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精选8篇)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满腔热血的我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2013届的毕业生。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在父母的影响和老师的教诲下,使我养成了真诚守信踏实的品质。在丰富多彩的大学,不断塑造和完善自我,力求把握机遇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新时代复合型的大学生。
我在学好各项专业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锻炼自己。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各项兴趣活动来培养我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磨练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假期进行勤工俭学,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使我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的同学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教导我为人要勤奋、尽责、善良、正直;而学校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在众多的竞争中我坦然自己并非最出众的,但我相信:凭着对事业的追求及扎实的专业功底,若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以务实的态度,挖掘自己的潜能,精益求精。再次衷心的感谢您审阅我的自荐信,我真诚的希望加入贵公司,我一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为贵公司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最后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教育目标。所以在课程设
计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要符合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要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 有利于因材施教;课程教学手段要服务于课程教学方法, 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理念, 开发并设计以工学结合为基本要求的、以项目驱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中, 要充分注重“教、学、做”的有机统一, 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确定课程整体结构, 因此, 课程设计思路就转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整体结构的确定思路。
2.1 课程目标的确定思路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确定就业岗位的能力目标 (顶层目标) , 并对该能力目标进行分解, 以确定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级能力目标) ;在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再对一级能力目标细化分解, 确定学习情境教育目标 (二级能力目标) ;再对二级能力目标按工作过程进行细化分解, 最终确定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从而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系统性。这个工作需要企业与学校合作完成, 发挥各方优势, 使培养目标符合岗位要求, 凸显课程的职业性。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1,2]
首先, 根据课程教育目标选择典型工作任务, 由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由于本课程还适用于相关专业, 因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同, 课程教育目标也不完全一样,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有一定差异, 从而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
然后,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将培养职业能力应实施的训练项目和完成任务所需知识融入和重组进新的教学内容中, 以典型任务为载体, 创设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 从而凸显课程的实践性。
2.3 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思路
课程的结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要符合其职业成长规律, 也就是说课程的结构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3 教学内容设计
基于大量细致深入的调研, 未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有四类: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机电设备检测、机
电设备管理以及机电设备营销。这些岗位均需要学生具有维修电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基于以上岗位能力的要求, 确定了《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育目标及其教学内容。
3.1 课程的教育目标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项目主线、任务引领的活动设计,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后续课程, 提高全面素质,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如图2所示:
3.2 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确定了课程教育目标, 以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为原则来选择课程的内容, 确保所选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 (2) 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声场岗位及设备维护、维修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3) 维修电工、工业自动化高技能人才等职业标准; (4) 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以上原则, 对职业能力进行分解, 有针对性的确定核心知识点、学习和训练的内容。
4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4.1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在确定了学习和训练的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进行梳理和排查, 找出一些能承载以上学习和训练内容的工作任务, 即:典型工作。这是重构教学内容的关键, 因为这些典型工作是实际工作向课程转换的纽带, 是实现能力需求向教学转化的桥梁。
4.2 学习情境设计构想[3,4]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依据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为依据, 重新整合、序化已确定的教学内容。将课程重构为七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各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学习情境总表如表1所示。
5 结束语
《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 在明确课程能力目标的基础上, 将学习任务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相结合, 在致力于探索和实施高职机电类专业基本能力训练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初步形成了“实用, 实践, 实效”的课程特色, 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H
摘要:本文从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 结合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对《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载体,学习情境,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孙剑.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 2004, 6 (6) :49~50.
[2]周茜, 徐亚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 24 (4) :113~116.
[3]饶蜀华, 梁颖, 邹涯梅, 等.《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5 (4) :4~4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鲍怀富(1955-),男,山东临邑人,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教授。(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33-02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建筑、纺织两大行业,面向济南、山东及周边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管理运行、操作和维修、门窗幕墙工程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设置了一个基础平台辐射四个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社会调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岗位群)的分析,构建了满足企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教学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满足企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包括两个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四个专业模块(建筑机电方向模块、纺织机电方向模块、门窗幕墙方向模块、机电技术应用模块)、两个拓展区域(专业选修拓展区域、公共选修拓展区域)。课程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2.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其形式上表现为三个阶段(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高技能+岗位技能训练)、三个层次(职业岗位分为技能型、技术型和技术管理综合型;职业技能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主干(技能训练、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创新大赛和社会锻炼)的特征。其内容上彰显了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相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突出了四个特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创新性);重视了四个重要环节(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突显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科学、实用和创新的特色。
3.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质量考核体系,如图4。该体系完整体现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创新性的提出重视过程考核和平时考核,考核方法不拘一格,把良好的道德品质、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熟练高超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发展创新的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
4.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图5所示,形式上表现为三条主线网络(学生—学院、教师—学院、社会和企业—学院),内容上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实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和平均工资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和实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理念,传承了教育教学规律,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有创新。该研究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果,希望该研究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也有一定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24).
