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管理工程的认识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对管理工程的认识(推荐8篇)

我对管理工程的认识 篇1

像历经沧桑似的,我从斑驳的高中生活进入了大学阶段。那时,忙碌,奋斗和理想似乎就是整个天空,仿佛岁月的积攒并不能使前行的步伐停驻。今年的夏天,高考的阴霾还未尽散,在一片模糊中就填了土木工程。携着些许好奇,向往和失意,就初涉这个小社会,时不时会有些许茫然,而对自己所选的专业,那更是可谓一头雾水。如此这般,“土木工程“成了我的大学必修,开学初期并未作过深入了解,只是浅浅的想着“土”和“木”嘛!就是在以这两种世界物质基础的基础上建立“不土”和“不木”的工程吧,然而,在学过《土木工程概论》一书后,才渐渐懂得,它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也许,早在军训期间拉歌时当别的排喊我们包土部就是“包土,包土,就是土包子”时,我就该好好反省究竟“土木工程”为何物,又该怎么去认识它,学习它,难道真是他们所谓的“土包子”?

轮廓

当我对土木工程还是一片视野模糊时,就像在黑夜中穿行的航船遇见了希望的灯塔,《土木工程概论》一书为自己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方向去穿透它,一些基础由此建立,因此,了解到一些关于它的基本知识,此处,就拿来秀秀。

1;浅解土木工程的内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等,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工程设施。

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英语为“civi Engineering”,直译为“民用工程”。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1;形成人类活动所需要的,功能良好的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2;能够抵御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3;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作用。4;多,快,好,省地组织人力和物力。

3;土木工程具有四个基本属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经济和艺术统一性。

土木工程的发展简史;分别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现代土木工程,各个时代的特点不同,成果亦有所不同,有一组图片便可诠释。例如古代有著名的赵州桥;,近代有美国芝加哥住宅保险大楼,现代有马来西亚石油双塔大厦。这些历经岁月而不朽的建筑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土木工程并不是一个“土包子”,而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殿堂,让我盲目的心似乎有中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所选的专业不免有一丝喜悦,畅想未来自己也能建造奇迹,即使是幻想创造奇迹,也是一种乐事。就这样,一个关于土木工程的轮廓渐渐在心里形成了,不至于纠结于“土包子”这个称号。

具体的,广泛的有关涉及面

“土”和“木”不愧为世界物质基础,所涉及的面超乎想象地广,理所当然地由其所成的奇迹也有许多其他元素参与,因此,土木工程并不“木”,也并不“土”,而是一项巨大而丰富的工程,呵呵,不禁喜悦油然而生。话说“成功是堆砌的”,所以,材料无疑成为基础的基础。

1;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一般性质有物理,力学,耐久性质,主要有钢材,混凝土,木材,砌体。可谓“钢筋混凝土”啊,这也许成为土木人的一个值得骄傲的称号吧,不禁涌起一股热血:成为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呵呵,以“钢筋混凝土”打倒“土包子”。

2;再就是“力和结构”;这,对我来说或许是一个比较难学的部分,将成为一项巨大的工程啊,然而,也只能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像力,力矩,平衡,这些抽象的问题,诸如基本平衡图;就是土木要涉及的一个方面:力学。还有力的分类,内力,外力,反力啊;还有荷载和作用,结构和结构失效等等。

3;有关于土木工程的一些相关工程;

A;建筑工程,要了解建成一个建筑所经历的程序,建筑物的类别等的,每种建筑物有自己独特的组成,功能,甚至缺陷,然而,他们应该都是一座座历史上的奇迹,塑造的,不仅是人类智慧的永存,更是对后代的激励,而此刻正步入“土木”这座殿堂的我就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对永恒的朝拜。像生土建筑物就有山西窑洞挺古典的吧!木结构建筑物就有应县木塔,砌体结构建筑物有著名的万神庙,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广州的中信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钢结构建筑物啊,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可就是一个钢结构建筑物成功示范,而在这其中,还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物,像上海金茂大厦,索结构和索膜结构建筑物也不甘示弱,下面就是日本东京后乐园棒球场,最后就是特种结构建筑物啦,瑞典的马尔墨水塔就是。浏览完这些建筑奇迹,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此刻,不仅仅是让我摆脱了土木是“土包子”的说法,而是从一种实用,美观,经济,智慧等角

