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制度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制度(精选7篇)

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制度 篇1

1、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评审,确保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3、职责

1)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预案评审活动。

2)安全员负责组织准备预案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整改措施跟踪检查的组织和报告工作。

3)公司各部门负责组织、准备并提供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落实评审提出的整改措施。

4、工作程序

1)预案评审活动以召开“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参与会议的范围可包括公司全体人员。

2)评审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当公司内部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重大事故时,安全办可决定临时召开预案评审会议。

3)预案评审的范围可涉及到公司的所有作业活动或者其中部分活动。4)预案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A、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B、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C、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D、应急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E、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F、预防事故的措施; G、事故的处理; H、抢险、抢修; I、现场医疗救护; J、紧急安全疏散; K、社会支援。

根据需要可以对其中的单项内容进行评审。

5)安全员负责收集预案评审资料,提出预案评审会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报安全负责人审核。

6)办公室根据议题需要,确定预案评审会议的议程、时间。

7)安全负责人主持预案评审会议,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提出整改措施或建议。

8)安全员负责预案评审会议的记录及评审报告的编制。

9)各部门接到评审报告后,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整改措施,视需要按规定修改有关文件。

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制度 篇2

总体来看, 目前针对电力事故应急预案的研究大多是关注建立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 或者对现有的预案进行比较, 但对应急预案评估研究较少。有的研究给出了应急预案进行检验的内容, 包括系统的完整性, 报警系统、信息的传递速度及合作质量, 应急反应系统的质量, 外部机构合作、外部人力和物力的提供情况, 实施保护和补救措施的速度, 事件的监控, 应急人员、管理机构和当地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 但是并没有针对各项内容的具体阐述, 并分析如何依此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有的研究借鉴项目管理中的网络计划图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其结果直观, 但评估过程涉及绘制网络图和相关计算, 较为复杂, 难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针对目前应急预案评估研究的存在问题, 笔者提出2 方面的思路:

一方面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情况下, 须从2 个方面来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一是在应急预案制定后、实施前对其制定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称为应急预案的前评估;二是在应急预案实施后, 借鉴项目管理中后评估的理论对其进行评估, 称为对应急预案的后评估。

另一方面要寻求一套清晰、简便的应急预案评估方法。选择的评估方法既要直观, 又要科学、全面, 更为重要的是, 去除繁杂的计算, 能够易为人所接受。例如应用模糊评价法和物元分析法构建应急预案评估模型, 通过关联计算得出预案的评估等级。

指标体系

应急预案前评估

应急预案的前评估是考查一个制定完毕的应急预案, 即在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及实施前进行的评估, 重点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要素内容予以关注。应急预案前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应急预案制定的可操作性, 从而减少在实施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带来的损失。目前, 国内通常采用演练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应急预案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评估。但是演练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成本花销巨大, 盲目地开展演练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在演练前确保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将应急前的理论评估和演练相结合, 效果会更加明显。

在应急预案实施前对其进行评估, 主要是从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构成要素和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估。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都会影响到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因此进行应急预案前评估, 必须明确建立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多级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是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应急预案构成要素的完备性、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同时在一级指标下面又建立二级和三级指标, 整个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应急预案后评估

应急预案后评估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评估形式。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 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看作是一个项目的实施, 只是触发条件不确定。因此可以借鉴项目管理中后评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应急预案实施的后评估中来。应急预案实施的后评估主要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2 个方面进行评估, 对应急预案进行后评估主要是根据表2 的指标体系。

各评估指标的意义包括2 个方面:

1. 过程评估。

一是应急启动的快速性。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根据事故类型和发生地点, 应急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相关部门要迅速出动, 如果延迟可能造成事件范围扩大、级别升高, 从而影响处置效果。

二是操作过程逻辑关系明确。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是多个方案的组合, 操作过程具有逻辑性是指各个步骤之间衔接及时, 各个责任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信息, 并能迅速反应采取行动, 不因信息滞后或者反应迟钝导致事态恶化。

三是相关人员责任的明确。在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 每个应对者的职责是明确的, 参与者应当实时明确自身的责任, 否则会影响预案实施的效果。

四是资源的充分性。资源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保障, 如果当地的资源布局不足则必定会影响实施的效果, 需要反馈回应急预案的制定中重新评估资源的布局并进行调整。

五是资源调动的快速和灵活。应对运送资源的保障能力进行评估, 如果运送不及时则需要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调度指令传递过程中断或者交通事件引起的, 还是应急服务点的设置不合理, 可以将存在的问题从后评估反馈回应急预案的制定中进行修正。

六是方案调整控制的灵活性。如果在应对过程中某突发事件引发了其他类别的事件, 应对过程转换的是否及时也能说明应急预案制定的情况, 如果不能及时应对, 则证明制定的应急预案灵活性较差, 需要进行加强。

2. 实施效果评估。

一是时间消耗因素:应注重对各部门人员到达事故地点的快速性进行评估, 应急响应时间越短, 预案实施效果越好。

二是人员损失因素:受伤或死亡人数越少, 证明预案实施效果越好,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而应急预案则可以尽可能地挽救受到威胁的人们, 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是经济损失因素:预案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越大, 实施效果越好。实施应急预案一方面能有效遏制事件的继续发展, 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事态发展之初进行应对可以节约消耗的资源, 以便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是社会影响因素:突发事件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电力中断) , 而应急预案则要尽可能地消除这些影响, 比如应急预案通过实施以及宣传作用可以消除群众的恐慌, 稳定社会, 这样就达到了减少损失的目的。

