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 篇1

作者:彭婷婷

关键词:企业;人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理念,探讨了企业人本管理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企业实践更是证明,科学管理的基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行人本管理。事实上,企业是人为的组织,而人是有意识的,因此,管理就不可避免地会因不同人的不同意识而有所区别。企业人本管理的出发点正是由此而探求人性的光辉,推动企业的进步。

一、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企业,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能动性、凝聚力和创造性来运行,而不再把人作为管理的工具或手段,是对人的认识的升华。

(一)人是主体

正是因为人类的不断实践,才导致了物物交换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是因为人的自身发展,才是早期的手工作坊演变为今天的现代化企业;也正是因为人的持续创新,才使企业向着更高层次和更加文明的社会组织形态发展。其中,人决非只是单纯的经纪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充分认识,遵循并运用这一规律,无疑是实施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明智之举。

(二)人是资源

在企业传统的人,财,物三大要素中,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物力资源也并非无穷,只有人力资源可以连续投资,反复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的利用,时间价值的体现,数字空间的拓展,也都离不开人的意识力和创造;事实上,人是最具有灵魂力,情感力和推动力的,是具备比任何物质价值更大的物质,是支配和利用其它一切资源的资源。

二、企业人本管理的科学理念

企业人本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如何考虑认得特性,克制人的陋习,展示人的才华,其中的科学理念,应着重体现在:

(一)尊重人的本性,点亮人性的光辉

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而人有勤奋、积极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通过生存竞争加以引导。企业人本管理的首要使命就是要激发企业职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勇于追求的时代精神;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敬岗爱业,温和友善,直面人生的态度,做一个正直的人,仁爱的人,求美的人。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本性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追求的最高层次,更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高度回归。

(二)凝聚人的合力,共创繁荣和幸福

企业的工作是由许多职工共同承担的,大家各自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是否尽职尽责地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企业的价值则通过具体的人来体现。企业人本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使企业职工都能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做到知人善用,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相互之间同甘共苦,彼此尊重,互相互助,齐心协力;所有职工都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开创企业的美好未来。

三、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在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其科学理念更是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其人本管理在强调人性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和谐共赢,创造性发展。

(一)人性化原则

人本管理的要义之一就是尊重人的本性,点亮人性的光辉。因此,企业管理方式理所当然地要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制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从治理人的自私与懒惰的本性转向引导人的服务与创造的潜能。

(二)和谐共赢原则

企业人本管理讲求凝聚人的合力,共创繁荣和幸福,就是要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所有成员弱化由岗位带来的特权,平等友好的共生共处,互相协调;使每个人既要在人格上,政治上一视同仁,又要承认人的能力、职责所导致的收入差别。既要能谋求各自的个性化发展,又要能融合企业的整体化运作。

(三)创造性原则

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索取,开发人的潜能,意在创造。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与创新,才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员工不断地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使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四、企业人本管理的实践活动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实质是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这不仅是重视人才,而且也是尊重个性;不仅着重于人才的定位,更是关注人力的发挥。为此,企业必须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与体现价值的平台。

(一)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建设平台

企业建设从人本管理方面着手,主要是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如:领导机制、测评机制、动力机制等。

(二)造就合理、合用、合情的人才开发战略平台

企业在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拓展人的理性,由此充分展示企业及企业职工的时代风采。要使企业职工在拥有危机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更加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能不从战略高度去着手。

参考文献:

1、杨志.人本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2、孙海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3、王永龙 当代西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3(4)

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 篇2

1.1 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组织或个人, 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 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 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管理具有以下特征:管理的对象是组织及组织要素,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协作活动的集体, 管理工作就是要加强对组织要素的计划、组织与控制, 使组织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与使用, 从而快捷、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保持良好的组织内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制约, 因此,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内部环境则需要适应它, 从而需要不断的变革与创新, 再创造、在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1.2 企业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法人财产制度,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同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有限责任制度, 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所有者权益, 既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同时承担企业亏损的风险。权责关系明确, 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生产竞争中优胜劣汰,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破产。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1.3 工业企业管理的内涵

