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精选11篇)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1

1 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日解放日报的就业报告中显示:“在最近一个求职季中, 52.9%的应届生投递简历量达10份以上, 互联网成为应届生投简历最大渠道, 其中招聘网站渠道占67.6%, 超过招聘会现场渠道53.3%的比重。但调研中, 近三成应届生整个求职季都未获面试机会, 37.5%参与面试次数为1到5次。同时, 有63.6%的应届生放弃过面试机会, 最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及职位吸引力不足。其中, 华东地区高校应届生面试5到10次者居多, 人均面试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从就业专业分布比例上分析可以发现, “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录用成功率为最高, 录用比例可达35%。不相上下的, 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类”的应届毕业生, 录用比例为34.8%。就业有点冷门的专业则是“生物/医学/制药类”, 录用率仅为19.2%。同样不容乐观的是“文史法哲/教育/艺术类”应届毕业生, 其毕业人数最多, 就业率却仅为19.4%。

2 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许多毕业生对于自身方面定位不准确。一方面, 许多当代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只知道埋头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缺少实践锻炼的经验, 缺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形成了有学历没能力, 有文化没有水平的现象。另一方面,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自我认识不足, 择业期望值过高, 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 综合素质欠佳, 缺乏上岗前能证明自身职业能力的必须的资格证书。

2) 学校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不足。当代众多大学生都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内心又十分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致使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和作用的学生少之又少。一部分学生甚至质疑是否有必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并提出:“规划了能起多大作用?只是一项没有必要的作业。”在实现“考上大学”这一“人生目标”后, 许多学生就开始表现出缺失明确的奋斗目标, 心浮气躁、懒散堕落, 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的行为。尽管有一些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引认真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他们只是把这当作学习任务, 并没有将所作的规划努力付诸于行动, 或者不能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由此可知, 在规划职业生涯的事情上, 现在的大学生有着错误的感觉和不科学的认知, 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理解, 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深入的了解, 还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与从事何种工作的重大意义, 这些都会波及到大学生的就业及其未来的发展。

同样, 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各大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不够。许多大学的就业指导相关机构的工作很多仅仅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 提供必要的招聘信息、就业渠道和政策制度指导等常规性事务的工作层面上, 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缺少一定的研究, 对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过少, 导致很多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成写计划、找工作。虽然有一些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却依旧带有很浓的就业指导气息, 开展、设置的课程比较单一, 许多也只是停留于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政策的宣讲。而且, 当前我国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人员不但数目少, 而且他们的素质也是差距悬殊, 因此, 师资力量逐渐发展成一项制约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3) 高校广泛扩招, 使大学生大众化。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 按当年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 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 增幅高达48%。

2001年, 录取260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7年, 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 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 但是录取比例约为2:1。

2008年, 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 计划录取599万人, 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

2009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 比2008年减少3.8%, 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约750万人;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则比去年增长4%, 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29万人。在上述“一少一多”的情况下, 2009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 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到2011年已经到达72.35%。

高校的广泛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扩招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量, 市场消化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这就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4) 高校的教育革新不能顺应社会需求的潮流。众多学校在拟定大学生的教育发展规划和寻求办学思路时, 市场意识不强, 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 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够科学合理。伴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和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 众多新兴产业、新岗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可是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依旧十分落后, 停滞不前, 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盲目地开展热门专业, 导致学校出现不合理的专业结构;也有不少院校存在过细地划分专业, 设置的学科门类有限, 教学内容陈旧、枯燥,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改进的现象, 让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竞争优势和斗志。

其次, 就业指导工作较为落后, 有待改进。虽然现在, 我国很多学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但基本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众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被所介绍的就业形势, 传授的求职技巧、面试技巧, 推荐就业形势, 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等方面所限制, 不能科学合理地引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 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

3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3.1 高校毕业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 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首先, 对自我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积极消除盲目从众心理、不随波逐流。大学生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击退就业困难的第一步是正确而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合理地分析自我, 正确和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气质、性格、品格、能力等特征, 这不但对如何选择就业十分重要, 而且与良好的就业心理息息相关。同时, 当代各高校学生很有必要养成客观冷静地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评价自我的良好习惯, 学会全面地认识自身特点、优势以及缺陷和不足, 科学分析和合理地评价自我, 做到脚踏实地地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避免工作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避免择业时遇到到困难、遭受打击带来的不安和忧虑。

