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共10篇)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 篇1

培 养学生主动 学习的意义和方 法

黧安徽省灵璧县卓海初级中学 崔 灿

关键 词 : 养习惯 培

互动 自主创 新

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 师要 改变 “ 灌输――接受 ” 的教学 模式 ,课 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种 多样 , 如

开 展 讲 座 交 流 、 作 学习、 究 性 学习等 合 研

主 动参 与

师生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 中, 应从 以数学 方式 ,在培 养学生合作 与交流 能力的同

学 科 为 中心 转 向 以学 生的 发 展 为 中 心 , 同 时 , 调动每一位 学生“ 主动参 与” 的意识和 哲人培根 曾说过 :习惯真 是一种顽 时兼 顾 数 学 学科 特 点 与学 生 特 点 , 面 向 学习的积 极 性 。 “ 要 强 的 力量 , 它可 以主 宰 人 生 。 在 新课 程 理 全体学生 , ” 尽可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 () 3 对学习评 价 方式 的 转变 。

采取 形成性评价和发 展性评价相结 展 , 学 生 具 备一 定 的主 动 参 与 学习的习 表 现 自我 的 机 会 ,让 他 们体 验 成 功 的 喜 合 的评 价 模 式 , 视 对 学 生 学习过 程 的 使 重 惯 和 能力 是 教 师 的 首要 任 务 。 因此 , 究 悦 , 受 挫折 的考 验 , 累 学习的经 验 。 研 经 积 评价和 在过程 中评价 , 用多样化 评价 采 数学学习习惯 的形成特 点及培养方法 , 尤 2“ ” 要 求 。 .质 的 其是形成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习惯 的培养 , 对于推进 数学素质教育进程 、 高教学 质 提 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念下 , 如何 通过 教学 促 进 每 一 位 学 生 的 发 机 会 参 加 教 学 活 动 , 尽 可能 多 的学 生 有 让

教 师在 教 学 中 , 从 学 生 的 生 活经 验 要

策略 , 评价 结果 采取定 性与 定量相 结合

的方式。 2学 生 ( . 主体 ) 。 方面

和已有 的知识背景出发, 精心设计教学情

境 , 导 学 生积 极 参 与 到 知 识 的 发现 与 发 引 展 过 程 中去 。 师 要 正确 把 握 学 生在 参 与 教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学生一方面要有学习的责任心及 1) 内在 的学习动机 : 另一方 面 , 具备 参与 应 学习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 能和习惯 , 而教

目前 数学 课 堂教 学 有如 下 特点 :高密 教 与学 的 过 程 中 自我 需 要 的 强 度 , 时刻 注

度提 问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意 学 生 参 与 过程 中思 维 的 力 度 , 留给 学 生 师的积极引导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保证。 把可 以供 探 索 的 问题分 解 为若 干 逻辑 性 较 足 够 的 思 维 时 间和 空 间。 在教 学 活

动 中 , () 2 要改 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 勤 强、 认知水平较低的问答 , 教师提 问以记忆 教师要 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 于探究、 要通过学生的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参 性问题为主 , 推理性次之 , 极少有 创造性、 于动手 ,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 与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 批 判性 问题 , 课堂 练习由低 到高 安 排 , 学生 能力及交流、 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 的多样化 ,促进学 生知识与技 成为高速解题的机器。 从效果上看, 教师与 三 、 学 主 动参 与 学习习惯的 培 养 数 分数 的权威性从思想上禁锢 了学生创新意 识, 高强度、 大容量的提问与训练 , 使学生

1教 师 ( 体 ) 面 。 . 客 方

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发展。

() 1“ 主动参与” 呼唤教师观念的更新。

总之 ,培养学生 良好的主动参与学习

根本 没有足够的时问和空间去独立思考 、

是一项系统工程 , 是一个循序渐进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 抛 弃 “ 我独 尊 ” 唯 的 的习惯 ,

主动参与” 的实 去联系现实的应 用,扼杀 了学生的学习兴 陈腐观 念, 创设师生互动 、平等参 与、 共同 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学生“ 践, 培养 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 提高 趣,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 要从传授者变为引

二 、 学 主 动 参与 学习习惯 的 要 求 数

导者、 组织者、 合作者 要面向全体学 生 ,

使每 个 学 生 得 到不 同程 度 的发 展 。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形成 了主动 、 自主、 探究、 合作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 篇2

1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少儿身体生长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心理发育也不成熟。结合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的业余田径训练,对少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 1身体的“自然增长”迅速

少儿时期,少年儿童身体的自然增长迅速,对业余田径训练有着很高的要求。合理的业余田径训练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同时,自然生长也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此外,业余田径训练对少儿的自然生长也具有影响。因此,在对少儿进行训练时,要重视少儿自身身体生长的特点。以少儿自然增长为导向进行合理的训练, 才能实现训练目的和促进少儿身体正常生长的双赢。

