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监督会议记录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务监督会议记录(精选11篇)

村务监督会议记录 篇1

我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于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后陈村处于武义县城乡结合部, 全村347户888人, 是个远近闻名的产粮村和富裕村。2000年以来, 后陈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于出租黄沙沙场和修建金丽温高速公路得到的土地补偿款。随着城市的扩展, 特别是后陈村被纳入武义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后, 该村先后有1100多亩农地被征用, 村集体土地征用款高达1900多万元。村集体财产的迅速增长, 一方面增强了村民与村集体的利益关联性, 引起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高度关切;另一方面村民对村务、财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诉求空前高涨, 对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 管好用好经营好村集体财产, 逐渐成为后陈村村民普遍关注的村务 (财务) 大事和自觉行动。然而, 后陈村长期以来形成的村务 (财务) 管理不透明, 村级财务不公开、重大决策不民主未能很好地解决, 村干部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同时, 村民的“民主监督”缺乏有效的组织载体, 而上级政府的监管又鞭长莫及。在2002年至2003年之间, 后陈村两任村支书“前腐后继”相继落马。面对后陈村日益严重的治理危机, 白洋街道党工委采用“空降干部”的办法, 于2004年1月6日派遣后陈村籍的街道工办副主任胡文法回村兼任党支部书记, 负责治理后陈村的乱象。随后, 县委、县府又选择了处于治理危机的后陈村作为实施村级民主监督创新的试点村。2004年4月至6月, 县委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农业局、民政局、白洋街道相关人员认真梳理了后陈村各项管理制度, 草拟出《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两个讨论稿, 广泛征求村民及社会各界意见。6月16日, 后陈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 制定并通过了《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6月18日, 在以胡文法为组长的选举委员会主持下, 经过村民代表民主选举, 后陈村产生了全国首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由3名监督委员会委员组成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同日, 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至此, 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标志性内容的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正式诞生, 并成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成功的制度创新的范例。

这项制度创新, 解决了农村民主选举后监督缺位、乏力的问题, 解决了村两委干部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探索出了一条保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的新途径。基于“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杰出贡献, 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于2005年10月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2007年6月, 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小组又授予武义“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2009年底, 浙江省3万余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基层农村“全覆盖”的同时, 浙江省政府进行了省级层面的制度建设;2010 年7月, 浙江省颁布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 (试行) 》, 2011 年1月出台《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 2011年3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1]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机制创新和运行绩效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机制创新

以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为例,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标志性内容是“一个机构、两项制度”。

一个机构即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它是在原有村级组织基础上增设的专门的村务监督机构。与以前的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相比, 其创新在于:以前的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隶属于村委会, 组长通常由村支委兼任, 而后陈村的监委会, 是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一个独立组织。

两项制度即是《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主要对村集体资产管理、集体土地征用费管理、集体项目收益和分配管理、集体建设工程投资管理、财务管理、村干部报酬管理、村计划生育管理、村民房管理、村户口变动管理、非经济合作社人员待遇、溪滩沙石管理、村公墓管理、外来人口管理、低保对象确定、救济款发放管理、印章和会议记录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三者在村务中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是对村级民主监督作出的制度安排, 尤其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职能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并把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村干部述职考核制度等纳入民主监督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一, 监委会候选人是非村两委的成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的村民代表;监委会成员除了党支部召开的党务会议外, 村里其他一切会议都有权参加, 它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直接对村民代表大会负责。第二,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 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级各项管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对村财务公示清单和报账前的凭证进行审核;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提出废止建议, 村委会须就具体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决定;协助街道党委对村两委成员进行年终考评;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 对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提出罢免意见, 提请村党支部, 报上级党委、政府后, 依法启动罢免程序;可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 以书面形式建议村委会进行听证, 如果村委会7日内没有正当理由不作出听证决定或解释, 有权向街道办事处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第三,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义务主要有:支持村两委正常工作, 及时消除村民对村两委工作的误解;定期、不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村务监督工作情况;及时向村党支部、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联系村民, 广泛听取意见, 履行监督职责。