[2]何应林.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1).
[3]杨金土.孟广平,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
1999,(10).
[4]李萱.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J].社会科学论坛,
2005,(6).
孟繁增,刘龙江,修学强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2)
摘要:本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流程和主要内容,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与动态调整的操作办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构建
0 引言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校企合作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紧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认真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2)够用为度原则。专业层面的“够用为度”,不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以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为切入点,形成彰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职业性原则。一方面,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
(4)特色发展原则。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图1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团队;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运行与评估反馈,实现不断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调整,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组建开发团队、人才需求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运行、评估与优化等内容。下面就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3.1 组建开发团队
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我院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整合的合力,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了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机电工程学院自陕西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聘请11位企业专家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聘请校外兼任教师4人,组成了17人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
3.2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我院采用调查问卷、访谈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主要对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国航天科技○六七基地165研究所、宝鸡秦川机床厂等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陕西作为一个国防工业大省,国防科技工业中的兵器、电子、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行业普遍缺乏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的特种设备及专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发组依据调研数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调整专业方向,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专业定位为“以电为主、以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能互补”,确定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修为专业核心岗位,以自动生产线运行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系统设计与技术改造为专业扩展岗位的职业岗位群。
3.3 进行职业分析
专业开发组依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结果,确定了32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1)专业特色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等几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为一体的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学科交叉性、融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对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如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评价与监控等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
(2)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
(3)行动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模型,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3.4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借鉴和扬弃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为课程开发方法、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来加以实施的一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其开发思路是:从调研实际工作任务集合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再到选取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通过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并排序等步骤加以开发实施。
3.4.1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和专业特色,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4.2 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先进制造业的工程特点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定位,依托军工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①依托以船舶第872厂为核心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校内外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②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将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③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文化素质培养、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进行科学排列,形成“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图2 “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4.3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和基本结构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之不局限于狭隘、单一工种的特定岗位上,而是综合考虑适岗、应变、创新、发展的职业行动综合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能与岗位和市场需求互动,突出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图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3.4.4 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倡导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学中按照“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具备课程相应的职业能力。其次,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图4 融“教、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3.5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学习领域课程的“排列组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院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了3部配套的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5.1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籍管理与毕业标准)、学分替代、编制说明等12个部分。
3.5.2 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
依据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拓展领域等六个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及“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
年”等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讲授课时为1537学时,实践课时为1342学时;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所占比重约为20%,专业基本学习领域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约所占70%;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约占10%;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课内总共146学分,公共拓展学习领域、素质教育拓展领域、军训合计16学分。
3.6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与动态调整
3.6.1 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1)整体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回答教什么、怎么教和按照什么顺序教等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构建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了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组建了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了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采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等评价指标。
