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简便计算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数简便计算(推荐13篇)

小数简便计算 篇1

1.135+3.346+5.557+7.768+9.979 1.996+19.97+199.8

9.8+99.8+999.8+9999.8+99999.8 2.894.68+4.686.11+4.68

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6.11+9.22+8.33+7.44+5.55+4.56+3.67+2.78+1.89

17.4837-17.4819+17.4882 1.250.322.5

28.6767+32286.7+573.40.05 754.7+15.925

172.46.2+27240.38 0.88812573+9993

0.00…01810.00…011 34.58.23-34.5+2.7734.5

963个0 1028个0

下面有两个小数:

a=0.00…0105 b=0.00…019

1994个0 1996个0 求a+b,a-b,ab,ab.12.34+23.45+34.56+45.67+56.78+67.89+78.91+89.12+91.23

6.250.16+2640.0625+5.26.25+0.62520

19.9837-199.81.9+19980.82

0.035935+0.035+30.035+0.07610.5

13.59.9+6.510.1 19.9837-199.81.9+19980.82

小数简便计算 篇2

1.从第一次学习圆的周长计算那天起, 背下来最基本的π到10π值, 即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2.还有计算周长时一些常用的, 如12π=37.68, 15π=47.1, 16π=50.24, 18π=56.52, 24π=75.36, 32π=100.48, 36π=113.04, 7.5π=23.55.

3.计算面积时, 经常遇到平方数, 不但前五年级学过的1到10的平方数准确无误, 还要把11到20的平方数倒背如流, 它们分别是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还有几个特殊的平方数, 如25的平方625;24的平方576;关于面积常用到的含有圆周率的数有:16π=50.24, 25π=78.5, 36π=113.04, 64π=200.96, 144π=452.16, 225π=706.5, 256π=803.84, 625π=1962.5, 还有49π=153.86, 81π=254.34, 只是这两个不常用.

4.由上面衍生、拓展而来的如:诸如此类, 只要在最基本的基础上, 相应地移动小数点就能准确地得出结果.

5.计算含有圆周率的一般乘法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如192π可以从200π即628中减去8π即25.12;48π可用40π即125.6加上8π即25.12, 也可以从50π即157中减去2π即6.28;99π可以从100π即314中减去π即3.14, 在计算有关圆周率π的乘法中, 使用加减法来简算, 避免了列乘法竖式, 远比用乘法简便还准确.

6.在计算单纯的圆、扇形的周长和面积还有圆柱、圆锥的体积时, 要先计算圆周率π以外的其他的数值, 最后乘3.14, 如计算一个半径为15的圆的周长, 列式2×3.14×15, 要先计算出2×15的积30, 再把3π即9.42乘10, 得出积为94.2.

7.在有关圆的组合图形,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和圆柱、圆柱和圆锥、圆锥和圆锥组合体的体积的计算中, 大都会出现圆周率π, 如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底面半径是20厘米, 高30厘米, 做这个水桶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米?列式计算为:

2×3.14×20×30+3.14×20×20

=3.14×1200+3.14×400

=3.14×1600

=5024 (cm2)

=0.5024 (m2)

又如求一个底面直径为4 cm、高为5 cm的圆柱和与它同底, 高为3 cm的圆锥的组合体的体积, 列式计算为:

=3.14×20+3.14×4

=3.14×24

=75.36 (cm3)

8.在含有圆的对称图形的计算中可以利用圆的对称性和重叠问题的解法进行简算, 如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 分别以AB, BC, CD, DA为直径画半圆, 求这四个半圆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是由四个半圆的重叠部分形成的, 这四个半圆的直径围成一个正方形, 四个半圆的面积之和比正方形多出的部分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还可以把一些含有圆的组合图形利用圆的对称性进行旋转平移, 使其转化成较规范的简单的图形, 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 如下图:

AD=DB=DC=10 cm,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把右半部分绕D点旋转180°, 然后从半圆中减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篇3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扩展到解决其他简单问题。形成解决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一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观察、猜想、论述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受挫的情感,建立克服困难的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让学生回忆一下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

2、请学生自己设计几道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式题,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所编题目的特点、简便计算的依据和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3、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还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这一些,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学生提出猜想:小数加减法也可以简便计算)。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什么样的小数加、减法可以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呢?(学生举例)

2、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0.4+0.8○0.8+0.4

(2.6+5.3)+1.7○2.6+(5.3+1.7)

14.6-5.7-4.3○14.6-(5.7+4.3)

师: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里可以填等号。

师:刚才同学们说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还有减法的性质,可以知道○里填“=”,这是同学们的大胆猜想(板书: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还需要进行验证。(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

生:算一算○的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多少?