五是运输及保障因素: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实施效果越好。

将应急预案的前评估和后评估相结合, 后评估的结论反馈到前评估中, 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 是由于应急体系的不合理导致实施过程出现停滞, 还是由于前期资源布局不足造成资源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为应急预案实施后修正提供一定的参考。

应急预案评估

评估方法

应急预案评估课题组在研究国内外应急预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物元分析法的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方法, 首先构建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 然后建立物元分析法预案评估模型, 并通过相应案例验证其可行性, 最后设计基于物元分析法的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软件系统, 为其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在物元分析中, 把事物、特征和量值这个有序三元组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 记为:R= (P, C, V) , 其中P表示事物;C表示事物的特征 (能表示事物的性质、功能、行为状态以及事物间的关系等都是事物的特征) ;V表示特征的量值。在应急预案评估体系中, P为预案评估结果的等级, 分别对应“不合格”“合格”“良”“优”;C则表示各评估指标 (共5 个指标, 见表2 中的实施效果评估指标) 的等级特征;V为各评估指标的取值范围。通过关联度的大小表示待评估预案符合标准对象的程度, 关联度越大, 符合程度越高, 应急预案就越接近于该等级。

评估系统

课题组开发了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电力建设项目应急预案评估系统, 评估系统界面及计算结果界面如图1、图2 所示。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问题分析 篇3

摘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能够帮助企业在出现一些环境事件或者是突发环境事件时,按照企业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处理,在降低企业损失的同时,减小企业环境事件对社会以及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订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预案需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系统性,通常包括情景、客体、主体、目标、措施和方法六个要素。预案管理以对信息的分析作为基础,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突发情况进行预测,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识别,并且根据预测的威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未来一旦预测的威胁发生,就可以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行动,并且根据威胁发展事态随时调整应急方案,达到控制威胁事态发展的目的。

一、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很多企业不重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甚至于将应急预案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相混淆,而且处理方法主要侧重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应急,对于环境应急预案则是比较疏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处置方式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同时,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也趋于形式化,没有了解应急预案编制的真正目的,将应急预案停留在文件层面,没有真正落实贯彻到位,如有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件的处理将趋于无序。如:厂区的排水管网是控制环境事态向外蔓延的主要线路,而很多企业的厂区相应管理人员却并不清楚厂区管网分布,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若不清楚厂区排水管网出口位置,排水匝道没法控制,将导致大量污废水向外泄漏,造成环境事故。

2、编写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现阶段很多企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非常熟悉,但是技术水平并不高,而且经验也不丰富,不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思想也受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思想的束缚。除此之外,企业委托的相关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水平也不高,不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生产装置的风险等级,甚至有的评价机构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应急预案只是流于形式。

3、预案编制人员对企业的辅导不够

目前,许多企业委托相应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但预案编制完成后,并未对企业进行相应应急预案相应知识的普及和贯彻,企业停留在“完成上级任务”的观念上,对突发环境事件对自身及社会的影响认识不够。机构停留在“为完成报告而编制报告”的层面上,而不是“为辅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环境应急管理而编制报告”。

4、預警和应急分级响应措施不明确

对于企业而言,有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分级,这一问题涉及到了企业和政府预案相衔接问题。现阶段企业往往只有预警分级,却没有响应的预警响应措施,只有应急响应分级,却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分级响应措施,尤其是一些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以上这些问题在企业当中普遍存在。

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分析

企业层面的环境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3个环节:其一是明确分工,预案应明确规定各部门或人员的职责、任务、权限,使各部门在紧急状态时能迅速、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其二是明确处置程序,即明确规定现场处置环境事件时的工作程序,包括处置力量集合、装备器材的使用、安全防护、现场污染控制等;其三是应急物资的贮备,应对企业贮备的应急物资种类、数量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因事件风险类型与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报警与报告程序、指挥和各应急功能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测和评估、污染控制、现场救护与疏散、应急结束与环境功能恢复、应急物资与技术准备等。所有的应急功能都要明确“做什么”、“如何做”和“谁来做”。具体地说,企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

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企业的环境应急工作原则要反映应急处置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如“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控制”、“快速反应”、“依法办事”等。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安全、环境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应是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主旨。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预案应明确企业应急指挥体系及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职责。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如果职责分工不明确,势必会形成互相推诿、扯皮的局面,影响应急处置目标的实现和处置效率。职责明确,就是要将紧急事件的决策指挥、污染控制、应急监测、安全警戒、人员救护、疏散转移、内外部联络、综合协调、物资供应、污染消除及预案修编等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部门或科学、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在紧急状态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事件救援现场复杂多变,但一般应急指挥应按照下列程序展开工作。

第一对现场的灾情进行分析。相关专业人员、专家应该在现场总指挥的安排下,从现场污染情况出发,对周围的人员分布、环境以及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判断。