工业企业管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对企业内部自身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 是企业作为管理对象而被其他管理主体如政府职能部门所管理。这两种含义或两方面的内容之间是相互密切相关的。做到了前一方面要求, 才能符合后一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后一种要求, 才能对前一方面的工作加以推动。

工业企业管理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生产经营管理——进行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制造、销售和用户服务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战略性活动, 如经营战略、经营决策、经营计划等;生产性活动, 如生产管理 (含生产调度、外协件管理) 、物资供应管理 (采购计划) ;技术性活动, 如技术管理 (含技术标准化、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 、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营销性活动, 销售管理 (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 ;财务性活动, 财务管理 (含生产成本核算等) ;人事行政管理,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 (职工的录用、培训、业务考核, 干部的选拔、配备) 、劳动工资管理、保卫工作、集体福利事业、职工民主管理等;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领导, 主要包括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班子建设和规章制度等。

2 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猛的形势下,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技术, 对于企业中的生产劳动以及开展管理。现代技术的应用, 对于企业的管理有很大的提升, 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企业需要对市场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企业管理中更好的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现代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 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所以面临新形势, 需要工业企业适时的做出调整,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做到如下方面:

2.1 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

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主要是以人为主要动力来实现管理工作, 所以人的意识非常重要, 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意识更为重要, 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思路。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 要向其灌输现代生产的思想, 让企业的领导者充分的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 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竞争意识。

2.2 建设合理化的管理组织

企业的管理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组织, 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完善的管理组织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企业内部,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不断的完善组织机构, 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 建立起高效的运行体制, 在指挥方面要灵活掌握, 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采用科学化管理方法

在对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的情况下, 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继续深化, 然后充分的利用现代的管理理念, 将其有效的融合。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形势下, 应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利用电子化的管理手段, 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

2.4 提倡管理人员专业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所以在企业中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具有专业知识、个人素养以及工作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管理。

结语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需要工业企业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创新, 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应该将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发展中,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内涵, 介绍了企业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探讨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提出了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建设合理化的管理组织、采用科学化管理方法、提倡管理人员专业化等策略。

关键词: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丘丽云.论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 2009.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 途径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内在属性。我们有必要对管理创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指导我们的企业科学地开展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的界定

1.1管理创新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对于管理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全面、准确的定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为管理创新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阐述的“创新”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军博士认为:管理创新,就是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列入企业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和创新活动并创新效益,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表述,我们暂且采用这一定义。

1.2管理创新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具有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管理创新,其目的都在于变革和改良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业利用各类资源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1.3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管理创新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控制、领导、组织、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的创新。按照业务组织的分类,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模式创新、竞争战略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标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按照职能部门的不同,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分为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

1.4管理创新的主要阶段

根据管理创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这两种管理创新所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这也往往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起因所在。

第二阶段:寻求创新方案。这一阶段是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主要区别阶段。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选取多种创新方案以备选择。

第三阶段:评估和决策创新方案。根据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创新方案进行评估和遴选。全新型管理创新未必经济,引进型管理创新又未必适应企业实际情况。

第四阶段:管理创新实施阶段。管理创新必然涉及新技术运用、业务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资源调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积极稳妥地予以实施。

2.管理创新的动因和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管理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实施管理创新,达到预想效果,必须对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加以利用,对阻碍管理创新的因素予以化解和排除。

2.1管理创新的动因

2.1.1外部动因。一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忽视新思想、新技术的运用,就很有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方式趋于落后。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前进,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三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普遍认识到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生存环境一旦破坏难以修复,从而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也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2.1.2内部动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总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这促使管理者不断寻找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环节,谋求改良或改革途径。同时,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有一种自然的危机感,主动寻求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被管理者而言,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对他们而言,也有一种改良管理方式的愿望,这种愿望也同样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之一。

