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共8篇)
潍坊社区(街道)党工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法制基础、道德基础、文化基础等,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基础,市民综合素质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潍坊街道在发展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创建中,注重以人为本,聚焦市民素质,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良好氛围,使社区市民终身学习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社区创建初见成效,和谐社区的构建有了保证。
一、发挥社区教育基地功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
潍坊街道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早,被评为上海市的首批“学习型社区创建实验基地”,被市教委和市社区教育协会指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实验基地”等等。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原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专门为潍坊街道社区学校题写了校匾。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街道逐步完善了全社会、多层次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初步构建了学习型社区的终身教育网络,有效提升了社区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潍坊社区特色的社区教育格局,显现出了潍坊“和谐”人文精神的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形态,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支撑。在教育载体上,街道建立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和学习型基地为主的教育学习阵地。
1.发挥社区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其唱主角,当先导。潍坊社区学校历来以规范化办学、专业化管理的授课而形成特色。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承担了面上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市民终身学习各类授课式教育及对辖区小区教育活动点的指导规范工作。潍坊社区学校每年春、秋两期招生办班,全年根据学习要求开设了插花、园艺、英语会话、电脑上网、书画诗词、声乐舞蹈、茶艺、文化鉴赏等30余项课目。学校配有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远程教育网络、钢琴及各类辅助性教育设施、科普原理馆、图书室、无土栽培园、航空航天角、手工制作室等,为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条件,使社区学校成为居民的“学堂”,文化休闲的“乐园”,科普教育的“展馆”,提高技能的“实习地”,展示才华的“舞台”,精神文明活动的“枢纽站”。
社区良好的文化环境正日益显现,涌现了一大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分子,起到了带头、辐射作用,带动小区居民参加学习,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教育面,学习使社区中某些不和谐音符逐渐消失。
2.运用好居委市民分校的副阵地,让其有效补充和有力辐射。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不断适应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多元化的要求,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社区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社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学习的需求,街道办事处加大投入,市民学校应运而生,更多的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接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
市民学校教育采取按需施教方法,形成了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各类特色班级,如:适合老年人的江南丝竹班,时事政治班,书画班、体育健身班;适合中年人的英语口语班、电脑班、戏曲班、交谊舞班;适合青少年的科普兴趣班等。市民学校作为一项有效的活动载体,它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凝聚小区居民,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架起居委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推动社区文明建设。
3.利用社区资源的辅助力量,让其作配角、分挑担。街道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教育的积极性,把社区居民的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各类专业技能性的教育任务,让辖区内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来承担。街道开发“组织机构型”、“基地场馆型”、“社会名人型”的隐形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观摩、实践的机会,促进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鉴赏、科学普及的教育,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效果。尤其是社会知名人士的参与,给潍坊社区的文气、人气带来了强劲的活力。同时,街道积极挖掘社区学校资源,与辖区内15所学校签约,鼓励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提供方便,构建和谐氛围。
二、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是检验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潍坊街道在社区教育中,不断拓展其教育手段,丰富其教育内涵,发挥其教育效能,创新其教育载体。
1.结合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开设了课前10分钟文明礼仪教育。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上海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如何做好迎博准备,展现上海市民良好风貌,提高市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关键。潍坊社区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主阵地,课前十分钟文明礼仪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社区学校的所有班级中,不分课目界限,在每节课前围绕《文明礼貌100题》、《文明伴我行》,社区事、楼组事和身边事,服饰仪容、言谈举止、礼貌常识、行礼常识、“七不”与“七要”等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教育,做到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文字语言与体态语言结合,现在与未来结合,讲课紧贴日常生活,深受学员欢迎。在社区、校园营造了讲文明话、行文明路、做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如今,文明礼仪教育已经在各个居委分校普及推广,此项活动也被评为“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工作品牌优秀奖”,被记录到《社会宣传工作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大事记》一书中。
2.结合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每年组织社区“十佳”先进的宣扬。街道每年都要面向辖区开展十个“十佳”的推荐评选表彰宣传活动。通过居民区推荐与街道职能部门提名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出十佳党员、志愿者、示范标兵、社区管理者、特色楼组、群众团队、学习型组织、特色文明家庭及文明共建单位。我们以此作为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的契机,每年通过组建社区“十佳示范标兵”事迹报告团,利用社区学校和居委分校的教育阵地,大力宣扬先进事迹,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受到社区市民广泛欢迎,使社区上下形成了学习先进典型、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良好氛围。
