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精选6篇)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 篇1

第一篇《陆地与海洋》

人类的起源是什么?构成人类的元素是什么?本文开篇即试图从人类种族的特征上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为什么问起这个问题?这与本文的主旨有多大关系?本文的主旨又是什么?或许这是很多刚刚读过文章开头的读者的疑惑。作者回答说,“人是一种陆地动物„„独立是他的立足点和根基,他由此获得了自己的视角,这也决定了他观察世界的印象和方式”,人类很多古老的神话中也是以土元素为起源,不过,作者很快否定了读者阅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土是决定人类性质的首要因素”,他从人面对大海时的感受、民族神话和传说中海洋神灵、人类文化中对水的崇拜以及哲学家对人类起源于水的观点几个角度说明,水元素也是人类性质的来源。在第一节结束时,作者明确了一点,人类的元素不是非水即土,而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

在第二节中,作者似乎明确了文章的主题——讨论陆权与海权,探讨人类从陆地文明向海洋文明发展的原因,并且首先是从四大元素代表的源初意义上。作者认为,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由陆地或海洋两种元素生发出来的种种规定、尤其是历史存在中二者相关联的种种形式——制约,但是“人如今已是一种无法单纯地被其环境所主宰的生物,他拥有历史地获取其存在和意识的力量„„有去他想去的地方的自由”,这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成就了人类的历史。

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世界历史“是一部海权与陆权的对抗斗争史”,希腊的克里特到雅典、罗马向帝国的跃升及拜占庭帝国对伊斯兰的抗争、威尼斯共和国的辉煌,这些恢弘的海权文明背后都闪耀着海洋元素的影子。恩斯特·卡普从水的角度界定了帝国的三个发展阶段:河流文明、内海文明和海洋文明,他认为威尼斯的辉煌终结于内海文明时代,威尼斯繁盛时期举行的“与海结亲”意识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也将它和一个选择海洋元素作为其全部的历史性生存方式的民族分开,卡普认为威尼斯并不是一个完全依海为生的民族,它的桨船、橹舰、登舰式海战是典型的体现,同时,威尼斯还和罗盘的发明使用“失之交臂”。

如果内海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跃升不是由威尼斯担纲的,那会是谁呢?读到这里,我自己也产生了疑惑。不过作者接下来就给出了明确回答,“野蛮的冒险家和海上漫游者,穿梭于海洋的大胆的捕鲸者,以及勇敢的航海者才是新的海洋性存在的第一批英雄”,16世纪时捕鲸人在追逐捕猎鲸鱼的旅程中发现了很多岛屿、大陆、洋流和航线,通过与海洋中动物的斗争,卷入了海洋性存在的原始深渊中;海盗也在16至17世纪活跃在各大片海域中,甚至充当了新教反对天主教的斗士。荷兰人发明了新的船帆技术和帆船类型,为大规模海上航行创造了可能,也成为了陆地与海洋关系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新的火炮战舰的出现成为欧洲人统治世界的助力器,与罗盘一起,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即人类由陆地向海洋扩张的时代,同时,一系列海权国家逐渐兴起。典型之一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或许无意识地践行了现实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治理论,支持早期海盗式资本主义,将狮心王的后代、牧羊人——不列颠民族转变成了“海的儿女”。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列强则最终选择了陆地,“英国将自己的存在真正地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这一元素,赢得了一场空间革命”,成就了海洋霸权。

之后,作者引入了“空间革命”的概念,并使用了众多历史事例来解释。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与衰落、十字军东征、发现美洲和全球航行、牛顿力学确认了宇宙无限„„这些事件或扩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或扩展了人类的空间观念,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以上种种空间的扩展和观念的变革,是具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空间革命的表现,即“空间概念在人类存在的各个阶段和领域的变革”,而所有的生活领域、存在方式、人类创造力的方式都参与了新的空间概念的塑造,空间图景和观念的变革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变革紧密相联。

“任何一个基本秩序都是一种空间秩序,宪法是基本秩序”,所以宪法也是一种空间秩序,从陆地的视角来看,各国宪法本质上体现了一国的空间秩序——领土,国际法(国

际秩序)也就是对各国生存空间之间关系的描述。在此处,作者终于揭开了本文的主题——关于人类空间秩序的解释。

历史上,欧洲基于共同的信仰和文化结成了共同体,建立了基督教国际法体系,本质上就是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瓜分,是一种基于陆地领土归属的“大地法”。回顾欧洲殖民亚非拉美洲的历史,争夺殖民地与宗教信仰的对抗是一致的,同时也是海洋与陆地元素的斗争,海洋元素选择了加尔文主义,并与陆地元素的路德派抗争。不过,英国完成了对世界海洋的霸占之后,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了,这一新秩序是空间革命阶段性胜利的结局,海洋与陆地元素的斗争扩展到不同国际秩序、法律信念的冲突中,人们的世界观转向了海洋。“陆地因素与海洋因素的相互分离成为这个行星的基本原则之后,大量的理论、论证以及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不过,空间革命并没有结束。工业革命的进展把人类带入了机器时代,创造了新的交通方式,以后又开启了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空间革命新阶段逐渐开始。人类开发了四大元素的空气、火,按照上述的理论,空间变革必然带来一系列空间秩序、空间观念的变动,带来人类世界观、政治、经济、文化的连锁反应,空间成为了人类行动的场所;陆地与海洋的对抗也将终结,新的法(秩序)正在崭新的空间基础上建立,因为人类与元素的关系正在加速更新,人类的存在标准和尺度正在发生变化。

