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基本结构(精选10篇)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网络平台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架构在此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
1、综合前置系统:综合前置系统在一卡通中处于控制子系统和金融数据中心的链接位置,是将其他子系统和数据中心链接起来的关键枢纽,在一卡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卡通系统的总控中心,有系统接入、同步白名单和黑名单、系统监视和产生各个一卡通接入节点的动态密钥、身份识别,以及综合业务中一天结束时所做的日结清算等功能。
2、分布式同步服务器系统:利用一卡通统一接入接口sios2.6,作为分布式同步服务器,用同步服务器对综合前置机的同步压力进行分担,通过分布式同步服务器中转同步请求,对网关进行同步,使各应用子系统能实时同步。
3、一卡通查询系统:一卡通查询系统分为WEB网站查询系统和圈存查询一体机系统。WEB查询系统能够提供持卡人、上海、管理者三种身份人员实时在线查询功能,对账户、账户信息实时监控。来源一卡通世界。圈存查询一体机系统是面向持卡人、商户的自助终端设备能全方面做到24小时无人值守,在校园各点对持卡人基本信息和业务需求提供实时保障。一卡通查询系统可对消费,门禁等流水数据做有效提取和分析,统计食堂、商户营业情况,分析不同地点、不同类别、不同时段的消费情况等,可分析获取贫困生情况,动态了解学生基本消费信息。
4、一卡通平台第三方系统接口:新中新系统平台提供了多种灵活的接口,采用通用接口与学校现有的各种系统无缝对接。同时为未来系统升级提供多种接入方案,可有效保障院校前期投入和今后有效运行。例如通道机、图书馆、电控、网络缴费、城市热点等系统的对接。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结构,现状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医疗信息实现了数据化, 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由于涉及的信息比较全面, 且所含的内容不仅是医院的业务, 还涉及到政府出台的相关医疗政策及参数, 及参保单位和个人的相关信息, 要实现以上数据的对接整合, 以及医疗费用的上传分解、审核结算、支付等业务处理, 必须发展医疗信息系统技术。
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包含参保单位信息采集、定点医院端、医保经办系统等。通过计算机技术, 收集、分析、管理、传递信息, 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处理。将参保人在定点医院发生的医保费上传入库;并在医保办系统中, 按政策进行费用分解、审核结算;最后将医保费用支付给参保人。全市200多家定点医院、19个医保办通过专有网络互联, 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处理与共享, 运用Oracle数据库集中存储、处理数据。
二、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具有局限性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复杂, 也存在不足。系统在企业端的应用, 现仅是信息采集的单机版, 并未实现单位与医保办联网报盘;在定点医院端的应用, 只在固定的环境下, 操作人员只是医院的管理层, 其他人员无权操作, 更不能对录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处理[1];在医保办端的应用, 因医保政策调整、变化频繁, 系统对规则和参数未能实现全自动处理, 需人工干预。以上各方面造成了基本医保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性。
2.2数据共享范围有限
基本医保信息系统是为方便参保人报销医保费;定点医院核算医保病人诊疗项目与医保垫付费用结算;医保办审核处理、控制与监管医保基金。但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具有独特性, 参保单位、定点医院、医保经办机构三方的信息处理模式、数据格式存在不兼容等现象, 医保病人的数据不能得到共享, 是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3系统不能跨地区对接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 国家对医保事业的重视, 医疗费用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改革医疗体制, 要求医保数据能全国互认, 实现全国都能参保享受待遇。但目前本市医保系统并不能与其他地区的系统做有效衔接。
三、发展趋势与完善医疗信息系统的对策
3.1打破局限性与各领域密切配合
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不应局限于在政府医保办应用, 把这些数据和信息纳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渗透到各参保企业、定点医院, 甚至医药、教育等相关的行业, 地域范围更广, 实现对信息的共享, 综合运用。
3.2改善医疗信息系统的结构
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专业化, 使其具有集成性。系统的结构不够完善, 兼容性不够好, 系统应变性能差, 数据之间交换困难, 都是导致医疗信息不能有效对接的原因[3]。因此, 必须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改善医疗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利用专有工具攻破技术上存在的难题, 进而将医保信息合理的利用。
3.3按照标准化接口扩大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遵循国际、国内权威性强的标准流程。ISO20001、CMMI、ITAL等标准, 都有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实践。各地各行的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系统对接都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手册与准则。使得信息更加规范, 处理的数据更加准确[2]。在全国各地医保政策逐渐统一规范的大前提下, 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建立对外报送数据、共享数据的接口。使医保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 结合利用当前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 更多的进行数据挖掘, 并最终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结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的突飞猛进, 也被渗入到了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领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应用, 极大的方便了政府医保办对参保企业、定点医院的管理, 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及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北京市的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正处于发展当中, 需要不断的完善。我们必须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 使其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凯.基于投资学视角下医疗信息化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杨怀中.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关键词:地质模型 土石混合体 地应力 多尺度 地质与数值建模