(2)分项评价。①依据与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制定方案的依据、人才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个人职业发展、培养模式等评价指标;②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对目标的支撑作用、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支撑作用、职业素质结构、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证书对职业能力的体现度等评价指标;③课程与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时设置、课序设置、核心骨干课程定性、核心骨干课程描述、课程考核要求、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等评价指标;④实施与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支撑、师资配备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案等评价指标。
3.6.2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根据PDCA循环程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控制下,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顺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管理。在有序的循环运行过程中,依据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过程中,周而复始,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语
近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践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念,已从宏观开发层面深入到了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开发及课业设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一个开放的循环反馈系统,需要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教学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协调配合,需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使所建立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2009.[2]郝秀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系列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3.[3]张庆臣.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51.[4]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SGH0903022)作者简介:
姓名:孟繁增,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04,籍贯:河北任丘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 院长
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职业技术教育
姓名:刘龙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1,籍贯:陕西户县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机电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职业技术教育
姓名:修学强,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11,籍贯:河南南阳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机电工程学院 院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讲稿
2010-12-8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这里我向大家汇报的主题是:“三峡电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剖析汇报”。
1.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情况
(1)目前,三峡电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也是学院的骨干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建设专业,一直承担着为电力建设行业和区域经济企业培养机电技术专业骨干人才的重任。
(2)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基本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学院开设较早的专业,专业建设历史悠久、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多年来,随着电力建设行业和区域经济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生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教学水平高、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2.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1)形成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市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能力至上;专业建设必须重视人才的能力培养。
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们办学的核心要素。
特色创新。特色和创新是我们专业建设发展的动力。
(2)确定合理的专业定位目标
①专业建设定位:
依托葛洲坝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是我院的主管领导,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大量实习基地,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之一。
企业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是:学校与企业有天然的亲缘关系,走“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优于其他学校;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为行业和社会服务,生存发展空间较大。
对接三峡区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许多都集中在三峡区域。电力、化工、设备制造是宜昌的支柱行业。全通公司:是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涂镀板生产研发基地。
②人才培养定位:
(3)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成 “一条主线,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结构,即: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设置为三个层面,即
掌握基本技能(普通技工,课程设置层面:掌握电、焊、制图、基本操作技能);精通专项技能(高级技工,课程设置层面:掌握钳、车、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技能); 熟悉综合技能(技术能手,课程设置层面:掌握PLC、传感器、机电控制、机电设计综合技能)。
课程体系三个层面的理论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三个层面的实践学习领域
(4)完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3.专业建设的主要做法
(1)指导思想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2)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建更全面的实习的平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构建上,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为线索。
(4)教学方法上,项目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
一是强调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接轨,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这就要求课程教学的内容应作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的过程应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工作,教学的考核也应与企业的实践考核相结合。
二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调整。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教-学-做”成为一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程总体教学学时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内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的动手操作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且,课堂教学的模式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5)教学手段上,“教学做”一体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将课程的教学实施均在校内实训室内进行,教学模式采用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形式,突出“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重点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6)考核方式上,由重理论知识考核转变为重能力考核。
(7)条件建设上,大力培养双师团队,开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坚持不断外聘专家教学,打造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坚持采取多种手段,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满足条件优良、改革领先、特色鲜明的专业要求。
4.专业建设改革的部分特色
(1)课堂教学中,采用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实训教学中的顶岗实习
(3)校企合作的技能考核管理
1.考核在校所学理论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2.考核实践教学规定的相关毕业论文设计。
3.考核实习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课程改革有待深化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矿山机电一体化的创新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设备;应用
前言
