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精选8篇)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1

在服务经济社会,顾客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平庸的服务已不能赢得顾客手中的货币选票,优质的、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正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现代企业应该将顾客满意的理念引入整个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将顾客满意策划的方法运用到服务的全寿命周期中,同时坚持全过程、始终面向顾客、持续改进的原则,构建顾客满意的服务营销战略。

(一)建立明确的顾客服务战略

1.进行服务营销的战略规划

服务首先必须成为企业的一项战略,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全方位的顾客服务体系。要在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对服务工作的程序、规则提出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然后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培训和激励,同时结合顾客满意度和投诉制度等有效的监控手段,达到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以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2.牢固树立顾客满意的服务经营理念。

企业在实施顾客满意的服务营销战略时,需要重新明确经营理念,建立令内外顾客都满意的服务经营理念。这应该成为企业诸多经营观念的中心,成为指导企业经营行为的总纲。缺乏这一指导,顾客服务战略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毫无特色可言。这要求企业从上到下的全体员工都要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经营理念,树立“使自己服务的对象感到满意”的服务意识,一切从顾客的利益出发,围绕顾客的满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这里的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又包括内部顾客。

3.建设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服务文化企业必须把顾客置于企业价值和文化的核心,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服务文化。要将企业目标与员工的追求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以人为本,树立管理服务化的意识,首先管理者要将被管理者看成自己的顾客,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促使被管理者自觉践行使“顾客满意”的服务经营理念,并渗透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地时时、事事、处处以顾客为中心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企业还应通过各种公关手段宣传企业的文化理念,让外部顾客了解、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二)设计好服务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为了成功地实施服务战略,有效地开展服务营销活动,给客户提供优质而满意的服务,应对所有的顾客服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

为此,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找准顾客,探求顾客期望。

为了从顾客角度来安排企业的服务活动,保证在服务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能增加顾客享受和体验服务时的价值,企业必须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特征,这是成功进行服务营销的前提。为更好地集中企业的营销资源服务目标市场,首先要进行市场分析,找准顾客,要寻找出对企业有价值、能让企业盈利的顾客;然后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使用最直接深入顾客内心的方法,找出顾客对企业提供服务的期望,以准确地选择服务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对象,设计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和欲望的服务。

2.站在顾客角度,设计服务流程

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服务是一项活动,是一系列的过程,因此,服务产品或顾客服务的全部营销活动集中表现在服务流程和各个环节上。要使各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就必须对服务流程进行精心设计。

企业在进行服务流程设计时,可以采用制定服务蓝图的方法。服务蓝图是一种准确地描述服务体系的工具,它借助于流程图,将服务提供过程、员工和顾客的角色以及服务的有形证据直观地展示出来。经过服务蓝图的描述,服务被合理地分解成服务的提供步骤、任务和方法,使服务提供过程中所涉及的人都能客观地理解和处理它。它提供一个全局的观点,让员工把服务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并与“我要做什么”关联起来,从而在员工中加强以顾客为导向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服务流程各环节的设计中,企业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顾客的参与程度、需要偏好和特点;为提高服务质量,要制定服务的标准规范,但针对顾客个性化需求,需要服务提供者灵活掌握和变通运用;为提高服务效率,企业要保持精干的组织结构、科学的分权管理,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职责,相对独立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让接近顾客的员工作出决策。

3.把握住关键时刻,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时刻”是一个重要的服务管理学术语,是顾客对于服务投入大量情感投资时与服务提供人员进行的简短互动时刻。顾客服务并不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真实景象,而是由众多“关键时刻”的真实感觉组成的,“关键时刻”存在于顾客购买的时刻、服务台咨询的时刻、顾客抱怨的时刻,存在于任何与顾客打交道的时刻。大多数人凭借这种“关键时刻”的感受来评价一个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也在许许多多的关键时刻中形成和显现。

要把握住关键时刻,企业首先要在服务流程中注意对服务接触点的设计,建立关键时刻的服务标准;其次,在与顾客接触的“关键时刻”,把握好一线员工的言行,对员工要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员工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了解顾客对于服务的期望,也要进行解决问题技巧的培训,提高员工综合应变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对一线员工充分授权,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减少顾客与解决顾客问题的员工之间的层级,促使企业对顾客需求和顾客问题做出迅速反应。

4.处理好顾客投诉,变不满为满意

每个重视服务的企业都愿为顾客满意作出积极努力,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服务过程的完美无缺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顾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满,这时企业要鼓励不满的顾客积极向公司投诉,进行服务补救,最终变顾客不满为满意。如果顾客不满却又不告诉企业,他们可能会直接转向企业的竞争对手,并传播对企业不利的信息,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口碑。

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扫除顾客投诉障碍,处理好顾客投诉。第一,要鼓励顾客投诉。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及补救措施,通过顾客能够接触到的各种媒体清楚地告诉顾客如何进行投诉及可能获得什么结果。第二,方便顾客投诉。企业应尽可能降低顾客投诉的成本,建立方便、省时、省力的信息接收渠道,使顾客投诉变得容易。如可以在产品销售地点等能够最大限度接触目标顾客的地方设立意见箱,或通过免费电话800接受顾客意见,设立网上投诉等。第三,迅速处理顾客投诉。企业要形成完整专业的处理顾客投诉的工作流程,顾客投诉后,要立即做出富有人情味的明确反应,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解决此问题涉及到的每一个部门和员工。要尽快认清事实,在第一时间处理,并在处理的过程中,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回复处理的结果。

(三)有效地管理和教育服务人员

要实现外部顾客的满意,关键还在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提高服务水准的首要条件是:企业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来负责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工作,这些员工必须具备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应该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然后才有可能为终端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满意的服务。为此,企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育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