度让我体验到了自己所学的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更贴近了生活,充满了泥土气息,而且有一种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来树立下一个奇迹,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力量给予世人效力,或许不能建立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毕竟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

B;地下工程,起初以为土木工程只是建造在土表的建筑等,没想到地下也别有洞天啊,自己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了解到地下工程就是建筑在岩石中,土中,或水底下的工程设施。关于它的一些分类,案例,本来自己有点头昏脑涨的,但一想,竟然连地下也有土木工程涉及,难道自己还不能像这个专业一样有一颗宽广的心去容纳这些困难,然后一点一点地去消化吗?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但自己终究是慢慢地走了过来,其中需要煎熬的,或许不能完全表达,甚至去发泄一番,但一切到最后,只有忍受,不是有一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么,慢慢地学会适应吧。

现在,以土木的角度来看,得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并以此来衡量一座桥的价值,甚至去想方设法建成一座既实用又美观,经济的桥,现在,这或许还仅限于我的幻想,然而,优美的古迹总是把我推入幻想之中:(福建古桥),(重庆万县长江大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桥)等,这么多桥梁,来不及去一一浏览,而我,却在一番沉思中前行:土木,土和木,一对比这些奇迹,不免觉得自己是又土又木了,然而,既然已经踏出这步,就不能退缩,一切都是由浅入深的,摆脱乌龟壳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前跑。

D;道路工程;道路,道路,顾名思义,就是提供走道的路,这样,只是肤浅的理解,怎么就觉得越学越觉得自己认识狭窄,甚至有急于扩大自己知识范围的冲动,但,一切只能慢慢来,由浅入深,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直走,一直走。没想到道路的组成就挺复杂的,诸如线形组成,道路结构组成包括路基,路堤,路堑,路面等,还有高速,这些,都与平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就是学习,果然不错。

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还有很多,像铁路工程,什么海港,飞机场,什么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数不胜数,也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是想陈述一点:土木涉及的方面真的很广,让我有敬佩土和木的感觉了,同时在了解更深时,也渐渐了解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是很轻,可以说的上是很沉重的,所以,一种无形的压力也就产生在心底,究竟是一种恐惧还是暂时的不适应,也不能够很清楚,但,这就像一条道,你走了,并且已经踏出了,在望不到尽头的时候就不能往回走,反而是要更好地去确定一个中心,不能像一阵没有中心的风,来了,很急,走了,了无印痕,自己此刻就算是在确立一个中心,土木工程,它不是土包子,不是表面所理解的土和木,而是以此去挖掘,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属于人类的王国,总之,浅浅的认识正在逐步地加深,即使鄙薄自己的可能性会增强。

随着了解的加深,却又像是矛盾的综合体似的,我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数学能力会比较差一点,就会产生“能否学好”这样一个问题,蔓延开来,就是在追求一个适合不适合自己的问题,人,总是在追求一个高度,这个标准,就像百家讲堂的于丹所说,是由自己所定,而我的怀疑,大概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一个标准高低的矛盾,我想,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是适合自己的,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才是问题症结所在,所以,越过学习过程中的 大山才是自己迫切需要的,然而,无法避免的是:刚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我,面对种种不适应,在学习上似乎有时会产生懈怠的情绪,这样一来,山将变得越来越高,畏惧心理无法避免地生出,也就只有通过追求高,深层次的了解自己所学,方可延伸自己的知识线条,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延伸了整个生命线,活到老,学到老。

建筑史上的奇迹:诗人昂蒂伯特于公元前2世纪提到人类建筑史上的七大奇迹”。他们是:①埃及金字埃②巴比伦空中花园③埃弗兹的月亮女神殿④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⑤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⑥罗德岛上的阿波罗铜像 ⑦亚历山大的灯塔。曾经是过往,但是历史不会白白流逝,那些印迹将永存,伟大的过往是未来唱响的前奏。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奇迹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成为我了解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时的对象,是因为他们是丰碑,而我们可以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眺望得更远,博采众。