2.2管理创新的阻力

尽管企业管理创新有着有利的外部、内部动因,但它的推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然面对以下一些因素的阻力。

2.2.1文化因素。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不断强化。在中国,受东方文化的长久熏陶,企业普遍较为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另一方面,存续时间越久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愈加趋于保守。

2.2.2利益因素。在特定的管理模式下,总有部分管理者或被管理者获得一些特定的利益。一旦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很有可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甚至让他们砌底失去特定利益。一经权衡,这些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各种方式抵制管理创新的推进。

2.2.3习惯因素。对于一些长期在某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方式、内容,害怕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或是无法掌握新的管理技术,从而对管理创新怀揣一种抵触情绪。

2.2.4认知因素。尽管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但是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管理创新显得较为“隐性”,且其产生的效果,往往没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效果那么直接,因此往往也容易得不到足够重视,难以保证实施力度。

3.企业增强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

3.1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須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一旦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了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2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

从西方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地反应。

3.3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

企业必须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才能不断从外部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才能保持企业的知识、理念不至于落后。而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

3.4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员工研究、提出管理创新方案的热情。事实上,仅仅依靠少数的管理者,很难使企业持续保持管理创新的动力,也很难全方位地在企业内部开展管理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全部员工的创新热情和聪明智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仅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个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远超过企业的期望,同时员工同样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所需要做得就是把创新的权利真正赋予每一位员工,给予员工持续的创新支持,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自主性。

关于企业建设的思考文档 篇4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在煤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和树立员工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如何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深入开展,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突出行业特点构建安全文化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安全文化,如何把安全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全过程是一个关键问题。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观念文化。在大张旗鼓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使职工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二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安全基础,形成安全行为文化。要明确各岗位职能和责任,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形成文化氛围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现场监管,形成安全物态文化。在抓好群安工作的基础上,用亲情感化职工,杜绝违章作业。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六必访”、“六必谈”,及时解决职工最想、最盼、最需的问题,从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情感上贴近,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积极推行“岗位描述”、“手指

口述”操作法,加强对“习惯性违章、重复性隐患”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形成安全管理文化。坚持以“一通三防”管理为重点,以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行“五精”管理,努力做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生产控制动态化,工程验收标准化,考核奖罚严细化,管理效果跟踪化,切实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文化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管理文化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构建管理文化的途径一是采取区队班前会、主题学习日等形式,强化职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各工段班组、各部室工序以其标准量化考核,日清月结,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二是在精细化运作过程中,要将管理流程、生产工序、核算指标逐级深化与细化。由车间到工段,到班组,到岗位和个人,把工作量、安全质量、工作效率、等指标纳入进去,以考核的形式,激励职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三是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深入开展培训内容,规范职工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四是要健全完善工作标准,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三、围绕发展主线构建学习文化,学习是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于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考 篇5

【摘要】富士康科技集团一连串的“跳楼事件”,再度激起了各界对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重视。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管理以人为本,注意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有其严重的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企业对员工需求的忽视,不注重企业员工管理,对以人为本的缺失,从而导致了跳楼事件的发生。

“以人为本”这一管理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及至现在日趋成熟,对管理活动的开展和管理理论的构建,可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 lasM.M cG regor)曾指出: “在每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 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而大卫·休谟更是深刻地指出: “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任何学科不论表面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如果管理脱离了人本, 管理将成为空中楼阁。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忽视对员工的重视。首先,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在追逐利益的趋势下,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断压榨员工自身利益,从而产生了之关注企业利润,视员工为机械的管理模式。其次,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仅仅局限于提高工资等外在激励,片面强调金钱和物质的作用,而忽视员工内在需求,如兴趣爱好等。最后,当今企业在员工中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忽视管理对象需求的变化。当前,企业员工之间人情淡漠,个人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个性需求不被理解。