Abstract:The planned task of this year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by the ways of in situ investigations,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It mainly included:(1)The geological data of three landslides were acquired by on site investigation,the hazar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was analyzed and the control plan was proposed.(2)A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GSI quantization table is proposed.(3)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rock mechanics experiments, the related laboratory equipment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ock failure mechanism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 were got.(4)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seepage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rock aggregate were got through the experiments.(5)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ule between the underground mining area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slope in Wulong Jiwei mountain area,the impact of the underground mining on landslide was determined.(6)The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formation were improved.(7)By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acoustic emission and microscopic contact damage characteristics when it was creeping of fractured rock, it showed the long term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he precursor information of the unstable failure.(8)Three key issues of the multi-scale geological modeling were solved and applied in Huating coal field.(9)The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in situ stress field.It was more advantaged when combining with multi-scale method;the complex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inversely calculate the in situ stress field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ABAQUS software,which is more clos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10)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amage was studied based on Fushun east open mine,and the damage variable calcul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on based on detection method for elasticity modulus and resistivity, at the same ti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rock was created.For Haishiwan coal mine,the simila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moving damage of rock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ere don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after mining,it showed the damage and moving rule of the slope with the progress of excavation.(11)The system for the slo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isaster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was improved.
Key Words:Geologic model;Rock-soil aggregate;Ground stress;Multi-scale;Geological and numerical modeling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项目名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报告名称: 功能结构图 指导老师: 王国君老师 专业班级: 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小组编号: 第6组
系统功能结构
1.结构设计
根据对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本系统将分为4个模块: 1> 学生管理
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选课信息的添加。2> 课程管理
管理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3> 成绩管理
管理学生选课的成绩信息,包括成绩的登记与修改。4> 信息查询
查询已经登记的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
2.功能结构图
2.1系统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增加修改学生管理删除学生选课增加课程管理修改删除学生管理系统增加成绩管理修改按学号查询按姓名查询学生查询按性别查询按专业查询按学院查询按课程名称查询课程查询按授课教师查询信息查询成绩查询查询所有科目成绩
2.2功能流程及工作流描述 1> 增加学生信息
系统操作人员打开学生信息增加界面,输入相关信息(姓名、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入学年份、专业和学院等),在数据库中添加相关数据。2>修改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学号查询出该学生的相关信息,修改相关条目后保存在数据库中。3>删除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学号查询出该学生的相关信息,确定删除后,在数据库中删除该信息。4> 学生选课
根据学生学号与需要选择的课程,确认无误后保存,数据库中将自动添加新的选课记录。5> 增加课程信息
系统操作人员根据打开的课程信息增加界面,输入相关信息(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课程类型等),在数据库中添加相关数据。6> 修改课程信息
根据课程号查询出课程的相关信息,修改相关条目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7> 删除课程信息
根据课程号查询出该课程的相关信息,确定删除后,在数据库中删除该信息。8> 登记成绩
根据学号以及该学生所选择的课程,进行成绩登记,未选课的学生无法进行登记 9> 修改成绩
对已登记的成绩进行修改。10> 学生查询
可以根据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所属学院来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都将会被显示出来。11> 课程查询
