学新历程

关于创新作文素材初中 篇4

一次,一家电台邀请了一位商业奇才作嘉宾主持。人们都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他的成功之道,不料,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道题考考大家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是你,你会怎么办?”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是,这位商业奇才只是含笑不语,过了很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来做航运生意?”人们愕然。他接着说:“在那样的情况下,渡客哪怕被宰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也会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创新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5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李可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

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

——[德]歌德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

——[英]莎士比亚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陈玉书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蒙森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柏格森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本田宗一郎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汉清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黄汉清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高尔基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米丘林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阿西莫夫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爱因斯坦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廷德尔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费尔马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

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

——爱因斯坦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爱因斯坦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爱因斯坦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鲁迅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列宁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

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

——李四光

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李四光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四光

……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培根

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达尔文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巴甫洛夫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

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歌德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赫胥黎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斯迈尔斯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朱清时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

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王业宁

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吴有训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萨特

自以为是乃是我们天生而原始的弊病。

——蒙田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列斯科夫

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谈镐生

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

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

——王世真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宋叔和

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陈国达

任何研究创新都会碰到冲破传统阻力的问题。

——王鸿祯

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

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王鸿祯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武者小路实笃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穆勒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李四光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李可染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杜鹏程

独创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新颖,一是个人人格的化入。

——金克木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陶行知

与众不同,这也是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

——陈祖芬

独特实际上是对平常的突破,意味着一种求新的生命力。

——素素

标新立异的目标无非是为了开拓。

——王蒙

开创则更定百度。

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康有为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王蒙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

——李大钊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周颖南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袁隆平

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见,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杨振宁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颗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

与创新有关的作文素材 篇6

2. 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康有为

3.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4.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

5. 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王蒙

6.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李大钊

7.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周颖南

8.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袁隆平

9. 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见,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杨振宁

关于创新作文的一点思考 篇7

一.教师本身缺乏创新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 许多老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没有章法的。他们只能对一篇文章作出评价, 自己却没有创新的能力, 作文教学时, 他们只是布置一道作文题, 然后就让同学去动手写, 在给学生的评语里点评道:“此文未能做到创新”。也就是说:作文是否有创新的思维, 他们只是一种感觉, 却不能说出一、二、三, 让他写一篇下水作文, 他更觉得是难上加难, 我想:这样的作文教学, 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那是不可能的。

二.南辕北辙,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有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好作文题后, 接着便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布局, 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 讲得条条是道、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 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作文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新的点拔, 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必要的, 但像这样细心指导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格, 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 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何而来呢?

三.拔高了创新的高度, 学生望而生畏

有的教师把创新看得太神奇, 因而对创新显得手足无措, 甚至有的教师把创新理解为与众不同, 或是前无古人的东西才能称之为是创新, 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 如果真这样要求学生, 那只能说是太苛刻了。试想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大作家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呢?有人曾说:“作家是从模仿开始的”。既然如此, 那么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 也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对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创新不能期望太高, 那样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作为精神产品写作活动也是这样。在作文教学中, 只要发现学生的作文有一处闪光点, 我们都应该给以肯定和鼓励, 不然, 学生作文的创新就会被扼杀在创新的摇篮里的。

四.注重形式却忽略了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 许多老师看准了作文在语文高考的重要性, 为了适合考试, 取悦于阅卷老师, 他们想出了一些花招, 表象看来在高考中是很凑效的, 其实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完全没有帮助的, 于是他们千方百计, 在形式上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构上采用题记式、后记式、小标题、日记式、书信式等, 在文体上采用戏剧、谈读、小品、庭审等。其实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 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 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 如果大家一窝蜂都去写, 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所以只在形式上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甚至是有害的, 有的同学本来追求文体, 而高考作文的材料是不可估计的, 这样本来内容不适宜选定的文体, 硬要生搬应套, 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 就要误人子弟了。

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非投机取巧所能奏效, 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深思熟虑。比如要做材料创新, 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到社会中去, 到大自然中去, 去听、去看、去体会、去采集。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 多关注社会焦点和热点, 多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 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朱熹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 创新作文的教学需要我们走出误区, 立足实际, 注意思维的训练,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有灵性的有创造性的文章来的。

摘要: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 但在创新作文教学中, 存在误区, 教师缺乏创新思维, 南辕北辙,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拔高了创新的高度, 或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

掀起创新素材革命 篇8

功能面料进阶 排汗各就各“位”

Aero tech的Body mapping系列,其实是研发人员与品牌设计师意外擦出来的火花!得力董事长叶家铭表示:“成立30多年,得力以织布代工厂起家,随着功能性纺织品愈见普及,我们希望借高科技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以免陷入纺织业削价竞争的窘境。”于是得力内部兴起了一波创新素材革命,希望在既有研发与捻纱能力及弹性纱种等优势下,向世界级的专业布厂提升。