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 有效促进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农村的落实。其制度创新主要在于创新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2]众所周知, 一个有效运作的制度往往是一系列具有有机联系的制度元素联结起来的闭合系统, 它具体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以及救济制度。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以及通过建立《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 使得村务管理中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救济制度相互配套, 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第一, 创新和完善了村民自治治理结构。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后, 突破了过去村“两委”制, 完善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议事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 创新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 让村民能真正参与村务民主管理中。第二, 创新和完善了农村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保障村民依法行使对村级公共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权利。“村监会”与村委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村监会”主动介入、全程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利用质询、述职等方式对村委会执行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 议决事项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发现拒不执行、以权谋私等不正当行为, 进行劝诫, 并向村党组织报告或向街道办事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情节严重的可提出罢免动议。“村监会”的这种监督就使原来村委会的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变, 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 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村务监督转变, 垂直监督向水平监督转变。[3]

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运行绩效

从2004年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到目前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全覆盖”, 经过六、七年的运行, 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绩效。

(1)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沟通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有利于村务管理的良好运作和村庄秩序的重建。据统计, 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实施后, 后陈村连续6年保持“零上访、零投诉、零违纪、零违规收入”的纪录。浙江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农村干部的信访举报呈整体下降趋势, 2009年同比下降6.71%, 2010年又下降了15.5%。

(2) 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配套制度, 使集体资产的运作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 严格杜绝了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六年来, 村务监督委员会先后对4000余张金额共计2400万余元的财务发票进行了审核和公开, 审核纠正不规范票据42笔, 拒付不合理开支3.8万元, 为全村增收节支480多万元。

(3) 改善和融洽了干群关系。

过去因为基层监督缺位乏力, 有的地方民主选举后,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成为摆设, 村民自治往往成为“村官”自治。监委会建立后, 使权力有了制衡, 推动了村干部的领导方法向民主的、法制的、服务的方式转变, 消除了村民对村务活动的各种猜疑和不信任, 村民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 增强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融洽了干群关系。后陈村村委主任陈忠武说:“以前村干部怕干事, 村民总怀疑你从中得多少好处, 有了监委会, 村里一切事都在监督下进行, 就没有这种情况, 我们干事放心了, 听到的赞扬也多了, 一些过去上访告状的村民如今还主动提出要为村干部加工资, 心里感到很温暖”。[4]

(4) 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治理的热情。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 每一个村民都获得了涉及自身利益的村务管理工作的话语权, 他们的需要和意见可以直接通过监委会反映到村两委干部手中, 再反馈到本人。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村民直接有序的政治参与, 为村民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使得村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得到具体的落实, 从而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治理的热情。

(5) 为全国农村建立新型的基层民主监督制度提供了样本和示范效应。

后陈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成功实践, 为全国各地的村级民主探索和国家立法提供了借鉴。继后陈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后, 重庆市武隆县首次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河北省承德市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汪家庄镇成立。[5]尤为重要的是, 2010年10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机构或其他形式的监督机构, 负责村民主理财, 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

三、几点启示

1.群众的创新精神是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力

实践已经证明, 对民主政治中的新生事物, 要充分发挥基层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参与要求。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 正是村民群众由于民主意识的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担忧和参与村级财务运作的强烈愿望而产生的, 村民是推动农村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力。

2.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农村创新制度成功运行的关键

在我国基层农村, 如果不能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 制度创新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政权力量导向有助于村民自治, 农村的自治能力就会大幅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一项新生制度安排, 是在政府主导下成立并推行的, 政府为制度变迁提供了主要动力。

3.一项创新性的制度安排要在实践中为参与各方所接受并推行开来, 制度的设计必须能够增进参与各方的利益, 产生一种共赢的博弈结局

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就是这样一种产生共赢博弈结局的比较精巧的制度设计。后陈村的制度设计者力图通过保证村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的相对分离和相互制约, 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村干部“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 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农村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社民, 徐首红, 颜新文.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抓手——浙江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纪实[J].中国监察, 2011, (08) .

(2) 邱荣根.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基于浙江武义县试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 张桃荣.议事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决策与监督新机制——成都市龙泉驿区若干乡镇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 2009, (08) .

(4) 谢云挺.监委会:浙江农村出现“第三架马车”[J].记者观察, 2005, (04) .