可以按照课程名称和授课教师的姓名对课程详细信息进行查询,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课程信息都将会被显示出来。12> 成绩查询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不少的冲击。学生成绩管理是教务、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烦琐的工作。在学生成绩管理事务中,一般有成绩输入:对各年级各班各学期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输入;成绩统计:需要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处理,例如排名次,成绩汇总,成绩升降;成绩报表:将学生成绩以报表形式输出等等。每次考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我国中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档案管理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人工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同时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全球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作为教育领域的学校,也面对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学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了必要。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本文开发的系统实现成绩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数字化。通过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信息化,减轻学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信息规范化,并避免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为了减轻中学生成绩管理工作量和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并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特设计了成绩管理系统。
2 设计目标
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 Lab VIEW 进行系统开发,主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首先,保证学生成绩的录入快捷、管理方便、使用高效;其次,实现了学生成绩的实时共享性;保证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在学校各相关部门间沟通的及时性;实现多终端用户的 TCP/IP 协议的访问,方便信息查询、管理。
3 系统结构
3.1 系统概述
依据学生成绩的现实特点的特点,本系统开发将实现学生成绩及附属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应该有以下几个要求:①管理员权限有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 , 角色管理等;②教师权限有学生成绩、学号、班级等相关信息的查询;③成绩数据维护人员权限有班级管理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包括输入学号、班级、年龄等。④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减少各类用户的工作量。
3.2 系统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 C/S 模式,通过 Lab VIEW 语言进行设计。学校建立数据中心,作为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的存储设备,学校各部门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授权权限,登录分配账户后,即可进行学生成绩的查询、管理工作。系统实现的整体架构如图 1 所示。
3.3 系统功能结构
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两种权限 : 一种维护权限是数据维护人员使用,即管理权限。另一种是用户权限是教师使用,即教师权限。管理权限主要工作内容有:学校各个班级信息的输入、查询、修改,包括输入学号、班级、年龄等。教师用户权限主要有:学生成绩、学号、班级等相关信息查询。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个模块:成绩录入、班级统计、年级统计、系统功能。这五个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班级统计、年级统计模块必须以成绩录入为基础。成绩结构关系如图 2 所示。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设计
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采用 C/S 结构,这种架构可以更好的发挥网络中各计算机的资源优势。通过将系统运行的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可以很大的降低了服务器的资源消耗,降低服务器端运行压力,更好应用客户端资源,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流畅性。
服务器端软件,实现数据的录入、显示、分析、存储等功能。用户端软件,实现用户通过 Internet 网络或学校局域网进行登录操作。数据交互格式采用 XML 协议封装。
基于校园规模的学生成绩数据管理,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司的数据量级,因此,采用 SQL Server 进行学生成绩的存储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和可扩展的数据仓库平台,它可以用一个单独的分析存储进行强大的分析,以满足成千上万的用户在几兆字节的`数据中的需求。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这些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要求。
4.2 部分程序代码及运行
用户登陆界面中主要有用户帐户、用户密码、验证字符和管理密码。通过不同的帐户名称和授权管理密码实现不同权限用户的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如图 3 所示。
登录模块的软件代码部分如图 4 所示。
进入学生成绩信息查询系统后,主操作界面如图 5 所示。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计算机实现的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也成为了可能。
在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依照分析人员在与审计人员交流后形成的需求分析结果, 完成对系统的功能设计、运行环境设计、技术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项工作。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对该系统业务逻辑的理解, 设计出系统的总体结构, 进而自顶向下, 逐层深入, 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2]。通过对审计现场实际环境的了解, 设计方便适用的网络环境、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等;按照系统的性能需要, 将该系统分为表现层、服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四个层次, 为系统实现阶段的开发工作打下基础;从概念模型出发, 对数据库系统实施建模, 最终形成能够满足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实际需要的数据表结构。下面, 从这四个方面内容对系统总体设计进行讨论。
二、功能设计
1. 功能边界划分
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中的描述, 依照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前期准备和审计实施阶段开展审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整个系统总体分为三大部分:系统管理、项目管理、数据管理。而三大部分的组建和实施又分为两个阶段:审前准备和审计实施。在一般情况下, 审前准备阶段包括了项目管理和系统管理;审计实施阶段包括了项目管理和数据管理两个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要做的工作为:系统管理的组建, 到项目管理的组建, 再到数据管理的组建。其中项目管理是作为审计系统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的连接纽带, 就像一座桥梁, 是整个审计系统构成的关键所在。
整个审计系统在以上三大组成部分和两大实施阶段的模块划分的基础上, 又可以进一步的细化为:
一、系统管理的划分:部门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国标定额管理, 日志管理等功能;
系统管理中的各个模块中, 国家定额管理可以整合进基础数据管理当中, 其余几大模块均为独立运行完成各自工作。其中角色管理细化分为系统角色管理和项目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细化为应用日志、系统日志和日志设置。
二、项目管理的划分:项目信息维护、项目人员管理等功能;
三、数据管理的划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
其中, 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和数据查询的基础和联系纽带, 细化分为模版下载、数据导入、数据展示三个部分。数据采集也是数据管理中的重点和基础。数据分析分为审计对比分析、疑点解释汇总、对比分析结果三部分。数据查询分为SQL查询器、查询与导出两部分。数据分析和数据查询将共享数据采集模块所收集到的数据。
以上就是审计系统三大组成模块的大概细化构成。
2. 数据流图
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中的描述, 该系统的主要数据对象包括:系统管理员设置的角色、用户和权限信息, 普通用户填写的专家经验、国标与地方定额信息, 项目管理员编辑的项目基本信息、审计人员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业务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中的数据等。下面, 我们从数据输入、传递、处理、存储等方面, 综合反映该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业务逻辑, 生成该系统的数据流图, 如图2.2所示:
3. 功能结构
按照功能边界划分和业务逻辑的要求, 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信息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实现的功能可以这样划分:
一、审计实施:
1、项目管理: (1) 项目信息维护; (2) 项目人员管理。
2、数据采集: (1) 数据导入; (2) 模版下载; (3) 数据展示。
3、数据分析: (1) 审计对比分析; (2) 疑点解释服务。
4、数据查询: (1) SQL查询器; (2) 简单查询 (单表查询与导出、模型查询与导出、国标定额查询) 。
二、审计前期准备:
1、项目管理:项目信息维护。
2、系统管理: (1) 角色管理 (系统角色管理、项目角色管理) ; (2) 部门管理; (3) 用户管理; (4) 基础数据管理 (项目类型、行业地区、国标定额模版下载、国标定额导入) ; (5) 专家经验管理; (6) 日志管理 (应用日志、系统日志、日志设置) 。
这样, 对于整个审计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实现的功能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三、运行环境设计
本文所涉及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审计项目组, 他们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下户审计, 这种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需要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现场临时的INTRANET网络来开展工作, 该系统的运行环境设计是针对该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网络环境、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进行的。
1、网络环境
首先必须提供不低于100M宽带速度的小型局域办公网络环境。整个网络环境数据由路由器、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的若干台审计人员的电脑组成。路由器作为该网络环境的枢纽, 应使用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由器, 然后使用不低于100M网线分别将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客户端的审计人员则使用带有无线网卡的电脑与路由器连接, 这样, 就形成了整个畅通无阻的网络环境。
2、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数据存储, 其软硬件环境如下:
(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2003简体中文版
>数据库选择MS SQL Server 2008或以上版本
(2) 硬件环境
>2*1.5 GHz 32-bit或64-bit处理器
>4 GB系统内存
>100 GB硬盘分区
3. Web应用服务器
Web应用服务器主要用于数据计算, 其软硬件环境如下:
(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2003简体中文版
>要求安装IIS6.0或以上
>要求安装framework3.5 SP1框架
>要求安装Ms Chart
>数据库选择MS SQL Server 2008或以上版本
(2) 硬件环境
>2*1.5 GHz 32-bit或64-bit处理器
>2 GB系统内存
>40 GB硬盘分区
4.客户端
客户端主要用于审计人员现场办公, 其软硬件环境如下:
(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XP简体中文版
>安装IE8或以上
>安装Office 2003
(2) 硬件环境
>1 GHz 32-bit或64-bit处理器
>1 GB系统内存
>20 GB硬盘分区
>显示器分辨率在1024X768像素及以上
四、技术架构设计
为了更好适应审计人员不断变化的需求, 保证系统的扩展性、易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系统的系统架构采用B/S架构, 技术架构采用主流的MVC设计模式和.NET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表现层、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实现系统各个层次代码的有效封装、运行管理和安全通信。其中, 表现层包括UI组件和UI处理组件, 用于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服务层充当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之间的服务接口;业务逻辑层包含业务工作流、业务组件与业务实体等各种类文件;数据访问层包括数据访问组件和服务代理, 数据访问组件用于与数据库、XML文件等数据源发生交互, 服务代理用于访问各种WEB Service。最终, 我们制定出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在保证系统安全性、正常管理和数据交换的通畅前提下, 表现层 (包括UI组件和UI处理组件) 完成与客户端的数据交换、处理;数据访问层 (包括数据访问组件和服务代理) 完成与数据源、各个WEB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处理工作;业务逻辑层 (包含业务工作流、业务组件与业务实体等各种类文件) 作为纽带则在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做出协调、数据分析、整合等工作。
五、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的作用
在充分了解审计业务需求的基础上, 我们将这些需求抽象为较稳定的信息结构, 从审计业务中逐一抽象出各种实体、实体属性和关系。同时, 绘制出E-R (实体-关系) 模型, 用于描述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业务的整体结构。本文所涉及系统使用了形象的图标和语言进行描述, 现仅以生成“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量对比分析模型”有关部分为例, 描述该系统的E-R (实体-关系) 模型, 该模型的作用, 是给审计业务的概念模型顺利转变关系模型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 逻辑结构设计
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 将审计业务的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以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为目标, 进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0]。经过对数据模型的不断优化, 最终形成符合3NF要求的关系型数据库模型[31].