1 . 2容易发生各种成长问题

少儿时期是身体生长的旺盛时期,各器官和系统呈现快速发育状态。例如,12~13岁的少儿每年身高能增长8~12cm。一方面, 少儿身体快速生长的同时,器官和系统处于脆弱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如果少儿某些器官或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发育健全, 对少儿的健康即是致命的和终生的。例如,少儿身体的快速生长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如果训练强度过大或训练方式不当,很容易引发少儿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发生。另一方面,身体的快速增长导致少儿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如果营养供给不充足,再加之业余田径训练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少儿贫血、骨骼发育不良、韧带受伤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对少儿进行业余田径训练时,要格外注意观察少儿的状态,加强心血管系统的保护、营养供给和训练强度的控制,以免悲剧的发生。

1 . 3身体各部分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针对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身体各部分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其关节和韧带的生长和发育落后于肌肉;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明显地落后于运动器官;小肌肉群的发育落后于大肌肉群。因此,在安排少儿进行业余田径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一方面加强对薄弱器官和组织的保护,避免过度训练所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薄弱环节的适度训练达到促进其发展和加强的目的,借此使少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提高。

2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 . 1少儿学生对待田径训练的兴趣不浓

大量调查指出,少儿学生对业余田径训练教学的兴趣不浓。由于业余田径训练有时单调而劳累,少儿学生不愿也不能坚持进行训练。有些学生还认为,业余田径训练对他们的日常学习、未来考学毫无用处,从而造成了对业余田径训练的怠慢。因此,如何能让少儿学生正确认识和接受业余田径训练成为开展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借助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对业余田径训练功能价值的认识是一个可参考的途径。

2 . 2任课教师对待田径训练的认识不够

近年来,学校对业余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健康第一”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一些田径教学教师在短时间内尚未适应过来。有些教师甚至认为田径训练单调,不象球类等教师那样可以和学生一起玩,心理上难免会不平衡。加之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浓,实施训练时不配合,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体验不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加剧了对这门课的怠慢。

2 . 3田径训练的教学方式不恰当

传统田径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与当今的教学目标不符。一方面,一些任课教师只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趣味化。这导致学生对田径训练兴趣不浓,从而被动地学习,最终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田径训练以专项训练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全面的身体训练有助于各个身体器官机能的调动,从而使少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2 . 4把握不好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关系

运动负荷是运动负荷大小的指标,反映着机体所能承受刺激量和刺激深度的程度。在对少儿进行业余田径训练时,适量、适度的训练强度才能对少儿身体素质产生积极效果。训练强度的过低会使训练毫无效果,训练强度过高会影响到少儿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此指导下,在对少儿的训练中要正确认识运动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在可控的运动负荷下,合理地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在运动强度的逐步加强中提高少儿的运动负荷量, 实现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量在互相促进中不断提高。

3以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为目的的业余训练创新策略

3 . 1转变观念, 提高对业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

提高对业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既有利于田径训练的开展, 又有助于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从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到少儿学生,要将业余田径训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展,都要转变固有的对传统业余田径训练的认识。学校和领导从大局上给予本门课程政策支持,提供专门的场地和器材或是增加本门课程的经费投入,不断推进课程的开展。任课教师要从心理上重视本门课程对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的作用,不断改进训练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家长的配合也是工作顺利开展进行业余田径训练的有力保证。

3 . 2改进方法, 建立健全的业余田径训练体系

建立科学、系统和规范的业余田径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业余田径训练的效率。在实际教学训练中,寻找适合少儿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建立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课程计划。平时对学生训练成绩、训练效果、发展潜能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每个人的训练计划。此外,要建立科学的业余田径训练体系,还要把握好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业余田径训练的效用。

3 . 3科学训练, 分阶段开展少儿业余田径训练

少儿身体发育和生长呈现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对业余田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少儿身体发育的这个敏感期来合理的制定运动负荷量和训练计划,对提高少儿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儿学生进行业余田径训练,必须根据少儿发育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10岁以下的学生来说,基础训练要以柔韧性训练为主;对于10~13岁的学生来说, 由于身体的可塑性较强,要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能力,可以通过高频度和协调性的训练来实施;对于14~16岁的学生来说,培养其灵敏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负重练习和提高训练距离来实现。

3 . 4分类指导, 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训练模式

我国传统的业余田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一刀切”的问题,要将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作为同等重要的任务,需要引入分类指导的训练方法。在业余田径训练中实施分类指导的训练方法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处理好“专业”和“业余”的关系。要根据少儿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不同的训练方式。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和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程度俱佳的少儿学生来说,“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对于提高综合身体素质和强化专业素质是正确的选择。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错,对田径训练兴趣浓厚的少儿学生来说,要将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作为训练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少许专业性训练。而对于身体素质一般且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不浓的少儿学生来说,要制定一套基础性的训练计划,以激发训练兴趣为导向来扎实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

4结语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我见 篇3

一、亲近评价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首先就是要对评价观和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立足服务于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从小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表扬的心理特点出发,让教师的爱体现在一个个可感知的动作、语言上,让学生生活在爱和希望之中,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和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的具体关注,说必须要加强情感渗透,成为师生彼此亲近的中间地带。让学生亲近评价,就是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评价,行为上主动进入评价的过程,又能积极地运用评价的结果完善自我。?我们首先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改变评价语言的角度,自觉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朋友,因人而异,体现明显的个性特征。形成指导性评语、谈心性评语、激励性评语。