近年来,功能性面料前仆后继,研发的功能似乎大同小异,“如何比别人多一味?”研发人员发现,坊间的凉感衣有些在材质中添加了矿石粉,矿石粉能与环境的温度产生平衡,所以穿上添加矿石粉的衣物进到冷气房,能有瞬间降温的效果。“如果将不同结构的纱线重组,能否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换来立即凉爽?”果然,他们运用新纱种,开发出了低耗能的环保面料,不仅达到立即凉爽,还让素色面料意外地因不同结构排列,配合人体透气部位,出现格子状的“隐形纹路”,让人不禁感叹:形式低调的多功能面料也能拥有如此精细的细节。此外,Body mapping系列面料保留了梭织高密度拒水的优势,以及不亚于针织的高度弹性,对坊间户外或运动领域功能服饰受面料限制的单调外型来说,是一大鼓舞,更打破了一般人对“雨衣式”防水透气外套的印象。

“合作的品牌设计师看到这块面料时,大为惊奇,认为可以根据人体不同的功能需求,把重点放在腋下、后中线、裤裆等容易发汗处非常不可思议。你会看到,由同一块面料做成的服装,因不同的排汗部位,出现疏密不一的纹路组织,除了符合人体工学外,多了另一种美感与设计上的巧思,这就是Aero tech的Body mapping概念。”研发人员兴奋地表示。

拓销团开眼界 买卖双方都是赢家

低调,却精采的Aero tech,如何让外界看到它的光芒?叶家铭表示,得力好不容易从织布代工转型为研发导向,并朝面料品牌发展,但在包装方面却欠缺,“过去参与纺拓会的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希望借助纺拓会的专业性,通过设计与精美包装提高面料的竞争力。”

叶家铭认为,代工时代只能配合客户需求,很难再拓展市场,转型后机会变多,却也面临更严酷的竞争,台湾纺拓会“纺织品整合行销与商机开发计画”提供展讯商情、流行资讯,成为拜访客户时比对的重要参考。尤其应品牌商要求,2014年起得力一年内要开发10个系列最新科技面料品种,如何搜寻新素材,“纺拓会的资讯是重要提醒。”

一直以来,得力都是单枪匹马拜访客户,“拓销团让我们大开眼界!”执行副总叶伟立指出,以前约品牌客户很不容易,纺拓会带团直接面对客户,不仅动作快,“邀约的每个客户都是我们锁定的名单!”他认为,拓销团模式远比在展会上看似人山人海却人海茫茫、找不到特定对象要来得有效果,下单机率高。研发人员说,2013年就有客户在拓销时当场下订单,“品牌商都要长期布线,很难打进去,尤其有些国家风俗特殊,纺拓会以半官方名义出访,提高可信度,买卖双方都是赢家。”感受到拓销团模式的良好效果,得力2014年又参加了北欧拓销团。

研发人员表示,参与专案后,突显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制作精美的布卡,加上公仔形象,面料花样更加丰富,业务人员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对产品的描述更加清晰,对制造起家的得力来说,多了主动侦查趋势的能力,是非常难得的学习与经验。此外,随着商品知名度提高,合作厂商订单也随着变大,因而得知“原来市场在玩这新产物”,提高彼此共同开发机会,进而相互刺激、成长。

布品牌“衣”势力 创造视觉惊艳

从为人代工,到成为国际品牌不可或缺的面料制造商,得力如何走过转型阵痛?梭织起家的得力从客户需求中灵光乍现,希望结合针织特色做出“弹性、好看、舒适”的面料,想象一块梭织面料仿照针织的“孔洞”达到立即透气与弹性境界,但有别于一般弹性针织面料的完全紧贴,打造出服装与身体间的微距离,穿出弹性却兼具挺括的独特线条。神奇的是,这是用一块完整、无接缝裁片的面料所做的衣服,省布料、没有移染问题,通过缩短制程提高生产效率,无接缝裁片的设计更减轻了服装重量,巧妙的织纹结构安排,配合身体不同部位需求有不同的排汗效果。

这对研发来说是高难度的挑战,在现有设备下,技术人员不计成本地尝试,失败无数次,历经两年多,终于成功达阵并找出商品的市场性。得力雀跃不已,受到鼓舞一度考虑自创成衣品牌,考量后仍决定回归最拿手的产品,朝“面料品牌”迈进,于是催生了代表得力的“DELINNO”品牌,并延伸出不同系列的面料品牌,形成“DELINNO帝国”。

“转型后,我们发现商品运用的领域变宽,更提高了企业的定制化和差异化能力!”叶家铭指着一件夜光衣说,它不需要依赖电力,会主动吸收光源,保持2~3小时“自动发光”,有安全防护作用,很适合夜跑;感温系列衣服一遇热就变色,“不仅符合功能防护需求,视觉效果也让客户惊艳。”叶家铭一脸自信地说,得力要通过创新与高附加值,让客户知道公司追求产业升级的愿景,这是留住品牌客户最重要的指标。

三兄弟齐“力”赚金 做幸福美学产品

2014年6月,37岁的叶家铭刚从父亲叶福林手中接棒,堪称是台湾纺织界最年轻的董事长。他带着两位弟弟,老二叶家豪在中国大陆开疆辟土、老三叶伟立负责全球行销,得力三兄弟以新世代的精神齐“力”赚金,在员工眼中却仿佛邻家大男孩的亲切作风,令人津津乐道。

10年前,在美国攻读化学工程的叶家铭回台湾,从得力的基层干部开始做起。“早期的台湾纺织业很传统,问题琐碎,又需要时间解决,往往努力半天最后发现不对。”两年后,叶家铭被派至大陆,与员工一起吃大锅饭,没有熟识的朋友,与主管见面就是讨论工作,“说没挫折是骗人的,可是我们背负了‘公司要幸福’的任务啊!”