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

师:从这三组算式中你可以什么?

生: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师: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动手实践,灵活应用

出示课本例4

1、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看书质疑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8.68 +4.3 +( )

师: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生:可以填5.7,这样可以和4.3凑成整数10,进行简便运算。

生:可以填1.32,这样可以和8.68凑成整数10,进行简便运算。

9.87 -( ) -3.5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7+0.245+7.43+2.755

2.66-0.134-0.866

23.4-0.8-13.4-7.2

3、实际运用简便方法:

下表是五年级收集废电池的统计,算出合计数。

组别一二三四合计

数量(千克)2.65.74.44.3

4、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反思小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

(1)中兴钢铁厂四至六月份的钢产量分别是5.39万吨、6.89万吨、6.11万吨。第二季度共产钢多少万吨?

(2)小星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定价分别是3.68元和4.32元,小星付出1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5、仔细观察比较A、B两组数据的特点,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计算。

A B

6.04+3.6+1.98 6.02+3.6+1.98

1.28+3.7+2.71+6.3 1.29+3.7+2.71+6.3

5.82+6.74-5.74-1.83 5.83+6.74-5.74-1.83

交流A组和B组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观察一下,你们认为哪一组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学生说明原因。

师:你能根据B组的结果很快就知道A组题的答案吗?为什么?

生:B组的第一题等于11.6,A组的6.04比B组的6.02多了0.02,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多0.02,是11.62。

生:B组的第二题等于14,A组的1.28比B组的1.29少了0.01,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少0.01,是13.99。

生:B组的第三题等于5,A组的5.82比B組的5.83少了0.01,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少0.01,是4.99。同学们的观察力非常强!

五、小结与反思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和研究的?

小数简便计算练习题 篇4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小数加减法计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36.8-3.9-6.1 32+4.9-0.9

25.48-(9.4-0.52)3.9-4.1+6.1-5.9 15.02-6.8-1.02

32+4.9-0.9 146.5-(23+46.5)9.43-(6.28-1.57)

4.8+8.63+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3.2+0.36+4.8+1.64

1.23+3.4-0.23+6.6 12.7-(3.7+0.84)36.54-1.76-4.54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小数乘法计算

0.25×16.2×4(1.25-0.125)×8 3.6×102 320÷1.25÷8

3.72×3.5+6.28×3.5 1 4.8×7.8+78×0.52 0.8×100.1

5.6×13.1-15.6-15.6×2.1 4.2÷3.5 7.09×10.8-0.8×7.09

18.76×9.9+18.76 3.52÷2.5÷0.4 56.5×9.9+56.5

5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4.2÷3.5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18.76×9.9+18.76 3.52÷2.5÷0.4 320÷1.25÷8

9.6÷0.8÷0.4 4.2×99+4.2 15.2÷0.25÷4 0.89×100.1

17.8÷(1.78×4)0.49÷1.4 1.25×2.5×32 3.65×10.1

3.83×4.56+3.83×5.44 9.7×99+9.7 3.14×0.68+31.4×0.032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45.9-32.7)÷8÷0.125 5.6÷1.25÷0.8÷2.5÷0.4 4.36×12.5×8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8-1.8÷0.125÷0.8 12.7×9.9+1.27

21×(9.3-3.7)-5.6 5.4×11-5.4 4.5÷1.8 4.2÷3.5

63.4÷2.5÷0.4 4.9÷1.4 3.9÷(1.3×5)930÷0.6÷5 7.7+1.54)÷0.7 2.5×2.4 2.7÷45 15÷(0.15×0.4)

0.35×1.25×2×0.8 32.4×0.9+0.1×32.4 15÷0.25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 70÷28