第二根据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救援预案。现场的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员要在现场总指挥的指导下仔细研究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污染范围以及污染程度,考虑现场救援力量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预案,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以外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以外情况出现的应急对策。

第三对各个救援队伍的任务以及目标进行明确,并且将任务落实到各个救援队伍。

第四对救援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对各个救援队伍的应急行动进行协调,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第五宣布救援结束。现场总指挥要仔细分析环境检测数据,做到到现场污染的可控程度进行有效判断,救援行动结束之后,宣布救援行动结束。

3、预防与预警

企业应在环境风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潜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规模、途径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作出基本的分析判断,确定预防工作重点,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此外,企业还应提出长效的隐患排查与监控机制。预警分级、发布或者解除程序亦应作出具体规定。

4、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后,企业各应急部门应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快速地展开救援行动,包括信息报送(向企业内部人员、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及专业环保公司报警)、应急响应人员集结、现场污染控制、现场人员救护、紧急疏散与安置、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消除、现场洗消等。只有经过培训和指定的人员方可参加现场应急响应行动。

现场污染控制一定要对症下药,如:氯气泄漏与氨气泄漏的处置方法不同;废水超标排放与消防水携带污染物排放的处置程序各异;同一种污染物,不同的企业因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应急资源的不同所采用处置方法有差异等等。

环境应急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必须对污染物的扩散势态和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不仅是控制污染、制定清污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划分应急工作区域,确保现场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对周围公众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5、应急结束

当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已经得到控制、污染源已经消除,现场环境的污染物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符合有关环境标准,未出现新的污染时,总指挥经专家组同意并得到相关授权后可以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6、应急保障

进行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贮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在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总结 篇4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

总 结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文)文件精神,我矿于2017年 3月26日上午9时20分举行了+290m集中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应急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评估如下:

第一节 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形成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使矿井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方法,检验作业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提高矿井的减灾、防灾和抗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第二节 演练策划

一、演练项目: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演练负责人:矿长(总指挥)。

三、组织单位:安全科、调度指挥中心

四、演练时间:2017年3月26日9∶20-11∶30。

五、突出事故地点:+290m集中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

六、参演人员:矿长、总工程师、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安全科、通风科、掘进班组部

分人员、供应科、综合办公室组成。

七、模拟经过: +290m集中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放炮作业,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放炮员在+265m起爆硐室躲避,其它人员到各自警戒点执行警戒,放炮后有人发现碛头有水源往下流,且涌水量很大,并有不断增加趋势,经判断分析为掘进工作面爆破引起突水事故。

八、控制人员:在总指挥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向应急救援演练人员传达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应急救援演练过程按计划进行。

九、评估人员:评估小组人员在评估组长的带领下,全程监控演练过程,记录、评估井下、地面参演单位报警、待救、自救、指挥、调度、处警等情况。

第三节 演练成功的经验

一、公司、矿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督导实战,演练效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为做好本次演练工作,矿级安全管理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安全矿长为副组长、其他矿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并对演练方案进行了审查。同时,矿在演练前进行了模拟推演和预演,确保了本次演练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演练过程中,地面及井下沉着指挥,思路清晰、指挥果断、指挥得当,演练接近实战性,整个参演单位及参演人员

紧张有序,此次演练效果明显。

二、演练目的明确,计划方案较为详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采用 +290m集中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突水事故作为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方案的可行性,检验事故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改进;同时查找参演人员、应急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协作人员在面对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存在的问题。

三、演练指挥得当,各类保障系统准备完善。演练需要的通讯系统完善,未发生通讯故障,排水系统在接到应急命令后能够迅速准备好排水工作,救援物资准备充分、及时。

四、参演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演练。

从3月26日上午9∶20演练开始,11∶30演练结束,时历2小时,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演练指挥忙而不乱,演练现场环境基本逼真,安全保证基本到位,演练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评估人员根据演练情况分组开展了观摩记录。

第四节 演练评估

经井下演练现场和地面调度检验评估,本次 +290m集中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应急演练的现场组织,汇报、报警、接警、处警、集结、应急指挥、应急逃生和疏散及演练人员的表演等演练内容,评估情况如下:

一、演练目的

演练目的明确,实施计划科学,演练过程合理。

二、演练总体情况

演练目标设置符合实际情况,主要以最短时间内救出危险区域被困人员为主要目的,本次演练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演练过程评估情况

(一)预案编制情况

1、演练方案贯彻学习时间仓促。场景模拟尚不够紧贴实际,重要区域处理没有编制。

2、场景模拟设计与事故发生演练预案有差别,缺少针对性,对事故的侦察设计考虑不全,有待下一步改进。

(一)预警情况

在发生灾害情况后,能够按照事故汇报程序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确保了灾害预警信息快速传达的基本要求。在接到应急响应命令后能够迅速向应急关键人员发出信号。

(二)应急响应动员

1、接到应急响应后,人员能够及时到达制定地点待命。

2、后勤辅助人员能够迅速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3、警戒人员在接到响应后能在部门领导带领下向需要警戒部位进行集结,并快速布置。