二、开放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开放性特征。1、目标的发展性。?我们实施的学业评价是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发展为目的,结合学生特定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确定相应的目标。目标是阶段性的,发展性的,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个体的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提升,或降低。每一次的目标调整必定是使目标更贴近人的最近发展区,向着更有利于人的发展水平接近,这种不断矫正的过程,正是推动人持续发展的最佳原动力,是人持续发展的内在增长点。 实验教师在工作中探索中形成了若干操作方法:如心灵沟通法:用一个眼神传递一份关怀,一个勾手,许下一个约定,一次耳语,激起一份信心,一个微笑,给予一种鼓舞。2、主体的多元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处于评价的客体位置,使评价成为教师制约学生的法宝,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严重影响到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直接负责人,主要包括学习者本人、教师和家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探索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評价者”的格局,突破了评价局限在学校内的传统做法,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评价小组参与的机制。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使学生关心自己的行为与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应关系,起到了导向和制约学生行为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评价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自己是评价的主体。3、过程的开放性。学习的意义不在于最终获取了什么,而在于学习过程中投入以及能力的增长,因而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评价中,我们淡化了终端评价,而强化了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以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通过修正完善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学习生活是有利于自身发展,教师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能促其主动探究,家长明白,在构建学习型家庭中,家长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身示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与评价过程中,各司其职,真实记录学生时间段内的表现,不仅把握了达标要求,学生也有了前进的目标,也让教师、家长能结合学生发展要求为其搭建发展平台,进行有个体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这种过程的开放性,充分以学生为本,使之有较多接受评价的机会,能预设目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了解自我,发现他人,公开记录过程,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开放评价的各个环节,扬长避短,体验成就感,获得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愉快地面向未来。

三、学会评价

培养和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之我见 篇4

关键词:女职工;综合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085-02

女职工是企业单位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深化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和振兴同样也离不开广大女职工的拼搏与奉献。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说:“必须提高广大妇女的素质,让广大中国妇女满怀信心的走向二十一世纪,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强大乃至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妇女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且对整个人类进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1]作为医院工会女工组织,切实做好医院女工工作,不断开创女工工作新局面,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一个重要举措。[2]作为为女工说话、服务的“娘家人”,如何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为女职工搭建起展示新时期女性风采、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是工会女工工作者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3]

一、新时期女职工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原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先天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和能力形成的生理条件。[4]女职工素质就是女职工德、才、学、性格、气质等各个要素的有机构成。女职工素质提升主要以广大女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表现为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善于学习和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等。

(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受教育和文化知识修养程度。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部分女工缺乏学习意识和信息意识,思想守旧,凭老一套经验,这样只有被时代淘汰。[5]因此,女职工应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

(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技能素质指个人专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特殊能力(专业领域的专门能力)及创造能力(专业领域内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女职工如果要成为具备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

(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主要指身体体质、精神状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能正确对待挫折,有成绩时不沾沾自喜,身处逆境时不轻言放弃,在困难面前,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攻克难关。

二、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的切入点

提升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应从社会、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自觉能动性等几方面着手。

(一)帮助女职工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

女工组织应重视女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女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从主观上努力克服,同时及时为女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指导。

(二)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相结合

作为新时代的女职工,如果要做到思想上不落伍,工作上不落后,就必须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女工组织应通过组织、动员女职工参加各类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适应个人、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

我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广大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在提高女职工职业素质的同时,要引导女职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

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五)利用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 开展“女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创新能手等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实现女职工自身发展的有效形式,在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的同时突出活动重点,为女职工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强化岗位技能,把对女职工培训侧重点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鼓励女职工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学识素养和技能素养。

三、提升女职工素质的举措和途径

综上所述,女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但必要而且紧迫。医院由于行业特点,女职工占的比例很高,做好女职工工作、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医院稳定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工会从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采取多项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思想品德教育

医院属于技术性、风险性强,并带有公益性的服务行业。人员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对此,工会组织女职工从职业道德入手,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进行医院文化和服务理念教育。同时,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行了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培训,让女职工在思想认识上逐步提高。

(二)业务素质教育

从提高女职工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入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激发调动女职工爱岗位、钻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女职工在新形势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结合专业需要和女职工需求,定期开展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相关学科知识为辅的培训活动,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也为新技术的普及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成功策划组织医师病历书写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技术竞赛,各级领导和全院职工对比赛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女职工立足岗位、苦练技术的工作热情。启发女职工自觉学习,自找压力,自发“充电”。支持女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继续教育。鼓励她们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教育以业余、脱产、半脱产形式参加学习、更新知识,并予以奖励。倡导女职工“在实践中学习”,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年会交流,开拓视野;聘请专家来院进行讲座,选派科室骨干到省市级大医院进修。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竞赛,在专业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名次。经过努力,目前我院大专以上学历(含本科、研究生)女职工155人,占到了全院在职女职工的77%。三年来,由女职工撰写的论文数十篇参加了国家各类相关学术年会交流,11篇文章发表在国家或省、部级刊物上。女职工整体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围绕提高女职工身体素质,工会通过开展健康和心理健康讲座,定期体检、妇科筛查,以及组织健美锻炼、文体比赛、登山、野外拓展等活动,实现身体素质达标。

结语: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各行各业妇女,要坚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女职工只有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女职工工作者,更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每一位女职工姐妹都能“放飞梦想,实现理想”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航天医院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之我见 篇5