3.结合时事政治和思想教育,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为有效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街道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以组建社区党课讲师团的形式,充分利用东方讲坛资源,在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分校和社区单位中开展党课系列讲座和时事政治讲座,提高了社区成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的认识,培育市民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大局意识,上下一致,团结奋进,推动了社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三、强化市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扎实基础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方方面面,关系着社会和谐。街道在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中,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载体,努力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培育。
1.坚持抓好教育读书节活动,以节兴学和以节促学。街道把每年的第四季度定为“社区教育读书节”。教育读书节一届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读书、文明、科学”、“添书香、学新知、增才富”等主题活动,通过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市进社区优惠展销、居民多余书籍文化用品调剂交流、作者与读者零距离交流、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推荐、名著影视观摩等读书系列活动,在社区中不断掀起读书求知的热潮。同时在教育读书节中,街道还结合开展了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学习型单位的评比表彰等教育系列活动,吸引了社区不同层次的 2 居民广泛参与。连续多年的读书活动逐步形成求知、求新、读书、评书的社区风情,居民从中感到充实、愉快,同时结交了朋友、和谐了人际关系。
2.坚持一般娱乐活动与教育培训的明显区别,使教育功能更具特色。潍坊社区现在群众性文化体育团队30余种、220余支队伍、l万余居民参与,这些群众文体团队的活动开展,具有群众的自治性、松散性特点。街道在历年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推进活动中,坚持明显的功能定位教育和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活动教育授课培训两者的有机结合,由群众文化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体育团队的管理和日常辅导培训,教育性授课式的培训内容纳入社区学校、居委市民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来开展实施。这样便于疏理协调多头管理、工作交叉、统计口径不一的矛盾,使社区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保证了群众文化体育团队松而不散、有序活动。
3.坚持在有组织的教育引导中,培育形成自我管理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街道在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中,十分重视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培育,同时也十分重视社区中的学习型组织的培育。通过典型示范的引导,社区中涌现了一大批学习型组织和家庭个人。如具有特色的社区统战人士参与的新世纪读书会、知识女性读书沙龙、社区劳模读书会、社区残疾人“不倒翁读书组”等,先后获得了市振兴中华读书委的表彰。社区中的嘉兴大厦除职工、团员青年中有读书学习组织外,在大厦中还成立了企业家经理读书会。目前,社区中学习性的沙龙、读书会等组织大约有近百个,其中每个小区平均有2—3个。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读书育人、教育明理的积极效果。
四、社区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和谐社区的构建产生了积极作用
1.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了。通过潜移默化的社区教育,成员学习、进步、向上蔚然成风,成为社区生活的主旋律。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到多种知识、技能,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将麻将桌上的人吸引到了课堂中,将电视机前的居民吸引到了课堂中,将孤独在家的老人吸引到了课堂中。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认同感、归属感正在逐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也正进一步加强,和谐氛围更浓了。
2.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通过多年的社区学校教育,参与小区建设的人多了,参与文化艺术表演的人多了,参与“与文明同行”志愿者活动的人多了;家庭中的矛盾少了,居民之间的矛盾少了,教育使居民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有了他们的支持,则每年都有不断的提高。如今全社区28个小区中27个小区成为市区级文明小区,潍坊社区连续四届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已连续多年被上海市评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市“社区教育标兵单位”、“学习型社区创建先进单位”等。社区内好人好事、新风新事层出不穷。
3.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社区学校、市民学校的书法、绘画、舞蹈、健身操、电脑、英语、诗词欣赏、编织等课程,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拥有了充实的生活。如今居委活动室内传出的琅琅书声、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健硕身影,成了各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社区内共成立了百人笛子队、长鼓舞队、泉东扁鼓队、江南丝竹民乐队等200余支文化团队及品牌团队,居民们身心愉悦、健康充实,人文环境有了改善,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居民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社区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了。社区教育为居民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和途径,改变了现有居住楼内邻里之间互相禁闭、自顾自、不来往的局面。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 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1]。社区文化反映着一个社区的灵魂, 影响着居民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式, 主宰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具有文化导向、约束、凝聚、激扬和辐射等功能,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文化, 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 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既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提升居民精神层次, 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社区文化不仅仅是指社区居民的文娱活动, 还几乎涵盖了社区经济和政治以外的所有社会现象。它既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群众性, 也具有多样性和交融性, 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众社会主义文化。它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和规范着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 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通过传播先进的社区文化可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可引导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使社区内逐渐形成健康向上、文明礼让、互敬互爱的文化氛围, 树立联合好的社会风尚。