3. 物理结构设计
在确定关系型数据库模型的基础上, 按照审计现场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要求,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并且评价该物理结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效率, 以满足审计业务的实际需要。进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后, 选择适当配置的服务器, 建立该系统的数据, 所需要的数据一般可分为十一个部分, 分别为:
(1) T_STAFF (项目人员表) ;
(2) T_PROFESSIONALEXPERIENCE (专家经验表) ;
(3) T_EXPERIENCE_MODEL (专家经验与对比分析模型关系表)
(4) T_PROJECT (项目表) ;
(5) T_CONTRACT (合同数据表) ;
(6) T_LISTOFQUANTITIES (工程量清单表) ;
(7) T_ENGINEERINGMEASUREMENT (工程计量数据表) ;
(8) T_ANALYSEMODEL (分析模型表) ;
(9) T_ANALYSEPROJECTLISTMeasurement (工程量清单与计量对比分析模型表) ;
(10) T_DOUBTEXPLAINS (疑点解释表) ;
(11) T_ANALYSERESULT (审计分析结果表) ;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被连接成一个整体。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单位,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临床,医技都对数字信息化有着强烈的需求。医院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今是一个电子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和发展,医院与一般的行业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质,并且根据国家和政府的号召,要求县级以上医院都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此笔者主要从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統;结构
0.引言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它能有力的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根据相关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基本上已经都实现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且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推崇。相关专家和学者表示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一方面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会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1.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
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在于为医疗机构提供全面数字化解决方案。该系统从功能上分为医院信息服务、公共应用服务、交互支持服务。医院信息服务是数字化医疗的核心,包括从电子病历ePR、临床数字化应用、行政与医政数字化管理以及数据分析。 公共应用服务和协作交互服务是数字化医疗的外延。
1.1门诊数字化信息管理
众所周知,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的时候都是先通过排队,然后实现有序挂号,最后看病就医三个步骤。门诊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门诊就医体系是通过划价和收费两个环节构成的,工作人员在电脑总机上进行病人相关信息输入,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实现自动划价,数据清单上对病人的所有费用都有着详细的阐述[1]。因此门诊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各个单位部门的相互联系,从一定程度上大大缩短了看病时间,并且从某种程度而言具备较高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以病患为本的医疗服务目标,病人从挂号到就医再到缴费,整个流程都真正实现了信息一体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1.2住院数字化信息管理
病患住院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病患的床位管理费用、病患住院期间所有化验和体检清单、病患的医疗卡划价等多个方面。简单地说住院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是由病患的入院和出院两个部分构成的。入院系统主要是包括病患入院时相关住院费用、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的计算;出院系统主要包括病患所有相关医疗费用的结算,整个流程都是在人的操作下,以电子计算机平台来实现对整个流程的控制。
住院数字化信息管理有助于医院实现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保障了病患的经济权益,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纠纷,并且病患信息的录入有助于对病人后期的病情实施有效观察。
1.3病例信息化管理
病例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对病人的相关病例和病情进行录入,一方面便于医院管理存档,另一方面有助于对病人实现动态观察,有利于实现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共赢。
2.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的积极作用
2.1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医院对病人的信息和医疗收费都是人工操作,医院是一个特殊的部门,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争分夺秒,耽误一分钟可能就会延缓病患最佳的治疗时间。通过数字化信息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失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病患的合法权益。
信息的录入和管理都是在计算机的操作下完成的,只要不是人为因素不会出现数据上的误差,数字化信息可以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机配合,可以减少病患的排队时间,并且所有的医疗数据包括病患的医疗账单都有着详细的介绍,可以从本质上减少患者和医院的经济纠纷。总而言之,医院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2促进医疗研究
医院在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病患影像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影像资料主要有手术录像等多个方面构成,这些都可以被认为的很好的保存下来。前文已经指出医院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2]。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各种疾病蔓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医院通过数字化信息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病例的保留,对日后医生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通过对特殊或者有研究价值的病例治疗进行有效保存,对医疗工作者的日后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2.3保护病患的合理权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院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最大的受益者是病患和病患家属。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在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有效的、公平的、合法的收费和管理,并且该管理方式透明度极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医院乱收费的现象。该管理方式下所有的缴费账单、医疗账单、医疗卡消费都有着详细的记录。
3.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今是一个电子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和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将计算机作为基本工具,引入到医院的信息管理中。总而言之,医院实现数字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病患维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以病患为本的处事原则,是双方共赢的结果。并且该管理方式集中了透明、有效、快速等多个特点,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发展速度和管理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李彬.军队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控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11).