村务监督会议记录 篇2

[关键词]村务监督;制度设计;实践;不足;思考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28-03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施行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推行,成效斐然。然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表明,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失衡,民主选举备受重视,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却明显滞后,民主监督长期缺位。于是,有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中,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探索建立村务监督机构的先行者。不久,“后陈经验”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被大力推广。然而,由于村务监督机构在制度设计中有先天的缺欠和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弥补缺欠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立及意义

长期以来,多数村庄虽设有村民理财小组,但其成员大都是经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指定的,或干脆由村干部直接担任。村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村庄事务都是事后才知道,而且知晓村庄事务的主要途径就是村务公开栏的告示。多数村庄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尤其是财务公开内容模糊、公开程序违规、公开时间随意。一些地方的村干部贪污挪用,假公济私,瞒报虚领的现象突出。农民利益屡受村干部侵犯,导致农民上访量居高不下。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的后陈村,曾经由于村务管理不透明,重大决策不民主,一度造成村内矛盾重重,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上访不断,甚至发生冲突,连续两任村支书由于经济问题被查处。2004年2月,中共武义县委派出指导组在后陈村开展调研,在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后,拟定了《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村务管理制度》对集体资产、农民建房、村干部报酬、财务收支等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村务监督制度》对村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性质、地位、职责、权利、义务及纠错、罢免的途径和程序作了详细规定。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受村民代表会议委托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并被赋予列席村务会议、财务票据稽核等职能和定期报告村务监督工作情况、听取村民意见等义务。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2~4人,与村委会同届。

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节支90多万元。后陈村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零投诉”、违规支出“零入账”,村级招待费大幅下降。9年多来,后陈村集体年收入增长34倍,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两番,全村的养老和卫生保障实现了村级统筹。[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三者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提供了农村自我发现矛盾、内部化解矛盾的纠错机制,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是新形势下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此外,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立大大地推进了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具有创新意义。

二、“后陈经验”的推广及其合法化

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基本结构的“后陈经验”,通过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武义特色的农村民主监督模式。一是推进民主可预防贪腐。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民主形式的制度设计和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广大村民在村务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预防了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滥用;二是合理的制度设计调动了村民的政治热情。长期以来,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官”自治,由村官替民做主,所以多数村民产生政治冷漠。后陈村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村务监督制度体系,村庄公共事务能够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社会协商,从而使村民逐步恢复了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三是构建了村级组织权力制衡机制可有效约束权力滥用。后陈村将村务监督权独立出来,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形成了对村干部权力的约束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并相互制约。

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到武义县、后陈村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武义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做法。10月,始发于后陈村的武义“村务监督委员会”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加强村级民主监督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09年底,浙江省3003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全覆盖”。[4]

2010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了《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性质、组织设置、成员的任职条件和终止条件、回避制度等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不久,浙江省村务监督的经验引起民政部和国家立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7次会议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被通过,该法第32条规定:“各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至此,村务监督委员会首次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上得到了确认。

三、村务监督制度设计的不足与实际运行中的困境

(一)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村监委会主任或成员,容易造成监督失效。《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3至5名成员组成,其中主任1名。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成员或党员担任。”武义县的村务监督制度在全国推广后,很多地方参照浙江省的做法,要求村监委会主任必须由村党支部成员兼任,使得关键的相对制衡的权力结构出现异化,又变成了内部自己监督自己,容易造成监督失效。例如,东北地区,党支部成员兼任村监委会主任的比例高达90%以上;华北地区,村监委会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或其他党员村民担任,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形同虚设,极易造成集体腐败。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薪资报酬没有保障,极易产生消极监督。2010年修订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对于村务监督机构成员的薪资补助都没有具体说明。根据各地的执行状况来看,村务监督人员一般仅获得极少的误工费或象征性的工资,甚至没有报酬。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薪资报酬无保障,既容易产生消极监督,同时,成员受诱惑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年龄偏大,缺乏相关业务知识,不会监督。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很多是老党员、老村干部和老退役军人等,当中不乏“老好人”和村干部的“老熟人”,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履职意识不强,怕破坏与村干部的私交,监督不敢动真格。还有更多监督委员会委员不善于监督。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加上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补贴少,吸引不了年轻人。

(四)多数村民的监督能力较低,亟待提高。监督能力取决于文化素质,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目前农村大多剩下儿童和老年人,这些村民缺乏政治参与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对村务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直接制约了民主监督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流于形式,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在村务公开的审核和监督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多的是对村委会提供的相应材料进行审核。由于村委会提供的材料有限,有可能弄虚作假等因素。所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六)村务监督制度的权利救济设计不合理,监督力不从心。制度设计之初,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村干部违纪违法可以向上级纪委反映,现在只能去找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名义上负责村民自治政策上的指导和贯彻落实,虽然有权去检查,发现问题时也可以向当地乡镇党政部门提出建议,但无权处理。对于违规、违法撤换村干部,如果乡镇党委不愿配合,那么执行难度可想而知。

