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标准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发展标准

职业发展标准 篇1

《标准》将职业经理人分成两个等级,职业经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并进一步提出了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通过考试来认证经理人是否够职业水准。《规定》中提出职业经理人参加的培训辅导不低于250学时,高级职业经理人不低于300学时。在《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中对职业经理人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基本要求”,一是“工作要求”。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作为职业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职业经理人要了解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管理这五大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工作要求”包括21项技能要求,并作出了考试命题分配:行政事务(5分)、人力资源管理(10分)、领导科学(5分)、公关(5分)、财务报表分析(5分)、成本管理(4分)、经营决策(8分)、掌握法规(3分)、制定计划(5分)、现场管理(3分)、安全管理(2分)、质量管理(5分)、营销计划制定与管理(5分)、市场策略选择(5分)、市场调研(5分)、销售管理(5分)、国际贸易(5分)、分析信息流(4分)、选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3分)、开发、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5分)、管理和控制信息资源(3分)。

在我国职业经理人欲形成一定的群体特征和规模的时机,上海推

出了职业经理人标准,应该说非常及时和必要。在由人群组成的商业社会中,大家对职业经理人这个管理阶层的价值认同增加了,企业需要大量这样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技能的管理者。但是从《标准》制定里,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对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的衡量,而对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却缺乏力度。而《标准》里引申出的职业经理人考试授证体系,则更加让人匪夷所思——职业经理人是考试考出来的?《标准》中,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要求”被细化成21项技能,这21项技能给人非常熟悉的感觉,不妨看看mba的课程设置,会感到两者的惊人相似。如果职业经理人的认定就是一套类似mba的考试,不同的是参加学习者都是在职管理者,这和中国人民大学的mba研修中心有何区别?

职业发展标准 篇2

回顾国家的标准化历程,中国自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发布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工程制图》,到1989年《中国标准化法》出台,再发展到今天,国家的标准化事业不言而喻是取得了巨大推进,无论从标准化覆盖的范围、标准化管理机构的演变,还是标准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国家经济、科技及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与此同时,有标不依、无标可循、双重标准等现象也此起彼伏,频频出现。所以,值得人们深思的是,除了制修订标准、贯彻执行等这些技术层面的战术之外,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从中国标准化发展的文化土壤、体制机制等根基环境来审视?温家宝曾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一种制度环境。比如诚信守法,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诚信和谐、忠孝仁义、奉天承运、求真、乐善、唯美、兼爱天下等诸多优良传统,但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标准化文化建设的层面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科技时代下有着无法回避的短板效应。

礼治+人治的传统沿袭

就传统的儒家思想来说,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平谈到,儒家首要的思想为“礼治”,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人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儒家思想的重要结果就是社会治理采取“人治”,社会体制希望能够选拔出精英治理社会,老百姓希望出现“好的父母官”为谋福利,企业希望政府为其搭建平台,引导产业创新,甚至认为制定标准一定是政府的职责,企业执行政府制定的标准是天经地义。同样地,受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限制,广大人民群众缺乏民主意识的熏陶,普遍体现出“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文化特性。由此也导致人情、权力凌驾于标准之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盲目追逐并遵从权力,以“人治”代替“法制”。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重要的规则,标准化制度是法律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法治国,就包含了以标准治国的思想。而当以人情、权力代替法律、代替标准时,社会秩序由此受到破坏,经济由此混乱,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甚至整体市场导向失真、紊乱的现象。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说,社会的崩溃,与道德无关,一切皆源于不公正、不公平。而人情、权力代替法制、标准,就是造成不公正、不公平的根源之一,而这些与标准本身客观性、秩序性、效率性的本质属性都是相违逆的。当法律都可以被践踏时,标准何从谈起。

所以虽然传统文化自古就有着诸如《孟子·离娄》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和曾子《大学》篇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含标准之意的精炼、经典之辞,但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一些优良的文化精髓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被迅速地异化、解构,很多人对权利、义务、责任、诚信、公正等,遵从的是另一种看不见的潜规则,以致标准最终只能依靠最基本的强制力量才能真正贯通,而大家司空见惯的,是漂浮在人心上的、在所谓的道德底线上上下翻飞、甚至弹跳得游刃有余的投机之心。

不难想见,在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的背后,其牵涉出的可能是一条长长的产业利益链条,在这些产业利益链下,生产厂商可以在监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护佑下,利用与监管部门的利益关系及玩忽职守,大量生产问题食品。

尤其是类似乳制品这样的,与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行业相比而言、发展时间短又发展迅猛的行业,其产业发展初级、标准初级,监管乏力,很容易引发各种受利益驱使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三聚氰胺问题奶粉重返江湖、乳业新国标被质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问题洋奶粉频叩国门、问题奶粉重新包装上市……接二连三的乳业安全事件不断打击消费者信心,考验消费者心理承受力,百姓对整个乳品消费市场敏感多疑,草木皆兵。

目前建立有效、配套的监管体系逐渐成为共识,结合市场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之外,调动企业、社会、协会、消费者等更多层面的资源,系统、综合地对整体产业链形成网络式、立体式的监管,以此推动各种标准与相关的政策、法规、认证、舆论等融合、互动起来,压缩、杜绝各种投机之心、权钱交换、人情开路等不良之风的滋生、“成长”空间。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国标委陈钢主任讲到,2013年将会不断深化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及效益评价。完善标准化与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执法打假的信息反馈平台和会商机制,并将其逐步扩展到地方质检两局、行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层面。

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对公众公民意识、个体意识、诚信意识、道德意识、企业质量文化、责任感的渗透,尽力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发展的社会整体大环境。

在行业发展及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前提下,现在各种民间力量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为整个诚信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比如在我国日渐兴起的月子母婴行业,由于入行门槛低,市场需求旺,迅速发展起来,但因为对其产品和服务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国标或行标来规范,行业自律性差,乱象丛生,这使得一些本身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的企业被使用不正当手段经营的同行伤害。2013年3月14日,上海市台商协会月子母婴服务企业联谊会(筹)的20家会员企业,共同在上海向各地同行发出倡议,倡导从本企业做起,向全社会作出七项“诚信经营”自律承诺:恪守国家《食品安全法》、自觉按照国家法规要求经营、加强企业和行业自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大众监督、倡导绿色理念、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提升行业形象。倡议书发出后,引起全国同行积极响应,目前,已有各地30余家月子母婴产品与服务企业签署自律承诺,这为规范、净化月子母婴产品与服务市场环境带来了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也为未来这一领域相关标准的制定、实施创造了良好空间。

文化差异

受儒家礼教仁义礼智信传统思想的熏染,加之中国长时间处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文明时期,从古到今人们形成了克己奉礼、崇上、忠君、敬权侍威的固有思维模式,有着特定的“人治”传统和行事习惯,这些对中国个体及国家、社会命运带来极大影响。直到后来面对着工业文明及科技信息时代,大家普遍的“从众心理”、“散漫、中庸式思维”、“熟人社会”、“面子思想”、“论资排辈”等习性在老百姓当中依然根深蒂固。相对于西方社会重视自然科学、精密思维、追求理性、个体、个性等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体上对思维的工具性缺乏一种自觉的认识和应用。体现在做事习惯及人情世路上,大多圆滑、世故、盲从、明哲保身、乖张取巧、讨好卖乖、糊弄钻营,很多的制度和准则都是靠约定俗成亦或通过潜规则“各得其所”、“各享其成”。而这些都是和基于秩序的标准的本质相冲突的。