[2]王姗姗.数字化医院门急诊医疗质量管控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09).
[3]梁瑛琳,赵毅,刘燕玲,毕越英.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系统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01.
[4]陈庆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5]林健,郭彩云,王翠玉.建立护士长工作手册软件的实践与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01).
[6]程巧燕,段蕴铀,宋鹏,赵建平,李向军,陈效培,王春玲.电子病案的发展基础[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05).
[7]姚伟,沈康.影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2011(01).
[8]陈海涛,赖伏虎,钱敏康,易田.病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4(02).
课题(三号黑体居中)
教学目标:(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材分析:(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课时安排:(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学过程:(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板书设计:(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课后作业或思考题等:(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除标题外都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5磅
【摘要】 体育科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 科学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亦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本文仅就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基本格式以及内 容与要求作一探讨。
【关键词】 科研论文;文章结构;基本格式;内容与要求
On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Form of Sports Science Thesis
Wang Bing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C. 430070)
【Abstract】 Stretching over two departments of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the sports scie nce has its own research subject and special research method.The writting of sports science th esis also has its distintive features and require- ments.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attern as well
as requirements were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 Thesis; Structure and Form; Content andRequirement
* * *
1 前言
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科学的方法。体育科技写作,不仅是体 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具体的科研方法。因为,一切体育科学研究之成果最后 大都以科研论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经科技信息载体传播于世的。体育科研成果如不能最后写成科技作品(论 文),公布于众,那么一切个人的科学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和发明,都不可能得到传播和利用,产生应有的 社会效益,而只能是研究者头脑里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世人是无法知晓的,如然,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意 义了。
诚然,人们衡量体育科研论文质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大小,然而,论文所反映的研究 成果能否迅速的向社会传播并准确的被人们所理解则取决于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这表明,一篇高质量的体育 科研论文要求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随着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科技信息量与日俱增,据报道,目前全世界体育期刊已达5000余种,每年问世 的体育科技文献约25000―30000篇,平均每天有80余篇。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与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 度重视,借助于现代科技工具――计算机对体育科技成果、信息进行贮存、检索,使之迅速地传播与利用,已 成为一种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微机贮存与检索,要求体育科技学术期刊编排实现规范化,而期刊编排规范化 首先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实现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就必须了解体育科技写作知识,掌握其写作 方法和技巧。
笔者因职业之原故,拜读体育科研论文原稿颇多,从研读原稿论文感到许多科研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 容颇有价值,但论文写作不符合期刊编排规范化和科研论文撰写的要求。其中最为普遍的突出的问题是文章结 构层次混乱、写作格式极不统一(尤其是理论型和实验型的“定量化”研究论文)。这不仅给编者和读者认识 和理解论文之精髓增加了难度,也直接影响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和利用。
关键词:协同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B/S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024-03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commer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n modern logistics. It analyses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odul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operative commerce, and also discusses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of LMIS in cooperative commerce.
