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共9篇)
一、工作思路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面临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确立教科研的主导地位,发挥教科研的龙头作用,对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推进新课程实施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科研有关组织机构及教科研研究体系,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加强与有关科研力量的联系,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发挥在教科研领域中的引领作用。以“立足校本、观念先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校本研修理念,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科研水平,不断强化师资队伍,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校本研修的规划及实施,力求达到如下目标:全面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形成较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使广大教师形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习惯,构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操作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能涌现出一批学区骨干;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初见成效,立项课题及校本课题力争三年内结题,在重点项目上能取得显著成果。
三、主要工作
1、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校本研修及其重要意义,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克服畏难心理,全身心投入到校本研修中来。
2、探讨校本研修的具体展开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积极
研究如何开展自我反思,如何提高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3、逐步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从制度、经费、人力、时间、条件、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研修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途径和方法
教师个人自学、研究,教师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引领,开展
校本研修的三个重要途径,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和落实具体的校本研修工作,并在活动形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
1.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
健全学校日常教研活动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并且做到责任到人,教研组、备课组均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
在具体方法上,主要开展个案研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不尽如人意的)或教学过程中随机发生的事件,在教研组活动时提出来研讨,寻找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或问题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引导教师加强行动研究,针对自己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施和评估。
其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分工钻研”备课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以备课组为单位,大家提前对教材进行集体研讨,明确下一阶段整体的教学工作,形成集体教案。在利用集体研究资源的同时,注重教师们的独立思考。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特色,做好“因班施教”。通过实践检验他
人教案,并及时以随笔、反思、点评等方式加以评价与分析。
教研活动必须有教师提高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教研活动要专题化、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如,可以组织“朗读指导艺术”专题研讨,教研活动时专题安排学习“朗读指导”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观摩朗读指导课的教学录像、研究本校教师“朗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研训教一体化活动。
一是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主要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它是一种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二是多层次的学术研讨活动。继续开展学术沙龙、课改论坛等活动。继续教育应该是多形式的、多元化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演讲、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改论坛中,教师的思维更容易激活,智慧更容易激发。三是开展业务比武。每学年举行业务竞赛,检测、评估校本研修的成效。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学校抓好校本课题,形成课题研究网络,通过调查、考察、上网、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及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等方法,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
组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有关培训和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创造条件。培训回来后,让他们走上讲台,为其他教师介绍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
5.激励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
1 问卷调查组织情况
此次评估调查重点选取鹰潭职院在校大学生、东湖家园社区居民、鸿塘乡农民 (城乡结合部) 、樟坪乡农民 (畲族自治乡) 为样本, 评估鹰潭市金融消费者教育三年规划各项金融教育项目对在校大学生、城市居民、城乡结合部农民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群体的金融知识掌握情况、金融消费行为变化和金融素养提升的影响。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每个样本群体各发放100份, 共收回395份, 收回率98.7%。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50个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储蓄与物价、银行卡管理、贷款常识、个人信用管理、投资理财、保险知识和金融教育等八部分内容, 从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知识、消费者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反映了当前我市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
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2.1 消费者态度
鹰潭市不同的社会群体对金融知识教育重视程度较高, 重视程度最低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认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比较重要”的人数也达到了90%, 这说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金融, 对最新的金融资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2 消费者行为
受访群体每100人中使用过网银或手机移动支付的, 人数比最高的在校大学生达到96%, 这说明文化程度高的青年学生对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带来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方式接受程度高, 而使用人数最少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只有35%, 这类群体倾向于传统的营业网点柜台交易。
2.3 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
当让消费者对自身金融知识水平做出主观评价时, 受访群体每100人中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比较好”的人数比例普遍较低, 不是很乐观。人数最高的校大学生也只有60%, 最低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只有18%, 这说明金融是个比较专业的领域, 尤其是当今金融市场变化日新月异, 金融产品品种繁多、结构复杂, 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
2.4 消费者金融技能
当有8000元需要随时支取的生活费, 受访群体每100人中认为活期储蓄是最适合的储蓄方式的, 在校大学生和城市居民90%以上都能选择活期储蓄, 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的人数比只有70%, 这说明部分农民在选择储蓄方式的时候还是更看重利息收益的高低, 而没认真考虑自身的日常支付需求。
2.5 金融知识需求
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 城乡、区域、职业、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在校大学生多数倾向于投资股票或基金, 城市居民多数倾向于基金、理财产品、不动产投资, 城乡结合部农民多数倾向于不动产投资、国债、储蓄, 偏远山区农民多数倾向于储蓄。
3 调查问卷反映的主要成效和不足
3.1《三年规划》取得的成效
3.1.1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金融素养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2015年全市银行卡诈骗的受害者投诉人数同比减少了25%, 在交易中收到假币的受害者投诉人数同比减少了16%, 全市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掌握水平、正确识别金融产品风险能力及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为推动全市稳定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1.2 金融机构的优质服务意识有所提升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 使金融机构更加重视保护消费者利益, 能主动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年度实施计划及“金融知识普及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岗、细化到人, 积极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了规范经营意识和服务质量;同时, 在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企业之间搭建了信息桥梁、增进了相互了解, 推进了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