而针对富士康事件的启示,现代企业必须做好企业的人本管理。第一,要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人本管理理念。当代企业应转变价值观,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将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不仅仅关注企业利润,更关注企业员工的发展。第二,企业要建立健全有效地激励机制,积极维护员工利益。当代企业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 诱导人的行为, 发挥人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以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保证员工利益不受损失。最后,要关注员工,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人的最低层次是生存需要,然后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应被企业管理者重视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对于富士康跳楼事件,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应引以为戒,认真做好企业自身以人为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美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关于工会建设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6

编辑:studa

2【摘要】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本文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文“化”人之重点,打造企业文化纲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工会建设企业文化要在履行四项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中提升文化含量。

【关键词】工会建设 企业文化 思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一、找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坐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从整治企业环境入手,还是以共渡难关为突破口,或是以制订企业战略为切入点,都既关系到职工眼前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企业和职工长远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因此作为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的工会组织,责无旁贷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卓有建树。一是甘当绿叶作配角,积极主动协助党政组织,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发挥特长抓主项,重点抓好职工岗位练兵、技术创新、献计献策、星级职工评选,进行企业精神、共同愿景、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

二、抓住以人为本的根本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坚持打造先进企业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要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相信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正确意见,带领群众一道前进。三是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既要用人,更要育人,不断开发人的智力,发掘人的潜力。

三、突出以文“化”人的重点

企业管理,由原始的师傅带徒弟的经验管理阶段经过科学管理阶段,进入到人本管理又叫文化管理阶段,其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知识、以文化来武装人、教化人。工会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智商”;运用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市场观、质量观、道德观教育等方式,不断激发职工“人人都是环境”、“人人连着市场”的“情商”;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全过程学习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四、打造企业文化纲领

企业文化纲领,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华,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它既是对外的旗帜和形象、承诺和宣言,又是对内的导向和规范、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宗旨是使企业上下形成共识,行动趋于一致,切实发掘企业内在的文化潜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理念:如中国航空工作第一集团提出的“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创新永远、活力永恒”就是我们催化剂分公司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如黎明公司提出的“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的企业宗旨;企业愿景:如青岛港务局提出了“开着小车进港口”的企业愿景。此外,还包括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企业市场观、员工行为观、领导作为观、企业用人观、企业管理理念、企业道德等等。

五、高擎团队企业文化的大旗

一要强化团队意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整个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个大团队。既然是团队,就要统一指挥,协调动作;严格操守,尽心尽责;团结战斗,和衷共济。二要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层出不穷,瞬息万变。企业在竞争中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抓机遇而胜算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学习,倡导终身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同行学习、向顾客学习,提倡从知识传播中学习,从有价值的失败中学习,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三要实施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从管理角度说,是一种尊重人、爱护人、造就人,一切为人、一切靠人,实现人与企业共兴共荣的管理思想。企业人本管理要求我们:管理的中心由管物转向管人;管理的重点由管理行为转向管理思想;管理的性质由纯理性转向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激励的方式由靠物质刺激为主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领导类型则由指挥型转向育人型;努力使整个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

六、着力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权力智慧化、理念政策化、行为规范化的过程。工会建设企业文化要在履行四项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中提升文化含量。

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真正做到党委领导和支持、行政尊重和保证、工会维护和组织职工当家作主。维权要依法维权、合理维权、用心维权,防止名不符实,愚弄群众;维权要全面维权,既要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又要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还要维护职工学习、发展的文化权益。工会履行建设职能,要努力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同步发展上下功夫,确保科技进步和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工会要在实施创新工程、素质工程、打造学习型班组工作中开展竞赛,引导和激励职工好学上进;要广泛开展岗位练兵、读书自学活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要倡导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劣者出,为职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平台。