1.2 缓解社会矛盾, 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 相邻而居的社区居民往往“各自为政”, 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居民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少了, 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的情况多了, 引发矛盾的机率增加了, 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可以把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 通过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参与的平台, 增进了了解, 沟通了彼此间的感情, 增加了认同感, 逐步发展居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情感联系, 使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友善, 从而促进社区居民的和谐融洽, 减少社会矛盾产生, 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3 增强责任感, 提升社会凝聚力
各个社区内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社区文化活动, 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来, 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 居民既是策划者, 又是组织者, 既是表演人员, 又是观众评委, 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极大的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事务、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还能使居民身心得到愉悦, 增加社会自豪感。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 从而进一步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以及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与社会发展总要求和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相比, 还存在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据2011年统计数字表明, 社区文化设施缺口较大, 全国6524个街道中, 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 没有文化站的占30.33%;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 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 没有文化活动室的占54.74%。社区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全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获财政拨款4.08亿元, 平均每个活动室仅1.08万元, 按城镇人口计算人均仅为0.7元[2]。此外还存在没有行之有效制度保证、文化资源效率低、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专业人才及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形式单调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
2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2.1 完善机制, 加强制度保证
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者, 要提高认识, 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立足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 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 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 重形式、轻内容, 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 进而真正实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将我国广大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
2.2 拓宽渠道, 加大文体基础设施投入
现阶段, 社区文化活动经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而且各社区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 这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因此, 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设备的维护, 还是在人员培训、活动经费上, 政府财政都应当给予适当投入, 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也是不够的, 所以各个社区还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既可以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也可以整合辖区内单位或企业的文化资源、设施, 为自己所用, 同时对社区事务中的部分服务项目提供合理的有偿服务, 用以弥补资金不足, 此外提高社区内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也是内涵式的扩大社区文化生产力的一种方式。总之, 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
2.3 突出特色, 塑造社区文化灵魂
社区是社区文化的生存地、生产地和传播地。小区居民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同一空间, 彼此之间相互交往、沟通和影响, 造成了特定的社会关系, 形成了一个小社会。社区成员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所构建的各种生活方式能反映居民的共同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 这种群体意识就形成了各个社区独特的“社区”精神, 反映着社区文化的灵魂。在构筑独特的社区精神的过程中, 要开展适合社区居民家庭共同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 如亲子运动会、家庭手工艺展等活动, 让社区居民占据主导地位,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等过程, 充分调动每个家庭的参与热情, 在活动中促进交流互动, 增进感情联 (下转第203页) (上接第201页) 系, 塑造共同记忆, 增强归属感、认同感, 逐渐形成符合本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这样才能让社区文化富有生命力, 才能蓬勃的开展起来。
2.4 成立社区文化专干, 培养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人才队伍, 但目前我市社区文化工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 其中多数是离退休老同志组织在一起自由活动, 形不成规模和声势, 对社区居民难以产生吸引力, 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要改变社区文化工作萎靡不振的现状, 首先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文化队伍: (1) 落实社区文化专干制度, 各社区配备1-2名文化专干, 由熟悉社区情况、热心社区事务的文艺爱好者担当, 对社区文化专干在待遇、培训政策上要有一定机制保障; (2) 对社区内的文艺爱好者摸底排查, 登记造册, 建立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3) 和各地文化馆“文化辅导员”制度相衔接,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由文化馆安排各专业老师对社区文艺爱好者开展针对性的辅导, 尽快提高社区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 (4) 招募社区文化志愿者组织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的形象。社区是城市的细胞, 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基础, 社区和谐了, 城市和谐就有了保障, 社会和谐就有了希望,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引导, 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位置, 它的发展繁荣不仅是城市社区工作的客观需求, 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S
参考文献
[1]百度知道[OL].
[2]施耀忠.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OL].人民网, 2011-11-10.