3.1.3 人民银行的对外履职形象有所提升
通过在辖内广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有效地提高了全市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及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 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督促金融机构如实向社会公众公示金融服务价格、进行金融产品合理风险提示、及时处理金融消费者申诉等, 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不断规范, 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金融消费权益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基层央行各业务部门对外履职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拓展了央行履职空间, 提升了央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履职效能。
3.2《三年规划》存在的不足
3.2.1 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人民银行自身重视不够。人民银行金融消保工作主要“散落”在人民币、外汇、征信、支付结算、国库、黄金、反洗钱等业务部门履职过程中, 在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及县支行目前由办公室负责牵头开展。实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过程中, 部分业务部门和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 把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当作日常业务开展中的“陪衬品”可有可无。二是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金融机构参加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主要是为了完成人民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布置的任务, 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是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主体力量, 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消费者教育是改进自身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3.2.2 农村金融知识教育较欠缺
虽然在《三年规划》及每年的实施计划中都安排了“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也会不时地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宣传活动, 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分散, 受网点和人员的制约,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仅限于发放宣传册、网点定位播放宣传短片和悬挂宣传标语等被动的方式, 对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民来说意义不大;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 留守老年、妇女和儿童金融消费能力有限, 根据“长尾效应”的原则, 金融机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往往也偏重城市。以致大多数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仅限于存款、贷款业务, 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民对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有浅显了解的则更少, 更不用说信用卡、理财产品、外汇、债券等新兴业务。
3.2.3 金融教育宣传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消费者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在“普及月”、“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中进行突击性的金融宣传, 常年性的工作则进行得较少。一些金融机构在“金融知识宣传示范社区”, 仅仅是设置一块固定的宣传栏, 在一些主要街道张贴零落星散的横幅标语, 偶尔发一些金融知识宣传单, 并没深入基层、走进百姓真实调查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金融知识水平及消费需求。多数开办的金融知识讲座, 其实是打着公益宣传的旗号, 宣传推广本单位的金融理财产品而已。类似的宣传手段缺乏新意和深度, 只是浮于面上、流于形式, 起不到宣传应起的作用, 不但覆盖面很小, 而且大多数群众听不到看不进, 大大降低了金融知识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 完善基层央行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的建议
4.1 提高对金融消费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强化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力度。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基层央行面向群众的重要“窗口”,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人民银行需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作为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力度, 增强央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履职效能, 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二是强化金融机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意义, 配备专门和兼职的工作人员, 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作为创新金融服、争取客户资源、提升竞争力的一张重要“名片”, 履行好必要的社会责任。三是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宣传方面的力量。政府部门可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金融基本常识的课程, 实现基础教育阶段金融知识的渗透普及, 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金融意识;行业组织可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指引, 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社会大众需养成主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技能、提升金融素养的意识。
4.2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基层央行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 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 如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 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各条线的工作重点、教育效果的评估方式等,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二是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地市级人民银行大多数没有配备专职的金融消保工作人员, 随着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2363”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电话的开通,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及将要开通的“www/12363.iorg”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互联网站, 基层央行金融消保工作任务和压力与日俱增。因此, 急需加强基层央行金融消保相应的人员配备, 同时要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知识培训, 构建专业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人才队伍。三是建立有效的金融教育多方联动机制。人民银行可与其他监管机构、当地政府部门、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加强沟通联系, 建立有效的金融教育工作联动机制, 整合多方资源, 确保有限的金融教育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4.3 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针对不同金融消费者群体, 开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金融机构要细分金融消费者教育对象, 根据各细分群体的年龄阶段、知识水平及金融知识需求特征等因素, 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和重点, 使金融消费者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二是重视对弱势群体金融知识的普及。根据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 金融教育资源要加大对城市里低收入者、边远地区贫穷人群及妇女、老人和未成年人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的倾斜, 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专项活动。三是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资料要通俗、简洁、生动。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宣传资料要尽可能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信息量适度, 使大多数金融消费者能够容易、准确地掌握。选择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地点, 开展金融教育活动。四是重视对金融消费者投诉维权知识的普及。通过各种金融教育活动, 使金融消费者了解金融机构内部的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和第三方 (包括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仲裁机构、法院等) 投诉受理、处理渠道以及报警途径。
4.4 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跟踪反馈机制
人民银行应建立科学的金融消费者教育评估体系, 并定期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 形成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人民银行要结合自身情况, 综合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科学设定评价指标, 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 对各项金融教育项目的有效性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价, 深入了解金融消费者动态, 不断改进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实现单向教育与互动型教育相结合, 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华庆.有效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J].中国金融, 2013 (22) .