中国计量学院的宋明顺副校长提到,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其各种习性在标准化领域及社会生活中频频“流露”,他列举:“差不多就行”——大家做事情讲的是“差不多”就行,缺乏认真态度。这是传统中庸文化中典型的偏重于定性思维,缺乏定量和精准意识的体现。由此,才会发生医生开刀不按标准流程操作,把纱布、手术器械留在病人身体里的事故;建筑工程不按标准进度进行,赶工期,不用标准材料,偷工减料,偷梁换柱,“楼倒倒,桥垮垮,路坑坑”的现象时有发生;讲“变通”不讲“规矩”的潜在文化意识——中国人讲“灵活”,讲“变通”,甚至使其在很多地方成了主流,而真正的标准则随意改变。防盗门标准变成了装饰门,因为防不了盗;头孢素本应用豆科植物油作原料的,最后其标准却降低到用地沟油;牛奶保质期亦可根据“需要”灵活更改。其最终的结果都是“灵活、变通”替代“标准、规范”。等等。其实讲究悟性、境界、能够融会贯通,这本身是一种灵活思辨的好的素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之处,但却被“剑走偏锋”,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同时,传统的中庸思想整体带有抽象性、模糊性,对事物的认知容易停滞于灰色地带,在本质上体现出保守、封闭特质,缺少怀疑、批判,这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创造精神,过于内敛式的反观自身的内倾思维,削弱着人们对自身以外客观世界的理性探索与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对我国新时期高科技领域创新发展的制约作用尤为明显,也正是由此使得“中国制造”名扬海外,“中国标准”却鲜有人知。相比于国际先进技术而言,中国也始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及相应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能力,以至于长期固守在知识和产业链的低端,停留在花重金购买西方先进设备,却无法有多少自主的发明创造。所以,中国缺少自主品牌的飞机,国有汽车制造商都在为国外品牌汽车贴牌生产,无线通信终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制造商所瓜分,仅韩国三星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40%左右。无论是基础科学研究还是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冠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都几乎是凤毛麟角。

没有创新的根基,标准很难真正地发力。不但导致低端产能相对过剩、国际竞争力低下,更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等连锁反应,对整个行业产业链的健康生态带来损害。如国内一家高科技龙头企业的技术责任人所说,“没有自己的标准,不仅耗费着企业的宝贵资源,使国家整个行业的命脉也悬于一线,始终系于他人之手”。

从标准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其实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在全球科技化进程的冲击下,我们不能单纯地关注科技创新,也需要高度重视并沉下心来加强起关键作用的文化创新,以及由文化创新所诱发的制度创新,真正从战略的高度为标准化的发展奠定雄厚的根基环境。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于漫长的农耕时代和封建社会来说已经够用,但在工业文明的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则需要辩证、灵活地看待并应用,需要去芜存菁,弘扬中华文明中促进人类前进的因素,将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脉络有效梳理,紧密贴合。其实,标准化文化建设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对标准化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体制机制的“双面刃”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其标准化体制完全由政府负责管理,直到现在我们遵行的标准化法也是国家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年代(1989年)制定的。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标准化法的制定是有很大创新和突破的,比如政府制定的标准区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要采用技术委员会的办法制定标准,这些都是在标准化体制中出现的明显脱离完全计划经济的元素,也在之后几十年间不断的发展实施中,为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文化角度来分析,中国长期以来由政府部门管理标准化工作,是适应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上文所言,由于长期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在农业文明封建社会可以游刃有余的中庸之道,对现在市场经济、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意识局限和思维短板,尤其是标准化领域。现代标准化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讲求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对重自然科学、讲求理性、写实和逻辑的西方文明来说,贯行顺畅。而中国中庸之道大多一团和气、讲悟性、含糊不清,以致其标准化长期以来基本靠强有力的政府推动标准得以实施。而且国家作为主要的推动者,各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和更新,也要不断根据社会生活水平、公众消费理念及科技发展水平的进步,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有报道葡萄酒厂商被曝出其酒内含农药残留,其源头就是在葡萄的田间管理上不规范,过量使用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导致部分酿酒葡萄果实中农药残留量过高,最终给葡萄酒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从国家来说,虽然从2008年就实施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2006”,但其中缺少专门的针对葡萄酒的“农残标准”,最终出现酒质问题。国际上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欧盟等有关葡萄与葡萄酒中的农残限量标准则达132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标准化之路从世代沿袭而来都是强制性管理和实施,这种体制机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负面效应,就是各层面的执行出现依赖性:一方面很容易出于逃避惩罚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无形中助长了其在强制约束之外,费尽心机钻各种灰色地带的空子。各种情形,都会扰乱甚至阻滞市场经济下正常的竞争行为。

比如:尽管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指南发布后的数月,记者在采访中依然发现地方上不少官方机构对指南知之甚少。甚至有某地方环保局检测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份出台的车内检测标准,是一份推荐性标准,并不强制要求执行,是作为行内参考标准,所以现在上面没任务,我们也没有做出相应措施”。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儿童家具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已正式实施,但市场上很多不合格家具仍有大量销售,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并未受到实质性的约束。儿童桌子边缘、桌角、衣柜角呈尖端型的不合格家具在一些卖场随处可见。相关方面负责人的回答各有其理,“对新国标并不知情”、“自己的产品不是儿童家具,而是青少年家具,适合15岁以上的青少年使用,新国标中的儿童家具是指适用于设计或预订供3-14岁儿童使用的家具产品”,各种心态纷纷“上演”。

另外,由于目前我国标准管理部门不同,往往标出多门,这使得很多企业在面对国标、行标多种情形时出现选择难、难选择的混乱现象。导致一些企业实际实施中,只要不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往往是哪个标准对企业有利,就会选择哪个标准,只追求六十分的现象非常多,这非常不利于行业整体的质量提升和竞争意识的提高。

再比如:近年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一些领域大力推行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促进产业创新,也推动联盟制定标准。这本是一种可以汇集并代表更高技术水平的标准制定思路。但是怀疑“联盟标准”是否具有权威性的大有人在,其质疑的关键点就是“联盟标准不是政府标准”,而人们长期固有的观念是“政府制定的标准才是真正具有权威性的”。

在今年2月下旬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国标委主任陈钢提到,2013年将加快对标准化法的修改,重点就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层级、分类、内容、程序、实施措施及推荐性标准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尽快完善修法草案,力争修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相信这将会对整个标准化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突破带来有效思路。

从整个标准化发展的环境来说,各种囿于意识理念或体制格局的弊病,所带来的流于形式的标准化工作,会因各项工作频繁呈现过场化、缺乏效率,因而从反向不断淡化、恶化甚至颠覆人们对标准所能带来的信誉和效益的信心,最终将从态度和理念上瓦解消融人们对标准化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和力度。