我对管理工程的认识 篇2

在信息化应用之初, 我们建设了学校的网站系统, 购买了电子图书库、资源库、即时通讯系统、网络直播系统等信息应用系统, 基本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用。在配备好这些应用系统后,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应用培训, 并组织开展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如通过视频直播系统举办学校的首届网络艺术节、利用直播系统对学生进行考试辅导、通过网站收发学校的各种材料等,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后, 教师们都养成了一定的使用习惯, 但部分系统使用率低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经过分析发现, 有些应用安排不具体, 有些应用机会少, 有些应用环境不具备、应用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进行了第二阶段的信息化应用安排。第一, 继续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 增加功能。第二, 将各项工作制订出应用计划和方案, 并按计划和方案部署实施。第三, 对学校的计算机进行重新安排, 建设电子阅览室, 在中午和下午活动时间向学生开放,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触计算机的机会。

为完善我校的信息应用系统, 经过研究, 我们要求软件公司按照我们的想法开发软件系统, 并在“星火计划”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为学校应用量身打造的信息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包含了信息发布平台、教学应用平台、网络办公平台、校园播客和博客系统等模块。我们可以利用该平台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 实现过程监控。

/王强

与此同时, 我们深入探索信息化的应用模式。如:在学生学习方面, 我们提出了成长档案、在线学习的应用模式;在教研方面, 开展了微格教学研究;在少先队德育工作方面, 进行了少先队广播、班级评比等。此外, 还有班级管理、教务管理、总务管理、财产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等应用模式。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用上, 我们帮助各学科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使教师们能够结合教学内容,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 按照“最优化”理论组织教学活动, 优化教学过程。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在博客上分享学习成果等等, 同时聘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业务指导,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方便师生对应用系统的使用, 我们对应用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优化, 使其更简单、易用。如网上视频互动教室可全部在浏览器中运行, 不需另外安装插件。为方便师生使用计算机, 我们还设计了具有信息聚合功能的软件, 可把系统账号和其他常用操作保存在软件里, 只要双击鼠标即可实现自动登录, 减少了很多操作步骤, 深受师生欢迎。

我对管理工程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体育;教研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30-01

体育教研组是执行和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学校体育教育的重任。因此, 加强体育教研组管理, 对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体育领导者,特别是体育教研组要十分重视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和排列实施目标的优先次序。这是科学管理应当遵循的一条原则。

一、确立学校体育教研组管理工作的重点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认为体育教研组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始终把增强学生休质的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必须指出,学校体育最根本的任务和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并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这一目标不能实现,学校体育的其他目标,也就不能得到弥补。因此,这一目标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职能部门的体育教研组,应该把这一任务始终不移地列为自己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体育教学管理是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保证,一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教学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体育教学是改进学生身体机能,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和身体锻炼方法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有人认为, 体育教学是学校一切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发源地,许多体育工作都离不开体育教学。因此,学校体育以教学为中心,把体育教学管理作为体育教研组工作的重点。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实现学校休育管理现代化的关健。现代化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强烈地推进和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所谓体育现代化,主要指体育的科学化, 把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学校体育领域里,使体育教学、群众体育、运动训练达到先进水平。学校体育现代化, 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机构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管理人才现代化等方面,其中以管理人才现代化最为关键。有了人才现代化, 才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

二、体育教研组的管理要规范化、制度化

(一)体育教研组组长要为人师表、做好带头人。体育教研组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教研组组长的自身素质,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研组组长要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最高法规,对教研组工作安排要周到详尽,有条不紊,各个环节的职责经纬分明, 责任到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紧张而有秩序地抓好体育工作。

(二)教师团结协作、齐心合力搞好工作。教研组要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明确职责,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做好工作。首先矛盾公开,思想沟通。无论各项工作都要在教研组会议上进行充分讨论, 做出决定。会上大家敞开思想,充分发表不同意见,要养成会上充分说,会下不乱说的好风气。其次每学期应召开一次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开展谈心活动,教师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样就可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