总结全篇,作者介绍了人类同各元素的关系的变化与空间秩序(法)的联系,从本质上说,法即是人类与空间的关系的描述,空间变化带动了法的变化,我们学习法理学是探讨法的原理、源初含义,读过这篇文章,我对法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沿着作者设定的路径继续探讨下去的话,我想我们一定会发现未来多少年时间中,人类社会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空间秩序,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新秩序的面貌吧。

第二篇《国家主权与自由的海洋》

1.主权国家

A.国家时代的开端:16世纪后半叶,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中,“国家”和“主权”的概念在法国首次获得权威的法律形式。此后几个世纪,“国家”概念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秩序的观念。

B.法国让博丹第一个界定了主权的含义。国家拥有最高主权这种法学思想使得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形成了空间上自成一体、国与国之间存在精确疆界、以及中央集权和普遍理性化了的统一体。

C.主权国家不仅是一种消灭了中世纪的帝国和社团秩序的全新的观念,也是崭新的空间秩序的观念,具有国际政治和国际法意义的影响。

D.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是一种陆地性的概念

2.陆地与海洋的对立

A.16世纪中叶开始了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截然对立、在封闭与开放两极分化的空间秩序观念的发展过程。陆地成为国家的领域,海洋则保持自由,独立于国家。

B.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观念导致了两种国际法秩序的对立——陆地的国际法和海洋的国际法。前者认为,战争是纯粹国家间的、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的战争;后者则认为海战并非仅仅是军事人员的战争,也包括敌对国民及其私人财产。这两种法律观念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C.海洋政权和陆地政权的对立是世界历史的起因、发动机和主要内容。

3.英国

A.英国选择了海洋。但不是英国政府或是作家促使了这种向海洋的转向,而是16、17世纪时的实干家、航海者和海盗们促成了英国于海洋的联姻。

B.英国并未像欧洲大陆国家那样成为所谓的“国家”

C.英国海洋主权的立场产生的政治后果极其主要特征:非国家的社会特征、“间接的”统治方式的主要性、海岛的“无根化”

4.只有从与国家无涉的海洋出发,世界秩序的总图景才是完整的。

5.但是,科技的发展、对太空的征服克服了陆地与海洋的区分,创造了崭新的空间概念和秩序。作者认为,在这个崭新的空间革命之中,应由德意志取得领导权。

一、主权国家

16世纪,在世界分成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的情势下,法国首先诞生了一种关于最高政治决断权的思想,国家和主权的概念首次获得了权威的法律形式,国家完全成为了唯一正常的政治单元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

伴随着主权概念出现,至关重要的是:主权国家不仅是一种消灭了中世纪的帝国和社团秩序的全新的观念,他首先也是崭新的空间秩序的概念。而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乃是一个陆地性的概念。

二、陆地法与海洋法

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观念即陆地与海洋势必与两种完全不同的国际法秩序相吻合,每一种国际法都有逐渐独特的,与另外一种国际法截然不同的战争与敌对的概念。

对于陆地法而言,国家年时国际法的唯一规范的主题,也是秩序,进步,及人性话的唯一的承担者。陆地战争变成了国家间的战争,他的理性化在于使日益尖锐化的对抗成为一种由国家组织的军队领导的,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的,纯粹的国家战争。

对于海洋法而言,认为敌人不仅仅是参与战斗的对手,而且也包括敌国的所有成员,最终也包括那些中立的、与敌国有贸易来往和经济联系的国家。

所以,在通常所适用的国际法习惯和术语背后,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法秩序,两种不可调和的,相互对立的法律观念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人性概念,人性理想、历史图景的对立,还是两种毫无瓜葛的世界的对立。

三、海洋立场所产生的最重要政治后果及其主要特征:

1.英国统治的非国家的社会特征:海洋性的大英世界帝国并非是国家组织的产物,甚至反对任何趋向国家化的萌芽。

2.“间接的”统治方式的主导型:由某种“社会”承担起来的世界帝国的结构与所有其他的又国家拼接而成的结构不同,因此导致英国的统治方法的独特性。比如18,19世纪的共济会,20世纪的日内瓦联盟,以及经济制裁,经济和财政上的抵制,道德上的谴责以及使其处于非法地位,所有的这一切联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机制。

3.海岛的“无根化”:海洋帝国的英国就像海里的鲸鱼一样可以自由游动,突出海洋性存在相对大陆的灵活性,能更好应对外来威胁。

四、新的空间革命及展望

对于太空的征服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图景,它克服了迄今为止的陆地与海洋两种元素的区分,创造出了由此引发的崭新的空间秩序。而这一次,作为德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由德意志民族赖取得领导权。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即国家时代的开端。16世纪时,在新教与天主教的内战中,法国诞生了关于最高政治决断权的思想,出现了“主权国家”的管理形式。由此,国际法转变为国家间的法律,至19世纪,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的政治秩序观念。

法国法学家Jean Bodin第一个界定了国家主权的含义。这种主权观念要求国家对冲突事件拥有决断权,是一种法学意义上的概念创制,与政治现实相应和。Bodin试图借助主

权与国家的秩序观念为欧洲封建的邦国林立的混乱状态建立秩序。进一步发展之后,国家在地域上确立了完整的政治统一体,出现了国家军队、国家财政、国家警察以及国家司法机构操纵下的法律来作为统一国家权力的组织手段,教会也处于主权国家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展示出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秩序。这种空间革命促使法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欧洲大陆的主导力量。但是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仍是一个陆地性的概念。从海洋出发,摆脱了国家空间秩序的束缚和国家疆界无法穿越的海洋才应该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空间观念,但这个观点直到18世纪才被广泛承认。