职业发展标准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标准 职业岗位标准 对接

一、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其建设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高职院校一般都自行开发课程标准,或直接由课程教学大纲改良而来,在课程标准建设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对面向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的深入调查,课程职业岗位能力目标不明确;二是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三是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职业素质是目前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基本条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它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该目标,只有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1]。

在制订课程标准时,只有引入职业岗位标准,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引导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并把职业情境和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最终形成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和发展相适应的良性循环。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点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要求的范围和深度、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职业岗位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主要通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认证证书来体现[2]。职业岗位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两部分。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法律安全环保等知识;工作要求是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描述[3]。职业岗位标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更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当以“岗位”需求设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和界定则应围绕岗位工作任务,并对职业领域中的工作任务进行剖析、选取、序化和教学化;职业素质要求应与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相对应,将岗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和法律安全环保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目标对接,课程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要求与职业岗位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对接。

三、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策略与方法

(一)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标准接点

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目标对接是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逻辑起点。课程目标开发首先要明确该专业面向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深入企业,对职业岗位群的岗位目标、岗位职责和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即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其次要了解专业面向行业的准入条件,都有哪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4];最后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职业岗位标准转化为课程目标语言,使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该职业、行业的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接点

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是达到预期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关键。课程内容的选取需要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的共同参与,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专家论证,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访谈会的方式,由企业专家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论证,从众多岗位工作任务中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对其序化,确定各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是这一步的关键。

2.依据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分析研讨完成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参考职业资格鉴定内容,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确定各课程所支撑的知识、技能点,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课程内容。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是决定对接“精度”的关键[5]。

3.定期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定期召开由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研讨会,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学校进行调整或改进,以适应职业岗位发展需要。

(三)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标准接点

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依据课程内容,开发出符合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学习情境,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引导、案例驱动等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组织形式,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大力推行学校、企业双线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职业角色能力有机结合、系统提升。

(四)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标准接点

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是诊断预期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及课程调整的重要依据。高职教育的成功不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的,而是以学生在社会中被认可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才是检验高职教育课程质量的标准。在课程评价上,采用“校企共评”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成绩由企业按照企业岗位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评价。

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从知识、技能和素质多方面进行考核。可以借鉴职业资格鉴定模式,如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的考核模式、课程项目答辩等形式。使整个课程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职业资格的获得;既关注形成性评价,又进行终结性评价;既关注了学校本身的评价,又关注了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四、结束语

加强校企合作,围绕“课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使用“岗位”这一参照点来进行课程开发,把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2]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16-18.

[3]许冰冰,李焕.复杂的情境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J].职教通讯,2011,17:7-12.

[4]王玲,李建华,柳连忠.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资格接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24.

[5]胡翔云.高职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7-9.

采购总监职业岗位标准 篇4

——共50个岗位(未含速递岗位)

1、客户服务部

(1)客户服务部经理、客户服务员

(2)客户关系维护员、物流业务专员

2、物流信息和运作部

(1)信息技术部经理

(2)物流信息设备主管

(3)数据库管理员

(4)信息收集员

(5)网络主管

3、仓储管理部

(1)仓储管理部经理

(2)入库管理员

(3)仓储管理员(保管员)

(4)出库管理员

(5)仓库信息员

(6)理货员

(7)保管员(8)记账员

4、货运部

(1)货运部经理

(2)保险业务员

(3)车辆调度员

(4)运输信息员

(5)押运员

(6)随车理货员

(7)集装箱拼箱员

5、配送部

(1)配送部经理

(2)接单员(配送业务受理员)

(3)备货员(配送现场管理员)

(4)盘点员(复核检查员)

(5)拣货员

(6)配货员

(7)补货员

6、流通加工部(1)流通加工部经理

(2)包装检验员

(3)包装员

7、装卸搬运部

(1)装卸搬运部经理

(2)装卸员(监装监卸员)

(3)搬运员

(4)装卸机械操作员(叉车司机)

8、财务部

(1)物流核算主管

(2)物流核算员

(3)运费结算主管

(4)运费结算员

(5)运费签单员

9、采购部

(1)采购部经理

(2)采购总监

(3)采购文员

10、国际货代部

(1)国际货代部经理

(2)报检员

(3)申报员

(4)审单员

(5)监卸员

(6)跟单员

11、速递部

12、冷链部

13、农村物流部 3仓储管理部职业岗位标准

3.1仓储管理部经理职业岗位标准

3.1.1岗位名称

仓储管理部经理

3.1.2岗位描述

高效利用仓库,保证物资安全;积极配合相关物流服务部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3.1.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制定仓储计划,保证仓库有效、安全运营。①工作一:了解仓库库场情况,包括货物入库期间、保管期间仓库的库容设备、人员的变动情况,必要时对仓库进行清查,清理归位,以便腾出仓库。

②工作二:收集以上信息加以数据处理,制定出合理的仓储计划,合理利用仓储资源。

③工作三:建立货物入库台账,每日严格进行货物入库记录及统计,随时了解仓库、人员的实际情况。

④工作四:建立货物出库台账,每日进行货物出库记录及统计,随时掌握仓库及人员的实际情况。

⑤工作五: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提高库房各项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

(2)职责二: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①工作一:安排库房各岗位人员的日常工作,保证货物出库有序、准确、准时。

②工作二:合理安排货位,做到货物码放整洁、清晰、便于操作,确保库容最大化利用。

③工作三:监督入库管理员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货物入库前准备、验收、堆垛、办理手续的工作流程,并合理调派搬运工、理货员,达到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④工作四:监督、指挥保管员做好货物的养护,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注重货物的防潮、防霉、防腐蚀、防虫害等安全养护,同时还应注意仓库的清洁卫生,对一些特殊的货物,除了正常的安全养护外,还需要特别的防护措施,比如对货物进行油漆、涂刷保护涂料,防锈、加固、封包、密封等。

⑤工作五:监督、指挥出库管理员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货物出库前准备、理货、出库安排、装卸的工作流程,并合理调派搬运工、理货员、达到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⑥工作六: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提高提货人的满意度,积极维护与库房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确保突发(或困难)问题的及时、顺利解决。

⑦工作七:按制度要求及时填报收、发、存月报表,定期抽查物品是否物卡相符。⑧工作八:积极寻找改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工具的方法,使公司的服务更趋合理、完善。

⑨工作九:对下属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培训,同时对其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3)职责三:负责与其他部门交接工作。

①工作一:与运输部门衔接好物品出库、入库工作。

②工作二:与信息系统部门做好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工作,根据相关单据做好出入库管理工作,保证系统数据及时更新的有效、安全。

(4)工作依据:公司经营目标、方针,公司仓储管理制度。

3.1.4工作责任

(1)保证仓储货物的安全,仓库的有效利用。

(2)对因仓储不善造成的损失责任。

3.1.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物流管理业务流程;

②了解投资、劳资、法律等知识;

③掌握基本会计知识;

④了解供应链管理方法的知识;

⑤了解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2)技能:

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3.2入库管理员职业岗位标准

3.2.1岗位名称

入库管理员

3.2.2岗位描述

监督指挥仓库员工作,帮助其顺利完成货物入库前准备、验收、堆垛,办理手续的工作流程,并合理调派搬运工、理货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4.2.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做好物资入库工作。