(三)教研组工作要有较高的透明度。各种规章制度上墙、充分准备、落到实处。为了方便教师的自我检查,互相监督, 各项规章制度一律上墙。教研组的管理工作要做到课堂教学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众化、课余训练经常化、体育竞赛制度化, 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习惯。这样在落实奖惩制度上就会做到人人心悦诚服。

(四)整理资料,规范立卷。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组工作,随时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检查,也为了让教师有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采用盒式的档案立卷管理。

(五)狠抓教师责任制。体育教研组的工作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就是复杂繁多,教研组要把工作重点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对各项工作明确分工,放权给各位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要由直接管理变间接管理,做到充分相信,确保完成任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执行者, 合格称职的体育教师应具备德、智、才、体四个方面的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研组管理的关键。

(一)思想作风建设。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体育教师树立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至关重要。教研组坚持长年政治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体育教师树立了优良的工作作风,表现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规章制度,形成教师间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优良群体意识和工作作风。

(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加强教研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研组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短期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的进修,提高其业务素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学方法, 探讨教学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人数配备合理,男女教师比例合适,项目齐全。

四、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为了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程建设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教研组应制定出体育课程改革具体规化和措施。

(一)体育课教学。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教研组根据国家教委要求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完善课程设置、授课计划、教材内容、时数分配、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等内容。

(二)课外体育活动。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教研组制定任课教师负责制等措施。加强对重点运动队和运动员的长年训练, 优先招收体育尖子,增加经费投入,加强课余训练,有效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五、抓好作风建设

作风是教研组组风的外在表现,它充分体现了一个教研组战斗力的强弱,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作风能出质量,能出效益。体育教研组的作风建设主要内容:培养成员间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和作风;培养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和作风;培养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作风。

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教研组的管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新贡献。作为一名现代的体育教师, 要随时更新知识、吸收新经验,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汉超. 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30 - 1381

[2]中国学校体育调研组.体育教师最关心的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1995 (1)

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 篇4

姓名:熊楚天

学号:201132040118 内容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长安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况,专业分类情况,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培养情况,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方向,对学科的认识,自己的规划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认识,概述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工科的基础性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发电,输电, 配电,用电这四个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目前发达国家的发电机装机容量、输电走廊已趋于饱和,所需电气工程类人才数量减少,但我国与发达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电气工程专业在我国的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前进,电气工程专业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业务培养能够从事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控制自动化装置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二、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分类情况及主要发展情况

电气工程学科下设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建筑电器与建筑智能化几个学科专业。

三、长安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况

基本情况

电气工程系有2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目前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人。主要从事建筑电气工程、楼宇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科专业介绍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办于1987年,1994年起招收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和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强弱电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建筑工程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工程预算、电梯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智能建筑基础、建筑电气CAD、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学制四年。

(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 篇5

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产生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简单而言,管理者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换句话说,管理者是组织中有下级的那些人。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而根据管理者的层次不同,又有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之分,他们所处的地位,职能也不尽相同。

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他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整个企业的战略策略方面,但他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外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个方面,而要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技术职能,人际职能和概念技能,但最重要的是人际及概念技能,以便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趋势下,更好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实施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起点,为了能使集体活动卓有成效,企业的管理者必需首先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明确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而此时,一个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一个清晰的战略管理方案,指明企业发展的总方向,对企业的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做一个总规划,它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前提。而作为一个企业,其核心组成部分便是企业的职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做好企业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职员的权位设置,权利权限,只有把组织的规章制度做完整,全面,才能让整个企业在日后的合作中井然有序,团结共进。而对职员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下层职员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中更起着微妙的作用!