服务过程中员工是使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关键人员,企业必须将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渗透于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在管理中。要让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使顾客满意是其工作的最高目标。同时要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同利益点,使员工对企业目标充分理解,这样员工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增强,每个部门每个人都会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外部顾客满意创造良好的基础。

针对服务的特点,企业还要重视对员工从事各项服务工作技能的培训。企业要将培训看作是一项长期战略投资,要设计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合理的培训计划,将培训计划作为系统的一个整体部分。

特别要重视员工沟通技巧与解决问题技巧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充分了解顾客需求,及时解决顾客问题,最终通过保证工作质量,实现优质服务。

2.重视内部顾客,满足员工需求

企业要想让顾客感到满意,首先必须让自己的员工感到满意。当员工感到满意,就会在与顾客接触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智力资本,及时发现顾客需求动向,及时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紧紧抓住顾客的心,令其满意。

企业员工同顾客一样也有其生理及心理的需求,管理者要把员工看作是自己的顾客,通过各种渠道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充分满足员工需求。管理者要从员工的所思所想做起,实实在在做点儿实事。首先,生活上多关心,解决好员工食宿问题;其次,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按时发放工资、保证休假等;第三,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增长员工的才智。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满足员工发挥才能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通过关心和爱护员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

3.充分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

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通过多种激励方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常用的激励因素有:金钱、荣誉、晋升、休假、被尊重、挑战性的工作、融洽的工作环境等。企业在进行具体激励时,要因人而异,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激励,要坚持公开、公正、适度的原则,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要建立管理者与员工双向交流的渠道,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变化和各方面的信息,并真诚地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能提出改善工作进程良好建议的员工给予重奖。同时在服务工作中管理者要善于将特定的权力授予员工,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为顾客服务。

4.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合力效应

高质量的服务要求高质量的合作伙伴。一个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只有当它的价值链上的伙伴都对质量作出承诺、作出努力时,才有保证。因而企业要注意创造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使员工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形成合力效应,赢得顾客满意。

打造团队精神,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情感认可;二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激发团队成员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逐渐形成团队自身的行为习惯和行事规范,形成团队合作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四是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员工要有关怀、爱心、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

(四)制定持续的服务改进措施

1.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完善服务体系

顾客满意度调查是用来测量一家企业在满足或超过顾客购买产品的期望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的,它可以找出那些与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直接有关的关键因素。对企业而言,顾客满意度调查的关键是要让顾客有良好的条件与渠道来提出真实意见,使企业知道在哪些方面急需行动,最终使失望的顾客获得满意。

企业可以自己或委托专业的调查咨询公司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在调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本企业提供服务的特殊性,建立合适的调查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对顾客是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企业可以控制改进的。二是为避免信息失真,取样要广泛而有代表性,如有可能,尽量使用随机取样方法,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三是重点对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了解顾客满意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短木条”,以顾客为导向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期得到顾客满意和赢得顾客忠诚。

引起顾客不满的具体原因有两种:一是企业提供的价值确实低于顾客的期望;二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价值认识不足。由于转移成本的存在,顾客不会因为有了不满意而马上离开。这就为企业进行改进产品、服务、与顾客沟通、修复顾客感觉赢得了转机。对于第一种情况,企业要提高为顾客提供的价值;第二种情况是要与顾客进行沟通,让顾客认识到企业所提供价值的份量。

顾客满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次交易的满意并不意味着下一次的交易也满意;过去的顾客满意并不意味着将来的顾客满意。企业要想达到持续的顾客满意,就要持续、定期地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顾客对企业的期望及满意程度,持续改进,培养忠诚顾客。

2.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打造忠诚顾客群

企业与顾客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实施顾客满意战略的重要保证。企业可以推行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式,利用先进的顾客数据库系统收集和积累顾客大量的信息,建立顾客档案。通过数据库提供的资料,统计分析出顾客的类型,找出并留住对企业最为有利的一个顾客群体。企业要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强与顾客的交流与沟通,针对顾客需求适时动态调整企业行为,进行服务创新,开发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最终企业可以通过与每一位顾客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明确把握每一位顾客的需求,以最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与忠诚。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2

基于这种现状,供水行业有必要实施服务营销战略。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是指在充分认识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以顾客导向为理念,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以及与顾客建立互动关系来满足顾客对服务过程消费的需求[1]。服务营销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地改变了供水企业被动的服务形式,对供水行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供水企业服务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过去,由于供水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传统的思维与经营方势,对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1 行业内部缺乏竞争力

供水行业由于其垄断性,在服务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主要是等客户上门,企业习惯以垄断者身份自居,很少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无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同时,在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现象较严重,一部分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1.2 缺乏以服务营销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

供水行业长期以来依靠政府投融资、建设及运营,对政府及其相关政策形成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该行业一直以来以工程建设、投融资为业务中心,而忽略和掩盖了其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的产业性质,供水行业缺乏以服务营销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

1.3 员工服务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供水企业具有区域垄断性、行业垄断性,企业员工普遍服务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水老大”等观念根深蒂固。对客户服务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口号式、花架式的表面层次,重外表轻内涵,重承诺轻实践,没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先,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1.4 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现在绝大部分供水企业都是由原有国企改制而来,承接了原有国企的员工,这部分员工的文化层次与学历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技术业务素质较差,导致服务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供水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供水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供水行业属于公用事业的服务行业,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服务是其本身职责,必须将它做好。第二,最近几年,供水行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竞争加剧,为服务营销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广阔空间。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水压、水量等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供水企业服务营销成为必要。第四,在供水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自来水质量差异性逐步缩小,而面对顾客服务的差异性却将一直存在,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服务营销是供水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必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供水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对策