0.8×(4.3×1.25)3.12+3.12×99 28.6×101-28.6

0.86×15.7-0.86×14.7 2.4×102 2.31×1.2×0.5

7.6×0.8+0.2×7.6 0.85×199 0.25×8.5×4 4.6÷3.5

1.28×8.6+0.72×8.6 12.5×0.96×0.8 10.4-9.6×0.35 0.25×36

0.25×0.73×4 0.32×403 46×57+23×86 0.79×199

13.7×0.25-3.7÷4 2.22×9.9+6.66×6.7 2.3×16+2.3×23+2.3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5

5月28日执教《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这次课上,我设计在复习导入部分先进行小数加减口算(数字特征,能够凑成整数),以及整数的简便运算定律和性质,为教学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作铺垫。

在新授课中,我将104页的例题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我出示的例题进行自学。最后通过自学、交流、汇报的出结论,证书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而在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一个智慧大比拼的游戏,分为三关。第一关:基础练习,做教材104页的做一做;第二关:提高练习,设计两个难度有所提升的算式;第三关:为三个判断题。然后将教科书104页的第三题作为课堂练习。最后设计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求总成绩的另外一种方法。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实习教师,我在这次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同时感触颇多,让我受益匪浅。

教书,一门艺术。在这一大艺术里面又涵盖许多小的艺术细胞。那么,教师的语言则是这些小艺术细胞之一。一趟数学课堂的氛围,就靠老师的语言来调动。数学是一门注重总结的学科,所以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有其目的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小结与总结及每个环节的过渡的语言。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生为本,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由于本班学生的缘故,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流利的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时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打乱了课堂时间安排。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精力要高度集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内容,还要时刻关注学情及课堂生成,在学生出现知识点上的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予以及时纠正。在非重点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应做到少重复学生的语言,形成精炼紧凑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生成既是课堂的亮点,而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又是这亮点中的闪光点。在巩固练习时,出现了两个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而在讲解中,由于缺乏经验,并没有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清晰明了。在课后,指导老师为我的教学进行了指导点评,才让我恍然大悟。是的,这就是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差别所在。

肖仲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案 篇6

执教者:肖仲君

执教班级:四一班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

3+7 0.6+0.4

0.28+0.72

8.5-5

2.1+7.9 3.6-1.6

6.7+2.3

9.8-0.8 7.1-4

1.1-1.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36+11+64+89

430-21-79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1(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2)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27+34○34+27(138+23)+77○138+(23+77)2.7+3.4○3.4+2.7(1.38+2.3)+7.7○1.38+(2.3+7.7)

6、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6.7+4.95+3.3 = 6.7+___+4.95 ⑵(1.38+1.75)+ 0.25 = ___+(____+____)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88+2.3+3.7

5.17-1.8-3.2 4.02+3.5+0.98

13.7+0.98+0.02+4.3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设计:P105页第3题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简便计算要基于生活情境 篇7

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运用简单的数学基本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开始学习运算律。高年级段则是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引入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怎样让我们的简便计算变得真正简便而有实效呢?笔者以为, 融算理于生活情境的简便计算才是现实的、丰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如果不知其所以然, 那就不会真正知其然。

一、有关加、减的简算

笔者在教学100-45+55这道简便计算时, 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100-45+55=100-100=0。显然受加法结合律的影响, 因为以前这道题是这样算的:100+45+55=100+100=200, 学生知道这样做, 但多数学生不能说出这是运用了加法的结合律:a+b+c=a+ (b+c) 。前者与后者在题目上有一定的相似度, 于是教师这样评讲:前者属于加减混合运算, 不可以先算45+55, 所以不能这样计算。当然, 教师完全没有料到日后会出现这样一道题:100+55-45=100+10=110, 学生反问教师:这道加减混合运算为何可以先算55-45?教师无言以对, 甚至无法解释。学生在计算第一道简便运算的时候受“凑整百数”方法的影响, 人为地把45和55相加, 而违背了运算规律。

将这两道题融入生活购物情境之中, 如:“妈妈带了100元去商场购物, 先买了45元的羊毛裤一条, 出了商场门后, 遇到同事还了妈妈55元, 请你算算, 妈妈还剩下多少钱?师问:此刻45元能加上55元吗?学生:不能, 因为45元交给商场了, 55元是妈妈的钱, 这两个钱不可以相加。追问:那今天的购物可不可以先遇到同事, 再购物呢?学生:假如先遇到同事就可以先用同事还的钱去买羊毛裤55-45=10元, 剩下的10元钱再加上妈妈带的100元就是110元。