一、对“人”的管理

人才是公司存在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公司处于何种阶段,起步、上升、稳定、衰落和繁荣,对人的管理都是不容忽视的。员工的协力同心可以使濒临崩溃的公司起死回生,员工的矛盾与涣散也可以使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毁于一旦。所以,管理“人”是公司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管理者最应该重视的事情之一。

1、要管理好人,首先应该尊重人

一个企业,当然有不同的分工,有老板,有部属,有上司,也有普通员工,有做上层管理工作的,也有做简单劳动的,他们之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公司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某某职位的劳动力价格低而看不起做这种工作的人,也不能因为某项工作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不尊重从事这一工作的员工。尊重是相互的,下属对上司,员工对老板应当有足够的尊重,上司对下属、老板对员工也应该有足够的尊重。如果只要求前者,而不要求后者,则往往前者只能流于表面现象,而如果后者首先能够做到,则前者便顺理成章了。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也就应该相互尊重,这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平等是不容易为所有人认同的,所以对工作的真正尊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没有平等与尊重,员工不能在心理上达到平衡,对于企业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

2、我认为尊重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尊重人对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钱不再是人们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人们更注重职位对个人事业发展的帮助、人际关系是否轻松易处、个人受重视的程度等等因素。我们不能将尊重仅仅理解为礼貌,而应将其理解为对人的由衷的理解与关怀。

3、企业管理应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管理是一种权力与义务的结合,所以在管理中,没有权力和权力范围不清都是不可能搞好的。如果一个人被安排去做管理工作却又不给他以一定的权力,这种工作是谁都不愿意去做的,也是很难做好的,也就是说,管理层的职位一定要划分清楚,各个职位应该负责事务的范围也相应应该划分清楚。并且这种划分应该在员工中得到确认,以便员工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会造成员工有问题不知道应该去找谁的局面。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员工的工作时也才名正言顺,否则管理人员在检查员工工作的时候甚至被认为是“指手划脚”、“多管闲事”。

研究表明,主管人员即使做好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的工作,也只能把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的60%表现出来,而剩余的40%需要通过领导来完成。领导是管理的一种职能,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要有效的进行领导,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人的行为,人的动机等方面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了解的是那些因素对人们形成了激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说,伟大的领导者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既需要超群的力量,又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尽管领导需要技术,但领导却远远不是有技术就行。就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好比写散文,领导好比写诗。在很大程度上,领袖办事必然是靠符号,形象,以及成为历史动力的,能启发觉悟的思想。人们可以被道理说服,但要用感情感化。领袖必须既能说服人,又能感动人。管理者考虑的是今天和明天,领袖必须考虑后天。经理代表一个过程,领袖代表历史的方向。因此一个没有管理对象的管理者就不称之为管理者,但是一个领袖即使失去了权力,也能对其追随者发号时令。这就是说管理是领导,但领导不单单是管理,要做好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既是方法管理,又是艺术的管理。

一、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实践中总结的诀窍和技巧,表现为富有创造力的各种领导方法。管理者只有具备灵活运用各种领导理论和原则的能力和技巧,才能率领和引导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

企业的管理者要有效,协调的实现组织的目标,要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要把个人的目标和整个企业的目标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帮组企业蒸蒸日上。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总结的12条工作方法就是对领导艺术的一个很好的概括。这12条是:

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2、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3、互通情报;

4、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同或反对;

5、学会“弹钢琴”;

6、要“抓紧”;

7、胸中要同志一道工作;

11、力戒骄傲;

12、划清两种界限。„„

二、领导知道修养

领导者要做好领导工作,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应具备一定的素养。主要包括:

1、懂得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

2、移情,指的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体察别人的感情,意见与价值观念的能力。

3、客观性。力求不带个人情感的去观察与巡查事情的起因。要克服仓促判断,愤怒,责怪以及感情用事的倾向,克制与冷静的分析是有素质的表现。

4、自知之明。一个号的领导者有自知之明,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

德鲁克提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领导者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培养五方面的习惯。包括:善用时间、重视成果、用人之长、集中精力以及有效决策。科维在其《高校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指出,人生经历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由依赖到独立,再由独立而互相依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的成功要先于人际关系的成功,七个习惯分别为;发挥能动、确立目标、掌握重点、利己利人、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

三、领导团队

作为一个企业,说小就是一个团队,而企业里的各个部门,就是一个大的团队内包含的小团队,它是执行相互依存的任务以完成相同使命的群体,一个企业要管理好企业的员工,也就是要经营好一个个小团队,团队的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团队内的成员关系和睦,积极向上,那么整个企业便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组织。所以团队的建设也是领导的技能之一。

组织中的各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成员的能力决定着企业能否快速发展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知识,这要求企业在选拔人员时挑选最合适的人加入团队,除了根据职位的性质来要求人员外,也要考核应聘者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注入新的有活力,有思想的血液!