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任务
(一)成人教育与推动经济和谐发展的关系。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利益分配形式呈多样化与多元化趋势,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激烈加剧,实现人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因而,以培养适应和谐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成人教育在推动人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极为重大的使命。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跨越,需要成人教育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社会经济体制提供人力支撑和充沛的后备人力资源。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市场人才需求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三者的关系。同时,引入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紧贴现代科学知识发展前沿,构建现代教育管理平台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人才、数以百万计的专业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实用型人才。
(二)成人教育与推动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方面。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里所讲的“际”,就是关系。自古以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也称为天人之学。
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点,但当前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与自然常常无法和谐发展。追根寻源,除了有社会、科技、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对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教育的欠缺则是主要原因,传统教育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包括环保教育、人格教育、创业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出现了教育盲区,人的知识结构出现了盲点。
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升全体国民综合素质,即通过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灵活性、实用性、速效性的优势与特点,调整知识结构,充实教学内容,运用扫盲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形式,把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等内容融合于各种科学文化技能知识之内,贯彻于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在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切实提高综合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掌握自然环保与生态科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公民,使全体国民自觉自律地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体。特别是重点对广大干部、职工等公民实施专门性和谐发展教育,改变他们传统的发展观,唤起他们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确保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达成“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显然,这是成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成人教育与推动人类身心和谐发展的关系。人类身心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成人教育在推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较,其教育形式与对象具有明显的特点和鲜明的特色:教育类型向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发展,教育对象呈社会化、复杂化、年轻化趋势,学员来自全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学员年龄大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学习需求、生活经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数量巨大。而推动这个庞大群体身心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社会的模式,正是成人教育在当今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任务。
因此,成人教育必须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成人教育规律与学员的特点,引导学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即:一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员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对学员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使自己不断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二是要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学员掌握成人学习规律,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养成“勤学、乐学”的学习品格,通过认真持续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紧跟世界科学知识潮流,营造具有自身优势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提升学员掌握自我生活的能力,指导学员依照自己的生活视野,去体验、去辨析各类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好与坏、糟粕与精华,正确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处理个人价值体现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设计一条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之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完成由成教学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的角色转变。
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策略
成人教育的实质就是根据经济社会需要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服务。因此,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应构建一种既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促进成人发展的“以人为本、开放式、服务型”的成人教育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原则”是现代管理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成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要通过提高成人的素质使产品质量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要使接受教育者自身得到发展,从而使他们进入社會或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就是说,成人教育不仅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而且更担负着提高成人学习者精神品位的职能,在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成人学员的需要。
nlc202309040258
因此,成人教育必须树立以成人学员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应把学员的地位、学员的个性、学员的需求、学员的发展排斥在学校的发展之外。只有学员感到学校竭诚为他们服务,他们进入社会以后才可能真正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精神基础。
(二)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制
1.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是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政府办学面向全社会,重点在于示范性学校建设;企业办学主要满足本企业新增劳动力需要和在职职工素质的提高;行业举办的学校面向全行业需要同时兼顾不能独立办学的中小企业的需要。成人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同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合作,通过“教育集团”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2.开放的运作机制。在入学方式上,由参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科目和学习方法。破除学年制,变革统一时间入学、统一时间上学、统一时间取得文凭等“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发展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以适应社会对成人教育多样化和终身学习需求的趋势,达到成人教育运行机制的和谐。
3.开放的课程体制。一方面,专业设置要优化,即成人教育要与时俱进,当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时,实际上也是为成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善于研究社会分工,敢于摒弃那些陈旧的专业,开发新专业,形成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课程建设要开放,即构建课程内容科学化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学科专业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要考虑成人学员就业的需要,在完整性的前提下,开设各种岗位所需要的临时课程。此外,教学内容要开放,由于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学内容要加强实际操作的职业训练。也就是说,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追求好学、实用及可操作性。重点放在教会学员会学、会用各种有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方面。
4.开放的教学机制。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学员主体,以学员为中心,落实学用结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探究“案例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行远程教学和开办网上学校,充分利用有效的现代化高科技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教育需求,发展开放式教育网络,改变成人的学习形态,促使成人教育的高层次学习、主动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在教学评价上转变过去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的片面价值观,应以学习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价值观。
(三)实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