[2]王华庆.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N].金融时报.2013 (08) .
[3]武岳, 陈晨.金融消费者教育评估国际经验及我国实践[N].金融时报, 2014 (04) .
如果美国国会批准国防部2013年696.5亿美元的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RDT&E)预算申请,那么美国国防部该项目预算至201 3年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2013年国防部RDT&E预算申请与2010年该项预算的最高峰相比已经下降了14%。2007年—2010年,美国国防部研究预算一直稳定增加,而从2011年开始下降。国防部RDT&E预算在2011年下降至761.3亿美元,2012年下降至728.4亿美元,根据2013年的预算申请,这一数字将下降为696.5亿美元。
国防部RDT&E预算是国家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它是推动新兴技术向军事应用转化的资金来源,目前这些新兴技术领域包括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网络中心战、无人机、弹道导弹防御、激光武器、简易爆炸物定位和战略计算等。裁减国防RDT&E经费将迫使技术研发机构针对现有的研发领域作出艰难的选择。(黄英)俄计划向国际军贸市场推出两种新型导弹系统
日前,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表示,2012年,俄罗斯将推出两种新型超音速远程反舰/反雷达导弹系统——X-31AD和X-31PD导弹,并将这两种导弹系统推向国际军贸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导弹系统。
这两种导弹系统将于2012年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表示,该导弹一经推出,必将受到国际客户的欢迎,很快将获得订单。目前,公司已经收到部分外国客户的正式购买请求,商务谈判正在进行中。
X-31AD导弹是超音速反舰导弹,X-31PD是高速反雷达导弹。这两种导弹在射程、射速、战斗部性能等多方面的战技指标部非常领先。(雨丝)阿塞拜疆有意采购俄制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纷纷对俄制铠甲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表示出兴趣,该系统被北约称为SA-22式灰狗。俄罗斯目前正在与这些国家进行协商。-
俄罗斯已收到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订单,目前,俄罗斯、叙利亚、伊朗、阿联酋和阿曼等国家的武装部队均引进了铠甲$1。
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能够近距离防御军事设施,对20千米距离内的目标实施打击。该系统还包括雷达系统。铠甲-S1进行了多项改进,可用于替换俄罗斯陆军装备的通古斯卡防空系统。(雨丝)
印度将首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印度开始为首次试射5000千米射程的烈火-V战略导弹做最后准备。烈火-V射程覆盖全亚洲、70%的欧洲和一些其他区域。印度高层国防消息来源称,导弹将于3月底到4月初从奥里萨邦沿海的Wheeler岛发射。本次试验准备工作所剩的主要问题是行程安排和后勤,因为导弹要跨越一半的印度洋。
印度将在试射前1周或10天向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试射区域的国际航空和海上交通示警。印度的军舰将载着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的科学家以及追踪监视系统部署在导弹途经地区及南印度洋的落点附近。
烈火-V可携带核弹头,重量约50吨,高度17.5米,为三级导弹,机动性比前几代烈火导弹大为提高。DRDO称,印度完成4到5次可重复的试射后,将在2014年-2015年部署这种导弹,从而进入目前只有美、俄、中、法、英五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俱乐部。(于蓝)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红外搜索
和跟踪系统完成验证试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Spectl R可拆卸式红外搜索和跟踪(1RST)吊舱在最近一次实弹发射试验中,成功捕获、跟踪目标并为武器提供引导。
试验中,SpectIR吊舱在第一时间捕获到目标,并一直保持对目标的密切跟踪,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无源的、能够发射武器的武器级引导。以吊舱形式来实现IRST能力,可以使飞机以一种可拆卸的灵活方式获得远程、无源红外探测和跟踪能力。这次试验验证了SpectlR IRST系统的能力,它能在强电子战环境下,为作战人员提供更强的态势感知、生存性以及目标捕获的能力。SpectlR IRST系统计划用于多个平台上,包括美国的F/A-18 E/F、F-15、F-16以及其它飞机上。(雨丝)
箭-3系统计划进行首次试验
以色列计划在近期进行箭-3武器系统的首次试验,以验证这种拦截导弹的效能。系统将进行一系列不同的试验,从而在短期内使其具备高度的可靠性。
箭3是箭系统的改进型号,使用了先进的经过升级的绿松雷达,应对未来威胁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早前进行的多次武器系统试验都成功了。箭武器系统演示验证了改进后的进攻导弹识别能力,保证以高可信度实施成功目标拦截。
幼儿园教育科研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与重要手段。为了充分调动我园教职工参加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春申景城幼儿园三年科研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优势:
我园创办于2008年8月。目前我园在岗教师48人,其中,幼教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27人,新教师6人。师资以青年教师为主。四年来,我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多种培养模式并存,优化教师的整体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的发展。一是,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进修、函授学习提高学历,目前我园100%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上,学历层次高,本科学历占78%,大专学历占22%;二是,坚持组织园本培训,教研组互相观摩、评课、经验交流活动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我园现有区级骨干教师6人、园级骨干教师8人,为教师的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外派教师学习、考察,加强园所间的沟通与交流;四是,鼓励教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人人参与科研,在科研活动和课程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不断规范课题科研工作,帮助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
近几年来,我园提出“以科研促教研、以教改促发展”的兴园思路,重视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我园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多项课题在区内获奖:十八届科研成果评选中《游戏在小班美术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闵行区第十九届科研成果评选中《0~2岁婴幼儿“四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获二等奖、《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促进中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等奖、《幼儿学习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闵行区第二届教学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小班幼儿互动式主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获三等奖、《7-24个月婴幼儿“四开”课程研究的实践方案》获三等奖;闵行区第三届教学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中班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获二等奖、《改善大班幼儿“四体不勤”现象——大班幼儿自主劳动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同时这4年来,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获奖等总数达40多篇之多,幼儿园获得第五届中小幼德育案例评选优秀组织奖、第五届教学系统教育教学成果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劣势