Key words: cooperative commerce; LMIS; B/S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扩张,有效连接生产者、流通渠道及消费者之间的高度信息整合。首先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盛行和普及,它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然后是供应链管理(SCM),它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层次的整合,包括整合与供应链中各伙伴之间的交易信息;再者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它是企业外部关系层次的整合,包括整合策略伙伴之间的高附加价值的信息。一个经过由内而外三个阶段整合的企业就有可能达到协同商务的发展目标,就有可能在同类企业中独占鳌头。目前我国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改造,而物流企业又处于供应链中的中间环节,所以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整条供应链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1协同商务的概述
协同商务的概念是由Gartner Group在1999年提出的,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在商务应用中延伸包括了供应链上各种角色的业务流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形成供应链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整体的整合[1]。随着发展供应链上增加了工作流,成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四流合一,形成新的信息化战略框架。协同商务是在电子商务系统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商务手段,协同商务实现的关键是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协同商务通过电子化,使企业能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渠道,实现跨企业、跨地域、跨时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获取与共享的一体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服务,整合商务流程,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时间上,协同商务是指从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处理、甚至是最后的绩效评估等,都通过电子集市使交易各方能够同步作业;地域上,包括企业内部门与部门之间,或是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分销商、服务提供商、客户等的业务往来;形式上,如产品设计、供应链规划、预测、物流、促销等,都视为协同商务的一部分。
现代物流在商业价值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协同环境下的物流应是同步协同的,应能满足大规模客户的信息、服务、商品需求的;订单与采购、配送、企业信息同步互动。以前物流企业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使运作成本更加有效,如今必须迅速配置或重新配置货物、服务、信息以及程序,使自己有别于其他竞争者。领先的供应链从业者不再强调以减少成本为目标,而以创造敏捷供应链战略和协同物流战略来创造双赢。
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与传统物流有着不同的特点[1]:
(1)由于协同商务的环境是围绕在物流企业内不同的作业环境,所以需要许多现行的应用软件与之配套运行,如ERP、SCM、CRM等。
(2)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企业必须整合与上游供应链体系之间的交易信息。
2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随着Internet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由C/S结构发展到B/S结构,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应该是基于Internet的采用Web技术。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整体可以分为五层:底层平台层、核心服务层、应用组件层、集成应用层和商务理念层。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底层平台层
主要指异构分布的计算机硬件环境、操作系统、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库、中间件等支撑环境。操作系统上,Windows由于成本低廉、界面友好,成为好多软件厂商的首选平台。由于协同商务系统庞大的数据量、高性能的要求,因此底层数据库一般都采用Oracle、DB2、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
(2)核心服务层
核心服务层实际上是一组对象模型,它主要完成三个功能,一是向下连接并操作数据库,二是为应用组件提供基本服务,三是为应用软件提供应用编程接口以集成应用软件。
(3)应用组件层
应用组件层实际上就是由调用基础服务的一组程序(界面)组成并能够完成一定应用功能的功能模块。要能在协同商务环境下有效运行并产生良好效益的物流信息系统所包括的应用组件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支持Web方式的访问和操作。
(4)集成应用层
应用工具主要指各种财务领域软件、OA办公软件、人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物流系统以外的其他应用软件实现集成。
(5)商务理念层
协同商务是由组织企业内部资源的ERP到内外部环境合作的SCM及整合外部层次的CRM的全面合作的协同。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只是一种软件工具,因此协同商务环境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离不开SCM、ERP、CRM、即时配送(JIT)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质量标准。只有在这些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才能确保成功并发挥较大的作用。
3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复杂的商务信息系统,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的功能,而是随着物流商务活动的扩展,信息系统的功能再外延上逐渐扩大。它为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人员营造了一个虚拟协同工作环境,使其可以在同一数字化的信息载体上一起工作。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系统维护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配送管理模块、运输及监控模块、调度管理模块、货代管理模块、报关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统计查询模块和结算管理模块。
(1)系统维护模块
主要实现用户权限设置和密码修改,数据的备份和还原,系统日志的查询等操作。
(2)业务管理模块
根据顾客选择的业务受理方式进行集货、验货,并完成对业务受理委托单的完整性检验,将货物存至仓库或临时存储区。
(3)仓储管理模块
完成对货物的入库、出库和暂存业务。当货物运抵仓库后,仓库保管员根据收货通知单对货物进行审核检验,如果货物需要存储,则进行入库操作并生成入库台账,否则把货物送至仓库的临时存储区等待提货。当货物需要出库时,进行出库管理操作,生成出库台账[2]。对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