①工作一:做好物资入库前准备工作,按照仓库货物码放规则合理安排货位。

②工作二:根据运输单/提货单对货物数量、种类进行核对,对货物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③工作三:将已通过验收的货物安放在预先安排的订货位,做好防损准备工作。

④工作四:办理入库交接并登记建档。

⑤工作五:待入库单办理完成后,组织搬运工进行货物搬运。

⑥工作六:将相关信息交信息员,完成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小结工作。

(2)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3.2.4工作责任(1)保证货资能够及时入库。

(2)负责物资的验收。

(3)保证入库物资数量、品种正确,没有不合格物资入库。

3.2.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物流管理业务流程;

②了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

③了解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2)技能:

①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熟悉地完成仓储作业流程;

③熟悉地完成入库作业流程。

3.3仓库管理员职业岗位标准

3.3.1岗位名称

仓库管理员

3.3.2岗位描述

合理储备货物,确保货物的及时供应,加速周转,尽量减少损耗,降低成本。3.3.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

(1)职责一:负责物资的验收入库。

①工作一:安排货物入库的准备工作,并按仓库货物码放规则正确操作。

②工作二:作业完毕后将相关单据交信息员,完成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小结工作。

③工作三:对仓库所有项目建立档案,做好台账和出入库作业记录,并保存好相关作业单证。

(2)职责二:负责仓库物资的保管养护。

①工作一:按照库存物资的性能、特点,对物资进行合理存放。

②工作二:保持库内清洁、卫生,做好防潮、防腐、灭鼠和安全防盗工作。

(3)职责三:负责出库作业管理。

①工作一:接到出库信息后及时备货,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货物出库工作。

②工作二:作业完毕后将相关单据交信息员,完成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小结工作。

③工作三:货物出库装车时,监督装车数量和装车质量,安排装货顺序,避免货物混乱。

④工作四:做好监装记录、拍照、签订协议工作。

⑤工作五:根据需要申请使用车辆、机械驾驶员和装卸工人。

(4)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办法。

3.3.4工作责任

(1)对在库货物的损毁负责。

(2)对在库货物账实不符负责。3.3.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盘点管理;

②了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有熟练的仓储作业操作能力。

3.4出库管理员职业岗位标准

3.4.1岗位名称

出库管理员

3.4.2岗位描述

完成出库作业,做好出库交接。

3.4.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

①工作一:在出库过程中,选用搬运工具与调派工作人员,并安排工具使用时间,以及人员的工作时间、地点、班次等。

②工作二:严格按照出库凭证发放货物,做到账、卡、物相符。

③工作三:严格对货物进行复查,当出库货物与所载内容部符合时及时处理。④工作四:视具体情况,对出库货物进行加工包装或整理。

⑤工作五:货物出库装车时,负责监督装车数量和装车质量,安排装货顺序,避免货物混乱。

⑥工作六:根据需要申请车辆、机械驾驶员、理货员和装卸工人,向上级主管提出建议。

(2)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仓库作业制度,仓库管理办法。

3.4.4工作责任

(1)保证物资能够及时出库。

(2)负责物资的验收。

(3)保证出库物资数量、品种正确,没有不合格物资出库。

3.4.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仓库管理方法、仓储作业流程;

②了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有熟练的仓储作业操作能力。

3.5仓储信息员职业岗位标准

3.5.1岗位名称 仓储信息员

3.5.2岗位描述

有效维护仓储管理系统,并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给客户。

3.5.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负责仓库的日常维护、盘点工作。

①工作一:根据有关人员提供的单据或信息,做好计算机系统的作业信息录入工作。

②工作二:协助有关人员做好出入库和发货工作,包括用扫描仪录下每件货物的产品条形码。

(2)职责二:负责库房账目的维护及信息系统的更新,各类日常报表及信息的传递。

①工作一:网络系统无法向客户传递数据或无法再网上进行查询时,协助业务人员及时获取电话、传真、报表等方式将有关数据直接传送给客户。

②工作二:信息网络及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时,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③工作三:在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统计及统计数据分析工作,通过对比业务的交代情况,从中发现问题,为主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④工作四:及时对库存状况进行分析,供业务员、理货员参考。

3.5.4工作责任

对信息传递中的失误负责。

3.5.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熟悉仓储运作流程。(2)技能:

熟悉使用计算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3.6理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3.6.1岗位名称

理货员

3.6.2岗位描述

完成货物保管、验收、提货、包装等各项货物管理工作。

3.6.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根据要求做好货物整理、拣选、配货、包装、复述、置唛及货物交接、验收、整理、堆码等工作。

①工作一:核对货物数量、品种、规格、登记、型号和重量。

②工作二:按照凭单拣选货物。

③工作三:对检出的货物进行复核。

④工作四:检验货物的包装、标志,对出库待运的货物进行包装、拼装、改装或加固包装,对拼装,改装和换装的货物填写装箱单。

⑤工作五:在出库货物的外包装上设置收货人的标记。

⑥工作六:按货物的运输方式、流向和收货地点将出库货物分类整理,分单集中,填写货物起运单,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发运。⑦工作七:对货物进行搬运、整理、堆码。

⑧工作八:鉴定货物质量,分析货物残损的原因,划分运输事故责任。

⑨工作九:办理货物交接手续。

(2)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

3.6.4工作责任

承担货物方顺责任。

3.6.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相关产业、行业的生产过程;②熟悉仓储管理、运输流程;③了解产品知识。

(2)技能:

熟练使用计算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3.7保管员职业岗位标准

3.7.1岗位名称

保管员

3.7.2岗位描述 保证在库货物不发生数量、质量、包装、配件方面的问题而不受到损害。

3.7.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负责在库货物的养护工作。

①工作一:把好物资入库关,严格执行物资入库手续,防止不合格品入库。

②工作二:对入库物资做到堆垛合理,安装牢固。

③工作三:掌握库存物资的商品性能,适当安排储存场所。

④工作四:加强仓库的温度、湿度管理,保持物资储存的合理温度、湿度。

⑤工作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货物的腐蚀和霉变。

⑥工作六:对库存的特殊商品,根据其商品特性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商品在库期间数量、质量完好。

⑦工作七:经常检查库存,保持仓库的卫生和清洁,保证库区的存储条件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2)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3.7.4工作责任

(1)对出入库过程中货物的损毁负责。

(2)对在库货物的损坏负责。

3.7.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了解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方面的知识; ②熟悉常见库存物资的特点和仓储要求。

(2)技能:

①掌握仓库温度、湿度控制技能;

②掌握货物的防腐蚀的、防霉变技能

3.8记账员职业岗位标准.(单证员)3.8.1岗位名称

记账员或单证员。

3.8.2岗位描述

在主管领导下,做好记账工作。

3.8.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做好仓储管理部的记账工作。

①工作一:接受并传递仓管员所传递的各种出入库单据。

②工作二:配合仓管人员的检查与盘点工作。

③工作三:认真核对、登记仓单和出库凭证,并制作相应的财务报表。

(2)工作依据:公司仓储管理制度,仓储作业制度,仓库管理办法,公司财务制度。

3.8.4工作责任

对账目不清负责,保证库存商品帐、卡、物相符,并及时发现问题。3.8.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通晓财务知识;