其次, 毕业生要积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制定科学合理的求职目标。毕业生应该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 降低自己就业的心理预期。舍弃一些自己原有的不合理的求职取向, 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互平衡。

最后, 高校毕业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主择业意识, 要保持自信心, 学会主动出击。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自信心,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正确对待应聘路上遭遇的挫折,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积极接受人才市场的多重选择。

3.2 各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积极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 合理认识和正确对待职业生涯规划

各学校要拥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课程加入学生教学体系中, 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不断努力改变和完善过去种种只是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必要的求职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常规性事务的工作层面上的作风已经是必不可少了, 应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突破口, 在职业指导工作方面, 不断开拓新思路、寻求新方法。构建和建立健全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有计划地帮助广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从新生入学起步, 直到毕业, 在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努力贯穿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系统地传授和训练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培养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教会他们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和个性特点, 结合社会未来的发展,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并最终找到一个能够发挥个人潜力, 具有发展空间的理想职业。”

3.3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一, 合理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和结构。政府有必要采取和实施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以减少甚至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平等的因素;深入进行人事、户籍等有关制度的改革, 给大学生求职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合理, 使就业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 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使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加速推动人才市场走向合理化, 鼓励或奖励大学毕业生为西部、偏远山区等基层、边远地区服务, 倡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第三, 采取有效手段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发展经济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政府应该加速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提供给大学毕业生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四, 政府应使用有效手段控制高校扩招。对高校的不断扩招进行有效地控制, 以防止大量的人才过度涌入市场, 减少职业竞争力。

3.4 积极改进高校教育模式, 培养适应型人才

依据大学生专业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现状, 积极改善各学校培养学生的方法, 增强大学生就业实力。同时, 各学校有必要积极调整对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 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的社会实用型人才。多方向、多渠道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掌握市场需求的动向, 与市场需求相接轨, 快捷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接触市场的机会, 提前感受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差异。积极提倡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跨专业学习,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增长大学生的见识, 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大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考研网.13年就业压力全面释放逾七成高校应届生尚未找到工作[J].解放日报.2013-2-27.

[2]百度文库.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J].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2-22.

[3]倪钢.林伟英.周海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学生工作课题阶段性成果.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自身因素浅析 篇2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难;应试教育;整体精神面貌;就业观念;求职技巧

引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啃老族”这样的字眼很是常见,全球的金融危机情况下,700万的高校毕业生,更是给就业相关部门甚至与整个社会出了一道难题:这么多的天之骄子,该如何实现就业呢?问题出现了,社会各界都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大学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以求毕业生们能够从自身角度找出就业难的原因,尽早尽快地实现就业。

一、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思想观念存在问题。

相信很多大学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告诉自己:终于可以跳出苦读的牢笼,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了。但是,每年的高考,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高考分数的高低,会直接决定着他们被录取的学校,也会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的命运。所以,升学率问题,一直都是初高中比较关注的问题,那么,既然关注这一问题,就要努力提升升学率,那如何提高升学率呢,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数阿!所以,初高中的学生们,其实还是生活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情况之下。高考结束后,不管结果怎样,学生们有的是解放了的感觉:“终于可以快乐地享受人生了”。而持有这样的信念,他们在大学里的想法和表现,也就不得而知了。

二、对各门专业不甚了解,导致专业缺乏适合性。

很多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对于要选择的专业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既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也不考虑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往往是家长或者老师,或者随便填个专业算了。这样的选择,就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埋下了隐患,很多学生进入大二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根本学不了那么难的课程。这样也就只能顺其自然,等到毕业的时候,因为学有不专,加上自己不感兴趣,选择其他行业,这样大学所学专业知识一点用不到,这样大学等与白上。