4、各小组负责人能够按要求实施响应。

(三)指挥和协调

1、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能够迅速成立,选址合理,但缺少明显标志。

2、各级响应迅速,指挥体系符合要求。

3、现场指挥部建立位置能够满足救援要求,并能够与救援总指挥部联系,信息沟通畅通。

(四)事故处置

1、应急响应人员能够对事故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在快速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为应急赢得了关键时间。

2、应急人员、参演队伍对发生事故没有向紧急通知附近受威胁人员。

3、应急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置方案记录不完善。

(五)参演人员表现

参与人员的表现大致符合演练现场情况,但存在以下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措施表现:没有考虑特殊灾害情况下的应急避灾措施。

2、保障组人员表现:警戒按规定现场警戒出动迅速,现场警戒情况没有及时向指挥中心进行汇报。各类保障措施按计划落实,但没有向总指挥部汇报落实情况。下井人员统计核查速度慢,反馈信息速度较慢。

3、联络组人员表现:现场联络信息、调度指挥信息、反馈信息记录不全;总指挥下达的部分调度指挥信息未及时传达;对各类保障措施、警戒情况等工作落实与撤除没有确认回报信息,对演习过程缺少信息反馈;

4、参演习单位和人员表现:部分参演人员对本次演习不够重视,准备不足,安排不细。参演人员没有按计划落实演习工作,使得本次演戏部分救护工作没有得到检验。

5、现场人员表现:各参演人员没有按实际遇险情况落实

灾情汇报及遇险自救互救;地面救援人员、警戒人员及逃生人员演练表情不投入,没有体现出重大事故情况下的紧迫感表情。

(六)现场恢复

演练结束后,演练地点能够迅速恢复施工,但调度指挥人员没有及时将演练结束、警戒撤除信息传达到相关地点、人员。

四、演练总体评估

经过此次事故应急避险演练的检验,矿井供电系统,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是可靠的,矿井在防灾、抗灾、救灾应变的安全知识达到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本次演练,各参演单位、应急人员能够及时按计划进行响应,顺利完成了本次应急演练的各项任务,基本达到了演练预期目标,在演练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措施

通过观摩本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评估人员发现本次演练存在以下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整改建议措施。

一、演练方案内容编制还应完善,贯彻学习时间仓促,各参演单位不够重视,准备不足。

整改建议措施:组织单位在《演练方案》设计上,应进一步丰富细化情景设置,提高应急演练质量,方案中应突出统一指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规范应急演练程序。各参

演单位必须对演习高度重视,应对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演习方案。

二、参演人员、演习单位对应急演练不重视,不投入,在发生重大灾害时,没有快速撤离,没有按照平常情况下开展灾情汇报。

整改建议措施:各单位、培训部门应该加强员工遇灾避险基本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知识,同时提高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处理事故的能力。

四、调度信息记录不及时,应急救灾系统重要信息收集不全面,总指挥下达的部分应急指令没有按时传达。

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篇5

2011年6月11日,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怡盛元矿举行了《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此次演练邀请了西旗公安局、西旗消防大队、西旗安监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共出动消防车2台,使用干粉灭火器12只,担架2付,急救医生1名,救护车1辆,出动车辆20多台。参加灭火的义务消防队员20名,疏散组、警戒组、救护组、保障组、通讯组等各应急组织人员全部到位。准备模拟火场2个,模拟伤员1人。现场演练历时1小时,按照演练方案和模拟场景全部完成。现场演练结束后,公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组织了演练总结和评估,评估意见如下:

1、此次演练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灭火、救火能力,增强广大职工消防应急反应意识,普及、宣传消防知识,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观念,达到了演练的预期目的。

2、此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有序,从指挥系统到各应急小组的应急反应、处置方法、处理能力达到了应急预案的要求,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对火场火情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了报告、处理、扑救。控制住了初期火情,防止火势扩大、蔓延。在消防车到位后,现场处置指挥交给消防大队干警。义务消防队员予以配合。

3、《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所列的火灾事故基本涵盖了荣

达公司消防需要,应急方案切合实际,可操作性较强。

4、方案所列的矿山消防救援方案应与矿山井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接,使预案更加充实、完备

5、加大消防设备投入,目前各单位仅配有便携式干粉灭火器,对小型初期火灾有效,对大火及特殊火灾扑灭效果有限,在条件许可时,应加强消防水源和大型消防器材的配备和投入。

6、安全环保部根据此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本评估意见对《消防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

7、在方案修改完成后,组织各单位认真学习、培训,进一步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防灾能力,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健全消防责任制,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荣达公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

应急预案评估管理制度 篇6

根据公司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工作的总体安排,集团公司安生部于2006年9月15日至20日组织专家,对集团公司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在此基础上,抽调部分二级公司安生部副经理组成专家组,于10月9日至10月27日分三个阶段对9个区域公司所属11个电厂的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现场评估。

第一部分 二三级单位应急预案评审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专家组成员根据集团公司安生部组织编写的《应急预案评审导则》,重点突出预案任务和响应程序两个要素的编制质量,对全部预案进行了认真评审。A类预案必须满足所有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预案的任务清楚,响应程序严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B类预案基本满足所有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响应程序具有可操作性; C类预案,其内容、结构没有满足预案编制的要素要求,预案的任务不清,响应程序混乱,可操作性不强。