1、大量引入的新教师教育经验和能力缺乏。4年来,随着办园规模扩大,共引进新教师6名,而且非专业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新教师的大量引入,给幼儿园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幼儿园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新教师们基本教育技能不过硬,把握幼儿关键经验、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能力以及组织实施活动的应变和掌控能力都有待提高。
2、教师科研能力亟待提高。我园教师的统计、科学分析、调查报告、撰写能力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实验报告与教学研讨中的目标设定有时会出现不明确现象,在实验和研讨的过程中缺乏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撰写论文的内容结构有的不完整。对教育问题与现象的判断、分析不够清晰、到位,提出的调整策略往往单方面的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还需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先进的教育科研理念来规划、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动员全员参与原则,足研究解决我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促进幼儿园管理的创新、教学活动的优化、园本课程的开发、高效课堂的建构和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实施过程和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坚持教育科研为“幼儿园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服务的基本思想,不断改善教育科研条件、优化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开展教育科研骨干培训、普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把我园教育科研事业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二)发展目标
加强科研管理,优化科研制度,制定科研规划,确立科研项目,增强科研机制。同时,抓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培养教育科研骨干力量,推进以研究为基础的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实践。完善幼儿园“教、研、训”一体化运行机制, 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力争在三年内,通过区级重点和一般课题的研究,取得良好研究成果,使我园的科研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幼儿园特色打造、文化品质的提升注入活力、提供动力。
三、阶段目标及措施
(一)2012年9月—2013年9月
1、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确保“教、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1)完善我园科研工作的制度,包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等,然后采取定去活动制度,定期反馈制度,定期整改考评制度等提高我园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2)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研组应重视课堂教学研究,着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教师们在教研中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教研、科研合二为一,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果和教师的科研能力。
2、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开展“科研沙龙”、“专家论坛”、“青年论坛”等形式的活动,系统地对教师,特别是青年和骨干教师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科研指导,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并发挥科研组的作用,运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同时,对准教师的需求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难点,激励教师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
3、建立初步的课题研究计划,落实课题的立项及研究工作。
科研室负责列出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并作好课题立项、筛选、情报资料研究等各项工作。认真指导已开展区级课题《开展中大班户外混龄区域运动的实践研究》、《科学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主动探索的实践研究》和《利用生活元素促进中班幼儿音乐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策略研究》、《体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和《美术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借形想象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全面实施,采取科学的策略,探讨其方法、途径等,并作好结题工作。(二)2013.9—2014.9
1、形成以区级重点课题领衔的总课题,完善以教研组课题为子课题的研究模式。以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为导向,申报区级重点课题,并深入、细致地作好后续研究工作。一线教师根据区级重点课题在班组子课题的带领下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教研组把研究专题及实施方案落到实处,让课题与主题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推动我园科研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优化课题过程性管理,开展多样化的科研活动。
(1)以学习、个人反思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
园内定期开展科研培训、学习,在开展培训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行为。经验反思成长。
(2)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
同伴互助形式的科研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活动来进行学习讨论。主要形式有:一是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科研主任牵头,由课题负责人针对课题内容公开展示相应活动,全园教师集体观摩、讨论、共同解决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二是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公开展示活动。由课题负责人牵头,根据课题开展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开展示活动。