三、当代大学生精神的整体感觉是萎靡不振。

目前的大学生的精神萎靡不振是以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发愤苦读作参照的。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看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绝对相信祖国的明天越来越富裕和强大,更坚信自己能随着国家的崛起而水涨船高。现在的大学生可就不一样了,每天过的是无所事事的日子,有的人一提起现在的大学生,就会联想到这样的字眼:睡睡觉,吃吃饭,逛逛街,谈谈恋爱,踢踢足球,打打篮球,打打游戏……有没有理想?有,赚钱。怎么赚?不知道,毕了业到时候再说吧。有了这些“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他们在精神上萎靡不振也就不难理解了。 笔者认为,如果能从思想上能够让我们的大学生振作起来,从意识上重视起来,那么,离适合的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也就不远了。

四、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

80后,90后,这些有着时代背景的名词,被人们用一些负面的词汇形容着:“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味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当然,不可否认,这几代的学生们,总体上来讲,还是积极向上,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爱心的。但是,这些称谓的提出和传播,多多少少代表了当代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所以,整体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改变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对于解决就业难这个问题而言,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五、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

当代的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一般对于待遇要求都不低:工资1500元以上,能够缴纳五险一金;工作时间最好是朝九晚五,至少不能晚上加班;压力不要太大,否则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要有正常节假日,最好不要出差……总之,好的事情全部考虑到了,唯一没有考虑到的,就是自己能够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们虽然已经看到了祖国在经济上的繁荣,但总有个人财富与这种繁荣不相吻合的感觉,比如到处都是豪华宅区,但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发生在身边的大量腐败行为,更是不断地销蚀着他们对民主、法制社会的美好想像和期待。

六、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七、就业观念不当。

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

八、就业渠道不畅。

拋开学生的就业观念等一些主观因素而言,目前的就业渠道的不畅通,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大多数的毕业生来说,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而这些,对于我们700万的毕业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想尽办法尽量拓宽信息渠道,多找寻和解读一些有用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江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11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破解 篇3

摘要: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组织机构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谨就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积极主动地探索应对之策,以期改善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教育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07-02

一、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国家的部署,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高校积极深入研究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财力、人力、物力的保障。但最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的两难局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的一道特殊难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社会因素

1、供需矛盾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了突出的大难题,不断扩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向社会,势必会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现象。然而,就业矛盾并不单指大学生过剩,还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留在贫穷落后而且人才稀缺的地方,因此,就产生了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2、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包分配、包工作”就业体制,形成了由国家宏观调控、各地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就业制度改革还处在继续深化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如就业制度改革不配套、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很多误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过高要求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科设置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是按部就班地实行旧一套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要加强培养力度,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招,忽略了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最终只是培养了一批批整齐划

一、能力平庸的大学生。

2、学校开展就业教育投入不足,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课程,但在师资、设备、经费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相差甚远。从未进入社会锻炼的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对于毕业后的工作往往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而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主要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就业教育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政治思想辅导员,大多未经过系统的就业教育培训。即使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刻分析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这就使得部分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不知所措,无法正确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1、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过于拘谨、优柔寡断、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学习成绩优秀却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理论丰富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觉得用人单位都很挑剔,自己肯定不会被录用,面试的时候不敢主动推销自己,胆怯的心态溢于言表。尤其是家庭环境不好的同学,就更加乐观不起来,他们总是想象别人会瞧不起贫穷的自己,面对激烈的竞争,丧失了竞争的勇气,习惯于临阵退缩,因而失去了很多就业的好机会。

2、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把薪酬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甚至出现“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业观念以及“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存在严重的“城市倾向”,“白领倾向”,“金钱倾向”。

3、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毕业生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与社会、学校等参与相互补充而构成,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其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机构和学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客观调控,用人单位的配合支持,更有赖于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培养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形成各方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相互协调的合力,才能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宏观调控,积极引导,构建政府服务体系

政府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做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引导,调整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招生数量和专业分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应控制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此外还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对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整体流向进行控制,以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采取政策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鼓励部分毕业生到特定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如国家推出的“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政策,就开辟了一条为西部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在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要按照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要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缩小企事业单位之间待遇的差别,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单位工作,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