1-18

本次评审的预案共计833个,其中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数61个,火力发电企业应急预案数438个,水力发电企业应急预案数334个。

按区域公司划分:东北分公司5个,下属企业49个;河南分公司8个,下属企业96个;华北分公司1个;江西分公司8个,下属企业87(含火电16和水电71)个;中电国际2个,下属企业57(含火电51和水电6)个;九龙5个,下属企业26(含火电22和水电4)个;黄河公司3个,下属企业76个;霍煤集团下属企业25个;吉林能交总1个,下属企业25个;上海电力5个,下属企业84个;五凌公司8个,下属企业187个;核电公司下属企业6个;工程公司5个;运行分公司7个,下属项目部64个;高培中心1个;白音华公司2个。

经过评审,评出A类应急预案6个,占0.7%,(火电和水电各3个);B类应急预案819个,占98.3%;C类应急预案8个,占1%(火电3和水电5)个。

二、基本评价

经专家组评审,总体上各二三级单位都能根据集团公司[2005]85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中电投安生[2005]264号《关于印发〈中国电力投

2-18

资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的相应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基本上涵盖了各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控制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地震、气象灾害等)和事故灾难(人身、设备、火灾、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人员、财产、经济损失做好了制度、程序的准备工作。

但从已编制的应急预案来看,仍然存在部分预案的策划与编制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多数预案的内容没有覆盖以上制度规定的结构要素;个别预案没有进行合理策划,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甚至把安全措施、运行规程作为应急预案,没有体现应急预案的特点。

(一)A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A类的分别是南阳发电公司“防全厂停电预案”和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中电国际姚孟发电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五强溪水电厂“超标洪水预案”,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防汛预案”和 江西上犹江水电厂“全厂停电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基本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所编制预案涵盖的基本任务和应急响应、救援程序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A类预案中较好的有:

3-18

1.南阳发电公司“防全厂停电预案”。该预案职责明确,机构精干,应急处臵所需相应的资源准备充分,突出了应急情况发生时当班值长先期应急处臵的核心作用。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在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岗位上未留存纸质文件,对可能出现的办公计算机系统失电情况分析还不够透彻,准备不够充分。2.南阳发电公司“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尽管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能结合实际情况,将各核心要素有机地贯穿于应急救援预案中,并且每一个核心要素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一旦预案启动,救援行动能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岗位上未留存纸质文件,对可能出现的办公计算机系统失电情况分析还不够透彻,准备不够充分。3.中电国际姚孟发电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每一个核心要素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一旦预案

4-18

启动,救援行动能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个别环节上描述还不够清晰,流程图比较简单,信息发布不够规范。4.五强溪水电厂“超标洪水预案”。该预案机构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合理,应急处臵所需相应的资源准备充分,处臵方法较为得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符合集团公司预案编制的要求。有待改进的地方是预案中预警等级的划分还不够合理,预案的流程图应根据预警级别需进一步整合。5.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防汛预案”。该预案机构职责明确,预警等级划分明晰合理,预案重点突出了所属单位在应急情况下进行现场前期处臵的核心地位,应急响应程序规范,信息报告及发布程序严谨。有待改进的地方是预案的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应以岗位名称表述,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以利于今后将其作为标准流程进行固化。

(二)B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B类的应急预案,基本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预案编制目的比较明确,应急处臵程序基本满足要求,处臵方法比较得当,响应程序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在风险分析、预警等级划分和分类、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应急准备、救援程

5-18

序、防范措施、预测和预警应急处臵、恢复与重建、监督管理等环节上,还不同程度上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甚至有些环节在预案中未体现。由于B类应急预案在此次评审中占有很大比例,从中也可以反映出目前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水平。

(三)C类预案

本次被评为C类的应急预案分别是北票发电公司“化学危险品泄漏(酸碱泄漏)预案”和“全厂停机停电事故预案”,中电霍煤“高勒罕水库防洪防汛预案” 和五凌公司下属洪江、近尾洲、凌津滩、碗米坡、五强溪等五个发电厂的“上游船只、排筏、异物(漂浮物)失控侵袭坝体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基本不符合集团公司相应规定和要求。内容未达到规定的结构要素,连最起码的组织体系都没有,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预案管理未体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1.北票发电公司“化学危险品泄漏(酸碱泄漏)预案”,整个预案只有4条预防措施,没有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等基本结构要素,同时这个预防措施也缺少对酸碱化学品的性质描述,混淆了两类化学品的预防与抢救措施,由于化学品性质不同极易导致人员在抢救时派生更大

6-18 的人身伤害。预案名称中术语不规范,不符合国家有关对“危险化学品”的定义。2.北票发电公司“全厂停机停电事故预案”,该预案实际上就是把运行规程的要求作为预案来处臵事故,无预案的目的、要求、基本任务等描述,各要素如组织体系、职责、内容与程序、预案管理、培训与演练都未体现,只能视做事故处理办法。预案启动后,由于没有标准处理程序,在实际操作中极可能造成混乱,甚至扩大事故,对全厂停机停电事故的处臵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同时也不便于该厂平时组织演练,记录、评估演练效果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3.中电霍煤“高勒罕水库防洪防汛预案”,该预案中只有渡汛组织机构,预案中在风险分析、预警等级划分、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应急准备、救援程序、防范措施、预测和预警应急处臵、恢复与重建、监督管理、演练等要素未做描述,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要求、基本任务及特点未体现,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无法在事故发生时发挥预案的应急作用。4.五凌公司下属洪江、近尾洲、凌津滩、碗米坡、五强溪等五个发电厂的“上游船只、排筏、异物(漂浮物)失控侵袭坝体应急预案”,所有文件格式、内容均在上述五