(3)专业引领式的科研活动
定期外请市、区级教育教学专家来校给教师做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新理念,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行为。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指导教师从实际问题入手,解决在科研过程做的问题。
3、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科研业绩档案
为每项课题建立课题的档案管理,把课题申报、课题计划、课题进展汇报、课题重大活动资料、课题测查数据等均进行系统的档案管理;并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业绩档案(包括教师学习情况、成长记录、论文、参加课题研究等资料),将优秀的科研成果汇编成册。
(三)2014.9—2015.9
1、创设良好科研氛围,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队伍
加强教研和科研的整合力度,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教师人人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创造机会让每位教师都参与科研活动,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研究,人人有特色。
2、做好重点课题及相应子课题的结题工作
注重对区级重点课题的过程管理,实行科研课题组长负责制,按照规范的教育科研方法、原则、程序组织课题研究实施和结题工作。科研室继续深入课题组的结题指导、研究工作,加强对教育研究成果的收集、积累、推广,完善教科研实践、推进等一系列方案的实施。
3、开展各类推广活动,进行有效的成果展示
天运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两大升级,实现三大转变”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大转型、提升闸弄口、迎接新门户“的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居民群众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和谐社区做出一定的贡献。紧紧围绕社区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和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深化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共同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品质社区。
二、工作目标
1、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根据街道“社区分类管理”考核方案,深化党建工作体系,社区成立同乡小分队,分别有杭州小分队、温州小分队、金华小分队、台州小分队,以此为契机,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小分队活动。
2、延伸民情联系制度,努力做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学习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建立社区服务服务信息化、网络化,紧扣构建和谐社区的总目标,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抓好全年工作指标的分解与落实,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工作打好基础。
3、打造一社一品内涵,改善硬件设施,添置音响、电视、空调等装备,宣传一社一品“秀吧”使其成为社区的品牌深入人心,成为居民群众娱乐的场所,积极创建杭州市绿色社区、杭州市规范养犬社区。
三、具体措施
社区共建:社区与共建单位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纽带,以“社区党建共商、社区事务共管、社区资源共享、社区文明共创、社区难题共解、社区活动共办”的原则,以此加强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共商社区大计,合理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
社区党建:一是加强党支部建设。根据党员各自特点对支部进行适当调整为“和谐家庭支部、创业谏言型支部”,形成支部特色;二是加强党员分类教育和管理。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的主题,围绕“发挥党员作用、树立党员形象、建设品质社区”的价值目标开展教育工作。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社区内交一个朋友、管好一片绿地、包一个楼道卫生、为居民做一个实事、为社区建设出一个好点子;在职党员教育使其认识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按照“资源、适度、有效”的原则,鼓励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并且在八小时外发挥“六带头”作用即带头宣传当的政策、带头参与社区服务、带头帮扶困难家庭、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楼群。三年内在职党员登记率达98%,服务率85%以上;流动党员(流进、流出)要根据流动党员人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变换频繁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简化流动党员认定手续、让其方便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教育和活动、不再游离党组织之处、有“家”可归)
社区文化:进一步发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教育这地的作用,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这却的人生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供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群众参加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体改居民素质,打造品质生活,塑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氛围。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基础,所确立的项目要分层次对象、类别进行,明确指导思想、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对老年人、贫困户、优抚对象、弱势群体及下岗失业人员开辟新聚道服务,引进市场机制,方便有偿和无偿服务,认真建立明细档案。
社区环境:努力打造洁化绿化、序化、亮化环境,以打造“最清洁社区”为载体,在管理上求突破,对保洁员分工明确、分片负责、责任到人,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宣传环保卫生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及共同创造优美环境的自觉性。
社区治安:创安目标,年年上台阶,稳定社会确保平安,提高群众安全感,为安定团结做出应有努力,普法教育率达80%以上,特殊群体达100%,健全调解队伍,对一般纠纷受理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加强保安人员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社区义务巡逻队,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
范文网
社区计生:妇女计生工作要有新错举,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育龄妇女教育率达100%,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居民小组长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特殊人群体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做好计生工作管理网络严密、建立知情队伍、及时做好事业妇女登记工作,确立保证无计划外二胎,开展婚育新风进玩家活动,组织居民群众争创五好家庭,文明楼群活动,努力营造人间温暖,弘扬家庭美德。