当前,由于供水行业积极引进外资并向市场化、产业化大步迈进,而部分供水企业面对形势的变化,也充分认识到服务营销的重要性,并对实施服务营销战略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实践。

3.1 制定服务营销战略目标

服务营销战略是提供一系列服务以发展用户关系的一种战略,其核心是如何在经营中融入更多的服务,从而增加对用户的附加价值[2]。其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长短期目标及经营方式。这有利于供水企业从整体层面整合企业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服务营销的实施得到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形成以服务营销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树立起竞争和效益的观念和以客户为先、为客户服务的理念,这将为将来建立服务型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提供优质的自来水

提供优质的自来水是供水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物质基础。水量、水质和水压是衡量自来水质量的3个关键指标,为了实现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自来水,供水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水厂的技术改造力度,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水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以保证水质;另一方面需加强老旧管网的改造工作,以及管网的维修及检漏工作,提高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等。

3.3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供水企业是社会性公共服务行业,其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代表着企业的服务质量,体现了企业的形象。供水企业一方面要给员工足够的激励,例如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待遇,良好的晋升通道,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及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训,鼓励员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积极打造学习型企业,例如对价值观、服务理念等企业文化的培养,对各种业务流程、规章制度、收费方式、水价分类、营业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客户心理分析、沟通服务技巧等业务技能的培训。

3.4 规范营业窗口建设

供水企业的营业场所直接面向客户服务,不但提供办理业务、咨询服务的功能,而且是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供水企业需重视营业窗口服务的有形展示。一是服务产品“有形化”,即通过服务设施如自动查询系统等技术或设备来实现自动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服务;通过水费发票等各种票据增强顾客对服务的感知能力。二是服务环境的“有形化”,包括场地、装修及场所形成的气氛。例如,在营业厅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识牌,配备齐全、完好的服务设施,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处处体现公司优良的企业文化。三是服务提供者的“有形化”,服务人员着装整洁、举止文明、用语规范,遵守职业道德,接待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售后服务保持渠道畅通,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3.5 优化客户服务流程

供水企业需从客户的角度、以客户为中心逐步简化和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增强服务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办事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例如,从用水性质的调整、水表的改造及更换、供水低压区的改造、大客户的快速审批报装等方面规范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客户服务水平。

3.6 提供创新服务

供水企业应不断创新服务营销手段,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例如,在抄表方面就可以在局部地区试点实施远传抄表项目,筹建公用事业“付费通”项目,以及在水费收缴方面开拓新渠道,例如银行营业网点缴费、委托代扣水费、电话银行缴费、网上银行缴费、自助终端缴费、供水营业窗口缴费、预存缴费、移动公司代理网点缴费等。

3.7 创建服务品牌

供水企业创建品牌有利于提高营销的绩效,便于宣传和沟通,易于延伸产品和服务范围,提升对顾客的拉动能力,提高供水企业的社会形象,使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理解和支持。例如,上海市南公司的“苗培养阀门队”、闵行公司的“建华抄表队”、西安水司的全国劳模“李永军供水服务热线”、合肥供水集团的“贴心小棉袄”等,都是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服务,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起到了极大作用。

4 结语

供水行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供水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供水企业如果能制定、实施与企业内、外部资源能力相匹配的服务营销战略,就一定能为企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及时、便利的供水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供水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加速,供水企业需要确立服务营销新理念,建立服务营销新模式,提供优质、可靠的供水服务。文章从服务营销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供水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战略角度探讨了我国供水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供水企业,服务营销,战略

参考文献

[1](芬兰)克里斯延·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韩经纶,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真功夫的服务营销战略 篇3

“真功夫”的起步

1994年4月14日,真功夫前身——第一间“168”蒸品快餐店在东莞诞生;1997年,首创“电脑程控蒸汽设备”,攻克整个中餐业的“标准化”难题;1997年,注册“双种子”商标,新一代“双种子”蒸品餐厅诞生;1999年,制定了中式快餐业内第一套完善的《营运手册》;2004年,注册“真功夫”商标,新一代“真功夫”餐厅诞生;2004年,真功夫进驻华东,成功登陆杭州、宁波和上海;2005年,真功夫已稳扎稳打十年,积累了深厚的中式快餐发展经验,开始发力市场、宣传品牌;2005年3月,真功夫召开“真功夫发起中餐工业化革命”新闻发布会,引来诸多关注;2005年7月,真功夫登陆北京连开3家分店;7月22日,真功夫在北京正式宣布:真功夫以“营养”为战略,成功突破区域,发起全国连锁攻势,争做中式快餐第一品牌;2005年12月24日,真功夫全国第100家连锁直营分店在广州中华广场开业,这是整个中式快餐业首次突破直营店100家大关;2008年真功夫发展目标为500家直营店,先后在广东省多个城市新开连锁直营店。

真功夫的定位

由于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存在一定的差距,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先生找到了专业的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分析市场前景和企业定位。他们认为:城市市民饮食观趋向于“绿色、天然、健康”,大众需要有益于健康的营养食物。而“蒸”文化是真功夫的强势资源,也是真功夫在众多中式快餐品牌中,唯一突显品牌差异性并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原汁原味原形、保留食物天然营养的成分、不上火”的“蒸”对“营养”诉求形成有力的支撑,因此,真功夫将自身的定位认准了——“蒸的营养专家”。中式快餐的基本属性是营养和美味。真功夫品牌物质层面的核心卖点是“蒸”,在人们心智中“蒸”就等于“营养”。基于此,他们对“蒸”和“营养”两个优质心智资源加以控制,创作了品牌口号:“真功夫——蒸的营养专家”。