二、有关乘法分配律的简算

如98-98×0.9, 绝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完成的:98-98×0.9=0×0.9=0。显然学生对于“简便”计算是过度渴望了, 学生对数字太敏感了, 以至于在“简便”高于一切的理念之下, 忘却法则、性质、运算律。此处需要拉学生一把, 改变为:98-99×0.9不要求用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或说出计算过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必须先算乘法, 否则不够减了。学生一起回顾四年级“乘和加减混合运算法则”:乘和加减混合运算要先做乘法再做加减法。通过变式题, 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 从而回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上来。

生活情境可以是:“一件原价98元的羊毛衫, 元旦商场促销打9折, 比平时买要便宜多少元?”学生:原价—现价=便宜的价格。即, 98—98×0.9。教师追问:比平时便宜几折?学生:打9折就是“原价×0.9”, 不打折就是“原价×1”, 比平时便宜1折, 就是 (1-0.9) ×98=0.1×98=9.8 (元) 。即1折是多少钱, 就是便宜的钱数。

对简便方法计算教学的思考 篇8

一、运算律及口算与计算能力的综合应用

习题出现后,教师先要让学生利用凑整法,通过观察、讨论,看这道习题能否直接应用运算律。

1. 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如54+87+46,学生通过观察个位上的4和6加起来得整数,就可以直接应用运算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先求出54与46的和是100,再用100+87=187;又如15×28×2,学生通过观察,个位上是5的数在乘法中可直接与2、4、6、8进行凑整。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直接运用乘法交换律,求出15与2的积30,再用30×28=840。而有些特殊的例子,如在25×4×7、8×9×125中,教师要加以强调,并让学生能够记住和应用,25与4的积为100,125与8的积为1000。类似这样的习题,学生就能一目了然,正确合理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计算。

2. 分配律的应用。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对于明显的应用乘法分配律的问题较为容易掌握,而在稍有变化的情况下,掌握解答时就有一定的困难。如15×(8-5)、(25+15)÷5和(125-25)÷5,这时,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合作探究,总结并发现规律。其实这几种类型的习题,它们实际上也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一种变身,在实际的解答中,它们同样都是运用了分配律,如15×(8-5),学生探究讨论后发现它即等于15×8-15×5,同样,(25+15)÷5即等于25÷5+15÷5,(125-25)÷5即等于125÷5-25÷5。

二、根据习题中数据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拆分与合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以下几种较为特殊的题型:如在加减法中的175+206、230-76-124;乘除法中的540÷36、630÷14÷5、45×16、25×32×125。学生对于这几种类型的习题的解答常常感觉头疼,错误率也较高。如何较好地传授并让学生接受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应引导让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出合理的拆分与合并的简便算法。

1. 拆分。即把一个数拆开来,并应用合理的四则运算的方法分成两个数,再运用到算式中进行计算。在上述列举的几道习题中,如175+206,学生通过探究观察讨论与分析,可以看出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206最接近200,而加上一个整百数计算起来较为简单。这样,就可以把206拆分成200+6,把175+206转化成175+200+6,学生计算起来就较为容易了。又如在45×16中,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拔,根据乘法口诀运用凑整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把16拆分成2×8,就可以把45×16转化成45×2×8;25×32×125中,25与4的积为100,125与8的积为1000,4与8的积为32,即可转化为25×4×8×125;在540÷36中,生通过观察探究讨论出,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发现540与36中含有共同的因数9,这时,就可以把540÷36转化成540÷(9×4),脱去括号即等于540÷9÷4。像这样的两种类型的习题就可以直接进行口算了。

2.合并。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理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方法合并成一个数,应用到算式中进行计算。如230-76-124,学生通过讨论观察,可以看出76的个位上6和124的个位上4能够进行凑整,即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把76与124合并成一个整百数进行计算,这样,230-76-124就可以添上括号转化成230-(76+124);又如630÷14÷5,学生通过观察可以依据“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方法,运用乘法口诀把14与5合并成一个数,即运用合理的方法把630÷14÷5添上括号,转化成了630÷(14×5),像上述的两类习题也可以直接进行口算了。