(二)提升素质,搭建平台,构建高校服务体系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使他们既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实践动手能力;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有组织管理和沟通协作能力;既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锤炼意志、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雏品质。在知识准备上,学校应当改变偏专业知识准备的倾向,相应地增加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知识准备;再如在能力准备上,学校在各级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时同等条件下应当鼓励以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提升大学生全方位就业能力准备。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及时清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保证,也即是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要建立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广大在校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为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服务、重点推荐五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市场化、全员化目标,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与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渠道多走访用人单位,创建和学校专业相关的实践就业基地,让学生平时多参与企业的实践,缩短与企业距离和要求。动员全校教师参与就业工作,建立招聘企业资料库。利用全校教师的人脉资源,动员教师每年联系2个招聘单位,将招聘单位的信息建立资料库,作为学生实践、就业的平台,这样可以大大锻炼学生、促进学生的就业。

3、完善自我,转变观念,构建自我提升体系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及早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通过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T”型人才,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强化创业意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当正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因势利导地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就业市场建立起密切联系,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现状,很多的人认为,自己在毕业之后根本就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很多的人会觉得,自己对于事业和未来的期望值,根本就和我们的预期相互背离的。大学生对于职业的要求高,很多人都会表现出好高骛远的心态,这种心态反而会让我们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确,其实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要懂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有在将心态摆正之后,才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们在摆正了心态之后,就不会一味的去追求那些高薪而又轻松的工作了,毕竟这种工作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到的,很多企业并不喜欢聘用那种毕业之后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所以作为大学生的你,首先应该要找一个地方先干着,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本文信息来源于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转载请注明。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改变那种浮躁的精神状态,其实作为一个真正找工作的大学生,最大的禁忌应该就是浮躁了。

求职也会涉及到个人简历制作的问题,现在的人都喜欢在网络上找工作,因为这种找工作的方式比较的方便,你只是需要在求职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再为自己制作一份简单的求职简历就可以了,让后你就可以选择批量投递简历的方式,如果你觉得这个工作好,就投递一份自己的简历,很快就能够看到回应了。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论文 篇5

如今正是知识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国家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在发展,高校在扩建,大学生在增多,加上09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我们作为即将就业的人当然很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析。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二月分析报告显示,上海成为毕业生签约率最高的省市,内蒙古排名第二,北京仅以23%的签约率列第四位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根据麦可思调查,现在毕业时的大学生就业率只有55.8%,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了87.5%。有这么大的就业率差距,就说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认识,所以在求职中不断地碰钉子,才逐渐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真实信息。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在51job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在2009年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09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销’”等类似的新闻。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群体。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能真正发射光芒。

3、有工作,却与农民工同酬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都是“千元档”,甚至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企业方面的原因

1.市场容量不足,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少

从国际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80% 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们中国中小企业太少,举一个例 子来讲: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有660万个;而中国13亿人,700 万个。所谓“僧多粥少”,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应该大力提倡 发展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近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失业、生存压力也就成为了近期备受关注的词汇。据今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再创记录,达2.1亿人。而在国内,裁员狂潮也在地产、金融等企业的带领下迅猛袭来。

3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2.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高校未组织学生就业培训,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据《市场报》2002年报道,江苏省大学本科生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月薪2000~2500元,机关事业单位是其理想中的工作单位,专科生则选择到企业工作,月薪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之间。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不相上下。对于近八成的用人单位来说大学生的期望仍然过高。

2.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就像一支润合剂,巧妙融洽应聘者与面试官之的关系。但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对大学生丧失信心。

3.考证存在盲目性

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导致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盲目地考证。

4.对企业不够了解

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应聘公司的相关背景和应聘职位的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无论对员工个人或 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作 者: 张莹 编著)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另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有过创业冲动的不少,但真正创业的人不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形 势 与

13室内设计(1)班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6

1 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多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盲从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个人主见, 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定向不太清楚。对选择用人单位通常不是凭自身的思考来判断, 而是依靠父母意愿、同学之言进行取舍, 人云亦云, 盲目攀比, 见异思迁, 容易受他人的影响。看到周围的同学准备考研, 自己也消磨时间看书、备战;看着别的同学考村官自己也报考;看到别人找工作参加招聘会, 自己也连忙做简历, 应聘工作;这些学生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他人的就业选择上, 在求职过程中盲目的攀比、跟随, 结果样样都参加, 样样都失败。最后一事无成, 后悔莫及。