服务对象上,企事业单位职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社会各界人士等无所不包;服务理念上,以学员为本;教学目的上,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教育等;学习形态上,有完善的培训网络,使受教育者随时随地学有所教,进而满足学习者的多种需求,不断拓展成人教育的服务内容。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有效载体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一种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里,每个公民都有自主学习的权利,通过社会提供的条件,自由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由于人类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要以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为基础的,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地学习、持续地更新知识”已经成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由一种教育观念开始变为一种教育生活。在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仅靠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是无法适应社会生产与发展需要的,成人教育以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层次的多样性、教育时间的长久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对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培养,增强其自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渠道,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成人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题目。本文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但是,对成人教育服务和谐社会的研究,是一個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编校:宋娟娟
马营会
摘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本观点有三:
1、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2、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机制,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安全发展和谐建设指导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具有持久和后续能力,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也要建立在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不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
坚持安全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大幅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全面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事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文秘杂烩网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自觉遵循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这要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世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安全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安全文化、安全理论的引导,也要有人才技术的支撑,又要有安全体系、管理机制的保障。大量实践证明,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稳固的社会发展基础,所谓“国泰民安”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因此,“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社会的进步靠先进文化的引
导,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意识的反映,文化是人们生活、生产和意识的积淀,安全包含于文化之中,安全文化源于生活、生产,安全文化又作用于生活、生产,引导人们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和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并为人类生命繁衍与健康成长,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受或少受损失服务的。同时,安全文化也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并渗透于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文化的力 1
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实践表明,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所有实践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其一,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提供保障。强化企业干部职工“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实现思想的安全化,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觉行动。其二,改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合理、有效和科学。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功能,对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变被动的安全管理为主动的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激发职工主动创造精神。利用各种媒体普及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效地杜绝了事故发生。
通过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在企业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完善的工作态度,努力实现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其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把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文化化,使他们的安全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全面系统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全发展要解决人的基本素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对全员的参与意识提出要求。创新载体,正确处理好安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在要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启发自觉,两者为两个相交的圆,目的一样,相互渗透,缺一不可,都是为搞好安全生产服务的,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人们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的综合反映。创新载体,就是通过构建安全文化,唱响主旋律,将全体公民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文明人,将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职工塑造成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立足创出一个特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活动,叫响“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高标准、全覆盖、创特色”的要求,深入灌输,做到“三入”(入耳、入心、入脑),旨在营造安全发展的强烈氛围。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宣传安全责任制,大力宣传依法治安,严格执法,大力宣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建好“四个阵地”,即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协会,编发《安全生产信息》,管好用好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如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浓墨重彩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同时继续开展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达标创优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普查等,把监管触角向“双基”(抓基层、打基础)延伸,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既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二是组织安全文化活动。我们深化两个创新,即领导方法和活动形式创新,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思想由传统思维定势向开放的思维方法转变,方法由传统固有的模式向多元化、灵活性转变,领导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参与的服务格局。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筹划、细心组织了颇具匠心的有形、有象、有声的安全文化活动。举办“安全文
化周末大舞台”,以快板书、小品、大合唱、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安全、唱安全,让市民在欢快娱乐之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举办安全文化书画笔会,借助知名书画家的神来之笔,泼墨挥毫,抒发对“安全发展”的盛赞之情,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跃然纸上,让人们在欣赏高雅艺术中增强安全意识;在高邮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开辟“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增进网民互动,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科学。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对安全生产各类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文化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培训员工,对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每年培训人数以千人以上递增,扩大受益面。还与总工会、供电公司等部门联手,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示教育和电工、焊工技术比武,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还要向青少年延伸,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从青少年抓起,夯实基础。因此,弘扬、倡导、开发、利用和发展安全文化,使之更加精粹、丰富和繁荣,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建立机制、推 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安全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正是为全面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两者殊途同归,目的一致。安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是满足当代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保证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使安全文化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落实到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尤其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因此,安全文化追求的正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实现:
——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我们党是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我们从事的是拯救人生命的事业,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应以一腔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尚、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基础,没有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全力营造“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及安全哲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法规,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人人都能自主管理,真正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人人事事保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从严管理,是实现“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政一把手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责任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有效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出现盲点和空白点。《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烈氛围。安全管
理工作落实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在特定的范围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依法从严管理,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人治转变为法治,用法规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养成在各项管理制度下规范工作的习惯。
——依法实施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是党的事业。全面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应急救援,事后处理,多管齐下,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重要手段。纵观以往许多重特大事故大多源于“三违”(即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正是少数企业主无视国法,无视监管,“要钱不要命”,视职工生命和健康为儿戏,无不令人痛心疾首。全面落实“安全发展”的理念,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把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重要措施,真正体现安全工作“以人为本”。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履行行政监督监察职能,达到“惩处违法者、教育责任者、警示其它人”的目的,用活生生的案例警示世人,以增强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程度,力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作者:马营会。工作单位: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部安全监察员。
参考文献;«安全常识99»、«百度文库»
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的实践活动。
基础教育牵涉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应从教育公平入手,从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高度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的会议上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和谐
社会的主要内容。当前主要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教育系统要立足于现实,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促进教育公平,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今,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已引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密切关注。
一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据《人民网》报道,2001年,占全国人口绝多数的农村,只享有约二分之一的义务教育经费和不到40的基建投入。2000年,农村初中及小学基建支出仅占全部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和3。6;拥有全国大多数师生的义务教育,所获基建资金投入不到全部教育基建投入的28。从以上数据,我们想到了,目前世界上190多个国家,170多个实行免费教育,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的1/3的国家,都在教育上全免费了。而我们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却大部分由农民自己分担。
我们理解“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但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人口素质是关系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今年“两会”上欣喜地看到,到2007年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实行“两免一减”,这是中央向各级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农村义务教育要实行免费制”。这是教育公平和谐的重大战略选择,我们期待着。
二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份报告指出:“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都被锦上添花的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负担大部分不是由财政负责,而是由当地农民自己负担。省电教馆张文质老师说过:“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资金的投入,现在课改也同样碰到这个问题。投入不足导致竞争加剧。教育改革不能只关注城市,而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教育,我们要向孩子道歉,特别要向农村孩子道歉。”
一些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又通过择校等方式收取巨额资金,形成基础教育的“马太效应”。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同声痛击择校“四大害”,一是苦了家庭,二是害了学校,三是坏了风气,四是丢了公平。我们清楚地看到,择校造成了盲目攀比,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风气,重点校制度又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贪慕虚荣的心理。择校根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择校压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当务之急。其次,建议改变重点中小学制度,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遏制择校过程中教育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
在任何社会,社会的阶层分化都客观存在,但令人担忧的是,择校正成为扩大阶层差距,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必须有足够自由、平等、公正的竞争机会和发展互动空间,避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断裂和对立,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大众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省总督学马长冰同志有一句话“今日辍学生,明日贫困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社会两极分化,有相当一部分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有关,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不仅伤害的是一个人,有时会传递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他们一辈子难以跳出“农门”,让弱者失去希望,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重视不够
享受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我国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流动人口的子女是明天的晋江人,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晋江的明天。”经调查,大部分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对暂住地都有一种失衡感。这对社会治安的稳定是一种潜在的隐患。这种失衡感首先根源于他们因身份而产生的自卑感。我们认为,至少应该给予这些外来人口的儿童人格上的平等。大家都应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享一片蓝天。.学校教育要在“心理上扶健,学习上扶智,品德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行为习惯上扶正”多下功夫,如果要转化人口负担为未来人才的争夺战,现在就要花大力气关注我们身边的“希望工程”,大力开展“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亲如一家人,我们是兄弟姐妹”的和谐教育,为外来人口着想,让他们及早融入暂住地生活,优化外来工子女的周末文化生活,也是学校加强校外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周末假日小队”,“周末学习小组”。。。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让家长,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健全起来。
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怎样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在特定社会
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群体多占有了社会资源,必然意味着另一个群体占有的减少,必然引起其他利益群体的不满。所以,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只能以不断发展为依托。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建设和谐社会应在发展中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以发展作为追求和谐的道路。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
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 城乡差异比较大, 突出表现在工农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扩大等方面。