工会履行参与职能,要在建立平等协商机制、推行厂务公开、履行集体合同上下功夫,行政工作讲命令,思想工作讲方法,技术工作讲权威,工会工作讲民主。工会主席是首席职工代表,担负着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必须真正有职、有权、有才、有能参与企业的高层决策;协商机制实质在平等,厂务公开要害在公开,集体合同关键在履行;工会要力图达到民主参与有思路,民主管理有章法,民主评议有依据,民主监督有权威。工会履行教育职能,要在理论教育入脑入耳,形象教育打动人心上下功夫,读书是职工起家之本,教育是企业振兴之源。工会要善于深入班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职工呼声,集中正确意见,进行换位思考,开展沟通交流;要以健康为中心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组

织开展小型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全面普及、根深叶茂的基础上,工会还要努力培养造就各门类的职工艺术家,繁荣文化创作,塑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愉悦、教化、陶冶、凝聚、塑型、约束、辐射的独特功能。

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要在锐意进取、严格自律、不断创新上下功天,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决定地位,活动决定活力。工会要在企业深化改革中,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励、自强,以人格的魅力感召职工。

参考文献: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篇7

一、初探企业管理创新实际内涵

所谓企业管理指的是企业基于自身经营生产进而展开的有关控制以及协调组织和相应计划职能总称。一般来讲企业日常实际经营生产相关活动包含诸多要素, 管理正是合理规划并科学整合要素的具体过程, 从该层面上讲管理属于生产力范畴之内, 而较为有效的以及较为科学的管理往往能够帮助企业将发展目标较快较好实现, 并能够积极的促使企业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现实环境中经济市场变化快速, 在该种环境背景下企业如果仅仅是依托于以往管理方式则难以适应市场更新需求, 只有随着市场更新变化而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换句话来讲只有将自身管理方式予以不断的调整以及创新方可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并在经济市场中稳定的前行。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应用新型的管理方法思维重新对内部管理予以设计, 尤其是对管理思维以及技术和相应的组织结构等等予以良好创新, 进而促使企业实现管理方面长效运营, 管理创新强调了既不复杂又较为重要的一种过程。

二、探析企业强化管理创新必要性

企业强化管理创新具备的必要性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市场竞争必然需求, 现今网络知识时代来临促使市场有着较为迅速的变化, 企业存在于经济市场作为国际经济重要支撑载体对于网络时代的适应力决定了其后续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在买方市场开始产生之后, 经济市场中的竞争性被较大化放大, 在该种较强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企业势必需要强化内部管理, 依托于管理创新逐渐将自身具备的竞争力提升, 这样也才能真正促使自身稳定发展;其二是知识经济客观发展需求, 所谓知识经济是依托于信息共享以及知识共享的经济模式, 工业经济中经济发展建立在原料消耗以及大范围使用基础上, 相较于传统经济看重的是劳动力以及资本资源的不同性投入, 而知识经济则强调的是知识有效利用和良好加工共享, 因此企业就需要创新管理以适应知识经济;其三是大众需求更新的基本要求, 时代变迁背景下大众在需求方面呈现出多元化, 简单来讲就是大众希望企业提供给自身的产品应该是多样性的, 能够满足自身不同方面的需求, 基于此企业就需要创新管理内容, 力争将大众需求有效满足, 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稳定发展。