1.2 期望过高和自卑心理

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踏春季节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现在,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而言, 也恰如诗人进入了春天的百花园一样, 怀抱着一种踌躇满志的心态。在择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以“天之骄子”自居,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不能认识社会职位的要求, 给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表现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有:脱离实际, 怕艰苦, 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 不切实际地挑选用人单位。对很多人而言, 自卑就像站在太阳底下的影子, 总是如影随形。一旦因为自卑而有了一个糟糕的自我形象, 就如同在黑暗中照镜子, 总感到这个世界对自己总是那么灰暗无光。表现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有:对自己缺乏自信, 过于拘谨, 缩手缩脚, 优柔寡断, 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 从而坐失良机;更有甚者, 悲观失望, 抑郁孤僻,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 不敢参与就业竞争。

1.3 焦虑心理和依赖心理

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压力, 增强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竞争的能力, 但过度的焦虑, 则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 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不少大学生在就业受挫后, 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心理具体表现为:毕业生在各种选择和诱惑面前无所适从;或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位, 急于求成;或幻想无需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而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因此, 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普遍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当代大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甚至是高分低能, 动手实践能力差, 思想上纯粹追求安稳, 往往不敢主动求职, 缺乏自信心和勇气, 在社会、学校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 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竞争, 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和家庭, 静候学校和家长的安排, 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1.4 害怕失败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害怕失败。特别是上门自荐、应聘面试, 总是忐忑不安, 害怕自己的一个疏忽会导致求职失败。部分女生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毕业生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旦失败降临, 部分学生就会表现出失落、不安、忧郁、无精打采, 甚至变得愤怒和不可理喻。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影响就业个体的身心健康, 而且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增加就业障碍。

2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毕业生心理问题如此突出, 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 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使他们能够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 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2.1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

择业观念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 但客观上很难实现。这样, 就要求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路。

a.树立“目标导向”就业理念

b.树立“我是普通劳动者”的就业理念

c.树立“基层工作, 大有作为”的就业理念

d.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

e.树立“行行可建功, 处处能立业”的就业理念

f.树立“适合自己的岗位就是最好的岗位”的就业理念

j.树立“立足现实、顺应潮流”的就业理念

h.克服“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要求苛刻、饥不择食”等择业倾向

2.2 做好充分的准备, 平静而自信地推销自己。

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要注意各种能力的培养。

如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只有这就是竞争力的最好体现。

总之,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要确定好适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竞争意识, 克服攀比、焦虑、依赖等心理, 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自负、从众、依赖等心理误区, 不仅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 提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 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5) .[1]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5) .

[2]汤颖.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14) .[2]汤颖.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14) .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因而大学生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对大学生中占有44%的女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分析和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将女性的理想角色定位于贤妻良母、贤内助。近年来观念有所改变,但传统观念并未从人们思想深处消灭,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期待。由于这种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长期存在,女大学生会更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于弱者,不敢积极进取,不愿参与激烈竞争。这直接影响到她们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只能从事教师、文秘、服务等行业。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以岗位不合适为由拒绝女大学生。

2.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适合女生的专业较集中于医学、语言、财经、艺术等,集中于师范院校。在人文科学师范类学校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而在理工科院校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在集中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就业比例极小,原因与女生的知识结构有直接关系。女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局限性确定了她们在求职中的劣势地位,造成在求职中女大学生无缘競争高级管理层和科技含量高的职位。只能聚集在第三产业技术含量低的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就业人数需求量每年正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专业结构隔离状况的加剧,使其就业处于不利地位。

3.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为了保障女性就业方面的相关权利和利益,颁布了《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并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空白。许多用人单位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认为招聘女大学生从经济上是很不合算的。他们以女大学生面临着工作之后很快要结婚、生子、女生事多、不能经常出差、比较麻烦等等原因拒绝招聘女生。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有关女性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还很弱。因此这种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很难实施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尴尬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身因素