作为矿山机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探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矿山机电设备的最终整体效果。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有机整合了控制功能、主功能与动力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微电子技术、智能软件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并非集中技术的简单相加。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信息、计算机、机械、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结合成最佳匹配系统。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械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军事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技术与机械系统的相结合,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研制总体上处于自发水平,然而,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的局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产品不能广泛推广,无法深入发展;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一发展阶段中,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外部技术基础。其中微型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阶段是其第三发展时期。微细加工技术、光学技术等渗透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支。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煤?V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一项最能够表现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研究国外的先进煤矿监控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自行研制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促进了我国监控系统技术的应用发展。例如煤炭科学总院研制开发的KJ95、KJ90系统,就对监控系统智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监控系统应用在矿生产中,经长期实践,在采煤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采煤机的典例就是成功研制出了电牵引采煤机。与传统液压牵引采煤机不同,电牵引采煤机具有更强的牵引力,采煤机下滑时,能够进行发电制动,有效节约了能源,可以在大倾角煤层进行牵引,可靠性好、效率高、动态特性良好、磨损小、维修量小。而且电牵引采煤机的传动结构十分简单,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三)在带式输送机方面的应用
我国重点实施煤矿生产项目,促进了在带式输送机方面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大功率、长距离的井下带式输送机产品、技术进步、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带式输送机有很多种类,在研发核心技术产品基础上,研制开发了PLC为核心的多种制动、软启动装置和可编程控制设备等。通过利用调速型液力耦合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等,确保驱动系统可以更有效开展工作。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方面的应用
煤矿机械的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平典例就是交直流全数字化提升机。有机结合滚筒、驱动的机械结构,应用在内装式提升机上,充分整合机械、通信、电力电子及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全数字化提升机应用总线方式,极大的实现了电器安装的简化,效果高度可靠,而且硬件配置简单,相互间的兼容功能很好。我国研制开发的全数字化提升机,应用双处理器组成核心系统部分,性能可靠、先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五)在支护设备中的应用
液压支架是煤矿采煤工作中应用的支护设备,目前正向电液控制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液压控制,形成定压双向邻架,能够降低并减去对顶板、支架产生的冲击荷载。应用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电液控制支架,不但能实现1架/3s的最快速度,还可检测支架的工作状态。乳化液泵是提供液压支护设备高压液体的装置,因此必须具备大流量供液能力及高压,还应结合用液量进行自行调控。我国研制开发的智能型乳化液泵站系统包括智能型乳化液泵站供液、自动配液系统两部分,可实现油箱、油位高度的自行检测,自主配液;还能进行乳化液浓度的在线自动检测、调节,一旦发现浓度不符合规定值,会发出声光警报;另外,具有定时反冲洗功能,控制、监督实际用液量,远程传输功能良好。
三、矿山机电一体化的创新
(一)创新产品造型
客户在选购产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产品外在形象,对产品造型加以创新,使其外观得以优化的同时而不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是产品造型创新的基本要求。要创造出新颖的产品造型,可以优先选择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方法,不仅设计成果可视,还能提高造型创新的效率。
(二)创新产品功能
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功能创新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功能创新和完善,这是对产品已有功能的扩充和延展,风险相当低,甚至可以忽略,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与技术就能实现产品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另一方面是从矿山开采的生产实际出发,根据需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使其功能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这一层面就需要企业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与技术,换个角度分析,也是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的较量,成功开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是企业快速、高效运转的强有力保障。
(三)创新产品结构
产品创新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结构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中进行结构创新,通常体现在物理机械结构、传动方式、动力装置以及周边设备的搭接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四)创新产品材料
产品材料方面的创新大体分为:一是研发用于产品制造的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材料等;二是选用刚度强、重量和体积都偏小,并且具有抗震性、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的材料。
(五)创新控制和传感
一方面,机电产品性能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如对执行机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控制;另一方面,传感技术和传感仪器也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传感器的检测技术进行创新,研发性能更加优良的传感器,甚至是供矿山开采的专用型传感器,都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胜法宝。当前,机电产品智能化尚处于低级阶段,加快微处理器的研发进度,使机电产品在模糊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是机电产品技术研发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化实施的过程, 需要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发展性原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机械制造业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 人们逐渐向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时代挺入。在此过程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革新, 传统制造工艺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在国民经济的推动下, 我国已进入生产制造的大国行列, 但是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却少之又少, 严重制约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肩负着综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之一。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以发展的角度看待教育, 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作出调整和优化, 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发展, 确保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和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性。
(二) 人本化原则。现代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应用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 其专业实践教学亦应作出动态调整, 具体而言, 就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要遵循人本化原则, 一切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的制定都需要以发展学生为核心, 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合作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进行教学体系设计, 例如完备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既需要掌握扎实的机械类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掌握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 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需要高职院校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培养的目标, 了解市场需求,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 进而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
(三) 系统性原则。目前, 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各环节实践教学的规划还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机电一体化专业涉及到多个教学内容, 包括电工技术、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等,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但是这些内容却缺少一种融合、渐进和衔接的关系, 实践教学也没有设定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 导致学生在实训完成之后仍然不知道机电一体化专业到底能做什么。假若构建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 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实训中完成一个零部件, 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将其组装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如此无疑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益处。除此之外, 部分高校缺少专业化的辅导团队, 教师的教学相互脱节, 甚至出现知识技能冲突的现象, 增加了学生的迷茫感。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引, 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完善的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该包括理论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以及职业素养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而言, 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是分不开的, 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还需要融入到职业技能培养当中, 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而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制定时, 要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 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专业方向掌握关键职业技能, 譬如CAD制图、机床加工、模具制作以及车工等。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主要依靠工作实践, 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提倡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刺激教学法等,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交流协作、调整自我, 以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培养他们一定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能力等。