一个高效的团队是具有清晰的目标、过硬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高谈判技能、恰当的领导。一个团队的凝聚力不仅仅需要每个成员的相互理解,更需要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协调!

我对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认识 篇6

我对“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认识

内容摘要:

在当前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经济背景作用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力为本的思想已经成为诸多企业所共同秉持的人力资源建设观念,为企业经营、发展及壮大规模建立了必备条件,尤其是当前知识经济社会不能缺乏综合型素质人才。即使企业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也要不断储备人才,以此才能在竞争市场中占绝一席之地、立足自身地位。

文章中主要介绍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释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以期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发展,管理模式

一、引言: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

在当前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经济背景作用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力为本的思想已经成为诸多企业所共同秉持的人力资源建设观念,为企业经营、发展及壮大规模建立了必备条件,尤其是当前知识经济社会不能缺乏综合型素质人才。即使企业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也要不断储备人才,以此才能在竞争市场中占绝一席之地、立足自身地位。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概念:

(一)定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思想。

(二)含义:

1.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在管理中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

2.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因此管理中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

3.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既包括管理客体,也包括管理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4.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人在需要和本性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表现:

(一)是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这是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也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在管理中之所以要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就是由人特殊本质所决定的。人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人具有其他一切动物所不可能具有的创造性。

(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人才乃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材。他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是统一的。这是因为知识是人才的基础,人才又是知识的人格化。

(三)是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

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管理追求目标的观念,是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实质内容,也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

(四)是“人和第一”的观念。

也就是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团结合作,上下同心同德。同时团体或组织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或组织外良好的社会关系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必然性

(一)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作为管理客体的要素有人、物质、科技、信息、时间、空间、观念等,其中人是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首先,从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看,物的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受人的要素影响,物的要素再先进,也必然由人使用和管理,否则只是一堆废物。其次,从人的要素与科学技术要素的关系看,科技成果是人的劳动,离开了人的实践和思维活动,就不会有科学技术。

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管理主体是管理目标的提出者,管理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和人员选拔配备者,总之管理者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

(二)人与人的关系是管理众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管理中要处理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财物的关系等,其中决定性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三)从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看,以人为本是各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

在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中,不同的管理思想登上历史的舞台,被众多流派认同或者抨击,最终以人为本成为众多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而种种的现象也表明,确立和运用管理的人本观念,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五、企业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完成企业给定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所以企业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要求我们,一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的人才观;二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三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发挥整体效能;四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

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三)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竞争,但最终应归结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为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本,没有人,什么也干不成。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调整战略、考核管理战略)是现代企业的共性之一,它涉及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综合战略。例如实施发展战略必定要增加雇员;实施紧缩战略常常导致裁减;实施转向战略会引起人事更迭。但在制定与实施以前,应知道企业经营环境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把握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主观追求是什么。

(四)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企业文化之根基

以人为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鼓励企业员工,在为共同目标求得共性统一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重视与保护员工的精神财富这一无形资产,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个性,即不失“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又能为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调动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及民主监督的自觉性,使员工对当家作主有深切的体会,这是“挖掘人的潜力的最好的手段”。

六、总结。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改革和生产力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支柱。在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系统中,人是其它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人的能动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科技创新力度。

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我对强制性标准的认识 篇7

强制性标准从何而来?追根溯源, 它绝不是来源于市场经济, 而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出身于计划经济之下。计划经济又缘何而来呢?不是马克思、不是列宁, 不是毛泽东, 而是斯大林。马克思创建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革命理论的时候, 并没有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列宁领导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时候, 也没有从容地开展经济建设。前苏联一建立, 马上面临的就是帝国主义的反击、包围和挑战, 加上列宁去世过早, 根本就来不及发展经济。斯大林掌管苏共的时候战时经济并未结束, 那时苏联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巩固政权战胜敌人封锁为核心的, 当然一切都要有计划, 听指挥。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也是如此, 共产党虽然夺取了政权, 也要巩固政权、打破封锁, 何况周边还有敌对势力, 朝鲜战争又对中国的新生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当时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也不行。既然是严格的计划管理, 标准和标准化自然也在其列, 所以当时规定“标准一经制定就是技术法规”的说法并没有错, 战时经济一切都需要高度统一。