1.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女大学生就业期望普遍比男同学高,固有的白领情结,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促使她们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的工作环境,向往福利好、待遇优的工作岗位。过高的就业期望使许多女大学生失去就业良机。

2.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晌

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男性和女性相比,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卑心理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对择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害怕碰钉子,害怕挫折、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在竞争中没有自信;过分依赖学校、家庭的帮助等等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困难重重。

3.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影晌

当今女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而女大学生虽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不亚于男生,但她们的知识结构却往往不及男生全面,知识面狭窄,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基础能力一般落后于男生。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使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担负起宣传责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抵制各种歧视女性的行为和现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大众媒体应利用其自身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改变“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倡导人人平等,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竟争环境。

(二)高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实行“因性(别)施教”,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具有女性特色,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给女大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拓宽知识面的渠道;多给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抓好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四自”教育,营造女生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致用”的特点,开设适合女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实习和实践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职业训练和工作岗位实践,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合女性实际,改革女性工作体制

为使女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真正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改革女性工作体制。我国可效仿发达国家,在立法、决策时考虑女性的特殊需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女性就业的工作体制,如实行阶段性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

第一,阶段性工作制。阶段性工作不同于阶段性就业,是指女性在其职业生涯中,因生育、抚养子女、照顾亲属、就学或参加其他没有报酬的活动而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要保留女性返回工作岗位的权利,也就是多给女性享有在特殊时期“放长假”的权利。但因为它保留了工作岗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灵活性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试点进行。

第二,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是指女性如果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等原因不能参加全日制工作,可以选择日工作时间短的工作岗位,如半天工作,半天在家。弹性工作的工资要相应低于全日制岗位,但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应当有保障。

(四)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从“掌舵”转为“划桨”,加强对女学生个体研究和职业策划。建立“立体式”就业指导组织网络体系,重视就业工作的机构、队伍和学科建设。首先,就业部门每年对人才市场要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情况,及时提出人才需求预测方案和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建议,指导学生选择职业,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产品的畅销或滞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极大。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女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次,通过给女大学生讲解女性面试成功技巧、就业心态的调适、网上就业咨询等形式的服务,有选择、有针对、有目标、有意识地拓宽女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军.社会转型期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71-73.

[2]李文喜,李红光.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14.

[3]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1):

71-73.

[4]吴兆书.浅析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J].才智,2011,(29):216.

[5]钱艳芬.后危机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兼谈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1):42-45.

[6]谢作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260-261.

[7]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58-61.

[8]许子姝.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144.

[9]崔艳萍.论就业保障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11(5):87-88.

[10]肖华,邱冠文,刘桂娥,安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10):143-144.

[11]常大治.从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0,(4):60.

[12]常大治.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上)):3-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子课题(编号:10-XY01002);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P2012q106)。

作者简介:常大治(197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科长,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篇8

(三)学校: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研报告 篇9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中央到地方,从有关部门到社会各方,都在齐心协力,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国家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限制和束缚,着重建立起允许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就业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建功立业,加快完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体系。如近年来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等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空间。

尽管如此,还要看到当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跨过就业这道“坎”,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促进、大力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尤其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更应该承担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指导服务。

虽然我国教育现在已经逐步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认识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还是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以至于很多人大学毕业了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很快的融入到工作中,有好高骛远的思想,心里落差比较大,说白了就是学习期间缺少锻炼的机会,仅有理论知识,纸上谈兵的技巧,对自己定位不准;如今不缺少岗位,而是缺少能够胜任工作的员工。大学生本身的心理障碍也给大学生就业难增加了难度,克服大学生本身的心理障碍,是实现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人作为县一级人社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根据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县地方上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县是贫困县,所以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还是交通都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地方上吸引大学生回乡工作环境欠佳;其次,缺少规模以上经营性的企业,缺少科技创新发展型的企业;第三,缺少针对大学生回乡的相关优惠帮扶政策,应该定期以各种方式组织发布招聘会或者招聘公告,如:可以通过权威媒体,报纸,网络等平台发布招聘会信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牵头部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包括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让他们以会员的形式参入进来,定期举办招聘会。一来可以更好的了解跟踪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来更加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以及加强监督和管理作用;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有偿及无偿技术培训服务,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虽然我县地处偏远山区,但未来发展的前景非常好,空间非常大,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搞好环境评估工作的前提下有很好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这些都是我县的优势所在;那么在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大学生毕业回乡工作,这样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也解决了地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回乡工作;为那些有自主创业热情的毕业生提供咨询,开辟绿色通道,对那些经过评估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创业创意提供资金帮扶渠道服务。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10