真功夫的服务战略

凭借自主发明的“标准化程序”和合理的经营策略,真功夫在2004年至2008年间,始终保持着年均55%的增长速度。同时,它制定的中国餐饮业内第一套完备的营运方式——“80秒餐到手”。借此,使得中式快餐发展的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营销战略:

1)树立服务理念

近年来,麦当劳、肯德基等世界快餐名牌产品的营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质疑,代表着“黄色”和“黑色”的食品,其品种在烹饪方法主要以煎、炸、烤为主,从而导致了产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食用纤维等对人体需求不利的、易使人体发胖的弊端。“真功夫”捉住机会积极扩展市场,除了宣布“坚决不做油炸”,剔除所有油炸产品,推出各款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们对健身、健美的追求。“真功夫”的这一做法,恰好迎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美味是中餐的一种共性,“营养”才是“真功夫”的竞争力所在。

2)确定顾客服务需求

在各大城市,每天都有无数白领奔波于家和写字楼之间。由于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和工作节奏的快速化,外出就餐成为家庭团聚、朋友聚会、商务活动、逃避繁琐家务的首选方式。真功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80秒餐到手”的口号,这也开创了国内餐饮业的一个先河。而这口号也说明是真功夫“速度制胜”的一个完美体现。

3)服务设计与实施

真功夫在国内异地开店时,为了迎合各地消费者各不相同的口味,有针对性地在品种、风味、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与改造。“真功夫”口味清淡,与北方口味重、份量大的饮食习惯恰恰相反。“真功夫”目前专门为北京市场研制开发了一款面类产品,希望这款新品能满足部分北方顾客的需求。而在广东市场,最近又适时地推出“菠萝鸭”等时令菜,带给消费者更多的尝新选择。

4)服务员工的管理

真功夫在管理上全面学习麦当劳的流程和店面管理经验。把餐厅经营的各个流程、工序全部细化成为具体的标准,形成9本手册,贯彻到员工日常的培训和考核中去。独创的营运手册和经营理念对员工工作和服务都进行了人性化的标准规范。每当进到真功夫用餐,你会被里面彬彬有礼的员工和热情的招待深深打动。

5)服务质量的管理

真功夫标准化是后勤生产、烹制设备、餐厅员工操作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正是真功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真功夫”最早解决了中餐的标准化问题,采用“蒸”的方式解决标准化的瓶颈。1997年它首先突破标准化瓶颈将蒸汽控温控压原理首次引入到餐饮业,创制成独特的电脑程控蒸汽柜,保证蒸制食物过程中的恒温、恒压与精准时间,从而解决了中华美食无法量化烹饪的难题,能做到和洋快餐一样工业化生产,保证食物品质的绝对一致。“真功夫”量化快餐制作的标准,使快餐食品规范化,保证了质量的稳定和口味的纯正。

6)实现顾客满意与忠诚

到“真功夫”用餐,不仅是吃美味的现代中式快餐,更是一种文化和品位的感受。“真功夫”人性化的布局给人以“家”的温馨感,餐厅里摆放着各种名画,给人色彩靓丽,窗明几净的感觉;餐厅内播放着世界名曲,给人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卫生条件同样让你放心,餐具均经过严格的消毒,决不会让你因卫生问题而担忧。地板桌面干干净净,只要有一处弄脏,服务员马上会为你打扫干净。这样的服务也使顾客对其品牌形成很高的忠诚度。

真功夫的未来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4

论文摘要:粉品服务策略在图书馆的利用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深受读者的欢迎,如何利用粉品服务策略指导图书馆信息营梢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信息营梢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图书馆信息营梢工作中实施粉品服务策略的含义及优势的基拙上,着重就图书馆信息营梢中实施粉品服务策略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随着图书馆信息营销理念的逐步形成,图书馆信息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信息营销工作,在信息营销工作中大力实施精品服务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的信息营销,首先必须树立精品服务意识、制定精品服务规划和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优势,不断开发出适合用户需求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信息精品。

1信息营销工作中精品服务策略的含义

图书馆信息营销中的精品服务有两个含义,首先是信息产品的精品服务,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加工,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具体讲,就是通过不断为用户寻找和提供新的信息源,及时为用户提供经过信息营销部门组织、加工、开发和生产形成的信息产品以及通过信息咨询等途径获取的用户急需的定制化信息服务等过程,为用户提供他们急需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由于信息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对信息产品使用的选择,因此生产高质量的信息精品是图书馆搞好信息营销工作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服务方式的精品服务,优质的服务是任何商品营销成功的先决条件,同样也是图书馆信息营销成功的必备条件,图书馆的精品服务方式,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上的优质服务、信息产品售前和售后的优质服务等方面。

2图书馆信息营销工作中实施精品服务策略优势

图书馆与其它信息机构比较在信息营销工作中实施精品服务策略具有以下几大优势。图书馆的这几大优势既是图书馆在信息营销工作中实施精品服务策略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信息营销工作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2.1馆藏资源优势

2.1.1传统印刷型信息资源优势

许多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收藏了大量的传统印刷型信息资源(书本式一次文胡,这是当今科技工作者参考借鉴的宝贵资源,是时代造就了图书馆至今保持的相对一次文献优势。虽然近年来,国内陆续建立了一些电子文献数据库,但由于这些数据库资源有限,加上其它种种原因,在一定时期内将难以满足人们对一次文献的需求,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仍将保持较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其它任何信息机构都是无法比拟的。

2.1.2电子资源优势

电子信息因为具有记录信息量大、保存数据时间长、占用空间小便于收藏、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许多图书馆已经逐渐开始重视电子信息资源的收藏和建设,并且开发出了许多具有自身馆藏特色的精品数据库,如西安交通大学自建的“钱学森特色数据库”、深圳市南山图书馆承建的“深圳南山人文信息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以及我院图书馆自建的涪陵“水下碑林一白鹤梁”大型数据库等,这些自建数据库深受用户的好评。