三、把接近整百数转换成整百数

1. 加上最接近的整十、百、千数……减去增加数。如175+98,通过观察发现98最接近100,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加上整百数,再减去增加数,即把175+98转换为175+100-2。

2. 减去最接近的整十、百、千数……加上多减数。如512-197,学生通过观察发现197最接近200,减去200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减了3,就要加上3,即把512-197转换为512-200+3。对于这几种习题,学生就可以应用这种规律直接口算,真正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综合以上几种题型,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对运算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才能进行正确地分析和熟练地应用,在解答过程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快捷准确。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且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篇9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思路和以前的整数乘法简便方法有着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没有直截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猜想,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因此,在课后的小结中我还追问学生还学了哪些数,能否也能运用,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为今后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留下了伏笔!这节课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1,怎么算?2,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算?(运用什么运算定律)3,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运用运算定律掌握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总的来说,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一看,二想,三计算.首先让学生学会看这些可以简便的数字,掌握数据的特征.对这一类型的数字有一定的记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接着,就是思考用凑整的思想以及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问题.最后就要仔细进行计算,使得简便后的计算结果和原来题目的计算结果一样.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还是上得比较顺利,感觉上课学生的配合比较融洽.而且难点学生们都暴露出来了,上课中也及时的得到了解决.

小数简便计算 篇10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32+4.9-0.9

4.8-4.8×0.5

4.8×100.1

56.5×9.9+56.5

4.02+5.4+0.98

5.17-1.8-3.2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82+2.9+0.18+9.1

9.6+4.8-3.6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4×0.25+3.6÷4(1.25-0.125)×8 7.09×10.8-0.8×7.09 -(3.75+6.48)35.6-1.8-15.6-7.2 7.14-0.53-2.47 47.8-7.45+8.8 42.5-(6.07+1.13)

13.75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5.9

0.49÷1.4

3.65×10.1

5.6÷3.5

0.89×100.1

5.83×2+4.27

4.36×12.5×8

27.5×3.7-7.5×3.7

1.25×2.5×32

3.6-0.6×2 3.6-3.6×0.8

15.2÷0.25÷4 9.6÷0.8÷0.4

4.2×99+4.2 146.5-(23+46.5)

17.8÷(1.78×4)(45.9-32.7)÷8÷0.125

9.7×99+9.7 15.6×13.1-15.6-15.6×2.1

0.65×101 8.54÷2.5÷0.4

3.83×4.56+3.83×5.44

6048+975-3045

498×39

6048+75-3005

6098+935-1045

1048+975-345

878×29

9948+275-304

68+975-345

648×75-3005

404×24-758

640×75÷35

68×975-345

5690×6÷35

68+975÷345

648+75-35

685+975-345

68+975-345

48×975-304

6048+975-3045

20.5-1.074-8.35×5.5

48×975-3045

20.5-1.074-8.35×5.5

548×975-3045

6748+975-5045

0.425×0,38÷0,01

748+95-45

0.425×0,38÷0,01

52.8÷0.75×0.25

45×(267+143)

(2448+864)÷23

327+9664÷32×25

586-45×81÷27

3.68÷4.6+6.32

604×24-758

604×24-758

478×39

278×39

478×19

727+9660÷30×25

58-45×80÷25

368÷46+632

644×14-858

408×59

1.3/7 × 49/91/3

11.7 × 5/49 + 3/14

12.6 ×(1/2 + 2/3)

13.8 × 4/5 + 8 × 11/5

14.31 × 5/6 – 5/6

15.9/7(2/7(3/2 + 4/5)

8.7/8 +(1/8 + 1/9)

9.9/710/21)

10.1/5 +(3/7 + 8/10)

分数脱式:

1.1/3 + 3/4 + 1/5

2.3/8 + 8/31/2 + 7/23

5.8/11 + 2/6 + 7/33

6.19/83/4 7.7/25 + 3/101/2 + 9/11

9.6/171/34

10.8/15 + 7/3-8/5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

(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6942+480÷3

304×32-154 20+80÷4-20=

100÷(32-30)×0=

25×4-12×5=

70×〔(42-42)÷18〕=

探讨怎样减少简便计算的失误 篇11

关键词:简便计算;失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33-01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学生掌握了简便运算的方法,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在计算数学问题时应用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思路精细开阔,正确的理解简便运算的内涵,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掌握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失误的情况是常有的,本文就探讨怎样减少简便计算的失误,提升计算的准确性。