16世纪中叶,欧洲大国对世界诸大洋的争夺展开了陆地与海洋截然对立的空间秩序观念的发展过程。陆地成为国家领域,海洋保持自由,由此构成欧洲国际法的两元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诞生后又瓦解为陆地与海洋两种秩序,出现了陆地与海洋的两种国际法,并在战争概念上出现分歧。陆战通过将战争变成国家间的战争而合法化,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以空间、陆上交通线、地盘为目标;海战则打击所有的敌对国民,并且把与敌人有经济往来的他国国民看做敌人,主要以登陆或保卫海岸线为目标。作者认为海洋政权与陆地政权的对抗是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内容,陆地与海洋的冲突发生在了星体空间革命的视野中。

在星体决断中,英国第一个选择了海洋。但是选择海洋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更“现代”,伊丽莎白女王同样只是将海洋视为了掠夺财富的手段。在关于海洋的自由性与封闭性的“书籍战争”中,英国作家同样不具有预见性:为打击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业垄断而倡导自由贸易,为打击荷兰的海权诉求而强调英国对其毗邻的封闭海洋的垄断权。不过在此之前,莫尔的《乌托邦》预示了空间革命的来临。

直至Sir Philip Meadows,才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识到英国传统意义上的诉求与确立海上霸权的发展趋势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的英国人。此时的欧洲已不再把视野局限在欧洲的几个海盆,而是转向了整个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捕鲸者、冒险家、航海者以及海盗促成了英国向海洋的发展。里斯威克和约和乌特勒支和约的签订终止了此前的模糊状态,使欧洲国际法步入了完美的国家主权时代,海盗沦为了罪犯。然而回顾历史,海盗也曾战斗在新教阵营对抗天主教阵营的斗争中;从国际法角度看,他们是有法律身份的海盗,但政府可以随意背弃他们;他们生活在没有使战争国家化的时代,被恰当的描述为个体户。而这些个体户才是选择海洋这一决断的历史承担者。

海洋的决断使海岛的实质与内容发生了改变,从狭隘的陆地中心主义变成了以海洋为基点进行生活和思考,使海岛成为海洋的一部分。只有从海洋的视角看陆地,人们才能更好的研究自由的海洋这一国际法问题。两个阵营的国际法概念体系具有不同的观念,基于这个背景人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英国精神和英国政治。英国不是“国家”,没有产生常备军、官僚机构和成文宪法,但同样能够运转,这主要得益于英国以自由的海洋为根基的世界霸权诉求的国际法,并使得其还在方式成为了普遍认可的国际法准则。

最后,作者对英国这种选择海洋的总体立场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后果及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1.英国统治的非国家的社会特征,即17世纪英国的扩张是一种社会性力量的扩展。

2.间接统治方式的主导性:18世纪英国共济会掌握了自由公共舆论,并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自由宪政的宪法运动成为了英国攫取世界霸权的工具;日内瓦国际联盟也成为了英国世界霸权间接统治世界的组织形式。3.海岛的“无根化”,即将英国首都迁至德里的构想。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 篇2

一、海洋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11月底, 浙江各类中小企业达270多万家, 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从2012年1-11月的情况来看, 浙江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8 878.83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4.1%;实现出口交货值7 908.32亿元,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82.5%;实现利税2 848.82亿元,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8.3%;从业人员750.11万人,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0.9%。可以说, 浙江是经济大省, 更是中小企业大省。

而作为中小企业中新成员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必然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科技是以综合高效开发海洋资源为目的的高新技术, 包括深海挖掘、海水淡化以及对海洋中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由于海洋科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陆域科技相互交叉和互为渗透的特点, 从事海洋科技研发、推广的资金缺口巨大, 其收益不确定性, 就使得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比陆域企业存在的融资难更为突出。

二、影响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结合障碍分析

(一) 企业权利限制方面

1.海洋科技中小企业可获取的资本量存在较大限制。 (1) 内源融资有限, 使之可获取量受限。内部可融资资源有限是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 其多数经营规模较小, 经济实力有限,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同时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制度不规范, 内部控制流程不科学, 组织结构不健全, 报表透明度低, 披露意识差, 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体制, 种种因素导致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依靠内源融资取得长远发展并不是可行的方案。 (2) 与民间资本结合能力有限, 使之可获取量受限。主要体现在:一是民间借贷虽然期限灵活、筹集迅速, 但其伴随难以承受的高利率。二是民间借贷是一种游走在法律边界的非正规借贷方式。民间金融手续一旦简化到了不符合规范的程度, 很容易出现欺诈行为。 (3) 担保体系不健全, 使之可获取量受限。首先, 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有形资产较少, 大多拥有的是无形资产, 很难提供符合银行信贷需要的抵押品, 导致银行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十分谨慎。另外, 在向银行寻求担保的过程中, 小微企业即便获得贷款还需支付相关担保费用, 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其次, 中小信用担保机构自身存在局限性。在浙江, 由于信用担保机构进入门槛低, 资格限制少, 随着担保机构的增多, 担保行业“多、乱、散”的问题开始凸显, 并且多数担保机构担保品种单一, 缺乏专门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品种。再次, 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地位不平等。按照国家规定, 担保公司的担保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10倍。事实上, 银行往往要求担保公司承担100%的损失风险的责任, 而担保公司在这样的风险分担条件下获得的担保额度放大倍数只有2-3倍, 担保公司为海洋科技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风险往往超过陆域科技企业, 这造成担保公司为海洋科技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能力极其有限。