(2003—2005年)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本村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村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眼于村企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不断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按照“班子建设好、党员形象好、作用发挥好、制度落实好”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目标任务
党建工作总的目标是:拓展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有效性,推进规范化。
——班子建设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整体素质高,合力强。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政 1
治上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党务工作,组织能力较强,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在村民和职工中享有较高威信。
——党员形象好。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遵纪守法,在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
——作用发挥好。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中心开展党的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凝聚广大群众,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广大群众的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村企持续健康发展。
——制度落实好。建立和完善党内学习制度、选举制度和党内生活、党组织活动制度,确保“三会一课”、组织关系管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确保党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工作运行制度化、规范化。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本着有利于上级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方式,继续抓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二)大力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发展党员必须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制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质量。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群众观念、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自觉性。要本着从严治党的原则,按照严格管理和监督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员监督机制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全面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深入开展“四好”党组织创建活动,细化和分解“四好”党组织创建内容,形成具体规定,制订考核细则,落实规范化建设措施,完成创建目标。
(四)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着眼于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眼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着眼于促进村企的健康发展,采取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帮助促进、引导监督和骨干带动、团
结凝聚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监督作用。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并将其贯彻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引导党员群众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二要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动作用。党组织要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设置党员活动载体,明确党员职责,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创效益”等活动,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管理知识,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模范,团结群众、互帮互助的模范,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模范,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模范,在规范管理、推进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促进快速发展。
三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团结凝聚作用。党组织要加强对群众组织的领导,指导其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
《规划》指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 健全比赛制度, 创新办赛机制, 提升赛项质量, 把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 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 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助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规划》指出, 每年举办的赛项原则上控制在100项以内, 新设项目控制在赛项总数的25%左右。高职在校生数高于10万人、中职在校生数高于20万人的专业大类, 原则上每年均设比赛项目。本规划期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