7-18

厂中出现,没有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预案,同时在“应急处臵”环节不具备可操作性,“基本应急处臵措施”不合理,定义、术语不准确,漂浮物漂浮于水库中或靠近坝体在水电站正常运行时经常出现,但类似情况应当属于日常水工维护工作范畴。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主要问题: 1.有些二级单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未充分考虑区域性公司管理、控制的特点,对政府机构或集团公司发布的预警未做响应准备描述,没有衔接集团公司和三级单位的预案描述。2.有些三级单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分支过细,分类不合理,如:人员“烧伤”、“溺水”、“高空坠落”、“触电”、“创伤”、“毒蛇咬伤”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目的相同,都应该归到“人身伤害应急预案”中去分类。3.部分三级单位所编制的预案中“应急程序”不合理,未反映出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不符合集团公司“早发现、早汇报、早处臵”的要求。

(二)改进建议

8-18

1.应急管理必须是对经过风险评价后,对利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控制的风险可能发生事故发生后,造成人员、财产进一步损失进行的管理控制方式。如果将日常维护工作都固化为应急管理程序,就混淆了日常维护和应急管理之间的概念。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非受控风险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建议二三级单位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通过风险辨识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应急预案。2.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在事故应急状态下的诸如人力、物力、通讯等资源响应,单位内各应急小组之间的配合;在编制预案演练和评价两个环节上尤其注意评价和修改程序,明确评价标准;明确定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条件,不能有模糊和引起歧义的描述。3.二级单位应根据区域公司存在的风险特点,通过风险评价,编制区域公司的总体预案,重点应在响应协调、信息发布等方面,特别对信息发布的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作到与集团公司、当地政府和三级单位预案的有效衔接。三级单位应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价,重点加强专项预案完善和管理,特别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对专项预案进行描述,便于现场人员进行处臵时使用。

9-18

第二部分 三级单位应急预案实地演练评估情况

一、总体情况

本次分别评估了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漳泽电厂、白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犹江水电厂、闵行电厂6个单位的“全厂停电应急救援预案”;李家峡水电厂、五强溪水电厂、平顶山鸿翔热电公司3个单位的“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姚孟电厂“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平圩电厂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各电厂在应急预案演练中,均能按照预案及演练策划书的要求及程序完成演练,达成原先预案设定的控制事故及演练策划书要求的演练目的。由于各电厂事先对演习区域和正常运行区域进行了隔绝,在演练过程中未发生影响安全生产的事件。

通过对11个电厂“应急预案演练”的评估,在“演练策划严谨性,演练场面逼真度,专业、部门之间配合默契性”三个方面上,水电厂整体演练水平高于火电厂。水电厂在应急响应行动中,专业间、部门间配合默契,参演人员能够把演练当成实战认真对待,演练的整体水平较高,火电厂在演练的真实性、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度方面差于水电厂。本次抽查的所有演练,只是局限于电厂管辖范围内的资源配合,都未与属地专业资源进行对接演练。

10-18

二、基本评价

集团公司安生部专家组根据“演练策划严谨性,演练场面逼真度,专业之间配合默契性”等条件,认为漳泽发电公司、李家峡水电厂、五强溪水电厂、姚孟发电厂、平圩发电厂和闵行发电厂6个电厂的应急预案演练效果比较好。主要原因:整个预案演练从策划、演练,完成后评价实现了闭环管理。演练前有周密的组织策划,对演练目的,参演人员、评价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演练过程和演练完成情况制定了初步评价标准和程序;演练过程中根据演练进程加入策划者预先想定而不被参加演练人员知晓的突发事件,考验演人员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水平;演练完成后,在本次演练中是否克服以往存在问题、本次有待改进的地方、对于预案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改进建议。1.将预案演练工作纳入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响应水平。

在此次预案演练抽查工作中,专家组重点检查了预案演练是否纳入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发现此次预案演练水平比较高的 单位,都将预案演练工作纳入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中小规模的预案演练,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使人员和组织得到了良好训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五强溪电厂在预案启动后,仅

11-18

用十分钟,驻厂部队和员工一起就在主厂房大门处用沙袋筑起了半米高的防洪堤坝,二十分钟,抢险组就完成了临时排水泵电源定相、出入口排水管的对接工作,达到了排水条件。姚孟电厂在演练想定方案未公布的情况下,抢险应急分队在8分种内,2辆消防水车、3辆自卸货车、1辆铲车、1辆医疗救护车和70名后援抢险人员全部抵达火灾救援现场,并迅速建起了临时医疗救护站。2.预案演练策划周密,注重细节管理,严格执行预案规定的程序要求。