1.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定位不准

大学生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原因在于眼高手低、自我认识不清。面对众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大多数毕业生都有一种焦急、无奈和迷惘的心态。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都会花时间、精力主动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在求职的整个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校期间屡次面试失败,甚至在离校毕业后面对诸多选择,权衡利弊,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其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岗位感觉无所适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找不到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单位。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主要是前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由此可见,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没有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但会导致毕业生择业的盲从和失败,更重要的是将影响到个人今后事业的发展和人生前途。所以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无论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2.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主要问题集中在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首先,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太过片面,造成了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其次,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脱节,体现在教材和教学模式上的落伍。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较大距离,不能很好地匹配岗位,也就造成了就业困难。最后,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不系统,也不科学;同时还存在着形式单一,以及有效时间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的成功率。

3.劳动岗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要面临与失业人员、农业转非农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大批人员的激烈竞争,这些人员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就业岗位。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的与日俱增,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劳动力供应过剩的局面在我国是长期存在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些因素构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背景。

二、 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决措施

1.大学生需要加强自我认知

如何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首先对自己的认识要客观,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不能胜任什么。其次,对当前的就业大背景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寻求就业的过程中,对自身要有客观的认识,也要对求职就业做长远的打算。从而在求职过程中能有的放矢,更好地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充分调理好自身的知识结构

充分调整好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学到的知识归纳总结,重新调理,让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是用人单位对岗位的重要要求,是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也是求职人员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掌握更多的知识只是找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他们还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中摸索出正确的方法,使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挑战。

3.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

毕业后,大学生将面对复杂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想要立足,需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物质,更需要的是他们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但现实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没能对自身的职业方向做出正确的定位,对自己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显得很迷茫。许多毕业生不会去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在选择单位时常常过分看重单位的名气、待遇等。所以说,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认清自身定位,根据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有计划地列出时间表,避免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4.积极开展学生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使教学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接轨。在教育上需要不断地变革,为市场服务,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专业设置等方面也要跟得上市场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有效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可以寻求对路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沟通能力上也要加强,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下工夫,并通过课程和实习的结合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摸索,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要客观地认识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心态上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只要有利于发掘自身潜力和发展职业生涯,就不要纠结于高起点与低起点。

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相信自己,努力培养自身方方面面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之检视 篇11

1.1 面临结构性就业的难题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当前, 国内经济基础还不够稳固, 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多数新增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层次下降, 薪酬、福利也随之减少, 而非正规就业的岗位比重不断增加, 真正适合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却严重不足。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偏少, 就业岗位的供给与经济的增长没有同步发展。

1.2 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可以划分为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户口歧视、履历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健康歧视、身份歧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姓氏歧视等”[1]。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除了一般的性别、相貌、身体、户籍等歧视外, 还存在诸如学历、经验、校别等歧视。除依据知识、能力、素质等因素的区别对待外, 其他不正当的差别对待都构成了就业歧视。据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74%的求职者遭遇过就业歧视。在接受调查的111家企业中, 51%的企业曾因性别、年龄、相貌、地域等因素拒绝过应聘者, 如果有歧视, 75%的企业不会告诉求职者真实的原因[2]。另据2008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公布的《首都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在北京地区14所高校进行的调查中, 31.67%的学生遭遇过相貌歧视, 28.61%的学生遭遇过学历歧视, 21.39%的学生遭遇过身高歧视, 其中性别歧视比例最高, 77.60%的女生表示有过性别歧视经历[3]。

1.3 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攀升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离校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一种情况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无业可就;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在就业地域、工作单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期望值过高, 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 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值得注意的是, 在大学生毕业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经出现, 且人数越来越多。