三、探析企业方面管理创新发展建议

1. 建议之理念上的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理念较为重要, 因为任何行为均建立在思想支配基础上, 思想可以说为行为优劣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强化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管理理念上入手, 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四方面:其一是对传统管理思维予以摒弃, 将以往纵向思维转化为是横向思维, 企业相关管理者对新型化管理理念以学习引入国际一流先进理念并对市场新事物予以观察, 构建全新管理理念思路, 尤其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之下对以往发展观念予以转变和改造, 赋予其新活力内涵, 将粗放型管理提升到增效型实际管理理念上;其二是企业需要将新机遇牢牢抓住并大胆性创新, 企业依托于市场环境将内部管理理念予以调整, 进行新思想理念的创造, 尤其是需要对市场变化过程中新机遇仅仅掌控, 构建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理念等方面具备特色性的理念, 换句话来讲就是不仅要看市场变化, 而且还要看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其三是树立超值服务以及信息经济方面理念, 信息经济环境之下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相关软件对企业实际管理予以优化, 能够将企业管理不断升级, 并能够促使企业关注管理方面的时效性, 强化风险管理, 依托于信息经济理念推动自身生产与信息技术的良好结合, 最终将管理发展为智慧信息管理;其四是树立循环低碳方面理念, 现今国家强调了低碳发展, 尤其是对于能源资源来讲高效利用实现最大化利益获取, 并兼顾生态环境较为重要, 企业也需要将低碳生产以及绿色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良好树立, 围绕节能以及低碳和响应的环保绿色主题进而实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2. 建议之技术上的创新

现今管理创新不仅仅是集中在理念上, 还集中在技术方面, 技术创新为当前管理创新重要构成部分, 技术创新优劣很大程度上展现企业整体性管理水平的高低, 而企业要想实现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获取就需要依托于技术营销创新。企业更加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在经济市场的大力发展, 而对于技术上的良好创新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聚焦新型化国际技术, 企业依据相应的市场变化加大自主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 对于产品结构予以进一步良好优化, 促使产品在经济市场更新换代, 对新型化国际技术予以引进以及研究学习, 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产品性能技术实施更新改造, 将原本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以此将目标市场当前产品空白良好填补, 尤其是需要对高性能以及差异化相关产品进行重点性开发, 以此将自身企业新的业绩两点引燃;其二是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 除了将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引入其中之外, 更加需要将一些先进化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仪器同时引入, 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创建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测试相关科研中心, 并和全世界范围内的相关高校予以技术合作, 促使自身研发技术能力不断进步。此外还需要对资源循环方面利用技术予以强化, 如对减排减量相应技术的优化等等。

3. 建议之制度组织上的创新

现今管理创新除了集中在上述两方面之外, 还集中在制度组织上, 具体来讲, 对组织予以实际创新属于管理创新重要构成部分, 企业可以依托于对信息资源以及物和人力等方面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资产有效重组和有效重置, 在新型租住比例关系和组织结构基础上构成全新管理模式, 最终为企业创收较多经济利益;而对制度予以实际创新则同样是管理创新重要构成部分, 企业可以对自身分配形式以及经营模式和相应生产方式等予以创新, 最终实现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具体创新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是管理内容应该真正的在制度上得以落实, 依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通过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制度实现权责分明以及职责明晰;其二是制度要真正在考核上予以落实, 所有的制度要想检验其是否有用就需要依托于考核, 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通过考核确定制度具体落实程度以及还存在怎样的缺陷, 最终起到创新企业制度组织的有效作用。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现今企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能够扩大自身规模并实现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够为国际富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之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就需要强化管理创新, 从管理理念以及营销技术和相应在制度组织的战略管理三方面入手, 通过管理创新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更优发展与进步, 而本文将企业实际管理创新良好发展作为研究核心, 旨在为现今以及未来企业优化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摘要:众所周知国家发展依靠的是不断创新, 而创新更加成为了我国能够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重要构成要素, 对于企业来讲同样需要创新, 也就是说企业一方面需要对自身经营生产予以提升,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自身管理予以创新发展, 两方面狠抓以及齐抓方可促使企业在经济市场屹立不倒, 可见管理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而本文基于此就企业方面管理创新实际内涵进行着手分析, 之后对企业强化管理创新必要性予以研究, 最后探讨企业方面管理创新发展具体建议, 以期为后续关于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根兴, 严德铭, 姚宝敬.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软件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考[J].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3, 02:38-39.

[2]武亚军.“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任正非的认知模式分析及管理启示[J].管理世界, 2013, 04:150-163+166-167+164-165.