2.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能力极为有限。 (1) 对大多数处于经营效率低、信息不透明、信用水平低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来说, 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极低。从有关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 浙江省在中小板上市企业为119家, 创业板上市为9家, 相对于中小企业270万家, 能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在是太少。 (2) 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直接融资结合的门槛过高。直接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其他交易市场融资等方式。由于受到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绝大多数海洋科技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创业板上市资格, 不可能从资本市场筹集到科技创新所需资金。对于债券融资, 由于我国对企业债券发行的限制条件极其苛刻, 即使一些效益好、成长性高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获得足额资金。 (3) 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结合难度很大。虽然风险投资在浙江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之一, 但是风险投资在与海洋科技结合中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第一, 风险投资对浙江海洋新兴产业缺乏了解。较多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产品还在初创期, 在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占有的份额、市场中能否具有主导地位等方面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使得风险投资与未来收益不对等, 从而使风险投资者不愿为此承担较高的风险。第二, 风险资本与海洋科技结合后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使得潜在的投资者持观望态度。海洋科技产业的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狭窄, 风险资本不能通过公开上市的方法安全退出, 又受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产权不清影响, 风投也不能通过管理层回购和企业并购的方法安全退出。第三,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由于浙江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刚刚起步, 加上海洋科技的复杂性、交叉性、渗透性特点, 具备能为中小海洋科技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极少, 现有中介机构中能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远不能满足风险投资需要。

(二) 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借贷资本结合受到限制

1.逆向选择。银行信贷资本与海洋科技企业结合所依赖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硬信息”, 即可观察、可验证及可传递性的信息;另一类为“软信息”, 只有通过与之有过亲密接触之后才能获得的。相较于大企业高质量的“硬信息”, 处于初创期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明显缺乏完整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硬”信息, 信用记录较短, 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 银行对陆域科技小微企业的贷款决策往往依赖企业家的个人品质和经营能力等难以传递的“软”信息。而且, 部分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贷款, 可能会隐瞒真实的经营成果, 这就加大了银行与海洋科技结合的潜在风险, 而银行为了规避“柠檬市场”的产生, 只能选择少贷或不贷, 以免形成不良资产。

2.道德风险。海洋科技中小企业通过较高利率获得银行贷款后, 为了提高其收益必然会倾向于选择高回报率同时蕴含着高风险的项目。为此, 银行面对道德风险, 会设置一系列有利于银行的规定, 但是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硬信息”的不真实性及“软信息”的不可获得性, 导致这些不道德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故在海洋科技与金融结合大背景下, 银行更倾向于保守的“惜贷”。因此, 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 要么导致较高的货币成本, 即高贷款利率;要么导致贷款申请失败, 使其融资更加困难。

3.交易成本高。对于银行而言, 不同的贷款对象, 其所产生的边际成本是不一样的, 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贷款的边际成本要高于为大企业贷款的边际成本。这种交易成本一般是由借贷双方共同负担的, 银行负担的交易成本体现为进行调查监督而产生的较高单位贷款成本, 小微企业一方的交易成本则往往通过高贷款利率体现。如此高交易成本, 会导致双方的合作意愿不强。

三、解决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结合难的对策

(一) 增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1.增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资信。 (1) 提高信用意识, 建设诚信文化。对于海洋科技中小微企业而言, 企业家的个人诚信意识几乎决定了企业的信用, 小微企业以及企业家均应提高信用意识, 建设诚信文化。 (2) 重视信用记录。信用记录存在于与供应商、分销商、银行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重视这些环节尤其是与大企业的交易环节的良好信用记录将大大提升企业的信用。 (3) 加强自身财务制度建设, 减少财务信用风险。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要建立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加强成本费用核算, 规范投融资内部控制制度,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规范利润留存与分配, 规范管理资金, 提升融资能力。

2.改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结合软实力。 (1) 针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规模小的问题, 发展产业集群和建立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行业分协会。针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现状, 建立不同类别海洋科技产业集群, 如台州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群, 舟山海洋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 从而解决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结合的规模问题。 (2) 针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不动产存量有限, 将其动产和无形资产纳入《物权法》, 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没有担保品的“尴尬”。 (3) 按照企业成长生命周期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鲜明生命周期, 一般分为创业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分别创新融资机制, 使得不同阶段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不同的筹资方式有效结合。

(二) 建立海洋科技金融机构

1.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1)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转变过去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的信贷政策, 专门针对海洋科技产业发展需要设立海洋科技信贷部门, 并增加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 (2) 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体系建设, 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资金融通建立规范化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与简化融资手续。

2.大力发展小银行。在海洋科技中小企业集中区域设立地区 (社区) 银行、独立的民营中小银行或其他贷款性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最能较充分地利用地方 (以至社区内) 的信息存量, 低成本地了解到地方上的海洋科技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 最容易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 区域小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为小微企业服务的。

3.加强对民间借贷资本引导。创新机制, 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参与海洋科技私募股权基金改革, 引导民间资本积极认购海洋科技创业基金, 使得民间资本公开化、合法化, 从而促进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结有效合。

(三) 完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政策, 尽快建立起以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政府机构、中介机构与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与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加强各企业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联系, 减少信息不对称。

2.提高中小担保机构的风险自控能力。一方面, 要制定和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 促使中小担保机构规范化经营;另一方面, 要对风险较大的海洋科技创新项目实行再担保机制, 以分散担保风险。此外, 要建立担保机构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合作机制, 确保它们共同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要。

3.政府要尽快出台信用担保方面的法规与管理制度, 维护与规范中小企业信贷秩序, 打击虚假信用、逃税漏税等信用欺诈行为, 对信用信息失真的企业要予以严惩, 同时可对中小企业互保机制等方面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鼓励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互保机制, 降低经营风险。

(四) 扩大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1.要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公司, 增加其数量。可以适度降低风险投资企业的设立门槛, 允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度参与, 同时制定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国外投资机构参与建立风险投资机企业。

2.扩展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要解决风险投资资金短缺和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 就必须拓宽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 鼓励银行、企业年金、养老金、公积金、担保机构、民间资本以及个人积极进入风险资本市场, 既有利于原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又解决风险投资资金规模问题。