在过去,我们总是这样评价学生,某某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优秀;某某同学学习成绩较差,等等。大都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考试是我们的法宝,分数是我们的戒尺,分数决定一切,老师说你好你就好,老师说你不好,你就是好也不好。老师的这种定势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江泽民总书记曾告诉我们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秉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所以教师要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最大限度地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也要为营造这种氛围和宽松环境创造基础的条件。因此,如何正确的评价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多年的经验、探索、学习、交流、实践、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下面是我对于学生评价的几点认识:

1.多角度、多渠道评价学生 改变教师一人说了算,只以分数多少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我们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为载体,共同参与对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更客观,更合乎实际。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互相评价,班主任、任课老师评价,家长评、长辈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通过自我优点的肯定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反省,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配合同学的互评,让每一个学生知道同学对自己的关注,了解自己的发展对班集体的重要,通过群体教育更能使学生接受,更合乎实际;家长评价有利于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体会到亲情最重要;师评有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这种多渠道的评价过程交互性强,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教育效果自然十分显著。

2.多方面、多标准评价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认可学生的个体独特发展,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质才能,帮助学生拥有意志、毅力、自尊、自信等创新情感。评价一个学生要多方面的、多标准的。多一个标准就可以多评出一个人才,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但他可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或体育运动能力,表演能力等等,将来他可能成为政治家、管理者、运动员、演员------,总之,可能是一个人才,我们不能埋没一个人才。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我定期组织学生评选班级之星:有学习星、运动星、劳动星、卫生星、文明星、进步星等,让每一位学生在集体中拥有自信,并关注自己和同学的发展,相互促进,全面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在班级评星活动中,学生某某不会处理同学关系,学习不主动,劳动不积极,课上对老师讲课无精打采,课下和同学逗贫,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同学们讨厌他,没有一颗星的他失去了与人相处的自信心。但我从各方面了解、知道他的一些优点,如讲究卫生、细心等。为了培养他与人相处的自信心和挖掘的潜能,我开始交给他班内一些卫生的事去做,他很卖力气,每天忙碌在教室、卫生区、车棚,接下来的日子,我班的卫生工作有条不紊,节节进步,校级评比中总是名列第一受到了领导的表扬,成为全校各班的榜样。慢慢地同学们认可了他的进步,他与同学的关系改善了,学习也有了动力。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学生被认可的自信、幸福写满了他的脸。把一件小事能长期坚持做好,相信今后他也能做好他想做的每一件事,他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

展,这都归功于多标准对学生的评价。

3.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对于初中学生,我们不应只关注评价的最后结果,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洞察力、不竭的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在这里,我借助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等。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 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客观存在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

一、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立体动态地评价学生,已经成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评价,相比那种板着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了学生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在记录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厚的兴趣。收集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提高过程,每个袋子都是沉甸甸的。捧着它,学生心中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有的学生甚至抱着档案袋又亲又笑。

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之我见 篇6

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之我见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马家桥小学:赵剑飞

【摘要】语文教师在学生习作评价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多数情况是事半功倍、收效甚微,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对小学生习作评价方法有了自己认识见解:即要改变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运用习作成长记录袋的多元化评价,让体验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学生交流展示习作的活动中进行多元评价,从而使习作评价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评价方法 主体多元 成长记录 交流展示 正文:

习作教学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师的难题,特别是习作教学评价一直是耗时费力而不见成效,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我们常见的情形是这样的:有的教师,尽职尽责,辛辛苦苦给学生们的作文左批右改,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上分数或等级,学生们只关注成绩,忽视对评价作文中过程 “亮点”,更不会体验分享教师作文评价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的辛劳付之东流。要改变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达到想写、会写、写好的地步,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发展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参加贵阳市《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育多元化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实践研究》课题中,专门对小学习作多元化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一些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方法。现着笔与大家交流,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一份喜悦。同时让他们在回望中对未来的习作之旅更多了一份热情与期盼。在习作作品收集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评出“最佳习作作品收集明星”,给予学生表彰奖励,如一本故事书等,提高积极性。

2、好词佳句经典诗文积累。要求学生多读书,重积累,并把自己收集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经典诗文分类制作成卡片形式存入档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涉猎各类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做人、作文的品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检查评比活动,评出“最佳好词佳句收集能手”“ 好词佳句最佳朗读明星”“ 好词佳句最佳阅读明星”等,用发喜报的形式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积累兴趣,为习作积累素材。

3、获得表扬及获得奖项作品。把自己得到表扬和获得奖项及发表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作品封面附上自己所获证书,发表的作品,把刊物或报纸收集起来,整理存档,记录下自己习作成长之旅,以鼓励自己不断进取。到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习作获得奖项多少评出“习作小明星”,给予表彰、表扬。

三、在学生交流展示习作的活动中进行评价

孩子是在表扬中得到呵护成长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展示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赞扬。如果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活动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加以适当地点拨、开掘,学生的习作潜能就会开发。