(七)村务监督制度不具有普适性。村务监督制度只适宜在较为富裕或有集体财产的村庄实行。这些富裕村庄往往拥有土地、林地、矿山、厂房等集体资产,所在地村“两委”拥有对集体财产支配权,这就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和腐败,建立村务监督机构很有必要。然而,对于偏远或贫困地区的农村,村“两委”没有可支配的集体财产,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这些村庄显然并不适合再成立一个村务监督机构,否则会增加村民不必要的负担。

四、思考与讨论

在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里,人们的政治参与是要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进行安排和组织的,只有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才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6]毫无疑问,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为各阶层提供了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有利于缓和公民和政府间的矛盾,增强对现有政治系统的合法化认同,有助于实现政治稳定。今后,要想进一步发挥村务监督机构应有的作用,就无法回避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确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法定地位。2010年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仍然没有对村务监督机构的权责作出具体的规定。今后,有必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村务监督机构的性质、权责划分、组织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方式、监督程序、报酬补贴、奖惩办法和权利救济等问题。此外,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权,必须依法独立于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执行权,相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均不得担任村监委会主任或成员。

(二)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关键是建好队伍。要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待遇政策,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找到“愿意干事的人”,可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经费、误工补贴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鼓励村民将参政意识强、敢于较真、公道正派和能力较强的人推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将更多青年人充实到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中,增添生机与活力。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必须专职化和专业化。必须把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作为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重要举措。若要监督发挥更大的作用,务必对当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素质,促进村务监督的规范化、专职化和专业化。

(四)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自身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除了进行业务培训外,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念,杜绝以权谋私,假监督之名行敛财腐败之实。对不称职的成员要及时予以清除,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退出机制、惩处机制和追责机制。

(五)明确村务监督制度的目标。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不同于纪检、检察机关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纪检或检察机关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旨在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不会丢失。反观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是村级治理中的内部事务,旨在完善和促进村级治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多数村民的意愿,实现村务公开和村治高效。因此,村务监督制度的首要目标应是实现村民自治中的善治,政策制定者不能只考虑政治或施政需要而罔顾这一点。

总之,权力分工制衡是防止滥用权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前提。对于村庄公共权力的行使,应当进行适当分权或分工,从权力、责任、程序等方面构建一种分工制衡关系,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前提和根本途径。如果村务监督权不能独立而受制于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执行权,必然导致弱监督或虚监督。

参考文献

[1]蔡敏.“村官”腐败是农村社会和谐的“毒瘤”[N].农民日报第二版,2005-05-25.

[2]李正.丰富“后陈经验”打造精品乡村[ N] .今日武义,2014-02-25.

[3]黄锦朝.金华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72.

[4][5]张伟斌等.2013年浙江发展报告(政治卷)[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239.

[6]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401.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课题(2015M5714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讲师。

村务监督制度 篇3

(一)监督立项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要搞好对有关村务事情的监督立项,可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纪委下达的指令性监督任务予以立项,可根据村党组织下达的指导性监督任务予以立项,可根据群众的要求自主立项,根据立项,制定监督计划。

(二)监督责任制度。对重要村务事项的监督,不廉、不公、不民主可集体监督,可派员监督,必须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监督实效。对每项村务的监督,都要签订责任状。

(三)村务监督报告制度。对村务监督情况,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向村党组织、镇纪委书面报告一次,每季度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重要监督事项,监督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或遇有特殊情况,随时报告。镇纪委建立村务监督台帐,并经常通报村务监督情况。(四)检查调度制度。镇纪委负责村务监督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可实行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现场检查和会议调度相结合。在村务监督检查中,要注重发现监督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村务监督委员会克服困难、排除阻力;要教育、引导村级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支持监督,对逃避、阻挠监督的村级干部,要追究责任,对拒绝和不配合监督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议党委予以调整和建议村民大会罢免;对村务监督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注重发现、培养、推广和表彰。镇里每半年召开一次村务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评比表彰会。(五)培训制度。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镇里每半年培训一次。

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 篇4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每月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注重实效,理论联系相结合;

三、灵活把握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学习秘自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坚持学习的自觉性,做好学习笔记;