随着台湾纺织进入功能化新纪元,“通过高科技提升面料附加值,研发内容与我所学的化学类相关,也终于发现其中的乐趣,原来纺织还可以这样玩!”叶家铭腼腆一笑,得力渐渐地从传统跨越科技纺织,包括产品研发、行销模式、与客人互动等都不同以往,如何鼓励资深员工跟上脚步,考验着这位年轻董事长。

老董事长叶福林有上一辈纺织人的特质,绩效取胜,关心产能。表面上不直接问主管,但会通过与基层对话,关心“薪水好不好”或“做多少缸”等,了解工厂效率、订单量及产品生产是否顺利。

得力三兄弟接班,一样平易近人,却有着很不一样的领导风格,他们希望突显公司整体形象,即使看似不起眼的吊牌,都要沾点设计美感。

两代得力 磨合中求进步

得力的执行副总叶伟立为管理专业出身,在决定推出代表公司产品总称的面料品牌“DELINNO”时,他就十分重视品牌命名,“要响亮、好记、有感觉”,完全符合新世代的流行趋势。

不过,两代人在经营上,难免需要磨合。叶伟立指出,在纺织的黄金年代,父辈有一句名言:面料只要没破洞,都能卖!“但现在环境竞争激烈,好产品还须品质稳定,纺织不像电子业可以高度依赖机械,组装良好率动辄就达到99.9%,而面料一丢进染缸,许多细节就开始产生化学变化,时间、比例稍有差池就出问题,更关键的是,查了半天还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一如罗宋汤,明明材料比例对,煮出来却是酸的。所以问题要逐步查,很挑战耐性的。”叶伟立苦笑。他进一步说,以前出差回来,父亲第一句话就问:有没有订单?“现在与国际品牌合作,订单通常都是两年后的事啊!”这些市场变化,显示着纺织产业的遽变与两代人经营上的落差。

三兄弟接棒,适逢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崛起,内部须突破为人代工的技术瓶颈与员工观念磨合,找出自身的品牌优势,对外则要打开知名度,是得力创建以来最艰巨的一仗。尽管挫折难免,“父亲一再提醒,未来世界再怎么高度发展,终究有穿衣需求,只管固守本业冲刺就对了。”

创新仍须包装 才能提高价值

近年来,台湾纺拓会以“集体战力”模式,带团出外找商机,成果逐渐显现。以法国知名的PV展为例,此展会审查严格,对同一国家但不同性质的纺织厂商经过仔细筛选才能取得参展资格。对照深受欢迎的“拓销团”,得力建议台湾纺拓会能锁定特定区域,针对市场需求整合产业上下游,以“team”为单位出团,强调厂商间的差异性,例如有的专精贴合、有的主攻素材变化,串联成衣与辅料,让国外客户一次看见台湾纺织品的多样性,给人留下产业共荣的印象。

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 篇9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白居易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3.人民的愉快就是我的报酬。——居里夫人

4.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爱因斯坦

5.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马明·西比利亚克

6.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巴尔扎克

7.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诺贝尔

8.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泰戈尔

9.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屠格涅夫

10.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

11.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 苏霍姆林斯基

12.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13.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14.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15.我无论作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16.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肖邦

17.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18.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林耐

1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20.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鸠

2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22.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阿·托尔斯泰

(二)妙语集锦

23.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爱的奉献)歌词

24.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奉献)歌词

25.中国军人,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当兵走四方,时刻听召唤,爱心献给那千万家,真情捧在百姓前。祖国的利益重如山,为民甘洒血和汗血和汗,军人的价值在哪里,无怨无悔做奉献。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当兵走四方,时刻听召唤,炮火硝烟中逞英豪,抢险救灾挑重担。

——(爱国奉献)歌词

26.无私奉献,就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奉献精神的最高层次。它以对人民、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道德、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和今年的抗击非典斗争中,都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他们所表现出的精神,使我们对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这样理解“无私奉献”的含义。

事例类

﹡军人风采﹡

共产党员

李国安是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他住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一个共产党员要上木愧党,下不愧民,“一个干部要上不愧部队,下不愧士兵”他为部队打井为老百姓打井,将800里边防变成了有水的钢铁长城,为内蒙古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甘将生命化清泉,多少年来顾不上家顾不上老母、顾不上妻儿.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李国安说:“我深深懂得没有国就没有家”尽管付出很多但他“无怨人悔”。

(点拨)李国安的事迹体现出一个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透出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

(适用话题)所以这个素材适用于“奉献”“祖国”“热爱”“卫士”等话题。

﹡科学之光﹡

两弹元勋

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国。

上一篇:实习报告书范本下一篇: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