(二) 完善教学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系统化开展的过程, 各部分教学需要紧密联系, 在统一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一是教师需要关注机械市场的动态变化, 了解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 并通过培训、自主学习等途径掌握这些技术和技能, 以此为依据对教学科目进行优化和调整, 进而传授给学生;二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同科目的教学教师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 知悉彼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定时定期开展专业内的研讨活动,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 并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穿插其他科目的内容, 形成学生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概念。为了进一步提升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效, 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研时间和空间, 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加强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的交流, 弥补他们之间的劣势和不足, 整合、利用校内教师资源,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团队。
(三) 优化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建设实训基地, 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这同时包括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环境方面,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寻求外围企业的合作, 共同打造实践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 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 合理规划校园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适度扩大实训厂房,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除了要加强相关教师的培训之外, 还需要加大科研管理, 在所处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下, 打造一支高素养、高技术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或社会上的优秀人才, 请他们定期到校开展培训指导活动, 凭借他们丰厚的工作经验解决学生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传授他们校园内学不到的知识, 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区域设立文化墙, 宣扬成功事例和优秀业绩, 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创造的效益,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刺激学生的主动参与行为。
三、结语
总之, 构建完善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特性的表现。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 各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 制定科学而详细的实施计划, 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逐步迈入了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时代。机电一体化以其独有的技术性、融合性被广泛应用机械行业, 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本文在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容作出论述的基础上, 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期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实效, 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类人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赵永成, 刘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王猛.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J].职教通讯, 201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3-01
机电一体化专业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许多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高强度的专业素质,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由于这类专业本身的培训要求较高,院校还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培养,而整个教学的时间却是十分有限的,导致当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加以及时的发现和改善,必然会使得整体的培养模式缺乏实际的效益,无法适应社会岗位职能的需求。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养内容没有切实的定位
高职院校习惯于集中培养学生的某类知识内容,对于相关的其他知识则不予重视,造成了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单一性,不能胜任社会岗位的多方面需求。而且,高职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内容没有准确的定位,其教学内容十分地繁多,能产生实际效用的却是很少,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不强。
2.专业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
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本身注重对于学生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且也要求教学课程应当为社会岗位的需求而制定。可是当前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化教育却是较为形式化的,教学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并且未曾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内容上,缺乏实质的专业技能。
3.学校专业与社会岗位的接轨十分差
如今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实际的开展层次却是十分低下的,双方仅仅依赖合同实现专业人员的对输,而实际的人才素质及能力则不加重视,并且院校并不会为这一岗位的专业适应性做充足的考虑,仅仅对学生进行习惯性的教学培训,其所打造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社会岗位更是简单地解决了人员缺乏的问题,并不要求学生具有超高的专业素质,导致许多的应用型人才无形中被埋没。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策略
1.科学制定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
为了培养最切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院校必须对岗位的职责及操作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准确考虑到专业人才所需要掌握的各项技能及理论知识,进而设置有效的教学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要适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学生本专业及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训,使他们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内容,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不同需求,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岗位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逐步形成一定健全的教育体系,全面保障社会力量的输出,促使院校的人才培育能力得到最高效的发展。
2.合理制定专业化的教学内容
在确定完善的教育体系后,院校有必要选择合适的专业化课程,根据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制定符合机电一体化需求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导需求,制定科学的必修课内容,然后将相关的其他电子机械知识调整为选修课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对应的岗位选择适当的选修课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拓展。此外,必修课的主导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多多给予学生锻炼的时间,全面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3.逐步开拓社会市场,加强与岗位的协调性
对口化的人才力量输出,首先需要院校与社会企业有着较强的联系,进而拉进双方的距离,使得高职院校切实了解到企业岗位的需求,并据此培养最合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也必须逐步加强与社会岗位的协调性,经过协商创设选择相应的培训基地,进而逐步开拓社会市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结束语
为了响应时代的需求,实现高强度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输出,高职院校必须着力于发现当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院校本身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进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新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2]张启敏.工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201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推荐阅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1-0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方案07-27
机电一体化专业剖析06-16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11-03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报告11-21
2024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10-20
机电一体化专业个人简历制作11-29
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作业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