四、每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不得少于一篇。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主任责任制,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代表村民行使监督权,不得直接参与村“两委”的正常工作。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在工作中要谦虚谨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得假公济私、滥用监督权力;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村党支部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给予相应的处理。性质较重的,应当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处理。性质十分严重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依纪依法处理。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时间为每个月不少于集中办公一次,由主任负责如今,研究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事项,每月向支部报告工作不得少于一次;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并做好工作日志和工作台帐,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开不履行监督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村民群众性事件等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村务监督的程序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要求公开具体事项及内容;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的事项及内容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村民委员会后进行公开;

三、村民对公开的内容有质疑或不真实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确有内容遗漏或者不真实的,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补充更正;

四、村民委员会决定的事项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意见不一致时,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决定;

五、财务公开之前财务事项须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经办人必须有效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

(二)报经村党支部或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

(三)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

(四)审核同意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五)由村报账员审核报账。

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

一、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村民委员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村级各项管理制度情况实行监督;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村务会议,主任或副主任列席村“两委”会议(党支部研究党内保蜜工作除外);

三、对村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凭证进行审核、签字、签章;

四、建立村民委员会对有关问题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五、对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作出的决定或决策,有权提出废止建议;

六、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按时规定进行村务公开;

七、主持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和村民或者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的评议工作;

八、根据多数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见,对不称职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依法提出罢免建议。

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

一、监督村级重大事项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监督,负责村民主理财、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定期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和账目公开情况,对集体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实施监督。对村级财务开支票据和村务公开内容进行审核;

三、受理村民对付村务管理和村务公开的投诉,督促村民委员会整改;

四、监督村民委员会履职情况;

五、加强对村支“两委”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对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和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情况,并定期向村党支部、村委会反映村民对村“两委”的意见和建议;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篇5

第二条 工作台账应当包括:村务监督委员会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履职情况、村情民意、例会记录、监督项目记录、工作报告记录、考评记录、列席村党组织会议、村民委员会会议记录和帮助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工作情况等和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

第三条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指定适当成员专门进行会议记录、意见收集等工作。

第四条 工作台账应指定专人管理、及时归档。管理工作台账的人员应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年的归档工作应在第二年的`三月前完成。

强化民主监督 打造阳光村务 篇6

2016年靖边县宁条梁镇庙畔村在我镇党委、纪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打造“阳光村务”为目标,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引领,以“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以党建为抓手,狠抓落实民主监督。

自2016年以来,在我镇纪委的积极引导下,庙畔村建立了村监督体制,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村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监督机构。监督机构领导人每季度向镇纪委作一次工作汇报。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规范监督流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使全村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每季度召开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找出整改措施,并上墙对照整改,按季度发行村务公开报,及时公开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村干部工资、财务收支、低保、养老保险等内容。并且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干部成为工作的“玻璃人”,做老百姓心中的清白村官。

强化民主监督,打造阳光村务,让老百姓充分监督自己是庙畔村两委班子的核心,这样才能时刻提醒村“两委”班子成员,使党员心中装着老百姓,永远保持先进的优良工作、生活作风。庙畔村党支部以“一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提高学习,带头改变作风,真正让权利在约束下行使,村务在阳光下推行。

最新村务监督委员会议事制度 篇7

1.村监督委员会在村委的领导下,行使监督工作,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2.村监督委员会讨论、决定事项采取民主协商、民主表决的方式进行,一人一票,原则上决议事项须经参加会议的委员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3.村监督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要商讨村“两委”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情况,评议当月村“两委”及村小组的工作情况,村务、财务公开及村务管理的情况。

4.村监督委员会会议由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和主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临时决定召开监督委员会会议。

(1)工作需要,经三分之一以上委员提议的;(2)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的事项;

村务监督委员会调研报告 篇8

为加强农村基层监督力度,创新村务监督模式,按照县纪委关于推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的总体要求,我镇24个行政村先后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人员直接由村民选出,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每季度专门开会研究讨论改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改善办公条件。目前,村监委会组织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一、取得成效

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村务管理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及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大大减少,群众对监督委员会的认可度大大增加。王巷村有村民反映村里账目与镇经管站账目不一致,而且村里账目都没有公开。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村监督委员会迅速进行走访调查,得知村财务在镇经管站电算化录入后没有及时校对,存在误差,现已查出并更正。另外因换届后村两委班子不熟悉,缺少默契,使得财务上没有主要领导签字,无法公布,在村监督委员会的协商调解下,村两委加深了认识,反映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村民对于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了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和参与,干群沟通的渠道得到了畅通,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与理解得到了增加,村干部能够在阳光下理直气壮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村监委会成立后,促进了党支部领导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村党支部平常接触的都是村里具体事物,习惯于直接决策甚至包办,现在则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体现了领导核心地位。