(一)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经济失衡的集中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呈多元化发展, 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在广大农村, 农民依然以农为主, 主营收入增长缓慢, 甚至出现负增长。二十多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 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 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9元, 农村是389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1, 1994年达到顶峰, 为2.86∶1, 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又达到新的谷底,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 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 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1, 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 2003年扩大到3.24∶1, 尽管2005年底降至2.5∶1, 但其差距仍呈持续扩大趋势。
(二) 城乡资源配置与经济结构不协调。
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工农业结构不对称上。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与城乡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基本一致, 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和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农业支持优先发展工业, 由此导致近年来二、三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 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强。因此, 城乡之间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扩大了。这样, 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拉大经济发展的差距, 进而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三) 城乡市场发展隔离状态没有根本改变。
城乡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至今没有彻底消除, 城乡产品的不平等仍然存在。目前, 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适应过程;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进口增加, 国内农产品相对价格下降, 一定时期内会对农民收入带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对农民重视不够, 城市化滞后。同时, 近年来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而生产资料成本逐年递增;加之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 造成人均劳动收入很低, 农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农民额外负担过重。二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劳动者仍然存在身份和待遇上的歧视以及制度、政策限制, 使农民劳动力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二、现阶段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思路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形态。调整城乡关系, 促进协调发展, 实质上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 促进二元结构的转变。
(一) 深化改革, 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要加快户籍管理机制改革步伐, 进一步放宽城镇准入条件, 凡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 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实现同户籍同待遇;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改革, 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办法, 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划经营;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方式, 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使农民的宅基地、房产等资产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 作为融资手段和创业资本;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充分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部门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 强化农村各项社会服务。
(二) 工业化和城镇化。
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以及由于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 农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工业化首先是要增加就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转移, 减轻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其次是要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对农村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 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 进而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再次是要利用发展工业反哺农业, 农业应该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 政策上要给予支持和保护。在中国的城市体系中, 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体和中转站, 是较小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结合点, 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是实现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参与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桥梁和连接纽带。通过城镇化发展, 一方面, 就业门槛低, 机会多, 农民进入城镇化比进入城市容易, 收入来源增多, 收入水平将会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 有助于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收入提高。此外,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协调发展。
(三) 市场化。
过多的劳动投入和过少的资本、技术投入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根源。传统农业要获得发展, 就要实现两方面资源的流动:即农业富余流出农业部门以及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入农业部门, 从而在农业部门形成高效率的要素替代。但是在传统的城乡交易单边关系条件下, 农村发展必需的资金、人才和各类物资产品向城市净流入, 而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由于处于高价位和经济结构的高层次难以向农村和农业中渗透, 也无力吸收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了加强资源的双向流动, 就必需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通过确立以市场平等竞争为原则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规定, 利用市场机制扭转当前城乡交易中的不平等, 实现城乡间的资源互流。
(四) 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达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要加快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和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预算, 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 逐步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部门实施的所有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 在编制规划申报项目、组织实施时, 都要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切实解决农村建设项目分散点、分散投资、低水平建设的问题, 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增强承载和辐射能力, 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 继而实现交通、供水、电力、燃气、信息、网络等城乡一体化。
三、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阶段, 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总体较差, 农业人口比重较大, 工业整体实力不强, 城乡差距特别是绝对差距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因此, 现阶段调整城乡关系, 协调城乡发展, 主要是努力抑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逐步减弱城乡差距的强度, 积极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 统筹城乡发展事关全局, 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既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 更需要具体的工作实施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真正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 构建和谐新社会。
摘要:随着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必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一种社会均衡发展的战略。它需要政府转变观念、赋予农民平等的待遇, 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使农民融入国民经济增长的利益分配结构中。
关键词:城乡经济失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
参考文献
[1].王海光.当代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 2003, 3
[2].焦伟侠, 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04, 2
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2007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超450亿元,可用资金超30亿元,向国家上交税收超8亿元。今年1~7月份,销售收入、可用资金、交税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14.36%、13.8%。华西之所以能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关键是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几年前,村党委就作出了“调整、提升”的战略性决策,果断关闭了污染严重的几个小化工厂,对设备陈旧、能耗较高的线材厂进行停产整顿,并引发了“两个寿命”和“三个效率”的大讨论。所谓“两个寿命”,一是企业设备的寿命,二是产品的寿命。所谓“三个效率”,一是资产利用率,二是资金利用率,三是劳动生产率。不仅如此,我们还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仓储物流基地,成立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提升已有的建筑房产、旅行社等一批三产服务行业,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重视思想教育,提升村民素质。华西村一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物质精神“双富有”。一是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华西村充分利用古代的、现代的、身边的人和事,发挥村党校、特色艺术团、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的教育引导作用,把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贯彻到每一个村民,以此教育村民、规范行为、提高素质。二是创建工作不断深入。2008年5月23日,我们举办了“诚信节”,开展了一系列“迎奥运、讲诚信、树新风”的活动。10月5日~11月5日,我们举办一个“国际旅游节”,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地提升和展示自身形象。三是民风更加淳朴。在大华西范围内,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由过去的“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重大刑事犯罪),发展到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的良好村风民风。