1.欣赏。

小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7

一、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 加快教育发展是关键, 加快教育发展, 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恰恰就是教师的质量问题。从中央到地方, 人们已经把教师素质提升看作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眼下许许多多的学生仍处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分数至上、教师霸权的氛围之中, 学校教育被沦为简单的知识灌输和高难度的知识训练, 素质教育喊将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却抓得扎扎实实。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校的教育功能正在被淡忘, 人的尊严、价值、生命质量消失殆尽, 人的情感、地位、生活品质荡然无存, 更加之少数教师的道德沦丧, 折射出更显突出的教师质量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 提升教师素质就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业了。当前教师质量不能满足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但如果仅仅从教师队伍这方面去找原因, 可能会忽略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只要仔细探究, 就不难发现:教师队伍质量的不如人意, 除了教师个人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素养这些原因外, 主要是受限于现行的教育机制。事实表明, 哪怕仅仅是教育机制缺陷所导致的教育失真和失范就足以摧毁人们对于教师和教育的信心。当务之急是加快教育机制改革, 把教育变成“人的教育”, 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氛围, 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二、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的触角影响到各个领域,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也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变革了学习方式, 通过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素质教育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口号,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大有帮助。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离不开课堂这个空间,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阅读来掌握知识, 完成学习过程, 互联网改变了这种学习的单一性,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学习。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搜集不同的信息, 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 如可以做网上练习, 听名师讲课等;网络具有人机交互的功能, 学生可以在网上发电子邮件、聊天, 课下进行探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方法多彩, 图文并茂,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可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促进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中, 学生在课堂的狭小空间进行学习, 听着教师的理论说教, 教师满足于理论知识的教授,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感性思维, 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听讲很难做到从一而终, 时间长了会没有学习的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另外, 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 对被动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 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 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例如: (1) 开展竞赛活动。小学生好胜心强, 比赛时, 大家都想拿第一, 思维会变得活跃, 参与热情高涨; (3) 编排游戏。把教材内容编成游戏,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学玩结合, 在玩的同时, 学生会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表达出来。教师设计的游戏要有趣味性,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有针对性, 必须与教学的内容相符合, 要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 游戏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能只有几个学生玩, 其他学生在下面看,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达不到教学效果。 (2) 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身边找寻知识的踪影。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 知识来自于生活, 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 以现实促进知识理解, 变传统的“书本上学”为“生活中发现书本上的知识”, 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 在活动中学习, 在探索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时间有限, 要将旧知识的复习当作次要问题, 从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入手, 将主要的时间放在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上, 这二者也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若注重知识, 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若注重能力的培养, 应创造条件, 积极引导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积极动手。新知识的学习, 也要为以后学习设下疑问, 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索, 深入钻研。在整节课的教学中, 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要有主次、有详略、有秩序地进行。

小学生语文素质提高之我见 篇8

一、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要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为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来引导学生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创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比如,有的能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有的能鼓励学生创意的发现。

二、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要充分扩宽语文学习领域,注重各学科间的整合

诚然,语文并不是单纯的一门科学,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所以,我们提倡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鼓励学生大胆吸收运用其他学科的语言知识。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功能、数学的动手操作功能。

三、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向发展、研究性学习过渡

我认为,“接受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练习,掌握教材的知识和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效率较高。可是,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转变,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促使人的素质得到提高,而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之一是“会学习”,这种主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能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得到语文素质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习。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 篇9

baiduwenku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含义: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语文学习开始的.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让学生“学好”。以本人的教学体验为依据,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素质教育

基础

兴趣

乐学

培养

能力

会学

发展

个性

学好

正文什么是素质教育?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原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认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实质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贯彻落实的更高的要求,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化。[1] 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各科教学。而语文学科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贯彻始终的主要学科,课时最多,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最为突出。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2] 如何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我认为,首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学好各门功课,首先应打好语文基础,要能识字、能读书、能作文。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学科会产生积极影响,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全国小语会会长高惠莹也谈到:“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统一体。基础工具性是它最基本的属性,由于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本中多是经过选择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辨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优势,就能收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小语教育工作者应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出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朴实语言,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句话也影响着我对素质教育的探讨,我逐步摸索出一些思路与见解,愿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识到,兴趣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去学习,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对某一件事和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相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的作法是: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主要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遭同学们饥笑、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教学时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学生,既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而且,我总是教育学生,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即使课堂上出现同学说错了,同学们发出的笑声是友善的。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我教学时,经常设计有趣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如在《太阳》一课教学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解课文之后,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一段童年趣事:我小时候从报上得知苏联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登上太阳。话说到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问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具有离地球远、很大、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 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在笑声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还有很多,如巧设学习障碍、巧用板书、开展竟赛、设置小组学习,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等。教学时,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从未来世界发展看,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未来社会新知识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如果不会学习,就不能独立地学会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就远远不够用了,就等于是“文盲“了。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已,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

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了或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能力任务则难以实现,所以,要利用课堂教学结构,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或以教师活动为主,以学生活动为次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从教改实践中总结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结构,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是一种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或学生运用方法独立自学的教学结构。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完全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已读书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会学语文”,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3] 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很多,特级教师刘中林总结了小学生应具备10大阅读能力:1,初步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初步具备整体上把握自已阅读方向,正确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2,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具备正确迅速理解词句的能力;3,掌握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具备正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4,掌握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具备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5,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方法,具备揣摩文章思路的能力;6,掌握文章结构的简单知识,初步具备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7,掌握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方法,具备相应的能力;8,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即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9,初步掌握速读技巧,初步具备快速吞吐信息的能力;10,掌握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围绕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4] 我认为,这十大能力,实质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获得要靠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期的语文训练才能获得。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谈不上有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可言。下面是我培养