本次绝大部分预案抽演单位对预案演练进行了周密的 策划,对细节管理十分重视。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条件,参演部门范围、人数,预案演练涉及运行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演习评价和后评估程序都在预案演练策划书中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漳泽电厂在应急预案策划书中规定了演习人员和演习评价人员以佩戴黄色、红色袖标区分,使得应急救援现场参演和评价人员分工十分明确。姚孟电厂在策划书中按预案要求规定了每个操作环节时间限制,演习中详细记录各抢险分队到场、展开抢险工作和完成的时间,为演习完成后的评价奠定了较好基础。3.注重演练实效,加强演练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设臵,演练效果贴近实战。

12-18

各单位非常重视演练的逼真程度,为提高演练的实际效果,使演练效果更加贴近实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些单位采用预先不公布演习内容,只公布演习时间的办法训练组织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平圩电厂通过释放CO2气体,在模拟场地制造了泄漏的盐酸喷射到地面溅起白雾的景象,增加了事故现场逼真程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白鹤电厂通过在演习开始前十分钟将演习策划书密封发给发电公司、运行、检修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在发电公司发布启动相关预案后,三单位相关负责人当场开封策划书的办法训练各单位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漳泽电厂、李家峡电厂通过在现场设臵突发事件问题单的形式,考验参演人员和组织单兵作战和协调控制能力,使整个演练充满实战气氛,演练效果更贴近实战。4.部分抽演单位高度重视预案演练后评价工作,不断提升预案编制质量和预案演练实绩。

所有参演单位在预案演习结束后均进行了评价工作。有些单位对评价工作高度重视。漳泽电厂在预案演练过程中,评价人员全程跟踪预案演练过程,详细评价“演练程序、人员组织配合、组织和人员对设计突发事件的反映能力和响应处臵结果”,在演习后评价过程中对“初始期间人员受令不复诵、运行人员未对缺陷设备布臵安全措施,便允许检修人员进行抢修”等细节问题提出了修正意见,为不断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和演习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3-18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主要问题

由于存在预案编制质量不高,预案培训不够充分,预案演练策划精细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预案演练普遍存在: 1.演练的整体水平不高,仅限于反事故演习层面,与预案程序规定的“响应、救援” 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部门、员工对个人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不清楚,汇报程序不清楚。2.在应急救援状况下,值长的核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往往是应急总指挥(厂长或总经理)取代了值长应急救援的核心作用,指挥功能和响应功能混淆。

3.业主和检修、运行方在应急救援行动配合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衔接不畅问题。业主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属地管理的领导作用未充分发挥,检修、运行方资源的支持作用未充分调动和使用。

4.随着事故的演变,除五强溪电厂和上犹江电厂制定了辅助处臵决策程序外,其他电厂没有辅助决策方案,不利于在应急处臵过程的快速应变、决策和处臵。

5.在“演练评价标准、演练评价程序和演练执行程序”上,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程序文件,不利于预案编制、预案演练和应急处臵能力的持续提高。

14-18

(二)改进建议 1.建立并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形成覆盖全集团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和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切实提高集团公司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为目的,提高应急预案和处臵方案的编制质量,自集团公司至二、三级单位分别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臵方案。集团公司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在总体预案的框架下,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分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集团公司预案体系框架、组织体系、衔接中央政府和二级单位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此项工作业已开展,近期完成);二级单位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框架下,结合管辖区域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衔接集团公司应急预案和三级单位应急处臵方案;三级单位在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框架下,结合本单位开展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结果,编制应急处臵方案,明确应急处臵的流程,衔接二级单位应急预案,从而形成覆盖全集团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2.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预案管理体制

15-18

在已开展的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上,建立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响应中心,形成集团公司应急处臵的最高指挥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建立应急处臵专家库,为应急处臵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级单位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的规定下,协调与地方政府和应急救援机构的关系,加强指导、督促和评估区域内各单位的应急预案和处臵方案的编制工作,提高管辖单位预案编制、演练与评估质量和应急处臵能力,协调并规定运行、检修和业主三方在应急管理中的责任和分工界面,整合各相关方资源;三级单位强化属地管理意识,加强与合同相关方、二级单位、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处臵方案,落实各级人员在预案管理中的责任,在二级单位协调下,建立并落实业主为核心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整合合同相关方的应急资源。3.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是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和处臵的最高决策机构,应急指挥中心是集团公司应急处臵的最高指挥机构,响应中心是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办事机构;各二级单位根据集团公司的组织体系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应急决策机构和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应急指挥机构,作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各三级单位建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应急决策机构和以值长为核心的应急先期处臵指挥系统,根据应急处臵方案的16-18

规定建立常备的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或小组,充实人员,明确责任和应急行动程序。根据预案响应级别的规定,自上而下建立并明确预案启动、终止条件,形成自下而上的应急汇报系统和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各级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4.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臵能力