2.2人才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人才结构需求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以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和学科专业人才为主逐渐转移到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学科专业人才、计算机操作和管理人才、高水平外语人才均不可缺少的多类型人才需求,特别是一批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熟练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崛起,为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精品服务策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图书馆的心理优势和地理优势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5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769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定义 第二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类型 第三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作用 一 在高速公路网中的用 二 在经济、文化方面的用 三 服务区新功能扩展

第四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设施 一 为车辆服务的设施 二 为旅客服务的设施 三 其它辅助配置

第五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 第六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特点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特点概述 第一节、行业市场概况 一 行业市场特点 二 行业市场化程度 三 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第二节、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一 资金准入障碍 二 市场准入障碍 三 技术与人才障碍 四 其他障碍

第三节、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 一 行业周期分析

(一)行业的周期波动性

(一)行业产品生命周期 二 行业的区域性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一 行业主管部门分析 二 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三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四 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五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第二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一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第三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一 安全行驶的需要 二 环境保护的需要 三 交通运输的需要

第四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技术分析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技术发展水平三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第四章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2014-2016年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现状 二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特征 三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规模

第二节、2014-2016年全球主要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状况 一 欧洲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二 美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三 日韩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第三节、2017-2022年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三 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全球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动态分析 第五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阶段 二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2014-2016年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现状 一 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规模 二 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分析 三 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面临困境

(一)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对策探讨 二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一)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的对策探讨 三 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的出路分析 第六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一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供给分析 二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需求分析 三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供需平衡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细分市场概况 一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 二 市场细分发展趋势

三 市场细分战略研究 四 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第二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市餐饮市场 一 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二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四 产品市场潜力分析

第三节、高速公路服务区客房住宿市场 一 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二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四 产品市场潜力分析

第四节、高速公路服务区汽修加油市场 一 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二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四 产品市场潜力分析

第八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华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北京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天津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河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四 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五 内蒙古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二节、华东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上海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四 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五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六 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七 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三节、华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海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广西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四节、华中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四 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五节、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吉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六节、西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陕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四 宁夏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五 新疆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七节、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分析 一 重庆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二 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三 云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四 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五西藏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分析

第九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企业规模格局 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企业性质格局

第二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四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五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第三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竞争SWOT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优势分析(S)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劣势分析(W)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机会分析(O)四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威胁分析(T)

第四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兼并重组整合分析 一 投资兼并重组现状 二 投资兼并重组案例

第五节、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竞争策略建议 第十章

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浙江菊韵人家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二节、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三节、甘肃华运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四节、浙江同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五节、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服务区管理分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六节、嘉兴市同辉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七节、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八节、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九节、陕西交通高速公路服务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十节、嘉兴市凯通投资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一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 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 企业经营服务区分布 五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 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场发展前景 一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场发展潜力 二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发展趋势 二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场规模预测 三 2017-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供需预测 一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供给预测 二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需求预测 三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 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二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三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四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五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第十二章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前景 第一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资金用途分析 第二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第三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二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三 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第四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政策风险 二 宏观经济风险

三 市场竞争风险 四 关联产业风险 五 产品结构风险 六 技术研发风险 七 其他投资风险

第五节、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潜力与建议 一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二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最新投资动态 三 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17-2022年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 第一节、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一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 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三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 国家政策支持 二 行业发展规律 三 企业资源与能力 四 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 战略综合规划 二 技术开发战略 三 区域战略规划 四 产业战略规划 五 营销品牌战略 六 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 中小企业存在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

(一)缺乏合理的企业制度

(三)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五)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撑 二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

(一)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三)实行严明的企业管理

(四)培养核心的竞争实力

(五)构建合作的企业联盟 第五节、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 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 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 重点客户战略管理 四 重点客户管理功能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专家建议 一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

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

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市场营销战略 篇6

市场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职能战略,因为有效地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市场营销战略主要包括市场细分战略、市场选择战略、市场进入战略、市场营销竞争战略。

一、市场细分战略

市场细分战略首先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市场细分就是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目标市场,并且针对子目标市场的共性,调整和配合适当的营销战略,以便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使命、目标和战略的过程。市场细分的实质是需求的细分。

(一)市场细分的模式

按照顾客对产品的不同属性的重视程度划分,就会形成以下三种模式的细分市场:

1.同质偏好

同质偏好指所有消费者具备大致相同的偏好,这种市场不存在自然形成的细分市场,顾客对产品不同属性的重视程度大致相同,现有产品品牌基本相似,且集中在偏好的中央。

2.分散偏好

分散偏好即所有消费者的偏好极大,各不相同。如果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几个品牌,则这些品牌可能定位于市场上各个空间,分别突出自己的差异性,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

3.集群偏好

集群偏好指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但同一群体的消费偏好大体相同。这种市场也称为自然细分市场。进入该市场的第一家企业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定位于偏好中心,来迎合所有的消费者,即无差异性营销;二是定位于最大的细分市场,即集中性营销;三是同时开发几种品牌,分别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即差异性营销。

(二)市场细分依据

细分市场可以使用不同的变量。这些变量

二、市场选择战略

市场选择战略主要是对目标市场进行选择。企业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可以有六种模式:一是单一市场集中化模式,即企业只选择一个细分市场进行集中营销;二是选择性专业化模式,即企业有选择地进入几个不同的具有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水平的细分市场;三是产品专业化模式,即企业同时向几个细分市场销售同一产品;四是市场专业化模式,即企业专门为某一顾客群服务;五是全面进入模式,即企业为所有的顾客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六是大规模定制模式,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即企业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7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 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 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 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 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 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 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 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 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 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 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 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 哥本哈根会议后, 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 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 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 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 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 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 (尤其是中国) 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 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 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 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 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 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 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 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 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 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 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 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 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 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 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 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