二、存在问题

由于村务监督委员会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其在建立和发挥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村务监督员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

二是一些村干部对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里的一大经济负担,而且没有必要,也没有什么可监督的,造成了很多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是资金投入较少。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进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是资金投入跟不上,由于宣传发动和建立组织需要办公设施、牌子、印章、制度版面等都要花钱,所以各乡镇和村能拖就拖,甚至有些村对一些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四是没有工资报酬,造成部分监督委员会人员工作激情不高,责任心不强,从而开展工作不力。

三、进一步改进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监督委

员会组成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整体素质和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是加大对监督委员会的宣传,让村干部充分的认识到建立监督委员会给村里带来众多的好处,而不是负担。

三是对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宣传和组建上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给予最大的帮助,要让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进行。

四是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报酬,并列入财政预算盘子,可比照村组干部给予一定的报酬,增强工作积极主动性。

中共平明镇纪委

xx镇村务监督工作简报 篇9

中共XX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1年10月17日

XX镇实行村级民主决策

“七步”工作法

XX镇实行村级民主决策“七步”工作法,为民主定事搭建了平台,实现了村级事务村民知晓、村民协商、村民决策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是:列席“两委”会议,对“两委”提出的村务工作方案进行初步的了解,落实知情权;监委会召开会议,对“两委”提出的工作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广泛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审查修改意见,落实建议权;召开“三委”联席会议,工作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审查和修改意见,并对严重的违纪问题及时叫“停”,落实参与权;召开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大会,将预备工作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落实表决权;对村民意见较多或分歧较大的工作方案,由监委会向上级纪委汇报,根据上级纪委意见建议“两委”修改工作方案或予以否决,落实协调权;工作方案通过后,对工作方案实施进行全程记实监督,对所发生的村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帐前的凭证进行严格把关审核,最后需由监委会签字盖章后,到镇经管站核销,落实审核权;督促“两委”及时张榜公布工作方案实施结果,接受村民监督,保障村集体资金合理支出,合理使用,落实督促权。此工作法对民主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明确责任,对违反决策程序的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有力地保证民主议事的贯彻落实。

主编:钟凌

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成果显著 篇10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村务监督委员会

运行成果显著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惩防体系的全面构建和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农村新问题、新矛盾出现,特别是由于农村村级干部的素质低、不廉洁和村级财务混乱、不公开等原因,引发的农村信访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有效的化解这些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大北岔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及建设情况

按照县纪委在全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思路,成为全县第一批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示范点。大北岔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由全村村民代表推选产生,对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并将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张榜公示。委员会通过知情监督调查、研究收集民意、集体例会审查等手段对村支两委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大工程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实行“一事一监督”。

二、村务监督运行的举措

大北岔村以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监督为抓

1手,不断加大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力度,积极打造村民信任的自治监督机构,有力地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健全制度,构建“透明决策”。一是规范决策范围。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大事,要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来进行决策审核。

1、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2、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3、村年度财务预算和重大财务支出;

4、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分配方案;

5、村重大公益事业建设的项目立项、资金使用、招投标或承包方案;

6、较大金额的集体资产的拍卖、发包、租赁、抵押和担保;

7、需要村民筹资、筹劳的方案。

8、其他需要决策的村级重大事项。二是规范决策程序。规定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必须通过“定、听、审、决、监督”五个步骤来规范进行。“定”即由村“两委”在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结合上级工作部署和村级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确定决策议题,拟定初步方案;“听”即将决策初步方案提交村务监督委员会,听取意见,进行修订完善;“审”即由村“两委”将修订后的方案,报乡镇党委、政府告审查;“决”即“两会”票决,先召开党员大会对初步方案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票决;“监督”即决策事项票决通过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实施。为使每个村每一件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都有完整的记载,有据可查,会议形成的记录年底都要上交镇经管站整理归档,形成比较完备的档案。