《规划》明确界定了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高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5周岁 (当年) 以下, 中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1周岁 (当年) 以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 一至三年级 (含三年级) 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 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入选理由 明确进一步提升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全国大赛的办赛机制、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的规划目标,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原则,指出未来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大赛体系、完善赛事制度、提升赛项水平、健全赛事组织的主要任务,为地方和职业院校组织比赛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对“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 充分发挥全国大赛的品牌优势和宏观指导作用,完善全国大赛体系。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举办好全国大赛;联合(委托)相关部门或行业组织举办好全国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技能比赛;支持举办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和全国大赛选拔赛;鼓励职业院校举办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和省赛选拔赛。界定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察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逐步承担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的部分具体工作。建设专业化的赛事管理团队。加强大赛核心专家队伍建设。
(2011.9—2012.9)
一、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及校本教研的具体状况如下: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年龄结构正逐渐老化(实际年龄是不大的,但是基于我校这样的性质)。近年来,在主要学科,如小学语文、数学等引进年轻教师力度不够,故而教师年龄正趋35岁以上。小学部目前30周岁以下的老师为7人;40周岁以下教师为4人;40周岁以上老师达到11人。
2、教师尽管相对稳定,但是近年来流动有一定。存在的问题是流出的老师正是一些年富力强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在学校里得到培养,具备一定水平后往外校流动。
3、拔尖教师比例不高。在教师队伍中,我们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成长比较快,但是各门学科之间发展不够平衡,暂露头角的教师在学科中尚未起到“专业引领”,或单独承担某一方面工作任务的作用
4、教师学历、职称。据统计,教师中,目前还没有小中高职称的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共为11人,占整个小学部教师比例的55%,学历方面,目前本科学历教师有10人,仅占整个教师比例的48%,中师毕业的教师有12人,占52%。
5、教师队伍中,全部是本地教师。应该说,教师队伍是比较稳定的。
6、教师敬业精神强,团结一致,执行工作任务比较彻底。师德师风方面都有良好的信誉。
(二)校本教研方面
1、经过几年的磨砺,小学部较好地形成了教科研氛围,教师参与教研意识比较强,能主动或较好地完成承担的教科研任务。
2、各个学科也涌现出一些核心人物,如思品、科学等过去相对薄弱的学科,如今在市、地层面上都有个别突出的老师。
3、在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形成了良好的操作经验、模式,教学学习的机会多,基于学校的活动密度大,形式也比较广泛。
4、教科研工作在本学区享有良好影响,但在校本教研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6、基于学校、教师发展中的问题的研究少,研究还比较泛化、虚化。学校缺少校本教研的整体思考,存在着随意性。
7、教师的自我反思不足,对新课程的理解尚需努力,有些老师的课上,课改离得比较遥远。
7、研究的精干团队尚未形成。缺少对教师专业的有效引领,缺少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研究。
8、课题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点上,尚未在面上铺开(或者说研究的力量不够具备)。
二、战略定位
紧抓课改,寻找突破点,体现前沿意识,具有内涵优势的,特色鲜明的校本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路子。力求在今后三年内出名师,出特色。
三、工作目标及策略
(一)教师培养总目标
明确专业发展内涵,把握教师发展趋势;
引导参与课题研究,创建研究骨干团队;
名师工程实施导向,推进不同层次提升;
实施稳定队伍策略,确保素养整体优化。
(二)教师培养具体目标
1、学历尚未达到大专的,鼓励其在职进修。教师大专学历达70%。小学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0%
3、力求使教师稳定,尤其是青年名师。确保教师流动率每学年在5%以内,青年骨干教师流动率三年内在3%以内。
4、杜绝在教师出现严重的师德方面的事故,对待教师师德方面,家长年满意率在95%以上。
(三)教师培养主要策略
1、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发展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
(1)内容注重针对性
新课程对教师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培训的着力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包括教育信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因素。
为此学校将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从人文素养、教育素养、科学素养三方面开发培训内容。
①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教师的智慧培育学生的智慧,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过程。所以,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为此小学部鼓励教师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欣赏名曲名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集体活动,举行教师相关的诗文、论坛、演讲以及其他才艺展示。
②新一轮课程改革无论从教学观念上,还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如何将新课程的相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结合是我们进行教育素养培训的重点。
③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的重要标志,我们将不断增加科技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比例根据校长室的“积极推进校本培训的五项要求之——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率100%”。为此,我们开展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络环境的利用培训,开展科技知识竞赛。另外,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英语培训。
(2)方式注重实效性
从学校这几年校本培训实施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培训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教师也是比较积极地参加了培训活动,但是主动承担培训责任,深层次地参与培训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将在培训方式上进行改革。为此,我们搭建了三个平台。
①继续教育平台
对教师而言,过去强调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在积极推行新课程的今年,在知识经济、信息密集的今天,仅仅是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讲究“水质、水量、长流水”。为此,我们在对教师培训的方式之一是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开展了以下系列:
A、读书系列。具体的读书内容包括:文学经典类、教育教学类、科技时政类。
B、培训系列。积极实施提高学历的教育培训、实施提高专业水平的教育培训。