一、抓住基础,加深对运算定律意义的深刻理解

简便计算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加减乘除运算定律而进行算法简单化的过程。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学的基础就是运算定律,也是重要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对运算定律的重要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太注重其的工具性,重点是要算用结合。例如,我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出示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学校购买了14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45元[1];购买了6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和足球是一样的。学校总共花了多少钱?学生解答这道题有两种方法:(1)14×45+6×45=630+270=900(元);(2)(14+6)×45=20×45=900(元),对于这道题,老师可以让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解答的情况:第一种解答方法是分别计算出足球和篮球所花的钱数,然后再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先算出足球和篮球的个数,再计算这么多球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两种计算方法的思路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学生最后明白了,只要思路正確,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然后,再让学生从乘法意义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种方法表示的是14个45加上6个45,和是多少。第二种解答方法是14+6也就是20个45是多少。这样,学生很轻松的就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深刻含义。其实所有的运算定律老师都可以用生活实际来呈现,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明算理,紧扣简算“结果不变”的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应用的时间占有较大的比例,也给出了简便计算的口诀,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的。所以,教师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老师要帮助学生弄清楚相关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就是从简便计算的实质入手,遵循简便计算的结果不变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来进行计算。

三、探方法,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

对于学生简便计算出现的错误,我常常在想,我们经常看见路边的小商小贩卖东西,他们有的没有学过简便算法,但是却能很快的就计算出金额,而我们的学生学习了简便算法,但是为什们不能很好的应用呢?主要的原因就人们所处的相关环境是不同的,商人做生意是为了赚钱,面对诸多的买主,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算出准确的金额,但是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简便算法,但是是被动的应用,是有在题目要求用简便计算方法的时候他们才应用,这种情况,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应用简便计算的意识。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设置较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四、辩是非,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我们在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出现错误的例子及时的进行汇总,让学生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的比较、鉴别与简便计算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后,可投影出示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题目。

101×98 101×98 101×98

=(100+1)×98 =(100-1)×98 =100+1×98

=100×98+1 =100×98-1×98 =100×98+1×98

=9800+1 =9800-98 =9800+98

=9801 =9702 =9898

我出示的上面的这道题的三种解法都是不正确的。第一个解法是将“101”拆成了“100+1”之后,只用了“100”乘“98”,而没有把“1”乘以“98”。第二种解法,是为了凑成整数,而把“101”拆成了“100-1”。第三种简便算法的方法是正确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但是忘记把拆分的“100+1”加上括号。我们将这三种方法一起列举出来,让学生对比着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问题,怎样才能在计算中减少或者是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使学生养成了仔细辨析题目再进行简算的良好习惯,预防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在学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后,教师要出几道这种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简便的计算,并通过对比、强化提高学生的简算计算能力。

总之,教师要重视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渗透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不断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洁冰.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简算能力[J].网络科技时代,2010,23(33):90.

[2] 高月琴.简算意识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也谈寻找简便计算的教学支点[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34(12):45.

小数简便计算 篇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9页例1。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 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 看了两天。昨天看到第66页, 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

师:谁能解释一下吗?

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 等于168页, 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 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师:怎么知道昨天看了66页?

生2:“看到第66页”就说明看了66页。

师:理解得好!还有与他的算法一样的吗?

(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算法相同。)

师:还有与他的算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

师:谁看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生4:这种算法是先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也就是先算出66+34的和, 再用总页数减两个数的和。因为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 这样计算简便。即, 234-100=134 (页) 。

师:计算时认真观察, 就能做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师再次呈现学生的几种不同的算法, 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 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今天看了的页数, 也就是先算234-34=200 (页) , 这样相减正好得到一个整 (几) 百数。一个整 (几) 百数减一个两位数比较简单, 容易口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这几种算法,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6:我喜欢生1的算法。因为这样列式, 计算过程清楚。