二、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搭建减排交易平台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 如有关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机构的条款, 各方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善气候方面需大规模资金保护其森林, 逐渐走上低碳发展道路。这就存在着积极的可能性, 即让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铺设的碳汇交易路径取得进展。

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于市场的环境保护做法是引入经济激励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其历史轨迹遵循“避免”、“缓解”、“补偿”的发展顺序。“避免”通过不发展或替代方式发展或限制发展来防止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果避免方式在社会经济上不可行, 那么“缓解”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消除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于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及预防则要采用“补偿”方式。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 由于投入不足、设计管理不当、开发者不完全遵守条件、权威部门的履约监督等原因, 自然生态补偿没有取得相对很好的生态保护效果。关键是这些生态保护技术方法上的探索难以解决社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 一些担保、保证金、补偿信用等经济激励手段运用于自然生态补偿的实施。随后各个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发展组织同样进行了用经济激励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尝试, 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 包括:国际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环境服务市场、环境服务报酬和环境服务补偿。

国际上生态环境服务市场是根据环境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同自然环境服务从不同领域、依据不同途径给予其补偿。这些环境服务付费从开展的生态环境服务领域分为四类:流域保护、碳固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服务。大型的项目计划往往是由政府驱动, 但大型的项目计划也有规则调控下的生态环境服务市场, 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关于气候改变的碳汇市场。环境服务市场涵盖了多方参与、选择和一定程度的竞争, 是传统市场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创建和拓展, 应有明确的商品、交换转移。国内的环境服务付费如美国的一对一直接贸易、结算交易;国际间的交易包括哥斯达黎加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但这种意义上的环境服务市场 (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碳汇市场) 只有在几个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与这个标准差距较大。往往是一个提供者供给的环境服务产品有交叉。如:进行碳固定服务而保护天然林时, 也同样提供了流域、多样性保护和景观服务。除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除市场机制一般意义上的不足外, 还由于生态服务的空间特征限制了供给方的竞争, 现存的例子都是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的双边协议, 即不是自由、平等意义上的市场, 当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太高时, 多方卖者和买者就不会参与到其中。

三、低碳经济战略与环境服务市场的选择

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在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 高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经济通过低碳高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选择低碳燃料, 使用低能耗技术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率, 减少高碳含量物品的生产, 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对碳进行隔离净化, 达到从根本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其次, 在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 低碳高效技术的转移会使输出国获利, 同时实现低成本排放削减。最后, 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征税手段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是降低成本费用的手段, 同时也鼓励了现有的低碳排放技术的扩散和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些经济激励手段为排放温室气体形成一个市场价格, 经济组织会为追求低成本进行多种途径的选择。消费者会在受政策影响的价格信号下选择低碳燃料, 使用低能耗高效率技术, 采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定技术等。如欧盟计划实施气候变化项目和碳交易, 通过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30%~50%的成本费用实现减排。不过, 以强制执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管制手段虽也可达到削减目标, 但交易成本相应要高出市场方式许多。对于国内而言, 政府作为市场力量的替代形式也并非总能实现其目标,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严格要求企业减排二氧化碳。

仅仅通过各方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最终达到减排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都具有降低经济体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费用的作用。只不过二者分别侧重于技术手段与组织方法、长期与短期、生产领域与交易领域。在不同的低碳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自然禀赋、不同敏感性的碳削减服务的交易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碳环境服务市场这一交易平台, 实现减排成本的降低。政府采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 如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财政的补贴、税收削减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通过调整政府行为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行为, 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四、结论

1. 在国际和国内缺乏引导碳汇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下, 中国目

前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碳服务商品在现有技术水平、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排他情况下, 由政府作为主体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转为内部交易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 明确了碳环境服务的准商品性质、使减排成为供需双方的必要选择, 这就是一个进步, 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引导公众参与。

2. 通过排放许可证交易可降低总的削减成本费用, 只不过排放

权作为国际领域内未进行初始分配的权利, 各国还首先要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初始产权。由于各个国家在收入、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能够采取的措施方面存在差异, 而且基于森林的合格的碳汇交易的标准、指导过于复杂, 往往引起交易方长期、细致的谈判, 并且相关国家越多, 达成一个稳定的协议就越困难。这些都是引起交易成本增高的原因。

3. 环境服务市场改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政

治活动中不平等的援助关系, 成为市场交易平台上的平等经济主体、政治主体。为形成稳定、长期的国际气候领域合作夯实了基础。

摘要: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就削减义务进行了全面争辩, 其实争夺的是的碳排放权的分配。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并未明确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为此国际间的碳汇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 各国必将关注进入国际碳汇市场的基础――采用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本文从国际和国内探讨了碳排放与环境服务付费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开展国内并加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服务市场,碳关税

参考文献

[1]Ian Sheldon.2010.Climate Policy and Border Tax Adjustments:Some New Wine Mixed with Old Wine in New Green Bottles?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de Policy Volume11Number1p253-279

[2]Wunder, Sven, 2005.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some nuts and bolts.CIFOR occasional paper No.42.

[3]保罗·R.伯特尼, 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 方志伟译.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Landell-Mills, Natasha and Ina Poras, 2002.Silver Bullet or Fools’Gold?A global review of markets for forest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poor.London:IIED.