②掌握仓储管理知识;

③了解物流基础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②有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

4货运部职业岗位标准

4.1货运部经理职业岗位标准

4.1.1岗位名称

货运部经理

4.1.2岗位描述

根据公司制定的货运部工作计划,完成货运部经营和工作目标。

4.1.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负责对公司公路运输工作的整体运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①工作一:监督货运部优化动力资源,维持合理的运输成本。②工作二:协调各种外部关系,为货运部各科的业务工作提供支持。

③工作三:审核运输方案,并监督实施。

(2)职责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①工作一:处理有关货主及其他合作方出现的问题。

②工作二:处理人员调整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③工作三:督促各业务科室及业务人员催收运费。

(3)职责三: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①工作一:根据公司的经营、工作计划,制定货运部的、季度、月度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分解,监控计划的实施。

②工作二:指导、监督下属岗位人员日常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培养、选拔。

③工作三:监督公司部门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

④工作四:对部门运费、运杂费、油料等使用进行计划,监督和审核。

⑤工作五:部内的薪酬分配工作。

(4)工作依据:

公司工作计划、公路运输制度,ISO标准。

4.1.4工作责任

对未完成的运输目标负责。

4.1.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公司业务区域内地理情况;

②熟悉公路货运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③熟悉物流经营管理业务流程;

④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2)技能:

①较强的沟通能力;

②较强的协调能力;

③较强的指挥能力;

④较强的组织能力;

⑤较强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4.2保险业务员职业岗位标准

4.2.1岗位名称

保险业务员

4.2.2岗位描述

处理好公司运输工具的保险和索赔事宜。

4.2.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负责办理公司每的不动产和运输工具的保险。①工作一:汇总公司保险投保额及投保、协调等工作。

②工作二:办理保险手续,包括选择保险险别、选择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等。

(2)职责二:配合财务部开展国内外的保险索赔工作。

①工作一:及时了解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损失情况。

②工作二:根据公司授权,直接办理小额损失的索赔和理赔。

③工作三:对数额较大的损失,向保险人提供索赔单证。

④工作四:发出出险通知,提出赔偿要求,向保险人提供索赔单证。

(3)工作依据:

公司理赔规定,货运部管理制度。

4.2.4工作责任

对工作范围内的索赔、理赔问题负责。

4.2.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保险理赔知识;

②财务知识;

③相关的法律知识。

(2)技能:

①有一定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3车辆调度员职业岗位标准

4.3.1岗位名称

车辆调度员

4.3.2岗位描述

按照操作部的计划,及时安排性能状况好的车辆。

4.3.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责任一:调度管理工作

①工作一:严格按照采购程序采购物资。

②工作二:管理车辆档案,随时了解运输车辆的车况。

③工作三:通过逐级批报的流程选定实际承运商,并将相关资料交由行政部门存档。

(2)职责二:处理日常调度工作。

①工作一:接受各个服务单位的发运信息,并做好信息登记。

②工作二:根据生产计划和发运信息,调用性能状况完好的使用车型。

③工作三:及时协调运输业务与其他物流服务环节的矛盾。

④工作四:选择合适的运输线路,力争节约成本,提高运输综合效益。

⑤工作五:掌握车辆在途情况,运输质量,途中事故处理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工作。⑥工作六:督导信息员按时接受上级和客户的指令,将作业情况及时输入信息系统。

(3)职责三:运输单据的传递及费用结算。

①工作一:按发运里程预算处车费用,填写“油料单”、“出车费用单”,驾驶员根据以上单据加油、支款。

②工作二:负责登记发运单据、返回单据传递和归队车辆费用结算。

③工作三:做好临时性用车的登记和单据填报。

(4)工作依据:调度部、运输部规章制度及流程,运输票据传递制度。

4.3.4工作责任

(1)对货物装载合理性负责。

(2)对资源分配合理性负责。

(3)对车辆运行情况负责。

4.3.5岗位要求:(1)业务知识:

①熟悉公路运输业务知识;

②了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

③了解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2)技能:

①熟悉车辆及四级的技术状况;

②熟悉调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工作程序。

4.4运输信息员职业岗位标准

4.4.1岗位名称

运输信息员

4.4.2岗位描述

有效管理、维护、完善调度中心信息系统平台,保证调度中心稳定、可靠运行。

4.4.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负责调度中心运输信息的输入、输出与系统管理。

①工作一:接受项目经理或客户有关运输的指令,及时将信息递交调度、配送主管、以便做好运输安排。

②工作二:每天实时跟踪车辆在途信息,综合调度或配送主管提供的数据,随时做好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并根据作业流程规定,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反馈给客户。

③工作三:网络系统无法向客户传输数据信息或无法再网上进行查询时,应及时采取电话、传真等方式将有关数据直接传送给客户,并对客户的货物进行查询。

④工作四:定期、按时完成各类报表的统计、分析及整理、存档等工作,积极提出运输工作的改进建议。

⑤工作五:及时掌握承担运车辆或承运商的信息,为调度和配送主管编制运输计划做准备。

⑥工作六: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职责二:应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追踪,强化反馈工作。①工作一:收到司机交回的资料及单证后,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单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②工作二:确认无误后,如实填写相关表格,并及时向财政部反馈资料和单证信息。

(3)工作依据:调度部、运输部规章制度及流程,运输票据传递制度。

4.4.4工作责任

对各种信息的失真、遗漏、延误负责。

4.4.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运输业务知识;

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操作系统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4.5押运员职业岗位标准

4.5.1岗位名称

押运员

4.5.2岗位描述

确保运输途中货物的安全,保证公司货物安全送达。4.5.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做好随车押运前的准备工作。

①工作一:掌握押运途中的路况和社会治安保卫情况。

②工作二:拟定预案,包括运送时间、地点、路线,执行押运任务的负责人和遇到异常情况所采取的措施等。

③工作三:填写押运登记表,送领导审核、签发。

④工作四:详细检查车辆、警卫设备、通信器材等是否完好,手续是否齐全。

(2)职责二:依章行进,总结汇报。

①工作一:在途中对货物进行照料,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②工作二:严格保密,不向无关人员泄露押运事项,严谨途中无故停留。

③工作三:发现异常情况及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妥善处理。

④工作四: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及时与要货单位取得联系,办理货物交接手续,并将签收单带回。

⑤工作五:押运任务完成后,认真总结并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将有关情况向领导汇报。

(3)工作依据:调度部、运输部规章制度及流程,押运制度。

4.5.4工作责任

(1)对货物在途中的安全损益负责。

(2)对车辆运行情况负责。

4.5.5岗位要求(1)业务知识:

①公路运输业务知识;

②路况信息和交通法规知识。

(2)技能:

①会填写表单;

②有危险品押运经验。

4.6随车理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4.6.1岗位名称

随车理货员

4.6.2岗位描述

保证货物在运输途中数量、质量无误,使商品交接顺利完成。

4.6.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负责货物在途中的安全,以及货物交接、验收、整理、堆码等工作。