(二)村务公开,打造“阳光财政”。一是全面推行公示制度。规范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建立“三公开”栏,涉及村干部分工情况、年度村项目工程、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党费收缴、财务收支、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情况等十余项内容,按程序及时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大村级财务公开力度。坚持把村级财务作为村务公开的核心内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明确规定村级财务公开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程序、统一公开时间。公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粮食补偿款项到户明细等,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大北岔村村按照常规项目每月月底提交村务监督委员会账目监督小组审核,每季度首月的15日定为“村级财务公开日”向群众公示;特殊事项及时公示的原则,积极打造村民信任的“阳光财政”。

(三)发挥职能,确保“阳光运行”。一是对决策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督村支两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情况,但不得干预村

级组织依法决定事项的执行。二是对村务、党务公开的监督。凡是上级规定和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村务、党务事项,村支两委应当全面、真实、及时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认真审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如公开情况不能满足村民要求,应督促村支两委及时重新公布。三是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负责对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村集体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督促村级组织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四是对资产资源管理的监督。监督村级组织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督促村级组织在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和集体资源开发利用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并参与重要经济合同的签订,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集体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三、村务监督取得的成效

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村委监督委员会这一沟通桥梁,大北岔村呈现出村民有事愿向村干部说、有话愿对村干部讲的可喜效果,没有出现部分地区干群对立的“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局面,农村上下呈现出“干群齐努力、共谱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的生动场面。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实现了由乱到顺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大北岔村已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全由村民

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没有发生过集体上访现象,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大北岔村里已经20多年没有发生信访案件和党员干部违纪问题。通过开展村级干部述职述廉,结合村务监督委员会忠实履职,村集体收支更加透明,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民主,群众对干部的工作既放心又满意,村里的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进行,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国家级法制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等称号。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11

要有效发挥村监会的作用,关键是要抓好监督员这支队伍建设。

1、队伍建设网络化

组建好两支队伍

*村监会主任队伍。以片、乡镇街道、县为单位将村监会主任的姓名年龄等简况汇编成册,建成村监会主任库。

*组建宣讲团队伍

成立村监会讲师团,建立讲师团专家库。讲团成员可以是民政、农业、乡镇、农村以及纪检系统的专业人员组成,同时,将活跃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指导吸纳到队伍中来,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当村监会工作的代言人,弥补村监会主任口表能力差的弱项。

2、培训方式多样化

建立《监督员培训制度》,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丰富培训的方式,明确监督员教育月。

*专题教育与谈心谈话相结合。

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专题教育与谈心谈话相结合,形成县级抓培训,乡镇抓轮训,形式多样抓短训的良好教育氛围。

*氛围营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

教育培训的知识与宣传窗口、阵地建设相结合,如每月给村监主任发短信,温馨提醒;将村监会工作先进的落后的案例在宣传窗、广播、网络上点评宣讲。(泳溪乡~廉政e行动)

二、抓载体,促完善

1、建立村监会俱乐部、主任论坛。规定主任活动日,做到一季度一推进。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以片、乡镇街道为单位搭建这样的交流互动平台,交流心得、切磋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各乡镇街道互动,采用请进来带出去的方式将主任感情凝聚起来,素质提高起来,工作活跃起来。

2、村监活动与文化活动、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文艺演出、读书会等形式推进。

3、县村监会促进会。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召开促进会,对该工作一个大推进,掀起一个工作高潮。

三、抓运作,促完善

全县村监会在财务运作上以正常规范,下阶段在以下方面要进一步规范运作。

*监督内容:村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监督。党务监督,加强对发展党员、普通党员履职及执行廉洁自律的监督。村务监督,对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位情况监督,对工程建设监督,对村级零招待监督。村班子双承诺等工作的监督。

*监督方式:三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明查暗访。组织召开考职考廉会议,民主评议会议,民情恳谈会。财务报审制。

*监督程序:民主决策五步法。

四、抓考评,促规范

制定《村监会考评制度》,并将村监会工作与村两委、乡镇街道纪委党委考核捆绑考核,实行捆绑式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发放奖金挂钩,与新农村建设好的政策建设项目资金的补助、和谐生态村的`评比奖金挂钩。

村监会工作除了年终考评之外,工作进度开展情况每月或每季报乡镇街道纪委,落后的找谈话。实行动态式监管,重点督查。

五、抓典型,促特色

原有的各级示范村要继续加强巩固完善,进一步创建新的示范村。

各示范村实行县纪委常委、班子室主任,乡镇街道领导联系包抓制度,加强指导。

上一篇:2024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