早在2003年9月15日, 我在《中国质量报》上发表《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标准化事业的新发展》的署名文章。当时就指出:“与国际上的习惯做法不同, 我国的标准化事业有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从建国一开始就是行政主导, 政府包办, 企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状况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管理方式直接相关”。我在文章中指出:“到目前为止, 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由建国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当时实行的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的计划经济, 企业的生产全部被纳入国家计划严格管理。原材料、能源由国家供应, 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 企业的功能只是在国家严格管理下组织生产, 标准当然也要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布和推行了。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还这样明确“标准一经批准发布, 就是技术法规”, 实行强制性管理。可见中国的标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政府管理经济、指挥生产的行政手段, 由政府包办, 让企业实行的。这种体制决定了企业根本就没有对标准的自主。”

我在文章中做了下述分析“存在决定意识。一种管理体制影响之下产生的传统观念, 一经形成就有着强烈的滞后效应。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陈旧的标准化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是政府行为, 标准由政府制定, 让企业接受和实行;二是企业接受和实行的程度, 须经受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督甚至处罚;三是制定和推行哪些标准, 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 而是由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视其管理需要而定;四是标准只是为了满足低水平生产, 不研究如何引领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调整, 扩大对外贸易。正是在这些理念支持下, 政府曾经下力气搞过“消灭无标生产”, “宣贯”新标准, 推动“采标”, 也搞过那么多的“培训”、“办班”、“罚款”, 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认为是额外负担, 行为故我。就政府主管部门来说, 总是企图把标准和标准化做为行政管理手段来实行, 把标准立项、经费分配和标准审查的行为做为行政权力来实施。这些旧传统、旧观念的种种表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但越来越不合时宜, 而且也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现在, 距离我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差不多快过去十一年了, 情况是否有所改变呢?我个人认为, 可能还没有, 或者即使有也改变的不多, 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扭转, 这不能不说很遗憾的现象。

相对于国际上的情况而言,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前苏联就已经寿终正寝了, 斯大林创立的计划经济不复存在。解体后形成的俄国和其他独联体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标准和标准化体制和管理方法早已融入了世界一体化的潮流, 不再另搞一套了。也就是说, 这些国家都承认, 凡是标准都是自愿性的, 没有强制, 只有技术法规才有强制地位。根据WTO的公认规则, 技术法规也不能滥用, 《TBT协议》规定, 技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必须依据“合法目标”。所谓“合法目标”包括国家安全需要, 防止欺诈行为, 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 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 以及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可以说, 合法目标既是协议参加国的权利条款, 又是其义务条款, 加入WTO的国家就有义务遵守,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根据WTO/TBT协议对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定义, 标准都是自愿性的, 技术法规才是强制性的。按照这个定义, 在国际上强制性标准是不存在的, 只有中国还是个例外。中国在加入WTO之前的1988年颁布了《标准化法》, 将标准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当时加入WTO的事情还遥遥无期, 将“标准一经批准发布, 就是技术法规”, 改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其实也是一种进步。可是在标准化法颁布十多年后, 中国在入世谈判时就遇到了尴尬。为了在不修改现行法律的前提下, 满足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定义, 2000年2月在中国入世前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 在该规定的编制说明中宣称“强制性标准在我国具有强制约束力, 相当于技术法规。”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政府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上正式签字,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入世文件中, 我国政府把强制性标准作为技术法规来处理, 承诺将中文中的“强制性标准”按国际上通行的技术法规来通报。可是这并不意味这种过渡措施就应该这样一成不变的延续下去。