学生质疑的一些作法。

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说来,应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无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如《白杨》一课的教学,当学到“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是表白自已的心。”这个关键句子时,我点拔:“请同学们根据句子试着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提出了:“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到新疆工作?”“为什么爸爸带我们到新疆?”“爸爸为什么要向我介绍白杨树”?一系列颇有质量的问题。

教学生从哪些方面质疑。究竟提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不能只提“**词我不懂?”,“这个句子我不明白”一类的问题。质疑内容范围很宽,一般说有四类:(1)疏通性问题,主要指文章表面的疑问;(2)深究性问题,主要提有关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如在《蝙蝠和雷达》教学中,学生提出“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的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3)鉴赏性问题,主要提有关表达方式的疑问;(4)评价性问题,可以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看法,甚至修改意见。总之,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掌握从哪些方面质疑,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内容到形式,由理解到评价,逐步学会学习。

教学生学会解疑。质疑是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但毕竟还另一半。只有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质疑是手段,解疑才是目的。谁来解疑呢?不能满足于学生质疑,师解疑,课堂成了“答记者问”培养学生解疑能力也很重要,我教学时,容易的问题发动学生互相解疑,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解疑,学生要解疑,就得读书,得思考,这样就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思考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逐渐地、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发展个性,让学生“学好”个性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与个体的先天禀赋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5]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课文课外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内容上不受教学计划和大纲的限制,有较大的伸缩性,有很大的灵活性。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等。下面结合我指导办手抄小报谈谈我的体会。

办手抄小报,可促使学生阅读。学生想办好一张自已设计制作的报纸,他们知道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投身去阅读课外书刊杂志,他们为追求新意更需要到文山书海中去猎奇,这样一来无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为了广泛地获取知识,他们会追着老师问读哪些书,怎样阅读……老师又不时机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书刊,并有计划地点拔读书方法,教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本,学会写读书心得,让学生学会积累“佳词”、“佳句”、“佳段”、“读后感想”,从积存“砖”、“瓦”、“砂石”等原料做起,进而延深“写作方法”、“修辞方法”、、“逻辑方法”……等构建文章的方法。学生因创办自己的报刊需要,不畏艰难地跋涉书山学海之中,并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不到一年他们便悄悄地读了几十本课外读物,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佳词”、“佳句”、“佳段”,储存了大量的“趣闻”、“乐事”、“古今杂谈”,这些既为他们办好手抄小报坚定了信心,也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办手抄小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指导学生办手抄小报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它是一项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观察、作文、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小报的编写,从版面的设计到内容的采集到文章的编写,报纸的命名等,每一步都是“逼”着学生去实践,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又得运用阅读、积累、观察、作文等各个手段,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我所任教的年级一般从四年级开始,我便指导学生办手抄小报,开始有些学生也有畏难情绪,但都有想试一试的动机,我对班上学生办报没有统一标准,开始只要肯动手、肯办报就行,哪怕写得简单,甚至用画充版面,千万不能责怪,鼓励他“贵在参与”,慢慢地,我将学生制作的好小报在班上传阅,贴上墙,起到褒扬优秀,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学期后,我将学生制作的小报建立起“小档案”,可以是一小组装订一册,也可以一人几期装订一册,放在教室的版报栏内,供学生参观。教师毋须评述,学生便自觉地改进自已小报的制作质量,办手抄小报也一期比一期好。学生经历了多次的设计、绘画、书写于是他们的阅读、观察、思维、操作能力便得到综合提高,语文不就慢慢地“学好”了?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样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科研课题,也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人才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只有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让出类拔萃的人才成批涌现,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完)致谢梁教授,谢谢您读完我的拙作,真诚地希望您赐教!我将虚心地接受您的教诲!谢谢!

附参考文献:[1]白中兴《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搞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95/5 P8 [2]崔相录《素质教育》---(山东教育出社)P179 [3]同[2] P188 [4]刘中林《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分析》

[5]屠大华《现代师德修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P129-130

让农村的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教育-----谈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构建与营造海盐县城郊中心小学

张拥军

刘京海在介绍他的成功教育经验时曾说,他试图在校园中构建一种“梦想的文化”,因为有梦想才会有自信,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我们深有同感。造就一所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的内驱力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基于传统和现实,前瞻未来的校园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则是学校把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和执着追求融合在一起,形成使教育活动洋溢激情、诗意与活力的理想和信念(或有说是积极向上的、合平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我们把这种理想信念称之为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构建校园文化之网的纲,在促进学校的发展的过程中起灵魂和核心的作用。因此,要营造新世纪特征的校园文化,首要的任务是构建崭新的办学理念。下面仅以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发展为例谈我们学校办学理念的构建与经营及由此而形成的校园文化的特征。

一、办学理念的构建与校园文化的定位

1、学校特点。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海盐经济开发区,隶属武原镇的农村中心小学。

98年,为制订学校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和给学生发展寻求新的生长点,我们对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①我校连续多年毕业班统考名列前茅。②师资合格率高,年轻教师比例高。③学区共10所村校,8所为复式教学,其中三所还是十几人的单班复式。④学区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当官的,自己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借读到县城学校。

这样的分析结果迫使我们进行反思:既然我校的师资队伍是好的,教学成绩是好的,那些学生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转学到县城?这个趋势反映了什么?