3.建立并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解决风险资本退出就是要解决如何将风险投资企业的权益性资本转换为货币资金。我们认为建立灵活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途径可以是有效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也可以是通过完善小微企业回购或管理层收购制度, 使得增值后的风险资本顺利进入新一轮的海洋科技创新投资活动。

(五)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积极寻找科技与金融结合新渠道

1.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 实现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 让风险资本有合理退出机制。 (2) 继续完善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的完善能有效提高金融系统的风险抵御能力并分散风险。机构投资者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组合投资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海洋科技中小企业。 (3)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债券投资者通常以发行债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作为是否认购的判断标准之一, 如果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能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就允许其发行债券或可转换债券, 这无疑会使其筹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4) 积极发展区域性海洋科技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海洋科技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应加快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 完善技术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改变交易品种单一的现状并加快其开发。

2.积极开拓新型融资渠道。 (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推广, 为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增加新渠道。目前浙江杭州、温州、海宁、义乌、湖州等地已经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集合债, 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浙江省发行海洋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时机已成熟, 从而有效解决单个海洋科技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所面临的困境。 (2) 租赁融资是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海洋科技中小企业在商品化试产阶段所需固定资产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来解决, 融资租赁的出资方侧重于对海洋科技小企业项目未来现金流的考察, 这使得企业在项目设备需求上比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更容易, 手续也更简便。这种方式使企业以少量资金作为租金及时购置设备, 是一种融资捷径。 (3) 推广供应链金融理论, 为解决海洋科技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问题提供新增值服务。海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是银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高交易成本, 我们认为将供应链金融理论推广到海洋科技产业融资, 能很好解决银行和供应链中海洋科技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 关键急需解决金融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秋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13, (4) .

[2] .赵平.我国县域金融发展方式转型与生产效率提升——浙江省数据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 2012, (6) .

廖鸿基:在海洋与陆地间筑桥 篇3

在法国纪录片《海洋》中,观众透过镜头,得以见识到一个一般人难以抵达的领域。那是一个光用想象都觉得迷人又神秘的世界。而吊诡的是,正是不了解,加深了这种神秘,以及人与海洋的隔阂。这种隔阂包括了,纪录片中写实的海洋受伤状态,和虚拟的“灭绝动物博物馆”,它们短暂地穿插于目眩神迷的海底世界食物链之中,仿似一则预言,甚至让人有一种错觉:那是还存在的世界,还是致往日的一阕挽歌?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对陆地的开发已接近临界点,未来的发展必然走向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的海洋,是陆生动物人类必须开始去了解的世界,这已不是邻海不邻海的问题了。

台湾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多年来致力于海洋书写与海洋文化推广,透过海洋相关的人事物,搭建起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座座桥梁,他期望岸上的人们走过桥梁,看见海,认识海,尊重海。因为,海洋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取之不竭,包容所有的伤害。“当我们还没有机会去亲近海洋,去相信这个天堂存在,那是多大的感伤,天堂已在萎缩当中。”

廖鸿基现在每周都会受邀到台湾各地的中小学演讲,讲述他所认识的海洋、海洋生物以及海洋文化。在一次演讲中,他遇到了一个高三女生,没有被安排来听演讲的她,见到廖鸿基时一直掉眼泪。她说,面对着庞大的升学压力,觉得生命不应该是这样子的;阅读廖鸿基的文章总会落泪许久。廖鸿基对她说:“我们都是海的孩子,赶快走过这一关,我们要出海去了。”

给被困住的生命一扇门窗

廖鸿基生长于台湾东部的山海小城——花莲。海,是陪伴他成长不可或缺的场域。小时候与阿嬷到海边看日出、捡石头,与同龄孩子在海边戏浪玩水,学游泳,甚至,“每当莫名其妙地想做坏事,或莫名其妙感觉无聊时,就会走海滩看海”。花莲的高山与大海,是他不忍分离的原点。十二、三岁第一次离家,从“后山”北上到“山前”求学,车子一过清水断崖,他便嚎啕大哭。后来如愿回到花莲,顺利考上花莲高中。花莲高中就在海崖上,崖下是鸟踏石仔渔村。有次在海边看见渔船出航,廖鸿基心想:“如果能够交换,愿意立刻成为那渔人,航行出海。”

35岁那年,廖鸿基正式成为讨海人。在那之前,他“被一连串这辈子最麻烦的挫折缠困,后知后觉,加上面对变故不成熟的认知及态度,脾气又执拗自负”,生命走到了临界点。这样的心境,廖鸿基曾把它写进短篇小说《古井》中,那时的他在岸上的生命干燥、枯萎,害羞、木讷、没有自信、讲话结巴……如同小说中的父亲一样不善表达,“心底隐隐有一股想把自己关闭起来与世隔离的冲动”。于是,他又开始走海滩,开始出海,开始潜逃。

当年老渔人曾经问廖鸿基:“少年家,为什么出来讨海?为着鱼,还是为着海?”多年后,他在散文《海脚》中说:“那年成为海脚,部分原因是因为浪漫向往大海,主要缘由是自我放逐。”而“戒严时代,航行出海谈何容易,唯一机会就是成为讨海人,在沿海渔船上当人家海脚。”(一、二十吨级沿海小渔船,除了船长,同艘船上同个渔季一起作业的船员们,一律称作“海脚”。)