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特别要加强重点岗位(如值长)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臵能力。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严格演练的评估程序,形成逐步改进,持续提高预案编制和演练的良性循环过程和效果。集团公司要加强对二级、三级单位的预案演练评估工作,总结今年对三级单位开展预案演练评估的经验,运用业绩评估的理念,明年继续加大这方面评估力度,通过评估总结各单位的良好实践并在集团公司内推广,促进集团公司预案演练总体水平的提高;二级单位除指导、评估三级单位开展应急处臵方案的演练以外,加强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应急预案的知识培训,提高监督、指导、评估三级单位开展应急管理的能力,重点开展涉网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从“保设备、保电网”的角度,切实提高涉网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处臵能力。三级单位重点加强关键岗位的应急知识的培训工作,17-18

要将培训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岗位规范中明确应急知识的要求,将应急知识掌握程度与人员晋岗、晋级挂钩,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处臵能力的积极性,加大应急处臵方案的演练力度,从演练策划、评估和持续改进建立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切实提高应急响应和处臵能力。

安全监督与生产部 2006年11月19日

开创应急预案管理新局面 篇7

会议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进一步落实做出了新的部署, 总结了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以下简称《办法》) 的经验做法。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贺黎光在讲话中指出,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安监部门不断规范应急预案管理,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推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不断深化,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措并举促发展

近几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5·12”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经受了考验, 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相互不衔接等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实际作用和应有的效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并印发了《办法》。《办法》的颁布实施, 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极大地推动了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使《办法》落到实处, 在《办法》推出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又先后出台了有关预案评审、备案等配套制度、措施, 不少地方的安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纷纷制定出台了应急预案的管理办法或《办法》的实施细则, 大大推动了《办法》的落实。

除此之外,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还开展了重点督导工作。2009年3月、5月、8月, 分别在天津、上海、黑龙江等3省 (市) 召开重点督导省市座谈会, 交流7省市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经验, 研究《办法》贯彻实施中的问题。

对于一些地方对应急预案了解不多的具体情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对各地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以预案的编制、管理、评审、备案、演练、修订等各个环节为重点, 为各地开展工作培训师资和业务骨干。各地安监部门又组织了逐级培训, 使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工作有重点地开展起来。

由于应急预案涉及的点多面广, 仅靠一个部门很难做好工作, 一些地方发挥省政府优势, 组织相关委办局及企业共同参与预案的制定, 大大提升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工作。不仅如此, 一些地方还开展应急演练, 以检查预案的可行性, 并从中发现问题, 不断加以完善。

在众多举措的共同作用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总结经验谋发展

虽然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在不断提高,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贺黎光坦言, 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顺畅、人员紧缺等困难, 也是摆在各地安监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为贯彻落实《办法》, 各地克服了种种困难, 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短短几年间,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 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实现了100%工作目标, 其他行业企业基本上都编写了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预案管理在进步,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中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是最好的。

据了解, 北京市安全监管局把《办法》贯彻落实工作与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工作紧密结合, 把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分解到庆祝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海市安全监管局结合“安全办世博”, 通过联席会议和日常检查等形式推动应急预案管理深化;重庆市安全监管局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列为建设安全保障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这些做法促进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效果显著。

贺黎光在发言中强调, 尽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安全生产预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和单位对预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二是预案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在推动应急预案管理方面行动迟缓, 用文件贯彻文件, 简单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贯彻实施通知》, 缺少具体推进工作方案。三是预案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普遍存在。2009年1至10月份发生27起10人以上工矿商贸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在事故调查中发现, 所有事故应急预案都是一般文档性文件, 脱离企业实际, 根本不能发挥应急预案应有的作用。四是部分从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特别是从事预案管理的同志存在这样那样的畏难情绪。

努力开创新局面

2010年是国务院提出的安全生产实现明显好转的一年, 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而又艰巨。有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整体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正在加以研究, 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贺黎光代表应急指挥中心提出了几项工作建议。

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者既要看到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成绩, 又要看到目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机构不健全, 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 工作难度确实不小。但贺黎光强调, 通过前几年的工作, 我们既然能够解决各级各单位预案有无的问题, 同样, 我们也可以经过几年的努力, 提高预案的质量, 解决预案有用管用的问题。加强指导与服务

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的各项要求, 在解决了有预案的基础上, 通过加强预案管理, 提高预案质量, 真正实现预案有用管用的目的。要按照“巩固现有、全面推进”的思路, 紧密结合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 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的问题。

加强沟通和协调

这既是方法问题, 也是中国国情。同时也是2009年各地贯彻《办法》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涉及多行业、多部门, 仅靠安监部门单打独斗不可能完成好这项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充分利用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和指导的工作职责, 充分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和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要主动与其他负有安监职责的部门进行沟通, 共同研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明确合理可行的工作职责分工、实施程序、工作要求,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只有这样, 安监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才可以同步进行, 为完成同一目标, 共同努力,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

宣传培训是推动预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2010年, 在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中, 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 尽可能扩大培训范围, 为地方提供培训师资、业务骨干和教材。另外, 预案演练是磨合机制、教育公众、锻炼队伍、检验预案的有效途径。目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在一些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得比较普遍, 大大提高了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安全生产预案的修订

预案的修订是预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预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是明年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 目前印发的部门应急预案都应该进行修订。2009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已经开展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总局10项部门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不久将征求大家的意见。2010年年初, 应急指挥中心将对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一次评审, 目的是全面了解地方部门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指导各省 (区、市) 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

加快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

上一篇:台灯下的母爱作文下一篇:社会服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