①工作一:核对货物数量、品种、规格、登记、型号和重量。

②工作二:按照凭单拣选货物。

③工作三:对拣出的货物进行复核。

④工作四:检验货物的包装、标志,对出库待运的货物进行包装、拼装、改装或加固包装,对拼装、改装和换装的货物填写装箱单。⑤工作五:在出库货物的外包装上设置收货人的标记。

⑥工作六:按货物的运输方式、流向和收货地点将出库货物分类整理、分单集中,填写货物起运单,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发运。

⑦工作七:在途中对货物进行照料,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⑧工作八:对货物进行搬运、整理、堆码。

⑨工作九:鉴定货物质量,分析货物残损的原因,划分运输事故责任。

⑩工作十:办理货物交接手续。

(2)工作依据:发货管理制度,货运部规章制度及流程。

4.6.4工作责任

(1)承担货物防损责任。

(2)对货物装载合理负责。

4.6.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产品知识;

②仓储管理流程知识;

(2)技能:

①会填写表单;

②会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

③熟悉运输流程。

4.7集装箱拼箱员职业岗位标准

4.7.1岗位名称

集装箱拼箱员

4.7.2岗位描述

按要求做好拼箱业务。

4.7.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高效完成拼箱任务。

①工作一:接受货运申请。

②工作二:确定拼箱方式并订车。

③工作三:办理货物进站单证。

④工作四:监管货物的拼箱过程。

⑤工作五:合理拼箱装车并运货。

⑥工作六:组织人员卸货。

⑦工作七:拼箱货交付、备制与签发提单。

(2)工作依据:货运部规章制度及流程,道路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汽车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汽车零担货运站站务管理办法。

4.7.4工作责任

(1)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负责。(2)对在拼箱过程中损坏的物资要负责或赔偿。

4.7.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货物性能知识和拼箱注意事项;

②零担货运业务知识。

(2)技能:

①有熟练的拼箱技能;

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5配送部职业岗位标准

5.1配送部经理职业岗位标准

5.1.1岗位名称

配送部经理

5.1.2岗位描述

指导和管理区域内的配送项目实施状况。

5.1.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负责区域物流配送及相关业务的协调与编制。

①工作一:拟定配送方案及相关操作规程,不断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②工作二:每次配送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通知发货人发车时间、车牌号以及驾驶员姓名和预计到达时间等。

③工作三:货物发出后对配送车辆进行跟踪,如果发现车辆途中受阻或出现意外,应立即与客户取得联系,以防在未取得明确通知下让客户等待。

④工作四:及时催收配送车辆单据,并做好配送统计工作。

⑤工作五:协助财务人员按规定时间接算么配送费用。

⑥工作六:经常保持与客户或代理的联系,聆听他们的意见和要去,为不断改进配送工作提出建议。

(2)职责二:建设并管理配送团队。

①工作一:对配送员工进行招募、配送、调配。

②工作二:对配送员工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③工作三:设计与调整部门工作岗位。

④工作四:制定本部门的管理制度、规章、工作规范。

(3)工作依据:配送管理文件、配送技术控制规则,公司下发的物流管理办法(战略及管理方法)和其他指导性文件。

5.1.4工作责任

(1)对未完成所负责操作的项目指标负责。

(2)对未按要求完成公司下达的管理要求负责。

5.1.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配送业务知识;

②物流相关业务知识;

③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财务知识;

④与配送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技能:

①能与客户及团队中的成员良好地沟通;

②熟练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管控项目运营;

③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并能深入地进行分析;

④能运用各种方法使团队发挥出较高效率,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⑤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

5.2接单员职业岗位标准

5.2.1岗位名称

接单员

5.2.2岗位描述

及时、准确、有效地接收、处理客户订单。

5.2.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①工作一: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数据交换等方式接收客户的订单资料。②工作二:确认客户的信用和订单的其他内容,包括订货的种类、数量、配送时间、价格、包装等。

③工作三:将订单按照确认后的交易类型进行分类,以便区别处理。

④工作四:设计订单档案资料内容,建立用户订单档案。

⑤工作五:对订货进行存货查询,并根据查询结果进行库存分配。

⑥工作六: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

⑦工作七:根据订单安排出货时程和拣货顺序。

⑧工作八:将处理结果打印输出,如拣货单、出货单等。

⑨工作九:根据输出单据进行出货物流作业,了解订单处理状态的信息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

(2)工作依据:订单情报处理制度,商品交运控制制度,公司配送管理制度。

5.2.4工作责任

对订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责任。

5.2.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一定的物流业务知识;

②财务相关知识。

(2)技能

熟练操作计算机,能使用工作所需的专业软件进行信息处理。

5.3备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5.3.1岗位名称

备货员

5.3.2岗位描述

按要求及时、合理备货,从而降低成本,增加配送部门的整体效益。

5.3.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负责备货工作。

①工作一:组织卸货,检验送货员递交的抽样货物、送货凭证、增值发票。

②工作二:选择合适的验收方法,对货物条形码、货物总件数、货物包装上的品名和规格等进行核对。

③工作三:签盖回单。

④工作四:在货物堆齐后,将每一托盘的货物标明,并标明此批商品的总件数,以便于保管员核对交接。

(2)工作依据:公司配送管理制度。

5.3.4工作责任

对未能及时准确备货负责。

5.3.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货物抽检知识;

②配送业务流程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备货操作能力;

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4盘点员职业岗位标准

5.4.1岗位名称

盘点员

5.4.2岗位描述

确定库存量,修正料账不符产生的误差;计算企业的损益并稽核货物管理的绩效,使出入库的管理方法和状态变得清晰。

5.4.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对在库商品进行盘点作业。

①工作一:通过点数、记数查明商品在库的实际数量,核对库存账面资料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一致。

②工作二:检查在库商品质量有无变化,有无超过有效期和保质期,有无长期积压等现象,必要时还必须对商品进行技术检验。

③工作三:检查保管条件是否与各种商品的保管要求相符合,如堆码是否合理、稳固,库内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各类计量器皿是否准确等。④工作四:检查各种安全措施和消防设备、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建筑物和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⑤工作五:处理盘盈、盘亏。

(2)工作依据:公司配送管理制度。

5.4.4工作责任

对盘点作业中的失误负责。

5.4.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盘点业务流程知识;

②会计基础知识;

③货物存储知识。

(2)技能:

①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②会填制相关表格;

③严格的检查能力。

5.5拣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5.5.1岗位名称

拣货员 5.5.2岗位描述

正确而迅速地把客户所需要的商品集中起来。

5.5.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做好拣货工作。

①工作一: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从存储的商品中将用户所需要的商品分拣出来,放到发货场制定的位置,以备发货。

②工作二:熟练操作拣货作业,认真完成每日的拣货作业任务。

③工作三:做出拣货出库实绩总结和报告。

④工作四:做好拣货设备的定期检查,对设备出现不良状况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2)工作依据:公司配送管理制度。

5.5.4工作责任

对拣货作业中的失误负责。

5.5.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拣货业务流程知识;

②货物存储知识。

(2)技能:

①掌握拣货作业流程;

②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 ③有较强的拣货设备的操作与检查能力。

5.6配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5.6.1岗位名称

配货员

5.6.2岗位描述

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物经过配货检查后,装入容器和做好标示,再运到配货准备区,待装车后发送。