在晕船半年之后,他终于适应了海上生活,在这片摇晃不定的领域里,他站得更稳了,他在海上获得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开朗。“面对浩瀚而宏伟的环境,人就会自觉渺小。我在海上生活这些年,不止能力上的改变,思想上的改变,也从原本急躁的个性变成温和的。我比较熟的朋友告诉我说,我连讲话的语调都不一样了。一些老渔人对我的影响也蛮大的。在海上遇到状况,甚至是威胁到生命安全的危险时,老渔人都相当冷静。我在海上二十多年,海洋是我主要的生活领域,我的成长受海很大的影响。” 这段自我放逐,让廖鸿基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走出了困顿。

廖鸿基说,那位高三女生后来考上了好的学校,她曾写信感谢他那天给了她向海的一扇门。“人类某种程度就是被困住,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被困在陆地上。如果愿意把海洋当作一扇窗,就能借由这个窗口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海给了我这样的能力告诉很多人,也许可以转过头来海阔天空。你不一定要到海上生活或工作,可是生命里不能没有一片更开阔的领域,不能没有这样的梦想,不能守着既有的就以为那是全世界。海洋对海岛,也有这样的隐喻。”

走在边缘,不断航出去

在学习海上生活技能的同时,廖鸿基也开始记录海上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描写讨海生活的文章于1996年结集为《讨海人》出版。《讨海人》还原了一个变幻、惊险、力量与智慧并存、鱼与人皆有情的世界,廖鸿基被丰富多彩的海洋样貌驱动着书写热情,以细微观察和生动描写所呈现的陌生世界,一下子掀开了台湾海洋文学的新页。

而在当年,会从事海上工作的,大概都是在陆地上走不下去;台湾沿海渔业也已经走过好光景,渔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讨海人》等早期作品没有表现过的讨海生活的另一面,廖鸿基在近作《漏网新鱼》中才道出:“当时心境曾经十分消沉孤寂,甚至是犹豫挣扎”,彷徨于自己为什么走到这样的地步。“这个社会的主流在陆地上,而且是在城市里。所以从年轻时候走海滩、走海岸、到海上去,我一直都走在边缘,走到岛屿的边缘,走到人世的边缘,也走在自己的边缘,摸索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当你碰触到别人不曾碰触到的界限,也许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让原本的主流价值往边缘挪动。”

年轻时的廖鸿基,曾有许多次到外地工作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花莲。他似乎抗拒着进入“山前”的主流世界,而宁愿守住边陲角落的“后山”。直到2000年,到垦丁执行邻近海域鲸豚类生态调查计划,他才第一次真正跨出去,踏上了人生的另一座平台。“虽然垦丁跟花莲不过才200多公里的距离,可是这一步走出去,我发现那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垦丁是珊瑚礁海域,那里的海流、海况、生物,跟花莲的大山大海,完全不一样。所以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过去那么的设限是不对的。目前我会把原点当作永远的故乡,不管跑得再远我会回到原点,可是我航行出去的每一片领域都可以是我新的家。”

第二年,廖鸿基登上远洋渔船,从高雄港西南航过南中国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跨过赤道、斜越印度洋、旁过好望角、横渡南大西洋,在阿根廷沿海渔场停留了14天之后,掉头再横越南大西洋,于南非开普敦上岸,他的海洋版图进一步扩展。这一次远航,也是廖鸿基生命中很重要的转捩点,心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看清自己过去对海洋那种虚荣、过度浪漫的想象,从而更现实地看待生命,看待人跟海洋的关系。“我曾经跟我女儿讲过,如果我有一天出海不回来的话,就不用去找我。我要她想象我是很快乐的,很欢喜地留在那个领域。就是来一场所谓‘永不靠岸的航行’。后来去了远洋之后,60多天的考验而已,让我非常想念陆地的一切。我发现那个梦太浪漫了,它并不真实。”

2005年,廖鸿基再次远航,随货柜船从高雄港出发,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北大西洋、北海,沿途泊靠新加坡港、埃及赛德港、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英国佛列斯多港,再返航。这两次远航,他其实都在处理陆地与海洋这两个深远隔阂的世界之间断不了的牵扯。复杂难懂的离岸心情,返航途中的忧郁,抵岸时的欢喜又茫然,没有一场陆上旅行能比它深刻。廖鸿基说,航海是一场逃离、陷落之后,再挣扎着回来的过程。“陆地生活是安定、有糖有蜜的日子,每趟出航可以说是背弃繁华、远离热闹。可是航海会吸引我的是,每一次这样辛苦地出走,能够看见的,能够经历的,都不是陆地生活能够给予的。也是因为这样的付出,才会有不同的故事。”

廖鸿基说,他是一个必须用感受和生活经验来写作的人,所以每一次的出航,每一片舷外风景,都透过书写留存了下来;但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尝试着多元表达,例如在《海洋游侠》中建构台湾尾海域大翅鲸盛况的历史现场,记述远洋渔船经历的《漂岛》中写实与梦境的穿梭造就一种如小说般的氛围,《后山鲸书》和《飞鱼·百合》则以诗质的文字表达自己对海洋与海岛的礼赞。他不断探寻着文学的疆界。

海洋无疑给了廖鸿基非常多礼物,但面对不断消逝的物事,他渐渐发现,“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没有任何形式的记录或礼物能完整留住现场。任何收集,无论如何留下,或留下什么,最后,终是得还回去。”而书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还回去”的方式。“文学创作是一种整理。在生活中我经由感官留在心里的这些情感、情绪,我把它整理出来,其实是透过书写把它还回去。我发现这样有舍有得,把它还回去的同时也得到更多。”

航行,是为了靠岸

早在讨海后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鬼头刀》中,廖鸿基就表示:“出海的心情就像那只跃起的飞鱼,自由地在另一个世界里飞翔,逃开陆地上的琐琐碎碎。但是,逃避得了吗?海洋终究是飞鱼生活的家园,就像港湾终究是船筏航行的终点。”每一次航行,都需以回返证明它的存在与完成。