[5]李小云靳乐山左停: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283-319

服务市场营销战略 篇8

【关键词】SWOT分析;营销;战略

Establish the viable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insur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total strategy of implement

Zhang Bao-song

(Henan Province Yu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hangmenxia Henan 472300)

【Abstract】This text pass to the building market of analysis,face come all of a sudden of world finance crisis,combine several near in the last years of this business enterprise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with SWOT analysis for foundation,establish practical can line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insure a business enterprise total strategy of smooth implement.

【Key words】SWOT analysis;Marketing;Strategy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的壮大,集约化、规模化的逐步形成,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深入变革。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变化迅速,促使我们应当系统的思考企业的发展,谋划市场营销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特别是面对目前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急速下降,施工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适应企业自身要求的发展战略是决定企业生存命运的重大课题。

现结合国内建筑建筑市场行情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剖析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制订出切合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来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

1.企业发展史

河南省豫西建设任公司属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房地产开发等多项资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于1958年,1996年以义马矿务局第一建筑安装公司为母体收编了原义马矿务局下属各矿的十余个建筑施工队,组建成立了“义马矿务局建筑安装总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于1998年随着国企改革,企业改制为“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质上是换牌性质的“改制”,企业性质没有任何改变,属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进行了企业改制,由义煤集团参股25%,职工个人参股75%,企业注册资金由原来的6188万元变更为5000万元。现有职工1000余人,在岗职工900余人,改制后的企业从2007年12月1日开始按公司法运作。

近年来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和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大胆实施规模经营战略,以抓住内部市场保稳定,大力开拓外部市场谋发展的“两轮驱动”战略,取得了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长足发展。连续六年实现了产值快速提升,年施工产值从2000年的2千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亿多元,年上缴税金达1000余万元,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职工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公司连年被评为省(部)、市建工系统“优秀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先进单位”、“现场管理最佳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及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3年公司通过 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认证,2008年河南省建设厅评定为建筑业企业100家骨干建企业。实现证明,通过企业定位、市场营销,企业的规模经营。深刻认识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市场细分以及优化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内涵和要求,对企业选准市场经济中的位置,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SWOT分析

根据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结合SWOT分析来制订企业未来的市场营销战略,保证有效实施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SWOT分析是战略分析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SWOT分析分别从内部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这几种状况组合,提出一种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规避所面临的挑战,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制订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以该目标为指针,制订并实施策略。

SWOT分析维度和战略矩阵如下表1:

SO战略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而利用外部机遇的战略,WO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利用外部机遇来弥补内部劣势,SO战略和WO战略都是一种种进攻型战略,也称为发展战略或增长型战略;ST战略是利用内部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挑战的影响,ST战略是一种防御型战略,也称为维持型战略或稳定型战略。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劣势同时回避外部环境挑战的防御性战略,WT战略是一种撤退型战略或称为紧缩型战略。

依据这一思路,我们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河南省豫西建设公司实施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再根据外部和内部不同的环境组合,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2.1 外部机遇

2.1.1 建筑业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在6%~8%的水平,人均GDP也将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左右,国际经验表明,这将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因此我国建筑市场将会持续增长十几年,国内建筑企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2.1.2 建筑市场逐步规范:随着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工程招投标制越来越被企业认可,建筑市场逐年公开、公平、公正。

2.1.3 政府政策性保护:企业被河南省建设厅评为建筑业企业2008-2009年度100家骨干企业,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政府政策性保护力度大,企业资质经等级和营范围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展。

2.1.4 地区大型施工企业:河南省豫西建设公司属豫西地区最大的施工企业,企业资质范围广、等级高。具有建筑安装施工、矿山建设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等多项资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承建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高低压变电系统及输配电线路、起重设备安装、预制构件、土建及电气检测试验、设备租赁、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多元化经营的综合能力,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竞争力。

2.1.5 有相对固定的市场份额:豫西建设公司隶属义煤集团,义煤集团公司是中国500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较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加上近年集团公司处于扩张性企业,大型工程项目较多,处于内部保护每年都相对固定的工程施工项目。

2.1.6 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先后出台了十项促增长,扩内需措施,加大对民生工程项目的投入,同时拉动地方投资项目增多。

2.2 外部挑战

2.2.1 建筑业市场的对外开放: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将对外全面开放,国内建筑企业也将面临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承包商在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这些外国建筑企业巨头在我国建筑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巨型、大型工程项目,因而将主要对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形成竞争压力。

2.2.1 建筑市场存在的不规范竞争:建筑市场因长期僧多米少竞争激烈,压级、压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严重,暗箱操作、肢解工程严重。

2.2.2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从2008上半年为防止经济发展过快变为过热,国家在2008年经济工作会后,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限制项目审批和资金投入,银行储备资金也从10%达到16%,创23年来历史最高。1995~2003年我国的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占GDP的7%;2004年以来建筑业连续多年产值增长率都25%左右,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建设项目明显较少。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明显放缓,这样本来就僧多米少的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2.3 建筑企业的集团化经营:随着建筑业企业强强联合和企业重组,建筑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成趋势。这对于一个煤炭施工企业来说一种更大的挑战。

2.2.4 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建筑施工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专业的劳务队、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越来越多。

2.2.5 世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机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工程项目投资明显下降。

2.3 内部优势

2.3.1 企业成功改制:公司于2007年实现企业成功改制,企业不良资产得到了剥离,企业职工富余人员得到了合理安置,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3.2 企业资金充足:企业经过了成功改制,注入了新资本金达5000万元,加上企业隶属义煤集团公司,作为上级部门在企业资金遇到短期困难时可以得到支持。加上义煤集团公司属当地最大的纳税大户,豫西建设公司不仅是义煤集团较大的子公司,同时也是企业所在地的大型施工企业,企业信誉较好,银行信贷有保证。