生7:我喜欢生3的算法。他是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再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的页数的和, 而这个“和”正好是一个整 (几) 百数, 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从上面的算法看出,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那两个数, 或者先求出两个数的和, 再减去这个和, 也可以先减去两个数中的一个数, 再减去另一个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 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的数字特点恰当选用。生3的算法是今天新学的, 生5的算法也很巧妙, 能使繁杂的计算变得简捷。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辨别, 何时用何种方法, 要依据具体题目确定。

(独立完成“做一做”。4人小组讨论交流, 突出生3的算法。)

反思:

“简便计算”是运算定律 (或性质) 的简单应用, 是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增强数感的重要内容。本教学片段体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 教师把简便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 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教学环节中, 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尊重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教学片段中, 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式、计算等形式自主探索出计算“连减”的几种简便方法, 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 (性质) 的理解, 展示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小数简便计算 篇13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时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娄加上0或者减去0,最终还等于原数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得0 4、0乘任何数或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 x b=b x 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 x b)x c=a x(b x 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员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x c=a x c+b x c

或 a x(b+c)=a x b+a x c 拓展公式:(a-b)x c=a x c-b x c

或 a x(b-c)=a x b-a x 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 x 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如: 123+45+55

74+86+26+14

163+78+22+37

类型二:算式中的大部分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原则计算。如:把199看做200-1

199+299+399

99+198+97+6

99+999+9999

类型三:只有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如,加99看做加100-1;加103看做加100+3 163+99

634+103

193+98

846+202

一、减法

类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者两个数以上,等于减去它们的和。

186-63-37

899-132-68

478-26-174

类型二:只有两个数相见,其中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减的加回来”,“少减的要再减”的原则计算,如,减99看做减100+1;减104看做减100-4(与加法类型三属于同类型题目)

189-99

569-104

363-97

483-102

二、加减混合计算

类型一:移动数字,符号跟着后面的符号,开头的数的符号都是加号,如,632-143-32中,632的符号是加号,143的符号是减号,32的符号是减号。移动是为了减法能消去尾数,加法可以凑整。

789+63-89

843-88+57

144-33-44

632+184-132

类型二:添括号,去括号以达到减法消除尾数,加法能凑整的目的。原则是:减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638-139+39

546+188-88

436-(36+24)

563+(76-63)

三、乘法

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5X4=100 125X8=1000进行计算

768X25X4

125X76X8

125X39X8X25X4

类型二:利用254=100,1258=1000拆数。题目中出现25,125,需要找的4,8隐藏在另外的因数中。2532 12564 1253225 2544 12578

型三:乘法分配律具体应用

(一)类公式的正运算,(a+b)c= 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二)公式的逆运算:ac+bc=(a+b)c

ab+ac= a(b+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3634+3666

7523+2523

325113-32513

2818-828

936+4 93

(三)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将它改写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注意要加上括号!如102看做(100+2);81看做(80+1);99看做(100-1);79看做(80-1)。78102 56101 25 41 12581 31 99 4298 12579 25 39

(四)出现单个的数,应看做的1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算。如,83看做831

83+8399

5699+56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28+35×700-125×3

330÷5+46×7

104×9-72÷8

18×5+522÷3

450÷5+29×6

145-150÷2+23

48×3+240×

2784÷8+105×

4984÷6×3

89×2+86

252÷9÷(11-4)

560÷4-630÷7

(210+630)÷7

522÷(328-319)+42

(42+18)×(56-26)

149×5+520×4

3+(289-198)×2

64×8+78× 22

162÷6-96÷8

900÷(15÷3)

7362÷9×7

439+725)÷68

305×(400-395)-278

58×(6×4)÷29

953-180×5 388÷9-668÷4

(26×4-425÷

5(100-51)÷17

40×(5+3)

(135+65)÷(15-7)

300-(76+40×3)

45+55÷5-20

156+187÷17×9

-55)×8

(445÷5+172)×18

(279+32×15)×64

(488+32×5)÷12

12×(280-80÷4)

400-225÷5+145 325÷13×(266-250)

(242+556)÷14×8

(37×15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综合练习题

一、口算:

160÷40=

125×8×0=

63÷7×9=

280+99=

123+63+37=

437-50-237=

246-125-75=

280-99=

二、填空:

1、检验42×56=2352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可用()×()来验算,这种验算方法是根据()。

2、182+24+276+18=(182+ □)+(□+24)中的第一个□是(),第二个□是()。

3、(45+71)×3=()×3+()×3,运用了()。

三、判断题。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3、134-75+25=134-(75+25)