[3]夏李.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1:210+212.

[4]张彦伍, 尚言明.关于对专利巡回审查模式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5, 11:157-158.

[5]罗琳.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科技管理创新人才培训班考察学习报告之一关于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思考[J].今日科技, 2014, 07:22-23.

关于合规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合规管理;合规文化;合规制度

1 合规管理的主要做法

1.1 培育企业合规文化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石油大案其中有些案件就是因为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合规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说明石油企业还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合规文化”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中。

因此,培育合规文化,已是刻不容缓。

为了汲取相关教训,第二采气厂在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将合规文化的培育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大力推广。

1.2 合规应从上通下达做起

始终坚持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及时传递新法新规。由法律部门掌握国家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动态,及时收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从“应知应会”到“已知已会”,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使员工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1.3 主动合规,人人有责

“人人有责”,强调合规并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也不是合规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落实“人人合规”的前提是将合规管理写进制度的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真正将合规文化普及到人、深入到心,使合规管理成为每个员工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和基本准则。

2 合规管理创造价值

有人认为合规管理会束缚或阻碍业务的发展,同时导致工作量的增加。然而,实际上合理有效的合规管理能够促进业务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和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利用法律论证为合规管理出谋划策。依照公司生产经营“八个必须”的要求,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在决策前必须要与班子成员进行多次酝酿讨论,涉及到的财务、人事、法律部门必须签署部门意见,法律部门要针对项目选项进行详细的法律论证,实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3 构建企业合规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合规管理持续开展的基础,集团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已经下发,各单位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主要从合规预警及制度审核方面加强合规制度的建设及完善。

3.1 岗位风险防控构建有效的合规预警机制

合规预警是合规管理的风向标,建立合规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合规风险,做到事前防范,2012年,采气二厂作为集团公司法律风险岗位防控工作试点单位,经过为期一年的指引编制、运行、测试检验、总结提升,在安全生产、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诉讼及争议、知识产权、企业税收法律风险六大重点区域展开,在不断创新、探索、调整、改进中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岗位风险防控,将风险管理重心前移,建立起对法律环境变化反应迅速的合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3.2 规章制度审查奠定合规管理制度基础

采气二厂对规章制度在以往规范性、程序性审查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合法性审查,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上位制度,未经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不得颁布实施。11月份,法律部门审核纪检监察、工程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相关制度19项,并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对其中12项制度提出修改意见,为合规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4 招投标合规管理工作实践

2014年,公司大力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采气二厂在加强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合规管理理念,从选商、合同管理到承包商管理进行全方位合规风险防控,实现了招投标工作全过程的合规化管理。

4.1 规范的招投标管理为依法选商提供保障

完善管理制度,理顺选商程序。在油田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招标管理办法》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招标管理细则基础上,组织修订《第二采气厂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编制《第二采气厂非招标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范项目选商程序。

4.2 加强合同管理为杜绝经营风险保驾护航

严格服务商准入。加强服务商资质审核,杜绝无资质或资质不齐全的服务商进入,严格执行公司“六条禁令”的要求,禁止合同出现转包、分包及挂靠的情况发生。

强化合同审批签订程序。防范和控制事后合同,杜绝合同审查审批流于形式,削弱合同的管理职能,事后合同与责任部门的业绩考核挂钩,加强对事后合同的考核监督。

4.3 督促完善承包商管理监督,实现“优胜劣汰”

2014年8月,采气二厂组织人事组织科、保卫科等相关业务科室,从合同履行情况、管理制度执行、劳动合同签订、社保购买情况及综合治理制度的执行等方面,对2014年部分业务外包承包商进行抽查,针对存在问题向承包商逐一下达整改通知单,通过建立承办商准入、考核、退出管理机制,对承包商形成良性动态管理。

上一篇:漫画社团下学期总结下一篇:适合女生的伤感分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