5.6.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熟悉货物品名、规格、类别及其特性,做到配货准确、及时。

①工作一:把拣货完毕的商品按用户或者配送路线进行分类。

②工作二:根据客户信息和车次对拣送物品进行商品号码和数量的核实,并对产品状态、品质进行检查。

③工作三:包装、打捆。

④工作四:搞好所负责区域的清洁工作,做好无杂物、尘土,堆垛整齐。

(2)工作依据:配送管理制度,配送技术控制准则。

5.6.4工作责任

对配货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5.6.5岗位要求(1)业务知识:

①配货作业业务知识;

②货物特性常识。

(2)技能:

①掌握配货作业流程;

②有较强的包装、打捆能力。

5.7补货员职业岗位标准

5.7.1岗位名称

补货员

5.7.2岗位描述

根据经验和方法,在库存低于最优库存水平时发出存货再订购指令,以确保存货中每一种产品都在目标服务水平下达到最优库存水平。

5.7.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做好补货作业。

①工作一:确定现有存货水平。

②工作二:确定订购点。

③工作三:确定订货数量。

④工作四:发出采购订单和进行补货作业。⑤工作五:对拣货区需要补充的存货进行补充,即将储存区的存货转移到拣货区。

(2)工作依据:配送管理制度,配送技术控制准则。

5.7.4工作责任

对未能及时、准确完成补货作业负责。

5.7.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补货作业业务知识;

②仓储管理知识。

(2)技能:

①掌握补货作业流程;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③有较强的库存管理能力。

6流通加工部职业岗位标准

6.1流通加工部经理职业岗位标准

6.1.1岗位名称

流通加工部经理

6.1.2岗位描述 为完成部门下达的利润指标,在ISO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管理奖约束下,组织及安排流通工作业务。

6.1.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制定工作计划。

①工作一:统筹与计划部门工作量。

②工作二:计划部门产能,包括设备、人员、材料等。

(2)职能二:管理本部日常事务。

①工作一:对各工序的作业监督。

②工作二:对各工序作业品质的监督。

③工作三:紧急情况的应急调度与处理。

(3)职责三:其他。

①工作一:本部门5S工作的执行与监督。

②工作二:本部门培训,包括作业标准培训、安全教育、品质标准培训等。

③工作三:与各部门的配合与合作。

(4)工作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企业管理制度等。

6.1.4工作责任

对本部门未完成任务、考核指标负责。

6.1.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熟悉所辖范围的业务操作技能。

(2)技能: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6.2包装检验员职业岗位标准

6.2.1岗位名称

包装检验员

6.2.2岗位描述

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符合要求,保证货物的安全。

6.2.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根据订货合同,订货标准及有关规定,对配送商品的外包装盒内包装、标志灯进行检验。

①工作一:选择检验方式。

②工作二:核对包装标志(标记、号码等)。

③工作三:检验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衬垫物等是否符合配送要求。

④工作四:验残。

⑤工作五:安全性检查。

(2)工作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5S标准。

6.2.4工作责任 对日常工作的产品质量和包装物有权评判是否合格。

6.2.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熟悉包装技术及包装法律、法规。

(2)技能:

熟悉产品鉴定方法。

6.3包装员职业岗位标准

6.3.1岗位名称

包装员

6.3.2岗位描述

按要求高质量、低成本、及时的包装货物。

6.3.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根据要求对选定的物品进行包装。

①工作一:接受包装任务时,明确包装要求,详细了解其要求是进行防腐包装、防湿包装、防虫害包装还是防震包装,或者是按要求进行同时具备多项功能的包装。

②工作二:明确包装要求后,根据要求到相关部门领取包装材料,如打包机、包装纸、包装袋、发货单等。

③工作三:进行具体的包装作业。(2)职责二:填写清单、贴标签。

①工作一:包装完毕后,认真填写包装清单,将其联通包装件一起放在相应的包装容器中。

②工作二:包装件及其包装清单放入包装容器后,使用相应的工具或设备将包装容器封起来,以确保货物在以后的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③工作三:封装完毕后,在外包装容器上贴上有文字或图像说明的标签,以便识别货物。

(3)工作依据: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打码机标准操作程序,自动捆包机操作程序。

6.3.4工作责任

(1)对包装袋、纸箱的质量以及印刷内容正确无误负责。

(2)对标签质量、印刷内容正确无误负责。

(3)对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印刷内容正确无误负责。

6.3.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包装运输方面的知识;

②包装标签制作、包装清单填写知识。

(2)技能:

①有熟练的包装技能;

②有自动捆包机操作技能。

7装卸搬运部职业岗位标准 7.1装卸搬运部经理职业岗位标准

7.1.1岗位名称

装卸搬运部经理

7.1.2岗位描述

全面负责对装卸、搬运工的管理,及时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装卸搬运工作。

7.1.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全面负责指挥装卸、搬运工人进行现场装卸、搬运作业。

①工作一:对所辖车辆进行货物装卸作业。

②工作二:负责车辆货物装载后固封防护。

③工作三:现场指挥、监督并检查整个装卸过程。

④工作四:处理装卸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2)职责二:管理本部门日常事务。

①工作一:负责装卸、搬运人员的日常管理。

②工作二:根据需要调配本部门工作人员。

③工作三:做好所辖车辆、设备的管理和保养、维修工作。

④工作四:制定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并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⑤工作五:对本部门所辖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安全装卸和搬运。

(3)职责三:与上级协调,和其他部门合作。①工作一:正确传达上级指示。

②工作二:向上级主管汇报货物装卸、搬运情况。

③工作三:与相关部门联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工作界定。

(4)工作依据: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7.1.4工作责任

(1)对装卸工人的工作质量、纪律行为、工作秩序、整体精神面貌负责。

(2)对本部门装卸设备的完好性负责。

(3)对本部门发生的费用负责。

(4)对本部门的一切法律行为负责。

(5)对物资供应不及时,影响公司计划任务的完成负责。

(6)对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物资损失、丢失负责。

(7)对由于忽视安全教育、措施不力,造成人身、设备、装卸事故负责。

(8)对本岗位的方针、政策、制度、规范等的推广与实施负责。

7.1.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方法;

②装卸、搬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③码头、货舱安全管理制度; ④认识管理制度。

(2)技能:

①熟练操作装卸机械,如电动葫芦、单梁起重机、卡车吊、悬臂吊等;

②熟练操作搬运机具,如搬运车、手推车、托盘、输送机等;

③熟练操作装卸、搬运机械,如叉车、铲车、跨运车、龙门吊车、气力输送机等。

7.2装卸员职业岗位标准

7.2.1岗位名称

装卸员

7.2.2岗位描述

及时完成公司下达的物资装卸任务。

7.2.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①工作一: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货物的安全,杜绝野蛮作业。

②工作二:协助驾驶员点清货物数量。

③工作三:合理码放装车货物,充分利用车辆装载容积。

④工作四:途中经常检查所装物资是否松动,卸车后将物件堆放整齐。

⑤工作五:服从分配、调动,听从指挥,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

⑥工作六:灵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发问题。⑦工作七:作业前、中、后要清扫,检视工作现场,清楚障碍,对散货、漏货要及时归堆、归库,保持作业现场干净。