1.4 部分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难以适应社会要求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窘境是:一方面, 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 有些行业甚至出现严重短缺现象;另一方面, 大学生及其家长一直在抱怨就业太难。

1.5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逐步加大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 全国就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数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今后几年, 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员约为2 500万人, 而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 100万人, 因此每年约有1 400万人无法充分就业。在此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愈发突出。

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学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众说纷纭。如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认为:“从宏观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 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 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从体制来看,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有错, 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 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他还提出:“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维护公平竞争才是根本。”[4]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的就业岗位不够充分;二是就业的服务系统还有待完善;三是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观念需要改变;四是我国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还不够对口, 适应性不强。”[5]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原因, 可以概括为:第一是就业机会缺乏, 这是主要的大局问题;第二是用人制度不健全, 尤其是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要改进用人制度, 强化能者优先、发展优先的原则, 使各单位都具有为了发展而使用能者的动力, 排除非能力因素的干扰, 这两个原因都与政府有关。”[6]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反常的社会困境, 主要症结在于内外两方面:高等教育体制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 而就业市场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7]

综前所述, 对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不同观点主要有3种:第一, 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因于高校的盲目扩招;第二,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结构的现实写照与必然结果。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 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很大比重, 对低端人才需求旺盛, 学历较低者容易就业, 而对较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旺盛, 较高学历者反而难以就业;第三, 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归因于政府的政策不完善, 表现为政府非但没有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案, 反而将就业工作的责任完全推给市场等。笔者认为, 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为结构性就业困难、体制性就业困难和摩擦性就业困难。

2.1 结构性就业困难

结构性就业困难指由于劳动力地区性结构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8]。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地域结构性困难。从大学生就业地域分布来看, 东部沿海城市、省会等中心城市就业压力较大, 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小。同时, 城市和农村也存在严重的地域结构性困难;二是专业结构就业困难。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财会以及一些理工科的专业就业较好, 而人文社科类如哲学、法学等专业就业困难;三是学历层次结构性困难。研究生、本科生就业情况较好, 而高职高专就业受限。对于生源而言, 来自“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毕业生较省级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好;四是性别就业困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 女性比男性就业困难;五是观念性结构困难。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 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头衔被换上“普通劳动者”的标签,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现今工作环境出现强烈反差。

2.2 体制性就业困难

体制性就业困难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而引起的失业现象。目前大学毕业生中体制性就业困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区域、职业分割以及经验分割, 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市场的冲突等。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阻碍了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地区分割不仅不利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市场调节, 为一些就业“寻租”创造了条件;职业分割影响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 阻碍人才培养的全面化, 不利于人才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 全国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相对齐全, 而非国有企业和其他单位迟迟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这不仅阻碍了不同性质单位人才的流动, 也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选择。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相互作用, 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

2.3 摩擦性就业困难

摩擦性就业困难一般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充分或者不对称, 导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堵塞, 大学生获得的信息以及用人单位所拥有的信息都出现不对称现象, 从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 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错综复杂, 除了诸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失灵)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城市化等一般性影响因素, 即导致就业问题出现的普遍因素外, 还包括特殊性影响因素, 即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的特有因素和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影响因素。例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特定的劳动力市场,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隔, 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直视的问题, 要采取多元措施予以应对破解。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是理性考量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情梳理成因, 以期寻求破解难题之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歧视,结构性就业

参考文献

[1]娄耀雄.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6 (3) :63-67.

[2]刘增辉.就业歧视, 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J].教育与职业, 2007 (1) :33-35.

[3]尹玲珑.大学生就业调查:近八成女生求职遭歧视[N].北京青年报, 2008-05-13.

[4]李慧.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难[N].光明日报, 2007-01-17.

[5]杨凯.大学生培养也要“适销对路”[N].人民日报, 2008-03-11.

[6]林海.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谈大学生就业[EB/OL].http://2008.163.com/08/0306/23/46D07E6800742437.html.

[7]唐钧.大学生就业难是反常的社会困境[N].广州日报, 2006-06-19.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经销商政策下一篇: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