(4)配送管理模块
按照JIT原则,满足生产企业零库存生产的原材料配送管理,满足商业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连锁配送管理,满足共同配送和多级配送管理。支持在多供应商和多购买商之间的精确、快捷、高效的配送模式。支持以箱为单位和以部件为单位的灵活配送方式。支持多达数万种配送单位的大容量并发配送模式;支持多种运输方式,跨区域配送模式。
(5)运输及监控模块
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合理地安排最佳的运输线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通过GPS和GIS实现车辆的运行监控,并提供网上车辆以及货物的跟踪查询。
(6)调度管理模块
对自有车辆的基本信息、维修费用等的管理,通过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对所有运输工具包括自有车辆和协作车辆以及临时的车辆实行实时调度管理、成本控制和单车核算。
(7)货代管理模块[3]
满足国内一级货运代理的要求,完成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多式联运等多项业务需求,支持航空、铁路、公路和船务运输代理业务。配合物流的其他环节,实现物流的全程化管理,实现“门对门,一票到底”的物流服务。
(8)报关管理模块
集报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的自动信息管理于一体,满足客户跨境运作的需求。支持联机自动生成报关单、报检单,自动产生联机上报的标准格式,自动发送到相关的职能机构,并自动收取回执,使跨境物流信息成为无缝物流信息传递,使报关、报检业务迅速、及时、准确,为物流客户提供高效的跨境物流服务。
(9)客户管理模块
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对合同进行规范化、合理化、流程化的管理,客户可以根据需要查询有关作业的流程状态、有关的库存状况、货物运输在途状况、货物的地理位置图形、解答客户提出的物流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对客户提出的物流服务中的建议和投诉给予信息反馈。
(10)统计查询模块
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并提供统计资料。按照物流企业的统计要求,对物流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及经营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和量化管理。通过单项的或复合的条件来查询各种单子、库存情况、货物在途信息、费用情况等。
(11)结算管理模块
对所有的物流服务项目的费用如仓租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配送费用、货代费用、报关费用、三检费用、行政费用、办公费用等,根据规范的合同文本和收费标准自动产生结算凭证。
4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B/S模式实现方法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将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所有有关信息都公布在网上,且每个部门都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物流过程中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业务操作人员和供应链上下游客户都通过网上信息进行交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受益者,这样就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对物流的控制和管理。
系统开发过程中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前端开发工具使用JBuilder9.0,数据库使用DB2,Web服务器使用Sun公司的Tomcat 5.0,地图服务器为MapXtreme。
Tomcat服务器是一种Servlet/JSP容器。Servlet是一种运行在支持Java语言的服务器上的组件,是一种动态加载的模块,为来自Web客户的请求提供服务。当客户请求访问某个Servlet时,Servlet容器将创建一个ServletRequest对象和ServletResponse对象。在ServletRequest对象中封装了客户请求信息,然后Servlet容器把ServletRequest对象和ServletResponse对象传给客户所请求的Servlet。Servlet把响应结果写到ServletResponse中,然后由Servlet容器把响应结果传给客户[4]。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时,Servlet创建并返回基于客户请求的动态HTML,当遇到地图请求的时候,Servlet还可以与MapXtreme地图服务器进行通讯并返回结果。
DB2是以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并且DB2 Spatial Extender支持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等。本系统采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来访问数据库的。JDBC是用于执行SQL语言的Java应用程序接口,是Java实现数据库访问的API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对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进行存取。JDBC网络连接方式的原理是在数据库服务器的一个空闲端口设置一个进程,用来侦听远程的数据库操作请求,收到请求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将结果通过此端口回送。
5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中,协同商务将会被越来越重视,物流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因此是否具有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因素。以先进的理念为灵魂,以可靠的技术为支撑完成的功能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能为物流企业在协同商务环境下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琚春华,蒋长兵,等.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王晓峰,陈建勋. 基于Web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物流科技,2006,29(7):114-116.
[3]佚名. 中海2000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系统架构图[EB/OL]. (2006-10-23)[2007-02-03]. http://www.4a98.com/down/2006/1023/soft_350.html.
【信息系统基本结构】推荐阅读:
课程基本信息系统09-19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09-26
制造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结构研究12-0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历12-05
信息系统分析详细总结(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6,7章)11-24
内部信息系统10-10
纪委信息系统12-29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结复习11-26
信息系统可研报告05-29