三、美化村容村貌,营造优美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始终是华西人坚持的发展理念。华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注重村容村貌的美化。一是规划合理。根据国家提出的“三集中”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总体要求,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的方式,既增加了土地,又把华西建成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村庄。二是环境优美。我们立足建设“三化三园”(农业现代化、工业国际化、环境生态化,生态园、幸福园、健康园)的华西村,形成了“山北粮仓,山南钱庄,中间天堂”的格局,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家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环保第一村”。现在,大华西共有528万棵大小树木(人均150棵),正逐步达到“白天只见高楼不见村,晚上只见高楼霓虹灯”。
四、健全科教文卫,大力改善民生。为提高全村干群的综合素质,增强整体发展的后劲,华西村始终把科教文卫工作当成大事来抓。一是实施基础教育工程。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创办了华西幼儿园。从2006年10月开始,又将华西小学、马桥小学、马桥中学、瓠岱桥小学进行“四校合并”,建立了的一所可以容纳6000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对教育工作实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二是实施科教兴村工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科研、科普经费,推广实用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吸引各类科技人才到华西创业。三是实施群众文体工程。华西村不仅建有图书馆、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公共活动场所,而且绝大部分农户也有书房、健身房,有线电视入户率、有线广播通响率达到100%。四是实施医疗卫生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村民的医疗保障,华西村在原来医院的基础上,和上海长海医院合作,引进了PET/CT等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建立了一座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体检中心”,使村民、职工医不出村,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不可以“带薪休假”,还能“带薪治病”。
五、强化班子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多年来,华西能从一个江南小村发展成为“天下第一村”,关键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堡垒作用大。在老书记的带动下,村党委一班人始终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做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特别是老书记自己,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带头做到“三不”(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他还将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1亿多元奖金,全部留给村集体,用于发展集体事业。二是责任意识强。为了创建文明村,华西村制订了详细的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完善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相关的措施,达到了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三是团结协作好。华西村党委坚持团结党内外一切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四是民主作风实。华西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凡事都交给村民集体讨论决定,全面实行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了干部的威信。五是制度落实好。华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管人、人管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用人机制。
六、坚持共同富裕,深化一分五统。华西人始终坚持老书记提出的“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自2001年6月以来,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方式,将周边20个村并入华西,组成了一个面积超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万人大华西村。如今,大华西的村民也过上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的幸福生活。前年年初,老书记又提出了“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口号。从2006年3月份开始,来自北京、青海、黑龙江、湖北、河北、广西、山东、浙江、重庆、海南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到华西进行互学交流,人数近5万人。
老年人是社会稳定积极可靠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老年体育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这对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老年人来说,如何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老年体育工作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开辟活动阵地,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
老年人口占比较重,且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余热,从完善活动阵地做起,竭尽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全面宣传发动,吸引老年人积极参与。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毛主席早在50年代就提出的健身口号,但真正拥护健身运动的人并不多,还有许多老年朋友不愿主动参与。为了帮助老年人能够做到劳逸结合,逐步使他们走上自觉健身的轨道,给老年人做好宣传参加健身活动的好处,并在宣传栏内张贴宣传画和有关健身养身的知识,提高体育健身认知度;并向老年人发出参加体育锻炼倡议书,以此增强老年人的健身意识。
三、丰富活动形式,掀起全民健身运动。
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推广全民健身,为将老年人拉离牌桌、跳出是非圈,民心共系发展。在各社区设立了站点辅导,社区老年朋友积极参与,形成了有特色的队伍,有秧歌舞蹈队、太极拳、太极响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老年人之间的向心力明显增强,邻里之间关系愈加密切。
四、以老年健身活动为载体,推动老年体育运动深入开展。
为了更好的推动老年体育运动的开展,以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活动为载体,组织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交流和竞赛活动,积极推广适合老年人的新的健身项目,组织引导广大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老年人广泛参与。通过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老年体育活动,既是广大老年朋友们强身健体、享受生活、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基本保证,也是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具体表现,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费不足。经费问题是直接影响老年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老年活动中心的经费还是不足,仅靠财政每年解决的几千元钱远远不够,而老年活动中心又没有创收门路,加之当前经济不景气,政府补贴、社会赞助、个人缴纳也无法做到,导致社区级老年活动中心的经费有时而不足的现象,从而在客观上制约了老年活动场所的巩固发展。二是人员配备不足。相
应工作人员有的兼职,有的不确定。由于具体负责老年体育工作的人员不确定,往往出现一项工作多人经手、多人参与却无人负责的局面。三是开展社区老年健身体育活动的场地、设备缺乏。造成场地、设施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基础差,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设计居民小区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社区所需的健身场地与设施。
(三)老年体育活动主要提出了几点要求及建议。
1、加强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提倡增建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公园和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创造条件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满足老年人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提高活动水平。在不断更新的条件下,要求老年人发挥出“老有所用” 的这种崇高精神,在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自愿的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值得更多人学习的。再一点要在加强老年朋友的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从政治上尊重老年人、思想上关心老年人。
3、大力增加老年人体育人口。一是要在老年人中大力宣传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提高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使体育锻炼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扩大老年人体育指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老年体育人口的作用。扩大老年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措施。如退休的体育教师、退休的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熟练的技巧,若能聘请他们担任义务的老年体育指导员,对这些人来说是进行人才的第二次开发。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无疑对老年体育指导员太少的矛盾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推荐阅读: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07-16
社会工作在社区中的发展及问题06-13
企业人本管理的构建和发展07-25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10-29
整合教育优质资源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07-06
中国社区发展10-12
社会发展和转型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