()4、1250÷(25×5)=1250÷25×5()5、78×12-78×2=78×(12-2)

()6、125×24×9=(125×8)×(3×9)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20×5×4×8×25×125的最简便算法是()

A、(20×8)×(25×5)×(125×4)

B、(20×5)×(25×4)×(125×8)

C、(20×25)×(5×8)×(125×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

24×125

645-180-245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125×32

25×46 10

1478-256-144 67

2-257-34-143 2000

155+264+36+44 2

5568-(68+178)382

×56 1022-478-422 987-36+64 36+64-36+64 487-368-132 1814-378-422 ×(20+4)88×225+225×12 698+165+35-82 155+256+45-98 -(287+135)-287-139-61

89×99+89 -291-9 78×46+78×54 500

236+189+64

759-126-259

25×79×4 569-256-44

216+89+11 0

219×99

129×101—129

24×73+26×24

57×125×8

1050÷15÷7

76×102 169×123—23×169

56×51+56×48+56 16×98+32 228+(72+189)

7200÷24÷337×99+37

125×25×32

169+199

149×69—149+149×32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例如:0.1+0.2=0.2+0.1

0.6+0.4=0.4+0.6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能够减少小数位数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6.39+8.6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4.85+1.2

(3)1.55+6.57+2.45

3.减法的性质

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字母表示:abcacb

例2.简便计算:1.98-7.5-0.98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abca(bc)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1.2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小数比整数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数与一个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03=10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小数比整数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数减去一个小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

(2)5.6+9.8

(3)6.58+9.97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5+8.95+1.65

(2)8.24+4.76+2.8

(3)9-4.56-2.44

(4)8.9+9.97

(5)10.76-2.58-4.76

(6)4.58+9.96

(7)8.76-5.8+2.2

(8)9.97+8.42+2.58

(9)9.56—1.97-0.56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

例如:2.5 ×0.2=0.2×2.5 1.5×5.6=5.6×1.5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例如:25×4=100, 2.5×4=10,25×0.4=10,2.5×0.4=1

125×8=1000,12.5×8=100,125×0.8=100,1.25×0.8=1 例5.简便计算:

(1)2.5×0.9×4(2)2.5×1.2(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5×1.7×0.4(2)1.25×3.3×0.8(3)3.2×2.5×1.25

(4)2.4×2.5×12.5(5)4.8×12.5×63(6)2.5×1.5×16

3.乘法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acbc(ab)c,或者是(ab)cacbc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个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例6.简便计算:

(1)1.25×(0.8+1.6)(2)1.5×0.63+0.36×1.5+1.50(3)1.2×99+1.2

(4)3.3×101-3.3(5)9.8

随堂练习:简便计算

(1)6.3+7.1+3.7+2.9

(4)9.9×8.5

(7)2.5×3.2×1.25

×99(6)68(2)8.5-1.7+1.5-3.3 5)10.3×2.6(8)6.4×0.25×0.125 ×1.02

(3)3.+72-43-57+28 6)9.7×1.5+1.5×0.3(9)2.6×(0.5+0.8)(((10)2.2×0.46+2.2×0.59-0.22×2(11)1.75×0.463+1.75×0.547-1.75

(1)3.6×0.84+3.6×0.15+3.6(2)0.69×1.7+1.7×0.28+1.7×0.3

(3)71×15+15×22+15×12(4)26×19+26×56+27×26

4.除法的性质(连除)

类似于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除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由乘法的运算定律率衍生出来的。除法的性质①: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字母表示:abcacb 例13.简便计算:1000÷25÷8

除法的性质②: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abca(bc)例14.简便计算:1000÷25÷4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80÷5÷4(2)1000÷125÷8(3)1000÷4÷25

课后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5+356)+(345+144)

(3)24×25

(6)125×(100-8)

(9)13×57+13×32+13×13

(2)978-156-244 4)99×37

(5)103×37 7)300÷25÷4(8)6000÷8÷125(10)103×45-958-142(((11)125×88(12)4200÷35(13)102×85

(14)78×12+89×78-78(15)99

(17)493-138-262(18)2700

(20)55×12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20字大全接力下一篇:美术留住秋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