⑧工作八:对装卸、搬运的货物进行外包装盒数量的检查,并确保装卸货物外包装完好、数量准确,如遇破损、短缺,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

(2)工作依据: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流程。

7.2.4工作任务

(1)对未完成的工作负责。

(2)对在装卸过程中损坏的物资负责。

7.2.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方法;

②装卸、搬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③码头、货仓安全管理制度。

(2)技能:

①熟练操作装卸机械,如电动葫芦、单梁起重机、卡车吊、悬臂吊等;

②了解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方式,如叉车、铲车、跨运车、龙门吊车、气力输送机等。

7.3搬运员职业岗位标准

7.3.1岗位名称 搬运员

7.3.2岗位描述

根据要求完成公司的搬运任务。

7.3.3岗位标准(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负责仓储货物的移动搬运工作。

①工作一:做好与上一道作业的衔接与配合,保证物资的移动和搬运,不发生各种不合理的停留。

②工作二: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完好,为工作做好准备。

③工作三:严格按照搬运业务的规定,搬运货物时做到轻拿、轻放。

④工作四:根据货物的特性,合理选择和使用搬运作业设备和工具,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

⑤工作五:根据特殊商品对搬运作业的要求,做出搬运作业设计,合理安排人员与设备。

⑥工作六:依据现场管理条例,工作现场必须保证环境整洁,达到现场管理的要求。

⑦工作七:加强搬运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2)工作依据: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7.3.4工作责任

(1)对未完成的工作负责。

(2)对在搬运过程中损坏的物资负责。

7.3.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方法;

②装卸、搬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③码头、货仓安全管理制度。

(2)技能:

①熟练操作搬运机具,如搬运车、手推车、托盘、输送机等;

②连接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方法,如叉车、铲车、跨运车、龙门吊车、气力输运机等。

7.4叉车司机职业岗位标准

7.4.1岗位名称

叉车司机

7.4.2岗位描述

协助仓库做好货品的搬运、装卸等工作。

7.4.3岗位标准(主要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依据)

(1)职责一:认真做好开车前检查。

①工作一:开车前,先接通总电源,使开关接通,控制电路有电,然后按喇叭,发出开车信号。

②工作二:检查换向开关是否在所要求的行驶位置。

③工作三:检查脚踏制动器和售制动器是否松开。

(2)职责二:遵循安全驾驶规则,堆放、供应物资。①工作一:按要求取货、放货。

②工作二:完成工作,向调度员交付指令。

③工作三:检查叉车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如无问题,将叉车驶入车库,关闭电源。

(3)职责三做好叉车的保养和维护。

①工作一:实施设备的定期保养及定期维修计划。

②工作二:及时将设备质量信息向上级反馈。

③工作三:建立叉车检查记录和机械维修档案。

(4)工作依据:叉车安全作业细则,电瓶叉车打修竣工验收标准,运输部规章制度。

7.4.4工作责任

(1)对驾驶叉车时损坏的货物负责赔偿。

(2)对叉车的驾驶不当造成的损失负责。

7.4.5岗位要求

(1)业务知识:

①熟悉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法规;

②熟悉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要求;

③熟悉岗位作业标准、流程;

④熟悉内燃车和电瓶车构造、操作要领;

总务主管职业素质标准 篇5

一、具有从事总务管理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二、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认真

贯彻工厂的决议和决定;

三、了解总务科的各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管理业务知识和管理

实践;了解房产建筑、施工、测量、预算的基本知识;

四、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深入下层,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

群众的疾苦与需要,做好群众工作;

五、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劳动条件和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

六、懂得企业计划、生产、劳动人事、物资供应、营销、质量、安技、成本财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总务管理的关系;

七、掌握企业办公用品的需求规律和订购周期,了解订购厂家产

品质量、价格和信誉情况;

八、善于沟通上下级关系及处理员工福利投诉和解决问题能力;

九、身体健康,具有承受日常事务、员工投诉、埋怨的心理素质

和解决问题能力。

十、工作认真负责,廉洁奉公;

十一、懂得计算机知识;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篇6

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41号文

第一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臵、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 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臵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臵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 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 设臵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 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臵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第八条 位于边远地区、民办或特殊类别的高等职业学校,在设臵时,其办学规模及其相应的办学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职业发展标准 篇7

一、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实施要求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详细、明确, 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 前言

1. 课程性质

包括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主要支撑或促进作用, 以及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关系。

2. 课程设计理念

要体现校企合作,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关注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同时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 课程设计思路

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

(二)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文字表述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描述, 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三)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要体现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选取教学内容,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此处可以是教学项目、工作任务, 也可以是学习情境、子情境等, 据具体课程开发设计路径而定。要提炼知识要求、技能要求, 写清教学时数。

(四) 实施要求

1. 教材编写。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 考核与评价。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5. 其他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6. 课程标准论证意见, 组织论证会, 由行业企业专家评价课程标准, 写出论证意见。

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 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体部分。

职业概况是对职业基本情况的描述, 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内容。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基础知识是指本职业各等级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工作要求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 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 或是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工作内容是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 可以按种类划分, 也可以按照程序划分。技能要求是指完成每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技能。相关知识是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具备的知识。比重表包括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比重表。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每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比例;技能比重表反映各项工作内容在培训考核中所占比例。

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 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 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 对于开展国民教育, 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 促进就业, 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 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 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 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 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 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 在对其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具体化和典型化的基础上, 用来测量鉴定对象职业能力是否达标的试题或试题库。鉴定考核则是运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方式, 组织对鉴定对象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试。

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这一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 一方面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 另一方面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高职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 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功能及内容进行阐述, 探讨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否需要对接, 如何对接。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越来越引起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要进行三个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进行职业领域 (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的剖析与研究。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 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除了考虑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融合之外, 还必须制订各门课程的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只有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按照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组织实施教学, 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决定了课程标准应该以各高职院校为主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制订, 由学校负责实施。各示范高职院校 (骨干校) 在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 总结出各自的课程标准研制成果。加强校企合作, 围绕双证构建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不断深入, 双证书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只有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 跟随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需要、职业岗位变化, 兼顾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内涵, 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 2006 (8) .

吃的标准与“发展” 篇8

吃的标准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的标准问题。今天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共识就是现代化,但吃的现代化标准长期以来上上下下都认为不是土豆加牛肉就是牛奶加面包。原因很简单,标准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的。因此可以说,得富贵病是发展中国家绕不过的一个劫。放大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沿发达国家的道路来走,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正确,不被扣上限制发展的帽子。曾经读到一本讲食物链、生物圈的书。作者是美国人,该书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举的美索不达米亚居民因垦荒过度失去森林、畜牧业这种自然界报复人类的事例系统化,所以印象深刻。由此感到西方发展的代价太大。今天的情况是,发达国家一再强调要限制增长、保护环境,而我们却毫不含糊地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逻辑,你们发展了,却以环境为借口限制第三世界发展。于是乎该城市化,还得城市化,该普及轿车还得普及轿车。

针对西方现代化产生的问题,罗马俱乐部一九七二年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到了中国:

上一篇:个人的合伙协议书范本下一篇:化工装置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