而借由航行,与陆地拉开一段距离后,廖鸿基获得了一个迥异于陆上的视野,得以更清楚地看见岛屿,看见自己。回看台湾,他发现岛屿上的人们与海洋竟有着深远的隔阂,不懂得自己有着优越的海洋资源,把海岸和海洋当作化外之地,更无从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海洋文化。他知道,必须回到陆地,让岛屿上的人回过头来,看见海。除了想分享自己从海洋所得到的养分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对海洋的依赖将越来越重。“陆地上的资源大概开发到一个临界点了,接下来一定是向海发展。将来谁能够掌握海域资源,谁就会变得强大,未来海洋专业有可能成为全球最顶尖的专业。我们华人社会是比较拒海的,觉得海是危险的,这样下去我们将失去竞争力。可是很吊诡的是,又不是今天想、明天就能够下去,它要克服许许多多的限制。所以必须在现在一步一步地倡导海洋的重要性,介绍海洋文化,以及海上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年轻人看见海而愿意进一步接触,把海洋当作自己当然的生活领域。”

1996年,廖鸿基拥有了自己的渔船,但也从此卸下了讨海人的身份。这一年,他组成了“寻鲸小组”,执行“花莲沿海鲸类生态调查计划”。在30个工作航次中,共调查并记录到8种鲸豚,这次计划的记录书写成《鲸生鲸世》。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台湾海域拥有如此丰富的鲸豚资源。

次年,廖鸿基开始推动赏鲸活动,并在赏鲸船上担任海洋生态解说员,他希望透过赏鲸活动改变鲸豚在台湾的位置。“台湾有个现成的例子。大约二、三十年前,所有的鸟都是惊弓之鸟,但自从有赏鸟活动之后,如今几乎完全改观。从赏鸟的那个关键时刻开始,鸟在台湾已经改变了它的位置。在赏鲸船上工作的老渔人常常感叹:过去怎么会去杀这么可爱的动物呢?他们过去都杀过海豚,可是他们在更近的距离观察它们、跟它们接近之后,才发现过去没看到的部分。我早就希望台湾经由赏鲸活动,学会尊重鲸豚,然后扩及尊重大海。”到现在,每年约有十万人次出海赏鲸。

1998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在花莲创会,廖鸿基是发起人之一也是创会董事长。基金会以“关怀台湾海洋环境、生态与文化”为宗旨,期望“以缤纷的海洋生态之美、以繁复多样的海域环境、以岛屿原本丰美但已经退潮的海洋文化,架构更多道岛屿和海洋间的桥梁”。在黑潮时期,廖鸿基推动了“海滩废弃物监测计划”和“福尔摩沙海岸巡礼计划”。一直走海滩的他,深深觉得海岸就如同海岛的门户,“是脚步的终点,却也是视野无限延伸的起点”。他所看到的台湾,却把这扇门关上了。“绕岛时从海上看到滨海有那么多的工业区,海岸线被很多消波块围住,显而易见,这个海岛把海岸当作是边陲角落,就把污染最重的、垃圾处理厂等等都推到海边去。如果把它当作是当然发展的领域,海岸线应该是门口而不是边陲角落。”

任期满了之后,廖鸿基转为担任黑潮的顾问,他不允许自己停留,又投入到更多开创性的工作中去。他的航行不断,他的书写也持续着,几乎每年一本、至今近二十本作品出版,在质与量上,廖鸿基无疑是台湾海洋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而他却表示,这只是这个社会对海洋重视不足所留下的空间。“这样四面环海的海岛,有着这么好的舞台,照理说最下游的艺文展现应该十分发达,海洋文化应该很强。可是很离奇的都不见了,所以才留下空间给我们吧。海洋书写会被看见,大概就是因为没有人从事;黑潮基金会能存在这么多年也是因为有存在的必要。”

驱动他不断书写,除了因为“海底事,识不完”之外,更因着一份回馈的情义。“一直有人说我写的东西太有使命感了。也许那是文学应该避讳的。可是我又觉得,文学不应该只是娱乐读者或者娱乐自己,它应该有它的目的,一定有它可以改变社会的价值。因为我在这片舞台获得了创作养分,就像父母善待我所以我会孝顺父母一样,我一定会很在意我的父母是否受到伤害,这是自然的情义。而海洋文学是海洋教育里一座感性的桥梁。我想透过海洋文学让这个海岛转过头来在海上看台湾,从海上看见自己,认识自己是海岛子民。尊重海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一种对位关系。”

现阶段,海洋教育成为廖鸿基主要的工作,每周奔波于台湾各地,虽然辛苦,但他知道点滴都有累积。“教育的根本是从原点开始,你在这里出生,对周遭的环境先认识起,对这个地方才会有感情,并且以原点为基础向外走出去。海洋教育最难的部分是把它推到基层里头,让整个社会的意识、价值观改变。这种改变往往需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看到效果,但是不能因为慢而不去做,不做的话就永远停在那里。逆风总是觉得很吃力,前进的时候看到目标遥远、很难达到,可是偶尔回头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是有所改变的。”廖鸿基有很多文章被收录在中小学的课本里,这是海洋教育推广以后才会看到的现象。

永续平衡点,不过“尊重”二字

廖鸿基说,海洋是现世真正意义上的荒野。不管航海技术多么发达,船再大也不及海大,面对变幻莫测的天候和滔滔海浪,人和船只都渺小至极。到了海上,人跟大自然的关系才回归到较为正常的状态,一阵风、一个锋面,就使得人类不得不逃回陆地上。“出海越多次,离岸越远,我越觉得有必要谦卑和朴素。”