C、师德教育系列。今后的三年,我们的主题仍是: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如每学期进行“师德”专题学习、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新时期教师形象大讨论”、进行“师德规范在我心中”的演讲(或者征文)活动、狠刹有偿家教现象、继续强化两条“高压线”等。
②校本教研平台
就教师在这方面,我们将重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重视专业引领。
③个人发展平台。
教师的年龄、知识经验、能力倾向、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培训忌一刀切。在组织培训时尽可能考虑老师的不同需要,分层进行。我们主要依托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成长计划》。主要包括:
A、学期素质测试。每学期进行各种素质测试,通过测试教师能明确自身素质急需提高的方面和具体内容,教师会自加压力,增强提高素质的危机感。学校素质测试有知识容度的测试、专业技能的测试等。
B、认定目标,确定自培方向
我们让教师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诊断,然后确定自我发展方向,制订出自己两年的成长或发展计划,自我专修。
(四)校本教研发展目标
1、建构一个框架:积极探索并实践我校的校本教研研究框架,探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研究体系。
2、打造一个特色:力求我校的校本教研走出自己的特色,创建以课例录象分析、项目招标等形式的研究特色。
3、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牢牢抓住“新课程实施”这一重大课题,引导和组织教师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取得成果,形成经验,提供示范;二是主动把握学校的一些核心课题(如影视文化、学生评价等),带领和组织教师结合各自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探索和研究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积极途径。
4、明确“三化“方向:牢固树立校本教研”本土化、学科化、内需化“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使校本教研为“学校发展、学科教学、师生成长”服务,实现其自身价值。
5、培养一批名师:通过教科研搭台,重点扶植培养若干名市(区)级以上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园丁、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等。
6、争创一个“示范”: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创造条件,弥补不足,争创省级示范学校,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成绩上一个新的档次。
(五)校本教研主要策略
1、完善制度,让制度真正成为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
(1)改革考核制度。
将校本教研纳入考核,作为重要的一个块面提出。在以往听课、论文撰写的基础上,再将教师的“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活动参与度”、“教师专业发展手册”、承担研究课、课题研究活动、拜师结对工作等完成情况整合到“校本教研”考核这一大块面上,有力地突出了考核的力度,也摆正了校本教研的位置。从外力上予以引导,促使教师在这方面下功夫。
其次,我们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也增加了“专题研讨力度”、“组员参与度”、“教研组成果获得情况”等项目。考核时又采取“捆绑式”考核。如一个教研组工作突出,不但组长大奖,组员也有奖励。反之则全罚。这种“捆绑式”的考核大大凝聚了集体的力量,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质量。
(2)实施教师成果目标制。
教师成果目标在期初就由小学部主任室根据教师情况予以制订,并下发到每位老师手上,原则上每一个老师至少有一项市级或市级以上的奖励。目标制订后,老师就有了达标的思想准备,同时我们也将这成果目标纳入考核,未完成者考核总分减一分,超额完成者再予以一
定分数奖励。期末时,我们将教师一学期成果汇编成册,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还发到家长委员会成员手中,传递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3)完善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成果奖励办法。
在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完善中,我们制订了详细的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的奖励标准。我们不光在期末量化分数上给予加分,而且对每一级别、每一类型的校本教研成果都有明晰的奖励金额。
2、扎实活动,从活动中提炼有效校本教研的特色
(1)以“两项计划”为依托,确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教师的专业提高,必然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提高,因此,每位教师必须要有个人的专业成长目标。我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确定了《青年教师自我成长计划》(我们将青年教师界定为35周岁下)、《中年教师自我发展计划》
(2)以“个体课堂”为凭借,建立教师个体全程跟踪式教研。
“教师个体教学全程跟踪式教研形式”是为了解决本教研组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面临的教学棘手问题,教研组围绕这个问题,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活动。我们也把这种教研活动称为“滚雪球”式教研。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共性,也可能是个性),在教师个体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就这一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其反思,改进教案;再进行现场听课和评课,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这位教师进行第二次反思来改进教学;如果需要就再循环往复,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反思来改进教学,使其教学质量螺旋上升:
个人备课—→教研组讨论—→自我反思(第一次)—→改进教案—→开课—→听课—→专家点评与引领—→同伴实践智慧的启迪—→自我反思(第二次)—→自我改进与提升—→自我反思(第三次)„„
(3)以“教学联动”为载体,建立教师互动群体式教研。
所谓教学联动,是“同伴互助”的一种创新形式,我们将其界定为“教师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开展的基于教学研究的一种合作机制”。图示如下:
作为个体的老师,他又是教研组群体的一个成员,我们始终把其放在一个中心位置来看待。教师个体可以接受来自年级教师群体、教研组群体、教学管理队伍群体的指导、帮助;同时在我们的教研组群体、年级教师群体以及教学管理队伍群体之间又可以进行“互助、联动”,彼此交换信息,为各个群体工作的推进、专业的发展提供通道。
【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推荐阅读:
电子信息教科研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06-28
2024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06-02
教科研课题工作计划06-08
精选教科研工作计划10-20
学校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06-27
2024春教科研工作计划09-06
教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09-11
黄山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09-21
教导处教科研工作计划06-03
南阳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概要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