经调查,家长认为:①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比不上县城,他们有电脑房,教室里有彩电,而我们没有。②我们学校的考试成绩是好的,可孩子光成绩好是不够的,还应有多方面的发展。

这使我们再次正视学校的任务和使命。21世纪即将来临,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家长希望孩子受到怎样的教育?学校应采取怎样相应的对策?

2、时代背景。

我们当时对全国的教育发展形势,我县的教育发展形势,我们学校地理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①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下岗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知识的价值逐步得到体现;教育成为人们对提高自身和下一代生活质量的最大期望;信息社会的来临,全球化趋势,使实施素质教育必将成为主流。

②、我县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城镇明显地快于农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而农民们对于孩子受到优质教育的期望已超越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农村教育是滞后的。

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有很强的内动力,顺势而为,主动而为,也许可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理念的形成。

这期间,我们全体教师展开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增强开放意识、品牌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充分认识我校地理位置的特点,发挥它的积极因素,给学校一个准确的预期定位和战略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点。经教代会讨论,我们制定了办学的近期目标:在2002年前,把我校建成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确定了实现目标的办学策略:创名牌教师、创名牌学科、创名牌活动、创名牌学校。也提炼了实施办学策略所应有的办学精神:创新、协作、求真。

预期的理想境界让全体师生振奋,可现实又让我们清醒: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凝聚家长的力量、社会各界的力量。我们可以生产优质的产品,但优质的产品必须得到广大的认同。我们的办学理念必须作一个简洁而富感染力的传达。诺基亚说:“科技以人为本”;菲力浦说:“让我们做得更好!”海尔说“真诚到永远!”……那么我们说:“让农村的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教育!”

而目前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受到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认为,除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同外,关键在于受到的学校教育的不同。比如,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差异,教师观念导致的教育方式的差异,师资结构、硬件设施导致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差异等,一句话,校园文化的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的差异导致农村孩子受到的教育和城里孩子受到的教育有明显的差距!

改变它!这对我们这所仅有一幢教学楼,一台21彩电、一台录像机和一些幻灯机的学校来说是多么的浪漫主义!可是我们想,我们为了热爱而来,能够把基于梦想层面的激情和冲动,纳入到现实的理性轨道,并一步步去付诸实施,这将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

二、办学理念的经营与校园文化特征的凸现。

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交互作用,使我们在思索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研究一些经济现象。比如“海尔”-----他们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比如“脑白金”----史玉柱向人们推销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而是“年轻态健康品”的概念……

我们的办学理念如果是先进的,与人们的需求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来经营它,产生它应有的文化的精神力量,和经济的物质力量。

1、物态环境的建设要顺应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趋势。

策略之一:扩建中心校园,进行大规模村校撤并。

98年底,我们的办学总体构想得到了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开工兴建综合楼、行政楼,修筑200M田径场和校园道路。与此同时,我们去各村召开村领导、全体家长的座谈会,向他们描绘新校园的美景,阐述学校的发展规划,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99年9月校舍工程、绿化工程如期完工,6所村校如期撤并。在家长委员会的努力下,农村的孩子也乘公交车上学了。

村校撤并工作彻底改变了原先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一个班级、二个年级、十几名学生的落后面貌,为学生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策略之二:装备现代化的教育设施。

帮助家长实现孩子受现代化教育的梦想,这是我们这一策略的指导思想。

我们向家长、向企业家“推销”我们的办学理念,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捐资助学的规定。“我们不办特色班,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平等的、优质的教育。”家长的热情超乎我们想象。586的电脑房装起来了,标准的语音室装起来了,教室里的大彩电挂起来了,校园里的音响响起来了,看得见,摸得着。当然,家长会也是现代化的了。多媒体教 公关的目的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获得公众对本组织的充分认同。其间,必要的形象策划及沟通说服技巧,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公关艺术,力求在年级、学校和社会面前树立本班良好形象。一

班级形象设计:奠基定调,突出特色。这是班级公关的出发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的核心成分之一是班级形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形象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班主任应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作尽可能充分的了解,如城乡学生比例、原毕业学校、家世背景、学生爱好特长、以前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情况等,均应不厌其详,深入摸底,为确立班级形象基本风格作充分准备。

2、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原则。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学生好奇好胜的心态,设计班级形象。在命名方面,求新求美,响亮易记,具有充分的激励作用,如“爱心大使班”、“比尔·盖茨班”等。

3、量力而行的原则。形象设计力求有特色、有新意,而不求尽善尽美,不提过多过高的要求。否则,会叫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却激励作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优秀的人”。不可以要求学生做“完美的人”;可以要求学生做“有特长的人”,不可以要求学生做“均衡发展的人”。二

班级形象工程:协同整合,形成合力。这是班级公关的着力点。确立班级形象基本风格,形成班级形象设计方案后,班主任就应带领全班师生,协同整合,形成合力,认真实施班级形象工程。工程的以下几个环节应特别注意:

1、设计好班旗、班歌、班训。此三者是班级文化建设重点。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训,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从而达到增强本班师生自豪感、自信心,大家一致致力营造良好班级形象的目的。

2、注重整体形象,突出个体特色。班级整体形象是班级形象的核心、主体、灵魂,全体学生的纪律面貌、学习态度、清洁卫生工作、班级各项竞赛之团体总分,是形象工程之基础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班级成员的个体特色,亦是班级形象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有时影响还很大。若一个班级无论学习、体育、文娱、美术、演讲、写作、管理均无突出的尖子,这个班级的形象必然大为逊色。所以,在班级形象建设工程中,应注重整体形象,同时又突出个体特色,一个个鲜活优秀的个体是构成一个朝气蓬勃的班级的不可缺少的因子。

3、构建民主治班的机制,搞好形象工程监管。顺时代潮流,从先进理念,民主治班机制的构建是班级建设的关键。,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民主的良好形式。班主任应花大力于此,建立班干部产生机制、班级议事规则、班委会监督机制,民主治班就大致可以成立了。有了民主治班的机制,就可以实施对班级形象工程的有效监管。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班会上,对前段工作的总结、评议,可以促进形象工程的进展;对不好的人事的批评、指正,可以有效抵制、消除对班级形象的破坏。

4、班主任应增强公关意识,当好班级“形象大使”。班主任由于其在班级与学校只所处的特殊地位,故其对班级形象工程有决定成败之作用。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现代公关的重要作用,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认真负责的班级管理者,而应增强公关意识,自始自终,时时刻刻不忘当好班级“形象大使”。这个“形象大使”的重要工作有:①树立开明、有活力、思想敏锐的新型教师与班主任形象;②利用各种场合适时宣传本班特色及各方面成绩,提高班级知名度;③有效沟通学校党政工团、学生会等各部门,争取其对班级工作的支持;④学习其他班级形象建设的经验教训,有之于本班形象工程。三

班级形象维护:及时反馈,善于“借力”。这是班级公关的难点。良好的班级形象树立不易,它凝聚着全班师生长时间的心血和汗水。但班级形象的维护就更加不易,因为“毁树容易栽树难”。班主任要整合调动全班力量,并善于“借用外力”,对各种有关班级形象的信息及时反馈,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方能维护好班级形象。

1、借“科任教师”之力。科任教师一般不只担任一个班级的功课,故其对各任课班情况了解较多,对本班班级形象必有感受、评价与意见。借助其力量,就能很有针对性的维护好班级形象。

2、借“外班学生”之力。这里有三个由里到外的圈层:本年级学生干部、本年级其他学生、其他年级干部及学生。他们对本班情况的关注与了解一般呈递减趋势。若能很好的利用学生中的民间舆论,也能对班级形象维护起到良好作用。

3、借“学校部门”之力。学校个主管部门,尤其是教务、政教、团委,跟班级形象建设关系紧密,因为教学、教育、思想政治本是他们各自的工作。他们组织的各项检查、比赛、活动等,是展示班级形象的很好舞台,同时也是维护班级形象的战场。但应注意,不能过分依赖这些部门,因为他们毕竟不能提供很细致的信息。

4、借“学生家长”之力。今日之家长,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且教育意识极强,非常重视对其子女的教育。他们对班级形象肯定极为关注,且由于从子女处掌握的信息较多,对此也很有发言权。充分发挥这一部分资源的作用,借助家长在社会上宣传本班形象,借助家长监督破坏本班形象的人和事,应是大有可为的。

教导主任素质之我见 篇10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校长得力助手的教导主任,要有配合意识,协作精神和管理能力,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要协助校长适时地对学校的发展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划,制定出体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特色的管理规划。教导主任应发挥主动性,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大胆改革,在教育上体现独特性和多样性,自觉接受党支部、教代会的监督。协助校长制定学校章程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加强对学校的宏观控制和量化管理,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强化质量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脚踏实地地抓好常规工作。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体现的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教导主任在人才方面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协助校长在管理中努力做到人尽所能,唯才是用。在教育教学管理用人上要注意人才的合理配置,在配备管理人员时不能仅仅以平时工作扎实、教学效果好作为标准,或只顾眼前个人利益就感情用事,还应考虑其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要不拘一格用能人,避免出现“屈才”现象,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对学校教师而言,在教学水平上肯定有好有差,教导主任对在校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一部分骨干教师,让他们起到带头作用,在具体使用中不能凭自己感情、印象办事,应做到“任人唯贤”。要对每位教师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在分配工作时,就能做到扬长避短,合理配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所能。

教导主任还应具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实践证明,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实行学校最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导主任作为校长的参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具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在工作上,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的职能作 1

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工作,并结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让学校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工作上的随意性,促使教师做执行制度的模范。在教学的量化考核中,要体现公正公平、多劳多得的原则。对那些能力突出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表彰,让能者有为,为能力突出的教师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舞台,让能者有信心施展才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体贴关心每一位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教师无后顾之忧,安心教学。

另外,教导主任还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教师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鼓励教师自觉“充电”。

上一篇:健康心理知识下一篇:春节安全动员会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