2.3.3 产业链互动优势:企业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带物业发展,通过对集团公司的新项目建设,提前介入来带动物业发展。通过对房地产开发来满足施工任务,提升经济总量。

2.3.4 可持续发展潜能:企业从2007年底实施了真正的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房地产、建筑施工、物业管理逐步正在形成,在不远的将来豫西建设公司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基多元,多业并举”的大好局面。

2.3.5 企业区位优势:企业位于中原大地河南的西部地区,交通便利,铁路、国道、高公路从企业南北通过,业主来考察、企业市场开发外出、施工机械的运输十分便利。

2.3.6 企业大框架的形成:企业年施工产值逐年增长较快,企业通过成立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来占领市场提升经济总量,基层单位近30个,靠规模经营的模式已经初步建立。

2.4 内部劣势

2.4.1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起步较晚: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多元化战略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2.4.2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较大:企业成立时间较早,成立于1958年,已成立50年,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及长期的国有企业影响,管理理念不够超前。

2.4.3 企业装备不足:企业长期在集团公司本部施工,高、大、难、精的工程施工较少,加上前几年受煤炭市场萧条的影响,设备投入较少,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更少。

2.4.4 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开展的不够:建筑市场营销是生产全过程的营销。建筑市场“营销”的表现形式与一般市场大不相同。建筑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建筑市场交易对象的特殊性、生产与交易活动的统一性、主要交易对象的单件性、交易价格的特殊性、交易活动的长期性和阶段性、交易物的个体性、分部分项工程的相对独立性、交易活动的不可逆性等等。加上长期的内部保护政策,企业进入市场的深度还不够,市场营销人员的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营销网络。

2.4.5 企业资本运营缺乏:因为企业隶属煤炭施工企业,长期沿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没有充分推向市场,因而缺乏资本运营的运作环境和运作经验。

2.4.6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尚未建立:企业内部劳务市场还未建立,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都不尽合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还没完全建立,项目经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复合型人才较少,高级技术人员缺乏。

2.4.7 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受上级集团公司的影响,企业管理模式没有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效运作,集团公司的物资供应、资金、销售的三统一,不太适应建筑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自主经营。

2.4.8 企业文化的力量还没有发挥出来: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处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上,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企业文化没有系统地总结和挖掘,企业文化有待进一步的升华。

在分析豫西建设公司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和内部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做出SWOT矩阵如表2:

3.如何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根据豫西建设公司SWOT分析,企业要面对目前的金融危机,积极实施ST战略,该战略是一种防御型战略,也称为维持型战略或稳定型战略。通过该战略的有效实施,制订出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来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3.1 企业战略定位要准确,目标市场定位要细分。根据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定位和市场细分。以“扎根义煤,服务矿区,优化现场,外树形象,立足矿山,面向社会,稳步推进,逐步实施”的市场开发战略为指导,逐步向高、大、难、精工程方向发展,从矿山井地面工程向矿山井下工程延伸,以扎根义煤集团,服务义煤集团为主,逐步向大型、特大型矿山企业进军,真正的为矿山企业服务。扩大经营规划,扩充资质范围,提高资质等级,加强联营联合。加大结构调整,以施工为主逐步涉足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相关领域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施工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从做大到做强入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知明度。另外在企业管理的层次上,要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倡导企业管理层的自我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总结管理经验,理顺企业战略与营销策略。

3.2 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是所有企业管理的永恒不变的重点,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要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现场。

3.3 强化项目营销功能,加强人材队伍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营销中突出的特点是项目经理部的地位和作用,项目经理部不仅要负责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还肩负大量的市场营销工作,而且其工作成效对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发挥项目营销效能,使企业——项目——市场形成有机整体,使企业市场营销文化在项目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明确项目经理的营销责任,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在项目生产全过程以及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等关系协调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项目营销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营销的领导者。

3.4 全面推行项目管理,注重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全面实行项目管理,改革施工管理体制,企业应制定《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以项目管理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和完善符合企业实际和建筑产品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突出“项目经理责任制”,使项目经理部围绕质量、工期、成本等项目目标,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基础工作,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项目营销观念融入项目管理中,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拓展一片市场”,为企业发展获得良好的营销环境。

3.5 大力开拓市场,实施规模经营。企业虽然资质、产值较高已达到大型企业标准,但公司所处的环境和施工业绩还应该是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是适应市场经济,提高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中抗风浪能力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向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方向发展。与逐渐搞活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相比,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和资质等级方面,都难以与匹敌;与十分活跃的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相比,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手段和方左上又不如其灵活多样。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中不大不小,往往大项目争不上,中小工程也很难到拿手。因此,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没有一定经营规模,随市场变化的冲击能力就弱,回旋余地就小。特别是做为中型的煤炭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实施规模经营战略,缩短与大企业优势的距离,营造能抗风浪的大船,瞄准中小工程,扬长避短,发挥不大不小的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6 加大工程款回收,确保资金链条安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资金链条一旦断裂后果是可怕的,在金融危机到来时更要确保企业的资金链条的安全,工程款回收是确保资金链条的第一要务,要加大工程结算力度,只有工程结算了才能在法律成形成责权责务,更于下步的用法律手段回收工程款,确保资金链条安全。虽然金融危机已经到来,但真正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还要有时间过程,因为正在建设的项目和已经立项的项目还要继续进行,目前,企业要按按经营收入的2~3%提取储备资金,应对危机,以便确保现金流不断流,保证企业可持续经营。

总而言之,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应对措施,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机遇,沉着冷静,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营销战略建设,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部署与目标。

[文章编号]1619-2737(2009)01-19-008

上一篇:不一样的年味初中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学二年级2016年班主任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