长时间呆在海上,廖鸿基学会了安静地观察,观察海,观察鱼类,观察匆匆而过的鲸豚……“自然观察是通往人生哲学的一座桥梁”,这句话在很多从自然中获取养分的写作者身上都得到印证。从自然反观人世,毕竟是人之为人在自然中行走时心潮起伏的必然。但自然关系原本简单,只有沾染上人的价值观才变得复杂。我曾想,从讨海人变成鲸豚保育者,中间的转折剧烈吗?他又是怎么看鱼与鱼、人与鱼之间的捕食关系的?显然,他的答案确实“简单”得多:“大自然其实是食物链,是猎主、猎物所串成的大系统。就像我在《后山鲸书》里写到,那是海神派出来的游行队伍,一样吃一样,一样追一样,堆叠起来的就是海洋生态。吃与被吃,是生物生存的必需,所以它一定得去猎食,也就相对地有牺牲者。只要不去妨碍每种生命的永续循环,这种牺牲都是合理而且高贵的,因为它原本就是食物链里的一环。人类只是超越了大自然的循环,跳脱了食物链中被猎食的角色。”

曾经有人问廖鸿基:“你这么喜欢海,那你还吃鱼吗?”廖鸿基认为,这两者是不相干的,他不曾反对渔捞,也认为自己从来不曾从猎者转变为保护者。自诩不残忍的人们,只是将杀戮交付某些职业而已。而人类根本没有能力“保护”海洋,但必须懂得“尊重”海洋。“我会选择性地吃。我知道吃这种鱼并不会断绝它们游行队伍的永续循环,所以我会选择吃它;如果我吃这种鱼会造成它无法继续在地球上跟我们一起生活下去的话,我当然就不会吃。有所选择,我想就是最起码的尊重。”有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持续过度捕捞渔业资源,2048年以后,将只剩水母可以食用。

多年在海上生活,廖鸿基知道,在场是直接而伟大的力量。他坚信珍·古德(编注:Jane Goodall,大陆译为“珍·古道尔”)所说的,“唯有接触,才有机会认识;也唯有认识,才有机会关怀。”推动赏鲸活动,其实是希望通过这座桥梁,让人们接触海。“我并不反对人到海上去,到它们的栖息地去做懂得尊重的拜访。接触是最好的基础,从接触到关怀甚至到尊重,是一个必经的、无可跨越的过程。一下子跳到关怀,根本连接触、认识都还没开始,其实那是虚假或虚荣的成分比较多。必须不断学习,才有机会进入到关怀的领域。”

我在访问的最后还是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人类进入海洋,你会担忧吗?”廖鸿基说:“怎么大家一直都觉得,接触就是破坏?你背向它,它败坏得更快,而且怎么损失的你都不知道。台湾的海洋过去是这样子的。如果没有赏鲸的话,今天海豚也许还是我们的渔获之一,台湾也许像日本一样还在杀海豚。可是有了接触之后,更多人知道我们不需要吃那样的东西。我们必须在大自然里头学习怎么跟大自然相处,去找到那个永续的平衡点。那些败坏、污染,也许都是一个过程,它让我们有一天警醒:人类不要再进步这么快,也许就能得到一个平衡点;先暂缓我们发展的脚步,停下来看看,生活品质其实是包括环境,而不单单是收入。”

虽然现在工作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廖鸿基就会出海去。

推广海洋教育至今,他认为台湾需要一个类似教育中心的营地,让老师带着学生来实际接触多元的海洋教育。所以他与海洋生物博物馆以及海洋专业团体合作,将成立“海洋环境教育中心”,希望发挥最大的海洋教育效应。他一直在做着跟海洋有关,应该去做而没有人在做的事情。

原本想问廖鸿基,现在还有执着的事吗?但,应该不是那样的,他只是很简单的,“一厢情愿”地去做那些他认定的事情。

《走向海洋》读书笔记 篇4

我还知道了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大约在50亿-55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一边漂浮与太空,以便有绕着太阳转,一边又在自传,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碰撞,逐步形成了原始的地球,而海洋圆,而海洋原来是没有的,那它是怎么来的n呢?是因为在引力作用下,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地内物质溶解。而气洋则上升下降后,形成了海洋。

地球上的海和洋风姿百态,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流动的“哑铃"因为他的轮廓呈"S"形,恰似哑铃等等有趣的海和洋。

海的居民有很多,因为还是生命的摇篮。

海同样是宝库,又有取之不尽的海洋矿产与用之不竭的能源,它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而海洋也不是一个平静的主,它带来的灾难十分可怕。

但是,我们依旧要保护它。因为人类的原因,海洋的环境在不断恶化。海水的污染也越加严重。

陆地和海洋练习题 篇5

知识点:

1。海陆面积及所占比例: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为71%,陆地为29%。

2。海陆分布特点:北半球多是陆地但北极周围是海洋,南半球多是海洋但南极周围是陆地。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4。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5。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一、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

A.各占1/2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4。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A.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B.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D.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

5。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6。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属于大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7。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8。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 )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9。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

A.南极洲、印度洋

B.欧洲、北冰洋

C.欧洲、印度洋

D.大洋洲、北冰洋

10。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 )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

二、连线题

亚洲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三、综合题,读图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

高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 篇6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主要气候类型。

3.世界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世界面积大国及领土。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

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陆还南北对称,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的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叫做大陆,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

世界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2.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1)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及亚洲和大洋洲岛屿部分。七大洲中,欧洲、南极洲没有热带,非洲、南美洲没有寒带,亚洲、北美洲跨寒、温、热三带。

(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三、世界的海洋

1.洋、海、海峡概念

广大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排列)

上一篇:园林行业分析下一篇:父亲70岁生日宴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