据我所知, 目前, 中国现有国家强制性标准近5000项, 此外还有30个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和发布的行业和地方级强制性标准两万多项, 这些所谓的强制性标准不仅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而且实行多头分散管理、也有许多属于超范围制定, 不少强制性规定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推荐性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 有的甚至存在矛盾现象。在强制性标准管理上也导致标准化管理条块分割,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没有区别, 不仅造成了执法困境, 不利于统一全国市场, 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造成了执法乱象。从执行WTO规则来看, 每年那么多强制性标准需要按照技术法规来通报, 不但耗时费力, 也耽误时间, 更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 极大地损害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5月18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的《从尴尬的“国家强标”看标准化管理的失效》一文中举的例子就是个很好的证明。GB 5296.1—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1部分总则》是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起草、送审, 报批, 经过国际通报后由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的, 可是通报时国际上各利益相关方没有反应, 照理说应该无障碍执行了。然而在执行前却出遭遇了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国际商会、企业集团和中介组织的质疑, 为此不得已推迟一年。推迟的时间到了之后, 本该顺利实施了吧, 没想到再次引起了异议, 只好再暂缓两年。由此可见中国强制性标准在国际上实际正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强制性标准在国内所处的地位也不容乐观。其一, 从法理上看, 什么是“强制”?在法律意义上“强制”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 运用国家强制力量, 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 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 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现代法治原理又告诉我们, 法无明文规定即为权利。只有法才可以对公民设定强制性义务。那么, 强制性标准是不是法呢?显然不是, 它只是个“标准”。由于标准不是法, 从形式渊源上讲, 它也并不具备法的性质, 因此它就不能对公民设定强制性义务。如果设定了, 标准就成了法外之法。

其二, 从法律形式上看, 依据宪法和立法法, 我国目前具有“法”的性质的法律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强制性标准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在国内法上缺乏依据。

其三, 依据现代行政法治原理, 宪法、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与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对于法律与行政法的程序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所有法律法规必须按照这些规定的程序来制定。但是, 强制性标准并不是按照立法程序来制定, 而是按照标准的制、修订程序来制定的。从编写格式和内容表现形式上, 也是完全按照同自愿性标准一模一样的模式来操作的, 并不是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模式来操作。程序是法的核心和灵魂, 如果不符合法的程序, 何来依法强制?

其四, 从法律位阶上看, 强制性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位阶, 即使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标准主管部门宣称强制性标准相当于国际上的技术法规时,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照样找不到技术法规的法律位阶。正因如此, 在2003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时, 也只能把本来应该用“技术法规”一词表达的内容, 转换成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来表述。

我对健身气功的认识 篇8

气功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运用吐纳、行气、服气、导引等操作方法,以呼吸自然之气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身心健康。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从而达到养生保健,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达到健身、防治慢性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如果经络在哪里不通,哪里就会出现疼痛,就需要疏通各脏腑组织器官,如果得不到气血的供养和润泽,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健身气功的锻炼,可以促进经络疏通,治疗和消除各种慢性疾病。上个世纪50年代,我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浴血奋战三年,为了寻找有利的战机,经常爬冰卧雪,致使我得了风湿,全身关节疼痛。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根本无条件进行治疗。只有咬着牙忍着疼痛进行战斗。后来回到祖国,虽经过多方治疗,仍难以彻底治愈。现在稍遇有阴雨天气的变化,就会出现两条腿疼痛,酸软无力走路艰难,现在通过一年多的健身气功锻炼,我感到两条腿有劲了,爬楼梯膝盖不痛了,走路稳健了……这都是健身气功锻炼的效果。

二、调整气血。气血是人体的营养物质,如果气血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气血受阻,产生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我于2002年8月曾发生过一次心肌梗塞,心肌下壁遗有陈旧性疤痕,有时还会出现心绞痛,要随时服用急救药物。现在经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心绞痛已经完全消失,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练健身气功不仅可以补益气血,还能理气和血,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三、保持阴阳平衡。人体经常保持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如果阴阳平衡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疾病。通过健身气功锻炼,可以调整阴阳失衡,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况。我由于颈椎狭窄供血不足,致使经常出现头晕、偏头痛,有时头晕的天旋地转,抬不起头、走不成路。经过坚持练健身气功,头晕及偏头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情况报告下一篇:旗袍行业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